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级转正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3 17:24:37

科级转正工作总结

科级转正工作总结篇1

科级试用期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一

20XX年,在我校第三次团代会上,经过校党委的考察,任命我为校团委组织宣传部部长,这意味着党组织对我的莫大信任,同时也是对我的极大考验。我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一年来,丝毫不曾懈怠,认真履行职责,始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团委工作目标,服务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现将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充分认识岗位职责,当好新角色

作为一名从事了7年共青团工作的团干部,我深知共青团在学校教育教学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从一名干事到负责组织宣传的部长,我感受到了学校对我的信任与肯定。虽然一直都在从事团的工作,对业务较为熟悉,但对于怎样做好一名组宣部长,将角色转变好,我进行了较全面的思考和把握,并将新的岗位定义为:全面服务团的大局,深刻领悟当前形势,重点做好组织建设,着力发挥宣传功能。学校团的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共青团工作全局,对全团而言具有特此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负责组织宣传工作的团干部,更要认清目标,将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抓好三大工作领域即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就业创业和综合素质拓展,按照克难点、收战线、出精品、办实事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二、发挥骨干力量,提升全团服务水平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共青团要站在懂大局、讲大局、顾大局的高度上来做工作的理念,有所专长的工作要做到最好,没有专长的工作要加快学习使之成为专长。

1、不断加强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一年来,开展了纪念一二〃九运动75周年、纪念五四92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组织了20XX年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学生骨干座谈会和长跑活动;组织开展了爱心在行动为20xx级新生捐赠御寒衣物全校范围的活动,共捐得衣物1763件。组织开展了筑梦民院主题团日活动,选拔组织优秀大学生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

2、积极推进加强团学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团学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组织开展了全校范围的团员民主评议及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工作,和学生处联合举办了大连民族学院第一期班长、团支书培训班,学员近800人。进一步加大了对基层团学工作的指导力度,积极引导各年级团总支举办参与度高、影响力大、符合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活动,促进团学组织协调发展,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

3、弘扬民院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了校园文明月系列活动、20XX年热舞大赛社团风采展示活动,举办了心有大爱、青春启程迎新暨庆中秋文艺晚会,开展了我校20xx年十大歌手大赛,开展全校品读校训征文活动,举办了我校20XX年度星级社团评比大会,举办本年的校长接待日活动。校艺术团先后代表学校参加金州新区高校文艺汇演、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大连市高校红歌会等活动。

4、按照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围绕实践和创新两大主题,校团委精心组织我校20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有4680多名学生、100多名优秀指导教师组成870多支实践小分队参与其中。建立12处社会实践基地。精心组织开展了我校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在第七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我校总分位列辽宁省第六,共报送30件作品,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8项,195名学生获得省级表彰。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85项。

5、大力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

20XX年,我校有12名学生被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录取、3名学生被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录取。截止今年,我校共录取志愿者150人。

三、一年来所获荣誉

一年来,我先后被评为大连民族学院先进工作者,大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大连市优秀团干部。

四、廉洁自律,保持良好作风

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廉洁自律方面,我严格执行了有关的制度规定,无一例不廉洁行为发生。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理论学习的着眼点不高。自己在理论学习上还重视不够,而且在运用理论学习成果指导工作、研究解决问题还还显得点子不够多,方法不够活。

科级试用期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人于XX年12月底,由县工商联机关调任xx镇党委组织委员,主要分管组织、党办,协管工企业及三个一项目等工作。来到乡镇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岗位、新的面孔,本人能主动融入,积极适应,勤奋工作,能把机关好的作风、好的经验、好的方法带到乡镇,实现机关工作与乡镇实际的优势互补,着力在强化学习、突出实践上下苦功,从学习中获取经验,在实践中提高自已,现将自已一年来的工作小结报告如下:

一、强化学习,提高素质。

一年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按照两个先行区建设和四求先行的要求,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构建***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突出生态立镇、工业强镇、做大集镇的发展思路,致力于学习,通过培训学习、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求教摸索学习等多种方式,虚心、专心、静心地作好党委中心组等学习和工作笔记,不断加强自身的世界观改造和党性修养,增进十七报告及关于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的学习理解和认识;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领会《新》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用科学发展的理论武装自已的头脑,指导工作实践;主动融入班子集体,与领导、同志们***共事,自觉执行***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倾听不同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大家一道工作,尽快适应岗位角色转换,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和政治业务素质,增强履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突出实践,尽职履责。本人主要分管组织、党办工作,挂xx、乐洋两个村。一年来,在学习中摸索,在摸索中改进,在改进中推动更好地实践。

扎实基础,开拓进龋在分管工作中,亲历亲为,不折不扣地把上级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精神及时贯彻于乡镇农村基层具体工作之中,贯穿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新农村发展工作的始终。主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作用xx等7个示范重点村的培育,制定了进一步培育八个方面作用示范重点村、党员设岗定责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整合领导力量,部门联系互动,强化目标责任,促进了八个方面作用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和推广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通过组织村书记向先进乡镇参观考察,9月初在xx、xx、xx三个村示点先行,并以xx为示范摩观点组织召开了党建工作会议进行部署落实,目前,已有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坂兜、xx、xx、xx等村全面展开并向xx、xx、xx、xx等其它各村推广铺开;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序时推进,已安装x个机关、x个村,超额完成了上级部署的任务;认真负责地搞好发展党员、村务公开、党员教育管理、非公企业党建、干部考评及任用等工作,握紧组织队伍建设这个抓手,坚持组织委员例会制度,及时部署安排、督查指导组织建设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采取例会、七一村级党员大会、支委会等形式适时组织开展建党对象和党建、组织等各类培训x个场次;成立环保、规模、效益型企业永丰茂纸业公司党支部1家,非公领域党建工作有了新的拓展;今年来,发展新党员x个,在性别、年龄、知识、专业、素质上都较上年有新的提高;村务公开阳光、透明,运作落实;同时,进一步规范党办工作流程,建立分工协作运行机制,完善干部考评和股级干部任用组织程序,严格评审考核任用;组织动员全镇党员缴纳特殊党费为汶川特大震灾捐款3.5万多元;加强信息工作,各类信息报道在全县各乡镇完成较好,还成立工作督导组,实时跟踪、督促、指导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落实。

科级试用期满转正工作总结范文三

我于**年**月通过参加竞争上岗被选任为局**处处长,试用期一年。这一年对我来说是挑战的一年、适应的一年,更是学习的一年。一年来,在局领导的言传身教、关心培养下,在同事们的支持、帮助、鼓励和配合下,我不断加强学习,认真履职,努力工作,经过一年试用期的历练,使自己在政治思想上更加成熟,工作经验上更加丰富,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位领导的悉心指导分不开,与科室成员的密切配合分不开,与全体职工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一)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国共产程》和党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 增强党性,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纪守法,廉洁自律;遵守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遵守社会公德。

(二)注重业务水平提高。为了迎接新任职工作岗位更大的挑战,我必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业务能力,尽可能地胜任本职工作。为此,我注重学习和提高。一是向书本学。由于**处负责,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尽可能全面掌握和熟悉,因此我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向书本学,除了认真阅读《安全生产法制必备手册》、《四川省安全生产培训法规文件汇编和管理规范要求》、《行政强制法学习读本》、《行政复议办案指南》等书籍外,还经常上网查阅相关知识。二是向领导学。在法规处工作,与各位局领导和各处室接触的机会较多,在平时的工作中亲身感受了局领导的人格魅力、领导风范和工作艺术,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三是向同事学。古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认为,局里每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中有业务专家,有文字高手。正是不断地虚心向他们求教,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得以不断提高,干工作才能更加得心应手。一年来,我个人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工作成绩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二、勤奋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一年来,自己能够尽职尽责、踏实认真地做事,在局领导的指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主要牵头完成或者参与了以下工作:

三、廉洁自律,保持共产党员本色

我切实落实中纪委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以有着1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用权不滥、理财不贪、廉洁从政,不断提高廉政意识,增强自觉执行党风廉政规定的自觉性。坚持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坚持说真话,办实事,不弄虚作假,敷衍塞责,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对照各项规定,我本人做到了:一是没有收受过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二是没有到任何单位和企业报销过属于自己支付的费用;三是没有违背十个严禁、三个不准的规定;四是没有拖欠公款、将公款借给亲友或其它违规行为;五是保持了艰苦朴素,没有奢侈浪费和到过高档娱乐场地消费活动。

四、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

一年来,我虽然在工作与学习上都有了新的进步,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学习的深入性和全面性还不够。作为在**处负责,应该对全局性工作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应该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向系统内的领导和同志们多学习、多交流,不断完善自我,以更加适应岗位要求。

2、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急性子,考虑事情还不够周全,处事还不够成熟,今后将尽量在个人性格上完善自己;工作中将更加注意广言纳谏,寻师问策,进一步掌握在调研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本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科级转正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县域层面

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一个互动并进、优化提升的过程。近年来,由于受资源要素、环境容量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总体面临着产能过剩、效益偏低、市场过渡竞争等诸多压力。转型升级已成为谋求新一轮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亟需解决的一项课题。本文结合当前浙江省正在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工作和近年来绍兴县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做法与体会,就县域层面能否推进转型升级,如何推进转型升级,以及县级政府如何推进转型升级等方面,阐述想法与思考。

一、转型升级从县级层面来讲需要加快从“议论话题“转为“实践课题”

自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2010年把浙江省作为全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省后,转型升级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广大企业的重视,深入调研、认真谋划、具体实践,涌现了一大批转型升级示范成果和典型,对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长方式转变产生了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但是,总体感觉各方面对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讲得很多、很重,但在如何推进的问题上还是有待跟进,究其原因:

(一)长期形成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型、资源消耗型、数量增长型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就是重投入驱动,轻转型升级驱动,因此在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转型发展后,短时间显现的成果、实例不多,导致各级对转型升级总是处在认识层面上、处于号召阶段上,难有实质性突破。

