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0:18:31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范文篇1

1.1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

为满足社会对医护服务的需求,而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造成护理人员、设备、空间相对不足。护士身心疲惫,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同样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

1.2法律意识不强

一是在接待病人时说话不谨慎,或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应用仪器时不熟练,引发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不信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二是对临床护理资料书写不正规、不及时。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用法律约束自身的行为,避免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1.3护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

新护士、新设备的进入有一个培训、适应、磨合的过程。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容易发生不安全隐范,发生护理差错。

1.4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的不完善

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1.5管理层的因素

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

1.6其他因素

差错、事故的鉴定处理仍没有一个使医患双方都信赖满意的机制。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人员尚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的环境还不令人满意。对护理安全有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还包括院内感染、烫伤、跌倒与坠床、输液渗出及坏死、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2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2.1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确保护理安全。护理部按照《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召开会议,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病区,各病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2健全护理安全制度及处理应急预案

2.2.1完善和制订各项管理制度

要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的严格预防和控制。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发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评分析。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机处理方案,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1影响护理安全因素

1.1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

为满足社会对医护服务的需求,而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造成护理人员、设备、空间相对不足。护士身心疲惫,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同样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

1.2法律意识不强

一是在接待病人时说话不谨慎,或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应用仪器时不熟练,引发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不信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二是对临床护理资料书写不正规、不及时。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用法律约束自身的行为,避免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1.3护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

新护士、新设备的进入有一个培训、适应、磨合的过程。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容易发生不安全隐范,发生护理差错。

1.4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的不完善

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1.5管理层的因素

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

1.6其他因素

差错、事故的鉴定处理仍没有一个使医患双方都信赖满意的机制。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人员尚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的环境还不令人满意。对护理安全有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还包括院内感染、烫伤、跌倒与坠床、输液渗出及坏死、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2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2.1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确保护理安全。护理部按照《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召开会议,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病区,各病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2健全护理安全制度及处理应急预案

2.2.1完善和制订各项管理制度

要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的严格预防和控制。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发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评分析。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机处理方案,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2.2.2对各类紧急情况有应急预案

为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病人入院后护士即根据病人的病情,结合病区环境做出初步评估。科室必须健全住院患者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确保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2.2.3重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教育

护理部要求护士对病人权利和护士义务有正确认识,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及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开展护理核心制度学习,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让护士充分意识到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护理规范是对自己的保护。

2.2.4加强护理管理职能,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全体护理人员中树立护理安全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时刻把病人安危放在心上,建立安全第一的观点。护理管理者应着眼于系统分析,经常检查和督促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要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对病人的护理安全质量。

2.2.5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护士长采取科学管理病房的方法,进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当使用新的医疗仪器或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科室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3小结

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护理安全措施的更新和改革应当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我们要借鉴外院的经验,认真更新安全观念,通过持续的、预防性的管理和改进,以患者需求为动力,紧跟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进展,分析相关因素,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适应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高标准的需求。

安全管理范文篇2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引出安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因为功能安全管理的要求应与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并行。安全生命周期(safetylifecycle)定义为参与安全相关系统实现的所有活动,这些活动发生在从一项工程项目的概念开始阶段,直至所有的E/E/PES安全相关系统和其他风险降低设施不再使用,所以安全生命周期的主词是“活动”而不是“时间”。安全生命周期模型是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安排整体的、E/E/PES的和软件的为达到和保持安全完整性等级所需的全部活动。标准IEC61508(GB/T20438)包含整体安全生命周期(IEC61508.1)、E/E/PES安全生命周期(硬件和系统)(IEC61508.2)和软件安全生命周期(IEC61508.3)这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按照安全生命周期的模型展开,详述了安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要求的输入和输出,从而分解出每个阶段需要进行的最基本的活动。安全相关产品是构成E/E/PES安全相关系统的最基本的单元,安全相关产品的实现是由设备制造商开展的活动,所以通常适用的安全生命周期模型为E/E/PES安全生命周期和软件安全生命周期。适用于安全相关产品的安全生命。安全相关产品的安全生命周期仅属于整体安全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但它是安全相关产品的开发过程的所有活动。安全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相关产品的安全要求规范阶段包括硬件(产品)安全要求规范和软件安全要求规范的制订;

(2)安全确认计划编制阶段即是编制产品的安全确认计划,安全确认计划的编制阶段是与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集成阶段并行;

(3)设计和开发阶段包括硬件的设计和软件的设计,设计和开发阶段又可扩展为设计和开发的V模型,将设计和开发阶段的活动再进行细分,如系统设计、模块设计、模块测试等;

(4)集成阶段指对软硬件进行集成调试并测试其性能;

(5)安全手册也就是操作维护规程,但对于安全相关产品的安全手册,它有其特殊性,在安全手册中有安全相关产品的关于功能安全的特殊的参数以及对验证测试的要求;

(6)安全确认阶段就是对安全产品的确认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EMC试验、故障插入测试等。在安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还必须完成下列活动。①要求的输入;②达到的目的即输出,并且给出目的是否达到的判据;③用输入信息验证输出,以确定输出是否正确;④所有的活动必须文档化,基于有效文档,安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必须可再现。

