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1:44:57

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范文篇1

玉米制种、马铃薯加工、肉牛养殖、高原夏菜、设施葡萄等特色产业是张掖市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围绕这五大主导产业,目前已开展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百万头肉牛基地等工程建设,加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经过20多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像奥瑞金种业、金象种业、爱味客马铃薯加工等龙头企业加工集群已经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全程衔接,龙头、基地、农户的利益机制日趋完善。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已初步形成。地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发展生态经济有潜力2007~2011年,张掖市生产总值从146.5亿元增加到256.6亿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137元增加到6467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58元),年均增长11.26%,全市经济总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位于全省前列。张掖市还充分利用甘肃省建设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机遇,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在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种养加结合等产业循环式组合和生产的实践中,为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

二、张掖市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W)

1.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有限生态农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借助若干掌握一定技术的农业企业作为推动其发展的动力和龙头。张掖市的龙头企业多属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竞争实力较弱。截止2011年底,全市建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仅132家,建成产业化基地面积29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2%,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4.9%,现有的部级龙头企业仅1家,省级龙头企业仅34家。除玉米制种外,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品牌认知度低,缺乏特色农产品品牌,而且市场占有率低,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等流通组织规模小、季节性强、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2.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协同增长实践表明,市场竞争力的强弱与组织化程度正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对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要求不断全面化和复杂化。同时,农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随着家庭生产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剧。2010年,张掖市已建成运行良好的专业合作社和协会387个,其中,工商注册的合作社328个,入会成员3.61万人,带动农户11.7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0%。合作社虽然数量不少,但大部分产业规模小、辐射面窄,合作经营的有效半径基本上不超出村社范围,跨乡镇、县区合作的较少,辐射带动能力弱,与市场的契合度不高,张掖市的农业主体仍然是传统农业,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导致农业对其关联产业的依赖性可强可弱,使农户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表现出两面性的行为,典型的表现就是订单农业的违约率较高。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自于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同效应,农户的这种机会主义的行为直接限制了集群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3.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集群生存缺乏市场支撑张掖市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专门从事农产品的营销机构数量和规模都很有限,同时受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又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农业科技部门的官办色彩较为明显、涉农金融部门的金融支持力度还有限、技术研发部门与农户和企业的合作机制尚未理顺、农资部门的服务理念还不到位等现象,都使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生存和发展缺乏有力的市场支撑。

4.各类经济要素稀缺,集群层次低张掖市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其内部的资本、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不断向其他地区流动,导致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经济要素稀缺。另外,目前农业发展还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的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优势建立,劳动力素质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一般,并且大多数企业仍属于传统的农产品初加工,产业链短,经济附加值小,影响了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和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些特性决定了其产业层次低,进而造成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在低层次水平上徘徊。

三、张掖市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机遇分析(O)

1.新农村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契机自2004年以来,国务院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的,在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水利改革、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充分凸显党重视农业、体恤农民、改善农村生活、破解“三农”问题的执政理念,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空间。而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更是从物质、资金、技术上给予西部相当大的支持和政策优惠,这为张掖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生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绿色消费悄然兴起的市场机遇随着全球绿色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人们的价值观念、消费心理、行为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重视环保、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已经成为21世纪新的消费时尚,健康生活、品质生活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膳食要求也趋于多样化,食物结构随之出现变化,保健食品、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为特色产品、绿色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绿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平台2010年8月,农业部认定50个县区、垦区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张掖市甘州区成为甘肃省唯一的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了深入探索绿洲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张掖部级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进程,已经开展了科研示范项目430项,全市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83万亩,无公害生产面积达到212万亩,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面积达到84万亩,是甘肃省率先实施现代农业开发的典型。

4.土地流转机制为规模化经营带来机遇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为改变土地细碎化经营现状,积极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留下更大的空间。土地流转将对张掖农村产生三方面的重大影响。一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实现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商品化生产。二是通过流转将分散的土地相对集中在种田能手、种植大户手中,有利于采用现代技术条件装备农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区发展,土地效益将在现有基础上大大提高。三是土地通过流转,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四、张掖市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威胁分析(T)

1.生态农业的政府主导行为缺乏内源动力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张掖市生态农业建设依然停留在政府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政府行为,其直接表现就是推广方式与方法的单一性、强制性。政府在生态农业推广过程中很难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以及市场需求,这种缺乏内源动力的生态农业往往会被当成一种政绩或“形象工程”,在追逐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驱动下,生态农业集群发展会不会被演化为一种短期经济行为?是否会出现“图生态环保之名,行开发破坏之实”的结果也不是没有可能。张掖市未来经济发展生态是保障,但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使得农户对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的渴望大于对青山绿水的渴求,当生态农业建设缺乏农户的参与热情和接受程度,无法转化成农户自发的行为时,政府推而不广的局面必然出现,生态农业的效果也因此会大打折扣。

2.生态环境恶化的硬约束生态环境恶化首先是水资源日渐短缺,难以满足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张掖市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6.5亿m3,扣除黑河向下游分水9.5亿m3后,人均占有可利用水资源量1250m3,亩均511m3,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和29%,有限的水资源同时又遭遇用水效率不高的事实,农业灌溉用水占了全市总用水量的85%,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比例为85:2.5:2.5:1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52%,也远低于全国72%的平均水平。其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张掖市水土流失面积达3.98万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0%,沙漠化、盐渍化面积也在蔓延至67.5万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6.1%。再次,自2000年起黑河连续十几年向下游分水,使得中游缺水严重,地下水开采量逐年上升,地下水位多呈下降趋势,祁连山雪线上升,加之水源涵养、湿地保护投入资金不足,人工绿洲和生态湿地面积萎缩,防风固沙林带成片枯死,黑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自然退化,生态功能日趋下降。

五、张掖市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探讨

1.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和推广力度由于农业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多数项目在短期内没有直接利润产出,因此市场无法予以有效调控,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的对象大多为公共资源,其消费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故需要政府通过法制手段,对有关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予以有效约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其内部软环境。另外,政府可以通过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生态农业,对实施生态耕种的农户进行补贴,既保证了农民的收入,也刺激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此外,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地技术支撑。还要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和特点,使消费者取得共识,以此来促进生态农业加速发展。

2.依托特色产业和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产品基地是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所需的原料和销售的农产品的集中产地,是农产品批量、均衡供给的保证,建立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也是提高加工型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源。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延长农产品销售时间、空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综合功能,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政府要在龙头企业的发展中应积极引导,“给足给活”政策,让农户广泛参与,通过多种形式突破龙头企业的资本限制,最大限度地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龙头企业建设,壮大龙头企业实力,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另外,还要大力扶持和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同业联合体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规范组织内部各方行为,增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能力,以分散风险,提高效益。

