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教育十篇

时间:2023-03-18 21:13:34

素养教育

素养教育篇1

一、对师德及为人师表的要求

提高教师素养重在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应该说目前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普遍较高,但业务素质并不能替代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重中之重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一个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敬业爱岗,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并具有渊博的学识,掌握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还应勇于创新。没有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不能培养出高素质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的。

二、教师要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破除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确保基础理论“必要与够用”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增加内容的实效性与操作实践性比例。由于我国从小学到大学都是采用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会应试,但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较差。美国大学生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注重加强学术气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现代教学理念,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开放式、研究式的教学新模式,即教师通过教学研究,进行研究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对教师知识更新的要求

教师要树立再教育的观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量迅猛增长,知识信息空前丰富,知识更新、转化非常之快,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每个人都应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地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对教师来说知识更新有更迫切的需要和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努力进行知识更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创新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素养,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设置综合课程已成为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只有课程设置内容综合化,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作用。

四、对教师个人能力结构的要求

教师能力结构中包括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机智等内容。

(一)言语表达能力

言语,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或施加影响的最经常、最重要的形式。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师的教育才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注重自己的言语能力的训练,以使自己的言语达到下面几点要求。

第一,准确通俗。主要表现在遣词造句上。

第二,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运用判断去推理和论证时,必须符合逻辑规律的要求。师在课堂上的言语应以口头言语为主,口头言语,书面言语(板书)和书面言语“口头化”交替使用。言语手段和非言语手段同时使用,即要借助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言语手段来加强自己言语的表现力。教师在讲课时,要一面讲授,一面仔细地听着自己的讲授,同时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并根据自我的监听和听众的反应,随时对自己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进行必要的调节。

教师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并非生而有之,也非朝夕可得,它要求教师有丰富的词汇储备,掌握语法的规律,有一定的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修养,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训练,不断地发展。

(二)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所面临的对象是构成为一个集体的班级,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组织管理是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是使教育影响发生作用的组织保证。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综合性能力。除了表现为对教学工作的组织之外,很重要的是表现在对良好班集体的组织建设上。教师必须善于计划和安排,要有周详的布置和检查,并形成完好的秩序和制度,造成良好的环境,使学生都认真地去实现教师的指导。

教师组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充分地运用学生集体的力量去推动各项工作,尽量避免“单枪匹马作战”。实践证明,通过小组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帮助去解决某些棘手的问题,往往比教师亲自处理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决定合理的处理方式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善于观察、熟悉情况、敏捷果断和富于经验的产物,是教师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结晶,它集中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才能,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一个教师可能具有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本领,但是如果他没有迅速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本领的能力,在突然出现某种新的问题或意外的情况面前,他就很可能束手无策,难于应付。教育机智要求教师在瞬息之间,能正确地估计情势、掌握大量的“情报”,并估计自己行动的环境。在选择行为措施时,要注意到教师自己和学生之间已经形成的关系的性质,还要估计对学生集体可能产生的教育影响。教育机智要求教师十分重视自己的行为后果,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讲究教育分寸,是教育机智的重要原则。在教育工作中,很多手段都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例如赞许、奖励、惩罚、谴责等措施。用之得当都会有积极的作用;但如果教师不加分析,一味滥用,就会产生与预期相反的效果。教师机智与教师的性格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教师不可忽视自己性情的陶冶。要学会遇事能够镇静、安详,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要能轻松而准确地判断情况,谨慎而迅速地做出反应,满腔热情地进行工作。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达到上述要求,还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努力。建设一支跨世纪的、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简洁.高校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1).

素养教育篇2

摘 要:《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次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对初中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应从受众的媒介素养和传播者的媒介素养两个维度入手。在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时,应重视学生使用和参与媒介的能力,帮助其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并合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

关键词:媒介素养现代媒体思想品德课庄永敏,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授。

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第一次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当今时代,媒介已如空气一样完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已与我们的现实环境无限交融。以媒介为依托的消费文化、视觉文化、娱乐文化正在不断消解着人们在传统时代形成的冷静和理性,人们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中容易迷失。如何使我们生活周围的媒介变得清晰可见,从而能用批判的眼光走进媒介、理解媒介、研究媒介、使用媒介以及参与媒介,这便是对媒介素养进行研究与普及的功能和意义所在,更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学生应积极面对与努力提升的能力。

