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十篇

时间:2023-04-09 12:52:33

高中历史课

高中历史课篇1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史料;史书典籍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主要的就是教学内容单一,可用的历史教材也比较单一。现在我国的基础教学大多是围绕考试来进行的,主要是为了升学。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就更加是如此了。课堂教学都比较单一乏味,都是比较枯燥。在长期以来都是教师进行讲解现在的教学多是为考试服务,历史课同样也不例外。学生可以使用的教材比较单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在台上讲解,然后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长期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慢慢的学生会越来也反感对历史的学习,缺乏对于历史课程的研究以及学习的兴趣。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现代科技技术已经引入到了校园教育中来,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模式还没有和现代技术接轨,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这不仅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进程,影响教学质量。

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历史学科被忽视是常见的事情,很多人认为历史学科是一门副科,应当先把语数外等主科学好。但是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学科、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表面,还要学习历史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而现如今的历史教育方式,仅仅只是为了高考服务,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久而久之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历史知识需要背诵,而对于其它的不在关注。

二、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具体高效教学方法

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上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对于在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中,教师要保证学生在学习时要对相关的历史知识清楚明白的了解,不能知识知道表面。教师在对一个知识点讲解的时候要从相应的历史背景开始,综合的分析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意义等对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任务做一个全面的了解。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外,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除了课本以外,多阅读相关的历史速记,现在历史考试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很多是课本以外的史料,但是考察的知识点是学习国的,用到的史料是从来就没有过的,很多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类似的材料,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心慌,不知道考察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多进行一些拓展,多阅读一些和历史相关的史书典籍,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

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办法就是用好图文史料。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提供了新教材。新的历史教材里有更多的史料,而且图文并茂,整体的可读性比以前的教材强很多,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在其它方面对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教对于历史教材的讲解要从史料的学习,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学习历史,评价历史人物,更好的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帮助学生从历史教材的史料中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积极的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还要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比较、概括、解释,让学生能够清楚明了所学历史的脉络。所以说历史教师要在新的历史教材下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在给学生选择史料的时候要根据课本上原有的史料,再进行有机的整合。在运用史料设计问题的同时要注意难度。要遵循有简单到困难的一般性原则。这样可以兼顾到不同阶段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讨论和学习的空间。历史资料运用的恰当,不仅仅是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还是学生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好办法。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学习效率。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要有很大的转变,让学生思维得到启发,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新课程标准下,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新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比如说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收集到更多的和历史相关的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到历史知识的同时更能够让学生拓展到课堂上的历史知识以外的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知识网络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与自主交流,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高中历史课篇2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探究式学习;教师教育

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倡导把学科知识融人生活主题。大学与中学的历史教学在培养目标、方向、教学任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它们之间如何接轨形成系统培养的链条体系,各自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师范毕业生需要具备哪些教学理念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

一、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与创新实践

1.如何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过去性”,要搞清作为“知识本体”历史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一些学者认为史实是史学的基础,不要急于让学生探讨什么而应当先搞清是什么。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大声疾呼要减轻学生负担,重点考查学生历史认识的能力,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谁更符合中学生的实际呢?事物都是辩证的,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则是凝固的现实,霍布斯鲍姆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了一个连续体,所有人类和所有社会都根源于过去。要明确现实社会的历史支撑点,只有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才能理解过去。由于历史本身不可重复性的特点,人们要理解历史,就必须在学习时做到“神入”历史,“只有站在特定环境和角度去思考,才有资格去评说历史”囝,才能形成真正的历史认同感。钱钟书先生讲“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事,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人情合理”。提醒人们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要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情景中加以体验、理解与研究。西方批判历史哲学思想的代表克罗齐、柯林武德等人也持此观点。

正因为历史是不可重复的过去这一特点,使历史情景的营造,无论在传统历史教学还是在新课改中,都被充分肯定并加以提倡。用这种必要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这已成为创新型历史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要搞清楚作为“历史事件”的相关细节与情节,历史教育不能没有故事的描述,不能没有人物的刻画,不能没有场面的呈现,不能没有史料的支撑。但是,强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切不可走入误区,刻意追求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曲解历史情感教育的内涵。必须把握营造历史情景的有效性和适度性原则,在实施中注意准确性和针对性,使历史情景的营造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题。营造情景本身并不是目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是其真正的目标,历史情景一旦脱离主题,极有可能破坏整个教学目标的落实。

