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比对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2 11:11:52

低保比对工作总结

低保比对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主观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主观幸福感;低保家庭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开始凸现,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为保证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国家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这一制度的推行,城市中形成了一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特定的群体,作为城市居民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是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或下岗失业、生活困难,或年老失去劳动能力等,造成生活没有着落,只能依靠政府发放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在基本生活有了制度保障的前提下,他们如何评价自己及家庭的现有生活?影响他们对自己及家庭生活质量评价的因素是什么?这都是本文将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西方学者大都倾向于用反映人们生活态度和满意度的主观指标来测量与评估生活质量,因而他们积累了大量关于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其中又以对主客观两类指标间联系的研究最为广泛。坎贝尔的研究发现,客观指标对主观生活指标的解释充其量只能达到17%左右。[1]他又提出了关于主观生活质量的“差距解释理论”,即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期望与现实差距越远,主观满意度就越低,两者呈负相关;现实状况的改善与过去状况、他人状况等比较,参照标准的差距越大,主观满意度就越高,两者呈负相关。[2]Veenhoven通过对93个国家的主观生活质量调查,发现HLE(即幸福生活预期)与失业、国民收入、收入平等或者人口特征并没有特别大的联系,教育对满足和幸福也没有影响。[3]蒂埃纳(Diener,1993)发现收入同主观幸福受益指数的关联值非常低(r=0.12),当人均收入达到6000—8000美元,主观幸福受益指数几乎没有变化。[4]埃德格顿(Edgerton,1990)指出:对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报告更多地取决于个人内在的性情而不是外部条件,对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与生活条件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当然,也有些研究者得出了与上述结论相反的结论,他们发现满足感、快乐感具有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5]戴维斯也指出经济收入、婚姻情况、社会认可、受教育水平与幸福感、满足感有显著相关。

高(Kau,A.K.,1995)关于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也较具代表性。其研究发现,新加坡人对他们的家庭生活最满意,对教育尤其是学校生活最不满意。在13个领域中,新加坡人对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排序如下:健康的身体最重要,幸福的家庭生活次重要,工作场所良好的氛围和优美的环境第三重要;而拥有更多的金钱和物质财富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并不大,在所有的领域中排在最后;生活满意度与人口特征没有明显的相关性。[6]

我国学者关于生活质量的大规模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林南利用天津和上海的生活质量调查数据,得出如下结论:“决定生活总满意度的主要是对家庭生活、职业状况和生活环境这三个方面的满意程度”。卢淑华、韦鲁英根据北京、西安、扬州三市抽样调查资料,探讨生活质量模式,除引入客观指标外,还增加了参照标准对主观生活质量指标的影响这一项,指出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由于参照标准的存在可能会发生分离。此外我国学者还作了不同地区主观生活的比较研究。如易松国、风笑天关于武汉、北京、西安三地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比较。

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他们主要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从总体上对城市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的研究,较少针对某一具体对象,某一特定群体进行主观生活质量状况的实证研究。在所有对特定群体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中,以城市低保家庭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则更为少见。

本文一方面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试图以一个独特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即城市低保家庭,分析其主观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也欲将研究结果与前人结论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性。同时,通过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档案获得第一手资料,运用社会学相关方法和理论,对城市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对“城市低保家庭”的界定

城市低保对象指持有本地非农业户口、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2006年底南京城市低保对象保障标准为每人280元),而这些低保对象所在的家庭则为城市低保家庭。

2.对“主观生活质量”的界定

主观生活质量是指将研究生活质量的重点放在人们的主观感受方面,以个人幸福作为研究的中心和出发点,从反映人们生活的舒适、便利程度方面来解释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7]学术界常用“主观幸福感”作为评估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8]

(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为了解城市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我们在对城市低保家庭及主观生活质量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环境生活满意度、工作生活满意度、家庭生活满意度、社会交往满意度和健康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来探讨他们对城市低保家庭的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问卷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低保家庭的基本状况,二是对五个方面的生活满意度的操作化后形成的具体指标。如工作生活满意度下面又分为自我实现和发展、待遇满意度、工作条件和工作压力这四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了工作兴趣、工作中是否获得奖励、参与管理机会、工作待遇等一系列具体的指标。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街道的低保家庭。根据江苏省民政厅的资料,截止到2006年12月,孝陵卫街道的社区共有低保户381户,共计689人。具体分布如下:孝陵卫西段社区有低保户42户、晏公庙村西社区有低保户15户、小卫街社区有低保户19户、南农大社区有低保户2户、康定里社区有低保户56户、铁匠营社区有低保户16户、钟灵街社区有低保户36户、童卫路社区有低保户61户、理工大社区内有低保户13户、沧波门社区有低保户17户、农科院社区有低保户22户、孝陵卫东段社区有低保户25户、晏公庙社区有低保户57户。

根据样本规模计算公式计算样本量,并考虑实际情况,最终决定在总体中选取150个低保家庭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容量。对这150个低保家庭的抽取,遵循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首先,研究人员从孝陵卫街道取得一份孝陵卫街道所有低保家庭的名单,此名单即为本次抽样所依据的抽样框。然后,将取得的名单一一按顺序编号。接着严格随机数表抽样原则,选择出足够数码个数,并根据选择出的数码最终抽出样本,即150个低保家庭。考虑到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出现被访者拒访的情况,因此在抽取了150个样本后,我们还准备了20个备用的随机号码,以便出现拒访后能够迅速从备用号码中补充样本。

采用社区入户调查的方式。入户以后,选择低保家庭的户主作为问卷的填答者,因为户主承担了维持一个家庭生计的主要责任,因而对低保家庭生活的现状和感受有更深的体会,更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5份,有效回收率为90%。

2.资料分析方法

所有调查资料录入计算机,并借助于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三、城市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调查的相关结果及分析

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呈现样本的基本情况,其次探讨总体满意及影响因素,最后探讨各分满意度与总体满意度的关系。

(一)样本特征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得到了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样本基本情况

变量具体指标百分比(%)

性别男61.2

女38.8

年龄40岁及以上70.9

40岁以下29.1

文化程度文盲2.0

小学32.7

初中37.0

高中(含中专或职高)20.0

大专4.2

构成类别三无人员0.4

残疾人12.5

患重大疾病人3.3

其他无劳动能力人员39.8

有劳动能力人员44.0(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占20.3%)

两劳释放人员9.7

婚姻状况未婚8.1

已婚56.9

离异9.7

丧偶25.3

在性别方面,调查对象中男性所占比例较女性高22.4个百分点。在年龄方面,40岁以上人员占全部低保对象比例的70.9%,其中以40至50岁年龄段的人(4050人群)最多,占32.1%,而40岁以下的人员在全部低保对象中所占的比例则为29.1%。在文化程度方面,2.0%的为文盲,32.7%的为小学程度,37.0%的是初中程度,20.0%的是高中文化程度,仅有4.2%的为大专水平,享受低保人员的文化水平总体比较低。孝陵卫社区低保家庭中人员构成主要是三无人员、残疾人、患重大疾病人、其他无劳动能力人员、有劳动能力人员及两劳释放人员,分别为0.4%、12.5%、3.3%、39.8%、44.0%、9.7%。在婚姻方面,已婚和丧偶的情况比较多,离异其次,未婚所占比例最少。这也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在我们调查的135户低保家庭中,家庭户均人口为3.36人,家庭人口较多。就业者负担系数[(家庭人口-离退休人口数)/就业者人数]为3.5,而孝陵卫社区居民家庭平均负担系数为1.7;也就是说,每个低保家庭的就业者所负担的人口比全区就业者平均负担水平高出1.8。由此可见,低保家庭中就业者所承担的生活压力和家庭责任较普通家庭更重。同时很多低保人员在享受低保后仍积极寻找工作和其他收入来源,占被调查人员的89.7%。在调查过程中笔者还了解到,低保金只能够解决低保对象的一部分生活问题,低保对象还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其他优惠措施。

(二)总体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是首要关注的问题,它反映了低保家庭成员对自身生活境遇和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总体感觉。

1.低保家庭的主观生活质量的总体满意度水平适中

根据调查资料,对家庭主观生活质量的总满意度的评价,选择“比较满意”和“过得去”占较大比重,分别41.9%和34.8%,而回答“非常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比重则分别为5.6%、10.6%和7.1%。

由此可见,孝陵卫街道城市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水平适中。这与研究假设中认为的城市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较低的判断不太一致。期望值理论认为:个人在进行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时总是与一定的标准相对比,其实这一标准就是个人的期望目标。若目标实现了,则主观幸福感的值高,反之则值低。城市低保家庭人员作为城市居民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生活水平比较低,甚至还有部分低保家庭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从传统意义上来理解,他们对其主观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应比较低。但调查显示,城市低保家庭的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适中。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在调查的所有样本中,低保人员多数为中老年人,他们对生活的期望都比较实际,并没表现出过高或过多的期望,因而他们的期望都相对比较容易得到实现。在实现期望的过程中,他们的主观满足感得到提升,相对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因此,他们总体的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表现的比较适中。

表2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状况

满意度百分比(%)

非常满意5.6

比较满意41.9

过的去34.8

不太满意10.6

很不满意7.1

2.影响因素

主观生活质量(即生活质量满意度)作为社会成员对总体生活的感知,其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一直以来是学者们研究的关注的焦点。在中国生活质量研究的早期阶段,美国华裔学者林南曾把居民生活质量的结构分解成工作、家庭、环境、业余生活等不同层面,共选择37个领域满意度指标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研究。他和其他学者在1985年对天津千户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时,就使用满意度即主观生活质量的评价方式作为度量方式,认为决定生活总体满意度的主要是家庭生活、职业状况和生活环境这三个方面。易松国、风笑天1995年以武汉市千户居民家庭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资料为研究依据,探讨了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之间的结构联系。认为影响主观家庭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婚姻满意度、居住满意度和家庭收入。[9]

