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历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10:41:42

计算机历史论文

计算机历史论文篇1

【关键词】科技史;计算机发展史;信息科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3-0040-03

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有人说,以史为鉴,知兴衰,使人明智;有人说可以传承文化。科技史从属于历史,揭示了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不仅再现了科学技术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还展现了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精神。计算机软硬件以及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作为科技史的一部分内容,是当前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为数不多的“非技术”内容,为课程增加了一抹人文色彩,却又存在严重的不足。那么,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学习科技史的意义何在?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呢?本文以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为例,谈谈对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科技史的思考。

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学习科技史的意义

1. 有助于感悟科学精神

通过对信息科技发展历程的回顾,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真实过程,科技史并不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成功史,其中有大量的失败经历。德国哲学家韦伯尔曾讲过:“在每一历史事件背后,必须有一种精神。”巴贝奇为把“分析机”的图纸变成现实,耗尽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使他一贫如洗。晚年的巴贝奇已经不能准确地发音,甚至不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他仍然百折不挠。1871年,巴贝奇怀着对“分析机”无言的悲怆离开了人世,但他为计算机科学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包括30种不同设计方案,近2000张组装图和50000张零件图……更包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以及为追求理想奋不顾身的精神。学生能在科技史的学习中,了解科学历程的艰辛,感悟求真、求实、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

2. 有助于促进理解知识

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中有许多有趣和动人的故事,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对科技史的学习能让学生从源头上学习知识,而不只是学习现成结论的知识片断,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概念。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习的最佳途径,只有仔细研究这些知识产生的艰难历程,即研究清楚早期的一切错误假定,才有可能真正彻底而又正确地理解这些知识。信息科技课程中,无论是计算机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是因特网还是数字化,都有大量的概念和术语必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才能体会和理解。

3. 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

科学技术呼唤“理解”科学技术的人才,对待科学技术知识不但要有横向的了解,还要有纵向的理解。正如莱布尼茨在书里“找到”帕斯卡一样,艾肯也是在图书馆里“发现”巴贝奇和阿达,他们的论文令年轻人心驰神往,并为之奋斗。帕斯卡、莱布尼茨、巴贝奇、图灵、冯·诺依曼等科学家,他们的研究精神,他们面对问题时的远见,他们在解决问题中迸发的智慧,能都打动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思考。

科技史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载体,它立足于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的交叉点上。通过了解信息科技演进的历程,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了解到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这是单纯掌握某一门科学或某一项技术所不能带来的人文精神。

当前信息科技课程中科技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上海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对科技史没有明确的规定,《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此的要求也较为简略,但大部分教材对此都有所描述。以计算机发展史为例,关于硬件,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个时代。

尽管不同的教材在描述以上内容时详略不一,但学生阅读这些文字时都会遇到同样的困难,如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术语。对学生而言,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基础,因此难以理解使用这样的元器件究竟意味着什么。而课堂教学调查表明,80%的学生阅读后往往只得出“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了”的结论。仅仅从计算机制造的元器件来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史,仅仅告诉学生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是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好,难道这就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发展史的目标吗?

关于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软件也经历了二进制编程、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几个时期”。从阅读角度看,学生既缺乏对这些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也缺少编程经验,即使教师可以花一些时间进行演示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得到的结论也仅仅是“编写软件越来越方便了”。学习软件的发展历程难道仅仅是得到这样的结论吗?

在科技史中选择有意义的内容

《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历史本身是真实的,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在短暂的学习时间、有限的课时内,学生究竟应该学习哪些事实?如何选择有意义的内容供学生学习呢?

信息科技的发展史,离不开计算机的发明,因此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计算机从无到有的主要发展历程。20世纪整个技术发展中,研制一台自动化机器,使之能够模拟人脑运算、解决逻辑问题等,是人们长久以来的期盼。相当多的人从事着运算、排序、计数、检索和分类方面的工作,在单调重复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错误。因此,谋求降低此类人工劳动的举措,在科学领域变得十分迫切。

1642年,法国哲学家兼数学家帕斯卡制造出第一台计算机器,俗称“加法机”,“加法机”主要由一系列齿轮组成。30年后,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制造出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机械式计算机。但是这些机器的运算执行都离不开操作员的辅助工作,需要人工输入数字,并指示机器进行下一步工作。

18世纪30年代,英国的巴贝奇思考自动计算的问题,设计了机械计算机“差分机”,此后热衷于更有抱负的设想“分析机”。“分析机”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计算机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执行运算的设备以及保存数据及运算中间结果的存储器。由于整个过程的控制由一套穿孔卡片来实现,因此,也有人认为“分析机”由三个部分组成: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若再加上输入、输入设备,就和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几乎一样。

此外,巴贝奇设想一种现在称之为“条件转移”的指令,可以根据某个被计算结果的正负号,从可能继续运算的两条路线中选择一条做下去。这一重大的创新,标志着机器不仅能代替人的具体计算,而且开始代替人的逻辑判断,它是实现现代电子计算机设计很关键的思想。巴贝奇的一生都在为制造一台自动计算机器而劳碌,但最终却劳而无获,另一位女性阿达在翻译他的论文时认识到,许多计算中存在条件转移需求,她提出了我们现在称为“循环”和“子程序”的概念,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位软件工程师。

在巴贝奇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自动计算几乎无人问津,直到1950年,英国科学家图灵发表了计算机史上里程碑式的论文Can machine think。1848年,英国数学家布尔吸收了莱布尼茨的二进制思想,创立二进制代数学,布尔将形式逻辑归结为一种代数演算,布尔代数特别适合于具有断开与接通两种状态的电路系统。布尔本人并没有把逻辑代数与计算机联系起来,但他创造的逻辑代数却对现代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06年,电子管问世,并在20世纪20~30年代得到巨大发展。美国哈佛大学的艾肯设想运用卡片穿孔以及借助电流进行运算的部件,制造出一台巴贝奇曾经构想过的自动计算机,1944年这台机器制造出来,被称为MARK I。1946年,ENIAC诞生,有人说这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但是,人们仍然被十进制这种人类习惯的计数方法所困扰。

当人们还在苦苦寻找制造基于十进制的计算机解决方案时,冯·诺依曼看到了二进制的长处,他在构思计算机的结构时,运用了莱布尼茨和布尔的成果。冯·诺依曼意识到,二进制的优点不仅在于它强调计算机和逻辑机的等价性,还在于从电学和电子学的观点看,完成二进制运算所需要的两种状态很容易用电压和电流的有与无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他认识到程序和存储器的重要性。此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二进制计算机的优点,这催生了电子技术的发展,制造计算机元器件不断更新,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最终发展成为现代计算机。

信息科技课程中关于科技史的学习建议

1. 信息科技的发展历程应从机械计算机开始

人们一般从ENIAC开始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也就是说是从电子计算机开始讲起,同时引入冯·诺依曼的二进制思想和存储程序思想。但是调查显示,几乎没有学生能较为合理地解释这两个思想的价值何在。究其原因,在于离开当时的背景去描述一个思想的价值,学生缺失理解某概念的情境,缺少对计算机发展脉络的了解。

