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包保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3 09:36:00

扶贫包保工作计划

扶贫包保工作计划篇1

一、挂包帮工作组织情况

(一)成立机构,确保扶贫责任精准。全区关于开展走基层深化挂包帮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全面部署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机关党委书记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成员和局属各责任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驻村工作组,落实了专人具体办公,并抽调2名干部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

(二)调查摸排,确保扶贫对象精准。镇村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之初,已经作了大量的深入调查工作。局机关全面部署包村扶贫工作后,驻村工作组先后三次派出工作人员和驻村工作人员一道,深入镇村对80多户贫困户家里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识别出全村共有86户270人符合精准扶贫条件,并对第一批46户157人名单进行了公示,为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工作基础。

(三)科学规划,确保扶贫项目精准。在深入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我局与镇党委政府派驻人员一道,认真研究制定了《村落实挂包帮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铺垫,产业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并对未来三年全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居住环境、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的项目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目前到村到户帮扶规划已基本完成。

(四)干部帮扶、确保规划实施精准。按照科级领导帮扶2户,党员干部帮扶1户的要求,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和示范引领的方式,局机关干部共帮扶46户贫困户率先实施帮扶计划,协助贫困户选准项目,帮助调剂资金、技术、劳力,帮助拓展市场和提供致富,帮助提高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

二、挂包帮项目实施情况

(一)村级帮扶项目定案。结合村的发展实际,计划XX年全面制定村级发展规划,确定7个发展帮扶项目,即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建设、新居建设、产业经济、水利建设、文化和村级卫生公益建设等1+6帮扶计划。

目前已完成所有项目立项报告,局机关先期到位村级阵地建设帮扶资金8万元,对村村委会办公场地进行全面改建、装修和规范化建设,目前正在实施之中,同时,对全村3公里村社道路保通保畅、200米渠堰治理、20名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5户土坯房改造户工作分步实施,年内完成。

(二)贫困户经济门路敲定。锁定的46户帮扶贫困户,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实际如地理位置、劳动能力、经济实力和个人意愿,均落实了经济发展项目。落实以点带面集中连片种植蔬菜的15户,养生猪、养鱼、养羊、养鸡等规模户10户。

除此之外,实行零星种植蔬菜、适当增加养殖家禽、家畜的20户。全体帮扶干部深入到帮扶户家中,结合帮扶户经济发展规划,认真落实项目到田块、到时间节点,配合全村统一规划实施,将分散贫困户零星种植,实行集中连片经营,物色蔬菜种植能手参与管理,确保到村到户项目落地生根。

三、工作存在的问题

区级部门人、财、物力量十分薄弱,帮扶村级发展和贫困户致富奔小康,仅限于在组织联动帮扶基层党建、加强与群众密切联系,缩短与贫苦户的距离、配合村两委实施精准扶贫上花功夫,要使贫困村短时间内尽快脱贫,达到分年度完成脱贫指标,离不开国家扶贫项目的大力支撑,离不开1+6村级规划项目尽快落马和投入实施。

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挂包帮工作体制机制问题、也不是驻村人员到岗到位的问题,我局从自身帮扶能力出发,制订了工作方案、落实了人员分工、解决了部门帮扶资金、全面到户开展帮扶活动,得到了市、区相关部门的肯定,村要实现三年脱贫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帮扶方案,修订发展规划。我局将结合村实际情况和省、市有关政策,科学定位,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该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三年发展规划和XX年精准扶贫计划,为村的整体发展和4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开出实实在在,操作性强,能够实现的好方子。

(二)创造工作条件,抓紧实施规划。结合我局分户帮扶方案,创造条件,落实驻村联户帮扶机制,让帮扶干部深入帮扶户一对一制定帮扶计划,真帮实干,尽快让贫困户早日脱贫。

扶贫包保工作计划篇2

今年省级下达我县375户搬迁计划,市级下达我县550户搬迁计划。由于全县急需搬迁的任务重,我们结合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自我加压,下达各乡镇市级移民搬迁计划900户、省级搬迁扶贫计划450户。为了将这一利民安民工程落到实处,我们依托省、市扶贫搬迁优惠政策,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凝聚社会帮扶合力,强化责任督办,使今年的扶贫搬迁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年初计划,截止11月30日,完成市级移民搬迁986户3936人。省级搬迁扶贫310户1107人,完成比例占72%,即将完工在建140户,占任务的28%。根据我县今年扶贫搬迁工作任务重的实情,我们多方筹资,争取到搬迁扶贫资金计划150万元,目前已到位75万元,其中省扶贫办下达搬迁扶贫专项资金45万元,省财政安排资金30万元。尚有县发改委75万元资金计划还在协调落实中。基于此我们已于10月初下拔落实到各乡镇财政所危改搬迁扶贫资金84.4万元,由各乡镇财政所根据农户搬迁进度,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的要求,兑现落实到搬迁的农户。

二、主要做法

(一)界定范围,突出重点搬迁。围绕我县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今年搬迁扶贫我们以重点村为主,突出重点村重点户。年初,我们通过组建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对2003至2005年的省定重点村开展普查工作,将重点村需要搬迁的农户逐户登记造册,按照市级搬迁和省级搬迁(危改)两类建立基础性的档案,市级搬迁扶贫我们按照每个重点村村平30户的指标下达计划任务900户,按照优先重点村的原则,由各乡镇以村为单位组织上报实施。将搬迁扶贫作为整村推进扶贫的一项重点项目进行建设。对搬迁的农户的建房进行科学的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扶持政策,在各重点村做好省、市搬迁扶贫政策的宣传和动员,号召农户主动搬迁,提前搬迁,加快了农民搬迁脱贫步伐,加速了我县搬迁扶贫工作进程。

(二)强化领导,凝聚合力搬迁。今年,县委县政府将搬迁扶贫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进行月办月结,对搬迁工作加大领导力度,成立了由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书记、县长任组长,扶贫、民政、财政、计划、交通、电力、城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牵头负责,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搬迁工作专班,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搬迁任务实行责任包保,并制定了优惠的扶持政策,聚集各部门帮扶资金,合力投入。加大了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年初,县委、县政府组织扶贫部门,对全县移民搬迁和住危房户进行摸底调查。通过摸底健全了我县1943户特困户住危房,4247户农户居住在高寒边远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带贫困户的档案。为了解决这部分贫困户的住房和搬迁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实施扶贫搬迁与解决特困户危房相结合,用今明两年时间彻底解决这部分特困农户的住房难。计划今年搬迁解决特困户危房900户。由县扶贫办负责包保450户,县民政局负责包300户,县财政局负责包保50户,县直85个部门负责包保100户。县委县政府将全县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纳入全县重要工作进行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办结,年终对各部门实行硬帐硬结,确保了全县扶贫搬迁工作向纵深推进。

