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审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3:43:26

财政审计

财政审计范文篇1

Abstract:Theauditisastateauditsurveillance''''simportantcontent,hasthepivotalstatusinnationaleconomy''''sordermovement.Butbecausethefinancialriskisthefinancecannotprovidetheenoughfinancialresource,thecausestateapparatus''''snormaloperationsufferstheseriousdamagethepossibility.Thisarticleembarksfromtheauditandthefinancialrisk''''sconnotationandtheextensionunderstanding,mainlyelaboratedfinancialriskmanycausesandtheauditandthefinancialriskintrinsicconnections,andtoconsummatesourcountryauditsurveillancesystem,establishedtheperfectfinancialriskearlywarningsystem,theguardmeltfinanceriskandourcountryfinanceoperationsecurity,proposedtheconcretelegalmeasurehighlyeffective.

引言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促使国民经济有序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加强财政审计监督不仅为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保证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政审计与财政风险

财政审计的核心是预算执行审计。一般指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即涉及本级财政预算收支的活动都是财政审计的范畴。包括预算收入审计、预算支出审计、财税部门内部控制审计、重点专项资金审计等。由于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活动,其初次分配的来源主要是税收。因此,财政审计还应包括对税收征管的审计和对企业的延伸审计。这样理解财政审计的概念,不仅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其科学性,而且从财政审计所确定的目标看,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样的一个范畴下,对财政税务部门和对政府其他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应

财政审计范文篇2

一、当前财政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财政资金分配方面

在预算编制方面:一是上报人大批准的预算草案过于笼统,执行中难以操作。这种作法,既是有多年的一贯性,又具有普遍性。二是上报上级财政部门的预算与本级人大报批的预算不一致。为满足各自的需要,各地汇总预算因上报对象不同而数据不一。三是专项资金预算安排问题较多。例如资金安排过于分散;再如科学、教育等专项支出未达到法定增长幅度和比例,不仅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此外,还存在超范围安排专项资金预算支出指标等问题。

在预算批复方面:一是部分预算支出指标批复不完全,形成待分配资金。这虽然是多年习惯作法,并有一定客观原因,但不符合预算法有关规定,降低了人大对预算分配的约束力。二是向各部门批复预算不及时,批复预算时间过晚,失去了财政预算的意义。三是基本建设资金、城市维护费、科技三项费用等批复的部分预算支出指标未细化到具体项目或单位,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在预算执行方面:一是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追加、调减支出随意性较大。专项资金的科目调剂、本年超收安排支出未履行向人大的汇报程序和备案手续,冲击了预算的严肃性,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力和权威性。二是预备费管理使用不规范。预备费成为地方政府的机动财力,大部分在上半年被超范围动用,用于安排正常经费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政府用财政资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预备费的审批程序不合规,有的未向政府办理请批手续,有的用款单位未经财政部门直接向政府请批,有的未按规定向地方人大备案。

在预算平衡方面:结转下年支出核算不规范,未真实体现地方实有财力。大部分地方财政部门将年末滚存结存全部转入结转下年支出,使净结余为零,隐瞒地方实有财力。有的不属于结转下年支出项目,如各种事业费、行政经费等也结转下年;有的无预算、无项目空头结转;有的事业项目已完成或不需要完成,资金结余继续结转下年。

(二)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

过去的财政审计始终是围绕着财政收入的真实性开展的,审计的主要任务体现在审查财政收入是否依法计征,足额入库。伴随着财政改革重心转向支出领域,财政审计则必须突出财政支出的审计重点。目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的审计不够,特别是对财政重点专项资金及重点项目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审计还不到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性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但工程建设投资的效益和工程质量却不如人意,甚至形成严重的损失浪费。因此,必须加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的审计力度。

(三)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

一是部门预算覆盖率低,编制不科学。大部分部门未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部门预算。部门预算编制内容也过粗,而且不全面,一般仍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方式;二是财政转移支付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下级政府对转移支付资金的支出排序往往先是解决人员经费不足,往往产生截留挤占和挪用等问题。而对违反规定使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地方和单位,目前也没有完整规范的惩戒措施;三是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采购的方式、项目、数量随意性较大,缺乏全面、详细的采购预算和计划。采购规模小、范围窄、采购项目结构单一。采购运作程序不规范,评标委员会的组成从人员数量、人员资格、专家比例等方面一些地区达不到要求。确定中标商的环节过于简单,容易出现暗箱操作。

二、进一步搞好财政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在思想认识方面

审计工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审计机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财政审计的近期目标是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部门预算、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与规范,将促进公共财政框架的形成。因此审计机关要围绕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进一步明确审计监督的新取向。对审计内容和重点的确定,应进一步从促进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和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做文章,在细化部门预算和规范转移支付、政府采购方面下功夫,积极促进财政体制改革,突出审计重点,加大对财政支出、政府的重大投资项目及专项支出效益的审计力度,防止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从效率、效果和效益的角度来认识财政审计。

(二)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方面

1.规范财政资金分配行为,增强预算执行的法律约束力。认真执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改进预算编制方法,严格履行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收支项目,深化财政改革。单独向人大编报各地方本级的财政收支预算。及时足额批复预算,努力压缩预留预算支出指标,完善追加支出审批程序,减少资金分配随意性,依法进行预算的调整变动,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2.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健全预算编制程序。一是要改变预算编制长期沿用的“基数法”,全面实行零基预算,公平合理地确定预算支出;二是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将预算资金直接安排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减少财政性资金的二次分配。改变专项资金撒胡椒面式的分配体制,体现专项资金的重点使用效果;三是公开预算内容,预算要具有刚性约束力,就必须透明;四是预算编制权和执行权分立,财政部门主要具体负责预算的管理和执行,预算编制授予政府其他部门。

3.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的法律内容。一是规范预算调整行为,明确规定超收节支部分资金、预算科目间调剂等预算调整行为,应经本级政府审定,并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审查和监督,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和变更,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的保障措施,加大违反预算法的处罚形式和力度,对有关违反行为的处罚不仅追究行政责任,还要增加刑事责任和经济性制裁方法;三是增强预算法律意识,建立预算执行的奖惩激励机制,并严格执行落实。

4.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完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一是强化人大预算监督力度,逐步实现预算审查监督批准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过渡,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实效性;二是加强审计监督,审计要事前参与预算编制过程,在编制部门预算的环节增加审计机关协助政府审定各部门预算的程序和职责,从源头、过程、结果全方位对预算进行监督;三是逐步实现向社会公开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使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保证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工作健康规范发展。