2.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

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创造情境,使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加深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历史知识的认识。有的老师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就完全可以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把新课改反对死记硬背看作是反对记忆和背诵。这也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并没有否定也不可能否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的记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离开了基础知识谈能力,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根曾指出,历史是关于记忆的学问。课堂教学不能淡化历史知识的传授,要避免出现课堂精彩、考场无奈的现象。

历史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论从史出”和“史由证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材料筛选的典型性和适度性。一般材料的故事性越强,越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但材料的故事性应服从历史真实性,不能选择没有史实依据的“野史”“传奇”之类的材料,教师首先要注意考证材料,鉴别真伪;同时,“历史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学生与前人在思想上的交流、认知上的切磋、感情上的交融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塑造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历史的过程不只是一个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重新体验过去和向往未来的过程。所以,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感悟历史,体会前人的行为动机,重演前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塑造自我。

二、中学历史新课改对学与教的挑战

1.正确处理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与学生自身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十分注重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性活动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一节课是否具有创新性的重要标志。但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历史教学)2008年第23期中,刊登了苏海老师的文章《学会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历史》,阐述了自己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新尝试。文中揭示了形式主义探究学习的弊端:学生的观点多是照搬看到的历史书,教师则是依据教材和教参,所谓“探究”的背后无非是几本书在打架。看后确实发人深省,形式主义的探究式学习并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随后苏老师给探究式学习的目标做出了自己的定位,即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学家的历史认识培养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体验研究历史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太平天国洪秀全其人”展开探讨,并开列了一些研究书目,之后提出了五个探究性的问题。就普遍意义看,笔者认为相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以及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个定位未免有些过高。让中学生去阅读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纲》、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上册等书籍,然后要他们回答出史学家们各执己见的依据,是史料、传统观念还是某种历史哲学,以及历史撰述、研究方法的相对性等。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历史哲学、历史主义、逻辑学等一些概念,在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一套培养程式,如果让中学生去实践,去分析、理解不免有些勉为其难。当然,这种探究式学习的初衷是好的,让学生们感受到历史不仅仅是用于背记,而是用于研究,要他们学会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历史。只是将中学历史教学演化为历史的研究,学生在课下可能要去做很多的资料查寻、辨析工作,确实会给负担日重的学生造成不小的压力,难免他们会有这比写作文、做数学题还要复杂的感慨。提倡探究式学习,强调“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在课堂中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形成问题讨论和探究的氛围,这是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境界。教师还要以务实的心态来对待课堂问题,做到所提问题的具体性、基础性和可操作性,才更能彰显问题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作用。

2.正确处理历史教师自身知识的专与博的关系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其首先要掌握的是历史本学科知识,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础,尤其是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呈现出专业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历史教师的知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这单一学科范畴,而应向哲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使自己拥有广泛的学科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起多元的知识结构。这需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如梁任公所言,对于读书一事,“专精同涉猎,两不可少。有一专长,又有充分常识,最佳。大概一人功力,以十之七八,做专精的功夫,选定局部研究,练习搜罗材料,判断真伪,抉择取舍;以十之二三,做涉猎的功夫,随便听讲,随便读书,随意谈话。如此做去,极其有益”。一个历史教师,光有常识没有专长,不能深入显出,只有专长常识不足,也难以触类旁通。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历史知识、理论素养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厚的知识积淀有助于教师从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现实联系来理解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它是教师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基础和保障。这需要深厚的积累,广采博览,持之以恒。诚如陶渊明讲: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三、高师历史教学如何应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1.加强高校历史教师对中学一线教学的了解