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采用安全生命周期定义了实现安全相关产品的所有的活动,同时也给出了安全相关产品的实现过程,这个过程由安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构成。所有的活动的执行者都是人和组织,任何实现目标的活动以及任何参与实现目标的组织都需要管理。当管理与功能安全相关时,则为功能安全管理。为有效开展功能安全管理,必须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功能安全管理体系。功能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建立,应结合组织的功能安全目标、产品类别、过程特点和实践经验。因此,不同组织的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有不同的特点。设计和建立功能安全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可以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类似,即可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大纲,内容应包括达到功能安全的方针和战略、评价是否达到的方法、组织内部进行交流的方法,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负责执行和审查的人员、部门或组织的识别等。第二层次为程序文件,根据GB/T20438的标准要求形成的程序文件。第三层次为作业指导文件,公司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的作业指导文件、规定及其他文件。过程中的一些质量记录和表单,作为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文件的附件型式规定。应用于安全相关产品,同时满足GB/T20438要求的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在实际操作中体系文件可能会有所增加或减少,但内容不能少于表1的要求。所列的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根据IEC61508.1:1998ed1.0的版本(GB/T20438-2006)的要求建立的。IEC61508.1:2010ed2.0的版本在功能安全管理要求上有所变化,譬如由不同组织执行安全生命周期时,在不同阶段之间的接口的要求。符合新版标准的安全相关产品的功能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此处暂不做论述。

3.项目实施中的功能安全管理功能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后,便应将功能安全管理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实施中,也就是在安全相关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进行功能安全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就是对安全生命周期活动的管理,对参与活动的人员和组织的资质和承担责任的管理。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中,首先要求制订安全计划,安全计划涵盖安全相关产品的安全生命周期中所有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员和组织的资质及职责,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定义项目范围;②确定参与项目的人员、组织的资质和职责,及相互间的沟通方式;③定义项目的安全生命周期;④根据文档要求程序文件,定义项目在安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的输入、输出文档;⑤规划控制和避免系统失效措施;⑥确定功能安全评估活动的执行间断、执行者和执行者的独立性要求;⑦修改安全相关产品,引用程序文件;⑧制定针对项目要求的人员培训计划;⑨项目的配置管理,引用配置管理程序文件;⑩对供方的管理,引用合格供方程序文件。在制订针对项目的安全计划后,随着按安全生命周期进程的项目的开展,需要制定相应的一些计划、文件,相应的一些引用措施、使用工具、测试结果、评估结果都应记录,以符合功能安全管理的要求,安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可再现的要求。如制订验证计划、安全确认计划、安全评估计划、集成测试规范,记录验证、测试过程和结果并完成验证报告、集成测试报告、确认报告等。为保持功能安全管理体系,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所需求过程及其活动应持续受控,并定期进行功能安全管理评审,以改进、完善和持续功能安全管理体系。

4.功能安全管理与安全相关产品的实现

在第一讲讲到达到目标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安全相关产品关键在于在安全相关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使其软硬件安全完整性等级都达到目标安全完整性等级。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和手段降低随机硬件失效中不可诊断的危险失效的份额,同时也是采取一些措施和手段避免和控制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引入的系统失效。而功能安全管理达到的效果就是在规范、设计开发、维护和修改中避免失效。安全相关产品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失效类型以及针对失效类型采取的措施如表2所示,可以说功能安全管理是保证安全相关产品的系统安全完整性达到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必要手段。

5.结束语

安全管理范文篇3

职工餐厅管理是化工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运营安全管理关系着员工工作的思想状况,为员工在岗期间安心工作奠定良好的后勤保障[1]。崔建刚[2]研究了基层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和解决途径。杨继红[3]研究了铁路部门餐厅服务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提出了加强铁路行业食品安全的建议。王桂琴[4]也从餐厅标准化方面提出了良好的建议。本文通过基层实际调研,从食堂人员管理、制度管理、设备设施等方面来探究基层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为企业餐厅经营管理提供了对策和建议,对同行业餐厅运营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2餐厅简介

公司现有职工1300人,职工餐厅负责公司生产区域和办公区域职工就餐饮食等后勤服务工作,同时也对餐厅承包商的食品采购、人员监督等做好监督管理。公司职工餐厅通过招标方式,选定2~3家入驻企业,企业提供场所,营业方式采取自负盈亏经营模式,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对营业过程和食材进购等环节做好过程监督。为保障职工饮食安全与健康,成立专门的食堂监督机构,监督职工食堂饮食安全,取得了良好成效,员工饮食安全卫生得到保障。