(二)认识理解存在偏见

现在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转型升级是国家、省、市层面、科研机构或国有大企业的事,县级既没有推进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抓手,县域经济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又缺乏转型升级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搞不起转型升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转型升级就是将一些传统的、产业相对过剩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县域经济如果搞不好,反而会造成地方产业的“空心化”,正是由于对推进转型升级把握不准,导致决心难下、推进力度不够。

(三)具体举措思路不清

总认为转型升级这是一种笼统概念,基本思路无非就是淘汰加工制造环节,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从而表现为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候要转型升级,经济形势宽松的时候不要转型升级。如在金融危机时,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当时都认为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对转型升级的愿望变得异常迫切。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淡化,近期企业生产经营恢复正常,经济转型升级迫切性有所减退。

二、转型升级作为县级层面并非“高不可攀”但要“因地制宜”

县域经济历经多年发展,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县(市)、区当前碰到的主要问题不是规模和总量,而是结构和质量,尽管县级政府没有像国家、省、市推进转型升级有抓手、载体,但只要发挥好民营企业机制优势、一旦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头,县域经济就可依托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进行大力度推进,但在推进过程需要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做到积极稳妥有序。具体而言:

(一)推进转型升级需要把握宏观发展时机

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在不同阶段往往表现出不同模式,特别是县域经济,在同一时期又具有相对不平衡性。这就意味着推进转型升级不能简单照套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一味追求产业层次高新化,必须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如绍兴县经济最大特点是纺织为主,以前靠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快速发展期,由于产品销路较好、效益也不错,企业搞投入比抓调整更能体现效益;但在当前要素制约、产能相对过剩、市场过渡竞争的形势下,对处于产业链分工低端的纺织业,已不具备非价格竞争优势,如果再不调整,终将会因要素制约、市场过渡竞争而难以为继。

(二)推进转型升级需要更加突出增量为主

产业形成是一个过程,转型升级对企业还是区域经济都是两难选择,不调整意味着难以为继,调整又有可能在短期内影响经济发展。如何处理好这对关系,有二条途径:推进增量调整;优化存量调整。从绍兴县实践来看,按照目前发展模式,推进增量调整更能取得实效、促进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在重视利用科技和自主创新推进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度实施招商引资、技改投入。

(三)推进转型升级需要立足现有优势产业

转型升级既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更延及产业层次的高度化。从产业发展视角来看,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不能简单追求产业体系的自我完善,更不能对现有产业的全盘否定、推倒重来,必须从加强产业分工的角度出发,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在上下游进行提升、优化。如绍兴县正是依托轻纺产业优势,通过实施产业链两头延伸,化纤业向功能性、差别化等方向发展,将传统的织造向高档面料、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布发展,印染业走减量提质之路,家纺和服装走品牌化道路,才走出了一条依托现有产业推进转型升级的路子。

(四)推进转型升级需要更好利用外部资源

面对全球一体化大趋势,虽然区域之间产业结构不同、发展基础不平,但在推进转型升级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注重发挥产业转移对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如绍兴县之所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结构调整成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借助国际产业转移的力量,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行业,转变为上、中、下游产业链式的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引进了一批基础较好、前景较广的非纺优势项目。

三、面对当前面临宏观形势,县级层面需要用更长远目光、更开放意识、更有效手段推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剧

国际产业分工进一步明显,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已成客观规律的宏观形势,如何更好抓住机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已是迫在眉睫。

(一)在转型思路上,要更加突出创新发展这一主题

坚持把依靠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根本举措:一是要深化机制方面。在着力推进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的同时,特别要探索建立产业、市场、区域、要素配置的联动机制建设,形成互为支撑的转型升级联动机制。二是要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和优质品牌产品比重的不断提高;推进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对营销、研发、制造、物流等四大环节,逐步实现由产业组织向以专业化为基础、多元化发展转变。三是着力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推进转型升级,说到底要靠劳动者素质的升级为支撑。要通过大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经理人、管理和技术人才,全面提升生产一线职工的素质,进一步拓宽视野,主动向产业转移的发达国家引进结构调整的高层次人才。

(二)在具体举措上,更加注重“两手抓”这一方法

推进转型升级既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从规模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又要着眼于长远区域竞争力的提升,积极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核心企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一是在定位上,在尽可能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强化形成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重发展的多层次产业结构,积极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在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产品档次质量,延长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二是在载体上,要强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落实载体,通过空间集聚、要素集约,提高技术溢出和效益递增的外部经济性,形成效益递增的空间集聚效应,达到降低转型升级的交易成本,改善制造业仍至整个区域的要素配置。三是在抓手上,要更加优化强化投入,投入结构决定增量结构,增量结构激活存量结构,坚持以技术改造为抓手,把科技进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痛下决心,以凤凰涅的精神对工业结构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努力提升经济发展层次。

(三)在总体方向上,更加深化以开放促升级这一意识

更加注重内源发展与对外开放、外向拓展相结合。一是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坚持以我为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外贸转型,着力推进外贸组织由原来的不够规范转向比较规范,从多环节营销转向少环节营销,主攻终端客户和主流市场。二是坚持推进外资互动。创新引资方式,扩大引资平台,重点引进对绍兴县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大企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三是正确引导企业走出去。短期看,企业走出去,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金外流;长远看,只要正确引导企业走出去,是推进转型升级的需要,能带动产品走出去、资源引进来,促进县域经济走入“低端产业出去、高端产业进来”的良性循环轨道。

四、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县级政府不能“无所不包”,更不能“无所作为”

推进转型升级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压力主要来自企业,作为县域政府尽管在抓手、载体没有像国家、省、市有力,但可以通过建立“倒逼”机制,利用规划、政策和要素等手段,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营造转型升级工作氛围

长期以来投入驱动的发展模式,体现在政府和企业的各个方面,双方均有传统惯性。政府首先要转变自身发展理念,摆脱对粗放增长的追求,同时要针对宏观调控中企业暴露出结构性、素质性问题为教材,因势利导,在各种会议、场合、文件上加大对企业宣讲、劝导的工作力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二)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引导

在产业规划上,县域经济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注重产业层次,但不能一味求高、求全,必须与现有工业基础、区域的要素禀赋条件相适应;在政策导向上,要逐步从扶持所有行业向扶持重点优势行业转变,从单纯扶持大企业向扶持大中小企业并举转变,从注重项目投资规模向更加注重项目的技术档次和设备先进程度转变。

(三)建立评价体系加强推介

本着速度与结构、效益、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转型升级评价体系,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时发现、总结转型升级典型,组织开展交流、推荐典型,较好地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2、金师.经济增长方式与外贸发展[DB/OL].学术,2010-03-30.

3、罗布江村,陈达云,陈栋生.区域发展新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科级转正工作总结篇3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省委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分三批在全省党员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委作为第一批单位,省委非常重视和关心,专门派出由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原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李农展同志为组长、XX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金瑾如同志为副组长、杭钢党校黄轩同志和省直机关工委王敏飞同志组成的省委指导检查组,来我委指导和督促检查整个工作。我代表省经贸委党委和全体党员干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省经贸委党委对学习实践活动非常重视,在9月28日就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的决定和省委的部署,并原则提出了贯彻要求。10月7日委党委会又研究了《省经贸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稿。今天,我委又专门召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动员大会,作专门部署。会上,省委指导检查组组长李农展同志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代表党委就如何搞好学习实践活动,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

这次在全党范围内广泛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战略高度作出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内教育活动。全委各党支部、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迅速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

(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的需要。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我们的党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也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武装的党。建党80多年来党的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胜利,都同全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密不可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我国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最新真理性认识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党中央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地发展变化,作出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决策。这对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统一思想、推动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使全委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加快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当前,我省已进入人均生产总值由5000美元向8000美元到10000美元发展的重要阶段。各种国内的、国际的,结构性的、资源环境性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错综复杂。要破解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提供了保障。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这一难得机遇,进一步深化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创新发展方式、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科学发展,不断开拓经济转型升级新局面,再创经济发展新优势,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我省的贯彻落实,促进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进经贸领域转型升级的需要。省经贸委作为省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肩负着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繁重任务。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委干部职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的快速变化,我省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新的问题和新的困难,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减缓以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后企业一下难以适应等新情况,我们的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我们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不够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手段还不够多,我们的工作措施、业务能力与履行好职责、当好参谋助手、开创工业和商贸业发展新局面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实践活动为重要契机,变压力为动力,着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以科学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着力”的要求,解决经贸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经贸工作大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这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是重点。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善于领导科学发展、有效服务科学发展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是新形势下一项重大而现实的任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从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整体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领导班子和委机关的工作水平和服务效能。因此,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有利时机,扎实有效地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作风不扎实、调研不深入、指挥不到位等问题,解决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知识储备不足、工作视野不宽、思维层次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不断提高全委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提高领导班子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促进经贸和谐的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能自觉实践科学理论、服务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二、把握方向,切实有序推进学习实践活动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工作引向深入的重要举措。根据XX省经贸工作的实际,重点要把握好三个突出,即:一要突出思想性,始终把科学发展作为活动的灵魂;二是要突出实践性,始终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活动的关键;三是要突出建设性,始终把健全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活动的核心。紧紧围绕“提升存量,优化增量,着力产业升级,加快工贸联动,推动节能降耗,破解要素制约”为实践载体,切实有序推进学习实践活动。

(一)要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存量,优化增量,着力产业升级,加快工贸联动,推动节能降耗,破解要素制约”为实践载体,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一、二、三、四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确保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要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坚持四条主要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先导,必须把解放思想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努力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以思想大解放和观念大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使我们的思想、行动、政策和措施,更加符合党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突出实践特色。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在学习中推动实践,在实践中深化认识,结合经贸实践工作,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深入实施,将“树新形象、创新业绩”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实践结合起来。三是贯彻群众路线。贯彻群众路线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方法,必须最充分的调动全委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路线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四是正面教育为主。正面教育是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要注重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切实保护党员干部的发展积极性。

