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6 06:27:19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R24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b)-073-02

深圳特区是我国各项改革的前沿阵地,拟建国际都市,向世界医疗方向改革,对护理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面对当前护理管理新趋势,作为基层的护理管理者,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1]。我们只有转变观念,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1 五官科护理现状分析

1.1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低

目前,我院五官科在职护士全是普通护士学校毕业生,在校期间,五官科护理非所有护士学校必修课,所学理论和技能不能适应专业的需要。我们科年轻护士多,工作时间短,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她们参与治疗护理患者工作,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沟通和指导等方面工作的难度。

1.2 护理人员缺编问题严重

由于深圳城市扩张,医院床位也扩张,新招聘护士没有执业证不能单独值班,造成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床位与护理人员的比例不到10∶3.5,护士只忙于技术性操作,而忽略了患者情感及专业康复方面的需求,例如对气管切开、术后禁声、限声的患者,未及时提供写字板、教患者用指节敲打送话器回应呼叫器;对鼻术后需堵塞48 h致口唇干燥者,未及时提供润唇膏;对口腔颌面术后防止引流管脱出,未及时采用塑料袋盛装负压引流球并固定在患者第二颗纽扣上等基础护理[2],虽然事小、简单,但无人或无时间及时护理到位,往往造成患者满意率下降,达标率下滑。

1.3 消毒隔离防感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五官科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缺乏规范和要求,医护人员防感知识缺乏,消毒隔离管理不规范,未达国际要求[3],不重视个人防护。为了与国际接轨,市卫生局下发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对五官科消毒工作要求严格,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相对于其他临床科室难度大。

1.4 基础护理服务要求高

五官科大都是有目无视、有耳无闻、有口难言的患者,都有视、听、嗅、吞咽及言语方面的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患者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而且要求能够提供社会、心理、生活等多方面的综合服务,尤其港澳台胞、海外侨胞对护理服务要求更高。

2 护理管理的措施

2.1 设护理秘书协助护士长开展工作

秘书负责从事病区接待、咨询、处理日常事务、科室协调及物资请领管理等工作,这使护士长能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科研、教育专科护理及培训管理,使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专业人员把时间精力用在专业护理工作上,做到“事尽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4]。

2.2 促进专科护理技术的提高

为了与国际接轨,近年来大量引进高新技术,大量高科技的诊断、治疗仪器应用于临床,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进入了一个新台阶,五官科护士的知识层次也应与时俱进。由于五官科的疾病特殊性要求护士掌握专科知识和专科技能[5],因此我们采取授课式、示范演示、个别指导、参观学习、临床实践等方式定期组织专业知识讲座,专科护理查房,结合典型病例,提问护士相关知识,进行护理分析等,如:人工耳蜗植入,近年越来越多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要求手术植入复鸣,由于手术难度大,有多种并发症[6],每每由专家授课,仔细护理分析后施行,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2.3 加强防感,预防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给五官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结合五官科专业特点设立了科内防感小组,制定一系列预防医院感染制度和措施。每月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检查、指导,宣传有关知识及基本防护技能,重点强调个人防护及防止意外。要求各种诊疗器械,必须进行消毒灭菌并严格管理[3],一人一用,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有接触患者体液的危险时应戴手套和护目镜。按操作前后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使用手套时一用一更换,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室居住,一次性物品按要求处理。严格终末消毒,做好双向防护,确保安全工作,防止事故发生。

2.4 坚持一切为患者健康服务的管理目标

患者满意度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评价内容,也是对护理工作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1],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应该作为护士长的重要工作来抓。以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中心,进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对不同种族、性别、老幼、残障的患者,户口与非户口患者给予同等的尊敬和护理。对重点患者、危重患者进行床头查看,询问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是否到位,有无陪护及安全防范落实情况。对服务对象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决。护理秘书随时可通过医院HIS网络为患者提供费用查询、化验结果查询等多方面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2.5 加强病房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具有法规性和强制性,是每一个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的规则,是护理工作安全的保证。管理者(护士长)应合理调配护理资源,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及时指出病区患者的特点、注意点,责成护理秘书与护理骨干组成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安全监督小组,及时总结护理疏漏、调整工作程序,健全多项制度,防患于未然。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2.6 强化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医务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管理者应认真审视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从法律角度审视护理各项工作,找出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对潜在的易引起差错、争议的问题要及时协调处理,护理人员要加强自己的法律素养,要掌握和运用法律法规并增强风险意识,规避安全隐患、杜绝纠纷。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要求护理记录必须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加强自我法律保护能力[7]。对港澳台患者和民主意识较强的人群,特别仔细注意。

3 效果

通过以上护理管理的实施,建立了更高效、安全、合理的护理管理,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预防了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加强医护患者之间的沟通,实现了患者、医生、护士、领导四满意,病房全年的质量控制成绩均在95分以上,患者均能依期康复出院,经常获得市、区、院级领导表扬,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已趋向100%。

[参考文献]

[1]陈君英,马红丽,丁雅芳.试行责任护士组长竟聘上岗的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69.

[2]Malone KJ. Introduction to genetics for otorhinolaryngology nurses[J]. ORL Head Neck Nurs, 2006,24(2):8-18.

[3]Pilchik R. HACCP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erile medical device packaging [J].Med Device Technol,2001,12(9):45-47.

[4]倪英,蒋红,王映丽.护理秘书岗位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护理,2008,8(2):78-79.

[5]Kagan SH, Krouse HJ, Luther AP. Competence in the field of aging within otorhinolaryngology and head-neck nursing[J]. ORL Head Neck Nurs,2006,24(3):6-17.

[6]Gysin C, Papsin BC, Daya H, et al. Surgical outcome after pediatric cochlear implantation: diminution of complications with the evolution of new surgical techniques[J].J Otorlaryngol,2000,29:285-289.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2

儿科护士个人述职报告怎样写?儿科是一个容易产生医患矛盾的地方,但是在一年的工作中,我们跟家长相处的非常和谐,护理工作也做的很到位。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儿科护士个人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儿科护士述职报告1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你们好!

20____年即将结束,一年来在院领导、科主任等领导、帮助和指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次就医,终身为友”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确保护理安全质量

1、响应护理部号召,明确了各班职责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治疗班、护理班各尽其责,杜绝了病人喊换液体、自拔针头等现象。

2、坚持查对制度,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护士长参与查对,每周大查对两次,并登记记录。

全年未发生大的差错。

3、认真落实儿科常见病、专科病护理常规及中医护理操作规范,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晚间护理,预防各类并发症发生。

二、注重细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坚持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根据制定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检测实施结果,以便开展工作。

2、积极参加院周会,护士长例会:将全院、护理部会议精神做到上传下达,并安排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时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资料。

3、各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4、不断组织护理业务学习讲座,扩大每位护士的知识面。

三、利用各种渠道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新上岗护理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并一季度组织一次理论考试。

2、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参加“西学中”培训,一月一次,以提高中医护理技能。

3、认真落实护理部布置的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共四十余次。

4、加强危重病护理,坚持床头交接班及晨晚间护理。

5、坚持护理业务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全年共组织护理业务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四十余次。

6、坚持护理业务学习,全年共组织业务学习四十余次,要求每位护士轮流讲课,以不断提高大家授课能力。

7、积极鼓励大家参加专升本考试,全年共有五位同志升入本科学习。

四、加强院感控制与管理

1.严格执行院内感染控制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尤其对新生儿监护室,治疗室,隔离监护室等定期空气培养,均做到了一次培养成功。

2.病房做到终末消毒,并登记记录。

五、积极响应护理部倡导的亲情式健康教育活动

自9月份开展亲情式健康教育活动以来,儿科积极响应并组织实施,并相继开展小儿推拿、小儿捏脊、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新生儿抚触等项目,共开展240人次,覆盖率达100%,大大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得到患儿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六、完成年终目标情况

全年共收治了住院病人500余人次,其中核心技术近200人次,治愈率达97%。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全年共收到锦旗6面,撰写护理论文2篇,工作简报近20篇。

七、存在问题

1、2.18事件是儿科的耻辱,将作为血的教训时刻警示大家。

2、个别年轻护士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穿刺水平达不到理想效果。

3、病房管理尚不尽人意,尤其是晨晚间护理尚不十分到位。

4、个别护士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有被投诉现象。

5、离医院制定的年终目标尚有一定距离,有待下一年提高。

述职人:

儿科护士述职报告2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你们好!我叫,现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儿科护士长,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一年的年底,20____年,在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主任以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做到严以律己、率先垂范,以院为家,奋力进取,顽强拼搏,儿科圆满完成了今年年度目标任务近万元。回望这一年来我在护士长的岗位上所做的工作,心中有很多感慨;现将20____年以来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管理,有效协调

一年来,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室工作尤其是护理工作中坚持以科室为家,每天早来10分钟,晚走10分钟,认真落实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合理安排护士和护工的排班,培养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使她们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基础护理技能,针对儿科患儿特点,身先士卒,大胆管理,研究、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方法,保证了科室工作稳步进行。积极配合主任做好医护协调工作,引导大家做好医护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摩擦和矛盾,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使中医科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医生护士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工作,也为病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病区住院环境。

二、狠抓护理业务培训

作为一个儿科病房,我们科面对的都是每个家庭的掌上明珠、小宝贝,他们生了病,家里人着急、上火,再加上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家长很难接受,容易产生护患矛盾,儿科的护理工作就面临护理操作难度大、患儿家长沟通困难、医疗护理容易引起纠纷等因素而成为医院工作中困难较大的专业,护理工作压力之大,责任之重不言而喻。针对这一现象,我果断决定:从我做起,全员培训。采取业务学习和个案护理查房相结合的方式,发动科主任和医生参与,对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的常见儿科疾病知识进行培训,对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和常用护理操作技术进行培训,甚至对一些急诊的抢救护理知识技术,也进行了培训。一年的系统培训下来,考核结果表明,护士对上述各系统常见疾病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提高了她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也极大的增强了护士对自身、对科室发展的信心。此后,我又采取日常强化的方式,不断结合病房现有病例强化培训过的知识,终于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儿科护理队伍。

三、尝试文化管理,力求做出特色

多年的护士长经历,使我深切的体会到: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规范其行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其思想,升华其内心世界,要让“护士长管理”这个外因,通过护士“个人素质”的内因起作用。为此,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护士排班表上,每周送她们一句人生、职场感悟;在QQ儿科护理群里经常分享一些儿科护理方面的新知识、感悟人生的故事;利用早会给她们讲一些励志、哲理等小故事,引发她们对人生、对事业的思索。潜移默化之中,我们儿科的护士,人文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我终于打造出了“我用人文知识改变护士---护士有效管理自己---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良性链条。近几年,不仅儿科的护理文化建设起了成效,而且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在院各项检查工作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对所分管的患儿的所有护理工作全面负责,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护士明确责任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的基础护理职责。加强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按级别护理服务要求,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专人负责晨间护理质量,巡视病房时清理病房,保持病房的清洁、整齐,让患儿感到舒适、安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儿,指导并协助家长给患儿洗脸、洗头、翻身、擦澡、修剪指甲,保持患儿“三短、六洁”。制定基础护理工作重点,每周一、四下午协助家长给患儿洗澡,每周二下午剪指甲,每周四下午协助洗头。在对患儿的健康教育方面,多数科室的做法是,单纯依靠护士口头宣教,但我通过长期以来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弊端:护士说得少了,内容涵盖不全,说得多了,因为时间有限,就会说得快而没有重点,这样,患儿患儿及家长根本记不住。为此,我把入院宣教的内容列了一个提纲,作为护士口头宣教的内容,而把详细内容输入电脑,护士在做提纲挈领的宣教后,把详细的资料发于病人,这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种口头和书面相结合的宣教方法,不仅有助于家长的掌握,也节省了护士大量时间,因此深受大家欢迎。通过这一年的努力,基本做到了让领导和同志们满意,让自己满意和让患者满意的“三满意”,患者满意率基本达到95%以上。

五、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认真做好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同时,我坚持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年来,先后在各种护理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六、不足之处

面对我的患儿我的科室,我可以坦然的说,为了你们,我一直在努力!但是,面对自己,我深知工作中还有很多的缺憾,比如,科研是护理工作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我们儿科的护理科研项目至今还是空白;再比如,有时候,过于严厉的要求,我甚至看到过护士的眼泪和无奈。

七、努力方向

展望未来,对新的一年的护士长工作我充满了信心,作为护士长我的努力方向是:

1、力争在护理科研方面有所突破;

2、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人员进修、培训,进一步熟练专业技能。

2、宽严结合,和科室主任一起狠抓基础护理、护患沟通等全面工作,进一步加大科室管理力度,让自己的管理方式更加成熟。

总之,一年来,我和科室主任及全体科室医护人员同心同德,克服困难,知难而上,以医院大局为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切实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奋发进取,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院的“三级医院”建设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儿科护士述职报告3尊敬的领导、同事们你们好:

20____年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主任以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做到严以律己、奋力进取,积极响应院及护理部对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__的完成了组织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了更好地做好明年的护理工作,我按照护士长工作职责,作如下述职报告,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理念