(三)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

在财政支出资金审计中应该采取“以预算审计为基点,以项目资金为主线,一审到底”的审计方法。即以财政批复的预算指标、追加预算指标、专项资金指标文件入手,跟踪审计资金去向,延伸审计项目用款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效果,查处财政资金的无效拨付和资金转移,从而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完整高效。

1.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起来。要以财政资金运行轨迹为主线,对从拨付到使用的各流转管理环节进行跟踪分析。对教育、卫生、公安、民政、农业、基建投资、市政建设等财政资金投入较多的部门,延伸审计资金的使用效益。主要检查财政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投入的资金是否产生效益,是否花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找出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2.对财政重点项目资金及专项资金的审计。关注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及效果,要抓住资金流程主线,从立项安排、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入手,追踪使用效益,着力分析反映专项资金工程管理中直接影响成本及效益的关键性问题及对策。查处和揭露虚报项目、滞拨截留、转移挪用资金,或者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问题,促进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达到专项工程应有的效果。

(四)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

1.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步伐,全面实行部门预算。一是明确政府财政预算涵盖的范围,包括政府财政、部门和单位所有收支活动;二是全面编制部门预算,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并把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捆绑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从根本上解决预算资金体外循环问题。

2.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应尽快从法律上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财权范围,并要以法律形式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各项基本制度,尤其是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制约制度。二是控制和规范专项补助。对于种类较多,覆盖面较广的专项补助项目,应该进行清理和归并;对有关部门掌握和分配的专项拨款,应逐步纳入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大力压缩用于竞争性领域的资金,减少项目设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建立有效的专项拨款监督体系,确保专款能够专用。

3.改进政府采购制度。一是建立严格的政府采购预算制度,编制全面、详细的采购计划。采购部门对拟采购的项目,首先要编制本部门预算,然后报财政部门审核,最后再报同级人大审批。二是要按照上级政府制定的政府采购目录,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目录。同时还应进一步拓展政府采购范围,扩大政府采购规模。三是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一套完整、严格、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工作操作规范。

财政审计范文篇3

这里召开全县财政审计工作会,今天。将财政工作会议和审计工作会议一并召开,这是审计职能从财政分离出来后的第一次,这也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这两项工作的重视,体现了财政工作和审计工作“两手抓”以前,好像还没有专门开过审计工作会,今天就是要通过这种会议形式,引起大家对审计工作的解、理解和支持,也对今年即将开展的工作统一思想,安排部署。

一、对财政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抓财政收入的思想不能滑坡

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说我经济在加快发展,这个事是比较担心的一件事。财力在不断的增长,财政保运转的能力在提高,县机关事业单位的运转得到保障,但是财政谋发展的能力还非常脆弱,应该说穷财政紧财政的基本状况还没有改变。就是这种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也非常体谅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们加大了对乡镇的经费保障力度。去年乡镇人均财力保障已经达到人均2.6万元,今年县上还将对乡镇信访维稳和党的建设这一块工作考虑一部分经费,这样,今年乡镇人均财力保障将会突破3万元。随着乡镇财力状况越来越好,担心大家对抓财政收入工作会懈怠,好比是温水煮青蛙,慢慢消耗掉大家的锐气和干劲。要用长远眼光来看待财政的增收,财源的培植。还比较穷,条件也比较差,但一点也不要怕,关键是思想要解放。可以说,乡镇和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地方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应该充分运用好财税政策,拓展思路,把培植财源的工作做好。有很多好的政策是可以充分运用并发挥效果的比如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而在重庆市内的企业所得税率只有15%但按现有规定重庆市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只能到年。现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提出全团建议,希望国家对重庆的这一所得税优惠政策能延长至2020年。如能实现,必将大大提高我投资吸引力。

(二)集中财力精力干成一两件大点的事

3.5亿用来发工资,资金的使用上是有些分散的10亿财政总收入中。2.5亿用在保运转,4个亿是专项调度,留下来搞发展的钱少之又少。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发挥资金打捆使用带来的资金集聚效果。要打捆使用资金,有压力,也有压力,这里面有利益博弈,有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的影响。希望大家在项目上多动脑筋,那个乡镇你那个部门要在哪一个方面哪一个区域实现突破,就要千方百计把钱往那个地方“堆”往那个地方集中。有些是基础设施方面,有些是产业发展方面,也有些是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方面等等,只有把钱真正集中起来投向某一个“点”才能让那个“点”实现突破,见到成效,资金打捆的效益才会显现出来。所以,必须集中精力和财力干一两件实实在事。

(三)多走村入户。

抓发展。这是政府工作的基本方面,为什么要说“多”走村入户?一个地方干事。和财政工作关系密切。现在财政支出的一个显着转变就是向保障民生倾斜,解决民生问题。有些人利用共产党的好政策,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实现了致富,感谢共产党,感谢好的政策,因为共产党的政策是致富的制度保障。但还有些人,有了好的政策,自己又没有能力实现致富,生活依旧贫困,这些人怎么办?所以国家要加大财政投入,保障他基本生活。这包括城镇、农村的低保户、五保户等等,应该享受到政策一定要让他享受到现在各种惠民政策很多,比如对农村娃娃读中职,只要是重庆市内的中职学校学习,国家财政每年都会给学校补助。尤其是种粮直补、种粮综合直补、养猪补贴、退耕还林等补助资金的兑现,乡镇党委政府一定要清楚,建立台帐,做到心中有数。

(四)加强财政监督和服务工作

特别是对执收执罚部门,县级部门的非税收入检查要下大力气。底收了多少,按规定应该收多少而你只收了多少,使用的票据是不是用了财政专用票据,那个层面是否有资格减免政策,收入都拿来怎样安排的这些都要认真清理审计。审计的目的绝不是整人,而是要发挥好财政审计工作推动制度建设的功效。还有财政片区结算中心,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否还有必要继续存在需要认真做一些调研。对在座的财政片区结算中心主任打个“招呼”不想再听到有乡镇反映,拨给乡镇的钱,那里签不到字,找不到人。结算中心对财政资金的监督职能要发挥,但服务乡镇也一定要到位,第一要务是保障乡镇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对审计工作也讲四点意见

(一)执行好一个意见和一个办法

按照文件的规定认真落实。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委发〔〕19号)和县人民政府令第1号《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暂行办法》大家回去后要认真学习这两个文件。

(二)抓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就是要加强对财政预算部门执行情况的审计。审计还要深入,只有一个要求。不能停留在只对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还要对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要用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有力有效的审计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改革。

财政审计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11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总体思路,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税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和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按照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加大审计力度,不断创新审计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努力提高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障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

