城市街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8:29:34

城市街道

城市街道范文篇1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街道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对一个国家、城市或者地区以及居住社区等的环境、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制约性,对现代人类的生活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现代化景观规划设计虽然已也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在研究设计上的问题。城市街道是城市建设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与城市建设的重要连接桥梁,要建立城市街道的科学先进且环保的理论大纲,我们必须对理论研究有深层次的造诣,并在实践创作中设计出对人类生活有益、对于城市发展有利的城市景观。本文就对城市街道景观的概念、构成要素和意义进行简单分析,并就我国当前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以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为依托,提出集中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方案。

一、城市街道景观简介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人为本、意义以及绿化生态问题。文化精神的问题也就是意义的问题,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首要设计目的;绿化生态问题,不仅需要设计能提供给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要考虑到动物栖息的地段;作为公共场所,它是开放的,是没有私人空间的,是所有人都可以享用的,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街道景观的构成,主要包括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两大结构。静态要素在城市街道景观建设中又可以分为人为、自然两个点。自然景观是每座城市独有的条件,或山或水都能成为这座城市的景观,而在进行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根据这些条件,去充分开发应用,让植被、水体、地貌以及其后等自然景观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人为景观也就是构成街道空间的元素,主要包括建筑、路面、街道以及道路交通等。建筑是整座城市街道景观中的主要构成元素,是街道两边空间被建筑占领之后形成的空间状态,一条街的建筑格局需要配合当地的自然景观进行设计,要与周边的建筑或者景观形成韵律感和统一感。动态要素主要是人们的活动以及车流。一座城市的街道景观建设,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街道上人类活动形式,人类街道上在的活动内容是街道景观设计的前提。比如街道景观设计的对象是繁华的步行商业街,那么在设计过程中所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就是众多的行人,为了满足行人对街道景观的需求,就应该街道两旁的建筑和树木等都处理好。在进行街道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遵循以人类活动为原则的景观设计,负责在华丽的街道景观都会失去它出现的意义;车流在动态景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为车流能为人类的生活、娱乐以及工作等提供很大的便利。城市中的汽车车流是时代的一种象征,也是城市发展速度的体现。城市街道景观不管是在理想中或者实际中对人和社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义。在任何一座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当地的居民定会向游客讲述这座城市的兴衰繁荣,因为这座城市承载的不仅仅是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还有会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历史文化或习俗。人们对街道景观的邂逅,会获得视觉上的满足和喜悦,然而城市街道景观不仅仅是审美价值的展现,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景观还能激发人们对这些景观的自豪感,这就是民风习俗形成的过程。

二、我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城市环境也随着社会的需求在不断的改变。但是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仍然存在较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第一,街道设备不足是当前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较为明显的问题之一。很多地方城市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很好的落实街道设备方面的措施。比如街道路灯,很多路灯的质量也较差,坏了之后也长时期得不到修葺;或者人行道上没有设计盲道、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没有落实红绿灯的安装等;第二,城市街道布局设计简单,呈现千篇一律,对地方城市文化特色没有进行保留和呈现的现象。使得我们生活的城市变成一口跳不出去的井,单调没有创新性。街道建筑的材料或者颜色、形式等都大同小异,丧失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原则;第三,在城市街道设计中忽略了公共场所建设的重要性,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文化是在不断交流中碰撞出来的,处处车水马龙,而没有可以提供给人们交流休憩的公共休闲场所,是对人文情怀发展的制约;第四,在城市街道建设中,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绿化建设环节,是造成当下很多城市街道环境脏乱差的主要原因。当前,虽然一直倡导建设绿色文明新城市,但是很多城市仍然没有将绿化这一块作为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重点进行,所以很多城市的绿化系统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而且在城市街道设计中忽略垃圾桶的合理设置,让街头小巷地面出现很多垃圾,这虽然也关系到个人素质问题,但是垃圾桶的合理摆放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方案

所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状态中,对城市街道景观的建设更应该讲已有的科学合理理论落实在实践操作中,只有实践才是研究课题的终极依托。当前我国的城市街道景观建设是有一定盲目性的,没有健全的理论指导。下面笔者以成都城市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在城市街道中较为常见的生活型景观设计、交通型景观设计以及商业型景观设计等设计方案进行分析。

(一)城市生活型街道景观设计

城市生活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面比较全,因为在这一类的街道上有很多的交叉路口,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在这一类街道景观设计中应该根据当地的人流量情况,设计底下人行道或者天桥等,保证主路畅通和行人安全;生活型城市街道的观赏性和可读性已然从城市街道设计最初的适用性得到了升华,城市街道景观不仅仅需要外在美,还需要展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能让人们产生对这个民族未来的联想。当然实实在在的方便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街道上的卫生间、垃圾箱、座椅、公交车站台、阅读区域等等的各种设备的配套。下面就以成都少城街道为例进行分析。

1.街道形式。成都少城街道辖区以长顺街为主干,两旁街巷均匀对称,状如蜈蚣。在规划上全盘模仿了秦朝国都咸阳的建制,对秦都城文化也有所借鉴。但由于它是在早期成都少城的基础上建造的,所以对早期成都少城的格局仍有部分保留,将秦文化因素溶入其固有的巴蜀文化之中。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各街道与周围环境场所紧密结合,丰富了城市街道的空间景观。成都城与咸阳内城大体一致的格局,城内也有宫城、手工业作坊、市场和居住区。而这一片区的行人较多,所以车速较慢,行人对街道景观的观察时间也会较长,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要从细微之处去考虑。观察者可以从周边的景观观察到少城街道向沿街建筑的连续性和人文性,在轮廓线和建筑风格上有较大的优势,根据人的视觉特点,设计者的设计不仅需要彰显原有建筑的文化气息,还要体现现代文化的活跃气氛,以此来丰富街道景观视觉效果。

2.街道设施。这类街道需要考虑到交通特点,所以需要设计一些交通减速标志,且也要设计一些保护柱和植物箱等设施,为行人提供方便,在保证功能性要求的时候,也要让这些增设物与街道之间保持统一性和美感。能很好的体现地方性和时代感。

(二)城市交通型街道景观设计

交通型城市街道的设计难度是比较大的额,因为在我国这类街道的需要满足汽车、自行车以及人的通行性,且景观效果需要根据不同行进速度来进行设计。

1.交通型街道设施,主要是以服务自行车、行人以及汽车部分为主要设计方向。为行人和自行车服务的设施,不仅需要有相应的交通标志,还需要包括导购图、导游图以及钟塔类高大建筑物;为汽车服务的部分需要有明亮的路灯、信号灯、指路牌、候车区、跨线桥、划线以及隔离装置等。我们以深圳深南大道的街道设计为例,虽然该大道的主要功能是交通,但是从整个街道空间上不难感受到人性化的设计。在整条街道上有很多设计巧妙的座椅,且交通标志较为简洁,在街道上还能看到街道书亭,这不仅是街道上的一道景观,最主要的是为人们创造了观赏景观的条件。街道路灯的设计也别具一格,具有强力的现代化色彩设计,但又能与周围的建筑遥相呼应,整条街道的韵味行和统一性显而易见。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条街道上的盲道设计,更是体现了街道“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理念。

2.绿化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老生常谈,却也不可替代的构成元素。对于深南大道这样一个生态景观性街道而言,绿化是比较重视因地制宜的,处了能对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的作用外,还能让整条街道呈现出更强的艺术性和人文性。由于深南大道地处田面村和岗厦村,为了能将该地域的杂乱现象进行改造,设计者别出心裁将临街建筑高度增高,这样一来给人的视觉能就形成连续走廊。而另一面,为了能保证良好的生态绿地不会被高大建筑遮挡,所以田面村的绿化设计从西北向东南循序渐低,观赏性很强的生态绿地也就能呈现在人们眼前。深圳市本身的雨量就较为充沛,所以对绿化品种的选择也较为自由,有这样的优良先决条件,从而使得深南大道的绿化能在不同季节能都看到各种不同的景观效果。此外,在人行流线的节点处,结合步行系统设计从而设置了大面积的开放绿化地带,由此形成街道观赏性型的良好生态绿化景观。