(三)要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步骤。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从现在开始启动,到明年2月份结束。在做好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

1.学习调研阶段。这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今天的动员大会以后即全面展开,2008年11月底前要基本完成。这一阶段要着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搞好学习培训。在上半年全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轮训的基础上,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个人自学、专题研讨、专家辅导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一、二、三、四次全会精神及省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决定;学习省委赵洪祝书记《在全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汇编》。党员领导干部要对重点片目进行精读。二是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按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的要求,结合经贸工作实际,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等重点工作,每位委领导确定一个调研课题,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案例分析,梳理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形成调研报告。三是开展经济转型升级大讨论。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工贸经济要不要进行转型升级、能不能进行转型升级、会不会进行转型升级、敢不敢进行转型升级等相关问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大讨论大交流。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理清思路,加深理解科学发展理论的精髓,明确我委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与举措,提高党员干部应用科学发展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2.分析检查阶段。这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2009年1月中旬前要基本完成。这一阶段重点抓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在民主生活会前,充分运用民主恳谈等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对照省委要求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重点查找和解决的12个方面问题,结合我委实际,深入查找影响和制约全省工业和贸易经济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企业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分析情况,研究措施,解决问题,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贸经济转型升级落到实处。全委党员干部都要参加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在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确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工贸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思路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举措等,以民主恳谈的方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工贸经济转型的分析检查报告。三是组织群众评议。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组织两代表一委员、机关干部职工、企业人员参与的群众评议。主要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工作措施可行与否等方面接受群众的评议,并根据评议的结果,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后,报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备案。

3.整改落实阶段。这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2009年2月底前要基本完成。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针对分析检查情况,委党委、各支部、党员个人分别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要求,确定整改重点,设立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二是落实整改措施。委党委、各支部要按照整改方案,组织力量逐项抓好落实。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重点解决、优先解决突出问题,抓住主要矛盾,以点带面,层层深入,以实际行动加快工贸经济转型升级,保持我省工贸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三是健全体制机制。对涉及到体制机制问题的,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清查现有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废、改、立的工作安排,制定出台落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系列配套政策性文件,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注重实效,以改革创新精神搞好学习实践活动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且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需要我们牢牢把握住学习实践活动中影响全局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来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健康开展,取得实效。尤其要突出抓好四个“结合”:

(一)注重深化学习与深入实践相结合。我委这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科学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在学习中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深化思想认识,凝聚转型升级共识,使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过程;成为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各项经贸工作,促进科学发展的过程。要坚持学以致用,突出实践特色,把解决问题摆在突出位置,贯穿于全过程。做到边学习调研边梳理问题,边对照检查边分析问题,边落实整改措施边解决问题。要着重梳理出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刻剖析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问题的根本原因,集中解决那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再创XX科学发展新优势。

(二)注重规定要求和自选动作相结合。近年来,我委按照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有效地开展过多次集中性教育活动,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很好的做法和经验。这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同样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既要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严格组织开展好“新思想传播行动”、“新理念扎根行动”和“新举措调研行动”;又要结合我委实际,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和资源,高标准启动学习调研、严要求推进分析检查、高质量完成整改落实。确保不走过场、不出偏差;在经贸工作的实践中有所作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及时把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贯穿到学习实践活动中,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有声势、有亮点,出成效。

(三)注重解决眼前问题和长远目标相结合。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委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所在。我们既要把握当前,又要立足长远,着力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树立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抢抓机遇、勇于创新;二是解决机关效能问题。着力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使机关风气更加清正、办事效率更加快捷、服务大局更加有效;三是解决机制体制问题。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建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系,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四)注重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经贸工作职能相结合。当前,我委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十分繁重,全委上下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经济工作思路,全力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和支援青川灾后产业重建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等重点工作,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作为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机遇,把活动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把各项工作结合到活动中来,努力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四、加强领导,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一)建立机构,落实责任。委党委对全委的学习实践活动负总责,我是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是分管领域的直接责任人。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有序开展,经委党委研究决定,我委已经成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为副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人事处、机关党委牵头负责学习实践活动的日常工作。今天动员大会之后,机关各处室、委直属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切实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二)领导带头,做好表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是党内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自我教育活动。委党委成员和处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是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委党委成员要为党员领导干部作出榜样,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委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作出榜样,以模范行动带动和促进科学发展观在我委的贯彻落实。要带头学习理论、带头转变观念、带头查找问题、带头研究和落实整改措施,真正把全委党员干部的热情调动起来,在全委兴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

(三)把握载体,破难建制。要把紧扣实践载体,密切联系工作实际,作为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的根据,解放思想讨论的依据,查找问题的方向,制定整改措施的目标,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舍我其谁的勇气,积极探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力争学出特色、学出成果。委党委、各支部、党员个人要紧扣实践载体,密切联系实际,以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力开展,全面推进“破难建制”行动,制定“1+X”一批政策性文件,促进经贸领域转型升级,使我委的工作更有效地符合科学发展,并逐步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四)加强宣传,树立典型。要通过网站、宣传栏等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及时搞好舆论引导;要及时编发《简报》,报道全委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特别是要集中宣传推进经贸工作科学发展的好的做法和举措,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引导学习实践活动健康发展。各支部要结合实际,创新活动方法,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要及时向委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有关情况。委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上报我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反映活动取得的成效。

科级转正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 科技服务 职能转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也是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重要行业,在我国现行金融管理模式下,金融服务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汇聚枢纽中心由人民银行负责。作为央行分支机构,基层央行金融信息化管理架构和队伍建设的模式将直接影响金融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随着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管理职能的增强,央行科技工作已由单纯的科技服务向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职责转型。目前,央行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身兼管理、运维和开发“三位一体”的工作职责,如何适应新的职责定位,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央行信息化管理现状

人民银行信息化管理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和管理模式的变革,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总行统一顶层设计,省级分支机构注重执行的管理模式。

(一)总行管理构架

在人民银行新“三定”和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下,总行科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新的布局和框架。

1.人民银行科技管理架构形成“1+2”专业分工的大格局。2011年12月7日,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成立,标志着科技司负责管理、金电公司负责建设、金融信息中心负责运维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正式形成。

“1”就是科技司以“管理”为中心,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主要职责一是完善人民银行技术管理体系,二是建立金融业技术管理体系。

“2”就是指:金融信息中心以“运行”为中心,全力保障人民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金融电子化公司以“建设”为工作中心,以系统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灾备服务,并负责信息化研究、培训、宣传等各项业务。

2.业务部门“1+2”专业科技小格局也正在形成。总行大“1+2”是管理规范化、运维系统化、开发集成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总行在特定的业务需求和管理要求下,有关司局以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部署为契机,也形成了自己的小“1+2”格局,例如征信、支付、反洗钱、外汇等管理部门,以及其下属的征信中心、清算中心、反洗钱中心、外汇交易中心等运行保障中心,也建有庞大的业务系统开发部门和开发队伍。这样,就形成了以有关司局管理部门为龙头,运行保障中心和开发队伍为支撑的小“1+2”专业科技管理格局。

(二)省级分支机构管理模式

目前,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正处于转型期,主要表现在:一是依据央行新“三定”方案,人民银行科技部门正处于履行金融信息化管理与协调职能转换的探索期;二是依据安全管理和保密要求,人民银行网络及信息系统正处于重新布局的调整期;三是依据数据集中管理目标,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正处于关联应用的整合期;四是依据现代金融服务需要,人民银行技术创新正处于多应用的扩散期。

省级分支机构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与总行信息化管理架构不同步,目前还承担着集管理、保障和服务于一体的“三位一体”职责。具体而言:一是承担本行辖区内的科技服务,需要完成本地应用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实现业务电子化、管理信息化。二是负责网络和系统稳定运行,需要完善办公网、业务网边界防护和桌面管控技术手段,规范外联机构网络接入;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应急处置协调机制,维护辖内信息安全稳定运行。三是负责推进金融标准化,推动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加强金融信息技术监管等工作。

(三)省级分支机构信息系统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人民银行联网单位有36类,联网机构多达5600余家,联网银行网点达20多万个,外联应用27项,人民银行信息系统在金融业信息系统中居于“龙头”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纽带作用。

具体到省级分支机构,信息系统的数量也十分庞大。以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为例,管理与维护的网络与信息系统有154个,遍布全省16个地州,另外还有很多信息系统处于全面建设和发展阶段。如:新一代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数据集中系统、新一代国库会计核算集中数据系统、第二代支付系统、在线知识考试系统、反假币货币展数字化系统、个人账户实名制核实辅助系统建设;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银行直联接入、新版联网核查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金融机构代码证”管理系统推广;启动全国财务综合管理系统数据迁移,金宏工程实现建国以来纸质金融数据的标准化、数字化入库;全省发行库视频安全系统、全省发行基金物流系统、全省总行电视会议系统到县工程等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任务十分繁重。

二、省级分支机构信息化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和主要矛盾

当前,省级央行科技队伍在职能转换后,经历了一段过渡期,逐步适应了央行科技工作的履职要求,进入较为稳定的成长发展期。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了各业务部门的需要。但从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看,现行省级分支机构科技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队伍建设不能满足需要

近年来一批年纪轻、学历高的新行员充实到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人员年龄、学历结构逐步改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但省级央行科技队伍建设与实际需要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之处。

一是高质量人才总量偏少。承担金融信息化管理职责,使人民银行科技部门的定位和职责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主要以内部工作和服务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系统建设为主,转移到对内和对外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上来。在人民银行内部机构中,成为管理领域涉及面较宽的部门,涉及行内和行外、涉及技术和业务,涉及金融和社会。这对央行科技人员在管理方面、技能方面以及综合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真正懂业务、会操作、善调研、能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人才稀缺、业务骨干和后备人才不足。

