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物流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24 00:49:28

钢厂物流工作计划

钢厂物流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钢铁厂;工厂绿化;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V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6-0014-02

钢铁厂因生产性质、生产工艺流程造就了其特有的建(构)筑物外观及空间序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工业景观。其厂区的绿化规划设计就是要在工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创造出与周边环境协调、与生产物流相得益彰、彰显企业特质的生态绿色环境。专家们就工厂绿化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和做法已有诸多论述,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在此,笔者仅就多年来在钢铁厂绿化工作实践中的体会,谈谈钢铁厂绿化规划中容易被忽视的几个具体问题,与同行商榷。

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淘汰或废弃的有一定纪念意义或有特定结构造型的工业设备或结构件,为厂区绿化所用,以丰富厂区绿化内涵。钢铁厂生产设备技术升级改造项目会淘汰一些旧设备、腾出一些场地用于绿化,绿化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地挖掘这些工业设备可利用的工业元素,直接或稍事加工后融入绿地内成为园林小品,以此积淀厂区绿化的文化底蕴。

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钢铁厂多建筑密集,用地紧张,绿化用地有限。那么,厂区绿化规划要在做足平面绿化的基础上,挖掘立体绿化空间。对能直接立体绿化的建筑墙面、各类护坡选择适宜的攀缘植物进行绿化规划。铁路两侧或绿化区域狭长无法规划乔灌木的区域可规划设置立体护网,栽植攀缘植物进行绿化,既丰富了绿化层次,又起了隔离作用。工厂绿化大多以道路带状绿化为主,且道路沿线一般伴有架空管网。绿化规划时可采用复层的植物配置方式,不仅满足平面绿化,更能突出立体效果。

可绿化与不可绿化的界定。工厂绿化用地虽然有限,但也不能为了绿化而“画”绿化。为了达到绿地率指标,而不顾安全、生产、物流的实际一味规划绿地或规划选择了不适当的植物,导致不是绿化影响安全、生产、物流,就是生产、物流影响或损坏绿化植物生长,违背了工厂绿化的初衷。譬如,运送红钢坯的汽车、火车的沿途绿化规划,要么绿地与红钢车辆保持必要的距离,舍弃部分绿地;要么规划栽植低于车辆底盘的低矮植物,尽量减小高温对植物的影响。

理顺绿化与设备检修的关系。检修频次较高的生产区域一般都留有足够的专用通道、专用场地,而一些检修频次低、检修占用场地大的区域一般不规划专用场地,这时在其周边规划绿地时就要做充分的调研。如,用于原料输送的空中皮带通廊、转运站,一般两年更换一次皮带,更换作业占用场地大。针对这种情况,转运站周边进行绿化规划时就要考虑到植物移植问题,要规划选择毛细根发达耐移植、耐修剪的中小乔木或灌木,而不能规划大乔木。

绿化规划要敢于对生产、物流交通提出改进要求。绿化服务生产、服务物流交通是工厂绿化的目的,但也不能一味地依附。由于各岗位职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生产固然重要,但在生产组织过程中一定存在惯性思维和传统做法,而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给厂区绿化规划设计带来缺憾。这时,绿化规划者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为生产、物流管理者优化组织流程、改进作业方式、优化物流方案提供参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厂容绿化与生产的相得益彰,创造物流有序、整洁舒适的厂容厂貌。

把握好植物绿化为主、装饰美化为辅的关系,将绿化美化共同为厂容环境发挥作用。钢铁厂特有的生产性质,造就了不是所有生产建(构)筑物以外的区域都能以植物绿化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如:煤气脱水器周边、电缆沟盖板、采暖管沟上等。由于煤气管网大多沿道路架设,相当一部分煤气脱水器就在道路两侧的绿地内,鉴于液体废弃物的下渗、气味以及抽废弃物的作业均会对土壤、绿化植物产生影响,绿化规划时就要考虑在不影响脱水器管理的前提下对脱水器先装饰隔离,而后再绿化或只装饰美化不绿化。沟盖板一般离地表较浅或与地表齐平,大多不美观,也无法直接绿化。紧邻道路的电缆沟盖板上可以规划成铺装便道或硬化后摆放可移动的花箱。绿地内的沟盖板上在满足盖板承重的情况下,可以规划堆微地形后再栽植浅根系植物。

具体区域的绿化设计,要统筹兼顾绿地与周边建(构)筑物及场地的标高。工厂内的周边建(构)筑物及场地因地理位置、生产工艺流程、物流交通等使得区域标高不但高差很大,而且从安全、应急避险及紧急抢险等方面对瞭望视线、地面排水等都有要求。所以,绿地设计时要因地制宜,采用砌花池、修台地、建小型湿地等多种方式,既要满足生产、抢险的要求,又要兼顾绿地养护中的蓄排水。

关于钢铁厂绿化植物规划。钢铁厂生产工艺复杂,既有露天料场、钢渣处理场等易发生二次污染的堆场,又有炼铁、焦化、烧结、炼钢等污染相对较大的冶炼区域及热轧、冷轧环境较好的成品区域,还有水厂、降压站、制氧厂等公辅区域,对环境干扰和需求的差异性较大。本照着工厂绿化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在植物规划上要优先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且以乔灌木占主导,以乔灌花草复层布置为首选布置方式。要权衡好当前效果与长远效果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避免植物郁闭度高导致的生长不良,影响厂房的通风采光及出现局部有害气体淤积、不易扩散等问题。

综上所述,钢铁企业厂区绿化规划要遵循工厂绿化规划的基本通则,更要关注企业生产特性,关注绿化规划设计的细节,将基本原则具体化、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只有这样,工厂绿化才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为职工服务,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发挥

作用。

参考文献

[1] 臧高超.厂区绿地规划及设计[J].新农业,2013.

[2] 马建武.现代工厂绿化设计刍议[J].国土绿化,

2001.

[3] 周威.国内工业绿地发展研究及相关建议[J].安徽农

钢厂物流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 钢铁物流 物流园 研究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十二部门联合了《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年10月18日),此规划的出台,必将对物流园区提档升级产生积极作用。而钢铁物流园区或将搭乘这趟“顺风车”,顺利完成转型升级。

一、国内钢铁物流园区现状

国内钢铁物流园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产地型、消费型和交通型,或综合上述2—3种的综合型。目前,大部分园区为消费型和交通型,靠近消费地区,贴近终端用户,且交通便利。这些园区首先是钢厂或贸易商对自有资源进行剪切加工,其次为社会提供外来加工,而其加工业务首先依赖于自身贸易的带动。从钢铁物流园区的运营主体来分,大致有2类,即钢厂和贸易商。

1、钢厂建立物流园区

对钢厂来说,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或物流基地,能够延伸钢厂产品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能发展更多直供户并贴近直供户,稳定销售渠道,有利于稳固钢厂与用户之间的供应链关系,形成自身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结成产业联盟,同时获取更为可观的利润。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钢厂投身到建立加工配送中心的热潮中。

