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31 21:57:06

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

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康复科护理;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不断更新。现代医学已从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四位一体"的新模式。康复医学做为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治疗、训练等问题。目前大多数医院康复科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薄弱,健康教育无法满足患者对康复知识的需求,阻碍专科化发展。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现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1]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科自2003年7月起,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知识做为科室重点,由医生、护士、治疗师组成健康教育团队,"一站式"系统化从患者入院至出院全过程,提供个性化的康复知识宣教与引导,取得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一站式"健康教育理念 此观念盛行于欧美康复医学领域,认为健康教育不只是护士的工作。在康复医学领域,医生和治疗师应做为主要力量更多的参与其中,从患者住院直至出院、回归家庭的所有环节,康复知识指导和教育都应该无缝链接的贯穿始终。

1.2准备阶段

1.2.1 人员的准备 我科由科主任带头,医、护、技骨干力量组成健康教育团队。

1.2.2健康教育资料的准备 以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中医针灸传统医学三大块为主,从医疗、护理、康复治疗三方面入手,整理国内外本专业最前沿资料。团队成员逐一审核,达成一致版本,从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形成系统的宣教资料并配相应图片,以病区墙壁图版、资料册、视频的形式,方便患者学习和练习。

1.2.3 工作模式的转变 全科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过去不统一的宣教方法。治疗师相对固定的管理病房,可以较全面了解每1例患者的病情。每日由主管医生、主管护师、病区治疗师共同查房,了解患者的治疗康复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计划调整,共同进行康复知识的宣教。

1.3 实施阶段

1.3.1 收集健康教育问题资料 患者入院后治疗师、护士通过交谈、询问、查体、查阅病历资料等方法收集资料,分别完成康复评定表和入院护理评估单。根据个人评估情况,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出初步的康复方案和健康教育内容,并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时间排序形成计划单,教育内容在住院期间补充修订,每项教育内容可重复实施和评价。

1.3.2 确定教育目标

近期目标是住院期间熟悉自身疾病知识,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护理、治疗,加快康复进程。远期目标是使患者及家属建立正确的行为和日常生活方式。

1.3.3 实施教育计划

1.3.3.1住院期间 主管护士和治疗师按照制定的康复计划,分工协作进行。护士根据教育计划,遵循个体化原则和分阶段的原则进行教育[2]。上午是我科治疗相对集中的时间,患者在病床接受针灸、主被动功能训练,由治疗师进行系统的的康复指导和练习,如针灸的注意事项、疗程、关节松动、肌肉力量的锻炼。治疗同时静脉输液,主管护士从护理角度进行心理疏导、防跌倒、药物作用、化验检查结果、早期功能训练的好处及注意事项等详细讲解,使患者更加加深了解。下午是我科机器理疗和在功能训练厅训练时间,以疾病分类通过播放视频、图文、训练器械、示范等方法由治疗师进行指导。如颈椎操、锻炼腰肌力量的"飞燕式""拱桥""五点支撑",偏瘫患者步态、平衡练习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易于每个患者及家属接受。

1.3.3.2 体现个性化的教育特点及康复评定 不同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年龄段不同,其疾病进程、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也不同。我们以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导,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主管治疗师和护士根据每个患者的康复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康复及教育,建立定期康复评定机制、分别为首次、住院期间3~5d、出院前这几个阶段。收集患者康复进展情况、医生的反馈、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订完善,使每个患者享受最完整的康复指导。

1.3.3.3 出院指导及家庭康复计划制定 患者出院时按照医生的目标,主管护士和治疗师从心理、饮食、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方式、复诊等几大方面进行出院指导。一方面由治疗师制定家庭康复计划,教会患者及家属。特别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出家庭改造方案,以利于如轮椅等辅助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护士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随访制度。每周电话随访及指导,对患者的问题及时解决。

2结果

根据"患者对科室满意度调查表"、"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等反映出。自我科实行"一站式"健康教育模式以来,患者对疾病康复信心增加,主动参与康复的意识、依存性、康复知识知晓率提高,平均住院日数缩短。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治疗师的职业成就感增加。

3 结论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涵。传统的健康教育大部分由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通过研究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以此来影响人们的行为[3]。因为护理工作繁杂琐碎,工作量大,且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随机性大,往往缺乏计划性、针对性、时间性和规范性[4]。导致健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对其康复进程产生一定影响。实施"一站式"健康教育模式后,护理人员的康复理念、技能提升,使康复护理工作更加全面化、制度化,有利于向专科发展。随着时代进步, 现代医疗过程中更加强调人文关怀, 即在治疗过程中, 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 以有利于患者康复为终极目标, 全方位地提供贴心、 周到的服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强调在护理过程中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只有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舒适和满意,才能保持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保证护理的效果[5]。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医院健康教育是促进医院由单纯的治疗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而"一站式"的健康教育模式,恰好是将康复医学专业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健康教育是经过一定的教育过程, 让人们拥有自我保健的能力[6]。患者的康复观念改变,最大程度的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胡静超,姜安丽 . 国内外护理学分析研究现状 [J]. 护理研究,2014.3.

[2]李英辉,汤仕忠,陈文姬,等.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和糖代谢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2):1279-1280.

[3]张丹.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应用中的重要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7):90-91.

[4]张锦玉,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护理杂志,2009,26(1A):32-33

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篇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卫生局:

为帮助全国社会福利机构中的残疾孤儿解除疾患的折磨,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实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愿望,民政部决定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以下简称“明天计划”),为城乡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0至18岁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实施手术矫治和康复。这项工作任务重,涉及到地方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也涉及到各级卫生部门和众多的医疗、康复机构。为确保“明天计划”的顺利实施,切实做好残疾孤儿的手术康复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民政、卫生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明天计划”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并全力做好这项工作。“明天计划”是一项惠及全国福利机构中的残疾孤儿,改变他们一生命运,为他们创造美好明天的爱心工程,是民政、卫生部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有力行动,也是执政为民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各级民政、卫生部门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组织好“明天计划”的实施,确保残疾孤儿手术康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紧密配合,加强协作。各级民政、卫生部门在实施“明天计划”过程中,要本着对残疾孤儿生命健康负责的精神,主动加强沟通与联系,协调工作意见和建议,共同努力做好这项工作。特别是在孤儿的体检筛查、手术定点医院的选定、手术医生和术后护理人员的指派以及节省医疗费用开支等环节上,一定要密切合作,充分协商,把工作做细做实,真正把《“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实施方案》(民函〔20**〕106号)中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三、严格把关,选好定点医院。为确保残疾孤儿手术康复的成功,各级卫生部门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认真选择好实施手术康复的定点医院。按照《“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项目管理暂行规定》(民发〔20**〕98号)的要求,卫生部门要精心挑选那些医术高超、声誉良好、设备齐全、专业特长突出的医院,与民政部门一道研究确定专门的定点医院,共同授予“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定点医院”的牌匾。