二是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虽然这几年省级央行科技部门,每年都招聘大量年轻的大学生、硕士和博士。虽然省级央行科技部门人员众多,但知识结构不能满足金融信息化发展要求,以前只需要掌握本单位的各项应用系统的专业技能就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然而针对不同的商业银行,其信息系统繁多,系统与设备也是参差不齐,想要管理与掌握商业银行信息化水平与安全显得十分困难。

三是监管能力偏弱。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全行人员服务是比较容易的,管理方面经验十分有限。由于目前人民银行很多新行员没有商业银行工作经验,不熟悉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以及业务操作流程,对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系统运行情况以及信息安全情况等方面并不了解,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要承担履行技术监督职能明显力不从心。

四是科技人员培训不到位。人民银行职能从服务转向管理与服务,工作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对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但基层人民银行对员工的培训基本上是基于业务知识的培训,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很少,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甚至培训人员并非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培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人才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多以业务培训、岗前培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进行,培训时间不多,专业性不强。

(二)管理架构不合理

依据人民银行新“三定”和总行对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的履职要求来看,要达到金融信息化管理变革的预期效果,现行的省级分支机构管理架构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上下职责分工不一致。总行通过“1+2”模式,对金融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了科学的分工,科技司负责管理,信息中心负责维护,金电公司负责具体的信息化工作;各司局通过自己的小“1+2”实现管理、运维和研发。基层央行的科技部门只有一个科技处,既要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同时还要负责系统运行维护;既要对内提供服务,又要对外履行央行职能;既要完成总行“三架马车”的工作安排,又要应对多个小“1+2”的科技服务。此外,还有一些省份由于特殊的需求,需要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等等。总行的“1+2”模式与省级分支机构单一的科技部门负责制显得并不匹配。

二是岗位设置不适应发展。目前,多数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的科室与岗位设置基本上是沿用十年以前的模式,由于基层央行履职的变化,岗位设置无法满足现在的工作需要,尤其是对辖区金融机构信息化管理方面。基层央行科技部门科室与岗位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管理金融机构的要求?人员安排是否恰当?管理与执行能力是否到位?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三是总行机构设置与省级分支机构设置不对口。

根据新的“三定”规定,总行科技司内设综合处、计划处、科技管理处、信息安全管理处、技术工程管理处、银行卡与电子支付技术管理处、标准化与规划处(金标委秘书处),共7个处。个别省会中支按照总行科技司内设处室的模式,归类设立了科技处相应科室;但多数分行和省会中支仍没有对口设置相应科室(见表一、表二),例如:各分行和省会中支,为满足日常的办公需求,提供本辖区内的科技服务工作,基本都设置了综合科、网络科和安全科;为进行系统运行与维护,设置了系统科、运行科、软件科等,还有部分省会中支有软件开发部门,比如长沙中支;为管理电子设备,有9个分行和省会中支设置有硬件科或设备科;还有设置特殊科室,比如济南分行设置了外汇应用科,南京分行设置了支付技术科,合肥中支设置了机关业务科,石家庄中支设置转接中心科等等。总行与省级分支机构内设部门的不对口,影响了上下工作衔接,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建立高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设想

人民银行承担金融信息化管理职责,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使科技部门的定位和职责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主要以内部工作和服务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转移到对内和对外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上来。在人民银行内设机构中,科技部门成为管理领域涉及面广的部门,涉及行内和行外、涉及技术和业务,涉及金融和社会。这对央行科技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定位科技工作在金融信息化管理中的地位。

(一)构建新的省级分支机构“1+1”管理架构

央行科技部门职责不断扩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管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需要构建金融信息化管理与金融信息中心为主体的省级分支机构科技管理和运行保障“1+1”体系。目前,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负责全省的信息化管理与运维工作,既要做好科技司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也要应付各司局的科技工作。各省级分支机构业务系统不断增加、系统开发上线的事情不断增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管理、维护、测试等工作只是依靠科技部门有限的几个人,这与金融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的要求,形成明显的反差。因此,省级分支机构也需要建立科技处与金融信息中心相分离的管理架构。这样,才能满足金融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和运行保障发展的需求。

(二)科学界定科技处和省级金融信息中心的职责

准确、科学地区分科技处和金融信息中心的职责是发挥“1+1”管理架构效率的基础,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科技处的主要职责:以“管理”为工作中心,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全省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一是开展省内科技综合管理,落实信息化发展规划,安排年度信息化项目计划,组织本地应用系统的建设和推广。二是实施金融业技术监管,完善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全面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三是推动金融服务信息化创新,研究金融信息化重大问题和实施重大工程。推广和应用金融标准化,引导和支持重点金融标准的实施。建立金融业科技成果鉴定与评奖工作机制,推动金融业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省级金融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责:以“运行”为工作中心,全力保障全省人民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是建立以省级人民银行数据中心为核心的运维技术体系,构建专业的运维技术队伍、配备专门的运维监控设施、装备专业的应急设备。二是加强网络和系统稳定运行,完善办公网、业务网边界防护和桌面管控技术手段,规范外联机构网络接入,统一监控省、州市和县三级的主机、网络、系统、环境等。最终实现省级金融信息中心成为统一运维监控枢纽、统一网络管理枢纽、统一信息交换枢纽。

(三)对口设置内设机构

要保持科技部门内部机构设置与总行相对统一,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内设科室与岗位设置,应与参照总行科技司的设置方式,根据总行规定的科技部门最新的职能要求和岗位设置,将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部门现有科室适当增减或归口到相近的科室开展履职工作,以提高工作的对口衔接力度,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推动基层央行科技职能转变

要根据新的职能要求,努力形成科学、规范的金融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增强执行力度;努力强化网络管理,使网络管理从“道路管理”向“交通管理”转变;充分发挥人民银行金融城域网的网络核心作用,不断加强联网机构入网与变更的统一运维管理;积极参与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一保护”工作;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与金融技术监管工作的开展。全面实现基层央行科技部门的职能转变,更好地服务辖区金融市场。

(五)全面提升科技人员综合素质

要紧跟金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着力提升科技人员在管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统筹省级分支机构科技队伍建设。一要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运维管理、信息安全、金融标准化、电子支付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日常科技工作的需要。二要开展专业技能资质的培训。重点开展专业技能资格认证培训,积极配合人事部门推动恢复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探讨建立激励科技人才发展的工作机制,构建分层次、分领域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三定”规定,北京,2010.1.

[2]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02.3.

科级转正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初始化

1数据收集

系统初始化需要收集手工帐中的会计科目和各科目的余额,如从年度中间开始建帐还需要收集各科目的累计发生额、年初余额。所以需预先从手工帐中整理出各级科目的名称、层次、余额、发生额。在此要注意完整地收集最底层明细科目的余额、发生额,避免遗漏,以保证初始化时输入的数据的准确、顺利。

2编码设置

帐务系统中广泛应用代码,在此主要介绍科目代码的设置。建帐时要将收集到的会计科目加入帐务系统,建立帐务系统的会计科目体系。在电算化帐务系统中除了象手工帐务一样要使用会计科目外,还要为每一个会计科目加入一个编码。会计科目编码通常用阿拉伯数字编制,采用群码的编码方式即分段组合编码,从左到右分成数段,每一段设有固定的位数表示不同层次的会计科目。如第一段表示总帐科目,第二段表示二级明细科目,第三段表示三级明细科目。在设定科目编码时需要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2.1系统性

财政部已制定的各行业会计制度中都系统地给出了总帐科目及少量二级科目的名称和科目编码。在设定总帐科目编码时必须符合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设立明细科目编码除会计制度有规定的以外,可按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单位的管理要求设定,以保证科目代码的系统性和统一性。

2.2一义性

要保证每一个代码对应于一个会计科目,既不允许出现重复的科目编码又不允许出现同名的会计科目,但如果同名的明细科目分属不同的上级科目,则可以被系统接受而不认为是同名的会计科目。

2.3简洁性

在满足管理要求和适合计算机处理的的前提下,力求代码简单明了、位数越短越好,既便于记忆又能提高输入凭证的速度。

2.4可扩展性

会计科目体系一经设定,其代码结构就无法改变。修改结构只能通过重新建帐实现,而重新建帐将丢失已输入的所有初始化数据和已输入的凭证资料。因此在设计代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要求。总帐科目编码长度由所选会计制度来决定通常为3~4位,而确定某一级明细科目的代码长度通常是以上级科目中所含明细科目最大可能达到的个数来确定的,以二级明细科目为例,总帐科目为其上级科目,银行存款、应收帐款、销售收入、管理费用等总帐科目都有二级明细科目,银行存款通常以开户银行及帐号为明细科目,少则二三个,多则二三十个,销售收入、管理费用等科目下设的二级明细科目一般都不会超过九十九个,两位长的代码应能满足以后添加同级科目的需求,而应收帐款等往来科目通常以客户或单位为来设置明细科目,明细科目的数量不同单位差异很大,少则几十个,多则成百上千,两位码长难以满足要求,要增至三位甚至更长,由于同级科目必须使用等长的科目编码,其他总帐科目下的二级科目也要使用三位或更长的科目编码。如果设定的分段代码位数较长而绝大多数上级科目所包含的明细科目个数不多时,其他科目的凭证输入速度势必会受到影响,与简洁性相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将明细科目先分类,按分类设置二级科目,然后再设置下级明细科目,如应收帐款总帐科目下先按客户所属地区分类,设置二级明细科目,然后再按客户名设置三级明细科目。更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应用往来客户辅助核算,目前的商品化会计软件通常都提供了这一功能。因辅助核算中的项目代码与会计科目的代码完全独立,自成体系,项目代码只与其关联会计科目如前述应收帐款等往来科目相关,不影响其他科目的代码设定,与科目代码的位数无关,非常便于扩充。如选用了辅助核算功能,在科目代码设置之后,还要设置辅助项目代码及名称。如果单位的会计业务,特别是货币资金涉及外币,在建立科目体系时还要将外币考虑进去。会计软件中提供了复币核算的功能,在系统初始化时必须将外币资料输入系统,这些资料包括:外币代码、外币名称、与本位币的汇率等。

