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8:58:34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范文篇1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农业地区在欧洲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获得了快速的产业增长。这一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地区,通过农村工业化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中小企业走网络化的发展之路,改造和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进而成为意大利经济的特色与支柱。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面临着类似于“第三意大利”曾经经历过的发展瓶颈,从历史角度比较浙江与“第三意大利”,从中发现二者异同点,总结“第三意大利”的经验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所作出的调整,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比较“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

“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在产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集群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且在迎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承接的挑战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对比二者会发现在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政府支持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2.1相似点

产业类别:“第三意大利”的特色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家具产品、个人用品、食品、金属纤维产品和特殊原料的生产;浙江的区域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机械用品的生产和包装产业。两者的企业大多集中在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的分散性的部门。

企业规模:浙江与“第三意大利”的区域经济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占绝的重要的地位。意大利的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意大利总出口额的56%(不考虑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下无法统计的零星企业出口),而在浙江67万多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88.7%。

企业集群:企业集群具有动态性,在“第三意大利”与浙江,由于经济环境良好,企业规模较为平均,存在较小的进入壁垒或退出壁垒,因此企业集群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市场显现饱和迹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和市场份额继续提高已十分困难;经济全球化使产业机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来自低成本地区的竞争使部分产业区处于不断萎缩之中。

2.2不同点

一是行业协会。“第三意大利”是以行业协会为纽带形成的紧密的企业网络。这些行业协会的存在将大量分散的中小型企业在地域内有机地集聚成一种网络,一方面实现有序的生产,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生存的合理规模,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处理对外贸易摩擦的效率和能力,通过品牌优势减少摩擦的发生,提升该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浙江行业协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行业协会数量少,很多产业集群中没有协会,而存在的协会中大部分具有浓烈的官办半官办色彩;(2)部分行业协会发展层次低、覆盖面小、功能弱小;(3)人才资源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专职工作人员少,人员素质不高;(4)行业协会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经费收入渠道面窄、量小,无法维持基本需要;(5)制度不健全,自律机制不强。

二是品牌文化。意大利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资源。“MadeinItaly”商品最核心的是文化含量高的个人与家庭用品,这是一种“意大利式生活”的文化,实际上是由意大利的历史、艺术等凸现出来的意大利文化的高端品位所赋予的——这些产品不单单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包含有一种特色文化。

浙江立足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上,从一个区域的角度而言,同样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浙江的产品多是贴牌生产,无法体现文化内涵,甚至仅仅是低技术或零技术的简单加工,从而不仅散失的是产业链高端的巨额利润,更会带来优势缺失、产业链固化风险以及对外贸易高频率摩擦带来的损失。

三是技术创新。面对创新性竞争的挑战,意大利中小企业改变了以往以赚钱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做法,将企业的研究开发目标定位在获得长期竞争力上。意大利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工艺创新。

浙江产业集群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不少产业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一方面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浙江的产业集群大多尚未形成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另一方面在无法通过地方集群获得内部发展动力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转而寻求外援,与跨国公司建立联系,从而导致在技术创新上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四是政府支持。强而有效的政府支持是“第三意大利”成功化解全球化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中央政府给予有力而多方位的支持,而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具体而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央政府扶持方面,为了适应新经济和新技术的要求,意大利政府先后颁布了许多政策、法令支持中小企业。中央政府的指导性政策对于不同现实状况的各个大区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因此也必须加重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1998年,意大利政府正是为了强化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颁布了《巴萨尼尼法》,允许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或调整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向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法律、行政管理、税收方面的咨询,在研究市场和制定企业规划方面给与指导,为使企业获得贷款而提供金融方面的帮助,以及指导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随着浙江产业的发展,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给予的极大的关注,也从不同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一方面从科技园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来看,地方政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原先分散杂乱的作坊式生产集中并且进行一定的规范。另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上,主要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实施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扶持的政策、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教育专项、863专项、火炬专项等专项贷款,2006年底国家经贸委又下发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担保。然而仅仅是政策的颁布,还并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这一老大难问题,重点还在于政策实施的途径与渠道。而这一方面就需要地方政府相应的建设。而据了解在浙江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中小商业银行和必不可少的担保机构等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缺失,或是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功能,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支持可以建立并且有效运行其功能并且与中小企业相关的一些法律也并不完善,一些重要的指标体系也有待发展。

以上分析了“第三意大利”和浙江块状经济发展中四个方面的不同,也正是这样的不同导致两个地区发展的差异。“第三意大利”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所作出的调整也正是上面有别于浙江的四个方面,无论是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还是政府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使“第三意大利”成功越过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化解了风险。而浙江正处于浪潮端口,能否进一步升级,各方面仍需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3“第三意大利”提供的启示和对策

中小企业更高程度的集群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效的运营模式,浙江产业集群模式基本上是自下而上形成,但为了进一步提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仅靠市场的力量以及地理位置上的重视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在产业政策、企业发展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和因势利导。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学习“第三意大利”完善的中介组织经验,大力营造产业配套环境和完善的中介系统。一方面,建立“产业训练中心”,这一中心要结合产业人才的需求,持续提供最新的劳动力训练计划,以此来调节弹性生产制度中高水平劳动力流动的劳动市场;另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合作。通过在企业与大学以及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形成共同学习的机制,以此加快知识创造与扩散的速度,抓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此外,提供多方的融资渠道,是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以及建立专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专业银行等。

(2)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产能标准,并进行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研究,正确引导产业链投资重点和中小企业配套,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生产决策的依据,在资源配置、产品配套上有的放矢。此外,加强质量检测和环境污染控制,从而促使使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恶化。

(3)向“第三意大利”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生产看齐,浙江产业区必须逐渐摆脱以低成本的劳动力投入作为地方生产系统经济效率的主要力量。加强文化素养,培育企业环境,塑造地区品牌。引导产业区集中精力经营少数强势品牌,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努力向产业链前

端跨越。

参考文献

[1]刘乃全,李勇辉,王琴.2003:中小企业:意大利通往繁荣之路[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盛世豪,郑艳伟.2004:“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王缉慈.2001: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大出版社.

[4]董丽云,王少华.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中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J].经济论坛,2007,(17):9-11.

[5]管福全,吴伟光,伍士林.进一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7):85-87.

产业集群范文篇2

[关键词]分工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制度变迁

一、分工促进产业集群演化的制度效应

分工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是人力投入的特定组织形式,是一种生产性制度安排。分析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不能忽视分工的制度效应。这种效应主要在于:分工制度规定各投入要素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新古典经济学派通常关注于既定的稀缺资源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稳定增长和静态特征,由于各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减,经济增长的路径是越来越“绷紧的”(tightening)。而产业集群中的分工制度为改造投入要素的质和量提供了内在积累机制,为不断扩大各投入要素的作用提供了内在组织与刺激机制,由此产生收益递增以抵抗收益递减趋势,产业集群使经济增长的路径可以越来越“拓宽”(widening)。因此,分工制度如果是完善的,则产业集群能达到较高水平;反过来,如果产业集群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和速度,则其分工制度一定是相当完善的;分工制度决定着产业集群演化所处的状态。大量历史经验表明,产业集群演化并不是平滑和谐的过程,而是具有高涨、平稳、停滞、衰退等各种状态的波动过程。产业集群发展究竟处于何种状态,这取决于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政治、法律、社会制度对产业集群经济增长所规定的限度,而这个限度又是具体地集中到分工制度上来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

例如,在我国东部沿海各地,在土地、人口、自然资源等方面都没有显著变化,而产业集群发展状态却出现很大差距。一方面,在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由于较早提供了对外开放政策,在税收制度、贸易开放制度和自由市场制度的建设上起步最早,表现在分工制度上,是制造业内部分工大为深化,较深地融入国际分工和国内分工链条,使得企业间的社会分工、行业间的产业分工和地区间的区域分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业集群发展呈现高涨状态;另一方面,辽宁、河北等北部沿海省份,改革开放的进度相对于南方较慢,在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制度建设、贸易开放制度等方面相对落后,致使分工制度的局限性比较明显,分工制度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也受到局限,在山东、河北、辽宁等省份,产业集群的数量、规模和发展态势,比广东、浙江、福建、江苏要落后许多。

分工促进产业集群演化的制度效应就在于降低交易费用。分工制度是否完善,决定了交易费用的大小。完善的分工制度存在于一国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是指有利于分工深化的各种组织制度和与之相关的政治、法律、社会制度比较健全。社会分工自身会增加交易费用,但完善的分工制度则会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就是以完善分工制度降低交易费用的。

二、产业集群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分工的机理分析

产业集群是一种以降低交易费用、带来递增收益为目的的制度安排与组织创新。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对中间性组织的论述,可以把产业集群概括为:一种介于市场和科层之间,比市场稳定、比科层组织灵活,资产专用性适中,信用程度中等偏高,既竞争又合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主要靠关系、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调的一种中间性经济组织(吴德进,2004年)。产业集群这种中间性组织形式不仅存在运费和信息交流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节约了交易费用。产业集群是通过把交易费用的“内化”来减少交易费用的,这种“内化”是相对于产业集群外部而言,而不是在产业群的企业内,这有别于科斯和威廉姆森所指的交易费用“内化”。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内化”的推论是建立纵向一体化的大企业,在企业内部进行专业化分工。

但在一体化企业内部,同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问题。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条件下,一体化企业内部会产生成本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一体化企业的科层制度在处理常规性的、被分割的非常具体的工作时是有效率的,但在处理非常规的工作、委托方和方对工作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时,即人拥有比委托人更多的信息时,就会产生成本。一体化企业的科层制度同时也降低了下级成员的风险和责任,部分地减弱了他们的努力程度,尤其是在团队工作体系中,由于个人的绩效无法测量,导致了“大锅饭”问题的出现。纵向一体化企业的另一个问题是科层体制下的每一个层级即缺少进行创新所需的信息,也缺少进行创新的动力,因而企业内的组织成本也会增加。

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纯粹的市场关系,彼此之间因为长期是正式合作以及非正式交流而形成信任,部分抵消了纯粹市场关系中的机会主义和未来不确定性,减少了市场风险。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在产业群内形成开放式的横向或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网或企业链,以作为对大型企业的封闭式的纵向一体化组织形式的替代。因而产业集群既降低了市场中的交易费用,又克服了纵向一体化大企业成本和组织成本过高的问题。

因此,产业集群导致交易费用降低的原因是:由地理位置的接近而导致的信息溢出减少了搜寻成本,减少了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特别是建立在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机构之间彼此信任基础上的声誉机制,使产业集群拥有市场和企业所没有的优势。因分工内生演进所造成的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选择问题,由产业集群这种中间性经济组织形式得到较好的解决,产业集群既促进了分工,又降低了交易成本。

三、基于分工的制度变迁与产业集群演化

分工深化是促使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根本经济动因;制度变迁与技术创新是推动集群演进的内在驱动力;在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基于分工的制度变迁是指由分工引起的、并对分工和集群产生反作用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分工演进的交易费用,使分工演进的收益大于分工演进的成本,从而使分工演进得以实现。如果一种分工结构的存在增加了交易费用,降低了交易效率,那么就存在变革这种分工结构的内在需求,一种新的分工结构就会产生,来替代旧的分工结构。分工结构决定了于之相适应的分工制度,分工制度也会发生变迁。分工制度变迁又会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制度变迁清除了分工演进过程中的人为障碍,降低了分工演进的交易成本,使分工演进产生的专业化经济能直接转化为规模经济;而分工演进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了制度变迁。分工演进、分工制度变迁与产业集群演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

林毅夫把制度变迁划分为两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基于分工的制度变迁类型也是如此(见表)。

在我国产业集群形成初期,在国家提供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宏观制度环境中,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的加工贸易开始兴起,但分工结构比较简单,企业内纵向技术分工外化为企业间横向分工,分工链条短,国内区域分工和国际分工并不充分,企业的建立与衍生主要靠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来推动,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主要来自于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私营企业是制度变迁的第一主体,民营企业家是要求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集团。中央政府是改革开放的政策提供者,但地方政府对改革初期开放出现的新事物还存在认识误区,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浙江温州等地出现的众多市场和产品加工区,当地政府曾采取过取缔、消灭的措施。