四、全面筛查,选定手术对象。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卫生部门,共同组织定点医院对本地有关社会福利机构在院的残疾孤儿进行一次全面的筛查,将筛选出来的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予以登记造册,并根据病患情况和医疗救治能力,编制20**-20**年分年度实施计划,落实到救治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和民政系统康复用品生产单位,并报省级民政、卫生部门审批,同时报民政部、卫生部备案。

五、制定方案,严密组织实施。各定点医院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优良医德传统,以对残疾孤儿的诚挚爱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组织精干的医护力量,认真会诊和制定手术康复方案,严密组织实施手术和护理康复工作,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事故,争取最大限度地改善残疾孤儿的身心健康。同时,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计划诊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康复医学治疗早期介入、自制康复用品、发挥社会福利机构医疗保健人员在后期康复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等多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省医疗开支,取得疗效好、费用低的结果。

六、精心护理,加强康复训练。定点医院完成矫治手术后,要挑选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精心进行必要的在院护理和康复,社会福利机构要积极提供必要的协助。孤儿完成医院治疗护理及必要的康复后,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及时将孤儿从医院接出,不得将经治孤儿滞留于医院。经治医院应当对术后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及康复用品的调制等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

七、筹措资金,保证费用。为保证残疾孤儿手术康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民政部门在使用民政部补助资金的同时,要通过社会福利公益金的预算、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和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捐赠等有效途径和措施,积极筹集资金,确保手术康复经费足额到位,并及时向担负手术康复任务的医疗机构支付费用。经治医院应当努力降低医疗开支,酌情对残疾孤儿的住院费,手术和治疗费给予照顾和优惠。具体方案,由省级民政部门商卫生部门、定点医院后制定。

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 创新体系;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构想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valescent rehabilitation medical subject in"Twelve Five-Year"plan based on summarizing its recent progress since "Eleventh Five-Year"plan.Methods An idea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bject was suggested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top-level decision-ma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ubjects in PLA and our country,following the direction of all kinds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and "Support Project"of the state and army,from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convalescent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of army.ResultsDuring"Twelve Five-Year"period,the convalescent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hould firm the basis of development in three aspects such as establishment of innovation system, talents projec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by taking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Three Represents"as guidance,effective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ConclusionAs long as we have creative spirit of aggressive reformation and rigorous scientific attitude,as well as consistentconfidence, definitedirection,down to earth,and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the level of the subject must be substantially improved during"Twelve Five-Year "plan period.

【Key words】 Innovation system;Training;Subjects development;Idea

按照国家科学建设发展规划划分的周期,“十一五”即将结束,“十二五”就要到来。

“十一五”以来,我军疗养康复医学工作的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进步。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对疗养康复医学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使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初步形成,疗养康复医学的作用和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相关专业的医生所接受和认可,疗养康复医学专业队伍的层次和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带动了医疗、教学和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疗养康复医学这一边缘学科拓开了新天地。尽管如此,疗养康复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疗养康复医学在医学学科中的位置亟待确立,疗养康复医学理论体系仍不完善,疗养康复医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疗养康复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等。

“十二五”期间,疗养康复医学学科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确保我军战斗力、提高全军指战员的健康水平为目标,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理念、求实精神加快疗养康复医学学科建设步伐,用优势学科的综合保障能力为增强部队战斗力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1]。

对于疗养康复医学学科建设,我们的构想如下。

1建立疗养康复医学学科创新体系

学科创新体系是学科发展的前提[2]。疗养康复医学的学科创新体系应采取综合发展模式,遵循“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联合攻关,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实行规模化、集成化运作,不能只是各疗养院的单打独斗,而是建立一个以疗养医学专业委员会为核心,以疗养康复分会为纽带,以全军各疗养康复中心为交流平台,军地联合、院校联合、各疗养院联手的,跨地域、跨部门、跨学科、跨行业、系统化、网络化,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实现资源技术共享,重大项目协同攻关,优势技术科学整合,强势领域联合开发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集成的运行机制。

2抓好疗养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工程

人才培养工程是学科兴旺的关键[3]。人才培养首先要抓好人才来源,建立人才培养体制,巩固院校设立疗养康复医学本科专业,在疗养院设立疗养康复医学培训基地,使院校培养和继续教育相结合,使疗养康复医学人才源源不断。其次要抓好人才选拔,选拔好领军型人才,一个杰出的领军人才可以占领一个领域的制高点,开辟一个新领域,带动一大批人成长。要给这样的人才创造发挥聪明才智的条件,使他们心无旁骛地钻研学问,形成开阔的视野和跨学科、跨专业的思维方式。要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除了注意培养领军型人才外,还要把对大量担负各种实绩工作的特殊人才的培养提到战略高度,使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协调一致地合作加强学科建设。要不拘一格地育才、识才、爱才、用才,鼓励有潜质、有特色的人才脱颖而出,推动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3选准疗养康复医学学科发展方向

学科发展方向选的准不准,决定了学科发展的未来。疗养康复医学应遵照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认真论证好具有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方向。

3.1发挥军队疗养康复医学优势,在“治未病”上下工夫军队疗养院都设在自然因子丰富的疗养地,医疗保障对象大都是军人这一健康或亚健康群体,且都建立了设施完备的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中心,我们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治未病”上下工夫、寻方向、找课题、出成果。从预防医学角度看,至少有70%的疾病是可以提供预防或降低风险的。“治未病”是全球医学科学发展的战略前沿,我们应当利用疗养康复医学优势,把握机遇,占领前沿,激发科研人员的首创精神,在“亚健康”上发挥疗养康复医学的独特作用[4]。

