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事迹材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1:00:45

财政事迹材料

财政事迹材料范文篇1

丰富内涵,展我巾帼英姿;精益求精,创我工作辉煌;锤炼品质,为我超凡价值;克己奉公,树我公仆形象。奉献我们的爱心,服务我们的社会,共建我们的家园。

以“铜梁龙”而闻名海内外的铜梁县,地处渝西地区,是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城镇。在这座美丽、文明的渝西小城,有一个被称为新世纪“红色娘子军”的优秀集体——铜梁县会计票据管理中心。

铜梁县票据管理中心是铜梁县财政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中心在职人员虽只有18人,女职工却占了15人,真可谓是地道的“娘子军”。我们当中有人近中年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仍激情于工作的老战士;有刚为人母,家务繁重的年轻战士;也有刚走上工作岗位极富活力的新战士;当然还有默默支持妇女同志工作,毫无怨言的男战士。正是我们这样一支以娘子军为主力的特色队伍,用特有的品质为铜梁财政打出了新时期的完美战役,用辛勤的耕耘,在会计票据管理这一天地里谱写了华美的乐章,展示着新时期妇女的新形象。中心18名干部中有高级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4人,其中还有1人已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心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了“铜梁县巾帼文明示范单位”、“重庆市巾帼文明岗”、“铜梁县青年文明号”、“重庆市青年文明号”、“铜梁县优秀窗口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科室”等荣誉称号。示范岗带头人,财政局分管副局长周云霞同志更是我县有名的才女,在我市财政系统也是有名的模范人物,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财政干部”,是我们中心女同志的榜样。中心的工作得到了铜梁县委,铜梁县人民政府领导们的高度评价,市、县妇联对我们这支队伍更是赞赏有加,大力支持我们中心申报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并主动提出推荐。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争一流

会计票据管理中心承担着全县的财政票据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及乡镇的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同时还负责会计学会及珠算协会的工作、工作比较繁忙,责任重大,在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中,我们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由财政局副局长周云霞同志任组长,中心负责人任副组长,负责创建活动的具体事务。年初制定了具体的创建计划,并将该项工作明确在目标责任制内,以确保创建活动有制、有序、有效地开展。财政局主要领导在百忙之中也经常关心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周云霞同志更是时常深入“中心”督促检查“巾帼文明岗”计划及相关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比较健全的管理,切实将各项创建措施有机地落到实处。

二、以人为本提高素质树形象

工作中我们以女性的细心与温情,为办事同志带来片片温馨和欣慰,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待人似待已,热情周到。每个人都以“巾帼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文化修养、积累专业知识,比业务,比特长,比服务,比贡献,“比学赶帮超”在中心内部蔚然成风。我们从每件小事做起,小到办事同志到来时的一杯水、一张椅、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努力将党的温暖根植到每个人的心中,充分展示新时期,新形势下女干部的良好形象。我们积极参加市、县妇联倡导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业务服务,爱心服务......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二篇:公司巾帼文明岗先进事迹材料

公司财务部“巾帼文明岗”共有名女同志,她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自己的各项工作,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创先争优,认真努力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优异成绩,全方位推进公司电力事业的发展,用数字抒写美丽诗篇,展示了新时期电力女职工的靓丽风采,成为全公司职工学习的榜样与楷模。她们的先进事迹主要如下:

一、坚定政治信念,永葆新时期电力职工的先进本色

2014年,财务部“巾帼文明岗”女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公司保持一致,坚定政治信念,立志做新时期电力优秀职工,搞好各项财务工作,为发展公司电力事业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她们坚持把理论学习摆在首位,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创先争优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与业务技能。她们能够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在当前公司发展的大好形势中,如何立足本职,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们永葆新时期电力职工的先进本色,认真负责,勤奋俭朴,公道正派,以诚待人,以理服人,获得公司职工一致赞誉。为此,她们所在财务部荣获省公司财务知识竞赛第一名,被省公司评为2014年度财务工作先进单位。

二、认真扎实工作,推动公司财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强化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财务部“巾帼文明岗”女同志遵照国家会计法规、省公司的会计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健全、完善涵盖经济业务活动各个方面的会计管理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她们通过参加学习培训,增强自律意识,用法规制度武装头脑、约束会计工作行为,加强内控审计,严格落实“零差错”工作目标,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公司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2、刻苦勤奋,夜以继日,完成年度财务决算任务

年度财务决算是企业经济业务活动、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综合体现,财务部“巾帼文明岗”女同志非常重视年度财务决算工作,为确保2014年财务决算工作的顺利进行,超前谋划,召开财务决算布置会议,对决算所涉及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精心组织和详细布置。决算过程中,财务部“巾帼文明岗”女同志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全身投入到决算当中,对决算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妥然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年度财务决算工作顺利进行。繁忙的年度财务决算工作,使财务部“巾帼文明岗”女同志不能准时下班......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三篇:国税局巾帼文明岗先进事迹

县国税局办税服务厅是一个以妇女干部为主的群体,负责全县所有纳税人的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税务登记管理、纳税咨询、涉税申请受理等工作,女税官们把“巾帼文明岗”争创活动作为一面旗帜,努力为纳税人办好每一件事,征收税款达3.55亿元,人均征收达1691万元。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和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检查组到该局调研时,对服务厅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服务厅先后荣获自治区“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一、领导重视,开启“创建”新局面

办税服务厅是税务系统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纳税人的“窗口”。为加强窗口建设,柳江县国税局党组把办税服务厅作为各项文明创建工作的重点,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文明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把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纳入县局文明创建工作目标抓紧抓好,领导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在县局领导班子模范引导下,办税服务厅的女税官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旺盛的工作斗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她们按照县局制定的具体创建规划,把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作为加强税务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塑造严格执法,公正廉洁、文明服务、优质高效的国税新形象,保证了各项税收任务圆满完成,推动了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二、以人为本,塑造“窗口”新形象

针对办税服务厅女干部年龄偏大的特点,该局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狠抓队伍建设,着重抓好干部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自强自立、党风廉政、身心素养“五个教育”,组织学习《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税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税务人员窗口服务技巧》,经常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礼仪培训,不断增强敬业奉献意识,建立学习型干部队伍,提高综合素质,调动妇女“半边天”的积极性,加强后继人才培养。

近年来,该局参加柳州市国税系统副科级领导干部的选拔考试,全局有5人进入人才库,该厅就占了2人。她们加强业务学习培训,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靠过硬的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国税形象。

在日常工作中,她们积极开展争当“征管能手”、“票管能手”、“微机操作能手”、“服务明星”等岗位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和服务质量。韦虹宇税官参加全国税收管理员业务知识考试,取得的成绩在广西国税系统排名25,获得了自治区国税系统“征管能手”称号。她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培养日常文明行为,坚持着装仪表、待人接物、文明用语、卫生习惯等日常文明规范行为,使“巾帼文明岗”真正起到示范、激励、带动和辐射作用。她们还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你在为谁工作”专题读书活动,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巾帼表率,营造服务新环境

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是创建“巾帼文明岗”的基础,是优质高效服务纳税人的关键。她们高度重视窗口建设,按照统一要求规范办税大厅的办公设施,统一规范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综合服务等窗口和自助服务、便民服务等办税服务区的设置,规范政务公开栏、公告栏及各办税窗口功能标识牌,公开税收流程,公开办税......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四篇:供电所巾帼文明岗先进事迹材料

她们,顶着平均每天上千笔的业务量,以较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本着“以电相连,用心沟通”的服务宗旨,奋战在萧山供电局城厢供电所营业厅第一线,日日夜夜,春夏秋冬。

她们,那么默默平凡,却又那么闪亮,先后获得了省青年文明号、省级巾帼文明岗、华东电力公司“达标窗口”、“供电营业文明礼仪示范窗口”等诸多荣誉称号。

她们,就是畔萧山城厢供电所营业厅里,那一朵朵可爱的“巾帼花”。

一对一,帮困办实事

“岗村结对”,在城厢供电所的巾帼文明岗岗员口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了。自2007年与该村签订《“岗村结对”共建责任书》以来,城厢供电所巾帼文明岗紧扣新农村建设要求,立足“电力”求和谐,围绕“服务”做宣传,将城乡文秘杂烩网妇女发展资源有效对接,定期与该村妇代会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巾帼文明岗”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六送”活动,通过“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结对共建形式,有效缓解了各类矛盾,推动了该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今年5月,文明岗又专程“送医疗、送服务”到西许村,与当地一妇女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书。该妇女是当地镇政府确认的困难户家庭妇女,岗员们了解这一情况后,与当地村妇联取得了联系,在征得本人同意后,与该妇女进行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并把萧山供电局工会下拨的首期帮扶款800元交到了她的手里。针对该妇女的突出困难,文明岗为了解决帮扶对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制定了帮扶计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并多次为受助对象的女儿提供医疗援助,真正使“科技牵手、项目牵手,资金扶持”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巾帼文明岗又将120册电子书籍送到了西许村,这份特殊的节日礼物受到了该村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岗长王晓燕表示,在工作中要真正为结对的西许村及该村的贫困妇女提供各方面的扶持,以提高全村妇女的素质、满足妇女所需为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共建新农村的宗旨。同时,“岗村结对”活动也为萧山供电局树立了良好的文明服务形象和口碑,为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营造起积极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双手,帮忙进社区

“送观念、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城厢巾帼文明岗的便民服务队活动的开展已有两三年。为了让居民用上“放心电”,营业厅的“巾帼花”们和所里的青年志愿者一起,利用双休日的休息时间,深入萧山各主要街道、社区,走进困难客户、残疾人和五保户家中,为他们在用电方面排忧解难,向广大群众宣讲安全用电知识、电力法律法规,为残疾人、孤寡和贫困老人进行安全用电隐患排查,并免费开展用电安装维修等服务。

在萧山丁家庄社区,岗员们针对该社区是老社区、居民年龄层次偏高的特点,特别准备了充分的用电知识宣传资料,为前来咨询的老年人解答了种种用电疑问。巾帼花们不仅送观念、送政策、送信息,还送服务。同行的服务队员们还主动到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为他们更换灯泡、维修电器等,为老人们送上身心的“双重光明”,得到了周边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和高度好评。

近年来,文明岗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沉”到百姓之中,不断增强同下辖各社区居民的沟通与交......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五篇:幼儿园申报巾帼文明岗事迹材料

市机关幼儿园是一所具有历史感和文化感、托幼一体的幼儿教育机构。目前是新沂市规模最大,保教质量过硬,社会、家长满意的一所幼儿乐园。机关幼儿园有着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激情和热情的教师群体,47名教职工中女性占到了91.5%,领导班子成员中9人女性有7人。女性的天地、女人的世界却有着钢铁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园领导班子的带领和影响下全园上下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积极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大家干劲足、热情高,团结协作,严于自律,勇于开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幼儿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被省市领导部门授予多种荣誉称号。

一、爱岗敬业,忠于教育。

机关幼儿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践行社会注意荣辱观,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幼儿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加强幼儿园建设,开展创新教育,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敢为人先,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

二、勤政务实,创“新”举措。

新沂市机关幼儿园近两年来以加强幼儿园建设为突破口,以创建为契机,实现幼儿园自身发展为动力,在一个“新”字上做足了文章,展现了新时期幼儿教师“巾帼”风采。

1、办园理念新:为了明确幼儿园发展方向问题,幼儿园领导在全园教职工大会上,动员全体教职工群策群力,发扬“深怀爱园之心,恪守为园之责,善谋强园之策,乐办利园之事”的精神,从幼儿园不同的角色理念出发,给幼儿园发展提建议、出高招。目的就是集中大家的智慧,为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献计献策,让教师带着开拓、创新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园发展中去。

2、办班机制新:小班化教学可以最大潜能的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平等地享受接受教育和辅导的机会,对幼儿的能力培养和兴趣挖掘很有帮助。小班化不仅是人数上的变化,更是观念的更新。确立小班化好教师=优质教育资源的理念。严格控制班级幼儿生数,切实优化办班资源。

3、管理方法新:在幼儿园管理上强调更加人性化的自主管理,试行扁平式管理体制,即让教职工自觉地进行自我管理。为了达到这种“无为而治”的境界,幼儿园在管理方法上做了一些新的、有益的尝试: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工作氛围,使教师们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幼儿发展对教师的敬业精神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有了极大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进取,有一种对自己职业的献身精神和负责精神;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使教职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对孩子、对家长、对社会负责,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负责;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园领导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打造一支“合格加特色”教师队伍的目标。并在实践中将此作为头等工作常抓不懈,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师队伍培训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宽教师的知识领域,提高其专业技能。

财政事迹材料范文篇2

**同志现任国资办副主任,同时还负责财政局机关政务工作、财政党总支组织委员工作、财源建设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他通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使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得到了较大提高。通过对业务、政务及总支党务组织工作一起抓,也给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分管工作和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的按时完成。

