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课程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5:47:02

会计课程论文

会计课程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

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这三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之间在内容和方法体系方面存在着交叉和重复,理论界对此一直颇有争议。这不仅导致了研究资源的浪费,而且给会计教学带来了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三门课程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对三门课程进行整合的基本框架。

一、管理会计课程的留舍

目前,高校采用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这三门课程的教材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率非常高,毕业论文主要表现为管理会计的很多内容与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重复。有学者主张将管理会计课程取消。笔者认为,仍应保留管理会计课程,不能简单地将其取消。理由如下:

1.社会的发展需要管理会计。1952年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管理会计”一词,这标志着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并得到公认,促使了现代会计被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管理会计在西方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世界上许多会计组织也都成立了研究管理会计的专门委员会。

2.一个完整的会计学科体系不能没有管理会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及时、正确地做出决策和有效地进行管理控制就需要具有实时性、前瞻性的会计信息,而传统会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管理会计是在传统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向内部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有效使用和经营管理责任履行所需的信息。完整的现代会计体系应包括两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为外部管理服务的财务会计,另一个则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

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三门课程的层次关系与定位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与会计学应属于同一学科层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二者关系密切,均属于第二层次。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硕士论文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属于第三层次。

财务管理与会计相互区别,各成体系。财务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管理,是一种资本运作活动;会计是对以资金运动为主的经济活动进行信息管理,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从资金运动角度来看,财务管理直接对资金运动进行实体管理;会计是对以资金运动为主的经济活动进行信息管理。这应是区分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客观依据。从学科体系角度来看,财务管理研究的是资金直接管理规律,具体研究如何对资金运动进行组织、调节以及监督,以引导和调节资金的流向与流量;会计研究的则是企业资金间接管理规律,即研究如何对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分析和预测,以准确、及时地提供资金运动的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属于物质流,财务管理进行有关资金的预测、计划、控制、分析、检查等实体活动,属于职能性管理;会计的对象是综合的信息运动,主要包括能以货币计量的信息运动,属于以资金运动信息为主的信息流。会计对经济信息运动进行直接管理,而对资金运动则进行间接管理,它通过对经济信息的采集、交换、输出和反馈等观念总结活动,参与经济决策,进行经济控制,属于基础性管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着明显区别,但二者在内容、标准、功能以及信息流程上都以成本会计为基础,根据各自的标准和要求对成本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利用。管理会计侧重于为管理的决策功能提供相关信息,着眼于企业利润最大化;成本会计侧重于为管理的控制功能提供相关信息,着眼于成本最小化。

三、对三门课程进行整合的思路

1.整合的基本原则。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并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出发点。但从教育目标角度来看,为体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可以允许必要的内容重复,医学论文既要解决好课程内容的协调问题,又要注意教学时间的衔接,力求既保持各门学科体系的完整,又尽量避免交叉和重复。

笔者认为,当前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三门课程进行整合的目的在于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教学角度强调三门课程之间的互补性与整合效应,而不是要创造一个新系统。如何针对三门学科未来发展的特性进行“个性化”改造,特别是针对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与文化特征对三门学科进行全方位的系统重构,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在考虑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不能总以静态的眼光看待问题,还应从动态的角度加以考虑。各门学科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教学内容也应不断更新,将三门课程简单合并无法使学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资金运动为主线,以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资金成本为主要考虑因素,以财务决策为核心,以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回收和分配为主要内容,构建其教材体系。管理会计课程应以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控制为主线,以本量利分析为基本手段,以经营决策为核心,以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为主要内容,构建其教材体系。

2.三门课程内容的设计。财务管理课程应包括财务分析、筹资与资本结构、有价证券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收益分配、企业并购等内容;管理会计课程应包括成本习性分析、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经营决策、项目投资决策、全面预算、责任会计、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等内容;成本会计课程应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报表、成本分析等内容。

上述课程内容整合的基本思想是:①成本会计作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础课程(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课程),职称论文应以成本核算、成本报表、成本分析为主,其中成本核算应重点讲述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并兼顾其他行业企业的成本核算,而有关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的内容应纳入管理会计课程。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一个重复点,这种重复是必要的。财务管理课程应侧重于讲述财务预算的编制与考评,这也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管理会计课程应从全面预算角度出发,围绕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调控、考评来展开。③投资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重复点。笔者认为,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证券投资为主,管理会计课程应以项目投资为主,这能够与全面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内容实现有效衔接。由于二者的内容均以时间价值为基础,出于对教材体系完整性的考虑,二者都应保留时间价值内容,可通过教学计划,根据授课时间先后调整各自的教学内容。④传统管理会计课程中存货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存货资金的安排与占用,应将其列入财务管理课程,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归属于管理会计。⑤责任会计应属于管理会计的特定内容,不必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进行专门叙述。⑥标准成本制度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预算管理的必要手段,应归属于管理会计课程,不再纳入财务管理课程。⑦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属于财务管理筹资的范畴,经营杠杆已在资本结构内容中加以讲述,不必再在管理会计中予以阐释。

主要参考文献

会计课程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摘要: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客观上要求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构建渐进的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体系,并在其基础上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只有课程设置合理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效果。本文对《基础会计学》等课程应否进行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0引言

为了顺利地开展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工作,必须要明确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科特征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是教学体系建构的出发点,也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和标准。会计专业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结合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定义,反映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两个发展趋向,培养具有国际社会文化知识、懂外语、熟悉国际会计和商业惯例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通过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培养他们适应对外交流的能力,直接了解国外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把握国际会计实务和惯例。

具体来讲,专业课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一个有差别的、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在实践中要有一定的渐进性。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摘要:第一层次,能大致听懂双语专业课程,能用常用英文词汇和句型进行简短的课堂发言,能借助字典看懂指定的专业英文教材,能正确使用英文完成作业;第二层次,能基本听懂专业双语课程,能用英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能快速浏览教材并按要求查询重点,能用英语撰写简短专题文章;第三层次,能听懂双语课程,能用英文流利地表述观点、进行讨论,能熟练查阅国外专业期刊,能用英文撰写专题报告或论文。

根据上述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要求,结合会计学的学科特征及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实践反馈,笔者对下列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应否采用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进行探索。

1《基础会计学》课程

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课程在选择上应先易后难,逐步扩展范围,按教学目标层次逐步递进。会计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学》是比较适合作为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课程的,其原因主要在于摘要:从内容上看,这门课程比较轻易,用英语授课学生轻易理解,符合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课程先易后难这一规律。基础会计学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在对这门课进行双语授课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性,比较轻易找到适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但由于这是会计学的专业入门课,而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差,所以在实施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不要过分在意授课中英语的使用比例,要保证学生基本能把握所讲授的知识,以免学生在一开始就丧失对会计学的学习喜好,这将是得不偿失的。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核心并不是英语,而是专业核心知识。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对于重点、难点部分可以先以中文讲授为主,等到学生逐步适应后,再加大英语授课的比重,以保证专业第一、语言第二。