3.2发掘国家主要科技计划内涵,在“治早病”上花力气纵观“十一五”国家主要科技计划(863计划、973计划、支撑计划),许多重点项目课题都与“早期”有关,如“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的研究”、“2型糖尿病前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PCA)干预研究”、“抑郁症早期诊断方法和标准化综合治疗模式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等。说明在医学领域,探索性强、代表世界高科技发展方向的专题和集成性强、有望形成未来战略技术的项目多注重对重大疾病的“早期”防治。疾病“早期”防治具有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值得我们花力气、作文章。

3.3发扬高新技术引领未来作用,在“治顽病”上倾心血疗养康复医学是一块新开发的领域,有许多特色技术和优势方法能够解决西医目前无法攻克的难题,但还没有被现代高新技术所解析、发掘,有较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我们应当在疗养康复医学治“顽疾”卓有成效的“自然因子疗法”、“中医特色疗法”的基础上引进现代高新技术,加强分子、细胞、基因水平的试验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进行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概念模型和原理机制的探索研究,加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无缝对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获取自主知识产权。

3.4发现疗养康复医学自身短板,在“治急病”上注精神由于疗养康复医学主要面对的是健康、亚健康或稳定性疾病人群,“疗养康复急救”始终是一块“短板”,存在人才短缺、经验不足、设备不全的状况[5]。实际上疗养康复不确定因素很多,进入康复不等于就是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疗养院的“保健疗养”是以健康、亚健康人群为主,而“疾病疗养”则是慢性疾病的“大本营”,这些疗养员往往带有许多“宿疾”,时刻发生着动态变化,或向好的方面转化,或向恶性方面发展,慢性多脏器功能不全、猝死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应急抢救不可忽视。而目前全军疗养院中只有北戴河疗养院建立了“急救中心”。我们应在自身短板上推进学科发展,建立“疗养康复急救医学体系”,完善疗养康复医学中的不足。

“有为才能有位”,疗养康复医学虽然还是一株小苗,但却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以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强化事业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明确方向、脚踏实地、团结协作,努力提高疗养康复医学学科水平,树立康复医学鲜明的学科品牌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就一定能自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思发展 谋发展 促发展 努力把军队疗养院建设提高到新水平[J].医院管理杂志,2005,12(6):I0003-I0007.

[2]张小兵,罗夫,常虹,等.实施创新发展工程推动军区医院又好又快发展[J].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1):810-812.

[3]范艳涛.疗养院人才培养的创新[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6):327-328.

[4]聂怀利.疗养院在“治未病”中的优势[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5):411.

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 台湾 浙江 社区卫生模式 比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96

Abstract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Taiwan community health status,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ode and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further improve and strengthen the zheji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and put forward rational Suggestions.

Key Words Taiwan;Zhejiang;Community health patterns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997年1月15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强调“要合理调整医疗机构布局,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1999年7月16日,国务院10部委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台湾健康保险局于2003年4月正式推展《全民健康保险家庭医师整合性照护制度试办计划》,“全民健保”的实行推动了台湾健康事业的发展。

方法:

⑴预防:台湾的预防接种工作由当地的行政卫生署完成,相当于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是他们对疾病的预防措施与我们有一定的差距。甲流流行期间,我们大陆每个机场设有发热预检处,入关必须测体温,并详细登记个人资料,这样,当发现有流行病患者可以很快找到同机人员,进行隔离。而台湾机场没有这方面的防控措施。

⑵医疗:台湾的最高级医院为教学医院,相当于我们的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挂号费约需50~60元人民币,市、区级医院的挂号费大约40元人民币。最基层的是社区医院、行政卫生署和私人诊所,是免挂号费的。教学医院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任务,同时接诊各种重症患者和疑难疾病。到教学医院和市区级医院看病,必须要有下级医院的转诊单。我们浙江的双向转诊机构不够健全,无论疾病大小都涌向大医院,使大医院人满为患,大医院的医生每天疲于应付简单的社区医生也能处理的常见病、多发病[1]。台湾的社区医院与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些区别。台湾地区没有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医疗的责任由医院承担,很多医院有专门的社区医疗部,而这些医院大多数由私人财团兴建。他们的社区医院设在社区,但不是由社区医生在那里坐诊,而是由区、市级医院的医生定期到社区诊治,他们会开着车带着便携式诊断仪到社区免费为社区居民检查、诊治。居民看病首先会到离家最近的卫生署和私人诊所,一般的疾病就在这里解决,当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而卫生署和私人诊所的条件有限时,他们会得到一张转诊单,到上级医院诊治。台湾的私人诊所非常多。相当于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同的是他们是私人机构,我们是国家机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我们的管理模式更规范更有利于民众。我们的缺憾是双向转诊没有真正的实施起来。

⑶保健:台湾于1995年实施全民健康保险,又称“全民健保”。根据法律规定,全民健保属于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凡具有台湾户籍的人,都必须依法参加,而领有台湾地区居留证件的非本地户籍人士,在台湾居留满4个月,也应依法参加健保。被保险人依其就业身份与所属投保单位分为六类,有收入的人应通过所在单位投保,没有工作的人则通过基层政府如乡公所投保。保险对象缴费并领取健保卡后,一旦发生疾病、伤害、生育事故,皆可凭卡到特约(定点)医院及诊所、药局、医事检验机构等,接受医疗服务。除提供给保险对象医疗服务外,健康保险还考虑到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拨出一部分经费,针对需要保健的儿童、40岁以上的成人、孕妇及妇女疾病提供预防保健服务,主要有儿童预防保健服务、成人预防保健服务、妇女子宫颈抹片检查、孕妇产前检查。健保还制订了减免费用的措施。减免费用包括重大疾病、分娩、预防保健、慢性病连续治疗、低收入户、职业病患者、结核病及3岁以下儿童等。每项措施都有详细的规定。如重大疾病,目前卫生主管部门公告的重大疾病约有30类,包括癌症、慢性精神病、洗肾及一些先天性疾病等,这类患者领有重大伤病卡,享有就医免除部分负担的优惠,目前实际领有重大伤病卡的人数约占保险对象的2%。 浙江的医疗保险覆盖率不及台湾。

⑷老年人保健:据统计,台湾1994年进入高龄社会,预计到2020年,台湾的老年人要达到14%,所以老年保健工作是台湾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他们有许多的福利机构,专门接待老年人,特别是为孤寡老人提供免费服务。浙江的老人福利院无论是规模和数量都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

