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医疗协会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15 08:01:11

民间医疗协会工作计划

民间医疗协会工作计划篇1

第三十八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者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一)患者死亡;

(二)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予以受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第四十条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

第四十一条卫生行政部门收到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应当对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鉴定程序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组织调查,听取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第四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经审核,对符合本条例规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当作为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以及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的依据;经审核,发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应当要求重新鉴定。

第四十三条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

第四十四条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调解书或者判决书。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逐级将当地发生的医疗事故以及依法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的情况,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第五章医疗事故的赔偿

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第四十七条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第四十八条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条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第五十一条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第五十二条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

第六章罚则

第五十三条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事故过程中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罪、罪或者其他有关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五十四条卫生行政部门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未及时组织调查的;

(二)接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审查或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

(三)未将应当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医疗事故争议移交医学会组织鉴定的;

(四)未按照规定逐级将当地发生的医疗事故以及依法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情况上报的;

(五)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审核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

第五十五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第五十六条医疗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一)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

(二)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服务的;

(三)未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的;

(四)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记抢救工作病历内容的;

(五)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封存、保管和启封病历资料和实物的;

(六)未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的;

(七)未制定有关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的;

(八)未在规定时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

(九)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的;

(十)未按照规定进行尸检和保存、处理尸体的。

第五十七条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定,接受申请鉴定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出具虚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或者资格证书。

第五十八条医疗机构或者其他有关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或者资格证书:

(一)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没有正当理由,拒绝进行尸检的;

(二)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的。

第五十九条以医疗事故为由,寻衅滋事、抢夺病历资料,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依照刑法关于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七章附则

第六十条本条例所称医疗机构,是指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

县级以上城市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依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开展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发生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但是,其中不属于医疗机构的县级以上城市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发生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行使依照本条例有关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承担的受理、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和赔偿调解的职能;对发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的该机构及其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理。

第六十一条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赔偿,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讼。

民间医疗协会工作计划篇2

新华网讯:北京5月4日电(记者贾钊 吕诺)卫生部4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公安机关向二级以上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派驻警务室,共同加强医疗机构治安管理,维护正常诊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

港援四川南充西充医院综合大楼落成使用

中国新闻网讯:日前,香港援建四川南充市西充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正式落成,投入使用。香港驻川经贸办副主任李芷菁、雅博慈善基会主席叶炳钊等出席了落成庆典。该综合大楼建筑面积13165平方米,10层全框架结构。分设手术室、放射室、临床检验、输血、病理、超声影像、功能检查、脑外、等17项功能,并有住院床位228张的综合大楼。大楼落成后极大地改善了西充县的诊疗环境和医疗服务基础条件,缓解了当地民众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

数字化,智能化医院建设(重庆)研讨会圆满成功

本刊讯:随着医疗信息技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院智能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数字化建设已成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抉择。为了全面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工作质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整合社会卫生资源,《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杂志社与重庆市建筑业协会智能化工程分会于2012年4月27日至29日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召开了“2012数字化智能化”医院建设研讨会。会议采用互动交流的形式使医院领导,建筑专家及知名企业面对面共同就医院智能化,数字化系统建设设计规划及应用等问题进研讨。

2012数字化医院整体规划与设计研讨会

本刊讯:2012年4月20-21日,由福建省卫生医疗行业计算机用户协会、数字医疗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2数字化医院整体规划与设计研讨会”在福州金源大酒店隆重召开。会议由陈金雄理事长主持,武汉同济张晓祥主任、无锡市人民医院刘喻主任、原301医院计算机室任连仲主任到会作专题报告。红帆软件毛涛若、徐寿喜荣幸赴会,一睹数字医院领军人物风采。陈金雄,福州总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福州总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军区总医院,1998年以来,以推广应用国家金卫“军字一号”工程(军队医院信息系统网络软件)高级版为龙头,按照数字化医院要求,集中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推进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全面建设。 陈金雄主任在本次会议作《做好规划设计,实现健康发展》主题发言。

美国GCI成功中标甘肃省中医院

本刊讯: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及优越的技术性能,美国GCI成功中标甘肃省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

甘肃省中医院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地处城市中心的西部。医院始建于1953年12月8日,199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三级甲等中医院。省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建设工程是省级重点工程,规划总建筑面积3.86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总建筑面积38662平方米,主楼十七层,辅楼十一层,裙楼五层,地下二层。

该项目采用美国GCI的AVIATOR-C6解决方案,信息点共计2200点。整体采用美国GCI公司新一代免工具安装六类模块及端口带防尘门配线架。其中最为关键的水平部分,采用了4线对23AWG线芯、中间带十字骨架结构的优质铜缆作为主体传输媒介,测试带宽性能达到350MHz, 远超过TIA/EIA规定的250MHz国际标准。该方案提供了远超过布线标准的带宽,可高冗余地支持千兆到桌面的应用,为用户的日常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对部分高速率业务,如远程医疗会诊、精密仪器等应用,采用了光纤到桌面(FTTD)的设计。

该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省中医院的就医条件,对于医院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发挥、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恩施州中心医院中医部综合大楼改扩建工程奠基

恩施日报讯:(记者 王宇 通讯员 铁强 付芳芳)4月18日,湖北恩施州中心医院中医部综合大楼改扩建工程奠基。常务副州长董永祥,州政协副主席陈卫平、杨兵出席仪式并为工程培土奠基。集急救、住院病房、综合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州中心医院中医部综合大楼改扩建工程,按三级甲等中医院标准设计,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总投资2700余万元,预计工期一年。该工程竣工后,将新增病床240张,有效缓解该院病床紧张、患者不能及时收治住院的压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和患者就医条件,推动我州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和武陵山医疗中心建设。

协和医院将增480个地下车位

和讯网讯:(记者 耿诺)正在改造的协和医院并不会伤及文物建筑,而且在地下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增加480个停车位。昨日晚间,市规划委网站公布了协和医院规划调整公示反馈意见的采信情况。

民间医疗协会工作计划篇3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行动,打击非法行医违法犯罪活动,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一)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行为,依法取缔无证行医,严惩非法行医违法犯罪活动,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二)加大对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违法违规行为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四)探索建立完善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措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二、工作内容和重点

(一)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重点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打击无任何行医资格的游医、假医,以及借助虚假宣传、招摇撞骗,或打着医学科研、军队、武警的幌子误导和欺骗患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活动。

(二)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违法行为,清除医疗机构中的假医生。

(三)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或房屋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打着医疗机构的幌子利用欺诈手段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四)严肃查处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行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地下性病诊所”和未经审批擅自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