一、对媒介素养的理解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要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与时俱进,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能力)中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搞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也译作媒介认知,其含义是伴随媒介自身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目前较权威的国内外组织和有关学者对媒介素养所做出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体素养做出的定义是:媒体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 ully)。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是这样给媒体素养下定义的:媒体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更确切地说,媒体素养是一种教育,其宗旨为增强学生理解和欣赏媒体作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媒体如何传输信息、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如何构架现实,以及要求学生具有创作媒体作品的能力。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体素养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它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以下简称《解读》)中是这样总结的:“媒介素养是一个人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主要包括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信息的批判能力等。”

二、提高媒介素养的维度

《解读》指出:“初中生除了拥有听、说、读、写诸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电脑、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广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

提高媒介素养包括两个维度:受众的媒介素养和传者的媒介素养。有的教师可能会认为学生只是媒介的受众者,提高学生的受众媒介素养即可。其实不然,在现代媒体技术发达的时代,任何人在媒介面前,都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受众与传播者的界限逐渐模糊,上“人人”、刷“微博”、挂“QQ”、聊“微信”,似乎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微博、QQ、微信、贴吧等平台,在信息网络上发文字、图片、评论或者视频,他们早已不自觉地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与者,什么样的信息可以,什么样的信息不可以,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当务之急。在思想品德课中,一方面让学生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媒介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能等;另一方面在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三、提高媒介素养的课程内容与活动建议

《标准》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三、我与国家和社会1.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本条内容属于新增内容,是针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提出的。

1.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如果说认识和理解媒介是媒介素养的基本要求,那么使用和参与媒介就是媒介素养更深层次的要求,也是“媒介素养”所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作为媒介的传播者、使用者和参与者,应更为重视并提高其使用和参与媒介的能力。面对海量的信息进行鉴别、认定和提炼,这就是获取、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媒介的信息包围下有效地把握和甄别信息,如何在信息叠加、信息拥堵的状态下,掌握选择信息的主动权,迅速准确地为自己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将成为一个人的基本能力。今天的学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提高使用和参与媒介的能力。

2.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在利用互联网传播媒介时,具有批判性思维尤为重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才不易被眼花缭乱的表象所迷惑,不随波逐流,才能成为一名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批判和怀疑不是简单的否定和排斥,而是学会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所谓批判,并不是一味的否定,它强调的是一种思维能力和水平。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事物的弊端,从而能够做到扬长避短。

《解读》中明确指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理性分析媒介信息,提高学生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并促使其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首先,引导学生明白媒介所构建出的拟态环境,媒介信息是构建出来的“真实”,其内容不完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不盲目相信媒体所报道的信息,能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进行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媒介中出现的非法信息、暴力信息、垃圾信息、庸俗信息等,应认识其危害性。

3.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标准》中提出了相关的活动建议:1.2开展“假如没有网络,我的生活会怎样”的讨论活动,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事实上,“网络改变生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从积极的方面说,网络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从消极的方面说,当网络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离开网络,日常生活容易陷入混乱和恐慌。因此,学生应该预知网络的弊端和对自身的控制。比如,有的学生深陷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与现实朋友和伙伴的玩耍时间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不知该如何与小伙伴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只会在网络上玩虚拟游戏,这种不自觉的深陷,值得学生警醒。