3.重视和培育生态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生态农业区域品牌是指在某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农业企业所属品牌的商誉总和。它代表了一个地方生态农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改变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消费的心理偏好,从而创造市场需求和农产品的有形价值。政府应引导本地区若干弱小生态农业品牌整合成区域名牌,形成整体优势,提高生态农业总体效益、保证农民利益增加,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产业集群发展范文篇2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地域内的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产业集群发展迅猛。目前,全省营业收入过5亿元的产业集群246个,从业人员476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2708亿元,利税1212亿元。全省产业集群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577个,部分产业集群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产业基地县(名城、名镇)。产业集群已成为我省中小企业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对促进全省经济结构优化、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省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地方对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和凝炼项目的意识,对当地工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工作力度不够;二是县域或一定区域内的企业关联度低,企业自我衍生能力弱,产业集群数量少、规模小,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缺乏;三是政府为产业集群服务的人

才、信息、质量监测、现代物流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比较弱。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一体两翼”总体发展战略,实施工业发展“新、特、优”工程,突出优势和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特色产业镇为重点,加强规划引导,大力实施品牌带动、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和特色产业提升计划,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着力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家电、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建材六大产业中培育出300个营业收入过10亿元、100个营业收入过50亿元、50个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

三、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搞好产业集群规划和定位。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本地区域经济、企业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定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抓住几个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提升整体优势。推进东部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中西部地区要以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为突破口,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要健全专业化协作配套机制,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合作,发展一批新型制造业集群。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新

技术产业集群。

(二)培育特色产业镇。县城所在的镇和中心镇是全省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培植“一县一品、一县多品”,提升特色产业的发展质量、科技含量、品牌知名度、产业集聚能力,促其做大做强。引导特色产业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软硬环境和条件,提高吸引力和集聚力。对于产业聚集度高、产业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综合经济实力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的特色产业镇,经考评合格命名为山东省特色产业镇,给予重点扶持。“十一五”期间全省命名140个特色产业镇,重点指导、扶持,促其做大做强。

(三)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地要从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采用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要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聚集。横向就是促进配套发展,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配套能力;纵向就是按产业结构的上、中、下游产品扩展,特别重视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

(四)壮大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引导中小企业集聚。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将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行梯次转移。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延伸产业链。

(五)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构建产业群、延伸产业链为主线,以高新技术企业和开发区、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性技术,促进其推广应用。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技术人才合作,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委托开发和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鼓励企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实施工业发展“新、特、优工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快产业升级。支持有条件、有潜力的集群内企业在关键技术、关键工艺上进行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合作,构建企业间技术转让的交易平台,实现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内的整体效应,加快区域内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区域技术联盟和创新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开展就业培训和岗位培训。加强校企合作,培育产业和科技带头人。

(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实施质量兴省和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品牌意识,推动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流动,通过品牌企业聚集效应,培养形成区域品牌。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标准、计量、质量等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鼓励企业建立综合品牌,引导企业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共享。进一步开展质量论证,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培育国家、省名牌产品,对评选为“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大力宣传和重点扶持。加大名牌推介力度,以名牌产品为依托,着力提升企业、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打造一批产业名市、名镇,实现由产品名牌向区域性品牌的转变。

(七)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拓宽发展空间。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加强与跨国企业合作,搞好协作和加工配套,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支持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集群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升级换代,引导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由加工装配为主向设计制造、自主研发延伸,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滨海新区的产业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八)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建立行业协会、同业商会、信息网站和电子商务、金融和物流市场、校企合作培训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十一五”期间,全省重点扶持100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四、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一)扶持一批重点产业集群。各地要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作为工作重点,加强指导,加大扶持力度,发挥其在产业升级、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要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等要求,促进产业集群做强做大。要加强情况调度,搞好跟踪服务。支持产业集群环境建设,加强对重点产业集群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政府资金的扶持力度,形成共同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合力。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的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龙头企业,现有各项财政专项资金应予以重点支持。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的有关规定,逐步扩大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从2008年起,把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纳入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范围,采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等方式,重点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链的延伸。

产业集群发展范文篇3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节约利用资源,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政发[]69号),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在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工业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过程。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围绕“争进十强”的奋斗目标,抓住襄樊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明确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和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培育壮大区域特色经济,加速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产业提升,细化专业分工,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我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2、集聚发展原则。增强集聚功能,强化专业协作,发挥群体优势。把优化产业布局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把加快园区建设与促进产业聚集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集聚。

3、技术创新原则。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打造产业名牌和区域品牌。

4、内外兼顾原则。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和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5、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发展产业集群与建设生态、绿色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环保生产,最大限度地推动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

三、发展产业集群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及各镇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全力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重新配置工业园区,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相衔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明确界定主导产业,鼓励产品相类似的企业相对集中生产。

(二)继续壮大企业规模。以构建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为主线,突出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培植和改造,充分发挥其产品辐射广、技术示范精、信息扩散宽的作用。重点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尤其是产销过亿元企业发展壮大。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事业科研成果转化。鼓励规模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途径,对其周边企业进行并购和改造,不断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鼓励名牌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技术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产品的推介力度,促进名牌产品升级晋档,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地缘优势为依托,提升本地区产业集群的知名度。

(四)实现产业集群内企业优势互补。加大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沟通力度,引导集群内企业构建新的生产秩序,实现既有专业分工、又有系统合作的局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产业集群基础建设、空间布局、横向联系等方面的不足,使产业集群的功能更加完善。

四、发展产业集群的主攻方向

围绕自身优势,集中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机电汽配产业、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3个产业集群建设。

(一)扩大汽车零配件生产规模,发展机电汽配产业集群。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充分发挥毗邻高新区的地域优势,以长源东谷、荣华集团、轴承工业园为重点,大力发展汽车主导产品、汽车零配件以及与汽车生产相关的各种服务,形成上下游产品相衔接、大中小企业相配套的汽车零配件产业群,增强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为现有厂家配套向全方位、系列化方向发展。到“”末,汽车零配件产业的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提高纺织服装、粮油食品生产能力,发展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振纺织服装工业雄风,提升和改造我区现有纺织服装企业,加快对落后的设备进行彻底更新换代,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纺织服装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我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产业化经营手段,实现工业与农业、农村与城镇的有效对接,把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势。以鲁花、万宝粮油、襄樊正大、希望、安华纺织、金安泰制衣等企业为重点,用工业化的理念培植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到“”末,以纺织服装、粮油加工、饲料加工、蔬菜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

(三)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群。充分发挥我区地处全国铁路、高速公路交接点和通讯网络“八纵八横”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从我区实际出发,重点建设两大物流中心:一是围绕东风汽车公司庞大的购销业务,依托华中光彩大市场、天润汽车大市场、新世纪建材及一批汽车4S店,在316国道旁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仓储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物流中心;二是以新规划的襄樊铁路东站为核心,抓住货物运输将从城区转向市郊的机会,在肖湾东站建立一个物流产业中心,为各大专业市场及其他用户开展服务。到“”末,物流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五、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一个以信用担保、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技术攻关为重点的企业服务体系。

(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采取政府重点扶持、社会共同资助、企业投入为主的方式进行,利用现有产业技术基础,实行市场化方式运作,有效整合各种服务资源。