随着集群的发展,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对集群的态度由抑制到默许,再到扶持和鼓励。这时,集群内分工链条不断延伸,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企业间的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都比较充分,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形成,区域分工较为明显,并不断融入国际分工链条。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逐渐加强,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比如,一方面,建立各种工业园区,提供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土地、用工、基础设施等优惠条件来吸引资金,以期能够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使产业集群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政府扶持产业分工链条的延伸,提供资金建立产品研发中心,建立各种专业化市场,支持企业创立品牌,加大营销力度等。产业集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区域内分工链条的延伸,区域内的分工合作转向区域间的分工合作,并更为全面地融入国际分工链条,构建国际分工网络,分工结构进一步多样化,政府在经济一体化、技术创新、进出口贸易政策等方面积极提供集群升级所需要的制度环境,企业和企业家团体对产权明晰、基于信任的社会资本优化也有进一步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共同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产业集群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例如,珠三角制造业的分工演进是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呈现出明显的“被动适应性”,其最重要的诱因是外生的“制度辐射”和“技术溢出”,而非内生的变量所致。OEM的分工方式,决定了政府和企业的制度创新方向和范围,进而影响着产业集群升级模式。区域分工的格局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以便更有效地配置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避免不同区域产业集群之间的恶性竞争,在不同区域间实行有效的分工合作。

总之,分工水平制约制度变迁进而影响产业集群演化,技术分工深化改变着企业组织的演进,社会分工深化影响着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形成,区域分工状况影响着地方政府之间协作机制的建立,国际分工格局决定着国际贸易制度的变化,分工结构演进制约着分工制度变迁。但制度创新又会改进分工水平,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尽管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仍受到制度性障碍的限制,但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却具有后发优势。即通过对发达国家先进分工组织的组织模仿和管理模仿,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分工组织的制度性知识,从而改进交易效率,跳过一些分工的中间水平,直接实现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集群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需要将组织模仿和管理模仿过程中的外部制度性知识内化为企业的非正规的内部知识,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一般而言,外部的制度性知识通过企业的协调机制和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内部知识,再通过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分工表现为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我国发展产业集群要高度重视企业的组织结构、内部分工和协调机制的设计和安排,加强学习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以加快集群从组织模仿和管理模仿到真正在我国健康发展的进程。

产业集群范文篇3

目前,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外源型集群虽然产成品的科技含量略高,但实际只侧重于高科技产品的简单组装等劳动密集环节,不掌握核心技术,对比内生型集群和外源型集群的产业结构的优劣,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来说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所以,内生型集群与外源型集群的差异,不在于产业结构,而是由于存在以下一些方面的根本性区别,导致二者对发展中国家FDI的拉动能力有明显的差距:

1.企业剩余的最终流向不同

外源型集群与“草根型”的本土企业实际上是生存于两种不同的市场秩序、政治伦理框架之下,分厂的存在意义是将落后地区市场秩序中能攫取的利润,输送到更稳定、更完善的发达地区市场秩序之下,并借助发达地区市场秩序这一最重要的制度环境要素,求得更大的发展。所以,两种集群内企业剩余的最终流向是不同的。

2.技术整合能力的控制者不同

技术整合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研发中心、总部、市场总部等设在发达地区,不仅仅是人力资本、市场网络等要素的作用,法律秩序的完备性、社会发展水平等制度环境要素的作用同样重要。

3.企业家的生产能力不同

企业家是企业的另一大核心资源,但企业家是内生的,企业家群体的管理能力也是内生的,企业家的能力是无法用现金买到的。外源型集群只能生产车间以传统产业为主,以“专业市场、家族经营”为主要模式。而外源型集群则是以外资带动,以“三来一补”为主要方式。这两种集群的共同弱点是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核心技术,但外源型集群同时还存在“根植性”弱的问题。早期在广东投资的大量台商为了更低的劳动力成本而迁往苏南,形成所谓“候鸟经主任”,却生产不了“厂长”。内生型集群则为培养本地企业家提供了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学习网络,能够诞生大批“农民企业家”等各类创业型人才。

4.创新能力不同

内生型拥有完整的技术演进路线和演进能力;外源型一般是技术输入或设备的输入,不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外源型集群缺乏核心技术,是体现在缺乏系统的生产技术,只是输入了某些环节的依赖性的技术。外源型集群利用的主要是低端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技术控制权掌握在外资手中,技术研发能力完全由外方掌握。内生型集群的形成初期多以模仿、跟踪、组装为主,但一般拥有自主技术。

5.交易网络的区位不同

内生型集群是新的交易机会的发源地,过去分散的个别、少量的交易机会,不足以支撑一家企业的经营,而集群内交易频率高,构成了位于集群内的交易网络。外源型集群的交易网络一般在集群外部,如一些中心城市,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可能并不在集群内部,集群内也不足以形成足够开放的市场体系,一般只是部分企业之间的固定的配套关系。

从总体上来看,“宿主经济”、“依附经济”难以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只能通过“内生型”产业集群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三、我国产业集群衍生FDI的案例分析

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来看,在产业集群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是产业内企业较多向海外转移的时期。我国各地的产业集群,尤其是浙江省处于成熟期的产业集群,已经开始涌现出一批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采取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向拉美、东南亚乃至欧洲等地进行大规模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目前,温州市拥有以轻工业为主的十二大特色产业包括制鞋、服装、打火机、眼镜、汽摩配、纽扣、塑编、制笔等,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涌现出了一批大型企业,制鞋行业的奥康集团就是其中之一。该企业最初只是产业集群中一家3万元资本的小型工厂,经过10余年发展,资产已超过1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采取了战略联盟与直接投资并举的方式。2004年,奥康与意大利鞋业巨头GEOX公司合作互相进入对方的销售网络,此举使奥康通过GEOX的全球营销网络,实现了快速扩张。同时,该公司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直接开设了品牌形象店,还投资在意大利维罗纳建立了设计开发和信息中心,直接聘用国外著名设计师进行设计。国内的信息中心也从国外引入著名设计师设计,从而实现了生产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不同模式的产业集群对FDI的影响

外源型产业集群主要是依靠区域的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低成本优势等吸引外来企业直接投资,建立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并逐渐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内生型产业集群是指一些地方依靠传统和当地力量产生的集群。

嵌入式的外源型集群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一种现象,一般是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为了追求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或税收的特殊优惠政策等聚集而成。在讨论产业集群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时,应该将发展中国家的内生型产业集群与这种外源型产业集群分别论述。

集群的产业演化路径不同,对FDI的影响机制也不同。从演变过程来看,两种集群的发展初期,都无法开展大规模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但在集群的成熟期内生型集群的FDI活动开始增多,大量企业走向自主的国际化经营。但外源型集群很少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即使有,也是由跨国公司集团总部所进行的一种非自主的投资活动。

“内生型”模式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外源型”则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前者是自然演进,依靠内生力量实现增长,是一种整合性力量;后者是对传统的中断和冲击,是一种嵌入性力量。

【摘要】不同的产业集群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FDI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在介绍内生型产业集群和外源型产业集群这两种不同模式的产业集群对FDI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集群对发展中国家FDI拉动效应的差异,并对我国产业集群衍生的FDI案例也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内生型产业集群外源型产业集群FDI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2,(7):21-23.

[3]赵伟,古广东.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产业集群范文篇4

关键词:产业集群;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第三意大利”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农业地区在欧洲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获得了快速的产业增长。这一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地区,通过农村工业化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中小企业走网络化的发展之路,改造和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进而成为意大利经济的特色与支柱。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面临着类似于“第三意大利”曾经经历过的发展瓶颈,从历史角度比较浙江与“第三意大利”,从中发现二者异同点,总结“第三意大利”的经验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所作出的调整,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比较“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

“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在产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集群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且在迎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承接的挑战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对比二者会发现在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政府支持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2.1相似点

产业类别:“第三意大利”的特色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家具产品、个人用品、食品、金属纤维产品和特殊原料的生产;浙江的区域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机械用品的生产和包装产业。两者的企业大多集中在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的分散性的部门。

企业规模:浙江与“第三意大利”的区域经济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占绝的重要的地位。意大利的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意大利总出口额的56%(不考虑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下无法统计的零星企业出口),而在浙江67万多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88.7%。

企业集群:企业集群具有动态性,在“第三意大利”与浙江,由于经济环境良好,企业规模较为平均,存在较小的进入壁垒或退出壁垒,因此企业集群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市场显现饱和迹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和市场份额继续提高已十分困难;经济全球化使产业机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来自低成本地区的竞争使部分产业区处于不断萎缩之中。

2.2不同点

一是行业协会。“第三意大利”是以行业协会为纽带形成的紧密的企业网络。这些行业协会的存在将大量分散的中小型企业在地域内有机地集聚成一种网络,一方面实现有序的生产,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生存的合理规模,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处理对外贸易摩擦的效率和能力,通过品牌优势减少摩擦的发生,提升该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浙江行业协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行业协会数量少,很多产业集群中没有协会,而存在的协会中大部分具有浓烈的官办半官办色彩;(2)部分行业协会发展层次低、覆盖面小、功能弱小;(3)人才资源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专职工作人员少,人员素质不高;(4)行业协会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经费收入渠道面窄、量小,无法维持基本需要;(5)制度不健全,自律机制不强。

二是品牌文化。意大利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资源。“MadeinItaly”商品最核心的是文化含量高的个人与家庭用品,这是一种“意大利式生活”的文化,实际上是由意大利的历史、艺术等凸现出来的意大利文化的高端品位所赋予的——这些产品不单单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包含有一种特色文化。

浙江立足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上,从一个区域的角度而言,同样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浙江的产品多是贴牌生产,无法体现文化内涵,甚至仅仅是低技术或零技术的简单加工,从而不仅散失的是产业链高端的巨额利润,更会带来优势缺失、产业链固化风险以及对外贸易高频率摩擦带来的损失。

三是技术创新。面对创新性竞争的挑战,意大利中小企业改变了以往以赚钱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做法,将企业的研究开发目标定位在获得长期竞争力上。意大利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工艺创新。

浙江产业集群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不少产业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一方面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浙江的产业集群大多尚未形成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另一方面在无法通过地方集群获得内部发展动力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转而寻求外援,与跨国公司建立联系,从而导致在技术创新上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四是政府支持。强而有效的政府支持是“第三意大利”成功化解全球化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中央政府给予有力而多方位的支持,而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具体而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央政府扶持方面,为了适应新经济和新技术的要求,意大利政府先后颁布了许多政策、法令支持中小企业。中央政府的指导性政策对于不同现实状况的各个大区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因此也必须加重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1998年,意大利政府正是为了强化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颁布了《巴萨尼尼法》,允许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或调整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向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法律、行政管理、税收方面的咨询,在研究市场和制定企业规划方面给与指导,为使企业获得贷款而提供金融方面的帮助,以及指导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随着浙江产业的发展,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给予的极大的关注,也从不同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一方面从科技园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来看,地方政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原先分散杂乱的作坊式生产集中并且进行一定的规范。另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上,主要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实施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扶持的政策、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教育专项、863专项、火炬专项等专项贷款,2006年底国家经贸委又下发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担保。然而仅仅是政策的颁布,还并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这一老大难问题,重点还在于政策实施的途径与渠道。而这一方面就需要地方政府相应的建设。而据了解在浙江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中小商业银行和必不可少的担保机构等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缺失,或是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功能,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支持可以建立并且有效运行其功能。并且与中小企业相关的一些法律也并不完善,一些重要的指标体系也有待发展。

以上分析了“第三意大利”和浙江块状经济发展中四个方面的不同,也正是这样的不同导致两个地区发展的差异。“第三意大利”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所作出的调整也正是上面有别于浙江的四个方面,无论是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还是政府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使“第三意大利”成功越过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化解了风险。而浙江正处于浪潮端口,能否进一步升级,各方面仍需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3“第三意大利”提供的启示和对策

中小企业更高程度的集群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效的运营模式,浙江产业集群模式基本上是自下而上形成,但为了进一步提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仅靠市场的力量以及地理位置上的重视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在产业政策、企业发展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和因势利导。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学习“第三意大利”完善的中介组织经验,大力营造产业配套环境和完善的中介系统。一方面,建立“产业训练中心”,这一中心要结合产业人才的需求,持续提供最新的劳动力训练计划,以此来调节弹性生产制度中高水平劳动力流动的劳动市场;另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合作。通过在企业与大学以及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形成共同学习的机制,以此加快知识创造与扩散的速度,抓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此外,提供多方的融资渠道,是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以及建立专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专业银行等。

(2)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产能标准,并进行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研究,正确引导产业链投资重点和中小企业配套,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生产决策的依据,在资源配置、产品配套上有的放矢。此外,加强质量检测和环境污染控制,从而促使使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恶化。

(3)向“第三意大利”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生产看齐,浙江产业区必须逐渐摆脱以低成本的劳动力投入作为地方生产系统经济效率的主要力量。加强文化素养,培育企业环境,塑造地区品牌。引导产业区集中精力经营少数强势品牌,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努力向产业链前

端跨越。

参考文献

[1]刘乃全,李勇辉,王琴.2003:中小企业:意大利通往繁荣之路[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盛世豪,郑艳伟.2004:“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王缉慈.2001: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大出版社.