(五)严肃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三、职责分工

(一)由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项检查,查处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无任何行医资格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行为;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查处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行为;查处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查处未经备案核准的义诊活动。

(二)由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查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行为;查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未经批准、擅自增加计划生育服务项目和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擅自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以外的其他临床医疗服务项目的行为;查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行为;查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查处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三)由科技行政部门负责在职责范围内规范医学科研机构的设立审核工作,配合卫生行政部门查处违法从事诊疗活动的科研机构。

(四)由公安机关负责,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医药管理等部门配合,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的犯罪行为;查处暴力抗法行为,对拒绝、阻碍有关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人员,要依法予以查处。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由监察机关会同卫生、科技、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医药管理等部门,对贯彻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力,违法违规审批,造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医疗秩序混乱、非法行医问题严重的地区,要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地方行政领导的责任;对本次专项行动中,推诿扯皮,行政不作为的案件线索,以及医疗机构等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各大单位卫生部门和武警后勤部卫生部参照本方案同步执行。

四、组织领导分工及主要任务

(一)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马晓伟(卫生部副部长)

副组长:吴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成员:张世琨(国家人口计生委)、孙塑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明山(公安部)、杨春玲(监察部)、李普(科技部)、吕吉云(总后卫生部)、侯冬虹(武警后勤部卫生部)、赵同刚、王大方、毛群安、王苏阳、汪建荣、张朝阳、苏志、张宗久、郝阳、王玉洵、张德英、于修成、南俊华(卫生部)。

(二)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卫生部,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和信息汇总、上报、交流等日常工作。

(三)专门小组。

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设4个专门小组,各专门小组参加单位和主要任务如下:

第一组:综合协调组。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参加。主要任务:

1、拟定专项行动计划和总结,综合协调办公室工作。

2、拟定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制度,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沟通和协调通报制度等。

3、组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议,负责文件运转。

4、收集各地和各专门小组工作进展信息,编发专项行动简报。

5、协调各部门开展对各地专项行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组:整顿规范组。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参加。主要任务:

1、对专项行动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给予政策性指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2、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做好关于查办非法行医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工作。

3、加强对源头的治理,规范审批行为,开展对医疗机构的整顿规范工作;探索建立整顿规范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管理机制。

4、配合工商总局整治医疗机构非法医疗广告的行为。

5、加强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信用建设,加强管理,完善信用制度建设,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行风。

第三组:宣传教育组。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参加。主要任务:

1、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自觉守法意识,形成社会监督氛围。

2、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典型案例查处情况,加大曝光力度。

3、开展有关医学常识的科普宣传。

第四组: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组。卫生部、公安部、监察部、科技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参加。主要任务:

1、组织开展对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专项行动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和规范管理工作的建议,加强对专项行动的指导。

2、做好群众举报投诉受理工作,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医疗秩序混乱、问题严重的地区进行重点督查。

3、围绕专项行动工作内容、重点和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对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学科研机构等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4、抓住案件线索,做好案件查办工作。行政违法案件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违纪违法行为,需要依纪依法追究责任的,由监察机关负责查处;涉嫌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其他部门做好案件移送等调查配合工作。重点案件要挂牌督办,一抓到底。

五、实施步骤和工作安排

专项行动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年4—5月)为动员部署阶段。各地组成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本辖区内开展专项行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和自查工作。

20**年5月底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将贯彻落实〔20**〕21号通知及电视电话会议情况、有关领导批示、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上报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阶段(20**年5月—2006年5月)为组织实施阶段。各地要按照专项行动方案确定的职责分工和工作部署,认真组织落实专项行动工作,开展自查自纠,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坚决取缔无证行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各地专项行动牵头单位要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对专项行动开展和自查自纠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对地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5月开始,要及时将有关信息编发简报上报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于每月底向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当月工作进展情况(包括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案件查办、责任追究情况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于20**年9月、12月底以前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汇总表(见表1、2、3)随同阶段性总结一并报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2006年6月)为总结检查阶段。自查和整改结束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做到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案件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长效机制建立到位,同时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并于2006年5月底前将本省的工作总结(包括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措施、案件查办、责任追究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和汇总表一式三份上报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对重点地区进行联合督查,检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完成专项行动总结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的领导。

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规范医疗执业行为、打击非法行医的重大举措。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和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政府主管领导要亲自挂帅,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专项行动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切实抓紧、抓细、抓出实效。

(二)分工协作,明确专项行动责任。

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要求,迅速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各级政府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逐级落实责任,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作为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相互支持,主动配合,齐抓共管,加强联合执法。要加强工作中的联系、协调与配合,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和沟通制度、案件移送制度等。要加强各级专项行动工作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强部门间、地区间的沟通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的综合整治局面和强大的整治合力。

(三)突出重点,狠抓专项行动的落实。

方案中确定了本次专项行动的内容和重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职责分工,认真组织落实。各地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当地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实现专项行动的目标。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加大监督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打击犯罪,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下一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专项行动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使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保证不走过场。要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四)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各地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加强监督执法检查,特别要做好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突击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严肃处理。要重点查处大案要案。在加强有关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做好案件移送的同时,有关行政部门还要将发现的涉及行政监察对象违纪违法的案件及时移送监察机关。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责任人和单位、对存在严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地区和部门领导,各级监察机关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各地要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办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对需要移送的案件,要做好部门间移送工作,特别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决不能以罚代刑。各有关部门在案件查处过程中和结案之后,要及时向当地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有关案件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向全国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有关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查处结果。对不认真做好案件查办工作和不及时报告情况的,将严肃追究主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五)标本兼治,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要按照整顿与建设并举,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与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和规范化管理相结合、日常监督执法与开展专项行动相结合的原则,立足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各地要从源头把关,按照当地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合理规划、设置医疗机构;规范审批行为,清理整顿不符合设置标准的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各地要加快卫生综合执法的步伐,建立健全综合执法组织机构,积极探索、完善对医疗服务市场监管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提高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水平,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日常监管。要通过专项行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找根源,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完善监督管理措施。

民间医疗协会工作计划篇4

一、科室综合管理

2014年,医疗服务监督科是特殊的一年,一是科室人员变动大;二是增加了新的职能,6月份将传染病防治监督牵头职能交给我科,7月份将计划生育执法职能交给我科,8月份市卫生计生委又将100张病床以下的医疗机构的校验工作交给我局,下半年我科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一倍。为切实完成工作任务,不辜负局领导信任,医疗服务监督科切实加强科室管理。年初制定了《医疗服务监督科岗位职责说明书》,分解了综合目标任务,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科室特别注重业务学习和培训,通过让科室人员旁听案件合议的方法,学习执法程序和局内部运行规程,使新手尽快适应工作;严格执行局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考勤管理,严格工作纪律;科室内部充分发扬民主,发挥科室人员主动性,和谐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全年未发生一起影响综合治理案件。

