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22:53:36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范文篇1

一、严重超载。所载石料超过车辆核定载重量的一倍甚至二倍、三倍,轮胎爆裂,后车轴压断现象经常发生,阻塞交通影响道路通畅。

二、路面严重受损。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路面硬化工程进展顺利,很多土路都经改、扩建后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方便了广大农村居民,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因工程车辆严重超载和不按规定道路行驰(为逃避检查或绕近路),对新建道路造成严重损坏,大大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另外,对省道以上的道路的破坏也相当严重,如慈洋线掌起段,每天约有350车次的超载工程车在欢快的跑着,而路面却是千疮百孔,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三、交通肇事频繁。工程车辆驾驶员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地司机,有的根本没有经过专业驾驶培训、素质相当较差。加上工程车辆车体宽、大、高,且车况较差,又严重超载,导致交通事故不断,有的甚至是恶性交通事故。

据了解,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18000起,死亡256人,而工程车造成的死亡事故占12%,工程车所造成事故比例远远高于其占全市各类机动车辆(27万车辆)的比例,说明工程车辆已是造成我市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落石影响路面平整,间接造成路面破损与引发交通事故。大部分工程车装载石料都高于车辆挡板,虽有部分车辆盖了罩布,仍因未盖严实而落石,未盖罩布的工程车辆则落石更严重。大小不一的落石散落于路面,不仅严重影响道路的通畅,破坏路面,且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工程车辆超限、超载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一、工程层层转包,导致最后成本大幅上升;

二、工程车所有人收回投资心切;

三、工程车司机挣钱心切;

四、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五、其它无法说出来的原因。

因此,有必要对工程车辆实行严管,建议交通、矿管、公安等部门:

一、加强工程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及超限超载等严重违反有关规定行为的危害性教育,教育学习应每月1—2天集中或分批进行,每一年内累计三次未参加学习者,取消在驾驶工程车辆的资格。

二、对所有工程车辆进行大排查,凡私自加高车厢挡板或其它使车辆的载重量大幅增加的,限期改正,否则不能上路。擅自上路扣驾驶证、扣车辆、罚款至少5万元以上,对装载高度超过核定车厢挡板高度的,同样予以处罚。

三、规定工程车行驶路线,未经允许工程车辆驶入的道路,严禁驶入,擅自驶入者,扣驾驶证、扣车辆、罚款至少2千元以上。

四、实行24小时运态检查,且长期坚持。这样看来会提高行政成本,但与损坏路桥与引发交通事故相比,却是大大降低了成本。

五、加强对山塘的管理。超载源头在于山塘,若由山塘来控制装载量,应该是有成效的,但与山塘的收益有矛盾。所以,第一,对山塘控制装载量要有明确的规定,若违反则处罚;第二,工程车辆超载罚款,罚多少,山塘也等同或双倍给予罚款;第三,建议对山塘收取“额外路面维修费”,费率为山塘年纯收入的10%,专款专用,用于工程车规定行驶道路的维修。

车辆工程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省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以及我市《关于印发2012年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形象提升工作分工的通知》(海政发〔2012〕7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亚沙会举办需要,对全市工程运输车辆的超载撒漏问题进行全面整治。

二、整治时间和范围

(一)整治时间。自4月5日起至6月30日为集中整治阶段,各相关部门要通过开展联合执法活动,重点对全市工程运输车辆泄漏和遗撒行为进行依法处理。通过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工程运输车辆上路运行秩序,坚决杜绝工程车超载、撒漏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各相关部门要以这次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不断规范监督与管理,加强排查整治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各项治本之策。自7月1日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巩固集中整治成效,在全市建立健全预防和杜绝工程车超载、撒漏和破坏城市道路环境的长效监管机制。

(二)整治范围。主要以海阳路(西至里店镇驻地)、西安路、海天路、东凤大道、黄海大道、烟凤路、海翔路、山海旅游路、海鑫路、海滨路、济南路等主要交通路段以及亚沙城区域内路网为重点进行全面整治。

(三)整治内容。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工程运输车辆上路运行秩序,督导运输工程车做到上路有覆盖或加装防漏设施,出入工地及时进行清洗,确保不撒不漏。

三、责任分工

各相关责任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加强对工程运输车泄漏和遗撒行为的整治力度,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并建立治理工程车撒漏的长效监管机制。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负责抓好工程车辆撒漏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搞好全市专项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对督查中发现整治不力或不到位的,要督促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到位。

住建局,负责加强全市各建筑工地管理,督促各施工场地配备清洗设施并对进出工地车辆及时清洗。要督导所有正在施工的项目单位要在4月中旬前完成工地出入口的硬化,做到车辆上路不粘泥。同时,要抓好新开工项目的督导管理,确保从源头上全面杜绝工程车辆运输撒漏问题。

公安局负责牵头,交通、公路、城管等部门配合,重点抓好老城区(青威高速公路以北)范围内工程车辆撒漏行为的集中整治。

沿海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负责牵头,公安、交通、公路、城管等部门配合,重点抓好新城区(青威高速公路以南)范围内工程车辆撒漏行为的集中整治。

四、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岗位责任。各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密切配合,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实行全天布控、严格执法,确保工程车辆撒漏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成效。为加强对工程车辆撒漏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市里成立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公安局、交通局、公路局、城管局、沿海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集中整治工作的组织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全面负责全市集中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考核以及情况汇总上报等工作。

(二)加强巡查,落实巡查制度。各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工程运输车辆的监管,对可能存在运输车辆撒漏的工地,要认真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撒漏等违规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

车辆工程范文篇3

关键词:车辆工程;毕业设计;现状

1车辆工程专业定位对比分析

国内学术研究型高校对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为:培养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研究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011年,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根据黄河科技学院“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确立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为:具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汽车工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车辆工程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会设计、善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车辆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对比后可知,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而不是学术研究型高校中的实验研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也正是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将来在社会中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相比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能力,所以毕业设计内容也应该向实践应用方面倾斜。