(三)以人为本,创新机制搬迁。在扶贫搬迁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自愿,扶真贫的原则。在搬迁对象的确定上,必须是真正的贫困户,必须由本人先提出书面申请;在安置方式上,由农户自主选择搬迁类型,能集中搬迁的就集中搬迁,能分散搬迁的就分散搬迁;在建房标准上,由农户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确定,能建楼房的建楼房,能建经济实用房的建经济实用房。在安置的选址上,由各乡镇、村根据镇、村建设规划自行选址。在搬迁方式上重点采取四种搬迁模式:一是实行梯度搬迁。鼓励低山、河边的农户进城经商给予适当补贴,将其房屋和士地等低价转让给中高山地带的搬迁农户。二是集中安置搬迁。今年实施的第二批15个整村推进重点村下达了900户市级搬迁计划、400户省级搬迁计划,大部分都要求实行集中安置。三是危改扶贫搬迁,2005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以扶贫、民政、财政为主,县直各部门全体动员对全县900户住危房户实施危改扶贫搬迁,目前已完成80%特困户的危房改造。四是分散扶贫搬迁,去年全县分散搬迁713户,仅重点村曾家垭村一年就搬迁25户。今年,在全县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村实施分散搬迁986户。在组织实施工作中我们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将省级搬迁和我县实施的危改搬迁有机结合同步实施。确保省、市级搬迁1000户和县委450户的危改搬迁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将搬迁扶贫工作与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相结合。将搬迁扶贫作为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项目进行建设。有效地推动了重点村的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力度。三是将搬迁扶贫工程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在集中搬迁的重点村扶持建设规模化的茶叶、桑叶基地,促进搬迁农户发展产业脱贫。四是将扶贫搬迁与退根还林政策相结合。对搬迁的农户原有的田地进行退耕还林,既使农户享受了政策待遇,又起到天然林保护的作用。

(四)规范程序,政策激励搬迁。为了使扶贫搬迁工作科学、严谨、细致真正成为安民富民的一项重要工程,我们通过规范搬迁扶贫工作申报程序,夯实搬迁扶贫基础工作,以政策为引导,对搬迁扶贫工作阳光操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搬迁扶贫工作的极积性。在搬迁前,做到“三表”齐全。年初,由扶贫办与各乡镇政府组织专班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认真填写搬迁贫困户基本情况登记表、户主申请表、并由村委会签批意见,报乡镇党委政府批准同意后,以乡镇为单位向扶贫办上报年度搬迁实施计划申请和报表。确保了扶贫搬迁户的真实性和严密性。在搬迁实施过程中做到“三公开”。一是公开搬迁扶持对象标准。对纳入市级搬迁扶贫扶持对象的标准是生活在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区,水库淹没区,资源匮乏区和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区的,靠自身难以脱贫的贫困农户。对纳入省级扶贫搬迁户同我县实施的危改工作相结合,介定对象是住草房、石板房的,房屋屋面严重腐朽不能遮风档雨的,墙体严重倾斜的,无安全感的贫困农户;二是公开搬迁扶贫政策。将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到村到户。按照市级搬迁每户给予1000元的补助政策。省级搬迁户按人口给予补助,1至2户人的补助2000元,3人户的补助3000元,4人户的补助4000元,5人以上户的补助5000元;三是项目资金公开。根据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的实施意见,今年8月对2005年省级搬迁的450户和2004年市级搬迁扶贫的713户项目资金通过《今日**》在全县进行了为期10天公告公式,将搬迁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式到户。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使搬迁扶贫工作公开透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一)洪涝灾害影响农户危改搬迁进度。今年8至9月连续两个多月的强降雨,使农户的危房改造工程滞后,同时,一部分已建起的新房的农户受到地质滑坡的影响又重沦为危房,给危房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二)部分农户外出打工,危房改造启动慢。在我县农村农户建一栋楼房需投入资金5—6万元,而每户的扶持只有4000元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贫困户由于没有自我投入,而政策扶持有限。为了能够建房,农户在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只有靠外出打工挣钱建房,为此不能尽快启动建设。目前在建的农户有80%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资金筹集到位晚,资金及时到位迟缓。由于扶贫搬迁是年初组织实施,到年尾时才兑现补助资金,从搬迁实施到项目申报下达到县运转周期太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搬迁农户在实施搬迁中缺乏建设和启动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搬迁积极性。今年,省级下达搬迁资金计划是扶贫资金45万元,财政资金30万元,计划资金75万元。现在,扶贫和财政资金已到位并下拨,但计划部门并不承认有搬迁任务,致使资金不能到位。经过多方筹集,还差89.3万元的资金。目前,搬迁扶贫工作已面临着验收考核,我们虽然通过组织专班多次深入农户未声明行督办,但资金筹集不能及时到位使搬迁扶贫工作的难度加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搬迁扶贫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确保今年的移民搬迁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加强督导,确保进度。组织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开展督导。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组织领导,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进展缓慢的搬迁户,督办进度。继续抓好省、市移民搬迁工作的月督办、月通报,确保搬迁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扶贫包保工作计划篇3

一、当前工作情况

一是成立机构,确保帮扶责任精准,全区“挂包帮”精准扶贫工作布置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了局长任组长,两名副局长及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成员和局属各科室,大队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XX村“挂包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了专项具体办公室,并抽调一名副局长和一名干部长期驻村开展工作。

二是调查摸排,确保扶贫工作对象精准,村上2013年新一轮扶贫开发调查的过程中,已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我局多次派出工作人员协助驻村干部,深入XX村对一百户贫困户家里进行调查核实,最终识别出XX村共有85户贫困户符合精准帮扶,并对第一批贫困户进行了物质慰问和技术帮扶,为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工作基础。

三是科学规划,确保扶贫项目精准,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我局及时制定了《XX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定了以药材种植为龙头,XX村发展土鸡养殖,养殖业:牛、羊、猪,并对未来三年全村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居住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目规划文本已完成并上报。

四是干部包抓、确保示范带动精准,按照科级领导帮扶两户,一般干部帮扶一户的要求,采取抓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模式,首轮由执法局、镇、村干部工包共同宝抓精准扶贫示范户、协助贫困户选准项目,提供启动资金,提供技术、发展产业,协调有关部门及友好单位进行救助和捐助充分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力争通过一对一帮扶,使贫困户能够顺利脱贫。

二、当前项目完成情况

2014年计划在XX村实施4个项目,目前已全部启动实施完成,其中协调有关部门用于XX村村委会办公场所设施改善和贫困户养殖业启动资金2万元,友好单位捐助5千元也已到位,其他用于养殖的启动资金也正在积极谋划中。

三、下步打算

一是完善实施方案,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我局将结合XX村实际情况和中委、省、市、区有关政策,科学定位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该村精准帮扶实施方案,三年发展规划和2015年度精准扶贫机会,为XX村的整体发展和贫困用户脱贫致富开出实在性,操作性、能够实现的好“方子”。

扶贫包保工作计划篇4

一、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大发(2006)24号文件,“十一五”期间××县翠华镇田元村是我局与气象局的扶贫点。为了切实做好2009年的扶贫工作,粮食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扶贫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班子成员分别率领干部职工多次深入扶贫点开展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开展百千万帮扶工程,就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人畜饮水困难、春耕春播、交通、计生、安全、防火、防汛等作专题研究,并竭力为村两委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半年来,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先后5次共有20人次(其中局领导5人次)到扶贫点开展工作,派出1名副主任科员长期驻村帮扶,并挂职田元村党支部副书记,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开展工作,月平均驻村工作时间25天。粮食局与气象局积极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使13户52名群众受益。先后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以会代训4期,受训人数121人;协助扶贫村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完成放环手术5例,结扎手术4例(其中二孩3例,三孩1例),全村今年一月份以来无超怀超生人员,收取社会抚养费3000多元;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完成核桃种植样板100亩;协助做好地质灾害排查,帮助完善应急抢险方案;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拟定计划和规划;积极争取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完成调研报告和立项申请报告。