一、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思想和政治理论水平

一年来,他能够多抽出时间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大脑,使其在工作中成为一名全面合格的财政干部。通过近一年的学习,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务必”重要讲话有了深刻理解,认真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开展“四树立”活动中能够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在廉政建设方面,能够严格按照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自己,深入贯彻“两个条例”,通过多次学习,他在思想上、理论上有了新的提高。同时他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努力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全面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一免两补”政策,增强了其自身适应当前财政工作的能力。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做一名合格的财政干部

一是全面做好国资办工作。2004年他从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监督和运营机制,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一是完成了2003年决算报表的上报工作,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具体工作安排,对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年末决算报表进行了汇总上报,为今后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二是按照省市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对全县各预算单位及各乡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产权登记,同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资产处置过程中,严格按照国有资产处置程序进行报批。三是在企业改组改制及新上财源项目的组建过程中,本着“国退民进”的原则,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盘活其存量,在增量上做文章,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他带领国资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完成了多起资产划转等工作,盘活了部分国有企业原有的资产,安置了企业原有职工,解决了职工社会养老以及再就业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县域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强化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针对以往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到位,各部门对资产处置不能按程序严格执行等问题,下发了《桦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佳政办发〔2004〕97号文件的通知》、《桦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并组织专人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检查,对于资产应报废、划转等事宜积极查找有关资料、文件,给予认真处理,规范了国有资产管理秩序。五是认真处理上访事宜,针对县政府交待的桦南粮库青年厂、运输公司青年厂、新风商店青年由于产权纠纷进行集体上访的问题,他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的核实,并出具了界定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纠纷提供了参考依据。六是认真做好全面实行社会保障试点工作,全年对纳入并轨企业进行债务认定28户,做到了高速、快捷、保证了并轨企业及时向上申报,加快了国有企业并轨步伐。

二是积极推进财源建设,培植财源增长点。按照局里工作部署,他具体负责全县财源建设工作的综合协调、汇总上报以及与省市财源建设办公室的联系工作,针对工作压力大、沟通难度大等问题,他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2004年桦南县财源建设项目的上报工作,同时在具体工作中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保证了当年项目的早日立项投产。通过积极努力工作,当年全县已形成了资源型企业三户、产业结构调整型企业三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即将成为财政增收的一个亮点。

三是多方协调,确保政务工作落到实处。按照局领导的安排,他负责机关政务工作,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让领导满意,他在积极协调局内各股室的同时,按时完成了各类材料的总结、汇总、综合、上报,把财政工作及时反映到县里及上级有关部门,为县委、县政府在工作部署上提供了有效参考,并得到了有关领导的一致认可。每到局内各股室有较大的综合材料,有时局领导会交待给他、一些股室的同志来求他帮忙,他都从工作实际出发,从一名共产党员的宗旨出发,从“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出发,把工作作为自己的事,直至圆满完成。

财政事迹材料范文篇3

××同志现任国资办副主任,同时还负责财政局机关政务工作、财政党总支组织委员工作、财源建设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他通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使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得到了较大提高。通过对业务、政务及总支党务组织工作一起抓,也给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分管工作和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的按时完成。

一、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思想和政治理论水平

一年来,他能够多抽出时间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大脑,使其在工作中成为一名全面合格的财政干部。通过近一年的学习,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务必”重要讲话有了深刻理解,认真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开展“四树立”活动中能够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在廉政建设方面,能够严格按照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自己,深入贯彻“两个条例”,通过多次学习,他在思想上、理论上有了新的提高。同时他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努力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全面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一免两补”政策,增强了其自身适应当前财政工作的能力。

二、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做一名合格的财政干部

一是全面做好国资办工作。××年他从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监督和运营机制,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一是完成了××年决算报表的上报工作,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具体工作安排,对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年末决算报表进行了汇总上报,为今后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二是按照省市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对全县各预算单位及各乡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产权登记,同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资产处置过程中,严格按照国有资产处置程序进行报批。三是在企业改组改制及新上财源项目的组建过程中,本着“国退民进”的原则,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盘活其存量,在增量上做文章,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他带领国资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完成了多起资产划转等工作,盘活了部分国有企业原有的资产,安置了企业原有职工,解决了职工社会养老以及再就业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县域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强化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针对以往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到位,各部门对资产处置不能按程序严格执行等问题,下发了《桦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佳政办发〔〕号文件的通知》、《桦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并组织专人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检查,对于资产应报废、划转等事宜积极查找有关资料、文件,给予认真处理,规范了国有资产管理秩序。五是认真处理上访事宜,针对县政府交待的桦南粮库青年厂、运输公司青年厂、新风商店青年由于产权纠纷进行集体上访的问题,他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的核实,并出具了界定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纠纷提供了参考依据。六是认真做好全面实行社会保障试点工作,全年对纳入并轨企业进行债务认定户,做到了高速、快捷、保证了并轨企业及时向上申报,加快了国有企业并轨步伐。

二是积极推进财源建设,培植财源增长点。按照局里工作部署,他具体负责全县财源建设工作的综合协调、汇总上报以及与省市财源建设办公室的联系工作,针对工作压力大、沟通难度大等问题,他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年桦南县财源建设项目的上报工作,同时在具体工作中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保证了当年项目的早日立项投产。通过积极努力工作,当年全县已形成了资源型企业三户、产业结构调整型企业三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即将成为财政增收的一个亮点。

三是多方协调,确保政务工作落到实处。按照局领导的安排,他负责机关政务工作,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让领导满意,他在积极协调局内各股室的同时,按时完成了各类材料的总结、汇总、综合、上报,把财政工作及时反映到县里及上级有关部门,为县委、县政府在工作部署上提供了有效参考,并得到了有关领导的一致认可。每到局内各股室有较大的综合材料,有时局领导会交待给他、一些股室的同志来求他帮忙,他都从工作实际出发,从一名共产党员的宗旨出发,从“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出发,把工作作为自己的事,直至圆满完成。

财政事迹材料范文篇4

××同志现任国资办副主任,同时还负责财政局机关政务工作、财政党总支组织委员工作、财源建设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他通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使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得到了较大提高。通过对业务、政务及总支党务组织工作一起抓,也给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分管工作和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的按时完成。

一、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思想和政治理论水平

一年来,他能够多抽出时间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大脑,使其在工作中成为一名全面合格的财政干部。通过近一年的学习,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务必”重要讲话有了深刻理解,认真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开展“四树立”活动中能够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在廉政建设方面,能够严格按照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自己,深入贯彻“两个条例”,通过多次学习,他在思想上、理论上有了新的提高。同时他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努力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全面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一免两补”政策,增强了其自身适应当前财政工作的能力。

二、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做一名合格的财政干部

一是全面做好国资办工作。××年他从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监督和运营机制,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一是完成了××年决算报表的上报工作,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具体工作安排,对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年末决算报表进行了汇总上报,为今后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二是按照省市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对全县各预算单位及各乡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产权登记,同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资产处置过程中,严格按照国有资产处置程序进行报批。三是在企业改组改制及新上财源项目的组建过程中,本着“国退民进”的原则,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盘活其存量,在增量上做文章,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他带领国资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完成了多起资产划转等工作,盘活了部分国有企业原有的资产,安置了企业原有职工,解决了职工社会养老以及再就业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县域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强化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针对以往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到位,各部门对资产处置不能按程序严格执行等问题,下发了《桦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佳政办发〔〕号文件的通知》、《桦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并组织专人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检查,对于资产应报废、划转等事宜积极查找有关资料、文件,给予认真处理,规范了国有资产管理秩序。五是认真处理上访事宜,针对县政府交待的桦南粮库青年厂、运输公司青年厂、新风商店青年由于产权纠纷进行集体上访的问题,他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的核实,并出具了界定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纠纷提供了参考依据。六是认真做好全面实行社会保障试点工作,全年对纳入并轨企业进行债务认定户,做到了高速、快捷、保证了并轨企业及时向上申报,加快了国有企业并轨步伐。

二是积极推进财源建设,培植财源增长点。按照局里工作部署,他具体负责全县财源建设工作的综合协调、汇总上报以及与省市财源建设办公室的联系工作,针对工作压力大、沟通难度大等问题,他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年桦南县财源建设项目的上报工作,同时在具体工作中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保证了当年项目的早日立项投产。通过积极努力工作,当年全县已形成了资源型企业三户、产业结构调整型企业三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即将成为财政增收的一个亮点。

三是多方协调,确保政务工作落到实处。按照局领导的安排,他负责机关政务工作,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让领导满意,他在积极协调局内各股室的同时,按时完成了各类材料的总结、汇总、综合、上报,把财政工作及时反映到县里及上级有关部门,为县委、县政府在工作部署上提供了有效参考,并得到了有关领导的一致认可。每到局内各股室有较大的综合材料,有时局领导会交待给他、一些股室的同志来求他帮忙,他都从工作实际出发,从一名共产党员的宗旨出发,从“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出发,把工作作为自己的事,直至圆满完成。

财政事迹材料范文篇5

xx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自200x年6月成立以来,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坚持内抓管理强素质,强化服务树形象,以提高干部素质和促进财政体制改革为目标,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五年多的扎实工作,中心实现了环境整洁、风气文明、干部作风优良、素质提高、服务优质的目标。中心连续两年被县政府授予会计先进集体;2002年、2005年被县总工会授予基层工会先进集体;连续五年被县财政局评为系统先进集体;2003年被市财政局评为“全市财会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8月被团县委、文明办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05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中心负责人被授予市级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xx日报》、《xx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作过专题报道,市《财政信息》、《xx通讯》、《政府快讯》等党内刊物也作过详尽宣传,对中心的会计工作先进经验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以人为本抓管理

中心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狠抓政治教育、业务学习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增强了服务意识、服务本领,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水平。中心担负着财政管理和监督的重任,发挥着财政部门的窗口作用。中心把如何搞好会计集中核算这一直接面向县直各行政事业单位的窗口工作,作为重点纳入了中心领导班子日常工作,将目标任务分解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心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工作的前提来抓,首先,加强了对工作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奉献精神。其次,制定学习、考勤、工作、文明服务等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制约人,严格规范工作行为。再者,采取竞争择优上岗、优化组合等办法,挖掘和激发工作人员的能动性,充分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让一批勇于创新,不怕吃苦,具有一定政治责任感和业务水平的年青人肩负起重担,为财政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造就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干部队伍。

二、强化服务树形象

全心全意为各单位服务是中心的宗旨,更是财政文明服务窗口的根本要求。为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促进财政事业健康发展,中心加强管理,定员定岗,工作量化,挂牌上岗,层层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严明工作纪律和作风,不准接受单位吃请,不准向单位索、拿、卡、要、报,不谋私利,认真端正态度,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实行文明礼貌问候语,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言语、行为,无论是报账员还是其他有关人员,一律热情接待,笑脸相迎,热情礼貌,文明用语,做到一声亲切问侯,一个明确答复,工作忙闲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关心,批评表扬一样接受,业务多少一样服务,领导在否一样自觉。优质服务,能办的事马上办、不刁难、不拖延、不推诿;不能办的或一时解决不了的事,耐心做好说明解释工作,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热茶暖心,一句稍候谅解,一腔办事热忱,一声走好送行,坚决杜绝了不文明言语和行为,做到结报业务细心,咨询服务诚心,单位多时耐心,平时学习虚心。严格服务承诺制,实行延时报账服务,尽量方便核算单位及报账会计,不擅离职守,串岗、聊天、喧哗、迟到、早退,杜绝与报账员发生争执。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到各核算单位去了解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帮助各核算单位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限时打印会计报表,月报月终后3天内打印,年报年终后1天内打印。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本着服务第一,各核算单位至上的宗旨认真开展工作,尽可能给各核算单位一个满意的答复,所有这些优质服务均笑迎各核算单位的工作人员,真正体现真诚,以诚信打动各核算单位的工作人员。

财政事迹材料范文篇6

----xxx县财政局“勤政廉政好班子”先进事迹材料

近几年来,xx财政局领导班子,带领全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爱岗敬业,大力推行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使我县财政工作走在全市前列。199x年以来,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双文明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团结奋进齐举力优胜劣汰竞风流