一、严抓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护理安全

核心制度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最重要的保障,尤其在人手少工作繁忙的时期,更要加强核心制度的掌握及执行。严格交__制度和查对制度,确保抢救设备的完好,抢救药物无过期。

坚持执行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大查对2次,并有日查、周查的记录,保证用药的准确性。护理安全教育与管理仍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检查中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检查,提高了各护理环节的工作质量及每位护士的质量控制能力。

二、完善各项工作,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合理排班,培养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使她们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基础护理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儿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检查指导护理工作,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三、坚持经常不断的业务知识学习,严格进行“三基”培训。

按要求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不间断学习,强化素质,提高业务能力。适时抓好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手把手地对新进科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传、帮、带工作。虽然护理工作很忙,还是能按时组织业务学习及培训

四、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在工作当中,我时刻按照护士长职责,严以律己,勤恳做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求护士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护士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6月初带领科室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护理管理知识,制定出了新生儿护士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措施以及各级护士的分层培训计划和措施。

五、12月医院任命我为五官科护士长,负责五官科的筹建工作,暂时在护理部工作。

与护理部主任共同完成了五官科病区的初步规划和病床的申请;协助护理部完成了儿科新生儿室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新生儿室各种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全院职工的年终考核登记、上报等工作。

成绩的取得,来源于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科室同志们的不懈努力,我决心明年在新的工作当中继续保持和发扬。同时也应该看到:成绩面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在实际工作当中,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现象,如健康宣教和沟通方面,这是我们今后该加强的地方。

2、工作中大多只是简单的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的工作,创新精神和争先意识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人员培训,熟练专业技能。

2、进一步加大科室管理力度,抓好基础护理、健康宣教、护患沟通等全面工作。

3、五官科对于我是一个全新的科室,自己知识有限,需要进一步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与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开展护理延伸服务。

希望在科室医护人员协助下将科室的护理工作做好。

儿科护士述职报告4尊敬的____医院领导:

2018年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长重视及直接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完成了2018年护理计划90%以上,现将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重要,因为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身上嘛!因此我们勤学苦练,多总结多摸索,“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这里得以体现。我们下苦工夫,多学多看多练,头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针见血”在儿科干护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轻松多了。

工作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事,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作为普通儿科在职护士的我,在工作当中,逐渐体会到需要不断的累积自己的护理经验,这样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才可以得心应手。其实护士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护患关系也就成为治疗性的关系。

常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的确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你只有亲身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在儿科的护理当中,每个患儿都牵动着我们的心,碰到大一些的孩子,心里护理是很重要的,刚入院的孩子,只要我们进入到病房他们就开始哭。我们想办法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才能让他们配合治疗。

面对的是小儿的时候,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跟大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护患关系上也有变化,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所以在每一个治疗上,我们都会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年来,在院护理部及相关职能科室的领导下,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严格管理,具体落实。通过更新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理管理,使儿科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病人满意度也日渐上升,经济收入也有了相应的增长,但仍然存在着太多的不足,如业务学习缺乏自觉性,穿刺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

今后我们将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好的服务质量、加倍地努力工作,创儿科特色护理,攀护理质量高峰,换儿科护理新面貌。

述职人:______

2018年____月____日

儿科护士述职报告5尊敬的领导、同事们:

你们好!

20____年儿科在院党委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主任以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做到严以律己、率先垂范,以院为家,奋力进取,积极响应院及护理部对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圆满的完成了组织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我院成功晋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这标志着我院在医院管理、技术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质的飞跃。为了更好地做好明年儿科的护理工作,我按照护士长工作职责,作如下述职报告,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严抓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护理安全核心制度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最重要的保障,尤其在人手少工作繁忙的时期,更要加强核心制度的掌握及执行。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确保抢救设备的完好,抢救药物无过期,账物相符。坚持执行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大查对1-2次,并有日查、周查的记录,保证用药的准确性。护理安全教育与管理仍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检查中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检查,提高了各护理环节的工作质量及每位护士的质量控制能力。

二、完善各项工作,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按三级医院要求认真完成各阶段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合理排班,培养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使她们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基础护理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儿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检查指导护理工作,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三、以身作则,恪尽职守,样样工作走在前一年来,在工作当中,我时刻按照护士长职责,严以律己,勤恳做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坚持以科室为家,要求护士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护士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每天早来晚走,尤其在三级医院晋升过程中,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加班加点的工作,从三月底至五月初完善病历期间,平均每天加班2-3小时,积极配合护理部工作,工作之余背诵各种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应急预案、工作职责。一个一个到护士长跟前背诵直到背完今天任务才能回家。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今年八月份顺利完成三级医院晋升工作。

四、坚持经常不断的业务知识学习,严格进行“三基”培训按要求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不间断学习,强化素质,提高业务能力。适时抓好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手把手地对新进科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传、帮、带工作。虽然护理工作很忙,还是能按时组织业务学习及培训,在“5.12”护士节开展的技能竞赛活动中,参赛的4名护士,获得第一名1人、第二名1人、第三名2人,并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成绩的取得,来源于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科室同志们的不懈努力,我决心在明年的工作当中继续保持和发扬。同时也应该看到:成绩面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在实际工作当中,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现象,如健康宣教和患儿沟通方面,这是我们今后该加强的地方。

2、工作中大多只是简单的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的工作,创新精神和争先意识不够。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人员进培训,进一步熟练专业技能。

由于儿科的特殊工作性质,对护理技术水平要求高,儿科年轻护士多,因此加强学习和培训很重要。

2、进一步加大科室管理力度,抓好基础护理、健康宣教、护患沟通等全面工作,为晋升“三级甲等医院”做好准备。

总之,一年来,我和科室主任及全体科室医护人员同心同德,克服困难,知难而上,以医院大局为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切实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做出巨大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奋发进取,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院早日争创“三级甲等医院”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及时妥善安置伤病残退役军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士兵退役安置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或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军官、文职干部和中级以上士官,因战、因公、因病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的初级士官、义务兵和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有军队军务、干部、营房部门和地方政府优抚安置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 伤病残军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优待。

 

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坚持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贯彻以人为本、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原则。

 

第二章 安置方式

 

第五条 军官、文职干部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或者因病医疗期满后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置。

 

伤病残军官、文职干部退休安置,按照职务任免权限审批。

 

第六条 士官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或者因病医疗期满后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置。

 

伤病残士官退休安置,由军区级单位军务部门审批。

 

第七条 初级士官患精神病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义务兵因战、因公、因病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由国家供养终身;被评定为五级、六级残疾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置。

 

士官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符合退休条件,自愿放弃退休安置的,可以选择由国家供养终身。

 

第三章 安置计划

 

第八条 伤病残军人批准退休后,翌年审定安置去向,纳入军队退休干部、士官安置计划,单独列项。

 

伤病残军人退休安置去向审定,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审定安置去向时,部队除提供伤病残退休军人符合安置去向审定条件的材料外,应当提供《军人残疾等级评定审批表》或《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表》、《士官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表》。

 

第九条 伤病残退休军人移交政府安置工作,纳入年度军队退休干部安置交接工作统一组织实施。

 

第十条 因战、因公、因病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义务兵,以及因患精神病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的初级士官和义务兵年度安置计划,由总参谋部和民政部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分别下达。

 

符合上述条件的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年度安置计划,由总政治部汇总后,纳入残疾士兵年度安置计划。交接工作由干部部门会同优抚安置机构实施。

 

第十一条 残疾军人退役移交政府安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残疾抚恤关系转移手续,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规定标准发给残疾抚恤金。

 

第四章 安置补助

 

第十二条 伤病残退役军人移交政府安置时,由军队根据本人伤病残情况发给一次性安置补助费。具体补助标准和办法由总参谋部军务部、总政治部干部部、总后勤部财务部另行规定。

 

第十三条 接收一级至四级残疾和患重症精神病退役军人的优抚医院,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用于增加床位、医疗设备及房屋维修等支出。

 

第五章 住房保障

 

第十四条 伤病残退休军人住房保障,纳入军队退休干部住房保障计划,采取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自理住房的方式,优先落实安置住房。

 

第十五条 伤病残退休军人基本住房补贴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发。本人基本住房补贴数额高于10万元的,按照个人住房补贴实际数额计发。安置地在高房价地区的,按照军队规定给予地区住房补贴。

 

第十六条 伤病残退休军人住房补贴经费由中央财政根据年度安置计划人数列入年度军队人员住房补贴预算统一安排。住房补贴兑现办法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分散供养的一级至四级残疾的退役初级士官和义务兵的购(建)房经费保障标准,按照安置地县(市)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没有经济适用住房的按照普通商品房价格)和60平方米建筑面积确定,中央财政按照规定标准给予补助,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其中,初级士官按照有关规定领取住房补贴,住房补贴与中央财政补助之和不足购(建)房经费标准的,由地方财政按购(建)房标准补齐。

 

第六章 医疗保障

 

第十八条 伤病残退休军人移交政府安置后的医疗保障,比照安置地国家机关退休公务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实行公务员医疗补助,享受同职级退休公务员医疗待遇。对规定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较多的,由安置管理单位给予适当补助。其中一级至级六级残疾退休军人由安置地民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残疾军人医疗补助。

 

第十九条 一级至六级残疾初级士官、义务兵的医疗保障,按照国家有关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大伤病残退役军人医疗保障经费投入力度,在分配资金时向接收安置任务重、财政困难的地区倾斜。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一条 军地有关部门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和军队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认真做好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

 

第二十二条 在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责任人依据党纪、政纪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给不符合条件的军人办理伤病残退役手续的;

 

(二)未按照年度安置计划及时兑现住房补贴、落实住房,或者未按照规定标准发放有关经费的;

 

(三)以不正当理由拒绝审定安置去向或交接,影响年度安置任务完成的;

 

(四)交接工作中未履职尽责或者收取规定标准外经费,影响交接工作的;

 

(五)伤病残军人有关生活、医疗待遇落实不到位的。

 

第二十三条 伤病残退役军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审定安置去向或者办理移交手续的,由管理单位研究报军级以上单位批准,停止年度定期增加退休费,停发退休生活补贴和地区津贴,取消安置补助费。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工作,按照总参某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颁发的《军人残疾等级评定管理办法》([2005]后字第2号)执行。

 

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医学鉴定工作,按照总参某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办法》(后发[200817]号)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总政治部干部部

 

2009年7月15日

 

政策解读

 

近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部门联合颁发了《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军队官兵特别是伤病残军人的关怀厚爱。

 

《规定》的颁发实施,对于安置好照顾好伤病残军人、提高部队战斗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部队官兵十分关注。

 

为此,民政部优抚安置局、总参军务部、总政干部部领导就《规定》有关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问:颁发实施《规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伤病残军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是在作战训练、战备执勤、抢险救灾、参加地方经济建设等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负伤致残,或积劳成疾丧失工作能力的,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特殊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历来对他们都十分关心和爱护,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把他们安置好照顾好。但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导致大量伤病残军人滞留部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部队全面建设。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有关部门针对伤病残军人移交安置的实际制定颁发《规定》,对妥善安置伤病残军人,促进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有利于解决伤病残军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改善他们的安置条件,消除他们对移交安置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生命质量,真正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伤病残军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伤病残军人退役移交安置工作,积极推进移交安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为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提供重要制度保证。 三是有利于减轻部队各级领导和机关负担,把精力集中到抓好工作,推进部队全面建设上来。 四是有利于增强伤病残军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思想稳定,同时激励部队官兵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积极献身国防事业,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提高部队凝聚力战斗力。

 

问:伤病残军人退役有哪几种安置方式?

 

答:伤病残军人根据不同伤病残情况,可分别采取退休、转业、复员、退伍、国家供养等不同的退役安置方式。

 

军官、文职干部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或者因病医疗期满后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作退休安置。

 

士官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或者因病医疗期满后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置。

 

初级士官患精神病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义务兵因战、因公、因病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的,由国家供养终身,国家供养可采取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被评定为五级至六级残疾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置。

 

士官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符合退休条件,自愿放弃退休安置的,可以选择由国家供养终身。

 

伤病残军官、文职干部退休安置,按照职务任免权限审批;伤病残士官退休安置,由大军区级单位军务部门审批。

 

问:军人伤残等级评定和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办法是如何规定的?

 

答: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致残,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因病(含精神病)致残,医疗期满后符合评定残疾等级条件的,本人(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关系人,下同)可以向所在团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提出残疾等级评定申请,师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应当定期、集中组织申请人员进行残情医学鉴定。

 

残情医学鉴定由申请残疾等级评定人员所在的体系医院或总后勤部卫生部、军区联勤部卫生部指定医院承担。经残情医学鉴定符合残疾等级评定条件的,报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审批。

 

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和士官,患病医疗期满后,本人可以向所在团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申请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团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应当会同司令机关军务部门、政治机关干部部门逐级审核上报,军区级单位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定期、集中组织医学鉴定。

 

医学鉴定由指定医院,组织专家按照《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标准》进行。鉴定结论报总后勤部卫生部、军区级单位后勤(联勤)机关卫生部门审批。

 

问:伤病残军人退休后如何移交政府安置?

