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23 05:21:52

信息系统设计

信息系统设计篇1

统一消息系统(Unify Messaging System)是伴随着CTI(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和Internet电子邮件系统的融合而发展的热门应用技术。它使用统一应用平成以电子邮件系统为中心的各种不同类型应用信息的集成,即用户可以采用Internet WWW方式收发E-Mail、可以采用FAX传真机收发E-Mail、还可以采用话音方式(如电话、移动电话)收发E-Mail、E-Mail可以通过SMS短消息、BP呼机通知用户。统一信息技术适应了当前通信手段多样化的状况,使用户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用多种设备收发信息,已成为下一代网络(NGN)的过渡和重要参考技术。在UMS系统中,计费系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的技术难度较大。下面对UMS及其计费系统进行详细的讨论。

1 UMS系统概况

统一消息系统(UMS)是电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集成的产物,它使用户把各种信息(如语音信息、邮件信息、传真信息、文件信息)统一存储和管理,同时用户可以使各种通信手段(如PC、电话、移动手机、PDA、BP呼机、传真机)来使用这些信息。

作为电作级的UMS,笔者在设计中采用了NC(网络运营商)、NN(网络节点)、NE(网络企业节点)三级分布式设计。

·NC为最高级节点,即中心节点,它的覆盖范围网络运营商,包括E-Mail中心、认证中心、管理中心(含网管、计费、业务管理等),目的是完成UMS的功能,并与其它UMS完成网络运营商级的温游、业务开展、网络管理等任务。

·NN为基本节点,是中心节点下属的功能节点,它的覆盖范围是网络运营商的分支机构,完成UMS的基本功能,分散中心的流量。

·NE为附加节点,主要是满足大中型企业的UMS需求,使其利用自有的PBX,组建UMS,也是网络运营商的业务增值点,同时主系统和管理由网络运营商提供,节省了企业的投资。

三级管理方式与电信现有的电话中心交换系统、局交换系统、企业交换系统三级方式相似,方便建设和管理。

与传统的E-Mail系统不同,设计中针对电信业务的特点,提出:

(1)UID(用户ID)

采用用户ID来标识用户是通用做法,借鉴电话号码的设计,为每个用户分配了统一且唯一的ID,采用电话号码方式分配和管理。这样,使用一个号码就可以访问(包括电话、FAX、邮件等),具有Single-Number Calling的功能。电信运营商也可以分配给用户一个电话号码分配方式的ID,用户采用特服号码(如 1001)访问系统,享受UMS服务。

(2)Service Plan(服务计划)

系统中提供各种方式服务,如Web-Mail、FAX-Mail、Voice-Mail、SMS等,不同用户需求不同,服务也不同,计费方式也不一样。根据笔者提供的Service Plan设计,管理方可以制订不同的Plan,供用户选择。

(3)多级用户管理

采用运营商、业务商、企业、用户四级业务管理方式。运营商可以招募业务发展商,由业务发展商开展业务(就像业务批发)。几个业务发展商在自己范围内向企业提供服务,就如ISP向电信运营商租用线路,再向企业提供接入服务。业务商可以面对企业和个人用户。企业可以管理自己的的用户。用户可以通过管理界面设置和管理个性化信息。

统一消息系统由网络分系统、邮件分系统、UMS分系统、网络管理分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 计费系统设计

2.1 计费系统设计要求

计费系统是UM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运营商服务的综合性支撑子系统,系统主要完成计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功能。计费的内容包括:主叫、被叫、起始时间、时长、用户名、流量、访问的服务类型、访问服务的起始和结束时间等,同时要支持漫游计费和对业务发展商的计费。需满足可靠性、完备性、灵活性。

2.2 计费系统的设计

计费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和数据库子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2.2.1 数据采集子系统

数据采集子系统是计费系统的关键所在,针对UMS系统的数据来源比较复杂的特点,设计了率费采集软总线,所有数据源均通过Adapter(软件适配器)联入软总线,再按要求入数据库,以便处理。结构如图3所示。