我县财政系统有干部职工xxx多人,行使着县乡两级政府“管家”的职责,担负着生财、聚财、用财的使命。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县乡机关运转与社会稳定发展进步。为了不负人民的重托,局领导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从我做起,勇于开拓、廉政勤政,弘扬正气,把带出一支懂管理、廉洁勤政的过硬财政队伍。局班子以“团结、民主、实干、进取”为建设目标,通过抓住思想教育,采取上党课、组织学习讨论、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开展“领导干部如何搞好班子团结,如何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如何开拓进取,怎样廉政、勤政”等一系列专题讨论,加强班子成员党性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提高班子的整体战斗能力。局长处处模范带头。在财政局的班子建设中,他讲大局、讲团结、讲民主、讲真诚,从自身做起。处处注意团结同志,与大家坦诚相待,不搞一言堂,坚持群言堂,凡是财政改革、人事、基建等大事,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一言堂,班子里民主空气浓,班子成员都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以团结为重,既分工又协作,按照各自分工,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班子具有坚强的凝聚力、整合力、战斗力。同时,狠抓中层骨干队伍的建设。局里制定了岗位责任制、考核、轮岗、末位淘汰制、任前戒勉谈话制、离岗审计制等监督制约机制,通过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促使各项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仅200x年全局受到县以上各级表彰的就有xx人次。xxx同志还被授予“xx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xx镇财政所被评为全省先进财政所。

率先垂范倡廉政堵塞漏洞强管理

财政工作性质特殊,每天与资金往来打交道。加强队伍廉政建设,就尤为重要。要带出一支高效廉洁的队伍,打铁先要本身硬,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如何对待手中掌管的钱?局里制定了财政干部的“五不”原则,即:“近财不沾,近财不贪,近财心不乱,近财手不伸,近财嘴不馋。”局里成立廉政领导班子,大力开展“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的主题教育活动,倡导财政干部要“做事上进,做人干净,群众满意,领导放心”,并以局里的先进人物陈志栾等人为榜样,进行对照,找差距。同时,运用局里违纪违规的反面例子,进行教育,敲警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使人人树立廉政为民观念。局领导带头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处处以身作则,做廉政勤政的表率。局机关建立了考勤登记、查岗制度,局领导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为了节约开支,局里对公费报销的电话实行“总量控制,分解到岗,限额报销,超支自负,节余归公,定期公布”,几年来,局领导无一人超标报销电话费,每年局机关节约电话费xxxx多元;对车辆管理实行用油定量管理,按出车里程供油,私事用车照章按里程计价,先交费,再派车。局领导还带头取消了坐单位车辆到xx市区和县内下乡出差的市内交通费和途中补助。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我局对工程建筑和招待费实行了严格的监管。去年局里新修了一栋办公大楼,基建工程和办公用具购置从头至尾,实行集体民主决定,严格按合同办事,七个局领导,无人吃施工队和商家一餐饭。在确定会议室装修过程中,有一装修队给分管工程的局xxx一个红包,她当即予以拒绝。后来,装修工程通过招标,节约资金x余万元。在公款接待方面,凡开支一律由办公室核实开具接待开餐证明单,实行对口接待,无关人员一律不参加,对没有开具接待开具证明单和超过规定时间报帐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局长xxx更是严以律己,带头垂范,有人称他为“xxx”。某乡一财政所长的亲属求他办事,事后到他家中放下一个红包就走了,没有其他人知道,他还是把钱交给局纪检组,退还给了当事人。局班子坚持每月集体学习一次,半年过一次民主生活会,会上,每人都要汇报廉政勤政情况,领导们互相还要提意见、建议,负责廉政工作的局领导和监察的纪检领导,要反馈群众意见,敲警钟,教育在前,防患于未然。

我局在坚持正面教育的同时,还加强了廉政监督和查处案件的力度。干部职工的调动离任,都进行戒勉谈话,并实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处,防止腐败。局长书记亲自抓局里内部违规违纪的案子查处。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局纪检组五年来,自查自办案件x起,并进行了严肃的处理,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xx万元,有力地惩治了极少数人的官僚主义、玩忽职守、腐化堕落、经济违纪违法的行为,也从反面极大地教育了全局的干部职工,人人引起警觉。同时,不断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时堵塞漏洞,加强管理,防患在前,有力地促进了队伍建设。

政务公开强监督廉洁务实树风范

局领导把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提到勤政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并列入局双文明责任制进行考核。把年度工作目标、政府采购、干部使用、办事程序和领导班子廉政建设等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制定了办事公开制度,廉政建设公开制度等,通过制度上墙等方式,公开了各项办事事宜和行为规范,增强了依法行政透明度,实行政府采购,干部民意测评、竞争上岗,机关进人、吸收党员公示,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对政务公开执行情况,干部职工勤政廉政情况,实行平时抽查、年度评议,将评议结果与年度考核、评先评奖、晋职晋级相结合,有效促进了政务公开的落实。

为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我局出台了《关于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处罚审批权限等问题的通知》和财政监督执法程序。局领导以身示范,带头学习《行政处罚法》、《湖南省财政监督条例》、《财政检查工作规则》、《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在广大干部中掀起了运用各种形式进行学法的高潮,并组织干部职工分期分批到市财政局进行法律培训,所有人员在市里进行过关考试,百分之百获得执法上岗证。

在执法方面,坚持依法行政。局领导带头严格执法,上正下清。在局内部实行内部审计,不讲情面;在外执法,公正无私。既执法,又帮助被执法单位,进行整改,通过执法,提高被执法单位的法律意识、财会管理水平。近三年来,我局所作出的行政处理处罚,没有发生一件复议案件。连续x年,被县委政府、市财政局授予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局里依法行政的好举措和经验,受到上级重视,在全市财政系统推广,并在全省财政监督工作大会上,做了依法行政的典型发言。员之家版权所有

坚持勤政为民,努力亲民、爱民、安民。近几年来,我局从省市争来专项资金,为县直单位和乡镇维修和新建房屋,改善了干部职工住宿和办公条件。对局里的挂钩乡村,更是经常给以关心和支持。在挂乡帮村工作中,帮助岩桥村架高压线,修变电站、水泵房,为困难户建房屋,解决住房困难。我局还为xx乡xxx村送去了大量科技资料、水果苗木,帮村民科技脱贫。在xx镇,我局派专人负责联系移民户,帮移民出主意、想办法,栽种水果,搞山地开发,使他们富起来,安心生产,不上访。当得知xxx乡xxx村村民xxx家被火烧得一无所有,局领导立即在全局动员,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大家捐钱捐物,送衣送米。xx乡遭受洪灾,我局干部职工主动捐钱捐物,伸出温暖的手,尽自己所能,奉献一片爱心。

开源节流为全县改革创新争一流

财政事迹材料范文篇7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和救灾救济工作

1、进一步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现“应保尽保”。通过建立严格的工作程序和加强对基层低保工作人员的培训,使我区低保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低保政策和相关工作程序,认真落实低保工作各项规定,确保做好动态管理工作。目前我区共有城乡居民低保对象3543户,8109人,2008年上半年共发放低保金1659万元。

2、继续开展城乡低保复评工作。我区城乡居民低保对象复评工作从2008年4月起铺开,今年上半年在去年低保复评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全面复评,通过认真细致逐户复查评议,对已不符合低保条件的427户1349人予以注销,同时新增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313户650人,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不应保的不保”。

3、加快全区低保家庭信息化管理步伐。2009年上半年已基本完成全区低保家庭入户调查,并已完成电脑录入低保家庭信息2326户5158人,录入率达65.7%。

4、全面开展孤残儿童摸底、电脑录入工作。2009年上半年我局按照市民政局的要求对全区孤残儿童进行全面摸底、电脑录入,目前共录入619人;并通过调查摸清全区14名孤儿的基本情况,认真登记造册。为及时发现和解决我区孤残儿童的养育质量和生存状况,进一步加强对孤残儿童的救助打下坚实基础。

5、实行低保金“一折通”发放,实现低保金发放社会化。为方便低保对象及时足额领取到低保金,我局从2008年1月起与盖山信用社合作,实行农村低保金“一折通”发放;从2009年6月起与××农业银行××支行合作,实行城市低保金“一折通”发放。目前我局每月分别向盖山信用社和××农业银行××支行报送农村和城市低保对象低保金发放花名册及电子文档,实现了全区低保金社会化发放。

6、精心组织,有条不紊地开展特困户的节日慰问工作。元旦、春节期间,区领导上门走访慰问我区各类特困户176户,发放慰问金5.81万元;企业家、慈善总会慰问困难群众170户,发放慰问金7.1万元。春节前向全区13个街、镇8722户城市居民低保家庭发放每户100元“两节”过节费,共发放87.22万元;向255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每户100元“两节”过节费,共发放2.55万元;向300户特困家庭发放价值750元的永辉超市爱心购物卡。

7、做好临时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向各镇、街有特殊困难的870户特困群众发放冬令救济物资棉被570床、棉衣300件;发放临时补助费4.2万元,帮助部分困难群众度过暂时的难关。

8、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向各镇、街拨付市级自然灾害生活补助金17万元,救助1800户受灾困难群众。

9、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更加完善,为我区城乡困难群众就医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对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含五保、优抚对象)实行医疗救助,由区财政统一资助他们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医疗救助。自2007年7月1日起,我区所有城市、农村居民低保对象均纳入医疗援助范围,为他们就医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今年以来已为69名农村低保对象提供了13.85万元医疗资金。

10、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工作。我局于2008年12月聘请了8名居家养老服务护理员、1名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员,与首批28名70岁以上低保户、优抚对象、孤寡老人、高龄独居、经济特别困难且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签订了无偿服务合同,为他们提供日常家政服务。目前已完成我区8个街道1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的初步选址工作。

(二)深入开展城市及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1、继续改善社区配套建设,解决社区办公用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分期分批解决城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的相关文件精神,今年上半年我局已将第二批条件成熟、需购买或自建社区办公用房的2个社区(临江街道信平社区、三叉街街道村南社区)名单上报市社区办,争取尽快为他们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改善社区办公条件。

2、做好和谐社区达标考评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和谐社区工作的意见》精神,2009年2月中旬,我区推荐的7个达标候选社区(临江街道菖蒲社区、下渡街道小岭社区、仓前街道劳工社区、对湖街道马厂社区、上渡街道洋洽社区、东升街道东南社区、三叉街街道村西社区)已通过全市和谐社区达标考评复检。

3、做好推荐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民政部决定命名表彰一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经区委、区政府研究,我区推荐三叉街街道村东社区作为候选单位,区社区办负责整理事迹材料并按时按要求报送到市社区办。

4、做好2006-2008年度全省文明城区迎检工作。省文明城区检查组于3月17日到我区实地考评,为切实抓好必检社区迎检工作,我局领导多次到必检社区指导,指定专人帮助社区对照测评内容和标准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并及时加以整改,确保迎检任务落实到位。

5、做好新成立社区实地考查和材料报送工作。由于新建小区不断涌现,小区归属管理成为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突出问题。2009年上半年,区社区办通过实地考查,将我区拟新成立的5个社区(上渡街道江南社区、东升街道东辉社区、建新镇观江社区、梅洲社区、金霞社区)基本情况汇总,形成专题报告提交区政府审批,为新建小区居民迫切要求解决社区归属问题打好基础。

6、我区作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受到了省市民政领导的特别关注,尤其是××镇农村社区建设“七个一”工程得到了上级民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区财政已按每个试点村3万元的标准向全区10个试点村(××镇5个村,其他镇各1个)下拨了农村社区建设专项经费,用于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软硬件设施建设。××镇5个试点村“社区服务中心”已正式挂牌。

(三)切实抓好村(居)换届选举工作

今年是全省换届选举年,我区102个村委会和69个社区居委会将进行换届选举,10个改制村中的7个改制村(建新镇的莫朱、塘下、浦上、后巷、翁排和金山街道的后曹、燎原)也将同步进行换届选举。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我区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1、2009年4月27日召开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区委张为民副书记在会上作了动员部署,区委组织部黄翔副部长、区民政局黄达锋局长分别就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和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作了专题业务培训。

2、2009年5月5日、5月25日召开两次村(居)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村(居)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议定根据直选10%,户选20%的比例,全区进行换届选举的69个社区中7个社区进行直选,14个社区进行户选;社区党组织书记与社区居委会主任原则上不分设,实行一肩挑;按编制设置社区居委会的职位;按社区干部原则上50岁退休的规定,结合社保金领取年限,明确社区居委会干部的任职年龄。

3、根据省、市“村居换届选举必须在10底前完成”的要求,目前我区各村(居)正在按照区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的部署开展村财审计、村居干部民主评议、宣传发动、选举骨干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拟于2009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村上述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7月份进入选举实施阶段,力争10月底前全面完成今年的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任务。

(四)认真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优抚抚恤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定补、优待金。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及时提高重点优抚对象定期抚恤和补助标准,

2009年1-6月共发放抚恤、定补经费154万元。

2、进一步提高和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医疗补助政策落实水平。我区现有393位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享受“三重”医疗补助。2009年上半年共发放门诊医疗补助和住院医疗补助7.5万元。