二、思想政治工作

2014年,是全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年,在局党委统一安排下,全科人员认真组织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的各项学习材料,认真查摆“”问题,密切结合实际,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落实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要求,科室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教育计划》、《行风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责任制》,认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政风工作。积极开展文明执法教育活动,努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深刻领会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投身“全省文明卫生监督局(所)”创建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科室人员全年未出现因工作作风和廉政方面的投诉案件。

三、业务工作

(一)医疗服务监督工作

1、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部署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时间要求是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历时一年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系列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执法行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我市制定了专门工作方案,联合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计生委等部门,成立了以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局局长黄剑云为组长、各部门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了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制度,将“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监督局内设的医疗服务监督科。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查处违法行为。从2013年9月初到2014年7月底,我市组织4家成员单位先后开展了10次大规模专项行动。行动中,我们不但注重治标,而且侧重于查源头,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据统计,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约16845人次,出动车辆约2618辆次,检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零售药店、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城市生活美容机构等约7689家(城区700余家)。共办理各类违法案件209起(城区59起),其中无证行医案件107起(城区13起),各类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案件75起,违反“两非”行为案件27起,罚款67.40万元(城区1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处理8起(城区2起)。其中共取缔各类非法行医活动(责令停止执业)138户次,拆除非法医疗广告牌125块,没收各类医疗器械513件,没收药品38箱。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市医疗市场秩序有明显好转,无证非法行医得到了有效治理,药店坐堂行医有效遏制,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有了一定保障。

2、巩固完善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小型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为我市首创。为巩固完善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今年我局制订了量化分级与不良执业行为记分衔接制度,结合医疗机构校验,对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进行了创新。7月1日下午,城区小型医疗机构量化分级考核表彰暨培训大会在美乐大酒店成功召开。市城区和武当山特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厂矿企事业单位门诊部(医务室、卫生所)、个体诊所的负责人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和计生委主任黄剑云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大会对50家A级示范单位进行了授牌。7-8月,我局抽调“三甲”医院的院感专家,组织专班,对全市19家民营医院进行了检查评审,9月在全市民营医院会议上,通报了评审结果。

3、加强医疗广告管理:2014年,省将医疗广告审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权下发市级,市卫生局领导高度重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下发了《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依法规范医疗广告审查的通知》(十卫办发[2013]98号)文件要求我科对医疗广告审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工作进行初审,今年以来共审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3家,医疗广告27家。由于《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处罚措施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监督部门监管难度大,为了有效遏制违规医疗广告行为,我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监管方法。2014年5月29日,由市卫生计生委纪检委和市卫生监督局联合对我市9家违法医疗广告的单位负责人进行了集中约谈,会上认真学习国家卫计委关于《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规定及《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此次约谈上升到纪律检查层面,用《九不准》进行约束,是我市监管医疗广告行为的一次方法创新,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有效规范了各级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医疗广告的行为。

4、依法公告注销医疗机构: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城区小型医疗机构中存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过期、长期歇业、未按时进行校验等问题。为规范小型医疗机构管理,必须依法对这些单位进行处理,经摸底和逐家上面调查,上报市卫生计生委办公会议研究,11月10日,依法在《日报》上对12家机构(个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进行了公告注销。

5、采供血监督检查:6月我局组织人员对市中心血站(含竹山站)、郧县单采血浆站分别进行了两次监督检查,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10月再次对市中心血站和郧县单采血浆站。

(二)传染病防治工作

1、院感检测工作:今年由于疾控中心检测收费标准提高了,我科经多次协商,统一了检测采样标准,采样份数既趋公平合理,又不增加相对人负担。今年,共检测305家医疗卫生机构,共采样1648份。共对检测不合格单位8家进行了依法罚款处理。

2、加强春季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为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视频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1月28日~29日,市卫生监督局党委书记张勇同志亲自带队对城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我局还结合医疗机构院感检测工作队城区386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了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依法下达责令改正《卫生监督意见书》97份。

3、加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监督检查:按照省、市统一安排,今年11月8~12日,我局和两区卫生监督局分别对辖区8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家民营医院、6家“三甲”医院进行了督导检查。

4、医疗废物管理:按照省卫生计生、环保两部门联合文件要求,为防止医疗废物污染,保障人体健康,8月22日至25日,市卫计委、市环保局、市卫生监督局联合组织了市医疗废物专项检查。经统计,全市县乡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80%以上。我科今年共对4家医疗机构违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

(三)计划生育执法工作

1、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为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促进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市关于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十人口领字[2014]11号文件),建立了孕情监测制度、超声诊断仪和检验技术管理制度、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实名登记制度、有奖举报制度等五项制度,明确各级纪检、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职责,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在深入贯彻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采取区域协作、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2、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对全市111家妇幼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重点监督检查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是否按照许可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从事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人员是否取得相应资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相关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监督检查。通过检查,我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总体情况较好,均按照许可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从事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人员均取得有相应资质,相关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健全。全市共检查111家妇幼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共查处违法案件5起,市级、县级、乡级分别为1、3、1起,共罚款4.45万元。

3、开展打击“两非”行为的监督检查:7月份,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全市打击“两非”专项整治行动,共成立11个检查组,对全市打击“两非”工作进行检查。全市共检查妇幼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共1342家。各县市区对辖区内医疗市场、药(房)店等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在执法当中,切实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014年全市共查处“两非”案件26起,其中开展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9起;开展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17起,移送纪检部门3件,移送药检部门4件,移送公安部门1件,行政处分7人,没收违法所得11797元。

4、城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监管:今年3月,我局对城区16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了全面调查,除市计生站、张湾区计生站、经济开发区计生站(开发区医院)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外,其他市级7家、两区下设的10家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均在开展诊疗活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机构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总数的85%。为此,我局写出了调查报告报市卫计委,今年8月,市卫计委下文撤销城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此我科先后组织了两次专门检查,坚决制止其开展诊疗活动。

(四)查办违法案件

医疗服务监督科2014年共查处医疗服务案件28起,其中移送公安机构2起,罚款26起(金额86000元),自动履行率达90%。另外,采取强制措施(取缔)2起。

民间医疗协会工作计划篇5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行动,打击非法行医违法犯罪活动,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一)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行为,依法取缔无证行医,严惩非法行医违法犯罪活动,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二)加大对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违法违规行为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四)探索建立完善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和措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二、工作内容和重点