[4]董丽云,王少华.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中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J].经济论坛,2007,(17):9-11.

[5]管福全,吴伟光,伍士林.进一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7):85-87.

产业集群范文篇5

一、德州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业集群战略的适用性

在工业化过程中,受历史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德州工业从总体上讲,经济总量小、工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外向度低,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具体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专业化、特色化较差

德州工业在纺织、机械、玻璃钢、食品、太阳能等产业上虽已形成一定规模,有一定影响,但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产业虽有区域性聚集现象,但总体上缺乏区域功能定位和工业布局的统一规划,造成区域功能杂乱无序,不同产业犬牙交错,使得产业特色难以凸现出来。

(二)产业链短,关联度低

很多企业的产品结构雷同,众多企业都自觉不自觉地围绕一个产品进行生产,不重视在产业链条的延伸上下功夫,相互之间的“断线”产品多,大大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发展潜力的开发。例如具有传统优势的食品加工业基本上仍停留在初级加工生产的简短链条上,没有把链条向高档消费品延伸。

(三)企业之间内在联系少

由于人们对产业发展的认识还普遍停留在主导产业层面,再加上“同行是冤家”的观念的影响,企业只注重动员内部资源,而不是积极寻求外部资源。很多企业,即使同一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由于缺乏应有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失去协同效应,每一企业都作为单独个体面对市场竞争,而不是结成有效集群机体共赴市场大潮,从而使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受到削弱。

(四)外资带动力较弱

近年来,德州市的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但由于“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仍然处于“断链”状态,不仅影响到以专业化协作、零部件配套为基础的跨国公司进入,而且影响到区域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品配套率相比,德州的产品配套率仅为他们的5%,这不仅影响产业集群和工业功能区建设,也影响了引进外资的质量以及高端产业的转移。

(五)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差

德州的“工业园区化”早已起步,但距“园区产业化”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大型“标志性”项目和龙头项目少,有些园区只是一些不相关的企业和行业的简单堆积,忽视了内生因素所形成的产业链的培植,园区不专,缺乏特色,项目引进不设“门槛”等现象还很普遍。

面对德州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一条新的工业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产业集群的效应,特别是在提高综合生产服务能力、促进整体竞争力等各方面的明显效应,彰显了产业集群战略在德州工业化中的适用性,为德州产业集群战略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1.外部经济性。产业在地区上的集中导致社会分工细化、企业联系加强、区域资源利用率提高,使经营成本得到节约。这一方面有利于产业集群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交流以及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另一方面,由于区域内的大量采购和销售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和分工细化双重好处,有利于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

2.联合行动。指产业集群中的厂商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而进行有意识的合作。产业集群中的联合行动能够提高合作厂商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和市场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与竞争力的提高。零部件和总装厂之间也减少了由于资产专用性强而带来的合作风险。

3.制度效应。产业集群总是处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中。一方面,集群中社会资本逐步形成与积累,集群中盛行着诚心与合作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中各厂商之间的合约签订与执行的交易费用较小。

4.带动效应。产业集群不仅是中小企业的活跃之地,也是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市场最为活跃的地区,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促进了信息流动和创造性思维的传递,使集群内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带动和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是德州实施工业化战略的必要选择

产业集群的形成能有效克服困扰德州工业化进程的不利因素,使工业带动战略落到实处,客观上适应了德州经济的发展。从德州工业发展现状来看,产业集群在德州的发展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一)产业集群是德州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产业集群通过凸显区域最强、最突出的能力,突出企业整体形象,形成市场聚集效应,能够较好地发挥区域经济的核心优势作用,畅旺供求市场,增强内外投资的吸引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企业和品牌效应可形成共有竞争能力,促进良性循环,提高区域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是德州招商引资的最大吸盘

在当今国际国内范围内,招商引资最有分量的筹码,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硬环境发展到90年代的软环境,再到21世纪的产业配套能力和企业积聚效应,产业积聚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因此,世界经济发展和投资趋向的新特点决定了培育产业集群应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德州开辟招商引资新天地的最重砝码和最大吸盘。

(三)产业集群是德州中小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德州市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但中小企业的发展仍存在重大缺陷。主要表现在,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管理水平较低、技术开发能力差、创新能力差、市场应变能力差等自身发展问题,此外还面临由于市场歧视而融资困难、由于市场竞争不规范而生存困难等不良外部环境问题。产业集群是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是克服中小企业某些经营劣势的有效手段。首先,在集群地,由于外部服务容易得到,交易成本低,中小企业可集中力量实行专业化,从而减少资金或其他资源的需求。其次,集群内的企业可有效解决情报系统不完善,信息来源少的缺陷,企业内部规模小的弱点能得到弥补,为增强竞争力创造条件。

(四)产业集群是德州经济园区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德州有省级开发区3个,市级开发区10个,规模虽然不小,但园区内鱼龙混杂,往往只是一些企业的累积,缺乏特色,发展缓慢。产业集群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靠优惠政策构建的优势将减弱,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多地构建在具有独特区域优势的产业集群之上。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很多工业园区需要借助于产业集群战略予以调整,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

三、德州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具备了微观基础

产业集群的良性效应及其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工业化进程,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可以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德州经过多年的发展,把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化战略的重要选择已具备了微观基础。

1.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州工业已进入从要素驱动型向投资驱动型转换的阶段,2003年人均GDP达1232.8美元,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基础。特别是在棉纺、食品、玻璃钢制造等产业,已具备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较大的比较优势,有的甚至已具备了产业集群的雏形。

2.市场基础。据统计,德州现有各类批发市场100多处,其中,夏津的棉花交易市场,武城的辣椒交易市场,杨安镇的调料交易市场,庆云县的小商品市场等,都在全国享有很高声誉。这些快速成长的、多层次的、多领域的众多专业化市场,为各产业、各层次的集群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3.载体基础。截至2003年,德州已建成各类经济园区77处,其中省级开发区3处,市级开发区9处。众多的经济园区,通过专业化产业调整,为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准备了一定的基础。

4.集群潜力。根据产业竞争理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及结构与竞争者、机遇和政府行为等6个因素。按此标准,目前德州虽未有成型的产业集群,但在太阳能生产、食品加工、棉纺服装、玻璃钢加工制作等几个方面已颇具竞争力,具备了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潜力。

四、德州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具体措施

德州在全面实施产业集群战略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强势推动和引导服务功能,通过市场发展、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途径,着力培育和发展太阳能、玻璃钢、食品加工、棉纺服装等四大产业集群。

(一)培育和发展太阳能产业集群

德州拥有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厂家———皇明集团,拥有全国该行业惟一中国驰名商标。同时还拥有亿家能、华乐等一系列太阳能知名品牌,而且围绕着他们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网络已相当成熟。总之,太阳能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及品牌拉动效应已十分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在江北地区乃至全国市场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措施得力,有望形成德州最早的产业集群。

(二)培育和发展玻璃钢产业集群

德州市的武城县是全国闻名的玻璃钢生产基地,玻璃钢产品的制作加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技术优势,大量的业主和业务人员对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有较深的专业研究,从事玻璃钢生产加工的中小业户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玻璃钢业已成为武城县的支柱产业。同时与玻璃钢业相关的服务业、运输业、信息技术咨询业等也有了较大发展,发展产业集群已具备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内在潜力。

(三)培育和发展德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德州农业基础较好,生物资源丰富,发展食品加工业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传统的产业优势,况且德州扒鸡、乐陵金丝小枣等产品早已驰名中外。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光明乳业、双汇食品、金锣食品、台湾旺旺集团等著名企业相继落户德州,其龙头带动作用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推动力,德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四)培育和发展德州棉纺服装产业集群

德州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2003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300万亩。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德州的年棉花交易量已占全国棉花交易总量的1/10。而且,在入住德州的台湾元济集团、江苏华芳集团及原有的德棉集团的带动下,德州的棉纺服装业大有可为。

产业集群范文篇6

一、产业集群的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产业集群的理论与现实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某一特定领城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城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它就具有一种自我强化的内在机制促使其进一步的成长,不仅使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增强,而且作为一个整体的产业集群也表现出特有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集群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节约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内企业大部分交易在群内进行,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关系密切,可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二是产业集群有利于获得外部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三是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集群内,大量专业化的企业集聚在一地,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生产。四是产业集群有利于推动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集聚加剧了竞争,而竞争是增进企业生存活力的重要因素。五是产业集群有利于创造学习与创新环境。产业集群具有更高的学习与创新效率,主要表现在知识、信息的快速流动和新企业的快速产生与成长方面。

可以说,产业集群是聚集经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产业集群表明在有意识引导本地相关主体,如企业、居民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达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大量企业聚集在一起能够促进企业有效地信息交流,特别是面对面的交流。这些信息也包括促进废料再生利用的信息、清洁生产的技术信息、循环经济发展的信息等,这样可以使企业或潜在的创业者及时了解到相关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因而有利于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的发展。另外,在特定地域内多数企业集中,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原料,建立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可以以产业集群为空间组织形式,不能够走分散化的老路,有些地区乡镇企业分散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就是明证。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同时也必须走循环经济的道路。环境问题是有些传统产业集群的瓶颈,所以要运用循环经济的有些理念来发展集群,实现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集群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

第一,集群经济的基础。必须根据民族地区实际,通过实际调研来判断集群经济水平、能力及其发展潜力。没有产业集群经济现象,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指鹿为马,不切实际。众所周知,产业集群的产生是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具备如企业家资源,创业网络,产业传统等特定的资源禀赋。缺乏上述软环境,仅仅凭借民族地区政府的一些园区规划等硬件烘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政府以集群的思维去发展区域产业,就应该通过例如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创业的制度成本等积极举措,来筑巢引凤。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的眼光要长远,借助政府的作用,牵头规划,服务支持。企业和区域是否要发展产业集群,要以产业环境、效率和效益为标杆。如云南烟草产业集群,是集烟叶生产、复烤、研发和生产经销一体的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第二,科学的产业集群规划。民族地区集群存在,也可以培育或规划,主要看政府如何宣传、引导,在民族地区,行政力量有时候大于经济力量。如何以产业集群理念来改造或提升民族地区当前的产业基地建设,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政府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利用院校和研究院所的知识优势,通过科学的论证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指导原则。规划中必须要体现科学和理论,当前在各地的经济发展规划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因地制宜。不要脱离本地实际情况来做,比如说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产生产业集群的基础,那就不要在这上面费尽心思。一个好的规划,要针对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实际提出有效的设想,并产生实际效果。

第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诸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负面效应。国家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要求纳入统一的框架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民族地方政府在发展集群经济的同时,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应该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利用后发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循环经济的根本思想是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就目前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而言,由于民族地区生产技术能力和专业化的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使得很多资源很难在单个企业内部彻底消化。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在一定地域的集中,即区域集群。

二、民族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途径

第一,培育完善的生产网络组织。产业集群中规模不同的企业应发挥各自的优势:龙头企业在进行垂直一体化生产的同时,还将部分业务向区内中小企业分包;大企业在生产中发挥横向支撑作用,在核心技术的研制和使用中发挥创新和导向作用,在营销中以品牌效应发挥纵向纽带作用;而众多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网络状,实现生产的社会化、组织网络化和流通市场化。为此,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应加强企业间的前向和后向联系,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体系。同时,要支持和鼓励产业集群内的信息服务组织和网络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少企业信息搜集造成的成本浪费。

第二,形成完善的融资体制。民族地区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划,鼓励现有产业集群内企业实现生产社会化、组织网络化和流通市场化的同时,应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体制:一通过各种优惠条件,招引各种盈利或非盈利性的行业组织,给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评级、贷款担保等服务;二要为基层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三要利用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和国家的产业政策,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或科技创新基金,对民族地区集群内企业进行引导性的金融支持。