同时,这门双语课的专业名词当中中英文出入比较大的,应重点讲解,提示学生注重,如我国的“权责发生制”和英文的“accruedbasis”字面含义相差甚远;再如资产负债表(英文为“balancesheet”,其实应翻译为“余额表”更为科学)等专业名词,若不进行中英文对照,很可能会在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形成误解。即通过双语的学习,学生应同时对中英文的会计专业术语都有很好的理解。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

笔者认为该课程不宜作为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是非常实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门专业课。它主要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介绍,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把握所有基本账户的使用方法,对基本会计业务做出正确处理,并能编制出三大会计报表。正是由于这门课的实用性非常强,在具体操作中必然和实务、和一个国家具体的会计规范、相关法规(税法、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等等)紧密相连,即这门课必然会体现出国家特色。所以假如对这门课程采用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透彻地了解我国的会计规范和相关法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会和我国的实际会计工作脱节。

所以,笔者认为这门课必须采用我国的教材,进行中文讲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我国的会计体系及相关法

规。

3《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这门课程主要讲授在《中级财务会计》中所没有接触过或没有具体展开的一些业务的处理,如所得税会计、外币折算、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等。由于内容难度较大,所以笔者建议以中文开设。

4中美会计比较课程

会计课程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国际借鉴;教学改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学院自2004年开始先后招收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与英美多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一直把会计课程作为这些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在多年的对这些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会计课程的教学中体会到,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是有别于会计专业的,培养中应该充分考虑其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教学。在与国外院校和项目的接触中发现英美院校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有相对完整的会计课程体系。本文拟对比国内外对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不同,探讨如何学习和借鉴这些国外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尝试通过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考核教学效果这三个方面来更好地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应该教什么

1.精准定位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育目标。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不会从事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他们学习会计知识更多地是要学会如何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相关分析,运用会计工具帮助企业进行计划和决策,为以后进行科学管理打下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国内很多高校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学课程定位模糊,往往是在会计专业的教学大纲上通过简化或删减知识点来设计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错误地把课程定位于会计执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经管类学生的就业需求中更多地是倾向于如何使用分析会计信息而非提供会计信息。因此对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上应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学生学习的兴趣需求,将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使用财务信息进行管理决策的能力,淡化会计核算和记账流程。2.教学内容突出管理者决策所需会计知识。教学内容上应根据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所需要掌握的财务知识来确定教学内容。国内部分高校在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会计教学时时往往会选择《基础会计学》或《财务会计》的内容,基础会计侧重于会计要素、复式记账、凭证审核填写等会计流程,而财务会计的教授一般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些会计要素分别阐述其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对于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无异于将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内容强加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与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不相符的,同时由于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太强,内容比较枯燥,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同时,在课程安排上,国内大多高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内容仅仅限于财务会计,忽视了管理会计的知识对经管类学生专业需求的重要性,管理会计中的预算、决策控制、投融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都是有助于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的。而英美国家有很多针对非会计专业的本科会计教材,在这些教材中大多会在编排上加入管理会计的内容。在借鉴英美培养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对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改革。学院对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学课程针对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设计,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内容加以整合。在财务会计部分,在简要介绍会计基本流程及会计分录原理的基础上,以财务报表的编制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在报表编制的过程中融入存货、折旧、应收应付等因素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使学生对会计流程产生整体印象,而不是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信息的片段化理解。在掌握财务报表编制之后,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根据其不同的使用目的对财务报表进行多方位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财务报告是如何反映企业的决策和经营风险的。在管理会计部分结合案例教学,侧重提高学生利用会计信息来解决商业决策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预算的编制与预算管理、短期经营决策、本量利分析、投融资管理等。改革后的课程内容如下表所示:

二、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应该如何教

1.教学方法上提倡以学生为主的研究导向型学习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国内院校会计授课老师往往采取与会计专业学生一样的教学方法,从会计理论入手,然后深入讲解会计账户、记账、凭证、账簿、报表。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地讲授会计知识,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课堂缺乏互动交流,且由于教授内容过多、理论性过强,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在多年与国外项目的接触中,借鉴国外高校的研究导向型学习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方式,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讲演、小组讨论等方式确保学生的参与性,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同时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如在讲授财务报表分析时,引入真实报表案例,针对不同的财务信息使用者,如长期借款人、企业股东、供应商、管理者要求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并根据角色自主搜寻所需的会计信息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发问,促进学生之间学习信息的多维度交流。通过学生自主性的研究学习,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前期的学习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2.综合考虑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时间安排,做好课堂计划。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在教学中也在探讨互动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但由于没有进行很好的规划,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教学活动却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在与国外合作院校的接触中发现,国外院校对教学方案不仅要求对学期整体课程授课安排做好规划,还要求把整体教案分解到每次课。对每次课均要设计详细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强调对教学活动的时间把控,避免无休止的课堂讨论耗费时间,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计划中,首先教师要考虑每次课教学目的是什么,即希望学生从本次课中达成什么目标,如学生应能自己定义某个成本概念,自己能解释某种会计报表的作用,能用某个投资评估方法评价投资项目。然后根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在考虑整节课的时长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并对不同的教学活动的时间进行预估,时间上把控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应该如何考

当前许多国内院校在会计课程的考核上侧重于对会计知识点的考查,忽视了学生专业能力的考核,在考核形式上往往是一张期末试卷,考题设置上主要是传统的选择、判断、会计分录及核算,考核方式单一。在与其他国家的项目合作中发现,国外院校在考核上更突出对学生会计综合能力、分析能力的掌握,考核形式也更趋多样化,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不再是一张考试试卷,而是将多种考核方式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在对会计课程经过反复探索与实践后,学院最终确认了以能力考核为重点,多种考核形式并用的过程考核方式。表2为改革后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及权重安排。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现行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方式,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将学生平时课堂上的个人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参与度等统统纳入考核。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过程考核,既有利于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春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整合的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23):213.

[2]谭春媚.关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0):76.

[3]陈娟.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思维和教学内容之探索[J].当代会计,2017,(09):69-70.

[4]肖媛,王将,欧阳霞,卢泓涛.提高非财务专业会计学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基于湘南学院经管学院非财务管理专业的问卷调查报告[J].湘南学院学报,2017,38(01):101-103+111.

[5]刘晓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6,(03):117-119.