按照审计署《2011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对财政审计的总体部署,2011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重点把握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突出整体性。在审计中要注重对整体情况的把握了解,全面掌握部门单位所有财政资金收支和结余情况,从总体上作出分析和评价。二是突出宏观性。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重点关注国家扩大内需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在我县的落实情况以及涉及民生利益等问题,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要资金的审计,维护财政安全,发挥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三是突出效益性。把关注财政资金的效益情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不同角度对影响财政资金绩效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力求在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上实现新突破。四是突出建设性。紧扣预算执行主题,准确把握审计重点,深化审计内容,全面系统地反映县级预算执行、预算资金分配使用和预算改革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财政管理,积极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五是突出创新性。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内容和审计手段,加大揭示问题的力度和深度,特别是要加大延伸审计的力度,进一步提升预算执行审计成效。

二、审计项目安排

按照“突出审计重点、合理确定数量、提升宏观效应,提高审计质量”的原则,共安排审计7个县直部门单位:县财政局、地税局、公安局、民政局、计生局、旅游局、公用事业局。税收征管质量审计延伸以下单位:鑫海房地产开发公司、县房地产开发公司、金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弘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盛世大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房地产开发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和部分通讯企业,烟草公司、新华书店、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分公司、盐业公司分公司。税收收入增减变化趋势专项审计调查的行业单位:建筑安装业、住宿餐饮业、瑞星集团有限公司、新东岳集团有限公司、洲际泰亚麻纺织有限公司。

三、审计的重点内容

(一)对县财政局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

围绕县级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以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为重点,审计国家扩大内需政策落实情况,重点审计资金管理使用的合规性、效益性,促进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推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1.扩大内需政策落实和执行情况。摸清我县扩大内需资金投入规模和支出方向,重点关注各项资金是否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落实到位,资金分配和拨付是否及时,监管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有无滞留、挤占和挪用资金,影响资金合理有效使用等问题。结合新增投资项目专项审计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对参与资金分配的相关部门进行重点审计,重点关注资金是否到位、有无隐瞒截留、挤占挪用等。

2.财政政策执行情况。主要审计县财政有关政策制度制定的合规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分析财政政策执行效果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3.县级预算收支完成情况。分析预算执行结果的真实性、合规性,有无虚假平衡、人为调节预算收支等。重点关注预算收支内容是否完整,各项收支是否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有无“体外循环”,是否按规定报经批准,资金安排投向是否合理。县级抗震救灾支出是否达到规定比例。

4.细化部门预算情况。结合对县直部门的审计,关注专项支出预算是否明确到具体项目和用途,有无应编未编或少编年初预算,通过预留资金追加部门预算等问题,以及年底集中下达预算指标和拨付资金等。分析追加部门预算的规模结构以及与年初预算的差距,审查追加项目是否合理合规。

5.重点预算支出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分析公共财政的重点支出方向、规模和结构,重点关注法定支出是否达到规定比例,项目确定以及资金分配是否体现重视民生、关注社会建设等领域。结合对县直部门单位的审计和延伸,选择部分重点专项资金,从预算安排、资金分配和下拨方式,一直到资金具体使用等进行重点审计,揭示预算管理、分配分式、内部监管以及使用效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6.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分配情况。分析近年来转移支付资金的比重以及结构性变化,转移支付政策对缓解我县财政紧张状况的影响程度。应编入纳入预算转移支付资金是否按规定编入年初预算,有无脱离政府和人大监督的问题;资金安排是否符合规定程序,资金拨付是否及时到位,有无截留转移以及年底集中拨款,影响使用效益等问题。

7.财政专项资金(基金)及预算外专户资金管理情况。重点关注实行专户管理的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是否合规有效,有无隐瞒转移、脱离预算管理、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有无资金清理不及时,长期闲置影响资金使用效益问题。各项非税收入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审批使用是否合规有效,政府统筹调剂资金来源和使用是否严格规范。

(二)对县直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

紧紧围绕“预算执行”这一主题,审查部门及部分所属单位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真实性;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的合规性及分配、使用的效益性;预算管理与核算的规范性。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预算编制情况。一是审查财政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预算编制是否完整、真实。二是审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编制的是否明细、真实、合规。三是审查2007年末账面结余资金是否全部纳入2011年预算。

2.预算批复及分配情况。审查有无未按规定及时批复预算,未经批准自行调整预算,预算资金分配不及时,违规拨付预算资金,截留、挪用预算资金,截留应当下拨的预算资金等。

3.预算支出情况。按照财政批复的预算,一是审查基本支出是否合规,有无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虚列支出、未经批准调整基本支出预算等。二是审查项目支出是否合规,有无未按规定执行项目支出预算,有无挤占挪用项目资金,基建项目批复程序、资金来源等是否合规。三是审查当年经费支出,关注会议费、招待费(接待费)、培训费、出国经费以及交通经费的支出和比例。

4.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情况。一是审查有关项目的收费依据,收费许可证规定的收费标准、范围,是否存在乱收费等。二是抽查收费票据和缴款凭证,审查收入是否严格执行“票款分离”、“收支两条线”、上缴财政。三是审查各项收入是否真实、完整,有无账外账、有无隐瞒、转移收入或将收入挂往来账等。

5.资金结余情况。重点关注截至2011年末部门结余资金的规模,分析资金来源、项目性质和结存时间。一是审查结余资金的规模是否真实,有无通过虚列支出、以拨列支等方式隐瞒结余资金规模,有无将结余资金挂往来账或转移所属单位和其他单位等。二是将基本支出累计结余和项目支出累计结余分别以2011年末累计结余为基数,分析三年以上未使用的结余资金有多少项,多大金额,同时对2011年本年度结余资金进行分析,说明其未使用的原因。三是通过对三年以上结余资金的分析,按照资金来源性质、资金支出性质,推算出哪些资金长期闲置和滞留。

6.房产管理情况。一是重点对已交付使用房产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时间、竣工决算报告、资产入账管理等环节进行审查,有无房产交付使用后长期未进行竣工决算,资产未纳入账内核算管理等问题。二是审查房产的经营管理情况,出租房产收入是否全部入账,是否依法纳税,是否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有无隐瞒、转移、截留及坐支房租收入,有无违规经营、使用房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三是审查部门单位在建房产的管理和核算情况,摸清资金来源结构和投资规模情况。

7.部门财政财务管理内控情况。一是关注部门预算管理、资金使用、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二是关注各项制度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是否到位、有效;三是关注财政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基础工作是否扎实、规范。