目前最为成功的钢铁物流园区建设者要数宝钢。为在全国主要的钢材消费地建立加工中心体系,构筑一个能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迅速的钢材配送和高质量服务的物流体系,宝钢国际与三井物产合资的宝井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已经排出5年计划,进一步深入汽车板激光拼焊、汽车零部件等下游领域,并在2012年在全国开设46家加工配送中心,加工能力从原来的300万吨增加到500万吨。宝井更多地引进了三井的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整体运营上处于国内前列,但其业务更多地还是为宝钢内部体系服务,此外,武钢、首钢、鞍钢、邯钢、马钢、攀钢等也斥巨资在各地建立多家钢材配送中心。理论上,钢厂具有自身强大资源优势,但由于其产品分销渠道较多是通过商和经销商实现的,有些钢厂所建设的钢铁物流中心不能和原有销售体系密切融合,导致钢铁物流体系脱离于销售体系之外,生产加工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钢铁物流中心的作用不能得以较好地发挥。

2、贸易流通企业建立物流园区

贸易流通企业利用服务手段上的优势,通过与多家钢厂之间建立的稳定资源渠道,稳定上下游关系,成为钢厂和用户之间的重要桥梁。贸易商或相关联合,或与钢厂合资,或与用户合作,建立仓储和剪切配送中心。不仅贸易商,包括仓储加工企业以及钢材交易市场等都呈现出向钢材加工配送中心转型的趋势,以期改变仓储简单和加工设备相对简陋的状况,更好地赢得贸易商和用户的欢迎。目前,这个势头来得非常快,设备的档次及加工质量也越来越高,选址也更加的合理,不少专业仓库、铁路线已具备了专业仓储和剪切、配送的功能。这类钢铁物流基地以华南钢铁物流基地为代表。

华南(国际)钢铁物流交易中心,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三乐路乐从钢铁贸易物流加工区,是由广东欧浦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斥资6亿元兴建的,占地30万平方米,仓储量达150万吨,年钢铁加工能力达280万吨,该中心结合全球钢铁物流市场成功的经验模式,集钢铁网上交易、信息查询、销售、仓储、钢材深加工、配送、包装和银行服务为一体。采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开创了国内钢铁物流交易的先河,并与银行形成合作关系,方便商户融资,免却资金周转的烦恼。同时价格公开,透明。通过打造电子现货交易平台、电子合同交易平台、信息平台、加工平台、仓储平台、运输平台及金融质押服务平台,整合从采购、加工、销售到物流配送等供应链资源,真正实现了“一站式”交易,一条龙服务。

放眼全国,目前华东、华南、华北、西部地区都建立了大型的钢铁物流中心,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新兴的环渤海经济圈等制造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吸引和催生了大量钢材交易市场、仓库、加工中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民营贸易流通企业投资建设的。此外,在过去的10年里,外商合资(比如宝井)或独资建设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非常多,特别是韩国和日本企业,已基本完成在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布局。这些钢材加工配送中心运用其在国外的成熟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其高效低成本服务,已占据我国相当一部分高附加值钢材加工市场,主要为家电、汽车、计算机、造船等行业服务。

二、国内钢铁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国内在建或已建成的钢材物流园区(交易市场或基地)有很多,通过对杭州城北金属材料交易市场、浙江物产杭州物流基地、浙江和平集团、浙江传化物流基地有限公司、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上海逸仙钢材现货交易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钢铁服务业中心、华南(国际)物流钢铁交易中心、湖北省金属仓库、武汉661仓库、湖南一力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北辰区钢铁物流园区、上海宝山国际钢铁物流服务业基地、天津国际金属物流园区、上海宝山国际钢铁物流服务业基地、天津国际金属物流园区、上海吴淞国际物流园区钢材物流总部基地、钢领、浙江物产物流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宝山钢材交易市场、柳州红卫钢材市场等国内钢材贸易基地的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物流园区(交易市场或基地)的信息化有三个层次。

1、传统交易

传统交易层次的钢材物流园区更严格的说根本不能称为钢铁物流园区,称为钢材仓库可能更为合适一些,因其在我国还大量存在并发挥一定的作用。这里对其进行简单的描述。这种钢材仓库一般处于交通便利地带,但其为钢材经销商提供的功能非常单一,仅仅提供仓储、库存信息查询和简单加工(如开平)等,信息化水平较低,各经销商交易方式大都采用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缺少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整合公司的仓储、销售、财务、管理等部门,未建成健全的配送体系。目前钢材配送主要由客户自己联系运输车辆,而客户多数采用公路运输,运输成本比较高。同时配货时间也较长,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偏低。

2、现代化的传统交易

现代化的传统交易是指已经开始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传统的物流进行整合的阶段。处于这种层次的钢铁物流园区的特点是建立集钢铁深加工、仓储、配送、分销一条龙的钢铁流通新体系,发展全国性流通网络,不断完善服务项目和整个服务体系,将园区建设成为功能全面的现代化钢铁流通企业。此外,园区积极开展钢材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内部实现了专业化的ERP管理,对外有钢材电子商务网络及客户自助系统、领先的科技技术、高标注的网络设施为依托,努力为客户提供便捷、安全电子交易平台。

3、现代化交易

现代化的交易可以说是我国目前钢材交易的最高层次。主要以华南(国际)物流钢铁园区为代表。华南钢铁物流园区从规划到管理都引入先进国家的模式,结合全球钢铁市场成功的经营模式,建设成了一个环境优美、配套完善、集钢铁网上交易、网上信息、销售、仓储、深加工、配送、包装和银行服务于一体、凸显现代物流“多位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钢铁物流中心。华南交易中心以高新科技、高度集约、完善配套、超大规模为显著特征,充分整合国际国内资源为钢铁生产厂家、贸易商和终端用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此外,华南钢铁物流园区的电子钢铁交易平台是投资4796万元建成的。钢铁交易系统提供与电子钢铁信息平台、电子钢铁加工平台、电子钢铁运输平台、金融质押服务平台相连的支撑系统,为客户提供信息、交易、仓储、加工配送、金融质押、公共保税等一站式交易,并将“现货远期交易”发展到国际水平。

三、国内外关于信息平台的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信息平台的研究只要从微观角度,涉及宏观的并不多。国内信息平台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一是从计算机通信工程的角度对物流信息平台的具体构建进行研究下;二是从宏观规划的角度对物流信息平台的战略目标、体系结构等进行研究,如同济大学张锦教授的《城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内涵和规划设计》深入分析了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内涵和逻辑关系,论述了统一开放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统完整规划设计内容。刘兴景、戴禾、杨东援的《物流信息平台发展规划框架分析》对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探讨,得到了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分析的框架内容,并从方法论角度对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公共信息平台等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探讨。刘晓馨的《BH物流园区信息平台》,朱国强的《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的设计》,孙乘芳的《物流园区信息平台规划研究》等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平台做了研究。李修海的《我国医药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模式应用研究》,江红军《林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模式探讨》,吕建伟的《我国汽车行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分别对信息平台在医药、林业和汽车行业的应用做了探讨。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我国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国外,很多工作基本上仍处于探索性阶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对于钢铁贸易行业更是如此。国内已建成的拥有钢铁信息平台的地方有上海国际钢铁物流基地、华南(国际)钢铁贸易信息平台和天津北辰钢铁物流园。这些钢铁物流基地(园区)的钢铁贸易信息平台都是最近几年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的,相比国外的信息平台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不断的完善。

(注:本文属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G351“武汉钢铁物流贸易园区创新研究——开启武汉‘钢联网时代’”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之泰:中国需要物流基地[J].中国商贸,2000(3).