2国内部分优秀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该校在网上开设选题系统,学生与指导教师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主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并与指导教师沟通具体细节,为日后圆满完成毕业设计内容提供了保障,如图1所示。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指导教师下发的任务书完成各个指标,具体的设计工作量由各自指导教师按照实际题目规定。浙江大学对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进行划分,针对学生不同的差异性,将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分为:汽车机械结构设计类,以汽车机械总体设计图1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流程为目标,以解决汽车生产和实际工程问题为重点,完成设计说明书,附A0装配图1张以及一定程度复杂的零件图3~5张;汽车机电设计类,以汽车电子系统为设计目标,完成设计说明书,附系统控制设计图1~3张、子系统设计图3~5张和控制部分软件代码;汽车分析研究类,以汽车整车或零部件为研究目标,按照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汽车动力学仿真、汽车轻量化分析、汽车电子系统仿真等内容研究,优化汽车整车或子系统的性能,撰写论文一篇,对研究内容得出一般性结论,提出汽车设计的优化建议。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毕业设计模式向国内其他高校吸取经验。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迄今为止,已有2015届(97人)和2016届毕业生(205人),毕业设计历经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学生抽选题、师生见面、教师定期指导、统一答辩等过程。毕业生通过毕业设计过程,进一步将本科四年所学知识整理运用,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部分毕业设计题目如图2所示。2015届毕业设计的选题中有设计和论文两类,学生按照抽签的方式抽取题目,与指导教师一一对应,并且完成题目。做设计类题目的学生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并附上2张A0的装配图和若干张零部图,做论文类题目的学生要求给出支撑论文观点的论证。2016届毕业设计与2015届情况基本一致,不再阐述。目前黄河科技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3.1毕业设计题目重理论轻实践应用学生根据四年所学知识,在毕业时提交毕业设计,应该反映的是学生四年学习成果。黄河科技学院是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在毕业设计中应该体现明显的创新点,而不是照搬某个车型重新进行参数选择、制图设计,或者对已经成型的论点进行论述。应该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兴趣去设计一个实物或者根据论文题目去实地调研某项数据,并最终得到一个创新性的结论。单纯的应用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计算会使学生忽视毕业设计存在的意义,且助长“抄袭数据”、“学术造假”的不正之风。设计类题目如“某车型离合器设计”、“某车型制动器设计”等需要学生熟悉整车参数并设计出离合器或制动器并安装在该车型使其与整车传动系统匹配,并用绘图软件绘制A0图纸两张,计算量与图纸要求对于学生均较高,学生基础较弱,大部分学生对此类题目都深感困难,学生迫于必须毕业之前完成,有的就会选择网上抄袭糊弄指导教师,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丧失了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意义。论文类题目如“降价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影响”需要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研究现状对论文题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自己的题目进行实践性调研而得出有价值的论证,而是依靠网络查询数据作为支撑论证的论点。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自己题目的理解不深刻,题目是指导教师拟定而非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网络上的数据时间久远直接导致降低论文研究的意义,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任务,有的会篡改真实数据,助长了“学术造假”现象。

3结语

黄河科技学院以及一大批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对于毕业设计的模式还有待提高,需要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校的模式并且结合自身情况做出调整改变。侧重于实践性,以促进学生将来就业(考研)为导向,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差异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刘财,杜晓娟,韩立国.坚持“严、研、妍”,培养高质量人才[J],中国教育(高校版),2008(4);45~47.

[2]冯晅,刘财,杜晓娟.兴趣引导法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勘探地震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0(8):57~58.

[3]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课题组.贯通教学法———改革毕业论文工作的尝试[J].经济与管理,2010(5):55~57.

[4]施小平.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J].高教探索,2016(4).

车辆工程范文篇4

关键词:车辆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应用技术型人才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习的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习与实习、研究与实践的全部总结,是创新思维、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培养的全面提高阶段,是学生毕业及取得学位证书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当前,许多国内高校在不断探索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质量和成效,例如,李德海[1]基于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检验环节,以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研究以创新团队的形式参加本科毕业设计,以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培养水平。程伟针[2]对工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由于教学时间短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贵州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三届本科毕业生论文指导经验为基础,介绍了“团队式”教学方法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李东旭[3]提出的基于团队设计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摸索与实践,采取“团队设计项目”的模式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张桂玲[4]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探索,提出以团队模式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团队指导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本文以攀枝花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17届和2018届等二届本科毕业设计指导经验为基础,基于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再研究,采用“团队指导方式”为基础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重点研究团队的组建和运行模式,调动毕业生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本科毕业设计的作用,从而探索出一种适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最佳的毕业设计模式。

1团队组建及分工

团队由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本科毕业生组成,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具体组建团队及分工如下:(1)教师团队根据当年参加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人数以及学生具体情况,针对当前具体的科研项目进行题目分解,明确每个教师的具体职责,建立教师团队。(2)校内指导教师团队,企业指导教师团队和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团队共同参与毕业设计见面沟通会。根据本科毕业生的具体情况、特长以及兴趣爱好,选定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任务书,每个子课题对应1名本科毕业设计学生,明确课题目标,课题任务。(3)在毕业设计全过程,实施全方位指导和监控。按时进行周进度会、月进度会、初期检查、中期检查等。同时,紧紧围绕科研课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会,技术研讨会。在适当时候,对于能力突出,表现出色的学生提供到合作企业实地锻炼的机会。(4)指导学生进行项目总结,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在论文写作开始阶段,向学生提供规范的写作模板,并规避一些低级的,常见的错误,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5)毕业设计答辩。由于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在参加周进度会,月进度会以及学生交流会时,已经在语言表达,沟通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训练,因此可较好地通过毕业设计答辩。

2团队运行模式研究

团队运行模式主要包括:毕业论文的选题、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指导方式、定期交流方式、论文写作等。基于此,基于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的构建框图如图1所示。考虑到企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以实践应用为主,指导学生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型课题。因此在指导攀枝花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17届本科毕业时,以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攀枝花市东林汽车制动有限公司)共同申请的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鼓式制动器参数化设计与多目标优化研究(项目号:18ZA0293)”为核心,进行毕业课题任务分解,共分解为4个子课题,如图2所示。分别安排4位毕业生在攀枝花市东林汽车制动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习,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企业工作以外,还需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在这期间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将毕业实习单位的工程实践问题转化为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