会计课程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

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到来,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也逐渐扩大并受到各界人事的重视。如作业成本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综合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等,已经成为企业界津津乐道的企业管理模式。然而,经常有人问道,这些管理模式都是属于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似乎无所不包。另一方面,在当前的会计学科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的教科书中,又有许多交叉与重复之处。

一、管理会计及其学科边界界定不清

(一)当前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务会计等教材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

“培养优秀人才要出优秀教材。”这是一位教育名家的话。会计人才培养与发展需要不断出优秀会计教材。然而,会计专业及其相关的学科内经常出现教材内容交叉、重复现象。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管理会计与各个学科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这两门课程的“交叉”、“重复”集中在资金时间价值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本量利分析与经营杠杆分析;存货控制(EOQ模型)。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差异,以至于有的西方专业教材中把它们合并在一起,统称“成本管理会计”。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是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统称“财务成本管理”科目。

(二)强调发展与变化从而淡忘了对各个学科边界的认定

当前,有不少人认为,变革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没有必要要花精力去对各个学科边界进行认定。笔者并不这么认为,理由如下:

首先,边界模糊与不清是当今学科发展的障碍,约束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虽然,变革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财会学科与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但是,在认同这种快速变革与整合的同时,也必须保持应有的理性。一门管理科学或者一种管理活动如果没有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外延”,对于崇尚“权责到位、岗位明确、流程清晰”的管理科学来说,这是个致命的不足。因为,学科边界的模糊必然会对企业的实务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的边界模糊,就能导致许多实务工作者产生“取消管理会计”的想法与行为。在我国会计师职称考试的课程里面,就出现取消管理会计这门课程的现象。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是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统称“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但实际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及其管理会计学科不仅不能取消,而应该和必须得到迅速发展。

其次,学科边界的界定,并不会阻碍学科的发展。物理、化学、数学等许多学科都有其严格的学科边界与规范,这并不会导致它们不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相反,由于边界的清晰更会激励人们去创新,应用各个不同学科的思想与方法来融会贯通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科学地认识会计领域的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这对推动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学科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三)学科边界认识的模糊是学科内容交叉、重复的源泉

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就是它们质的差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甚至财务会计学科内容交叉、重复,是由于对它们的外延与内涵的认识模糊。而事物的内涵与外延是由事物的本质来决定的。任何一门学科是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首先应该有它的边界,没有边界就没有系统。应该承认,许多教材,由于没有按各个学科的性质来安排内容,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了模糊的概念,混淆了学科的边界。

二、对管理会计及其学科边界的再认识,是学科教材划分的依据

本文通过学科概念隶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分析,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的性质进行各个学科边界的确认。

本文认为:财务管理与会计学都是管理学这个一级学科下的两门并列的子学科,它们之间是有泾渭分明的边界关系。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是会计下属的子学科,如上图所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清晰的界限,成本会计不但有财务会计中的成本会计,也有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会计。

会计本质是什么?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是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并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汇总报告,其目的是向各方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种信息已经考虑到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需要。而财务管理是利用会计提供的信息来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从而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理财目标)。财务管理中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包括对资金的核定、筹集、运用、收回、分配,它的目的是优化财务状况和提高财务成果。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财务管理与会计学并列列示在管理学中工商管理学科下,这为两学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在层次上,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这两门课程的“交叉”、“重复”现象特别严重。从目前教学现状分析,两者的重复集中在:①资金时间价值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②本量利分析与经营杠杆分析;③存货控制(EOQ模型)。

在处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重复问题上,笔者认为,管理会计侧重于对企业资金运动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财务管理侧重于决策时管理会计所提供信息依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选择方案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应用”。货币时间价值原理、资本预算的方法(如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和存货控制模型这类知识在管理会计课程中侧重信息的确认、加工、分析报告的方法。而财务管理应该是从理论上或方法上进行科学选择并提供合理的依据与指导。比如在投资决策中,管理会计侧重于收集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资料,以及进行现金流量的各种分析(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等。而财务管理侧重于利用净现值法或内涵报酬率来判断应该选择哪种分析方法更好,应该依据什么标准进行方案的取舍。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应该同样是会计学下面的子学科,不应该把成本会计认为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这个学科下面的子学科。只是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所确认、反映的内容范围因有差异而不同。管理会计是以决策相关性为目标,向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内容里面包括以决策相关性为目标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是面向将来,为企业内部决策者提供信息。财务会计是以受托责任为目标,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财务会计里面包括受托责任的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确认的交易、事项的前提,它们必须是已经发生的事项。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始终以表内信息为核心,适当的表外信息是需要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分散报表使用者的注意力。管理会计在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提供定量信息时,除了价值单位外,还经常使用非价值单位。此外,还可根据部分单位的需要,提供定性的、特定的、有选择的、不强求计算精确的,以及不具有法律效用的信息;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利益关系集团提供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信息,并使这些信息满足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综合性、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原则和要求。

成本会计则是提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与企业成本有关的信息,它不仅提供以决策相关性为目标的、向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成本会计信息,而且也提供以受托责任为目标的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也就是说,成本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管理会计信息的特征,也具有财务会计信息的特征。如上图所示。如产品成本计算中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主要为财务会计编制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提供信息。财务会计下的成本会计,主要是满足受托责任的要求和审计工作的要求,它具有稳定性、不变性,历史成本的特征。成本会计不是单独为财务会计而进行的产品成本核算,它已扩展到利用不同的成本信息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等。随着新制造环境的出现,一些现代化的成本管理观念,如目标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法等也成为成本会计人员必须研究的领域;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

三、在清晰界定管理会计边界的基础上,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人们一般不去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等进行边界细分而是综合性地进行工作。且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到来,以及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当前,REAL会计及网络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开始实现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融合。但是,任何问题交给计算机处理都要先建立一个形式系统,就是“形式化处理”:让计算机从预定的符号串出发,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直到达到预定的符号串为止。因此,在设计计算机工作系统中,人们的思维必须实现以下的转变:(1)思维方式从“模糊性”向“明晰性”转变;(2)处理问题从“回顾性”向“预见性”转变;(3)解决问题从“有限性”向“无限性”转变。而要实现这些变化,人们必须清晰地明白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边界。只有对它们边界的清晰认识,才能设计出运行有效的软件。

【参考文献】

会计课程论文范文篇5

一、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特点

会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会计核算课,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课程;二是会计管理课,主要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程;三是综合会计课,仅有会计制度设计这门课程。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完善会计规范体系;优化会计组织结构,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信息使用价值。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对会计核算知识和会计管理知识能够全面地运用,而且还要求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专业课知识进行综合、深化和升华。

二、当前用人单位对会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在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人员占比仅为10%,大部分财务工作者从事的都是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会计等工作。我国目前的会计人才结构严重失衡,从事记账、报账等烦琐日常性实务的会计占会计总人数比例的90%,所以当前的情况是记账、算账和报账的会计人员多了,而既能记账、算账和报账,又能从会计角度参与企业管理的会计人员太少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会计人员不能只具备基本会计理论和业务技能,还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会计人员不仅要会记账、算账和报账,还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企业,参与经营管理,制定或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堵塞管理漏洞。企业需要适合他们要求的会计人员,而对高校来说要考虑怎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人员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需要在学生已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上,开设能够明显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课程,为毕业生就业打好基础,而会计制度设计课程就是一门这样的课程。