素养教育篇3

作者:余长江 单位: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职业学校教育技术素质存在的问题现代的职业学校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功利化太严重,学校把职业作为了教育的目的,致使高素质与高技能脱钩,这是对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及教育的理解有偏差造成的,这种误解已快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了,这是教育技术素质理解偏差造成的,应该引起教育者的关注的,职业学校的目的不是为企业招聘人才,依然是为了教书育人,只不过是为学者提供了一种职业的选择。高校教育技术素质现状在高校教育中,有一半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就是信息技术,还有少数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华而不实,是一种花架子,当然还有大部分教师是认可教育技术的,认为教育技术对学生能力及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中多媒体及网络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但也有些教师认为现代媒体网络教育技术难以掌握而不用这些教育技术,有些高校的教师也是不能很好的将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对教育技术中的现代教学手段及一些现代设施不熟练而无法操作运用。教育技术素质三要素的分析教育技术观念与时展紧密相关,现在的教学正有教向学转化,但很多学校即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主要还是依靠陈旧的教学观念来教学生及其治理学校,教师的主要地位依然没有改变。教育技术知识的范围概念不清楚,对研究的对象、性质、特点等均不了解,而是盲目的进行教学,或者根本是一知半解的,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用投影仪放一遍课程的学科要点或者学纲就是对教育技术的提高了,这是不正确的理解,是为了运用这些丰富的教学设施进行一堂精彩的课程,而不是换种形式死搬教条,这样跟传统的教学模式没什么两样。教育技术能力是教育技术素质的核心要素,可见它的重要性,以上两要素都是为了这一要素服务的,现在最为困难的就是教育技术如何有效地运用到现代教学中去,教育技术与课程的结合性不强,无法把它们紧密的联系起来,有些教师过度重视了多媒体的运用,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使用到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网络媒体等现代设施,就是上了一堂教育技术与课程结合的的现代教育手段,这是片面的,这些外在的物质基础只是保证课程的基本手段。

教育技术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这是我们显而易见的了,大部分教师也是赞同的,通过上述我们也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素质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提高教育技术的培养与建构成为我们所关注的,笔者在此就对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与建构进行了探讨。1、对中小学教师素质的培养与建构(1)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观念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普遍不是很高,他们对教育技术的观念、知识及技能不是很清楚,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以此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质,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学校教育技术提高的可靠保证,作为培养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也应该把教育技术素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样输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才会有整体的提高及认识观念的认同。(2)提高教育技术的硬件设施环境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没有物质基础作为保证是无法很好的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育工作的,教育资源的应用与开发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基础工作,农村小学应积极筹措资金,引进优秀教育资源,同时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学校之间及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使教育的教研力度得到加强,并且加快教育技术与教育资源,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的整合,开发出适合本校的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3)建构教育技术的网络培训及其相互交流的平台每个学校每个学科每段时期每位老师的教学资源需求不同,但由于信息的快速变化而不能及时进行沟通,网络平台的构建就极好的弥补了这一缺点,通过教育技术网络平台,大量的培训资源得到了共享,并弥补了以往培训时间短,之后就无法进行沟通的问题,网络平台能进行长期的交流,促进了教师们教育技术素质的提高。2、职业学校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与构建(1)职业学校要使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相结合在职业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要理清,教学的目标与教育内容要有效地进行结合,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更不能靠教育内容的拼盘来实现,再加上教育活动本身的复杂性,致使教育活动的开展无法进行,教师作为教育技术的实施者,在教学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育技术素质也是很有必要的,是职业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2)教育主管部门及职业学校要做好及时的监督与评估,教学目标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学校的教育成果进行检测评估,让教育学习者们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院校本身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反思及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水平,另外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仅是引导者,利用多种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能力,及全面的进步是教育者的根本任务,因此提高教育者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本质。

高校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与构建(1)加大教育技术素质的培训工作领导要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同时要对教育技术培训持积极的态度,要规划出一定的时间资金对本校的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素质的培训工作。(2)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计算机已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作为学校的物质资源,一样也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应用设施,因此,会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应该是教师的基本能力,如对word、excel、ppt等的应用,同时教师还应会对自己学科的课件进行编写制作,这也是教师教育技术提高的重要体现。(3)构建网络平台及数字化图书馆现代基础设施在高校来说更是一件非常重的事情,高校中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他们对现代化的运用更是得心应手,如学校银行、学校数字化图书馆、网络交流平台等都是现代学校实施教育技术的重要标志,网络平台一样是为了资源共享而设置的,数字化图书馆更是为了方便学生及教师的教学而设的。教育技术三要素的综合培养与构建教育技术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由单纯知识传授者向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设计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这要求教师要有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及教学评价观,如有传统班组授课向小组学习、协作学习及个别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教育技术知识与教学设计理论、媒体理论、系统理论及传播理论等的结合,从而多角度、多方法的解决教学问题,幻灯、录像、粉笔、黑板及信息网络等的综合运用与教学过程中,使其最大的提高教育技术的能力,构建起以新教育技术观念为前提,科学的教育技术为基础,教育技术能力为主导的教师队伍,通过这些整体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教育技术素质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及现代教育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也是新时代的要求,在教育技术素质提高的前提下,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以及全体及个性的发展,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教育技术还应有良好的素质修养,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时期对教师的高标准要求。