⑸儿童保健:台湾的全民健保让所有的台湾儿童都能享受免费体检和保健。儿童出生到6岁定期打预防针,9岁上小学,由公立卫生署负责。浙江只对户籍儿童和7岁以上居民实行医疗保险。台湾的用药,只要在医保目录范围就免费,但是如果需要用目录以外的药就需要自己付钱。台湾于1995年开始实施,我们浙江2009年才刚刚起步。在台湾地区的社区医疗中,医院所扮演的角色主要包括:掌握社区卫生工作的实际状况,制定卫生工作规划;妥善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提供基本的治疗药物,经常与社区内上一级医院及其他医疗单位密切合作;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与患者的家庭访视,建立家庭病床;做好卫生宣传、环境卫生、家庭卫生等工作,协助学校建立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防治,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检查;指导餐饮行业注意饮食卫生,防治食物中毒;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做好传染病报告、消毒隔离、传染病患者访视及疫情处理;做好生育教育及技术指导,做好女性员工的劳动卫生保护以及经期、孕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的卫生教育;协助做好孕妇产前检查及孕产妇访视,做好围产期保健,有计划地开展妇科病查治;指导幼儿园提高卫生业务水平,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儿童的卫生习惯等[2]。这些工作我们浙江也同样在做,而且制度非常的完善。

⑹康复:我们的康复工作由政府部门的福利机构主管,结合康复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一起承担。全科医生也是社区康复服务重要的参与者。我们的全科医生往往能与社区居民建立朋友式的关系,是病伤残者及其家庭的朋友、代言人、健康保护者和利益维护者,是病伤残者需要的所有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协调者。社区卫生服务包含社区康复服务,但其对象除了残疾人之外,还包括各种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以及有功能障碍的其他社区居民,这种社区康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协调者是社区中的全科医生,牵头单位是卫生系统,它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连续性的康复服务,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针对特殊人群,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提供的社区康复服务,这是横向的社区康复服务,可以由社区康复员和社会各界参与实施,全科医生既是参与者,又是协调者;二是针对个别来就诊的患者和残疾人,由全科医生提供的、纵向的社区康复服务,康复服务是整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协调性的医疗康复服务,如残疾的早期筛查与预防、康复评定、立足于社区和家庭的康复治疗和必要的转诊等,还应联系其他康复资源或机构,促进病伤残者的全面康复[3]。台湾由康复医院和慈善机构对残疾人实施救助,给以关怀和帮助。台湾的慢性病管理由社区的义工和社区医生完成,慢性病可以开三个月到半年的药。残疾人由民间慈善机构关照,政府给予补助,但是力度不及浙江。浙江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的管理由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一起完成,义工的比例很少。慢性病配药也只有一个月,现在由于医保的限制,往往让慢性病患者,每月多次往返于医院。

⑺健康教育:浙江的健康教育工作已经纳入政府的工作计划,政府已经意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治疗疾病到预防疾病,因此相当重视对居民的健康教育,让每个人都知道如何预防疾病,保健身体。台湾对健康教育的工作只局限于对学生,对民众的健康教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台湾和浙江的计划生育服务都是由政府统一主导,社区辅助一起完成。

⑼全科医生和护士的配备比例:台湾每300~500户1个医生,2个护士。有许多志愿者,又称“志工”,没有报酬,纯义务。浙江每200户就有一位社区医生,但是社区护士的比例只有1名,不及台湾。浙江的义工相当缺乏。

讨 论

综上所述,台湾的社区卫生服务与浙江都实行了医疗保险,但是台湾的覆盖率比浙江要高。台湾的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形式,卫生的基层工作大部分由私人诊所承担,缺乏规范管理。台湾的双向转诊做得非常到位,这样有利于病患的分流,不至于形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局势。

浙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并由政府统一管理,已经成为全国的示范基地。浙江的双向转诊尚待进一步的落实,全科护士比例偏低,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篇5

一、情况

绥安镇是我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约有人口10万人,年社区建设时将城区8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整合成14个社区,共16436户,8.26万人。为社区卫生服务,闽卫[2002]函234号《福建省卫生厅关于申报批示范性卫生服务机构的通知》文件,城关卫生院在原基础上,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结构和功能的双重改造,组建绥安镇社医卫生服务中心。年,《漳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城区内又了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软硬件设置并开始运作,4个服务站已选址,建设后的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将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有组织、有计划地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活动,门服务、电话跟踪病情等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人群服务咨询、宣传教育等,在程度上为城区居民解决了健康、保健、诊疗等问题。

二、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以前,绥安镇居民的医疗服务主要由各医院和门诊部、卫生所有偿服务,服务范围局限,体现“保健为主”的服务宗旨。社区卫生服务的推行,将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为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服务,这也对社区卫生基础建设、设备和人才更高的要求,建设中着问题和。

(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用房和必要的硬件设备尚未。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公益性,是一项投入高、收益低的社会福利事业,需要在房屋、设备上的扶持,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要求地方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要的房屋和医疗卫生设备等设施。我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刚开始建设,用房未,预计设立的4个站中有3个需要用租赁,基础建设的不将到医疗卫生服务的延续和扩展。

(二)全科医疗服务人才。新设立的4个卫生服务站需要16名医务人员,现有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紧张,无法抽出更多的人员到服务点,需招聘或调入一批新人员,但因全科医师,全科卫生人才,这将使社区卫生服务受到限制,地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三)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投入。社区卫生服务承担着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和常见病的诊疗服务。经费投入尚,社区卫生机构一要为自身生存获取收入,另一还要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支出,会了预防保健做的越多,经费负担越重,长此以往,将使健康、保健教育服务发展滞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两难境地,社区卫生服务难以维继。

(四)居民保健意识淡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知识较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健康投入意识较差,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难度。

三、对策和建议

尽快使我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漳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要求步入正轨,为社区居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六位一体”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问题,对今后绥安镇社区卫生发展建议如下。

(一)认识,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与管理。曾强调:“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全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意义。各级党委和要以人为本,,责任,狠抓,发展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以造福。”《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中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举办,为此,要主导的理念,把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建设的内容,纳入我县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监督,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到位。

(二)加大工作,解决问题和。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事业,要依据《漳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规定,我县城区人口总数、居住分布情况和社区居民医疗需求,科学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立,制订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体现公益性质。在规划新建、改建居民小应考虑规划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用房。计划、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药监、城建、教育、民政、宣传等,要《漳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要求,职责分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和问题,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环境和条件。