产业集群范文篇7

综览当今世界上众多富裕的区域,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而实现的。美国境内比较均匀地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各类产业集群,一些州还有多个不同的产业集群;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境内都分布着数以百计的各类产业集群;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较富裕地区亦不例外,如印度、墨西哥、印尼、巴西等国的一些富裕地区基本上是产业集群发展得较好的地区。正如斯科特与斯多波所言,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版图上,由于大量产业集群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些块状区域内被创造出来的。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产业集群对科技创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使得产业集群创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财富。目前国内外关于以特色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创新能力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以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对快速发展的区域出现的产业集群特征进行广泛的研究,由于它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受到各国各地及其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台州目前已经发展起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总的创新能力还较薄弱,因此提高台州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台州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经济机理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一批能独立于国内和国外整体经济形势而发展的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当国内和国际经济陷入衰退和停滞的时候,这些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势头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在新一轮经济高潮中表现出比其它地区高得多的发展速度。这些产业集群在国际上以美国硅谷最典型,国内则以台湾地区的新竹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最为突出。

新兴产业集聚不但包含了区域内直接从事某一特定产业的生产和经营企业,而且还包含了许多对其存在和发展起直接和间接支撑作用的各种行为主体,比如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客户和行会等。实际上,任何产业集聚体的发展都不是某一孤立的行为主体所能完成的,其发展都可以看作是区域内外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种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产业集聚只不过是保证各种行为主体相互间各种活动具有更高效率的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虽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不大相同,但是这些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保持了长久的活力和竞争能力,其根源是产业集群所带来的正面经济效应,也就是集聚所获取的各种有利于集聚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极因素,这也应是台州产业集聚与发展的创新能力、竞争力研究的着力点。

(一)产业集聚的学习效用

随着企业生产数量的增加,单位产出的成本是不断下降的,并且在累积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会日趋势平稳。这种单位产出成本的下降并不只是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更重要的是学习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学习之所以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①工人生产的熟练程度提高;②经营者学会了更加有效的生产组织方法;③技术人员对机器等生产工具进行了某些有效的改进;④原材料供应商可能学会了如何处理企业所需的材料,并且将此优势以较低的材料成本方式传递给该企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生产者的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这些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又是根植于这些参与具体生产过程的众多个体之中。

产业集群内部发达的网络关系,不但可以使这些新的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通过人员的流动扩散到集群内的其它企业中,而且可以使这些新的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在集群内部人员频繁的交流中迅速扩散到集群中的所有相关行为主体中去。由此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内部的学习效应,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创业门槛,具体来讲主要是为集聚内企业的衍生和发展提供了技术、资本、劳动力、企业家能力和市场拓展等完善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处于学习曲线底部的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在集聚内迅速扩散也大大降低了开办新企业的创业风险,特别是使大多数集聚内企业规避了创新和磨合风险。

产业集群内部学习效用所带来的对创办新企业所需资本的极大节省和稳定的成熟生产技能及管理经验的扩散机制,不但对缓解产业集群域发展的初期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要素稀缺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现实中也使产业集群起到了新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对促进企业的衍生和增加区内资本的积累、技术的创新等都具有关键性作用。正是集群内学习效用的存在,才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知识累积因素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投资风险。

产业集群学习效应的最直接外在表现就是企业的衍生性,只要在新兴产业有所作为的集群内都可以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新兴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北京的中关村地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到1998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数就达到了与美国硅谷同期(4000多家)一样的规模,这说明了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企业衍生的数量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竞争力、创新能力。但是,企业的衍生性还有一个质的指标,同样4000多家企业的北京中关村总产值1998年也就400多亿人民币,而美国硅谷却有着4000多亿美元的企业总产值。由此,一方面可以看出北京高新技术集群中技术创新能力远远不能与硅谷相比,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经济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应该由目前这种简单模仿型的量的扩张性向追求更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转移。

在以模仿和简单衍生创新的量的扩张阶段向创新型产业这一质的扩张阶段转换的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搞清楚这两个阶段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握提升产业集聚体竞争能力的重点所在。产业集群在企业数量方面的衍生性,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其所服务的市场规模大小和市场需求的等级,市场规模越大,产品需求等级越低,那么这种企业的衍生性就会越强大;而质的方面的衍生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和信息的累积速度和高度,这一阶段等级低的或低附加值的市场空间已经接近饱和,只有开拓高端市场才能拓展更新的市场空间和更大的利润空间。而此时对集群产业的创新能力要求也就会越来越高以致于要超过国际最高水平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而集群产业的创新能力高低又是与集群内知识的累积正相关。在前一阶段,集聚的学习效用只是起了一个辅助和加速的作用,其对集群内学习机制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并没有多少苛求;不过在第二阶段的时候,学习效用最大功能就是加速集群内的知识和信息的累积速度,从而在短期内获取一个更高的知识累积高度,以便破除发展创新型产业的知识累积瓶颈。因此,可以发现对学习效用起支撑作用的网络关系在第一阶段可以不是很完善,但在下一阶段中却十分关键,因为一个集聚体中紧密联系的网络关系不但可以保证知识和信息在集聚体内的快速流动,而且还会在这种快速流动中碰撞出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流,由此来最大限度地提高集群的知识和信息累积程度。

比较台州产业集群与美国硅谷地区、台湾的新竹园区等国际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可以发现台州产业集群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在学习机制方面至少存在三大缺陷。首先,台州产业集群,到目前也没有一个紧密的创新网络关系,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经济行为体之间及其内部基本上都处于相互孤立的状态,因而支撑学习效用的网络关系必然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而在硅谷地区的企业就经常组织学习班向大学生介绍高技术产业的最新发展,并为大学提供工业生产方面的先进设备和经验,大学也经常举办各种公开的系列讲座向企业介绍它们的研究成果,并为园区内的员工提供培训服务。其次,台州产业集群的知识与信息交流开放性不强,即使是中关村其与国际的联系,包括与国外金融机构和企业等方面的联系也不是很强,园区内部的企业、研究所与大学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最后,台州产业集群内缺乏信息与知识的交流、创新、转化平台,比如台州就十分缺少专业化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而这恰是硅谷地区和台湾新竹地区的强项,在硅谷地区,高技术企业的支持服务一应俱全。例如位于新竹地区的是由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对新竹的发展,特别是在向企业提供技术专门知识方面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大学。该研究院的各个研究所主要从事于各项研究成果的商业价值的研究,它们认为自己是商人,而不是研究者或研究管理者。它们与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考察其所推荐的成果在商业上的可行性,又在与客户的联系中激发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因此,为提高台州产业集群内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就必须打造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开放式网络关系;其次要加大产业集聚区的开放性,构建一个联系区内、外公司与人才,联系商业界与政府的平台,以满足各创新主体间进行日常的、非正式沟通与交流的需要;最后台州应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为产业服务的咨询服务机构,如中介机构、咨询机构和培训结构等,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同时为产业集聚地区提供新的产业增长点。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内外资源的组织能力

资源要素的稀缺性,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区域内资源要素总量的稀缺性;另一方面则是说明区域内缺乏将不多的存量资源要素有效地转变为从事经济活动的资本的转换机制。资源要素总量的稀缺性只有依靠生产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剩余的积累才能实现量的增长,而这种积累的速度快慢又取决于区域内将存量资源要素转化为资本的转换机制的效率。因为只有将一般性的生产要素如资金、土地等转化为生产性的资本,才会带来新的经济剩余,也即增加区域内总资本存量。

在产业集群内部,一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竞争力很弱。而许多中小企业一旦通过建立在区域柔性分工体系之上的发达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全新集聚竞争力。在现实经济中,使缺乏大企业或龙头企业支撑,而完全由一些看似弱小的新技术企业所组成的产业集聚其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也是十分巨大的。这进一步说明了,集聚使得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参与到了集聚体里面,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增强了集聚体的整体竞争力。由此,就可以看出产业有效集聚之所以比企业一般性的地理集中具有更高的优势,主要在于其是一种区域内最有效的资源组织方式,它不但将许多原本无法组织起来的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的各种要素也有效地组织了起来,而且由此也增强了集聚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

事实上,有效产业集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区域内的资源组织能力,根本上在于其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完美结合的一种经济组织模式。从产业集聚外部来看,集聚是一个大量生产某一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其实现了某一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而从集聚内部来看这一最终投向市场的产品在集聚内部又通过弹性的分工体系来组织生产,所以可认为其内部生产是建立在范围经济的基础之上。由此,也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超乎寻常的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是一种将众多存量资源要素向现实经济实力转换的有效转换体系。

而有效产业集聚之所以比一般地理意义上企业集聚现象具有更高的竞争优势,根本在于产业集聚体中各个行为主体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而通过区域网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互相起到了支撑和推进作用。所以,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有效的产业集聚体就应该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台湾新竹地区之所以取得成功也就是形成了一套区域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如果从外部考察这种产业集群所形成的竞争力的高低,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经营效率。

此外,如果从经济的组织形式来看这种有效集聚所带来的资源整合和组织能力就更为清晰了。对经济的组织形式,我们比较熟悉的市场和企业(等级制),但对界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网络关系认识就很少了。产业集聚过程中为什么会有着更高的竞争能力,核心在于能否获得网络关系这种新式的经济组织形式,因为只有获取了这种形式才会不但可以将集群内部在前两种方式无法组织起来的资源也利用了起来,而且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这一机制也十分利于将世界中的许多资源组织到集群中来。最大限度地将集群内外的资源组织起来,从而形成不可匹敌的产业集聚优势。

台州企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就经济组织形式来看在网络关系方面就显得十分缺乏,因而对产业的竞争能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台州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产生网络关系这种经济组织方式和其它两种经济组织方式共生共长的五个基本要素:①关系,即各个相互独立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研发、财务和营销等方面的联系;②信任,各个企业之间在发生联系的时候应该是相互平等和诚实信用的;③共同的利益,各个企业联合起来是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的,否则集群即使建立了起来,其也不会长久地稳定下去,迟早会破裂的;④条约,为了约束各个企业的行为可以通过条约的方式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使其行为始终保持在集聚体所能容忍的限度之内;⑤制度,为了保证集聚体的整体利益不受侵害,集聚体内部应该有一些统一制度,比如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销售准则等内容。

最后强调一点,就是产业集聚过程中浓厚的商务氛围对吸引区域外的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台州现在的商务服务设施,如办公、会议和展示等,难以满足入住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需求,以至于许多相当规模的跨国公司,如微软、IBM、戴尔、摩托罗拉等大公司难以在生产成本比较低的台州内落户。

(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载体一区域创新网络

台湾新竹园区中的计算机业发展到90年代,园区内各主体间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内部信息交流情况。要寻求产业集聚发展的根源,就要牵扯到集群内外信息流的问题。根据国外的研究,产业集群或企业的发展与其信息流的总量是直接相关的。台湾新竹园区的计算机或外设生产商在其发展的成熟阶段,各项信息主要来源于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和国外的客户,而国内外的生产竞争者、专业出版物和一些展销会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

由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在台湾整体资源十分缺乏,特别是科技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其成功的经验对台州发展大产业显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没有技术特长的产业术集群关键是要做好对企业所接受的各项新信息特别技术信息的消化吸收工作。产业集群从开始就应该建立一个产业内公共性质的研究开发中心,其主要责任是搜索各种与集群内企业有关的新的技术研究成果,并提供出其较准确的商业价值,此外该中心还有为集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职责;另一方面,产业集群要为集群内的企业与其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的客户提供稳定的交流渠道和交流机会。

总之,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构造一个稳定的开放式的区域网络对产业集聚发展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区域创新网络的关键在于,有了它不但可以将产业集群域内的各种资源动员起来,而且只要设置适当还可以在集群域内部什么都缺乏的状况下将产业集群域外部的资源通过发达的网络体系,顺利地输入到产业集群内来。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飞速发展的各种国际资本、技术和信息流,如果台州没有一个开放式内外兼修的区域创新网络,那么一方面无法去获取国际上的各种资源要素,另一方面即使将国际上流动的要素吸引过来了,但是却无法吸收利用,最终功亏一篑。因此,台州在发展产业集聚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构建这种开放式的、畅通性的、吸引和吸收并行的区域创新网络系统。