3团队指导的教学成效

以车辆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为对象,基于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指导的实践研究。对于2017届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情况,共由4位校内指导教师、2位企业指导教师和8位学生组成2个毕业设计团队,其中一个团队(4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即来源于“鼓式制动器参数化设计与多目标优化研究”。4位毕业设计成绩分别优秀2人、良好1人和中等1人;刘文武同学参加“攀枝花学院2017届毕业设计(论文)校级公开答辩”以总分90分的答辩成绩获得第一名,并且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称号,1篇。针对2018届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情况,共由3位校内指导教师、4位企业指导教师和15位学生组成3个毕业设计团队,其中一个团队(5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资阳市某汽车生产企业的攻关项目。5位毕业设计成绩分别优秀2人、良好2人和中等1人;其中2位毕业成绩为优秀的毕业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称号,均1篇。

4结语

通过对两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表明由学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本科毕业生组成的团队,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营造学习氛围、严格要求以及定期交流与探讨等方式,有利于学生研究习惯的养成,有效促进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双重指导及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和督促,针对毕业设计讨论并给出解决办法,确保毕业生同步进退,以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及学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德海,孟琳,包怡红.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2):57-58.

[2]程伟,张覃.团队式教学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文化论坛,2016,8(03):67-70.

[3]李东旭,孟云鹤,蒋建平,范才智,程文科.基于团队设计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01):117-119.

车辆工程范文篇5

汽车工业的发展正迈入信息化、智能化的高速步伐,汽车行业也正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生态化、网联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是主流趋势。在此大环境下,为企业培养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高校,必须要紧跟时展,引领汽车行业的变革。在2015年,进行了培养方案的大修,以后每两年修订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以顺应汽车行业发展形势。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车辆工程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汽车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专业能力,能够在汽车相关领域从事汽车产品设计、制造、实验、检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该培养目标较以往充分考虑了专业认证12条要求。

2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以安徽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为例,分析当前毕业设计的流程,查找各环节存在的问题。2.1目前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流程。以2018届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为例,其毕业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2.2各环节存在问题。2.2.1毕业设计流程。从分析以上流程可以看出,选择第一批答辩的同学,最多有4次答辩机会,而选择第二批答辩的同学,最多可以有3次机会。答辩机会多不合理。学生不重视和旷答辩现象经常发生,教师的重复工作倍增。2.2.2选题。题目选题质量不高,直接影响学生的锻炼效果,所以选题至关重要。目前选题存在两方面问题。①存在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偏差较大的问题[3-4]。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近三年选题中,与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题目所占比例随着车辆工程学生人数的增多呈逐渐下降趋势。②存在选题与汽车发展方向相矛盾的问题。在选题中,题目大多集中与传统底盘设计方面,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方向,题目较少。2.2.3指导过。①受指导老师精力影响。指导教师不仅要承担诸多教学任务,还有政治学习活动,科研任务,以及学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大大小小的各种会议,使得教师真正指导学生的时间缩水严重。②受学院奖励制度影响。学院给予指导教师每生9学时教学工作量,无论学生最终成绩优秀与否,毕业设计都是9学时工作量,补贴相同,教师积极性不高。③受指导老师工程素质影响。不少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锻炼的经历。一些例如汽车零部件制造的题目,指导过程书本化,没有实践的积累,造成把关不够精确。2.2.4过程监控。分批次答辩,令学生学习节奏不一致,难以形成毕业设计气氛。教师无法完成有效过程监控,也是造成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2.3成绩评价。学生毕业设计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2位评阅教师平均值)、答辩成绩(5-6位答辩教师成绩平均值)组成,计算公式为:毕业设计成绩=20%*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教师*30+答辩成绩*0.5。计算出的分值按照五级分制评定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评价。指导教师的成绩和评阅教师的成绩,直接影响学生的最终成绩。实际操作工程中发现,教师的指导成绩占主导作用。

3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联系学校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改革措施。3.1优化毕业设计流程。简化毕业设计流程,取消第一批答辩,答辩统一时间开展,保留核心模块,减少教师重复工作量。(图2)3.2优化选题合理性。结合新工科发展要求和我校办学定位和特色,考虑汽车行业发展方向,车辆工程毕业设计选题需高度联系实际,鼓励学生选择工程应用类题目。选题充分考虑工程应用背景,充分论证工作量、难度。考虑学生的个人兴趣。3.3加强过程监测。场地保障:固定教师与实验室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场所。教师指导时间保障: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每周固定1天全程在所带学生实习场地全天指导。3.4统一评价标准。指导教师对学生水平了解最为清楚,因此保留指导教师成绩是必要的。评阅教师所给成绩不参考指导教师。采取的办法为:学生提交的评阅论文上,不再写上指导教师的成绩供评阅教师和答辩参考。所有学生的评阅成绩均由评阅成绩组构成:采用专业课教师3名,基础课教师1名,企业专家1-2名。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给出。学生毕业设计成绩=指导教师成绩*20%+评阅成绩(评阅成绩组)*40%+答辩成绩(答辩委员会)*40%。该方案设置了统一的评价标准,较以前的方案极大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的客观公正性。3.5教师奖励计划。3.5.1教师工程能力培训奖励。以科研能力强为特点的教师在职称评审上占据极大优势,导致了绝大多数教师放弃了工程应用研究[5]。为此,制定教师工程能力培养计划,鼓励青年教师进行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在保留工资的基础上额外给予丰厚的补贴,让教师愿意去企业锻炼来提升自己的工程能力,从而反哺学生。3.5.2教师工作量补贴鼓励。教师所带毕业设计工作量,与学生毕业指导成绩挂钩。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及格五个等次对应的教师工作量补贴分别记为:15、12、9、7、5。这样,指导教师只要有一名学生成绩优秀,将相当于合格学生工作量的2倍左右,调动指导教师指导积极性。

4小结

为适应新工科的要求,针对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流程优化、提高选题合理性、加强过程监控、统一评价标准和教师奖励计划五个方面给出了改革措施,实践证明,该方案能够提高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为同类院校毕业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仁山.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工匠精神”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26(05):105-107.