(1)自我评价影响因素。本文在考察影响城市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的因素中,主要选取了环境生活满意度、工作生活满意度、家庭生活满意度、社会交往满意度和健康生活满意度这五个方面(其中环境生活包括社区环境和居住条件;工作生活包括自我实现和发展、待遇、工作条件和工作压力;[10]家庭生活包括家庭物质生活、家庭关系、家务和业余生活;社会交往包括关系状况和交往频率;健康生活包括身心交往和心理健康),由被调查者作出自我评价并根据统计资料分析结果依据其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由表3可以看出,工作生活和健康生活是影响孝陵卫社区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分别占31.0%和30.0%。同时家庭生活在影响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时也占很大比重,比重为23.0%,而环境生活和社会交往则对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由此可见,在影响孝陵卫社区城市低保家庭主观生活质量的诸因素中,工作生活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选择健康生活,最后是家庭生活。

表3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方面(%)

影响因素百分比(%)

环境生活10.2

工作生活31.0

家庭生活23.0

社会交往5.8

低保比对工作总结篇2

(一)城市的选择

乌鲁木齐市2013年户籍人口为262.93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3.97%。选取与乌鲁木齐市户籍人口和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相似的省会城市,进行城市之间的比较分析。由表1看出,5城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4%左右。兰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所占比例较高,但总人口与乌鲁木齐市总人口最接近;长春市总人口虽然较多,但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与乌鲁木齐市所占比例最接近,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程度最相似。

(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选取筹资水平、结余保障能力和养老负担系数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通过筹资水平可以看出,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前提下,各城市的征缴收入、平均工资对基本养老基金的收入情况的影响;通过结余保障能力可以判断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各城市对养老支出的压力以及基金使用效率的高低;通过比较养老保险负担系数,可以判断出在职职工的赡养压力,进而看出养老金支出的多寡。综合三个影响因素,主要通过微观层面来判断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问题,从宏观的征缴水平到微观的职工赡养能力来更立体、全面地分析城市养老保险发展情况,从而剖析问题、解决问题。

1.筹集水平比较分析。

缴费率是政策规定的固定数,即缴费上限为28%。本文所选择的比较城市中,各地区的征缴率均在80%左右,但兰州市仅为20.53%,征缴率很低。相比之下,兰州市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最低,参保在职职工人数最少,导致征缴收入少,征缴水平低。征缴率还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有关,因此,需要考虑到城镇年末从业人员参保的情况。兰州的参保人数少,导致征缴率低。乌鲁木齐市虽然征缴收入较多,但征缴率不高,而且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也有待提高。

2.结余保障能力比较分析。

银川市基金结余保障能力是18.04个月,兰州市保障能力已是负数,其他几个地区的结余保障能力在9个月左右。兰州市的基金结余保障能力低,主要是因为基金的累计结余已是负数,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在职职工人数少,而要享受养老金的离退休职工人数多,基金收入少而支出多,导致当期结余少或没有结余。兰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老年人口还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说明兰州市养老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总体来看,乌鲁木齐市的结余保障能力也相对较低,按目前的支撑月数来看,仅能支撑8.71个月。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领取养老金的离退休职工人数将会增加,基金支出压力将会增大。基金使用效率是指基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一般结余保障能力高的地区,基金使用效率就低。结余保障能力高的地区,说明累计结余较高,而这些结余的基金并没有完全使用,没有发放到离退休职工的手中,用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而是把这些基金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存在基金贬值的风险。如银川市结余保障能力为18.04个月,但基金使用效率仅为64%。结余保障能力=累计结余/月均支出基金使用效率=当年支出/累计结余

3.养老保险负担系数比较分析。

养老保险负担系数,指享受养老金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与参保在职职工人数之比。养老保险负担系数越小,在职职工的赡养压力越小;养老保险负担系数越大,在职职工的赡养压力越大。养老保险负担系数最大的是兰州市,赡养压力相对比较大,每2个在职职工赡养1个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负担系数最小的是银川市,赡养压力相对较小,约每4个在职职工赡养1个离退休职工。从各市的养老保险负担系数来看,基本上为每3个在职职工赡养1个离退休职工,赡养压力很大,意味着养老金支出多。

(三)小结

相比于其他4个城市,结合2013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13.97%,较其他城市高,而征缴率为78.39%,略低。在在职职工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征缴收入较低,结余保障能力也相对较低;在结余不多的情况下,支出较高,同时赡养压力大。从以上比较及数据分析看出,乌鲁木齐人口老龄化给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带来的压力较大,同时也暴露出征缴率低、基金使用效率低、保障能力差和职工赡养压力大等问题。

二、乌鲁木齐市收支水平与全疆及全国保障能力对比分析

全国和新疆的征缴率在65%左右,而乌鲁木齐市的征缴率为78.39%,说明乌鲁木齐市的征缴力度较大。这是因为乌鲁木齐市的基本养老保险收入执行能力较好,监管能力相对较强,易于管理,使缴费行为规范化。而全国及新疆企业较多,有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如实反映其实际收入情况,通过发放非工资性质的补助,用来补充在职员工的工资性收入,导致在企业账目中显示的工资性收入偏低,造成征缴基数偏低,征缴率不高。乌鲁木齐市的支撑能力是8.71个月,全国和新疆的支撑能力在20个月左右,说明省级统筹的保障能力比地市级的保障能力要强,全国统筹也有一定的保障基础。基金使用效率高的地区,说明养老金支付压力大;基金使用效率低的地区,并没有使基金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与累计结余有关,当结余过多时,基金使用效率低。现实的情况是,对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来说,国家会不断对其下拨财政补贴。虽然发达地区的结余较多,但是这些结余存到银行中,使得基金在银行中逐渐缩水,而且由于银行利率低于物价指数,使得基金逐渐贬值,那么,社保基金也会一直缩水,而且养老金的基数越大,缩水越多,从而降低了基金使用的效率。如果实行全国统筹,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把累计结余多的地区的基金补充到基金有缺口的地区,将会大大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养老保险负担系数是用来衡量养老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系数越高,养老负担越重。全国、新疆及乌鲁木齐市养老保险负担系数相似,大约每3名在职职工赡养1名离退休职工。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离退休人员数量增加较快,而在职职工人数增加相对较慢,将导致养老保险负担系数上升。

三、存在问题

1.保障能力相对较弱。

保障能力强,说明基金支付能力强,即使在收支出现缺口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基金的正常发放;保障能力越强,支付的月份就越多。从收集的数据及计算所得来看,全国的结余保障能力为18.36个月,而乌鲁木齐市仅为8.71个月,保障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逐步加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乌鲁木齐市的累计结余较少,仅为39.9亿元,月均支出占累计结余的比例较高。

2.参保覆盖率相对较低。

参保覆盖率高有益于提高养老基金的收入。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乌鲁木齐市城镇企业年末从业人员共有109.71万人,参保人数为84.46万人,覆盖率为76.98%。参保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养老负担重的老企业,而一些非国有企业和养老负担轻的小企业却没有参加社会统筹。

3.缴费率较高。

国际上一般认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率警戒线是10%,而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率是28%。缴费率较高的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过程中,为弥补基金缺口,确保短期内的收支平衡,在一定时期内实行较高的缴费率。这些企业不但要负担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的20%,还要负担其他保险的缴费,企业的缴费率高达30%以上。

四、结论与建议

1.加大扩面征缴的力度。

2013年乌鲁木齐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为78.39%,还有部分职工没有纳入到养老保险制度范围内。加大征缴力度和扩大覆盖面使参保人员数量实现最大化,更好地把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调剂的功能,使不同条件下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率趋于稳定和最小,扩大缴费基数,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使更多劳动者能享受到养老保险为未来养老带来的福利。

2.多方面筹集养老保险基金。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除了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以外,还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在经过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实践之后,光靠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并不能弥补转制以前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不足以支付未来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对于转制以前退休的企业职工,政府应当补足其养老金;对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企业下岗职工,政府应当提供相应的养老补贴,补足其一定年限社会统筹部分的养老金,在达到退休年龄后,这部分人员就可以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

3.采取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

低保比对工作总结篇3

公正与正义具有时代的概念,应当有一个时代的衡量标准。横向的比例比较最能说明公正与正义的程度。本文通过横向比例对比分析,认为造成劳动者阶层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不公正。劳动者阶级在一次分配中工资所占比例过低;在财政支出的二次分配中,国家对基本民生的公共投入比例过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落后国家而逼近世界倒数第一。这与我国的经济总规模位居世界第四、外汇储备总额高居世界第一形成鲜明的对比。非是财力不能,而是愿不愿意把资金投向与劳动者阶级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极低的工资收入、高昂的大学学费、高昂的医疗费、高昂的房价、极低的生活保障,劳动者阶级就只能挣扎在贫困线上。解决劳动者阶级的贫困状况,唯一的出路是劳动者阶级有效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进行非暴力的阶级斗争,参与一、二次分配的决定过程。这是劳动者阶级获得经济解放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一次分配

二次分配

劳动者阶级

一、劳动者的工资在一次分配中所占比例过低

中国社会目前已分化为四个阶层:国家管理人、资本家、中产阶级、劳动者。其中劳动者又分为三个子阶层:发展型、温饱型、贫困型。劳动者阶层目前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在四个阶层中属弱势群体。⑴劳动者阶层沦落为弱势群体,表现在对政治权力、经济资源的拥有和对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微乎其微。

中国的收入分配出现严重问题,贫富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已达0.47,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警戒线为0.40),⑵在工资、教育、医疗、住房、下岗、就业、劳动保障等重大社会问题上,劳动者的利益被严重剥夺,社会出现严重的不公正。