 

答:伤病残军人批准退休后的第二年审定安置去向,纳入军队退休干部、士官安置计划,单独列项,及时移交。伤病残退休军人,纳入年度军队退休干部安置交接工作统一组织实施。伤病残初级士官和义务兵年度安置计划,由总参谋部和民政部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分别下达;伤病残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年度安置计划,由总政治部汇总后,纳入残疾士兵年度安置计划,交接工作由干部部门会同优抚安置机构实施。

 

问:伤病残军人退役住房保障是如何规定的?

 

答:伤病残退休军人住房保障,纳入军队退休干部住房保障计划,采取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自理住房的方式,优先落实安置住房。

 

伤病残退休军官、士官的基本住房补贴不足10万元按10万元计发,本人基本住房补贴数额高于10万元的,按照个人住房补贴实际数额计发。安置在高房价地区的,按照军队规定给予地区住房补贴。

 

分散供养的一级至四级残疾的退役初级士官和义务兵的购(建)房经费保障标准,按照安置地县(市)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没有经济适用住房的按照普通商品房价格)和60平方米建筑面积确定,中央财政按照规定标准给予补助,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其中,初级士官按有关规定领取住房补贴,住房补贴与中央财政补助之和不足购(建)房经费标准的,由地方财政按购(建)房标准补齐。

 

问:伤病残军人退役移交政府安置后的医疗保障是如何规定的?

 

答:伤病残退休军人移交政府安置后的医疗保障,比照安置地国家机关退休公务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实行公务员医疗补助,享受同职级退休公务员医疗待遇。对规定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较多的,由安置管理单位给予适当补助。其中一级至六级残疾退休军人由安置地民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残疾军人医疗补助。

 

问: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补助费如何发放?

 

答:为体现军委、总部对伤病残军人的深情关怀和特殊照顾,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规定从2009年7月3日起,符合《规定》适用范围的伤病残退役军人移交政府安置时,由军队根据本人伤病残情况发给一次性安置补助费。

 

补助标准是: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等级的,每人一次性补助1.5万元;被评定为五级至六级残疾等级和因病经医学鉴定为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每人一次性补助0.75万元。这一标准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进行调整。

 

问:伤残抚恤金如何发放?

 

答:军人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十级残疾的,因病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的,享受抚恤金。服现役的残疾军人抚恤金由所在部队按照规定发给;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抚恤金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月发给。目前,抚恤金标准最高的已达到一年2.2万多元。

 

问:护理费的发放对象和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答:对分散安置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因病瘫痪、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军队退休干部,经医院证明和组织批准,发给护理费。护理费标准根据不同残疾等级和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

 

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的护理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未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的护理费,经军队军级以上单位批准,由所在部队发给。残疾军人需要配制假肢、代步三轮车等辅助器械,退出现役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解决。移交政府安置的符合享受护理费的伤病残退休干部,护理费执行军队标准,经费由国家财政负担。

 

问:违反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的有什么处理办法?

 

答:这次制定了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有五种情形应当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即:违反规定给不符合条件的军人办理伤病残退役手续的;未按照年度安置计划及时兑现住房补贴、落实住房,或者未按照规定标准发放有关经费的;以不正当理由拒绝审定安置去向或交接,影响年度安置任务完成的;交接工作中未履职尽责或者收取规定标准外经费,影响交接工作的;伤病残军人有关生活、医疗待遇落实不到位的。

 

同时还特别规定,伤病残军人退役无正当理由拒绝审定安置去向或办理移交手续的,由管理单位研究报军级以上单位批准,停止年度定期增加退休费,停发退休生活补贴和地区津贴,取消安置补助。

 

问:军地各级应如何抓好《规定》的贯彻落实?

 

答:贯彻落实好《规定》及相关政策,扎实做好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是军地安置部门的重要政治责任。军地有关部门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严格落实各项政策规定,不断推进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要高度重视,切实用中央关于做好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坚持把做好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作为政府和军队的共同责任,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筹谋划,密切配合,狠抓落实。

 

二是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组织实施移交。

 

三是要加强军地协调配合,建立协作长效机制,及时妥善解决政策落实中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营造和谐移交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想方设法落实伤病残退役军人的政治、生活、医疗和住房等各项待遇,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4

【关键词】五官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09-02

五官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包括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本课程授课内容多,学时少,非重点学科,属于考查科目,也不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范围内,长期以来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欠佳。学生这种被动学习模式,会降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实施教学改革的热情,导致学科发展缓慢。如何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培养综合素质高、核心技能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是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心得体会,以供交流探讨。

1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学习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和协作,逐步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凸显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主更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学习潜能未得到开发,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2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五官科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更新,临床和护理方面不断涌现出新技术和新方法。但是教材往往滞后于临床,单纯依靠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也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必须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应为双师型教师,积极参与专科护理工作,提升自身的岗位实践能力;在工作中要收集大量可于教学的临床案例和其他教学资源,掌握临床新进展,确保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第二,通过自学、参与学术活动、访学或提高学历等学习形式,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知识体系,达到知识结构最优化,形成自身独特的学识魅力。第三,因教师多为医疗或护理专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对教育学相关理论的掌握较少,需要通过参加高等教育相关理论方面的培训或学术活动,提高自身的教育学理论知识,确保教学符合高等教育基本规律。

3 优化设计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点。

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多,知识和技术更新快,但课时少,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护理相关知识,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五官科护理学共有80多个常见病,在教学中不可能全部讲授。所以,教师应该从专科护理工作需求出发,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合理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精心挑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适当吸纳疾病相关最新进展,使教学内容做到透彻而简约,精微而完善。

4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化、多样化。

教师应针对所选用的教材及授课内容等,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情景模拟式、角色扮演式和案例等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之间良性互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五官科护理学专业性强,组织器官的局部解剖和疾病的讲授需要大量的彩图、临床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但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使如此多的教学素材一起图文并茂、直观生动在教学中展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扩大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5 重视实验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

五官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操作和临床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能胜任工作岗位需求。但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验室专科检查设备陈旧和不足,教学课时少,使得学生对实验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兴趣和积极性亦不高,严重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一则需要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逐步更新和补充实验教学设备。二则要建立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可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同时,亦发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则在实验课结束前10分钟,教师应做相应的小结,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测,并对其操作进行详尽的点评,使学生在压力和激励共存机制下更认真的学习。四则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如实训室在课余时间或周末对学生开放。目前的紧张的医患关系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医患沟通技能,使学生成为乐于和患者沟通、善于沟通的护理人才。

临床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1]。但五官科护理学的临床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带教意识不强、带教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严谨等,使得临床见习多流于形式,难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难以达到临床见习的目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相关科室成立护理教学教研室,确定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带教组长―带教老师责任制,负责带教工作的管理、实施及带教老师的资格认定、培训,确保见习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五官科临床护理有更真实、切身的认识。

6 改革考核评价制度,构建多元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评价学习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是引导学生自主的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手段[2]。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存在考核形式单一,注重终结性评价、以考代评、缺乏形成性评价,且考试内容陈旧、试题质量不高等问题,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起不到考试应具备的检查评价、教育激励、反馈调控和培养监督等功能。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这就要求教师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多元系统,反映在评价的内容、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及其管理等环节的多样性。其构建需制定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监控、完善考试方法及评价模式等,最终形成评价过程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考试内容多元、成绩构成多元、考试管理全程监控等全方位、全程性的评价体系。

7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学的本质不是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即自主学习,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则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意志力和自信心,确保其坚持不懈地学习。二则要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及多位教师协同教学的教学资源平台。三则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召开学习研讨会,就课程内容和相关学科知识开展学习经验交流、疑难问题探讨及相关交流等[3],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四则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五官科护理学专业网址等相应资源,组织学生成立课外探索小组,布置课外探索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科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挑战杯、创新性项目、部级或省级的五官科操作技能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其今后的深造和发展。

总之,在五官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优化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成为综合素质高、核心技能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杜慧敏,于瑞英,罗文川.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 2003,3(3):42~43.

[2] 段颖立.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5):119~123.

[3] 沈继英,祖勤,黄琴.关于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4):570~572.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5

关键词:翰林学士院;翰林院;翰林制度

翰林制度是从唐朝到清朝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在汉代就已经有“翰林”之名。“翰林”本来是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之所在。唐朝开始作为官及官的署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唐会要》卷57“翰林院”),文学、经术、僧道、书画、琴棋、阴阳等各色人士以其专长听候君主召见,称“翰林待诏”。唐玄宗当政时,选用了较多的文人雅士,被称为“翰林供奉”。他们主要的功能是起草诏书,议论时事。

开元二十六年(739年),在翰林院的南面另外建立了建学士院,其是专门掌管“内制”的。自此翰林院分为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旧翰林院)。虽然两个都有“翰林”之名,但是性质却有本质上的不同。翰林学士院是隶属于起草诏书、参与机务的枢纽部门;翰林院是在内廷侍奉君主的普通部门,都是一些技能之人。

唐朝后期,政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形势,宦官专权的局面日益严重,皇帝和朝臣联合起来对抗宦官,朝臣内部的党羽之争都趋于白炽化。在严峻的政局下,翰林学士院在政治上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首先起草内制,参谋顾问,侵夺中枢的权力,再次参与机密,权力达到鼎盛。

德宗当政时,翰林学士院有“内相”称号。宪宗当政时期,翰林学士院进一步发展出“专受专对”的学士承旨,翰林学士参与中枢决策的地位得到确立。但是,旧翰林院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主要为君主提供娱乐消遣的机构。

从五代到清朝,翰林院的政治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经历了两高三低的变化:宋朝和明初政治地位高,五代、辽金元时期和明永乐以后政治地位低。

宋代是翰林制度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这集中体现在三方面:1.承接唐朝和五代的趋势,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有截然不同的衙署。翰林学士院是起草诏书、顾问之臣的供职部门,设在禁宫之内,然而翰林院却设在皇城之外。由此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政治地位的高低。2.翰林学士院有严谨的组织结构,官位设置从高到低依次为权直、直院、学士、承旨,是中央政府正式部门。3.确立了翰林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联系,非进士不得入翰林。

辽、西夏、金、元,都是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学习了汉王朝的统治体系,全部承接了唐代和宋朝的翰林制度。承接翰林制度,是用以安定汉族的知识人士。但是各个王朝的翰林部门的名称和功能不全部相同,辽的翰林院的体质和唐朝的旧翰林院类似,院内人员和事物杂乱繁琐;所不同的是将国史院隶属于翰林院,成为国史和翰林合二为一的第一朝。西夏和金建立翰林学士院,与宋朝的类似。元立的翰林国史院,以修撰国史为主要职责。

明朝的翰林院以明成祖永乐(1403~1424年)为标志,分为前后两大时期。前期的翰林院具有唐朝和宋朝的翰林学士院的职责和功能,充当君主的辅弼,在政治舞台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后期的翰林院向唐朝的旧翰林院回归,走上了重视文化诗词,偏离政治的路线,取代翰林院的是新的近侍部门――内阁。英宗正统以后,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观书,逐步降为撰修书史、起草一般文书的普通文秘机构。清初以后,翰林院的性质和职能没有大的变化。院中无承旨,亦无学士之名,而是“定掌院学士为专官”(《清史稿》卷115“职官二”),掌院学士之外,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以及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等;院下有庶常馆、起居注馆和国史馆三机构。翰林院的主要职能是编修书籍,撰拟册文,为皇室解经讲史,以及充当科举考官等,与政治毫无关联,属于职清事简的文人闲职。清朝末年,实行政治改革,学校教育取代科举制度,与科举制度关系密切的翰林院逐步走向衰弱。1911年,清朝灭亡,延续了千余年之久的翰林制度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科举而翰林,由翰林而宰臣,这种古代士大夫人生理想的“三部曲”,也对全社会起到了文化示范作用。虽说不同朝代的翰林官的权力轻重不同,作用大小各异,但翰林的社会地位自始至终都是非常优越的,明清人甚至视“点翰林”为人生最荣耀之事。这种社会风气,在客观上有利于刺激文教事业的发达,促进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不可否认,“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显”的政策,是封建王朝借以推动文化进步的一个有力杠杆。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6

[关键词]陈宦;幕僚;特点

春秋战国以来,幕僚问题一直是中国的一种典型而有特殊意义的政治现象,尤其是天下大乱、军阀割据之时。太平天国之后的近代中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军阀或者军政集团,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幕僚群体,目前学术界着重研究近代四大幕僚群体——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四人的幕僚以及其他著名人物的幕僚,如刘建强的《曾国藩幕府》,梁勤的《曾国藩幕府》,朱安东的《曾国藩幕府研究》,欧阳跃峰的《人才荟萃——李鸿章幕府》,牛秋实的《李鸿章幕府》,黎仁凯的《张之洞幕府》,张学继的《袁世凯幕府》,阎团结的《试论冯玉祥幕僚的特点》。这些著述为研究陈宦的幕府提供了较为清晰的借鉴思路,也成为本文的写作起点和基础。本文针对陈宦主政四川期间的幕僚群体的两个特点及其影响进行一些探讨,以推进对陈宦和近代幕僚群体的研究。而值得指出的是,陈宦1915年2月20日被袁世凯内定为四川军政负责人后,他就开始组织自己的幕僚团队——建立会办行营的五大处:参谋处、军务处、秘书处、军需处、副官处,其聚集的有名字记载的幕僚就有50人之多,到1916年7月他被各方政治势力赶出四川之后,其近百人的幕僚团队解体了,所以本文选取1915年2月-1916年7月这段时间来研究陈宦幕僚团队的特点及其影响。