三、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该课程不够重视。会计制度设计课放在大三的第一学期,考查课,课时每周2课时,使学生主观上感觉这门课程不重要,这也使得授课内容不能得到全面、详细的讲解,因而影响到教学效果。从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他们对该课的印象不深,学得不扎实。(二)教学方法单调。目前《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教师按章节顺序讲授课本基础知识为主。教师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规则要求怎样,而忽视创新性教学、忽视案例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忽视训练学生职业判断和决策控制能力的教学,很难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也不容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缺乏灵活性。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课程考核仍然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内容大多数为单选、多选和问答题。这种考评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早已远远不能够满足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知识,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不用动脑动手搜集资料、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课程的理论性很强,主要围绕着“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关键控制点”等内容,而面对的学生缺乏会计工作经验,难以理解这些内容,而且这门课程有的内容在以前其他课程中讲过,如果仅仅按照课本顺序来讲,学生会缺乏兴趣,因此该课程要注重趣味性。比如,引入各种鲜活的小案例由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影响的案件,提高学生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关注度,启发其观察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二)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是对实际发生情况的描述,一般涉及某个组织里一个人或者多人面临的决策、挑战、机会、问题或争论等。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在20世纪初首创的,它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是按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案例为素材,让学生通过案例背景资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及分组讨论,使其置身在其中,如临其境地解决问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方法和过程。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迫切需要案例作为支撑。在教学中应充分使用案例教学法,尽量将内容案例化,将案例理论化。一方面,搜索大量案例,既包括早期的经典案例(如巴林银行、银广夏、中航油),也包括最新的重大案例(如张裕、绿大地、獐子岛);另一方面,对较好的案例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是一支粉笔、一张黑板,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采用案例教学,可引入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实习指导法、研究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演示等多种信息要素,形象生动地说明某个会计事项的操作过程及方法,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三)建立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案例库。会计制度设计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有大量的案例,如果没有案例就无法实施案例教学。因此,需要建立内容丰富的会计制度设计教学案例库。获取案例资源可通过多种渠道:一是教师到企业专职调研,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二是建立高校之间的合作,互相交流教学案例;三是建立校企联合,以企业的实际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平时可以通过网络、期刊、报纸等途径收集真实案例。在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有2800多家,这些公司中有许多鲜活的案例,如“双汇瘦肉精事件———采购环节的反思”“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博元投资成违法退市第一股”等。常用网站包括:和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新浪财经、东方财富网、中国证券报、深圳证券交易所等。收集到案例后要进行加工,描述公司背景、事故或事件发生经过及后果、原因分析、经验教训等,并标明案例的出处,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可形成一个资源丰富的教学案例库。(四)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建议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让学生不再受死记硬背的束缚,不再满足于“背会了”某些知识,而是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实际问题,提高会计制度设计能力,从而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采用案例设计题,给出企业某一方面管理的需求或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没有唯一答案,只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个人的理解力、洞察力。平时测验还可以采用专业小论文和专项报告的形式,来提高学生信息搜集、新设企业会计政策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更多关注最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更多利用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五)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辅导。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便于学生学习。在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园网络平台,或者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自己的QQ群,来进行网上教学和网上辅导、网上作业、网上测试、网上师生交流等。在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导时,教师是指导者、学习组织者,也是一名学习者,学生是学习者、教学资料提供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相互学习的关系,比课堂教学更加灵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春福 金淑红 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滕晓梅.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财会通讯,2014,(7):56-57.

[2]赵文超,成克惠.基于就业能力导向型的高职《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改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164-166.

会计课程论文范文篇6

摘要:推免生考试是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一个途径。随着具有推免生资格高校逐步增加,申请推免生资格的优秀考生越来越多,推免生成为各高校争相争取的优质生源。如何做好推免生的工作,包括招生、录取考察、入学教育、在读培养成为高校研究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专业由于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等,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操技能、较高的职业操守等有异于其他专业,因此对报考会计学专业的推免生培养工作就需要做得更细更全面。

关键词:本科生推免生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培养

1推免生的简述

推免生是指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生。优秀毕业生必须经过所在学校的推荐才能获得推免生资格,即具有推荐推免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初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获得推免生资格的考生可以获得指不经过全国统考初试,直接进入复试,即推免生是免初试不免复试。

随着具有推免生资格高校逐步增加,申请推免生资格的优秀考生越来越多。截止到2010年9月,具有推荐推免生资格的高校有261所。不同的高校,推免生资格占全校当年本科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不同(1%—50%),对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教育部还会适当增加推免生名额。推免生还可以跨专业报读研究生。

目前,推免生报读研究生成为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一个重要途径,考生间相互竞争,也成为各高校争相争取的优质生源。因此如何做好推免生的工作,包括招生、录取考察、入学前管理教育、在读培养成为高校研究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报考会计学专业推免生的生源

不同的专业招收不同的推免生工作不同。会计学专业由于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等,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操技能、较高的职业操守等有异于其他专业,因此对报考会计学专业的推免生培养工作就需要做得更细更全面。

随着学科专业的相互融合贯通,培养复合型、通用型人才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会计学专业人才需要跨专业、甚至是跨学科的人才,如法务会计人才需要会计学和法学专业的知识,审计人才需要精通计算机和会计学专业知识,会计电算化人才需要计算机和会计学知识等。笔者所在高校在2010年9月的招生宣讲中,不少跨专业的学生参加,并提出了申请意向。而推免生本身的素质一般都比较高,一般都是学习能力较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因此会计学专业的推免生可以录取到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生。推免生中选拔跨专业学生可以面对面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单独以统考成绩选拔的弊端,能够更好地选拔出适合复合型会计学研究人才的考生。今后的会计人才,尤其是有志于到外事单位工作的,更加地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多学科,如经济学、法学、信息学等专业,当然基本的英语水平是不可缺少的。而从就业角度看,跨专业的学生就业时的岗位选择机会大于其他学生。

3报考会计学专业推免生的招收

3.1招生宣传不能局限在本校,更应该面向全国

通过专门的招生宣传,不少对方高校的师生提出9月份宣传推免生已经比较晚。国家下发的文件一般在9月中旬甚至是10月份,短时间内如在一周内就要确定具有推免资格的学生,时间紧张,有些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确定自己的毕业计划或者读书计划,匆忙申请,来不及申请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把推免生的资格审查时间提前到每年的6月是最合适,推免生申请高校时间在每年的9月举行时最合适。这个时间段中有意向考研的学生已经坚定了读研意向,开始有准备地选取学校和专业,此时招生宣讲最容易得到学生的认知。不少学生受制于经济、地理位置的原因,只能通过网络来了解招生信息,通过专场招生宣讲可以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理清读研思路,明确读研走向和研究设计。