[2] 汪鸣、冯浩:我国物流业发展政策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 邢以群、丁璐:物流基地赢利模式探讨[J].综合运输,2003(4).

钢厂物流工作计划篇3

【关键字】钢铁;物流;运输;安全;效率;效益

一、钢铁物流体系的概述

(一)物流量巨大。

一般生产1吨 钢铁产品,需要4~6吨各种原材料、辅料。涉及到海运、水运、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就销售物流而言,我国钢铁的产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消费地则主要在华东地区。运输距离和运输难度较大。

(二)生产物流自营。

就集成钢铁生产企业而言,生产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生产工序。由于生产过程的紧密连接性和运输设备的专用性,生产物流一般自营。目前生产物流的形式主要有:厂内火车、厂内汽车、皮带运输、管道运输、辊道运输等。近几年,厂内汽车运输发展较快。

(三)钢铁产品的原材料性。

钢铁产品涉及的下游企业众多、分布广泛,成品钢材一般属于其他企业的原材料。因此,销售物流模式较多,包括:直销、中间商、流通加工等。值得注意的是,流通加工销售形式成为近几年钢铁行业物流发展的热点。

(四)物流成本高。

由于钢铁企业布局不合理,钢铁物流成本将长期处于高位。在供应物流方面,铁矿石是我国钢铁物流的主要对象,铁矿石的采购主要依赖进口,通过海运进入我国。内陆钢铁企业距离港口较远,钢铁企业地区分布与原料供给错位;在销售物流方面,钢铁行业的主要客户为汽车、造船、家电、交通、建筑及石化等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些行业大部分建立在华东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钢铁企业地区分布与市场需求错位。而生产物流方面,由于钢铁行业加快了工艺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物流投入随之增加,物流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总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二、钢铁物流体系的设计

(一)要树立物流管理不仅是服务也是创利性工作的观念。必须确立公司物流系统不仅是一个服务配套体系,通过专业化的物流运作,释放比例较大的物资库存,优化运输线路,减少内部倒运,提高车辆重驶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周转率,成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又一途径。

(二)做好厂区内运输工作的优化统筹安排,一步一步地使合理化运输体系实现。同时,探讨和研究厂区运输和厂外运输的自然流畅对接,使得厂区运输和厂外运输能够有机结合并协调一致,实现运输的最大效率。更进一步地,要做好钢铁厂原来运输系统的长远发展目标和统筹规划,在明确工厂阶段性目标方案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推动计划、具体措施和实施步骤。

(三)对于厂区内的运力结构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更新换代和科学调整。此时要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平稳过渡的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投入运营多条运输线、建立皮带运输系统、皮带通廊和转运站照明系统,改造原有皮带运输系统的下料翻板和漏斗,改造皮带的保护装置,促进厂区运输和厂外运输更加迅速准确地实现对接。

(四)物流的关键在于管理,对物流资源实现一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重组、该整合的整合、该剥离地剥离,进行深层次的体制改革,打破旧的利益格局,引进资金,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吸收和导入先进物流管理和技术,采用集成化物流管理系统,激活管理体制,实行系统化、信息化、一体化管理,最终成为一体化物流。逐渐实现专业化统管。紧跟时代潮流,引进原料运输信息管理平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五)在重组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构建集监管、运营、系统优化为一体的多元成分的物流运营部门。在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的支撑下,相对集中整合产前、产中、产后的物流管理职能,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物流一体化,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组织、控制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促进企业物流管理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缩短整体供应链中的物流沉淀,提高物流速度,缩短物流周期,加速物流周转,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存储费用,减少不必要的存货风险,提高物流管理组织化程度。

(六)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责任与绩效指标考核体系。物流成本是进行物流管理使物流合理化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实行物流费用单独核算,明确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完善物流成本分类。实施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制度,将有关费用分解到消耗一定资源的活动而不是某个部门,以正确评价物流绩效。钢铁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物流费用会计核算机构,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了解物流成本结构,制定物流活动计划进行调控,正确计算反映物流成本并评估物流部门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度,向高层管理干部提供物流信息,更好地进行物流管理,注重物流成本效益。

(七)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主要的发展趋势。物流是企业的基本流,它的运动进程产生各种运动信息,而企业管理者针对这些信息做出决策,以决策信息再控制物流运动,规划调节物流数量、方向、速度、目标,使之按一定目的和规划运动。企业信息化工程应充分考虑物流系统的特点,满足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为物流系统搭建一个技术平台。

(八)加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还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还需要大量的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物流人才培养应该以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管理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为主。

三、钢铁物流运输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集成化将管理计算机与过程控制计算机结合起来,组成集散型的集成控制系统。因此在设计、研制、更新系统时,使两者结合起来且适当分工,以均衡分担管理与控制功能,防止功能和投资上的重复和浪费,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二)网络化是用数据通信网将各计算机群和终端设备连接起来,构成综合信息处理系统。这样可以共享系统资源,提高计算机的适应性,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率,缩短响应时间,有利于集中管理。

(三)数据库化,数据库的出现极大提高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水平。采用数据库能保证数据的整体性、独立性、共享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方便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修改。数据库系统已成为钢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联机化,为了适应钢铁企业工序多、联系密切的特点,提高管理效率,要求采用联机方式。这样可以准确掌握上下工序的动态物流信息,及时进行动态物流控制,提高系统效率;在管理体制上,也将管理机和控制机的系统管理业务统一在一个职能机构中。当前的趋势是全面联机化,除生产管理外,原料、物资、设备维修、成本机计算等一般管理也尽可能采用联机系统。

结 语:

我国已经致力于现代化钢铁物流加工配送服务体系的建设,钢材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延伸,钢铁物流基地正向着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促进钢铁物流的形成。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吸取先进理念,更好的保证钢铁物流的运输和整个钢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宝军,廖美春.我国现代钢铁物流业的发展[J].交通企业管理,2006,(4):44-45.

[2]杨鹤宇.我国钢铁物流园信息化发展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6):74.

钢厂物流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总图运输设计;总图规划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assembly drawing transportation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y and urban residential area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assembly drawing transportation design.