首先,陈宦幕僚的成份复杂,新旧杂糅、进步势力与落后势力并存,具有异质性。

从职业与出身看,陈宦的幕僚中既有从各种新式学堂毕业的人员,甚至留学归国人员,又有取得一定科举功名的人员。从各种新式学堂毕业的人员有:张联菜(1880—1966),字馥卿,山东淄博人,先后就读于北洋武备学堂(1903—1905)、北洋保定陆军大学第一期炮兵科(1906—1908)。胡鄂公(1884—1951),字新三,湖北江陵人,先后就读于郝穴预备中学堂(1906—1908)、北京江汉学堂(湖北旅京中学堂)(1908—1909)、保定高等农林学堂林业科(1909—1911)。邓汉祥(1888—1979),字鸣阶,贵州盘县人,先后就读于昆明高等师范学堂(1905—1906)、贵州陆军武备学堂(1906—1909)、湖北陆军中学(1909—1911)。季自求(1887—1944),字天复,江苏南通人,曾经先后就读于南通中学堂(1902—1903)、江南将备学堂(1903—1906)。李炳之(1882—1968),字彪臣,河北正定人,先后就读于北洋保定武备学堂(1903—1905)、北洋保定陆军大学第一期(1906—1908)。雷飙(1873-?),字时若,湖南邵阳人,曾经就读于湖北武备学堂(1903—1905.8)。刘郁芬(1880—1943),字兰江,河北清苑人,先后就读于直隶省陆军小学、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步兵科。孔繁锦(1881—1951),安徽合肥人,毕业于清末陆军讲武堂。其他如王彭年、张庆云、刘延杰、赵锡龄等人均接受过新式学堂教育。留学归国人员有:刘一清(?一?)。字杏村,湖北武昌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四期步兵科(1906.7—1908.5)。熊祥生(1880—1942),字吉安,湖北孝感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四期炮兵科(1906.7—1908.5)。王炳坤(1876—1926),字寿乾,安徽肥东人,曾经在日本留学了五年(1904—1909)。刘虎臣,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1906—1908)。取得一定科举功名的人有:骆成骧(1865—1926),字公辅,四川资中人,1893年中举、1895年中第一名进士(状元),陈宦的老师——他曾经担任过陈宦母校京师大学堂第一提调。他还是陈宦在四川期间的幕后高级政治参谋,曾经在日本考察过两年(1906—1908)。何积祜,湖南道县人,清末举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曾祖父何凌汉为探花,其祖父何绍基为进士(1836)、翰林编修,书画家,学者,其叔祖父何绍业、何绍祺、何绍京均为书画篆刻家。邓文瑗,蓝天蔚岳父,举人,河北著名书法家,尤其擅长于钟鼎文。楼蔷庵,浙江诸暨人,书法家。修承浩(1875~1953),字翰青,湖南沅陵人,1902年举人,曾经担任过广西宜山县、富川县知事,广东阳江厅同知,云南都督府副秘书长。张之江(1882—1966.5),字子姜,河北盐山县人,1899年考取了秀才。

从政治立场看,陈宦的幕僚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派:“帝制派”(旧派、北派)和“反帝制派”(新派、南派),两派围绕支持袁世凯还是支持护国军这个政治立场问题进行了剧烈的斗争。“帝制派”(旧派、北派)以张联菜为首,包括冯仲书、李炳之、熊祥生、刘虎臣、张庆云等人,大部分是北方的北洋派。“反帝制派”(新派、南派)以刘一清为首包括胡鄂公、邓汉祥、雷飙、王彭年、冯玉祥等人,大部分有过反清革命历史。曾任陈宦成武将军公署军务处参谋的张之江回忆说:“陈的左右分新旧两派,旧系以参谋长张联菜为首,是倾向拥袁世凯的;新系以总参议刘一清为首,是同情护国军的。”曾任陈宦成武将军公署军需处参谋的王彭年在1960年7月回忆道:“及筹安会起……凡筹安会傀儡场合,皆不令我参加。我等积极密谋,如何反袁,一时帝制派,反帝制派形成两大壁垒,暗斗颇剧。”1916年4月20日晚,“反帝制派”“集会于邓汉祥宅,讨论进止”。“反帝制派”采取各种措施推动陈宦宣布四川独立反袁,如屡次向陈宦分析时局、以轻重利害向他进言,最终促成陈宦决策宣布四川独立并和袁世凯断绝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四川独立反袁统一战线;担任反袁联络官,东进南下秘密联合其他反袁政治势力,为四川独立创设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张联菜为首的“帝制派”除了游说陈宦拥护袁世凯之外,还狂热地与护国军激战于泸州、綦江,如熊祥生和李炳之就与蔡锷部激战于泸州,导致护国军收复的泸州得而复失,损失惨重。刘虎臣与戴勘激战于綦江,曹锟说他“率领全团分赴合川、垫江防剿土匪,匝月以来,勤劳卓著”。熊祥生还在1916年3月27日致电袁世凯反对袁世凯退皇帝位:“忽奉撤消帝制之电,全体官兵同深愤懑……早歼巨憨,仰慰圣怀。我军休养数日,锐气全复,骤闻帝制撤消之命,官兵心无凭依,颇滋疑虑。乞诸公竭力耸动,勿轻听人言,遽变大计。务恳收回成命,以给人民之望,而系天下之重……副司令熊祥生叩。”李炳之在1916年5月10日得到陈宦在5月3日致电北京劝袁世凯退位的电文之后,马上发表《拥护中央决不听鼓(蛊)惑电》表示效忠袁世凯:“陆军部段总长,参谋部王总长钧鉴,借用唐次长定密。顷阅陈将军通电,恳求主座(即袁世凯一引者)退位,殊深骇异。吾辈始终以拥护中央为心,断不听信鼓惑谣言,现职旅第一团驻扎在重庆,其第二团之两营虽驻成都,军心可靠,请勿为念。惟此后本旅一切行动……仍恳钧座指示方针,俾资循率。毋任叩祷。李炳之叩。”尽管如此,“帝制派”还是没有阻挡住四川独立反袁的步伐。陈宦幕僚成份复杂,新旧杂糅、进步与落后并存,具有异质性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民国初期的社会是一个处于新旧交替的转型期社会,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仍然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但是政治层面与器物层面上出现了西方近代化因素。比如军队开始利用西洋、东洋的操典、器械。第二,这和陈宦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有关,久经官场的陈宦为了减少政治风险、左右逢源、进退有据,特意在幕僚中既安排拥袁的“帝制派”,又安插同情蔡锷的“反帝制派”。正如刘一清所说:“其他调用人员,亦夹杂有不少民党分子,如修承浩、雷飙等系蔡锷所荐。陈处处含有两套手法,能说他无所容心,是偶然巧合吗?”第三,这和陈宦的经历、背景、嗜好、情趣、价值取向有关。陈宦接受过几十年的儒家经典教育,并且考取过秀才、廪生、拨贡,但他又曾经就读于新式学堂,如湖北武备学堂、京师大学堂,而且追随锡良推行新政达8年之久,1911年初曾经到德国考察军事。可见,他本身就是一个新旧杂糅的人物。

其次,陈宦的幕僚具有浓郁的地缘与业缘色彩,体现了其地域主义与任人唯亲的用人特点。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僚团队具有浓郁的血缘、地缘、业缘色彩,陈宦的幕僚也具有浓郁的地缘、业缘色彩。

血缘关系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是一种最悠久、最亲密和影响最深远的人际关系,政治人物往往把血缘中的忠诚、团结带人政治领域,用人首选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员。但是血缘关系有限,况且因为地缘和血缘具有密切的联系——正如费孝通指出:“在稳定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两者是不可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与地缘的因素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所以政治精英选拔人才之时,也会考虑地缘关系。同省的人相对于他省的人更具有紧密的地缘关系,长期生活于同一环境的人,其大致相近的语言、风俗习惯,使彼此有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他们的情感容易沟通,有较强的乡土认同感。在中国的地缘关系中,省界观念最为强烈。戴季陶指出:“某省者,某省人之某省也。此省界存在于国民心脑中,实一牢不可破之怪物也。中国之国民,其爱省之心实较爱国为切……然知中国人省界之深也。试以政治之分野观察之,某省而忽出一显吏,则其相援引者,必以半以上为同省之人。太平天国战后,曾国藩执政。湘人掌权,于是国内湘人同时为督抚者十五人,其它之幕僚属员无论矣。此一事也,湘人至今以为美谈而自负焉,省界现象也。合肥李氏执政中枢,而皖人附骥登龙者复盛焉。即日之政界,其若干省有执权者居枢要,则若干省之人皆得簧缘以进,而其它省无执政者之若干省,则群嫉而忌之焉。此亦有省界之现象也。”

陈宦的幕僚团队也有这种省界现象,其幕僚中两湖同乡很多,如刘一清、胡鄂公、熊祥生、王彭年、王芗臣、马贶生、修承浩、雷飙、何积祜、王奎楼等人。

陈宦幕僚群体的业缘色彩也很浓。所谓业缘,“就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师生、上下级、同学、同事、结义兄弟、有共同兴趣爱好者等一种较为广泛的关系。这种业缘关系,虽然有亲疏之分,但情感融洽,志趣相投的,也可以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甚至可以与血缘、地缘关系相提并论”。陈宦幕府中很多人与他具有业缘关系:刘一清是他的老部下,陈宦为新军第二十镇的统制时,他是其正参谋,陈宦为黎元洪幕僚时,刘一清是其同事,陈宦为参谋本部次长时,刘一清为参谋本部的第一局局长。张联桑、李炳之、季自求、伍祥祯、冯玉祥、刘郁芬、张之江、邓汉祥、王彭年、孔繁锦均为其老部下。胡鄂公是其在黎元洪幕府中的同事。何积祜、楼蔷庵、邓文瑗是其诗文唱和之友。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7

熊雄,江西宜丰芳塘人氏,1910年初在省城南昌报考清末新军学生军时,他还是一名南京优级师范学堂的学生。他心怀梦想,投笔从戎,参加新军,挽救行将崩溃的清王朝。九个月后,辛亥革命的熊熊火焰,将他引向了民主革命的道路。16年的革命历程,使他成为1924--1927年中国大革命中著名的黄埔军校政治部最后一任主任。

熊雄原名熊祖福,字罴士、披素、介荪、壮飞,号铁血书生。生于公元1892年,即清光绪壬辰年。父亲为清末举人,生有七子四女。熊雄在七兄弟中排行第四。祖父务农,伯祖父经商。父亲系“一子双祧”,家设“培兰书室”,延请塾师,教诸儿孙读书习武。

熊雄少有大志,勤奋好学。在家塾中读四书五经时,尤喜中国历代英雄忠贞之士,抄录田横、项羽、刘邦、祖逖、杜甫、刘基、石达开和颜杲卿、许远、文天祥、秋瑾等人的诗词百余首,编成为《古今诗录》,磨砺志向。在一尺长竹板上,刻下唐朝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名句,坦陈抱负。同时,他练就了一身武术,能一跃而过连成一排的四张八仙桌。他曾要二哥、三哥放走潜入卧室拿了他身上的盖被的小偷。

1907年春,熊雄和比他年长10岁的大哥一同考取新设的瑞州府中学堂。1910年春,他独往江苏南京升学,考入南京优级师范学堂。目睹国际帝国主义野蛮侵略和清王朝的丧权辱国,他弃学投军,于1911年春成为江西新军学生军中的一名学员。

1911年10月,湖北省城武昌爆发了清王朝的革命起义,取得成功。各省革命者纷纷响应。当月下旬,江西新军与陆军小学、武备学堂、测绘学堂中一批富有革命思想的青年也宣布起义,从顺化门越过城墙进入南昌城内,攻占了抚台衙门,南昌得到光复。

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宣告结束,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诞生。从此,熊雄和其他志同道合的青年即以满腔热情追随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都督,对驻省的军事单位进行了整编,学生军改编为学兵团,熊雄成为学兵团领导者之一。

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孙中山发动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于1913年7月在上海召集南方诸省都督和主要干部举行会议,商讨以武力讨伐袁世凯。不久,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通电讨袁。皖、苏、粤、闽、湘、川六省相继响应。熊雄所在的学兵团积极投入了湖口讨袁起义的疆场。熊雄当时欣赏德国俾士麦的铁血政策,自号铁血书生,表白他崇尚武力维护共和政体。他以铁血书生之名号,抄录了当时流行的《从军乐》、《击军歌》、《祈战死》等歌曲,在讨袁军队中广泛传唱,以坚定军心,鼓励士气,焕发斗志。他的这一行动,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江西讨袁军任命林虎、方声涛为左右翼军司令。左翼军提前在九江沙河发动攻击,初战告捷,迫敌撤退。右翼军未能及时配合,丧失战机。在强敌偷袭得逞的压力下,讨袁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被迫节节退守撤至南昌。湖口起义仅仅坚持一个多月。熊雄等起义战士随、林虎、方声涛等辗转亡命日本。在东京,熊雄得以认识孙中山,他的革命行为受到孙中山的钦佩。