(二)加快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一是充分发挥现有担保机构作用,壮大资本金规模,拓展担保业务,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二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信用担保领域,创办商业性的民营贷款担保机构。三是开展企业诚信评价工作,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一个有统一标准、客观公正的信用数据库。

六、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工作的指导,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打造产业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本地、本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制定并落实各项扶持措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要素市场,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工作措施,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区经济、发改等部门要结合《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科学拟定全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利用地方资源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布局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区级各商业银行对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应根据国家投资政策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效益比较突出、有还贷能力的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给予优先安排。从今年开始,区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年拿20万元),重点用于公共服务平台、集群信息化建设以及技术攻关和产业链的延伸,由区财政局和区经济局共同制定经费使用办法。科技部门要从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向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倾斜。区经济局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的同时,要不定期开展银行和企业对接活动,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产业集群发展范文篇4

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目前,东部沿海省市产业集群已占到本区域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优势日益显现。同时,产业集群覆盖了纺织、服装、皮革、五金制品、工艺美术等大部分传统行业,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加速发展,并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区域品牌。

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产业集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一些地区盲目搞园区建设、铺摊子、上项目,导致地区分割、资源浪费严重;部分产业集群以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不完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对产业集群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有些对分散排放没有集中治理,环境污染严重,有些落后生产能力在产业转移中没有依法淘汰。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突出优势和特色,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切实推动产业集群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加强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严格贯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优势。推进东部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以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为突破口,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健全体制机制,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形成一批新型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适度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二)坚持节约发展,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布局合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改善交通、电力、给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等),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依法搞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产业集群倾斜。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优先满足环保型科技型企业小规模用地需求,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

(三)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热处理、电镀等工艺专业化企业发展,加快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延伸。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由委托加工(OEM)向自主设计加工(ODM)、自主品牌生产(OBM)转变。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订和修订。鼓励科研院所和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吸引跨国公司以及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保护诚实守信者,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创新氛围。

(五)切实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型工业。选择若干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产业集聚区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群污染综合整治。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企业治理成本。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把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鼓励有关商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和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原则,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构筑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场,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内依法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

(八)规范引导区域产业转移。要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够发挥区域优势特色的生产能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市场准入条件,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禁止“两高一资”和已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转移,切实加强监督和检查。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搞好产业集群工作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工作的宏观指导。要充分认识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宏观管理、规划引导和协调服务。要组织研究制定本区域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规划,并纳入各级规划体系。加强对产业集群培训力度,建立产业集群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的统计监测体系。

产业集群发展范文篇5

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市已在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呈现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的特征,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已连续5年纳入全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范畴水产品加工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二十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之一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还较低,主要是规模小,企业个数和知名品牌少,产业链短、市域内配套率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发挥全市工业优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生产要素有效集中,促进企业集聚、行业整合、产业集中,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培植骨干企业,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引导产业聚集,不断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主要目标。期间,按照“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要求,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整合优势人力和技术资源,发展壮大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和医药化工五大产业集群,力争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范畴。末,力争我市机械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均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石化设备重要制造基地和主要研发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大市。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原则,以政府为主导,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结合,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高层次专业人员的作用,把产业集群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政府、企业、协会和专家等各方资源综合和融合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产业聚集区的建设。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采取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聚集。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产业集聚中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期间,重点支持产值过亿元的10家骨干企业。

(四)突出抓好产业链条延伸。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为基础,明确产业延伸的方向和重点,发展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及其它生产性服务业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在研究开发、仓储物流、市场营销、后勤保障等非制造环节,为产业集群内的其它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抓住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高效优质的服务吸引龙头企业或配套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聚集发展。

(五)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根据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引导集群内的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性技术,促进其推广应用。支持有条件、有潜力的集群内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关键工艺上进行技术创新合作。支持企业以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主动参与制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标标准,积极占据技术领域的制高点。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生产。

(六)推进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大力实施质量兴市和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质量和品牌意识。加强企业计量、质量、标准等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引导和支持产业集群内企业创立品牌,逐步实现从无牌、贴牌到有牌、名牌的转变,支持企业积极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注重对区域品牌、集体品牌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培育和建设工作,鼓励以企业团体、协会或其它集体组织的名义注册集体商标。推动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和优势企业活动,转成集聚效应,培育区域产业文化。鼓励开展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活动,年,力争培育创建1个省级优质生产基地,1个全国优质生产基地,打造3个左右全国知名区域品牌,全面提高产业集群的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区域竞争力。

(七)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探索推进面向产业集群内部广大中小企业多联式、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等服务机构建设。对大企业主导型的产业集群,支持依托大企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鼓励多种经营主体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部门分工协作机制,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鼓励为产业集群发展服务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重点支持管理咨询、技术专利服务、人才教育培训、市场营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中介机构建设,为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解决生产、技术、管理、品牌、人才、信息等方面问题提供支持和服务。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积极吸收产业集群内龙头骨干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加入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行业情况、问题和企业诉求,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发展,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重点产业集群要建立领导帮扶制度。市政府建立产业集群联系会议制度,由分管领导作为召集人,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的重大问题,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把握产业集群发展动态,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加大对产业集群的宣传报道,总结经验强力作为,促进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政府建立2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向产业集群倾斜,重点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延伸。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逐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加大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发展的奖励力度,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综合排名在前5名的重点企业给予奖励。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银企政企合作,逐步建立政府搭桥、银企对接、合作多赢的机制,支持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进一步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支持担保机构向产业集群企业提供担保。加快推进以动产抵押、股权质押、仓单质押、商标专用权质押和订单抵押等新型金融产品服务,认真做好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上市工作,引导帮助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对金融机构的考核上,把对重点产业集群的信贷投入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当年金融机构新增信贷额度中对产业集群企业的信贷增长要高于全市工业信贷的增长比率。

(四)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中央、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对我市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对所有申报项目实行会签制,重点支持对产业集群发展有一定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促进其做大做强,快速发展。

(五)全力搞好土地供应。开发区及乡镇工业园区要加快土地规划调整,建立土地储备机制,为产业集群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发展及重大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积极申报纳入全市重大建设项目调度。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可建设标准厂房,进行公开出让或出租,解决企业用地困难,缩短建设周期。

(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发展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他政治待遇和社会影响力。对照条件,推荐企业家参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选举,全力支持他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积级组织企业家进行培训研修和参加国内经济学教授、知名专家举办的知识讲座。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建立行业协会、同业商会、企业家协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为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服务。

产业集群发展范文篇6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一、文献回顾

自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书中正式提出集群(Clusters)的概念后,集群被看作一种经济发展的思考方式。2000年秦立公[1]提出“培育生态系统型旅游企业集群”的对策,2003年3月袁莉等[2]在《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对旅游集群进行了探讨。尹贻梅等[3]从旅游业是否具备集群的特征研究角度,认为旅游业具备集群存在的两个先决条件(聚集和产业联系),一是旅游目的地企业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且在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发生密切的产业联系;二是旅游业具有创新性,并从集群产生的效应角度证明了如昆明、大连、深圳、桂林、杭州等已出现了旅游集群的雏形。李鹏飞[4]认为,从“游客需求精致化”、“自然资源型旅游地需要环境保护”、“旅游业中技术扩散和创新面对合作的要求”等旅游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在理论上旅游产业集群是可能存在的。