8.其他需要审计的问题。

(三)对县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的审计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对县地税系统审计,开展税收收入增减变化趋势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摸清总体状况。按照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结合税收政策的重大调整和企业面临的困境,通过审查地税部门计划、统计、征管、稽查等资料,分别从大型、中型、小型企业中选择不同行业进行重点延伸审计,全面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税收收入影响变化规模、趋势和表现形式,主要涉及哪些重点行业和税种。

2.深入分析原因。从经济运行、政策调整和税收征管等角度,对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关注地税部门针对当前形势,采取哪些加强征管的措施,在执行税收政策和征管工作中存在哪些漏洞和薄弱环节。

3.提出对策建议。根据调查结果,从促进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加强财源建设,健全完善征管机制等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四、审计组织和有关要求

2011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审计,在局党组领导下,按照审计方案的要求,各有关科室要密切配合,统筹安排,明确责任,提高审计质量,确保圆满完成审计任务。

(一)统一思想,增强全局意识。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预算执行审计做为整个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政策性强、内容复杂、涉及面广、要求高。因此,要增强全局意识,服从大局,齐心协力,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要精心组织,及时沟通,配合连动,真正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整体,实现预算执行审计的“一体化”,不断提高审计成效,推动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财政审计范文篇5

整合审计资源的客观必要性

按财政资金流程所设置的审计业务职能部门一直很好地发挥了条块式监督任务,对维护公共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效率效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在审计实践中的重复审计而浪费审计资源的现象经常发生,审计资源利用未能够实现最大化和审计威慑功能的效果不佳。在审计实践中,不同职能业务部门在同一个被审计单位碰头或是在相同的会计年度内多于二个业务部门或审计组审计同一被审计单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是目前审计资源配置最不合理的表现形式的典型特征,不仅浪费了相对稀缺的审计资源,也给被审计单位带来附加的额外负担。

首先,体现在审计业务部门之间相对封闭的审计项目安排与审计成果的现实生活中的不沟通性所形成的部门壁垒,都客观上阻碍着审计执业水平和执业质量的提高,由于同一单位不同审计项目而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彼此孤立的,查处同一单位的诸多问题被反映在两个或多各审计报告之中,审计结果的威慑性和审计监督职能的最大效用性大打折扣了。

其次,体现在按照现行的职能业务部门所划定的审计范围已经不能够满足审计履行其经济监督的需要,因为最终审计结果缺少整体分析和宏观控制的能力,审计监督的作用力体现的不充分,不能够震撼被审计单位的真正要害,导致同一性质的问题得不到彻底的纠正,年年查处的问题同质化。同时,也由于日前审计范围的界定不尽合理性,许多审计项目的实施不能够全面的反映公共财政资金支出的整个过程,可想而知最终的审计结果是不完整的,不完整的审计结果所揭示出来的审计问题也是不全面的,审计的威严和权威降低了。例如,目前的医疗保障审计仅仅审计医保中心如何支出医保资金,不能去审计从医保中心出去的医保金在医院是如何支出的,这样的医保审计的效果势必是欠缺的。

再次,长期从事块块式的审计会导致查处问题的流失或减弱对问题敏感度的认识。一是审计与被审计二者之间的长期接触会演变为老朋友式的定期会晤,不可回避的交往与相处情节在不自觉中就会使审计出来的问题流失掉,还容易造成为了部门的“小集体”利益而审计的原则被相对方所“购买”,审计权力寻租的现象得到延续和张扬;二是长期从事同一类型的审计任务与相对稳定的被审计单位打交道,审计的热情与审计前的准备工作降低了,耕植于大脑中的旧的审计认识延续着来年的审计过程,审计缺少新的创新,就象一个老师教多年来教授同一门课程,主观上可以确定他的教案很少再会有新意;三是审计人员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惰性化了,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审计项目就如同新瓶子装旧醋缺少外力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动力,从而造成审计走过场的现实性。

可见,一个“小集体”一旦存有“潜利益”的驱动而谁也不愿意触动“潜规则”,审计中查处的问题一旦在审计处理中显失公平、公允性,一个心怀审计天职的忠诚审计卫士一旦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查处的问题因种种客观原因而必须放弃等等,现实的选择只会是惰性地对待审计。中央审计风暴的劲吹与地方审计的沉寂就是最好的比对,作为审计资源要素中最活跃的人力资源的惰性应对或少有作为,审计的作用力将很快衰竭了。

整合审计资源的现实可行性

进行审计资源整合的首要任务是要摸清我们所拥有的审计资源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确定可动用的审计资源,进行系统、科学规划,合理有效地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审计资源的整合,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提高机关管理水平,在对公共财政资金审计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目前我们所拥有的审计资源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即审计人员、审计项目、审计工具、审计信息、审计档案和审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与筹划。审计人员在一定时间里是相对确定的,整合审计资源要先整合审计项目资源,要通审计前的调查准备工作把需要审计的项目进行分析归类,在科学合理地确定审计项目的基础上整合审计项目资源,要打破现行按业务职能部门划分审计资源项目的现状,审计项目不确定于哪一个业务职能部门,审计项目更不能够由业务职能部门自己确定,要在各业务职能部门提供年度审计项目的基础上,由审计机关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党委、政府以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统筹安排。

首先,实施审计项目的前期调查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事实上我们往往把审前调查工作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履行审计程序的一个过场,导致审计目的的不明确,审计切入点不到位,在事实上拉长了就地审计的时间,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主要是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事倍功半。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进行的公共财政资金审计还处于“诸侯各自为政”阶段,“游击战”式的审计占主导地位,尚未形成“集团作战合力”,造成审计内耗与审计整体的威慑力发挥的不充分。

其次,在对审计项目和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与筹划整合的基础上就要对审计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审计项目和审计人力资源要打破传统的以业务职能部门划分的“审计势力范围”,并作到审计人员对未来项目审计的不确定性,使项目和人员达到最佳配置,就具体的一个项目而言要尽可能地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公共财政资金流程进行审计监督的全过程,要从微观审计入手揭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特别是在年初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要从项目实施的全局统筹安排,避免业务职能部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个性安排,导致实施审计作业时的重复劳动,以期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

第三,审计工具是完成项目审计的重要手段,对审计工具资源整合的基点在于被审计会计资料的数据化存储和会计软件的应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审计实现会计资料数据库的共享,尤其是对金融单位的审计体现的最为明显,不懂计算机审计的人员将会成为“盲人摸象”,不仅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也审计不出效果。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公众对审计预期的结果,政府审计势必要提高效率,从事计算机远程审计将指日可待。