《历史教学》2008年第23期,刊登了任世江教授《与美国历史教学的短暂接触》一文,谈到在美国,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之间不存在鸿沟,共同研讨教学问题已经成为传统。而这一现象在我们国家出现的几率却很小,实际上不是我们没有这个需要和要求。前不久廊坊师范学院承担了一项省级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的任务,在他们的结业论文答辩中,当你真正的和中学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坐到了一起,才发现他们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很多也是我们存在的一些困惑,面对新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怎样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有效地实施教学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其中既有中学历史教学与大学历史教学的对接问题,使学生的历史教育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形成完美的知识与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工作母机,树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关系到来来教师的培养目标与方向,决定他们能不能满足新课改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能不能胜任对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工作岗位。因此,中学历史教师与师范院校历史教师之间的深入接触与交往,共同研究与提高,不仅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作为高校历史教师一定要对中学一线历史教学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认识,这种彼此的交流与沟通,会使双方都受益。

宏观上讲,谋求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高师教育首先要强化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观念,改变那种脱离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而封闭运行的状况。师范院校必须深入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带来的诸如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等问题;研究未来的中学教师,在大学里要学些什么知识,培养哪些素质,依据研究成果重新设计学生的未来。

2.按照中学课改的要求加强对师范生研究性学习的培养

传统课程教学的一个弊端就是习惯于从教育者的理想出发,强调社会对人的一般性要求,“规定要教给学生什么,必须让学生知道什么,而不考虑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以及个性与差异”闱。在高校的历史课上,一般都是老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宣讲,历史是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而不是由学生自己去追踪、探求。学习期间他们很少去接触第一手的史料,其历史知识都是由老师或教材转述给他们,学生对历史认识始终有隔膜感。他们感受不到历史是鲜活的,历史的认识论又是相对的,缺乏查找和阅读史料的能力,缺少分析、梳理、辩论的能力,难具广阔的历史视角,没有自己的历史见解。学生最终获得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仅仅是“知道”而不是“感悟”。

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高校自身。对基础教育缺乏实质性关注,导致职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倡导教师参与研究的背景下,高师教育并没有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整体上依然是我行我素,在培养目标上仍旧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对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将“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排斥在教师培养的系统之外。对师范生的科研经历与能力的调查显示,41.45%的学生未有任何形式的研究经历,44.27%的学生从来没有与老师探讨过学术问题。经常主动写论文的只占8.33%,51.04%的学生只是在老师布置时才写。培养“研究型”教师必须摒弃那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一道共同参加知识的构建。建立起适应“研究型”教师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

3.培养师范生拥有现代的教学理念与意识

高中历史课篇3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乡土历史资源 整合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面临新的挑战和调整。思考最多、讨论最激烈的课题是什么样的历史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古人有言:“人有爱乡心而后有爱国心,不能爱乡而言爱国者,是谰语也。”一位教育家说过:测量一个人的爱国心,得首先看他是否爱自己的妈妈。假如一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能真诚地爱,很难想象他会爱自己的故乡和家邦。同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乡都漠不关心,也就很难想象他会对国家怀有责任心。

一、挖掘并运用乡土史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大河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因为它描述的是发生在学生生活的地方的历史,学生最感亲切,感染力也强。利用乡土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进而热爱家乡,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昆山膏腴沃野、物产丰饶,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自古就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捷的水陆交通成为商贾往来之地,并曾盛极一时。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石器时代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历朝历代都孕育出众多的名士鸿儒,润、归有光、魏良辅、顾炎武等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存,那句家喻户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至理名言,至今仍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对昆山乡土历史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了解昆山辉煌的历史,增强对家乡的热爱,进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能使学生树立革命乐观主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从而形成科学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有利于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乡土史是和学生生长和生活的地区紧密相关的,他们对于有关故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以至山水草木等,都有着特殊的、浓厚的情感。对此,学生必然会有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这样,教师在教授涉及家乡的史事时,学生就会有一种亲切感。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乡土教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

乡土材料的运用,使学生易于形成历史表象,进而形成历史概念。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变化、往往是同知觉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地区比较熟悉,而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乡土史料与学生耳闻目睹的环境有关,这样学生的脑海里就容易形成较清晰的历史表象,塑造出较为生动的历史形象,并使一些书本上抽象的概念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具体的感受和验证,这样有助于历史概念的形成。