Key words: the assembly drawing transportation design; Layou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总图运输设计理论

总图运输设计(general drawing)是综合利用各种条件,合理确定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交通运输设施的平面关系、竖向关系、空间关系及与生产活动有机联系的综合性学科。

总图运输设计专业,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苏联引入。主要解决工业企业规划设计中总体布局、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总图运输设计问题。五十年来的工业企业建设的实践证明,总图运输专业在工业企业高阶段和施工图设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厂址选定;总体布局;地形与总体布局的协调设计;指导专业协调配合进行各阶段的设计工作;保证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流程顺畅,使生产各环节连续进行;促进工业企业内部环境改善等。工业企业总图运输专业(或学科)就是研究各生产设施的总平面布置和铁路、道路运输设施的两部分设计。其主要包括如下设计内容:总体布置、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综合管线布置和铁路、道路运输设计。

2工厂与城市居住小区的总图运输设计比较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蓬勃发展,专为工业企业总图运输设计的专业有条件逐渐向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领域延伸。因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主要解决居民住宅和小区公建的总平面布置和主、次道路运输的设计,其主要设计内容与工业企业总图运输设计大同小异。

在选定工业企业厂址的条件下,总图运输设计应遵循以下主要设计原则,从而实现最优建构筑物接近度布置,最短捷的物流(包括介质流)线路,最经济的用地指标,基建费用和运营成本最低的总图运输设计方案。设计原则如下:

a) 工艺流程合理;

b) 运输线路短捷顺直,尽量减少迂回、折角运输;

c) 布置紧凑、节约用地;

d) 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力求挖填方达到平衡;

e) 人流与货物分流,冷、热货物分流,尽量减少交叉。

在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主要遵循和掌握以下基本原则,从而实现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住宅组团与公建设施合理的空间配置、方便而经济的道路网络;创造最优的居住环境,从而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

a) 小区规划设计应严格遵守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设计原则和条件;

b) 按城市规划规定,合理布置城市主、次干道路;

c) 按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布置居住组团和配置城镇公建设施;

d) 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e) 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及基础工程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

f) 处理好居住小区的宁静、休闲、购物、活动、视觉空间以及人、车分流等环境条件。

2.1 工厂总图运输设计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同点

两者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中的建构筑物定位、综合管线布置、竖向布置等方面的设计内容是基本相同的。

a) 建构筑物定位两者都依照有关专业的资料进行坐标定位及标高确定。

b) 综合管线布置两者的管线大多布置于道路的两侧,或部分布置在道路路面下,但必需采用加固措施。工厂设计多采用架空与埋地管线相并存的布置方式,城市小区管线则主要采用埋地方式。两者设计的原则和所执行的规范都大致相同。

c) 竖向布置 两者在山区平土的竖向上大多采用多台阶布置,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要建构筑物(荷载较重、基础埋地较深的)远离高填方区以降低工程造价。在场地排水方面,都采用明沟与暗管相结合的方式。

2.2 工厂总图运输设计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不同点

两者在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所侧重的目标不同。具体地说,它们两者各自侧重的“中心”不同,各自所设计的“内容”不同、各自的“工艺主体”不同。

2.2.1 两者所侧重的“中心”不同

工厂总图运输设计强调以“物流”为“中心”,所有设计都围绕“物流”来展开。如在钢铁企业的总图运输设计中,“物流”把原料场、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以及成品库有机地结合起来;“物流”这个“中心”决定了炼铁、炼钢、轧钢之间的布置形式是采用串联布置或是采用并联布置。“物流”设计是否合理是衡量总图运输设计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满足规划、消防、环保等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居民的居住环境经济、合理,同时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力求为居民创造一个方便、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2.2.2两者所设计的“内容”不同

工厂总图运输设计以生产工艺和运输工艺设计为主要“内容”,运输在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在钢铁企业的总图运输设计中,运输是连接各生产车间(炼铁、炼钢、轧钢)的纽带,是生产的继续,而运输方式(水路、道路、铁路)的选择,取决于工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运输条件。如昆钢的运输采用铁路为主,道路为辅。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则突出人的活动过程及其环境作为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强调以自然地形与区外城市规划环境为基础,城市小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2.3两者设计的“工艺主体”不同

工厂总图运输设计中,以物质生产转化的厂房(车间)为骨架,工艺流程制约着各厂房(车间)的平面布置,在此基础上才形成了连接各厂房(车间)的铁路、道路运输系统。其最大特点是:单体厂房(车间)占地面积大,厂房(车间)之间的联系紧密。在冶金工厂中,高炉的铁水运往炼钢,炼钢的半成品送往轧钢,因此,它们之间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不可分割。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在形成整个小区的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布置(以人的居住、活动的)住宅组团和公建设施,受人们活动过程的制约,因此侧重小区内的单体、住宅单元建筑形体美观大方及内部活动空间布置的合理性。虽然住宅单元的组合成“点”式和“单”式布置,但必须与公建紧密联系构成人们活动的最优环境。另外也需要与周围建筑及环境相协调。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仅要考虑消防、防火要求,还要考虑到居民的私密性和住宅的通风、日照等条件。此外,工厂总图运输设计与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对自然地形的要求方面、道路设计方面、安全及消防与绿化方面考虑的侧重点、要求在深度上也不尽相同。

3 结论

总图运输设计专业的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环保、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涉及城建规划、环保、土地、旅游等各部门, 方案的形成过程往往很复杂。工厂总图运输设计与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总图运输部分)不是两个孤立的概念,对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应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对城市道路设计方面的有关规范、规定还应进一步学习、掌握;要了解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总图设计专业的发展应当在政策、法规、规程规范的指导下, 尽可能多地用定量分析代替定性分析, 越来越多的理论书籍对定量分析进行了大量的论述, 有许多值得我们在深入研究中借鉴。只有以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 广泛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才能搞好这一综合性的应用专业工作。

参考文献:

[1] 雷明.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徐裕生,等.优化与决策[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 王怀德.总图设计专业的发展思索,总图设计与城市规划探析[J].有色金属设计,2003,30(2):41-45.

钢厂物流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三级车间级制造执行系统(MES);宝信mes系统;接口;天车定位

中图分类号:TF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7-0079-02

一、概述

在钢铁行业,信息化体系的五级架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它们分别为一级基础自动化系统(BAS)、二级过程控制系统(PCS)、三级车间级制造执行系统(MES)、四级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五级企业间管理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DSS)。

对于邯钢西区炼钢厂来说,已经具备了一级、二级、三级系统。其中三级MES系统是由宝信提供,在从2008年投产到现在目前总体运行良好。宝信提供的MES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生成、生产指令的下达、作业实绩的收集、物料跟踪、质量管理、物料管理和运输管理等功能。通过MES中先进优化的生产排产系统、产线排序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等为整个钢铁生产过程提供能满足不同生产线要求的制造执行解决方案。如果说ERP关注的是价值和结果,那么MES关注的则是产成结果的整个过程。

二、国内MES提供商概况

综观国内MES的厂商,其中具有强大工业基础如宝信、武钢自动化、首自信等;具有设计院背景如中冶京诚、中冶赛迪,中冶南方、金白天正等;具有强大的学术背景如浙大中控、中科久辉等,具有很强的技术背景如北京和利时等;还有近年发展较快的国内MES厂商北京红河谷、湖南视拓等。

在钢铁行业中业绩最多的是宝信,不仅涵盖了宝钢,还涉足马钢、沙钢、邯钢、包钢、本钢、通钢、东北特钢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三、钢铁企业MES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邯钢西区炼钢厂信息化管理员,在平时的生产维护工作中,通过使用宝信提供的MES产销系统,并结合邯钢老区的MES系统。笔者发现钢铁企业MES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一)新信息技术、设备的引入

MES系统不同于PCS,该系统参与部门多、参与人员多、流程相对较长,如何提高MES参与人员即时获取相关有价值的信息己成为钢铁企业所关注的问题。MES不仅关注于生产管控,也关心原燃料、备品备件、在制品和成品库的管理,如此庞大的物料管理只是通过人工与信息化来解决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因此,MES系统可引入系统即时通讯工具、手持终端、短信、WAP等来提高参与人员获取信息的及时性。MES也可通过采集条码数据、RFID数据、手持终端的数据获取物料库区库位和物料数量信息,避免人为输入带来的错误、使其更加准确对物料等进行管理。