(三)应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社区卫生工作关系着城区居民的卫生医疗和健康保健,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为社区卫生服务用房、的医疗设施及人才培训所需的经费。

(四)加大宣传。要媒体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益处和典型事例,居民的和享受社区卫生服务,自我保健意识,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

(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社区卫生机构要与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的与合作,医院、预防保健等机构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技术支持,还可以双向转诊、上下联合、互利互惠。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关系的制度和办法,的卫生服务在社区解决,在社区解决不了的病症转向医院及有专业特长的医院;医院则把适宜社慢性病人、特殊治疗和恢复性病人转往社区。

(六)社区卫生队伍建设。强化社区卫生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可以社区卫生服务的吸引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后劲。一要制定倾斜政策,对全科医师的培训;二要多种鼓励医院、预防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机构高、中级卫技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和服务;三要对社区医务人员队伍的在职培训,的全方位服务的医疗技术,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以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四要鼓励离退休医务人员社区服务;五要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培养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人才,结构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六要社区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执业监督管理,社区卫生人员的考核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服务的。

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科护理工作的新模式。 方法 通过分析康复科患者疾病特点,治疗要求,心理特点,康复科护理现状,结合康复护理工作专科发展的需求,审视我科以往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护理工作模式。 结果 制订新的护理工作模式使护理工作更标准化、制度化、专业化,有利于康复科护理向专科发展,更适合康复患者。 结论 在实行新的护理模式后,患者康复理念改变,康复知识知晓率提高,康复护理技术使用能力提高,患者心理疾病发病率大大减少,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 康复科护理,护理工作模式

目前大多数医院康复科的护理工作模式雷同与其他科室,沿用临床使用的护理工作模式,没有向康复专科护理发展,科室护理人员的康复专科知识薄弱,已经不适应康复科的专科发展,满足不了患者康复的需求。现在康复医疗正在积极的专业化,临床使用的护理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康复专科的发展。我院成立康复科已经三十多年,以前科室护理一直使用其他科室使用的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前几年实施了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去年又调整护理模式,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优质护理工作,虽然护理质量提高了,但发现我科医疗与护理上出现断裂面,特别在我科扩建后,随着康复医疗走向专业化,医护之间的断裂面增大。针对这种状况我科制定了新的护理工作模式,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选择2012年4-6月实施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前本院康复科病人14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09例,女36例,年龄19-86岁,平均(59.64±9.75)。选择2012年9-11实施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后本院康复科病人152例为实验组,其中男105例,女50例,年龄28-84岁,平均(60.26±9.20)。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方法:护理工作模式

2.1 配合科内开展的团队工作方式,护士积极转变临床护理观念,参与康复工作团队中,按照护理工作程序,实行康复护理:评定病人的残存的功能和能力,做出护理诊断,设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改变以前“替病人做,帮病人做”为主的护理方式,实行“教育、支持病人做”,帮助病人制定决策、控制其的行为、使病人获得康复知识和技术。同时及时协调病人、医师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积极配合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确保康复治疗方案在病房的实施,康复训练在日常生活的延续,使病人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重返社会。

2.2 使用规范的健康教育流程,针对患者实施适合患者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注重心理护理。

2.3 工作制度的弹性变化。由于白日患者在治疗区进行康复训练,白班病房几乎是空的,针对这情况,我科1)调整了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时间,充分利用病人在病房的时间做好护理工作。2)白班分派护士到治疗区协助治疗工作,加强安全防护和与患者的交流,掌握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增强与治疗师的互动。

2.4 把康复护理技术固定到护理工作流程中。培养护士使用康复护理技术的工作习惯,确保康复护理技术的实施和推广。患者入院时针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主要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定,语言和吞咽功能的评定,心理的评定,根据评定的结果制定患者的护理计划。使用并教学良肢位的摆放、转移技术,吞咽功能的训练,有大小便护理问题的使用并教学二便护理技术等。床位责任护士跟踪患者康复护理技能的实施和学习训练,做到患者入院时有评定、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住院中有持续的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实施,实施情况有动态的反馈,出院时有护理评估和结果记录,出院后电话访问一到两次。

2.5 加强科内护士的康复护理知识的普及:每周业务学习一次,每月护理查房一次,并要求护士参加科室医生和治疗师的学习;康复技术由具有康复护理专业知识的主管护师带教,要求人人过关;主管护师参与病历讨论和新病人查房并制定和修改、完善护理计划。床位责任护士确保护理计划的实施和实施结果的反馈。

2.6 增加质量控制护士的人数,配合护士长监控科室的护理质量。我科有床位62张,设立两位质量控制组长负责科室的护理质量的管理,保证科室护理质量监控的持续性。

3 评价指标

3.1 住院患者护理服

务满意度调查表:由我院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入出医院的接待,护士服务态度,护士的专业知识,护士的仪表,护士的专业技术,最满意或最不满意的护士等。

3.2 住院患者康复知识知晓率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康复治疗知识,康复自我护理知识,预防和护理并发症的知识,饮食知识四项,每项包含四至六题问题,每项中的问题答对50%以上者为知晓。

4 数据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进行两组住院患者康复知识知晓率(%)比较,见附表2

组别 例数 康复治疗知识知晓率 康复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 预防和护理并发症的知识知晓率 饮食知识知晓率

讨论

1 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护理工作模式是为了满足病人的护理要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数量,设计出各种结构的工作分配方式。同时,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条件、工作量等各种因素,来选择适合本与院、本地区符合国情的护理工作制度[1]。其的核心是护理模式,合理、适当的工作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护理模式,反之则会阻碍它的完成[2]。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有着不同的护理模式,决定了康复护理的工作模式不能雷同临床的护理工作模式。目前我国的康复医学在迅速的发展,各综合医院的康复科在陆续建立或扩展,康复科的护理工作也必然在发展,如何使护理工作适合康复专科的开展,并能促进康复专业的发展,引起临床护理工作者的思考和探索。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模式的改革成为了必要和必然。

