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工作计划书十篇

时间:2023-04-03 14:54:59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书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书篇1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项目管理;连锁经营;供应链管理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图书发行企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图书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图书商品的生产发行具有:计划性强, 时间紧, 机械化、自动化应用水平较低,劳动时间长,协调关系复杂等特点。鉴于自身特点的局限性,图书发业仍然存在成本不断上升,人工费用不断攀升,材料费用居高不下,资金周转慢等缺陷。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市场,只有提升图书发行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传统的图书发行业获得新生。因此必须对图书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以增加利润,实施图书发行企业资源物流供应链管理。

一、图书发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是指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使企业在某一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获得稳定收益的独特能力。因此,建立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图书发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图书发行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系统地建立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1.   明确企业战略定位是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前提。因此,图书发行企业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实力,明确自己在发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出较长时期的总体性的规划和发展纲领。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行项目管理是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图书发行企业规章制度一般包括:组织管理、人事管理、劳动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项目管理等制度。而发行企业必须以项目管理为重点,强化过程控制,推进管理创新。

3.培养学习型组织、构造企业文化,为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动力。加强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核心技术是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应用新技术。

5.   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必须发展供应链管理,挖掘内部潜能,开源节流、降低物耗、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并基于企业内部的团队式工作方式,在外部企业密切合作的环境下,无限追求物流的平衡,为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的“两个效益”双丰收而努力。

二、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物流(logistics)是指商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以快速反应、最小变化、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及生命周期支持等为主要目标。对图书发行企业而言, 图书包件就是物流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用于有效集成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的一套方法。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被送往恰当的地点,从而实现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使系统成本最小。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成本效益,供应链涵盖从企业战略层到战术层、运作层的活动。

图书发行企业供应链是指从客户有效需求出发,以总商总批发商为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收货、配货、发货、送货、退货以及差错查询处理服务等,将出版商、分销商、零售商、读者等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模型。图书发行企业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以及对出版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方之间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有效控制以达到满足各方要求的目的。

三、构建图书发行企业供应链管理措施的主要因素

(一)建立良好的图书发行供应链管理战略

影响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原因有很多,根据咨询公司研究报告:影响供应链管理绩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企业有供应链管理的计划,却没有正规的供应链管理战略。

图书发行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与时俱进改革企业的经营思想培育核心竞争力;

(2)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3)与出版社、基层书店建立战略性的、长期的、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4)共享信息,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在于使供应链内各节点企业能共享信息,通过信息共享图书发行,供应链上的各方能及时调整生产、库存、销售等结构;

(5)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绩效度量机制。

        (二)培育核心竞争力,完善连锁经营,开展业务外包, 组建虚拟企业

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因此,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即分公司、子公司)应在集团总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利用新华书店自身核心竞争力,将每年两季的教材、教辅发行工作做好,争取做到最大的利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一般图书上,特别是本版图书上,要利用集团连锁经营的优势,发挥新华书店图书发行主渠道的地位作用,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在退货业务管理上,尽可能开展业务外包,或上门提货等方式,这样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

虚拟企业是指两个或多个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或项目组依托信息网络资源,以业务包干等形式独立完成策略联盟的某一子任务块,通过共享彼此的核心能力,使共同利益目标得以实现的统一体。虚拟企业能把各自相对分散的技术和管理优势组合成更为强大的竞争优势,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战略与结构有机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可以创造出超出行业水平的利润率。彼此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完成图书发行,体现了强大优势:一是虚拟企业更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二是虚拟企业把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整合,可充分利用每个企业的资源;三是各成员企业只承担自己最拿手的工作任务,可以保证质量,减少风险及环节,缩短作业期。

(三)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证明,当新的观念被引入,新的计划将执行时,人们抵制变化。因此供应链管理必须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主要包括转变领导层观念,对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许多大型的图书物流中心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奉行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这种万事不求人的陈旧的管理思想使企业成为一个封闭系统,它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不擅长的辅助性业务上,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开放式的现代企业模式相差甚远。因此企业的领导人的观念转变至关重要,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将企业配置资源的视角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为企业提高专业化程度,扩大主营业务的市场份额提供一种新的思想。

对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和知识方面的培训,包括:读写能力、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会计和财务、合同管理、协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改变员工的观念,要使员工建立合作的、共赢的意识,与合作伙伴相互信任,加强交流,通过合作对自己的工作不断加以改进。

(四)利用客户关系管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crm 系统是“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企业经营理念的新型商业模式,是一种以“客户关系一对一理论”为基础,对市场、客户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能对个性化需求的市场做出快速响应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图书批发公司通过建立crm系统与客户实时进行信息交流,能尽快掌握客户的需求,而客户能实时掌握图书的动态情况等信息。图书批发公司必须了解和服务于客户,为客户创造全新服务和全新价值,以换取长期的客户忠诚度,并与客户建立长期互惠互利关系,进而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又一重点,也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连接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各方面的协调。合作伙伴关系考虑如何选择外部合作伙伴、如何同企业建立和管理伙伴关系,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促使合作各方积极关注伙伴的成功,并同他们一起努力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战略伙伴关系通常能在长期内给供需双方带来收益。

(五)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关键,如 edi(电子数据交换)、e-mail(电子邮件)、ie(网络技术)、date exchange(数据交换)、rfid(无线射頻识别技术)等信息交换技术,已经在许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图书发行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电子商务在图书业的应用,实现了图书发行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实时化和规模化,提高了管理的效率、降低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网络可以使整个图书业进行高度快速的资讯交流,有助于增进沟通、改进工作过程和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客户满意度。电子商务在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

(六)供应链体系的建立

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化供应链管理的转变,必须对图书供应、采购、配发、运输、库存、销售及服务等环节进行最优化整合。图书发行企业对于采购、收货、运输、库存都应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系统。供应链涉及资金、企业资源计划、库存管理、计划分享、物流、运输、采购、存货补充、退货,有效反馈响应以及质量管理。

在实际运作中供应链管理存在着安全性、法律法规、协商时间、主动性限制、淘汰性机制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了规范供应链管理必须采纳严格标准的供应链协议。此外,还应建立合理的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测量评价系统与激励机制。

四、结语

面对广阔的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和飞快变革的时代,图书发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价值回报,就必须切实的建立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而新华书店有其特殊的行业特点和历史背景,应当立足于自身,从企业现有资源着手,构建图书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科学地建立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更快更准抓住信息资源,提高应变能力,降低流通成本,以更快捷、简便的流通渠道提高动态能力。同时实现同步化运作,增强企业的信誉度和客户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胡松评.向沃尔玛学供应链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王瑛,孙林岩.供应链物流平衡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王国文,赵海然,佟文立.供应链管理核心与基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书篇2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项目管理;连锁经营;供应链管理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图书发行企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图书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图书商品的生产发行具有:计划性强, 时间紧, 机械化、自动化应用水平较低,劳动时间长,协调关系复杂等特点。鉴于自身特点的局限性,图书发业仍然存在成本不断上升,人工费用不断攀升,材料费用居高不下,资金周转慢等缺陷。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市场,只有提升图书发行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传统的图书发行业获得新生。因此必须对图书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以增加利润,实施图书发行企业资源物流供应链管理。