(二)系统模拟仿真

MES从ERP接收订单与相关标准体系,根据现场设备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当现场设备出现故障时通过生产管控、调整生产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但现场出现的情况比较复杂,生产调度的结果往往达不到最优调度效果。

钢铁行业同样需要系统模拟仿真,在制定作业计划后,通过模拟仿真测试工序问是否平衡、能源供给量是否充裕、生产节奏是否合适等。

(三)天车定位技术的引入

天车定位技术己在国内多个钢铁企业中应用,但大多应用在成品库,用来管理成品的库区库位,应用的技术多为激光定位、线性编码尺、绝对值编码器、RFID技术、接近开关等。

从定位技术对比来看,激光定位受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合炼钢车间这种相对恶劣的环境;线性编码尺定位精确度高,但成本较高,而且天车在吊取成品或铁包中强大的重力使得天车晃动造成撞尺现象,更换编码尺的维护成本太高;绝对值编码器成本相对低廉,但信号多为DP线需在天车上安装PLC等设备,无形中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成本,而且还有天车打滑需安装磁性接近开关在关键路线点进行校正,系统实现难度较大。RFID是近年在天车定位中应用较多的,成本低、易于维护,主要是在天车上安装RFID读卡器及天线,在天车轨道工位点安装RFID卡片,根据识别距离的不同、天车定位精度的不同采用频率为13.56M或900M的RFID卡片。

天车定位技术在钢铁企业可应用的工序还有很多,比如在炼钢车间,天车定位技术的引入可通过炼钢车间划分的库区库位有效跟踪铁包钢包,可通过天车秤的重量信号的变化判断是否正在吊取铁包钢包,并可将铁包钢包炼钢生产各工序的工作情况与采集的重量、温度及工位相匹配,为“一键式”炼钢提供基础信息。比如在轧钢车问,在剪切线、热处理线划分库区库位通过天车定位反馈的位置信息及重量数据可以跟踪板材的上下线情况,炼钢车间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实现线上线下全跟踪。该方案相对于在轧钢车间天车上安装天车终端,无论在成本、可维护性及人工参与度上,都有着相对较大的优势。

(四)能源管理

EMS作为贯穿一级、二级和三级的管理系统,由于工信部[2009]365号文件和中钢协[2010]128号文件的影响,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己陆续开始能源管控中心系统的建设。

能源管控中心系统能否在钢铁企业应用成功,首先在于业务流程的梳理、优化和重组,真正实现扁平化管理,在突发事件能源调度过程中实现协同操作;其次在于现场仪表的改造,目前钢铁企业能源管控系统多为改造项目,需对现场电度表、计量仪表等进行改造实现数据采集;其次就是一套适合钢铁企业的管理制度,包括无人值守工位的点巡检制度、应急事故预案等。

(五)设备管理

设备的可靠性及停机检修计划直接影响MES编制作业计划,因此在MES中也占据着同样重要的位置。根据现场施工服务的经验,设备管理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分为三个部分: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事前管理为制订设备的点巡检计划、检修计划和给油脂计划,这些为预防性维修制订的事前计划;事中管理为通过采集设备相关数据(如温度数据、振动数据)分析设备的可靠性,预先制订检修计划和给油脂计划;事后管理主要为点巡检的实绩管理、检修实绩管理、设备故障实绩管理等,通过事后实绩的收集完成设备运行档案的建立进行数据分析,通过PDCA循环制订更符合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计划。

目前国内钢铁行业对设备管理系统重视度还远远不够,但其产生的效益不容忽视。通过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钢厂因设备故障非计划停机的损失无法统计)、减少备品备件在占用的流动资金(钢厂备品备件占用资金多达数亿元)、减少故障维修的时间,可为钢铁企业创造上亿元的效益。

钢厂物流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大型关系型数据库ERPMES计质量系统

前言

目前,钢铁企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日益清晰,正加速向集成应用转变。我国钢铁工业基础自动化在全行业已全面普及,重点钢铁企业已全面实施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主要钢铁企业实现了企业管理信息化阶段目标,以宝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已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信息化与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各环节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信息技术在生产装备、流程优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应用,对于提升企业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响应能力、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钢铁企业信息化涌现出了多种典型发展模式,如以全程自主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以套件为主、开发为辅的外包主导型模式,开发与套件并重的混合发展型模式等。

现状分析

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逐渐扩大、人员的持续增多,各个工作部门之间和工作环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原有的通过电话和纸制单据传递信息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大型企业管理的需要。例如原料需求计划的制定、生产计划的下达、生产计划的制定、库存商品的查询、生产成本的控制等等都需要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如果用过去的电话沟通的和纸质单据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很可能造成信息的丢失和合信息的错误,如果不能及时传递正确的信息,就很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不良的影响。

系统介绍

唐钢信息化系统主要由三级系统和四级系统组成,三级系统主要包括MES系统,DSS系统、计质量系统:

3.1 MES系统的功能设计

MES是利用现场实时的数据提供从可以最佳化产品的订货到生产完成的生产活动的信息。通过这些可以减少没有价值的活动,有效的工厂运营得到可能,支持迅速的对应变化。所以MES通过企业内部的供应链提供对生产活动重要的信息,不但可以改善资财回转率,总收入,流动资金,还可以提高运营资产回收率。

MES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是从产品的订货到产品的完成所有生产活动的到最佳化的信息系统。这是利用实时的数据让所有计划让所有活动得到“引导” ,开始”着手“ ,得到“应答”及报告。 把焦点放在根据状态变化的迅速的应答和没有价值的活动的减少,带来工厂内部和生产的计划的效率MES带来企业的资产的效率化,正确的交货期,库存的循环,总利润,流动资金等这还可以为企业和提供关于通过供应链的生产活的信息。

MES是位于计划层(ERP)和车间操作层之间的计划执行层,主要负责生产管理和调度执行,它通过控制包括物流,人员、设备和指令信息来控制工厂内部的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传输的自动化。

3.2 DSS系统的功能设计

DSS是数据支撑系统,该系统的要完成的功能与MES的功能基本相同,DSS是在自动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用部分人工的方式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一种软件系统,是对MES系统的有效补充。

3.2计质量系统的功能设计

唐钢以MES信息化系统为平台,构建以ERP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设计了计质量系统,计质量系统覆盖的面非常广,涵盖了几乎所有厂内物料的移动和计量,主要包括物料进厂,厂内调拨,物料出厂,物料检验,物料的入库和出库,以及与四级ERP系统的接口等。

计质量系统通过接口定时为ERP系统提供准确的信息,为信息化系统的日清日结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为每月的结账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来源。通过实施计质量系统,大大减少了手工单据的传递,实现了办公的无纸化,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钢厂物流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高压开关;工艺;设计

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主要生产110kV~1000kV高压、超高压、特高压封闭组合电器和敞开式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发电机断路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工艺包括:铸造、电镀、壳体(罐体)焊接、表面涂装、机械加工(金工)、绝缘、装配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行业内大型国有企业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基本都会掌控这些工艺,特别是绝缘、关键零部件的机械加工、罐体加工、表面涂装、装配等。如果配套或协作质量、效率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电镀也往往要企业自行完成。