乡土史的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完成中学历史教学的各项任务,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活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培养学生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乡土历史的教学,可以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只要历史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充分利用这样的条件,就能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例如,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历史实物和图片,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历史遗址和历史博物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通过亲身观察,了解到历史的真实情况,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过程,体会到历史与现今的区别和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关的乡土史料,进行具体而形象的讲述,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乡土史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由于乡土史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因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培养和训练,特别是通过组织学生对本地区周围乡土史料和史迹的搜集调查、访问参观,通过组织学生对本地区出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座谈讨论及出版专刊、墙报等活动,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国外和国内的经验表明,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地参与教学活动,各方面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二、整合乡土资源的策略

乡土史对学生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日益重视历史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充分利用服务的。通过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它变成学生的学习资源,这就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教会学生开发、利用、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筛选、运用各种信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进行专题研究与讨论。

对于高中生来说,会学习(指终身学习的能力)、会思索、会研究(指了解基本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应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不懂得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不会查资料,不会分析、解决问题,不会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缺乏基本的训练,而且“唯上、唯书”的倾向十分严重。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我们把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落脚点放在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上。针对乡土历史中某一典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教师可选择大众关注的热点作为主题,指导学生围绕主题确定论点,收集材料进行准备,在讨论中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请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和评点。

(二)开展读书、读报和演讲活动。

首先教师要精选与家乡相关的古诗词、历史文学作品和报刊组织学生阅读。然后在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及社会生活,并进行重组、整理、加工,形成一种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理解的形式,最后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演讲。

(三)利用寒暑假及“五一”、“国庆”长假,指导学生对家乡旅游景区的人文景观进行实地考察。

结合教学内容参观相关历史文物及历史遗迹或调查、搜集、整理家乡历史变迁的相关资料,参观名人故居、名胜古迹、历史博物馆等,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注重应用的意识。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为乡土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丰厚的教学资源。

(四)开展乡土历史日活动。

高中历史课篇4

关键词: 高中历史活动课 “一标多本” 分类比较

新课标实施后,高中历史推行“一标多本”,目前已经出版了几套全日制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其中包括“人教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岳麓版”,由曹大为、赵世瑜任总主编,岳麓书社出版发行;“人民版”,朱汉国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大象版”,王亚民主编,大象出版社出版发行。江苏地区使用“人民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虽然教材的大体内容一致,但在细节的处理上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在《普通高中历史中学课程标准》中,每个专题后都给了明确的教学活动建议,但各版本教材在执行过程中仍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因为现通行的版本中“大象版”使用范围相对较小,所以我挑选使用范围相对较广的“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三个版本的教材,对必修部分的历史活动课进行栏目名称、课时数、内容结构、课题的比较分析。

历史活动课的栏目名称是最先呈现在师生面前,直观反映活动内容的版块。鉴于它地位的特殊,该版块的设计追求的是简明扼要,同时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综合这些因素,在“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这三种教材中,就栏目名称这一项进行比较。从简明扼要这点出发:三个版本教材做得都很不错,都做到了用简练的语言呈现活动名称。从吸引学生这点来看:“人教版”的栏目名称数量最少,相应地给学生的选择面也就最小,这会影响学生对于历史活动课的心理预期;“人民版”的栏目名称数量是三个版本中最多的,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选择面,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人民版”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和拥有的教学时间与其他两个版本是一致的,因而实际情况要完成如此多样的栏目,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挑战;“岳麓版”的栏目名称数量较为适中,也呈现了若干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兼顾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实际教学的可操作性。我认为在栏目名称设计方面,“岳麓版”有较明显的优势。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对必修1―必修3都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其中针对必修1内容提出了8条,必修2提出了10条,必修3提出了6条。这些教学活动建议的内容需要在教材编写中得到体现,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设置教学课文后的探究活动问题;二是设置活动课。在“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这三种教材中,历史活动课课时数最多的是“人民版”,最少的为“人教版”,“岳麓版”的数量居中,但不能仅凭这点就得出“人教版”教学活动少的结论,由于我未对三个版本中的课文后探究活动问题数量进行调查,此问题就不再展开。在历史活动课栏目的分布问题上,“人教版”和“岳麓版”采用的是穿插在教学课文中,“人民版”是附在教材最后。从教材的使用和历史活动课地位的体现这些角度看,“人教版”和“岳麓版”的这种编排方式更为合理,既能与教学课文进行很好的呼应,又能体现活动课与教学课同等的地位。相比之下,尽管“人民版”安排的课时数最多,但孤立于教材主体之外的历史活动课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非正式的错觉,也不利于活动课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历史活动课的内容结构最主要的功能是向师生提供活动课程序的指导,给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供帮助,让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也能形成自己严谨的研究结构,既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又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即使历史活动课有很强的自主性,内容结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三个版本中,“人教版”、“人民版”的内容结构呈现较为完整,虽然整体风格偏保守、难度不大、创新性不强,但更有利于高中生的使用。“岳麓版”的内容结构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但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要照顾整体的可行性,相对抽象,会给部分学生的参与造成困难。