一、图书发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是指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使企业在某一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获得稳定收益的独特能力。因此,建立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图书发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图书发行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系统地建立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1.   明确企业战略定位是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前提。因此,图书发行企业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实力,明确自己在发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出较长时期的总体性的规划和发展纲领。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行项目管理是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图书发行企业规章制度一般包括:组织管理、人事管理、劳动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项目管理等制度。而发行企业必须以项目管理为重点,强化过程控制,推进管理创新。

3.培养学习型组织、构造企业文化,为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动力。加强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核心技术是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应用新技术。

5.   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必须发展供应链管理,挖掘内部潜能,开源节流、降低物耗、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并基于企业内部的团队式工作方式,在外部企业密切合作的环境下,无限追求物流的平衡,为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的“两个效益”双丰收而努力。

二、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物流(Logistics)是指商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以快速反应、最小变化、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及生命周期支持等为主要目标。对图书发行企业而言, 图书包件就是物流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用于有效集成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的一套方法。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被送往恰当的地点,从而实现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使系统成本最小。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成本效益,供应链涵盖从企业战略层到战术层、运作层的活动。

图书发行企业供应链是指从客户有效需求出发,以总商总批发商为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收货、配货、发货、送货、退货以及差错查询处理服务等,将出版商、分销商、零售商、读者等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模型。图书发行企业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以及对出版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方之间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有效控制以达到满足各方要求的目的。

三、构建图书发行企业供应链管理措施的主要因素

(一)建立良好的图书发行供应链管理战略

影响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原因有很多,根据咨询公司研究报告:影响供应链管理绩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企业有供应链管理的计划,却没有正规的供应链管理战略。

图书发行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与时俱进改革企业的经营思想培育核心竞争力;

(2)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3)与出版社、基层书店建立战略性的、长期的、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4)共享信息,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在于使供应链内各节点企业能共享信息,通过信息共享图书发行,供应链上的各方能及时调整生产、库存、销售等结构;

(5)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绩效度量机制。

        (二)培育核心竞争力,完善连锁经营,开展业务外包, 组建虚拟企业

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因此,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即分公司、子公司)应在集团总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利用新华书店自身核心竞争力,将每年两季的教材、教辅发行工作做好,争取做到最大的利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一般图书上,特别是本版图书上,要利用集团连锁经营的优势,发挥新华书店图书发行主渠道的地位作用,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在退货业务管理上,尽可能开展业务外包,或上门提货等方式,这样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

虚拟企业是指两个或多个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或项目组依托信息网络资源,以业务包干等形式独立完成策略联盟的某一子任务块,通过共享彼此的核心能力,使共同利益目标得以实现的统一体。虚拟企业能把各自相对分散的技术和管理优势组合成更为强大的竞争优势,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战略与结构有机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可以创造出超出行业水平的利润率。彼此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完成图书发行,体现了强大优势:一是虚拟企业更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二是虚拟企业把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整合,可充分利用每个企业的资源;三是各成员企业只承担自己最拿手的工作任务,可以保证质量,减少风险及环节,缩短作业期。

(三)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证明,当新的观念被引入,新的计划将执行时,人们抵制变化。因此供应链管理必须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主要包括转变领导层观念,对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许多大型的图书物流中心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奉行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这种万事不求人的陈旧的管理思想使企业成为一个封闭系统,它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不擅长的辅助性业务上,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开放式的现代企业模式相差甚远。因此企业的领导人的观念转变至关重要,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将企业配置资源的视角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为企业提高专业化程度,扩大主营业务的市场份额提供一种新的思想。

对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和知识方面的培训,包括:读写能力、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会计和财务、合同管理、协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改变员工的观念,要使员工建立合作的、共赢的意识,与合作伙伴相互信任,加强交流,通过合作对自己的工作不断加以改进。

(四)利用客户关系管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CRM 系统是“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企业经营理念的新型商业模式,是一种以“客户关系一对一理论”为基础,对市场、客户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能对个性化需求的市场做出快速响应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图书批发公司通过建立CRM系统与客户实时进行信息交流,能尽快掌握客户的需求,而客户能实时掌握图书的动态情况等信息。图书批发公司必须了解和服务于客户,为客户创造全新服务和全新价值,以换取长期的客户忠诚度,并与客户建立长期互惠互利关系,进而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又一重点,也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连接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各方面的协调。合作伙伴关系考虑如何选择外部合作伙伴、如何同企业建立和管理伙伴关系,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促使合作各方积极关注伙伴的成功,并同他们一起努力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战略伙伴关系通常能在长期内给供需双方带来收益。

(五)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关键,如 EDI(电子数据交换)、E-mail(电子邮件)、IE(网络技术)、DATE Exchange(数据交换)、RFID(无线射?识别技术)等信息交换技术,已经在许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图书发行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电子商务在图书业的应用,实现了图书发行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实时化和规模化,提高了管理的效率、降低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网络可以使整个图书业进行高度快速的资讯交流,有助于增进沟通、改进工作过程和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客户满意度。电子商务在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

(六)供应链体系的建立

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化供应链管理的转变,必须对图书供应、采购、配发、运输、库存、销售及服务等环节进行最优化整合。图书发行企业对于采购、收货、运输、库存都应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系统。供应链涉及资金、企业资源计划、库存管理、计划分享、物流、运输、采购、存货补充、退货,有效反馈响应以及质量管理。

在实际运作中供应链管理存在着安全性、法律法规、协商时间、主动性限制、淘汰性机制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了规范供应链管理必须采纳严格标准的供应链协议。此外,还应建立合理的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测量评价系统与激励机制。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书篇3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加大了对双证书能力的考核力度,包括专业技能等级的考核和专业知识的考核,从根本上改善物流行业的运转模式,实现了物流岗位职业证书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对接,并在具体采取措施上对岗位员工的创新能力、改革计划模式进行细致化的探究。

【关键词】

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1 当前我国物流岗位专业形势

从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来看,市场人才非常紧缺,主要是由于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其中京东商城、淘宝网、亚马逊等众多网店的投产运行,极大刺激了物流行业的运输管理。但是根据目前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市场中物流管理人员非常缺乏,国家在高等院校内开设的课程也比较少,主要以计算机、通信、机械以及化工等热门专业开设的较多。大多数学生在报考时选择一些热门的专业课程,忽视了对一些冷门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在招生计划信息上显示,每年报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达到100万人左右,通信行业、化工行业以及机械制造行业的报考人数都在70-80万人不等,但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报考人数不达3万人,严重阻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无法紧密结合,难以有效促进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务必要重视起这些问题,实现岗位职业证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对接,为国内物流企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2 职业证书的规划分析

2.1 有利于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现代高职学校不仅只是培养素质教育人才,而且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传统教学观念中,高职院校只是培养专业的教育人才,对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得到有效的加强,使学生在今后的实习岗位中没有得到能力的锻炼,在技能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因素。而通过现有经济技术的不断改革,加大了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专业的基础知识,能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在证书方面,学院不仅发放的有毕业证书还要有职业证书。在两种证书参考混容下,促进学生在物流行业全面发展。国内在双证书制度上参照了国外的发展情况进行指定,国外教育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上不仅要有学习能力的特长,还要有专业的技术能力,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2.2 增加当前的就业形式