3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在管理过程中,从制度建设、人员水平、硬件设施、采购流程等方面查找存在的问题。3.1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从2011年公司建立了外部承包模式,对日常制度制定和执行,如食品采购、订餐流程、值班管理等制度有待完善。企业对日常餐厅饮食安全隐患排查检查项目缺少明确完善的检查标准,人员奖惩考核机制欠缺,多采用按天上班、缺少反馈机制。资料管理、日常管理各单位水平参差不齐。3.2工作人员水平普遍较低。公司职工食堂从事餐饮服务工作的人员现有42人,餐饮服务人员大多数是从事务农人员招聘而来,普遍存在人员年龄偏大、学历较低、操作技能偏低等现象。专业厨师级别的人员偏少,加上对人员缺少专业化培训,整体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普遍较低。3.3用具设施等硬件系统。炊事炊具配备及硬件建设不能满足需要。采用了各居一室,水电气公用的模式,容易造成冲突。缺少对相关设施的日常更新与维护保养。用具、设施的定置定位、目视化管理不规范。进厂电动车防爆检查、餐具卫生检验、消毒剂及消毒方法,缺少一整套的管理流程。3.4物资采购流程需优化。主食材的进出库管理已初步完善,食堂物资、采购指定品牌采购,但部分食堂物资采购基本上从自由市场采购未能形成有效监管。如何确保原材料及佐料等的新鲜程度、质量、来源地等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冷藏储存时间、保质期、过期食材处理未形成有效监管。3.5员工满意率调查仍存在不足。公司每月对承包餐厅的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从服务态度、饭菜质量、卫生状况、饭菜价格、饭菜数量等5方面进行测评。图1为2018年1-5月份对两家承包单位的满意率调查表情况,图2为5月份发放调查问卷70张,得到的各项指标评议情况。显示员工满意率逐月提升,但仍存在提升空间。

4加强食品安全的措施

4.1强化食堂标准化制度。建立职工食堂餐饮安全标准和保证餐饮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在基层基础设施设备上加大投入,进行标准配备,做到物品配备统一,摆放整齐划一,建立设备档案,对设施进行普查,编制设备保养计划,实行跟踪检查制度,保持较好的基础设施运行标准。4.2加强人员培训。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餐饮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每年制订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逐步实现从技术方面向营业方面发展,在师资力量上采取内部培训结合和外部引进的形式。组织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加大操作规程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并有针对性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赛等活动,打造一支作风硬、素质高、业务精的厨师队伍。4.3加强隐患排查和过程监督。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定期开展餐厅食品各个环节的隐患排查治理,按照“一岗一清单”建立自查标准,检查食品卫生以及个人卫生(健康证、工作服、工作帽、口罩、一次性手套、有无传染性疾病)等内容,针对季节性菜品,鉴别农药及食品助长剂的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的使用。做好自查自纠,及时消除风险安全隐患。在对基层食堂食用油、肉类、面食、辅料等实现集中统一采购的基础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探索对基层职工食堂其他物品实行集中采购和配送,逐步实现基层食堂全部物资的统一采购。增强采购物资透明度,做好食材质量和价格之间的平衡。4.4做好应急处置。编制与职工餐厅有关的食品安全、人员中毒、晃电、机械伤害、舆情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对应急预案的学习培训和现场演练,培养发生紧急情况时,快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通过日常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防止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强化食品风险分级管控,规范餐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将企业职工餐厅安全运营工作“管理标准化、整改网络化、落实责任化”。

5结论

通过研究企业餐厅运营过程,分析了职工餐厅在制度建设、人员水平、硬件设施、采购流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为职工餐厅运行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措施,为企业后勤管理提供了支持,对同行业职工餐厅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玲.浅议改善企业职工食堂管理[J].经济,2016(7):216.

【2】崔建刚.浅谈基层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3(12):36-36.

【3】杨继红.某铁路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对策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4.

安全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管理

石油开采的钻井工作是一个特殊工种,严重受当地的环境限制,使钻井工作的过程存在着高危险性,特别是突发事件较多,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做好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石油钻井现场工作的特点

1.露天高空作业较多,存在危险性。在石油钻井工作中,大部分的工作都要在钻塔上完成。例如,安装钻塔,下管和提钻等。使工作的难度加大。

2.受当地的气候条件制约。所有的石油开采钻井工作在每个季节都是露天作业,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在进行作业时,管理人员应当时刻注意当地的气候变化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变化,以免在工作中出现意外事故。

3.钻井工作涉及的工种繁多,经常形成交叉作业。提钻,下管,搬迁设备等工作都需要多人的参与与配合,一旦一方出现问题,就会使整个的作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事故。

4.体力活多,劳动强度大。钻井施工需要很多工作对大型的设备,铁管等进行搬运,工作强度很大,容易致工作人员疲劳,从而分散注意力,加大了事故的发生率。

二、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石油钻井是一项繁琐的,工程量比较大,人员比较多的工程项目。而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农民工。相关企业对于石油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没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管理制度。没有一个明确的分工体系和责任分配制度。导致整个管理系统,分工不明确,工作人员不了解自身承担的责任,从而使工作混乱,出现问题好没有清晰的责任划分,没有有效的奖惩依据。

2、忽视了环境保护管理。在当前的石油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中,大部分的管理规范都是针对人的,而对现场环境的管理重视度不高。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施工环境。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工作现场的环境要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控制,对于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没有做到良好的监督和检查,增加了事故发生率。同时,石油开采本身就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因为没有严格的要求管理,导致一些事故后会加剧对自然环境和海水的污染程度。

3、安全管理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薄弱。钻井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都不是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没有专业的知识做指导,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高,不能认清自身的责任。另外,即使有刚毕业的高材生进行管理工作,由于其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不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安全管理工作很难进行。同时,安全管理人员学习能力低,对于一些高科技技术不能进行很好的掌握与学习,使管理系统传统化,僵硬化。

三、提高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管理的建议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由于石油钻井的高危险性,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工作人员的日常人员行为规范,劳动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等。把钻井的现场进行整体规划,要求每个部门的负责人要配合安赵云张群新疆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9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并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事项,把权利和责任进行下划,使各个部门能够独立的进行安全管理。例如,每个部门可以根据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合同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险。