[2]李浩,张秀花,王会强,孙铂.面向新工科的机械类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以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05):58-62.

[3]尤玲玲,陈永恒.提高本科高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0):128-130,134.

[4]闫绍峰,季汇桐,吴中立,王子昂.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114-116.

车辆工程范文篇6

关键词:《表面工程技术》;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

一、引言

专业选修课是指针对某一专业选择性开展的课程,作为专业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很多学科的研究超出本学科范畴,跨学科研究成为未来大学教学的发展趋势。跨学科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还可以解决很多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现代大学生的知识水平顺应时展,在注重自身专业的前提之下,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粮,提高未来的竞争力,促进学科发展。作为高校提升自身内涵的重要途径,学科建设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开展学科交叉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策略。而专业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交叉学科的研究范畴。目前,对于中国高校专业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开展研究。李道西等人指出,目前高校大学生在专业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盲目选课、扎堆上课、混学分(主要是由于考核方式不严格导致)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专业选修课要严格考试制度。鲁钊阳指出,选修课开设的初衷是扩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素质,而在一些高校,选修课纯粹是为了开设而开设,教师教学随意性大,学生上课功利性强,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教学技术手段落后。李正指出,理工科专业选修课课时少,知识多,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教师很难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大量的前沿知识不能为学生系统讲解。学生层面,高年级学生在专业选修课的出勤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这主要是学生考研或就业等原因导致。柴俊霖等人指出,专业选修课对于增加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到一定作用,但高校专业选修课存在学生和教师双方面不重视的情况,导致专业选修课的开展形式大于内容。高素玲等人指出专业选修课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必修课的拓展和补充,但目前高校专业选修课往往不被重视,没有起到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以扬州大学车辆专业《表面工程技术》专业选修课为例,针对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进行讨论,探索高校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改革。

二、《表面工程技术》课程特点及要求

《表面工程技术》是为车辆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表面技术的形成、现状和发展有基本认识。通过对主要表面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工艺的了解,为在不同工况下选用比较合适的表面技术打下基础。课程以一些典型的表面镀层制备技术和性能测试视频和图例,增加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具有表面工程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根据表面技术的原理及特点设计针对复杂材料加工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表面工程方向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的能力;理解和评价各种表面加工技术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三、《表面工程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该课程是针对车辆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作为材料学的一门必修课在车辆专业同样有着重要作用。首先,现代机车行业,尤其是汽车从外观到内部零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材料表面工程方面的知识,如汽车车身的喷漆、汽车玻璃表面镀膜、汽车齿轮的渗碳/氮、汽车车灯电镀工艺等,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车辆专业学生来说不仅需要知道是什么,更应该了解为什么。因此,这门课程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课程实施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问题。客观来讲,一方面,《表面工程技术》分十章讲解与车辆有关的几十种表面工程技术,但仅有24学时,这就意味着每个表面技术讲解的时间非常有限,实验环节无法开展,学生只能接受抽象的知识;另一方面,该课程目前依然沿用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主要采用课后作业和课上考勤的形式,期末考试的试卷内容主要有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五部分组成,无法从实践方面考查学生的学校效果。主观来讲,一方面,对于专业选修课,学生普遍认为没有必修课重要,从态度上不重视,主要表现在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和“六十分万岁”的想法;另一方面,授课教师存在主观意识上的不重视,上课随便,布置作业较少甚至不布置作业,课程最后通过“划重点”的方式提高学生及格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专业选修课成为一种形式。

四、专业选修课的改革措施

专业选修课的功能在于提升学生本专业边缘学科知识技能,对于学生未来从事本专业及边缘方向提供理论支持,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结合车辆专业专业选修课《表面工程技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1.教学手段灵活,教学内容多样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大学未来的改革方向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往往从讲解者变为指导者。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取了实物教学法、互动课堂教学法、角色互换法(学生讲解教师指导)等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作为一个听课人,还是一个参与者。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的主动与被动关系发生改变,角色界限变得模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从授课者变为参与者。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被拉近,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内容方面,专业选修课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本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深化,提高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专业选修课的内容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不断改变。教材中的知识往往具有滞后性,而且教材的制定往往针对大专业而言。教材一般不能把握某个具体专业方向的前沿和热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把握最新动态,将教材中没有但很重要的前沿知识补充进去,这一点在理工科课程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上文提到,本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不能按照教材安排讲解。例如,针对车辆专业有关的电镀、渗碳等技术,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对于堆焊等与车辆专业相关性不大的表面技术,仅是介绍基本概念;对于与车辆专业无关的表面技术,选择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对于教材没有但与车辆专业相关的前沿表面处理技术,选择直接讲授的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筛选,学生真正学到与专业有用的知识。此外,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请相关专家为学生讲解表面技术的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工业生产中该领域的发展过程。这些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2.考核方式多样平时成绩不仅是传统的布置书后习题,更多的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针对提出的问题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往的期末考试通常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内容主要是一些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每种材料表面技术的内涵,纯粹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能提升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必要对试卷的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笔者尝试打破传统的试卷模式,将原来的题型全部取消,采用分析题目的形式给出问题,学生运用前期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式不管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挑战,但也是未来课程考核的发展趋势。3.教师队伍团体化传统的大学课程一般由单个老师负责,而《表面工程技术》课程由两位教师共同授课。一方面减轻了单个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优势,将自身最擅长的知识呈现给学生,不同教师的讲课风格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

五、小结

专业选修课的真正意义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创造力,产生的效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专业选修课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总的发展趋势是良好的。教师要真正理解专业选修课开设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寻找适应本学校、本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新强,贾登娉,王金林,闵为.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的分析与探讨[J].大学教育,2017