气焰正炽的袁世凯,于是年10月下令解散,撤销籍国会议员的资格,通缉“二次革命”参加者及所有护法人员,并与日本政府相勾结,监视所有亡命日本的革命者。熊雄于是将原名熊祖福改名为熊雄,以字(罴士、披素)行。是年冬进入孙中山在东京创办的浩然军事学校学习,在校名为熊罴士。

1916年,熊雄回国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国护法运动,先在护国滇军中工作,后在程潜护国湘军中工作,转战粤湘一带,是一位年轻有为的校级军官。

经年的国内混战,民不聊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和北京的相继激荡下,熊雄辞去护国湘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谋职务,再次走出国门留学,“为赴法勤工俭学之先锋”,接触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企图找到救国救民之路。他说,“社会革命呼声日高”,“农工实为中坚”,乡邑“尽可创设农会,兼办教育”,“劝导注意林业”,“传授植树方法”;“人人须谋自给”,“诸妇亦须谋自给”。同时又说,在法国,“处处都能够发现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劳动者的痛苦”。认定中国的出路应该是“社会革命”,“俄罗斯十月革命成功,也是一个大证据”。因而时时考虑“游俄”,亲睹社会主义革命成果。在转学柏林不到一个月内,他参加了共产党,在马克思的故乡学习马克思主义,“故成绩斐然,深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精髓与奥妙”。1923年3月,又到列宁的故乡,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及红军建设的经验。在东大学习两年后,转入红军学院学习,更是“如鱼得水”,可以对照他在东京浩然军校两年课目训练和粤湘两省护国护法三载实战之经历,自有更多的体验。

熊雄在16年的革命旅途中,曾经游学日本、法兰西、德意志和苏俄四个国家,共达8年之多,阅历非凡,学识丰富。他生长在中国封建社会,古文、武术均有扎实的基础。清末参加新军学生军后,受到了辛亥革命的民主洗礼。在讨伐袁世凯时,受到德国俾士麦首相以铁和血统一国家的政策的影响;亡命东京时,受过相当日本士官学校的军校教育;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受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和工读主义思想的影响;转学德国后,“即拟专心研究森林学”。经过多年的学习比较和多次选择,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唯一真理,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像中国这样的次殖民地国家,需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他志愿加入共产党,就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改造中国社会。这是他人生观世界观质的飞跃,也是他十多年来从事民主革命事业的一次大突破。归根结底,是他励志报国锲而不舍的结果。

1925年9月熊雄回到上海,被中共中央分配到广东工作,当月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不久参加二次东征,协助东征军总指挥政治部、一军政治部少将主任,筹组东征军政治工作,工作内容较第一次东征有了新的发展。临出发时,熊雄又被委任为归东征军总指挥指挥的宪兵营党代表,任务是“在于维持全军的军纪风纪及地方治安与临时特别任务”(语)。熊雄参加惠州战役后,以“铁血余生”笔名在《中国军人》发表《惠州战役日记》,记录了出征11日维持治安、警戒巡视、行军驻扎、军民关系、宣传教育、参与战斗、战后巡视、管教俘虏、呈报战况等情况。战后,他和政治部组织科长巡视市区状况,认为陈炯明叛军惠州守军的防守工事“较诸十二年前(湖口起义)尤为完备”。在二次东征中的总指挥及各路指挥员均没有

湖口起义的这一经历。

“我自东征归来,(1926年)1月6日即奉命为本校政治部主任”。1926年2月,熊雄奉命为军校改组筹备委员七人之一。3月,军校改组为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乃有军政学校组织大纲及全部法规(包括政治部服务细则、政治教育大纲、政治教育计划等)等的建设。1927年3月,熊雄在《我对于本校“三一”纪念的希望》中说:“尤其是在改组后,本校由单纯的军事学校而变成政治军事并重的革命党员制造所。”指明了军校实施政治军事并重的教育方针始自改组后。1927年元旦,熊雄在《一年来本校之政治工作》中说:“(过去)在学生中,为客观条件所限,尚无系统的政治教育,只有零碎的政治讨论会”,“本校改组后,教育方针的总原则,就是:‘军事与政治打成一片’。政治部依据这个原则,故对学生官长兵夫,乃有贯彻全部的政治教育计划。在学生方面,因兵科不同,而决定实施军事与政治教育的进度,例如:步炮工各科,则以十分之七为学军事的时间,余为学政治的时间,政治科则反是;经理科亦可类推。本部组织亦随本校改组,略有变更,主任副主任及秘书之下,分设总务宣传党务三科,下设七个股及四五个股级单位。全部职员已达七十余人。聘定专任政治教官和临时政治教官各十余人。”“有《黄埔日刊》由六千份增至二万六千份之多……综计八个月内,共出刊物已达千万份以上。发行地点已有三四千处,几乎普遍全中国各省和东西洋各大埠。”特设政治科,学生占第四期的五分之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教育,政治课多达26门。乃有一系列政治教育及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及其臻于完善。而这只有在广东统一、北伐进军、经费充裕、人才荟萃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

1926年“3・20”中山舰事件后,中共广东区委在军校设立中共党团,由熊雄任书记,统一负责中国共产党对军校的指导工作。黄埔支部改为黄埔特别支部,专司党的组织工作,区委向军校派驻特派员协助工作。这在新形势下,强化了区委对军校指导与支持的力量。同时,军校规定政治部对军校特别党部的指导关系。熊雄当选两届军校特别党部监察委员,使军校特别党部始终保持在左派手中,对贯彻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支援北伐胜利进军、推进国民革命运动,起到了组织上的保证作用。

1927年3月,到上海后,与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从革命内部破坏革命,广东李济深露骨地配合,斗争正在升级。中共广东区委根据中央指示召开紧急会议,设置秘密机关,采取应变措施。熊雄遵照党的指示,坚守工作岗位,保持革命警惕,以大无畏精神坚持斗争,号召军校师生掌握革命方向,布置部分党团员和左派分子转移,保存革命力量。

在阴霾四布的广东,黄埔军校特别党部于4月3日举行了全体党员大会。“一万五千武装党员一致提出拥护中央四大方案和改选反革命的广东伪省党部的议案”,“反革命的新军阀李济深等于此时遂含恨入骨”。到会还有工、农、学、青、妇、驻军、省市党部代表等五千余人,熊雄代表大会主席团致答词。他说,“今天各阶级各团体代表讲出了他们的痛苦,解除他们的痛苦是我们革命的责任。在革命发展而腐化的反革命空气正浓时,只有今天大会才能排除右倾的危险,国民革命成功不成功,就在于我们努力不努力,同志们!努力吧!”会后,举行了广州工农群众起来保卫革命胜利果实的游行示威。

4月8日,熊雄如约邀请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鲁迅来校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

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在南京另组国民政府,发出了“第一号通缉令”,公布了陈独秀、、熊雄等193人“被通缉”名单。

4月14日下午6时,李济深策划广东的“”,决定15日2时广州全市,发动,派出军舰监视黄埔海面。当晚,李济深与黄埔军校代校长兼教育长方鼎英“熟商”(本段带“引号”的词句,均出自1927年《方教育长言论集》)“处置”军校共产党人。李济深认为“黄埔军校是共产党的大本营”,害怕军校共产党影响大,左派力量占优势,不敢轻易下手。方鼎英认为,

“军校政治部诚然被共产党把持,根深蒂固”,熊雄是“公开的共党分子”,“稍一不慎,难免不演成流血惨剧”,特别是逮捕熊雄,“深恐赶狗逼墙”,“难保不打草惊蛇,暴动起来,激起大变”。于是向李济深提出“采取特殊的和缓的手法”即“釜底抽薪的策略”。“熟商”结束时已是15日凌晨,市内“枪声四起,交通断绝”,方鼎英从“广州不能回黄埔”,便去入伍生部,“下令驻省之入伍生团营执行逮捕”200余人,至“15日天明7时”,方鼎英回校“与校内负责长官再三商量”。是日深夜,方鼎英找熊雄谈话,熊雄斥责叛变革命是不共戴天之仇,表示要将一腔热血洒在黄埔岛上,与黄埔共始终。方鼎英害怕熊雄的行为会引起师生的反响,乃劝他“出国留学”,并派“校长汽艇”送他去香港。熊雄提出要光明磊落离开黄埔,行前与师生讲一次话。方鼎英召集师生于本部礼堂,熊雄勉励师生恪守孙中山遗嘱,将国民革命进行到底。到会师生列队将熊雄送至码头登上汽艇。

熊雄所乘汽艇,驶至珠江江心,即以机件失灵为由,停下检修,监视黄埔的中山舰将熊雄秘密逮捕,五月初转至南石头监狱,李济深、方鼎英导演了“放捉熊”的一幕。

熊雄一到南石头监狱,争分夺秒地继续为革命工作。最早被押解到南石头监狱的是黄埔入伍生,他们对自己年纪轻轻参加革命还没有同帝国主义、军阀走狗搏斗,就将要无声无息地这样死去,深感惋惜、不安,甚至流露出恐怖情绪。熊雄同第六期入伍生宋时轮谈话了解到这些思想情绪后,便同他们交谈,告诉他们干革命总会有牺牲,团结起来争取出狱,革命最终必定胜利等道理。并说,这次事变不是一时的风波,而是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大家要做好长期斗争的打算,要组织起来,团结群众,实现“监狱是革命者的学校”,学会与敌人作斗争。如果我能够出去,定当向党报告,给与你们指示,否则,定要千方百计,寻求与狱外党的联系。

熊雄又说,现在已被捉到手,我是迟早要被他们处死的。我除感觉到对党做的事太少以外,我对自己毫不可惜,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所做的事业是正当的,是为劳动阶级谋利益的。熊雄虽死,将会有千百万个更好的熊雄继续革命事业,革命事业将来一定要胜利,一定会成功的。你们大家自始至终都要坚持这个正义的事业,才是惟一的光明大道。

熊雄这种对党忠诚、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为同监狱难友做出了榜样;这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难友们的信心和斗志。1927年5月17日,熊雄遭到广东反动当局秘密杀害,沉尸珠江白鹅潭中,走完了他“半武人半学生”的一生,时年仅36岁。

1928年,南石头狱中难友们在共产党员的领导下,同狱方开展了数次的静坐绝食斗争,与狱外的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在狱中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特别支部,领导难友们争取改善政治犯的待遇而坚持不懈的斗争。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8

【关键词】《政治学》 理性 超越 城邦

【中图分类号】D90-05 【文献标识码】A

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

作为古希腊乃至古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所涉及的学术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他所在时代已有的全部学科,并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主要有:《工具论》、《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尤为关键的是,亚里士多德开创性地构建了他本人哲学大厦体系的基石―形式逻辑学以及著名的三段论,为西方理性文明和智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著述,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哲学分支学科,比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毫无疑问,他的哲学、政治学思想,是整个西方哲学和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驱动力。

《政治学》是公元前325年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这是古希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也是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思想以及法哲学思想的最佳蓝本。在书中,亚里士多德的讨论十分广泛,涉及了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卒于公元前322年。《政治学》成书于公元前325年,是亚里士多德晚年的著作,可以看做是亚里士多德整个思想体系的最后一块基石。由此可见,建立城邦等政治问题,是亚里士多德晚年思考的主要内容,《政治学》正是在这样经过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和深思熟虑的结果。人到晚年,思想已经完全成熟,不会再有年轻时的冲动和激情,也少了许多的幻想和思想上的飘忽不定,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坚持认为,只有年长者才是城邦真正的掌控者,老人政治一直是其所主张和赞同的。孔子也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的阶段不同,思考的问题就不同,最重要的是,面对不同问题的境界不同。

亚里士多德就是如此,在其晚年成书的《政治学》中,我们很难再看到他去讨论那些感性的或者说甚至是神秘的、形而上的东西。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例。此书大约比《政治学》早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在书中,亚里士多德的探讨方式是典型的柏拉图的方式。该书分为十卷,第一卷讨论的就是善,接下来还有道德德性、公正、有爱、正义以及幸福等。①通篇很少会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实的例子来辅证。而《政治学》则大大不同,不但用了大量的实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而且,亚里士多德所列举的这些事例,就是发生在古希腊的真实例子。难怪很多的学者都毫不怀疑地给亚里士多德安了一个实证主义先驱的帽子。这种现象,在《政治学》卷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理性的城邦