(1)计费采集软总线

实现中采用满足J2EE的中间件来构架,具有高性能。海量伸缩性和可用性,能支持大规模的处理,能支持多种客户端,能支持多种主流的关系数据库。正如对硬件系统复杂化而导致 了总线结构的兴起,软件开发也迎来了“总线时代”。软总线结构,是指所有的功能部件以相同的方式连接在一个用来相互通信的结构性部件上。由此带来的好处是:部件的内部设计具有独立性,设计人员可以专注于部件的功能设计。由于遵从统一的通信机制,完全实现了部件通用化。在这种软件体系结构中,软件构件(主要是中间件)就像硬件的“插件”,可以随意添加和删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和伸缩能力,软总线是客户的应用建立和维护数据库的连接池,供多个客户的请求,能够共享和重用,避免了为每个连接请求重新建立新的连接。在系统运动过程中,当应用为客户的请求建立数据库的连接时,它实际上只是建立了虚拟的连接,真正的数据库连接由软总线建立和管理,并将它们和应用建立的虚拟连接联系起来。当某个连接不被使用时,该连接被标志为空闲。如果数据库连接空闲的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值,它将会被释放。应用可以从系统的多线程的处理能力获得很多好处。多线程处理能力,可以优化应用的处理性能,因为多线程机制可以充分利用多处理器的平行处理能力。开发者的应用可以运行数据库的操作如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于异步方式。异步方式的操作允许系统在提交耗时的长事务处理后,可以继续处理其它短事务

。支持应用的分割,它允许应用逻辑被分布在多个服务器上,以适应系统负载的增加。利用系统管理工具,可以将应用按照功能模块进行分割并且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2)计费采集适配器

主要提供标准接口,使各数据源的连接方便且易于扩展。IDL是一种接口定义语言,通过它实现了对象接口与对象实现分离,屏蔽了语言和系统软件带来的异构件。通过标准的IDL编译器,可生成客户端的IDLStub和服务器端的Skeleton,IDL Stub提供了访问对象服务的静态接口,而Skeleton则包含了服务对象的静态接口并负责实现与对象实现中具体方法的连接。

目前有基于iPlanet Mail Server的适配器、基于Avaya PBX的适配器、基于Nortel PBX的适配器,还可以根据标准接口开发其它适配器,以满足要求。

a)支持实时数据的采集、存贮、管理;

b)通过数据软总线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c)事件驱动、数据前推;

d)伸缩性的构架——不同的数据对象可以选择不同的适配器组件;

e)多种形式的数据共享接口,可以方便发将数据导出到其它管理系统中,如EXCEL、ODBC/JDBC数据库等。

2.2.2 数据库子系统

采集来的数据存入数据库,原始的计费源数据称为CDR(Call Detail Record),CDR数据将由计费系统处理后计费和生成帐单。

CDR数据是在UMS系统中由各数据源触发事件而产生的,大体上分为对邮件系统操作产生的CDR、对PBX操作产生的CDR、对移动设备操作产生的CDR、其它如管理操作产生的CDR。各数据源触发事件而产生的数据经相应的计费采集适配器连入软总线,再进入数据库,形成邮件CDR数据库表、PBX、CDR数据库表、移动设备CDR数据库表、其它CDR数据库表,以供数据处理子系统进行后处理,生成帐单或转入其它系统。

CDR数据基于Group Name、Group ID、Network ID(用户邮箱ID)、起始时间、终止时间等,数据足够丰富以满足计费系统对每个用户的使用周期和使用情况计费。

E-mail的操作计费:由E-mail的日志记录,包括用户访问邮箱的读写等操作。

E-mail到传真包括两种:One Call Fax和Two Call Fax。One Call Fax是UMS用户用自己的传真机通过DID或特服号连接UMS系统的邮箱,然后将邮箱中的邮件从自己的传真机上打印出来,这种情况由用户发起,是对叫号码的计费;Two Call Fax是用户指定某个传真号码,然后将UMS邮箱中的邮件或传真从被叫的号码上通过传真机打印出来。这种情况下,当用户动作完成后,UMS网关将产生基于被叫的传真号码、用户Mail-box ID、时长等CDR数据,然后计费系统可基于此CDR数据对Two Call Fax情况计费。