目前,对旅游产业集群存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对集群理论和旅游产业的认识,以及从国外文献中引入国外案例展开的。学者们对于中国旅游产业集群存在地区是出于一种学术直觉得到的判断,也是基于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来判断的。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进行实证研究,更没有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来论证。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

学者们在认同“旅游集群是旅游相关的企业以及机构空间集聚现象”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研究的内容和对集群内涵的认识不同,形成了自己的旅游集群概念界定。鲁明勇等[5]在分析产业集群概念和旅游产业特点基础上,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围绕一定地域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的一切行为主体相互结网和互动,组成的一个以企业为主的旅游服务体系,通过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协同工作,创新旅游服务,提高目的地竞争力”。麻学峰等[6]在研究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时,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旅游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旅游经济集聚现象”。

毛剑梅[7]根据对旅游业和制造业产业集群概念的比较分析,认为可把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以一个特定区域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为目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旅游企业、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趋向和集聚的现象”。尹贻梅[8]在探讨提升竞争力时,将旅游企业集群定义为“聚集在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企业及旅游相关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协同工作,提高其竞争力”。庄军[9]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现象,是旅游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大量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业或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现象”。

可见,学术界尚未达成较一致的概念界定。这些概念主要趋向于从集群主体、空间结构、行(企)业关系、集群功能等视角和层面来定义。但是旅游内涵本身宽泛,不只包括观光休闲度假,还包括商务会议、探亲访友等,由此确定的旅游产业内容也繁杂,在概念界定中并没有对其进行更明确的界定。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部分学者直接引用了集群的特征。张建春[10]认为旅游产业具有明显地理集聚、专业化分工明确、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外部性等特征,刘恒江等[11]认为旅游产业既具有明显的地缘性、超越地理空间限制的跨区域延伸性、明显的产业关联性和浓郁的簇群文化氛围,又体现低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和品牌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和区域创新机制等。鲁明勇等[5]结合旅游产业特点进行较深入分析,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边界不明晰的价值链集群,具有资源依赖性。

颜醒华等[12]从集群内企业关系角度,认为旅游企业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产业集群成员之间的依存度比较高,合作的经营风险要比其他行业来得大。(2)集群通常有一个威信较高、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或核心企业,它在集群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中拥有较大的发言权和影响。(3)集群成员可来自旅游系统内外部;集群企业横向合作的关联度及其协同效益可以分别通过诸如关联项目(或业务来往)的数量、企业应收账款、现金流量以及营业收入与利润增长指标综合来反映。(4)旅游企业产业集群必须拥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弹性”,其技术经济合作关系、“责、权、利”关系,需要根据集群的内部状况与外部环境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优化。

张梦[13]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认为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的特征是:发生在旅游目的地;集群内的企业的关系主要不表现为垂直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集群内企业的联系主要是信息联系,形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网系统;由于旅游核心资源的非流动性,因此要求集群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的特征是:主要发生在客源所在地;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相互依赖性较强;群内企业之间是以电子商务为平台,形成批发、、零售的旅游网络;对集群区域来说,专业化的旅游市场提供了需求、技术等信息,同时又为其它要素企业提供了共享性的销售渠道,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围绕专业旅游市场共同发展;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市场的力量。

对于旅游集群的特征学者各执己见,难以趋同。旅游产业集群是集群的一种,旅游产业集群必然具有集群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旅游产业集群应当有自身的特点。由旅游产业区别于制造业的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产品的无形性,消费者参与性等服务业特征所引发的空间结构、行业间关系等特征,没有得到关注和表现。

三、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

对于旅游集群的分类,大多根据旅游产业集聚现象出现的区域进行划分。张梦[13]认为旅游集群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主要发生在旅游目的地;另一类是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主要发生在客源所在地。叶红[14]认为旅游产业区的形式有多种,分类的方式也不同,可以从所属领域、组织形式、经营类别、规模大小等进行分类,在文中主要按照集聚区主要依托的环境条件,将旅游产业区分为3类:城市型旅游产业区、景区型旅游产业区、社区型旅游产业区。邓冰等[15]归纳旅游产业集聚现象有主题公园、旅游度假村、环城游憩带、著名景点周围等类型。

张建春[10]认为,从区域层面角度将旅游集群有国家旅游集群、主题旅游集群和地方旅游集群三个不同的层次,根据旅游集群的特性,旅游集群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凸现了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如分布于城市与目的地的娱乐、餐饮、宾馆及与其发生关联的其它部门或企业所组成的旅游产业集群,或由区域内高密度的其它产业融合渗透而产生的旅游产业集群。另一种类型的旅游集群形式主要是通过建立集中分布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专项旅游产品链而形成各类主题旅游集群。

庄军[9]将旅游产业集群的层次结构分为:(1)宏观旅游产业集群,是指关系国家经济结构的以游览娱乐业为核心业务领域的旅游产业集团和国家重点支持的旅游区。包括以游览娱乐业为主要业务领域的旅游产业集团,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供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和景点;(2)中观旅游产业集群,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地理靠近区域的旅游协作以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包括地理靠近区域的旅游协作,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3)微观旅游产业集群,是指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旅游企业形成的专业化供应商,如常见的餐饮一条街等。又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可分成区域关系网络、产业关系网络、市场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旅游产业集群的市场结构又包括协作与竞争两种形式。

国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研究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产业边界的模糊和内涵的复杂,使其在研究中要进行全面的较深入地划分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主要基于某一种宽泛的维度来进行划分,并且维度相对较为单一,而结合旅游产业集群有重要影响的旅游资源特点和分布的分类没有看到。

四、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

对旅游产业集群结构的研究大多在认同以旅游吸引物或旅游资源或相关企业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三层次说”“四结点说”“多层次说”。

麻学锋等[6],毛剑梅[7]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大体包括三个基本层次:处于整个旅游产业集群核心的应该是旅游吸引物及相关企业,第二层次是为旅游者提供行、游、住、食、购、娱乐等需要的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业、餐饮和住宿业、交通业等。第三层次是目的地基础设施和对前两个层次起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有关组织、团体、机构等。胡芬[16]认为按美国区域学者马库森对产业集群的分类标准,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群属轮轴式旅游产业区,它以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为轴心,在其聚集着旅行社、饭店、餐馆、旅游交通、商品零售、娱乐设施等服务性产业。在这些服务性产业,形成第三层次的补充性产业,如银行、邮电通讯、海关、公安、卫生保健、保险、建筑、房地产、媒体、园林、绿化、环保等。