素养教育篇4

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长期、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经过几年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初步构建了切合高中学校实际的“理论引导——观摩引路——自我实践——交流研讨——自我再实践——考核评比”的教师信息素养分层培养和培训模式。

1.理论引导

理论引导即理论培训,着重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同时注重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通过专题讲座、录像资料学习等手段,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进行解读和学习,提高教师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和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根据培训内容和教师层次不同的问题,我们采用“培训层次化、教学模块化、选修+学分制”的方法。考虑到教师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学校定期安排集中培训,同时主要安排教师通过网络自学,让教师在自学与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信息素养。

2.观摩引路

在每次理论培训之后,学校都要及时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示范引路,全体教师观摩。先是授课教师进行说课,然后是上示范课,接着由业务领导、教师代表进行评课。这样就给教师的备课到上课再到评课指明了方向,讲清了思路。另外,还积极开展专家引领,由学科带头人进行学科的示范引领。这些都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自我实践

理论培训和观摩引路是一个开阔思路、提高认识的过程,教师素养的真正提高还要靠个人的努力。因此,我们更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去锻炼和检验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学校每周安排3~4节各学科教师的观摩课,轮流进行,让每位教师都有体验和展示的机会。观摩课要求根据需要适度地体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本学科教师全部参加听课,其他教师自愿听课。通过教学汇报活动,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培训效果。

4.交流研讨

开展研讨活动,并形成制度。每节观摩课后,由分管领导组织进行评课,授课教师简要介绍自己的思路,各听课教师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重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和缺点,研讨原因,并找出具体解决措施。

5.自我再实践

根据评课和交流研讨的情况,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再设计一节课,要求重点根据评课时听课领导和教师的建议进行设计修改。教学设计完成后,先由教师自己在课堂上实践,总结经验,更主要的是查找存在的问题。目的是通过再实践强化教师的认识,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6.考核评比

每学期我们都要对开展的培训活动进行考核验收,考核形式有集中验收、随堂验收等。我们依据对信息素养的认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制订了教师信息素养目标检测体系,并逐步修改完善。以此为依据,我们又设计了不同的评价量表,在每次培训或观摩课后都要对相应教师进行评估,检验培训的效果。对于考核不合格者,要求参加强化培训,同时不能参加评优和晋级。

当然,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培训也是一项不断发生变化的工作,我们应不断改进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Turkowski)提出来的,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有关信息素养的定义陆续出现,其中比较权威的是美国国家信息素养论坛在1990年提出的信息素养人的标准:(1)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2)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3)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问题;(4)具有识别潜在信息源的能力,能指定成功的检索策略;(5)能检索信息源,包括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6)具有评价信息的能力;(7)能为实际应用而对信息进行组织;(8)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现存的知识体系中的能力;(9)能采用批判性思维,利用信息并解决问题。

结合我国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笔者认为,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信息意识(敢不敢与想到没想到)、信息道德(对不对)、信息知识(知不知)、信息能力(会不会)。

参考文献:

[1]张情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素养教育篇5

关键词:中学体育 体育教育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便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体”既是体育,体育既为身体素质的培育,有了强健的体魄其它方面方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4.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5.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由于时展的需要,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也蔓延至学校。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因为升学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中学生因为升学压力轻生者也不在少数。因此,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已变得尤为重要。

1.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2.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体育教育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中学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自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中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中学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素养教育篇6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教育思想滞后,教育观念陈旧,是当前制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一大思想障碍。只有教育思想转变了,教学目标才能由单纯的传播知识转变到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教育部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出了具体的“三个转变”,即要把唯社会价值或唯主体价值观念转变为在满足社会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协调平衡的价值观;要把传统的知识价值观转变为含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要把急功近利的教育发展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这就为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具体的、明确的方向。

二、提高教师素养重在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应该说目前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普遍较高,但业务素质并不能替代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重中之重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义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轻视或忽略基础教育,而是如何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基础人才。

素养教育篇7

在当前素质教育这一新形式下,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河南省针对现有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利用现有资源,采取了多种创新性措施来适应性地调整与解决这些问题,而这些适应性调整措施当中的积极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素质教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6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河南省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016-JSJYZD-011)阶段性成果。