根据当前物流行业的就业形式,国内对现有的物流管理人才非常缺乏。主要是因为当前高等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较少,并且大多数人对物流行业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导致每年报考的人数大幅下跌,导致最根本的原因是每年报考计算机、通信、化工以及机械制造行业的人数以几何形式的速度上涨,但对于物流管理行业则是逐年减少。其中每年报考计算机、化工、机械以及通信行业的人数能占到整个报考人数的60%以上,对于报考物流管理行业的人数则达不到5%,所以国内该行业的就业人数非常匮乏。为了更好的带动物流管理行业,各大物流管理企业在人员招聘上也是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知识性人才,在学校内学到的只是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能力没有一定的基础性。所以企业在招聘就业岗位上为实习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在今后考取专业资格证书上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带动了当前物流管理就业形势的发展。

2.3 双语教学模式的发展

根据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语种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对于物流管理行业来说,一些英语的简写加大了对专业性知识水平有限管理人员的难度,使得管理员在区分投揽上没有依据性,所以对于当今物流管理行业也加大了对语种的学习模式。并且对于一些商品的产品规格上都有专业的英文标注,这些都会对物流管理员在识别上加强了难度,针对这种局势的发展情况,物流企业在培训策略上加大了对双语教学的模式。其中对于一些专业性术语的缩写都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平时加强对英语方面的练习,包括发音和写作。并且在后期考核制度中对学过的专业性术语的知识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管理人员进行再次的培训,对于已合格的员工颁发职业英语证书,说明对物流管理及岗位的有一定的认可,可以凭借专业的职业证书和技能证书得到企业专门的承认。

3 高职院校双证书的衔接模式

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实现各种有效技能的对接。

首先,在制度上采取了双证书的制度,在学习阶段内完成在院校内的学习教育,获得院校内颁发的学位证书,按照物流行业的管理标准在职业资格证书上分为不同的划分方案,其中最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为高级物流师,高级物流师资格证考取的对象为从事多年物流管理行业的人员,具有丰富的累积经验,对管理中的事物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处理。所以对于较高级资格证的考取对象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其次便是物流师,属于国家二级资格证书,在物流管理界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于报考的对象为在物流管理行业从事2年以上的员工,并且学历为硕士或以上学历,对事物的流程能够进行详细的规划分析。助理物流师属于在校学生报考的对象,只要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初步了解,对一些专业性的技能能简单的操作,便能符合报考助理物流师的资格。最低程度的为物流员,针对对象为大众群体。通过这种划分详细层次的模式,能够对资格证与考试体系两者间进行有序的衔接。

另外,要在实践经验上与双证书进行有效的衔接。高职院校为专项人才提供实践的机会,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与院校实现企业合作的模式不断加大,这样的合作关系不仅能够带动企业的发展,运用专业知识性人才,加强了对操作流程的规范性。这种模式也为院校内的实习生提供了工作岗位,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在实习过程中不但能得到专业技能的认可,在物流证书上也能实现岗位职业证书与职业课程的有效对接,使物流人才可得到全面认可,具有扎实稳固的专业技能走向工作岗位。

4 结语

国内物流岗位职业证书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有效衔接,才能使现有的物流管理人才得到充分的重用,不仅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承认,还能获取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进而实现我国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慧馨.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与高校物流管理类课程教学相结合的研究[J].教育平台,2010,(8):25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书篇4

【关键词】采购业务 内部控制 建议

一、购业加强采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壮大,采购业务作为企业日常运作的重要事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由于采购环节出问题导致企业陷入危机的案子屡见不鲜。如:2012年4月15日,央视报道了某些企业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生产药用胶囊事件。胶囊厂采购工业明胶,制成药用胶囊,再流入制药厂,制成了各种胶囊药品,并流入市场。由此可见,分析企业采购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是十分必要的。它也是企业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资源利用率、维系企业健康运作的有效办法。

二、企业采购的现存问题

(一) 采购计划控制不严格,出现资料紧缺或者过剩的情况。

采购计划,是属于生产计划中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年度计划与目标的一部分。通常,销售部门的计划是企业年度营业计划的起点,然后生产计划才随之确定。而生产计划则包括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及制造费用预算。由此可见,采购预算是采购部门为配合年度的销售预测或生产数量,对所需求的原料、物料、零件等的数量及成本做出的详细计划,以利整个企业目标的达成。

企业的经营始自购入物料后,经加工制成或经组合装配成为产品,再通过销售获取利润。其中如何获取足够数量的物料,即是采购计划的重点所在。因此,采购计划是为维持正常的产销活动,在某一特定的期间内,应在任何时购入何种物料以及订购的数量是多少的估计作业。在企业实际运作中,往往会出现实际销售量与销售计划不服的情况,这就导致计划和实际脱离,企业不能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就会出现物料储存过多加压资金或资料缺乏影响生产的现象。

(二)供应商选择、评估、招标体制不完善。

大多数生产企业都设立了采购部门,主管采购业务并负责掌握供应商及供货信息等资料。采购部门依据采购计划进行询价,从而确定采购计划及候选供应商名单并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申请付款。实质上,上级主管部门、财务部门、质量检验仅限于对已发生的采购业务进行质量、数量、规格及价格等方面的一致性复核,而对采购前期工作如物料供应的市场调研、供应商的选择、供货谈判及订立合同等工作缺乏监督。

(三)企业采购业务信息不对称,导致采购业务缺乏监督。

大多数生产企业负责采购计划审批的上一级主管往往没有掌握足够的物料供求信息,只能在采购部门提供的资料上进行选择。有的企业虽然要求对多家物料供应商的条件进行比较,但由于从市场上挑选供应商及提供相应采购信息的控制权由采购部门自身拥有,所以无法保证良好的自我监督。由此造成物料采购监督者与物料采购实施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很难保证物料采购人员公平、客观地开展采购业务,从而致使材料成本失控。

三、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优化

针对以上制造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来加强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力度。

(一)加强采购计划控制。

滚动计划法是根据一定时期计划的执行情况,考虑企业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调整和修订出来的计划,并相应地将计划期顺延一个时期,把近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把计划期内各阶段以及下一个时期的预先安排有机地衔接起来,而且定期调整补充,从而从方法上解决了各阶段计划的衔接和符合实际的问题。能够较好地解决了计划的相对稳定性和实际情况的多变性这一矛盾,使计划更好地发挥其指导生产实际的作用。采用滚动计划法,使企业的生产活动能够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把销密切结合起来,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预期的目标。

(二)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供应商管理是企业供应链上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建立在对企业的供方以及与供应相关信息完整有效的管理与运用的基础之上,对供应商的现状、历史,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等进行全面的管理。

1.完善合格供货方的评估

首次采购的供应商必须进行资质评审,提供所需要收集的资质证明,建立统一的评审标准,并由多个部门参与对供应商进行集体评审,形成统一的评审报告,经过授权人书面审批并加入合格供方清单后,方能开展采购业务活动。

定期对现有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多个部门参与对供应商集体评审,并形成统一的评审报告,经过授权人书面审批后,方能继续开展采购业务活动。

2.供应商的选择与招标中的控制点

明确规定招标与非招标采购的判断标准,对于达到标准但未采用招标形式的情况,必须书面说明不能招标的原因,并经过授权人书面审批后,方能执行采购业务。

明确招标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资质要求与组成人员的专业结构,招标评审小组人员由总经理确认。特殊情况下,需外聘评委时,外聘评委必须经过适当审批。