(一)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重点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打击无任何行医资格的游医、假医,以及借助虚假宣传、招摇撞骗,或打着医学科研、军队、武警的幌子误导和欺骗患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活动。

(二)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违法行为,清除医疗机构中的假医生。

(三)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或房屋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打着医疗机构的幌子利用欺诈手段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四)严肃查处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行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地下性病诊所”和未经审批擅自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

(五)严肃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三、职责分工

(一)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项检查,查处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无任何行医资格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行为;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查处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行为;查处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查处未经备案核准的义诊活动。

(二)由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查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行为;查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未经批准、擅自增加计划生育服务项目和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擅自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以外的其他临床医疗服务项目的行为;查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行为;查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查处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三)公安机关配合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的犯罪行为;查处暴力抗法行为,对拒绝、阻碍有关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人员,要依法予以查处。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由监察机关会同卫生、科技、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对贯彻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力,违法违规审批,造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医疗秩序混乱、非法行医问题严重的部门,要依纪依法严肃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对本次专项行动中,推诿扯皮,行政不作为的案件线索,以及医疗机构等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组织领导分工及主要任务

(一)*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

(二)专门小组

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设4个专门小组,各专门小组参加单位和主要任务如下:

第一组:综合协调组。卫生局、计生局、科技局参加。主要任务:

1、拟定专项行动计划和总结,综合协调办公室工作。

2、拟定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制度,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沟通和协调通报制度等。

3、组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会议,负责文件运转。

4、协调各部门开展对专项行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组:整顿规范组。卫生局、计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加。主要任务:

1、对专项行动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给予政策性指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2、配合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做好关于查办非法行医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工作。

3、加强对源头的治理,规范审批行为,开展对医疗机构的整顿规范工作;探索建立整顿规范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管理机制。

4、配合工商局整治医疗机构非法医疗广告的行为。

5、加强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信用建设,加强管理,完善信用制度建设,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行风。

第三组:宣传教育组。宣传部、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卫生局、计生局、广播电视台参加。主要任务:

1、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自觉守法意识,形成社会监督氛围。

2、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典型案例查处情况,加大曝光力度。

3、开展有关医学常识的科普宣传。

第四组: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组。卫生局、公安局、监察局、科技局、计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加。主要任务:

1、组织开展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专项行动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和规范管理工作的建议,加强对专项行动的指导。

2、做好群众举报投诉受理工作,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进行重点督查。

3、围绕专项行动工作内容、重点和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对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4、抓住案件线索,做好案件查办工作。行政违法案件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违纪违法行为,需要依纪依法追究责任的,由监察机关负责查处;涉嫌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其他部门做好案件移送等调查配合工作。重点案件要挂牌督办,一抓到底。

五、实施步骤和工作安排

专项行动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年5月)为动员部署阶段。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本辖区内开展专项行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工作。

第二阶段(20*年6月—20*年5月)为组织实施阶段。按照专项行动方案确定的职责分工和工作部署,认真组织落实专项行动工作,开展自查自纠,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坚决取缔无证行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卫生行政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要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对专项行动开展和自查自纠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阶段(20*年6月)为总结检查阶段。自查和整改结束后,对一年来专项行动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汇总,检查是否做到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案件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长效机制建立到位等,并将我市的工作总结报*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的领导

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规范医疗执业行为、打击非法行医的重大举措。各部门一定要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和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政府主管领导要亲自挂帅,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专项行动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切实抓紧、抓细、抓出实效。

(二)分工协作,明确专项行动责任

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要求,迅速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各级政府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逐级落实责任,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作为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相互支持,主动配合,齐抓共管,加强联合执法。要加强工作中的联系、协调与配合,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和沟通制度、案件移送制度等。要加强与上级专项行动工作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强部门间、地区间的沟通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的综合整治局面和强大的整治合力。

(三)突出重点,狠抓专项行动的落实

方案中确定了本次专项行动的内容和重点,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职责分工,认真组织落实。着力解决我市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实现专项行动的目标。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打击犯罪,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使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保证不走过场。要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四)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加强监督执法检查,特别要做好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突击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严肃处理。要重点查处大案要案。在加强有关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做好案件移送的同时,有关行政部门还要将发现的涉及行政监察对象违纪违法的案件及时移送监察机关。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责任人和部门领导,监察机关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要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办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对需要移送的案件,要做好部门间移送工作,特别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决不能以罚代刑。各有关部门在案件查处过程中和结案之后,要及时向市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有关案件情况。对不认真做好案件查办工作和不及时报告情况的,将严肃追究主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五)标本兼治,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要按照整顿与建设并举,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与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和规范化管理相结合、日常监督执法与开展专项行动相结合的原则,立足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要从源头把关,按照本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合理规划、设置医疗机构;规范审批行为,清理整顿不符合设置标准的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要加快卫生综合执法的步伐,建立健全综合执法组织机构,积极探索、完善对医疗服务市场监管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提高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水平,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日常监管。要通过专项行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找根源,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完善监督管理措施。

民间医疗协会工作计划篇6

一、发展医联体意义十分重大

医联体是在一区域内,以一个实力强的医院为核心,纵向联合多个下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分工协作关系而形成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医联体意义十分重大。

推进医疗服务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医联体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合理控制公立综合性医院数量规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使医疗服务体系供给侧更加适应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发展医联体有利于在医联体内部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展医联体有利于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更加注重预防为主,更加注重防治结合,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更加注重群体健康,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的健康服务。

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提升。发展医联体有利于建设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经济性,最大限度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效率、效益,从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

落实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发展医联体有利于“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总之,发展医联体有利于改变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条块分割、布局失衡、基层薄弱、上下割裂、重医轻防、效率不高现状的重大举措,是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对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发展健康产业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助推健康江苏建设的有力抓手。

二、发展医联体政策措施明确

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江苏综合医改方案、“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以及江苏综合医改相关配套文件等对发展医联体在政策措施上都有明确要求。

统筹规划医联体建设。发挥政府规划引领作用,以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为基础,以建立区域协同或分片包干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为基本思路,着力推进医疗资源纵向联合。根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任务、服务范围以及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县域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市区以三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市域以三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为龙头、省域以省属大型三级医疗机构为龙头,逐级、分片组建纵向医疗体。紧密型医联体要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推进医联体内部资源整合。从发挥医联体内部各类服务因素最大效能出发,实现人力、技术、设备、管理、服务、信息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力发展基于医联体核心医疗机构的影像、检验、心电、病理、后勤服务、消毒供应、药械联采等中心,实现各类资源的集约化。