2、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分工。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在遵守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前提下,确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对企业的各级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和责任落实。如果任何部门或者个人出现问题,要追究相应的责任并予以处罚。遵从有功必赏,有过必究的原则,从而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调动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分配到钻井队队长身上,而指导员和技术员也要有相应的管理和监督责任。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把危险扼杀在萌芽中,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3、建立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体系,做好安全检查的工作。在石油钻井现场的工作人员中,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钻井现场的相关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工作人员清晰的认识到细微的安全隐患会引发的事故后果。同时,提高安全生产的专业知识,对于企业提供的安全措施要正规佩戴,以免发生事故时导致的人员伤亡。同时,宣传违规操作和误操作给作业带来的严重后果,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减少违规操作引起事故的可能性。

4、加强作业中的防火管理。石油钻井现场出现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火源引起的火灾,也是环境风险中风险最大的因素。在安全管理制度中,应明确禁止使用火源的规定,并设定予以处罚的条例。由于钻井现场是露天的,外来地火源也是一项重要隐患。所以,现场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协调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周围予以封闭。如果因为条件限制不能封闭的,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巡检,并在合适的距离之外标有明显的禁止烟火的标识,以免外来人员误用火而带来事故隐患。另外,树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火意识,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培训,从而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结束语石油钻井工作是石油开采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石油开采的质量如何和工程的进展情况都受其影响和制约。所以,做好石油钻井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安全管理监督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石油钻井工作的效率,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作者:赵云 张群 单位:新疆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宗浩.石油钻井现场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06)

[2]刘强.探析石油钻井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及监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1)

安全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煤矿设备;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作为一个煤炭资源为主要能源来源的国家,我国的煤炭生产安全一直是行业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在机械化生产的大背景下,如何采取科学管理手段,确保机械化生产的稳定性成为各大煤炭生产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煤矿设备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现就煤矿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基本作用分析探讨如下。

1.煤矿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煤矿设备安全管理在现代煤矿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机电管理本身就属于综合性质的管理,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不但可以进一步改善机械设备的使用环境,同样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近些年来生产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大多数煤矿都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改造,机械化生产水平得到了提升,就必须要应用大量的新设备来参与生产,这个过程中复杂的生产条件与管理流程会导致各种煤矿设备安全管理问题,进而引发严重的管理风险和后果。高效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能够显著改善现状,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水平,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以此来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可持续健康发展。

2.煤矿设备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煤矿设备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设备养护不到位,定期检修形式化严重。对于许多煤矿生产企业而言,设备检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其设备养护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企业领导重视不足,就会出现基层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进而导致机电设备的基础检修工作流于形式,得不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常规条件下,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应该以日常检修的方法来避免设备出现故障,而现阶段大多数企业都采取了出现故障后再进行检修的模式,因此出现结果不当导致生产过程受阻,甚至设备出现大规模损坏带来安全生产的风险。从整体上来看,设备的寿命降低也会导致各种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问题。(2)日常保养匮乏。日常保养的效果往往决定设备的生产效益。为了获得良好的效益,大多数设备在购买后都需要长期工作,不间断的长期工作会导致设备的寿命缩短,一些易损件如果不及时进行更换还会导致保养不足的问题,出现新的安全风险。根据调查的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都认为日常保养的意义不大,不如将这部分的成本投入到其他的领域,这种认识进一步加重了煤矿设备安全管理的负担。同时,一些设备在出现问题后再进行保养和维修,成本必然会高于日常保养,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3)设备防护不足。设备防护不到位往往与设备的实际使用环境相关。煤矿设备相比于其他生产项目而言更容易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粉尘高、湿度高与易燃易爆等。一些煤矿机电设备长期处于井下运输环境当中,这个环境容易出现锈蚀、潮湿以及尘土堆积的问题,个别情况下还会出现设备损坏问题。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认识不到设备安全管理与防护的重要性,这也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煤矿设备安全管理问题。(4)采购、生产管理不到位。一些煤矿生产企业为了追求效率与速度,在进行机电设备的采购时会通过直接对比购买的方式,导致采购、出入库管理上存在纰漏,甚至会经常性出现设备闲置的问题,导致流动资金被占用。除此之外,一些应对紧急停车的特殊设备却比较少,一旦这些设备损坏或者故障,依然需要停工检修,严重时还有风险管理的要求。(5)设备维修管理不足。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十分特殊的情况,同时也是许多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说一些机电设备在使用到一定阶段后,需要进行更换,但是由于评估难度较高,各种类型的设备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特征,所以一旦更换,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整体更换,此时设备的效益会下降。换句话说,一些设备整体更换时,许多零部件其实远没有达到报废的标准,如果直接实施报废处理,必然会导致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