[2]许海云,尹春晓,郭婷,谭晓,方曙.学科交叉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5

[3]杜卫,陈恒.学科交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

[4]李道西,张世宝,陈平.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社科版),2010

[5]鲁钊阳.高校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教育评论,2012

[6]李正.高校高年级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优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7]柴俊霖,刘占峰,宋力.专业选修课现存问题与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管理,2014

车辆工程范文篇7

关键词:车辆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学生自身能力、整体素质高低的一个检验。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是大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岗位之前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与此同时,毕业设计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1]怎样完成好毕业设计、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是学生和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

1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创新性不够。本科毕业设计本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次挖掘过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入进去,能够有创新点。而观如今的毕业设计,大部分重复老套,千篇一律,如同一件件复制品。学生的思想不够解放,仍然存在于学习的阶段,墨守成规,一意重复前人道路,缺乏跳出牢笼看问题的魄力。心思守旧,亦步亦趋,缺乏创新意识。1.2学生没有充分了解毕业设计。从心态上来说,在大部分的学生眼中,毕业设计仅仅是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过程。把毕业设计当成了一场考试,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学习来看待。从毕业设计本身来看,由于其相对于教材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虽然来源于学生所学知识,但由于学生不能将专业理论和毕业设计有效联系起来,从而感到有迷雾笼罩,不能看清毕业设计的实质,导致学生在选择课题后茫然失措,不知如何入手。1.3毕业设计粗制滥造。存在学生抄袭往届毕业设计的现象,将往届生的数据等稍一修改就作为自己的成果。对毕业设计的文字编写不重视,错别字、格式错误、翻译不准确等问题频发。对待毕业设计心态上的不端正,作图,仿真模型等等错误百出,敷衍了事。一些学长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感觉毕业设计随便写写便能糊弄过去,并且有的学生存在着“不止我自己胡编乱造,还有人和我一样”的想法,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1.4毕业设计课题不合理。学生课题与自身所学知识联系度不够,导致学生与课题之间知识上的脱节。有的课题太过宽泛,没有一个确定的研究方向,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设计内容空洞,缺乏实际内容。有的不切合学生实际,缺少可行性。[2]课题过偏门,有的甚至不是本专业的题目也拿来让学生做。或者题目偏大偏难学生无法完成,有的划定范围小,没有多大的工作量。

2毕业设计问题的原因

2.1学生自身问题首先是学生的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就不可能完成好毕业设计。然而学生对毕业设计没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对毕业设计马马虎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少。照搬他人的研究内容,有的甚至在网上请别人代做,只是为了完成毕业设计获得毕业资格。其次,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差,在毕业设计中,错别字,语法问题,翻译错误,语句不通顺的问题时有发生。再有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强,缺乏主动性,凡事都依赖老师。在选定课题之后,茫然失措,不知道如何下手,没有就课题与老师进行必要的交流,缺少自主思考的能力。[3]毕业设计往往在学生的理论知识之外有一定的延展性,包括使用新的软件或者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查阅学习相关资料学习的。2.2指导教师问题。指导老师是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他们对学生的投入是毕业设计最终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有许多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过于松散,对学生放任自流,任凭学生自己完成毕业设计,认为学生只要会照猫画虎的学习别人的论文就可以完成任务,对学生的要求低。有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偏僻的课题或者比较前沿性的课题,需要老师提供完备的相关资料和指引,而在老师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这些学生就缺少进行毕业设计的各种依据。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大学连续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长,而教师没有明显的增幅。出现了一个指导教师带领几个甚至十几个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情况,更何况教师还有自己的授课、科研项目等等,这就使得老师疲于奔命,无法投入大量的精力在毕业设计上面。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致使毕业设计质量不尽如人意。2.3选题原因。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如果能够选择一个难度适中又符合自身条件的课题,学生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毕业设计课题过于陈旧,一个题目可以稍微变换使用好几年,几届学生进行重复性的工作。其基本内容没有变化,缺乏创新性,学生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4]有的课题过大,其覆盖的知识面太过广泛,仅凭一个大学生的能力无法完成,易使学生产生放弃的想法。有的课题过于偏僻,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所要求的知识点过于冷门,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学生易产生迷茫感,无从下手。2.4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很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都存在着一种惰性,在开始阶段不投入时间,仅仅想依靠最后几周的时间来完成。这就需要有效地监控手段来保障学生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设计的每一步,从开题报告到作图、撰写报告等全流程检查。而对于许多高校来说,由于教师资源的缺口过大,教师在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检查和指导的时候,只能采取集中辅导,对每个学生各个阶段的完成情况不易实时掌握。[5]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过多,教师分身乏术,而学生的问题没有解决,势必会影响下阶段的进程,这就导致最后学生为了赶进度而忽视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3解决方法