3数据输入

完成上一步工作后,即可将各科目余额输入系统。帐务系统在一月份启用时只需输入上年余额即可,上年余额既是年初余额又是一月份的期初余额。如帐务系统在其他月份启用,除需要输入启用月份余额外,还必须输入年初余额和一月到启用帐务系统之前各月的累计发生额,这是为会计报表所准备的数据,如不输入累计发生额,由于会计数据缺乏连续性,在以后的查询及报表中如需要全年累计发生额,系统将无法提供正确的数据。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会计软件都提供了简化操作的方法,即只需输入最底层明细科目的年初余额和累计发生额,期初余额和各上级科目的年初余额、累计发生额、期初余额则由计算机自动汇总。如果设立了辅助核算项目,各辅助核算项目的年初余额和累计发生额也需在初始化时输入。余额输入完成后,计算机能检测余额是否平衡。在确认各项余额输入无误后,即可结束建帐,固化余额,避免以后对初始余额的错误修改。

4记帐凭证类型最好只设一种通用格式

查帐是会计人员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手工操作时用分类记帐凭证来处理会计业务,分别装订整理记帐凭证,以便于凭证的管理和方便查帐。会计人员可以按常见分类方法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也可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设定凭证类型。应当指出的是,记帐凭证分类不是一个必选项目,可以只用一种通用记帐凭证格式,即转帐凭证。事实上,电算化后,查帐完全能通过计算机来快速实现,计算机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速度快,恰好弥补了手工查帐的缺陷。再者,设置了凭证类型,增加了一个输入项目,会影响凭证的输入速度。又因各类凭证要各自独立编号,凭证整理保管更为烦琐。会计软件提供记帐凭证类型设置功能更多的是为了适应会计人员手工记帐时的习惯。所以,电算化后,无须理会记帐凭证类型设置项。

5初始化工作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完成以上操作后,即可进入日常的帐务处理,如输入、修改、审核、打印记帐凭证、查帐、打印输入帐簿等工作。但系统初始化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1新增操作员要注意自行输入密码

系统会预设一个操作员,通常取名为SYSTEM或MANAGER之类,这也是系统中权限最高的系统管理员,正式启用系统时应将该用户名更改为系统管理员,并加上密码。如需要上机操作的会计不只一个,则应增加操作员,并为每个用户确定相应的权限,新增加的操作员的密码须由新增操作员自行输入,以便分清责任。

5.2要注意充分利用自动转帐凭证功能

自动转帐凭证设置虽不是一个必选项,但利用自动转帐功能无疑能提供极大的便利。在单位的会计业务中,常有固定对应关系的记帐凭证,且其数据来源于已输入系统的记帐凭证。如每月均需结转的损益类科目,在月末所有收入、成本费用凭证输入、登记入帐后,须汇总结转至类似本年利润一类的科目,自动转帐凭证能自动汇总指定科目的发生额或余额并自动生成一张转帐凭证。在使用该功能前须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包括转出科目和转入科目,以及汇总数据的性质(余额、发生额),注意转出科目可设置多个,但转入科目只能设一个。

5.3设置报表时应注意根据用户手册中公式的格式正确设置取数公式

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会计软件中通常都预置了通用会计报表,但除通用会计报表外,单位一定还需要其他报表,这些报表是无法预置的,需要用户自已完成设置。报表通常由表标题、表头、表体、表尾四部分组成,其中表体的设置是关键所在。表体中有两类数据,一类是固定的表项目,另一类是变动的数值性数据。数值性数据须设置取数公式从帐簿、其他报表中取来,随帐簿中的数据变化而变化。取数公式的格式在不同公司的会计软件产品各不相同,必须参考会计软件所属的用户操作手册。

科级转正工作总结篇6

 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创新,是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事业单位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岗位设置的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实行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

200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关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等系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提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006年,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事业发展。国家人事部制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文件。根据国家政策,省、市、县分别印发了鄂办发[2008]1号、十办发[2009]14号和溪办发〔2010〕50号文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进行了部署。

目前,在教育事业单位推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深化教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迫切要求,有利于建立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入岗位竞争转换用人机制),有利于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到事业单位工作,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实行开招聘的选人用人制度)。

二、实行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与职称评聘分开、工资改革绩效工资改革有什么联系?

2002年以后,教育事业单位依据国办发[2002]35号文件《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精神,推行了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职称制度改革(职称改革),目的是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进一步打破论资排辈、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营造优胜劣汰、能上能下、择优聘任、鼓励创新的用人环境,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006年实施的工资改革、2009年实施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等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把过去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待遇随人走)变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待遇随岗定),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进行了配套,并明确规定在没有按规定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之前,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只能按所聘职务对应岗位的最低等级套改岗位工资。

目前,推行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与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相结合,与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换相结合,组织引导教育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将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包含其中,是2006年岗位工资改革和2009年的绩效工资改革的深化和完善。

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内容、目的、原则、范围是什么?

1、基本内容。推行“两项制度”即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实现“两个转变”,即管理上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用人上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

2、基本目标。以建立岗位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为主要内容,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着力建立起有别于机关和企业,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运行规律和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3、基本原则。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原则;坚持公开平等、以人为本、依法办事原则;坚持责权明确、能上能下、岗变薪变原则。

4、实施范围。经县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全县教育事业单位(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特校)和局属二级单位)。经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的公办教育事业在职在册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含特岗教师)。

四、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岗位如何设置?

1、岗位类别设置。教育系统岗位类别包括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类,其中,管理岗位指具有行政、党群等管理工作职责的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指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2、岗位等级设置。管理岗位设七级至十级4个等级,分别对应现行的科级正职、科级副职和科员、办事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9个等级,其中,高级设置五级、六级、七级3个等级;中级设置八级、九级、十级3个等级;初级设置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3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对应一至五级技术工岗位。

3、岗位控制。依据全县教育事业单位教职工编制总量和在册正式人员数量等因素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超岗单位按编制数核定,不超岗单位按现有人数核定),其中,小学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90%,高中、中职、初中和幼儿园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

全县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比例总量控制在0.5:4:5.5以内,其中,县一中、县二中、县应用科技学校、县实验中学、教育局属二级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控制比为2:4.5:3.5;其它初中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控制比为1:4:5;小学及幼儿园中级、初级岗位控制比为5:5。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目标为:高级岗位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结构比例为2:4:4;中级岗位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助理级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

4、岗位条件设置。岗位任职条件分为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其中,基本条件是任何人员上岗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取得相应等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在下一级岗位聘任三年以上),具体条件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单位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制定。

五、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是什么?

1、职责划分。政策规定:县委组织部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负责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

县教育局是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各单位(学校)是岗位设置管理的主体,具体负责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原则,按需设岗,严格程序,自主组织岗位聘任。

2、工作程序。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程序:①单位(学校)制定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含岗位设置控制数及工作实施办法);②报县教育局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初审;③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修订单位(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含考评细则);④广泛听取职工对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提请单位职工大会或职代会审议通过;⑤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经集体讨论和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提交县教育局审核,报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⑥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学校岗位设置的具体实施工作。

六、如何处理好岗位设置管理中的岗位聘任问题?

1、聘期与管理问题。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原则上以单位(学校)自主组织聘任。对于乡镇以下规模小、人员少的学校(或教学点),乡镇中心学校对岗位结构比例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人员集中聘用。

专业技术人员聘期统一定为三年。按照核准的结构比例,岗位有空缺的,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人员队伍状况,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在岗位控制数内),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逐步到位。

实行岗位设置后的单位必须在有岗位空缺的前提下聘任缺岗人员,没有空岗不得聘任和调入人员。聘任期内新取得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须待本届聘期结束后参加下一届竞聘上岗,不得直接聘任。

聘用合同期满后,学校应按有关政策规定,对受聘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考核,及时作出续聘、解聘、竞聘和岗位调整等决定。

岗位聘用原则上采取逐级晋升的方式,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并符合破格条件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2、首次岗位聘任问题。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在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中,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根据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规定,按照“先入轨、后完善”的原则,使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通过竞聘,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不能竞聘到高等级岗位的人员,过渡到相应职级最低等级);在单位未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前(超编超岗没有空岗),不得新聘人员;以后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解聘等办法过渡,使人员结构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在过渡期内,现有人员结构超过核定的岗位总量20%的单位,一般不开展新的专业技术职务申报。

3、关于岗位设置待遇落实问题。对符合政策规定,按照工作程序,经过县教育局审核审核和县人社局认定,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单位,按照工作人员的新聘岗位等级,从认定的次月起对调整、晋升岗位等级的聘用人员按程序审批兑现相应的岗位工资。单位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按新聘任岗位的工资标准执行工资待遇;对不按政策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学校,人事、教育、财政部门不予认定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

4、关于岗位聘任“一票否决”问题。对基本条件不合格、聘期内师德考核或年度考核有一年及以上不合格者,聘期内累计病假超过6个月或事假超过45天者,实行岗位职务聘任“一票否决”,只能在同职级最低等次,或者低于原职务岗位聘任。对在党纪、政纪处分期间或正在接受立案审查或停职审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暂不参加竞聘上岗。

七、如何抓好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工作?