财政审计范文篇6

国家审计的目标是评价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但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的弊端,如预算编制不细、支付制度不健全、采购不透明等,这些弊端的存在给一些单位和个人弄虚作假、违法违纪造成可乘之机,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是打假治乱,审计目标侧重于评价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效益性重视不够。这次预算管理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兴利除弊,改革现行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革除制度上的弊端,建立起规范、科学、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财政转移支付等项改革后,预算刚性进一步增强,管理透明度进一步提高,约束力进一步加大,做假帐、违规违纪问题会逐渐减少。新的预算资金运行模式为实现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为开展绩效审计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使审计机关可以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关注效益性审计目标,而且政府和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越来越关注,因而如何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成为审计机关面临的新课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查错纠弊的同时,更多地注重检查和发现损失浪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适时开展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的主要目标是促进财政部门正确决策、科学理财、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当前应把绩效评价的内容逐步融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中去,把查错纠弊与绩效评价结合起来,既揭露不真实、不合法的违纪违规问题,又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做出评价,全面完整地实现真实、合法、效益的审计目标。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效益性目标将会越来越突出。

二、调整审计重点和内容,促进财政改革顺利进行

财政体制改革后,预算管理制度从预算编制到执行过程都增加了一系列规范性、约束性的规定,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新推行的管理制度,使财政审计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相当大的扩展。当前财政审计要紧随财政改革的步伐,及时了解和掌握财政改革的最新动态,认真研究各项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审计监督的重点和内容要与之相适应,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以找准审计工作的定位。

一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施后,应把审计重点放在对国库资金集中收付上来,重点检查税收等各项财政收入的缴库方式、程序是否合规,收入是否进国库统一账户,有无违规进入过渡户或通过私设账户截留、挪用财政收入;集中支付的资金有无不按预算和程序支付,是否利用集中支付之机,为某些部门谋取私利。

二是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不同于一般财务收支的事后审计,应注意把握审计重点,重点检查采购计划和预算编制是否合规,是否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和预算,招投标方式和评审程序是否合规,采购资金的拨付是否按现行法规和合同拨付与使用等。

三是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要把审计的重点放在预算确定的部门专项事业费及财政专款方面,重点审计部门预算编制是否合理,项目预算是否经过科学论证,各项事业支出及专款支出是否按预算执行,有无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等。

四是切实加强转移支付审计,对一般性转移支付应把税收返还和结算补助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和合法性,注意有无弄虚作假骗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问题;对专项转移支付则要重点审查专款投向是否正确,使用是否合规合法,防止出现截留、挪用、挤占和损失浪费等现象。在审计中要注意发现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检查改革措施是否到位,从宏观上提出完善改革的建议。

三、转变审计方式,实现对财政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监督

传统的财政审计思维方式是重视审计预算执行结果,忽视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动态过程的监督;突出抓好预算执行审计,轻视“上审下”的财政决算审计。这主要是受原有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其弊端是预算编制过粗,追加预算随意性大,支出不规范,预决算批复不及时,资金分配与使用脱节,给审计监督带来很大难度,不便于监督。这次财政改革的主要特点就是要早编细编预算,硬化预算约束,规范支出管理,加强预算监督,整个预算过程从编制到执行再到结果全部规范化、制度化。细编预算为审查各部门和项目支出的合规性、合理性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早编预算使预算经人大批准后可以及时批复部门和单位,使审计部门能够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再行监督”的原则履行监督职能;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对各项预算支出的合规合法性进行监督;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了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财政的分配关系,便于对拨入下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这些改革措施都为实施对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全过程的监督提供了制度基础,也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固守原有的财政审计监督方式,显然不能适应财政体制改革发展的形势。因此要转变预算执行审计的方式,紧紧围绕“预算执行”这一核心来展开,以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为审计依据,对照检查预算执行情况,从预算执行结果审计出发,逆向延伸到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逐步实现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动态审计和静态审计相结合。建立以综合财政预算为主线,财政部门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为主导,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的预算执行审计模式,把财政同级审与“上审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财政资金运动的全过程监督。

四、改进审计技术和手段,提高审计监督效能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都是为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和控制,防范舞弊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其运作中建立了一整套严密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个自我调整、自我检查和自我约束的自律机制。但如果其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控制失效,将会导致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失控,滋生更加严重的舞弊和腐败现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改变在对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进行审计时,首先对其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和监督等进行调查,评价其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而确定余额测试的范围、重点和规模,开展分析性测试和抽样审计。这样既可以减少对繁多的会计业务记录详查的工作量,又能在合理地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审计效率。

推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后,预算管理由粗到细、由定性到定量,各部门的财务收支集中统一核算,依靠传统的手工操作无法完成,必须依赖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强力支撑,才能完成大量繁杂的预算指标安排和会计核算工作,因此计算机技术在预算管理和会计集中核算中得到广泛应用。审计机关必须适应这种形势,改变目前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审计手段,应用计算机作为的技术支持实施审计监督。

一是逐步建立健全审计管理信息数据库,形成全省范围内的审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审计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把握财政资金运行,上下联动监控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财政审计范文篇7

一、探索审计创新

要适应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需要。探索创新审计方法。审计人员首先要开拓审计思想。

探索由常规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一突出绩效审计.

否遵循了增收节支原则,否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标准、范围、定额征收与使用;二是正确评估财政收支的效率性。各项收入是否应收尽收,进一步加大绩效审计的力度。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正确评估财政收支的经济性。各项收入与支出结构是否合理。财政审计应在坚持真实性与合法性的基础上。各项支出是否及时拨付到位,追加预算是否及时等;三是正确评估财政收支的效果性。各项资金收入与支出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存在挪用、挤占、闲置浪费情况等,财政审计力求做到真实、合法、绩效三位一体。

探索由执行环节审计向决策、执行等环节审计转变。二强化决策审计。

筹集与分配资金是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可归纳为财政资金运行过程中的决策权与执行权。财政审计应重点关注预算编制、调整与执行情况,集中体现为财政预算编制及其执行两个主要环节。加大对财政决策权、管理权、使用权的监督,通过对预算编制及调整的审计,可以发现预算编制与调整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否存在随意调整与分配不公正现象,从源头上制止和纠正财政收入与分配方面存在突出问题。规范财政资金分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探索由反映单项审计信息向反映综合性审计信息转变。三加大成果反映。

财政审计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有意识地上升到宏观经济管理的高度进行分析,加大审计信息综合分析力度。同时注意对审计中发现的单个的零星的原始的审计素材进行综合性加工。力求从苗头中发现倾向性、个性中关注普遍性、动态中把握规律性,撰写出份量重、价值高、宏观性强的综合性审计信息,推动财政审计成果反映上层次、上台阶。