(三)商业型城市街道景观设计

1.步行商业街的景观设计要求,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安全性。因为在这类街道上的人流量较多,对于管道井盖的设计应该减少高低变化,在高低变化大的地方要设计明显标志,避免行人在没发现地面高低的情况下发生事故。另外地面铺装材料的选材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比如成都春熙路步行商业街选择的材料就就具有表面粗糙的特性,因为成都属于多雨地区,粗糙铺装材料不仅有吸水作用,还有防滑效果。安全隔离设施的设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步行商业街需要将机动车隔离在外,避免侵入街道对行人造成伤害。

2.成都春熙路是成都最热闹的步行商业街,是中国四大商业街之一。位于成都市中心交通较为复杂的地段,以发掘人文历史、创建良好的公共环境特征来建设商业步行街,这样的影响力能对都市活力有一定的激发作用,并在某种成都上提高商业街建设优势。成都春熙路步行商业街是一条多层次的综合性街道,在设计上采用了地下、地面和空中三位合一的网络设计,采用车辆交通实行空间分离的形式,根据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要求,实施线型和铺设等的特殊设计车道来减低车速,形成以步行广场为主要区域的城市线状空间。

3.春熙路历史悠远,也称“百年春熙”,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不仅尊重前人以及历史文化遗产,再后来的不断新建中也注重整体性和视觉性。新建的建筑强调沿街立面的分割性,意在减小体重。建筑在高度上要求保持一比一的二左右街道空间高宽度,并适当搭配当地文化特色建筑等,形成视觉上的趣味性。在春熙路步行商业街上,雕塑等公共艺术成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根据整体环境,从造型、选材以及造型灯方面,都要强化特色空间,并接近市民生活,能将地方文化涵养得以诠释,并增强街道景观空间吸引力,塑造地方城市街道景观个性。

四、总结

城市景观街道设计是对一个城市形象的体现,也是人与文化、历史和艺术相互交融的展现。城市的新陈代谢就如生物存在死亡和新生一般,有着进步、更新和沉淀的过程,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城市街道景观涉及到生态、规划等众多问题,是为人类提供生态和生活服务的。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领域还需不断的开拓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作者:林瑜 周文灿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乐,偶春,杨冰清等.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以钟祥市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49-51.

[2]王景生.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3]杨华华.城市街道景观小品设计探析--以榆林市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3,(12):71-71,76.

城市街道范文篇2

关键词:城市街道;视觉形象;视觉特征

城市街道是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构成城市纹理,体现城市文化和个性的重要元素;同时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的最直接的感受都来自于城市街道。为了实现舒适、可识别性与协调性、想象力和快乐、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社区和城市生活等社会价值和城市生活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城市街道视觉形象的分析对城市街道视觉特征的可识别性和连续性,可观赏性与可读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可识别性和连续性

可识别性指对象的局部能有效地为人们所认知,并形成统一整体印象的性质。从行为科学角度,可识别性主要从两方面产生:①感知,当时当地的情景对人产生的印象;②认知,过去的经历和回忆对当地认知的作用。这两方面常被用来解释人在城市活动时所获得的信息和对行动的指导,城市街道如果缺乏个性,或很容易互相混淆,那么就很难让人们对它产生认知感和归属感,所以城市街道应根据其限定的空间性质形成自己的特色。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可以恰当地运用色彩有效地烘托气氛,协调景观各要素,增加街道的可识别性。

连续性是线性形态的共同特征。连续性是视觉特征形成的基本要求之一,这是因为从视觉心理出发,连续的线形是具有“格式塔”完形效应的较佳的形式。城市街道所具有的强烈形式感、秩序感都源于这种连续性。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具有连续性,这这显然也是其功能的需求,人们通常依赖的就是道路的这种特性[2]。街道空间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和方向特征,其界面的视觉连续就尤显重要,人们也习惯于依赖这种性质去识别道路。连续性可以通过街道的路面铺装、两旁的绿化形式,空间特征、建筑的形式、街景小品等得以实现,由此也可产生动态的视觉效果,这些均能加强其形象,并能产生整段时间的连续感。

二、可观赏性与可读性

城市街道具有较好的景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从而具备可供观赏的性能。从街道的视觉景观形象出发,任何街道景观都应考虑其视觉景观上的审美要求,在街道空间中形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景观物[3]。同时城市街道空间的构成不仅要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而且能使人们产生舒适和愉悦的心境。城市街道的绿化应该遵循因地制宜,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尽其职”,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植物群;地面铺装应该要力求创造出动人的,能表现和加强场地特性的地面景观。在色彩、浓淡、尺度、质感方面要有变化,做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做好广告牌和街道公共设施的设计工作,形成良好的秩序感,讲究和谐统一。

城市街道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美,还应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供人们思索,产生联想和民族的认同感,引起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畅想,否则这个空间环境的美,只能是短暂的、缺乏生命力的。建筑物的造型上应保留传统的比例关系,符号尺度等,使其具有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性,看到它会引起人们对历史建筑及文化的回忆,产生联想。街景小品的设置,不应盲目的选用,而应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寻找出有价值的典故并进行艺术加工,使它能够起到强化艺术空间的环境文化内涵的作用,使人们在观景的过程中,与历史进行对话,与文化进行交流,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5]。城市街道应从外在的观赏性和内在的生命力的“形神合一”,达到视觉形象和直觉的统一,才算是真正的完整的城市街道形象。

三、时间性与空间性

城市街道是四维的,由时间和空间共同组成。城市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城市街道时,通常是将其作为一个空间来考虑的。既然是空间,就会有界面。"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如果没有界面,也就没有街道空间可言。一般来讲,城市街道空间的界面是由建筑、地面组成的,但也有街道的上方有顶棚、高架桥等构筑物。城市街道景观是逐渐形成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街道上的建筑会不断拆迁、新建;街道在一年四季中是不同的,因为植物的生长状态变化了;街道在早晨、正午、傍晚和夜晚的景色也是不同的,因为太阳照射的角度和光线的强度都在变化;在不同的时间,行走在街道上的人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空间上,街道空间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巧妙地处理街道空间中各要素,制造进退有序、开阖有致、曲折有度的街道空间,会使街道景观充满戏剧性和活力。比如,交通干道会以交通景观为主,并具有以汽车尺度为主的景观特性;步行商业街则会以商业、文化景观为主,则以亲切可人的形象出现。

城市街道的视觉发展同时也会随着新科技和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它不仅丰富了城市街道的视觉形式,迎合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顺应时代的潮流。

四、小结

用视觉来感受城市街道,总能够发现城市街道的特点个性所在,视觉的特征又是具有主动性、无目的性和有意识性的矛盾的又相协调的统一的人类心理和生理功能[8]。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觉体验,发展城市的个性化视觉特征和精神象征,创造优美、舒适地街道环境。

参考文献:

[1]齐康主编.城市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65,408-411

[2]凯文•林奇,何晓军、方益萍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0

[3]刘滨谊编.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6

[4]唐毅.关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探讨.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401

城市街道范文篇3

关键词:城市街道;视觉形象;视觉特征

城市街道是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构成城市纹理,体现城市文化和个性的重要元素;同时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的最直接的感受都来自于城市街道。为了实现舒适、可识别性与协调性、想象力和快乐、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社区和城市生活等社会价值和城市生活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城市街道视觉形象的分析对城市街道视觉特征的可识别性和连续性,可观赏性与可读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可识别性和连续性

可识别性指对象的局部能有效地为人们所认知,并形成统一整体印象的性质。从行为科学角度,可识别性主要从两方面产生:①感知,当时当地的情景对人产生的印象;②认知,过去的经历和回忆对当地认知的作用。这两方面常被用来解释人在城市活动时所获得的信息和对行动的指导,城市街道如果缺乏个性,或很容易互相混淆,那么就很难让人们对它产生认知感和归属感,所以城市街道应根据其限定的空间性质形成自己的特色。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可以恰当地运用色彩有效地烘托气氛,协调景观各要素,增加街道的可识别性。

连续性是线性形态的共同特征。连续性是视觉特征形成的基本要求之一,这是因为从视觉心理出发,连续的线形是具有“格式塔”完形效应的较佳的形式。城市街道所具有的强烈形式感、秩序感都源于这种连续性。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具有连续性,这这显然也是其功能的需求,人们通常依赖的就是道路的这种特性[2]。街道空间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和方向特征,其界面的视觉连续就尤显重要,人们也习惯于依赖这种性质去识别道路。连续性可以通过街道的路面铺装、两旁的绿化形式,空间特征、建筑的形式、街景小品等得以实现,由此也可产生动态的视觉效果,这些均能加强其形象,并能产生整段时间的连续感。