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一项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制度创新,既要坚持改革的方向,又要注意处理好与现行制度和政策的衔接,减少与现行制度的矛盾和冲突,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平稳过渡、顺利实施。

要准确把握政策,广泛动员宣传,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安排;

要按照“先入轨、再完善”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稳步推进,首先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制度先建立起来,先入轨运行起来,保持队伍稳定;

要科学制定设置方案和实施细则,严格工作程序,阳光操作,民主决策,公平竞争上岗;

要坚持基本原则,严格工作纪律,认真落实政策;

科级转正工作总结篇7

领带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

领带是嵊州的第一大产业。自从1984年第一家领带企业中外合资浙江佳友领带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嵊州领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领带产业正遭遇发展空间几近饱和、产量已碰到“天花板”的瓶颈制约。存在“上下游”被人掌控,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难以做强做大;技术含量较低,花型设计,面料后整理与意大利尚存差距: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以贴牌生产为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辅不分离,专业化分工不强等突出问题。为此,从2007年开始,嵊州市开始谋划制定领带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着手开展领带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作。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在省经贸委等部门的直接支持下,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努力促使领带产业加速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领带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做法

在推进领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以破解发展瓶颈为目的,围绕定价权这一核心,从品牌、质量、设计研发、原料供应、市场营销、产业延伸、配套服务等七个方面予以突破。通过3-5年的努力,逐步提升价值链掌控能力,把嵊州打造成为集生产加工、研发设计、产品、品牌营销和信息物流于一体的“全球真丝产业集聚地”。

以一个科学的产业实施方案为先导。坚持规划先行,有的放矢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型升级目标、基本路径和主要扶持政策,形成转型升级方案,引领企业共同实施。主要是“一个核心,两个环节,三化结合”。

一个核心,就是提高领带产业行业话语权。一是借“基”生蛋。通过外拓基地、上游整合等方法,破解“两头在外”的瓶颈制约,提高原料自主掌控能力,逐步掌握原材料供应话语权。二是借“梯”登高。通过成立专业设计研发中心,收购国外设计公司,引进国外设计专家。借助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提升设计水平,增强研发能力,提高以研发创新能力为主的技术话语权。三是借“船”出海。通过收购国内外品牌、设立终端销售网络和注册商标来拓展内外市场,实现自主品牌出口,提高以区域品牌美誉度为主的品牌话语权和销售网络为主的营销话语权。

两个环节。就是针对领带产业发展空间较小、产业链不够完善的症结所在,做好“拉长”和“拓宽”两个环节,即做高做精领带产业,做大做强真丝产业。“拉长”,即从品牌、质量、设计研发、原料供应、市场营销、产业延伸、配套服务等七个方面予以突破,并沿微笑曲线两端攀升,拉长产业链,改变嵊州领带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的地位。“拓宽”,即实施“真丝拓展计划”,依靠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做大做强家纺、服装等真丝产业。努力把嵊州打造成为真丝产业集聚地。

三化结合,就是围绕“小产业,大经济”的目标,不仅仅为转型升级而升级,而是与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发展结合起来,做到互相融合,互相促动,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

以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为突破口。转型升级的支撑点是项目,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也是项目,靠项目创新,靠项目拓展,靠项目提升。

一是抓好产业整合项目。组织实施上游整合、原料创新、设计研发、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平台建设等六大类13只项目,总投资23亿元。二是抓好企业技改项目。实施“三年两个百亿建设计划”。其中工业项目100亿,上亿元项目59只。在投人中,特别注重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尤其是加强设备的投入。三是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紧紧抓住周边发达地区产业“溢出”的机遇,加强了周边地区招商,引进了一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项目和优质项目。如总投资4.5亿元的雅戈尔高档衬衫面料项目,填补了我市领带服装产业链中高档衬衫制造的空缺。四是抓好生产业项目。结合主辅分离,积极发展生产业,重点抓好对产业集群和转型升级起推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其中由嵊州市市场发展总公司牵头的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正在易地新建,项目征地630亩,总投资10亿元,努力建设成为集交易、仓储、展示、科研、信息、物流配送、办公、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市场群。

以一个优良的发展平台为支撑。一是优化空间发展平台。紧紧抓住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的契机,着力拓展以开发区、集镇工业功能区和领带工业园区等发展平台。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强化招商投入,不断优化管理服务,使之成为我市领带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二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针对嵊州终端产品多的实际,去年初,我们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组织实施了嵊州市集群产业电子商务应用“三年行动计划”,设立“嵊州集群产业电子商务专区频道”。目前,全市共有837家中小企业成为诚信通会员,我市企业借助“专区频道”拓展了销售渠道,如“卡尔领带”自应用了电子商务以来,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0%;同时有72家企业通过网络联保获得联保贷款9761万元。三是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投资1000多万元先后建立了全国领带服饰质量检测中心和嵊州市领带产业科技推广中心;进一步加强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努力吸引大院名校来我市设立创新载体。现已设立了中国美院、浙江理工大学等设计技术转移中心。还正与中科院北京分院、香港理工大学等开展深入合作。为方便企业出口产品检验检疫,正在筹建绍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嵊新办事处,预计建成后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各项费用1000多万元。

以一套创新的体制机制为保障。一是建立一个完善的产业扶持体系。每年出善“一厂一策”、上市政策和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扶优扶强的政策措施,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切出1个亿的资金,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营造企业争强创优、竞争向上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五个一”的配套机制。为整合现有产业优势。2007年我市将原先的十大产业加以整合,确定把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作为三大产业集群来培育,并实行“五个一”配套政策,即一个联系领导、一副专业班子、一个产业发展规划、一套产业扶持政策、一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以此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融合提升。三是健全政企联动的协作机制。本着“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协会协调”的政企互动原则,注重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协会的协调作用。政

府通过购买协会服务、参与协会活动等方式支持协会开展工作,并注重发挥协会在产品质量、价格、人才等方面的自律能力。推动行业自主健康发展。

近年来嵊州领带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近几年来的扎实工作,我市领带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

发展信心显著增强。我们通过召开“转型升级动员大会”、“全市工业经济大会”等工作会议,同时,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掌握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逐步形成了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此后,我们多次召开企业、专家和部门参加的座谈会,探讨和修正转型升级方案,九易其稿才正式定稿行文。从而使全市上下逐渐形成转型升级的共识,发展方向逐渐清晰,发展思路得到进一步理清。特别是广大企业家,推进转型升级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并把推进转型升级作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产业保持稳定发展。近年来,尽管遭遇了原材料涨价、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在政府一系列转型升级政策措施的促动下,领带产业还是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2008年产值增速达到23.9%;2009年一季度全市出口出现同步下滑,但领带服装产业下降幅度最小,为19.7%,到6月份降幅收窄到10.4%。四季度与一季度相比,回升了13.46个百分点。今年又实现了“开门红”,1~2月份累计,规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53亿元,同比增长10.2%。领带产业已走出金融危机带来的阴影,呈现趋暖向好的迹象。目前,嵊州已有领带企业1300多家,5万多从业人员,中国驰名商标6只,中国名牌2只,国家免检产品11只,同时拥有领带服饰权威检测机构――全国领带服饰质量检测中心,中国服装协会服饰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嵊州。“嵊州领带”被认定为首批浙江区域名牌,先后获得“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中国领带名城”和“最具产业影响力纺织之都”等称号。嵊州已是中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加工、批发销售和外贸出口基地,并成为国际、国内最富影响、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领带先进制造业基地。

企业投资热情激增。2009年全市工业性重点建设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53.45亿元,其中28个已动工兴建。在三年投资计划中,领带产业计划投资23亿元,一批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正在抓紧组织实施中。如巴贝、天佳等十多家骨干龙头企业组建了两家专业物流公司,外拓蚕桑基地100万亩,可为我市企业的真丝需求提供保障。

工业化与城市化、信息化互动发展。工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了服务业的提档升级,通过抓住嵊新组团发展契机,不断完善配套产业,催生了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城南新区企业总部、世贸酒店商业群体等服务业综合体,以城南为核心的城市现代商贸区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电子政府建设初见成效。市政府率先实行无纸化办公,在政府部门推行了办公自动化建成全市协同办公系统、网上审批系统和电子效能监察三位一体的网络平台,实行网上审批,提高了审批效率和行政效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领带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体会

抓难点,把产业发展的重心放到转型升级上来,努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产业转型升级不是写花样文章,也不是空喊口号走过场,而是要把握产业的本质特征,有的放矢,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方式和重点。以引起企业家的共鸣与关注。因此,我们在编制转型升级方案时,把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作了全面揭示,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转型升级发展目标、基本路径和主要扶持政策,引领企业共同实施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科级转正工作总结篇8

在2019年度里我对自己工作进行一下梳理与总结。归纳整理如下:

一、核算方面:这项工作是最复杂繁琐的一项工作,首先要根据预算的各科目来管控执行入账情况。核算数据主要是来源于费控中的费用方面、业务系统、手工录入、资金自转、固资自转等方面。最终所有的核算项目都要归集到新总账系统中,体现我公司的收入支出和经营成果。要确保新总账系统中各科目的正确性及合理性、合规性、及时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和各条线、各机构及单位全体涉及财务相关数据的同事沟通和协调,出现问题要与上级核算会计和本级操作人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确保财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月末结账,结束本月的核算。

二、预算方面:我公司的要求是条线管理,之所以我是根据各条线报上来的预算数据进行录入预算系统,直至预算工作圆满完成。在月末结账后,在预算系统中提取各核算科目的实际数,填写预算执行情况表上报总经理。

三、费控方面:费控录入要求比较严格,每位参与报销的员工,在录入费控项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新总账系统核算科目的正确性。故此我单位所有正式入职的员工,都有自己独立的费控操作权限,并且该权限只有自己操作,不得外借,报销单手工签字不得他人代签。如报销出现问题,费控中所有有审核权限及经办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费控报销操作程序比较繁琐细致,所有在费控中提交的单子都要经过我这,我要确保所有报销单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合理性。所有在费控中提交的单子审核通过后,方可生成凭证才能到总公司付款的环节,总公司的付款人员确保单据正确才能支付款项,否则不予付款,直到所有该上传的附件齐全并合理才进行支付。我们在费控中提交的报销单的正确率和退单率是纳入到我公司整体经营绩效考核里的,如果到总公司付款环节出现问题不予付款的,是考核分公司经营绩效,之所以错误来自我们这,分公司将会一并加倍考核我公司。每年年底分公司通过视频的方式对全辖机构费控操作进行考评打分通报。