鲁明勇等[5]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旅游基本行业集群、旅游直接影响行业集群、旅游间接影响行业集群、旅游引致影响行业集群四个结点组成的集群链,这四个结点,分别处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层、核心辅助层、扩展层、扩展外层”。

袁莉等[17]采用“产业群”用语。认为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组建的旅游产业群,是实现规模经济或聚集经济的有效形式。这个产业群以区域内某一大型旅游资源企业为核心,在其外部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并与其他产业群如农业、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文化、体育、旅游出版物相联系。

此外,张梦[13]则在分类基础上进行研究,认为资源依赖型产业集群也是以经营特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的企业为中心,以地接社、酒店、餐饮、交通运输公司为主体,以保险、银行等配套服务企业为辅的面向游客需求价值链的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通常是以具有销售中介职能的大型旅行社企业集团为龙头,以众多中小旅行社企业(或特许经营加盟社)为主体,相关旅游要素企业为依托的产业集群。

可见,旅游产业集群结构的研究中主要从旅游产业集群产业关联的强弱或紧密进行分析,却较少关注旅游产业集群企业间所形成的网络结构,更谈不上各类旅游企业或机构在旅游集群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信息和知识的传导渠道,而这些正是集群理论核心所在。

五、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认为形成动力主要来自客源市场、资源禀赋等因素。景秀艳[18]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在区位选择上的分析,得出旅游产业聚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促使其集聚的动力直接源于客源市场和旅游资源禀赋。邓冰等[15]认为影响旅游业集聚的因素有很多。在集聚的初期主要是自发集聚,与资源优势和交通便利有相当大的关系。在当前各地交通都趋于完善、资源对比弱化的情况下,影响旅游业集聚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客源市场、交通区位、产业作用、政策作用等。张建春[10]认为旅游集群的形成主要是受旅游要素(客源市场、信息资源、目的地形象、企业品牌、人力资源等竞争要素条件)不断集聚的推动,在特定地域和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本前提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水平的区域旅游产业群体。

有的学者认为存在内生型和嵌入型两种情况,动因也不同。颜醒华等认为[12]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既有可能是自发、原生的,也有可能是人为孵化、培育出来的。自发、原生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主要来自市场机遇、项目运营本身对企业合作所提出的要求,而人为孵化、培育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更多的是来源于当地政府各种相关的优惠政策与措施。叶红[14]在对产业区分类基础上分析认为,从城市型产业区发展的动因看,城市产业集聚主要动因是市场需求因素和许多“历史的偶发因素”。从景区的产业集聚形成的动因看,景区型集聚是一种“嵌入型”的企业集聚。制度性因素对景区集聚发挥了主要作用,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而城市和社区型集聚则是一种诱导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此外,毛剑梅[7]认为集聚的规模经济与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原因。袁莉等[17]认为旅游产业群的形成是基于合作的需求,而它的形成又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达到通过网络整合企业之外的生产要素,实现了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牟红认为[19]旅游业产业集群的目的是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集群化的进入点是:先横向一体化,后纵向一体化。旅游业的产品是建立在产业链上的价值产品,其产业集群的建立必须从价值链的角度去形成联合体或积木式单体集团。

张梦[20]在对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基础上,得出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区内企业低水平竞争和无序竞争的存在;企业间合作低,竞合关系不畅;集群创新能力较弱;区内企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区内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度不高等。

由于对旅游产业集群类型划分的缺乏,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机理的研究也显得过于粗放。现有的分析主要源自于当前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力的理解,并没有根据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划分阶段进行分析,也没有根据区域旅游产品类型和组合情况来分析形成机理。

(二)特定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在研究地理范畴上具有一定差异。最大区域为西部地区的研究;其次是省域(直辖市)研究或相当于同等范围的特定区域研究如湘鄂渝黔边区,红色旅游区域等;再次,是某个城市范围的研究;最后是某个景区的研究,如首义文化园。在研究的地域上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其中王兆峰等人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旅游产业集群实现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形成了一系列的有关湘鄂渝黔边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学术论文,其内容包括发展战略、竞争力提升、保障体系、管理创新等。

特定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中,采用的研究范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现和分析存在问题,再提出发展对策。杜宇等[21]对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较为典型,认为:(1)集群企业层面:集群核心产业的企业吸引力的范围明显不同,集群大中型企业和地方小企业具有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等;(2)集群产业层面:集群核心产业和相关支持产业及实体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旅游产业网络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3)政府层面的问题:政府缺乏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引导,政府服务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提出发展对策:(1)企业层面:加快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组建以名牌景区为品牌的旅游股份公司,大、中、小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2)产业层面:促进旅游产业与区域产业整体协调发展,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集群企业与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结盟机制;(3)政府层面:加强旅游产业集群的战略构想和规划设计,提高旅游区域经济产业集中度,鼓励与引导中介组织参与集群发展,加强中介服务,改善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

另一类则根据特定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构想,提出发展对策。麻学锋等[6]在武陵山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架,王树雄等[22]在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结构构想,张金霞[23]对武汉旅游产业集群圈构想的基础上提出对策。综合如下:(1)树立区域观念;(2)建立制度环境,如创新体制,融资环境,信用环境等;(3)组建旅游企业集团;(4)构建旅游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平台;(5)建立人才职称体系;(6)打造旅游品牌等。

可见,对于特定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的区域范围较宽泛。而研究区域的选择主要是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较少。研究范式方法采用中,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的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而构想——提出对策的方法,则停留在表层。

六、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和定量分析

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和定量分析相对非常少。张梦[20]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中,对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企业集聚地理分布点间的距离和各类企业数量做了实证研究。叶红[14]对我国旅游产业区模式比较中,主要采用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史文斌,张金隆[24]建立了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杜莉[25]用旅游资源、旅游需求、交通网络、旅游地接待设施、企业互动和政策文化因素5项指标的加权平均值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适宜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指标。并对长三角地区进行实证,认为其已具备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条件和基础。可见,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构建,没有建立在扎实的实证基础之上,更没有形成定量分析的系统方法。

七、研究展望

1.需要建立某种概念体系,来规范涉及旅游产业集群的学术研究,使各自独立的研究能够交流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并发挥其更大的应用效益。

2.在现有的旅游企业或机构空间集中的和产业关联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服务业特点逐步扩大对旅游集群特征的研究,在区域、资源、时间等维度基础上深入系统划分旅游集群类型,展开旅游集群的网络和互动的研究,归纳总结旅游集群的内外部运作机理。

3.应当在引入集群理论的同时,结合旅游产业特点,构建系统的定量分析体系,加强相关实证研究,尤其具有经济实力强,旅游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秦立公.旅游成为桂林主导产业的战略思考与战术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34-36.

[2]袁莉,田定湘,刘艳.旅游产业的聚集效应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3):117-118

[3]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6):98-102.

[4]李鹏飞.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与现实的探讨[EB/OL].[2006-12-05].旅游产业集群论坛\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网——论坛-旅游产业是不适合用产业集群理论来研究的5.htm.

[5]鲁明勇,王兆峰.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基本问题的思考.中国产业集群专辑第4辑[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6:95-101.