明确招投标采购的评标流程,评标结果经评标小组所有评委签字确认,采控办签署中标通知书后,采购部门方可签署采购合同。

(三)实现基础信息高度共享,加强彼此监督。

企业可以要求所有的采购单据都要及时在计算机中进行维护,使得业务的可追溯性增强。并可随时查询任何时候与任何供应商发生的采购业务,并可以查出该笔业务进行的状态,包括库存接收的数量、采购退货的数量、发票数量等;减少了业务操作中的人为因素。另外,由专人定期按照设定的指标对供应商的状态进行分析,包括供应商供货质量分析、数量分析等,并从中总结规律制定相应的供应商管理策略,如设定相应的配额和询价优先级等,使各个部门的信息高度共享,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监督。

参考文献: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书篇5

一、图书出版成本及管理现状概述

图书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一直都是图书出版行业在谋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管理问题。图书出版行业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对图书纸张费、制版费、印装费和作者稿酬等方面的控制上。这些方面的成本通常可以占据图书出版过程中直接生产成本的60%到70%。为了降低这方面成本,在执行图书出版之前,出版社一般会采用计划成本法的管理办法,对上述图书成本进行核算,设定一个较为合适的计划成本率和产品成本差异率。但是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实际上只是单纯对出版企业图书成本的事后核算,同时由于核算项目的局限性,成本核算的结果很难反映出出版?D书的实际成本。因此,这种传统的成本核算办法相对浅显和粗放,难以对出版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随着市场作用力在图书出版行业的不断凸显,图书出版企业开始逐渐认识到图书出版预测工作对图书成本控制的作用。对于出版企业来讲,社内畅销书的占比相对较小,因此大部分图书出版在实际出版中面临着成本控制与出版发行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图书一版印刷总量超出市场预期值过多,造成了图书在出版企业由于销路不畅产生的库存积压严重,图书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非畅销书类在印刷过程中一版印刷费用、制版费用、市场营销等费用居高,图书单册成本过高,导致了图书利润下降,给出版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图书市场的现状给图书行业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逐渐成为了当前图书出版企业潜在的亏损因素以及制约其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图书出版行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降低图书成本是当前出版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最终途径。

二、当前出版行业图书成本管理难点

(一)图书库存成本增加

图书出版企业为了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的,往往会倾向于采用压低单册图书直接出版成本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在一本图书稿酬一定的基础上,在出版过程中可以从纸张购置、增大印刷数量、选择价位较低的印刷厂等方面降低图书的印制费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增大图书印刷量成为了降低单册图书成本的不二选择。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单册图书的印刷数量同单册图书的成本成反比。也就是说,图书印刷数量越多,则单册图书的成本越低。但是,从图书出版行业的现状来讲,实际上真正能够为图书出版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扩大利润空间的图书只占到了图书出版总量的20%左右。因此,通过盲目的扩大印刷数量来降低单册图书的印刷成本不但难以起到有效的成本管控的目的,反而会因为大量印数的书册存货大量积压增加图书策划成本、库存管理成本和市场营销成本等间接成本,导致了图书出版企业实际经营总成本的居高不下。

(二)成本管理目标松散

图书的印制和发行包括了从内容策划、撰稿加工、编辑校对、设计装帧、印刷、包装营销等多个环节。因此,随着我国图书出版行业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图书出版管理逐步向着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图书的各个制作环节中,各部门相对独立,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能力较差,导致了图书在出版过程中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目标是分散到各个部门中的,没能够形成统一的成本控制目标体系。这种松散的成本目标管理办法,使得财务部门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只能根据各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成本的跟踪和核算工作,大幅度地增加了出版企业财务核算的难度和工作量。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种类、市场面向和生命周期的图书,财务部门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需要将成本核算目标分别下放到不同的图书生产部门中去,这种成本管理办法由于目标过于分散,导致了成本核算专业性不强,在实际的数据归集整理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信息失真和疏漏,导致了图书出版的原始目标难以实现。

(三)单书成本核算办法老旧,成本计算失真

单书成本核算作为当前图书出版企业成本管控中的重要手段,对核算并控制企业总体经营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图书出版企业在单书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令人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单书成本核算工作主要依靠的是企业财会部门的独立核算。通常情况下是建立在企业总体成本核算结果基础上,根据单册图书的销售与利润情况及出版成本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再加工工作,在财务立项中大多是按照出版印刷数量和该类图书出版总成本之比用以表示单册图书成本,并进行相关经济效益的核算。例如,某出版企业策划出版一册图书,书号及编审费用3500元、稿酬费用8000元、设计及印制费用26000元、仓储及营销费用4000元,则该册图书成本总数约为41500元,以一版印刷5000册计,单书成本约为8.3元/册。但是,这种核算方法由于企业出版突出产品批次与种类较多、印版之间由于纸张、装帧、营销等变量影响产生的差异较大等原因,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单书成本核算工作表现出难度较大、数据不准确等问题。

(四)成本账务处理管理混乱

目前,图书出版企业的财会管理能力发展的不足也对图书出版成本核算工作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首先,虽然近年来图书出版行业财务管理部门在逐步引入和建立财务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但当前财务部门信息化财务硬件和软件都还有待完善,财务部门之前的相关账目也无法实现完全的信息化档案建设。这种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导致了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记账混乱、信息分散、核算口径难以统一等问题。尤其是出版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难以实现对企业各部门的整体控制,致使财务人员在清点库存书册、统计发行量、计算营销及策划费用过程中难以及时获得有效的统计数据,造成了成本核算结果信息同实际出版成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次,由于财务部门成本核算账目管理粗放的原因,财务人员在进行成本项目核算过程中为了平衡成本支出项目,在成本核算工作中进行人为的调节,把不应计入该成本项目的费用一并计入该项目中,导致了单项或总体成本虚亏实盈等现象出现,造成了财务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混乱。

三、图书成本控制的主要方面

为了实现图书出版企业成本管控工作的有效性,要格外注重每个环节的成本控制问题。当前出版企业的图书成本控制工作主要集中在图书策划、编辑印刷、图书发行、管理、资金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对实现当前图书出版企业的全面成本控制均有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一)图书策划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出版单位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因素对图书出版工作的影响逐步加深。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图书出版企业在图书出版之前的市场调研工作上要求也在逐步增强。因此,当前的图书出版成本中,图书的设计策划成本费用在不断增长。为了保证图书成册后的销售,图书在出版前的选题和策划上就应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判定。图书选题策划成本主要包括图书市场调研费用、项目立项费用、相关人员的差旅费用等。为了实现图书策划成本对图书市场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图书出版企业可以通过提升选题质量、加大对图书销售市场目标预测、提升图书增值服务等提高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和单书册经济效益,通过降低图书策划成本在图书总成本中的占比实现对图书设计及策划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编辑印刷成本

图书的编辑印刷成本是图书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编校费用、装帧费用、纸张费用、印装费用等方面对成书后的图书质量和图书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在图书的装帧设计工作上,图书书册封面、环衬、扉页、插图、纸张材料、版面样式和印装方法都对图书在市场中的销售情况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实现图书编制印刷成本的控制,可以通过降低纸张用量和纸张费用、更新制版印刷技术,来实现图书出版成本的控制。例如2013年美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通过采用数字印刷技术,实现了企业次年度成本下降3%的管理目标。