从哪里开始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史呢?计算机从无到有经历了几百年,考虑到现代计算机对早期计算工具的继承关系,因此有必要简述计算机(器)的早期发展史。然而早到什么时候,有人认为应该从中国的算盘开始,但是算盘仅是计算的一个记忆助手,类似于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并不是真正的机器。有人认为,应该从1642年帕斯卡的加法机开始,也有人认为应该从1840年巴贝奇的机械计算机开始讲起。笔者认为,从哪里开始讲述,取决于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从无到有建构自己的知识。巴贝奇的机械式计算机思想较为复杂,学生可能会一下子难以理解,早期计算机主要解决的是单纯的数据计算问题,因此,从帕斯卡的加法机开始讲述,逐步过渡到巴贝奇的分析机,适时引入存储数据以及逻辑运算的知识,再到电子计算机以及冯·诺依曼思想,是个较为合理的思路。

2. 从计算机的逻辑结构梳理计算机发展的脉络

同样的历史,既可以是编年史,也可以是文明史,还可以是文化史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也如此,计算机发展的脉络如何梳理?有的教材从计算机使用的部件来划分,分为电子管、晶体管等五个时代,但这种划分意义不大。有的教材以编年史的形式来描述,但是过于庞杂,难以体现重点以及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冯·诺依曼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计算机结构、二进制以及存储程序的思想,历经近百年依然使用,并成为信息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思想,也应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此,从计算机的逻辑结构来梳理脉络更为合理。

人们从提花编织机中得到指挥机器工作的“程序”的灵感,以穿孔卡片的形式记载最早的“程序”,而存储程序的思想,使计算机最终成为可以处理不同任务的通用计算机。按照计算机逻辑结构不断发展这样的学习线索,聚焦计算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科学家解决问题的创新,有助于理解计算机从无到有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二进制的意义。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如“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二进制”等,学生都能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中得以理解。而“程序”、“指令”、“逻辑运算”等概念,也给学生后续学习算法奠定基础。

3. 精简内容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仅仅关于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就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内容,有关信息科技的发展史内容更是庞杂,涉及的知识面也十分广泛,如物理学、电磁学、通信学、数学等,这些知识十分专业,甚至到大学也未必能学到,因此高中阶段对此的学习绝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和专业。首先,要注意精简内容,规避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和术语,规避技术细节,把握每一次技术进步的核心要点,理清时间线。其次,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之符合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年龄特点。再次,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不是专门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课程,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不必为了学习与信息科技有关的发展史,去舍弃高中课程核心的学习内容。最后,要精心编排学习内容,不能孤立地学习信息科技的发展历史,要将其融合、渗透在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中,才能在高中阶段真正得以落实。

科学技术是智慧的结晶,高中信息科技课程要重视科技发展史,要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和激情,让他们沿着科学的发展足迹,逐步通向科学技术的光辉殿堂。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

参考文献

查尔斯.辛格等. 技术史第VII卷[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上海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贾玉树,邢润川.科技史与历史关系的理性思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7(1).

戴叶萍.科技人才创新应注重科技史的学习[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计算机历史论文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素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

1 对学生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学习不好,常常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不会学习。学校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加强对学法指导的研究,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上,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教会学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与综合等科学思维方法,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指导学生学习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指导学生提高听课、记笔记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复习指导;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信息反馈。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知识缺陷,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索,比盲目地、抽象地学习更深刻、更有效。指导学生既学好文化课程,又博览群书,这样学生思想才会开阔,头脑才会灵活,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积累经验,相互交流心得和体会,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规律,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会大有益处。

2 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例如,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自1978年以来,已经经过了4次大的修订,其原因之一就是其中存在着谬误。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同时,我们强调创新思维精神,并不是说高中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相比,是处于次要的地位。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没有必要作一个“排队”。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从而出现前面所说情况。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

3 高中教学中对进行学生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通过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学习,将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环境所产生的情感,转化成学生对党、对社会、对人民的热爱,转化为对祖国、对社会的奉献,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上进、以集体为核心的个体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寓于历史学习中。历史教学中的学生情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学任务。

(一)创设情感教育的情境教学

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起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感共鸣,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利于学生体会历史大事件并产生积极的情感投射。比如利用视频影像重现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相关历史,让学生身临其境。还可以用遗留下的图片和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荣辱,以便于形成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二)利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事件导入教学。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已有的社会事件引起W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好奇,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比如教师可以结合社会人士对某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并否认侵华历史行为的谴责,展现国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国际友人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正视这段历史,并塑造学生正确的历史观。2.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历史事件对于当下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提到端午节时,就可以启发学生“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然后进行战国时代的历史知识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并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除此以外,还可以用归纳总结、分析判断、讨论探究等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历史情感教育教学,最大程度地发挥多媒体给历史教学带来的便利,拓宽历史学习视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增加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进而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三)深入学习历史事件,促进学生情感的自我形成

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在于课堂的四十分钟,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也不能只浮于表面,而是应该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教育,还要深入地学习历史事件以及其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接受新的历史观念,从而培养学生情感的自我形成。比如学习鸦片战争时,应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这场打开中国大门的战争,深入挖掘该事件的历史因素,并加深学生对于战争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4 以史为鉴,修品德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风流人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这样一代代地流传至今。古有不辱使命、忍辱负重的苏武,精忠报国心不改的岳飞,宁死不屈、忠贞不渝的文天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卖梨重信诺的赵柔,等等。一个个历史人物因为他们的美德而名垂千古,至今仍活在人们心中,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思想道德修养一直是我国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早在汉代,就有举孝廉的选官方式,直到唐朝之后才被科举替代。如今,党和国家提倡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凝聚全社会的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鼓舞广大人民的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时代的道德风尚。在历史教育中,我们可以用鲜活的历史人物事迹来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让学生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

5 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

我国古代有很多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科学文化成果。如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不仅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的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再如,公元132年张衡发明的地震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东汉的名医发明的全身麻醉的药物――麻沸散,是医学史上的创举,对推动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南朝的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这些文明成果对世界的贡献不胜枚举。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地位,让高中历史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对于改变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窘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良方,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为此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对此,我们是有信心和决心的。

近几年,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学生对计算机能力的掌握已经成为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方面,只有学生具备计算机实践能力,才能够获得社会相关企业的认同。因此中职教育部门在开展计算机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内容,借助实践能力的强化促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工作阶段更好的适应职业生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当前中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配套教学能力不足,无法实现统一的教学管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兴盛,在全国范围内大量的中职院校被建立起来,对职业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从我国中职院校的办学力量上看,由于中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获得的国家支持一般相对较少,因此办学规模不是很大,学校在基础设施以及师资资源等配套教学配置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课堂教学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无法对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实施全面系统的培养。同时,受到中职院校自身教育属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较之于本科院校受到的限制较小,教学随意性相对较大,对不同的教师和相关教学活动缺乏统一的管理,不仅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良好的培养,即使在理论知识教学方面,也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计算机综合素养的培养。

2、实践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在素质教育理念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影响下,部分中职计算机教师已经开始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尝试将实践教学加入到理论教学中,但是由于中职教育阶段的教师一般没有接受定期的教育和培训,因此他们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不仅无法顺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效果也相对较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看似掌握了实践能力,但是由于缺乏实训演练,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足,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强化,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3、实践教学考核工作缺乏科学性。对于部分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来说,虽然教师已经开始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尝试探索了相应的教学措施,但是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工作却缺乏科学性,算机教学考核活动的开展仍然以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考核主要内容,一般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科学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培养自身实践能力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由于缺乏科学的考核,学生往往无法对自身计算机实践能力情况进行准确把握,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也严重限制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2 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加以培养的措施