[6]麻学锋,吕白羽.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6-8.

[7]毛剑梅.旅游业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6):125-128.

[8]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22-25.

[9]庄军.论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11-15.

[10]张建春.旅游产业集群探析[J].商业研究,2006(15):147-150.

[11]刘恒江,陈继祥.上海旅游产业簇群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J].上海经济,2003(9-10):25-26.

[12]颜醒华,俞舒君.旅游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机制与管理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61-66.

[13]张梦.以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J].财经科学,2005(6):186-190.

[14]叶红.我国旅游产业区模式:比较与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6(8):24-29.

[15]邓冰,俞曦,吴必虎.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53-57.

[16]胡芬,袁俊.区域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内在机理与培育策略[J].世界地理研究,2006(2):66-73.

[17]袁莉,刘鞠林.聚集与旅游产业群的培育[J].经济问题探索,2004(1):117-118.

[18]景秀艳.关于旅游产业集聚的思考[J].闽江学院学报,2005(4).

[19]牟红.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的建立方式研究[J].江苏商论,2006(4):95-96.

[20]张梦.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旅游学刊,2006(2):36-40.

[21]杜宇,乔美华.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7(5):280-281.

[22]王树雄,吴正东.湖南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初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2):199-200.

[23]张金霞.关于建立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集群构想[J].集团经济研究,2006(8下):126-127.

产业集群发展范文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政府作用;问题;对策

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党中央召开的各项重大工作会议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被反复提出,十八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政府为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文化市场,近年来采取了一些有力举措。

文化产业集群的本质

文化产业集群是指众多文化企业、创意人才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等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通过创意集中和合作竞争而在一定区域集聚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

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虽然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公共文化投入不足,政府的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模小、层次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未形成文化品牌。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主体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特别是缺乏品牌文化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文化企业。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府依托专门的信息传输渠道,为集群企业信息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然而,事实上,政府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传输服务的能力较弱,未能及时向集群企业提供具有权威性、时效性、准确性、创新性的信息资源。政府在文化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成本较高,实际工作成效较低。

(二)文化管理创新动力不足

1.文化管理专业人才的有限性首先,我国文化市场中严重缺乏文化创意人才。在我国,由于受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多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人士,普遍存在文化创意水平较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次,文化领域管理型人才匮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普遍缺乏营销实践、市场嗅觉不灵敏、管理能力不强、缺乏文化艺术细胞等现象,擅长文化市场运作和资本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2.文化产业集群的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当前,受国家以及政府管理的限制,我国的很多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资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命脉,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给其生产和经营管理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如今的文化产业市场中,一些能产生较大经济价值的项目较容易得到投资和融资,这种投融资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价值,而忽略了文化产业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不利于文化产业的资本扩张,在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方面也缺乏明晰的目标,造成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从而导致文化资源本身的价值难以得到发挥。同时,对于个别地方性文化创意项目缺乏科学的理论论证和实际研究,仅仅依靠少数人的经验和感觉作出决策,而且这一决策过程未受到有效监督,从而影响了投资的效率,也无法达到最初的投资目标。3.文化产业的科技支撑作用较弱在现今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有效运用和科技的支撑。在我国,目前对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还明显不足,市场上的一些文化产品不仅缺乏创意,而且在产品中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也不尽人意,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如何将文化创意与科学技术有效结合,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点。文化产业的终极意义就是通过不同文化形式或文化产品,发挥其文化和经济价值。因此,科技运用能力就成为了文化产业发挥扩散效用的“瓶颈”,导致文化资源潜力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

(三)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调控,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有关文化产业管理的法律制度的建设才有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总体来看,文化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体系的构建没有及时跟上文化建设的发展步伐,中国文化产业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文化立法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仍停留在行政法规或者是部门规章的层面,缺少国家法律的支撑。

(四)文化市场落后,未形成产业规模

长期以来,我国对文化市场偏重于治理,忽略了开发和引导。首先,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由于我国文化市场经济起步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经济体系还很不完善,加之盲目投资,造成了生产要素在各行业配置的不合理。其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受资本利益的驱使,很多文化产业主体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利润较高的产业。最后,产业规模较小。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功能型缺陷突出,产业各领域之间的关联性较差,产业市场活跃度低,缺乏真正有核心竞争力、大规模、高水平的大型文化企业。

优化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不断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过去,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管得过多过细,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政府应从事务性的微观管理转向以方向性、指导性、决策性的宏观管理,应加强组织领导,坚定文化自信,宏观上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指导,强化政府自身服务职能,放松管制,建立良好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体系。把文化产业纳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战略,统筹和协调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此外,应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形成产业联动、分工明确、各具特色、有序竞争的文化产业集群体系。

(二)培育多样化的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建设

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文化产业的创新就是提高该领域的科技运用能力以及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科技”成为一个新的热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我国政府应制定鼓励文化科技创新的政策,将高科技技术与文化艺术资源相整合,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业集群的融合式发展,提高文创产品和文化服务手段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运用能力。此外,政府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很大程度上需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基金支持等多种方式,引导文化产业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民族特色的高科技文化产品。

(三)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制度体系是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国家宏观政策以及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重发力:一是明确界定文化产业的公私领域,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二是加强立法保护,建立有序的文化市场秩序,刺激相关文化产业集群式跨越发展。三是加强法律监控,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监控体系和监控制度,明确界定各执法主体的法定职能,制定与完善执法程序,从而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四)培育良好的文化市场和消费环境,促进文化产业链发展,形成产业规模

广阔的消费市场、政府等社会主体的协同参与和支持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撑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培育国内外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市场成为政府举措中的关键步骤,我国政府应以本土优势文化产业为根基,加快拓展延伸文化产业链,形成产业规模。此外,还应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扶持重点文化项目,借助多种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张悦,翟光勇.文化强国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审思[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3):99-106.

[2]王瑞娜.中国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趋势[J].产业科技创新,2019,1(36):1-3.

[3]马健.文化产业生态圈:一种新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观与布局观[J].商业经济研究,2019(2):174-176.

[4]蒋冬青,苏娴.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行为[J].重庆社会科学,2016(11):44-53.