3.煤矿设备安全管理的解决策略

煤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技术,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备的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现就相关优化策略分析探讨如下。(1)建立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机电设备操作、维修都属于比较特殊的工作岗位,为了满足设备运行的条件要求,就必须不断提升人员的操作效率,构建科学的管理系统。在工作人员操作设备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从相关操作规程要求,做好后期的定期清洗工作,还需要对周边的灰尘进行清洁,确保设备清洁度,满足设备运行的管理要求。在出现异常关机问题时,则需要及时停车,同时与现场维修管理人员一起完成现场检修,消除设备隐患后再进行生产。在同样的设备管理环境当中,人员的管理效率与效果就成为管理质量的关键。在煤矿机电管理过程中,为了满足设备管理的要求,需要做好部门设备的检查与验收工作,对于设备的状态良好的部门需要进行奖励,对于一部分设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维修与管理的部门则需要进行惩罚。对于机电管理部门而言,积极实施检查监督机制,对于动态管理以及设备的维修管理都要落实到位,一旦检查到没有按照操作流程要求操作的情况,就需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也需要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度,通过与其个人收入相互关联的方式满足管理规章制度的构建要求,采取量化管理模式。(2)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机电设备技术改造作为现阶段实现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模式。对于煤矿生产企业而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但能够保障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成立专家小组的方式实施科学技术的应用,集中解决各种矛盾与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则应该积极推进机电设备零缺陷管理制度,通过落实制度的方式来取得良好的煤矿设备安全管理效果。(3)建立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对于进一步改善煤矿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也具有积极的帮助。在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明确几个责任主体,分别包括提报人、隐患管理人员、整改负责人与验收人,各个主体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确保整个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在闭环环境内完成,从而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与效果。(4)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机电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不但关系到企业煤炭生产的效率,同时也与设备综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相关。煤矿企业需要尽快完善机电设备检修,做好档案制度管理,同时也要加强机电设备的保养与维修,采取完善的档案管理模式,做好设备的使用控制与技术管理,为科学决策提供丰富的决策依据。(5)提升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专业人才在煤矿设备安全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满足设备操作的要求,首先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形成良好的责任氛围,最后更需要在工作中实施创新和发展,满足不断发展的煤矿设备安全管理要求。

4.总结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采取设备安全管理模式,不但能够进一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对于逐步形成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技术改造工作,构建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提升人员整体素质水平,构建专业化团队,为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取得良好的市场竞争地位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02):136-137.

[2]刁先君.煤矿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05):151-152.

[3]孙宪岭.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探讨[J].科技资讯,2012(20):103.

安全管理范文篇6

评估过程要考虑哪些因素与这些职业风险相关。通常发现风险存在于下列危险之中:

工艺安全工艺流体的安全存贮

职业卫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机械工程防护问题

控制系统工艺的有效和逻辑自动化

其它如建设危险、噪声、辐射、人为因素等

需要考虑安全管理体系(SMS)是否很好地执行,以及它设法实现的目标。作为评估过程的最终结果,需要确认该体系的有效性。

下一步是对照完善模型标准进行评估。这需要审阅政府、高级管理层和劳动者的承诺。这些承诺以法律、现场安全政策和劳动者参与的形式出现。

在英国,他们使用HS(G)65“成功的健康和安全管理”中描述的模型。该模型要求实施一套被称为POPMAR的体系,在体系中他们计划(Plan)实施安全政策,确保管理被组织(Organised)起来以提供各种功能,提供一个明确的描述组织的安全政策(Policy),管理(Manage)安全政策以确保安全运转,不断的审核(Audit)政策以保证所有的因素正确地运作,频繁审查(Review)政策去除不需要的内容,加入或加强有效安全政策的其它因素。这不是过程的结束,因为每个因素都需要审计和评审,并且该体系成为一个连续的循环过程。最初需要很大投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体系的完善,投入逐渐减少。新工艺的引入、新工厂的建设、试车和运转都需要安全管理体系与之相协调。

英国的化学工业受到一系列法律的监管,最初是1974年颁布的《作业场所健康和安全法》,根据该法令,随后制定施行许多的相关法规,如1992年的《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管理法》、1999年的《重大事故危险控制法》(CoMAH)、《环境法》(综合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法)。这些法规对企业采取最低限度措施实施安全运行所需实现的目标提供了具体导则。

英国政府通过提供指导和建议来支持工业以较低费用完成这一任务。由胜任科学家和执法人员进行监察,向公司报告他们的发现并采取适当的强制措施以保证在适当情况下法规的实施。

公司采纳这些建议修改或实施安全政策。将各公司在全行业进行比较,尽管是不公开的评分,但是通过内部排名以决定未来监察和强制执行的策略。

安全政策文件应当明确说明:

谁是现场最终安全的责任人(主管/行政经理一级)

个人在公司政策中的角色(岗位职责,而非头衔)

在正常的和可预见偏离的情况下,操作如何安全运行的

员工和公众在现场活动中如何被保护

如何保护环境

如果出现问题,需要得到地方当局的支持

1999年CoMAH法是为执行欧洲塞维索指令Ⅱ制定的,该指令是由于发生了Bhopal、Seveso、Flixborough等一系列的化学工业灾难事故后制定和修订的。这些事故造成大量的伤亡人员、环境污染或两者都有,并且向公众表明化学工业的管理极差。在较高危险存在的地方,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是更加需要的。根据这些适用于某些化学品生产的法规,监察小组每年对他们声称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现场检查。

CoMAH法要求实施更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现场重大事故预防政策(MAPP)。在具有较高危险等级场地还要求正式的安全报告,考虑对现场可预见事件的风险评价,及如何控制风险的结果。在事故不可控制的场合,要寻找减轻事故的方法使影响降至最低可接受的水平。一般地他们认为年死亡率在百万分之一是可以接受的!理想的,期望零死亡率,但大家都知道那是不实际的。