完善医联体运行机制。建立医联体内部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机制,在医联体内部医师执业不受多点执业限制,推动上级医院管理和医疗专家在医联体内下级医疗机构担任单位或科室负责人、首席专家等,推动上级医院医务人员下沉、下级医疗机构人员上带。推动医联体内部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协作、开设联合病房等。建立统一的人员培训、轮训、进修等机制,实现医联体内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培训一体化。建立规范的双向转诊制度,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实现急慢分治和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医联体的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表彰奖励或整改。

积极落实各项改革任务。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落实财政投入政策,发挥医保引导调控作用。要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群众健康“守门人”作用。

三、江苏医联体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苏医联体建设与综合医改同步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纵向医联体覆盖城乡医疗机构。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目标,推进医疗资源纵向联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形成了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各地根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任务、服务范围以及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按县域、市区、市域、省域逐级、分片组建纵向医联体。医联体建设基本覆盖12个地级市,建有医联体187个,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都与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徐州、常州等地在对口帮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推广江苏省人民医院与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开展“院府合作”的经验,实现群众、政府、医院“三满意”的目标。

基层首诊制度全面实施。以提高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率为重点,省政府召开全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会,推广淮阴区先进经验;将城市大医院一般专家、特殊专家各不低于20%的号源留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签约家庭医生,引导患者基层首诊;以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适应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的需要,畅通上下转诊渠道和信息共享。

慢性病、重大疾病分级诊疗全面启动。以慢性病为切入点,完善一体化分级诊疗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性医疗服务。以五大中心建设为切入点,推广苏州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启动胸痛、创伤、卒中省、区域、市三级救治中心建设工作,构建融合预防、筛查、救治、康复为一体的分级防治网络。

推进基层健康服务模式创新。以医联体建设为重要载体,从政府层面加大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力度。2016年7月,江苏省政府召开“全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会”,截至2016年底,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已覆盖到90%以上街道、乡镇,签约服务覆盖城乡890万户、2524万人,人群签约率32.14%,重点人群签约率44.8%,个性化签约率9.13%。江苏连续两年设立专项补助鼓励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试点建设,2016年重点支持了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经验。淮安市物价、卫生计生等部门联合印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明确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分担;镇江市通过组成医联体、推行上级医院与基层机构“全―专联合门诊”、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苏州通过“531工程”、“互联网+”、“残疾人群打包”、“私人订制”等方式服务签约人群,成效显著。

四、破解制约医联体健康l展的重大难题

尽管江苏医联体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制约医联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逐步显现,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组织无序,缺乏统筹规划,有城市大医院“跑马圈地”的嫌疑;二是动力不足,主要是激励参与各方的利益机制没有形成;三是体制障碍,参与各方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办医体制机制不同;四是政策短板,医保支付、价格等政策制度不配套。要克服以上问题,需要各方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凝聚共识,合力攻关,尽快取得突破,使江苏医联体真正成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助力健康江苏建设。

必须实行统筹规划。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统领,以人民健康服务需求为中心,充分考虑本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机构地域分布、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业务关系、合作意愿、交通和时间成本等因素,加强对各类医联体建设的规划指导,防止出现无序状态,避免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和短期行为,促进医联体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注意把社会资本办医纳入医联体建设统筹规划。

必须实现“三医”联动。在医联体建设中,医疗是核心,关键在于优化资源结构、促进优化资源下沉;医保是引领,关键在于发挥好医保支付方式对就诊行为和医疗服务行为的引导作用;医药是保障,关键在于提高用药的可及性。在医疗方面,要大力发挥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医养结合等接续性医疗卫生服务,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在医保方面,要完善各项医保政策,尤其是要改革医保支付方式,采取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按总额预付等多种复合式支付方式,引领人民群众在基层首诊。安徽省天长市在医共体内部实行按人头付费方式效果很好,值得学习借鉴。在医药方面,要根据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应。

必须加强信息支撑。要基于省、地市、县级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在医联体内部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发挥远程医疗作用,建立影像、检验等多个远程诊断、会诊中心,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能力。研究开发多种面向公众的APP,实现就诊预约、健康监测、健康宣教等多方面的功能,提升人民群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必须建立利益纽带。这也是调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的动力机制。要打破行政隶属关系,明确并落实各级政府对医联体内各所属机构的投入责任。要完善医联体内价格政策体系,在收费政策上向基层服务倾斜。要完善医保基金分配和支付政策,合理分配医保基金,探索以医联体为单元进行结算,实施资金结合留用政策,调动各类机构的积极性。要完善医联体内利益分配机制,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劳动,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民间医疗协会工作计划篇7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卫生计生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省市卫计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今年任务,表彰激励先进,动员大家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再鼓干劲、奋勇拼搏,全面做好2016年各项工作。这次会议,是在区级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会上通报了2015年度卫生计生目标责任书考核情况,表彰了卫生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签订了2016年度卫生计生目标责任书。同时,卫计局陈局长就2015年度卫生计生工作做了总结,并对今年重点任务做了安排,请各位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重点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围绕新问题提升新认识

2015年,面对机构改革、深化医改、鼠疫防控等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区卫生计生系统主动担当,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了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主要呈现如下亮点:一是全面深化医改,医疗服务更加惠民。卫生计生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卫生和计生人员、资源有效优化整合。严格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一般诊疗费政策全面实施,次均住院、门诊费用较上年度分别下降10.2%和23.7%。市二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取得新成效,自身活力和效益进一步激发。新农合平均参合率达到99%,保障了全区21.7万农村居民就医。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三个三分之一”得以落实。分级诊疗及医师多点执业稳步实施,乡级、区级分级诊疗病种分别达到50和100个,86名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了多点执业,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为缓解。二是创新服务管理,计生工作成效明显。人口自然增长率1.02‰,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发放计生惠民和扶助资金2057.27万元,受益群众达到14.68万人次。“全面两孩”政策平稳实施,“阳光计生”行动和优生健康促进计划扎实开展,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获上级肯定,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992人,群众生育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计生协会工作成绩突出,成功承办中国计生协 (北片)18个省市基层群众自治研讨班,我区被确定为甘肃省“生育关怀-青春健康”示范基地。三是加强公共卫生,群众健康全面保障。狠抓鼠疫防控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强检疫卡口、定点救治医院等鼠防体系建设,确保了年内鼠疫疫情“0”发生。不断强化法定传染病监测、管理和网络建设工作,及时高效防控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着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管理率达到91.6%,儿童疫苗种率达到99%以上,进一步推动了全区群众健康水平的提升。深入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城市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顺利通过了酒泉市省级卫生城市复审验收。四是夯实基层基础,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投资1100多万元,完成了三墩中心卫生院、上坝镇卫生院新改建及10个村卫生室新建项目,新增医疗业务用房3000多平方米,更新换代城乡26家医疗单位彩超、X光机等医疗设备,有力提升了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和诊疗水平。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院均执业医师率较上年提升11%。“医德医风”建设扎实推进,抗生素滥用现象有效遏制,医疗投诉较上年明显减少,未发生等级医疗事故,“让人民放心医院”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区卫生计生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饱含着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点滴付出。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努力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随着人员工资财政全额供给、药品“零差率”销售等政策的全面落实,医改经费投入压力不断加大;卫生计生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薄弱,用房不足、设施设备陈旧,服务能力较弱;专业技术队伍结构失衡,业务骨干匮乏、人才断档,服务水平尚需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体制机制障碍依然没有彻底消除,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根本扭转等。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创新思路,转变观念,围绕新形势践行新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目标,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新期盼做出制度性安排。我们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全区卫生计生工作,全力推进“健康幸福肃州”建设。