可观赏性与可读性

城市街道具有较好的景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从而具备可供观赏的性能。从街道的视觉景观形象出发,任何街道景观都应考虑其视觉景观上的审美要求,在街道空间中形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景观物[3]。同时城市街道空间的构成不仅要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而且能使人们产生舒适和愉悦的心境。城市街道的绿化应该遵循因地制宜,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尽其职”,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植物群;地面铺装应该要力求创造出动人的,能表现和加强场地特性的地面景观。在色彩、浓淡、尺度、质感方面要有变化,做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做好广告牌和街道公共设施的设计工作,形成良好的秩序感,讲究和谐统一。

城市街道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美,还应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供人们思索,产生联想和民族的认同感,引起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畅想,否则这个空间环境的美,只能是短暂的、缺乏生命力的。建筑物的造型上应保留传统的比例关系,符号尺度等,使其具有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性,看到它会引起人们对历史建筑及文化的回忆,产生联想。街景小品的设置,不应盲目的选用,而应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寻找出有价值的典故并进行艺术加工,使它能够起到强化艺术空间的环境文化内涵的作用,使人们在观景的过程中,与历史进行对话,与文化进行交流,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5]。城市街道应从外在的观赏性和内在的生命力的“形神合一”,达到视觉形象和直觉的统一,才算是真正的完整的城市街道形象。

时间性与空间性

城市街道是四维的,由时间和空间共同组成。城市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城市街道时,通常是将其作为一个空间来考虑的。既然是空间,就会有界面。"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如果没有界面,也就没有街道空间可言。一般来讲,城市街道空间的界面是由建筑、地面组成的,但也有街道的上方有顶棚、高架桥等构筑物。城市街道景观是逐渐形成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街道上的建筑会不断拆迁、新建;街道在一年四季中是不同的,因为植物的生长状态变化了;街道在早晨、正午、傍晚和夜晚的景色也是不同的,因为太阳照射的角度和光线的强度都在变化;在不同的时间,行走在街道上的人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空间上,街道空间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巧妙地处理街道空间中各要素,制造进退有序、开阖有致、曲折有度的街道空间,会使街道景观充满戏剧性和活力。比如,交通干道会以交通景观为主,并具有以汽车尺度为主的景观特性;步行商业街则会以商业、文化景观为主,则以亲切可人的形象出现。

城市街道的视觉发展同时也会随着新科技和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它不仅丰富了城市街道的视觉形式,迎合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顺应时代的潮流。

小结

用视觉来感受城市街道,总能够发现城市街道的特点个性所在,视觉的特征又是具有主动性、无目的性和有意识性的矛盾的又相协调的统一的人类心理和生理功能[8]。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觉体验,发展城市的个性化视觉特征和精神象征,创造优美、舒适地街道环境。

参考文献:

[1]齐康主编.城市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65,408-411

[2]凯文•林奇,何晓军、方益萍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0

[3]刘滨谊编.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6

[4]唐毅.关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探讨.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401

城市街道范文篇4

街道是通过立体的界面围合而形成的,街道周围的建筑物是组成街道的主要界面。街道作为人们购物、散步、游玩等逗留的必要场所,是一个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街道周围的建筑物构成了街道的外部空间,而建筑物由于本身结构、形态等不同对外部界面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界面是街道的界定线,在不同的地段、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界面可以是连续不断的,也可以根据需求形成分段式的,从而达到特定的功能及特定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多采用连续的设计方法,以给人流连忘返的心灵感受。现代城市街道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于街道界面的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商业街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大,街道两侧高楼林立,一些能反映当地文化的建筑被强制拆除,从而使城市失去了当地原有的文化特色。不仅这样,人们还在建筑外部有意的安装了许多广告牌,为了达到醒目的目的还将它们延伸到道路上,这样不仅掩盖了墙体本身带有的纹理结构还破坏了道路的整体效果。这种建筑虽然也能体现设计上的连续与统一,但其严重脱离设计的最初目的,这只是一种盲目的求新,忽视了城市本身的文化特色,这样的街道失去了设计的本身意义。因此,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当地文化特色,设计一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街道。

2、节点设计是构成街道的标志

街道随着连续界面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街道景观,但任何街道都不可能做到连续不断,这就需要设计师巧妙地进行节点处的设计,把握街道的整体结构,给人们造成视觉上的差错。通常在界面的间断和转弯处、街道的交叉和汇集处都需要进行节点的设计。好的节点设计能够丰富街道的景观,使行人眼前一亮,而错误的节点处理便会破坏街道的整体结构。对于节点处的设计方法有很多,其中将街道的交叉和汇集处设计成广场是常见的处理手段之一。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很好的组织交通,还可以对广场进行装饰设计进而提高道路的可辨识性。除了设计成广场还可以在节点处设计上标志物或特色建筑等,值得注意的是,节点的位置选择一定要合适,设计的特征一定要明显,以达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

3、公共设施艺术设计是构成街道的核心

与界面和节点设计相比较,公共设施在设计过程中要更多的考虑“人”这种不定因素,从而达到设计本身的目的。公共设施可分为实用性、审美性和视觉传达性三类,实用性的设施是必须存在的,而另外两种设施的设计则是为了加强街道与环境的统一性,同时也是为了增加道路的特征元素而存在。此外,在道路的设计过程中还要渗入当地的文化,如用古人名字命名街道、保留文庙及名人府邸的遗址、将民族风俗设计到标志物上等,以此方式来丰富街道的文化内涵。

4、植被绿化艺术设计是构成街道的必要部分

街道上的植被除了被用来遮挡阳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还可以用作丰富街道景观的设施。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植物的自然性、生态性、审美性等方面的差异,依据植物本身的生态规律及外形特点,按照街道景观的特定设计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选择,进而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设计过程中要综合的考虑多种因素,如季节变化、街道环境对植被的影响以及艺术设计目的对植物造型的要求等。除此之外,植物在不同地域的生存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植物的选择时,不仅要考虑不同植物间形态上的艺术结合性还要综合考虑它与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与街道上其他要素的整体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一条环境相适性的绿色街道。

5、灯光设计是构成街道的亮点

灯光的设计在街道景观中起到引人注目的作用,白天可以利用不同的灯具造型达到点缀街景的目的,夜晚又可以起到街道照明的作用。街道两旁的商店也利用各式各样的灯光来引人注目、招揽生意。在街道灯光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照明功能与装饰功能的双重需求,在达到美化街道的同时,也要强调夜间照明效果,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眩光及透视等现象的发生。随着社会及设计观念的发展,人们对灯光的设计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在灯光的设计过程中人们不应片面的追求数量、亮度,应该综合考虑各种设计需求,将街道的灯光设计与街道融为一体,同时也能够避免能源浪费、光污染等问题。当然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也要注意多运用中国特色艺术手法,避免崇洋媚外。例如,设计师可以把中国传统的水彩画作为一种设计手法,创造出时代感与民族感共存的街道景观设计。

6、总结

城市街道范文篇5

街道绿化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乡土树种的利用和培养,不但经济,而且成活率高,还可以充分显示园林的地方特色。街道的重要特征是连续,在街道绿化中,要一街一景,变化中求统一,同一街道的绿化植物应统一。通过选择不同树形、叶色的树种来实现植物配置变化中统一,不同街道的绿化树种应有所变化,这样既能增加街道空间的可识别性,又可以达到不同景观效果。街道绿化在植物配置时,采用间植方式,创造乔、灌、草、藤植物的复层结构,这样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保持稳定持久。同时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落叶和常绿树种互相搭配,间隔种植,解决街道绿化远近期问题,保证城市景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地功能要求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阴、滤尘、减噪,植物配置中应选择冠大阴浓、生命力强、绿叶期长、落叶集中、病虫害少、易于管理的树种。街道绿化树种的配置,要运用生态学和美学原理,体现植物配置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根据不同环境、功能、景观及经济等要求综合考虑,创造一个优美的植物群落景观。