安全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管理承诺,公司总裁的一封信概略说明公司安全政策

作业场所化学品目录和它们的物理及危险特性

现场控制措施的说明以使操作能够安全运行

使用CoMAH法所列物质或可能导致释放的每一过程的化学组成与化学反应

工厂机械的完整性以及如何使其处于完好状态下的维护措施

如何考虑人为因素以确保安全操作

可预见的导致人员伤害和物料损失的最坏情节

处理事故或预防事故以减轻它们影响的方法

现场的应急计划

现场外的应急计划

安全管理范文篇7

一、农电安全管理的突出问题及难点

(一)农电体制改革后,管理的职责、范围、技术要求给安全管理带来压力

安全管理职责更重了。农电体制改革后对农电工进行统一收编,管理职责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仅农电工的人身安全纳入了供电企业安全管理范围,农村老百姓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不管责任在谁供电企业难逃干系,使供电企业肩上的负担更加沉重。

安全管理范围更广了。供电部门常规安全管理范围一般指10千伏及以上电力设施,农村配变的低压出线为用户产权分界点。农村电网实行“两改一同价”后,电费计量点设在每个农户的进户线端,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范围从10千伏延伸到农村220伏。管理范围扩大了数十倍,发生事故的机率也同比增加,导致安全管理难度大。

技术水平要求更高了。用户的供电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即使正常的设备检修也要承诺停电时间,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处理难度增大。近年来,配网逐步实现自动化,电网技术越来越复杂,因而对电力事故的处理从技术上保证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二)在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措施上没有跟上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安全生产形势严竣

安全意识不强。没有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稳定、发展、业绩的关系,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淡薄,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差,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人员责任事故时有发生。在检修、施工中不认真落实现场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操作规程作业和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造成人身死亡、重伤、电网事故、主设备损坏事故屡屡发生。

措施执行不力。对安全工作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缺乏“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对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安全管理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缺陷处理不及时,长期带病运行。反事故措施执行力度不够,设备的正常周期检修、试验工作没有按照“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进行,电网的稳定措施不力,留有安全隐患。

运行管理不严。现场运行规程没有及时修订,“两票”执行情况差,“五防装置”管理不规范,应急预案不完善,设备运行档案资料不健全。

(三)依法保护、监督措施不力

依法治企欠缺。电视线、广播线、通讯线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未按要求悬挂安全警示牌、告示牌和标志牌;与电力用户未签订供用电安全协议;项目法人与设计、监理、施工方签订的协议不规范等不依法依规的现象普遍存在。

安全监督不严。由于供电企业安全监察部门人员少,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欠缺,安全监督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致使“一般号召多、具体组织少,宏观部署多、实际指导少,提出要求多、监督落实少”。经常被一些非生产性事务缠绕,习惯于事故后的调查和责任追究。

经营环境堪忧。近年来,农村电力设施发生被窃、破坏的情况比较多,犯罪嫌疑人把盗窃的目标选在荒山野外的电力设施,特别是低压导线和农用变压器上。窃电也发展到区域化、职业化、手段现代化,给社会和电力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电力企业在侦查、取证、处罚等方面受权限制约,使安全生产管理更加艰难。

二、农电安全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一)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及时下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通知书》,督促整改到位;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国家电网公司新《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十八项重点反措》等规程、标准的培训和执行工作。

(二)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

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监督职责到位、基础工作到位,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完善安监职能和人员配备,通过电厂并网运行安全性评价和安全检查等形式,使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向发电侧和需求侧延伸,加强农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把安全监督网络向农村中低压电网延伸,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在预防事故上下功夫。坚持从基础抓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三重”(重大险情、重要施工、重大操作)到岗到位规定,严防各类责任事故的发生;加大安全考核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风险金制度,实行安全责任合同层层签订,安全风险层层化解。

(三)加强人本管理,营造安全文化

坚持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用“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积极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设备,减少人员在危险场所工作的时间、人数和频率,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与“爱心活动”、“平安工程”有机结合,促进农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

(四)加强修试管理,提高运行安全水平

落实设备修试制度,严格按照设备检修、试验、检验周期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到“到期必修,修必修好”,消灭超周期现象。加强设备缺陷管理。认真落实设备巡视制度,提高设备巡视到位率,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抓好缺陷处理,做到“紧急缺陷不过夜、重大缺陷不过周、一般缺陷有计划”,确保主设备达到“零缺陷”标准。

(五)加强标杆管理,提高农电专业化水平

进一步规范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理顺农村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关系,建立农电安全管理的两个体系,加强专业化管理,逐步做到中压与低压维护人员分开,积极探索低压生产与营抄人员分开。加强农村10千伏电网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两票”制度的落实力度,全面开展标杆变电站、标杆线路、标杆配电台区建设,狠抓设备管理,提高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严格执行《县级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DL/T789-2001)的有关要求,夯实电网管理基础,不断提高农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护理安全;骨科;护理质量;风险因素