一是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大力推进管理方式、医疗技术等创新,实现卫生计生创新驱动发展。二是贯彻“协调”发展理念。通过调整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解决卫生计生工作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医疗与预防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不断增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整体性。三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要在医务人员中倡导绿色疗法,逐步减少不必要的输液和过度输液。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努力使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四是贯彻“开放”发展理念。要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在重大疾病防治、健康管理等领域紧缺人才。加强与医疗卫生先进地区在疾病防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五是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要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理念,着力增加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改革带来的实惠。

全区卫生计生系统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适应新常态,加快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加快医疗卫生工作方针从治病为主向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努力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少得大病。二是加快医疗卫生体制从市场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新形势、新常态下,必须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让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三是加快医疗机构从追求规模向提升服务质量转变。要由单纯强调机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转变到质量提高、社会效益为重、既要“做大做强”更要“做精做细”。医疗机构要围绕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管理体制、提升服务能力,让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四是加快医务人员价值取向从追求效益向体现社会价值转变。全区广大医务人员要进一步发扬救死扶伤的优良传统,强化提高医术、医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潜心钻研医术,保持医者仁心,真正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围绕新目标展现新作为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区卫生计生工作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层面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中央和省、市强调要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来抓,区委、区政府今年对卫生计生工作的投入、支持力度也是史无前例的,面对这些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健康幸福肃州”建设这一主线, 盯紧全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3333”发展目标,凝心聚力,创新举措,攻坚克难,奋力拼搏,重点落实“五个全力抓好”,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1.全力抓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始终坚持“三个不变”,即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变、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不变、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不变,全面准确把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具体工作方面,一要保持严打“两非”高压态势,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考核权重和督查力度,有效解决性别比失衡问题;二要扎实开展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利益导向作用,全力解决计生困难家庭的生产生活困难;三要进一步突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管理服务难点,加强流出地、流入地双向合作,努力实现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管理服务“一盘棋”格局;四要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着力提升人口素质,促进均衡发展,不断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幸福指数。

2.全力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卫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继续深化改革攻坚,不断增加卫生计生工作发展动力。一要进一步做好卫生计生融合发展,加快城乡卫生和计生技术服务、监管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从“整合”到“融合”,从“合并”到“合力”。二要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强新农合资金监督管理,在普遍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程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群众医疗支出,让群众更方便的享受保障制度。三要全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公立医院编制、补偿、价格等综合改革机制。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行无假日门诊、预约诊疗等惠民措施,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四要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居民健康卡推广应用试点工作,实现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等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问药。

3.全力抓好卫生惠民项目建设。今年,区委、区政府投资3400多万元,实施了乡镇卫生院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乡镇卫生院医疗废水处理及医疗设备配备“四大工程”,着力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面对卫生建设项目任务重、工期紧、标准高的现状,区卫计局及所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靠实责任,细化措施,在各项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法人责任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项目管理要求;要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严把设计关、材料关和施工关,做到设计无漏项、预算不超支,确保打造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和廉洁工程。与此同时,区卫计系统要盯紧国家政策导向,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力争争取一批项目和资金,为全区卫计工作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4.全力抓好医疗安全监管服务。今年,我区要把“创建人民放心医院”活动牢牢抓在手上,以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巩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要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不断完善“三调解、一保险”的医疗纠纷预防处置机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要进一步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巩固提高去年整治行动成果,按照统一标准进行量化评审,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要切实加强抗生素、激素的使用监管,落实“四八排队”监督管理办法,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要加快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机制,力争新建肃州区中医院,着力提升市二院中医综合服务能力,积极谋划开展部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创建活动,努力实现我区中医药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5.全力抓好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围绕群众健康需求,按照“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为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全面的健康服务。要切实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防止急性疾病暴发流行。要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全面消除麻疹,以点带面,提高疾病防控整体水平。特别是要全面做好鼠疫防控工作,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力确保年内我区不发生人间鼠疫,全力保障文博会顺利召开。要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落实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切实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积极申报部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创建。要加强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深化公共场所、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内涵。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绩效考核体系,加强考核力度,使居民建档率、健康知识知晓率、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率进一步提高,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四、遵规守纪,廉洁自律,围绕新要求锻造新作风

做好卫生计生工作,一定要按照“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以良好精神状态和作风来推进卫生计生各项工作落实。

一要全面加强廉政建设。全区卫生计生系统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不断强化系统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化“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谁主管谁负责”的意识;紧扣党的各项纪律,严守党的纪律规矩;坚持问题导向,牢牢盯住重点问题、重点人群、重要节点,进一步坚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招标采购、项目建设等工作,促进卫生计生系统风清气正。

二要切实强化责任追究。全面贯彻重点工作落实“六个问责”机制,以严格的责任追究倒逼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任务有效落实。要严格按照“六个问责”的要求,明确责任目标,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全区卫生计生系统年内无重大恶性案件或造成严重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等,确保各项卫生计生重点工作和重点指标圆满完成。同时,要严肃治理医疗卫生单位乱收费、乱作为行为,对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控制不力的医院,严肃追究医院主要负责人的管理责任,树立卫生计生工作人员良好形象。