街道绿化树种选择

街道绿化树种必须能够耐寒暑、耐旱湿、耐贫瘠、酸、碱、盐各类废弃物质和接受楼房阴影、街道灯光照射等特殊环境。还应具备吸尘、降噪、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行道树应具备树形整齐美观、冠大阴浓、分支点较高、病虫害少、绿叶期长、落叶集中、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在北方,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夏季少雨干旱,行道树应选择抗寒性、抗旱性强的品种。常见的有云杉、桧柏、油松、侧柏、杜松等针叶树;国槐、新疆杨、栾树、馒头柳、法桐、银杏等阔叶树。灌木树种应以矮灌木为主,要求外形美观、花期长、花数量多、耐修剪、耐高温、抗寒性强、繁殖容易、易于管理等特点,通过适当修剪可控制其外形和高矮。常见的有连翘、紫荆、紫薇、榆叶梅等。地被植物选择观赏性强、管理费用低、抗性强的植物。常见的有鸢尾、萱草、马蔺、雏菊、金盏菊、麦冬、石菖蒲、棣棠花、小檗、凤尾竹、鹅毛竹、二月兰等。在专业贸易场所、繁华地带、交通要道、交叉路口等特殊路段,因人员多而复杂,不易管理,绿化容易遭到人为破坏。所以,应选用根孽力、枝孽力强,甚至带刺树种,以减少人为破坏,如玫瑰、火炬树、连翘、石竹等。在有架空线路的路段,应选择小乔木、灌木。在北方,可以选择卫茅、合欢、火炬树、丁香、榆叶梅等。在有地下管线、管道通过的路段,要考虑浅根性树种,如火炬树、刺槐、侧柏、云杉等。

街道绿地绿化管理

街道绿地设计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绿地建成后的管理。如绿化带较多,植物色块较密,难以很好修剪;绿化品种单一,植物群落单一,易造成病虫害的暴发和蔓延;未设计边缘处理的草坪或其他地被植物根本无法控制行人的踩踏等。因此,要充分论证项目设计,保证合理可行。行道树保留的树盘面积不宜过小,至少应在1m2。应保证硬化后,植物根系和地面大气能进行养分、水分和气体的交换,维持根系正常代谢。确需硬化的,可以通过透水砖、草坪砖等硬化,确保土壤与大气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隔离带绿地因道路建设施工、绿化过程中换土不到位等原因,常导致隔离绿化带土壤质地不佳,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范围减小,树木抗倒伏能力下降。在病虫害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重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的应用。在街道绿地生态管理过程中,及时全面作好园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控制病虫害。

城市街道范文篇6

关键词:互惠共生原则;海绵城市;雨洪管理

1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理念

海绵城市不是简单的基本城市设施建设,而是在原有老城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造,需要多方面对接和配合,考虑经济投入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现代施工的基本理念是水适应人的活动,比如河流的强制改道。这种施工方式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了弊端。人类是永远无法完全征服和控制自然的,因此海绵城市的第一理念是“适应性”,是人来适应自然界的情况[1-2];也可以理解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设施,在不影响自然界的自我运转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自然规律。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是在现有的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地下工作,对城市内部自然界微循环系统建成有重要作用。应该刷新对雨洪的认知,将现有资源利用起来。雨洪也是一种水资源的来源方式,应该通过合理的雨洪管控,将水资源收集起来,并加以利用,甚至是投入城市的生产生活运作中。通过对雨水的下渗、过滤和储存,用最低的成本将雨水留存在城市中,变成城市的水资源补给,尽可能保留湿地、湖泊及河流等自然储水系统,维持自然界的水量平衡,共同为降水提供储蓄场地。

2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

城市的街道建设使路面由原本的泥土地表转变成为沥青路面、地砖等渗透力低的硬质化路面,雨水的下渗量也相应大幅度减少[3],而路面流量从10%增加到了60%,并在这个过程中蒸发,进一步消耗了水资源。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是降低雨水的路面流量,提高雨水的下渗力。运用低影响开发能使雨水就地下渗并储存起来,也可以适时补充地下水循环,避免路面塌陷等情况发生。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二个目标是减少城市内的水污染。城市水污染主要包括直接排放的污水和在地表流动过程中夹带着污染物两种情况。根据互惠共生原则,运用一些简单的绿色基础设施技术,既可以增加城市街道的绿化面积,又能适当地减少地表水流动过程中夹带污染物的数量。同时,可在地下建设简易的污染物过滤装置,进一步减少面源污染,过滤后的水可用于道路冲洗、绿化浇洒、地下水回灌等。

3雨水管理设施

海绵城市的建设备受关注,其核心技术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技术,核心理念为自然循环理念,采用分散式的雨水管理设备促进降水自然渗透、过滤与二次利用。分散式海绵建设就是以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设施为基础,对降雨进行全程监测、分散式处理,从降水源头渗透、蓄水设备、渗入地下雨水运送至过滤设备到终端雨水储存设备的合理组合及有效管理控制,实现对雨水地表流量的调控,提高水资源质量,实现保护生态系统等的目标。(1)雨水花园的外形多为浅凹的绿地,四周汇聚的地表水被其吸收并储藏于泥土、植物及水中生物体内,经过积累、吸收和过滤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及水中的污染物,是一种具有生态效益和城市美化效果的雨水利用设施。(2)下凹式绿地常被称为低势绿地,其高程低于四周地面高度,可以应用于大面积的公园建设。周围雨水可以汇聚到下凹式绿地,因为其有强大的雨水渗透能力,可以收集四周的房屋、路面、车道等硬质构造物的雨水径流,有较广泛的应用领域,可放置于立交桥、市郊等大型区域,也可放置于娱乐场、购物广场等大型建筑物旁边,减少雨水产生的地面径流,具有较好的雨水储藏效果。多余的雨水应导入附近排水设施,在雨水进入城市水循环管道之前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同时可以减少高峰流量,降低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

4基础设施海绵化设计

合理设计绿化带是建设海绵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项。要想恢复城市生态必然要从自然界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还原自然生态循环。雨水渗透设施包括城市绿化带等可直接渗透类型及可透水的硬质地面设施,比如下水道设施[4],降雨时,雨水会透过这些可渗透设备流入地下一层的过滤净化设施中。在过滤净化方面,有的采取自然砂石过滤,也可以用人工制造的过滤设备。在过滤过程中,雨水会渗透到周围的软质土地中,待土地中的水量饱和之后,过滤设备中的雨水才会流入蓄水设备里储存起来。道路雨水储存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道路的俯视图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将绿化带和道路相结合,如方向相反的两个相邻车道中间,以及街边行道树和人行道与建筑物之间的绿化带,这些地方都可以设置如图1所示的雨水汇总管,将多余的降水排入市政水管。大面积的广场或街道装饰区下可以作为雨水的汇集区,下面设置调蓄池和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硬质地面透水装置等设备,将设备中心点设置在装饰性广场下方,进出口也设置在景观的某一个绿植中,这样既不影响美观,也便于日后维修地下设施,且不影响路面的正常交通。绿植可以参照防护林。防护林不仅能够防风防沙、涵养水土,还有降噪功能,对于车流量很大的街道非常适用,而且能适时遮挡居民区不太美观的外墙。在具体选择绿植与设计防护林时,应考虑当地的具体条件及景观美学。