探索由“账本审计”传统审计方法向现代综合性审计方法转变。四加强综合审计。

现阶段。办公无纸化进程明显加快,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办公自动化在政府及其部门得到广泛应用。财税银企联网、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一种趋势,并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财政审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审计方法,逐步实现由“账本审计”传统审计方法向以计算机审计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综合性审计方法转变。利用信息化系统,对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转换、审查、归纳与综合,最终实现对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和执行政策情况的综合评价,揭示这些部门在依法行政或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存在隐患,此基础上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其加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整合审计资源

大格局下的财政审计。抓大放小,要求跳出财务收支和部门审计的模式。侧重宏观审计目标,注重全局性、整体性和效益性,把握总体、揭示微观问题的基础上,从中审查分析出带有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从根源上剖析查找原因,从完善机制上提出审计建议。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整合审计资源,形成全局审计“一盘棋”工作格局,集中国家审计力量做大项目,同时联合社会审计力量参与具体项目审计,以缓解国家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

一整合人力资源。发挥现有审计资源的最大效能。一是审计机关内部必须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协调动作、统一程序和要求,统一组织实施。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齐心协力开展好财政审计,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二要充分利用被审单位以及其他执法部门的信息资源和内审人力资源、社会审计资源,挖掘可利用的资源成果,着力为财政审计服务。

二整合审计计划。合理确定审计重点、范围、内容与目标。一是着眼全年布局,实施计划的科学管理。安排年度全局审计项目计划时,考虑围绕财政审计这一中心项目,安排好各科室配套项目,以拓展审计范围,提升审计效应,扩大财政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二是财政审计实施前,紧紧围绕财政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确定每年财政审计工作新的侧重点,注重把政府关心、人大关注的问题纳入到审计方案中去,以增强财政审计计划的宏观性、针对性、效益性和时效性。

三整合审计项目。防止审计盲区的产生,财政审计必须与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资金审计、社保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内容融为一体。实现由传统的单一的财政部门审计向各专业审计一体化转变,以便全方位、多层次的宏观反映整个财政经济活动中存在问题。

三、把握审计重点

一把握财政预算编制审计这个重点。

一审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检查财政预算是怎么编制的其指导思想是否正确。编制方法是否先进,基本原则是否合理。预算编制范围是否恰当。此基础上,正确评价财政预算编制的先进性,找出财政预算编制的薄弱环节,努力促进财政部门不断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增强财政预算编制的透明度,细化预算编制内容,解决预算编制较粗问题。

二审财政预算编制内容的合法性。检查财政收入预算计划增幅。各项收入预算指标制定是否积极合理,否与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增长率相适应。检查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规。检查预算财力的准确性,查明是否根据收入预算和财政体制规定,正确计算预算财力。检查财政收支预算结果,否严格执行《预算法》做到不打赤字,收支平衡。

三审预算编制程序的合规性。检查财政预算编制是否按照《预算法》规定的程序办理。否及时将财政预算草案报送政府和人大常委会审查,预算编制时间是否充足。上下级财政是否按照财政体制的要求,实行分级编制,分级报送人代会审议批准,从而进一步增强财政预算的法定性。

二把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这个重点。

一审财政预算批复的及时性。检查财政部门是否将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财政预算。即收入预算是否及时落实给各征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批复下去。任务是否及时分解到各税种。支出预算是否按人代会审议的预算,及时足额地分解下达到各预算单位和用款单位;待下达支出预算是由哪些项目构成的查明未下达的原因,何时下达,待下达支出预算占整个支出预算有多大比重,否合理,都要一一审查清楚。

二审财政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检查财政部门及各预算单位。重点要查明有无存在预算执行软化,否严格执行法定的收支预算。超预算办事和无预算办事行为。收入预算执行方面,重点检查各预算单位或有关执法单位实现的应缴预算收入,否及时解缴国库;各项收费是否符合政策,实现收入是否及时上缴财政专户。支出预算执行方面:重点检查财政预算拨款是否按预算、按计划、按进度拨付,拨款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查明有没有超预算、超进度拨款问题。检查财政部门预留的各项待下达支出落实情况,查明有没有擅自调剂使用,有没有及时下拨到有关单位和项目。检查财政各项预算支出追加追减事项是否合理,追加理由依据是否充足,核批手续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和有关管理要求,查明有没有按年初确定的预算项目进行追加,有没有存在拨人情款和假公济私行为,预算用款单位有没有专款专用。检查上级财政下达的各项专款,否按规定用途及时落实到有关单位和项目,有没有挪作它用的现象。检查各综合预算单位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查明有没有挤占、挪用或浪费财政资金行为,各单位开支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专项经费是否严格按财政部门核定下达的预算办事,审计分析各项支出增减变化原因,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

三审财政预算调整的有效性。查明预算调整的具体内容、原因及其依据。

三把握财政决算审计这个重点。

自下而上地进行编制、审核和汇总。一审财政决算编制的可行性。检查财政决算编制有没有从执行预算的基层单位开始。

二审财政决算收支的准确性。财政收入方面:重点检查本年应缴入库的预算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库并编入本年决算;检查收入预算的完成情况及其原因;检查收入科目反映是否准确;检查收入级次是否准确;检查入库的财政收入的真实性。财政支出方面:重点检查各项支出是否符合规定。预算内外支出是否划分清楚,年终有无突击花钱的情况。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否充分发挥。特别是要检查财政支出决算表中的科目调剂是否符合规定,查明科目调剂的原因及其依据,对一些重点支出,如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以及上级下达的专项支出指标,均不得调剂减少。检查财政结转结余支出,否按预算结余数结转,查明有没有空转、虚转结余支出现象。

三审财政平衡的真实性。重点检查收入是否真实。财政平衡目标是否真正实现。查明为了实现财政平衡目标,支出是否全部列支反映。财政采取了哪些平衡措施,动用了哪些财力进行弥补的有没有采取虚报空转收入,虚增财力,虚假调入,支出转挂暂付等手段,达到实现虚假平衡的现象。

四审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及其他会计核算的规范性。重点检查总预算会计以及部分重点单位预算会计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是否做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是否扎实有效。检查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账证、账账、账表、账物是否相符。有没有失控现象,财政资金安全是否有保障。

四要把握财政其他资金审计这个重点。

一审财政直接管理的未纳财政预算的其他资金收支的合规性。检查地方性收费资金(基金收入项目设立是否合规。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行为,查明有没有自立收费项目。控减农民负担和企业负担的各项政策有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检查各项基金(资金以及各项税费附加收入是否坚持专款专用,有没有实行预算管理,建立预决算制度。