2 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可加强工作团队关系,保证患者、医师、治疗师以及护士间有效地沟通,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温馨、有效的护理服务,让患者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积极促使患者主动“动起来”,保证康复训练在病房中的持续性,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真正受益。我科在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前,护理工作主要是“替代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完成患者的护理需求,患者一般是被动接受各种护理及康复治疗措施,不能主动参与康复训练中,进行工作模式的改革后,护理组改变以往被动执行医生医嘱的工作方式,积极发挥护理组的主动作用,掌控着患者的一切情况,能及时反馈患者的康复进展,并及时协调工作团队的各方的需求,使患者认识到主动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积极的、主动训练和坚持使用正确的康复理念,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融洽了医护患的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

3 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提升了护理组的素质 工作模式的改变,要求护士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我内涵来满足工作的要求,拥有高素质护士的护理组,其的整体素质必然更进一层楼。改革前我科护士的康复护理专业知识贫乏,缺少康复护理技术,多是被动执行康复医师的医嘱工作,对治疗师的工作不熟悉、不明白、不理解,不能有效的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患者对护理工作中的专科护理满意度差。工作模式改革后,护理组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从而提升服务内涵,患者重视到护理组的作用,治疗团队的工作得到顺利开展,科室业务水平提升,专科在有序的发展,患者的满意度增高,康复护理技术被应用、推广,患者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篇7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理论和管理水平

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认真坚持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党规党纪。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医改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认真完成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医院党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自觉克服医务科人手少、工作量繁重的困难,经常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真抓实干。通过多年学习锻炼,使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二、严格制度落实,切实提高医疗质量

多年作为医务科主任,始终把医疗质量作为医院的头等大事来抓,强化医疗环节质量管理,狠抓医疗制度落实,按照院领导的指示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济南医院医疗质量评审考核标准》,每月组织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全方位考核并量化赋分,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并结合医改要求及工作实际不断修订评分标准,建立长效机制,达到以点带面,切实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科学管理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促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围绕医院发展规划,促进康复学科发展壮大

根据医院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以全科医疗为依托,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以差异化发展为目标,以借力借势为手段,以建设“大专科、小综合”为发展之路,已经建立起“职业病康复、老年病康复、创伤性康复、中医康复、儿童康复”五大康复专业,促进医院可持续性发展。医院的康复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日益突显,医院整体服务能力有了显著的改变。

四、采取多种形式,加快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

以“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提升整体队伍素养。近年来有计划派出60余名医师、治疗师赴省内、河南、江苏、北京、黑龙江、四川等国内著名医院进修学习康复、内外科理论与技能;积极鼓励各专业医师进行康复医师转岗培训,先后有18名医师考取全省康复医师认证合格证书; 80余人次参加康复治疗师骨干培训班。高度重视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医院确定了“每年两大考每月一小考”的考核机制。按照医务科编印的《临床医师技能操作手册》,对医师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实行每月考核一项,达到人人熟练掌握的目标。在每年度庆祝医师节活动中,均组织开展中青年医师急救技能竞赛及优秀病历评比活动,包括理论与实践技能操作,对成绩优异者在庆祝医师节表彰大会上给予表彰奖励。定期举办院内业务讲座与技能培训,有效促进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五、加强医疗纠纷防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制订出台了我院医疗风险防范、处理措施,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医疗制度、典型案例等,提高了医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近年来我院未发生医疗事故及重大医疗纠纷,有效保障了医疗安全。

六、坚持廉政的理念,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坚持严以律己,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在思想上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工作上吃苦耐劳,不畏艰苦,克已奉公,不以权谋私,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篇8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脑血管疾病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康复治疗。虽然1984年国家卫生部要求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都要开设康复医学课程,但是康复专业医生相对还是很少,许多医院的康复科医生是由其他专业的医生转来的,由于没有得到正规的康复医学知识的培训,其后的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进修医师多来自基层、贫困地区。因此,为基层、贫困地区培养专业人才,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型综合医院的使命。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就如何提高进修质量,为基层医院培养合格的专业康复医师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现总结如下。

重视岗前培训

进修学员报到后,先由医院教务部组织岗前培训1周,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各项纪律的学习,并进行职业道德的强化教育,培养对医学事业、对患者的高度责任感,增强自我约束力。再由本科室的教学秘书对进修医师进行培训,重点是增强医生的康复意识、培养学生医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制定周密的进修计划

由科室的教学秘书拟定进修计划,安排到具体的带教老师,老师先了解每位进修医师的学习重点,明确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每周安排进修医师1~2次的教学查房,制定出切实可行而详尽的进修内容。由于进修医师来自不同层次的医院,其掌握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制订和实施计划过程中,需因材施教,分别对待。

康复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并重

康复医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它的治疗措施包括医学的、工程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一切手段,因此要求掌握多门学科的知识。进修医师来自各市、县基层医院,学历层次不一,年龄结构不一,加之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各有不同。因此要重视理论教学,提高进修医师的基础理论水平,科室每月组织教学专题讲座1次,由高年资医师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讲座。重点内容是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相关知识以神经科、骨科、心内科、运动学等为重点,可以利用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应加强实际操作方面的学习。对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要学会、学透,灵活运用。

教学方式

以课堂教学、临床示教、座谈讨论、看录像、实际操作等方式结合进行。充分利用多媒体康复教学。康复医学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很多康复设备、操作技能及治疗手法仅靠口头讲解很难使进修医师有感性的认识,教学效果因此大打折扣。多媒体教学应用能使老师教学更加轻松,学生更容易理解,印象更加深刻。在康复医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插入大量图片、录像资料,形成内容丰富、图文、动态效果较好的教学课件。在脑中风教学时,把患者在入院时的肢体功能录像,治疗的具体操作录像,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次录像,经过前后对比,了解康复治疗效果,同时进一步掌握操作技能。

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篇9

以邓小平理论和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社区卫生行业"三项制度"改革青岛会议和我区社区建设"六位一体四配套"总体布局中关于发展社区卫生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组织管理体制、服务体系和网络,努力用较低廉的费用提供较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我区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提高我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为我区争创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理顺社区卫生管理体制,改变了“条条”为主的管理模式,形成"政府领导、街道办事处负责、社区居委会参与、卫生行业管理"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新型社区卫生组织管理体制。

(二)建立以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龙头,以街道社区卫生工作站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三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三)整合各类资源,按照"政府规划、市场准入、政策保障、群众受益"的原则加快建设全科医生诊所、社区老年护理院、社区康复中心、社区照料中心四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构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四)深化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卫生监督七方面工作,努力实现社区卫生"七进社区"。