素质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背景之下的时代产物,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国家发展培养当前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下,河南省也同我国其他各省区一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积极作出适应性调整与改革,大力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向纵深化方向迈进[1]。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历史与现状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依据的。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上转变的要求。这就是“素质教育”在党中央以正式文件形式出现的“首映礼”。随后,在我国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这一任务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又再次着重强调了素质教育背景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这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奠定了扎实的政治保障。也正由于这一政策导向,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也一步步迈入到新的轨道中来。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河南省的教师教育历来被摆在极其重要的地位。河南省最早的教师教育学校自清末时期就已经开始有所发展。至光绪三十三年,河南建成的优级师范学堂就有两所;到光绪三十四年,除去已建成的优级师范学堂之外,河南省拥有的初级师范学堂就已达到11所之多,并另有103所师范传习所[2]。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的教师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河南不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还被称之为“教师大省”。在当时,除去各高等院校,整个河南省的教师数量达到了100多万人[3]。改革开放以后,河南省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其教师培养模式的适应性也有了很大改善。到目前为止,河南省共拥有20所师范类高校,包括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和南阳师范学院等11所全日制师范类本科院校,信阳学院、安阳学院和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等3所师范类本科独立学院,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3所师范类高职(专科)学校,以及河南教育学院和平顶山教育学院2所师范类成人高等学校等等。就现阶段师范类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学生数量来看,河南省的教师教育处于相对较为领先的地位,其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逐步得以完善。从幼儿园学前教育到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再到大学高等教育阶段,河南省的教师教育充分地把入职前师范生培养与入职后在岗教师培训进行了有机结合,而国培计划与省培项目的相辅相成也进一步为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教师人才。

二、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河南省在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也初见成效,甚至为全国各省市地区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提供了诸多有益经验,但在实际的操作落实过程中,其现代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问题产生原因也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

(一)人均教育投资不充足。教育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4]就一般情况而言,“根据我国的管理与教育资源分配体制,高等教育资源经过相同程序申报的前提下会优先分配给重点类高校”[5]。与其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相比,同等条件下,河南省这些师范类院校所获得的政府资助和扶持仍然是相对有限的。而从客观条件上看,河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其教育投资受教育需求影响,比重应当与其应受教育人口数量成正相关。在实际的教育投资分配中,国家对于整个河南地区的教育投资总量并不算最低的,但由于河南省整体人口众多,应受教育人口数量大大多于其他省份,因而其人均教育经费就明显低于其他省份。加之河南省整体的教师教育发展较快、教育投资需求增长较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均教育投资短缺、教育供给不足的被动失衡。

(二)教师平均收入较低。收入是人们在就业择业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大多数想要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师范类学生而言,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接受意愿和从业后的就业意愿,而且还会进一步影响其教师队伍的流失率。有相关调查显示,“从长期角度来看,教师的工资收入与教师质量这两者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6]。而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运用自主研究的农村教师职业吸引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当农村教师每月的工资达到4,000元人民币时,愿意到农村去任教的师范生会增加到79.4%,当月薪升至5,000元人民币时,其百分比则会上升到88.1%。[7]早在199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就明确要求教师的平均工资不能低于当地国家公务员。但就目前河南省实际的教师平均收入来看,这一政策不仅未得到落实,而且在河南省教师工资发放制度中还存在着职称工资比重过大、教龄津贴比重过低等工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师范生的入职意愿以及教师队伍的在职满意度,从而阻碍了当前教师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扩招淡化师范特色。自20世纪90年代高校实施扩招以来,师范院校的自主办学权也逐步得到扩大。受市场经济影响,为了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争取更多生源,河南省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开始转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在学科专业方面增设了大量非师范类专业及新兴专业,并投入相当一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扩大非师范类专业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其师范院校本质的师范性特征却因此受到弱化。而伴随着河南省师范类院校自身在教师教育方面投入比重的减少,其教师教育向前推进的进程也势必会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革新,制约了教师教育体系的正常建设与发展。

(四)终身教育被阶段化。我国教师教育一般被分为入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入职后继续教育或进修这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由三个不同的教育实施者承担教育任务,如何将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并防止脱节,则是河南省教师教育发展体系中一直面临且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全球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浪潮中,教师教育一体化业已成为一种人心所向的大趋势。无论教育一体化形式如何变化,其目的都是希望能通过教育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教育阶段化问题。也只有彻底解决教育阶段化与终身教育之间的固有矛盾,才能促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与变革。