(三)图书发行成本

图书的发行成本主要包括图书营销方案策划、营销渠道整合、宣传征订、仓储运输等方面。上述环节中,每一个环节控制的失效都有可能造成图书出版成本的增加。随着当前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渠道成为了当前图书发行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图书宣传策划工作中,出版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书店、微博、专业论坛等对发行的书籍进行宣传工作,减少在实体书店举行图书宣传活动,从而节省图书的营销费用。同时,出版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营书店的形式,开展线上业务,通过在线购买和支付等直接面对图书消费群体的方式,减少图书营销的中间环节、加速图书营销周转速率,从而实现降低图书的销售、仓储和物流成本的目的,有效地对图书发行成本进行控制。

(四)管理成本

图书出版企业的管理成本相对复杂。这部分成本主要包括图书出版企业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职工薪酬、办公费用、水电费用、场地费用、招待费用及缴纳税金等方面的内容。图书出版企业的管理费用在统计和核算工作中由于涉及的项目较为复杂、资金名目过多导致了出版企业的管理费用作为单项成本核算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实现图书出版企业管理成本的控制,财务部门要严格出版企业日常经费的使用审核和复核工作、建立有效的资金监管财务制度规定体系来降低不必要资金的支出,以不该花的不花、能少花的少花为原则,实现出版企业日常管理费用的有效控制。

(五)资金成本

随着出版企业经营项目的市场业务不断扩大,企业也在不断通过融资、贷款等方式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从而实现市场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因此,企业在资金筹集和运作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定的资金成本,给出版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意义上的压力。因此,为了实现更加科学有效的成本与控制管理,将出版企业的资金成本纳入企业成本核算和管控工作成为了一种必然。一方面,企业应将资金成本严格纳入企业年度预算编制过程中,保障资金成本在图书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资金成本过高给图书出版工作造成过大的市场压力。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压缩图书库存、盘活企业流动资金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避免资金过度占用等手段,实现对资金成本的控制,从而保障后期图书发行与销售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降低图书出版成本的措施

(一)落实成本管控,实现直接出版成本降低

为了实现图书出版成本的降低,要坚持落实图书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首先,在出版企业中要落实成本控制思想,将成本管理同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结合起来。不但要引起领导层次对图书出版工作中成本管理的重视,更加要让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书籍出版与发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中去。同时,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建立直观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制度,将图书出版中的直接出版成本,如稿酬、编辑校对费用、纸张及印刷费用、设备及场地费用、版权费用等看得见的图书出版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成本的节约,从而在直观层面上实现企业图书出版成本费用的有效降低。

(二)把握市?鎏?势,提高图书经济收益

在出版过程中,增加图书的市场经济效益、提高图书利润率,是图书出版企业降低成本率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图书出版过程中,要加强对企业的市场化管理观念,增强图书在制作、营销和管理中的市场意识。在图书选题之初,就要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拓展相应的读者群体来实现图书销量的提升。以《于丹心得》、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为例,通过模糊了学术出版物同大众读物之间的概念,创造了符合当前环境下大众需求的学术性读物,不但实现了图书销量的提升,同时也提升了出版物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降低图书营销的后期成本,加大对市场及读者群需求的调研是当前出版行业有效提高销量、降低库存、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手段。

(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图书出版全过程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科学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以企业预算为手段,实现对企业经营资金、财务、人力、经营、管理及相关信息的综合性管理。对图书出版企业来讲,通过整合图书出版过程中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和相关数据,可以通过预算将图书出版流程编制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管理的有机融合。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实现图书出版过程中选题、编辑、印刷、出版、发行、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对接和统一管理。这种将图书预算成本各环节和各阶段统一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成本控制目标过于分散、成本执行困难的难题。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可以为企业财务部门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方便财务部门根据图书出版发行预算,制定有效的成本支出控制办法,优化当前图书的成本结构,从而实现图书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工作。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书篇6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将县煤矿及Xx公司的工作在这里做三个方面的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企业基本概况及其发展思路

县煤矿自2005年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在9万吨/年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安全技术资金的投入,完成了矿井综合生产能力的升级改造,达到了15万吨/年生产能力,但在Xx地方煤炭工业中,我矿仍属于小型地方国有煤矿企业。截止目前矿井地质储量只剩余70多万吨,可采储量只有50多万吨,服务年限仅可维持3—5年。1998年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现有员工320多人,其中:干部、固定工、劳合工等140多人。近年来,企业整体经营情况是:现有固定资产原值2990万元,资产净值1356万元,资产总额6143万元,负债3726万元,所有者权益2416万元。虽然煤炭市场的大行情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发展态势,但煤矿毕竟属于资源性企业,随着原煤产量的不断扩大,矿井已面临资源枯竭。为解决资源枯竭后员工就业和生存问题,从2006年以来,煤矿就开始着手后续项目建设问题。经过考察、论证、分析和筛选,于2007年底,矿上决定选择适合于我县产业特色经济链为目标,定位以工业纸箱包装为主导产品,围绕纸箱包装重点做好纵深产业链项目的延伸。Xx公司总的发展战略和思路是:一是建成3000万平方米瓦楞纸箱生产线项目,即Xx包装。二是依托纸箱包装主打产业,以企业物流、商贸经营向大物流产业发展的Xx物流。三是以包装为龙头,以煤业、物流、地产产业为支柱,以“多样化集团”为取向,组建“Xx集团”,使企业逐步完成由“经济型”向“生命型”的过渡。四是向包装产业纵深延伸,拟建(独资或合资)大型饮料类现代化生产企业。继而在五到十年时间内,Xx向商贸、纸业、饮料和建材等诸多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目前,Xx企业的产业框架已基本形成,企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这个大布局,Xx必须做到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并且以速度、规模、品牌、效益为经营理念,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打造品牌企业,抓好亮点工程;提升企业品位,塑造Xx形象;缩短作业流程,提高经营效益。

二、Xx包装项目建设及运行情况

Xx包装项目是煤矿后续建设项目之一,2008年底由工业园区管委会批复立项,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占地面积73亩。项目由XxXx设计院和Xx市建筑勘探设计院设计,并分别通过Xx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招标,建成了生产车间、原料库房、产成品库房、办公楼、锅炉房、隔档车间、配电室等项目工程,建筑面积25000多平方米。先后完成了生产系统、供电系统、供热系统、供排水系统、监控系统和通讯网络系统。完成设备购置及安装300多台(套),设施配套3200多台(件),地面硬化13985平方米,敷设管道1332米。同时,完成了车棚、浴室、磅秤室、洗衣房、更衣室、消防水池及生活水处理设备等附属工程,完成围墙及铁艺围栏727米。为了塑造企业形象,完成了企业形象设计和环境美化、亮化工程,各项工程均通过了由设计单位等组织的技术验收。项目自开工以来,坚持以文化理念丰富项目内涵、以思路创新提升企业品位。在建设现代包装企业的进程中,建立了科技管理体系、生产工艺体系、质量控制体系、营销服务体系和信息集成体系,形成了以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包装企业。项目于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10月中旬完成调试生产,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各项技术质量指标达到了纸箱包装行业标准。项目从开始就对企业视觉识别、企业形象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Xx标志于去年6月上报国家商标总局备案,9月份取得商标受理通知书,预计在今年可完成注册。09年公司先后取得了印刷许可证、包装容器备案证书和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已完全具备纸箱包装产品的销售和出口资质。公司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各项项目工程已圆满竣工,自10月底调试生产以来,在原材料价格极其不稳定的情况下,共计完成产量128万平方米,销售收入135.8万元,为今年的生产启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2010年的工作及Xx发展战略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书篇7