在中职教育阶段的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中职教育阶段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够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逐步的强化,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1、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基于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中职教育阶段计算机教师也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内容,进而借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实践人才,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来说,基于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有效激发学生对实践学习的兴趣,可以设置与实践教学内容相关的计算机小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基于自身兴趣爱好完成网页设计、小程序设计等,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唯有如此,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兴趣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为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奠定基础。

2、教师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育质量。计算机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化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择相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以培养,实践教学效果才能够得到保证,学生实践能力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具体来说,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设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入微课教学理念等,这样在特定教学方法的辅助下,不仅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课堂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全面的激发,在微课的作用下,学生的课后时间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不仅实践教学效果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对学生逐步强化自身计算机实践能力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良好教学方法的设置对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借助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活提供相应的保障。

3、全面改革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巩固。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科学的教学评价工作不仅能够完成对学生一个阶段内学习效果的总结,还能够基于系统的分析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对学生下一步学习提出科学的指导,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借助科学的评价,教学效果才能够得到逐步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才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因此基于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现状,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评价改革创新工作的重视,只有全面改善当前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模式,切实引入过程性评价、动态评价等先进的评价思想,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实施科学的评价,才能够保证教学评价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促使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科学的指导,促使学生在不断转变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的基础上能够真正掌握计算机技能,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逐步的强化。同时,为了借助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在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开展岗位认证考核评价,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客观的评价,促使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计算机历史论文篇3

关键词: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 高中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53-01

1 引言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即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以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从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其在教学应用的效果来看,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则为我国当前中学阶段教学应用的核心技术,而在我国高中时的历史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班级为组织的主要组织形式,这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及我国中学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本文以历史学科的理论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基础,从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即为将多媒体计算机处理的音频、视频、动画、图像、图形以及文体等各种教学媒体信息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参照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设计,将人类的联想方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多媒体信息给予学生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并且也可以使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完成操作,对学习极为有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既是教学整体改革的突破口,又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会引发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的变革,导致教学理论、教学思想以及教学体制等出现前所未有的改变。

3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如何更好的将非线性与多媒体的特点充分发挥,设计出来的多媒体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探索、思考、参与;如何设计使学生在其参与的活动中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如何对教师的课堂活动进行设计,使其能够将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本文从以下几点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应用。

3.1导言课

也被称作绪论课与引言课,大部分是教师讲述课程开设的目的,教学的基本线索与内容范围,一般导言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具有理解难度与理论高度,学生由于未对新知识进行接触而有较少的直观印象,这便对导言课教学带来较大影响。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将此问题完全解决。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一《中国近现代史》的导言课时,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已经较为了解中国近代史,那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先对学生呈现一组如八国联军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以及鸦片战争等与近代史相关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这些历史事件的内容并对其尝试分析。教师在其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归纳并引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使学生将原有的知识结构相结合,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过程,并且有效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3.2 新授课

历史课堂教学中多被称为综合课,这种课型即是要在一节课内完成讲授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练习作业、检查等多项教学任务。在新授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便是多媒体课件,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也是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之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体教学活动,如设计形成性练习、设计教学过程结构、确定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并在课后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反馈,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修正教学设计。

例如,在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的《甲午中日战争》授课时,以新课程的理念为基础,多媒体课件为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创设出不畏,敢于斗争的学习氛围,可以将富于震撼力的交响乐、红色的“血铸中华”的图片以及有点火燃烧的动画相结合,以配合教师的整个教学流程。

3.3复习课

复习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复习巩固,使用一节课的多数时间对曾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对学生能够整体把握与巩固知识,对学生综合解决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历史复习课中,主要的作用就是辅助各个环节,既可以针对某一环节使用,又可以整节课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复习课的学习容量进行增加,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与建构方式,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导入时,可以通过编辑好的影音材料或者图片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一些综合性的知识点时,也可以运用影音材料或者多媒体课件的以图连史进行历史再现的效果,以引起学生的联结与想象,然后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线索归纳,就便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优化,增强了学习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把握历史学科的本质并将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应用,使计算机多媒体历史课堂教学变为心灵沟通与思想交流活动,那么,历史课堂教学将变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有效,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张孝楠.论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历史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4):87-88.

[2]冷龙峰.浅谈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新课教学的结合之应用[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3,(1):62.

计算机历史论文篇4

由戴维•斯塔里(David J. Staley)教授主编的《计算机、可视化和历史学:新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对过去的理解》(Computers, Visualization, and History:How New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t)一书可以说正是回应了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多方位探讨。本书论述了历史学家将计算机视觉作为学术思想交流工具的方法论与哲学含义,同时指向历史学本质和历史表征这些更大的主题。它提出以下核心观点:新的视觉显示技术不仅将彻底改革历史学的具体内容(尽管它随时都在改变),而且还会改变人们思考与表征历史事实的方式;与当年技术对自然科学产生的影响类似,现今的技术革命对史学思想的影响同样意义深远,历史学可能变得越来越像自然科学。该书共五章:

第一章(Prose and History)详细研究了文字在塑造人类对过去叙述中的作用,说明文字在历史上作为惯用的表述媒介,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用文字记载过去,与其说是历史学家做出的选择,还不如说是对信息设计方式的一种选择。人类发明多种方式传递思想和描述现实,如绘画、雕刻、舞蹈和乐曲等。人们对信息设计方式的选择决定其如何赋予观念以形状和形式,而历史学家几乎总是选择文字作为学术交流的媒介。选择何种媒介决定了人们如何理解过去,因为交流中使用的惯用媒介就像一块模板塑造着人们的思想。本章将书面文字叙述构成要素分解为单词和语法,它的语法是单维和连续的,这意味着书面语言是以线性序列方式来组织单词的,这也决定了人们以此方式思考和理解过去,因为记录历史的惯用媒介文字是以线性序列形式编排的。人们只有改用以二维或三维语法为特征的媒介,才能改变自己对过去的理解。

第二章(Visualization As an Alternative to Prose)提出一个历史叙事的替代媒介:可视化。可视化指在二维或三维空间组织有意义信息的任何一种形式的图形,包括地图、图解、全景画、图示、图表和时序图等,它是所有可能性图像的一个特定子集。此外,可视化本身就是信息的主要载体,而不仅仅是作为文字叙述的补充或说明。事实上,在一个信息设计良好的可视化中,文字将成为图像的补充。可视化不仅仅指任意一种图像,而是一种可以组织和呈现有意义信息的特殊类型图像,是一种“认知艺术”形式。同样,如果将可视化构成要素分解为符号和语法,那它的语法是非线性的;符号可以被组织编排在非线性空间中,这使得可视化能够同时传达其中文字所有的或部分的线性关系,人们可以利用可视化的这种语法性质,将其作为传递有意义信息的主要媒介。