3、为“五老”人员送温暖,解决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及时提高“五老”人员的定期生活补助,2009年上半年共发放定补款9万元。春节前夕走访慰问“革命五老”人员,发放慰问金8000元。

4、做好优抚对象、“五老”人员临时困难补助工作,2009年上半年共发放临时困难补助费1.5万元。

5、认真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积极做好2008年冬季退伍士兵接收工作,共安置退伍军人176人。

6、积极开展双拥支前工作。春节前夕协助区委、区政府开展多种形式的双拥活动,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307户,发放慰问金3.07万元;走访慰问驻军部队;召开2009年军政迎春座谈会,共安排慰问经费2.5万元。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支持部队军事演习和野营训练。

7、认真落实军队退休干部和无军籍职工的政治、生活、医疗等待遇。及时足额发放无军籍职工省、市补贴。

8、认真完成残疾军人换证补证、调整等级、新评补评等呈报工作。落实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医保待遇问题。

9、继续做好1954年10月1日以后入伍的各类参战退役人员审核上报工作,现我区已有281位退役人员领取到每月100元的生活补助,他们当中未享受城镇职工医保的参战退役人员已全部列入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范围。

10、解决我区1953年底前参军后复员到企业工作的退休人员生活补助问题。

(四)加强社会行政管理工作

1、加强婚姻登记“窗口”建设,进一步健全婚姻登记管理制度,确保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截止2009年5月31日,我局共办理国内公民结婚登记1964对,补办结婚证205对,补办离婚证12对,国内公民离婚登记364对,出具未婚登记记录证明446份。辖区内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认真按照《收养法》做好儿童收养登记工作,2008年1-5月共办理收养登记6件,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2、加强社团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目前我区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100

家,社团32家。2009年1-6月新批准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8家,社团1家。我局在做好民间组织登记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监督管理职能,通过年度检查督促其规范内部管理,依法、依章程办事,加强诚信与廉洁自律,增强活力,健康发展。

3、加强殡葬管理。清明节前后积极开展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宣传月活动,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骨灰撒海及树葬活动,全区火化率达100%。

4、积极开展标准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做好新旧门牌号码审核证明工作。

5、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进一步规范界线管理工作,及时完成毗邻县(区)界线被毁、移位等界桩补设和行政区划资料上报工作。

6、做好我区乡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预计年底可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7、认真完成我区行政区划资料上报工作。

8、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2009年上半年已救助2名流浪乞讨人员。

(五)切实做好福利企业管理工作

办好福利企业,努力完成年度生产指标,2009年1-5月共完成工业产值1250万元;做好残疾人再就业安置工作,今年以来新安置残疾人5名;抓好福利企业生产及防火安全,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及火灾。

(六)其他工作

1、2009年5月全面完成今年区人大、政协代表提案、意见和建议的答复工作,区人大、政协代表对我局的提案答复均表示满意。

2、全力以赴做好我区创双拥模范城迎检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我局专门指定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双拥迎检工作,于2009年3月30日向市双拥办报送我区创双拥模范城事迹材料,5月上旬草拟了迎检工作方案、综合组、优抚组迎检工作方案、省双拥考评组在我区考评期间日程安排、住宿安排,准备了完善齐全的迎检软件资料,充分反映了我区四年来双拥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得到了省考评组领导的一致肯定。同时配合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做好迎检接待工作。

(七)进一步加强民政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建设,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2、注重民政业务知识培训,着力提高民政干部业务技能,调查研究和依法行政能力。

3、加强民政文明窗口建设,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抓好党风廉政、效能建设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民政干部队伍。

(八)计生工作方面:做好本系统计划生育工作,特别是婚姻登记、收养登记、低保等方面,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对计生特困户给予倾斜照顾。加强与计生部门的沟通协调,坚决堵住超生漏洞,确保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达标。

(九)认真做好档案保密、安全工作,无出现档案泄密现象。

二、2009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扎实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继续扩大城乡低保工作成果,推进分类施保、重点照顾的救助政策,加大城乡低保一体化进程。农村低保工作在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促进规范管理和动态管理。加强低保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低保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规范低保入户调查、审批等项工作程序,建立和完善低保审查和监督机制,切实做到低保对象能进能出。加大力度做好特困户临时救济和经常性社会捐工作。大力推进居家养老工作,确保“政府买单”居家养老服务落到实处,今年内要完成我区1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任务,并确保各站点按时投入使用。做好成立区级慈善总会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进一步加快社区建设步伐。我区拟结合2009年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对新成立的社区及部分老社区增编、缺编的社区干部实行公开招聘,统一考试,择优录用。据初步统计,拟招聘31名社区干部,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继续深化创建和谐社区达标考评工作,力争让我区更多的社区达到和谐社区标准;继续改善我区社区办公用房,陆续将条件成熟、可自建或购买社区办公用房的社区名单上报市社区办,争取多为我区40%办公用房面积未达100㎡的社区解决办公用房问题。

(三)全力以赴完成村(居)换届选举工作任务。根据省、市“村居换届选举必须在10底前完成”的要求,我区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实施工作将于2009年7月全面铺开。为保证今年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我局将进一步熟悉业务、掌握动态、依法指导,切实保障广大村民在选举各环节中的权利,认真指导各村(居)委会按照选举程序依法选举;切实抓好换届选举信访工作,做到依法疏导,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安定稳定;加强对重(难)点村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力争于10月底前圆满完成我区换届选举工作任务。

(四)积极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认真贯彻《军人优待抚恤条例》,进一步落实抚恤政策,完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达到或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推动优抚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继续拓宽医疗援助对象的覆盖面,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援助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加大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力度,关心支持驻区部队建设。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和驻军单位活动。

财政事迹材料范文篇8

一、继续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水平

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促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今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教育:

一是组织理论学习。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为契机,每月一次,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洁自律教育,实行局领导轮流上党课、讲廉政课,开展“廉政大家谈”心得交流活动,组织观看警示教育录像片,组织中层以上干部赴外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等。

二是实施廉政谈话。年内,局党委对全体股级干部适时进行廉政谈话。谈话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个人汇报。汇报本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的基本情况;查找本科室、站、所容易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岗位廉政风险点);本人就廉洁勤政做出表态、承诺。上述内容由个人形成不少于2000字书面材料,由谈话人谈话后带回存档。二是询问、提醒。对群众反映的股级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方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当面询问,谈话对象就反映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谈话人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指出谈话对象一些不良反映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重申有关纪律规定,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意见和要求,并进行廉政提醒和警示。三是个别诫勉谈话。对个别股级干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出现的违纪行为,群众有明显反映,但不构成党纪政纪处分的进行警示性诫勉谈话。

谈话人提前将谈话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有关要求等通知谈话对象;谈话人由两人以上组成,并做好记录,谈话笔录经谈话对象本人签字后存入本人廉政档案;谈话中如谈话对象隐瞒事实,坚持错误,拒绝接受批评教育的,则需要进一步查实并追究纪律责任。

三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纪检监察工作与创建高绩效机关建设相结合,大力开展以创“高效服务机关、高效落实团队”为主要内容的“双高争创年”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水平;继续坚持工作联系点制度,按照“三联三包”的要求,针对联系点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解决。及时总结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经验做法,上报推广。年内向上级报送刊发有价值的纪检监察信息3篇以上,发表有影响力的纪检监察宣传稿件2篇以上。认真在全局推出一批廉洁勤政典型人物,整理典型事迹材料,一方面向上级推荐,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一次“讲身边事,学身边人”典型事迹报告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二、继续严格落实规章制度,规范党员干部从政行为

要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重点落实以下制度:

一是党风廉政责任制实施办法。局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工,确定责任人和责任科室、站、所,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

组织局领导班子、科室站所和局领导、股级干部每年两次(6月25日、12月25日前)就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书面向派驻纪工委(监察室)做专题报告。

局领导班子和科室、站、所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上级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件、指示和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对职责范围内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的及时解决、行风建设和专项治理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和情况。

局领导及股级干部本人报告的主要内容: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工汇报个人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学习上级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件、指示和规定情况;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接受礼品登记和收入申报制度等情况;本人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廉洁自律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和情况。

平时局领导和股级干部应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内容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凡属应向组织报告的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人应在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报告。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报告的,应及时补报,并说明原因。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除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报告外,同时报告派驻纪工委(监察室),股级干部向派驻纪工委(监察室)进行报告。对报告的内容,一般应予保密。组织认为应该公开或本人要求予以公开的,经主管领导批准,可采取一定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不按规定报告和不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等处理。

要严格实施责任追究,重点追究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失职、渎职行为。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重大问题,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各科室、站、所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加强检查,要结合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一并进行,考核的基本程序是:局组成考核组,公布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由考核对象向考核组提供报告和相关资料,并根据要求和需要,安排进行工作汇报或个人述职述廉;根据需要进行民主测评或民主评议;组织座谈、走访和个别谈话,听取群众对考核对象的反映;考核组作出综合评定,报局党委和派驻纪工委审定。把考核结果作为对党员干部的奖励、惩处、选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局领导和工作人员收受礼金礼品登记制度。局所有工作人员严禁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礼品、有价证券等馈赠。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礼金礼品,必须一律登记上交。按照以下办法处理:收受的礼金和有价证券,一律登记上缴;按规定应登记上缴的礼金、礼品、有价证券,收受人必须自收受之日起(在外地收受的,自回单位之日起)一个月内由本人如实填写登记表,并将登记表和礼金、礼品、有价证券一并交局综合科。局综合科对于登记上缴的礼金、礼品、有价证券,应当在一个月内按以下办法处理:收缴的礼金和有价证券,一律上缴国库;收缴的礼物,进行造册登记,视情况可由局公用,也可变卖和折价处理,但不得以任何理由将礼物转卖给受礼当事人,礼物的处理款必须上缴国库。凡属应上缴国库的礼金、有价证券和礼物处理款,由综合科统一汇总,如数上缴财政部门。局综合科要认真做好礼品登记、收缴和处理工作,并将上缴情况汇总后送派驻纪工委报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凡违反规定不如实或如期登记上缴的,必须严肃处理。第一次违犯的,给予批评教育并追缴所收礼金、礼品、有价证券;第二次违犯的,除追缴所收礼金、礼品、有价证券外,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三是建立局领导和股级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廉政档案内容主要包括:1、基本情况表。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住房、收入情况等。2、个人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3、个人年度述职述廉报告。4、个人民主生活会自查自纠情况书面材料。5、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6、上级平时检查、考察结论性意见和廉政谈话笔录。7、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8、群众民主评议结果。9、廉政方面受到的奖惩情况。10、其它。廉政档案是检查监督党员干部在廉政方面所形成的具有查考价值的有关材料,要实事求是填写、认真进行审核,妥善存放,定期进行综合分析、汇总档案材料,及时向上级报告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情况,为上级对干部管理考核、任用提供依据。

三、继续加强监督,确保党员干部不发生问题

加强监督制约是促进党员干部正确使用权力,不犯或少犯错误的重要保证。围绕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利结构和运行机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监督工作:

一是明确监督工作的重点:

一是对重大事项决策进行监督。主要包括:1、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需要向上级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2、局年度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活动安排,以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面较广的重要事项;3、重要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修改、废止,推行重大改革等重要事项;4、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事项;5、党建工作、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等重要事项;6、社会安全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的处置原则及应对方案等重要事项;7、其他应当提交党委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

二是对干部人事工作进行监督。主要包括:1、全局中层以上干部的考核、选拔、任免、推荐、调动和奖惩;2、副局级以上后备干部的推荐、选拔和使用意见;3、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选的推荐和提名;4、推荐申报市级以上综合类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5、公开招考(聘)工作人员、自聘人员;6、其他重要岗位公职人员的选拔、任免、推荐和调动。

三是对重要项目安排进行监督。主要包括:1、各类基本建设项目安排、不动产购置,大宗房屋修缮,大宗物资、设备采购,工程项目招投标等;2、各类固定资产处置;3、涉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涉及群众和单位大多数人利益的重大工程的安排。

四是对大额度资金使用进行监督。主要包括:1、财政(财务)预决算的编制原则、制订、调整和大额资金使用原则;2、各类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和管理;3、单位固定资产、工程款单项支出在5万元以上的资金安排、使用和管理;4、单位单项非生产性开支在5000元以上的资金使用等。