粮食局共有职工11名,11人参与结对包扶,到包扶户开展工作55人次,结对包扶农户11户人口44人,上年度农户人均有粮299公斤,人均纯收入1147元,台帐数据录入13份。

二、扶贫工作主要做法

(一)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帮扶计划

为了做好2009年的扶贫工作,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年初就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到扶贫点进村入户进行调研,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共同研究拟定年度扶贫计划,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改善贫困农户居住条件为重点,把贫困农户生产生活困难、农村医疗、农村低保、计划生育、春耕备耕、通路、防汛、人畜饮水困难等纳入年度帮扶计划内容,并就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做了专门安排,为全年的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组织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

2009年春节之际,粮食局和气象局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认真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共同组织职工捐款捐物,为所包扶的贫困农户送去大米950斤、菜油190斤等春节慰问品,折合人民币3650元,“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粮食局和气象局为孩子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并送上慰问金600元,让特困农户及少年儿童充分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

(三)加强党在农村的政策宣传及实用技术培训

为把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扶贫开发的有关政策措施宣传到广大贫困农户,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率领干部职工到扶贫点,并深入田边地角开展宣传培训,以指导贫困农户依靠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半年来,共组织培训和以会代训4场次,受训群众达121人。通过培训,使大部份贫困群众掌握了核桃科学种植、良种猪、鸡、羊的科学养殖等实用技术和外出务工常识,从而使受训群众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四)认真抓好扶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为把百千万帮扶工程落到实处,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工作领导组,并设立办公室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半年来,积极为挂钩帮扶的田园村办实事、办好事,在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以包扶农户为中心,积极发动职工捐款捐物向包扶农户送温暖、献爱心,解决包扶农户的实际困难,同时也村内学校捐献了价值600余元的文体用品,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在积极搞好扶贫点各项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派出1名副主任科员长期驻在田元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派出人员作为县委下派的第三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抓好百千万帮扶工程,为了解决好派出人员的后顾之忧,派出人员与单位工作全部脱钩,我局按时报销派驻人员每月的差旅费,并积极为所驻村争取各类项目提供有力的帮助。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农村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偏低,观念落后,脱贫致富的奋斗意识不强。

(二)贫困群众经济薄弱,投入严重不足。

(三)随着国家脱贫标准的提高,贫困面增大,加之在以往扶贫开发的基础上,目前的扶贫也进入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四)仅靠自身单位筹措的资金显得杯水车薪,很难使扶贫工作见到明显成效。

四、下半年的扶贫工作打算

(一)多方协调争取项目投入和筹措资金或物资投入扶贫点,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继续加强检查督促各种项目的实施质量和进度,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扶贫包保工作计划篇5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农村工作会后,专题召开全市扶贫开发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上午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今年扶贫开发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不断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政治责任感

过去的10年,是我市扶贫开发力度最大、贫困农民受益最多、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十年累计投入各类扶持资金25.96亿元,减少贫困人口65.3万人,减幅达74%,超全省减幅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由的1248元增长到3976元,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农村面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十年扶贫成效显著,但由于我市自然条件差,发展基础薄弱,灾害频繁,扶贫开发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按照人均纯收入1600元以下的扶贫新标准,全市还有贫困人口75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31%,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全市还有88万人迫切需要移民搬迁,扶贫部门的工作将更加艰巨而繁重。目前,随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执政理念的不断深入,各项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今年中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三个重点、三个确保”的资金投入方向,支农资金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中央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会议上,确定了对包括“秦巴山区---六盘水地区”在内的全国六大特殊类型困难地区实行集中连片扶贫新政策,我市扶贫开发将获得新的政策扶持;省委、省政府非常注重陕南循环发展,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制定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为我市扶贫开发提供了新机遇。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我市成功经验表明,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快速提升我市农村整体发展水平,实现统筹城乡的快速发展,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机遇,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增强历史使命感,自加压力,负重奋进,把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奋战十年,基本消除我市的绝对贫困现象;再战三年,实现新农村建设整体新推进,使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突破进展

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对保持我市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翻番”“六个跃升”总体目标,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按照国家对未来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75万贫困人口脱贫这个重大目标和88万人移民搬迁这个重大任务,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程,切实按照扶贫力度只能加强,不能松懈;投入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扶持政策只能强化,不能动摇;扶贫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农民收入增长只能加快,不能停滞的基本要求,努力把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一是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增加扶贫投入。资金投入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支撑。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将本级财政新增财力的5%用于扶贫开发配套资金,这个要求既是中省对扶贫工作的要求,也是方市长在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明确提出的要求,希望各县区会后抓好落实。二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学会策划、包装扶贫项目,积极与中省各项政策对接,尽可能的多渠道争取项目,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快扶贫资金的投入。三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尽其力、各记其功”办法,通过整合专项扶贫资源,实现“内合”;通过整合行业扶贫资源,实现“外捆”;通过整合社会扶贫资源,实现“社联”。市上扶贫资金捆绑方案经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原则通过,有关各部门要主动衔接,根据各自职能编入行业规划,做好项目支撑。四要壮大社会扶贫力量。充分利用现代各类媒体,宣传扶贫现状、宣传扶贫政策、宣传扶贫典型,营造浓厚的社会大扶贫氛围。通过宣传鼓励、表彰奖励、政策激励等方式,积极调动各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及个体法人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特别是进一步做好中省部门联县扶贫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大力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组织动员更多的企业参与扶贫,一包三年,真帮实联,形成全社会共同扶贫的强大合力。二是真抓实干,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扶贫开发的核心目标就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要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发挥连片扶贫开发作用,实施产业规模发展,使扶贫地区的农业生产向发展现代设施高效农业转变,不断增加农民产业性收入。二要转移好劳动力,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要充分利用信贷扶贫、互助资金及其它资源,积极鼓励、引导、扶持农民进行自主创业或从事二、三产业。四要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带动和反哺农业农村发展,让贫困群众真正成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创建者、受益者。三是突出重点,千方百计让群众安居乐业。当前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就是88万贫困人口的移民搬迁工作。当务之急要做好移民规划,规划要切实做到科学合理,有前瞻性、可行性、操作性;在移民搬迁方向上,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可以跨县区搬迁,相关县区、部门要搞好配合服务工作;在工作推进上,扶贫、发改、国土、住建、民政等部门要通力合作,一张蓝图、“一盘棋”,形成搬迁合力。同时要做好搬迁后原住地的生态恢复,注重搬迁下来后的发展问题,加大对搬迁户的产业发展扶持力度,让搬迁户实现“安居乐业”。四是科学规划,千方百计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说到底就是缩小贫富差距,这与扶贫开发的宗旨是一致的。当前重点是结合中省扶贫开发规划和我市整体发展规划,修订和完善“十二五”扶贫规划和新十年扶贫规划,将连片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主要手段,将移民搬迁与农村城镇化、社区化、工业化紧密结合,实现以扶贫促城乡统筹发展。

三、紧扣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市跨越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工作组成部分。新一轮全市共启动108个市级重点示范村,由123个市直部门包抓,启动304个县级示范村,由县区负责包抓。“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指导原则仍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奋斗目标。