二审行政事业单位各项预算外收支的合规性。重点检查收费大户。收费收入是否全额上交财政,其收费项目是否合规。支出是否按预算使用,有没有截留、隐瞒、坐支挪用预算外收入,有没有私设“小金库”有没有乱支滥用、滥发奖金实物等违纪行为。

三审财政预算周转金、基金收支、财政债务风险资金建立及使用的合规性。检查财政预算周转金是否用预算结余资金建立;检查财政是否还继续违规建立和投放财政周转金;检查财政风险有哪些。财政有没有偿还能力;检查各项基金收支以及国有土地出让收支是否完整、否合规、否专款专用。查明实有债务和或有债务有多少。

五把握财政管理效益审计这个重点。

一审财政各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二审财政改革情况;三审财政资金绩效情况。重点分析财政支出管理的经济性、财政政策(制度执行情况的效果性。

四、制定审计对策

一强化事前审计。淡化决算的财政管理要求,坚持动静结合。按照强化预算。财政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应由财政决算审计向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审计转变,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转变。财政决算静态审计基础上,实施财政动态审计,对财政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审计,坚持动静结合,研究新方法,调整新思路,积极试行财政预算草案审计签证制度,财政部门编制的预算草案上报政府审查前,可先由审计部门进行预算审计,并将预算审计意见一并提交政府、人大审查。对预算执行审计,可采取上半年审计一次,对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为政府、人大及有关部门提供真实情况,为切实抓好下半年财政工作,圆满完成全年财政工作目标提供决策资料。预算调整前(一般在10月份前可对元至九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审计,一方面可以为政府及人大常委会审查财政预算调整方案提供审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年终财政决算审计工作量。财政部门办理好财政决算工作基础上,再进行财政决算审计,对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结果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只有这样,财政审计才能审深审透,审出成效来。动态审计方式上,可采取就地审计与审计调查、审计分析相结合,灵活多样,不搞一刀切,不求形式,但求效果。通过实施审计方式改革,必将大大提高财政审计质量,提高审计监督水平。

二强化重点审计。同时必须选择其他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坚持点面结合。以财政业务审计为主。进行面上审计。根据财政发展形势和财政管理现状,结合中心工作,每次财政审计时,必须制定好审计工作计划,研究好具体实施方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财政审计工作,主攻薄弱环节,狠抓重点问题。要通过财政审计,不断规范财经秩序,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管理审计。做到上下结合,坚持上下结合。通过“同级审”以及对下一级的财政审计。就可以及时发现财政管理不足,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整改措施,进而就可以有效地促进财政管理工作登台阶上水平。

首先要从财政收支基础审计入手,通过预算分析、审计分析和查账等办法,对财政及其相关收支信息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客观公正地审计。此基础上,不断拓宽审计领域,推进管理审计向纵深方向发展。此基础上,坚持人机结合。搞好财政审计。四强化基础审计。充分运用计算机审计这一辅助手段,发挥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审计成本,节省审计时间,提高审计资源的使用效益。

五、正确处理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与财政部门的关系。要和财政部门多沟通、多协调。客观公正,依法审计的基础上。成绩要充分肯定,问题要查清楚,处理要宽严适度,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增进相互理解和配合,切不可为了照顾部门关系,考虑本单位的利益,使财政审计走过场,放弃原则,丧失审计工作的主动权和权威性。

二要正确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财政审计必须以政府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切中要害,抓住重点。当好参谋,全力为政府加强财政管理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对财政审计涉及的重大问题,必须向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提交政府的财政审计工作报告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切不可将发现问题隐瞒不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政府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才能为做好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财政审计范文篇8

一、从审计范围内容上,要做到以预算执行审计为核心,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实行预算执行审计“一体化”,通盘考虑、安排实施财政审计工作。财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是财政审计的重中之重。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组织好每年一次且是年初首要任务的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党委、人大和政府领导均高度重视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审计机关必须科学谋划、通盘考虑、精心组织实施来做好该项工作。工作中要坚持“评价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总体思路,结合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每年有计划地确定审计目标和被审计部门单位以及项目名单,以做到完整把握审计范围,扩大审计覆盖面,丰富“两个报告”的内容,为党委、政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在审计范围内容方面,一是要注重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企业税收征管审计、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的有机结合,对能够合并进行的审计项目要合并进行,如对既要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又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等其他专业审计或审计调查的项目,实行一次性进点来获取所需的资料成果,实现审计“一果多用”,避免重复审计或审计调查。对此类项目,要按照发1个审计通知书、1次进点、作为2个或3个项目同时进行,分别出具审计报告或审计调查报告来反映结果,最终合并建立1个审计卷宗。这样做,既减轻了被审计或审计调查部门单位的负担,又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二是要在注重本级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密切关注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从社会保障资金、涉农专项资金、教育科技资金、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和政府债务等方面选好专题,确定每年的审计和审计调点,有计划地轮审。三是要做到为下一步相关科室开展乡镇政府财政决算审计和其他财政资金审计提供、掌握数据资料,使审计工作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二、从审计组织方式上,要做到全员参审、齐心协力,按时共同完成。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实行“一体化”工作安排,需要成立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和协调,实行“兵团作战、全员参审”的组织方式。将确定审计的部门单位或项目,切块分配给参审科室的分管领导,由其负责安排实施。牵头科室要负责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定期调度审计情况,及时组织、指导、协要事项,负责“两个报告”和整改报告的撰写工作;其余各参审科室要按照分工和要求,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全力参与,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并及时向牵头科室提供结果和所需其他资料;法规科要负责好对审计项目的及时、认真、严格审理;办公室要做好计算机维护、车辆安排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从审计技术方法上,要做到创新、高效。一是对每个审计项目,都要进行审计调查,做到账目反映情况与部门单位实际人员数量、资产数量、工作职能、收费标准金额、业务数据和账户开设管理等情况相结合,通过比对查证是否存在违规问题。二是除个别业务量较大的审计项目实施就地审计外,其他的全部实行报送审计,以减少外界对审计工作的干扰,集中精力,干好工作;三是对已实行计算机数据管理和记账的审计项目,要充分、熟练运用AO审计系统强大功能等计算机审计手段,快速准确查找问题,切实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财政审计范文篇9