(五)教师职业理想缺失。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支撑教师自身主动追求进步的内在动力。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河南省和其他省区相类似,许多师范类学生是迫于家庭压力才选择了教师这一社会认可度和工作稳定性都比较高的职业,这在女性教师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就其自身而言,很多人可能并不十分情愿从事这种“又苦又累工资又低”的职业,因而在其接受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学习。这样一来,教师这一行业的整体专业素质和教师质量就会被拉低,其推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发展建设的改革进程也会慢下来。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适应性调整

针对目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出现的问题,河南省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采取多种创新性措施,对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

(一)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河南省的师范类高校数量较多,且各具特色。其中,以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教育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等高校最为典型,在教师的教育培养方面最具代表性。其中,河南师范大学作为河南省教师教育的排头兵和领跑者,在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师发展体系建设上一直是成果不断,拥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其近年来的主要措施有以下方面。

1.创新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体系,造就具有专业发展潜能的新型教师。河南师范大学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下,对以往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进行系统优化整合,革除以往较为陈旧的落后观念,并对当前的教育机制进行创新性改革,以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为目的,形成了以反思为主线,职业技能培养贯穿学习全程,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相互支撑、协调推进,特色鲜明的新型教师培养体系。

2.以学分制代替学年制,师范类课程设置选择成为能否毕业的一项指标。河南师范大学采用学分制,其师范类专业课程结构除去非师范类专业要求的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平台课程、专业拓展平台课程和素质拓展平台课程这六大类课程之外,还专门设置了教师教育平台I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到师范类专业课程结构中,其满足毕业的学分要求达到18学分,占总学分的11%。

3.学生自主选择分流方向,师资型学生更加注重专业师范生技能培养。在进行了两年的基本专业知识学习过后,到了第五学期,河南师范大学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自主选择“师资型”、“学术型”和“应用型”三种不同的“分类培养模式”。这种分流培养模式有利于使现有的教学资源集中合理化再分配,选择师资型方向的学生除参加教育实习I之外,还在第七学期通过教育实习II到校外进行16周的教学教研训练,并且在第八学期返校进行4周的校内教育研习III。除河南师范大学外,河南教育学院、安阳师范学院等作为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为主的省属成人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也进行了创新,实行弹性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职前培养结合职后培训,实现教育的终身化发展等等创新性教育教学改革,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发展均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

(二)教育部门的政策引导。除了各高校在应对新的教育形势下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所进行的一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之外,政府教育部门也做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调整,出台相关政策条文以适应并促进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体系的发展。

1.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5年5月26日,《关于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由河南省教育厅下发至全省各有关高等学校,该通知批准和实施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共计15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教育厅培养现代新型教师、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而启动实施的一项重要计划方案,从当前在教师培养上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入手,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在高校与地方政府、地方中小学和幼儿园之间建立起“三位一体”的新型协同培养教育新机制,进而培养出适应当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高水平、高质量、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政府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来保障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推进,全面提高现代教师的培养和教育质量。

2.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方案。2015年10月13日,《关于印发?河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在河南省教育部门网站上,通知决定,河南省免费师范生培养试点的工作将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开始进行,并在此基础上着力为乡村教学点免费定向地培养一批真正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一项多能”、真正能为农村教育谋福祉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3.组织申报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为深化教师教育的综合性改革,促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良性转变,2015年10月27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申报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的课题组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要紧密围绕现实问题,立足河南省的省情、所在学校的校情,并且要在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况的基础上,解决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教育领域发展中的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在研究后期要及时将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应用于实践当中,促进师范生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深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现代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适应性改革,除了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启动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方案,组织申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之外,河南省教育部门还开展了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手抓”、培育“中原名师”、完善教师教育标准、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从总体上是符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尽管当前教师教育体系中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这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教师培养模式的转变,无疑是对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一种有效探索,这对提高当前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洪河 姚景楠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时明德.河南大学与河南师范教育[J].河南教育,2012,10

[2]王日新,蒋笃运.河南教育通史(中)[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55~56

[3]禹跃昆等.“养”好教育的“工作母机”[N].中国教育报,2016,3(1)