众所周知,公元前4世纪,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城邦,在发展上遇到了致命的瓶颈。整个希腊半岛几乎要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之中。社会动荡,各个社会阶层的矛盾激化。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正义的缺失。具体表现在,城邦的政治制度和理论不能实现正义和平等。维系城邦存在的基本价值和理念出现了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描述的那样。富人一旦掌握政权,容易走向寡头的方向,必然会想方设法地压榨穷人;而如果穷人掌权,就会想方设法地改变自己是穷人的这种局面,甚至是不择手段。这种不择手段的行为,是与城邦的法制和固有原则相违背的。更加可怕的是,穷人掌权以后,会出现利用政治权力,排挤富人的情况。这种矛盾,极难调和。只能寄希望于高明的政治哲学家和恰当的政治理论,来医治城邦的这些根深蒂固的顽疾。因此,在《政治学》卷五中,亚里士多德不厌其烦地讨论了各个政体的各种问题。很多学者把卷五称为政治病理学。亚里士多德就是像一位医术十分高明的医生,用实践的方法,为古希腊的政治把脉。亚里士多德视内讧为政治机体的一种疾病,从一种政体变革到另一种政体,就是前一种政体的死亡。他希望能了解内讧和政体变革的原因,从而能为政治机体的医师们―法律制定者和政治家―提供一些建议。亚里士多德在本卷的开篇,就把此卷要讨论的主要问题点明了:“我们想要处理的其他问题几乎全部都已讨论完,接下来,如曾所述,我们应调查:1、政体变革的缘由,有多少种政体,分属何类;2、每一种政体是被何物所毁;3、政体的变迁,主要是从哪一类转变到哪一类;4、总的来说维持政体的方法(ways)是什么,以及维持每一特殊政体的方法是什么;5、维持每一特殊政体的具体措施(means)是什么。”② 本卷总共十二章,所讨论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政体的内讧、政体改变的原因以及维持政体的主要措施。这些内容占据了八章之多。

关于政体的内讧和政体改变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给出了十一种(也有学者说实际上亚里士多德给出了十二种解释),并且对于每一种能够引起政体变更或者内讧的原因,都用了许多的实例来说明。③然后又从第八章开始,针对上述政体的病症,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诊断结论。

政体顽疾。病症一:琐里伊的变革(卷五1307 a40-b19);安布拉基亚取消担任官职的财产条件最终导致变革(卷五1303 a20-5);病症二:寡头主义者欺诈平民(卷四1297 a14- b1);病症三:当权者的傲慢和营私,不当的授予或剥夺荣誉(卷五1302 b5-14);平民政体中若干重要权力落入私人手中,从而使平民英雄或群众领袖有机会转化为僭主(卷五1305 a7-28);病症四:小节的疏忽懈怠逐渐积成后患终致,以安布拉基亚取消任官财产条件为例(卷五1303 a16-25);病症五:内讧虽起于琐细的动机,事情却总是乘势扩大(卷五1303 b19-1304 a17);执政团体间的自相倾轧,以雅典三十人僭政和四百人寡头统治为例(卷五1305 b22-39);病症六:民众财富积累变化而任官职的财产条件不变导致政体变革(卷五1306 b6-16);病症七:某个人或少数人所组成团体,常造成君主专制或门阀寡头政治,针对此种情况的陶片放逐是事后补救但并非良策(卷五1302 b15-21、1307 a2-5);病症八:浪费公共资源和财务,或权钱交易图谋的案例(卷五1305 b 39-1306 a 9);病症九:阶层不平衡的扩张可能引起政体变革,如塔兰顿共和政体转变为平民政体(卷五1302 b33-1303 a13);病症十:权位者的傲慢和贪墨(卷五1302 b5-10);病症十一:平民政体中内讧可由群众领袖对富户利益的觊觎或不义的侵害而引起(卷五1304 b20-1305 a7)。④

针对上述政体顽疾,亚里士多德就像一个理性的医生一样,给出了切实有效的对症良方。

对症良方。良方一:防微杜渐,禁绝一切违法,特别防范执政官在细节上的违法(卷五1307 a30-40);良方二:执政者应待民以诚(卷五1307 b40-1308 a3);良方三:平衡各阶层利益,以正义待遇外邦人,官职任期为六个月,机会平等(卷五1308 a3-24);良方四:在城邦内部中保持警戒状态和宣扬爱国主义精神,防范外敌,缓和内部矛盾(卷五1308 a24-30);良方五:统治者应当依据法律和自己的行为,防止贵族阶层间争吵和内讧,及时发现并制止党争(卷五1308 a31-5);良方六:定期修订任职条件并重估城邦的财富,并根据总体财富修正任职条件(卷五130835-10);良方七:防止特权,赏罚有节,恩威并重,主要依靠法律制度(卷五1308 b10-19);良方八:设置私人生活监察职司,提防那些私生活与现行政体不相协调的人(卷五1308 b20-24);良方九:注意各阶层的平衡,通过将官职与事权分配,调和极端两层,更关键的是增加中间阶层,调和阶层平衡(卷五1308 b24-30);良方十:立法禁贪:公职无薪,将权力与利益分离;财务公开,钱帐分离以防侵吞公款;防止执政、属官等公职人员,奖励廉洁官员(卷五1308 b31-1309 a14);良方十一:平民政体应保护富户,寡头政体应注意穷人利益,荣誉和礼仪等要在贫富之间力求平等,并应让政治权利较小的阶级稍占优势(卷五1309 a14-20);良方十二:遗产应依据血缘继承,而非遗嘱来继承、每人只能继承一份遗产,以保证分配均衡(卷五1309 a23-6)。⑤

针对城邦的各种顽疾,亚里士多德给出以上十二个良方,并坚信这十二个良方可以解决现存政体的各种病症。当然,在本卷的最后章节,亚里士多德还是回到了柏拉图。甚至是本书的最后,亚里士多德也同样地回到了柏拉图。这看似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是超越还是回归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许多人因这句话而熟知亚里士多德,也有许多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真的超越了他的老师柏拉图。特别是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用一种实证的、理性的方式讨论城邦的危机、生存和发展,因此,现代社会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思想的学者中,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包含了实证主义哲学思想的元素,亚里士多德是实证主义哲学的发源地。不管亚里士多德是否是实证主义哲学的发源地,不可否认的是,正式因为亚里士多德采用了实证的方式,来讨论政治城邦的建构问题,因此,《政治学》中论述的基本观点,被现代西方学者奉为经典。几乎没人会否认的另外一个事实就是:《政治学》是西方古典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开端。其中的开创性观点,被后来西方社会的众多学者所模仿和解读,比如托马斯・阿奎那、马基雅维利等人,在这些学者身上,都可以很轻易地发现亚里士多德的影子。

基于亚里士多德对于整个西方这种根深蒂固而又显而易见的影响,有学者断言,亚里士多德已经从柏拉图的稍带神秘的自然理性主义中走了出来,走向了现性和科学,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理性和科学的“始作俑者”。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通篇都在影射柏拉图,甚至可以说是在或明或暗地反对柏拉图。《政治学》与《理想国》相比较,《理想国》是艺术,常人很难触及,只有哲学王才能驾驭。而《政治学》就是一门科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学是一切科学和技艺中最具有权威或最主要的学术,其余各种格外为人看重的技能,如军事之术、家政之术、修辞之术等全归属于政治学之下,为其所利用。这里的“一切科学”指的是人的行动或作为有关的实践科学。实践科学主要包括伦理科学和政治学,统称为“政治学”。

看似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已经超越了他的老师柏拉图,然而,在《政治学》的最后部分,亚里士多德又回到了“音乐教育”。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城邦的政体,是一个实证意味很浓的现实政治问题。《政治学》以 “人”作为政治问题的开端进行探讨,以对教育问题的讨论作为结尾。具体而言,在《政治学》中,在诊断并给城邦开出诸多良药以后,最后一味良药,就是音教。很多人对于这样的结尾甚是疑惑―政治与音乐?两者有联系吗?当然有联系。音乐对于人来讲,其巨大的作用就在于升华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德性。如果我们把《政治学》与《尼各马可伦理学》联系起来,就会明白亚里士多德对政体顽疾给出的最后一味良药,居然是音乐教育。对人灵魂的塑造和德性德培养,是政治学中一个关键性问题。或者可以这样来证明,想要政体能健康和长久,根本上的因素就由灵魂和德性来决定。这是亚里士多德开出的治本良药。这也是《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讨论的主要问题。

因此,有的学者甚至提出,《政治学》实际上是《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前沿和导论。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关于政体问题的讨论中,如果不涉及到灵魂与德性问题的讨论,那是相当可怕的一件事。不涉及到灵魂和德性问题的政治学,显然是不完整和科学的学问。同理,城邦中,公民的灵魂和德性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政治体制,那才是顽疾缠身甚至是病入膏肓的政体。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可以拿来实际应用和操作的政治学和政治科学。现实世界的政治家或者统治者是可以参照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确立的建构城邦的基本原则和元素,建造出具有政治科学意味的城邦甚至是国家。这或许也是亚里士多德在晚年创作《政治学》的意图,其主要目标是指向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是为了教育政治家和统治者而创作的政治教科书。与之相反,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政治科学,而是政治哲学。如果从实用的角度来说的话,《理想国》真的没有什么价值。特别是在政治科学层面,不能参照《理想国》的基本理念来实现政治意图。但是,不能说亚里士多德就真正超越了他的老师。或许可以说:《政治学》告诉政治家或者统治者政治、政治科学是什么,指向的是一个城邦的建设,而《理想国》指向的是整个人类,要告知人类的是:政治、政治科学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是实然的问题,另一个是属于应然层面的。《理想国是》属于政治哲学,任何的政治科学最后都必需要回归到政治哲学。关于这一点,亚里士多德也是清楚的,他在讲述完政治科学的全部内容以后,最后一卷谈的是教育,而教育,也是《理想国》的主题,甚至可以更进一步的讲,《理想国》实际上探讨的就是一个教育问题,关于政治哲学的教育问题。

也就是说,政治的根本还是在教育,而且是柏拉图意义上的那种教育,关于这个问题,中西方是没有差异的。中国古代的先贤诸如孔子,他们一生的努力,就是在讨论教育对于人,对于政体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式的医生诊断式的政治科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十全大补丸,就如同中医理论所说的,治病的关键在于标本兼治,亚里士多德对于政体顽疾所开出的药方,是针对具体的、显现的疾病,这是城邦顽疾的“标”。如果不能发现城邦真正的疾病,即“本”,最终也是治不好病的。后来的历史中城邦的最终命运也验证了这个结果。城邦,除了看得见的政治体制和各种问题以外,除了看得见的威胁和损害政治体制的因素以外,还有很多的看不见的东西左右着城邦。这就需要自然理性而不是科学知识去把握了。政治,除了是一种科学以外,它的神秘性也是人类理性不可把握的。亚里士多德真的超越了吗?理性会给出答案的。这实际上不是一种超越,而是一种回归,一种不可避免的回归。因为,亚里士多德所坚持的科学与理性,并不可能百分之百解决政体的顽疾。最终的药方,还是教育。所以,亚里士多德只能回到《理想国》,回到柏拉图。⑥

(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研究生、保山学院讲师)

【注释】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页。

②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第148页。

④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78~248页。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9

关键词:聊斋志异;鬼哭;王七襄;本事;李荫祖;考辨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聊斋志异・鬼哭》一文,记叙了谢迁之变时,顺天学政王七襄仗剑吓鬼而反被群鬼揶揄嗤笑的故事。篇末“异史氏曰”:“邪怪之物,唯德可以已之。当陷城之时,王公势正@赫,闻声者皆股栗,而鬼且揶揄之。想鬼物逆知其不令终耶?普告天下大人先生:出人面犹不可以吓鬼,愿勿出鬼面以吓人也!”蒲松龄意在强调,缺德、无德的王七襄,拿出顺天学政的官帽,身佩能够避邪的宝剑,也不能把群鬼吓唬住,而且,无德也正是王七襄“不令终”的根本原因。蒲翁借此正告普天下的大人先生们:装作人模狗样尚且不能吓跑鬼怪,就更不要装出邪蟊鬼祟去吓唬人了。

王七襄,历史上实有其人。以往,人们对王七襄的介绍认识,大多停留于《淄川县志》《王氏族谱》等简略记载,而这些记载并未写清其“不令终”的结局及原因,并无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袁世硕在《〈聊斋志异〉时事短篇考析》(《蒲松龄研究》2015年第2期)中,弄清了王七襄于顺治十四年(1657),“以窝盗杀人及诸不法事,讯实,弃市”的结局,但是,对于王七襄所犯罪状的具体事实以及相关审理过程亦付阙如。本文拟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近读书发现的史料,对王七襄的人生履历、所犯罪状、审理过程以及《鬼哭》中王七襄的艺术形象塑造作进一步的考辩分析。

王七襄,本名王昌胤(清代避雍正讳,改书昌荫、昌印、昌允),字周祯,号七襄,明末清初淄川县忠信乡苏李庄(今周村区王村镇苏李庄)人。万历《淄川县志》卷二十八记载,曾祖王珏“为人厚恺悌,虚已如不足,修德履义,皆沉默潜行,居乡恂恂,善气迎人,与物无忤”“性好施,尝出粟贷里人之急”。祖父王敬任太医院吏目,伯祖王政为省祭官,叔祖王教隆庆五年(1571)高中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忠直耿介,清廉自守。兄弟三人耕读传家,忠孝立基,对后世影响巨大,自此开创了苏李王氏家族百年科甲的先河。