与老教材相比,三个版本的教材都增加了活动课文的比重。新教材在经过几番修订之后,历史活动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明显调整。在“人教版”新课程的第一个版本中,必修教材中活动课的安排为:必修1第三单元活动课《从1913年的一份问卷测试谈起――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侧重培养学生历史地分析、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第四单元活动课《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尝试自编教材》尝试自编教材,学生在自编历史教材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识别历史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和研究历史的能力等;必修2第八单元《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讨论》;必修3第八单元《走近历史文化名人――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这些内容都在修订版中被取消,新的修订版留下的活动课都是难度适中、易于实践又能达到课标要求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上,三个版本的差别就如同它们不同的教材编写风格:“人教版”有传统优势,紧扣课程标准,继承原有教材的传统,结构实用简便,叙述平和通俗,由此给学生带来了老套古板新鲜度不够的感觉。虽然难度不大,但不易吸引学生;“人民版”叙述生动、精彩,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适应性广,形式活泼,重视“以史为鉴”功能,在内容编排上时代感强,注重情感、态度养成。但教学目标难度要适当下降,内容需要精简,目标的落实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岳麓版”注重以“人”为本,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增长智慧,提高修养,深刻认识社会,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并创意大胆活泼,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确定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以样题进行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议的示范,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要营造和谐氛围,以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以对话调动探究的欲望。总体上“岳麓版”创新力度大,思维性、开放性、活动性强,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问题是教材难度过大,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很大的挑战。①

综述所述:“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实验教材的活动课文都能注意与相关教学课文联系,是教学课文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活动课中所提示的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丰富多彩,密切联系时代的热点问题,并注意到高中历史学习的特点,侧重内容的拓展更趋于理性,更注重内容本身,与初中的活动课有所区别。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课时的增加和活动内容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合作交往的意识和精神,并获得探究历史过程与方法的体验。②

注释:

①吕准能.新变革新教材新感觉――四套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管窥.新课程,2007,(7).

②姚锦祥.不同版本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结构体系与表述方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5).

参考文献:

[1]王薇编.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朱汉国著.历史课标(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历史课篇5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微课程的概念、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运用适合学生的微课程,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程是指围绕教学大纲或某个知识点,通过视频的形式开展的相应课程教学活动,一般不超过10分钟。由于微课程是基于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短时间内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特定的讲解与分析,因而微课程的内容往往为点状分散式的,因此教师要对微课程进行解读分析、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结构。 

二、微课程的作用 

1.引导学生了解课程、解读教材。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微课程常常被用于导入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了解课程、解读教材。对此,历史教师在课前可播放一段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理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微课程,串联历史重难点知识,构建知识脉络,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有机结合现代教学手段与高中历史教学。 

教师可利用微课程将现代教学手段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减轻教学负担,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在当今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个教师往往要教多个班级,教学内容的重复很容易使教师产生厌倦情绪。对此,教师可在各个班级播放教学视频,减轻授课负担,节省出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另外,微课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知识。 

三、微课程的设计及运用 

要想运用好微课程,教师就要在微课程的设计方面多花心思。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入趣味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对此,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结合教学内容。 