一是统筹做好发展规划。新农村示范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平台,示范村建设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涉及各各方面,需要全盘考虑。各帮扶部门要切实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指导好帮扶村编制科学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将村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统筹考虑,对接配套,减少盲目性,努力使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服务体系、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使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体现统筹城乡要求,体现农业现代化要求,体现以人为本要求。

二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我市以平利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经验吸引了诸多外地人参观学习,白河、石泉、宁陕、岚皋也在这方面积累了好的经验,这些先进典型的基本经验要继续总结,发扬广大。当前,新农村建设要克服浮躁、厌战情绪,关键是要落实好市县包抓这个良好的机制。各包抓单位主要领导要将新农村帮扶工作列入最重要议事日程,亲自过问、亲自调研、带头到村开展工作;分管领导及驻村干部要饱含真情,立足村上实际和农民迫切要求,千方百计,全力以赴,真帮扶、求实效。

三是保障好资金落实。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上下资金的扶持,在帮扶的基础上,要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整合资金,分步实施,使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得到改善和提升。当前主要是加强项目跟踪,确保帮扶和整合的资金兑付到位,避免“空头支票”现象发生。

四是做好主导产业培育。有了主导产业就有了发展增收的基础。产业发展是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重点,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化、连片扶贫开发、乡村旅游等相结合,围绕本县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培育一批能人大户,夯实主导产业规模,成立组织能力较强的合作社等专业组织,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经纪人,有条件的可以发展加工企业。以此推动示范村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快速致富。

四、强化责任,奋力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

扶贫包保工作计划篇6

学校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大全2019(1)

为了进一步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认真贯彻有关扶贫工作要求,xx学校多举措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各室组具体落实的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一生一责任人”的帮扶机制;加大了教育扶贫攻坚落实力度,确保教育扶贫经费、物资及人力发挥效应。

二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学校制定教育扶贫督导考核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对每个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开展结对帮扶,定期上门或电话走访结对帮扶贫困家庭,确保帮扶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学校持续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学生会、家长会等多种途径集中宣传教育扶贫政策,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对即将毕业的贫困生,努力做好与高一级学校的贫困生信息对接工作,确保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能够继续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温暖。

四是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阳光操作,将扶贫帮困款物及时精准地发放到困难学生家长手中去,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XX学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精准教育扶贫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学校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大全2019(2)

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中共xx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我局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要求,积极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驻村联户包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将包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周密筹划,扎实推进。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xxx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xxx、xxx、xxx、xxx、xxx五人扶贫工作队。工作队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督办本单位驻村扶贫各项工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县联系村领导xxx、xxx多次到村入户认亲,多次看望帮扶对象,结对、制定方案、指导扶贫工作。

二、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成效

一是研究制定精准扶贫工作6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9月23日,由县领导xxx带领局工作队,在镇党委政府、村两委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该村组农户调查了解村情民意,与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开展多次座谈了解具体情况,共商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6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是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根据该村贫困户名单,结合我局干部职工实际情况,确立了由局机关XXX名干部职工与该村XXX户257贫困人口建立结对帮扶,并建立完善了结对帮扶档案。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驻村帮扶工作,到20xx年该村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XX%以上,农村贫困对象实现“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通过开展“五送、五帮”活动,使贫困村整体达到“五通、五有”目标。

(二)帮扶方式。建立健全局机关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局机关每名干部帮扶3-5户贫困户,全面开展帮扶活动,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局机关将组织驻村工作队,及时了解掌握帮扶村的动态信息和村民的个人信息,做到精准定位扶贫。

(三)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建农村基层组织、帮建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促干部作风转变,促群众增收脱贫”的总体要求,具体任务是:

1、帮扶单位包村任务:

一是制定贫困村6年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

二是培育主导产业,帮助贫困村培育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引进市场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培植产业大户。重点协助抓好全村土地流转130亩规划,帮致富带头人种植玄参、桔梗、金银花等为主的中药材,增加农户收入。

三是指导协助该村加强信息网格化建设,制定完善信息网格化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年内全面完成。

四是扶贫解困,组织单位全体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原则上把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贫困户作为优先帮扶对象;

五是按照省市县总体部署,组织开展“三万”、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家园、“绿满xx”等活动。

2、干部包扶贫困户任务:

一是制定脱贫计划。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分析原因,制定脱贫计划;

二是选准发展项目。因户制宜地帮助贫困户选好致富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实现稳定增收,结合全县扶贫“四大工程”,在改善居住环境、就业创业、发展产业等方面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成立了由局支部书记熊继宏任组长,副局长xxx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支由xxx、xxx、xxx、xxx、xxx5人扶贫工作队,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督办本单位驻村帮扶工作。

(二)严肃工作纪律。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县有关规定,驻村工作队员要做到“三不准”。帮扶工作队原则上每月驻村工作不少于5天,及时为驻村帮扶工作队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工作队员生活和住宿必需品、交通费用、生活补助等按照《xx县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每月由单位按实际驻村情况据实核销。

学校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大全2019(3)

xx乡民族中心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村村支两委的紧密配合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坚持真情扶贫,办好实事,注重实效,强化服务,在促进发展上下功夫,推进和加快了帮扶村组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的步伐,现就我们具体做法汇报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各负其责。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乡中心学校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为组长,全体校委会人员为成员,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分工到人,各司其职。

2、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我们根据党委政府的安排和步骤,与村组干部紧密的配合,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与他们打成一片,当好参谋,做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3、深入实际,摸清情况。

根据县、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抓紧抓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1)深入帮扶家庭了解情况。在20xx年x月,工作人员与村委会人员三次深入帮扶村、组,摸底排查,掌握基本情况。

(2)再次初选贫困农户名单。在20xx年xx月,工作人员与村委会人员再次深入各户初选贫困农户名单,予以公示。

(3)甄别确定贫困农户名单,协助各部门按照上报的贫困户名单,完善相关档案。认真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4)最终确定帮扶对象,再一次人深入帮扶家庭,与帮扶对象拟定脱贫措施,并签订协议和承诺书。

通过以上方法和步骤,我们服务范围内共帮扶家庭XXX户,帮扶人数XXX人,其中在籍学生XXX人,经筛选20**年末,帮扶范围内脱贫XXX户,20**年底脱贫XXX户,20**年底脱贫X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

4、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围绕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制定精准帮扶工作方案,分别针对各项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规范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本次共计帮扶干部XXX人。服务范围内贫困户对象中计划实施养猪328头,养鸡1478只,繁殖母猪4头,养蜂8群,预计产业发展投资八万多元。教育助学XXX人,计划争取雨露计划圆梦行动补助对象4人,补助资金每人2万8千余元。预计危房改造XXX户,投资三十多万元,

5、下一步工作打算

扶贫包保工作计划篇7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起步实施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安排部署“十二五”及今年扶贫开发工作。随后,刘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抢抓机遇,切实增强扶贫开发的信心和决心

“十一五”期间,我县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5年来,全县共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5亿元,启动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121个,完成扶贫、工赈移民搬迁2274户11802人,建成移民新村73个,投放小额到户扶贫贷款1亿余元,投放扶贫龙头企业贷款9000万元,培训转移安置贫困户子女2600人,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万人次,中、省、市、县包村扶贫单位累计投入社会扶贫资金5000多万元,建成社会扶贫项目930多个,扶持特色产业示范村90个,发展产业协会60个,发展产业大户1600户,扶持培育扶贫龙头企业7个。可以说,过去的5年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最大、成效最好的5年,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5年来,我县贫困人口由15.6万人减少到5.08万人(老标准),年均减少贫困人口2万人。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