话音的计费:由PBX等设备经IVR服务器产生。

漫游的计费:UMS用户在漫游到相应的UMS节点(NC节点)时,拨打相应的PID或特服号,这时用户需输入自己的Mailbox ID和PIN number,这时当发的UMS节点会根据Mailbox ID中的家和地区号,将用户认证经过LDAP智能提交(LDAP referring)提交到远端用户归属地的LDA系统,然后调入远端的LDAP信息进行认证,认证后用户可以使用当地的UMS系统。其上的计费是当用户动作完成后,当地的UMS系统产生基于用户Mailbox ID(Network ID)、时长等CDR计费数据源,然后计费系统据此计费。

2.2.3 数据处理子系统

数据处理子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API接口。

数据处理模块由GUI管理配置部分、处理引擎、帐单部分组成。处理引擎按照GUI管理配置部分的计费配置要求,根据数据库子系统的数据计算出帐单到帐单部分,而帐单部分以多种形式(邮件、XML、打印)将账单出发。

系统的API接口供与其它帐务系统连接使用。

统一消息系统的计费系统体现了以下特点:

(1)系统的分层结构性:使设计层次分明,便于实施;

(2)系统的灵活性:软总线和适配器的引入,数据源可以灵活连接;

信息系统设计篇2

关键词:SOA技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一、现状

海油工程作为典型的国有企业,在近些年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工作也同步快速发展,基本与周边大多数企业情形类似,我们这里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同行或同类型企业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是当前大多数中国企业信息化现状的一个缩影,如信息孤岛、垂直应用、资源分散等,呈现出如下特点:企业业务发展较快、板块较多、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环境复杂;由于企业业务的高速发展,存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领域的管理和技术相对滞后情况;由于环境复杂,企业对信息系统管理和技术策略的推动和实现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建设和应用的水平;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和系统间的整合不够;企业信息化和业务的深入融合不够,影响信息系统价值能力的体现。

二、SOA技术

SOA,即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是在计算环境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分散的逻辑(服务)单元的一种规范。是以服务层为基础,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的架构模式,各服务可以直接被应用调用,从而有效控制系统中与软件交互的人为依赖性。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是网络飞速发展和现代企业追求高效益环境下的一种新的系统架构,将会为整个企业级软件架构设计带来巨大的影响[1]。在SOA技术架构体系中对于关键的传统MVC模式下的业务逻辑层,从逻辑设计上把业务逻辑、业务服务及业务流程松合分离开来,并在技术上实现了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建立减少了企业信息系统的投资,从架构上更能适应企业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的快速变化,最大程度上的保护了企业原有的信息资产投资,降低了软件系统对硬件资源的依赖程度,进而改变了企业信息化推进模式。

三、基于SOA思想的企业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方法

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的特点就是有一个灵活而功能强大的服务层,系统核心优势是通过整体规划公共基础应用(中间件)和专项应用,实现系统的层次化、模块化设计,最大限度优化公共软硬件资源使用,减少系统集成复杂度等。在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中,功能被设计为服务。以此为基础,构建系统的客户端、表现层、业务层、服务层、资源层等多层功能结构,并描述了会话门户、WEB服务生成、WEB服务客户端、安全管理服务等系统关键功能。企业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首先要逐步搭建起企业信息集成平台,支持现有和未来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要求,进而形成以数据仓库为核心的决策支持层、以企业信息门户为核心的信息展现层的,多层次的、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有效应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其次要建设集团统一共享的知识平台,实现知识的共享;第三是要加强现有ERP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等系统的持续优化和深度应用;此外还要建设健康安全环保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等,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作用。除了上面共性的需求外,集团级企业的各二级单位也应根据自身特点提出了个性化需求,来满足自身发展中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决策支持和风险控制的要求。企业用户提交需求后系统会自主在数据库进行检索,并且实时反馈给用户,让用户进行及时判断。数据访问层中还设计了辅助工具,利用电脑自主运行方式进行无关数据的排除,检测速度也非常快,是企业和其他单位都经常使用的系统。

四、结束语

随着SOA、大数据、云应用等IT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企业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技术不断改进公司信息系统,以更高效、高质量企业业务工作发展和变化。但要注意SOA等新技术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需要我们认真识别,综合各项技术,制定合理技术方案,有效降低新技术实施风险。

参考文献

[1]冯玉.基于SOA的山东省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信息化,2015(7):34-35.