3.1课题的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必须合理,这是学生能够有效完成毕业设计并有所收获的关键。在选题开始阶段,可以先给学生和老师提前分组,指导教师为带领下的学生讲解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及学生所做毕业设计课题的大致范围。不着急于让学生确定题目,让学生在对课题有大致了解后,根据自己所学与兴趣,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课题。如果认为老师的课题与自己所想有较大出入,一定要尽快反映,调换适合自己的指导老师。增加学生与老师的双向选择,不能仅仅依靠分配式的方法确定老师与学生。教师所设题目应杜绝偏、怪、难的现象,紧扣时代步伐,设定一些难度适中,能较好覆盖学生所学内容又有所创新的课题让学生选择,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2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有知识储备、资料查阅、语言表达、创新能力等,这些都是完成毕业设计的基础,基础能力的缺乏必然导致毕业设计的完成是低质量的。指导教师应提前与学生沟通交流,确定课题。让学生利用寒假等时间先进行资料查阅,了解其课题的内容,或复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经过四年时间,很多学生都对专业课程有所遗忘。此举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也对学生阅读中外文献的能力大有益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学生在有完整的知识储备并充分理解其课题的情况下,指导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或许学生的理解就是意想不到的创新所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3.3成立毕业设计学习小组。在同一个指导教师带领下的学生,几个学生总会存在课题上相类似的地方,可以将课题内容比较相似的学生各自组成小组。小组内学生一块学习,可以相互监督。而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简单问题,小组内就可以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对整个组内成员讲解,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了小组内横向对比,进度缓慢的同学亦会向先进者看齐。在组内同学交流学习过程中,由于课题相似,学生更容易触类旁通,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习兴趣。3.4增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过程中,监察机制不可过于宽松,更不可流于形式,增强毕业设计过程监管机制才能让学生的毕业设计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在辅导过程中重点检查态度不端正学生的进度情况,而对进度较好,完成质量不错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检查频率。在毕业设计中期,可以让每个学生进行一次进度报告,汇报自己的完成情况,图纸,运动仿真等进行程度如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成果严重缺乏的学生,予以批评指正,分析其原因,并在以后定时检查,确保学生的毕业设计高质量有序完成。还可以与其他指导老师合作,共同监察学生的进度情况。监察过程严格落实,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5增强校校联合,校企联合。车辆工程专业作为工科专业,其毕业设计应该具有实践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在毕业设计中体现出来。增强校校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让学生对其他学校学生增强了解,汲取别人的优点,开拓眼界,更利于毕业设计的进行。企业可以将一些简易项目交给高校生,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解决了实际问题,培养了实践能力,其毕业设计亦体现了现实意义,让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用,对其以后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4结束语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于其他专业中,毕业设计如何改革、怎样改革都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摸索前进。只要扎实地完成毕业设计的每一步,教师兢兢业业,学生严谨以待,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有质的提高,对于学校的教育水平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贺敬良,赵华.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9(24):309-310.

[2]伍强,李玉忠.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78-79.

[3]张莉.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4]熊小慧.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16.30(6):82-85.

[5]李唯慷.关于提高汽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及方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148-150.

车辆工程范文篇8

关键词:车辆工程;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系统

0引言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实验教学同实验室的建设管理都极大程度上的囿于落后的传统教学体制与教学管理方法的限制,这就造成了实验室教学中,我们的学生总是被动去接受一些教条的实验知识,高校实验室对学生只是限于上课时做实验教学教室开放,这极大的打消了学生们对亲手实验的热情与积极性,这将极大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解决上述情况呢?为了使现有的实验教育模式更加与与时俱进的教育方针相契合,高校在对实验室建设规划与管理政策上,应在增加实验室试验项目的同时也引入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来对实验室管理进行革新,通过这些手段来使开放性实验室系统深入高校实验室建设规划与管理政策。使学生乐于投入与实验室学习,积极进行实验素质的培养,在增长知识素养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1传统实验室教育的缺失

1.1封闭性阻碍发展

在传统实验室管理制度中,实验室的设备一般情况下只被批准在较为固定的实验课堂中使用,这样就经常会导致实验室中的一些仪器因长期搁置而失灵甚至报废,这也就造成了学校财产的浪费。与此同时实验室没有做到与社会交流并定期向社会开放从而导致高价购置的先进实验设备没有通过实验领域的作用来带动科技的发展,更不能及时将实验最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产学研互动增强效应无法得到有效实现。

1.2独立性缺失不利教学

传统实验室管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一般是由授课教师事先规定好实验内容已及相应的实验步骤和实验仪器,学生们只需“依葫芦画瓢”按照老师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完成就算实验任务成功完成。这种实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没能在实验中更多的去独立思考、独立探究。这样的过程是没有太多价值的,因为任何实验都不是一次成功的它是由无数次探索与思考来累积而成的。

1.3精准性不高有碍发展

传统实验室管理方式占用了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就不利于实验人员多次进行实验操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验室使用人员、实验仪器、仪器使用频率诸如此类的数据收集整理。落后的管理模式中处理实验室事务流程之琐碎,使得工作质量和服务效果都是不尽人意的。实验室设备采购及维修数据不明确,这将导致实验设备所得出的数据不能让人信服,同时实验室负责人员不能更好地对实验室仪器的日常采买,放置情况进行精确统计,这会对学校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实验室的健康发展。

2车辆工程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系统设计

2.1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开放式的学校车辆工程实验室是指一种敞开式服务的实验室。对于学校而言原有的实验室教学功能依然存在,与此同时也增大了实验室的灵活度。接受来自社会上的经验交流,允许社会上的私人机构进行预约实验,这样既最大化地利用了实验室的试验仪器又能在实验层面上对实验技术队伍做一个丰富的练习拓展,并且有了更多的资金收入实验室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2.2新型实验室体制应完善

开放式车辆工程实验室有区别于传统的高校实验室,其管理模式应有统一的标准,在校领导批准下建立高校实验中心利用高校实验室系统对各实验室进行直接管理与交流。学校应对实验室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对各个实验室实验仪器的集中管理,来使学校购进的每一件实验仪器都能有较大的价值体现。通过制度的完善与确立,是先进的系统与实验室模式深入人心被大家认可的前提。

2.3契合的新实验教学体系

建立适合于开放式实验的全新教学体系势在必行。开放式教学实验在内容上分可以分成基础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专题研究等几个方面,在性质上又被以必选实验、任选实验和限选实验等来区分,实验室教学也量身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与计划,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样的地位,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存在。促成理论与教学并驾齐驱的局面。为达到这样目标首先要避免出现实验操作过于雷同的问题。故此,应在原有试验部署上建立新的更加科学的实验结构部署,重新组织新的实验规划,重复的删减缺失的补充,通过科学权威的论证,来完善实验的结构部署,要充分分配好更实验室的学时。实验也应有越来越多新的科技、新的理念加入。以创新实践为目标,达到教学系统与开放实验室的的契合。

2.4实验资源统一管理

在通常的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各个实验室都会存在着一些重复的多余的实验器材,为了避免在实验器材方面存在的浪费实验管理中心应在学校实验室系统上对实验室所需各种器材进行统计,删减重复不必要的部分已达到对实验室统筹规划的目的,利用节省下来的资金及实验资源投入到更加需要他们的实验建设中去达到物尽其用,从而使得高校实验室建设进程加速。