公正与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准则,是人类社会应当追求的最高目标,劳动者阶级当然有权利追求这一最高目标。公正与正义,包括机会公正与结果公正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文讨论结果公正。劳动者阶级为什么如此贫困?主要原因之一是分配不公正,具体表现在对国民收入的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上。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初次分配主要解决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分配问题,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正的主要指标是分配比率,即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果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则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正。目前我国总工资占GDP的比例为15%左右,资本主义国家为50—60%之间,⑶如美国,国民总产值的70%是劳动报酬。而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1991年为15.3%,1996年为13%,2000年下降到12%,2004年为12%,2005年下降到11%,⑷同时,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

瑞典的劳动所得(工资加雇主为其支付的相当工资总额约40%的社会保险金)与资方所得(利润加折旧费)相比,在二次大战战后初期为1比1,六十年代为2比1,七十年代为3比1,八十年代为2比1,有些年头甚至达到4比1。⑸中国的这一比例恰恰相反,2004年为0.65比1,⑹远远低于瑞典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的比例水平。劳动者的工资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如此之低,工资低就再所难免了。

二、二次分配中国家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比例过低

2003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一国的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时期,也是该国公共产品需求快速扩张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以公共服务为基础。中国正步入公共产品需求的大扩张时期,人们由对满足温饱需求已开始转为对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性公共服务的需求,但目前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却远远不能满足。很明显,资本家、中产阶级对社会公共产品的依赖程度很小,而劳动者阶级对此依赖程度很高。如大学学费,年学费为2千元或者是1万元,对资本家、中产阶级无所谓,但对劳动者阶级而言,2千元,有可能上得起,1万元,上不起甚至是家破人亡,近几年时有报道因出不起高昂的大学学费而自杀的事件。比较不同国家对社会公共产品的投入,能够让我们清晰的看清这一问题。

2005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收入的12%。在发达国家中,社会保障的支出一般占到财政支出的30%左右。

1996—1997财政年度,在英国中央财政支出总额中,社会保障支出约占32%,卫生及社区服务支出约占17%,教育支出约占12%;⑺2004,我国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出总量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5%,美国为75%;近年来,我国每年在基本民生的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逼近世界倒数第一,除了柬埔寨、津巴布韦等国比我国低之外,绝大部分国家都是高于我们。⑻马来西亚,1999年养老退休8.2%,社会保障13.3%,社会服务34.5%⑼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合计为56%。

地方财政支出也是如此,如对浙江与部分西方国家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比较,在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支出中,教育卫生保健支出大都占到1/3以上。浙江教育支出和卫生保健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8.13%和5.48%,合计为23.61%,美国为53.3%;德国州级财政为30.7%;教育支出英国为29.2%。浙江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4%,其比重分别比美国、德国州级财政低13.5和13.7个百分点,比英国地方财政低9.2个百分点。⑽

横向的比例比较最能说明问题,也最能说明这方面我国的公正与正义的程度,公正与正义具有时代的概念,应当有一个时代的衡量标准。大学学费、医疗费用的高昂,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国家的财政支出中,教育、医疗的投入比例过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落后国家而逼近世界倒数第一。这与我国的经济总规模位居世界第四、外汇储备总额高居世界第一形成鲜明的对比。非是财力不能,而是愿不愿意把资金投向与劳动者阶级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劳动者阶级在一次分配中工资过低;在财政支出的二次分配中,国家对基本民生的公共投入过低,导致高昂的大学学费、高昂的医疗费、极低的生活保障,劳动者阶级就只能挣扎在贫困线上。

与此相反的是,2004,我国用于行政公务支出的比例为37.6%,美国为12.5%;我国用于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为11.6%,美国为5.0%。⑾我国的行政支出占的比例为什么如此之高?经济建设都干了些什么?在地方,以浙江为例,浙江行政管理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达16.3%,分别比美国、德国州级财政高13.1和10.2个百分点,比英国地方财政高10.8个百分点;经济建设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4.6%,比美国州级财政高出23.1个百分点,比德国州级财政高16.8个百分点,比英国地方财政高7.1个百分点。⑿尤其现在,在一片“国退民进”的呼声中,难道国家一方面要投资与企业,一方面低价出售国有企业?国家把本来应当用于社会福利的资金投向企业,难道就是为了准备低价出售企业?

三、劳动者阶级组织起来,是获得经济解放的唯一途径

在国民收入的一次分配中,利益受损的是劳动者阶级;在二次分配中,利益受损的仍然是劳动者阶层。为什么利益受损的总是劳动者阶级?原因很简单,劳动者阶级只是名义上的国家主人,而实际上早已沦落为弱势群体。劳动者阶级除了拥有能够出卖的劳动力外,没有其他任何稀缺资源,而劳动力本身作为商品在目前处于过剩状态。劳动者唯一拥有的资源是人数众多,占人口的80%左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80%的人的意志应当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应当由大多数人说了算,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但劳动者阶级一盘散沙的无组织状况,使人口众多这一资源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政治资源。

在一次分配中,即在工资数额的确定过程中,瑞典社民党在支持工人组织起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同时,还支持总工会与雇主协会进行谈判,并于1938年达成了通过谈判解决工资和劳动条件问题的协议。在社民党的支持下,议会于1972年通过了《股份公司和经济组织中职工代表权法案》,使雇有25人以上的企业理事会中都有职工代表。之后又通过《就业保护法》和《劳动环境法》,对企业主解雇职工的权力进行了重要限制,并加强了工会在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上的发言权。1976年通过的《劳动生活中的共决权法案》又规定了企业一切重要决策事先都要听取工会意见,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资产阶级的权力。⒀

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周刊最近做了一个报道,有两个清洁工。一个清洁工叫克雷格·琼斯在辛辛那提工作,职务是清除垃圾,这在清洁工中也是最脏最累的活儿。他每晚工作4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时薪6.5美元,一个月500多美元。他租最便宜的房子,每月租金215美元,再扣除电话费和水电费,剩下的钱够吃饭就不错了。另一个清洁工在匹兹堡,名叫罗比·格瑞。她负责一个会议中心的卫生,工作环境干净得多,每周工作40个小时,一小时12.52美元,年收入26000美元。同时,她享受健康保险、三周的年假和三天的个人假期。罗比和她收入类似的丈夫,不仅买了房子,还把两个女儿都送进了大学。两个清洁工的命运为什么如此不同呢?因为克雷格背后没有工会,而罗比则是工会会员。在匹兹堡,强大的清洁工工会集体和雇主讨价还价,要求“生存工资”。⒁

决定工资水平这样的集体性项目,只能通过集体谈判来解决。而中国目前基层工会的现状是有名无实甚至无名,不可能有效的代表工人的利益进行讨价还价的谈判。基层工会组织的缺失,使全国性的组织只能是一摆设,无涓涓溪流,大河只能是一干枯的河床而已,毫无实质性的意义。

解决劳动者阶级的贫困状况,唯一的出路是劳动者阶级以行业工会、农会等方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参与一、二次分配的决定过程。国际歌里说的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一切靠自己。当今中国,国家管理人、资本家、中产阶级、劳动者四个阶层并存共生已成事实,全体劳动者团结起来,进行非暴力的阶级斗争,是获得经济解放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全兴 《综述如何认识我国的基尼系数》网络《学说连线》 2006年7月19日:

2.康新贵,《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劳动者阶层分析》

网络 《学说连线》 2005年12月18日;

3.陈伯君,《劳动力成为商品后政府的责任是什么?》,网络,《学说连线》,2006年5月7日;

4邓聿文,《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是初次分配》,网络,《人民网》,2006年08月02日;

5.13.高锋,《瑞典社民党的理论、政策创新与瑞典历史变迁》 网络《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2005年5月22日;

6.《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

7.齐志宏,《多级政府间事权划分与财政支出职能结构的国际比较分析》,,06年3月24;

8.11.中国经济周刊,《专家建议:每年3000亿建立初级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人民网》2006年8月7日;

9.《马来西亚财政制度——财政支出结构与发展趋势》,《中华税网》,2005年2月18日;

低保比对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铁路企业 人工成本 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09-02

人工成本控制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是正确处理职工、企业、股东利益的重要经济杠杆,通过调节劳动者这个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调节人力资源配置,形成企业的激励与动力机制。

一、人工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人工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认识到它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关键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因而从宏观上看,企业人工成本增长要做到“两个低于”,即:人工成本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净利润)增长幅度,人均人工成本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目标,一是追求人均人工成本逐步增高,不断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二是努力降低总的人工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人工成本控制得好的企业,说明其对人工成本的投入带来了相应的产出效益,是增收增效的人工成本,既提高了职工收入,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又使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有了提高,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经营循环。

二、工资总额控制与激励作用发挥

1.做好工资预算,保证适度可控。一是确定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工资增长水平,探索企业效益与员工工资收入水平的最佳结合点。二是严格执行工资总额预算制度。确定了年度工资总额之后,在日常工资发放管理时可以采用月度相对总量控制和年度决算方式进行控制。三是实行工资总额增幅基准线、下线和上线,并对下属单位实行工资总额结算托低限高调节,以实现经营成果共享及总额适度可控。

2.改善用工结构,控制无效增长。合理定岗定编是加强用人管理的基础,也是节约活劳动、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工作。若企业冗员太多,必然造成人工成本投入不合理和人工成本的无效益增长,职工收入水而难以提高。为了鼓励各下属单位通过充分挖掘现有人员潜力、提高流程效率、优化岗位设置来提高部门效率、避免人员无效膨胀,在预算控制中坚持“加人不加预算,减人不减预算”的原则,这样就可以将人力成本的责任转移到用人部门。

3.改进工资结构,增强工资活力。一是重点解决高岗低薪和低岗高薪问题,把关键岗位和重要岗位作为薪酬重点投入方向。二是建立具有活性的岗位工资制度,合理把握工资结构,归并津贴补贴,确定固定工资和考核工资的比例。三是通过设立成本节约奖等方式,利用薪酬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建立工资审批、统计、监控和预警制度。合理设置工资列支科目及审批权限,实行人力资源部门归口管理,财务部门预算管理、规范核算,人力资源部门对工资支出情况应准确统计、动态监控,对超预算情况及时预警。