四、整理凭证:月末结账后,在新总账系统中将来自费控自转、业务实收实付自转、手工记账、资金自转、资产模块自转等分类打印凭证。将生成各类凭证核对无误后,根据凭证对应附件,编制凭证号。如果是手工录入的凭证或一张单证生成多张凭证,需要自制凭证或填写分割单来分割,用分割单做凭证的附件,确实没有附件的要自制附件。总之每一个凭证号必须有合理的附件。从录入费控到生成凭证直到邮寄至分公司,所有生成的凭证要在我手里过五至六遍,检查是否缺附件、缺签字、缺盖章等。最后打印出记账凭证附在原始凭证里,并按类型整理出实际的附件张数和凭证号填写在凭证交接表里一并邮寄至分公司分管咱们的核算会计手中。查漏补缺复核无误后装订成册。

科级转正工作总结篇9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1-5月份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1-6月份预计完成情况

市委、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科技发展考核指标共有六项内容,1-5月份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括号内为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跨越发展考核指标):

1.全社会研发投入支出占GDP比重达2.25%(全社会研发投入支出占GDP比重,确保2.2%,争取2.25%);

2.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为122件(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确保292件,争取329件);

3.百亿元GDP发明专利申请数为64件(百亿元GDP发明专利申请数,确保152件,争取158件);

4.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确保115亿元,争取125亿元);

5.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申报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个,暂无获批消息(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确保8个,争取10个)。

预计1-6月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将达到2.25%,百亿元GDP专利授权146件,百亿元GDP发明专利申请76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达到65亿元,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个。

(二)1-5月份特色工作、创新举措和亮点事例

1-5月,县科技局按照全市有影响、有位置的总要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县科技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申报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个,其中3个进入现场考察(全市共4个)。

2.开展今年全市唯一的省知识产权“正版正货”示范街区创建工作,目前已将金石农机农资机电城申报材料上报省知识产权局。

3.申报第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个,获批9家,占全市获批数的一半;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

4.初步建立企业信息库,为项目的培育和历史资料查询建立共享平台。

5.探索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贷款项目,助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6.开展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金湖石油机械特色产业基地复核工作。

7.申报国家创新人才推荐计划项目3个,省创新创业团队项目1个,省创新创业人才项目13个,企业博士集聚计划项目8个。

8.开展企业技术难题征集,组织企业参加市政府与常州大学签约仪式,现场签约3家。

9.组织企业参加省知识产权标准化创建工作,配合市局开展专利执法检查。

10.申报省农业支撑项目4个,苏北富民强县项目4个(全部公示)。

11.全县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8个,预计获批30个,获批扶持资金1200万元。

(三)主要工作

1、注重早启动,紧抓项目申报不放松。

针对去年未能完成县下达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任务,未能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未能圆满完成国家高企申报任务的情况,我们从年初开始,就瞄准预定目标,狠抓项目培育、申报不放松。一是广泛宣传,广而告之。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征集各类项目源,共征集项目源36个。二是分片包干,协同配合。逐个企业了解情况,上门辅导,最大限度的帮助企业争取项目扶持,对全县160余家列统企业做到户户到,对小微企业做到有求必应。截至目前,已申报省级以上各类计划项目48个,其中: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9个,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6个,省社会发展项目8个,省工业支撑项目9个,省农业支撑项目4个,预计获批30个,获批扶持资金1200万元。

2、注重助提升,为企业科技创新添活力

(1)产学研合作更加突出实效。

俯下身子,深入企业听取企业对产学研合作、技术难题攻关等需求,使企业与院校的对接更直接、更有效。3月,组织企业参加市政府与常州大学签约仪式,现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家。4月,组织参加省人才办在武汉、成都等地举办的人才对接峰会,寻求合作机遇。开展企业技术难题征集活动,共征集各类技术难题16项,6月中旬我县企业将就这些技术难题与南京理工大学集中对接。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金石集团、红光仪表等70家企业与全国近60家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不少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联合创新。1-5月份,申报国家创新人才推荐计划项目3个,省创新创业团队1个,创新创业人才项目13个,企业博士集聚计划项目8个,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3个,科技副总项目9个,签署合作协议30项。此外,还配合县人才办开展人才招引和科技镇长团工作。

(2)高企培育更加突出引导。

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是精准解读政策,加强带动引导。仔细研究国家政策规定,通过专题培训、印发资料、走访调研等方式,让企业进一步了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政策,调动企业申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强化服务意识,一对一指导申报。会同财政、地税等部门主动上门帮助收集材料,整理技术档案、精心测算考核指标,手把手地编写申报材料,增强企业申报高新企业成功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建立高企后备库。通过上门走访、调查摸底,根据企业的专利、成长性、创新性等,筛选出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建立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并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培育方案。上半年,已申报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7月底还将申报第二批共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个,获批9个(全市共16个)。此外,县科技局还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截至目前,2013年度研发项目加计扣除共备案18家企业、40个项目,预计减轻企业负担2亿余元。

(3)研发机构建设更加注重长效。

一是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建设,深化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合作,进一步推进物联网中心建设,借力科技镇长团平台、充分利用省内高校资源,全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升级。二是对三年内申报获批的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进行“回头看”,对重申报、轻建设的研发机构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对今年新申报研发机构从严把关,保证质量。上半年,共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重点实验室1家、研究生工作站2家(已公示)。截止目前,我县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有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大中型企业均已建立不同层次的研发机构,列统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接近75%。

3、注重促创造,知识产权工作亮点纷呈。

县科技局积极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宣传及执法保护工作,深入企业调研指导。一是组织开展专利申报。年初,局领导带领相关科室同志,深入企业对专利申报情况进行调查,邀请专利事务所专家走进企业,对专利申报进行一对一的专门指导,鼓励企业积极申报专利。二是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创建工作。今年,新参加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创建备案企业5家,组织10家企业参与评选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先进单位。截至目前,全县共参加备案企业33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26家,13家企业通过了省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绩效考核,其中优秀单位4家。三是创建省知识产权“正版正货”示范街区。组织金石农机农资机电城开展“优质商户”评选活动,签署“正版正货”承诺,帮助创建申报省知识产权“正版正货”示范街区。四是推动专利成果的实施转化。申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个,3个进入现场考评,申报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3个。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参加省专利执法培训2人,参加省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14人。六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知识产权宣传,营造鼓励发明创造,尊重和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4、注重顾大局,尽力做好中心工作。

上半年,县科技局在认真开展科技工作的同时,还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积极做好全县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全县发展大局。一是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到武汉、苏南、浙江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目前,已有2个在谈项目。二是开展各项创建。主要是综治平安、小康指标、三城同创、生态县建设、软环境建设等。三是参与秸秆禁烧工作,确保责任场圃没有一个火点。四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认真做好各项规定动作,选好自选动作。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有序开展中。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

上半年,科技局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专利申请量未达到序时进度要求。原因是今年市里下达的任务数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加之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二是优质项目源偏少,能够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不多。主要是培育和发展不够充分。三是招商引资成效还不明显。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以助转型、促发展为己任,努力推进全县科技创新,认真履行好科技部门的工作职责,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的工作中心,充分发挥科技部门在推动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职能作用,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具体目标:

到年底,县科技局必须要完成的主要目标是: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支出占GDP比重达2.2%,争取达到2.25%;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达292件,力争329件,百亿元GDP发明专利申请数152件,争取达到158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15亿元,力争达到125亿元;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个,力争10个。

(三)拟实施的重点工作

1.力争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

2.开展苏科贷项目试点,完善县级科技计划体系,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3.开展创新型试点县建设工作;

4.申创省知识产权“正版正货”示范街区;

5.组织2次产学研对接活动

6.通过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金湖石油机械特色产业基地复核。

(四)主要措施:

一是继续组织项目申报,助推科技型企业创新。围绕我县支柱产业的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继续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新申报国家火炬计划1-2项,市成果转化项目3项,市农业支撑项目4-6项、工业支撑4-6项,力争全年获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项,其中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争取项目资金1200万元以上。

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深化与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2次,签约项目35个。新申报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家,市高新技术企业10家;部级重点新产品1-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0项,市级高新技术产品12项。

科级转正工作总结篇10

去年以来,我省的科技工作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及年初提出的任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加。重点科技计划的实施成效显著,制造业信息化、有色金属新材料、缩小数字鸿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园区建设等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属科研院所能力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工作,地方科技工作有了新的进步。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运作良好。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向广度和深度迈进。科普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法规体系和联动机制基本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千件大关。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完成省政府的总体工作目标,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科技工作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县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不快、科学技术普及程度不高、科技人才资源短缺等现实问题仍然突出。

通过这次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要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思路、提高认识,加快推进新时期科技进步。刚才,天理同志就全省的科技工作作了全面回顾和安排,我都同意。各地、各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六次全委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扎实实落实和做好这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下面,我就省委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全体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做好今年全省科技工作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和推进新时期科技工作

最近一个时期,总书记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这些指示对我们做好科技工作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指导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紧密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注意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学习落实关于科技自主创新的指示精神,努力提高我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紧紧扭住为国家发展服务这个中心任务,坚持贯彻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着力提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着力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能力。我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位比较靠后,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省现有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花大气力在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我省的创新能力。要根据我省的实际,扬长避短,坚持创新与引进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新路子。

二是学习落实关于科技创新要突出重点的指示精神,在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取得突破。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努力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攻关,争取突破。我省经济实力有限,财力不足,科技工作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全方位突破,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事关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领域,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在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制造业信息化、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强攻关,取得新的突破。