一、壳体(罐体)制造厂房总体规划原则及条件

企业生产基地的壳体(罐体)制造建设规划首先要满足的是“生产”需要,包括各种必要的生产厂房及配套动力设施;其次是按生产流程、地块特征、自然气象条件布置建筑物,尽量做到功能分区合理,物流简捷通畅,同时满足建筑消防的设计要求。

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沈阳生产基地壳体(罐体)制造规划条件:1)地块地理位置及气象条件:沈阳地区,冬季主导风向是北风,夏季是南风。建筑物布置时,尽量考虑洁净生产布置在主导风向上风侧,有废气、废水的生产布置在下风侧。2)地块北侧西边部分与500kV变电站相邻,其周边杆塔、架空线密集,这一段院墙不便开门作为外界对内主要出入口。3)地块南侧与开发区5号路相邻,方便进出。4)壳体(罐体)制造厂房定位,基本符合“有废水、废气的生产布置在主导风向下风侧”的原则。5)根据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产品纲领、生产规模,必需由公司承担完成的生产任务所需壳体(罐体)制造厂房占地面积估算如下:罐体(壳体)加工25000m2。其它生产厂房根据厂区整体规划情况考虑。

二、壳体(罐体)制造厂房总工艺设计

方案总体规划思路:物流从东向西,人流从南向北、向东、向西。生产关系密切、单独建设不利生产组织的厂房考虑为大型联合厂房,如涂装和罐体加工布置为一体。

人流:生产人员从厂区主入口进入后,流向各厂房辅助办公楼(包括壳体(罐体)制造厂房辅助办公楼)。辅助办公楼的设置考虑人员进出方便,且便于与厂区办公生活区联系。

物流:在壳体(罐体)制造厂房周围设置四条通道(15米宽),并有5米宽绿化带,通过各厂房大门的布置形成物流通道网。需要加工的原材料从厂区北侧、南侧物流大门进入,通过纵向通道及各种库房流向各加工工位;经过加工的零部件经过厂房内横向通道送达涂装,经过喷砂处理及清洗转入涂装工序,成品壳体(罐体)后输入中转库、配套库进入总装配厂房。

三、壳体(罐体)制造厂房及涂装厂房内工艺设计

3.1壳体(罐体)制造厂房所承担的任务及生产纲领

1)任务。壳体(罐体)制造厂房承担1000KV、750KV、ZF15-550、ZF6-330、ZF6-220、ZF6-110、LW56-550、LW54-252、LN6-18等产品的罐体备料、成型、焊接、检验、机械加工等工作和导体下料、机加、焊接、清理、打磨及涂装等工作。

2)生产纲领。壳体(罐体)制造厂房生产纲领为生产全公司年产各种规格GIS组合电器和罐式断路器2396间隔所需的焊接铝罐、焊接钢罐和导体。

3)产品特点。壳体(罐体)产品采用日立公司和ABB公司技术。壳体(罐体)产品材质为钢材、铝材、不锈钢材料。其中1000KV或750KV壳体(罐体)包括主母线罐、隔接组合罐、断路器罐、支撑罐、分母线罐、断路器罐等最大直径×壁厚(mm)为φ2100×22,最大长度(mm)为8000,单件重13.5t。

4)生产性质。壳体(罐体)制造厂房产品生产性质:焊接钢罐生产为大批量生产;焊接铝罐、导体为批量生产。

3.2设备选择

本项目购置镗铣加工中心、变极性等离子/TIG焊机等先进设备132台套,新增设备详见新增工艺设备明细表。其中为了满足百万伏壳体(罐体)生产线的需要,选用美国AMET变极性等离子/TIG焊机。公司引进HYOSUNG和AEPOWER公司的800kv及1000kv的GIS产品,其壳体(罐体)不仅体积大,而且铝制壳体(罐体)占有2/3以上的比例,其材料厚度达16mm-25mm,材质为5083-H112。根据公司整体的规划和目前的订货情况,预计该种罐体的生产量在每天3个左右,而原罐体分厂仅具备16mm厚的铝母线罐的生产能力,尚不具备生产合格的25mm铝制隔接组合罐体的能力。

3.3车间组成、人员及工艺布置

1)车间组成、人员。车间由导体工段、下料工段、钢罐工段、铝罐工段、铆焊工段、金工工段、检验工段、技术室、调度室、办公室组成,其中:下料工段、钢罐工段、铝罐工段、铆焊工段罐体分厂及金工工段共计528人、检验工段28人、技术室21人、调度室10人、办公室7人。

2)工艺布置。壳体(罐体)制造车间与涂装工段共用一幢联合厂房,壳体(罐体)制造车间厂房在联合厂房西侧的由北至南七联跨厂房,最西侧为三层东西朝向的生活间,生产厂房由北至南将导体生产区、下料生产区、铝罐生产区、钢罐生产区、焊接生产区、金工生产区、罐体存放区分别布置在各跨内。

四、厂房工艺设计意义

工艺设计对于全新的生产基地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可行、优化的规划方案是生产基地高效率运转的基础。方案要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前期做大量的、充分的分析、研究、考察、决策工作。为了很好的实现企业发展规划目标,作到行业一流水平,不仅需在厂房建设、总体工艺规划方面做很多工作,在工艺设备配套及选择上也需要进行多方考察,选择使用先进、实用、成熟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才有可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钢厂物流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钢铁企业;物流能力;

1.引言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钢铁企业物流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的研究集中钢铁物流模式研究、流程优化、布局优化,组织架构等方面[1]。物流能力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物流定义,本文认为物流能力(Logistics Capacity)是指在特定物流系统中,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应用以及一系列有效的物流运作,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满足生产、快速响应、为物流主体与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物流能力具有系统性、稳定性与整体性等特点

2.钢铁企业物流能力体系结构

根据本文物流能力的含义与体系结构,结合钢铁企业调研实际,钢铁企业物流能力,提出钢铁企业物流能力由物流运作能力(Capability) 、物流要素能力(Capacity)构成,其中物流要素能力又包含:有形要素能力和无形要素能力两方面。物流运作能力包括:仓储管理能力、运输管理能力、装卸搬运能力以及物流信息能力;钢铁企业物流要素能力包含钢铁企业的有形要素能力(物流设施设备能力,人员操作能力),钢铁企业无形要素能力(协调合作能力与市场预测能力)。

3.钢铁企业物流能力优化措施研究

针对钢铁企业物流能力体系结构,针对物流运作能力与要素能力,结合钢铁企业实际针对每种能力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仓储管理能力

仓储管理能力是指仓储战略规划与仓库布局优化能力。

钢铁企业的仓库与货场可以分为在线库和线下库,主要有综合原料厂、矿石场、煤场、成品库等等[2]。钢铁企业仓库储存原材料的种类可以分为大宗原料(煤、矿、废钢等)和小宗原料(合金、耐材、溶剂等等),大宗原料进货波动平缓,小宗物料集中采购现象严重,仓库的容量设计需要结合采购计划,合理安排仓库容量。同时钢铁厂仓库的位置应该靠近生产车间,减少皮带运输距离,合理的安排库存策略,实现"零库存"或低库存。