三、充分享受社会保险应得利益

以笔者所在的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当前社会保险费计提比例高达37.8%,是仅次于职工工资的第二大人工成本支出项目。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争取应享利益最大化,管理者和职能部门需要密切关注、精心运作,办事人员需要研究、吃透政策,并切实做好与政府社保机构的沟通协调工作。

1.紧盯社会保险费计提比例优惠政策。根据山西省“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相关政策,自2009年度至2010年度基本医疗保险计提比例由6.5%降低到3.5%,失业保险计提比例由2%降低到1.5%,生育保险由0.7%降低到0.35%。社会保险总的计提比例由38%降低到34.15%,降低3.85%,以年度工资总额39亿元为例,仅此一项,2009、2010年共为企业减少人工成本支出约3亿元(自2011年1月1日起基本医疗保险费企业缴费比例恢复为6.5%,生育保险由0.35%恢复到0.70%,但自2012年7月1日起生育保险又下调为0.5%)。

2.积极申领失业保险在岗培训补贴。根据山西省《关于加强失业保险管理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再就业功能的意见》(晋劳社厅发[2007]138号)文件规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领在岗培训补贴,补贴额为企业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20%。以2011年为例,补贴额占工资总额的0.5%。

由于铁路企业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失业保险费由沿线各下属单位分散交纳于各市县。实践中,总部政策导向非常重要,例如第一年规定回款后冲抵职工教育经费,各单位实际所得没有增加,因而消极对待;第二年取消冲抵政策,虽然申领积极性提高,但由于分散申领,效率不高,回款率仍很低。

因而,铁路企业失业保险费缴纳工作应统筹管理,由总部职能部门科学规划参保地,降低分散程度,集中计提相对集中缴纳,再统一向各参保地申领在岗培训补贴。回款后如用于补充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可将职教费计提比例由1%降为0.5%,以年度工资40亿元为例,将直接减少人工成本支出0.2亿元。

3.着力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企业应尽快融入省级医保体系乃至部级“金保工程”。由于初期国家财务、人力、物力不足等原因,在大型企业设立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一方面,职工只能在为数有限的医院、药店就医、购药,不能充分享受社会医疗资源,并要承受由于垄断产生的高价药品与医疗;另一方面,由于经办机构在管理体系中的尴尬身份,存在政策水平低及政策执行偏差等现象。

不能充分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一方面加重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另一方面加重了企业福利费等人工成本的负担。例如,有的企业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连续七年停留在3.6万元不变,由此造成职工医疗保险待遇水平长年偏低,产生众多“因病至困”职工。由于设计原因,补充医疗保险同样没能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为此不得不另行增加福利费支出用于救济困难职工。山西省政府于2012年1月将省直管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8万元后,这一状况明显改观。

四、人工成本控制中其他易被忽略的关键点

1.企业年金制度设计及计提比例。企业年金作为国际通行的薪酬福利新工具,是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益补充,是加强企业凝聚力,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工具。以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缴费标准测算,一位35年工龄完整参加年金计划的职工退休时,按年投资收益率5%计算,退休时可以一次性领取约13.5万元,相当于2011年度山西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5倍,随着缴费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参保时间的延长,影响力日益显现。但是许多企业对年金制度只是表面化理解、简单追随,只做到了普惠,而没有体现出企业年金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因而在制度设计上,一是必须增强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在年功(工龄)性设计基础上增加业绩奖励条款,避免平均化;二是考虑如何从企业缴费归属设计上,控制人才流失,把年金设计成为员工和企业之间的一张无形契约,从而铸造企业和员工长期而牢固的关系链。

在企业年金缴费政策上,铁路企业目前执行铁道部“企业缴费比例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4%”的规定,而按照劳社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即上限可达到8.33%。例如金川公司2011年将企业年金企业缴费由5%调整为6%,东软公司2011年根据员工的不同司龄,将企业缴费比例提高0.5到2个百分点不等。计提比例的提高将推高人工成本,企业应按照“两个低于”原则,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将计提比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2.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及计提比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待遇以外,对本企业个人负担较重的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药费进行补助,以减轻参保职工的医疗费负担。在制度设计上,企业应科学设计、精心运作,真正对基本医疗保险提供有力的补充,切实提高职工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充分体现出企业对职工、离退休人员以及家属的关爱。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与企业年金一样,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企业可以直接从成本中列支,也就是说可以免税。有的企业不根据实际资金需求情况,提足4%,为了合理避税而多提多支,造成无谓的人工成本浪费。在实际运作中,要切实加强支出监管,真正花好每一分钱,例如在离休人员等享受特殊就医待遇人员就医用药上,如果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监督,费用就可能会失控。

参考文献:

1.徐德明.建立企业内部人工成本分析指标体系的探讨[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4(2):25-27.

2.李敏.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工成本总量决定方法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7(9):102-104.

低保比对工作总结篇5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产业结构优化、高级化的内涵是能源和各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即按绿色发展要求,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按生态循环与平衡原理,优化产业布局,按照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由此可见,低碳经济需要绿色低碳产业作支撑。实现产业的低碳化、绿色化,是低碳经济发展中产业优化升级的题中之意。它主要包括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提高能效、节能降耗、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两方面的内容。依据国务院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江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在“十二五期间要求下降16%,加上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江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都将日益严峻,这些都给江西产业带来低碳转型的压力和要求。江西要实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发展,提高经济的发展效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依据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遵循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推广低碳技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产业的低碳调整和升级。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低碳经济模式,梳理影响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因素,探讨相应的解决之道,对于推动江西产业低碳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主要有利因素

(一)能源结构优化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能源条件“十一五”以来,基于“缺油少煤乏气”、能源消费总量超50%外部调入、传统能源供给结构不适应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需求的现实困境,江西近些年着力于优化能源结构,在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主要举措有:充分利用环鄱阳湖等地区的风力资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改善了电源结构;依靠铀矿资源和铀产品大省优势,将新能源振兴和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放在核电,使江西成为国家能源规划中东中部核电站建设带的组成部分和优先发展核电的内陆省份;重视产学研机制建设,成立全国首家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技术促生产,建成日产60吨的生物柴油生产线,生产出我国第一桶车用生物柴油,实现了生物柴油和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的新突破。这些都为江西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能源条件。

(二)创新能力增强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技术动力进入“十一五”以来,江西研发投入和技术中心数量一直保持着平稳增加态势,研发投入从2002年的10.7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7.15亿元。在10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有8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和6家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训基地。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有机硅、半导体照明材料、稀土、铜等有色和非金属材料以及太阳能多晶硅等先进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十一五”时期,共获部级科技进步奖23项,省级科学技术奖524项,分别比“十五”期间多11项和166项。其中,高强度船板开发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新钢在高强度船板市场上的占有率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成为世界一流造船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伴随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加速推进。典型例子是晶能光电与南昌大学合作开展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获得发明专利100多项,实现了LED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总之,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现的产业化成果,使得江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6%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创新能力增强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技术动力。

(三)生态经济成效显著为产业低碳升级奠定了生态基础依据“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生态江西”、“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等重大发展战略,江西省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方面,江西致力于直接减排,通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落实,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大力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不断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十一五”时期,取得了万元GDP能耗下降20.0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的成绩。在中部六省中,江西单位GDP能耗指标比较低,排名第一,2011年万元GDP能耗下降至0.651吨标准煤。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碳汇林业,致力间接减排,全面推进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了天然阔叶林禁伐、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大力推进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60.05%提高到2010年的63.1%。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更重要的是,从2009年获批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至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进加速,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7627亿元,占全省的58.9%。2012年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932.38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4.9%,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为江西产业低碳调整奠定了生态基础。

(四)产业结构优化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产业基础江西产业发展在“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巩固和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低碳调整和升级的端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具体表现为: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对工业乃至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显现。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9%,占GDP的比重达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首次超过1/4,达25.4%。2012年1-11月首次突破千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2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3.6%。二是高耗能行业增速逐步趋缓,低碳产业群成为经济助推器。以2011年1-7月为例,江西绿色食品制造业、文化及创意制造产业、生物产业实现收入分别为605.0亿元、508.69亿元、275.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9%、60.4%、24.1%。江西实现了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产业的快速增长。三是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快速。“十一五”期间,江西省设施农业、生态养殖业、休闲农业等新兴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种养业发展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优势产业集聚明显加快。四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比重从2005年的53.5%上升到2010年的63.9%。

三、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经济总量偏小、粗放型增长是制约产业低碳升级的根本原因

首先,江西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总量依然偏小,经济欠发达的现状仍未改变,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国仍处于中下游水平。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江西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分别仅占全国的2.4%、3.2%、1.5%。其次,虽然江西在推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水泥、钢铁行业等高能耗、高污染、装备差的落后产能依然占到了总产能的30%左右,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配套的污染治理、废物利用、清洁生产等低碳技术仍然处在较低水平。2004年,江西省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为45.69%,较1999年的全国水平低近8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25.8%,与全国近60%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甚大。《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显示,江西国内生产总值(GDP)质量内涵与排序位列全国倒数第10位,表明江西经济发展距离理性高效、少用资源、少牺牲环境与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生产成本、社会成本和制度成本的“品质好的GDP”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经济总量偏小、粗放型增长是制约产业低碳升级的根本因素。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是产业低碳升级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江西服务业发展虽有所加快,但受原有基础较为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以及服务业外包较少等因素影响,增速滞后,服务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32.2%下降到2011年31.1%,下降了1.1个百分点,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低于中部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居第25位,处于较落后水平。2012年虽然上升至34.5%,与2009年基本齐平(见表2),但产业结构总体偏重。同时,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够强。2011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8.3%。同时,耗能较低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业发展更为滞后,服务业内部构成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信息、咨询、科技、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不足。总之,耗能低的服务业发展滞后,能耗高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大,将直接制约江西经济绿色发展和产业低碳升级。