靳伟 (2004-9-9 14:25:00)

前言

2004年物流“热”继续升温,学习物流和研究物流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但到目前为止,全面、系统的物流书籍和资料还比较罕见。靳伟同志作为我国最早从事物流研究的专家,曾与王之泰教授、吴润涛研究员一起,从七十年代末就开展物流概念的引进、启蒙与宣传。他们于1985年合译的《物流手册》,作为中国第一本物流工具书,曾获得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他于去年年初编著出版的《最新物流讲座》,颇受读者青睐,已第二次出版发行。

为了给我国热心学习和研究物流的人员提供一本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参考资料,本网站从即日起陆续刊载靳伟同志编著的《最新物流讲座》,以飨读者。

序

我国开展物流理论研究二十多年来,特别是世纪之交的这几年,随着“物流热”升温和对外交往的扩大,物流理论研究机构和人员迅速增加,研究领域和门类逐步拓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入,形成了一些“热点”问题。

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什么是物流这一最基本的概念作出了不同解释。有的从管理学出发,把物流看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有的从营销学的角度考虑,把物流作为商品流通的一部分;有的从系统论的角度,把物流看作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有的从工程学角度强调物流的技术性、网络性;还有的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把物流看作是经济运行的模式。随着各国物流理念的引入和我国物流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物流基本概念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于中国来说,虽然已经有了《物流术语》对物流的界定,但物流还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中绕不过去的基本概念,目前主要有宽和严两种不同的理解。主张从宽理解的人,以物流运作主体来划分,把只要不是卖方也不是买方承担的物流活动,都算作第三方物流;主张从严掌握的一方,以物流运作的方式和手段来划分,认为只有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物流提供商才能算作第三方物流。按照前者的理解,传统的仓储、运输都应该属于第三方物流的范畴按照后者的理解,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还非常弱小,比例很低,有的推算只有4%左右。

对物流产业的定义目前争议就更大一些,主要的问题有:物流能不能算作一个独立的产业?如果作为一种产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它的边界在哪里,投入产出怎么计算?有的提出,物流产业是一门复合型产业,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企业集成,就是物流产业的边界。设施、技术等是投入,社会化的物流服务就是产出。专业化、社会化物流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围绕产业研究,还有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物流产业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的研究,也是各有千秋。

随着物流实践的发展,许多地方开始重视园区建设,物流规划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2000年,全国至少有三十多个城市已经或准备制订物流发展规划。在2002年“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不少有关物流方面的提案,其中许多都提到物流规划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制订全国物流发展规划。

各地在制订规划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比如:就规划的范围来讲,是一个产业的发展规划,还是一种管理技术和运作模式的规划;就规划的目的来说,是为了指导企业行为,还是为了规范政府行为;就规划的内容来讲,是涉及面宽一些,还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就时间跨度来说,是要照顾当前实际为主,还是具有前瞻性,适度超前。还有,物流规划与一个省、一个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衔接问题,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问题等等,随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关物流规划需要研究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特别是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如:什么是物流园区,建设物流园区应具备什么条件,物流园区的功能应包括什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现在的物流园区是多了,还是少了,多与少应该用什么办法,由谁去调节?物流园区是超前一点,还是尽量利用现有设施,现有的物流设施向何处去?是升级改造,还是转型或淘汰?物流园区由谁来建设,谁来运作,怎样监管?物流园区与其他物流设施如何配套衔接?此外,还有园区建设中涉及到的许多技术问题。

物流政策是现代物流发展必不可少的环境,也是物流企业的迫切要求。当前,究竟哪些政策限制或阻碍着物流的发展,物流发展究竟需要哪些政策,应有什么样的政策导向?各地在制订规划当中,也陆续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有的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突破。

我们讲发展现代物流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物流成本。但是,什么是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由哪些因素构成,通过什么途径来降低物流成本?与此相对应,如何建立物流统计信息体系和指标考核体系。特别是物流成本中GDP的比重,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计算都缺乏统一的核算体系,除了仓储、运输等直接的物流费用外,资金占压、物流损耗、管理方面的费用如何纳入物流成本,使国民经济运行与企业运作都建立起物流总成本的概念,对推行现代物流理念关系极大。此外,关于物流的基础统计数据也亟待解决。是纳入政府统计序列,还是行业自行组织,统计信息体系究竟应该如何建立?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始在做,还需要深入研究。

传统企业的流程再造和业务转型的问题,既包括生产企业,也包括流通企业,还有传统的交通运输与仓储企业。这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也需要深入研究。比如,生产和流通企业的流程再造,对物流业务是剥离还是强化;什么样的生产与流通企业可以自营物流;第一方物流与第二方物流的发展趋向是什么;传统的交通运输企业、仓储以及流通企业是不是都能转化为现代物流企业;转不转,如何转,

转型之后对物流市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等。有专家指出,近年来的“物流热”是“热”了供给,无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流程改造,还是传统运输与仓储企业的转型以及物流设施的建设,都是增加或者扩大了物流供给,而物流需求并没有“热”起来,给本已供大于求的物流市场增加了新的不平衡。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培育物流市场,培育物流市场必须启动物流需求。也就是如何促进生产和流通企业物流外包,如何加快发展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与此相关,还有工业品和农产品物流市场总量研究,物流需求结构分析,市场主体的分类划型和界定,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市场秩序的规范,地方保护和行业分割等问题的解决等等。

根据美国物流协会的最新定义,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供应链理论越来越受到关注。有人认为,正是这种供应链理论,促使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物流重新洗牌;有人认为,供应链在中国推行还为时尚早,没有企业的充分发展,就谈不上供应链的形成;还有的认为,供应链理论将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导理论之一,要引起高度重视,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研究。

有专家指出,信息化是物流的灵魂,没有物流的信息化,就谈不上物流的现代化。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物流信息化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问题。物流企业信息化如何推进,企业信息化怎样与供应链相衔接?企业物流与企业信息平台,社会物流与社会公共信息平台如何建立?许多地方和企业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我国物流技术装备和标准化相对落后,这方面的研究推广工作需要特别加强。中国物流与

采购联合会起草了《物流术语》的国家标准,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已从2001年8月起施行;筹备成立了托盘专业委员会,已经开始进行全国性的调查;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可望在明年成立,开展物流软件、硬件标准的制定、修订;其他社团组织、研究机构、装备制造商等也做了大量工作。如何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形成后发优势,是物流装备和技术以及标准化研究的重大课题。

人才短缺是我国物流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围绕启动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物流研究生、本科、专科等各类学历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如何定位,怎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物流学能否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门类,怎样建设和发展等都有待研究解决。

随着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和我国物流界跨出国门,国外物流的研究逐步成为物流研究的一个“热点”,对我国物流实践的发展以有力的推动。这方面重点研究的问题有:国外物流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跨国公司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的形成机制、实际作用和发展前景;发达国家对物流的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我国物流与国外的差距;以及如何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等。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书篇8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根本状况