二是完善监督方法和措施

一是强化事前监督。1、局召开研究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领导班子会议,提前一天通知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提交会议相关议题以及讨论研究事项涉及的相关文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等资料。2、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派员参加或者列席会议时,重点针对局的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决策和民主议事程序、有无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等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二是强化重大事项实施过程的监督。1、对重大决策的监督,重点把握是否存在不执行、乱执行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等问题。在干部人事方面,重点抓好对资格审查、考试、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结果统计及运用、组织考察、征求党风廉政建设意见、集体研究决定及任前公示等环节的监督。2、对重大项目安排的监督,重点把握立项依据、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是否按规定程序实施,是否存在串标、围标等违规行为,是否进行严格审查,项目质量、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程序等。3、对固定资产的监督,重点监督增加固定资产是否经相关部门批准、资金来源是否规范、政府采购及公开招投标程序是否完备等。4、对大额度资金使用的监督,局应会同财政、审计部门重点抓好纳入预算外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应纳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是否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是否存在“帐外帐”、“小金库”,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专项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情况的监督。

三是强化重大事项实施后的监督。要通过信访举报、执法检查、专项检查等形式,对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和大额度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对群众反映属实的信访举报和在执法检查、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并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四、强化检查,保证党员干部不偏离政治和工作方向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检查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督促全局党员干部坚决落实上级各项工作指示,深入开展党的政治纪律教育,促使全系统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保证政令畅通,发现违的政治纪律问题,立即制止并上报。年内对各科室、站、所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抽查理论学习笔记、组织理论测试和实际工作查看等形式,对全局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执行情况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监督检查。

二检查履行职责情况。年内以规模养殖场、良种场、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生鲜乳收购站、集贸市场、动物诊疗机构等为重点,对各科室、站、所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监督检查。具体采取听、查、问、看、议等方式。

一是听。听取服务对象对我局相关业务科室、站、所执法服务情况的汇报,具体包括好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二是查。查生产经营许可证件是否齐全。主要涉及《动物防疫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动物诊疗许可证》及《畜禽养殖备案证明》等。在行政许可审批过程中,是否存在刁难、拖拉、违规审批等问题。查档案资料是否规范:主要涉及种畜禽生产经营记录档案、畜禽养殖防疫档案、饲料兽药购销档案、生鲜乳交接单、畜产品加工检疫档案等。档案是否按规定标准进行了填写,是否按规定年限进行了保存。查检验检疫和以“瘦肉精”专项整治为重点的动物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否存漏洞,严防各种失职渎职行为的发生。查各项惠农资金补贴材料、发放情况等,对各科、站、所监管的各类惠农补贴,如: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建设补贴,蛋鸡以奖代补补贴,生猪和奶牛良种补贴等项目,派驻纪检监察机构进行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督促把补贴资金及时如数按规定发放到户。各科室制定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招投标、检查验收、研究确定对象等重要环节,要邀请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共同审查、参与、检查、确定。对违反支农惠农政策、挤占、挪用支农惠农资金补贴的单位和个人及借机收受钱物,捞取个人利益的不法行为要给予严惩。

三是问。是否存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实、办事不公、失职渎职、弄虚作假、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是否存在经常接受执法服务对象宴请、收受服务对象礼品、借机敛财等问题。

四是看。看“三联三包”活动开展是否到位。主要查看各联包责任科室是否认真按照活动方案开展了实质性工作,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是议。组织执法服务对象对各科室、站、所执法服务工作情况按照好、中、差三个档次进行民主评议。

财政事迹材料范文篇9

第一条为加强地名管理,实现行政区划、地名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文化传承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用字若干规定》、《国家地名标牌GB城乡标准》、《民政职能方案》、《地名标志管理办法》和《**省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地名工作的依法管理。凡涉及地名的命名、更名、注册登记、年检、公告、地名标准化处理,《地名使用证》的审批、颁发,标准地名的使用,城区、乡镇、村等地名标志牌的设置,旧牌、违规标志牌的清理拆除,各类区划地名业务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活动,国家区划地名管理数据库建设、地名档案建立、地名信息网站的数据管理等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是指用作标示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名称。包括:

(一)山、河、湖、海、岛礁、沙滩、滩涂、湿地、岬角、海湾、水道、关隘、沟谷、泉、瀑、洞、地形区等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

(二)行政区划名称,包括各级行政区域名称和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所辖区域名称;

(三)城镇、村组、居民区、住宅楼(含楼门号码),农、林、牧、渔、场点、基地、矿山、各类商贸店铺等名称,城区内和村镇内的路、街、巷、集镇市场等居民地名称;

(四)大楼、大厦、花园、别墅、山庄、商业中心等建筑物、住宅区(含楼门号码)名称;

(五)台、站、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水库、渠道、堤围、水闸、水陂、电站等,专业设施名称及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业、事业单位名称。

(六)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遗迹、遗址、纪念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广场、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文化设施名称;

(七)城、乡、村、组,交通道路、桥梁、隧道、立交桥等市政交通设施、高速公路两侧沿线乡村镇名称;

(八)标注地方特色地名名称、农产品产地商标标注名名称,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九)行政区、居民点(小区)、建筑物、渡假村、民俗村,企事业单位、实体基地、合作社、工矿业,道路、河流、湖泊、山峰、山脉、旅游景点等类别的地名属性名称。

(十)各类地名名称全部录入国家地名信息数据管理库网站,编入《南郑地名志》等有关地名图(册)、刊物出版发行。

第四条区划地名管理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规范部署,实施统一归口由民政局管理、统一登记注册、发证、公告、建网,统一设置国家标准地名标志牌的管理责任制。县民政局是县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的主要行政职能管理实施部门。其具体管理工作由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履行行政职责,依法负责对全县各类地名标志的注册、监制、设立、公告、发证、入网等各项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南郑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是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区划地名工作的组织、指导、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六条南郑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是本行政区域内区划地名管理具体事务的行政职能业务主管部门,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区划地名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二)制定本县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的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工作。

(三)负责本县各乡(镇)村、居民小区、街、路、巷、道、山、河、景区等,各类地名名称的注册、登记、撤销、调整、更名、界线变更、有偿冠名权的申报、审核、评审、议定、核准、年检、公告、发证、备案、建档、入网、信息。

(四)负责本县各类地名的命名、更名和颁发《地名使用证》,录入国家地名数据信息网、标准地名公告,依法推行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监督标准地名名称的使用。

(五)负责组织设置本县各类地名标志牌。

(六)负责指导本县乡镇区划地名信息资源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完善。

(七)审查、编撰区划地名资料、图书、影像制品等。

(八)负责建立本县国家区划地名管理数据库及地名网站信息,依法管理地名档案和相关资料,并提供利用。

(九)建立年度审验,查处违法行为。

(十)承办省市地名管理委员会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工作任务。

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民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

第七条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经费及设标所需经费来源。

(一)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按期拨付。

(二)争取中、省老区项目资金。

(三)地名有偿冠名服务。

(四)接受国内外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资。

(五)市场筹集与信息。

(六)其他。

第二章地名的命名、更名与销名

第八条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尊重当地地名的历史和现状,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

(一)实行公司、企业地名有偿冠名权制度。

(二)实施标准地名名称注册、公告、录入国家区划地名管理数据信息库,颁发《地名使用证》制度。

(三)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对申请地名名称、命名、更名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书面决定,需要组织专家论证的,应当在六十日内作出书面决定。

(四)县人民政府、县地名管理委员会和地名管理审批机关对于符合本办法第二章、第三章有关规定的名称,应当予以批准;对未予批准的,应当在书面决定中说明理由。

(五)经依法批准的建筑物、乡村居民住宅区、城乡商住居民小区等各类名称,由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颁发标准《地名使用证》。

第九条地名的命名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不得损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和破坏社会和谐;

(二)遵循城乡地名规划要求,反映当地历史、地理、文化和地方特色;

(三)尊重历史和群众意愿,遵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有关各方规划协调一致。

第十条地名的命名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县内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同一乡(镇)村、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名称,同一城区、乡(镇)村内的路、街、巷、建筑物、住宅区、楼宇、商贸、大型建筑物以及县内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不得使用重名、同音、不健康谐音、不属本辖区地名和无由来字名,防止方言语音的不良含义;

(二)不得以著名的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作行政区划名称;自然地理实体的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不得以其名称作本行政区域名称;

(三)乡、镇、村、社区居委会名称,应当与其驻地名称一致;街道办事处名称,应当与所在街、路、巷名称一致;

(四)道路、街巷、住宅区应当按照层次化、序列化、规范化的要求予以命名;

(五)以地名命名的台、站、港口、码头、机场、水库、矿山、大中型企业等名称应当与所在地的名称一致;

(六)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使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外国人名、外国地名作地名。

第十一条地名的命名应当符合下列规范:

(一)使用规范的汉字,避免使用生僻或易产生歧义的字;

(二)地名应当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通名用字应当能真实地反映其实体的属性(类别);

(三)不得使用单纯序数作地名;

(四)禁止使用重叠通名,如“某某广场花园”;不单独使用通名词组作地名。

(五)新建的居民小区、商住区、住宅区,工业、厂区、矿产企业名,商贸店铺名称,城区、乡镇、村道路、街、巷、集镇、大型建筑物、桥梁、景点等,必须向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申请办理名称命名、登记、注册、地名通告,建档、入网手续。

第十二条住宅区、建筑物及高层建筑等地名名称通名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和省区划地名主管部门的有关法规规定的规格要求审批。建筑物、住宅区等各类有关名称通名的使用,应当具备与通名相适应的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高度、绿地率等。

1、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有较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包括幼儿园、小学等),且相对独立的住宅区,可用“村”作通名。

2、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区,可用“园”、“苑”、“阁”、“庄”、“寓”、“宅”等作通名。

3、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绿化和休闲地面积包括总占地面积的25%以上的多草地或人工景点的住宅区,可用“花园”或“城”作通名。

4、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花圃、草坪面积大于建筑占地面积的低层高级住宅区,可用“别墅”作通名,依山而建的可称“山庄”,但“山庄”一般应位于市郊,县城、市区内要严格控制。

5、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在一区域内功能是商业、娱乐、体育等主导地位的建筑群,可用“中心”作通名;应同时以“商业”、“购物”、“娱乐”、“体育”等限定词,纯住宅或以住宅为主的建筑物不使用“中心”。

6、高度达到12层以上,或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的高层或大型楼宇,可使用“大厦”作通名。

7、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必须有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的整块露天公共场地(不包括停车场)的综合商贸建筑物可用“广场”作通名。

第十三条地名的冠名权实行有偿使用,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地名的更名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一)凡有损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性质、有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和庸俗的、其名称无依据来源的名或字、词义,以及脱离当地实际,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必须更名;

(二)因城市等相关道路起止点、走向或指位功能发生变化,需要变更路名的;

(三)不符合本办法第九条第(一)项规定的地名,必须更名;

(四)因产权所有人提出申请,需要变更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名称的。

(五)不符合本办法第十条第(一)、(三)、(五)项和第十一条第(一)项规定的地名,在征得有关方面和当地群众同意后更名;

(六)因实行地名有偿冠名权,需要变更地名的。变更地名的申请、审批、登记、公告、发证,按照本办法时间规定的程序办理。根据规定变更地名引起的地名标志(含门、楼牌)、户籍登记、房地产证、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变更手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提出变更地名的申请人(单位)承担,因区划调整及其它原因更名引起的,从有偿冠名费中支付。

(七)一地多名,一名多写,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

(八)城区、乡镇、村道路,街、巷、集镇街路名,具有历史重大纪念意义的地名名称,以及被批准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保护名录的地名不得有偿冠名。

(九)不属于前款规定范围,可改可不改的或者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予更改。

第十五条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必要时应当举行听证会,或征询意见及通告的方式。

第十六条因自然变化、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城乡建设等原因而消失的地名,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按程序应当予以销名。

第三章地名的申报、审批与行政许可

第十七条地名的命名、更名、年检等,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审批与行政许可,未经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批准,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地名名称进行命名、更名及标志设置和经营使用。

(一)未经批准命名、更名的地名名称,不得在公开场合宣传及刊登广告、新闻和其它经营性使用活动。

(二)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将对未登记和未登记注册已使用地名名称的房地产、各类公司、企事业单位和其它实体行业等,将在媒体等形式公告地名名称命名、登记情况,并责令限期登记、注册、建档、入网。

(三)对已经使用现行的地名名称,要按照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等有关条款之规定,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交地名名称拟命名使用相关资料。待审核公告后,为法定地名名称,颁发《地名使用证》,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编著《地名志》。

第十八条下列地名的命名和更名报国务院或国务院地名主管部门审批。

(一)涉及领海界线的岛、礁等名称、国内外著名的,或者涉及外省(直辖市)的山脉、山、山峰、河流、湖泊、海湾、海(洋)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省民政厅和省地名委员会提出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二)市、县(区)行政区域名称,由省民政厅区划地名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审核上报。

(三)部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各类经济区域、自然保护区等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业务主管单位向地名管理部门提交拟命名名称意见,征求省民政厅区划地名主管部门和省地名委员会意见后,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四)铁路(线、站)、机场、高速公路和国道公路本省段、大型港口码头(出入站口)等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业务主管单位向地名管理部门提交拟命名名称意见,征求省民政厅地名主管部门和省地名委员会意见后上报。