民间医疗协会工作计划篇8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发挥我市卫生系统现有人力、技术、设备优势,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城乡各医院的整体水平,开展城乡医院的合作,达到区域医疗资源的共享化、医疗水平的现代化、医疗服务的人文化、医疗消费的低廉化目标,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需求。由肇东市人民医院牵头,与市内城乡14家医院协定,经肇东市卫生局批准,成立肇东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第二条医疗集团的宗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为基点,以经营管理、医疗技术合作、预防、保健、康复协作为纽带,互相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互助,扩大集团知名度,提高各成员单位在群众中的声誉,拓宽服务群体,在努力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需求。

第三条 医疗集团的性质。在市卫生局直接领下,由牵头医院组建,领导、指导成员单位,自愿联合,发挥现有人力、技术、设备优势,提高集团医院的整体水平,优势互补、资源重组,减少重复购置,降低成本,形成的人才、技术、设备等医疗资源互补,科研教学共享、利益共享,各成员单位自主经营单独核算的集团框架,以合作形式共同构建的松散型医疗联合体。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机构的组成

l、董事会

董事会是医疗集团的最高议事机构,负责在区域卫生规划原则指导下,对集团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提出建设性意见;讨论集团内各医疗机构发展规划,并报卫生局审批;探讨集团范围内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网络的组织形式,实行以经营、管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纽带的集团合作方式;定期组织各成员单位进行医疗、护理、医技、预防、保健、康复质量交叉检查;组织探讨集团内部的医院改革和存在的问题;发动集团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防范措施;负责集团重大事项的决策。

董事会由集团内各医院的院长组成。董事长由牵头单位院长担任,副董事长由董事长根据医院的规模及其地域分布提出名单,经董事会研究通过后产生(任职期间,工作变动,由后任院长接任)。董事会每三年为一届。

2、集团管理办公室

集团管理办公室是医疗集团的常设机构。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协调集团内各医疗单位合作项目的开展,并负责集团日常管理工作。集团管理办公室成员由董事长提名,经董事会研究通过后产生。

第三章管理模式

第五条 医疗集团议事机构享有下列权利:

1、在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对集团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提出建设性意见。

2、讨论集团内医疗机构发展规划,并报市卫生局备案。

3、组织、协调集团内部的协作关系、帮扶项目、合作办法、利益分配。

4、对集团内部医疗机构行政、财务管理和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5、对集团成员单位人事任免提出推荐建议,并报市卫生党委考核决定任用。

6、探讨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组织形式;探讨实行以经营、管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枢纽的院际合作形式。

7、调整集团内医疗服务模式、专业结构、业务发展方向,形成优势和合力。

8、研讨集团内部的医疗体制改革和科学发展建设问题。

9、修订医疗集团章程。

第六条 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集团章程,执行集团决定,服从集团纪律,完成集团任务。

2、接受集团领导、指导、监督和检查,支持集团工作,维护集团利益。

3、对集团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向卫生局反映集团情况。

第七条 医疗集团每半年召开一次董事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也可以临时召开董事会议。

第八条 董事会充分发扬民主。重大事项,到会的董事必须占董事会成员的半数以上,表决时同意票必须超过到会人数半数以上,方可做出相应的决议。

第四章合作形式

第九条 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为独立法人单位,各自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原行政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

财务核算形式、收费标准、资金所属关系、人事归属不变,各自承担的指令性任务不变。

第十条 医疗集团应在区域卫生规划下开展工作。通过医疗集团的辐射作用,调整医疗服务模式、专业技术结构、业务发展方向,构筑农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自主创新的格局。

第十一条 医疗集团各医疗机构之间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相互帮助开展门诊、会诊、查房、手术等工作,在医疗、护理、药剂、医技、预防、保健、康复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第十二条 医疗集内部相互为对方提供管理培训、临床进修、技术指导、业务咨询、医疗扶贫、卫生下乡、学术交流、技术协作、双向转诊以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等工作。提供院内先进的医疗诊断、治疗设备的有偿或无偿使用。并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开展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五章 合作期限第十三条 医疗集团成立后,合作期限如未做特别规定,将无限期延长。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将终止合作:

l、合作形式与国家及上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相违背。

2、成员单位在经营服务工作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被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资不抵债,无法经营。

4、参加集团的医院提出退出集团申请,经集团董事会通过后终止合作。

第六章附则

民间医疗协会工作计划篇9

全州“两会”刚刚胜利闭幕,州政府紧接着召开这次全州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州委、州政府对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刚才,元波和亚琴同志分别作了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报告,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客观周全,安排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我完全赞同。希望与会同志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立足实际,进一步增强做好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信心

公共卫生和人口计生是造福人民的事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去的一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卫生和计生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求真务实,攻难克艰,全州卫生和计生事业继续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一是全州年度人口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各地区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个目标,注重统筹协调,坚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降低人口出生率,实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控制在9‰以内的目标,为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二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明显增强。在应对乌兰、天峻、都兰县洪水灾害,大柴旦地区地震、4.10交通事故、防控手足口病、救治“问题奶粉”婴幼儿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卫生行政部门行动迅速、措施得力,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及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显著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三是预防控制重大疾病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州卫生系统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专病专防”战略,始终把强化重大疾病干预措施摆在提高群众健康指数的突出位置,认真组织实施重大疾病专防策略,重点传染病、地方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四是人口计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地区以省委、省政府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为契机,继续把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摆在首位,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较好落实;财政投入加大,二零零八年我州人均人口计生事业费投入超过全省20元人均标准达到27元。五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提高筹资水平、增加家庭账户基金、提高补偿比例,加大优惠对象补偿力度等十项措施,使此项惠民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提前一年实现了国务院关于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翻番的目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坚持政府主导,项目拉动,多元筹资,德令哈、格尔木两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农村牧区“一村一室一医”目标实现和193所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有力带动了全州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六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奖励扶助”、“少生快富”两项制度和各种奖励扶助政策、优惠政策得到全面执行,《海西州关于鼓励计划生育的若干政策规定》惠及更多家庭。自二零零八年起,州、县两级财政投入奖励资金800余万元,重点惠及农牧区计划生育家庭和城镇下岗职工等困难群体,进一步解决了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以上成绩的取得,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各级卫生和计生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为我州卫生和计生事业作出努力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州卫生和计生战线的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把握全局、抓住机遇,进一步促进卫生和计生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

从当前形势看,卫生和计生事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具体来讲: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深入持久地把农村卫生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上来,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地方病传染病防治力度、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和完善卫生支农政策,促进健康公平。这些政策的施行也将有利于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更加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二是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藏区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最直接、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卫生和计生工作将大有可为。三是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见效的政策措施,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作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加大包括卫生事业发展的社会事业投入作为重要的拉动内需引擎,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央、省、州财政对卫生和计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四是为提高将要启动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可操作性,国务院提出了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卫生部制定了实施措施,省有关部门也将拿出更加符合青海实际的具体办法,计划用三年时间初步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人民群众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五是随着我州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我们也有能力加大对“三农”和民生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卫生和计生服务能力。