三、新时期产业的柔性集聚与集群竞争力、创新能力探讨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许多产业部门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即从福特制(以大批量、标准化和垂直一体化为特征)向后福特制(post-Fordism)(又称“柔性累积”〈flexibleaccumulation〉,以柔性技术和组织以及复杂的生产网络为特点)转变。与此同时,在传统老工业区出现了以柔性专业化(flexiblespecialization)为特征的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集聚群体,它们彼此之间通过分工与协作而结成稠密的区域网络组织,以共同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这些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内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创新活动不断涌现,从而呈现很强的区域竞争力。所以说,新时期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集聚,更多地表现为产业的柔性集聚,而非传统的产业集聚。

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的优势获得。波特(Porter,1998)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区域内由于产业的集聚而出现的产业集聚可以从三方面影响到企业和区域的竞争:一是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聚的本身。实际上,新时期的产业集聚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累积和区际间的流动,往往更强调在柔性集聚过程中知识、技术等要素的重新组合与创新,强调本地工程师、技术工人等要素的集中以及本地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所以,通过产业的柔性集聚而形成产业集群(也可称作柔性集聚体),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功能和竞争力。而区域竞争力的获得又可以从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三方面来从理论上解析。所以下面主要从以上三个角度来——剖析产业集群如何从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外部经济以及增强创新功能和绩效等方面来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这些理论探讨也将由此与台州产业的目前具体情况进行一一对照,从而理顺我市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创新能力的具体思路。

(一)产业集群内的交易成本降低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在由福特制(即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时代向后福特制或“柔性积累”时代过渡中,许多企业的产品开发与生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日渐增强,企业结构出现“分散化”和企业间的“劳动社会分工扩大”。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企业(尤其是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易相应增多,而由此又会导致成本提高。所以,专业化的企业之间在交易与合作过程中,彼此之间往往会产生一种“空间拉力”,促使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通过缩短联系的距离,以降低成本。而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不仅仅是个交易系统,它要实现以利润最大化为主的多重目标,因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联系或交易都必定有近距离需求。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间的地方联系并没有达到理论所期望的强度。

然而,勿庸置疑的是,产业在柔性集聚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这是因为,第一、在现代产业世界里,劳动社会分工日益发达,已经发展到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过程专业化阶段。在市场的需求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连续增加的情况下,单个企业(即使是大企业)无法也没有必要囊括生产链上的所有环节。每个企业都不得不通过采取与其它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易的形式,来获得所需的产品与服务。这就意味着,企业之间的交易频率不断增加,交易成本也就相应地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企业间的交易本身也包含着区位成本,企业在空间上越分散,交易频率越多,交易成本也就越高。但对于产业集群来说,企业间的空间接近可以降低每一次的交易成本,继而在连续的交易过程中,大大减少总的交易成本。第二、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经济活动是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之中的,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往往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较高,地方社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拥有良好的信任基础。若从交易效率来看,地方社会网络显然有利于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彼此信任,从而促使交易双方很快达成并履行合约,地方社会网络还可以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因此,基于地方社会网络信任基础上的交易或合作,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所以,美国硅谷地区的迅猛发展与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得是与本地人们之间形成稠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密切关联。也正是基于这些网络基础上实现的产业柔性集聚,更能实现区内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降低与利润的共同增加。

(二)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获得

“外部经济”最初由马歇尔提出,它是由许多性质相似的专业化的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而产生的,并为区域内部的企业所共享。而这里提出的外部经济主要包括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等两方面。在产业的产业集群内实现的这种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成本降低,收益递增。首先,中小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要增加额外投资,产业联系较强的企业因地理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的转移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化集聚经济”。其次,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实现相同部门的中小企业数量增加,整体规模增大,进而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实现合作基础上的外部规模经济获得。而且,中小企业在相关部门之间实现专业化分工以及在生产与交易过程中的密切合作,可以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在一定限度内,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与企业数量成正相关,且它们都能使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在理论上,外部经济具有正反馈机制,一旦产业集聚在某些地区,外部经济就会成为新的企业选择这一区位的推动力,从而促进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产业更大的外部经济,如此下去。需要提出的是,对于柔性的企业来说,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可以及时获得产品供应并及时向客户提供产品,还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对企业来说,在市场竞争方面,集聚的这种优势通常比节约生产成本更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要促进新兴产业朝着集聚方向发展的一个客观前提,不过由于这种集聚过程并不是自然完成的过程,它需要政府等部门做出某些诱导和促进。

第二,产业集群可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促进专业化与生产的配套协作,提高生产率。产业的地区分散则是造成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基本原因之一。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产品的定制化生产已经成为企业广泛采用的生产形式。定制化生产强调的是无库存生产系统,及时供货是其运行的基础。所以,一些大的企业或厂商客观上要求为其配套的众多中小企业供应商或分包商布局在企业周围,以缩短供货送达的距离和时间。或者大厂商直接把生产基地迁入到产业集聚。这种定制化的生产模式对许多生产性企业的空间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以德国的宝马汽车公司为例,它具有三层供货系统:按天供货,按小时供货和按生产过程供货。第一层供货厂家遍布德国;第二层供货厂商位于装配厂50公里的范围内;第三层次的厂家的运输距离不超过30公里。及时供货方式在我国已被一些公司采纳。以上海大众为例,1990年以前,上海以外地区的供应商数量占国内总数的46%。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专业的水平,也引入及时供货方式,促使了其配套协作商的就近布局。到1997年,大众公司的供货厂商主要集中在上海的市区及附近发展,上海以外地区供应商所占比例下降到36%,外地供货商中也有一半位于江苏、浙江邻近省份。显然,产业的空间集聚优化了产业组织结构。

另外,亚当·斯密也认为,市场范围决定了专业化水平。大量专业化的工业企业集聚一地,形成了空间上的“无形大工厂”使得区内通过密切的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生产。相应地,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增加,也即,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市场需求量大,这就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大量的生存机会。不断增强的专业化水平,也使得集聚成群企业的生产率逐渐提高。

第三,实现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国外一些典型的产业集群出现在传统工业区之外,这里工会组织少,很容易吸引自由劳动力,如家庭妇女、非工会工人、新移民等,形成规模较大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并因此吸引新企业迁入。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密集地区常常形成高技术产业集群,这里拥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和高级管理人才,企业很容易获得这方面的人才,甚至在数量上也能实现柔性。地方劳动力市场能提供充足的自由劳动力,集群内的企业因此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需要及时调节工人的数量,减少了管理成本和工人保障方面的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劳动力市场多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客观上,劳动力的高流动率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并增加了创新的机会。如在美国的硅谷地区,聚集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国的专业技术人才,截止1998年,硅谷中32%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外来移民,其中2/3来自亚洲,而华人占51%,印度占23%。而1998年新技术企业的1/4是由华人和印度的移民创办的,创产值168亿美元,为硅谷提供了58000个就业机会。而且,硅谷地区内的技术人才与员工在本地企业间频繁流动,加速了知识、技术和信息的快速流动,使硅谷地区成为世界创新功能最强的区域之一。由此,要把台州产业发展成为富有竞争力的世界级的产业中心,那么其面对的不仅是从政策和各项配套体系方面解决将产业的人才优势建立在全国基础上,而是要建立在全球的基础上。

(三)产业集群内的创新活动发生与增值

产业集群的创新功能增强以及内部的创新活动发生与增值,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集群内的知识、信息的“累积效应”产生以及快速流动;二是,通过集群内新企业的产生与成长,实现更有效的资源组合与配置。

1.集群内的知识的累积与传递、扩散

在产业集群内,高度专业化技能和知识、机构、竞争者、相关企业及老道的客户在地理上的集中,能产生较强的知识和信息累积效应,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而且,同行之间相互比较而带来竞争压力,进而转化为创新的动力。这在加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产业集群实质上是个知识创新型区域。知识创新具有较强的地方化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创新活动赖以为基础的知识属性以及知识传递与交流的方法。首先,由于交通通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编码化知识(codifiedknowledge)易于在更大的地理空间内部交流与扩散,基于这类知识之上的创新活动通常对区位选择的要求相对不是特别严格。然而,占据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且对创新极为重要的是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knowledge)。这类知识主要蕴藏在人们(尤其是专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大脑之中,一般很难用语言表达,个人属性较强。地理、文化和机构的接近便于企业之间通过人员流动与私人之间的交流等形式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组织内部及不同组织之间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与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创新速度。在这类知识含量较高的产业中或在新产业发展初期,企业集聚更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多数位于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和大公司R&D部门较为密集的地区,其原因正是这些地区拥有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富含大量的创新知识源。其次,绝大部分对创新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常常来自于非正式渠道,往往局限于相关产业的聚集地。美国的硅谷、好莱坞等地区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大批相关企业密集一地,极大地促进了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此外,集群内供应商与富有经验的客户相互之间的频繁交流有利于改进产品质量,更快地了解市场潜在需求和发展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供应商与分包商决定了产业集群的成败。

当然,以上分析的仅仅是产业柔性集聚为企业创新创造的优越条件,真正促进使企业创新的动力还在于企业自身。同行业大量企业集聚一地常常造成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表面化,迫使企业利用这些优越条件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以此获得市场竞争力,更快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2.产业集群内的新企业快速衍生与成长

发达的产业集群以较多的市场机遇、较低的运作成本和较小的风险等有利条件促进新企业的生成,并增强集群自身的竞争能力。

第一,产业集群由相关产业组成,它们通常利用同样或者很类似投入,所以供应商比较容易找到市场机遇。同时,集群产生的外部经济本身就是外部企业迁入的动力,而且它还具有较强的正反馈机制。即集聚导致外部经济的产生,外部经济成为企业进一步集聚的动力,集聚规模扩大后,对中间产品和辅助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这又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遇,促进新企业的诞生与成长。所以,一家大的制造企业在一个地方投资建厂后,有机会吸引几百家上游和下游的配套企业跟随,就地形成一个产业群,而产业群的形成又会吸引其它大制造商前来落户,这就是所谓的“鸡生蛋、蛋生鸡”。

第二,由于集群内的生产服务配套条件较好,专业化分工较强,新企业创建所必需的资产、技能和人员往往很容易在区域内部得到解决。因此,新企业进入到产业协作链中的障碍比别处低得多,利于新企业的创立。

第三,新企业创新与发展的风险进一步降低。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加之集群内的企业员工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空隙,并可以利用自己已建立的社会关系创办自己的企业,从而更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创业风险。

综合以上的理论分析,产业在空间范围内的柔性集聚,通过建立在畅通的地方网络基础上的三种主要的途径(交易成本降低、外部经济获得、创新功能增强),实现了发展中的收益递增,也不断提升集群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而区域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产业的集聚产生。

四、产业集群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波特,2003)。通俗地说,产业集群是由相同、相近与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某地,进而吸引为其服务的相关机构进驻该地,共同构成的群体。

产业集群有如此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因为产业集群与科技创新具有强烈的互动效果。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中一般都有五类机构:企业、大学与研究机构、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这五大类机构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这五大行动主体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作用导致该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作为由五大行动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产业集群中存在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

在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中,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不仅可以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为产业集群实现激进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企业之间频繁的交往与合作,导致一些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产生;政府对共同技术研究的支持,中介机构及时地传递科技信息,金融机构的风险参与等,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创新较容易发生。正是通过五大行动主体的共同作用,产业集群内比较容易实现区域系统的创新,因此,产业集群也就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的理想处所。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

一方面,产业集群内存在有力的科技创新机制与浓厚的创新氛围。一项科技创新是源于对问题或需要的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手段解决了问题或满足了需要而形成一种新的技术;当它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时,常常以技术转让与模仿等方式而扩散,成为一种被公众认可的新技术,完成了一项新技术的创新过程。

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扩散;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科技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即由于一部分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的出现,会带动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应付由此带来的竞争压力。

产业集群常以模块生产为基础而呈现出较大的创新空间。产业集群中的相近单位主要是有着产业联系的成品企业、半成品的部套企业与零件企业,其中,以部套企业所占比重较多。在模块化理论中,部套就是模块。这意味着,产业集群常以模块化生产为基础。事实上,在产业集群中,产品的技术主要体现在模块之中,而集成技术相对简单。另外,由于模块不同组合的便利性与多样性又导致了集成品具有较大的产品创新空间。

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对科技创新有着强烈的需要。激烈的竞争要求各企业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产业集群中存在着大量相同与相近的企业,它们往往面对同样的市场,基本上使用相似的技术,因此,产业集群内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各企业都想方设法在技术上进行改良与发展,努力形成一些具有特色的技术;而地域的接近性又导致这些技术改良很快又为其他企业所掌握,反过来又促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可以说,激烈的竞争是产业集群内科技创新的永恒的驱动力。