第十九条下列地名的命名和更名,报省民政厅或省人民政府审批。

(一)不属于第十条(一)项的岛、礁等,海域、山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县(市)地名委员会提出意见,经县(市)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二)省内著名的或者涉及两市(县)以上不属于国务院审批的非山脉、海域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市(县)地名委员会提出意见,经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三)乡、镇行政区域名称,由县(市)民政局提出意见,经县(市)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四)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各类经济区域、自然保护区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当地业务主管单位向地名主管部门提交拟命名名称意见,征求市(县)民政局和地名委员会意见后,经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五)省道公路、中型港口与码头(公路出入口)、跨市(县)的水库航道、锚地、海塘、江堤、大中型引水工程等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业务主管单位向地名主管部门提交拟命名名称意见,征求省民政厅地名主管部门和地名委员会意见后上报。

(六)确需以企业名、人名作为地名的,在立项审批前,由单位或个人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交拟命名名称相关资料,报县民政局和地名委员会审定后,经县人民政府审核上报。

第二十条下列地名的命名和更名,由市(直属区)地名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市(区)地名主管部门审批

(一)市(直属区)区域内的一般的山地、山脉、湖、库、非海域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市、区地名主管部门向同级地名委员会提出意见,经市、区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二)市(直属区)级各类经济区域、风景名胜区等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业务主管单位向地名主管部门提出拟命名名称意见,征求市(区)地名委员会意见后上报。

(三)市(直属区)级公路、农场、林场、牧场、渔场,跨区的航道、锚地、交通道路、站点、水库、海塘、江堤、大中型引水工程等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业务主管单位向市(直属区)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交拟命名名称建议,征求同级地名委员会意见后上报。

(四)市级著名的或者涉及市内(直属区)之间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的命名、更名,由涉及市内(直属区)区划地名主管部门向同级人民政府提出建议,经市地名主管部门审核并征求市内直属区人民政府的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五)市(直属区)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的命名、更名,由业务主管单位向同级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交拟命名名称申请,经同级区划地名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区人民政府审批。

(六)在市(直属区)同一行政区域范围内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和城镇、村以及街巷等,居民居住地名称的命名、更名,由有关单位向同级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交拟命名名称申请。经同级地名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一条下列地名的命名由县人民政府或者县地名主管部门审批。

(一)村、居民区、乡镇、片村(社区)等名称,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交拟命名名称建议,经县民政局或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二)城镇内街、路巷、弄、住宅区、公园、广场、片村(社区)等名称,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申报。

(三)县域内桥梁、立交工程、长途汽车站(点),专业市场、工矿企业、商贸店铺,十五层以上高层建筑物和其它需要命名的大型建筑物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项目业务筹建方或主管单位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申报拟命名名称建议,经县地名委员会审核批准。

(四)乡镇、村、社区居委会名称的命名、更名,由所辖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经县地名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五)村镇内的路、街、巷名称的命名、更名,在立项审批前,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报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审批;

(六)城区内的路、街、巷名称的命名、更名,由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在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后,经县民政局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七)农林牧渔场、盐场、矿山、渡假村、民俗村、企事业各类实体基地、合作社,标注地方特色地名、农特产品商标标注产地名等名称的命名、更名,由法人单位(个人)、专业主管部门、所辖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经民政局同意后,由县地名委或县政府审批。

(八)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设立、修建各类地名广告、企业宣传及标注地方特色名称标志牌(亭阁),确需设立的,由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按程序审批设置,规范管理,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违者通报批评,限期拆除,并处罚金。

(九)采取其它形式,单位、企业和个人捐资、捐物支援地方建设的,做出贡献的,捐助方提出冠名名称的,由所属单位、业务部门或所辖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经民政局同意后,由县地名委或县政府审批。

第二十二条建筑物、住宅区、居民商住小区等各类名称的命名、更名,主管单位、建设单位和开发商(公司),必须在申请项目用地立项审批前,向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经县民政局和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审批、公告、发证后,方可持有《地名使用证》办理其它立项报批手续。

以国名、省名等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建筑物、住宅区的命名、更名,建设单位向县区划地名主管部门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经民政局、县地名委审定后,报省民政厅核准。

第二十三条专业设施名称、公共场所和文化设施名称的命名、更名,由该专业单位、主管部门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征得县民政局同意后,经县地名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二十四条县境内市政交通客运站(点)设施,名称的命名、更名、设标(牌)点,由客运公司及主管部门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线路地名名称设立站点请示,经县民政局审核后,报县地名委和县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五条申报地名命名、更名时,应将命名、更名的理由及拟废止的旧名,拟采用新名的含义、来源和地理实体概况等,一并加以说明,由所辖乡镇、单位报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核定后,按程序审批。

申报时需具备以下材料:

(一)地名命名、更名申请书,地理实体的性质、位置、规模;

(二)地名命名、更名申报表,命名、更名的理由;

(三)拟用地名的用字、拼音、含义;

(四)申报单位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及相关材料。

(五)土地部门征地许可书或规划部门出具的设计红线平面图。

(六)颁发《地名使用证》,同时收回旧证并注销。

地名的命名、更名,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但涉及公众利益,需要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并进行协调的,受理机关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第二十六条经批准命名、更名和销名的地名,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应当自批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并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报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管理处(室)备案。

第四章地名的有偿冠名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所称地名的有偿冠名,是指地名主管部门根据企业申请,用体现企业的名称或用商标、品牌作专名命名地名,并向申请人(单位)收取地名冠名费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对本辖区内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涵洞、水库、广场、公园、旅游度假区等,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新建的居民区、非自建自用的大型建筑物,可以实行有偿冠名。但对群众认同感强、反映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的地名,不得实行有偿冠名。

第二十九条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拟定地名有偿冠名项目方案,由县民政局审核,经县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地名有偿冠名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拍卖、招标或协议的方式进行。有两个以上申请人(单位)申请地名有偿冠名的,必须采取拍卖、招标的方式进行。

第三十一条地名有偿冠名使用年限不得少于二十年(特殊情况由县地名委员会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和转让有偿冠名的地名。

第三十二条提出地名有偿冠名的申请人(单位),应当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供地名有偿冠名申请书和拟冠名地名分析报告、合法有效的资金信用证明、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县民政局对其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方可参与地名有偿冠名的拍卖、招标或协议活动。

第三十三条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与取得地名有偿冠名资格的申请人(单位)签订合同。取得地名有偿冠名资格的申请人(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一次性支付地名有偿冠名费。对支付地名有偿冠名费的,应当依据本办法第二章、第五章的有关规定,办理地名命名手续和设置地名标志;对未支付地名有偿冠名费的,有权解除合同,收回地名有偿冠名使用权。

第三十四条地名有偿冠名费,40%上缴县财政,60%用于革命老区地名管理相关的业务支出,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五章标准地名的使用

第三十五条经批准的地名为标准地名。标准地名由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向社会公布,按照国家标准统一设置地名标志牌,依法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并负责编撰出版发行《地名志》及相关书刊。

下列范围内必须使用标准地名:

(一)各级人民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所属部门的公告、文件、协定、报纸和书刊;

(二)广播、电视、报刊、地图、教材等,各类典、录、志等书籍和信息网络;

(三)标有地名的各类标志牌、印鉴、票证、通告等;

(四)道路、街、巷、楼、门牌、商标、公共交通站牌,牌匾、广告、合同、证件、印信等。

(五)邮件传递、工商登记、户籍管理、房地产管理;

(六)地名密集的出版物,如地名录、行政区地图、电话簿、交通站点、工商企业名录等,出版前必须报送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定。

第三十六条地名的书写、译写、拼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用汉字书写地名,应当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汉字。

(二)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按国家颁布的《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拼写。

(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体育场馆、大型的商业城、渡假村、民俗村以及广场,在书写地名时可采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提出。

第三十七条主管单位、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公司),在申办建设用地手续和商品房预售证、房地产证等,相关证件和报批手续时,凡涉及地名名称、命名、更名的,必须向国土、规划、房管、公安等部门,提交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标准地名批准文件或《地名使用证》。

第三十八条地名类图(册),必须准确使用标准地名。

公开出版有南郑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地名的地图、地名图册、地名图集(包括电子版本),必须统一由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负责审批与编撰出版发行。含有区域地名的宣传画(图)册、地方特征、景区地名、旅游信息交流与参展、招商投标等专题地名图(册)的对外活动,由举办单位、部门或个人将有关资料书面报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按有关程序审批备案;其他涉及使用标准地名,确需出版的书刊由业务部门或出版单位应当在出版前,报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审核;全县性标准地名,统一由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编撰出版发行,并向社会公布。属于市级性的,报市民政局地名主管部门审核。

办理地名类图(册)审核手续,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地名类图(册)核准申请书;

(二)试制样图(册);

(三)编制地名类图(册)所使用的资料说明。

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第三十九条住宅区、建筑物、高层建筑等,地名名称的使用审批,必须按《南郑县地名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执行,凡未登记注册、未按合法手续审批的,其名称一律无效;不得进行广告宣传,违者将依据本办法第七章之有关条款处罚。

第六章地名标志的设置与管理

全县城区、乡(镇)村、组、居民小区、门牌,街、路、巷、集市、景区、房产、厂(矿)企业、渡假村、民俗村等,各类地名名称的命名、更名、审批,地名标牌位置的确定、设置和管理工作,统一归口由县民政局实施管理。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区划地名通告的、标志设置与监督检查、管护等其它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第四十条全县各类地名命名、更名,标志的式样、布局、书写内容,设置、管理,由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编制、审定、监制、实施,并按国家地名GB标准,考察核准确定标牌制作方,统一制作、规范设置,命名公告、建档、录入国家地名管理数据库。

第四十一条对未按国家执行标准随意设置的城区等区域街、路、巷地名标志牌,必须全部清理拆除,统一交由县民政局归口管理、统一公告,规范命名、更名,统一国家标准,设置标准地名标牌,建立地名档案,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和地名信息网站,其他部门和单位(个人)不得私自设立,违规阻挠。

第四十二条行政区域界位、路、街、巷、住宅区、楼、门、村、交通道路、桥梁、纪念地、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台、站、港口、码头、广场、体育场馆和重要自然地理实体等地方,必须设置地名标志;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程序,实施地名标志设置、维护、检查管理等工作。其所需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不足部分从应设标所辖乡镇、村、单位(个人)等渠道筹集解决,也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筹资。

第四十三条民政部、国家地名委、省地名委专家组、省人民政府、省民政厅,将按照国家统一标准验收城、乡、村地名标志牌的设置工作及区划地名信息网数据管理工程,并列入了年度考核。地名标志的监制由县民政局、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统一监制、统一制作、设置管理、维护和更换,对违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地名标志牌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制作方必须持有国家准许的资质证。地名标志牌上的地名名称,应当使用标准地名,必须先由辖区乡镇政府、单位申报,经由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向社会公告后,注册、登记、审批、发证、建档,方可按规范书写汉字、标准汉语拼音,设置国家统一标准地名标志牌。

第四十五条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全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地名标志牌,建立文书档案和电子档案。地名标志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地名标志的设置办法、申请拟命名名称材料、媒体公告、审批文件和编码规则。

二、地名标志国家标准检测报告与验收标准。

(一)地名标志分布图、注册办证大厅、电子触摸地名查询平台。

(二)地名标志登记表、地名命名、更名公告文件(电子版)。

(三)地名标志照片,按序列编码,录入国家地名信息数据库(电子版)。

(四)地名标志的检查、维修、更换等有关资料。

(五)地名标志移动、拆除,查处损坏、损毁地名标志牌的有关资料。

(六)地名标志必须是国家指定生产,统一执行国家标准有关资料。

(七)地名标志的其它有关文书资料(电子版)。

(八)地名标志国家数据信息库,区划地名国家信息网站。

第四十六条未经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批准,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涂改、玷污、遮挡、损毁各类地名标志牌;不得违规制作、设置地名标志。一经发现,责令拆除,强制收缴,通告处罚。因施工等原因需要移动地名标志的,应当事先报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同意,并在施工结束前负责恢复原状,所需费用由工程建设单位承担。

第四十七条按照中、省要求及本办法之规定,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建立“南郑地名信息网数据管理中心”,分类健全各项区划地名“图表文书档案”和“图形电子档案”,建立完善“南郑地名信息网站”,与国家地名信息网并网工程,实现地名信息资源共享;制定本县地名国家标准规划方案,修订编著《南郑地名志》,编撰《南郑革命老区传奇地名录》、《南郑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录》等有关地名图、书、刊物的出版发行。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行政处罚。有违反本办法条款之一的和违反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给予行政处罚,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出具统一的罚款收据,罚款60%上缴县财政国库,20%用于革命老区行政区域内地名管理工作基本建设支出,20%用于全县地名设标工作奖励基金。