骨科常见收治的疾病包括骨折、颈椎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肿瘤、腰肌劳损、肩周炎等,病程较长,患者需接受长期治疗,部分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需经历一段时间的卧床休养,卧床期间患者丧失部分生活自理能力,骨折患者暂时存在活动障碍表现,住院期间如护理不当可能产生护理不良事件,从而引发护患纠纷[1]。因此在骨科加强管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管理是判断科室护理服务质量的主要指标,与患者住院身心安全关系密切。文章分别选择该院于2016年1—12月间与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骨科住院患者,评估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前后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53例,包括男性患者39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16~75岁,平均为(45.8±9.1)岁,疾病类型:四肢骨折19例、骨关节炎15例、颈椎病10例、骨肿瘤9例。2015年1—12月间的55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40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18~76岁,平均为(46.5±9.0)岁,疾病类型:四肢骨折21例、骨关节炎14例、颈椎病11例、骨肿瘤9例。实施管理前。后患者疾病一般资料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实施管理后:①首先科室应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护士长了解科室医护人员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每周一、周三、周五、周日进行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科室风险因素识别、预防及管理等。重点分析科室过往发生过的护理不良事件,了解多发人群特点及发生不良事件导致的后果,对科室护理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修改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细化规章制度,打印成册,发放给所有医护人员。②护士长应重视对科室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抽查,重点管理科室所有护理环节,包括交接班、夜间护理、用药安全及治疗等,护士长保证合理排班,将老中青资源合理分配,保证每个班次值班人员实力均衡,保证护理工作可顺利实施。③保证骨科环境安全,在患者入院后护士早期采取跌倒、误吸等多种评估手段,确定高危人群后重点管理;保证科室地面干燥,设置防滑标识,在病房及病区中增设安全辅助设施,如扶手等,提高病区环境安全系数[2]。④护士重视健康宣教,增加日常巡视次数,了解患者住院期间身心需求,积极满足,重视用药安全管理,用药前严格坚持三查八对制度,用药期间重视观察患者体征变化,为患者提供用药知识讲解。加强护患沟通,联合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及护理活动,积极查房,在高危患者床头上设置标识,提高医护人员警惕心,重视高危时段监督,如夜间、放假期间、交接班等。夜间巡视时及时拉起患者床栏,对骨科患者离床活动时,要求家属全程陪伴,避免发生跌倒等情况;重视管道管理,做好导管固定工作,定时查看。实施管理前:一般入院后知识宣教、生活指导、用药指导、护患交流等。1.3观察指标。科室自制护理质量评价表,观察项目包括健康宣教、护患沟通、护理巡视、安全教育,每个项目为25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估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实施管理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管理前(P<0.05)。见表1。2.2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实施管理后对科室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实施管理前(P<0.05)。见表2。

3讨论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护士在执行日常治疗及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循相应规章制度及标准操作流程,树立高度责任心,以保证患者住院期间身心安全。文中为实施管理后患者实施安全管理,对科室现存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管理目标是降低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出现[3]。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管理后患者对科室提供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实施管理前,实施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管理前(P<0.05);分析原因发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首先改善科室传统管理制度,结合科室实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不断调整制度,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科室各个部门工作情况,实施人性化管理,不断向护士传输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及学习,带领医护人员共同学习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护理责任心及主动服务意识,树立风险预防意识。护士在日常工作期间重视结合骨科患者疾病特点,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心理疏导、生活帮助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4]。同时护士应针对高危患者加强管理,包括高危时段巡视、定期安全教育、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联合家属共同为患者提供安全管理,可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骨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后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淑英.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安全管理重点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8):11465-11466.

[2]张秋华,宗江萍.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11616-11617.

[3]诸琳.老年骨科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研究及其不安全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7):80,84.

安全管理范文篇9

1油库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无论在何种生产中,安全都要放在首要位置。油料易燃、易爆炸的特性要求对油料和油库进行完善的安全管理。一旦油库发生爆炸,不仅会威胁油库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更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油库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油库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重大,油库中工作人员的一些小失误之处就可能导致很大的危害。