二是贫困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修村组公路1500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085亩,埋设饮水管道650千米,打窖、池、井2.5万立方米,实施改房、改灶、改厕、改圈“四改”6850户。

三是贫困村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修、改建校舍9530平方米,“雨露计划”培训农民20万人次,转移3600人。

四是贫困村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投放扶贫信贷资金1亿元,实施互助资金项目村28个,滚动投放资金560万元,扶持扶贫重点村种植中药材2.5万亩,栽植良种核桃120万株,蚕桑建园1.08万亩,发展畜牧业饲养猪、牛10.2万头和1.1万头,种植烤烟1.3万亩,组织输出劳务6.4万人。

五是包村扶贫工作有效推进。“十一五”期间,国家邮政驻洛扶贫累计投入资金400万元,实施包村扶贫项目130个;省级“两联一包”扶贫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实施包村扶贫项目800多个;市级“两联一包”扶贫累计投入资金800万元,引资1000万元,实施项目296个;县级机关党政企事业单位包扶全县132个贫困村,为贫困村累计投入资金3300多万元,实施项目1000多个,有力推动了扶贫重点村建设。

六是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扎实推进。从去年三月份开始,我县在稳步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了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目前,全县累计识别确认低收入人口10.4万(新标准)人,低收入人口信息资源库基本建立健全。

经过10年的扶贫开发,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我县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十二五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是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按照中省新的扶贫标准,收入在16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还有10.3万,占到全县农村人口的25%左右。二是板块贫困问题突出。秦岭、蟒岭脚下的坡塬地带和洛河沿岸的沟谷之间,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较高,是扶贫开发多年未啃下的“硬骨头”。三是行业扶贫功能和作用发挥不突出。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中,行业扶贫处于自发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控制返贫压力很大。因灾返贫现象突出,扶贫开发成果难以巩固,缩小贫困人口与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未来10年扶贫开发纲要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4月26日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围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这个中心,创新扶贫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切实抓好“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

“十二五”是我县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突破重围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县委十七届九次全会和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坚持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轮驱动,大力实施“六大扶贫工程”,积极推进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扶贫到户,着力改善重点村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缓解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为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目标任务是: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净增600元,解决2万户8万人的脱贫问题,返贫率控制在5%以内;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亿元,自增率超过30%;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亿元,启动建设50个低收入村整村推进项目和50个连片开发项目村;完成千村贫困人口搬迁600户2400人,完成三告别扶贫移民搬迁300户1200人;启动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20个,项目村累计达到50个;投放小额到户扶贫贷款1亿元,投放扶贫龙头企业贷款9000万元,引领扶贫开发项目实现产业化发展;争取中省市社会扶贫投入3000万元,大力实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确保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自然增长的基础上再增收1000元。

三、突出重点,夯实责任,切实抓好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实施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今年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禹坪河流域6个低收入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建设,完成扶贫移民搬迁382户1472人,建设移民新村9个,启动互助资金项目村4个,建立产业扶贫示范村4个,完成“雨露计划”培训900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全年完成扶贫开发重点项目投资1亿元,解决2万人脱贫问题。围绕这一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倾力打造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精品工程。继续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工作思路,在石坡镇的石鸡湾、罗窑以及巡检镇的石墙、路街、高山河、甘江等六个项目村全面实施以水、电、路、气、房、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以“一村一品”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建设,实施以“四改一推”(改房、改厨、改厕、改圈、推广沼气)为重点的清洁工程建设,实现禹坪河贫困区域富起来、靓起来,为华山南区开发打造精美的亮丽名片。具体工作中,要积极整合涉农项目,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9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同时,还要继续抓好2009、2010年度启动实施的扶贫重点村和谢湾-四皓连片开发项目的续建工程,确保顺利通过国省市验收。

二是以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为契机,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的生存发展环境。从今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实施陕南秦巴山区和陕北白于山区移民搬迁工程,这是治贫的根本举措,也是这些地区超常规发展的难得机遇。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要千方百计搭上这趟车。县扶贫、发改、住建、国土、人社等部门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树立大移民、大整合、大扶贫的理念,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衔接,创造性地搞好移民扶贫工作。要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小城镇建设、扶贫移民搬迁“三结合”的思路,以实施“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为重点,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把山区农民变成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产业工人,就近建设小城镇,优化居民点布局、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改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把扶贫移民、工赈移民、地质灾害搬迁、张坪水库移民、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有效衔接起来,坚持搬迁房屋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着力解决迁入地基础设施配套问题,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富得快。各镇要继续充实高寒边远无生存条件人口搬迁项目库,按照新形势和新要求重新编制移民搬迁规划,提早做好新一轮高规格、大规模移民搬迁的各项准备工作。今年建设的9个移民新村,要建成3个市级观摩示范工程、3个县级观摩示范工程、3个镇观摩示范工程。去年建设的10个移民新村,要在完善提高上下功夫,确保省、市验收达到优秀格次。

三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努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下功夫解决贫困人口增收的“短板”问题,着力破解发展主导产业的瓶颈问题,因地制宜地搞好“洛猪”、“洛果”、“洛桑”、“洛烟”、“洛薯”等洛字牌特色产业开发,努力增加贫困人口家属经营性收入。一要继续实施好互助资金项目。把互助资金项目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结合起来,规范运作管理,扩大资金规模,提高项目覆盖面,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资金不足问题。同时,要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各镇要落实监管责任,规范资金使用,引导资金为“一村一品”服务、为“洛牌”产业服务,全县28个互助资金协会都要研究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与产业发展快速接轨。二要积极落实信贷扶贫项目。通过小额信贷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通过龙头企业信贷扶持,支持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带动贫困户增收。三要积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投入280万元,扶持禹坪河流域连片开发产业示范带和城关宋村等4个核桃产业示范村建设,实施连翘规范化栽培与原产地加工技术推广项目,加快推进贫困村发展现代农业步伐。四要深入推进扶贫与低保两项制度衔接。从今年开始,省上将安排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进行直补,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切实管好用好这笔资金,确保发挥效益。

四是以扶贫培训“雨露计划”为抓手,努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县“雨露计划”培训效果越来越明显,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要在继续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培训管理机制,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围绕做强劳务产业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开展企业用工培训,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开展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围绕做精生态旅游开展农家乐经营培训。要积极探索启动“雨露计划”助学试点项目,对考上大专、本科的贫困生给予资助,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要继续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实现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

扶贫包保工作计划篇8

一、基本情况和基本形势分析

(一)“十二五”时期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情况

1、基本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市选定了44个贫困村(其中22个为部级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作,贫困村数量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1.5%,共覆盖农户9270户24887人,其中贫困农户1461户3236人。至2015年,44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3562增加到2015年的5321元。新修建村道路263条,273公里,贫困村通村公路比例达100%,解决了到67个20户以上自然村行路难的问题,修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150余处,解决了1560名群众饮水困难或饮水安全问题。所有贫困村通农村电网、通广播电视、通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全部按计划修建村卫生室和村委会办公用房,改造危房近1500多户。公共服务水平有新提高,坚持基层组织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相促进,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信心明显提高。

2、基本经验

(1)加强领导,组织到位。县、乡两级政府把村庄整治建设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来抓,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市领导挂点联系贫困村,带头帮助贫困村群众解决突出问题,做到村村有领导联系,有机关定点帮扶,有驻村工作对驻村帮扶。