(三)能源利用率偏低,产品能耗高,低碳化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江西无论整体技术水平还是低碳技术水平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沿海发达省份。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江西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部分高耗能产品单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9年为例,在统计监测的55种产品单耗中,有26种产品单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47%。其中,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每吨纱(线)混合数综合能耗高13%,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高10%。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手段单一,江西尚未建立起系统的有效的低碳化激励约束机制,节能减排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制约,不能综合运用行政、税收、补贴、金融等手段解决外部性、垄断和市场失灵的问题。再加上政府投入机制不稳定,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奖励少、惩罚多”,使得低碳技术的改造和应用成本较高,不少中小企业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大型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就能获得超额利润,能源环境成本的约束作用弱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压力不足,导致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现象大量存在。

四、江西产业实现低碳升级的应有之策

低碳产业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发展阶段、能源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影响,基于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江西产业实现低碳升级应将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一)加快产业低碳调整,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基于江西经济总量偏小、粗放型增长的经济发展现实,江西必须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低碳化经济转型的战略重点。在建设以“六大发展区”和“工业基地”为核心的低碳工业产业群,在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江西省十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构建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型低碳产业体系。在推进产业低碳发展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增加水、森林和绿地等资源,提高碳汇能力,形成生态农业。其次,需要进一步加快淘汰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有效降低GDP中的碳强度,控制重化工业的比重,从而控制对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度需求。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行业,加快培植新能源、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低碳工业。最后,充分利用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引导资金投向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引导资金往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低碳、高效产业的转移,通过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生产手段的升级,并且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碳”排放产业的引进和投资扩张。

(二)重视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激励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低碳转型升级的核心和关键。目前,我国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储备滞后于发达国家,缺乏核心技术的前期积累,自主创新能力差,低碳技术水平不高制约产业低碳升级的步伐,而江西这一情况更甚。目前,江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1%左右,发明专利申请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省份,科研投入和创新产出水平都处于较低层次。从企业创新能力看,江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仅占到全国的1%左右,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居中部最后一位。当前,应强调两个举措:一是重视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咨询等方面构建有效的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产学研联合机制,推动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搭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江西目前已经做了一些有效的安排和工作,例如,建立江西省低碳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二是加强低碳技术激励,鼓励企业开发低碳先进技术。政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对企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鼓励节能技术、设备和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同时,统筹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发展低碳建筑材料、低碳运输、绿色照明技术等经济适用的低碳技术。

(三)加快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和改造

目前,江西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依然超过40%,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与调整是当务之急。因此,必须依托现有低碳技术,加快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和改造,把重点放在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创新和改造上,注重引入碳捕获、碳中和等先进低碳技术,积极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政府部门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传统高碳企业低碳化创新和改造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在技术、流程、制度等方面作出低碳创新行为,以更好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及能源利用率。政府应通过技术标准、产业优先发展政策、产品和流程标准等多种手段,鼓励企业把生态环境意识贯穿于产品和生产工艺设计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低碳产品的比重,引导与规范低碳产品的开发与认证,淘汰落后的高碳产品、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进而推动产业升级。我国已经出台了低碳领域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鼓励使用获得低碳认证的家用电冰箱、家用空气调节器、平板电视等六类产品,编制了“国家优先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并正在逐步建立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将低碳认证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低碳产品采购比重。因此,落实政府“低碳”采购政策,由政府购买和使用符合低碳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利用政府消费的推动作用,为江西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和改造助力。

(四)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碳汇林业

充分利用江西生态优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发展,并使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互促进,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种植、养殖及绿色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加大绿色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力度,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优先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通过特色农业的聚集,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低碳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的减排和碳汇能力,强化第一产业的低碳特征。同时,利用江西林业大省的优势和潜力,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多渠道增加造林和森林经营的投入,争取公共财政支持,加大植树造林的投入,进一步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碳汇造林资金投入机制,确保森林资源数量增长、质量提高、碳汇增加。确保森林抚育经营和可持续管理,强化现有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森林生长率和蓄积量。开展好绿色屏障建设,加强林、草业生态体系建设,保护好鄱阳湖流域及主要支流森林资源,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积极建设沿湖、沿河、沿路生态保护带。

(五)积极发展服务业

服务业是低耗能、低排放的行业,具备低碳特征,要从根本上实现江西产业的低碳化升级,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一方面,必须注重生产业的发展。生产业以知识、技术等“软投入”为主,能源、资源消耗的“硬投入”少,对于降低工业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构建节约型产业模式和绿色增长方式具有重大作用。生产业是江西省服务业发展中的软肋,应充分利用江西的资源、区位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将发展重点放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方面,促进资源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等。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科教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趋势的新兴服务产业。另一方面,提升传统服务业低碳化水平。在传统服务业领域,应当通过改进管理理念和模式,加强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加强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低碳化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全面向低碳化方向转变。

(六)用好用足国家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当前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选择了低碳经济转型,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绿色低碳产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在投资、科技开发、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倾斜,形成了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也推出一系列规划和政策,从多方面力促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我国《“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的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发展目标。由发改委等部门研究提出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具体方案《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即将出台。该方案拟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激励性政策来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国家拟将通过一揽子财税政策扶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城镇化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发展一系列低碳产业。此外,国家将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研究扩大绿色产品消费的补贴政策,引导并促进绿色低碳消费。鉴于此,江西各级政府应用足用好国家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各项相关政策,加快制定与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用政策来引导江西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助推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同时应配套出台鼓励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法规,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除了上述应有对策外,通过积极培育低碳消费市场,改变公众的消费选择来引导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也可以从消费需求层面推动江西产业的低碳发展。为此,江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公众对健康、节能、环保、低碳的消费认知,培育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方式,使低碳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引导市场对低碳产品的消费需求,倡导绿色消费,使公众自觉践行低碳消费,使有效需求与江西产业结构的低碳调整相契合,更好地促进江西产业的低碳发展。

五、总结

低保比对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油田开采企业 人工成本 控制问题 举措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21-02

油气开采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部门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东部大部分老油田经过30年多年开发后,基本上均进入高含水后期递减阶段,油气开发的难度不断增大,产量递减、成本上升,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人工成本作为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人工成本收益率,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总额,提高企业效率。而作为国有企业的油田企业,一直以来人工成本负荷大,人工成本意识淡薄,对人工成本控制认识不够,面对产量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人工成本控制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加强人工成本控制已成为油气开采企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人工成本的概念

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企业人工投入的成本反映,是企业使用劳动力的货币量化表现。它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的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它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费用。

1.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指企业在统计期内,在成本中计提的工资总额。

2.社会保险费用:指企业实际为从业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女工生育保险的费用。包括企业上交给社会保险机构的费用和在此费用之外为从业人员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或储蓄性养老保险、补充性医疗保险。

3.职工福利费:指企业在工资以外实际支付给从业人员个人以及用于集体的福利费用的总称。

4.职工教育经费:指企业为从业人员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培训费用。

5.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为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工业卫生等发生的费用,以及用于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

6.职工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从业人员居住条件而支付的所有费用。

7.其他人工费用:指不包括在以上各项中的其他人工项目,如工会经费,招聘、解聘、辞退费用,独生子女费等。

二、人工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产品、资金、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人工成本压力很大;如果企业的人工成本较高,势必造成其生产经营成本过大,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也很难生存下去。

2.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现在,部分油气开采企业资源匮乏、技术管理落后,而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WTO背景下,必须保持人工成本优势,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需要。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和模式已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所谓“人本管理”。人是企业真正的资源,以人为中心,关注并开发人的潜能,最终达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转变。

4.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全体员工的理解、支持和共同参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尽职尽责,企业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是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前提。

三、加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1.提高认识。提高对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认识到它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因素,是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经济因素,也是推动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因素。从而把人工成本管理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通过优化人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2、重视人工成本预算管理。企业既是成本行为的主体,更是财务行为的主体。因此,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要融于预算管理之中。

一是统一人工成本口径。应以劳资部门为主导,推动预算编制部门和会计核算部门在遵循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企业各项直接和间接的人工成本费用归集至财务相关科目形成人工成本明细表,使得预算科目与核算科目一致,便于随时提取数据方便比较预算和执行情况。二是编制人员计划。在编制人工成本预算之前,先需要解决的是人数问题,即次年的人员计划。一个企业要运转,势必需要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但人员编制与年度平均在岗人数之间通常会存在差额,那就是空岗或者超编。假设在一个严格控编的大型企业中,存在数量不少的空岗,空岗到位率的高低对预算结果的影响很大。所以,由劳资部门组织各业务部门对次年空岗的人员招聘、到位时间,还有根据业务拓展或缩减是否会有人员增减等等作出准确判断是非常必要的。劳资部门应在薪资岗编制人工成本预算前完成下一年度的员工月度在岗人数表,从而获得比较精确的年度平均在岗人数。三是编制人工成本预算。影响人工成本预算的标准或金额,指的是人均月薪资、人均年度奖金、年度调资比例、社保封顶数、人均培训费、外雇劳务费标准等等,所有这些数据都围绕近年经验数值和对次年变动的预测展开,而准确的预测来源于对自身业绩的判断,关注外部市场变化,同时还要收集国家相关政策变化。将人数和标准相结合,就可以获得人工成本预算结果。四是跟踪并调整人工成本预算。人工成本预算编制完成后,在年度执行中,经常有预算外的变化发生。除了每月查看财务报表了解人工成本预算是否按进度执行,发现异动及时了解沟通外,建议每年在第三季度编制预算滚动预测时,给各业务单元一次调整预算的机会。