(一)未经批准擅自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的,未按期提交年检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或者停止使用,逾期不补办手续,继续使用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并依法向社会公告,撤销其名称,强制废除。

(二)擅自对居民小区(住宅区)命名、更名的,由地名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依法向社会公告,撤销其名称,强制废除。

(三)公开使用未经批准的地名的,责令申请补办手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依法向社会公告,撤销其名称,强制废除。

(四)未按国家规定书写、译写、拼写标准地名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每发现一项,处以三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五)未经县民政局或县区划地名办公室审核,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给予警告;对擅自出版与地名有关的各类图(册)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未使用标准地名,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出版和发行,没收出版物,并将处以出版所得两至三倍罚款;

(六)擅自涂改、玷污、遮挡、损坏、移动地名标志,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

第四十九条未经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批准,擅自使用地名名称、设立标志广告宣传牌的,一经发现,责令拆除,对拒不执行,有违反本办法条款之一者,视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在媒体通报。

第五十条盗窃、故意损毁地名标志的,除经济处罚,恢复原状外;由民政和公安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地名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条件的地名命名、更名或者地名类图(册),申请不依法予以许可的;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地名命名、更名,或者地名类图(册),申请予以许可的;

(三)无法定事由,不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决定的;

(四)利用职权收受、索取财物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十二条被处罚单位和个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财政事迹材料范文篇10

第一条为加强地名管理,实现行政区划、地名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文化传承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用字若干规定》、《国家地名标牌GB城乡标准》、《民政职能方案》、《地名标志管理办法》和《**省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地名工作的依法管理。凡涉及地名的命名、更名、注册登记、年检、公告、地名标准化处理,《地名使用证》的审批、颁发,标准地名的使用,城区、乡镇、村等地名标志牌的设置,旧牌、违规标志牌的清理拆除,各类区划地名业务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活动,国家区划地名管理数据库建设、地名档案建立、地名信息网站的数据管理等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是指用作标示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名称。包括:

(一)山、河、湖、海、岛礁、沙滩、滩涂、湿地、岬角、海湾、水道、关隘、沟谷、泉、瀑、洞、地形区等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

(二)行政区划名称,包括各级行政区域名称和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所辖区域名称;

(三)城镇、村组、居民区、住宅楼(含楼门号码),农、林、牧、渔、场点、基地、矿山、各类商贸店铺等名称,城区内和村镇内的路、街、巷、集镇市场等居民地名称;

(四)大楼、大厦、花园、别墅、山庄、商业中心等建筑物、住宅区(含楼门号码)名称;

(五)台、站、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水库、渠道、堤围、水闸、水陂、电站等,专业设施名称及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业、事业单位名称。

(六)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遗迹、遗址、纪念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广场、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文化设施名称;

(七)城、乡、村、组,交通道路、桥梁、隧道、立交桥等市政交通设施、高速公路两侧沿线乡村镇名称;

(八)标注地方特色地名名称、农产品产地商标标注名名称,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九)行政区、居民点(小区)、建筑物、渡假村、民俗村,企事业单位、实体基地、合作社、工矿业,道路、河流、湖泊、山峰、山脉、旅游景点等类别的地名属性名称。

(十)各类地名名称全部录入国家地名信息数据管理库网站,编入《**地名志》等有关地名图(册)、刊物出版发行。

第四条区划地名管理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规范部署,实施统一归口由民政局管理、统一登记注册、发证、公告、建网,统一设置国家标准地名标志牌的管理责任制。县民政局是县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的主要行政职能管理实施部门。其具体管理工作由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履行行政职责,依法负责对全县各类地名标志的注册、监制、设立、公告、发证、入网等各项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是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区划地名工作的组织、指导、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六条**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是本行政区域内区划地名管理具体事务的行政职能业务主管部门,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区划地名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二)制定本县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的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工作。

(三)负责本县各乡(镇)村、居民小区、街、路、巷、道、山、河、景区等,各类地名名称的注册、登记、撤销、调整、更名、界线变更、有偿冠名权的申报、审核、评审、议定、核准、年检、公告、发证、备案、建档、入网、信息。

(四)负责本县各类地名的命名、更名和颁发《地名使用证》,录入国家地名数据信息网、标准地名公告,依法推行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监督标准地名名称的使用。

(五)负责组织设置本县各类地名标志牌。

(六)负责指导本县乡镇区划地名信息资源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完善。

(七)审查、编撰区划地名资料、图书、影像制品等。

(八)负责建立本县国家区划地名管理数据库及地名网站信息,依法管理地名档案和相关资料,并提供利用。

(九)建立年度审验,查处违法行为。

(十)承办省市地名管理委员会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工作任务。

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民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

第七条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工作经费及设标所需经费来源。

(一)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按期拨付。

(二)争取中、省老区项目资金。

(三)地名有偿冠名服务。

(四)接受国内外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资。

(五)市场筹集与信息。

(六)其他。

第二章地名的命名、更名与销名

第八条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尊重当地地名的历史和现状,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

(一)实行公司、企业地名有偿冠名权制度。

(二)实施标准地名名称注册、公告、录入国家区划地名管理数据信息库,颁发《地名使用证》制度。

(三)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对申请地名名称、命名、更名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书面决定,需要组织专家论证的,应当在六十日内作出书面决定。

(四)县人民政府、县地名管理委员会和地名管理审批机关对于符合本办法第二章、第三章有关规定的名称,应当予以批准;对未予批准的,应当在书面决定中说明理由。

(五)经依法批准的建筑物、乡村居民住宅区、城乡商住居民小区等各类名称,由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颁发标准《地名使用证》。

第九条地名的命名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不得损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和破坏社会和谐;

(二)遵循城乡地名规划要求,反映当地历史、地理、文化和地方特色;

(三)尊重历史和群众意愿,遵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有关各方规划协调一致。

第十条地名的命名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县内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同一乡(镇)村、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名称,同一城区、乡(镇)村内的路、街、巷、建筑物、住宅区、楼宇、商贸、大型建筑物以及县内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不得使用重名、同音、不健康谐音、不属本辖区地名和无由来字名,防止方言语音的不良含义;

(二)不得以著名的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作行政区划名称;自然地理实体的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不得以其名称作本行政区域名称;

(三)乡、镇、村、社区居委会名称,应当与其驻地名称一致;街道办事处名称,应当与所在街、路、巷名称一致;

(四)道路、街巷、住宅区应当按照层次化、序列化、规范化的要求予以命名;

(五)以地名命名的台、站、港口、码头、机场、水库、矿山、大中型企业等名称应当与所在地的名称一致;

(六)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使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外国人名、外国地名作地名。

第十一条地名的命名应当符合下列规范:

(一)使用规范的汉字,避免使用生僻或易产生歧义的字;

(二)地名应当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通名用字应当能真实地反映其实体的属性(类别);

(三)不得使用单纯序数作地名;

(四)禁止使用重叠通名,如“某某广场花园”;不单独使用通名词组作地名。

(五)新建的居民小区、商住区、住宅区,工业、厂区、矿产企业名,商贸店铺名称,城区、乡镇、村道路、街、巷、集镇、大型建筑物、桥梁、景点等,必须向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申请办理名称命名、登记、注册、地名通告,建档、入网手续。

第十二条住宅区、建筑物及高层建筑等地名名称通名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和省区划地名主管部门的有关法规规定的规格要求审批。建筑物、住宅区等各类有关名称通名的使用,应当具备与通名相适应的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高度、绿地率等。

1、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有较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包括幼儿园、小学等),且相对独立的住宅区,可用“村”作通名。

2、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区,可用“园”、“苑”、“阁”、“庄”、“寓”、“宅”等作通名。

3、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绿化和休闲地面积包括总占地面积的25%以上的多草地或人工景点的住宅区,可用“花园”或“城”作通名。

4、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花圃、草坪面积大于建筑占地面积的低层高级住宅区,可用“别墅”作通名,依山而建的可称“山庄”,但“山庄”一般应位于市郊,县城、市区内要严格控制。

5、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在一区域内功能是商业、娱乐、体育等主导地位的建筑群,可用“中心”作通名;应同时以“商业”、“购物”、“娱乐”、“体育”等限定词,纯住宅或以住宅为主的建筑物不使用“中心”。

6、高度达到12层以上,或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的高层或大型楼宇,可使用“大厦”作通名。

7、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必须有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的整块露天公共场地(不包括停车场)的综合商贸建筑物可用“广场”作通名。

第十三条地名的冠名权实行有偿使用,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地名的更名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一)凡有损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性质、有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和庸俗的、其名称无依据来源的名或字、词义,以及脱离当地实际,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地名,必须更名;

(二)因城市等相关道路起止点、走向或指位功能发生变化,需要变更路名的;

(三)不符合本办法第九条第(一)项规定的地名,必须更名;

(四)因产权所有人提出申请,需要变更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名称的。

(五)不符合本办法第十条第(一)、(三)、(五)项和第十一条第(一)项规定的地名,在征得有关方面和当地群众同意后更名;

(六)因实行地名有偿冠名权,需要变更地名的。变更地名的申请、审批、登记、公告、发证,按照本办法时间规定的程序办理。根据规定变更地名引起的地名标志(含门、楼牌)、户籍登记、房地产证、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变更手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提出变更地名的申请人(单位)承担,因区划调整及其它原因更名引起的,从有偿冠名费中支付。

(七)一地多名,一名多写,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名称和用字。

(八)城区、乡镇、村道路,街、巷、集镇街路名,具有历史重大纪念意义的地名名称,以及被批准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保护名录的地名不得有偿冠名。

(九)不属于前款规定范围,可改可不改的或者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予更改。

第十五条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必要时应当举行听证会,或征询意见及通告的方式。

第十六条因自然变化、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城乡建设等原因而消失的地名,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按程序应当予以销名。

第三章地名的申报、审批与行政许可

第十七条地名的命名、更名、年检等,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审批与行政许可,未经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批准,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地名名称进行命名、更名及标志设置和经营使用。

(一)未经批准命名、更名的地名名称,不得在公开场合宣传及刊登广告、新闻和其它经营性使用活动。

(二)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将对未登记和未登记注册已使用地名名称的房地产、各类公司、企事业单位和其它实体行业等,将在媒体等形式公告地名名称命名、登记情况,并责令限期登记、注册、建档、入网。

(三)对已经使用现行的地名名称,要按照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等有关条款之规定,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交地名名称拟命名使用相关资料。待审核公告后,为法定地名名称,颁发《地名使用证》,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编著《地名志》。

第十八条下列地名的命名和更名报国务院或国务院地名主管部门审批。

(一)涉及领海界线的岛、礁等名称、国内外著名的,或者涉及外省(直辖市)的山脉、山、山峰、河流、湖泊、海湾、海(洋)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省民政厅和省地名委员会提出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二)市、县(区)行政区域名称,由省民政厅区划地名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审核上报。

(三)部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各类经济区域、自然保护区等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业务主管单位向地名管理部门提交拟命名名称意见,征求省民政厅区划地名主管部门和省地名委员会意见后,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四)铁路(线、站)、机场、高速公路和国道公路本省段、大型港口码头(出入站口)等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业务主管单位向地名管理部门提交拟命名名称意见,征求省民政厅地名主管部门和省地名委员会意见后上报。

第十九条下列地名的命名和更名,报省民政厅或省人民政府审批。

(一)不属于第十条(一)项的岛、礁等,海域、山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县(市)地名委员会提出意见,经县(市)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二)省内著名的或者涉及两市(县)以上不属于国务院审批的非山脉、海域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市(县)地名委员会提出意见,经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三)乡、镇行政区域名称,由县(市)民政局提出意见,经县(市)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四)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各类经济区域、自然保护区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当地业务主管单位向地名主管部门提交拟命名名称意见,征求市(县)民政局和地名委员会意见后,经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五)省道公路、中型港口与码头(公路出入口)、跨市(县)的水库航道、锚地、海塘、江堤、大中型引水工程等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业务主管单位向地名主管部门提交拟命名名称意见,征求省民政厅地名主管部门和地名委员会意见后上报。

(六)确需以企业名、人名作为地名的,在立项审批前,由单位或个人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交拟命名名称相关资料,报县民政局和地名委员会审定后,经县人民政府审核上报。

第二十条下列地名的命名和更名,由市(直属区)地名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市(区)地名主管部门审批

(一)市(直属区)区域内的一般的山地、山脉、湖、库、非海域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市、区地名主管部门向同级地名委员会提出意见,经市、区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

(二)市(直属区)级各类经济区域、风景名胜区等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业务主管单位向地名主管部门提出拟命名名称意见,征求市(区)地名委员会意见后上报。