第三章(Visual Secondary Sources)力图扭转文字叙述和视觉叙述的基本关系。因为相对于在记录、保持和传承人类文明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文字叙述而言,传统的历史学家更相信视觉叙述处于从属地位或视其为“不严肃”历史记录形式,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可视化作为学术交流工具的实效属性。本章建议将设计良好的视觉显示方式作为间接史料的类型之一,历史学家在重构历史过程对于实地经验的提取和压缩整理才是史料的直接来源。只有充分理解了间接史料的形式属性,人们才能清晰地认识到可视化形式作为间接史料的真正价值。可视化作为间接史料形式,包括历史重构、电影、历史再现、图解和地图等。

第四章(Virtual Reality)研究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的视觉叙述形式。虚拟现实指的是参与者沉浸于一组逼真的图形显示中并能与其中经过数字化渲染的对象进行交互。如同历史再现,虚拟现实可以穿过历史长廊为参与者提供与历史人物交流的空间。为了创造还原尽可能真实的历史场景,这就需要历史学家深入研究和熟悉某段历史的文化、习俗、自然环境和人物等内容,本章也列举了一些最早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表征历史的实例。但本书作者同时警告说,虚拟现实毕竟只是依据大量史料的描述用数字技术仿真模拟了过去的某些历史片段,只是建造的人工制品罢了,它与真实的历史情景还是不能等同的,也不能真正使过去的历史复活,这是所有参与者必须清楚的一点。

第五章(History Takes Shape)调查了可视化间接史料作为视觉符号编排进抽象的形状,而不是作为线性序列的单词。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书写,他们通过创作视觉形状来表示自己的想法。人们无论何时看见这些图解、图表,或其它视觉图式,都可以理解这项古老技能的各个方面,即使回溯到很早以前人类制作的首尊维纳斯雕像或用于代表记忆、地位或权利这些抽象概念的服饰。历史学家或许应该尝试使用计算机去挖掘这些古老技能并将过去当作一个抽象的形状来思考。他们应该如何在虚拟现实中展现抽象数据和概念也是本章探讨的内容,这为人们探究数据空间和理解抽象数据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总体看来,本书共有三个方面的显著性特征:

1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在大多数人眼里,历史学就像一个用旧的沙发或穿旧的羊毛衫。人们期望它是口述故事的一个自然延伸,很少有人希望历史学成为一门学科,因为这有违常识,在概念上也根本行不通,这与当初人们对量子物理学、有机化学,抑或经济学的看法类似。斯塔里的研究选取了独特视角,在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大环境下考量新技术媒介对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的影响,大大突破了史学研究基于文字的局限,提出使用可视化等新技术手段表征和思考历史的新颖观点。因而,其研究富含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学科张力,不仅具备对曾经占据优势地位媒介的强大追溯力,而且蕴含了对未来可能更多使用媒介的卓越前瞻力。

2结构严谨,内容翔实。本书核心观点基于一系列认知假设展开,在回顾技术与人类文明交融关系的同时,重点论述了符号表征技术尤其是文字的发明对人类文化记忆、保持、提炼并时代累积传承下来的巨大影响。然而,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可视化新技术被越来越多地整合于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中,历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似乎一直游离存在于这个发展过程之外。本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借用许多有影响的语言学家、传播学家、认知心理学家的看法佐证自己的观点,说明多种形式的可视化有助于史学思想的表达,它们在描述和说明历史事件,尤其是在建构更好的历史理论方面比文字更具优势;它们应该被广泛地应用在课程、学术交流、研究生论文和专业杂志中并给予较高的地位。

3言行一致,图文并茂。尽管之前也有许多的历史学家曾质疑传统文字叙述的可信度,但他们的研究论述却依然完全基于文字。本书作者斯塔里发现,包括历史制图学、博物馆、电影和电视、戏剧、因果关系图、多维聚类技巧和网络模拟仿真可能是最有希望被历史学家使用的可视化形式。他在阐明史学研究应该更多使用可视化等新技术观点的同时,也精心设计制作了许多漂亮有用的图表,流程图、地图和其他一些可视化形式的视觉图解贯穿于全书的各章,图文并茂地讲述自己的的故事,打破了史学研究完全基于文字叙述的模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如此做的,

计算机历史论文篇5

一、计算机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大意义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图、文、声、动画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式和立体式教学,这使历史事件真实而生动地反映,把趣味性和现代性互相结合,又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它所带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显示历史教学媒体的现代化效果上,而是从整体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表现。

1、激发学习动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化,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运用动画、图片、视频、录音等富于真实感和表现力的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历史。更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形象生动地显示教学内容,调动有意注意。这就弥补了语言文字表述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能力。计算机应用于历史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模式。它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参与的环境,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也更有效率。它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感情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如看完一段历史电影资料后,教师通过电脑展示,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们自由讨论或回答。在学生讨论、回答之后,再由教师作最后总结,给出参考答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功能还可以通过做练习的方式进行个别指导和因材施教。由于调动了视、听、说、手、脑等多种感官,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记忆、联想、探讨,并及时反馈,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3、缩短教学课时。一节课只有45分钟,从以前的历史教学来看,在一节历史课中,教师讲课板书占用了大部分课堂时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增多,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量也越来越大。那么,如何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呢?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个好办法。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直观性的教学方法,又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节省了课堂上教师用于作图、板书和讲授的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一个成功的多媒体课件胜过千言。它可以再现历史场景、进程;可以把静态变为动态,有序地展现;可以把用语言难表述的内容讲清。巧用计算机多媒体,充分发挥其直观性、形象性、多变性,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能够让历史课堂更精彩,增加课堂知识容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事件背景的讲述、历史现象的分析和安排课堂练习,以提高全班的学习质量。

二、计算机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运用多媒体巧现“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人物、事件都有丰富的内涵。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如讲授《抗美援朝》就可以播放历史资料录像:美国第七舰队进逼台湾海峡,麦克阿瑟在朝鲜登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如学习《原始的农耕生活》时,利用计算机展示今天南方和北方人民的农业耕作场面,住房情况图片,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南北方人民生产生活的不同源于自然条件的差别。生动鲜艳、声像一体的画面,动静结合、色彩变换的图像文字,使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在冰冷冷的书本中栩栩如生。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接受信息,对历史的认识也由看书或听老师讲述后再去理解想象,转为更加直观的了解,图像资料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热烈、持久的情绪。

2、利用课件为学习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所以课件的制作要有较强的交互性,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能够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当然明显提高。如在课件《战国七雄》中,七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需要记忆。在使用动画方式演示七雄并立局面的形成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歌谣“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然后隐去地图背景,让学生用笔标出七雄所在的方位,与歌谣相对应,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学习《元朝的统一》时,制作动态地图,依次显示“建立蒙古政权——灭西夏、金——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学生直观地从屏幕上了解到元朝完成统一的全过程,也激发了对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等历史人物的敬佩。利用交互性在教学《宋词和元曲》及《明清小说》部分时,制作图表出示各种体裁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和自学的要求,让学生分组,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寻疑、释疑。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合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加强学科联系,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艺术莫不包容其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制作课件时,把学过的孤立的零碎的知识点,归纳成系统的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讲完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等事件后,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显示这些事件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规律,从而使他们容易理解并牢固掌握这一内容。再如,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中国和日本明治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性地认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光荣与衰退。

三、计算机多媒体在历史教学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它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而突出课件的不同侧重。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的展示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并且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之间的表面或本质间的联系。同时,要考虑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应注意以下四方面教学:

1、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的心理特点,利用计算机将抽象、静态的信息符号转换为清晰、形象、生动的图像、声音、视频符号,部分地再现历史事实,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如在课件《和同为一家》的制作中,考虑到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古代民族关系几乎没有认识的现状。在课件中便有意识地突出各民族的地理区域以及我国现有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在实际运用中,使学生对古代民族关系有了基本的概念和理解。而课件《现代文化》设计时,则考虑到讲述的是现代东方文化的发展,时间相隔不长,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所以,课件中更多的是侧重如何激发学生对现代文学的艺术创作和作品的感悟,以达到深入理解其发展的目的。在课件中插入大量的图片和音视频素材,以期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2、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切忌面面俱到。补充素材时,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于讲清的问题借用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不必把常规教学可以更好完成的内容也强加到课件中。如有些历史课件将一些历史小故事录音后加入课件中,未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3、历史课件制作中选取素材时,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其不可再现性,利用视频剪辑、图片时,尽量采用史实资料。对于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素材应慎用,以免混淆历史教学和影视文学欣赏的界限。

计算机历史论文篇6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档案整理实践与理论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为传统的纸质档案手工整理阶段。这一阶段档案管理大多数处于顺序整理、载体管理状态而游离于信息控制之外。原因是当时档案管理部门内部认为实体管理是内容信息开发利用这一目的的实现手段,没有档案实体的支撑,档案内容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根本目的就无法实现。因此,档案实体整理工作成为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档案内容信息开发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为档案实体整理和档案信息整理并存阶段。这一阶段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为信息社会拉开序幕以后,我国档案部门即开始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档案整理实践,在档案信息处理方法和技术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探索,档案信息处理对象由档案实体转向了档案信息,而档案信息在档案实体中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档案的内容信息。它是档案信息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档案信息的主体。二是档案的形式信息,或称为结构信息。如文件的格式、科技文件中的代字代码标准、文件之间的排列顺序和结构所表现出的信息,它是档案整理时增殖的信息。三是档案的载体信息。如纸张、照片、光盘等,文献情报界所指的字迹、符号等也是传达信息的载体。档案信息整理实质上是对以上三方面档案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档案整理实践实现了从传统的档案实体整理为主向档案实体整理和档案信息整理并存阶段转变。

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夸,为“档案实体整理”和“档案信息整理”二元实践阶段。同时向以“虚拟整理”为主的趋势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和处理能力又攀新高。电子文件大量产生,使档案实践发生重大变革。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海量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为依托的智能控制日渐成为档案整理实践的重心,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一阶段,由于电子档案的出现,理论界对档案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探索,最具代表性的是天津师范大学刘新安教授提出了档案二元结构体系――“档案物质实体双重结构论”。认为“档案是由文件实体集合和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实体构成”,反映到实践领域就形成了以“文件实体集合”为对象的档案实体整理实践和以“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为对象的档案信息整理实践。由于档案物质实体双重结构的出现,直接导致档案整理实践的分化。而档案整理的分化,才使档案实践体系具有划分为“档案实体整理”和“档案信息整理”的可能。档案信息整理结果的表现形式是形成档案信息整理的各种记录,它与“文件实体系统”成为联系密切、相互说明的十分发达的记录实体系统。记录实体系统构成的要素,再不像传统档案理论和实践所认识的只包括几种检索工具,其内容要宽泛得多,档案信息整理变得十分发达,其内涵日益丰富,且系统不断壮大。

当档案历史联系整理不再依附于档案实体整理的约束,成为一项独立实践时,它就能与已存在的“档案编目”和其他档案信息整理实践形成完整的“档案信息整理”范畴。这时。档案信息整理“变成为不仅包括“档案编目”,而且还包括“档案历史联系”、“档案编研”和“档案统计”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实践范畴。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元档案实践中的“档案信息整理”独树一帜,成为档案实践中“重中之重”的实践,由此,档案被作为一个强大的社会历史信息与信息系统。在实践中。档案人员发现完全可以将文件实体与历史联系记录分离开。用不同的载体形式来承载它们。于是档案人员便想到要创建一个独立的系统来记录档案的历史联系。并单独对历史联系进行整理。由于这种方法在整理中脱离了文件实体,只对历史联系进行整理。因此刘新安等专家称它为“虚拟整理”技术。这是计算机技术环境下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高层次档案实践形式。它具有一些传统档案整理实践不同的特征。使档案整理的范围和深度,从单纯的物理形态,向数字化形态延伸和扩展。

在这一阶段。现代“虚拟整理”技术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可以说是全面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阶段。“虚拟整理”技术的产生宣告了一个新的档案整理时代的来临。它将档案记录历史的水准提高到传统档案整理所梦寐以求。但终未能达到的高度。

可见。新中国成立后档案界积极探索档案整理实践与理论的演变。至今已达半个多世纪,其实目的只是在于促进档案内容信息的传播与多角度社会利用服务。

“虚拟整理”技术的产生使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有了美好前景

(一)适应了屯子档案整理的需求

电子文件的出现,计算机让档案人员一下子完全丧失了对电子文件进行实体排序的可能和权力。具体地讲,电子文件实体在硬盘存储上的物理排列方式是由计算机及其技术自己控制的,究竟将一份电子文件存放到硬盘的哪一物理位置,是由计算机自己决定的,计算机对此总是遵循它自己的固定逻辑和算法。

因此,传统的和原本十分简单的、用文件进行实体排序立卷的方法。在高科技的计算机条件下,反而成了一种难以实现的方法。档案人员为实现电子文件向电子档案的转化。就开始寻觅在计算机及其技术条件下记录和物化电子档案历史联系的新方法。

在电子文件整理过程中。虽然我们不能随便改变电子文件所在的地址。但能根据文件之间所存在的客观历史联系,通过对文件的排序,反映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这种虚拟整理方法。它是以文件的历史联系为依据,对文件进行的非实体排列。仅用一套符号及语法逻辑来记录和解释档案历史联系的技术。

电子文件“虚拟整理”技术出现后,档案界很快地出现了虚拟立卷的技术。具体地说,电子文件的立卷实际操作对象并不是电子文件实体,而是电子文件信息。它并不是组成案卷实体,而是虚拟立卷,并且采用统一的标识来揭示具有有机联系的一组电子文件。具体做法:由业务承办人对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并以此事的主题为名在电子系统中创建一个“文件夹”;给“文件夹”一个唯一的流水号,以便“文件夹”之间可以根据建立时间的先后依次排列:文件形成或收到时,通过标引其归属的某个“文件夹”的流水号,就可以将处理同一具体事务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件统统归入同一个“文件夹”中。至此,电子文件的虚拟案卷便形成了,这叫虚拟立卷。但是计算机毕竟只是一种设备,它只能从字面上来判定文件间的关系,这是未必准确的。何嘉荪在《如何改革归档文件的整理办法》中指出:“不依靠人工干预,计算机是无法自动模拟文件间的历史有机联系的。也就是说,文件间的历史有机联系,如果不是由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在文件形成过程中加以记录和描述(著录)或在信息整序过程中加以处理(按历史联系分类并以具体的事件为单位组织成虚拟的案

卷),那么,这种有机联系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住或检索出来,再好的计算机软件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段话很客观地分析了计算机功能上的不足,所以只能由人来对电子文件进行立卷。