3.建立人工成本目标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企业各岗位的目标成本责任制。根据年初制定的效益指标,倒算出成本控制的成本控制总额,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各项具体指标,落实到部门、基层、班组和岗位。二是对企业人工成本实行目标管理,以企业人工总成本为目标,落实到所有的岗位,明确责任,最终控制的结果与工资收入挂钩。

4.建立人工成本指标体系。人工成本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分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人工成本的效益指标。(1)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由于不同企业职工人数不同,因此常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该指标可以显示本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高低,企业聘用一名职工大致需要多少人工成本支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等。人均人工成本能够表示企业职工的工资和保险福利水平,也就能作为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价格信号。企业要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到企业来,就需要建立人均人工成本指标,以便企业对人工成本水平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2)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其中,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结构指标中的主要项目。(3)人工成本的效益指标。人工成本效益指标(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是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指标,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人工成本效益指标包括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吨油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指标。其中劳动分配率、人事费中率为主要指标。

劳动分配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增加值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

人事费用率,是指人工成本总量与销售(营业)收入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它的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人工成本能够实现的销售收入。

吨油人工成本,是指每产一吨油所需要的人工成本。它反映了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水平。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100%

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有机构成高低和确定人工费用定额。由于各行业要素密集程度不同,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因此,不同行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这一指标可能差异很大。

5.加强人工成本分析。运用人工成本指标体系,分阶段进行人工成本分析非常关键。企业人工成本的分析是企业管理特别劳动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科学合理地确定企业工人成本,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对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到产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主要支出方向,及时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改善费用的支出结构,节约成本,净化消耗,从而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人工成本管理包括激励与控制双重含义,体现了投入和产出的辩证关系。在控制人工成本的同时,也必须合理增加人工成本的投入。人是一切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从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各方面的需求,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6.精减人员、合理定岗定编,控制劳动力的投入。精减人员、合理定岗定编是加强用人管理的基础,也是节约活劳动、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工作。若企业冗员太多,必然造成人工成本投入不合理和人工成本的无效益增长,职工收入水而难以提高,这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给国有企业遗留下来的问题。

精减人员应做好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可将富余人员从岗位上抽出来,组织其学习文化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后再重新竞争上岗。在脱产培训期间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和奖学金制度等。在优化组织结构中着力解决好富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凡有新建、改建项目需要增加定员的,都首先在本单位内部调整,消化吸收本单位的富余人员。对新建单位人员配备,从现有人数多于定员的生产单位中整建制的调整,并相应补充一部分新职工。

7.建立适合控制人工成本的薪酬制度。建立具有活性的岗位工资制度,工资及奖金的发放应与该岗位负责的成本费用标准的控制结果挂钩,建立起有利于降低成本、促进技术和新产品创新的激励机制。

解决高岗低薪和低岗高薪的问题,关键、重要岗位是重点投入方向。要严控用工总量,合理调整用工结构和工资投入结构,确定死工资和活工资的比例。

8.调整人工成本内部结构。要增加职工教育经费的设入,进行人力资源深度开发,以提升职工整体素质,提高每一单位人工成本投入的平均产出水平。市场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企业各类人才的潜能,有利于企业精简人员,降低人工成本。

低保比对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 适度 农民工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建立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支撑能力也逐步增强。近几年全国社会保险覆盖人数每年递增6%左右。

但另一方面,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就成为一项十分艰巨和繁重的任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制订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科学测定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和我国现阶段的社保水平,并做出科学合理地比较和分析,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

从最微观的角度出发,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被称作社会保障水平,其主要衡量指标是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域,过高或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都会对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机制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1、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

国内曾有学者提出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模型:

S=Sa/W×W/G=Q・H=0.75(Oa+Z+J+M)

其中S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W代表工资收入总额,Q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系数,又称社会保障负担系数,H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称劳动生产要素投入分配系数(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H选定为0.75),Oa为老年人口比重,Z为失业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J为工伤、生育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M为社会福利优抚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

“根据国际经验和中国已采取的保障政策,失业保险支出比重系数Z一般在1%-1.5%左右,下限选1%为宜;工伤、生育保险支出比重系数J一般在0.016%-1.5%左右,下限选0.016%为宜;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支出比重系数M一般在1%-1.5%左右,下限选1%为宜。”

参数Z、J、M都采用的最小值,因此计算得出的数据为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即社会保障水平的最低值,适度的社保水平应稍高于社保下限值。

将各项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出2004―2006年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度”的下限值(见表1)。

表1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度”的下限值(2004―2006年)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2、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额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发展的深度。社会保障水平“度”的测定公式:S=Sa/G。其中S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表2中国社会保障水平(2004―2006年)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依据表1所示,2004-2006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分别为9.778%、9.784%、9.987%,也就是表示2004年-2006年我国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应该在10%左右。而表2所示,我国实际的社会保障水平分别为:3.122%、3.183%、3.062%。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明显低于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实际的社保水平不及社保水平下限值的三分之一。虽然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逐年都有所增长(2006年除外),但增长速度缓慢,低于社会保障水平下限值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我国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成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由于统计年鉴中社保总支出并没有涵盖事业单位和机关人员在这方面的支出,若要考虑到事业单位和机关的高水平的保障,我国实际的社保水平应有所提高。但数据所限,故不展开对这部分的分析与阐述。

1、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狭窄,没有实现全覆盖

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亟待发展。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如此低,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占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并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同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在城市,建立了面向全体城市居民的、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的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并未在农村建立。迄今为止,各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思路基本上还是以户籍为基础的,对于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没有考虑到。我国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极其低下,仅覆盖正式职工,却将农村就业人员和城镇非职工人员排除在外。从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情况看,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保障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支出的11%,而占全国总人口20%的城镇居民,却占80%的保障费用。

尽管如此,当前的社会保障还远远未能全部覆盖全部城镇人口。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仅限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一些非公有制的企业形同虚设,有相当一部分城镇企业员工被挡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如此悬殊,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将在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农村的家庭养老能力也将逐渐减弱。同时,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来自于养老和医疗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将全体社会公民都纳入社保已迫在眉睫。

但现实中,农村经济薄弱,资金来源没有充分保障,要在农村建立与城市同等的社会保障水平也不实际。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既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首先,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根据农民工的需要与制度建设的可能,对农民工实行分层保障。最急切的保障项目应当是按照普遍性原则来确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从层出不穷的农民工伤事故到规模惊人的农民工职业病群体,以及由此导致的数不清的劳资纠纷,均决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应当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尽快得到确立。其次,有必要建立农民工的疾病医疗保障尤其是大病保障机制。尽管近几年我国在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但是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不仅会导致农民工失去工作,而且极易陷入贫困境地,这使得疾病保障成为农民工的现实需要。最后有必要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它应当包括农民工遭遇天灾人祸时紧急救济、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合法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待遇时的法律援助等。

2、瞒报漏报现象严重

参保职工个人一般以本人当月全部工资收入为基数缴纳保险费。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以本单位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好等原因,在保险费的实际征缴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企业的缴费工资总额是由企业上报,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但是出于逃费的利益动机,企业少报、瞒报工资总额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又小于统计口径的工资总额。据专家推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约为统计工资总额的90%,缴费工资总额比统计工资总额缩小了10%。由于工资外收入的存在,由于由企业上报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小于统计工资总额,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费基大大缩小了。两项合并,工资总额缩小了31%左右。如果考虑实物收入部分,差距还要大。

由于管理水平、财务制度遵守程度等的不同,参保企业的缴费工资总额与统计工资总额的差距,统计工资总额与实际工资总额的差距也不同,有的差距很大,有的差距很小,致使参保企业的实际费率不一致,负担也就不一样,出现“老实的吃亏,不老实的反而沾光”的不正常现象。不一样的养老负担,破坏了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公平竞争环境,危害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不仅如此,过高的名义费率还直接危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一方面加大了参保企业逃费的动机,导致收缴难;另一方面,迫使未参保企业不愿参保,造成扩大覆盖面的困难。

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已经形成了由税务部门和社会保险部门共管的格局。一些地方由税务机关征收,另一些地方则由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对于究竟应由哪个机构征收,学者和专家之间也存在分歧。社保专家们赞同将社会保险费定义为费,由社保经办机构统一征收。而一些财税专家则倾向于由税务机关征收。笔者更倾向于前者。当前针对社会保险的各项管理授权不足、权责不清,应对社会保障机构集中授权,垂直管理,以加强对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的监管、稽查力度。此外,应加强舆论宣传,重点宣传缴费对职工养老、医疗等各方面待遇的影响,提高企业和职工对社保的认识,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以便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论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它的全面与逐步推进使城乡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的二元化社会格局也有了弱化和松动的趋势。但城乡的差距也逐渐拉大,在社会保障方面更是日趋二元化,由于其与市场经济的不相适应,所以迫切要求国家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配套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 中国统计局:2004-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07.