三是学习落实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总书记指出,要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切实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形成协调一致和分工合作的良性机制,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科技支持。健全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努力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在以改革促发展、创新科技体制和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新时期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省政府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和分析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补充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完善领导协调机制,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实事求是,加快改革的进程。

四是学习落实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加快构筑我省区域创新体系。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创新能力远远不足。今后一段时期,要继续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技术高地建设、科技孵化器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及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为我省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五是学习落实关于人才的指示精神,积极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科技人才观,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以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专家和选拔尖子人才为重点,带动整个科技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我省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人才资源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继续做好特聘科技专家工作及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努力营造科技人才创新和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六是学习落实关于科技投入的指示精神,探索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总书记指出,国家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同时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我省科技投入近年来不断增加,去年,从国家争取到的科技经费较上年增长28%,省级科技三项费超过411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6.2亿元。但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除了各级财政要继续增加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外,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建立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多种渠道的投入机制和财税、金融等政策。

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意义深刻,内涵丰富,提出了科技工作的指导原则、方针和思路,为新时期进一步作好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发展的总方针,是全部科技工作的行动指南。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转变思路,积极部署,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解决科技发展中的体制,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落实省政府确定的科技工作目标和任务,在体制上要有新的突破,在发展上要有新的思路。

二、认真研究省情,突出重点,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十五"计划实施的总结年,也是启动"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对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十一五"科技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厅根据省委、省政府对今年工作的总体部署,把握科技部对今年科技工作的要求,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科技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做了安排和部署,各地各部门在今年工作安排中,要立足于总结"十五",着眼于部署"十一五",贯彻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注意虚实并举,以虚促实,突出重点,抓好落实。

一是要深化对省情的研究和认识,结合省情部署科技工作。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是我们正确决策和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分析研究省情,依据省情提出加快发展的举措。认识省情、更好地把握省情,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规律,提高决策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在深入研究省情上下功夫,集思广益,力求对省情的认识逐步深化。科技厅要按照省委要求,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认真组织做好"深化省情认识加快甘肃发展对策研究"等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用一年时间,拿出高质量的研究结果,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建议。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在深化对市情、县情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和部署新时期科技工作,突出重点,加强集成。

二是要加快做好科技工作宏观布局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是我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做好全省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工作,是我省科技工作长远战略布局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实现法治政府的基础。经过一年的努力,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今年要加快进度,全面完成,争取拿出高质量、切实可行的科技工作规划。全省的规划要深入贯彻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及产业化能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总体目标,研究部署新的生产力布局,合理有效配置科技资源。通过制定规划,要进一步理清科技工作思路,凝炼出一批重大科技问题,推动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工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要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布局与建设。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布局与建设,就是要围绕国民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政策和管理等创新要素的资源整合,提升区域竞争力。要整合和配置省、市、县各级科技资源,优化结构布局。

制定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加快推进全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要加快建设科技信息、自然资源、科研数据、虚拟科研网等开发创新的科研基础平台。启动运行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争取实现省内骨干文献单位的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建设覆盖全省14个市州的科技管理网络。

积极培育科技孵化器,发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孵化功能。要重视和加强对科技园区的服务和指导,兰州高新区、金昌高新区、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等,要结合各自实际,尽快形成特色产业,培养一批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支持兰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孵化能力建设和环境建设,支持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省级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园区的项目管理和建设,充分发挥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示范作用。

建设我省技术高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动态化管理机制。争取建设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发展建设优势明显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壮大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优化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强省战略。要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做好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选聘和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培养高层次拔尖科技人才。通过自然科学基金、中青年科技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人才引进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挖掘我省科技人才队伍的潜力,调整科技人才结构,充实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

四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好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提出的"发展抓项目"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重点,选择一批对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专题,进行科技攻关并力争取得突破。今年在继续抓好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农产品深加工、生物技术开发及应用、新药研制与中药现代化、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清洁能源、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节能与环保等重大科技专项的同时,特别要在马铃薯产业升级、中药材种植与中药现代化、有色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等重大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工业强省战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五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速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为基础,抓好一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继续做好国家和省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速度。以院地院企科技合作为切入点,继续开展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促进科技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六是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普及,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普工作会议,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甘肃省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细则》等政策法规,科普工作领导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全省科普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后一段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制定完善科普工作政策体系,尽快启动《甘肃省科普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抓紧建立完善科普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手段和方式方法,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发展科普事业。要结合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科普工作重点对象,创造性地做好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重大科普活动,坚持做好经常性、群众性的科普宣传工作。近期内,要安排部署好今冬明春的科普活动,掀起一个新的科普工作热潮。

七是以改革促发展,深化和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体制创新。去年以来,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省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精神,技术开发类院所加快了转制或改制的进程,社会公益类院所积极制定出台改革方案。省属科研院所改革的总体形势是好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改革的意识和责任感紧迫感进有了一步增强,认识逐步深化,态度更加积极。但改革进程仍然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必然会遇到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各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要以大局为重,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原则,坚持有利于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思路,坚定不移地坚持贯彻省政府[****]121号文件,特别是开发类科研院所,不能有丝毫的动摇。科技厅要对科研院所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整理,借鉴兄弟省市的作法,结合我省的实际,补充完善有关配套政策。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防止"一刀切"的作法,针对科研院所的不同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体现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要尽快完善领导协调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努力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为院所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八是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认真做好《甘肃省专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积极推进我省专利管理体系、企业院所专利工作体系和专利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我省的专利战略研究,积极建立专利预警机制。继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大幅度提高专利申请量。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做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强化专利保护意识,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把重视专利与保护技术秘密、商标相结合,与新产品的研发相结合,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产业化,更好地培育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

三、加强县市科技工作,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县市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召开的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县市科技工作主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艰巨任务,反映着国家科技工作的总体成效,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层次。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是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到基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随着我省"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县市党政领导更加重视和支持地方科技工作,一些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速农村科技进步方面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模式。目前就全国而言,县市科技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已经成为全国科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我省地处西部,县市科技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孵化功能不强,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科技工作开展不好的县市,科技落后与经济发展滞后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些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基本工作条件,职能弱化,导致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推广能力较弱,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工农业生产迫切需要的大量适用技术得不到满足。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对我省县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提高到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全局性高度来认识,深入研究和分析地方科技工作薄弱的主导因素和症结所在,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县市科技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要围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建立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增强县市获取、扩散科技成果的能力,拓宽先进技术向基层转移的渠道,加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当前,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县市科技工作的定位,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定位不清、作用弱化,是目前县市科技工作薄弱的症结之一。要按照国家部署,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明确科技工作和科技部门的工作定位。县市科技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是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提供系统的科技服务和支撑。重点强化四个方面职能:一是参谋助手职能。要充分利用科技系统的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优势,针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建议,起到"参谋部"、"咨询部"的作用;二是综合管理协调职能。通过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技行政管理,提高行政能力。通过营造政策环境,调动各部门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做好当地的科技工作;三是公共服务职能。要主动承担起向公众提供科技知识和信息服务的职能,强化科技中介服务,做好项目、技术、人才引进和科技招商工作,加强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等公共科技服务;四是组织科技示范职能。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做好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示范,以及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的试点示范工作,带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优化和改善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条件,提供基本的工作环境。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要积极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更加积极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赢得职能和位置,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导,充分提升县市科技竞争力。县市科技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接受和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不足,转化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的供给与需求相脱节。加强县市科技工作,应当把加速成果转化摆在中心位置,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

以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为抓手,增强县域科技实力。要深入做好"****-****年度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结合考核,切实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机制。去年,我省城关区被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安宁区等三县(区)被列为"全国县市科技工作试点县"。今年要全面落实示范、试点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创出新的发展模式。同时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县市进入全国示范、试点行列。通过示范和试点,带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工作,提高我省县市科技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科技综合竞争力。

以院地院企科技合作为切入点,推动地方产业升级。要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院地院企科技合作(白银)座谈会精神,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促进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继续开展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充分发挥大院大所和高等学校的科技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动院地院企合作深入发展。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与实现产业化相统一,在合作的广度深度上取得新突破。坚持体制创新与服务创新相结合,把院地院企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为突破口,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在我省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和科技人员的欢迎和拥护,一些地区积极主动开展这项工作。今年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模式,及时研究和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试点和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运用地方科技、财政、金融和其他社会资源,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户两个积极性,发挥科技优势,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健康开展。

三是加强县市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为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奠定基础。县市科技工作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落脚点。要以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和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为突破口,强化县市的科技服务与信息传播功能,延伸科技创新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以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示范为平台,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过努力,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星火富民科技工程"运作良好,在全国已小有名气。今年要继续加大力度,重点围绕乳业、蔬菜、制种、啤酒原料、草畜业、淀粉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组织做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实施农村科技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及农村科普、重大农业技术转化、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农村信息化促进科技扶贫等专项行动,逐步建立依靠科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撑和服务体系。

加强县市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技术综合集成和快速传播。加快县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县市科技服务平台的信息"中转站"和"放大器"作用,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科技厅去年启动的全省科技管理网络建设试点工作,今年要继续加大力度,建设覆盖全省14个市州,并逐步向县市延伸,地方政府要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网络功能,充分发挥县市科技信息的传播服务职能,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县市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四、加强领导,转变职能,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提高科技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是做好县市科技工作的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研究和部署科技进步工作,增强科技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感。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与服务职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一是要加强领导,立足实际研究和部署科技工作。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特别要强化县市科技工作的定位和职能。要在深化对市情、县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和部署新时期科技工作,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地方科技进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科技厅要继续加大对县市科技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力度,培育扶持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别要注意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引导和支持。

二是要进一步营造科技进步的良好社会环境。要继续增加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科技人才观,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职能,使科技管理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加强。要跳出部门、地域的局限,把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方面的力量组织调动起来,积极投身于我省科技创新事业,形成部门、地方、院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综合集成的大科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