2当前油库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油库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前油库管理工作的效率。(1)设备设施保养不到位。在进行油库安全管理过程中,设备设施保养不到位是常见的问题,其一般会导致泵机渗漏、油污多大、油漆脱落、管线阀门腐蚀等现象,从而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同时,设备设施防雷防静电跨接不合理,出现了跨接错误、没有接地、断开后未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等问题,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潜在安全隐患。(2)设备维修人员的缺少。当前企业中的人才结构大都是经验型人才,专业人才少,油库管理作业中就缺乏专业的人才,尤其是设备维修人员相对而言比较缺少。甚至大多数油库没有专职设备维修人员,都是其他各岗位人员兼职作业,熟悉设备设施的人员少,无法满足技术人才维修岗位要求,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虽然油库已经设置专职HSE管理员岗位,但是此岗位不仅仅是做安全管理,油库所有只要涉及到一点点安全都要此岗位人员来做,基本一个油库在HSE岗位的人员就1人,所以工作上存在不足,无法专心从事安全工作。(3)油库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由于企业利益的驱使,在管理时只是做表面文章,为了能够降低人员成本,企业将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删减,一些企业中虽然有安全管理系统,但是很多人员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尤其是门卫检查、值班、巡查人员由于安全意识不足,夜间巡岗不及时、对消防应急装备不熟悉、检查入库油槽车不认真、存在值班侥幸心理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库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加强油库安全管理的相关建议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当前企业中的油库安全管理机构不够完善,因此要想加强油库安全管理工作,首要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进行具体的责任划分,将责任具体到人,这样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就会增强。完善管理机构要能够将油库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化,管理、组织、监督能够进行系统化分配。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工作的责任心。(2)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对于提高油库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在企业油库管理过程中人们大都按照经验进行安全管理,缺乏科学依据。因此,要提高油库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管理,实行多人检查和相互监督制度。油库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一个小的失误就可能带了巨大的隐患。工作人员在进行油库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时,要实行两个人一起检查,然后第三人进行监督管理程序,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避免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3)加大安全教育和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当前的石油企业中由于人员安全意识太低,致使人员的管理过程中责任意识不强,加大了油库安全管理中的隐患。为了提高油库的安全性,就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在油库管理人员入职之前,要对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在符合标准以后,才能进行入职。除此之外,在工作过程中,也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油库安全隐患的存在会直接威胁到油库安全管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在这样的基础上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就会增强,安全工作就能够得到提升。(4)加强设施设备管理。在油库中设施设备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发现泵机出现渗漏问题和管线阀门、管线阀连接口渗漏问题,其虽然不是常见问题,但也是油库安全管理中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当前在油库中存在着设备管理不良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油库的安全性。为了提高油库安全管理水平就要不断加强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质量检查,特别是机电设备,防止设备有渗漏现象。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在一定时间段对设备进行检验,检查不符合标准的机械设备就不能够投入使用。因此,石油企业就要加大设备投资,避免设备渗漏而引起安全隐患,不断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经济效益。

4结语

油库是油料储存,运输的重要场地,油库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据了解,当前石油公司中油库安全管理工作仍旧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使安全隐患依旧存在。因此,石油公司的负责人要增强油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标准化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油库的安全,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作者:宋世刚 单位:中国石油黑龙江省销售公司仓储分公司牡丹江区域工作组

参考文献

[1]王乐湘,朱红.对油库安全管理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3,(20):55-55.

安全管理范文篇10

第一条为了建设平安校园,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日常管理

第二条新建、改扩建和维修改造的校舍建筑,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建设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求,进行科学建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规划建设报批和工程招投标工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勘察设计、建筑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质量监督、工程监理;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凡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新建、改扩建校舍的选址要由专业部门进行灾害危险性评估,坚决避免在灾害高危地区新建校舍。

第三条学校的水、电、气及食堂锅炉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求,根据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标准进行选址、施工和安装。

第四条完善减灾、防灾基础设施和设备,配备必要的安全消防设备、逃生自救器具、应急照明灯和应急广播系统等。在紧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急避难场所等地,要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对原有建筑消防通道不符合现有消防要求的要限期进行整改。

第五条学生宿舍、校园内教职工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室、电脑室、图书室、会议室等人群集中场所列为重点监控部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第六条落实房屋安全防范措施,建立每房一档的危旧房档案,把房屋、产权人、使用人、主管部门等相关情况资料都记录在档,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凡危房必须根据规定进行处置:

——B级危房的处置:立即抢修,消除安全隐患,经资质单位验收合格,方可恢复使用。并加强日常监控,保证房屋使用安全;

——C级危房的处置:立即抢修、消除安全隐患,经资质单位验收合格,方可恢复使用。不能马上修缮的,不得使用,要指派专人加强监控,防止升级为D级危房。

——D级危房的处置:立即拆除。暂不能拆除的不能改作他用,在危房周边设置隔离带和警示标志,严禁师生进入。

危房解危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实施,并经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监理,报房屋安全鉴定部门鉴定。

第七条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检查和避雷、防雷设施安全检测。对电路、锅炉、煤气、化学物品等易引发火灾的设施、物品重点进行检查,对避雷、防雷设施进行安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八条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指定专人,对办公楼、教学楼、综合楼、实验室、宿舍、食堂、浴室、文体活动等场所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用电、用火安全管理和检查,建立消防检查记录台帐制度。

第九条对师生员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向师生员工宣传安全用电、安全用气、实验操作等消防安全知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提高应对火灾险情的能力。

第十条学校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预防事故和实施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第十一条学校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安全信息报送制度。

第三章管理职责

第十二条各地各校要加强对校舍安全工作的领导,把校舍安全工作作为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加大工作力度,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对本地区教育系统校舍安全负领导责任,校长对本单位校舍安全负主要责任。

第十三条各地教育部门应协调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学校校舍安全管理工作。常检查、不松懈,发现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把危房破旧校舍改造任务作为首要任务,优先安排年度投资计划,落实土地指标、资金等,加强计划管理,限时完成改造任务。

第四章应急处理

第十四条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防洪水、防台风、防雷电、防地质灾害、防火等灾害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预警体系。应急预案要体现及时性、有效性。已经制订的应急预案,要根据学校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第十五条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学校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师生员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使师生掌握在各种突发性灾难面前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要将应急演练纳入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

第十六条台风和洪水期间,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联系,针对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基础沉陷等自然灾害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农村学校特别是地处山区农村学校师生的安全。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台风频发地区中小学校开展专题安全培训和教育,切实提高师生应对台风等灾害的能力。

第十七条建立健全值班制度,落实具体人员。值班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发生安全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并按规定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