3.2招生场所,不能局限在本校内,更应该走向重点学校

为了节省经费提高效率,也为了更好的争取到生源,同一学科甚至跨学科可以跨学科招收,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就可以相互招生,法学和会计学就可以对有意向从事法务会计的学生招生。可以组成三人招生小组,由学科带头人、研究生招生办工作人员、培养单位导师或者研究生负责老师组成,重点高校宣讲和重点招生高校结合起来。

3.3招生考察

中国的企事业单位的国际化接轨程度越来越高,“专业+英语”培养模式逐步为各个高校采用,研究生的培养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更加需要培养成“专业+英语”的通用型人才。为此,考察内容应该包括专业和英语知识,只是考察形式和难度更有不同而已。

3.4考生的录取管理

推免生在每年的10月份就能确定是否拟录取,也不用再参加统考,拟录取后到正式入学有近10个月的时间,有些考生会松懈学习或者选择退出读研,如果没有约束机制,就会造成招生质量的下降或则指标浪费。因此对于如何管理已经拟录取的推免生,成为一个新课题。有高校采取了后续跟踪学习管理,督促学生在获得推免生资格并被拟录取后继续加强学习,否则考生将有可能由公费变为自费生;有些和考生签订协议书约束考生不另报其他学校并承诺不放弃读研;有些把已经拟录取的推免生等同就业,把推免生放弃读研等同就业违约。

由于推免生分为校外推免生和校内推免生,校内推免生可以等同就业对待加以管理,但是校外推免生难以管理。考虑到当前的信用体系正在建立,个人信用将影响到个人的工作、生活等,建议和推免生签订协议书,视同就业。一旦考生违约退出,接收单位将在学校研究生招考网络公告栏中公布考生违约退出的事实说明并定义为不诚信行为,同时出具考生不诚信的说明书,将该协议书和不诚信说明书快件到对方的就业指导中心建议作为考生个人档案存入档案中,当然这有待于国家统一管理制度才能协调好。

4推免生的入学前教育和在读培养管理

推免生不用再参加全国统考,一般也是公费生,对推免生的入学教育和在读培养要求是否和统考生一样,也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考察力度确保推免生的素质达到培养要求,适当区分培养内容和在读考察要求,例如纪律考察方面,一旦发现推免生违纪可以采取取消其公费生资格;如果是申请奖助学金方式的,采取分年制发奖制,一旦违纪就取消获奖资格,不再发放剩余奖助学金;评先方面,同等条件下,在有奖学金方面的评先项目中,自费生优先于推免生。对于跨专业的推免生,需要增加专业基础课程提高专业素质。

5报考会计学专业推免生的学制探讨

研究生的学制是近年来热议的一个话题。当前的学制有2年、2.5年、3年、弹性学制。笔者认为3年学制适合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2年学制适合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弹性学制是灵活原则,适用于2年学制的、特别优秀的学生申请提前毕业。

推免生报考和拟录取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就完成了,也即是在全国研究生报考时间截止当天确定为拟录取状态。从11月起到次年的9月入学,推免生处在准研究生阶段,这个阶段是非常宝贵的时间,完全可以纳入研究生培养阶段中,虽然有不少学校实行入学后双向选择导师制度,入学后才确定导师,但是也有实行导师组培养机制的。对推免生可以实行导师组培养机制,要求推免生在这个阶段参与项目研究、专业实习、必读书目学习、通读课程自学等,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实行了(苏州研究院)08—09学年百名优秀硕士推免生苏州见习项目,上海师范大学实施的《关于2010年研究生支教团推免专项计划相关工作的实施细则》,其中规定推免生大四专业实习在校团委进行,实习结束由校团委做出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推免生继续保留直升资格的重要依据。不少高校中的导师和学生之间会达成默契,学生提前加入导师的项目研究,正式入学后深入指导学生。尤其是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参与专业实习、研究项目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的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可以纳入研究生培养的,对这些推免生可以实行弹性学制,优秀的推免生可以提前申请毕业论文专业和答辩,合格者可以提前毕业。

对推免生实行弹性学制具有合理性,尤其是本校生源最为合适,能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提高培养效率,也能缓解学生就业压力,拓展生源。

会计课程论文范文篇7

摘要:阐述了当代高校会计学专业设置实验课程的必要性、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程开设的现状、并具体探讨了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程设置的体系问题。文中提到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实验应该开设财务管理实验,同时,还应增加创新性设计实验或增加修改缺陷条件的实验,使学生具有自主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程创新

1引言

实验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高等院校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会动手、能分析的预测、决策型、而且会应变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因此,在学生进入社会以前,能够在实验室进行专业课程的模拟实验显得尤为重要,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银行会计模拟、税务会计模拟、商业会计模拟等,使学生对实务操作感性认识,以缩短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努力建设好管理学科的实验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的需要。

2会计学实验课程设置的现状

2.1经费紧张、资源匮乏。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都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有效方法。1983年以后,全国的财经院校均陆续成立了自己的财经实验室,然而,因为场地、经费、师资、实习等条件的限制,使得实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些专业实验课程没有形成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现阶段的高校会计实验课程设置还不够丰富,主要受经费的限制,缺乏专业的信息资源,软件资源。适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软件较少、开发经济类教学软件的人员不多。

2.2理论课时包含实验课时绝大多数的会计实验课时是含在理论课时中的,老师给学生的成绩主要是看最后的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而实验课程成绩是和平时考勤纪律、平时作业在一起的,总共占30%,这是造成学生普遍对实验课不够重视的主要原因,也有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造成我们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差。能否将实验课单独拿出来开设,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2.3经济管理类实验意识不强一直以来,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不如理工科实验那么受到重视,实验手段也不够丰富。所以造成高校激励机制与管理体制跟不上,实验教师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心理预期达不到满足,相关的培训进修机会也几乎没有,从而工作积极性不够。

3会计学科有关实验课程开设的几点构想

会计学科的实践教育环节必不可少,有课堂习题、课堂案例、专业课程实验、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本文作者仅从会计专业校内课程实验环节来谈。