在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历史学科特点,重视教学重难点知识。对此,教师要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辨别哪些知识可以简单讲解、哪些知识需要具体讲解。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内容,如分析有争议的历史问题,不能用于制作微课程。 

因此,在微课程的设计中,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 

2.加强互动。 

制作微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在微课程的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引入历史教学内容,还要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地爱上历史学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 

3.提高微课程的质量。 

微课程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共同努力,提高微课程的质量。对此,学校应该完善相关硬件设施,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来提高视频质量;教师应该学习微课程制作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课篇6

对中学历史任课教师而言,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首先要仔细研读中学历史相关教材和课程指标,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安排的课堂数量制定出一个详细而周全的课程计划,计划中不仅包括课堂内容还包括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等等。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计划有不合理之处,要及时的与其他教师和学生们做好沟通,积极听取其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而极大地提高上课的效率。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性的,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兴趣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枯燥乏味的讲解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而增强学生的参与互动性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到欧洲的“文艺复兴”部分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并将整理好的资料以小组形式展现出来,全面了解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社会背景、代表人物、社会成果等方面的知识,我还自己准备了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作品,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享莎士比亚笔下的灵动。而学习宗教的相关知识时,我结合本地的宗教文化为学生讲解了不同地区的不同宗教文化和信仰。另外,还要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视、录音机等都可能出现在我的课堂上,有需要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等,让学生们体会知识的博大。历史是具体而生动的,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历史的“过去性”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因此,历史教学只靠语言、粉笔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多种教学手段的补充和融合。如,在学习“二战”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将学生拉回到那个特定的时期,体会到二战时期士兵和百姓的悲苦,如著名电影《极地重生》就是讲述了一名战俘被德军关押在西伯利亚无人区,他在集中营一人的帮助下,成功逃出,途经俄国、蒙古、中国、欧洲多国,最后回到家乡的故事,增强学生对于二战的深入性思考。

(三)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历史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消除学生对于历史的距离感。具体说来,中学历史教师要随时关注热点新闻,尤其是能够与历史知识相联系的社会热点,并将热点新闻中的历史知识挖掘出来,作为历史课堂提问的问题,增强高中历史课堂的时代性。比如,问题可以涉及很多相关历史问题。又如,在学习《英国的制度创新》时,可以结合去年威廉王子大婚这一热点话题为导火索,设置英国政治制度的相关问题,加强学生对英国制度创新的理解,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形成过程等等。

(四)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

高中历史课篇7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

    课堂教学环境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走进历史的发展进程,置身于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如在教学《抗日战争》一课时,教师通过即兴演唱《大刀进行曲》,把学生引入到如火如荼的战争场面,然后,要求学生就歌词中的有关信息材料“鬼子”、“抗战”、“东北义勇军”、“全国爱国同胞”、“军民团结”等词语思考:这是一副什么战争场面?学生通过歌词提供的信息确定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中国的民族战争。接着,教师因势利导进行分析并提出:“这节课我们将参与到七十一年前抗击日寇侵略中国的民族战争中去,让我们通过这场残酷的战争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与罪行,从抗日战争的艰难历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喜悦中去认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热情讴歌中国军民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民族意志。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一起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经过精心的设计教学情境,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次对话,激荡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在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对话中,唤醒了自我,激发了感觉,调动了情感,孕育了兴趣。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一种鲜活的生活。良好的教学情境设置可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能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密切师生关系,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要求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因此,历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课时,设计了师生交流合作的课题: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苏俄十月革命时面临的严重的缺粮情况,让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又是如何克服这一困难的?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引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内容、特点和评价。接着,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交流: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是否依然适应苏俄的发展?通过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指出战时共产主义不再适应苏俄的发展,这时苏俄又制订了新的政策,即新经济政策。然后,对新经济政策内容、特点、评价通过互动完成。这样的教学环节活跃了学生思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进行合作学习,使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把学生根据需要或要求分成特色小组,在合作学习的进程中,随着不同程度的交往和相互配合、相互帮助,集体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备的素质。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实践证明,平等、民主、开放的新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意味着主体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是学生良好情绪的解发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励者;同学之间成为帮助者、合作者,师生、生生均成为学习的朋友。