多种机遇汇集而来,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保持“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状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公共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全局,立足卫生和计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统筹规划,更加自觉地把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改善民生的总体布局,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从最薄弱、最困难方面入手,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着眼,积极谋划项目,形成跑项目、争项目、干项目的浓厚氛围。依托项目建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人口计生和公共卫生工作,推动我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突出重点、攻难克艰,着力推进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二零零九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州委十届八次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研究,精心部署,突出重点,克难攻坚,不断推进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卫生工作,着重要在以下五方面下功夫: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健康公平的重要举措。各地区要进一步健全稳定的公共卫生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和开展疾病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及人才培养等工作的经费需要。扩大农村牧区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继续落实专病专防策略,扩大重点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职业病监测范围,加大干预力度,推进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各族人民群众健康指数。二是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下大力气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基本诊疗设备和实用型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巩固和完善以州医院为龙头、县医院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四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面落实卫生下乡、卫生帮扶措施,努力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继续加强社区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行社区家庭责任医生制度,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人性、综合、连续。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不断加强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和基金运行监管,提高农牧民受益水平,增强保障能力。在民族医药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大力推进民族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三名”建设,深入开展“三进”活动,不断增加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三是切实加强医疗机构管理。首先,牢固树立生命无价、病人至上的理念,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以良好的态度、优质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将诚信医院、平安医院

建设落到实处。医疗机构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建立健全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努力降低医疗差错率,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水平。第二,严格医疗机构成本核算。目前,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程度的存在不计成本、大手大脚的现象,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极不相符。医疗单位要建立起严格的成本核算制度,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监管,杜绝浪费,加强节约型医院建设,将政府的各项投入和医疗服务收入用在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条件和服务质量上。第三,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目前,我州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包括健康在内的老百姓生活成本仍然较高,许多群众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务必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施治,尽最大努力以合理的价格实施诊疗,坚决杜绝大处方、滥检查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千方百计减轻患者负担,充分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要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降低或取消药品加成,各级医疗单位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第四,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是卫生行业建设的重点,各级医疗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始终把病人当亲人,不断改善服务态度,促进医患和谐,构建和谐卫生。四是要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我州现有人才队伍结构,服务质量和水平,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尤其是缺乏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各地区和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单位要增加忧患意识,高度重视卫生人才培养工作,采取富有成效的激励措施,进一步加大学科骨干、地方名医等的培养。五是深入调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种问题。国家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即将进入试点阶段,省卫生厅正在积极争取将我省纳入试点地区。当前的重点任务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按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和试点工作方案、立足州情、突出海西特色,认真研讨我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真正做到卫生体制改革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之即符合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总体要求,又符合州情民意。

人口计生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围绕当前人口形势和政策环境,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舆论氛围。结合中心工作,将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晚婚晚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行为模式传播给社会公众,把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真正变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二是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要切实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和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加快建立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探索建立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等制度。做好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的衔接,制定和落实惠民政策要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要将计划生育纯女户作为各级各部门结对帮扶的重点对象。三是健全服务网络体系。落实好7个乡镇中心服务站建设项目,各地区要把实施好项目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同时,推广三位一体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模式,健全服务网络覆盖面。把少生优生作为民生工程之源,大力推进知情选择。继续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人员和服务机构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三查”覆盖率。四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流动人口始终是计划生育管理的难点。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努力形成部门配合、城乡联手、区域合作的“一盘棋”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现居住地为主、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依法维护权益”的管理体制,统筹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五是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要切实抓好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工作,落实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营造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落实措施,扎实推进。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健全完善定期分析调研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各类难点问题。切实加大对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人员、职责、资金”三到位。

二要形成工作合力。做好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卫生和人口计生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统筹规划,搞好组织协调和实施;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齐心协力,做好相关工作,形成推进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的合力。

民间医疗协会工作计划篇10

一、四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着力构建县1小时医疗服务圈。进一步充实医疗机构人员、改善医疗卫生基础条件,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加强我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县医院医疗服务及管理水平,完善相关功能科室建设,2015年底完成二甲医院创建工作。继续加强中藏医院能力建设,扎实做好中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二是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重点把上寨、南木达、中、上杜柯四个卫生院作为县内片区基层医疗中心。健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针对现有设备情况选择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进行专业培训,力争做到设备不闲置并合理使用。力争2015年底为乡镇卫生院逐步配备医疗急救巡回车辆、配套车载医疗设备。常态化开展义诊、巡诊活动及医疗卫生急救工作。继续做好乡镇卫生院急救点建设,规范急救服务制度和程序。加快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远程会诊信息系统、县医院能力等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和运用。

(二)加快推进建立地方病慢病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认真按照《县地方病慢病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

开展工作,重点抓好人员培训,做好试点前期准备,确定好发展方向,抓紧完成设备采购,立即在所在乡村进行康复医疗试点工作,同时将康复医疗与持续开展的义诊巡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村医签约服务、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医疗改善措施结合,进一步缓解就医难问题。

(三)扎实推进“农牧民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居民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对疾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卫计局将组织人员定期在12个乡镇学校中普及基本健康知识,培养基本健康行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其掌握自我保健的基本技能,使农牧民健康素养普遍提高。

(四)全面启动省包虫病防治试点县各项工作。继续加强对群众进行包虫病病情调查,免费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二、卫计常规工作

(一)以满足全体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卫生服务网络

1、优化调配卫生资源。界定不同类型的卫生院功能,不断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上寨、南木达、中3个卫生院建设;组织开展地方病慢病康复理疗服务体系建设。

2、重视“网底”,做好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做好村级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疾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等工作中的作用。

3、提升水平,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为充分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龙头作用,加快完成县级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努力做好县医院创二甲工作。继续推进县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二)以重大疾病防控为重点,减少群众易患病

一是提高认识,加大艾滋病、包虫病、结核病等疾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积极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二是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完善应急机制,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和演练,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应急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将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长期的惠农政策,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

一是进一步简化并规范报销程序,切实方便群众;二是要切实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把准入关,加大督查力度,实行动态管理,严格审批;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同时加强对收费行为的监管,使其严格遵守物价政策,规范执行收费标准。三是加大新合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新合政策得到更多群众理解和支持。四是坚持实施分级诊疗制度。

(四)以行风整治为重点,加强卫计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继续加大人员考录、招聘及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对口支援沟通协作。按目标任务继续培养全科医生及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