3.1会计学实验的设置会计学专业的会计模拟实验分为三种,单项实验、阶段性实验、综合实验。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基础会计学》,开始做单项实验,比如,练习借款单、产品交库单、出库单、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的填制;阶段性实验室即在学习完薪酬会计后练习工资结算单的填制,学习完企业筹资会计做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的业务处理;学习完成本会计后练习成本计算单的填制;综合性实验即在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完会计的主干课程,如基础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后进行,在大三下学期安排5周左右的时间进行会计大作业,它需要学生融合所学的会计知识,通过模拟会计做帐,从原始凭证的填制到会计业务的处理,科目汇总表的试算平衡,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的填制,到最终出具三张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通过这样设置会计模拟实验,能够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因为会计知识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学生通过模拟做帐,一来可以“温故而知新”,二来“真枪实弹”,学生感觉真正理解了会计循环。要把会计模拟实验做得最好,还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如让学生在4周的手工模拟实验之后,还利用最后一周的教学安排,在电脑上使用“用友”、“金蝶”财务软件,或者老师编制的财务操作系统,将前四周的会计业务输入计算机,让学生了解财务软件的操作。笔者将会计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列表如表1。

3.2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内容每个课程实验必须设计合理、实验内容清晰、实验目的明确,真正使学生在动手填制记账凭证、处理会计业务的过程中得到收获。

3.2.1基础会计学的实验内容收料单、领料单凭证操作是根据采购业务、领料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学生学会收料单、领料单、发料汇总表的填制;现金银行存款存取凭证操作的实验目的是通过根据存、取款、借款、付款等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实践现金银行存款存取凭证的填制,了解现金缴款单、银行进账单,及其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的填制方法;练习借款单的填制;固定资产核算凭证操作的实验目的是通过采购业务,学会做会计业务处理、学会固定资产卡片的填制,使学生熟悉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及其折表1会计学专业实验课程一览表实验类型实验课程实验项目面向年级单项实验基础会计学收料单、领料单凭证操作、现金银行存款存取凭证操作、练习借款单的填制、练习支票的填制、现金缴款单的填制、销售发票的填制、固定资产核算凭证操作、纳税缴款凭证的操作、产成品交库单的填制、财产清查凭证操作、练习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大学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实验财务会计企业筹资会计实验、货币资金会计实验、应收与应付项目会计实验、工薪会计实验、存货会计实验、投资会计实验、固定资产会计实验、无形资产会计实验、损益会计实验、现金流量表实验、合并会计报表实验大学二年级上学期阶段性实验成本会计学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大学二年级下学期阶段性实验财务管理学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企业筹资方式、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项目投资、证券投资、营运资金、财务分析等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综合性实验会计大作业股份制企业综合模拟实验大学三年级上学期旧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及业务处理过程;纳税缴款凭证操作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填制纳税缴款凭证,使学生了解纳税缴款有关手续及会计处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是掌握银行存款的核对方法及其未达帐项的调整。

3.2.2财务会计的实验内容企业筹资会计实验包括资本筹资、银行借款和企业债券的基本理论问题及会计处理;货币资金会计实验包括货币资金结算业务和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应收与应付项目会计实验,要求学生了解企业会计工作中应收账款与坏账损失、应收票据与贴现、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预收账款与预付账款、应交税金与其他应收、应付、应交项目的基本内容和核算方法;工薪会计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工资总额的组成内容,工资的计算与会计处理,以及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等的会计处理;存货会计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存货收、发的计价及各种核算方法,能从事企业的存货会计;投资会计实验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投资计价的确认原则,熟练处理投资的会计业务;固定资产会计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加、建设、修理、折旧、租赁以及在建工程的科技核算方法;无形资产会计实验掌握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损益会计实验掌握财务成果的形成与分配问题;现金流量表会计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工作底稿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合并会计报表实验要求学生做抵消分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学生通过模拟专项会计业务,最终达到熟练处理账务的目的,初步掌握财政部颁布的16项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的内涵。

3.2.3成本管理会计的实验内容成本管理会计是高等财经院校的一门核心课程,内容繁杂,学生必须亲自动手,才能了解成本计算的流程。实验资料通常以制造业为例,实验教材的选用应注意案例数字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实验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制造费用的几种分配方法:生产工时分配法、直接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重点掌握交互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合理准确地确定在产品数量,是在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按其耗用直接材料费用计算、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定额比例法,其中重点掌握约当产量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是让学生按照产品的批别或购货单位的订单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是让学生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3.2.4财务管理的实验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决策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财务管理实验显得尤为重要。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实验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与现值、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即付年金的终值与现值、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的现值、风险报酬率的计算;企业筹资方式中必须掌握债券的发行价格计算方法、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常用的几种方法:定性预测法、比率预测法、资金习性预测法;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实验重点掌握个别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资金的边际成本、边际贡献、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复合杠杆、息税前利润2每股利润分析法等;项目投资中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项目的净现金流量计算实验、证券投资一节中要求学生做证券投资决策实验;营运资金一节中做最佳现金持有量实验、信用条件备选方案的评价实验;财务分析一节中做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等实验。

3.2.5会计大作业课程实验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在会计学主干课程学完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整套150笔左右业务的会计处理,综合了以前所学的会计知识,这些业务还必须涵括财政部颁布的16项企业会计准则,如《借款费用》、《收入》、《投资》、《无形资产》、《会计政策、会计政策变更及会计差错变更》、《建造合同》、《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或有事项》、《关联方交易》、《固定资产》、《存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从开账、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编制科目汇总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到最后出具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学生通过这套会计大作业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公务员之家

3.2.6增设行业会计及创新性设计实验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时,应该开设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银行会计、电力企业会计、交通企业会计等行业会计,以便让学生将来到社会上缩短适应期,这些课程的课时不宜太多。同时,应增加创新性设计实验或增加修改缺陷条件的实验,使学生具有自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还需要会计学实验室开放的配合,以预约方式或者全阶段开放方式开放,学生可以来实验室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会计内容做实验。

4结语

高校的会计学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会计手工实验教学不能减少。同时,又应该加强计算机会计实验教学,会计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会计实验知识化、规范化、综合化、现代化、社会化,为了适应新世纪会计实验教学的要求,我们需要建立和健全会计实验教学的运行机制[2]。会计实验教学具有连续性、综合性的特点,它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不断完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兴武.办好会计模拟实验课的几点体会[J].广西会计,2000,(11):30232.

[2]于玉林.21世纪会计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426.

[3]王建成,朱启明,李乃恒.会计实验教学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4]王维虎.改善会计模拟实验的设想[J].财会月刊,1997,(6):27228.

[5]于玉林,程夏.会计学实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6]侯旭华.高职院校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5,(8):1372138.