2.5教学软件开发

多媒体设备引入实验教学,可以将一些操作技巧性较高、操作步骤繁杂、实验成本较高、操作危险性和大的实验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进行,这样就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经费避免危险事情的发生。那么相应的实验教学软件应被大力引入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也是实验室发展的重点之一,现有多媒体设施应的都充分利用的同时学校可以基于校园网络设施建立教学网站,以此达到实验教学利用网络多媒体的教学发展需求。

3开放式潜在的问题

3.1资源分布不均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大高校也日渐加大了对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投资,虽然实验室建设得到了领导的重视,但资源对于实验教学来说依然不甚充足,要怎样分配利用现有资源来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呢?尤其是那些重点实验室他们拥有先进的试验设备与资源,但是出于为了设备的完好的考量与自己单位的科研成果任务,资源共享对于这些学校来说他们是并不乐意接受的,资源的分布不均是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能够顺利实施的阻碍。那么从学校的发展层面上来看,一切计划与政策的制定都要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准,要有大局观,统筹规划,从实验教学与科研两方面考虑,同时也要满足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与学科发展规划等多方面的需求,以此来减少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

3.2安全性待完善

选择应用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就意味着会面临更多来自外界的风险,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信息交流平台,在开放的环境中使用者良莠不齐,系统会受到例如“非法盗用”、“故意破坏”、“恶意病毒”等来自外界的挑战,内部也会有例如“系统漏洞”“非法操作”等不可预知的风险发生,来自于外界与内部的挑战都会对系统安全带来风险,所以系统的安全性有待技术上的完善。我们应如何做到利用现有的软硬件来通过高效管理与技术更新两方面来达到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安全性的完善,这将成为日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4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引入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实验室仪器的科研价值,极大程度上使实验室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同时使得实验室管理更为简便,这对实验教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松,陈志刚,金亮.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比较及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3):230-232.

[2]姜浩,等.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110-112.

车辆工程范文篇9

关键词:新工科;车辆工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

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与最新潮流显示:工科人才培养与业态转型方向以及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保持高度一致,日趋复杂的工程实景将更紧密地嵌入工程教育过程。与世界工程教育图景恰相契合,我国也适时提出新工科方向和计划,并被高等教育领域广泛称为卓越计划2.0阶段[1]。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再到“北京指南”,为全国高校新工科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2017年2月底,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将新工科归纳为“五个新”: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人才培养是高校发展的核心目标,创新创业能力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创业能力是新产业发展的必备能力,创新能力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源泉,是产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更新周期短,产业发展模式多样化,这对复合型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创业能力尤为重要[2]。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经济和新兴产业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局限在某一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交叉,还需要有长远的眼光面对新技术、新经济和新兴行业的发展,在技术精湛的同时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和管理能力及人文素质的培养。

汽车工业已经成为经济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支撑性产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对此,众多高校依据市场所呈现出的需求,纷纷开设车辆工程专业,并有继续增多的趋势。多科性高校具有丰富的学科门类,有利于多学科交叉渗透和拓展学生知识视野,顺应新工科多学科融合的需要,并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3-5]。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进步,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要求的日益提升,部分新开设车辆专业的地方多科性高校,存在的特色不明显、教学资源有限和教科研实力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克服存在的困难,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符合汽车行业发展需求的车辆工程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推动着传统制造业快速升级,2016年国家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17年提出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力争经过十年持续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6],适应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车辆工程专业应符合新工科建设国家战略需求,新工科背景下的车辆工程专业建设探索应聚焦人才培养的两大关键问题———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主动适应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发展,并能够付诸实施,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人才培养特色定位及课程体系

结合安徽理工大学优势学科建设现状,确定专业特色定位。构建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尤其针对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专业课程,完善培养方案的修订。目前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特色定位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课程设置也以此为前提,如何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有机结合,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考虑到目前对已有车辆工程专业主体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存在困难,拟采用“专业必修+专业特色选修教学”的模式进行,在符合教育部专业认证和安徽省本科教学评估要求的情况下,逐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最终形成凸显我校在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原有专业课程教材基础上,选择与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并建立车辆工程专业特色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2“虚实结合+校企协同”模式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新工科的基本内涵。车辆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由于车辆工程学科的自身特点,在实验教学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些困难,尤其是道路实验,很多地方高校无法提供合格的实验场地,而硬件在环仿真技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项目拟对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道路实验教学环节进行研究,涵盖汽车理论、汽车试验学、汽车振动学、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汽车驾驶实习等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和实训、实践教学。通过车辆动力学软件和环境感知软件搭建汽车驾驶交通环境,同时结合现有实验设备、师资和实践教学大纲,基于底层驱动、制动和转向执行装置和控制器搭建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汽车道路试验过程,提升学生对汽车动力性、能耗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通过性试验内容的掌握,探讨硬件在环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建立实验大纲,打造基于硬件在环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研究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及持续改进目标。利用地方高校与区域汽车相关企业的资源,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基于校企协同模式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3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车辆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而多科性高校的特点是学科门类齐全,从而有利于各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课题将研究如何把多科性大学与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相关的学科有机整合,寻求符合专业认证和安徽省本科专业教学评估要求的培养模式。探讨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与车辆工程学科的交叉点,探讨借助我校优势学科的教学科研资源,并加强与汽车行业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探讨新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车辆工程专业教研平台,整合多学科的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在新工科背景下提升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内涵建设,进而形成车辆工程专业的特色优势。

4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共享平台建设

针对短期内专业课的师资力量难以明显改善,尤其是实践教学设备和师资无法取得大的提升的情况,完全依靠本校教师和实践教学资源,无法完全满足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基于云共享技术的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共享平台,建设探讨如何高效利用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兄弟高校的师资和实践教学资源,研究如何制定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资源共享平台的质量保障体系。

5结论

聚焦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动适应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构建凸显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构建行之有效的车辆工程专业特色教研模式,建立多科性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与相关学科深度融合的机制。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协同教育生态,建设先进的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车辆工程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搭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立虚实结合和校企协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实践教学系统化和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参考文献

[1]叶民,孔寒冰,张炜.新工科:从理念到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24-31.