(2)广泛发动,各界参与。一是广泛发动贫困村群众积极参与村庄整治建设规划编制及项目建设。二是各部门将村庄整治工作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开展行业、部门扶贫。三是协调、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入贫困村项目建设。

(3)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突出抓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影响最大的通村道路、饮水工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解决了群众出行、饮水、灌溉等问题。

(4)加强督查,严格管理。一是严格扶贫资金管理。在资金的安排和使用上严格按照现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切实加强统计监测。抓好贫困村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的动态监测,并做好村庄整治建设工作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交流。

(二)面临挑战

前五年已整治建设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虽有一定改善,群众收入有较大提高,但是有部分村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既定目标,主要是由于投入不足,贫困人口分布分散,20户以上的自然村在基础设施特别是在通路上得到扶持,但一些条件相对较差或20户以下的自然村则难以覆盖。

(三)有利条件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入,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为贫困地区发展和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十三五”时期,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大幅度增加扶贫开发投入,行业部门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扶贫开发,会有更多的资源汇集到贫困地区,为村庄整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为贫困地区村庄整治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开发式、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机制,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以扶贫对象为主题,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努力促进农民特别是扶贫对象稳定快速增收,不断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按照贫困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确定整治的村组,优先整治不通水泥路、土坯房和危旧房多、基础设施条件差、没有开展新农村建设、贫困人口多的“满目疮痍”村,确保整治一个完成一个。

2、公开透明原则。广泛公开村庄整治建设相关政策措施、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情况,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原则。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增强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的基本情况

(一)贫困村分布及概况

2016-2020年期间,我市实施村庄整治建设的35个贫困村,主要包括:一是从未实施过整村推进的村20个,占贫困村总数的57%,二是实施过整村推进但投入明显不足的,预期目标未完成的村15个,占贫困村总数的43%。

35个贫困村分布在17个乡镇,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3%,共涉及234个村小组,总户数7374户,总人口3128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162户,3834人。

(二)贫困村贫困状况

1、基础设施薄弱。2015年,35个贫困村中到村部未通硬化路的村小组达161个,小微型水利严重缺乏,饮水不安全,出行难、用电难、吃水难、信息闭塞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对象生活水平提高。

2、生产条件较差。纳入规划的村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一半以上为尚未实施过整村推进或新农村建设的村。

3、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大多数贫困村乡村卫生医疗机构由于资金缺乏,设备简陋、药品不足,没有配备合格的卫生人员;网络通讯覆盖率低,群众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文体娱乐场所设施配置欠缺,群众文化生活贫乏。

4、贫困程度较深。2015年,贫困村农民人均收入3819元,按2730元扶贫标准,贫困人口达3834人,扶贫对象占总人口的12.25%。纳入规划的贫困村基本没有集体经济,产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

5、乡村规划相对滞后。由于乡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指导不到位,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治规划仍不完善。房屋布局零乱,人畜混居、露天厕所、废弃水坑(塘)仍然较普遍,村庄“脏、乱、差”现象较严重,村庄整治建设工作难度大。

四、目标任务及整治建设内容

(一)目标任务

到2018年底,全市35个贫困村全面消灭“满目疮痍”村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到2020年,贫困村群众全面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安全房的愿望,贫困村网络通讯、卫生室、综合文化室全覆盖,全面建成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整治建设内容

根据贫困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依据财政扶贫资金、行业部门整合资金、群众自筹资金等投资来源,在贫困村群众参与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建设内容。

1、按项目类别分类

规划建设项目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三方面的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道路硬化、农田水利、饮水工程为重点建设内容的基础设施项目192个,其中修建村内道路96公里,修建农田水利设施30座,新建饮水工程32处,集中解决贫困村人口出行难、饮水不安全等问题。项目计划投入资金216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800万元。

(2)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新建及改造环境提升项目170个,其中新建垃圾处理点65个,改水改厕63处,亮化工程83处,修建排水排污设施93个,村道及庭园绿化160处,逐步解决贫困村“脏、乱、差”形象,完善村容村貌。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73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330万元。

(3)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03个,其中:修建休闲文化广场21个,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16个,新建农村卫生室19个,购置农村医疗设备12批,逐步改善农村公共及社会服务设施欠缺,农民文体活动匮乏的现象。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69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245万元。

2、按项目计划年度分类

“十三五”贫困村中重度、中度、轻度贫困的村小组数量分别为102个、78、54个,项目计划按照先重度、后中度、最后轻度的整治顺序进行安排,确保到2018年度全面完成重度贫困村小组整治任务。

(1)2016年:整治建设重度贫困村小组个数35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9个,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31个,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1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2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75万元。

(2)2017年:整治建设重度贫困村小组个数35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3个,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35个,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3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2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75万元。

(3)2018年:整治建设重度贫困村小组32个,中度贫困村小组3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5个,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36个,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17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2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75万元。

(4)2019年:整治建设中度贫困村小组个数35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个,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32个,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31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9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75万元。

(5)2020年:整治建设中度贫困村小组个数35个,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9个,人居环境与生态建设项目36个,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31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9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75万元。

五、资金筹措

“十三五”期间,每个贫困村计划投入资金160万元,其中中央及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助125万元,整合行业部门、社会帮扶资金投入贫困村30万元,群众自筹或投工投劳5万元。

扶贫搬迁、定点帮扶、产业扶贫、雨露计划等到村到户的专项扶贫资金都要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市有关部门及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农村卫生、广播电视村村通、职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项目资金时适度倾斜到贫困村。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扶贫和移民办作为村庄整治建设工作的基本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市、乡两级政府要紧紧围绕建设需要,合理部署,统筹安排,集中人力、物力,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扶贫资金,形成全力,实施好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切实把扶贫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

(二)强化部门责任。各部门按照规划,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全力实施好村庄整治建设。扶贫部门负责村庄整治建设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和专项扶贫项目的实施,其他部门要结合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和本部门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在贫困村实施有针对性的行业发展帮扶措施,为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做出贡献。

(三)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要求,围绕村庄整治建设规划的实施,整合多方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部门资金、信贷资金、群众自筹资金等开展项目建设。要把村庄整治建设与产业扶贫、就业促进、科技扶贫、公益金支持扶贫开发事业等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各类专项资金的集聚效益。

(四)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扶贫对象优先受益机制,

完善社会帮扶机制。大力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贫困村帮扶,在贫困村开展“第一书记”挂村、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实施项目时向贫困村倾斜,形成扶贫攻坚合力。

(五)强化管理监督。加强村庄整治建设项目和交错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扶贫资金必须严格遵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使用管理,并按照有关规定开展绩效考评工作。要抓好规划项目建设,加强工程技术指导、质量监管和实施效果检查。具备条件的项目要执行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按照国家扶贫资金、行业部门专项资金使用的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审批、公示、招标、审计等财务管理程序,确保各类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扶贫包保工作计划篇9

一、联镇包村基本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国土系统140名干部包扶全县15个村250户802人。作为第一包扶单位在____镇共有6个村。分别为:局机关52人包扶重点贫困村____村58户178人;不动产登记中心、地环站15人包扶重点贫困村____村15户62人;交易中心、局机关、监察大队48人包扶重点贫困村____村58户171人;统征办10人包扶____村21户73人;____所2人包扶____村4户12人;县工商银行和镇村干部包扶____71户222人。