5实例分析

秦淮大道位于南京市溧水城区,北起秀山路,南至南外环,道路全长10.7km,如图2所示。道路等级为主干路,设计速度为60km/h。南京地铁S7号线与秦淮大道重叠段长约10km。2017年4月12日,S7号线轨道工程正式进入正线铺轨施工阶段;2018年上半年建成通车。现状雨污水管线标准低、设置不足,同时部分交叉口雨季存在积淹水情况。交通路以南树冠茂密,长势颇佳,距离道路中心线距离16m左右。建筑时间跨度大,样式陈旧,整体档次不高。路旁标牌种类繁多,空间视野不清晰。图2溧水秦淮大道(1)高架桥立交桥设施建设。为了通车便利,桥下绿植不宜过多,因此高架桥和立交桥下可以设置下沉式绿地、雨水桶等直接收集地表径流。秦淮大道中下段跨越干河,附近有中山水库和两个绿植公园,上段附近有两块湿地,高架桥周围的设施可以与这些现有雨水储存设施连接起来,由线连面,作为范围内的绿化带灌溉绿植,并连接原有的自然和人工蓄水设备,也充分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初衷。(2)停车场建设规划。停车场可采用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池、渗井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运用硬质铺装的坡向设计,让雨水自然流向绿地。还可以使用多孔砖,让雨水下渗。停车场“背靠背”的停车方式设计,既便于汽车的出入,又可以在背靠背中间设置生物滞留区,种植树冠大的乔木,结合下凹式绿地起到自然给水的作用,省去人工灌溉。高大的乔木还能起到防晒,保护车辆的作用。(3)美观建设。秦淮大道贯穿了居民区和商业区。大部分居民区如水岸康城、龙山名府这类社区已经处于成熟的状态,但与之中穿插的现代化办公商业建筑风格不符,且居民区周边的小吃店等门市也比较杂乱。道路建设既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要求,又要满足百姓的生活舒适度需求,因此可以在社区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讲座,普及这类知识,并重新设立公共广告牌,随时进行知识普及。广告牌的整体风格与自然绿植相搭配。综合上述建设规划,秦淮大道可以满足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不仅达到了绿化景观的标准,还能在城市防洪、泄洪上起到较大的作用。

6结束语

文章提出基于互惠共生原则的海绵城市街道雨洪管理策略,通过海绵化建设理论可以帮助城市合理管控雨洪,将水资源收集起来,并投入城市的生产生活运作中,使地下水充足,避免路面塌陷等,同时能减少城市内的水污染,实现调控雨水地表流量、提高水资源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等的目标,还能净化空气并且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最后,以秦淮大道的街道管理为实例,设计周边的雨洪管理设施,给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绿色生活场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苏毅,王晗,马妍.海绵城市建设与隋唐长安雨洪管理体系的比较研究[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20,36(4):9-16.

[2]张政哲,冯娴慧,叶劲枫.不同雨洪管理目标下的城市公园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选用研究[J].广东园林,2020,42(2):54-59.

[3]彭兆锋.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21,6(3):236-237.

城市街道范文篇7

相对,现代城市中的街道空间更多地以“道”的形式出现,亦即其服务对象为机动交通.这种街道类型产生于20世纪初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现代主义的发起者柯布西耶对西提关于街道指标的观点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西提的证明虽然巧妙,理论正确,但已过时.只代表一种感伤的过去.基于“太阳、空间和绿化”理念,柯布西耶提出了300万人口城市方案,提倡建成间距宽阔的高层建筑群,并将功能严格划分.随后在20世纪上半叶,这种现代主义城市设计规划理念盛行于世界,影响持久,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4].在现代城市中,以鼓励机动交通和快速过境为目标的道路大量出现,道路宽度大幅增加,建筑间距随之扩大.间距宽阔的高层建筑群将城市的街道界面重新定义,传统的近人尺度空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绿化带和几十米甚至近百米的机动车道路.表面上看,这种改变满足了机动交通快速增长、城市人口快速增加的需求,但是对于交通压力大、居住人口多的大城市,一味增加道路宽度,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北京街区网格通常约500m见方,城市主要道路均逾百米,但是如此宽阔的道路每逢堵车就变成了露天的“停车场”.另外,在春秋常见的风沙、夏天常见的暴晒天气里,横跨这样一条道路也会严重影响行人的舒适度.1道路密度与宽度发生了变化.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传统街道空间的路网密度大,道路宽度小,D/H通常小于2(如横滨元町;而现代城市的路网密度减小,道路宽度增大,间距宽阔,尺度不再与人相适应,D/H远大于2(如北京回龙观.2建筑密度使容积率成倍增加.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使得容积率成倍增加,而受日照等条件的限制,建筑间距不得不相应大幅提高.空出的场地虽能布置成大片绿化,但缺乏空间的局促感却使人难以停留.3建筑与道路边界处理失当.在当今城市建设当中,简单生硬的边界处理屡见不鲜.道路宽度本已尺度过大,建筑还要退后道路红线若干米,往往使得新规划出的城市中相邻的建筑互不搭界、各自为政,缺乏相互联系的亲切感.在这方面,香港的一些案例可以带来启示.由于土地私有,城市发展历史较长,商业化程度较高,在香港,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空中廊道、步道、商业街等方式联系得较为紧密,即人们通过建筑之间高低变化的廊道、平台等联系就可在城市中穿行[5].4在功能和用地划分上设计失控.现代城市由于受功能分区等理念的引导,往往将居住、商业等用地严格划分开来,形成如同北京回龙观、天通苑这样的大型居住区,由于土地价格等原因,缺乏空间环境设计,这些居住区往往在城市的形成“卧城”,使得人性化特征缺失.

对我国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质疑

基于上述分析,对我国现代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相关规定提出几点质疑,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在现代城市中,过于独立的用地划分会带来相互隔离、缺乏人性关怀的街道空间.这是因为人的日常活动是多种功能混合的,相互隔离的用地意味着在一个场所只能完成单一活动,这与人的正常需求是相悖的.在现行规划法规中,相邻用地之间的划分通过退界距离实现.所谓退界距离指的是“建筑物后退相邻建设用地边界线的距离”.北京地区退让相邻单位建设用地边界线的距离规定见表1.由表1可见,h值愈大,相邻用地之间的退界距离即愈大,用地之间的划分亦愈清晰.在大量兴建高层建筑的城市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由于过于独立的用地划分,大片单一形式的绿化环绕着耸立的建筑,属于“人”的室外空间被无情地消解了.所谓建筑退线距离,指的是建筑物后退各种规划控制线(包括规划道路、绿化隔离带、铁路隔离带、河湖隔离带、高压走廊隔离带的距离.在城市环境下一般指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本来,为了合理使用城市各类用地,公平保障相邻用地单位的权益,规定建筑按照规范退让红线一定距离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制定退距规范,或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完全不顾街区的空间质量,为图省事、留余量,结果间距越来越大,消极空间越来越多.有人认为,这样退让红线,会产生相应的面积作为绿化来给公众使用.对此,引用查马耶夫的一段话作为反驳:“这一手法的理论,开始让人觉得不错,可是喜欢分散的(建筑间距上绿地,只不过是个虚构的结局.因为这些绿地作为公园,面积不够大,又不像有亲切感的私人庭园那样适当小.这些地方归一切人所有,结果是谁也没利用,谁也不属于.这种空间的所有权和维护管理,既不是公共的,也不是私人的,它只是方盒子建筑之间剩余的空隙,人影稀少,大人孩子都不愿停留”[6].在我国,城市规模从几千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到几万人口的小型县城各自不同.针对这些不同级别和规模的城市,街道的设计理应采取不同的方案和对策.但令人遗憾的是,出于对宽阔街道、恢弘建筑的追逐,各级城市都在追求几乎同样尺度的街道和城市道路设计,这显然是不符合客观情况的.对于人口较少、交通压力相对较小的城市,道路设计应该更加着眼于营造贴近人的尺度的步行街区.对于城市建设而言,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对道路宽度的简单增加,采取提高路网密度、规划小型街区、提升功能混合度等措施也许是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