(三)市(直属区)级公路、农场、林场、牧场、渔场,跨区的航道、锚地、交通道路、站点、水库、海塘、江堤、大中型引水工程等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业务主管单位向市(直属区)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交拟命名名称建议,征求同级地名委员会意见后上报。

(四)市级著名的或者涉及市内(直属区)之间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的命名、更名,由涉及市内(直属区)区划地名主管部门向同级人民政府提出建议,经市地名主管部门审核并征求市内直属区人民政府的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五)市(直属区)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的命名、更名,由业务主管单位向同级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交拟命名名称申请,经同级区划地名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区人民政府审批。

(六)在市(直属区)同一行政区域范围内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和城镇、村以及街巷等,居民居住地名称的命名、更名,由有关单位向同级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交拟命名名称申请。经同级地名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一条下列地名的命名由县人民政府或者县地名主管部门审批。

(一)村、居民区、乡镇、片村(社区)等名称,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交拟命名名称建议,经县民政局或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二)城镇内街、路巷、弄、住宅区、公园、广场、片村(社区)等名称,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申报。

(三)县域内桥梁、立交工程、长途汽车站(点),专业市场、工矿企业、商贸店铺,十五层以上高层建筑物和其它需要命名的大型建筑物名称,在立项审批前,由项目业务筹建方或主管单位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申报拟命名名称建议,经县地名委员会审核批准。

(四)乡镇、村、社区居委会名称的命名、更名,由所辖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经县地名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五)村镇内的路、街、巷名称的命名、更名,在立项审批前,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报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审批;

(六)城区内的路、街、巷名称的命名、更名,由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在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后,经县民政局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七)农林牧渔场、盐场、矿山、渡假村、民俗村、企事业各类实体基地、合作社,标注地方特色地名、农特产品商标标注产地名等名称的命名、更名,由法人单位(个人)、专业主管部门、所辖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经民政局同意后,由县地名委或县政府审批。

(八)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设立、修建各类地名广告、企业宣传及标注地方特色名称标志牌(亭阁),确需设立的,由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按程序审批设置,规范管理,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违者通报批评,限期拆除,并处罚金。

(九)采取其它形式,单位、企业和个人捐资、捐物支援地方建设的,做出贡献的,捐助方提出冠名名称的,由所属单位、业务部门或所辖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经民政局同意后,由县地名委或县政府审批。

第二十二条建筑物、住宅区、居民商住小区等各类名称的命名、更名,主管单位、建设单位和开发商(公司),必须在申请项目用地立项审批前,向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经县民政局和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审批、公告、发证后,方可持有《地名使用证》办理其它立项报批手续。

以国名、省名等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建筑物、住宅区的命名、更名,建设单位向县区划地名主管部门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经民政局、县地名委审定后,报省民政厅核准。

第二十三条专业设施名称、公共场所和文化设施名称的命名、更名,由该专业单位、主管部门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拟命名名称申请,征得县民政局同意后,经县地名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二十四条县境内市政交通客运站(点)设施,名称的命名、更名、设标(牌)点,由客运公司及主管部门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出线路地名名称设立站点请示,经县民政局审核后,报县地名委和县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五条申报地名命名、更名时,应将命名、更名的理由及拟废止的旧名,拟采用新名的含义、来源和地理实体概况等,一并加以说明,由所辖乡镇、单位报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核定后,按程序审批。

申报时需具备以下材料:

(一)地名命名、更名申请书,地理实体的性质、位置、规模;

(二)地名命名、更名申报表,命名、更名的理由;

(三)拟用地名的用字、拼音、含义;

(四)申报单位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及相关材料。

(五)土地部门征地许可书或规划部门出具的设计红线平面图。

(六)颁发《地名使用证》,同时收回旧证并注销。

地名的命名、更名,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但涉及公众利益,需要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并进行协调的,受理机关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第二十六条经批准命名、更名和销名的地名,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应当自批准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并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报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管理处(室)备案。

第四章地名的有偿冠名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所称地名的有偿冠名,是指地名主管部门根据企业申请,用体现企业的名称或用商标、品牌作专名命名地名,并向申请人(单位)收取地名冠名费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对本辖区内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涵洞、水库、广场、公园、旅游度假区等,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新建的居民区、非自建自用的大型建筑物,可以实行有偿冠名。但对群众认同感强、反映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的地名,不得实行有偿冠名。

第二十九条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拟定地名有偿冠名项目方案,由县民政局审核,经县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地名有偿冠名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拍卖、招标或协议的方式进行。有两个以上申请人(单位)申请地名有偿冠名的,必须采取拍卖、招标的方式进行。

第三十一条地名有偿冠名使用年限不得少于二十年(特殊情况由县地名委员会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和转让有偿冠名的地名。

第三十二条提出地名有偿冠名的申请人(单位),应当向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提供地名有偿冠名申请书和拟冠名地名分析报告、合法有效的资金信用证明、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县民政局对其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方可参与地名有偿冠名的拍卖、招标或协议活动。

第三十三条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与取得地名有偿冠名资格的申请人(单位)签订合同。取得地名有偿冠名资格的申请人(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一次性支付地名有偿冠名费。对支付地名有偿冠名费的,应当依据本办法第二章、第五章的有关规定,办理地名命名手续和设置地名标志;对未支付地名有偿冠名费的,有权解除合同,收回地名有偿冠名使用权。

第三十四条地名有偿冠名费,40%上缴县财政,60%用于革命老区地名管理相关的业务支出,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五章标准地名的使用

第三十五条经批准的地名为标准地名。标准地名由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向社会公布,按照国家标准统一设置地名标志牌,依法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并负责编撰出版发行《地名志》及相关书刊。

下列范围内必须使用标准地名:

(一)各级人民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所属部门的公告、文件、协定、报纸和书刊;

(二)广播、电视、报刊、地图、教材等,各类典、录、志等书籍和信息网络;

(三)标有地名的各类标志牌、印鉴、票证、通告等;

(四)道路、街、巷、楼、门牌、商标、公共交通站牌,牌匾、广告、合同、证件、印信等。

(五)邮件传递、工商登记、户籍管理、房地产管理;

(六)地名密集的出版物,如地名录、行政区地图、电话簿、交通站点、工商企业名录等,出版前必须报送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定。

第三十六条地名的书写、译写、拼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用汉字书写地名,应当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汉字。

(二)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按国家颁布的《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拼写。

(三)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体育场馆、大型的商业城、渡假村、民俗村以及广场,在书写地名时可采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提出。

第三十七条主管单位、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公司),在申办建设用地手续和商品房预售证、房地产证等,相关证件和报批手续时,凡涉及地名名称、命名、更名的,必须向国土、规划、房管、公安等部门,提交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标准地名批准文件或《地名使用证》。

第三十八条地名类图(册),必须准确使用标准地名。

公开出版有**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地名的地图、地名图册、地名图集(包括电子版本),必须统一由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负责审批与编撰出版发行。含有区域地名的宣传画(图)册、地方特征、景区地名、旅游信息交流与参展、招商投标等专题地名图(册)的对外活动,由举办单位、部门或个人将有关资料书面报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按有关程序审批备案;其他涉及使用标准地名,确需出版的书刊由业务部门或出版单位应当在出版前,报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审核;全县性标准地名,统一由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编撰出版发行,并向社会公布。属于市级性的,报市民政局地名主管部门审核。

办理地名类图(册)审核手续,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地名类图(册)核准申请书;

(二)试制样图(册);

(三)编制地名类图(册)所使用的资料说明。

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第三十九条住宅区、建筑物、高层建筑等,地名名称的使用审批,必须按《**县地名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执行,凡未登记注册、未按合法手续审批的,其名称一律无效;不得进行广告宣传,违者将依据本办法第七章之有关条款处罚。

第六章地名标志的设置与管理

全县城区、乡(镇)村、组、居民小区、门牌,街、路、巷、集市、景区、房产、厂(矿)企业、渡假村、民俗村等,各类地名名称的命名、更名、审批,地名标牌位置的确定、设置和管理工作,统一归口由县民政局实施管理。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区划地名通告的、标志设置与监督检查、管护等其它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第四十条全县各类地名命名、更名,标志的式样、布局、书写内容,设置、管理,由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编制、审定、监制、实施,并按国家地名GB标准,考察核准确定标牌制作方,统一制作、规范设置,命名公告、建档、录入国家地名管理数据库。

第四十一条对未按国家执行标准随意设置的城区等区域街、路、巷地名标志牌,必须全部清理拆除,统一交由县民政局归口管理、统一公告,规范命名、更名,统一国家标准,设置标准地名标牌,建立地名档案,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和地名信息网站,其他部门和单位(个人)不得私自设立,违规阻挠。

第四十二条行政区域界位、路、街、巷、住宅区、楼、门、村、交通道路、桥梁、纪念地、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台、站、港口、码头、广场、体育场馆和重要自然地理实体等地方,必须设置地名标志;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程序,实施地名标志设置、维护、检查管理等工作。其所需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不足部分从应设标所辖乡镇、村、单位(个人)等渠道筹集解决,也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筹资。

第四十三条民政部、国家地名委、省地名委专家组、省人民政府、省民政厅,将按照国家统一标准验收城、乡、村地名标志牌的设置工作及区划地名信息网数据管理工程,并列入了年度考核。地名标志的监制由县民政局、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统一监制、统一制作、设置管理、维护和更换,对违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地名标志牌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制作方必须持有国家准许的资质证。地名标志牌上的地名名称,应当使用标准地名,必须先由辖区乡镇政府、单位申报,经由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向社会公告后,注册、登记、审批、发证、建档,方可按规范书写汉字、标准汉语拼音,设置国家统一标准地名标志牌。

第四十五条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依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全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地名标志牌,建立文书档案和电子档案。地名标志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地名标志的设置办法、申请拟命名名称材料、媒体公告、审批文件和编码规则。

二、地名标志国家标准检测报告与验收标准。

(一)地名标志分布图、注册办证大厅、电子触摸地名查询平台。

(二)地名标志登记表、地名命名、更名公告文件(电子版)。

(三)地名标志照片,按序列编码,录入国家地名信息数据库(电子版)。

(四)地名标志的检查、维修、更换等有关资料。

(五)地名标志移动、拆除,查处损坏、损毁地名标志牌的有关资料。

(六)地名标志必须是国家指定生产,统一执行国家标准有关资料。

(七)地名标志的其它有关文书资料(电子版)。

(八)地名标志国家数据信息库,区划地名国家信息网站。

第四十六条未经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批准,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涂改、玷污、遮挡、损毁各类地名标志牌;不得违规制作、设置地名标志。一经发现,责令拆除,强制收缴,通告处罚。因施工等原因需要移动地名标志的,应当事先报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同意,并在施工结束前负责恢复原状,所需费用由工程建设单位承担。

第四十七条按照中、省要求及本办法之规定,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建立“**地名信息网数据管理中心”,分类健全各项区划地名“图表文书档案”和“图形电子档案”,建立完善“**地名信息网站”,与国家地名信息网并网工程,实现地名信息资源共享;制定本县地名国家标准规划方案,修订编著《**地名志》,编撰《**革命老区传奇地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录》等有关地名图、书、刊物的出版发行。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行政处罚。有违反本办法条款之一的和违反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给予行政处罚,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出具统一的罚款收据,罚款60%上缴县财政国库,20%用于革命老区行政区域内地名管理工作基本建设支出,20%用于全县地名设标工作奖励基金。

(一)未经批准擅自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的,未按期提交年检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或者停止使用,逾期不补办手续,继续使用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并依法向社会公告,撤销其名称,强制废除。

(二)擅自对居民小区(住宅区)命名、更名的,由地名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依法向社会公告,撤销其名称,强制废除。

(三)公开使用未经批准的地名的,责令申请补办手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依法向社会公告,撤销其名称,强制废除。

(四)未按国家规定书写、译写、拼写标准地名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每发现一项,处以三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五)未经县民政局或县区划地名办公室审核,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给予警告;对擅自出版与地名有关的各类图(册)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未使用标准地名,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出版和发行,没收出版物,并将处以出版所得两至三倍罚款;

(六)擅自涂改、玷污、遮挡、损坏、移动地名标志,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

第四十九条未经县区划地名管理办公室批准,擅自使用地名名称、设立标志广告宣传牌的,一经发现,责令拆除,对拒不执行,有违反本办法条款之一者,视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在媒体通报。

第五十条盗窃、故意损毁地名标志的,除经济处罚,恢复原状外;由民政和公安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地名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条件的地名命名、更名或者地名类图(册),申请不依法予以许可的;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地名命名、更名,或者地名类图(册),申请予以许可的;

(三)无法定事由,不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决定的;

(四)利用职权收受、索取财物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十二条被处罚单位和个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