电子文件立卷后既符合信息准确、系统的要求,体现反映同一事件(问题)若干电子文件的历史联系,保证利用者能看懂与同一事件相关的所有文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可满足利用者关于某一专题的深层次查询需求,并在立卷过程中产生了检索工具――机读档案目录数据库。这为档案信息的增值服务又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没有立卷,利用者在查阅档案的时候输入检索词,可能只得到要查的那一份文件,这样得到的信息量还是少的。如果电子文件已立好卷,利用者不仅可以得到本来需要的文件,还可以得知文件的案卷标识、与该事件有关的其他文件名等相关信息,可以溯源检索,查全率查准率更高。立卷后的档案信息是有组织的、系统的,在输入检索词时再点击查阅范围,检索得出的文件就是与事件密切相关的。既准确又不浪费时间。

(二)对纸质档案也能进行辅助整理

在档案的传统整理中,由于文件实体的限制,只能保留档案间的一维历史联系。“虚拟整理”技术的提出,使得纸质档案在计算机及其技术的辅助下,也能实现多维的整理。档案的计算机辅助整理是在不破坏实体排列的基础上。建立起档案历史联系的多维记录系统。

具体地讲,在纸质档案整理计算机化系统中,计算机整理的对象是纸质档案的历史联系,即在计算机中通过对文件材料历史特征进行著录,按照不同的原则对纸质档案的历史特征进行多维的排序,形成历史联系信息系统。以达到更全面地记录纸质档案间历史联系的目的。

这个系统的核心任务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历史性原则中的来源原则、事由原则以及时间原则对案卷、全宗的历史特征进行整理,使在传统手工整理中不能体现的历史联系得到完整的记录。

(三)使元数据技术得到相应利用

元数据被很多国外学者喻为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的“血液”。它不仅能有效地反映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而且能有效地组织信息资源并方便对电子文件的查询和利用,在达到信息整序的同时建立检索系统,实现智能控制,保持电子文件的有机联系。可见,在电子文件管理中利用元数据全面记录文件的背景信息和结构以及形成管理的全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一,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建立规范、标准的元数据著录系统,这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元数据著录系统由若干元数据元件及其相互关系组成。元数据元素能详尽她描述电子文件内容、背景和结构特征及文件的变化过程。电子文件元数据可分为5种类型:内容元数据(描述电子文件的内容特征。相当于传统文件的著录数据)、背景元数据(记录电子文件的背景信息)、结构元数据(描述电子文件的结构信息)、保存元数据(文件保存要求并跟踪记录电子文件的维护过程)、利用元数据(文件利用条件并跟踪记录电子文件的利用过程)。

第二,在电子文件形成阶段,当文件进入到运转系统中,必须按照系统要求和提示先将文件格式进行标准化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文件会根据文件类型自动生成一个相应的元数据表,随即开始自动捕捉文件中的相关信息登录到各相关的元数据元素中,最后由作者补充他应填写的内容,至此文件进入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电子文件也就形成了。

第三,在电子文件运行阶段,即电子文件的运转和办理过程中,系统设置有相应的记录功能,对文件的存人导出及访问过程做跟踪记录。

计算机历史论文篇7

 

2016年临海市中小学公开招聘新教师招聘岗位一览表

招聘岗位

招聘岗位数

学历要求

专业要求

备注

中学语文

10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教育

师范类教育学、小学教育、初等教育等专业报考岗位以教师资格证学科为准;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论、学科教学、比较教育学等专业报考岗位以研究学科方向与本科所学专业结合为准。

中学数学

10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数学教育、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基础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中学英语

6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英语教育、英语、英语翻译、英语语言文学、应用英语

中学政治

1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哲学、政治学理论、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学历史

2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历史教育、历史学、世界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学地理

2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地理教育、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中学社会

3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人文教育及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招聘岗位所需专业

中学化学

1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化学教育、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级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

中学生物

2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生物、生物教育、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

中学心理健康

2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中学科学

7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科学教育、物理教育、物理学、应用物理、核物理、理论物理及中学化学、生物招聘岗位所需专业

小学科学

17

全日制大专及以上

职教旅游

1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职教电子商务

1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及法律

中小学体育

20

中学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体育教育、体育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小学全日制大专及以上

中小学音乐

20

中学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音乐教育、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艺术教育(音乐)、舞蹈表演、音乐与舞蹈学、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

小学全日制大专及以上

中小学舞蹈

2

中学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舞蹈表演、音乐与舞蹈学、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

小学全日制大专及以上

中小学美术

18

中学全日制本科及以上

美术教育、美术学、绘画、雕塑、中国画、书法学、摄影、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角传达设计、工艺美术、动画

小学全日制大专及以上

小学计算机

2

全日制大专及以上

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小学语文

50

全日制大专及以上

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教育

小学数学

45

全日制大专及以上

数学教育、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基础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小学英语

12

全日制大专及以上

英语教育、英语、英语翻译、英语语言文学、应用英语

特殊教育

1

全日制大专及以上

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学

学前教育

21

大专及以上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幼儿教育、艺术教育(学前)、音乐与舞蹈学类

 

说明:1、中小学体育、音乐、舞蹈、美术岗位教育基础知识笔试统一考小学;2、小学科学与中学科学专业知识笔试试题相同。

计算机历史论文篇8

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历来是信息技术教师较为头疼的地方。因为通常这一课是在教室中作为理论课来上的,而教材上相关的内容又较为浅显并显得知识容量不足。教师不得不精心备课,查找大量资料,组织教学内容。应该说,这一课是能够体现教师知识广度的。同时,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发展史又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因为历史中充满了人物故事和趣闻逸事。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发展史的相关书籍中,有两类典型模式,一类是以事件为主线来展现历史;另一类则以人物为主线。下面,笔者就从这两条脉络出发,向大家推介8本优秀书籍,相信会给教师们上好这一课带来帮助。

以事件为主线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标志性事件,它们的出现代表了信息技术在每个时代的最新发展。帕特里斯·费里奇的《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从光学电报、电报、摄影、唱机、电话、电影、电视到互联网,为我们展示了信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重要发明。书中从技术的来源到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如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都给出了详细的阐释。在横跨两个世纪信息交往的历史中,以技术史和社会史的视角勾勒出其中的精彩篇章。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传媒文化方面的著作影响极大,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媒体思想家,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一部思想深刻之作。在书中,麦克卢汉提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信息时代新概念,如“媒介即是讯息”、“一切媒介均是人的感觉的延伸”、“地球村”等,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WWw.lw881.com

如果说上面两部著作是信息技术的历史,那么威廉·j·米切尔的《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则为我们展望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书名采用了一个新造的词“伊托邦”(e-topia),明显是与“乌托邦”(utopia)相呼应的。本书的作者威廉·j·米切尔是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委员会的现任主席。他对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变革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书中的观点值得我们回味。