    三、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支柱。课堂教学中,对涉及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应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的分析,关注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讨论课、辩证课、演讲比赛、历史展览等方式,再现历史人物的英雄形象以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辩证的分析肯定他们为民族、为国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培养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贯穿于历史教学始终,贯穿于学生的一生之中。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课堂教学必须把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的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的耻辱”的爱国主义精髓渗透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

高中历史课篇8

关键词:历史课堂 激活 主体 思维 实践 讨论

在江苏实施新课程、新高考模式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应试教育和单一教学目标还在流行,因为这种方式很具有短期效应,对于我们急功近利的追求,容易把学生培养成读书、考试的机器,而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效应。如何有利于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真正的成人成才,这才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坚持、不懈追求、孜孜奋斗的方向。笔者长期在高中历史教学岗位上,进行了一些实践性探索,认为高中历史课堂的“五激活”方法较为可行,请同行们指导、指正。

一、激活主体

历史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活动过多,会使教学过程形成单向控制,使课堂成为填塞知识的场所,把学生的头脑变成灌注知识的容器,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迷失了自我,学习效果没有不差的道理。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大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激活主体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激活主体的实践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明确主体性学习的意义,使学生确立主体性意识。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心理状态。我们认为,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示其主体作用,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他们充分张扬其个性,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把历史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

二、激活思维

在具体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我们可以将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点借用一定的手段具体化、形象化、感情化。就是说,通过我们教师的行为,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活”起来。比如:讲鸦片战争影响的时候,讲到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比较复杂,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图示来显示其关系,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用数学上的交集来显示,增加同学们思维上的直观性。让同学们认识到政治和经济是相对独立的,但又紧紧交织在一起,所以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理解要抛弃两种错误观点:第一,中国社会变成一半是半殖民地—半是半封建社会。第二,中国社会变成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社会。教师要引导同学不能把两者截然地分开,同学们就会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情绪活跃。还可以继续激发,放飞思绪,张扬想象。就这样启发诱导,张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情绪,这节课肯定会出现一个小高潮。学生的思绪就象放飞的风筝,但线却攥在老师的手里。

三、激活比较

高中历史课堂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式是多样的。让学生多参与且主动参与到历史的教学和学习中,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行探究、自主、合作性学习。发挥学生活泼好动、求新好奇的特点,引导同学学会比较,激活比较。比如:讲古代史两宋时期的文化,让同学了解了基础知识后,结合初中历史的讲解,请同学们把宋朝人的市民生活场景剧和唐朝的“坊”、“市”放在一起比较。让同学们身临其景地领会和感受到两宋的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从中感受宋文化的繁荣和在今天生活中的影子,找出与今天的差距。学生都有表现欲,参与度高。关键在与老师的激活,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大胆地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源于历史,以史为鉴,用于实践,服务社会。学习历史要加强爱国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的情感教育,在这些方面,激活比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唐王李世民之所以有流芳百世的贞观之治,就是善于用人、敢于纳谏、虚怀若谷。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用于感化我们的同学构建今天的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以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心去融化别人的错误,那不是放纵而是原谅,在潜移默化中改正别人的错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那“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是最好的比较材料。

四、激活实践

学习历史要与现实相结合,做到社会化实用化。经世致用为现实服务,学习历史关注社会,既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又关注高考热点难点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激活实践。从古代的毁林开荒到今天的退耕还林,从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到今天的改革开放,从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到今天的全球一体化和地球村。都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从历史的悲剧中去领会和总结今天的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加快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激活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学以致用,从成就感和责任感中去增加兴趣。比如,讲解历史知识的手段可以戏剧化、生活化。讲解放战争时期滥发纸币,造成货币大量贬值。其危害性有多大?肯定钱是不起作用的,民国纸币一钱不值。国民政府滥发纸币,人民身在水生火热之中。把历史知识有机的和日常生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同学们就来了兴趣,大胆、积极地思考,效果非常好。