产业集群发展范文篇8

关键词:文化资本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20世纪70年代就已推出的区域经济学概念。20世纪末,迈克尔·波特教授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重新归纳为一句话:“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它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在产业集群出现之前,有2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就是“产业集中”和“产业集聚”。产业集中强调的是产业份额在几个大企业的集中程度,反映的是垄断状况。产业集聚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现象,而没有强调和指明企业间的密切联系。所以说,集聚在一起的产业和企业并不一定就形成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强调企业及其它相应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不仅具备产业集聚效应,而且存在产业集聚所没有的“协同效应”、“共生效应”、“区位效应”和结构效应。有时还可以是上述几种效应的组合。工业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采取集群的方式——如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硅谷IT等等,成就了世界上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这种产业集群方式的文化意义应当具有某种共性的特质和规律性。

1产业链的文化资本

所以,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的本质区别就在“密切联系”这四字眼上。前者有而后者无。中国近年建了许多新的工业园区,形成了一批产业集聚现象。确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倒是几个老工业基地,多年的积累和创新,有了几分产业集群的模样。产业集群的企业之间,最具代表性的“密切联系”方式莫过于产业链。有人形容我们的工业园区的企业是“麻袋里的土豆”,互不相干。那些新兴的工业园区企业,如果只是扎堆,而没有“链化”,就缺乏现代工业化的文化意义——集群竞争价值。进入21世纪,市场的竞争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集群式竞争”。过去那种企业单体之间的竞争已经不算是竞争了,充其量可当作是鸡蛋相碰,看谁运气摆了。集团企业单体大一点,可以看作是石头,“只比鸡蛋多碰几次才碎”的微弱势力,必然也抵抗不住铁锤的打击。在竞争全球化视野,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优势”对垒,是透过企业形成的产业链,显示出国家和地区的力量。

在经济市场全球化,企业经营国际化大趋势下,昨天的产业链已然是一种经济文化。一种新的产业文化资本方式正在产生。高度分工条件下的产业链随着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产业链在不断增多、链条在拉长,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上的企业增多。这就需要一种文化来长期支撑产业内部的“链运动”。这种文化就是产业政策中的标准体系(包括产品标准、服务标准、质量标准等)以及产业创新“决定权”和“影响力”。

产业链的标准体系的确定权在政府的相关部门和相应的权威机构。企业缺乏这种资本。但企业中的最优秀分子对政府的“标准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关键性的革命性的“技术标准”。而产业创新中的规则体系,决定权应当在企业界而不是权威机构。企业界小数创新领先的企业总是瓜分创新规则体系的制度权力。因此,产业链的文化资本属于小数的企业和机构。从而是一种稀缺资源。

但这种稀缺资源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产业链的文化资本决定了产业链的技术方向和创新强度,从而影响着产业链财富的分布;产业链上的剩余财富(超额利润的大部分)的控制权滋生着产业的非均衡发展因素;社会经济财富向文化资本原产地集中的倾向,也同样滋生了地区间的非均衡发展因素。企业以及企业集团对产业链文化资本的争夺,有时比对产品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产业链文化资本的稀缺性和重要性,竞争的结果将越来越惨烈。为了避免对产业至高点的争夺导致不必要的牺牲,产业集群的文化现象势必持续升温。

2产业集群的文化资本

产业集群不仅是多条产业链的集合,而且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是相连的。高度成熟的产业集群,更是“链上生链”,“链中有链”,企业之间的关系形成网络化。因此,可以判断,产业集群的文化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背景下的生产关系网络文化,这种生产网络的地区集中或者大园区集中,使得产业集群文化同时具有地域性和产业性特征。这种特征为地区间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奠定了“集群文化”基础。

先前产业链的半封闭式文化资本,由于它是稀缺的,就不能满足产业集群的竞争价值需要,产业集群必然另辟新的文化资本渠道。渠道之一,就是打通产业链之间的文化价值观障碍,建立新的协同契约规则,推进产业链文化资本在产业集群内部的共享机制,构造文化资本共享互补平台。以共享机制,互补平台的模式整合出文化资本链,解决产业链文化资本的稀缺性制约因素,从而解放了产业链之间的协同生产力,积蓄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动力。渠道之二,就是以集群式创新模式(刘友金,2006)构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链。中小企业的联合与分工,形成产业链,并依据产业链的分工,承担相应的创新点,创新点之间具有高度的产业相关关系,通过规则体系联结为对应于产业链的技术创新链。这样,就打破了大企业创新独揽创新优势的格局,中小企业通过联合创新,集成各自的创新能力,分享到产业集群文化资本带来的剩余财富。

中小企业以集成式创新达到创新能力的集成(包括功能集成、规模集成,柔性集成),从而实现文化资本的集成。这是发展中国家参于全球经济竞争,提高民族经济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也是消除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由于集成创新能力的市场特点,政府应积极引导、政策支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集成模式,推动集群式创新的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3文化资本与集群优势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不全是来源于核心技术,还应当来自于文化资本。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必然产业四个新的效应并放大原有的一系列效应,形成难以估量的集群优势。问题是产业集群为什么不易成型,答案就在共享平台的搭建需要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创新。

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明显存在四大优势(曹旸,2006):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创新创业优势和市场扩张优势。而每一种优势中,文化资本的地位不可忽视。

资源获取优势是基于马歇尔等人指出的集聚效应,人力、技术、物资以及各种配套服务机构偏好于流向产业集中的区域。因为产业所需的各类资源在产业集群地区,才能得到优化配置、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用效率。而人力资源在集群式的产业中能获得更多的素质提升机会和事业发展空间。也就是处于集群中的企业,共享着集群文化资源,这类文化资源的核心优势必然与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多样化集成有关。文化资本一旦在产业集群中被集成起来,资源吸引效应就会加快,企业依此而迅速成长起来。因此,集聚效应必须依赖集群共享平台的文化资本路径。

市场效率优势可以从专业化分工角度去理解,那就是企业通过集群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也可以从交易费用节约上来注释,即通过产集群的信任机制和共享信息平台抑制了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交易成本。由于集群文化的竞争价值观根植于社区关系网络,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会因为共同的集群文化背景和一致的价值理念而变得稳固和持续。并且,经过长期的交往和交易积累出高度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质量,信任与承诺,合作与共享的行为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集群文化对社会文化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

创新创业优势,集群文化资本促进企业间的“竞争模式”逐步走向“竞合模式”。竞合模式的协同效应,通过创新链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质量,扩张市场空间,使得集群的共同生存和发展空间快速放大,创业的成功机率增大,吸引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的能力也在放大。总之,文化资本的存在与产业集群的优势是不可分割的产业价值整体。

4.文化资本与集群发展动力机制

集群发展一般会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政治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明显变化,都会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但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和发展动力的因素必然来自内部。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创新模式的革命性变化,最核心的动力来自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集成有效性既依靠专业化分工、知识共享、网络作用、集群学习、资源获取等五大基本条件的成熟,也依赖于集群文化价值观的一致和园通而形成的集群文化资本。

产业集群发展的最显著的外部特点是生产部局的地理集中性。大量的高度相关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在初期竞争必然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经过多轮市场价格竞争的洗礼,企业创新链逐步成型,竞争机制转换为“竞合机制”;在价值链分工的基础上,通过蓄积社会资本、网络效应和外部经济性,完成集群文化资本的积累。积累的文化资本达到启动的当量级,集群发展引擎被激活,牵引产业集群高速向前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范文篇9

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目前,东部沿海省市产业集群已占到本区域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优势日益显现。同时,产业集群覆盖了纺织、服装、皮革、五金制品、工艺美术等大部分传统行业,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加速发展,并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区域品牌。