差异化的产品要求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尽管产业集群内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完全相同的产品并不多,各企业都努力创造出具有一定特色的产品,实施差异化产品战略。在相似的技术条件下,保持产品差异化的重要途径是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形成有特色的技术诀窍。

大量中小企业对共性科技创新有着强烈的需求。产业集群基本上是以诸多中小企业为基础的。这些中小企业的科研力量一般都较弱,绝大多数小企业基本上都缺乏研发力量,它们往往借助于技术能人实施细小的技术改良而形成一些技术诀窍,对于影响整个行业的共性技术难题往往是束手无策。因此,在产业集群中,大量中小企业对影响整个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创新有着强烈的需求。

五、台州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及原因

(一)台州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

台州的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末期。1893年海门港的开埠标志着台州的商业重心逐渐东移至海门镇。海门港的兴起拓宽了台州与上海、宁波、温州及厦门等外部区域的经济联系,市场范围的日益扩大加速了台州自然经济的分化和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与繁荣,从而使台州逐步纳入华东沿海市场分工体系。1958年前后,台州出现了各类企业870多家。以国家为投资主体兴建了钢铁、机械、化工和造纸类企业,同时,兴起第一次创办“五小”企业的热潮①,农村工业有所发展,这为日后台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0年台州再次出现兴办“五小”企业的热潮,下乡知识青年在这次热潮中充当了“五小”企业的骨干力量,他们还引发了当时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的“厂社挂钩”热,使得“五小”企业在技术上有了较大进步。从1984年开始,台州地方政府制定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工业发展战略,并提出“四个轮子一起转”②的发展思路,为当地民营企业的兴起和壮大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1992年以后,台州南部地区的民营小企业以其灵活的体制优势,依托专业市场的商品集散功能,迅速发展壮大并向邻近区域扩散,产业集群的类型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集群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目前台州已经形成了以医药化工、机电制造、橡胶制品、工艺美术、汽摩配件、服装机械、水泵阀门、眼镜制品等行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体系,集群内部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活动十分活跃。

(二)台州产业集群发展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民营企业进入工业生产领域的制度约束逐渐放松。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非均衡状态以及公有制经济的低效率,为具有深厚的产业历史传统和

①“五小企业”指小高炉、小化肥、小五金、小农具、小砖瓦等社队企业。参见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台州地区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7页。

②即“乡办、村办、联户办、个体户”四个轮子一起转。

丰富的冒险创新企业家资源的台州进行农村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台州的产业集群之所以能成长发展主要决定于两方面的因:一方面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为市场支持。在台州产业集群的起步阶段,民营企业往往进入对资金和技术要求不高的生产领域,这是创业企业家在外部金融市场约速和内部技术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在民营企业兴起过程中,公有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民营部门的人才培训、输送基地的功能。公有企业“流动性强”的技术、管理等人才陆续流向新兴的民营企业,剩下的往往是“流动性弱”的简单劳动力,这样造成了区域内知识流动和技术的扩散,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客观上对台州产业集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产业集群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建立配套的生产体系,在每条产业链上的企业,经过不断的学习,创新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和多样化,产业集群内企业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相互合作形成区域里的企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交易费用低,使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不断提升。

同时,台州当地充裕的劳动力、低廉的原材料和发达的市场网络,使台州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企业家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可以迅速组织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通过邻里效应,其他村民马上获取有关信息,迅速进入同类产品生产领域,使企业数量在短时间内出现爆发式增长,并逐步在周边地区形成产业扩散,最终在当地形成该类产品的产业集群。

六、台州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特征

改革开发以来,台州人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力开拓市场,积极发展民营企业,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好的调整,全市的经济实力得以迅速提升。2004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单位数约为9.9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25家,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352.92亿元。台州的各产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形成了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产业、医药化工产业、模具塑料产业、家用电器产业、服装机械产业、阀门水泵产业,工艺美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鞋帽服装产业等台州市九大支柱产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一)台州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①

一是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产业集群。汽车、摩托车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主要代表产品之一。其技术、资本密集度大,相关度广,对其他工业产业带动性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台州市的支柱产业,产业集群明显。

台州现有汽车、摩托车及配件生产企业3240家,企业职工近10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77家,其2005年的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为28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16.6%。目前,台州是全国摩托车生产五大板块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摩托车及配件生产出口基地,其中17家整车企业列入国家目录管理,年产量

130万台,占全国的11%左右。全国各大摩托车生产企业的配件有70%来自台州。吉利集团是全国唯一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年生产能力30万辆轿车的汽车工业城正在建设中。台州还拥有较为发达

①详细资料可以参见台州市人民政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2003年。

的汽车配件行业,轿车变速器、橡胶密封件、减震器、电动刮水器、机油冷却器等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生产机油散热器和中冷器的天台银轮机械公司是美国康明斯、英国珀金斯等世界500强企业的配套工厂。彪马公司的农用车产销量也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台州市医化产业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着力开拓市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九五”以来,经济总量、经济效益、运行质量均高于全省行业平均发展水平,已形成了抗肿瘤药物系列、激素及计划生育系列、头孢类药物系列、中成药和保健系列、医药塑料包装等五大系列生产基地。

2005年规模以上医化企业有347家,已形成了以浙江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东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仙琚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永宁药厂、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贝九洲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主的医化群体。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19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11.3%,其中近一半出口,是全国最大的医药化学原药生产出口基地。

三是模具塑料产业集群。我市的塑料、模具产业萌芽于上世纪50年代,起步于70年代,到80年代,塑料、模具产业逐渐开始形成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促进了塑料、模具产业的发展,已形成路桥、黄岩、温岭三个市、区的产业带,已成为台州经济的支柱产业。

台州的塑料、模具业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了台州“模具之乡”、“塑料制品王国”的美誉。2003年黄岩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塑料模具国家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全市共有塑料及模具生产企业9397家,注塑设备3万多台。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模具塑料制品企业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占规模以上全部企业工业总产值的7.2%。除生产日用塑料外,逐渐向工程塑料、机电零配件、医药包装塑料和医疗器械等方向发展,全国各种家电、汽车塑料配件90%以上可在台州加工完成。模具产业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拥有200多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中心设备,产品95%为塑料模具,仅电视机外壳塑料模具就覆盖了全国50%的电视机生产厂家。

四是其他产业集群。家用电器产业是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市工业经济、扩大出口创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产业之一。已形成了以“星星”、“双菱”、“苏泊尔”和“爱仕达”等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台州的服装机械及配件工业起步于八十年代,近年来发展迅速,异军突起,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骨干企业为龙头的格局。台州服装机械产业共有生产企业225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5家,产品包括各类工业缝纫机、家用多功能缝纫机、电动裁剪机等,品种多达200多种。年产量280多万台套,销售产值152亿元,占全国的40%,产量和出口量都居全国第一,产业中涌现了飞跃、中捷、宝石、杰克、通宇、大洋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其中飞跃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出口企业,多功能家用缝纫机产量全国第一,台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服装机械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

台州拥有泵和阀门生产企业上万家,其中泵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规模逐渐扩大,生产厂家也迅速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如温岭市以潜水泵、螺杆泵、家用泵等为主,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4%。而椒江、临海、玉环等地则分别以真空泵和试压泵、多级泵和循环泵以及微型泵和增压泵等系列产品为主。所有产品不仅占据了国内的大部市场,还大量出口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台州阀门业与泵业一样,经历了起始阶段、积累阶段和调整提高阶段,目前共有生产企业10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玉环县,产品有近30个品种600多个规格。

另外还有仙居的工艺美术产业、温岭的鞋帽服装产业等都有了快速的发展。

(二)台州产业集群的特征

一是集群发展的总体特征。总体来说,台州产业集群有以下显著特征:第一,每个地理区域大部分企业基本围绕同一产业、或紧密相关产业、或有限的几个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第二,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具有某一个或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联结,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分工。第三,通过集群成员之间供需关系的联结,实现采购本地化,实现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第四,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但整个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很大的市场占有率。第五,集群产品销售具有极强的市场渗透力,部分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集群和地区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局面。

二是台州产业集群的具体特征。产业集群的具体特征概括为地理特征、内部成员关联特征、经济外部性特征等三个方面。首先是地理特征。地理空间集聚的含义是构成产业集群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上彼此邻近。结合台州实际,产业集群往往以某一县、某一乡镇为地理边界,而且与行政边界具有显著的重合性,这主要是与台州企业集群发展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有关。其次是内部成员关联特征。常见的内部联结模式有的以价值链为主导,有的以市场竞争合作互动为主导,还有的以公共性投入、生产要素互享或互补为主导。第三是经济外部性特征。经济外部性是产业集聚的最根本特征,它来自非正式创新网络内部R&D溢出、知识溢出、资源和信息共享、技术基础设施共享、社会文化约束等。这些要素的外溢和共享,降低了各种互补活动的成本,导致了群体经济效应。

七、台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台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现状

自“九·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至今台州的科技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台州产业的质和量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有了大幅度提升。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显示,我市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五位。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台州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工作氛围初步形成。台州撤地设市伊始,市委、市政府就制定了《关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决定》,对“科教兴市”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战略实施和重点任务、相关的各项政策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此后,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了《关于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若干意见》,《台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为台州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建立和完善了科技进步考核体系。调整充实了考核内容,突出了现阶段科技工作的重点,工作机构、领导力量都在加强,全社会科技进步意识逐渐提高,初步形成了各部门协同作战,共促科技进步的氛围。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政府科技投入逐年增加,市(含三区)、县级市财政科技投入都达到财政支出的3.4%以上。企业科技投入大幅增长,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重点骨干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5%和3%以上,海正等一些大企业甚至达到8%以上。

科技宣传工作初见成效。市委市政府在推进科技进步方面的理念,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得到及时宣传。实施高科技战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八个一批”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等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工作思路在全市上下得到较为全面宣传和贯彻实施。

二是台州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积极实施“八个一批”工程,把市政府提出的实施高科技战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工作努力落到实处。“八个一批”工程经过一年来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全市拥有部级高新技术企业3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4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00个,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6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73家,市级高新技术产品97个,2005年全市16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0多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为台州产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我市制订了《2003-2007年台州市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计划》,引进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台州设立分支机构或联合共建中试基地、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50家,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中心等一流装备。目前,全市有部级技术中心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8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39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8家,市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5家,提高了企业乃至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产业提升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市组织实施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至2005年全市共有64个项目获国家项目立项,已累计实施了136项部级火炬项目,2005年新增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7项,获国家资助1110万元,另外我市还承担制造业信息化项目、纳米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国家863项目多项,极大地推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是台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框架初步形成。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实施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引进“大院名校”的战略决策,开展与中科院、国家部委属科研院所及国家重点高校合作的途径,利用政策引导企业引进“大院名校”科研机构在台州建立分支机构、或联合共建中试基地、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变过去由企业自发、单一的引进方式为政府引导为主,开展团队式引进、股份制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引进方式。经过半年来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共引进“大院名校”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10家,列全省第一。市政府每年都要举办一届全国(台州)科技成果、专利技术暨新产品展览会,每届都要根据我市重点行业特点邀请全国各地院校数百所、专家近千名,与我市企业开展技术对接,产生了良好效果。每年市政府还组织发动我市企业参加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成交额颇为可观。市政府还多次邀请浙江省博士后联谊会的博士后、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和研究生来台州开展科技合作活动。

加大对科技中介的扶持,发挥他们的作用。全市各级政府和科技行政部门积极支持各类科技中介事业的发展。各生产为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科技中介组织,为全市企业在引进科技成果、科技咨询、技术评估、申报国家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

建设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台州市场及各县(市、区)分市场,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自从省政府、科技部和中国知识产权局提出建设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以来,台州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科技行政部门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各级市场运作良好,通过网上技术市场,我市企业能较全面地了解科研单位和科技人才信息,寻找技术依托伙伴,及时解决难题。网上技术市场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我市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深入贯彻实施科技接轨上海战略。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这一重大战略和市委、市政府这一中心工作,抓住接轨上海的机遇,构建引智平台,提出了依托上海知名高校,建设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的设想,这一设想提出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也得到全市各类企业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深入调研,了解台州企业对建设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的参与意愿,形成了建设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的建设方案和具体步骤,完成了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的选址工作,制订了《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入园企业公约》,工作进展顺利。