(2)运输管理能力

运输管理能力是指运输工具、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网络规划能力。

钢铁企业生产所需原料种类繁多,厂内吨钢物流量巨大,主要的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皮带运输与辊道运输,铁路公路交叉是钢铁企业厂内运输的最大特点[3]。钢铁企业厂内运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综合原料厂为中心,经铁路、公路将原材料运送到综合原料厂,再利用皮带将各种物料输送到加工车间;二是以炼钢为中心,铁水由铁罐车经铁路运送到炼钢车间。钢铁企业运输受到厂区布局的限制,其优化主要是合理的选择运输路径与运输方式,有效的计划、组织与调度,打通限制区段,提高铁运比。

(3)装卸搬运能力

装卸搬运能力是指在钢铁企业物流系统中,单位时间内装卸搬运设施设备装卸物料能力。

钢铁企业搬运设备主要有翻车机、抓钢机、堆取料机等等,其能力的大小受到搬运设备设计能力、场地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我国钢铁企业装卸搬运设备现代化水平较低,普遍存在设备老化、损坏的缺点,严重影响厂内装卸搬运的效率,影响生产;另一方面,由于整厂物料分配计划混乱,造成在同一时间有些设备繁忙,有些设备闲置的情况,未能充分发挥装卸设备的能力。可见,提高钢铁企业装卸设备能力,既要改善现有设施设备的能力,也要合理安排调度计划,两者相互配合,某种意义上后者更加关键。

(4)物流信息处理能力

物流信息处理能力是指企业部门间物流相关信息交流的能力。

物流信息是企业物流管理的大脑,信息系统是否完善决定企业是否真正实现"一体化"运作的综合管理[4]。钢铁信息处理能力主要包括:包括:订单处理能力,信息标准化能力,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等。根据实际调研,了解到我国钢铁企业大部分已经建立起企业ERP系统,但是未能形成专门的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物流信息处理能力较弱。针对这一现状,企业可以利用"接口技术",在ERP基础上建立独立钢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综合管理。

(5)物流设施设备能力

物流设施设备能力是指物流设施的优化配置,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处理能力。物流设施设备能力是物流系统的有形要素能力,主要指各种设备、资金等等。

钢铁企业物流的设施设备主要指运输车辆,装卸搬运工具(翻车机、抓钢机、堆取料)等等。钢铁企业运送物流量巨大,物流设施设备的磨损情况严重,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企业的物流能力。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与处理能力一方面需要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另一方面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也是关键。两者互相配合才能发挥物流设施设备最大的作用。

(6)人员操作能力

人员操作能力是指物流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专业素质以及管理能力。

我国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缺少专业的物流从业人员与物流管理者,钢铁企业更是如此。一方面,物流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直接影响设施设备设计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物流人员高的专业素养能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优化措施,直接提高物流系统的能力。提高操作人员操作能力,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岗前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引进物流专业人才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无形要素"的能力。

(7)协调合作能力

钢铁企业物流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能力。

通过钢铁企业实地调研,发现钢铁企业物流活动未实现统一管理,物流职责分散在信息中心、生产中心、物流管理中心等部门。物流职责的分散常常造成责权不明,信息传递不畅,资源浪费严重,有时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在我国钢铁企业物流职责分散的情况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实现信息共享。同时,随着钢铁企业物流能力的逐步提高,应该建立统一的物流管理部门,此时加强协调能力是物流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协调,信息的及时传递也是关键。

(8)市场预测能力

市场预测能力是指钢铁企业追踪市场动态、了解客户需求与及时反应的能力。是钢铁企业物流无形的综合要素能力。

钢铁企业市场预测包含市场产品需求预测与原材料价格预测。一方面,传统的钢铁企业是推动式生产模式(make to stock),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库存压力大。钢铁企业应该转变生产模式(make to order),加强产品市场需求预测,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我国钢铁企业80%的原材料来自国外采购,跟踪原料价格,加强原料市场价格预测, 能有效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钢铁企业物流的发展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在规模、效益、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上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结合钢铁企业实际,提出钢铁企业的物流能力体系结构,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为我国的钢铁企业物流系统的改进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浏,杜挺,李立伟.跨世纪钢铁工业技术的发展.中国冶金.1999:1-5

[2]杜轶峰,孙朝太. 钢铁企业物流模式研究[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8(1)

钢厂物流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物流;成本管理;运行;过程控制

1引言

据中国商务部测算,我国钢铁产量与物流量之比约为1:5,即每生产1吨粗钢,需要5吨的物流运输量。安钢本部现粗钢产能达到1000万吨,物流运输量达到5000万吨,其中大宗原燃材料的需求量达到2130万吨。物流活动主要集中在铁前物流。厂内物流相对而言更具有可控性,厂内物流主要是保证各生产工序之间的衔接。安钢集团作为我国内陆大型钢铁企业,自身存在铁矿石运输成本高、厂区布局不合理、销售物流渠道不健全等问题,身处钢铁物流行业的大发展背景下,应该如何建设新型的物流组织结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高效的物流运作体系,利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实现物流管控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是物流低成本运行的有效途径。

2物流管理中心的管理结构

安钢铁前物流不仅周期较长、物流环节较多、涉及物料品种繁多,而且物料运输过程难以控制,物料价格波动会对物料的采购造成影响,运输价格的波动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天气因素、意外事故等都会对进厂物料造成影响。此外,物料进厂到入库的过程中物流环节较多,物流流向会受到质检能力和卸车能力的影响;厂内面积有限,发运不合理,容易造成厂内车量阻塞,在时间和空间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物流管理中心短期内整合物流系统机构比较困难,在不改变组织机构设置的情况下,采取管理职能网络虚拟化方式比较合适目前情况,将分散的物流职能集中管控,利用物流信息化系统,打破部门界限,在管理层实现业务职能集中管控。组建虚拟的物流管控中心,加强物流计划管理,合理利用料场有效库容,优化物流方案。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优势,模拟物流作业过程,跟踪实体物流作业过程,根据计质量信息数据评估物流作业效率,建立统一的物流绩效考评机制[1]。采用虚拟化物流管控中心的管理模式,将安钢现有物流管理系统按照管理职能实现网络化管理。一方面要实现信息的集中统一管控,围绕着物流成本和效益控制,对矿和煤、铁路运输和汽车运输、厂内和厂外、各料场进行统一的组织调度;另一方面要具有更科学更具全局性的严格绩效考核体系,对下级各执行部门的物流活动具有绝对领导和监控的权利。

3物流管理中心的决策职能

按照现有各单位管理职能,实现虚拟化物流集中管控中心,建立统一的物流计划管理,根据生产计划编制物资需求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方案,优化运输组织,编制物流作业流程,按照标准作业流程模拟物流作业,对物流作业成本及作业效率进行测算,优化物流方案,实现科学合理的物流决策过程。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佐资源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更准确的成本计算方法[1]。以作业成本为中心做物流决策,通过对作业过程成本进行核算,优化物流资源配置,以低成本运行。铁路运输和汽车运输比例根据不同物资、不同区域、不同方式,不同运输方式发货的价格不同,另外运费也不同。运输有各自的优缺点,火车到厂价格相对较低,但火车接卸能力有限,火车资源有限。汽车运输组织相对灵活,但同样受场地、接卸能力限制并且还存在运转不灵活,途中物资的安全较差等问题。在物流作业过程中实现物流成本控制,根据物流计划目标,对物流成本的形成和发生过程以及影响物流成本各种因素和条件进行主动干预,实现物流成本预算完成的一种积极行为[2]。在铁路和汽车运输的选择上要以降本增效为中心,原则就是在物流顺畅的前提下以最低的运输成本将原料运送到厂。火车有价格便宜和卸车效率高的优点,但汽车也有运输灵活且控制起来相对更容易的特点。比如春运期间,铁路运输资源紧张,就要提高汽运比例。总之要在物流顺畅和成本最低的前提下找到一个平衡点。