会计课程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论述了目前高职学校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项目教学的有关思考,从项目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应用的现状以及具体的应用过程和优点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力争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

一、实施项目教学的必要性

1、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

目前很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体会到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很难完全直接用到他们的工作中,为什么呢?我认为传统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专业课程。《会计电算化》是财会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更应该注重其实践性教学,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应得到了广泛应用。

2、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实践动手能力,是高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教育的最大优势。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应得到广泛的应用。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职业教育中,传统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学与思考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学策略,借此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深入的学习。正确实施项目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并能够自觉地学习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项目教学应用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在专业课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能力,确保职校毕业生按市场岗位要求零距离就业的有效途经,其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在教师的实施过程中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1、项目教学实践教材不尽合理

目前现成的会计电算化经济业务项目教学用书在教学中极少见到,教学中使用的软件文档也仅仅只提供了一些非教学内容的说明书。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适于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但这对于会计电算化教师来说又是极繁重、精细的工作。

2、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任务中包含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了学习者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掌握知识点与技能点。这种任务驱动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但对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较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3、项目教学受社会等级考试的制约

目前各所高职院校都参加各省组织的会计电算化等级考试,并且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地承认。但这类考试均属于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和专业需求及社会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考试内容狭窄,技术水平落后,但各所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通过率,制定了与等级考试相关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并以此来衡量教学,这就制约了项目教学的开展。

三、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取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呢?通过对学生实施完项目教学后,总结出项目任务的确定非常关键,项目任务最好具有这样的特点:1、学生完成一个项目要具备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2、具体要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点的难易确定。3、项目要与实际工作或生活相关,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完成该项目的兴趣,有成就感。

举例:模拟企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经济业务资料完成最后报表数据的输出,并通过上机实验不断修改完善,最后要求学生提交项目设计的纸质打印文稿、电子文稿、运行项目所产生的账套以及报表备份数据等。具体的项目实施,用学生以前学过的会计知识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来完成从初始化工作到最后财务报表的输出。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学模块分以下阶段进行:(一)、明确项目任务。

项目设计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和需要,自由组合,3~5人为一组,自行分工,成立组织以进行管理,以会计人员的心态进行建帐。首先进行初始化的设置(设置系统参数、设置科目、建立各种账簿文件、定义各种辅助核算、定义报表以及录入各种余额数据或者是发生额数据等)。然后输入凭证(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并审核;最后

报表的输出。

(二)、制定完成项目计划。

各小组分工合作制定完成这个项目的计划以及时间安排

(三)、实施计划

各组开始自己动手实施计划,老师参与其中。刚开始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提出了很多问题,对于少数人提出的简单问题个别进行辅导,并注意收集学生提出的有共性的问题,然后集中进行讲授。

(四)、检查评估完成情况。

当项目实施结束后要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出成绩,更是为了改良项目,以便应用。虽然成功完成任务的学生不是太多,但讨论很热烈,完成的很有成就感,没完成的很不服气,仍在不懈的努力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优点

在以上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2、改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变为以项目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学习,而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巩固。

3、改传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汲取并探索,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完成项目的同时,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学生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会计课程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高职;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财务会计”是继“会计学原理”之后开设的会计专业主干专业课之一。学生在初步认识会计工作的工具即会计科目,初步掌握会计工作的方法即借贷记账法之后,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会计处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为“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但从教学效果来看,老师普遍感觉难教,学生普通感觉难学。即使一些“会计学原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也普遍认为财务会计课内容多,难度大。笔者认为要想改变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两难的状况,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一、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现状

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现有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所用教材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具体项目展开,以会计报表的编制为终结,详细阐述了企业的供、产、销及利润分配环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由于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导致教材编写基本上是内容面面俱到,条条框框的规定较多,重点不突出。加之我国的会计核算与国际接轨,准则的频繁修订、出台,造成了“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改和补充,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稳定性、连续性、系统性,增加了教学难度。许多教师习惯于按教材的内容组织教学,偏重于核算细节。由于许多学校的财务会计课时安排为72课时,导致老师讲完核算之后已经没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从而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每节课都忙于单调枯燥的业务核算,看不到会计学习的乐趣,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较沉闷压抑。

从教学方法上看,在财务会计课堂上,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讲述法,黑板上的一段文字或是老师口里的一段描述就是一笔业务,学生在这段文字中或教师的描述中去想象这是一笔什么样的业务,然后照葫芦画瓢地编制会计分录。有时,学生不理解业务,老师要费很多口舌去讲解这个业务,很多时间浪费在这些解释和描述上,而学生仍然会对业务涉及的原始凭证及业务流程一无所知。虽然现在有许多上会计课的老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将一些原始凭证和业务流程以较为生动的方式播放出来给学生看,让学生观摩,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实战性;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没有真正的进行原始凭证填制,没有真正的业务流程体验,虽然在课堂上、考试时会写分录,但一到实际工作岗位上仍然是满脸茫然,捉襟见肘。

二、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既不能完全跟着准则走,也不能完全离开现行的准则。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具体准则中常规的、经常性的、与会计六要素有关的业务,如固定资产准则、存货准则、收入准则等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对于具体准则中的特殊的、非经常性的业务,如会计政策变更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债务重组及非货币交易准则等,教学中可以不涉及这方面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涉及到具体准则时,教师要了解具体会计准则修改和制订的背景,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此外教师可以将这些准则以课程学习参考资料的方式通过邮件、学习网站提供、推荐给学生,以方便学生的专业拓展学习。

(二)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重新组织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

传统的按会计要素安排教学内容固然有其学科的严谨性和知识的连贯性,但却缺乏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性,如传统教材中资产要素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与后面的“收入”要素,资产要素中的“存货”与负债要素中的“应付及预收款项”,在核算内容上是有较强的业务关联性的。按要素分开去讲每一部分内容,学生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按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将这些有较强业务关联性的内容安排在一起去讲,学生就能够举一反三,既懂业务流程又懂核算要点,还能在真实的业务流程体验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现将传统的按会计要素安排的教学内容与拟按资金运动过程和业务流程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见表1:新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比较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保持原有的按会计要素安排的教学内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新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从形式上更为灵活,在章节安排上更加紧凑,前后内容有较强的逻辑性。课程教学内容从认识报表为起点,以编制报表为终点;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为基础,以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为分析的起点,强调会计要素的涵义及会计报表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通过具体经济业务核算过程形成会计报表的结果,反过来,通过报表结果的具体项目增减变化来推断经济业务的过程。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既反映了基本业务的核算内容,又突出了专业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除了要在会计学原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借贷记账法和账户进行较复杂业务核算的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而专业分析能力的培养单靠嘴上说说、纸上写写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较为真实的实践环境、较为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此要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而不仅仅是课程结束后的集中训练。新的教学内容要求每一章节均应合理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或布置一些工作任务。

如在第一章“公司的组建与经营”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参观一个生产型企业;2.模拟创办一个生产型公司,完成资本投入的核算;3.以座谈、观看电子资料的方式认识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4.以座谈、观看电子资料的方式认识公司财务规章制度;5.认知公司的资产、负债;6.认知公司的所有者权益;7.认知公司的收入费用利润;8.认知公司账簿;9.建账。