我戋戋域经济发展有很多优胜前提。首要表现在:一是区位优势。我区处于南昌经济实力最强的南昌县、西湖区、青山湖区三强交汇之中间,属“三强”之中心,具有强壮的辐射效果。二是交通优势。全区由城市中环、二环围绕,内部交通成网,到火车站车程约5—10分钟,距昌北方地区际机场车程约30分钟,拥有江西省最大的铁路货运站—青云谱货场(南昌火车南站)。三是工业优势。我区是进步前辈制造业基地,拥有洪都集团、江铃集团等20多家中心及省、市属企业,是我国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迁延机的降生地。四是旅行优势。我区自古以来就有“城南胜地,人世蓬岛”之佳誉,区内拥有象湖、梅湖等“三湖”、“三河”天然景色资本,和山人留念馆、徐孺子桑梓、朱桥梅村明清古建筑群等人文景象。

我区是南昌市的一个老工业城区,工业是我区的支柱财产。年全区地域生产总值打破117.71亿元,人均GDP打破5300美元;规划以上工业添加值打破64亿元;出口创汇打破1.5亿美元。三次财产比例为:0.5:71.2:28.3。当前,已注册注销的巨细工商企业6000余家。规划以上工业企业67家(个中:在地计算21家),工业产物首要有:飞机、汽车、摩托车、电动车、机械、汽锅、压力容器、非标制造、建材、纺织服装、电线电缆、啤酒、乳成品、肉类成品、食物保健品加工、饲料、禽蛋加工、医疗健身器材、化工原料等财产。商贸企业中,限额以上的商业业、住宿餐饮业有50余家。辖区内年买卖额有亿元以上市场有6个,大型农贸市场9个。

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要素

近年来,我区经济有了长足提高,经济规划不时扩展。还,也该当看到经济总量依然偏小,运转质量不高,当地财力严重等问题比拟突出等问题,还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

1、财产构造不尽合理。从区计算局供应的材料显示剖析,我区三次财产比例为:0.5:71.2:28.3,三产比重未到达30%,弱势分明。与“银三心”昌盛板块位置不协调,曾经成为制约我戋戋域经济发展的首要要素。

2、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年,全区完陋习模以上工业添加值64亿元,和2007年同期比拟有较大的增幅,但和兄弟县区比拟,这个产值照样偏低。缘由是现有工业企业中上规划的企业偏少,不足具有市场带举措用的龙头企业、大型集团企业,对整个经济的拉举措用不够大。

3、企业不足品牌计谋的运作。在规划以上企业中,品牌型企业太少,大局部企业照样在贴牌生产。没有属于本人的牌子,就不成能去开辟市场,做大做强企业,还,也轻易发生胶葛。

4、发展情况不足系统性。经过开通“阳光驿道”,开展政企对接、服务企业工作,为企业处理了一些实践坚苦和问题,获得了必然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单个部分单个人对服务企业的主要性看法不够。服务企业认识不强,工作不够自动,存在迁延、扯皮、有意刁难企业的景象。二是县政府部分之间信息共享效率不高。某些部分从本单元好处思索,不肯给其它部分供应已把握的信息材料,形成资本得不到充分应用。局部条块治理的县政府本能机能部分为企业服务认识较差,工作上存在有意刁难企业景象,障碍了企业发展。如昌南工业园内各企业反映供电部分拉闸停电前不事前通知,严厉影响企业生产,形成企业生产损掉,要求供电部分停电事前通知。三是部分协调停决问题本能机能有限。有些企业生产和非生产问题超出部分权柄范围,难以知足企业的要求。

三、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考虑

1、优化提拔第二财产,打造进步前辈制造业基地

从全区工业总量不足,财产、产物构造不合理、技能含量不高的实践状况动身,应依托科技提高大力调整工业构造,积极推进“工业强区”计谋。一是重点抓好昌南工业园区建立。要进一步加快财产集聚,增强园区配套,强大园区“一体两翼”(即机械制造业为主体,现代物流业和食物加工业为两翼),不时进步园区竞争力。二是支撑优势企业做强做优。鼓舞工业发展由制造向发明、智造改变,努力在供应优质服务,营建优越情况上下功夫,支撑江铃、洪都、阳光乳业等大中型企业发展强大,并经过这些企业的辐射和带动,激起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三是积极发展都会工业。依照“银三心”的定位,我们曾经是中间城区之一,地盘本钱高、可用面积非常有限。依据这个实践状况,要积极发展以产物设计、技能开拓和加工制造为主体,可以在中间城区生活和发展,与城市功用和生态情况相协调的现代都会工业。

2、加速发展第三财产,做旺商气

市委、市县政府把我区定位“银三心”昌盛板块之一,面临如许的时机,我们要在发展第三财产上有新思绪和行动。一是增补发展传统商贸业。因为我区传统商贸业发育不足,必需要经过大力发展社区贸易,扩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项目,促使我区传统商贸服务业的成熟。重点要抓住我区大开放、大开拓的时机,抓住批发市场、楼宇经济等服务项目转移的时机,充分应用好企业改制和行政单元搬家所“腾”出的空间,建立一批大的超市、购物中间、提拔人气和商气。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据经济发展的需求,提拔服务业全体层次和程度,推进服务业的晋级。要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房地财产、信息服务业、科研和综合技能服务业等新的服务业态。我们的市场物流业有着很强的比拟优势,当前,昌南工业园及其周边华东国际工业博览城,华东装饰建材博览城,华东国际汽车配件物流中间,深圳家居产物昌南物流中间,九州通医药物流中间,新地冷藏物流中间等已初具物流财产的集群效应。然则在凝集人气、供应优秀服务方面还要下功夫。还,我们还要积极建立一个共享信息平台、服务平台,经过引进国表里知名物流企业来整合伙源,进步各市场物流企业的联系关系度,真正构成集聚效应。三是培养文明旅行会展等特征服务业。要加速文明旅行财产发展规划的制定,突出人文、天然两主题,大力发展旅行业。充分培养和发掘山人留念馆、《审讯》的主人公梅汝王敖的家乡朱桥梅村、徐孺子桑梓、铁柱万寿宫等一批历史文明深沉的人文景象,把它们包含的文明底蕴展示给广阔的旅客。打响山人梅湖景区品牌,使之成为全市、全省甚至全都城有名的旅行景区。经过对山人书画艺术的深化开拓,延长出一系列的相关文明财产群,促进书画艺术的传达,推进经济的发展。一是经过按期举行名家信画的展现、交流、买卖,构成区域性的书画艺术中间;二是经过建立平台,吸引知名书画艺术家入驻,构成画家村,带动文字纸砚、装裱资料等配套财产及相关商贸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山人书画研讨院和有关画院,提拔书画研讨程度,开展书画教育,带动修学旅行的发展。四是以规划中的梅湖景区的文明财产园为依托,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发展动漫、影视、出书等文明构思财产。还,要经过华东国际工业博览城,华东装饰建材博览城等平台,带动会展业的发展。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立

有关部分要积极搜集一批以世界500、国内200强以及省级龙头企业为首的国表里包罗港、台知名企业有关材料,研讨其主营营业,调查其发展计谋,搜集其投资部分担任人有关信息,从中选择出与我区财产政策相对接或能够对接的知名大企业,汇编成材料供应各有关部分。具体发起寻觅对接路子,力争尽快与一批知名企业投资部分开展对接。要让专业人员进入招商引资步队,甚至可以思索营建专职的招商引资中介机构和生意人,区里在招商引资上的奖励政策相同也合适他们,如许就可以防止机关人员参于招商干好了有奖励,干欠好也没紧要的形态。还,要把引来的资金集中投入到具有推进联带效果的重点项目。