在现代主义理念兴起又衰退的历程中,人们始终没有放弃对小尺度的街区、适宜密度的路网、宜人的街道氛围等理念的追求.营造人性化的街道和生活环境,应当成为被更多的公众认识和为之努力的共同目标.城市建设致力于追求道路的宽度,但是那些宽阔的道路与两边的建筑并不发生关系,只是让车辆快速通过,使得城市呈现一种典型的郊区模式,当城市路网巨大的尺度也成为一种郊区模式时,城市就失去了整体感觉.城市的大街区和高层建筑的发展模式导致道路隔绝了城市之间的联系,这一模式对于城市生活非常不便利,是不宜人也不合理的.因此,未来城市的街道应该向增加路网密度和缩小街道宽度的方向发展,小尺度街道空间和细密的路网不但能便利城市生活,而且有利于展现城市肌理的文脉延续感[2]78.城市景观建设必须强调空间的围合感,为此街道两边建筑应该具有连续性.在街道空间的功能之外,街道空间的良好限定及连续性要求还与街道景观的轮廓线有关.城市轮廓线的形式主要是由城市建筑整体的立面轮廓勾勒而成,而连续、协调的建筑立面所形成的街墙形式与断裂、混乱的建筑立面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从现代城市街道景观建设、街道空间便利使用、节约土地以及商业发展等角度出发,城市中的街道应力争达到街墙的完整性,亦即应当尽量沿街建房.建筑物是城市街道景观中最主要的视觉内容,而建筑的立面好似建筑具有表情的脸.建筑的“脸面”不但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建筑的内部功能,同时也在引导和影响着人们日常使用城市空间的方式,所以应该是生动和富有表现力的.为此,在整合街墙整体形态的基础上,为了追求街墙的视觉和谐感,就需要对组成街墙的各幢建筑物的“脸面”予以一定的规范化制约,以使组成的街道立面相互协调,形成生动而和谐的“表情”,就像排列整齐的一行队伍中的成员应当表情一致一样.国内城市街道景观可意向性总体较弱,与之对应的是街道的可识别性较差,这会直接导致人们在城市中寻找确切目的地的能力减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街道空间尺度过大、场所缺乏、建筑物地标作用不显著、建筑物与街道关系不协调,等等.加强街道景观的可识别性,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城市街道的可识别性系统必须形成一个整体的并遍布城市的均衡网络.例如城市中的建筑物通常以所靠近的地铁站为其地址的关键内容,地铁入口和公交站台即需要良好的设计,应该是容易到达、清晰易识的,同时应具有一定的场所感,以方便人们使用.2在一些城市中,很多街道还有一种特色构筑物———行人过街天桥,这些天桥在城市中数量众多,且体量较大,因此对街道景观有显著影响.未来的天桥应当纳入城市设计规划,并应增加其美感,使之成为街道环境可识别的重要元素,以及彰显街道景观特色的重要内容[7].城市道路空间是一个为多种需求服务的多功能、多目标的空间组成,在对其进行规划时必须纠正传统的“车本位”思想,摒弃那种认为城市道路主要满足机动交通的片面观点.在规划中应当追求道路空间的“公平性”,如按服务对象可将城市道路分为“针对快速交通需求”“针对慢速交通需求”和“针对步行交通需求”等3类功能,由此构成“公平”的道路空间.

城市街道范文篇8

关键词:我国街道景观设计现状对策

一、我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特色现状

当前,在许多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人们都表现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极大关注,设计师更是积极地从城市的各种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寻找能表达城市特色的要素,将其融入到街道景观设计之中。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不强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中,这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历史文化现象非常繁杂,有形的历史文化即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容易被人们所触知,而无形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有形的物体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而表现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则是设计师更多地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和应用,而缺乏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2.忽视时代文化精神

城市街道景观首先是为当代人所使用的,它应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反映在景观设计中,就是要求城市街道景观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文化精神。当前,有些设计师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表达历史文化时,一味地追求历史感,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忽视了时代精神的体现,这样的景观很难为大众所真正使用或喜爱。比如现今某些城市中刮起的所谓“唐宋一条街”“明清一条街”等,和有些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格格不入。

3.街道文化景点堆砌

城市的历史文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一般来说,城市历史愈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愈深厚。面对城市众多的历史文化,许多设计师往往想将它们全部都体现在城市景观中,以为这样才能显现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如在某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分别设计了三星堆文化区、蜀汉历史文化区、孔子文化区和古蜀道文化区四个景区,全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共36个景点,这种又多又乱的做法给人以历史文化堆砌感。

4.传统景观消失,文化遗产、古迹遭到破坏,城市失去特色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却是传统景观及文化遗产频遭破坏的事件:如有的城市为了扩路,砍去街道两侧百年古树;传统民宅被成片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方盒子建筑楼群;新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雷同、缺乏特色。城市传统景观、名胜古迹是该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形式反映,对于研究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传统景观、风景名胜又是一个城市特点的重要体现,如今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因盲目建设而变得平庸、失去特色。

5.欧式化、模仿风

现在有些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大量充斥着罗马廊柱、欧式建筑。许多正在建造的住宅小区,在广告语中喜欢打出“欧式典雅花园”“地中海风情”的时髦语言,甚至宣传要将某地建成东方的“法国的塞纳河”等。欧式广场、喷泉、拱廊、罗马柱等挤满了住宅区公共空间,似乎只有沾上欧式风格,才能提升环境景观品位。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出现一些欧式风格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潮流般的庸俗模仿,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

二、街道景观文化缺失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科技与生产的迅猛发展既促进了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给城市街道景观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传统城市街道景观由于受到来自现代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冲击正在逐步消失,导致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不能得以表露;而适应新的城市生活、交往模式,新的价值观的城市街道景观发展方向尚在探索中,使目前一些城市的街道景观发展呈现无序混乱的局面。

1.现代化交通工具造成的混乱

传统的以街道为社会生活联系中心的社会结构萎缩了,以汽车交通为中心的城市街道不仅分割了城市空间,还扼杀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这种弊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城市到处都是车辆,道路空间被交通工具所占有,沿街店铺又占用了部分人行道空间。第二,基于功能分区和交通组织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长距离的通道和单一的社会空间,以往在街道上可能发生的复合的社会行为被规范到相应的、单一的空间与场所之中,街道的功能除了交通之外,所剩无几。第三,以汽车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上的偏差以及单调的规划设计手法导致了环境尺度体系的单一化,适合人体尺度的微环境景观被忽视,环境景观缺乏亲和力。

2.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现代商业、交通的迅速发展造成城市符合人性尺度的传统公共空间的消失,丰富多彩的街道生活、传统商业以及由此维系的社区网络、邻里结构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讲求效率,追求流动的大尺度街道和体现纪念性与政绩的广场都反而使市民远离社会交往。有些城市原规划的道路红线已经无法满足交通的需要,都在拓宽道路。

3.国际式建筑思潮的冲击

20世纪初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传统城市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国际式”建筑的泛滥使城市景观的识别性正在逐步消失,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减弱。上海里弄石库门住宅是公认的居住文化象征,引入了西方城市房地产的高效开发方式,将Towhouse与沪上三合院完美结合,创造出中西合璧的雅致外观。人们觉得可亲,不是生搬硬套西方的模式。

4.城市的土地利用与房地产业的开发

由于以“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的私人房地产开发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社会制约机制,导致有价值而无经济效益的历史建筑、街区被高利润的房地产项目所取代。而正是这种简单的、大规模的开发改造导致传统城市街道景观风貌消失。安徽某市街道周边由于商业开发使沿街建筑遍布整条街道,街道底侧界面被密不透风地包围起来,形式较为呆板,和其推崇的山水之都的城市口号不甚相符。

5.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标准化、特色化对文化特色的影响

由于信息媒介的全球性传播及无孔不入的扩张力,使国际化、标准化、统一化成为新的时尚潮流,而这些都模糊了城市景观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有意义联系,使不同地域文化、景观的独特价值被漠视。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导致了大量的追求个人表现、纯理性、抽象性,远离历史、文化传统的建筑出轨,导致了城市街道景观的变异。

6.城市景观设计的水准不足

有些城市的一些设计只是照搬外地建设成功的街道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本地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不够,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的造型,使街道失去了地方特色。这和我们景观设计行业某些方面的不太规范有关。景观设计行业缺乏正确的引导,内部人员良莠不齐,甚至一些街道景观的设计并不是由专业人员来完成的,这也需大家尤其是规划部门的相关领导的重视。

三、对策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街道景观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应体现出社会对文化的追求和公众共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街道景观只有正确把握和理解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才可能得到公众的认同。历史文化的最大价值,不仅在于其表现出来的形式,而在于其背后饱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挖掘和表达历史文化,只是从历史文化的形式中借鉴或模仿某些形式或片断并没有多大吸引力。这种方式只能满足人们一时的好奇心,而没有长久的感染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挖掘和表达历史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某些历史文化形式的模仿或借鉴上,应注重对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因而在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要具有美感,体现出艺术性。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城市环境的核心是人,基础是自然环境。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公共空间或景观不是只让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到其中的,离开了人的活动、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景观便失去了意义。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并落实在休息区、座椅尺度、专用人行道、坡道、盲文标志、专用公厕等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追求的是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对自然和环境予以充分的考虑,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加以合理保护与利用,不应在建造新的城市环境景观时以破坏自然景观资源为代价,应以自然景观资源、传统景观资源为设计基础,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又有历史延续性,同时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3.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的原则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和村镇改造,一些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文化、风俗延续产生不利的影响,景观风格趋同化使具有民族及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日趋减少。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根本。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景观设计中,防止人为地割裂文化历史,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wWw.gWyoO.