在以事件为主线的书籍中,还有一类对我们系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有帮助的书籍,就是年表。年表通常以编年体的形式为我们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人物等。在信息技术发展史的年表中,由利萨·罗斯纳任编撰顾问的《科学年表》毫无疑问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述信息技术发展史时手头理想的参考用书。本书近百万字,资料详实,时间跨度从古到今,除了有以时间顺序推进的年表外,还包含了专题论文、科学家小传、进一步阅读的资料、网络链接、术语表等。正如书的导言中所说:根据传说,希腊语单词“eureka”(意为“我发现了”)首先被数学家阿基米德使用,那时他发现了测定锡拉库斯国王王冠中含金比例的方法。从那时起,这个呼喊“eureka!”就与激动人心的新发现相联系。《科学年表》记述了科学从古到今发生的许多“eureka”时刻。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名为《科学年表》,并非“技术年表”,并且在介绍信息技术重大事件时一般归于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分支中,但笔者认为,这恰恰揭示了科学与技术的不可分离,信息技术背后有科学,对于我们从科学视角审视信息技术课程有重要的意义。

以人物为主线

以人物为主线介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能够突出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和关键的历史人物。方兴东先生在他的《创造计算机生命的英雄》一书的自序《我们的时代和英雄》中

转贴于

曾说:“信息技术是20世纪最壮观的情景剧。当然,其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最具意味的还是人物。因为计算机历史不是机器的历史,甚至不是技术的历史,而首先是人的历史。如果你热爱信息技术,那么我建议你应该从眼前的喧嚣中时不时解脱出来,认真走进历史,走进人物深处。毕竟,我们在历史中能看得多深,也决定了我们在现实中能看得多深。”

在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材中,已经开始比较多地介绍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方面的著名科学家,如地图版教材中就简要介绍了图灵奖的缘起及一些图灵奖获得者的生平及贡献,虽然教材中在涉及科学家介绍时一般出现在诸如“小资料”、“即时充电”、“阅读材料”、“知识拓展”、“知识链接”这样的栏目板块中,但相比以前的教材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史上,acm图灵奖和ieee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毫无疑问都是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大师。《acm图灵奖(1966—2006)(第三版):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和《ieee计算机先驱奖(1980—2006)(第二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发展史》两本书就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获得这两个奖项的顶尖科学家的生平、贡献及事迹,不但使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和教益,还为我们展示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当然,信息技术的范畴比计算机更为广阔,《通讯与广播——从有线语言到无线网络》一书超越了计算机的范畴,从更广义的信息技术范畴和更长的时间跨度介绍了为信息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以人物为主线展现信息技术发展史的优秀科普读物。

而《acm图灵奖演讲集——前20年(1966—1985)》一书则为我们展现了一年一度图灵奖获奖者的演讲全文(前20年)。这些演讲精彩生动,见解精辟,充满深思熟虑和真知灼见,同时又不乏轻松与幽默,堪称经典文献。

导读——吴鹤龄,崔林 著

《acm图灵奖(1966—2006)(第三版):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

笔者曾经去过很多学校,看到教学楼的楼道中悬挂有不少科学家的画像,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可谓“琳琅满目”,其中的大部分人我们可以如数家珍。这些画像既展示了各科课程的科学源流,又激励着学生向科学奋进。但当我走过计算机房所在的楼层时,全然没有了以上的感觉,悬挂的无非是一些最新计算机的图片。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了一面不一样的墙壁!整面墙壁上挂满了计算机科学界最高奖——图灵奖(相当于其他学科中的诺贝尔奖)历年得主的头像及对计算机科学所做的重要贡献的简介,我一直叫它“图灵墙”。

树立科学家形象,领悟科学精神是科学课程的灵魂(信息技术课程在广义上属于科学课程范畴,且技术与科学不可分离)。例如,爱迪生在经历了6000多次实验后,终于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对雷电进行各种实验,终于发明了避雷针……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图灵奖毫无疑问享有崇高的威望,从它被称作“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就可以看出,而图灵奖的获得者无一例外是对计算机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这里,笔者不打算重复那些图灵奖得主的生平、贡献和事迹,而是想着重说明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发展史除了介绍历史的功能以外,还是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它能使学生在如何学好信息技术,及如何做人两方面都受到启发。例如,科学家们成功的要素:勤奋、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谦虚和有团队精神等,几乎在每个人物的故事中都有所展现。最后,笔者向大家推介几位图灵奖得主们给年轻人的忠告。在笔者看来,这些睿智的箴言、警句恰恰体现了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深邃的理解,给予我们这些学习者以启示与建议,甚至能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的座右铭。

任何名词都可以变为动词(any noun can be verbed)——佩利(1966)

计算的目的不在于数据,而在于洞察事物(the purpose of computing is insight,not numbers)——哈明(1968)

程序测试只能用来证明有错,决不能证明无错(program testing can be used to show the presence of bugs,but never to show their absence)

只做只有你能做的事(do only what only you can do)——狄克斯特拉(1972)

当你年轻时要尽可能地多学习,因为这之后你的生活将变得十分繁忙(learn as much as you can while you are young,since life becomes too busy later)——斯科特(1976)

不要丢失连接(don’t lose the link)——米尔纳(1991)转贴于

知识中蕴藏着力量(in the knowledge lies the power)——费根鲍姆(1994)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是创造未来(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艾伦•凯(2003)

其他推荐图书:

[加]麦克卢汉 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版

[法]帕特里斯·费里奇 著《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版

[美]哈里·亨德森 著《通讯与广播——从有线语言到无线网络》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版

[美]威廉·j·米切尔 著《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版

[英]利萨·罗斯纳 编撰顾问《科学年表》科学出版社2007版

计算机历史论文篇9

关键词:逻辑学 人工智能 教育

一、逻辑学的发展历史

逻辑学的鼻祖在西方历史中指出是亚里士多德,出自古希腊,但希腊历史基本上是西方人杜撰的历史,所以逻辑学的历史研究是存在问题的,很有可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会的产物。所以西方的逻辑学的历史应该往后推延,把中国的墨家和印度的因明学强行和逻辑学关联,是不客观和不切实的联系,每一门学科和某些学说都有和其它某些学科和学说的相似性,强行把某一家学说或学科与另外一些学说或学科进行关联是对历史和学术的一种不严谨、不负责的做法。所以对历史上产生过的学说、学术、思想和见解后世之人不能任意下结论,而应该考虑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一味依据西方世界目前的标准是有失偏颇的。

现代逻辑理论就其自身而言,其发展动力主要有两个:一是来源于数学中的公理化运用,以及对日常思维的命题形式和推理规则进行精确化、严格化研究的推动。克服传统形式逻辑的缺陷是现代数理逻辑兴起的决定性因素。二是来源于对数学基础与逻辑悖论的研究,这是现代逻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数理逻辑的创立,奠定了现代逻辑学的基础,为新的逻辑分支学科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分析哲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以及现代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也为现代逻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那么,21世纪逻辑学将朝什么方向发展呢?逻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预示着逻辑学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已有的成果来看,现代逻辑学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多元化。逻辑学是一门多类型、多分支的学科,在现代逻辑学发展过程中,多元化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逻辑学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了基础性地位;从此以后,现代逻辑学与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不断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推动了经典逻辑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促进了哲学逻辑、自然语言逻辑、人工智能逻辑、现代归纳逻辑等新兴逻辑分支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逻辑学与其它学科互相融合,出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向,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2.应用化。逻辑是科学技术的基础,一切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逻辑。现代逻辑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既为逻辑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现代逻辑开辟了广阔的应用途径。