作为参扶单位的有9个村。分别为:监察大队参扶________村(重点贫困村,第一包扶单位县政协办);____3人参扶____镇____村6户16人(重点贫困村,第一包扶单位县中药局);____所5人参扶____镇____村10户36人(重点贫困村,第一包扶单位县职教中心);____所3人参扶____镇____村4户14人(重点贫困村,第一包扶单位县妇联);____所3人参扶____镇____村11户35人(非贫困村,第一包扶单位县市场监管局);____所10人参扶____街道办____村27户79人(非贫困村,第一包扶单位县文广局);____所5人参扶____镇____村21户71人(非贫困村,第一包扶单位县邮政局);____所4人参扶____镇____村7户31人(非贫困村,第一包扶单位县统计局);____所3人参扶____镇____村8户24人。(非贫困村,第一包扶单位县工商联)。

二、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机构,落实责任。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总体安排和时间要求,在县政协组织领导下,我局第一时间召开全系统脱贫攻坚动员大会,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机构,抽调2名实干能力强的干部组成局联镇包村扶贫专职办公室,择优下派3名干部到重点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并委派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明确了领导包抓责任和局机关及事业单位对口帮扶责任。先后印发了《全面推进联镇包村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了《国土系统干部联镇包村结对帮扶责任清单》,制定了《脱贫攻坚工作制度》《驻村工作队管理制度》《第一书记驻村管理制度》,建立了脱贫工作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为推动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奠定了组织和制度基础。

2、立足实际,突出保障。一是突出移民搬迁用地服务保障。积极参与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前期工作,配合协助用地选址;在村民分散建房审批上,用地指标优先考虑受灾户、贫困户。二是突出脱贫攻坚项目用地保障服务。对涉及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项目,我们主动介入,及早研究谋划。三是突出设施农用地服务保障。及时受理审查,加快实地核查,为农户及合作社发展种植、养殖提供场地。四是突出国土项目争取向贫困村倾斜。在编制项目可研和申报土地复垦整理开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中优先考虑重点贫困村。

3、编制规划,抓好落实。一是科学编制脱贫攻坚基础设施规划。国土系统包扶13个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11大类22个小项,共计划投资18024.7万元。二是积极联系有关行业部门,争取配套落实基础设施和指导农业生产。先后联系水利、

交通、扶贫等部门,衔接争取包扶重点贫困村道路、桥梁、路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合县人社局对____村科技种植、养殖与管理技术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会同村上对贫困户免费发放玉米良种、肥料,解决春播困难。三是协调落实政策保障和引导协助发展。联系教育部门落实贫困家庭学生上学补贴;对有劳动力的进行就业引导;对地处偏远,发展严重受制约的贫困户落实异地搬迁;对发展农业和其他产业项目的协助办理相关手续;会同镇村干部到勉县考察大樱桃种植项目。四是积极解决资金困难。我局向____镇____、____2个重点贫困村给予资金支持共23万元,解决了两个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五是细化干部帮扶措施。要求国土系统干部每周和包扶对象通一次电话,每月登门入户一次,和他们拉家常,出谋划策,帮助他们树立度过难关,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并号召大家开展了向____村大病贫困户李明珍等两户捐款和“双节”前自费购买粮油、月饼等礼品对其帮扶对象进行慰问等活动。六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开花。____、____、____三个集中安置点项目已放线施工,____3条村组道路拓宽改造项目11.3公里已招标,各村环境整治、文化广场、卫生室改造等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根据县委、县政府联镇包村调整方案,我局新增包扶重点贫困村____村133户369人,我们迅速确定了干部包扶方案,派送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开展了重新入户调查和照相等工作,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还没有完全对接;二是我局包扶的13个村规划项目22项,除____村人饮工程1处即将竣工以外,其他项目因种种原因,工作进展缓慢;三是产业发展乏力,农民自主发展的种植业或养殖业规模小,未形成专业管理合作模式和完整的产业链。

扶贫包保工作计划篇10

一、现行财政扶贫公益设施工程项目的运作模式

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主要是以扶贫工作重点村(“十二五”称作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整合资金,集中力量,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分期分批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建设一大批财政扶贫公益设施工程项目,力争使这些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村民收入得以增加,发展能力得以提升,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十五”以来,财政扶贫公益设施工程项目的监管机制不断完善规范,基本上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资金实行报帐制管理。其运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项目的规划立项。制定扶贫规划是合理配置扶贫资源、组织项目实施的前提,村级扶贫规划的编制主要由各扶贫重点村负责,乡镇扶贫专职干部与扶贫重点村干部、村民代表以及村人大代表讨论并提出项目,然后按规定的格式、规定的时间组织编写完成。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要求组织群众大会讨论,以使群众了解规划的情况、了解项目和资金的预算安排情况。

2、项目的审批、公示与调整。项目的审批、公示与调整过程实质上也是扶贫资金的审批、决定过程,是扶贫资金下达、使用过程中的制度安排,这个过程我市要求要充分体现扶贫资金决策过程的公开、公正、透明,以求确保扶贫项目按计划实施。首先是项目审批,县扶贫办根据制定的扶贫重点村扶贫规划,建立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库。每年扶贫重点村从扶贫规划项目库中提取项目,上报到县扶贫办,由县扶贫办编制全县年度扶贫项目计划,会同县财政部门联合上报市扶贫办和财政部门,由市级扶贫部门审批确定。项目批准后省扶贫部门与财政部门一起下达扶贫资金。其次是公示,县扶贫办上报的年度项目计划获得上级扶贫部门批准后,按规定需要在县政府网站、电视台进行登载公示,乡、村也要将批准的项目上墙公示,以确保扶贫项目与资金安排整个决策过程公开透明,这种方式也是群众了解扶贫项目及扶贫资金安排的主要途径。第三是项目调整,由于整村推进扶贫是一次规划,分5年实施,这个过程比较长,原规划的项目难免会发生变化,因此项目调整也是整村推进中常见的事情。扶贫项目调整的审批权在市级,需要调整的项目由扶贫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并按程序上报批,至于是否需要调整、怎么调整、调整什么项目由扶贫重点村确定。

3、项目的组织实施。项目实施的过程也是扶贫资金监管使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项目启动。这一步需要县扶贫部门组织扶贫重点村做好以下工作:县扶贫办业务主管部门和乡镇分管领导、专干到受益村组织项目前期准备,对即将开展的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中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协调,如土地征用补偿问题、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问题等;第二步是项目实施,项目村以招投(议)标方式将项目工程承包给专业施工队,由专业施工队负责完成整个项目的建设。这一过程涉及的项目招标、合同签署、资金拨付、工程监督等环节都是由县乡村三级共同负责。项目村主要是出面配合施工单位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土地纠纷问题。同时,按照《扶贫项目监管办法》以及承包合同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完成项目,然后由县乡二级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对项目进行验收。

4、项目的监督。项目工程与资金使用实行自下而上的监督方式,主要由县乡扶贫办、审计部门、项目乡村共同履行对扶贫项目的监督职能。一是市、县扶贫办下发项目资金文件时抄送同级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自觉接受行政监督;二是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公示,重点村对批准项目资金、实施单位、项目验收等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都坚持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三是村项目监督小组对项目资金的监督,每个重点村均要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在签订项目施工合同、项目发票的审核、项目验收等重点环节的扶贫项目的实施实行监督;规定群众对项目有了解和参与决策权、知情权和话语权,也参与对资金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提出的意见。四是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在政府网和电视台进行公示,提高财政扶贫项目的透明度。