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产业集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一些地区盲目搞园区建设、铺摊子、上项目,导致地区分割、资源浪费严重;部分产业集群以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不完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对产业集群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有些对分散排放没有集中治理,环境污染严重,有些落后生产能力在产业转移中没有依法淘汰。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突出优势和特色,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切实推动产业集群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加强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严格贯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优势。推进东部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以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为突破口,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健全体制机制,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形成一批新型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适度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二)坚持节约发展,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布局合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改善交通、电力、给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等),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依法搞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产业集群倾斜。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优先满足环保型科技型企业小规模用地需求,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

(三)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热处理、电镀等工艺专业化企业发展,加快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延伸。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由委托加工(OEM)向自主设计加工(ODM)、自主品牌生产(OBM)转变。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订和修订。鼓励科研院所和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吸引跨国公司以及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保护诚实守信者,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创新氛围。

(五)切实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型工业。选择若干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产业集聚区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群污染综合整治。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企业治理成本。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把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鼓励有关商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和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原则,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构筑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场,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内依法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

(八)规范引导区域产业转移。要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够发挥区域优势特色的生产能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市场准入条件,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禁止“两高一资”和已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转移,切实加强监督和检查。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搞好产业集群工作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工作的宏观指导。要充分认识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宏观管理、规划引导和协调服务。要组织研究制定本区域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规划,并纳入各级规划体系。加强对产业集群培训力度,建立产业集群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的统计监测体系。

产业集群发展范文篇10

一、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提速发展的主导模式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同类企业和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机构,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聚集群体。产业集群的聚合力、分工专业性、协作性和创新力所产生的聚集效应、规模效益和集约投资效益,形成了区域性的产业整体竞争优势。国内外产业集群化发展表明,这是一种新的经济理念,是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引起各级政府和经济界的广泛关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破解了区域经济发展一些重要困扰,为增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县依托特色产业资源优势,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整合资源,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创造发展环境,形成了以干红酿造业、食品加工业、钢铁冶炼、精密零件铸造业等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定向集中的若干小区,构筑了九大立县产业的县域经济骨架。近年来,昌黎经济总量迅猛扩张,财政收入连续五年保持六千万元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农村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口占农村人口的40%以上,这都得益于于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透视我县支柱产业发展的成效,实质就是产业集群化发展所至。产业集群化发展对整合产业资源,改善产业区域布局,提升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分工协作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等展示了强劲的整合能力,彰显了对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我县产业集群化发展证明,产业集群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基于资源。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挖掘地方物产、人力储备,开拓能力等资本,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昌黎干红葡萄酒、粮油食品、玉米罐头、海产品加工等产业就是依托资源,通过企业加农户的模式,建设原材料生产基地,构筑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二是源于特色。筛选出具有集群潜力的特色产业与特色区域,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荒佃庄缝纫机零配件产业集群的崛起就是突出特色优势,通过产业多年的积累和工业小区建设,吸引了国内外同类行业投资聚集。目前,该工业小区内已聚集121家加工企业,年产值1.2亿元,产量占全国的80%,形成了“南有东阳,北有后双”的缝纫机零件产业格局。三是长于聚合。通过区域内专项产业政策导向与政府的引导扶持,促进企业与产业向一定区域集中。如昌黎水产品产业区聚集了捕捞、养殖、加工、冷冻冷藏、物流、营销等产业要素,为昌黎成为河北省第一海产品养殖大县奠定了基础。

二、实现产业集群的发展途径及条件

基于不同地域、背景和环境而选择适宜的发展途径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主要途径有四种:一是以市场为依托。通过特色产业商品贸易集群带动生产集群,使集群发展与市场融为一体,良性互动,从而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我县畜牧养殖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就是得益于养殖企业、养殖户分析市场、适应市场和驾驭市场。二是依托资源区位优势。企业利用同类资源优势获得竞争优势,寻找产业的优势环节和链条,促进企业的聚集。我县大蒲河玉米罐头产业依托于地方甜玉米的种植资源,创造出了区位产业优势。目前,该地区所产玉米罐头已占全国市场的40%。三是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专业市场的发展,吸引相关企业的加盟。顶大食品集团、禄权水产、神腾粉丝、玉龙淀粉、老师傅饲料等企业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了我县农业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四是依托产业服务和科技体系。围绕产业建设与发展,相应的服务实体和科技体系所提供的支撑是产业集群发展不可缺失的。这些途径是实现科学发展,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客观、理性、现实的抉择。我县在推进干红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此专门设立了昌黎县葡萄酒业管理局,从而为该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发展产业集群,必须从各地区优势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和具备相关条件:一是培育主导产业。政府要对一定区域内已经形成的专业性强的产业,认真对待,适时定调,以主导产业予以培育。通过专项产业政策,大力引导扶持,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实现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优质化。对此,我们有过深刻的教训,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晓有名气的昌黎犁湾河制帽业,其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都具备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由于当时政府对这种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雏型没有给予正确的重视和引导,定位不高,没有以主导性产业予以扶持,导致整个产业的萎缩、消失。诸如此类的教训还有昌黎的麦芽产业。二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扶优扶强一批主业突出、产业关联度大、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集群的扩张,促进中小企业的协作和配套跟进,这是构筑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还可以组建产业集团,走集团化战略,做更大的文章,走更远的路。我县干红产业的发展就是借助华夏等龙头企业作用,带动酒葡萄基地、制瓶业、橡木桶制造、家庭酒堡、葡萄酒学校、研发检测中心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使昌黎干红产业建设上了档次,有了名望。从而也带动形成了目前拥有31家酿酒企业、5万亩酒葡萄基地的干红产业集群。三是实施区域化布局,创建专业化工业园区。把专业化工业园区建设与产业集群培育结合起来,推进工业园区向专业化园区转化,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资本、人才、技术向园区集聚,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和带动极。目前,我县业已形成了以省级开发区为龙头的“一区六园”的经济布局,干红产业集群已经形成,食品加工业、冶金铸业、机械精密件产业、海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都具备了集群化发展的基础。要引导有条件的综合工业园区逐步向专业园区过渡、鼓励支持同类及相关企业退城进园。这样做的综合潜力,对地方政府及企业均有较大利好。以小见大,秦皇岛地处京津冀的重要位置,区位优势显著。对此,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基础,主动地寻找到本区域的产业走向,创造条件向京津冀都市圈和环勃海经济圈靠拢。

三、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启示

“小规模、大群体”为特征的县域产业集群,面对着国际、国内的大市场,困境和机遇并存,着实需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筹谋和运作。根据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的正反两面的典型,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启示值得理性的分析和研究。

1、产业集群作为一定历史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方式,需要政策理论、科技和组织支撑。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破解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如何建设好产业集群,真正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推进县域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着实需要政府、各级领导和经济界人士的关注与研究,制定适宜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政策理论保障。同时,地方社会如何围绕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在科技、组织等方面作好跟进性的工作也尤为重要。要加快现有科技和组织体系的改革,本着服务、共进、发展的理念,为产业集群提供一整套的支撑体系,这一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