4、发扬县政府服务本能机能,营建企业发展优越情况。

县政府应大力扶持企业发展,不干涉企业界部事务,把重点放在政策扶持、技能指导、项目指导等外部环节上。一是供应公共服务,培养总部经济。对区里逐渐强大的重点征税企业,区里供应优惠政策、地盘、用工等公共服务方面服务,支撑他们把触角伸出去,把总部留下来,以留住税源。如梅氏禽蛋食物有限公司,作为省农业龙头企业,依据市场的需求,公司产物必需向财产化、规范化、国际化偏向发展,本来的禽蛋供给方法曾经不克不及保证新的质量要求,为此,该公司在南昌县塔城乡青岚湖承包了2300亩的水面用来养鸭,作为原料基地。又如赣达饲料厂,也是省市农业龙头企业,也逐渐把生产基地外移,将把目前厂区地盘置换建成总部办公大楼,如许能为我区修养税源。二是增强项目指导,建立协作平台。针对我区改制转型企业多的状况,在政策上扶持,协助企业增强横向联络,建立政企,企业之间协作平台。如经过项目指导,好又多超市与沃乐玛协作,应用沃乐玛物流优势共用进货渠道,降低运营本钱。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书篇9

据调查显示,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属于我国稀缺性专业人才。由于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造成毕业生和市场的需要相差很大,也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

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个人简历表格;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名:性

别:男照片出生日期:民

族:汉户

籍:中国身

高:178婚姻状况:已婚学

物流企业工作计划书篇10

一、 企业物资采购综合管理平台的实施背景:

二、 企业物资采购综合管理平台的基本内容和特色:

三、 企业物资采购综合管理平台的做法:

四、 企业物资采购综合管理平台的实施效果:

一、企业物资采购综合管理平台的实施背景:

(一)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的需要

1.企业内部招标管理制度不规范

材料采购招标流程不完善、无约束。前期工作不主动,计划不周密,往往以时间紧、任务重,或以应急工程为由,随意简化程序和变更招标方式。使得企业的招标不透明、不公开、不公正,难以找到最适合、最优秀的供应商。

2.采购权分散,不利于成本控制

物资采购归口管理不严,采购权分散,造成采购成本加大。目前有70%以上的建筑企业采用材料分散自购的管理模式,它虽然减少了采购环节,但也暴露出一些弊端。

(二)满足外部环境的需要

1.集中采购是行业趋势

大中型建筑企业施工规模大、工程项目多、施工地域广,一般具有较强的材料采购、仓储、运输和管理能力,而且资金雄厚、机构健全、人才众多,这为材料集中采购模式的推行提供了广宽的市场平台和坚实的管理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材料集中采购符合市场专业化发展的趋势,符合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形势,符合管理规范化发展的要求。

二、企业物资采购综合管理平台的基本内容和特色:

基于上述背景,企业为了创新采购管理手段,节省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使采购过程更加公平、公开、公正。提出实施电子采购平台的规划和设想。

物资招投标采购电子平台总体架构为统一管理,多级应用,实现了企业范围内物资采购业务的“全覆盖”,包括区域公司和各级单位的物资采购。该电子平台具有即时化、灵活性、透明性、保密性、模板化、简单化六大特点,电子采购平台由采购管理系统、采购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管理三部分组成。具备计划管理、物资管理、合同管理、客商管理、在线询价、在线竞价、在线招标七大功能。招标信息在网站公示,开标结果通过短信和邮件在线通知,采购合同自动生成,实现招标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三、企业物资采购综合管理平台的做法:

电子采购平台的上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电子采购平台,建立企业级物资编码库。

物资编码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础,是物资生产领用和物资验收入账的依据,为保证物资编码工作的连续性,确保物资编码的唯一性和统一性,有利于快推进物流信息化进程,提升物资管理水平。

(二)启用分级式供应商管理模式

在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供应商队伍,确保物资采购的持续、稳定。要求供需双方建立起长期的、互利的、信息共享的合作关系,而物资电子采购平台的模式可以使参与采购的供需双方进入供应链,从以往的“输赢关系”变为“双赢关系”。

(三)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实现了询价书管理、报价管理、竞价采购和采购结果四大部分。

1.询价书管理:

询价一般是定向招标,对所招标的对象有一定的品牌限制及要求。

它是按照上报的二级采购计划编制的询价书,询价书主要内容有:询价书概要,主要用于确定最终的采购方式(公开询价、定向询价、竞价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商场采购等)和报价方式(网上报价或线下操作);另外,如果是非公开询价,可以维护所选择的供应商信息;最后可以维护待办的二级采购计划的物资信息。流程如下(图8:询价书审批流程)

图8:询价书审批流程

询价书完成审批后,选择询价书编制询价通知,最终确认报价方式、报价开始时间、报价截止时间、报价揭示时间等信息。可以选择以公告形式。

2.报价管理:

报价方式为网上报价的,供应商在规定的报价时间内进行提报,最后统一报价揭示。供应商通过纸质形式线下报价后,企业内部用户将相关报价信息录入系统。

到达揭示时间后,对供应商通过外部平台提交的报价文件进行揭示;查看供应商的报价信息,可以打印比质比价表,显示供应商报价的最低价、最高价、平均价等信息。

3.竞价采购

竞价采购模式一般用于大宗材料,例如钢材等。评标主要以竞价为导向。竞价时,由采购商竞价标书,事先约定竞价条件,并主持整个竞价过程。经过采购商资格预审合格的供应商,都是在匿名条件下与对手竞争,可以在规定的竞价过程中充分进行竞争性报价,争取自己获得有利的排位,符合预设中标条件的供应商最终中标。相比传统的竞争报价方式,网上竞价采购的在保证实时竞争现场的同时又能保证参与各供应商间的背对背,从而有条件创造出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保证采购企业的利益。

竞价大厅可以查询已结束的竞价。

4.采购结果

询价或竞价结束后,编制采购结果表,确定中标供应商、维护成交价、维护评选文本,记录评选相关内容。采购结果表提交后进行审核流程,审核通过后,进行,宣布中标结果。

(四)招标管理

招标管理相比于采购管理中的询价和竞价而言,对招标过程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招标过程严格编制招标书,要求参与投标的供应商提供商务标和技术标等文件,并有严格的评标程序。

1.招标通知

公开招标需要招标公告。依据招标编号、招标文件编制招标公告,按设定流程审批通过后,在电子采购平台上招标公告及资质要求供应商获得该信息后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向招标方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质证明。

2.投标开标

(1)投标

主要完成对投标过程的管理,招标文件明确投标方式为网上投标的,供应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投标。

(2)开标

过开标时间后,系统统一开标,并记录开标人员、实际开标时间;不符合开标条件的可以流标。

3.在线评标

抽取到的评标委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招标文件中设置好的评分项分别对供应商进行评分,填写“评标意见表”。

4.评标定标

评标结束后,需要进行评标结果公示的,要编制评标结果公告,内容要包括:推荐中标人、不中标理由、评标得分等内容。评标结果公告审批通过后,在物资采购网进行公示。

四、企业物资采购综合管理平台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