二、目前逻辑学编撰的情况及背景

目前,大陆地区出版的逻辑学教材基本是搞纯哲学背景的人士著写编撰,而现代逻辑学的发展除了逻辑的思辨,已经成了解决人工智能的重要手段,所以相关书籍的深度换血是势在必行。但由于大陆地区的教育结构,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导致很多搞哲学的人对理科知识相当匮乏,人为导致了大陆地区逻辑学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逻辑学研究的滞后也从某些方面导致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滞后。

另外,现在流通于世的逻辑学方面的参考书,内容和排版情况基本大同小异,主要是以西方所谓的经典逻辑学为框架。而西方的经典逻辑学又使所谓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占有不少的篇幅,这很容易让初学者产生一种错觉,就是逻辑学是一种语言游戏,要上升到哲学和宗教的高度几乎是很困难的。

而西方现代逻辑学一般是引入了数学方法,以数学方法为型,以逻辑学的哲学观点为脉,这样可以通过数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学习者对哲学问题的解决,使之形神兼备、术道合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引入了计算机作为强有力的手段,这样使较为抽象的概念变得比较好把握。

在理工科开设逻辑学一般以逻辑代数取而代之,逻辑代数的开始是大大强化了数学的思想和思考方法,但另一方面却淡化了哲学或宗教的思想和观点,所以成了重术不重道。这背后的原因也是由于文理科的过早分科所致,导致教授者本身的眼界和思维能力局限了对逻辑学的深入理解和进行宽泛的联系。

在某些大学中开设逻辑学只是作为选修进行,而且对逻辑学和现代科学的发展阐述得不是很深刻,容易使学习者觉得逻辑学是一种类似于文学修辞的延伸,这是教育中值得重视的地方。而要改变其状况,要使教授者本身对逻辑学有较深和较全面的认识才能避免使学习者进入误区。

三、逻辑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在技术上的应用

首先,逻辑学是作为研究思维的一门学科,而思维是高度复杂的东西,除了从传统的哲学角度考虑,还需要从计算器、电子、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多学科角度考虑,才能最终解决思维的问题。其次,在逻辑学参考书籍的编撰方面,除了保留基本的哲学观点,还应从数学角度阐明其思想、观点,以及怎样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再次,逻辑学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建立一定的哲学、宗教观念,还应让学习者从计算机人工智能方面做出探索。另外,在逻辑学中要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机编程能力,让学习者把抽象的思想和观点转化为具体的程序,以计算机的形象化和高效处理促进逻辑学的不断发展。

教育上要解决文理过早分科的情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包括逻辑学在内的学科的全面发展。

现代逻辑应用于哲学而产生的哲学逻辑、应用于自然语言而产生的自然语言逻辑、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而产生的人工智能逻辑等,在逻辑理论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众多学科组成的逻辑学科群。逻辑的应用研究还延伸到其它学科领域,出现了量子逻辑、控制论逻辑、概率逻辑、价值逻辑、法律逻辑、科学逻辑等。这说明,在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现代逻辑已经从哲学研究的范围中走了出来,也不再局限于数学领域,而是更广泛地应用到其它许多学科领域之中。逻辑理论在现代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应用,促进了逻辑理论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发展。

四、小结

在大陆地区的逻辑学书籍和教育活动过程中往往主要教授形式逻辑学及三段论,这使学习者如一叶障目,看不到逻辑学的全貌及发展动态。随着逻辑学与各学科交叉力度的增加,应该避免过早文理分科,为培养复合型的后备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要加强逻辑学与计算机应用的结合,使抽象的逻辑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比较直观地呈现出来,使研究应用形成良好的互动。

参考文献

[1]陈永鑫 对德语词汇feudal翻译引发的对“封建”一词应用的深思[J].教育学文摘,2013,10期,中旬刊。

计算机历史论文篇10

一、计算机教学观念上的转变

1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计算机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特别是在有关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对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要进行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以计算机课程灵活的特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在讲解word时,学生会觉得这是一种简单的打字工具,我就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圣诞节贺卡,既打开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又发掘了他们的艺术细胞,更重要的是当一幅幅精美的贺卡诞生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3 激发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我在教学中将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经常遇到的问题,引入课堂中。诸如软件安装、计算机病毒的清除等,使学生懂得一般性问题的处理方法。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联系了实际。例如:在学习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时,制作自己喜欢的网页,并相互交流,使学生从有兴趣变为着迷。有的学生为丰富自己的网页,要查看很多资料,如Photoshop,Flash等,由此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计算机教学模式上尝试破旧立新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可以做以下一些尝试。

1 充分利用校园网,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更大的方便,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条件,针对学生的特性、教学内容及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采用演练式教学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通常有一种眼高手低的心理。主要是听课时觉得老师操作起来简单,容易放松要求,但是自己练得少、用得少,其实并没有掌握方法。演练式教学比较接近实际过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容易在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减少了抽象的感觉。

3 要重视上机实验课

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并灵活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实验课上应引导学生做一些有创造性的实验。例如:让学生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上自己的讲解,做一个“我的家庭”的介绍,可以应用任何软件(幻灯片,Word等)。这样只给学生某些方面的题目,提出应达到的要求和适当的引导,而不做具体的限制,给学生多一点自由,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发挥、去实践,老师只在最后做检查或验收。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性,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总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对人教版历史教材2005版编制的若干献疑

赵祝干

摘要:江苏省从2005年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并使用新的人教版历史学科教材,其中的必修教材是按照中外史合编、专题史体例来编写,这种编写体例存在着一些缺陷,需引起广大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关键词:历史新课改;人教版;教材;问题

从2005年开始,江苏省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并使用新的人教版历史学科教材,分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若干个选修模块。新课程实施的成败与否成为时下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但2005版历史人教版新教材在某些细节的处理方面有欠妥当。本文就我所从事的历史教学工作,结合课改实际,在阅读相关资料后冒昧献疑如下:

疑问之一:新教材严重脱离教学实际,专业性太强

历史在初中课程里属于地位很轻的课程,远没有引起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有些学校的历史课竟然还是由非历史专业的老师上的,历史考试也只是老师划划重点,让学生多看看。试想,在这种初中历史教学之下的学生,进入高中后他们的历史基础知识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呢?这恐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由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的“专业化”高中历史课程。因此我觉得专题史的学习必须要在已经基本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展开,否则只可能是拔苗助长。

疑问之二:教材忽视学科特色

历史新课程的专题式模块教学直接将学生的思维发展定位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模块的学科要求上,这是高中新课程的特色。也就是说,无论纵向知识还是横向知识,都是不能省略的,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历史阶段、阶段特征都应在教学中体现。

实行新课程改革后,江苏省的历史教材变成中外史合编、专题史体例,显而易见,专家们的想法肯定是想弥补多年沿用的编年史体例的缺陷。由于专题的局限,很难在特定的范围中全面展开,使历史狭隘化,造成学生思维的狭隘性;尤其是它还割裂了历史事件的连续性,违背“大历史观”“整体历史观”,将束缚学生全面性思维的开发。

疑问之三:存在漏洞、牵强附会是历史新教材内容编排的重大失误

作为通行的教材而言,出现漏洞是不可原谅的,因为这将直接误导学生。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为例:这一专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里面提到了一个词“封建”,并且课本给了注释:封邦建国,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显而易见,中国古代的夏、商、周就是教材所说的封建社会。而教材里却一直强调从秦到清是中国的封建社会。那么,教材的这种说法又怎么能服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