有时的课堂实践需要把历史和各学科间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形成知识的框架化、综合化、网络化。比如,的《沁园春·雪》里有:惜秦皇汉武,路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在讲封建帝王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一用,增加文采,活跃气氛。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灵活运用,引导促动,激活实践。

五、激活讨论

高中历史知识中的重点问题,需要强化、反复,才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此,教师可以将重点知识 设计成—些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悬念独立思考,展开课堂讨论。这类课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或与现今时世联系紧密。课前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搜集资料,事先可做提示。在课堂讨论之前,教师还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展示个性、发表独到的见解。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先提出研究性问题,学生参照资料独立思考几分钟后互相讨论,形式可以分小组,这期间教师要适时地引导话题。扣住中心逐渐深入到本质问题。讨论结束后,由各组代表回答问题,各抒己见,教师最后应及时总结,对疑难问题教师应尽力阐明正确的看法,但也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高中历史课篇9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的授课过程中,所以,要提高历史课教学的实效,导入是相当重要的,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关于高中历史课的导入问题。

一、悬念性较强的导入方法

教师设置悬念,导入新课,能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追根问底的习惯。当然,设置的悬念要和授课的内容相互照应,结构浑然一体。例如在讲述一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一课时,可这样导入新课:开始不提历史,而是板书成语“趁火打劫”在黑板上方,然后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并解释成语。学生解释成语易如反掌,但他们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历史课不讲,而讲起成语来,急待着回答。在这“玄虚”中话题一转,设问:一战后哪些国家损失惨重?有哪几个国家趁一战之火,“劫”得了哪些好处?带着这些问题,好奇的学子们积极主动地进入了课堂。

二、谈话导入法

上课伊始,教师可先通过对一个历史片段的描绘,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然后师生共同谈论熟悉的人和事,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谈话法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二种。

1.从大家熟悉的电影小说谈起,唤起他们的回忆,增强感性认识,然后导入新课学习。如《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一课就可通过对电影《林则徐》的描述来开头。现在有不少历史题材的电影,历史课中可以充分利用,来加强教学效果。

2.概括谈话法。结合教材重点,先向学生概括展示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学生们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如上《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时,可先简略介绍一下唐朝的全貌:“唐,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一个王朝,每当提到它,我们就会联想到许多动人的故事;善于纳谏的唐太宗,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乘风破浪的日本遣唐使船,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等等。它的古老文明千余年来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东方,日本至今还保留着某些唐朝风俗习惯,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这样的导语,把同学们带到了绚丽多彩的唐朝历史场景,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为学习本课和以后几课的内容打下了基础。谈话法的优点是比较自由,谈话引导,富于启发性和灵活性。

三、妙用歌曲,渲染气氛

音乐是社会的产物,许多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一首好歌曲就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巧妙地把音乐引进课堂,不仅能使学生兴奋激动,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能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获得知识。例如,在讲《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一课时,我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低沉而悲壮的歌曲很快就把学生带到国破家亡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的感情很快被激发起来,使学生对抗日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和我们是如何抗日的等问题充满了兴趣,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

四、剪辑影像资料,生动引导

在历史课教学中,通过图片或影像资料来了解历史课更加形象直观,使一些历史知识更加鲜活,因此也是教师们比较普遍使用的一种导入方式。情境的创设是否巧妙得当,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堂课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十分重视直观材料等多种形式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跃跃欲试,并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进入探究作铺垫。如在历史必修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教学时,教师先播放录像《开国大典》,再现新中国成立时的宏大情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置身新课学习的氛围,急切希望在老师带动下回顾那段光辉的岁月。

高中历史课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法

一、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1.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

2.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

1.善于设疑。“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我在人民版教材第一专题关于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做了一次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反映十分踊跃。有人争当秦始皇,有人争当李斯,还有人争当王绾及其他大臣,争着对秦朝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与否进行辩论,这种活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多方查阅材料,加深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依靠自我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着眼长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但是,在以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很多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老师交给的课题,而且学生之间对工作的分配互相推诿,有的甚至由老师动手制作,致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所以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排除一些探究的障碍,以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