父亲王所须,字衡吾,号斡宇,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癸卯科举人。初任北直隶河间府南皮县知县,三年考满,赠封父母。《南皮县志》云:“公起家勤俭,治邑亦然。而抚恤贫民,礼贤下士,尤切切焉。时征调多端,顷刻立办。邑人为立生祠,春秋尸祝焉。”后来调任交河县知县,政绩突出,入祀名宦祠,享受百姓的生祀。后来,王所须升任山西大同府应州知州,授奉训大夫,大约在崇祯九年病逝于官署。护送灵柩返归故里时,应州父老披拥于道,各致奠以去。王所须有子十人:启胤、肇胤、升胤、鼎胤、昌胤、永胤、新胤、笃胤、祚胤、诜胤。其中,成进士者三(鼎胤、昌胤、新胤),贡生三(肇胤、永胤、笃胤),余皆诸生,是苏李王氏家族中科举最盛的一支。其中,王昌胤是“一门三进士”中最早考中进士步入仕途的。

乾隆四十一年《淄川县志》,在卷五《选举志》对王昌胤有简略的记载:

王昌荫,字七襄,所须子。丙子科(举人)。崇祯丁丑刘同升榜,授固始知县考察。顺治甲申起户部主事,擢福建道御史,巡按山西,提督北直学政。

近年编修的《苏李王氏家谱》对王昌胤介绍如下:

行五,昌荫,字周祯,号七襄,明崇祯丙子(1636)举人,丁丑年(1637)进士。初任河南固始知县,调清苑保留固始,邑人为公立生祠。改调山西河曲未任,升湖广武昌府监纪厅。顺治甲申年(1644)行取户部山西司主事,升陕西临巩佥事,留升户部陕西司郎中。考改福建道监察御史,巡按山西,督学顺天、北直。丁内艰,回籍。配曹氏,例赠宜人;王氏,例封宜人。子一,广铨(嗣肇荫子)。

上述记载,可能出于对长者讳,并没有揭示王昌胤的“不令终”,而且与当地广泛流传的王昌胤的许多传说故事也大不相同。有关王昌胤的传说故事,主要见于郑峰主编的《淄博历史人物》、孙方之主编的《周村历史人物》以及李国经的《於陵故事》等书。这些传说故事,有的讲王昌胤聪颖早慧,小小年纪就考中进士,太后认其“干儿”,皇帝御赐“并肩王”;有的则是说其横行乡里,欺男霸女,害死母亲,霸占侄女,最后被嫂子和乡亲们用摊煎饼的竹枇子杀死。这些传说似乎又在印证着蒲松龄之所言不虚。

按理说,蒲松龄对王昌胤不会很陌生。据袁世硕考证,康熙初年,蒲松龄曾在王昌胤之弟王永胤(印)家中短期做过私塾先生,其时距王昌胤死也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而且蒲松龄与王永胤(印)友情甚笃。王永胤,号八垓,王所须六子。他曾选定《为人要则》十二题,请蒲松龄作释文以教育族人。后来,蒲松龄又到距离苏李庄不远的西铺毕际有家坐馆三十余年,而毕际有的第一任夫人就是王昌胤的妹妹。蒲松龄如果有心弄清王昌胤“不令终”的死因及状况,是很有条件的,甚至蒲松龄可能就非常了解王昌胤的详细情况。那么,他故意不说清楚的原因,仅仅是为了给王永胤、毕际有等人一点情面吗?

担任山西固始知县,是王昌胤走上仕途的第一步。顺治十六年《固始县志》卷五《官师志》记载:“王昌胤,山东淄川人,由进士崇祯十一年任。”而继任者“时敏,南直常熟人,由进士崇祯十三年任”。可见,王昌胤任固始知县两年。此外,则无记载。

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淄川城被李自成的小股部队占据,横征暴敛,逼饷肆虐,当时王昌胤正归居乡里。辽东巡抚毕自肃长子毕际f在其著作《讷庵痴语》(手抄本)中记叙了当时有关王七襄的情况:“归未久,淄城伪官至,士民迎谒甚恭。镇店各立黄旗,书‘顺’字,衙役投入者数百名,势赫如也。三日后,官入省谒防御使,皆伪设也。归之日,按籍请绅入城……次日,同诸绅公会合县大集,聚谋曰:擢长于辞令者居前,非王七襄不可,孙龙老佐之。伪官尚以礼见七襄,反复数百言,伪官问答一二语而已,既命诸绅宿东司。众以暂归办饷为请,官勉应之。又次日,渐有上饷者。”当时,王昌胤以其长于辞令、才能出众,被乡绅们推举为代表,与大顺政权任命的官员交涉办饷事宜,与他一同去交涉谈判的“孙龙老”,即崇祯时期被夺官为民的淄川(今属博山区白塔镇大庄)孙之獬。

清朝定鼎后,王昌胤以户部主事起,顺治二年五月丁亥(初六),升“户部主事王昌允为陕西按察使司佥事、临巩兵备道”(《清世祖实录》卷之十六)。七月乙丑(初十六),“户部郎中王昌允为福建道监察御史”(《清世祖实录》卷之十九)。冬十月庚辰(初二),“遣广东道御史王昌允巡按山西”(《清世祖实录》卷之二十一)。顺治三年十二月初一,“山西巡按王昌允疏报;灵石县举人王之度母牛氏,夫故,氏年二十五。励志矢节,训之度登贤书,逆闯逼授之度伪职,诫不令受。守节五十年。崞县生员亢守节、继妻丁氏、年二十九夫故。训孙发潜入泮,守节四十年。请照例旌表。章下所司”(《清世祖实录》卷之二十九)。顺治四年二月癸酉(初二),“遣福建道监察御史王昌允提督顺天学政”(《清世祖实录》卷之三十)。顺治八年闰二月甲戌(初二十七),都察院甄别台员,拟应差用者二十二人,应内升者二人,应外升者十一人,应外调者四人,应降用者五人,应革者八人。王昌允(胤)在应革职的八人之内。“疏入,报可”(《清世祖实录》卷之五十四)。顺治十四年二月丙戌(初十三),“革职御史王昌允以窝盗、杀人及诸不法事,讯实,弃市”(《清世祖实录》卷之一百七)。

由上可知,《鬼哭》说王昌胤“不令终”是于史有据,也是和民间传说大致吻合的。

关于王昌胤顺治时期的为官状况,《清世祖实录》等并无过多记载。而在山西人李中馥的《原李耳载》中,记载了有关王昌胤任职巡按山西监察御史的一件奇事。文章写道:守道娄惺伯,楚人,喜交游,重然诺。后转按察使,与巡抚王七襄常常意见相左。王七襄是个“险谲”之人,“阴以诽刺[中丞申公朝纪”,暗地里捏造事实诬陷娄惺伯,蛊惑中丞申朝纪。申公相信了王七襄的话,极为恼怒,搜罗道听途说之事,上奏“七可斩之疏”弹劾娄惺伯,使其含冤而死。当时申朝纪年正壮健,自枉杀娄公后,其长子无日不见鬼,以怪病早卒。不两月,申朝纪每晚见娄公索命,不能安寝,内则家人环侍,外则标兵环宿。后至大同任职,则白日见娄公对立案前,并饮食不得自如,卒为娄公生擒之。申朝纪死后,继任者是祝公。莅任两月,一夕,梦一人披发跣一足,身中材,跪请曰:“我是娄观察使,为人陷害而死,今对簿公堂,请将以前卷宗出示给法官,不必劳驾您捡发卷宗,只是允许掌管案卷的司吏查阅就行。”祝公梦中呼吏捡与,遂谢而去。次日早晨,祝公问其官吏,得知娄观察使中等身材,当年受刑时,只有一只脚穿着鞋。祝公感叹说:“异哉,孰谓幽冥可欺哉!”作者最后写道:“王七襄亦坐事论斩,并籍其家,安知非卷宗质对后所处分耶?”《原李耳载》作者李中馥,字凤石,山西太原人,天启甲子举人,一生不仕。《原李耳载》所记,多为作者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山西太原及相关地区的政治、经济、习俗以及李自成起义、姜事变等,对研究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极有参考价值。李中馥说王昌胤品性“险谲”、中伤贤良,以及“坐事论斩,并籍其家”的结局还是可信的。

而王昌胤所做的“窝盗杀人及诸不法事”,更多的还是在他革职回乡之后,弹劾剪除王昌胤的重要人物则是时任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的李荫祖。

李荫祖(1629-1664),字绳武,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总督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湖广总督、加太子太保,顺治末年病休,康熙三年卒。他关心民瘼,赈灾安民,惩罚贪官,颇得人心,他的六卷《总督奏议》是研究清初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有关地方史珍贵的参考资料。大学士魏裔介在《李绳武制府奏议序》中写道:顺治时期,“每廷推廷议,未尝不服公之议论侃爽,识鉴明决。节制三省,适当兵革之后,民多失业,榆园曹濮西山一带,盗贼窟穴,河患水决,下民昏垫,苞苴积习,洗濯难清。公用剿用抚,无不荡平。纠参贪婪,剪除大憝,如方大猷、王昌印等非公莫能除其害也。伊时三省之民如安于G席之上”(《兼济堂文集》卷七)。从魏裔介的文章可以看出,王昌胤当时已被人们列入“贪婪”“大憝”之列。

李荫祖弹劾惩处王昌胤的奏疏保存于他的《总督奏议》中,共两篇,题目都是《首逆成仇疏》,分别在卷二和卷三,时间是顺治十三年二月和五月。两份奏疏详细介绍了对王昌胤案件的审理过程。

王昌胤被查办惩处,起因于王履胤的告发。“王履胤,贡生,字一凫,命锡子”(乾隆《淄川县志》卷五《选举志》)。他与王昌胤“初亦声势相倚,继则反戈相向,总因擒杀党盗王世白构此仇怨耳”,王昌胤“乃乘机而挚其兄,逼其嫂,掠其家资,纵仆奸其诸妾,以致聚积一空,沦亡五命”(李荫祖《总督奏议・首逆成仇疏》卷三)。于是,王履胤就以窝逃、通匪、杀人等罪名向官府告发王昌胤,最后惊动了朝廷。顺治皇帝着令山东督抚按“严审虚实,确认具奏,如诬反坐”。李荫祖时任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对王昌胤的恶迹早已廉访,“久积于中”,此时正以料理军需暂驻于济南。顺治十三年二月,李荫祖会同山东巡抚、巡按,遍集司道府厅各官审理了王昌胤,第一份奏疏就是汇报此次的审理情况。这份奏疏中主要核实的罪状有三件事:一是王昌胤借口招安,“招纳亡命”“藐法庇盗”;二是私持县官印票,“明派百姓为之修筑私圉”;三是霸占曹焕宅地,非法强占。即此三事,就证明其“玩弄官司于股掌,侵凌百姓如鱼肉”。此前,他还因私藏马匹枪炮被羁押于监,“昌胤神手通天,谋删原卷,竟尔漏网”,通过贿赂官员删改案卷而得以逃脱。另外,奏疏中还涉及其侄王广镇(顺治五年举人、时任国史院中书)仗势霸占民女为妾,王昌胤令胞弟王永胤冒籍陵县、妻弟王进绩冒籍黄县而获取贡生等。李荫祖认为,“昌胤恶以济贪,因贪愈恶。膏腴连数郡之产,壮丽拟城郭之观,结盗贼以壮声援,肆残杀以张势焰。财可通神,恶能慑众。被害者嗫嚅而不敢言,承间者逡巡而不敢究。非仰仗皇上之威灵以慑其魄,恐人心之疑畏不敢质,而昌胤之罪状终难问也”,并且“昌胤一日不除,东土一日未安”。因此,希望朝廷“逐款研究,依律定罪,歼此巨憝,以除大害,庶人心定而地方安矣”。

不久,李荫祖再次奉旨,于四月十九日齐集山东按察司胡文业、东昌道刘达、兖东道王胤祚、济南道毕振姬等人,对案件详加审理,并上呈第二份奏疏。这份奏疏认为,“王昌胤宅心贪暴,赋性奸撸始以贪横而败官,继因败官而愈横,最重者莫过于通贼、杀人二事”。通贼一事,主要是指王昌胤与巨盗王世白、杨文业、孙志洪、刘标等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王世白,“绿林巨寇”,督工挑白家庄(今商家镇白家庄,王七襄之别业)之壕,率众起西河井之银,伙劫银鞘,书送真定。“是世白倚昌胤为护身之符,而昌胤借世白为肆暴之助”“王世白、孙志洪等人为东省大盗,肆虐于青齐之间,势难向迩。昌胤乃联为腹心,处以堂奥”。王昌胤的仆人门客也倚势横行,略无顾忌,劫杀、抄抢、奸霸、吓索,贪暴肆虐,劣迹多端。杀人之事,主要指杀死已被招抚的曹灼、梃毙佣夫姚泽成、使群仆殴杀王获锡等。至于“吓韩源之银,霸曹焕之庄,占毕际s等之宅地,骗马云鲸等之银物,抢布店之货财,夺商客之珠玉,又其恶中之余绪也”“不特受害者咸腐心切齿,涕泗交流,即旁观者亦皆裂发碎指,数行泣下。人怨久深,天刑宜报。若不扑杀此獠,东土尚得一日有宁宇哉?”经过两次审理,最终的审判结果是:王昌胤与巨盗杨文业、曹光通、刘标骈首弃市,仆人王京处以绞刑,对王永胤、王广镇、顾准等十多人据其罪行分别处以杖、徙、革职、除名、罚款等。