[4]曲大富.实用教育全书(上)[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9

[5]曹丽君.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素养教育篇8

在新课改教学改革的实施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在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革新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规定,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科学的教学为工作新规范,严格贯彻高职教学理念,以培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基础。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高职教育的科学性,素质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创新,突出素质教育新方法,找到有效的对策完善教学。

(一)健全科学有效的与高职院校学生相适应的艺术素养教育制度

顾名思义,艺术素养是一个人从内心散发的,对艺术内涵的深层次了解,可以将其归纳为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和认知,通过这些感受来鉴别欣赏艺术作品,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并将这种艺术感染力、感受力,。自觉的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之中,以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一种素养。想要切实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学生,就一定要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体系,首先要建立科学、规范而又完整的艺术课程教学体系,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文化素质相适应,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计划,并组织开设新形式选修艺术课程,合理设置艺术素养教育门类,并利用学分制方式开展测评,完善评价策略,将艺术课程的全面性向外扩展。

(二)结合高职院校的真实情况完善教学内容

我国高职院校是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战场,其最主要的任务在于培养高素质、全面型人才。相对于许多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的艺术门类不够健全,理工类的高职院校尤其如此。另外,艺术类学生教学开设的教学课时也较短,不利于长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各大高职院校必须完善教学内容,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方针。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来说文化成绩偏低,对艺术的认知与理解更是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按照学生艺术水平和素养的高低,分出初级、中级、高级班。既避免了老师备课中对知识“难与易”的纠结选择,又保护了学生对艺术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三)建立符合高职院校条件且多样的校内外艺术素养教育及交流平台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艺术素养教育,不仅仅是课堂的单一教育,在学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建立多样的教育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校园文化是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充分重视校园博物馆、艺术馆的建设,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方式向所有学生传播优秀的文化与艺术。同时,加强校园的艺术环境建设,除了校园的绿化、净化外,可多采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美化、艺术化校园。建立健全艺术素养教育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对于理工类院校来说,在要求学生完成专业的技能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选修至少一门艺术类公选课程,使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结语

素养教育篇9

(一)教育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大学生漠视生命,道德缺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犯罪现象越来越多,我们需要不断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低素质现象的发生。通过反思,不难发现,大学生素质直接与人文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目前学校缺乏对大学生的人文旭阳教育,忽视健全心理素质。当前教育逐渐呈现出功利化的取向,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眼里只有自己,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的脆弱心理和极端,根本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缺乏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

就目前情况分析,绝大多数的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比较缺乏,一些理科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只能通过应付学分,对自身的人文修养根本没有作用,其教育也是脱离实践,根本不能提高其礼仪素质。很多学生缺乏礼仪修养与人文素质的知识沉淀,没有基本的书写、表达的技能,更缺乏用人文知识进行实践、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前人的传统美德进行了解和无法深入,根本没有系统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哲学思想进行指导,导致当代大学生缺乏高尚、积极的爱好与习惯,精神虚无,再加上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严重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的功德意识。

(三)当代社会风气的影响

当代社会,是一个自由言论的时代,整个社会情绪浮躁、眼球文化非常流行。当代大学生无论美丑、是否符合公众的秩序,只要有利于炒作,就可以引起人们的围观,红极一时。这种浮躁的情绪,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中国传统的美德不能被人们所借用。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表现初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自负、表现出来的行为也被人们哗众取宠。比如在一次歌唱比赛的选秀节目中,一些大学生五音不全的参加歌唱比赛成为实力明星的行为,让人们不断感慨当代大学生的想法。当代社会传媒的影响可能直接影响了思想和文化的沉淀,对大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根本没有一点帮助。

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措施

(一)改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当代大学生对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充满热情与期待,渴望通过加强人文素质修养来不断提升自我的礼仪素质水平。因此,学校应该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更新教育理念,转变人文素质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渠道来源,不断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方法等方式,强化对当代大学生身心成长起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礼仪素养教育。在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方面上,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礼仪素养的转变,采用互动教育的模式,大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水平。

(二)营造校园人文文化氛围,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在营造校园人文文化氛围的同时,充分考虑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统一规划并突出其重点,把握校园文化的主流,并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和档次,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生活活泼的校园文化,尤其是在注重开展深收到广大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挖掘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其次,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承载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中分门别类的专业教学,在办学中形成的校园环境作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文化背景,对大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