5、项目的验收。完工项目的验收是由县扶贫办按规定组织验收,省市级扶贫办进行抽查验收,“十一五”中后期则采取绩效考评办法。扶贫重点村群众在此环节则是全力配合验收,并作为项目验收组成员在验收报告上提出意见。项目完工后,项目责任单位向县扶贫办提出验收申请,由县扶贫办组织包括工程技术人员、乡(镇)扶贫专干、村项目监督小组组成的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小组应通过实地察看,征求群众意见等方式进行认真检查,对申报验收项目做出是否验收的结论,并对项目建设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做出客观评价。凡项目建设质量差、不符合项目设计和施工要求的不予验收,并严格执行项目保证金制度。合格项目应按规定要求填写《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验收表》,并做好该项目照片等相关资料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二、现行财政扶贫公益设施工程项目运作模式的利与弊

从“十五”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实践证明,相对于“十五”以前的扶贫项目运作模式,新阶段扶贫项目模式运作,由于采取了以上机制,使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较好的堵住了过去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漏洞,切实解决一大批贫困群众最迫切、最急需、最盼望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贫困乡村群众做了大量的好事和实事。具体来说有以下三大优点:

1、当前扶贫资金监管方采用报帐制和公示制,从根本上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推行扶贫项目和资金公示制度,让所有扶贫项目和资金从审批到实施都做到公开透明,让扶贫项目从审批到实施都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从而减少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贪污等现象,确保扶贫资金的专款专用。

2、项目采用招标方式,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采取招标方式实施扶贫项目能够按期开工和完工,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有保证。当前的扶贫项目大都是通过招标的方式由专业施工队来完成。因为有合同约定,所以施工队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日期完工,按合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因为施工队的专业运作,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安全有保证。

3、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当前农村青壮劳力基本都外出打工挣钱,农村除了传统的春节、清明、中秋等节日农村人员较为集中外,其他的时间基本只有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在家,农村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以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队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项目,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尽管目前这套项目运作模式,在减少挤占、挪用、贪污等现象、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多数情况下,项目的运作主要还是以政府扶贫部门为主,审计及相关专业部门在参与监管中只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项目村群众对项目的决策、控制、监督,只是作为被扶持对象而不是扶贫主体参与其中,是被动参与。因此其不足之处也是相当明显的:

1、项目运作中群众参与度低,扶贫重点村的能力得不到提升。长期以来,扶贫和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掌握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管和项目实施权,扶贫重点村的群众习惯了政府“给予”的扶持,只要有需求就向政府伸手,政府给不了就等,从来不愿主动关心项目,参与项目建设不热情,投工投劳不积极,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没有为群众的有效参与开展培训活动,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给群众提升操作能力设计程序和标准,即使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也是扶贫部门来执行。群众在项目实施当中参与太少,很难得到锻炼与提高,群众的组织、监管、发展能力得不到提升。

2、由于扶贫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主要由扶贫部门承包给施工队。施工队是以盈利为目的,需要有一定的利润,没有利润可赚的项目施工队是不会做的,所以以招标方式实施的扶贫项目工程需要的资金量可能比群众自主组织实施项目需要的资金量多。另外,由于部分农民在解决项目纠纷、处理土地补偿等问题时不配合,或要价很高,也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同时,在整合扶贫重点村资源方面难度会加大,如群众在自筹资金以及投工投劳方面不是很支持、很配合,这些情况都会造成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能最大化。

3、无论是作为项目管理部门的扶贫办、财政部门还是乡村干部和群众,都缺乏工程项目方面的必要技术素质。在考虑项目运作成本前提下,也极少去寻找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导致扶贫的公益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和监管的随意性过大,缺乏技术支持,因而造成实施的项目和资金投放使用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浪费。而且无论是检查还是项目验收时基本上是走过场,时流于形式,项目工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项目工程验收也不象行业工程项目那样有一套严格的量化指标体系,多数时候只注重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同时,当项目施工的日常监管的村民代表(通常是村干部或理事会)与群众少交流或沟通不足时,村民便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产生猜忌,认为在项目资金使用方面会存在问题,有的群众认为这么多扶贫资金如果项目由村组自己做,肯定可以比施工队做得更好的,或者认为如果由群众讨论决定,这么多的扶贫资金可以为村里解决好多问题了。

4、扶贫项目后续监管难落实。项目后续监管一直是困扰扶贫项目效益正常发挥的难题。扶贫重点村的基础设施项目完工后,没有完善的后续监管办法,群众对项目的权属感不明,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心痛、不爱护,项目的后续监管难以落实,无法让项目发挥持续的效益,难以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后续监管工作跟不上,项目损坏了,妨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把责任归到政府部门,埋怨政府没有把项目维护好,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三、改进财政扶贫公益设施工程项目监管机制的若干思考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改进与完善现行这套财政扶贫项目监管体系势在必行。改进扶贫项目监管机制的思路是:优化“参与式”的扶贫理念,整合扶贫主管部门、专业技术部门、项目村干部群众多方的监管资源,充实监管力量,并设计出一套既能确保项目实施与资金使用安全,又能让扶贫工作人员和项目乡村干部群众培训、学习和实践提升能力的制度安排,力争使各方在项目选定、申报、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积极性,使得监管由单向转变为多向,提高监管实效。

1、完善扶贫项目选项和设计机制。在制定扶贫项目规划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尊重群众意愿选准和科学制定扶贫项目的原则,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贫困户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拟定扶贫项目、充分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还应该邀请相关技术部门、专家对项目方案进行技术论证评估,反复筛选,逐级申报,最后确定。

2、明确项目组织实施责任体系。扶贫部门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主管机构,对项目管理具有组织协调、审核督查、验收把关的责任;项目的具体责任单位必须是项目村的村委会;所有的财政扶贫项目,县扶贫办均与项目责任单位签订《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实施责任书》。为规范项目的实施工作,上了一定规模的扶贫项目均要实行招投标,确定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一些相对较小未达到应招投标额度规定的项目,由县扶贫、财政等相关部门及乡(镇)扶贫专干、村项目执行、监督小组等组成的招投标小组,向社会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公开议标工作。

3、建立项目竣工的验收评价机制。迫在眉睫的工作有三个方面:一是尽快分类建立相对专业的规范的操作性强的项目质量量化指标。二是完善一套科学的项目验收程序。三是组织对县乡扶贫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工程项目技术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群众对项目实施的满意度。

4、切实建立扶贫项目后续管理机制。做好扶贫项目后续管理,是巩固扶贫整村推进成果,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在编制规划项目和实施项目时,从一开始就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后续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把后续管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如何加强后续管理,确保项目效益的长期发挥,应该从制度建设人手,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扶贫项目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机构,继续发挥村委会和民间理事会的职能,由乡、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项目后续管理机构,在项目设施交付使用后,继续发挥管理、监督、监测、报告等职能,做到管理的连续性;二是建立制度,做到产权明晰、责任清楚,管理有序,做到扶贫资金效益发挥的连续性;三是民主管理,让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后续管理工作,家家知晓,人人有责,通过加大对农民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使后续管理工作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