4实现物流作业过程控制职能

制定采购物流计划、发运计划。首先,根据生产需求与采购计划,制定对应的采购物流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旬计划以满足生产的需求。对各部门提供的物流资源及信息进行处理,使得制定的采购物流计划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产生的总物流费用最低。根据厂区内当前或一段时间内的生产需求和物流状况、采购物流执行情况、运力资源等制定合理的定发运计划,从源头上控制好物流,尽量避免进厂不均衡,出现进厂后厂内货车拥挤堵塞、货车等待时间过长、仓库存储能力不足、装卸能力不足等阻碍物流通畅的情况,降低总物流成本。除了制定采购物流计划和发运计划,还要以全局物流最优为目的及时对下级部门制定的原料去向分配计划、质检计划、卸车计划进行调整并下达指令,并对各执行部门物流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计划的制定一方面要保证需求,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物流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并且最终计划的执行要保证整体物流费用最低。这就需要物流中心对需求信息和物流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制定最优采购物流计划和发运计划,并根据当前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发运计划。

5统一的物流绩效考评体系

企业绩效评价同企业的组织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必须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相适应,才有助于进行实际控制与监督。绩效评价模型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概括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定性指标定量化的原则;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并重的原则;描述的科学性与通俗性结合的原则;可实现性与挑战性相结合的原则。作业分析法是对系统作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作业链中各环节相互独立、紧密相关,为优化物流系统提供了方便。实行作业分析法认识物流作业过程,发现持续改善的机会和途径[3]。根据物流中心作业流程,为使物流计划更准确快速的实施,实现更优化的物流运作效率,物流绩效考核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①对物流信息的考核(及时性、完备性、准确性);②对计划制定的考核(可行性、全面性、及时性);③对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反应速度、按要求完成的程度);④对内部协作的考核(完成程度)。绩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目标和指标。指标体系中的具体关键绩效指标是根据企业分解目标、相关职能目标等汇总筛选得出;同时,这些指标驱动目标的实现。②权重和指标值。指标权重的分配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为主观经验法,另一种为权值因子法。本文采用主观经验法,即公司内部专家将所有指标按照重要性原则排序,取排在前几名的指标列入平衡计分卡,同样按照重要性原则对其权重进行分配。指标值分为目标值和挑战值。目标值是指标应达到的、最基本的完成标准,挑战值是指标完成基础上的最高期望值。

6展望

钢厂物流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炼钢;L2跟踪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F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089-01

一、概述

韶关钢铁集团三炼钢L2跟踪系统是结合三钢的实际工艺要求、管理模式及现场情况,利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的一套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先进、实用。该项目2011年1月开始在三钢厂实施,经过系统调研、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编程及调试五个阶段,于2012年5月开始上线运行。

二、系统介绍

L2跟踪系统的总体管理范围覆盖三钢全厂范围,包括:混铁炉(新增铁水倒罐站)、铁水预处理、转炉、吹氩、精炼、RH、连铸,准备工段等。

(一)系统架构(见图1)

1.系统采用OPC技术支持工厂实时/历史信息集成平台,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采用先进的实时数据库技术解决生产过程数据的大规模采集、长周期存贮(1~3年)、现场数据过滤、报警、事件触发等。

2.应用系统采用.NET开发平台,使用了.NetFramework技术,减少重复开发,解决系统的可重构性、可维护性。

3.系统采用Client/Server结构,采用模块化组件结构体系,服务端组件从数据库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各种类型的数据,如计划数据、工艺数据、实时数据等),对数据做定时刷新与存储(应付客户端的多次间隔查询,减缓数据库访问的缓存作用);客户端组件实现数据展现(实时、计划、设备信息、中间统计信息),完成与其他客户端的数据交互(通过服务器)和服务端组件的远程通讯(数据传输)

(二)系统功能

主要功能模块有计划管理、生产监视、作业管理、实绩管理、交接班管理、工器具管理、流程跟踪、标准管理、综合查询、统计报表及系统管理。系统功能图如图2。各功能模块的内容如下:

1.计划管理:(1)接收MES下发的炼钢作业计划、切割计划和成分标准信息;(2)作业计划实时查询、取消、重置、生效;(3)工艺路径修改

2.生产监视。管理从混铁炉到连铸的设备状态和炉次进程状态的图形显示,在生产总貌上显示正在生产的炉次相关生产实绩信息、设备参数信息和工艺信息,为操作人员提供全厂生产流程的实时、可视化界面。

3.作业管理。提供生产相关所有主要信息,包括上道工序的关联信息,在线监视主要工艺参数、设备参数,为各岗位提供生产记录信息,使生产过程管理规范化、有序化,并根据调度指令,把生产实绩传递到下一道工序上。

4.实绩管理。记录完整炼钢生产中过程信息,包括炉次的工艺设备信息,物料消耗信息,耗材信息,班次或浇次相关信息.以建立完善的基础过程数据,满足炼钢生产岗位手工记录的计算机化,减少操作工劳动强度。

5.交接班管理。管理交接班流程,收集交接班的耗材消耗或使用次数和设备运行情况。

6.工器具管理。钢包、氧枪、结晶器、中包等大型工艺设备的使用、使用过程的状态、寿命和维修的履历进行管理。

7.流程跟踪。从混铁炉到连铸机,根据一级PLC信号和人工操作指令来跟踪炼钢生产流程,实现从原料投料到坯料入库的全生产过程跟踪,按炉次收集生产数据。

8.标准管理。系统运行基础数据,配置钢种、转炉、精炼、连铸的生产标准等信息。

9.综合查询。查询生产实绩、成分、原辅料消耗和岗位操作的历史等信息。

10.统计报表。形成生产统计台帐、工艺指标统计报表等。

11.系统管理。管理系统的用户,系统功能、系统授权、系统日志记录。

三、技术特点

该项技术是企业自主研究技术相结合的具有韶钢特色的生产跟踪、数据集成系统,处于同行业同类技术的国内领先水平。(1)提高产品在线跟踪能力,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避免不合格品出厂,降低质量风险;(2)提供一体化的信息交互平台,实现岗位间信息的实时传递,在线监控生产的全过程,以操作标准、工艺要求在线指导现场的实际操作,提供工艺参数对比与提示;(3)为管理层提供各车间现场生产流程的实时、可视化界面;(4)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管理水平;(5)提供集成的调度信息平台,增强生产作业计划和生产调度的实时性、灵活性及便利性,实现产线的生产平衡;(6)提供准确及时的统计分析报表,实现质量跟踪及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增强企业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