(二)台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是集群成员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从单个集群成员的状况看,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和技术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最关键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企业对技术开发和软件开发投入不足。具体表现:一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偏低。二是技术改造过程中,过于注重硬件而忽视了相应技术软件的引进,使得设备的利用率和潜能挖掘还处于较低层次。三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成员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以及对现有科技人员的激励措施。第二方面是信息和知识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由于中小企业集群一般依赖国内市场,在信息搜索方面存在内向化倾向,对国际产业技术发展信息的收集与快速反应方面远不能达到同国际大环境接轨的要求。另外,企业普遍不够重视知识创造,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短,迫使集群内企业不停地转换产品,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转换成本。

二是集群技术能力不足制约集群创新水平。台州产业集群,客观上由于技术资金和历史等因素制约,基本定位在机械工业、化工、轻工、工艺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领域,虽然都是一些传统产业,但若能以高新技术或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之,同样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调研发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恰恰是台州产业集群的弱项。

产业集群技术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集群成员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然而现状是集群成员企业技术能力普遍较低。此外,集群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以内部人力资源水平提高、信息水平的提高、集群组织间知识互动和技术知识基础结构的不断完善为基础的,而实际中这些因素基本比较滞后。具体概括为:第一,支持集群技术能力增长的各基础要素发展失衡,其中人力资源水平和信息管理水平成为瓶颈因素。第二,技术能力在集群企业间分布不均是普遍现象。除了有限的技术领先企业外,绝大部分企业技术能力不足,因而制约了整个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企业基本没有制定技术发展战略。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这些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竞争手段还局限在低层次的竞争态势上。

三是集群创新体系不健全制约着集群学习。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更高层次上体现在其内部成员的协同创新上,这些协同创新通过成员之间的知识互动和动态学习实现,而这又是以集群内部的专业分工、产品合理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前提的。但是,台州产业集群由于存在产品结构、产业分工定位等方面的问题,很少有合作创新现象。这样,使得产业集群的很多潜在优势不能得到发挥。

四是集群中缺乏相应的技术基础设施。技术基础结构设施包括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机构和组织(科教机构、研究与服务中心、行业协会及商会),交通网络、公共设施、通讯网络设施等。由于集群内部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需要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支撑。从台州的产业集群情况看,普遍存在技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问题。这些集群居在地由于没有可以向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和知识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门为企业服务的研究机构存在,这就造成了大企业只能进行内部研发,或者与地区外部的大学或者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发,由此导致协调成本和信息成本的上升;而无力进行研发或与外部研究机构合作的中小企业,只能处于简单的技术模仿。技术基础设施的短缺阻碍了集群的发展。

八、提高台州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亮点,而我市产业群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体层次还比较低,难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必须不断地提高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市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是进一步构建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在产业集群中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是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作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集群内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着重要的地位,需要重点建设。不同的产业集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科技创新中心的不同组建方式,既可以通过集群内相关行动主体共同组建科技开发中心,也可依托集群内某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政府鼓励企业到大城市建立研发机构,如建立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也是构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的有效方式。产业集群中不同行动主体的积极参与而形成有力的科技创新网络,是集群科技创新平台进行有效科技创新的关键。其中,院校源源不断地提供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思想,为科技创新培养人才,为集群内科技创新人才更新知识;科技服务机构提供了科技发展的国内外前沿信息,可以减少科技创新中不必要的重复,从而有效地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企业及时地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是集群科技创新的源动力,直接拉动着集群的科技创新水平。

二是建立区域或产业集群内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与风险(创业)投资基金,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扩散。科技创新成果的及时商业化,既是科技创新成果扩散的有效方式,也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终方式。科技创新成果商业化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通过知识产权交易,进行有偿转让;二是科技人员创业,直接将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多者数以千计),科研与产业之间存在着大小不等的交易费用,因此,为了减少此类交易费用,促进科研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在集群内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为科研创新单位与企业之间搭建有效的交易平台。在规模较小的产业集群内,组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不经济,可以考虑组建区域内的综合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若产业集群内存在着较多的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科技创新人员可以借助风险投资(创业)基金自行创业,也是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方式。

三是着力打造基于学习与竞合的集群文化,增强产业集群内部的科技创新活力。产业集群因地域的接近导致了学习与观察的便利性,致使“空气中飘荡着行业的秘密”。这只是产业集群经济外部性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自发与被动型的效应。这一效应对于科技成果的扩散还远不够,必须着力打造基于学习与竞合的集群文化,倡导集群各行动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同类企业之间既竞争更要合作,产生较强的联合行动效应。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一项科技创新成果很容易扩散,并引进仿效与再创新,从而形成较强的挤压效应,导致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产生与扩散。

四是建立基于信息化的沟通渠道,及时传递科技创新信息。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科技需求信息与科技发展信息,对于科技创新人员和企业人士来说,都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科技创新人员及时掌握科技需求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创新;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信息可以很好地利用他人的科研成果而进行有效的创新,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企业人员及时掌握科技创新的信息,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科技创新成果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也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及时地科技需求信息,可以为科技创新人员提供有效的科技创新需求。因此,在科技创新平台中需要建立以IT为手段的科技创新信息网络,及时向各方传递科技创新信息。

五是精心培育企业孵化器,为科技创新提供更直接的支持。企业孵化器又称之为企业创业中心,是通过提供一系列新创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帮助和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经济发展手段或企业运作形式。企业孵化器在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产业集群的技术开发中心内设企业孵化器可以吸引那些具有科技创新能力但缺少资金的科技人员进驻,快速地产生科技创新成果并及时地商业化。

六是强化政府对产业集群中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内的共性技术既是产业集群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地方政府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解决产业集群内的共性技术难题,既是产业集群内各行动主体的任务,也是地方政府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解决产业集群中共性技术难题时,作为共性技术的受益者,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应充分发挥能动性,但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在技术、政策与经费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

七是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群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群的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需要加强区域形象的宣传,加快城市功能的完善,以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来台州落户。加快社会保障系统的建设,创造安全的社会环境。利用先进的金融管理思想,引进具有先进理念的金融机构来帮助区域更好的整合自身资本。政府对产业集群及其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要运用财政、金融等方面政策对产业集中创新上进行支持,进而使集群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八是通过制度创新推进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政府部门职能要从以前的管制转向服务,以直接参与企业控制转化到创造良好的环境。产业集群中创新活力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这种创新活力来源于地方文化中蕴涵的企业家精神,不屈不挠和敢闯敢冒的台州企业家精神是台州产业集群创新文化。通过制度创新,发挥台州机制灵活的优势,促进产业群体中各大行动主体的“强强合作”,形成和维系本地健康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而形成有台州特色的科技创新机制。

九是造就一批创新创业的企业家。区域发展的标志之一在于是否能持续不断地繁衍企业,是否能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归根到底,区域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家。因此,有无足够的本地企业家(企业家密度的高低)是区域发展的根本问题,需要创造一种创业氛围,鼓励创业或培育本地企业家。

创业是区域发展的源泉。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造成大量的失土农民和下岗职工,区域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增加就业机会和创新,这个任务只有企业家才能完成。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靠大量的中小企业家,而创新是企业家的生命,政府通过健全的政策,法律环境建设使企业家不断涌流,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就不断提高。

产业集群范文篇8

(一)集群对地区竞争优势的影响

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一词,之后又在1998年发表的《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新的高峰,他认为,产业集群往往从三个方面增强区域的竞争优势:

提高该区域成员企业的生产率,具体表现为:集群提高了企业专业化程度;空间的临近性、技术联系和人际关系使技术和专业化知识在集群更好地传播和积累;集群可以促进产品互补和联合营销;同时集群会给面临相同环境的竞争者带来强大的激励效应。

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增强了创新能力。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使之成为创新中心。同时近距离的观察模仿,使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管理方式得到迅速扩散,增强了企业快速反应的能力和灵活性。集群有利于判定创新需求,降低参与者在获取信息上的花费,更能灵活地将创新机会转化为运营和战略优势,从而带来未来生产率的增长。

促进新企业的建立。集群提供了更丰富的资产、技术、投入和员工配置,从而能够降低新企业进入的门槛,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

(二)战略联盟的作用

战略联盟是通过若干个组织的力量以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的一种合作,合作途径是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可为合作各方提供显著的优势:通过整合联盟中分散的公司资源凝聚成一股力量,使各方原有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各自的相对优势在生产规模扩大的条件下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战略联盟有利于分担和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尤其是有利于降低技术风险,并且有利于使合作者在各自独立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避免双方展开两败俱伤的竞争。同时,通过联盟可给各方带来工程技术信息和市场营销信息,使他们对于新技术变革能够做出更快速地调整和适应,大大提高市场运作速度。

战略联盟是重构产业集群内成员关系的合理选择

产业集群和战略联盟都追求共赢,它们具有两个鲜明的共性特征:资源共享和竞争与合作并存。基于此,本文提出可通过战略联盟重构产业集群内成员关系。

(一)解决产业集群拥挤效应和过度竞争的必然选择

由于各地区要素禀赋差异,一些相同行业的企业在市场的引导下开始向要素禀赋较好的区域集中,逐渐形成了产业集群。在固定区域内,优势的要素禀赋是有限的,随着企业及相关上下游企业数量的增加,当超出该区域的容纳能力时,必然会导致企业相互争夺资源,出现所谓的拥挤效应。同时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其所处的行业会发展成熟,市场会趋于饱和,企业想从竞争者手中抢夺市场份额就越发困难,这就需要做大产业集群整体规模,形成共赢格局,于是战略联盟就成为产业集群解决拥挤效应和过度竞争的必然选择。

(二)降低集群内企业交易费用的有效手段

在集群内部,企业通常是高度专业化的,他们的产品有许多是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必须相互配套组合,才能成为市场上的最终产品。为了实现中间产品的组合,大量的中间交易就会在集群内部的企业间发生。由于上下游企业之间在中间产品的供需量不明朗、市场信息不均衡的情况下会出现上游企业囤积产品,或下游企业无处购买原材料甚至向集群外寻找中间产品的情况而导致交易费用增加。企业战略联盟有助于上下游企业在集群内部形成一个相对明朗的市场环境,使企业可以更迅速地根据市场变化做出调整,优化使用企业资源,降低集群内交易成本。另外,企业战略联盟还可以通过专业人才库与人才流动机制,减少人才交易成本;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供销网络和批量通道的形成,节省大量的渠道成本。总之,战略联盟能够大大降低集群内各种交易费用。

(三)增强集群成员对外竞争优势、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

集群内中小企业占有绝对比重,在技术、资金、品牌等方面处于劣势,一旦形成战略联盟,相互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精细的专业化分工和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就会形成集聚经济效应,提升企业和集群整体的市场竞争力。联盟有利于集结各种资源,节省研究成本,分摊风险。战略联盟实际上组合了集群内可用的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通过交流与合作,可解决中小企业学习能力不足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难题,增加企业创新的成功率。随着集群区域创新氛围的培育,战略联盟可以联合集群内多个企业投入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研究中,实现科研资金和生产技术的联合,从而有利于集群创新的出现。

产业集群中战略联盟的形式

(一)初级的价格联盟

在产业集群中当产品差异并不明显时,由于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强,导致产品的竞争在市场上体现为产品价格之间的竞争,控制价格是企业取胜的关键,此时可建立价格战略联盟以避免集群内企业间的恶性价格竞争。

(二)技术研发战略联盟

产业集群中企业多为高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够雄厚、难以承受住巨大的技术风险,因此,相互间可结成技术研发战略联盟来降低技术投资风险,技术研发战略联盟是基于单个企业各方面的资源限制而需要结成联盟构建技术研发平台,共享资源信息。

技术研发联盟形成的发起人不同可有不同的合作框架:一种是大企业主导型,由于大企业具有相对资源优势,它往往立足于集群内核心技术的开发,处于主导地位,而企业或辅助企业进行边缘技术的开发。另一种是共同开发型,这种联盟不分企业大小,也不分主次,联盟只为各企业开发同一技术提供资源平台,核心层企业与企业一起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开发,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前一种形式的集群联盟相对比较紧密,在遇到危机时也能以集群的力量应对,不容易发生矛盾。而后一种由于平时关系就相对松散,往往在发生危机时各方利益得不到很好权衡而使联盟瓦解。(三)区域性品牌战略联盟

人们对一个地区的认识和记忆,常常与当地最有名的产业有关。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吸引国内外的消费者或经销商,消费者或经销商的大量增加,反过来会进一步提升区域的品牌效应,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就会向有品牌优势的区域流动,使区域产业集群更好地发展。通过区域性品牌战略联盟着力培养产业集群,就是培育区品牌,增强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打造区域品牌,产业集群成员应该利用整体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对外宣传阵容,联合开展对外宣传,改变中小企业没有实力开展宣传的状况。