[3] 穆怀中: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低保比对工作总结篇8

全市建筑业企业353家,其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321家,劳务分包企业32家。在总专包企业中,房屋和土木建筑企业176家,安装企业74家。按资质看,特级企业1家,一级企业13家,二级企业123家,三级企业184家。

(一)建筑业总产值保持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地区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333.91亿元,施工企业为24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8.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24亿元,同比增长17.22%。从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131.37亿元,同比增长15.89%;安装工程产值14.02亿元,增长17.09%,其他产值12.81亿元,增长34.16%,建筑工程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3.04%。总产值中,装饰装修业完成0.86亿元,同比增长45.57%。

(二)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企业占主导地位。前三季度,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企业完成产值达14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0%,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3.62%。其中房屋建筑工程26.97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0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121.15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6.58%,比上年下降2.14个百分点。

(三)公司制企业、私营企业完成产值份额逐渐增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经济类型的建筑企业加大改革力度,企业改制收效明显,注册为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建筑企业无论就其企业个数,还是经营总量占据着**市建筑行业重要份额,逐渐成为**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的主力军,截至三季度,建筑企业中私营企业133家,有限责任公司127家,两者占企业总数的73.65%。创造产值占全市建筑业产值的36.77%,同比提高了3.55个百分点,产值分别为13.50亿元、44.69亿元,同比增长79.03%、19.78%;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09.92亿元,增长13.12%,占69.48%,比重较上年下降2.51个点。

(四)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同步增长。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给建筑业提供了一个平台,全市建筑业抢抓机遇,加大对内对外竞争力,扩大施工范围,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均有所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到429.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2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1.44万平方米,增长19.84%,其中,住宅用房和教育用房完成31.53和9.08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1.49%和114%。

(五)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筑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在提高技术含量的同时,狠抓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人员组合,全市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前三季度,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16402元/人,较上年同期增加36408元/人,同比增长20.22%。

(六)在外省完成产值下降23.47%。今年以来,虽然全省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外部市场,但受各项政策的影响,跨区域项目减少,尤其是铁路投资建设的减缓,使得在外省产值逐季走低,加上水利水电四局的京沪高铁项目竣工,三季度在外省完成产值48.0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46%。

二、建筑业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企业利润水平逐年下降,负债率高。建筑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低利行业,据统计,**年我国50家上市建筑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2.5%。三季度我市建筑业产值利润率1.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点,资产负债率高达65.76%(**年数据),已制约了建筑业的良性发展。拖欠工程款、垫资施工、不合理的压价让利竞争、回扣等不正之风,加剧了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的困难。

(二)建筑业产业集中度偏低,市场占有率偏低,实力雄厚的企业偏少。产业集中度,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几家大企业的某一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产业集中度与产业利润率成正比关系。产业集中度低一方面极难达成规模经济与利润率的效应,另一方面造成大量企业为同一工程过渡竞争。过度竞争阻碍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导致企业利润率过低,造成无效工作和隐形失业增加。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谢菲尔德对美国产业中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利润进行回归分析,证明了集中度正相关关系,即市场份额增长10个百分点,利润率可以提高2-3个百分点。很显然,相反的结果是利润率下降。过度竞争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能力的过剩和产品的无差别化。我市建筑业总产值中,一级资质的13家企业完成产值30.30亿元,占19.15%,所占分额偏小,产业集中度偏低。

(三)建筑企业人才不足,资质等级偏低。目前我市建筑企业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为7310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062人,比重为20.6%,一级建造师666人,仅占0.9%。353家建筑企业中,二、三级资质的总专包企业307家,占总数的86.97%。建筑业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存在着效率低下,人才匮乏,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

(四)建筑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工程优良率偏低。目前建筑市场秩序混乱、法制不健全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使建筑业企业的境况恶化。由于买方处于主导地位,在合同签订时,有些建设单位除了要求施工企业提交履约保证金外,还要求提交工程创优保证金、进度保证金等担保,而施工单位迫于地位的弱势,只能接受。业主方利用优势地位,迫使施工企业签订“阴阳合同”、垫资、接受折扣价等现象依然存在。另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我市建筑业承揽工程相对不足,压级压价较为严重,高投入低产出、高产值低效益的不良现象比较突出,导致部分建筑工程质量低劣,企业核算不实,从而降低了利润。

三、进一步推动建筑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应收款的清欠力度,维护行业经济利益。截止三季度应收帐款23.82亿元,同比增长9.29%,解决拖欠建筑企业工程款和工人工资问题,维护行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利益是中小建筑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推动建筑企业并购重组、调整产业结构。**353家建筑企业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特级、一级企业14家、二、三级企业307家,劳务分包企业才32家,所占比例为3.97:86.97:9.06,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子形产业结构,与发达地区倡导的“塔式”组织结构体系大相径庭。所以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企业业务结构,构筑层次化的竞争市场,形成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总承包公司和专业总承包公司为主要施工组织者,以大量劳务分包企业为操作层的金字塔形产业结构。

低保比对工作总结篇9

历史学家黄仁宇曾用“是否能在数目字上管理”,作为区分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商业社会的标准。在企业经营中,数据化管理的有效实施是规模化经营的必备条件,否则企业只能停留在小作坊阶段,即使短期之内业绩能较快提升,也终会因根基不牢“大厦”随时“坍塌”。

现象1:在制订销售计划时,会议营销管理者常常在“誓师会”上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员工报出下个月的目标销量。员工们碍于面子或一时冲动,往往报得很高,而很少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基层经理进行汇总后,再凭经验打一个折扣,然后向上一级汇报、上一级部门又采用相似手段“刺激”销量较低的部门报出更高的销量,以此类推,结果每次月度计划会都办成了“”会。

现象2:公司各级主管人员忽视营销的基础管理工作,认为销售依靠的是“激情”,但人的激情并不能长久维持,所以激情下降销量就下跌。一些部门和员工为了“冲”本月销量,“逼”一些老顾客本月先买货下月再退货,导致下个月的销量跌得很惨。

发生在会议营销企业的上述现象,其直接结果是:由于营销计划准确率过低,导致营销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利用,经理和员工的自信心也深受打击,而总部的高层领导面对下级部门的计划更会失去信心,甚至会因此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数据化管理:营销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数据化管理的标准看,会议营销企业与其他成熟营销模式的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会议营销的数据化管理不仅要保证计划的准确性,确保营销资源的有效利用,更要以数据作为指标,对每一环节进行评价、考核,强化过程化管理和执行能力。

以下我们提出12条贯穿会前、会中、会后三阶段的管理指标,供会议营销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结合本企业特点参考运用。

1、员工新增有效数据≥15条/月

收集顾客数据是一切会议营销成功开展的基础。无论是老顾客推荐的数据还是在外购买的数据,都不能取代员工通过科普活动或专门的收高档会议收集的数据。

一般情况下,员工每周应该开展2~4天科普收集数据的活动,每周平均收集数据10条,这样每月就会新增40条新数据,其中保证15条以上的有效数据。

2、员工家访顾客数=4~6家/天

家访顾客是开展一场联谊会之前最关键的准备工作,没有一定数量的家访就不可能保证参加联谊会顾客的数量和质量。

每场联谊会前,员工一般有3天家访时间,为了保证4~6名顾客最终参会,必须拜访累计15位以上的新顾客。新顾客如果愿意让销售专员家访,一般有50%以上的可能性同意参会,所以员工每天家访顾客数必须达到4~6家。当然每次家访都要保证质量,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其中应该有1家达成初步的购买意向。

3、(新老)顾客到会率≥90%

顾客到会率是实际到会顾客数量和会前邀约顾客数量之比,应该大于90%,小于110%。到会率过高,会场硬件超负荷运转,服务质量下降,容易造成顾客抱怨;过低则浪费了相应资源,也影响员工士气。

为了增加到会率,送请柬时要特别注意技巧,比如,服务专员可以强调这次机会非常难得,既然接受请柬就一定要来,否则占用了别人的名额,给顾客一定的心理压力,最好让顾客签名承诺,这样他到会的可能性就大大增长。在开会前天晚上、会议当天早晨都要电话叮嘱。对一些不愿参会的顾客不要勉强发请柬,这些顾客当面不好意思拒绝,即便接受了请柬还是会以种种理由推托不来。

顾客到会率受天气、时间、环境等诸多因素干扰,但主要和服务专员会前的沟通有直接关系。到会率过低,反映了服务专员的沟通技巧还有待提高。顾客到会率又可以细分为老顾客到会率和新顾客到会率两个指标。我们把未购买或未使用产品的顾客称为新顾客,已使用产品且效果较好的顾客称为老顾客。

(1)老顾客到会率

老顾客到会率就是实际到会老顾客数量在会前邀约的老顾客数量中所占的百分比,比值接近100%最好。该数据能够真实反映顾客对企业的好感度和忠诚度。由于老顾客对企业、产品和员工都有感情,一旦答应参加会议都会守约。有时候,到会老顾客甚至比会前邀约的还多,他们已经习惯参加联谊会,不邀请他们参会反而会不高兴。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老顾客数量会越来越多,服务专员对他们的“维护”也越来越困难。其中,不少老顾客的“转介绍资源”逐渐枯竭,而为了节约成本,一些公司会要求专员限制那些不能带来新顾客的老顾客进谊会现场,这样老顾客会感到“被抛弃”,这种情况需要妥善处理。

(2)新顾客(夫妻)到会率

新顾客(夫妻)到会率是实际到会新顾客数量占会前邀约新顾客数量的百分比,正常情况下应在80%以上。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新顾客应该保证夫妻共同到会,而且不能带小孩入场,因为大件产品的购买一般需要夫妻二人共同研究决定,如果其中一方不在场,另一方很可能对服务专员的推销予以回绝。

该数据能够真实反映服务专员的推销沟通能力,也反映了企业和产品的美誉度高低。新顾客到会率相比老顾客一般要低,因为新顾客对企业、产品都不了解,甚至对公司和联谊会营销心存怀疑。但老顾客转介绍的新顾客是例外,这种顾客到会比例一般很高,而且购买率也相对较高。

4、员工、老顾客,新顾客比=1:1:4

员工、老、新顾客比就是服务专员与老顾客、新顾客数量之间的比例,正常比例是1:1:4,即一个服务专员在会上面对1个老顾客、4个新顾客(两对夫妻)比较合理。老顾客一般充当服务专员的辅说客,4个新顾客中,有两个顾客(一对夫妻)是服务专员的重点攻关对象,另外两位顾客(一对夫妻)参加会议是为了“预热”,为下次联谊会工作做准备。

员工顾客比太高,比如一个员工只带了2个顾客,资源浪费较大,不能充分发挥会议效果。员工顾客比太低,一个专员的精力和水平有限,很难照顾周全,当然,如果会前沟通非常到位,会前订货比较多,可以适当多邀请一些顾客。