教师能给学生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教师的学识不仅仅包括其在专业课研究上的深度与广度,其中还包括对人文精神和礼仪素养的深刻理解,对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折射出来的社会文化价值,审美情感,都可以在培养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参照作用。教师要多读书,研究社会,与时俱进,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思想深度、文化水平和人生经验要高于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品位,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初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建立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大大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取人类优秀文明的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是非常关键的。

三、结语

素养教育篇10

【关键词】个性培养,素质教育,关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可见,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要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的综合素质是每一公民个性的整合,故素质与个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开展的形势下,理清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对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主席曾说:“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础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可见,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已迫在眉睫。21世纪人类将从工业化进入信息、知识化社会,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面向新世纪的高规格的人才需求向教育界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必须改革一切不适应培养新人才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从人与社会的需要出发研究教育改革的最佳途径,经过实践证明,这个最佳途径便是素质教育。

何为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已对此作出科学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在对怎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中,还强调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求得青少年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就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把人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基础。那么,这和个性培养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谓个性,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它是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性。可见,个性不是先天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个性不仅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而且还是社会关系的主体。因此,考察个性应从考察人的社会性、社会行为入手。

人的发展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若干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素的有机结合体。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上是相近的,这是人的共性。由于每个人在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的千差万别,反映在教育效果上具有一定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个性。素质就是这样一个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在这一对矛盾中,个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此,素质教育与个性培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个性培养包含在素质教育之中;另一方面,素质教育通过个性培养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差别、泯灭个性,恰恰相反,素质教育要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鼓励个性的发展。当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之后,也就能够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去全面提高基本素质,从而去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素质教育与个性培养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素质教育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它包括培养良好的个性;纠正偏差的个性;使个性适应社会的发展

良好的个性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才能实现。良好的个性素质一旦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在各种外在条件的影响下,人的某些个性素质还会发生突变。因此,培养良好的个性素质就必须包括不断强化的过程。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强,此时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

由于人的个性是自身的动机、兴趣、理想、能力、气质、性格,及来自家庭、社会、周围环境的影响等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受教育者不仅能形成良好的个性,也可能形成不良的个性。因此,在培养强化良好个性素质的同时,对不良个性素质的改造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就贯穿着这种个性的培养强化、预防改造,最终达到塑造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的理想目标。

由于人是社会的产物,个人的发展是在社会和集体中实现的,所以人的个性必须以社会为依托并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之中。个性培养是人类开发自身潜能和创造美好未来的需要,个性培养的结果将以民族素质的提高去推动社会进步并使社会充满活力和希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

2.个性培养能使素质教育获得多姿多彩的体现

我们如果能在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培养、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能充分发挥他们潜能的领域,那必将焕发出他们无穷的创造力。有这样一个令人惊醒的事实,足以说明上述道理:武汉有个舟舟,他生下来就不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从相貌上看他明显地带有那种弱智儿童的特殊性,他智力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有一天当他站在舞台上,从容、潇洒、成功地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时,人们震惊了。在这以前,谁能相信,一首首有十几个声部、几十种乐器、节拍复杂的交响乐曲能在一位智障少年的指挥棒下如此美妙地流淌,可是这也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舟舟没有上学,他总是被爸爸带去上班。爸爸在乐团工作,舟舟也就在音乐的熏陶下逐渐成长。舟舟的父母不知道他有什么培养前途,只是偶然地、无意地给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接触音乐的机会。这使他的才能潜质得以开发,使他的音乐才能得到超越性的发展,舟舟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舟舟现象”虽然只是一个成功的特例,但它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一个人只要得到对他最适合的教育,他的才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他就可能成为人才。智力上残缺的孩子都能成功,那些智力健全的孩子就更应该成才。由此看来,个性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塑造21世纪具有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未来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活跃性和科学性决定了它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充分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及早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既便于他们将来找到最能发挥其聪明才智的职业,也能使社会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所有成员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民族也必将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一些人看来,坚持全面发展就不能强调培养个性;强调培养个性就是否定全面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性主要是指人的心理面貌,而人的全面发展除心理面貌之外,还包括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应当是包含关系。个性培养的最终结果必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结果也必将有利于个性人才的涌现。

可见,个性教育是一条全面发挥基础教育功能,尽快提高学生素质乃至社会公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张扬个性,才能创新,才有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将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