4.城市街道景观建设要充分体现城市道路的人文美

城市道路的人文之美是指通过城市街道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氛围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文化美感。文化的表层是物即人类一切劳动包括艺术劳动的物化形态;中层是心物结合;深层即心即属于这一文化整体的社会群体心态,包括群体的伦理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宗教感情、审美趣味,它离物较远,却是在精神的物化过程中决定物的根本。因此,作为城市街道景观,它的人文美不可避免地应与周围的其他建筑构成整体人文景观来体现,所以无论人们是游好莱坞的星光大道,还是走南京的夫子庙街,曲埠的孔府街等,都能感受到这些街道所反映出来的所在国家特有的城市道路人文美感。

参考文献:

城市街道范文篇9

关键词:以人为本;城市街道;空间设计

雅各布斯说:“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街道不断拓宽、功能不断叠加成了现代化城市街道的特征。街道空间设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布局、规划设计就必须要考虑更多的要素。

1关于城市街道空间

城市街道是属于道路当中的一个内容,城市街道连接了城市的建筑、环境设施、人民群众,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街道还是人们出行、公共交通、人际交往、娱乐的载体。古往今来,街道一直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连接了城市之中各个区域、人们之间的往来。现代城市中街道承载的更多,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出行的道路,还是更多文化、娱乐、公共交往的场所。城市街道空间的构成主要是底界面、侧界面、顶界面和对景面。从街道空间的尺度来讲,街道的规模、形态和空间内建筑的高度都是构成街道空间尺度的元素,通常在设计时所用到的D/H值时指街道的宽度与高度比值。通常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以D/H为1为宜,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开阔感,不会产生密闭的紧张感。而当D/H为2时则会产生向内的空间,为3时物体就会出现排斥,产生一种较为零散的感觉,为4时其较为空旷的感觉会使人们产生迷失向,消除空间的合围感觉,街道界面空间感也会消失。以北京三里village为例,在设计上项目通过形态各异的建筑体块灵活布局,空中连廊、天桥相互连接,形成纵横交通的空间关系,围合出若干尺寸不同的街道空间,街区南北向主街约10m,长约200m,街道宽度在3~5m,街道空间的中利用架空空间形成相互联系的视觉通廊,具有行走的导向性。同时每隔30m左右会有路口,布局灵活,间隔50m设计中心广场,将视线及动线聚集,形成具有逗留感的街道空间。街道空间的H/D大多为1.5~3之间,同时设计上又通过二、三层的退台,丰富了空间层次(见图1)。

2城市街道使用人群

城市街道的使用者主要是城市中的居住人口,主要的特征是步行人群、非机动车人群、机动车人群。步行人群是属于行走速度较慢的人群,由于是缓慢的自由人群,对街道空间感较为直接,而且在视线内街道事物和近地面的部分感觉也较为强烈,其也是城市街道设计的主要注重人群。在进行城市街道设计时也多是以步行的城市人群为主要的角度。非机动车人群则通常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移动者,在较为拥挤的城市街道当中,非机动车人群的注意力由于需要进行非机动车的操控且相比步行人群速度较快,还要避让步行人群,注意力较为集中,对街道两侧的空间景物的注意相对较少。机动车人群包括机动车操控者和乘坐者,城市街道道中机动车机动性较强,所以机动车操控者首先要注意的是行车安全,更多的是对城市街道路况的关注,不会对空间设计有更多的要求,所以城市街道空间设计主要以步行人群和非机动车人群为主要参考对象。

3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要素

3.1中观要素。3.1.1长度。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首先要从中观层面要素进行考量,其中长度的设计通常是以500m左右为宜,超过700m的长度在雨雪天气会消耗很长的步行时间,长度过长也会导致人群密集度的上升。3.1.2宽度。街道的宽度主要是按照街道环境当中功能尺度的要求和实际的精神尺度需求为主要参考核心要素,影响宽度设计的因素角度,而且也不是宽度越大越好,而是需要结合街道两侧和空间特点做出科学的设计,如果街道过宽可以利用绿化、街道景观、公共设施来进行空间的划分,达到缩小尺度的目的。3.1.3高宽比。高宽比主要考虑的是城市街道空间的整体效果,需要从不同需求出发结合D/H值来进行不同空间氛围的营造。3.1.4周围建筑秩序性。事实上,城市街道的秩序性主要是基于街道建筑界面的不规则性因素和空间的不封闭条件考虑,一般街道边界的空间通透感是人们较为喜欢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的效果。越紧凑的建筑越容易带给人们紧凑感,而适当宽松的建筑界面则不容易引起人们对街道空间的限定感。3.1.5绿化景观。城市街道的绿化对于街道和出行的人们来讲十分重要。通常街道的空间会随着绿化树木的成长而发生变化,而且高大树木也比建筑界面带来的空间感更为强烈。而且树木在不同季节形态也不同,所以要合理进行绿化景观的设计搭配,体现出不同的街道空间感。3.2微观要素。3.2.1公共设施。城市街道空间当中公共设施是其为行人提供服务的重要组成,在进行城市共建合理设计时必须要充分利用公共设施的位置设定来弥补设计上的不足或环境上的缺陷,增强公共设施的协调感。3.2.2使用材料。材料的选择一方面需要注意材料的质量,其本身的质量是决定出行感受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对色彩、质感和尺寸的协调设计与变化设计,还要注重地面铺装的高差以及界面限定,其是影响设计结果的因素之一。3.2.3街道形态。成熟街道空间中街道形态通常是采用因地制宜,无论是街道特色还是细部施工,都要结合其功能性结构部件的装饰性以及技术性,还要对不同文化等因素进行合理考虑。

4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重点

4.1街道空间形态的秩序性。秩序性也是街道的连续性,是确保城市街道空间设计当中侧界面整体形态的元素,要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站在多个公共空间监督和人的角度,去进行多种建筑空间的秩序性设计,尤其要寻找相应的结合点,提高人们的安全感和舒适感。4.2街道空间尺寸的合理性。城市街道空间尺寸的设计必须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观察,以人的舒适需求为主要标准进行尺寸的设计,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使城市居民感到设计的思想,提高其安全感和舒适感。首先,要根据城市街道的整体规划进行现场勘查,获取相应的数据,明确街道周边建筑是否存在违建或要做出更新规划,确定是否在原基础或进行新建规划。其次,要对现场实际环境做出准确的测量,并结合侧界面建筑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好街道空间尺寸的实际数据和整体形态。最后,要明确街道项目实际功能和人流量,站在步行者角度去观察,同时要注意建筑尺寸,人的视角下所要求达到的效果,以此为依据进行街道空间尺寸的合理设计。4.3城市街道空间的空间感。这里的空间感主要是指场所,也是现代城市街道的新功能,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首先要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激发和安全感,这就需要设计师能够扎到城市街道空间与各界面的平衡点,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街道空间的舒适,而不是匆匆而过。其一要综合街道尺寸和实际使用者人群的需求以及设施的功能考虑;其二要能够从使用者角度去考量如何进行现有空间的利用;其三要考虑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升级的方向进行空间感的考虑,确保为城市街道升级预留出足够的空间。4.4城市街道空间的功能性。人是街道空间的主角,街道是公共交往与通行通道的复合型生活空间,在街道设计中,可赋予街道多种功能,如休闲活动、游乐设施、无障碍设施、停车设施、信息技术等,将传统意义上以交通通行为主的街道空间打造为城市公共休闲娱乐空间,充分发挥街道作为城市公共活动载体的作用,满足街道设计人性化需求,提升城市街道活力。

5结束语

如今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城市中街道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不再仅仅是交通通行,而是多了观赏性、便利性、舒适性等新功能,其主要的载体是人,所以街道空间设计也必须要以人为本,重视使用者的感受,如此才能够设计出高品质的街道空间。

参考文献:

[1]赵新高.城市街道景观环境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4.