在第二章“供应过程的核算”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认知料的供应流程;2.观摩料的供应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3.填写收料单;4.讨论料的供应的计价方法;5.分析应付及预付款项;6.编制记账凭证,完成料供应的核算;7.登记有关明细账;8.认知国家和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9.认知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10.认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取得方式、程序和管理制度;11.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12.无形资产取得、使用与处置的核算。

在第三章“生产过程的核算”中安排如下一些实践活动或工作任务:1.认知企业料的发出的流程和管理制度;2.讨论料的耗费的计价方法;3.观摩料的耗费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4.填写发料单;5.编制记账凭证,完成料的耗费的核算;6.登记有关明细账;7.解读工资单;8.编制记账凭证,完成工的耗费的核算;9.登记有关明细账;10.认知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耗费和管理制度;11.讨论分析固定资产的耗费的计量方法;12.编制折旧计提表;13.编制记账凭证,完成费的核算;14.登记有关明细账;15.讨论分析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问题和处置;16.认知产品完工入库的流程和管理制度;17.观摩产品入库涉及的单据凭证式样及填写格式;18.填写入库单;19.登记有关明细账。过强化、细化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下,接受和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学中做,做中学,既能核算,又懂管理。

三、有关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

基于上述教学内容,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宜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摩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体验法、案例教学法等。

(一)观摩法

将一些业务的原始凭证及业务流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或者是收集、填制各种原始凭证及有关会计事项的办理指南,制成票样或打印出来,放入文件夹供学生查阅观摩,让学生获取较直观的认知。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由于学生已学过会计学原理,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发给学生一个模拟实训企业的会计资料,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会计模拟实训。老师掌握实训进度,以下达实训任务书的方式告知学生应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工作内容,具体实训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但工作成果要按期交给老师检查以评定成绩。

(三)角色体验法

财务会计课程涉及到很多的具体核算业务,由于学生并没有接触实际工作,对于工作的分工和业务流程缺乏感性认识,而会计核算和管理往往是站在特定的角度、特定的业务流程上进行,学生缺乏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为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可采用“角色体验法”,即老师设计一项或几项业务,让学生扮演银行工作人员、会计、出纳、销售人员、经理、客户等,模拟各种角色体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面临、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将烦琐、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成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在讲到应收票据的有关业务时,老师设计第一项业务即客户甲来公司商洽业务,拟以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购入我公司商品一批。则扮演销售人员的学生在得知对方的意图之后就要将这个情况汇报给总经理,按公司规章制度进行事项审批;审批之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收到对方开来的银行承兑汇票后,开出提货单交运输部门发货,开销售发票给客户;会计人员根据销售合同及银行承兑汇票复印件记账。如在讲到存货购入核算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出纳、会计、采购员和仓管员,各司其职,完成材料的购买、款项的支付及材料的入库等业务的流程及会计单据的传递。

(四)案例教学法

在公司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学习中,采用案例分析法,给出一个公司的存货资料,让学生比较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或者让学生分析在既定的经营目标下,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在讲到企业投融资业务活动时,运用案例资料,让学生完成从投资取得到持有到最终出售的全过程的核算,并就投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四、结束语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一课。教师应认真组织好本课程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应克服各种困难,化就业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学校应做好教学保障工作,保证各项教学内容能按量保质完成。

【参考文献】

[1]姜雪梅.关于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与考核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

会计课程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摘要: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中提到要重点支持中等职业教育,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扩招,目前已实现中职招生800万人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点专业之一的会计专业,如何突破原有的教学局限,改善教学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是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的现实新问题。

1课程体系存在的新问题

(1)传统的公共基础课过多,专业选修课偏少。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各课程教学实际布置中,一般有35%左右的课时布置的是公共基础课,如数学、语文、英语、政治经济、“两课”等;其他65%布置的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比例基本是1摘要:1;基本上没有设置专业选修课。因此,所有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一模一样,没有个体差异,使得就业过程中,竞争加剧。

(2)课程设置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近几年来,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所用的教材不能及时和之配套,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学校教学和会计工作岗位实务严重脱节。同时,现有专业主干课程在内容上还存在着相互割据、又过多重复等新问题。因此,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打破传统模式,不断创新,以培养符合社会用人市场要求的综合性会计人才。

(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各课程的考核形式往往是笔试,没有其他一些灵活的考核方式。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中考的落榜生,这类学生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也缺乏自信心。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继续沿用一成不变的笔试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要进行深入有效的课程改革,必须依靠于正确的指导思想。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必须首先明确培养目标,进而调整课程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中等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等会计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摘要:培养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身心健康、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知识更新能力和职业判定能力的基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和进入高等职业学校会计相关专业学习的预备人才。综合现阶段的培养目标,相应重组课程体系,是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准绳。

3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

(1)重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①公共基础课以“够用”为度,坚持“少而精,忌多而滥”。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源于普通高中入学考试的落选者,文化基础较差,认知水平较低。对数学、语文、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以学生“够用”为度,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也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为网络教学、学生自学等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使其逐步形成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人格及能力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②专业课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适当增设专业选修课。

为提高专业教学的效益性和经济性,体现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建议各课程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杜绝各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使学生学会必要用的知识,同时,又有时间和精力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专业选修课,提高自己就业的筹码,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③开展“嵌入式”课程设置模式。

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采用“嵌入式”课程设置模式是指在课程设置时将会计职业相关证书考试课程嵌入到该专业相关课程体系中;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既进行学历教育又进行认证教育,在学生毕业时既可以获得学历证书,又可以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等。从而保证了学生在毕业时、甚至最后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时就有了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

④增加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往往采取卷面笔试的方式,这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因此,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根据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采取卷面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应答应学生以会计相关资格证书作为相应科目的考评成绩,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在毕业时获得“双证”。

⑤切实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几乎都布置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或纯粹为了学生考证而进行该课程的教育。没能很好的重视加强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切实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儒家伦理不断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

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企业对会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不断升高,在发达城市达到了70%以上,大中型企业更是高达90%以上。因此,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要加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布置,不光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还要争取提高学生计算机普通的维护能力。

(2)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理论知识。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喜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扩大课堂容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逼真的会计实物,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理论知识。

(3)组织实施会计案例教学,搭建实践仿真平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

当今社会对会计人员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是当前会计人员中层次较低的行列,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必须有较好的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接触的理论知识由书面的转为当前企业实际,由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新问题,进而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实施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时,应尽量为学生搭建起仿真程度高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进入实践环节就有一种步入工作岗位的感觉。在碰到新问题的时候也能考虑到该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寻找课程中的纯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汉东.中等会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构想[J].职教论坛,2004,(7)摘要:40-41.

[2]戴波.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探究[J].商场现代化,2005,(5)摘要: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