明确同级审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把握审计技巧,提高同级审宏观监督意识

同级审的基本原则,应当有利于本级政府对本级财政收支的有效管理和人大常委会对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监督;有利于政府财税部门和其他部门有效地行使预算管理职能;有利于实现政府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监督工作的法制化。在同级审的指导思想上应树立为政府、人大服务的思想,确保为政府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服务与为人大监督预算执行和审批财政决算服务的一致性。为此,实施同级审一定要把为政府财政管理和决策服务与为人大监督预算执行服务结合起来;把查处财政部门组织预算执行中的违纪问题与揭露政府在处理财政问题时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问题结合起来;把查处财政部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问题与反映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分配、执行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现象结合起来,从而把同级审质量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拓宽同级审的范围和内容,加强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督

一级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如何,与一级政府经济状况是分不开的;与预算编制是否合理、预算执行的科学管理化程度、财政办理结算、转移支付、资金拨付等情况也是分不开的。因此,要规范预算执行,必须拓宽同级审的范围、内容,加强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同级审不但要审预算的批复、调整、执行,而且要从预算编制审起,一直审到办理财政决算。这就是说,要审计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预算分配是否公正无私、预算批复是否及时完整,预算调整是否必要确需,预算执行是否合规有序,还要审计财政结算,预(决)算平衡国库管理,对其他预算执行单位下拨的各项经费也必须进行跟踪审计。只有这样,同级审才能做到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有效监督,使规范预算行为得到落实。

选准审计重点

同级审计重点,可分为一般重点和个别重点,一般重点带有普遍性,是各级同级审必须注意的重点,个别重点带有特殊性,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预算执行重点不同而有区别,需要审计机关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确定。同级审一般重点,一是预算执行偏差大的项目,预算偏差大,弱化了预算刚性,影响了预算平衡;二是直接影响预算收支变动的政策性项目,如各种收入退库的合规性及预备费用的必要性;三是新税制、新财政体制事项,财权事权的变更必然引起财政部门对各级固定收入、共享收入的调整及地方零散税收的征管;四是列收列支事项;五是财政直接办理的建设性支出和重要事业费支出项目;六是预算管理弱化事项,主要是应纳入而未纳入预算管理事项,如分散在各有关单位未及时足额上交的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和规费收入,其他收益性收入等;七是财政性预算外资金、基金和财政信用资金。

财政审计范文篇10

这里召开全县财政审计工作会,今天。将财政工作会议和审计工作会议一并召开,这是审计职能从财政分离出来后的第一次,这也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这两项工作的重视,体现了财政工作和审计工作“两手抓”以前,好像还没有专门开过审计工作会,今天就是要通过这种会议形式,引起大家对审计工作的解、理解和支持,也对今年即将开展的工作统一思想,安排部署。

一、对财政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抓财政收入的思想不能滑坡

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说我经济在加快发展,这个事是比较担心的一件事。财力在不断的增长,财政保运转的能力在提高,县机关事业单位的运转得到保障,但是财政谋发展的能力还非常脆弱,应该说穷财政紧财政的基本状况还没有改变。就是这种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也非常体谅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们加大了对乡镇的经费保障力度。去年乡镇人均财力保障已经达到人均2.6万元,今年县上还将对乡镇信访维稳和党的建设这一块工作考虑一部分经费,这样,今年乡镇人均财力保障将会突破3万元。随着乡镇财力状况越来越好,担心大家对抓财政收入工作会懈怠,好比是温水煮青蛙,慢慢消耗掉大家的锐气和干劲。要用长远眼光来看待财政的增收,财源的培植。还比较穷,条件也比较差,但一点也不要怕,关键是思想要解放。可以说,乡镇和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地方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应该充分运用好财税政策,拓展思路,把培植财源的工作做好。有很多好的政策是可以充分运用并发挥效果的比如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而在重庆市内的企业所得税率只有15%但按现有规定重庆市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只能到年。现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提出全团建议,希望国家对重庆的这一所得税优惠政策能延长至年。如能实现,必将大大提高我投资吸引力。

(二)集中财力精力干成一两件大点的事

3.5亿用来发工资,资金的使用上是有些分散的10亿财政总收入中。2.5亿用在保运转,4个亿是专项调度,留下来搞发展的钱少之又少。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发挥资金打捆使用带来的资金集聚效果。要打捆使用资金,有压力,也有压力,这里面有利益博弈,有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的影响。希望大家在项目上多动脑筋,那个乡镇你那个部门要在哪一个方面哪一个区域实现突破,就要千方百计把钱往那个地方“堆”往那个地方集中。有些是基础设施方面,有些是产业发展方面,也有些是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方面等等,只有把钱真正集中起来投向某一个“点”才能让那个“点”实现突破,见到成效,资金打捆的效益才会显现出来。所以,必须集中精力和财力干一两件实实在事。

(三)多走村入户。

抓发展。这是政府工作的基本方面,为什么要说“多”走村入户?一个地方干事。和财政工作关系密切。现在财政支出的一个显着转变就是向保障民生倾斜,解决民生问题。有些人利用共产党的好政策,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实现了致富,感谢共产党,感谢好的政策,因为共产党的政策是致富的制度保障。但还有些人,有了好的政策,自己又没有能力实现致富,生活依旧贫困,这些人怎么办?所以国家要加大财政投入,保障他基本生活。这包括城镇、农村的低保户、五保户等等,应该享受到政策一定要让他享受到现在各种惠民政策很多,比如对农村娃娃读中职,只要是重庆市内的中职学校学习,国家财政每年都会给学校补助。尤其是种粮直补、种粮综合直补、养猪补贴、退耕还林等补助资金的兑现,乡镇党委政府一定要清楚,建立台帐,做到心中有数。

(四)加强财政监督和服务工作

特别是对执收执罚部门,县级部门的非税收入检查要下大力气。底收了多少,按规定应该收多少而你只收了多少,使用的票据是不是用了财政专用票据,那个层面是否有资格减免政策,收入都拿来怎样安排的这些都要认真清理审计。审计的目的绝不是整人,而是要发挥好财政审计工作推动制度建设的功效。还有财政片区结算中心,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否还有必要继续存在需要认真做一些调研。对在座的财政片区结算中心主任打个“招呼”不想再听到有乡镇反映,拨给乡镇的钱,那里签不到字,找不到人。结算中心对财政资金的监督职能要发挥,但服务乡镇也一定要到位,第一要务是保障乡镇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对审计工作也讲四点意见

(一)执行好一个意见和一个办法

按照文件的规定认真落实。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委发〔〕19号)和县人民政府令第1号《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暂行办法》大家回去后要认真学习这两个文件。

(二)抓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就是要加强对财政预算部门执行情况的审计。审计还要深入,只有一个要求。不能停留在只对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还要对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要用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有力有效的审计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