(五)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种渠道补偿并举的社区卫生财力补助机制。

(六)依法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保证人民群众获得安全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理顺社区卫生工作组织管理体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区、街二级社区卫生组织管理机构和区、街、居三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成立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区医院、区疾病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所、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为主体成立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全区的社区卫生管理和服务职能。中心下设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卫生监督七个工作组,工作组分别由五家单位按照各自服务功能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下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对街道和社区的社区卫生站进行行业管理或业务技术指导。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科,承担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

2、街道办事处设立社区卫生管理和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设立社区卫生科,为正科级单位,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合署办公,在办事处和卫生行政部门双重领导下管理本街道社区卫生工作,服务本街道居民。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选择辖区内具备条件的一级医院或区属医院门诊部(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可),建立本街道的社区卫生工作站,承担本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任务。街道原则上设一个社区卫生工作站,服务人口5万左右。街道社区卫生工作站站长由街道分管领导担任,办事处社区卫生科、计划生育办公室和所选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任副站长。

3、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指导社区居委会选择具备条件的全科医生诊所(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可),建立本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本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任务。3-5个社区居委会或1万人口左右原则上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继续深化中国-荷兰社区卫生合作项目,有计划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四类机构,构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四类机构与诊断中心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1、全科医生诊所:提高全科医生诊所的覆盖面,全科医生诊所实行动态管理,采取末几位淘汰方式。

2、社区老年护理院:根据市场需求,将区内闲置和资源利用不足的医疗机构改造成社区老年护理院,达到每个办事处1家。

3、社区康复中心:根据市场需求,以二级和二级以下医院为依托,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建立布局合理的社区康复中心或社区康复站等社区康复机构。

4、社区照料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将区内闲置和资源利用不足的医疗机构改造成社区照料中心,建立一批社区照料中心和街、居社区照料站。

5、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引导四类机构与诊断中心签定《双向转诊协议书》,建立双向转诊制度。通过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使社区卫生服务各类机构形成一套功能清晰、运转通畅、分工合理的体系。

(三)按照依法行医的要求,重点从队伍建设抓起,抓好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卫生监督七方面工作,实现社区卫生"七进社区"。

1、队伍建设: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工作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为主体,由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组成。要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医护人员培训,逐步实现持证上岗,尽快形成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高素质的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更好地适应卫生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

2、医疗:以全科医疗为主,开展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积极挖掘潜在需求,开发适宜的服务项目,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

3、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社区教育内容,结合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广泛、深入、持久地搞好"送健康知识进社区"活动。

4、慢性病社区干预:组织好以高血压为重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干预,积极扩大干预数量,提高高血压家庭健康档案的数量和质量,街道要为医疗机构做好高血压后期跟踪干预提供便利。

5、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发挥社区计划生育网络和志愿者队伍作用,大力开展以新型生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开展生殖健康面对面的咨询,提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指导与服务,普及优生优育知识,预防出生缺陷儿发生,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作用,开展生产、生活和生育服务。

6、社区康复:以区康复中心为主体,联合残联等有关部门,利用简单康复设备和中医手段做好社区康复。

7、卫生执法监督:卫生行政部门严格审批健康相关产品;坚决打击社区非法游医,取缔无证行医,查处假冒伪劣药品,整顿医疗市场;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行为;街道要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好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工作。

保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具体体现,是我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卫生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全区城市化进程的必要基础,也是与国际接轨,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有效途径。区社区卫生指导组是全区社区卫生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要定期研究解决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事项。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在区社区卫生指导组统一领导下,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努力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卫生的发展。卫生部门要切实发挥社区卫生行业管理的职能,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财政部门要研究制定社区卫生补助的方法和标准,逐步增加对社区卫生的投入。计划生育部门要针对行业特点做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与社区卫生结合的工作。民政部门要继续加大社区建设的工作力度,支持社区卫生的发展。街道办事处要发挥社区卫生工作的主体作用,建立组织,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目标,切实负起责任,将社区卫生纳入到街道全局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有考评,并积极为发展社区卫生提供硬件条件。社区居委会要为本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支持与便利。新建居民小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要纳入公共建设配套内容。其他相关部门也要主动为社区卫生搞好服务。

全区各类医疗机构要积极转变观念,树立竞争意识,主动参与发展社区卫生。区属医疗机构、疾病控制部门、妇幼保健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要走在全区社区卫生工作的前列,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正确处理好部门和全局、当前和未来的关系,主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区,将责、权、利下移到社区,把实施社区卫生作为本部门当前和今后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实。基层医疗机构要继续加快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将人、财、物向社区倾斜,特别是要鼓励素质高、技术好的医护人员定期到社区工作,对于在社区工作的医护人员,晋升职称时要给予适当加分。

(二)明确定位,引入竞争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以全科医学为主要工作手段,承担一定公共卫生任务由政府给予一定财政补助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引入竞争机制,为各种所有制成份的医疗机构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和利用社会各方优质的卫生资源,剥离和淘汰劣质的卫生资源,通过合理和有序的竞争,达到社区卫生服务蓬勃发展的目的,最终让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三)搞好示范,带动全局

1、积极组织开展争创社区卫生"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区"活动。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总结、推广"社区卫生标志区"的经验做法,抓好"示范街道"的培育工作,街道办事处要抓好本街道"示范社区"的培育工作。

2、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开展争创社区卫生"示范单位"和"十佳个人"活动,每年以区委区政府名义评比表彰。

(四)建立规章,完善制度

1、建立检查和民主评议制度。由街道负责开展社区居民对街道社区卫生工作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民主评议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将评议结果列为考核指标之一。

2、建立区、街两级社区卫生表彰奖励机制。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半年和年终两次考核。

街道要做好本街道社区卫生的考核评比。

3、建立社区卫生理论研究制度。每年召开一次社区卫生理论研讨会,交流发展社区卫生的经验,推动社区卫生工作的发展。

4、建立志愿服务制度。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每人每年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不少于规定时间。营利性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每人每年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应当达到规定时间。卫生行政部门要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列为考核指标之一。

(五)增加投入,确保补偿

1、健全社区卫生补偿机制。一是由财政部门根据公共卫生服务量制定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定额补助;二是由财政部门建立社区卫生专项补助,用于社区卫生发展的硬件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2、建立社区卫生发展基金,基金来源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卫生系统预算外收入和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中提取%;二是财政部门适当补助;三是社会筹集。社区卫生发展基金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和使用,用于社区卫生的发展。