[2]韦小婵.浅析城市街道空间设计[J].劳动保障世界,2017(35):77.

城市街道范文篇10

目前全市城市区人口共50.3万人,有城市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居委会104个。设立街道党工委16个(海港区10个,北戴河区2个,山海关区4个),党总支2个(市开发区珠江道党总支、船厂路街道党总支),建立社区党支部102个。全市街道社区党员8921名(其中:海港区5414名,山海关区2300名,北戴河区376名,开发区831名),社区干部473名(其中:海港区289名,山海关区115名,北戴河区31名,开发区38名)。

省、市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区委高度重视,都专门召开会议对社区党建进行谋划部署,进一步理清社区党建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提出目标要求。海港区专门成立了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提出了“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力争通过一至两年的努力,达到“全市示范、全省优先”的目标。山海关区委下发了《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对街道、社区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在社区党建工作的地位、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努力营造全社会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社区党建的工作氛围。北戴河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着力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从调研情况看,全市各城市区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基础较好,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建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突出重点,党建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为构建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并以此为纽带,组织动员辖区内各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各区委把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并发挥其作用作为工作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增强辖区单位的参与意识,健全制度、规范运作,努力形成社区党建工作合力。目前,全市18个街道(占街道总数的100%)和97个社区(占社区总数的93%)建立了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其中作用发挥较好的分别达到89%和54%。海港区街道普遍建立了社区党建协调会议制度,并对组织机构、协调原则、议事内容等作出明确规定,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共驻共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山海关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区属单位党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党建联席会章程》,在区、街道、社区三级分别成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去年一年来,辖区单位党组织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社区大力支持,为所驻社区建立宣传栏23个,添置微机5台,捐赠图书两万余册,投入资金10万元,有力地加强了社区党的建设。

(二)加大投入,社区基础建设进一步改善。为适应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各城市区先后调整了社区设置,整合社区资源,社区数由2001年的207个调整为104个,并同步设置社区党支部,基本达到了“一区一支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大投入,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山海关区投入资金190多万元,新建、改建社区办公用房,并为社区安装了办公电话,购买了电教设备、健身器材和图书等,使12个社区全部达到了“三个一百”的要求。同时,每个社区由区财政按每人每年400元拔付办公经费。开发区街道和社区办公条件十分优越,仅祥安里社区就投入130万元进行改造建设,开发区西区每个社区都是一座二层小楼。街道和社区每年有固定经费,根据工作需要还可专门申请经费。北戴河区每个社区均达到了“三个一百”要求,设施也较为完备。海港区88%社区达到了“三个一百”要求,所有社区都配备了电话,建立规范了档案和工作制度,近半数社区配置了电脑,实现了街居联网。

(三)夯实基础,社区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近一年来,各城市区普遍加大了队伍建设力度,采取招聘、招考、选拔等多种形式,将一批年富力强、素质较高,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社区“两委”班子,彻底扭转了社区干部年龄老化、素质偏低的落后面貌。目前,全市社区干部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的672人,占总数的85%。山海关采取“公推公选”的办法招聘了82名社区工作人员,平均年龄27.7岁,全部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每人月工资550元以上并由财政列支。北戴河区通过公开选拔、直选和招聘国家干部等形式,为社区居委会配备了31名社区干部,社区干部平均年龄为38.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60%以上;海港区于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考的方式聘用了190名社区居委会干部,平均年龄29.7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5%。同时提高了社区干部待遇,月工资达到了400--550元,并列入财政预算。开发区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从机关选派和从社区聘任的办法配备了30多名社区干部,正式职工享受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聘任人员月补贴300元。

(四)注重实效,街道社区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强。各区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党员在社区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山海关区开展了党建示范小区创建活动、创建文明社区和“四进”社区活动,专门制定下发了《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开展了全区在职党员到所住社区党组织报到登记、为社区党建做贡献活动,强化对在职党员的管理。采取政治学习日、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设立了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户,开展了党员联系户活动,扎实推进党员为居民办实事,先后解决困难问题200多件,解决纠纷上百起。同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的意见》,规范社区党员党费收缴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仅南关街道工委当年就增收党费5000多元。北戴河区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的自身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保证了社区党员关系不漏、组织生活不断、教育管理不松。对流入社区的大批离退休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各社区党支部及时把他们编入支部,并进行分类登记,目前已有185名离退休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被纳入社区党支部统一管理。同时提出“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开展了“双争”、“四保”、“五带头”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员作用。他们以党员活动室为主阵地,利用配置完善的社区电教点,定期组织党员集中收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风廉政专题片加强教育。海港区除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外,一些街道还建立了“流动党员联系站”,对下岗职工党员、来社区内经营务工党员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了“五好先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党员进社区,为党旗增辉”等活动,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增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文化路街道党工委组织开展了以“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楼栋,争作好党员”为主题的“三带一争”活动,燕山大街街道党工委开展了争作“‘学习、助困、文明、巡逻’四标兵”活动,港城大街街道党工委以“党员奉献在社区”为主题,开展了“每月听一次居委会工作通报,对社区工作提一条建议,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做一件有意义的好事”的“四个一”活动,海滨路街道党工委开展了“亮身份、树形象、比奉献”活动,印制了“党员家庭”标志牌和致社区党员的倡议书,登门入户向社区党员进行登记宣传。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找准定位,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各区不断充实完善社区工作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功能,使社区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和有力支持。海港区成立各种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为居民上门服务。一些社区还设立了“服务热线”,随时解决居民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北戴河一些社区建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和职业介绍所,努力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机会,2003年共安置下岗职工177人。同时举办了服装裁剪、美容美发等培训班,共培训下岗职工178人次,有125人通过培训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大力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立了秧歌队、票友会、腰鼓队等娱乐团体,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此外,建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警卫室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治安防范体系,积极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开发区努力完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在街道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成立了服务站,小区内设立服务网点。社区设立的医疗网点为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义诊。山海关区各社区组织了锣鼓队、队、老年健身队,开展公民道德知识竞赛,举办文艺晚会,丰富社区居民文体活动,水泉社区、罗城社区还开办了“温馨小饭桌”、社区幼儿园等服务机构,不仅增加了社区收入,而且受到了辖区居民的普遍欢迎。

二、存在问题

1、党建工作协调机构不健全。市委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区委要成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街道成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成立党建工作联度会,并且要求于2003年年底前,区、街道社区三级全部建立党建工作协调机构。从调研情况看,各机构建立情况不乐观。有一些街道建立了类似机构,但有的没有章程,有的只有雏形,发挥作用不大。相当一部分社区则没有建立相应机构。一些社区则表示不知道此事。

2、部分社区干部不熟悉业务工作。结合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各区先后采取多种方式骋用了大批年轻干部从事社区工作。特别是海港区今年年初一下子就有近200名招考的社区干部走上了工作岗位。这些年轻的社区干部学历高、有工作热情,整体素质较好。但是他们刚刚从事社区工作,一切业务工作还不熟悉,特别是对社区党建工作还较为陌生,不知道如何去开展工作,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3、一些社区党费收缴工作有漏洞。调研中发现,社区党员上缴党费过低。大多数社区党员每月党费仅收几元钱,如开发区祥安里社区党员每月只收1元钱,党费流失严重。党费收缴过低,一方面原因是因为离退休党员、外地转入党员的工资情况不明,无法核定收缴标准。另一方面也有社区党组织收缴工作不深入等原因形成。

三、几点建议

1、加强督导,不断完善党建协调机制。结合党建“推进月”活动,加强对各城市区党建协调机构的组建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争取让各城市区在6月底以前全部建立起三级党建协调机构。同时要求他们制定《章程》,建立情况通报制度、例会制度、议事规则、工作程序,实现规范化运作,真正发挥作用。通过建立党建协调机构,切实达到推动社区党建共驻共建,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的目的。

2、搞好培训,进一步提高街道社区干部整体素质。针对我市各区街道社区大批年轻干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实际,要以各级党校为阵地,采取集中培训、电化教育、参观学习等不同形式,加强对他们进行党的知识、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城市管理及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教育。同时,建议组织一次街道社区党务干部培训班,并组织他们到社区党建工作开展较好的北京、上海、福州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以进一步开阔眼界,增强素质,提高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