(四)产销战略联盟

产销战略联盟是指处于同一分销渠道的多方成员(供应商与分销商)之间通过签定协议的方式,按照商定的分销策略和游戏规则,共同开发市场,共同承担市场责任和风险,共同管理和规范销售行为,并共同分享销售利润的一种战略,具体形式有两种:联合生产和联合销售战略联盟。联合生产战略联盟使分散在不同企业中的最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力结合起来,完成产品的制造过程。联合销售战略联盟是联盟一方利用另一方或双方相互利用对方的渠道销售自己的产品,以实现销售的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高登第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

产业集群范文篇9

论文摘要:比较“第三意大利”和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的增长模式,从产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集群诸方面发现两者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就两者的区别来看,浙江区域块状经济有其不容忽视的劣势。对此,要借鉴“第三意大利”成功的经验,使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得以升级转变,从中求得飞跃发展。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农业地区在欧洲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获得了快速的产业增长。这一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地区,通过农村工业化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中小企业走网络化的发展之路,改造和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进而成为意大利经济的特色与支柱。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面临着类似于“第三意大利”曾经经历过的发展瓶颈,从历史角度比较浙江与“第三意大利”,从中发现二者异同点,总结“第三意大利”的经验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所作出的调整,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比较“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

“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在产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集群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且在迎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承接的挑战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对比二者会发现在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政府支持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2.1相似点

产业类别:“第三意大利”的特色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家具产品、个人用品、食品、金属纤维产品和特殊原料的生产;浙江的区域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机械用品的生产和包装产业。两者的企业大多集中在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的分散性的部门。

企业规模:浙江与“第三意大利”的区域经济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占绝的重要的地位。意大利的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意大利总出口额的56%(不考虑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下无法统计的零星企业出口),而在浙江67万多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88.7%。

企业集群:企业集群具有动态性,在“第三意大利”与浙江,由于经济环境良好,企业规模较为平均,存在较小的进入壁垒或退出壁垒,因此企业集群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市场显现饱和迹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和市场份额继续提高已十分困难;经济全球化使产业机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来自低成本地区的竞争使部分产业区处于不断萎缩之中。

2.2不同点

一是行业协会。“第三意大利”是以行业协会为纽带形成的紧密的企业网络。这些行业协会的存在将大量分散的中小型企业在地域内有机地集聚成一种网络,一方面实现有序的生产,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生存的合理规模,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处理对外贸易摩擦的效率和能力,通过品牌优势减少摩擦的发生,提升该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浙江行业协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行业协会数量少,很多产业集群中没有协会,而存在的协会中大部分具有浓烈的官办半官办色彩;(2)部分行业协会发展层次低、覆盖面小、功能弱小;(3)人才资源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专职工作人员少,人员素质不高;(4)行业协会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经费收入渠道面窄、量小,无法维持基本需要;(5)制度不健全,自律机制不强。

二是品牌文化。意大利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资源。“MadeinItaly”商品最核心的是文化含量高的个人与家庭用品,这是一种“意大利式生活”的文化,实际上是由意大利的历史、艺术等凸现出来的意大利文化的高端品位所赋予的——这些产品不单单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包含有一种特色文化。

浙江立足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上,从一个区域的角度而言,同样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浙江的产品多是贴牌生产,无法体现文化内涵,甚至仅仅是低技术或零技术的简单加工,从而不仅散失的是产业链高端的巨额利润,更会带来优势缺失、产业链固化风险以及对外贸易高频率摩擦带来的损失。

三是技术创新。面对创新性竞争的挑战,意大利中小企业改变了以往以赚钱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做法,将企业的研究开发目标定位在获得长期竞争力上。意大利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工艺创新。

浙江产业集群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不少产业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一方面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浙江的产业集群大多尚未形成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另一方面在无法通过地方集群获得内部发展动力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转而寻求外援,与跨国公司建立联系,从而导致在技术创新上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四是政府支持。强而有效的政府支持是“第三意大利”成功化解全球化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中央政府给予有力而多方位的支持,而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具体而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央政府扶持方面,为了适应新经济和新技术的要求,意大利政府先后颁布了许多政策、法令支持中小企业。中央政府的指导性政策对于不同现实状况的各个大区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因此也必须加重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1998年,意大利政府正是为了强化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颁布了《巴萨尼尼法》,允许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或调整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向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法律、行政管理、税收方面的咨询,在研究市场和制定企业规划方面给与指导,为使企业获得贷款而提供金融方面的帮助,以及指导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随着浙江产业的发展,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给予的极大的关注,也从不同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一方面从科技园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来看,地方政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原先分散杂乱的作坊式生产集中并且进行一定的规范。另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上,主要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实施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扶持的政策、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教育专项、863专项、火炬专项等专项贷款,2006年底国家经贸委又下发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担保。然而仅仅是政策的颁布,还并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这一老大难问题,重点还在于政策实施的途径与渠道。而这一方面就需要地方政府相应的建设。而据了解在浙江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中小商业银行和必不可少的担保机构等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缺失,或是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功能,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支持可以建立并且有效运行其功能。并且与中小企业相关的一些法律也并不完善,一些重要的指标体系也有待发展。以上分析了“第三意大利”和浙江块状经济发展中四个方面的不同,也正是这样的不同导致两个地区发展的差异。“第三意大利”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所作出的调整也正是上面有别于浙江的四个方面,无论是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还是政府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使“第三意大利”成功越过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化解了风险。而浙江正处于浪潮端口,能否进一步升级,各方面仍需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3“第三意大利”提供的启示和对策

中小企业更高程度的集群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效的运营模式,浙江产业集群模式基本上是自下而上形成,但为了进一步提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仅靠市场的力量以及地理位置上的重视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在产业政策、企业发展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和因势利导。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学习“第三意大利”完善的中介组织经验,大力营造产业配套环境和完善的中介系统。一方面,建立“产业训练中心”,这一中心要结合产业人才的需求,持续提供最新的劳动力训练计划,以此来调节弹性生产制度中高水平劳动力流动的劳动市场;另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合作。通过在企业与大学以及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形成共同学习的机制,以此加快知识创造与扩散的速度,抓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此外,提供多方的融资渠道,是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以及建立专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专业银行等。

(2)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产能标准,并进行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研究,正确引导产业链投资重点和中小企业配套,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生产决策的依据,在资源配置、产品配套上有的放矢。此外,加强质量检测和环境污染控制,从而促使使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恶化。

(3)向“第三意大利”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生产看齐,浙江产业区必须逐渐摆脱以低成本的劳动力投入作为地方生产系统经济效率的主要力量。加强文化素养,培育企业环境,塑造地区品牌。引导产业区集中精力经营少数强势品牌,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努力向产业链前

端跨越。

参考文献

[1]刘乃全,李勇辉,王琴.2003:中小企业:意大利通往繁荣之路[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盛世豪,郑艳伟.2004:“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王缉慈.2001: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大出版社.

[4]董丽云,王少华.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中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J].经济论坛,2007,(17):9-11.

[5]管福全,吴伟光,伍士林.进一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7):85-87.

产业集群范文篇10

动漫原创产品开发

作为一个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动漫的生命力是与原创息息相关的,离开了原创,动漫产业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加强动漫原创产品的开发,才能使动漫产业有着源源不断的发展源动力,才能不断的开拓市场和发展疆域,原创是动漫的灵魂。要想推进动漫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必须为动漫原创产品的开发为基点。

(一)动漫企业要加强原创开发投入

作为动漫产业,要对原创引起充分的重视,在原创产品的开发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以支持原创动漫产品的制作和开发。没有好的动漫产品,就不能吸引消费者,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后续的一系列的下游产业的发展和衍生品的开发也将失去支撑。动漫产品的原创是我国的一大弱项,是发展中的软肋。其实不是不重视,也不是没有原创,只是原创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差,空有量,而没有质的提高,而且模仿的意味较强,真正的创作稀缺,难以给人们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多是昙花一现。没有鲜明的特征,没有文化背景依托的动漫原创是不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我国动漫产品的一味模仿,使其不具有区别性。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浩渺的历史文化,在文化中有不少的寓言、经典故事,可以作为动漫原创的题材,这些为人们所熟知的故事和人物,不仅能缩短消费者接受的时间,让其第一时间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而且也能继续发扬我国的悠久文化。总之,一定要充分利用我国的文化资源,创建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的产品。这就要求创作者要本着传播我国悠久文化的思想,结合我国的民族特色,不仅要学习国外的先进制度和技术,以及对情节和角色方面的处理,更要发挥我国传统文化优势和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在场景布局背景设计等领域结合我国民族特色风景,创作有民族特色的动漫画作品。

(二)提高动漫创作者的素质

要创作出真正的精品动画,就要求创作者本人有着极高的综合素质。动漫产品是一种文化消费品,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另外要去掉浮躁和功利心理,要求创作者有一颗相对纯粹和丰富的心灵。动漫创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基于文化同时也可以一种文化的,应该有一个缓慢的沉淀过程。应该精益求精,对品质严格把关,不断追求卓越的质量,孜孜不倦地探索,以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另外,动漫的创作是一个集体协作的过程,要创新创作模式,依靠创造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发挥各自的才智,在多元化思想的碰撞下产生火花,不断创作出新的形象,同时初创作阶段要给创作者充分体验生活,了解消费者需要和偏好的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创作出来的产品不是漂浮着的,是可以与市场需求完美对接的。

(三)政府要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动漫产业集群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动漫产品的开发创作也需要政府给予充分的资源和政策、制度支持。首先要积极鼓励动漫产品的原创。形成全国性质或者区域性的动漫原创产品评选和奖励机制,并加强宣传,让更多的动漫企业加入进来,发掘更多的原创人才,调动动漫产业主体的积极性。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文化底蕴厚重,这样将有助于动漫产品开发本土原创品牌,创造原创作品及动漫形象,同时要调动政府的力量,支持一批有潜力的动漫企业发展,培养出有影响力的动漫品牌,既要抓自主创新,又要抓品牌培育,只有创造出自有品牌,才能更好地扩大影响,推广衍生产品,扩大知名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宣传,更好地推广动漫产品,要加强动漫产品的会展产业建设,将动漫产业发展与其它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将展会发展作为辅助措施。另外,还应该支持和鼓励企业在动漫原创产品推出成功后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衍生产品,完善下游的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的合作,使产业链条间的交易成本降低。要想整个产业链条运营更加通畅,就必须促进形成从研发开始到制作、运营、传播、销售以及衍生品拓展的一系列的价值链条连接在一起,带动整个动漫产业的发展,整合整个动漫产业的资源,是集群化发展更加便利。依托于原创,引导动漫开发的商业企业与服装、玩具、餐饮、文具等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和对接的方式,引导其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衍生产品,打造有区域特色的动漫产业链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集群化发展的背景下,不同的地域应当有不同的分工,比如动漫人才丰富的地区可以从事动漫创作、演艺和动漫出版等;周边地区可以以动漫游戏开发和推广,以及动漫产品在服装、玩具、文具等产品中的渗透和衍生品的开发为主,教育发达的地区可以以动漫人才的教育为主,这样可以形成一条动漫原创、动漫产品制造、动漫游戏产品消费、传播的完整动漫产业链。同时为集群区域内外各方搭建动漫产业链交易平台,促进多方深度交流与合作,引导动漫产业更加健康、持续和蓬勃的发展。创意是动漫产业的核心,也是其灵魂。所以必须充分肯定创意的价值,鼓励并保护原创精神。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不得不面临的自身的软肋:动漫产品的复制成本极低,盗版和侵权成本极低,这也是制约很多动漫原创产品开发的原因所在:因为动漫企业担心前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原创动漫产品的开发,但未等到其经济效应完全显现出来,企业还没有完全从其原创产品和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中受益,其研发成果却早已被其它侵权企业滥用。这对于动漫企业是个难以克服的瓶颈,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是无法解决的,所以作为政府,必须为动漫产业的集群化的发展提供好的法律环境和发展平台,必须充分保护原创的知识产权,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增加其侵权潜在的风险及成本,不然将出现经济学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导致在动漫市场上侵权企业肆意妄为,从受害企业的智慧成果中非法获益,并形成恶性循环,使动漫产业最终走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