五月,李荫祖上呈奏疏后,顺治皇帝要求“三法司核议具奏”。经过半年多的审讯复核,于顺治十四年二月丙戌(初十三),对“革职御史王昌允以窝盗、杀人及诸不法事,讯实,弃市”(《清顺治实录》卷之一百七)。关于王昌胤的生年,郭大均认为是万历四十五年(1617)(郑峰主编《淄博历史人物》下册第151页,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但李荫祖在《首逆成仇疏》第二份中说当时王昌胤“年四十七岁”,可知其当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就一般而言,李荫祖的奏折是对王昌胤的“审判书”,对其年龄当不至弄错,更为可信。王昌胤卒于顺治十四年,卒年四十八岁。

根据以上内容,王昌胤的生平履历可概括如下:

王昌胤(1609-1657),清代避雍正讳,改书昌荫、昌印、昌允,字周祯,号七襄,山东省济南府淄川县忠信乡苏李庄(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苏李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丙子科举人,翌年丁丑科进士。初任河南固始知县,邑人为立生祠。改调山西河曲未任,升湖广武昌府监纪厅。顺治元年(1644)行取户部山西司主事,顺治二年(1645)五月升陕西按察使司佥事、临巩兵备道,七月为福建道监察御史,十月巡按山西,顺治四年(1647)二月提督顺天学政。顺治八年(1651)闰二月都察院甄别台员,王昌胤被革职。顺治十四年(1657)二月丙戌(初十三),“革职御史王昌允以窝盗、杀人及诸不法事,讯实,弃市”,卒年四十八岁。

对文学作品中人物、事件等“本事”的考辩,乃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体味感悟作家在把生活经验转化为艺术形象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匠心,这才是考辩的本意与价值所在。本文对王七襄本事的考辩,也意在于此。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10

关键词:宋代;游士;游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6—0162—03

游学①在宋代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文化教育现象,但目前对宋代游学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缺乏②,鉴于此,本文拟以宋代游学活动为讨论对象,以期对宋代游学这一重要文化教育现象的研究有所推动。

一、宋代游学活动概况游学活动在宋代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立国到庆历兴学之前的80多年里,由于官学教育的缺失,游学活动在这一时期比较兴盛;庆历兴学后的一段时间内,出于地方保护等方面的考虑,政府曾对到地方官学的游学严令禁止,但民间游学现象依然没有断绝;北宋末期特别是南宋时期,官学教育逐渐式微,书院与私学却异军突起并大量接受游学者,游学活动重新盛行。

(一)官学游学活动

两宋时期的官学不仅拥有规模大、教学设施完善、教学水平高等优势,其生徒还享有获取生活补助、免役、免丁税等特权,如太学“所给学廪,动以万计,日供饮膳,为礼甚丰”③。而州县学“曾经公、私试者复其身,内舍免户役”④。因此官学成为有志于举业的士子游学去向的理想选择。

1.游于中央官学。宋代中央官学主要包括国子学、太学以及武学、律学等,由于“宋朝的国子学,虽名为最高学府,实则徒具虚名”⑤。太学逐渐成为中央官学的核心,在这里不仅能聆听许多知名学者的教诲,还能结交举国异能之士、贵族官僚子弟,为将来的仕宦生涯打下基础,因此太学就成为游学者的向往之地。如“黄履字安中,邵武人,少游太学,举进士”,“崔与之字正子,广州人”,“不远数千里游太学,绍熙四年举进士”。⑥沈君与“家饶于财,少游京师入上庠”⑦。游于太学的儒士如果学问出众,不仅能增补为太学生,还可以被授以学职,甚至获得殿试机会。如著名理学家程颐在十八岁时游于太学,胡瑗“得其文,大惊异之,即延见,处以学职”⑧。值得注意的是,宋代许多大教育家如胡瑗、孙复、石介、程颐等都曾任教于太学,他们对太学教学质量和声誉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胡瑗“居太学,其徒益众,太学至不能容,取旁官舍处之”⑨。

2.游于地方官学。地方官学的游学活动因政策等因素的限制而略显曲折。庆历兴学之后,州县学游学曾被官方严令禁止,如“庆历五年三月诏天下见有官学,州县自今只许本土人听习,若游学在外者皆勒归本贯”⑩。禁止游学地方官学主要源于以下几点:一是各地兴学的需要。宋政府认为各地尤其是文化落后地区兴学需有生源保障,而士子远游他乡就会造成本地人才的流失,于是下令禁止游学。二是出于地方保护的需要。三舍法在州县学施行后,官学成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地方政府从而排斥游学者,维护本地利益。三是为了避免举子冒名占籍。宋代科举考试中存在一个解额分配的问题,解额即各地向朝廷推荐参加省试举子的名额。如“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是十人取一人”。在此背景下,许多学子为获得省试机会,游学至解额人数较多的州县,伪造户籍。而恰在此时,有一些地方官以兴学为名,不加甄别地增加游学者的数量以提高个人声望,并借机聚敛民财,“使四方游士竞起而趋之,轻去乡闾,浸不可止”,这也成为政府禁止游学的导火线。但随着士子流动性的增加,限制游学的禁令逐渐成为一纸空文,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官学率先支持游学,如苏州州学于庆历中“养士至百员,亦有自他郡至者”。

(二)书院游学活动

宋代官学在发展中逐渐变成以追逐名利为专务的“声利之场”,因此官学渐被许多“有志于道”的游士所鄙弃。官学的衰落使学子开始把目光投向各地书院。许多著名学者兴建或主持的书院由于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较高,并且拥有一定的学田作为收入来源,可以在物质上支持游学,因此备受学子瞩目。这些书院在名师硕儒与游学之士的共同推动下不断发展壮大,往往成为一地学术、教育之中心。如桃源先生王说以其旧宅建桃源书院,聚徒讲学,游学者云集于此,号称“小邹鲁”,宋神宗亲笔御书“桃源书院”给予褒奖。

书院还实行讲会制度,邀请名师前来讲学,允许不同学派自由争鸣,师生之间亦可以互相问难论辩,这不仅能消除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也极大地开阔了游学者的视野。如陆九渊主持象山书院,“每开讲习,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从游之盛,未见有此”。值得一提的是,书院中的师生关系一般比较融洽,千里迢迢前来游学的儒士往往能在书院中感受到异地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发自内心地形成尊师重道的传统,这种情况与官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私学游学活动

由于民间私学门槛较低、教学设施简陋且教育实施者的水平有限,因此往往为游学者所不取。不过仍有两类私学颇受游士青睐:一是富家大族所创办的家塾、义塾;二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名士硕儒创办的私学。

富家大族所办私学不仅有能力聘请一些地方名士前去授课,还能为游学者提供食宿等便利条件,因此也成为儒士游学的一个重要选择。如黄庭坚家族在居住之侧的山中建家塾,“开两书堂,以教子孙,养四方游学者常数十百”。由于有四方学者的参与,外来才俊与本族优秀子弟在互相切磋砥砺中不断成长,最终取得共赢的局面。

名士硕儒创办的私学也是游士瞩目的焦点。如戚同文“筑室聚徒,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其中“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皆践台阁”。同时,名师对游士的挑选也很严格,他们一般只接受服膺自己道德学术的儒士作为弟子。如被称为“醇儒”的余姚人胡宗伋,一生“笃于道德性命之旨”,“其交游子弟,非是莫取”。

二、宋代游学活动的特点

(一)游学内容远比前代丰富,大大突破经学藩篱

自汉代以来,经学一直是游士们关注的焦点,与前代不同的是,宋代游士除诵习儒家经典外,还十分重视其他学派与一些实用知识。如主持华阴县学近20年的名士侯可“于礼之制度,乐之形声,诗之比兴,易之象数,天文、地理、阴阳、气运、医算之学,无所不究”,“自陕而西”的游士“多宗其学”。王安石为相时曾把道士李士宁聘至家中,“馆士宁于东府且半岁,日与其子弟游”。寇准年少时“好游佛寺,遇虚窗静院,惟喜与僧谈真”。以上可知,游士所学内容已远远突破了儒学的藩篱,天文地理、阴阳历算、律令医学、琴棋书画、佛道之学等统统进入他们的视野,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才得以传播和延续。

(二)游学目的更加功利与务实

宋代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彻底打破了严格的门阀贵族的限制,显示出一种平民化的趋势,士阶层也呈现出开放的形态,“凡业已仕宦或以治学为业的读书人,都可称为士人,均属士人阶层”。这些变化使士人数量大增,直接的后果是把本来就有限的政治出路变得更为狭窄,竞争更加残酷。科举入仕成为大多数士人一生唯一的追求,他们的游学活动也主要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但也有一部分儒士出于“为往圣续绝学”的强烈使命感而外出游学。如周南,“游学吴下,视时人业科举,心陋之。从叶适讲学,顿悟捷得。每以世道兴废为己任”。他们潜心学术,遍寻名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和前代游学一样,宋代游士中也不乏以漫游名山大川、考察各地民风民俗、开阔视野为目的的情况,如郑樵“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但总体来说,在沉重的入仕压力与强烈的文化使命感的召唤下,儒士们的游学活动和以往相比逐渐少了一些闲情雅致,多了几分功利与务实。

(三)游学阶层以贫寒之士居多

宋代游士虽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但他们中间寒士占很大比例,这也是宋代游学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寒士的增多与宋代民贫现象密切相关,再加上宋代科举取士采取不问出身的原则,导致了读书业儒的队伍中出现了大批寒士。他们没有条件通过进入官学、家塾或义塾来完成学业,只能主动地走出家门寻求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改变自身的处境。

寒士外出游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们需要克服许多现实的困难:其一是游资问题。如范仲淹在主持睢阳官学时,孙复因家贫两次来求游资,范仲淹每次都“赠钱十千”,后来闻听孙复被朝廷召至太学教授《春秋》,他不禁叹曰:“贫之为累大矣,倘因循索米至老,则虽人才如孙明复,犹将汨没不见也。”其二是人身安全问题。由于游学者所游之地一般离家较远,再加上社会治安问题,因此他们随时都有可能遭遇不测。如邵雍“既长,游学晋州,山路马突,同坠深涧下,从者攀缘寻,公无所伤,唯坏一帽”。其三还要忍受与亲人的离别之苦。胡瑗年少时游学于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中,不复展,恐扰心也”。

不过,宋代社会对寒士一般是持同情和资助态度的,除了官学、书院和义塾主动接受游学者外,一些有条件的富人及官僚士大夫也会提供力所能及的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如范仲淹“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银匠李浦,“喜与进士游。河东举人入京师者,至怀州必投浦”,“量资给以津送其行。时人谓之结秀才缘”。这些资助者资助的目的不一,有人出于爱惜人才或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而资助,但也有人则是出于长远投资的需要,因为这些寒俊之士作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军,随时都有通过科举考试而“登天子堂”的可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三、游学活动对宋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游学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教育活动,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游学活动弥补了地区之间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推动了教育的平民化。虽然宋代士人游学的初衷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境遇,但游学的盛行客观上有利于全国范围内文化与教育的交流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各地教育发展的差距,有力地提高了宋代官学、书院以及私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游学突破了正规教育的藩篱,为更多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成就了大批渴望读书业儒而受业无门的有志之士,许多大师硕儒如胡瑗、孙复、石介、程颐、戚同文等就是在游学的磨砺中脱颖而出的。因此游学活动对宋代教育的普及与平民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游学活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游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它的目标主要指向当代的名师大儒,游学内容也自由广泛,游士中很多人都是胸怀志向、意志坚定的寒俊之士,因此,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就在一定程度上落在这些游士的身上。

再次,游学活动的兴盛推动了宋代儒家道德教化重心下移和尊师重教风尚的形成。宋代游学活动的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因此游学并不危及国家的思想统治,反而有利于当时的社会教化。正是在游学者的学习与传播下,儒家的伦理道德才被全社会更广泛地理解和接受,也使政府得以借助游学这种民间教育方式向民众普遍灌输伦理观念,从而使人们更加自觉地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同时,由于游士一般都会主动选择心底敬仰的学者为自己授业,因此极易形成尊师重道的传统。如石介往泰山拜孙复为师,执弟子礼甚恭,“执杖屦立侍复左右,升降拜则扶之,其往谢亦然”。宋代尊师重教的风气盛行,也使得更多的名士乐于以教授生徒为业。

最后,游学活动也有其消极方面。在宋代,一直有一批失意的游士游走于州县之间,充当地方官府的幕僚,成为把持州县大权的猾吏,一小部分人甚至通过聚众闹事、点评时政、叛国投敌、揭竿而起等方式来发泄不满。同时,一些士子借游学之名,奔走于权贵名流门下,媚颜屈膝以求进,借以谋得科举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举的不公平性、助长了士人奔竞之风。如吕公著“素喜释氏之学”,官至宰相后“务为简净,罕与士大夫接”,但“惟能谈禅者,多得从游”,“于是好进之徒,往往幅巾道袍,日游禅寺,随僧斋粥,讲说性理,觊以自售,时人谓之禅钻”。

虽然游学活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总体而言,游学在宋代社会是被认可的,诚如胡瑗所言:“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为有益于学者矣。”一代大儒朱熹亦认为:学者局促一隅,“孤陋寡闻,易致差迷,无从就正”,“须出四方游学一遭”。游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学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宋代的教育、文化甚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