老顾客越多,现场气氛越容易调控,但太多则会影响人均销售额的提高,因为新顾客才是产品的目标顾客群。新顾客比例大,销量高的可能性就大,但比例过大,现场气氛就不容易调动,难以让新顾客建立企业和产品信任感,销售任务也较难完成。

5、到会顾客购买率≥20%

到会顾客购买率是到会购买产品顾客人数与总到会顾客人数之比,

正常情况下是20%,即到会的5个顾客中就有1个产生购买,平均每个员工销售1套产品。该比率越高越好,比如天年的联谊会运作,有一个时期成交率平均高达30%,一般情况下,大件产品联谊会因为产品价格较高,这一比例往往较小,正常情况应达到10%以上,小件产品顾客购买比例比较高,可以达到30%以上。

到会顾客购买率是到会顾客质量和会议现场整体操作是否成功的重要考核数据。如果购买率过低,说明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员工会前邀约沟通水平、会中沟通水平、专家讲解水平、咨询医生咨询水平、主持人的气氛调控水平、老顾客的现场作用、优惠政策的制定等。

6、员工人均销售额≥3000元(或顾客人均消费额≥800元)

以上人均销售额是联谊会上员工的平均销售额,等于总销售额除以员工总人数。它是考核联谊会营销成功与否的第一指标。大件商品联谊会员工人均销售额达到3000元以上为最佳状态,低于2000元的联谊会质量较差;小件商品联谊会最好达到2000元,低于1000元的联谊会质量不高。

与员工人均销售额相近的指标是顾客人均消费额,等于会议总销售额与到会顾客总人数之比,也等于员工人均销售额乘以员工顾客比,该指标越高越好。顾客人均消费额达到800元是正常值,大件商品人均消费一般可在1000元以上,小件专场一般在500元左右。

7、会前销售率=30%

保证一定数量的会前订货是确保会议营销成功的关键。会前销售率是会前订货额占会议总销售的百分比,30%为正常。大件产品比例高一些,因为没有一定量的会前订货,就难以形成热销气氛,小能保证销售计划的完成。对于一些老牌会议营销企业来说,小件产品的会前销售率可以较低,有时甚至为零,因为小件产品可以通过现场气氛带动销售。

会前销售率过低或过高都不好,过低表明会前工作做的不充分,或者联谊会的“忽悠”成分太高,过高说明联谊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8、顾客人均费用额=10~60元

人均费用额是会议实际发生总费用(即经营费用,含场地、餐饮、包车等费用)与总到会顾客人数之比,人均费用额因各地经济水平的不同、联谊会营销的形式不同而不同,大城市的费用高一些,中等城市费用较低,农村市场由于运输问题费用略高。单纯的会议营销人均费用一般不超过10元,餐饮营销人均费用小超过30元,旅游营销人均费用不超过60元。一般情况下,以大件商品(单价5000元以上)销售为主的联谊会,人均费用较高,而以小件商品销售为主的,人均费用则较低。

顾客人均费用额是会议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控制人均费用额首先要保证顾客到会率,这样场地费和车辆费这两项固定升支可以分摊得更合理。

9、投入产出比=1:15~1:20

投入产出比是联谊会直接发生的总费里(含车辆、场地、餐饮等费用)与总销售额之比,该数据理想比率是1:20,即投入1元应该产生20元的销售。该数据说明了利润多少,是考核联谊会营销质量最主要的指标。如果联谊会产出低于10,说明联谊会效益较差,甚至可能亏损。

10、计划准确率≥90%

计划准确率是会议实际销售额与会前计划销售额之比。这是评价销售计划科学性,准确性的指标。比例在90%以上最好。联谊会的计划准确率低,会导致整个月度的计划准确率随之降低。同时,要保证计划准确,保证会议的销售额,就必须让会前订货量达到一定标准,因此这个指标可以与第7个指标“会前销售率”结合考虑。

11、当日回款率≥40%

当同回款率是联谊活动当天回款占联谊会总销售额的比例,较好的比例为40%,越高越好。联谊会营销的特色决定了顾客很少在会场支付现金,一般做法是现场给顾客开订货单,顾客交少量押金,销售人员送货上门收款或在约定时间上门收款。

为了保证较高的回款率,联谊 会一般在上午召开,下午结束,员工应尽可能在当日送货并收回货款。

12、三日回款率≥85%

三日同款率就是会后三天内的回款占联谊会总销售额的比例,比较好的比例为85%。三天(有的公司按七天标准)没有回款的一般按退货论处,所以联谊会的退货率=1-三日回款率,正常值一般不应高于15%。

顾客退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离开会场后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比如家庭成员的反对;

(2)公司和员工过于急功近利,“强攻”了一些小成熟的顾客;

(3)会议现场销售“忽悠”气氛太浓,顾客离开会场后“回归理性”;

低保比对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低碳 ;建筑施工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economy rapid development, people have to face the reality of the earth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ad, now a lot of peop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many ways, a lot of people have to be able to notic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blem. Accordingly, to now people develop their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a lot of questions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ch as for carbon emissions, in order to calls to build a green society, basically ever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an enact some laws to limit carbon emissions. Actually control carbon emissions, that is, people often say that the low carbon, in the long river of human history development, the building has been occupy heavy proportion, therefore, advocate low carbon buildings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pa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economy must want to do, is make up a missed less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ignore reality.

Key words: low carb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正文:

所谓的低碳,就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中从现在得是世界形势来看以CO2为主,至于低碳建筑是最近几年低碳技术面向建筑业出现的一个新词汇,只是在国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释义。其实所谓的低碳建筑在内涵和目标上和绿色建筑基本保持一致,只是低碳建筑的切入点、侧重点以及对技术的选择有所不同,低碳建筑对于建筑来说,当然更侧重于控制碳排量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体,也更加符合时代进步的脚步。对于建筑来说,低碳建筑的要求比较高,除了对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的要求严格外,对于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注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CO2的排放量也有很严格的要求。当然低碳建筑的实现除了注意化石能源的使用外,它还要努力充分利用可再生、可重复利用能源,也可以说,低碳建筑是建立在降低建筑产品能源需求和充分利用可再生、可重复利用能源的基础上的。低碳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国际社会在应对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大量消耗化石燃料并排放大量的CO2,从而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至于对绿色施工的定义,有专门的法律导则,那就是在工程建设中,在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下,通过人们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于建筑施工的科学管理和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近阶段提出的“四节一环保”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同时也很全面,它包括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实施封闭施工,减少或避免扬尘污染,避免噪声污染,保持工地整洁,清洁运输,减少当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在这些都能做到的同时,还要结合气候的变化来改变施工工序,尽可能的节约资源与能源,做到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目的是为了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保护施工环境,保证实施科学管理,以及保证施工的质量。其实从低碳建筑的概念来看,低碳建筑的建设和发展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只是在时展的时候,正好遇到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世界性的环境问题,那么低碳概念及碳交易就自然而然的在建筑市场形成了,它主要是通过对于碳排量的计算来评价建筑。可以说近年来的低碳经济促进及加速了低碳建筑的研究与发展。

对于低碳建筑的实现手法当然也是多种多样,为了在建造施工时二氧化碳的排放,传统的粗放型施工方式必须被摒弃,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采取集约化、低碳的施工方式与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想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以及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施工目标,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施工阶段碳排和碳汇的控制,这也是现在的建筑施工必须要做到的。只是对于碳排量的控制并不只是在施工现场中体现与实现,它还包括与施工息息相关的其他作业的碳排放,按照碳源的不同,可以分为运输碳排、施工现场碳排及废弃物碳排。大量的材料在建筑物建造的过程中需要被消耗,这就需要很多不同的运输工具把这些建材从生产地运至施工现场,在这期间当然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对于运输碳排的问题就需要人们设定不同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在运输过程中影响运输碳排的因素也是各不相同,主要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的距离、运输的总量、单位建材单位距离运输的效率等等。如果是远距离的运输应优先考虑海运或铁路运输,近距离运输则应以车辆运输为主。在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通过缩短运输距离来实现,这样可以大幅度的在运输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根据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从总体规划来看,必须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减少建材的使用量,这就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建材的运输总量实行总体的规划。通过有效的研究表明,有很多方法可以减少建材的使用量,如进行工厂化生产,采用装配式施工,可节约5%的建材使用量。同时如果在运输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建材,就可以减少运输的损耗,以此来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从而做到降低碳的排放量。

其实说到底,施工现场的碳排量是建筑过程中最主要的碳排来源,而且其组成要素极其复杂,也最为难控制,它包括材料、能源、设备和人力的消耗以及对施工土地的破坏等方面。施工区碳排、生活区碳排和办公区的碳排是施工现场碳排最主要的来源,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施工机具的选择、照明、食堂用能及能源选择等方面。对于施工机具来说,施工机械设备和电焊设备的耗能通常占施工用电总量的90%以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建议选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因为它的工作效率比普通标准电动机高3%~6%,平均功率因数也高达高9%,这样就导致总的损耗比普通标准电动机减少20%~30%,其节能效果对于现在的施工工艺来说再好不过。从能耗这一方面来考虑,选用节能的机械设备可以有效的减少碳排。同时,保持设备低耗高效工况的按时保养、维修和检验制度,以确保其正常运行也是保证碳减排的有效方法。在这些基础上,施工机具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操作手段,尽量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杜绝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能耗损失,这就需要对这些专业人员进行特定的培训。在到处追求绿色施工的现在,风力和太阳能的使用也被更多的人重视,如建立太阳能塔可以使清洁能源使用率占总电耗的10%,这些都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

总的来说,低碳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现的基础重在落实。随着人民生活条件好转,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我国低碳保护的理念也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M],(发改运行[2010]2132号),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