[2]于莉莉,张磊,孟凡波.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创业,2018(1):87-89.

[3]李涵武,崔宏耀.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4):127-128.

[4]王奎洋,贝绍轶,唐金花,等.应用型本科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刍议———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4):29-32.

[5]李坤,史永宏.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室开放体系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58-261.

车辆工程范文篇10

一、行动目标

按照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原则,以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行动为载体,通过强化源头管理,严格路面管控,加强部门联动等措施,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治理机制,推动工程运输车辆上路前、行驶中、违法后全流程管控,人、车、路、工地全链条监管,有效遏制工程运输车辆严重违法和事故多发态势,切实清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二、行动重点

(一)重点车辆。渣土砂石运输车、混凝土运输车、建筑用料和废料运输车、水泥搅拌车等工程运输车辆。

(二)重点违法行为。工程运输车辆使用伪造变造号牌或者其他车辆号牌、非法改装、拼装车辆、逾期未审验、使用报废车、不悬挂号牌、不按规定喷涂反光放大号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和不按规定安装号牌、超载、超速行驶,违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行驶、逆向行驶等违法行为以及不按规定时间路线行驶等问题。

(三)重点区域。土建工地、料场、建筑垃圾处理站周边道路,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主干道,以及群众反应强烈的其它重点道路。

(四)重点人员。工程运输车辆驾驶人有严重交通违法处理或其他案件前科、吸毒史、精神病史等情况。

三、行动措施

(一)强化安全监管,规范源头管理

1、完善基础信息。做好工程运输车辆普查,建立健全台账管理制度,落实户籍化管理措施,全面采集、摸清工程运输车辆、驾驶人、施工工地、通行线路、运输企业等各类基础信息。

2、严格车辆检验管理。加强车辆检测站监管,对存在加长、加宽、加高货厢栏板、非法改装、不按规定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和粘贴车身反光标识、轮胎不符合要求等违法情形的,一律不予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动态清理安全隐患,彻底排查、及时清除报废不合法合规车辆,坚决防止、杜绝非法改装车辆上路。

3、严格通行证的审核发放。工程运输车辆通行证坚持凡发必查、凡发必核原则,现场审核、确认车辆及驾驶人资质、号牌和放大号等情况,明确通行线路和通行时间,不得在禁行线路和禁行时间通行。

4、推广应用有效措施。根据实际,推广安装GPS卫星定位、行车记录仪、四周预警雷达等设备,营运车辆将行驶信息接入相应的信息平台,精准掌握行驶路线和时间,监控违法行为。

5、对驾驶人落实分类管控措施。分类落实重点监管措施,比对驾驶人案件前科、吸毒史、精神病史等情况,依法注销相关人员驾驶资格,督促运输企业调整八类案件犯罪嫌疑人、有吸毒史和精神病人员驾驶岗位,加强对其他重点驾驶人的日常监管,消除肇事肇祸风险隐患。

6、督促落实管理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工程施工单位在发包运输任务给运输企业时,对运输企业、运输车辆、驾驶人的运营资质和资格进行审核,并对车辆和驾驶人进行登记造册。配合相关主管部门督促承接工程运输任务的单位规范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将驾驶员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纳入绩效管理,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实行驾驶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常态化、工程运输车辆技术状况标准化、每日例行保养制度化,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工程运输车出场前必须经过称重,依法装载,严禁超限超载、严防遗洒、飘散载运物。

(二)加大执法管理,形成高压态势

7、调整勤务统一行动。组织开展工程运输车辆管理专题调研,结合实际认真梳理、剖析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规律特点,汇总掌握工程运输车通行线路、集中通行时间、车辆外观特征等,调整勤务模式,集中优势警力,采取联合各部门依据各自的法定职责综合执法等形式开展集中统一行动,加大重点地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检查执法力度,从严查处工程运输车辆野蛮驾驶行为。自2021年2月起,每月的第一个周一为集中整治工程运输车交通违法统一行动日,加大人力、资金投入,加强部门联合和民警协作,形成严查严管态势。

8、网上网下联防联控。依托交警指挥中心,通过交通监控、查缉布控系统加强网上巡查,及时发现工程运输车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通过网上网下联防联控,组织路面执勤民警拦截处罚,提高现场处罚率。

(三)加强部门联动,推动协同共治

9、持续开展联合执法。乡道安办要组建联合检查组,深入运输企业检查车辆和驾驶人基础台账、动态监控措施落实等情况,并约谈安全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督促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10、健全抄告通报制度。建立违法告知、事故通报、警示约谈、“黑名单”停运等机制,严格执行交通违法抄告制度,每月将工程运输车违法、事故信息报送上级有关单位。

11、加强联动监管惩戒。按照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运输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13〕419号)的要求,集中清理工程运输车交通违法并通报运输企业,督促其限期接受处理。对违法、事故多发的企业,要通知并监管企业限期整改、培训,同时减少通行证发放数量或暂停通行证使用;对交通违法突出、屡犯不改的驾驶人,要督促运输企业解聘;对工程运输车闯红灯、超速超载等严重违法,一律倒查所属企业,落实停运整顿,在行业准入、招投标等方面实施联合惩戒。

(四)坚持宣传先行,加强舆论引导

12、前置宣传教育。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工地,通过播放交通安全警示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材料、上交通安全教育课、通报交通事故案例等多种形式,对建设、施工单位和建筑工程运输企业、工程运输车驾驶人精准宣传教育,着力宣传超速超载、无牌无证、拼装改装等重点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引导工程运输车驾驶人自觉养成遵章守法、文明驾车的良好习惯。

13、强化媒体曝光。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组织记者随警作战、现场报道统一行动等方式,曝光货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定期公布企业违法“红黑榜”,讲解货车违法行为危害,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整治的良好氛围。

四、行动要求

(一)迅速组织部署。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迅速动员部署,结合实际细化行动措施,全力部署开展好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