(六)加强管理,提高信誉

中医康复科工作计划篇10

一、市区农村残疾人基本情况

市区11个乡(镇)中、农村残疾人17387,占市区残疾人总数的52.64%,其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1200名。大部分残疾因车锅造成在农村尤为突出。鉴于此, 如何开展农村残疾人预访和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水平, 提高其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的能力, 是我市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中残联“十五” 和“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为了尽早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 我市把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形成了政府主导、残联协调、部门配合, 社会参与的新格局。

二、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

(一)村级卫生室是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最佳载体和有效途径。根据调查显示,我市农村残疾人大部分因家庭经济困难,信息闭塞,出行不便利,加之,自身行动受限制,使得他们到城市乃至到乡(镇)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难度很大。如果充分利用村级卫生所,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训练,就会得到康复的效果。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市村级卫生所大都建在本村的中心,服务范围涉及到每个自然村,大大方便了残疾人。加之,卫生所的村医(防疫保健员)对本村残疾人的情况比较熟悉,便于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在调查中我们看到,高闸镇在离乡村卫生所不远处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由自治区残联配发的一套康复训练器材,有残疾人和老年人在接受训练。居住在附近 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每天坚持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功能恢复效果比较明显。

(二)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根据走访调查,市区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__]180号)精神,加快村级卫生所建设步伐,基本形成了有场地、有人员的村级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各行政村均已建起了村级卫生所,面积在40-60平方米,并且配齐了村医(防疫保健员),配备了简单的医疗卫生器械。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村卫生室职责已经上墙,但是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仍处于空白。

(三)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体制机制有了雏形。根据调查显示,我市当地村卫生所的管理工作尚不完善,乡镇每年按照一定的指标要求,对村医(防疫保健员)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按照所在行政村总人数每人每年2元卫生服务费的标准发给村医,所需资金大部分列入财政预算,个别从本村全体村民公积金中提取。村级卫生室所售药品均由市级卫生部门统一配送,零利率销售给病人,村医出诊时可收取一定的出诊费用。如果就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对村级卫生所实行专项考核,并配备必要的设备,落实激励政策,那么村级卫生所所承担的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就会开展起来。

三、制约我市农村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必要的康复训练器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市区现有的农村卫生所,除个别由自治区残联配备了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外,其它均未配备。

二是村医(防疫保健员)专业康复知识缺乏。残疾人康复指导与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参与康复指导和服务人员必须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残疾的识别,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如何提供服务、记录和评估的方法,简单实用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等知识。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村医(防疫保健员)对康复知识了解得不多,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三是缺乏对村医(防疫保健员)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监管和激励机制。由于村级卫生所村医(防疫保健员)报酬主要靠政府医疗性补贴和自己创收,收入相对偏低,而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因此,难以调动其积极性。

四是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不到位。由于宣传工作跟不上,我区农村大部分残疾人由于缺乏康复知识,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残疾人自我康复保护意识淡薄,自愿康复、配合康复的主动性不强。根据调查显示,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因不清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接受康复训练,以致错失了最佳时机,落下终身残疾。

四、关于建立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根本上抓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加强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我以为以下措施以借鉴和采用;

(一)进一步强化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十一五”残疾人康复计划,把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发挥主导作用。

卫生部门要加强医院康复科(室)的建设,特别要发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的作用,增加康复内容,拓展服务项目,提高康复质量,确保农村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民政部门要在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时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其中,给予扶持,帮助贫困残疾人解决康复困难。

财政部门要将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供经费保障。

教育部门要将残疾人康复专业纳入自治区教育发展计划,培养一批各类康复专业人才,并做好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

计生部门要抓好生殖健康工程,研究和解决好新形势下的婚前检查工作,下大力气做好优生优育及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和计生药物宣传教育工作。

交通部门要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造成新的残疾。

公安部门要积极参与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做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工作。

各级妇联要认真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做好残疾妇女、儿童的康复工作。

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将残疾人康复纳入“红领巾助残”、“青年志愿者行动”等社会救助活动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残疾人康复宣传工作。

各级残联负责康复工作的组织管理、规划制定、经费筹措以及协调实施。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农村残疾人康复需求,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农村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和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的相关政策,指导和协调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业务,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协调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二)加强村级卫生室阵地建设,建立科学可行的监管机制,确保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落到实处。

村级卫生所无论是从其地理条件,还是人员配置上,都具备了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最方便、最直接、最快捷的残疾预防宣传和康复服务的条件,是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最佳载体和有效途径。

一要加大康复器具投入力度。康复器具是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全市除个别乡镇由自治区残联配备了康复训练器具外,其他均尚空缺。为此,建议政府为每个乡村级卫生所配备1.5万元的残疾人康复训练器具。

二要有计划地组织对乡村医(防疫保健员)分期分批进行残疾预防和康复训练与服务专业知识的培训。要结合市区实际,借鉴外省(区)经验,组织对现有的乡村级卫生所村医(防疫保健员),进行中短期专业康复资格培训,经考试合格的,发给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三要建立乡镇医(防疫保健员)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专项补贴。由于残疾人工作的特殊性,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大部分是属于无偿的。为充分调动乡村医的积极性,建议实行浮动津贴制度并将其列入__市财政预算,由市残联在参与卫生部门年度考核验收后,根据考核验收情况兑现发放。

四要加强对乡镇一级卫生所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市、区乡镇三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把指导乡镇级卫生室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列为主要工作内容,并把聋儿语训、智残、脑瘫儿童训练、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康复训练指导等项目纳入其中,推动乡村级卫生所康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康复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加大贫困救助力度,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残疾人康复与扶贫结合起来,逐年拿出部分扶贫资金用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补助;同时制定并完善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政策,采取分级负担、减免费用等措施,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问题。各级残联要利用好政府扶贫资金、社会捐助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建立各类贫困残疾人专项救助基金,逐年对特殊困难残疾人实行有计划救助。

(四)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积极做好残疾预防。

要通过发放宣传读本、宣传画、宣传光盘和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开展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普及康复知识,提高残疾预防意识。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唤起全社会对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要建立健全免费婚前检查等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机制,对先天残疾人实现强制免费婚检,避免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预防缺碘、氟中毒等环境因素致残;降低药物致残发生率;减少疾病致残;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减少事故致残的发生。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