信息系统设计篇3

酒店重要的服务性消费场所,具有休闲、餐饮、娱乐以及商务等多项服务职能。随着酒店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组织结构复杂且服务项目繁多,经营管理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信息化管理是提升酒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成为酒店经营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酒店的信息管理,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0前言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下,酒店行业呈现出激烈的竞争局面,酒店的经营与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信息技术的应用,酒店经营管理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科学、系统的进行管理。作为现代酒店管理的重要工具,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酒店经营管理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有效完善其功能,以提升酒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酒店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EEC0、HIS、CLS、Lodgistix、Opera等,目前五星级酒店使用最多的是Fidelio以及它的升级版本Opera,整个模式已基本定型,技术较成熟,功能也较齐全。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是围绕着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数据库为核心,将信息作为对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是数据加工之后得到的。在酒店经营管理当中,信息是经营决策的重要参照。分散且繁多的信息,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需要从信息来源着手,包括社会环境、市场以及酒店的管理部门等,进而采取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以获得酒店经营管理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在信息管理系统当中,遵循正确的原理和法则将相关的要素整合,形成有机的整体,并与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有机联系,进而发挥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模型基本由输入、处理、输出的功能要素组成,然后予以有效的控制,发挥各个要素的重要职能,通过系统的输入、输出、反馈以及控制,由数据转换为信息,在数据输入和信息输出的过程中完成了信息的采集、传递、储存和加工。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的使用和维护,以更好的应用于MIS当中,在酒店经营管理当中得以广泛的应用。提升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结合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包,发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重要优势,对酒店经营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2ERP在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当中的应用

应用信息技术并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在酒店信息管理的新模式当中,ERP系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能够合理调配可利用资源,为酒店的经营管理服务。在信息时代,酒店的经营管理模式必须做出适应性的转变。ERP作为一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以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EPR系统围绕其管理思想,有机结合服务器体系、数据库、图形用户晃面、4GL以及网络通讯等多项技术,整合成为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在酒店经营管理当中,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也在不断的拓展和完善,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提升酒店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在ERP系统的作用下,酒店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能够有条不紊的展开,为酒店的正常经营和运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进而凭借ERP系统高起点的硬件环境和软件开发工具,极大的提升了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在酒店信息管理新模式当中,ERP系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3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关键点

面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酒店信息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升级,在市场竞争当中赢得优势。科学、合理的进行酒店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重要的,而设计的核心和重点在数据库。作为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的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酒店管理系统的运行效果。数据库具有数据储存和业务处理等内容,其中包括数据的维护操作,应用程序处理和相关业务操作,都是通过数据库的不同层次的操作完成的,其中包括数据存储层、业务处理层和界面表示层等。这三个层次的运行操作都是围绕着数据库来展开的,数据库本身、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及操作界面都集中在这三个层次当中。更加简单便捷的应用数据库,进而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重要信息数据参考,以此作为酒店管理系统设计的基础环节。数据库设计要遵循全面和规范标准要求,以满足酒店管理系统功能性发挥。为后续程序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酒店经营管理工作能够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完成。采用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设计方法,严格按照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关键点予以执行,满足功能设计的要求,设计结构简单、数据明确的数据库,为提升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执行效率有着积极的影响。

4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拓展

目前国内五星级及以上酒店或酒店集团多应用FIDELIO或Opera(FIDELIO升级版本)进行管理,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变得更加完善,其功能也得到有效的拓展。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前台、账目以及客房管理的日常综合管理,另外还包括综合信息查询、供应链、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项内容。

4.1前台管理

客人可以通过酒店对前台管理系统了解预订信息,同时办理入住手续以及登记,都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前台管理功能予以实现。所有客人的登记信息都将输入和储存在电脑当中,进行系统管理。并根据客人的相关需要,增加房间、更换房间或是修改房间价格等多项服务,都可以通过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前台管理予以完成,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为客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2账目管理

主要针对客人的消费进行登记,为客户建立专门的账目,以便于统一进行管理,然后进行消费统计。就餐点菜、酒水消费、康体娱乐消费等等,满足消费录入需求。利用消费管理系统还可以进行提前结帐、转账、提前离店、挂账、合并、分拆帐户等等客户需求。

4.3客房管理

酒店通常将客房分为六种状态:清洁、住客、清理中、待修理、暂停服务和离店,在电脑系统以相应的图标代表。在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当中,客房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电脑中的资料进行客房,及时的进行客房的清洁、修理以及暂停服务,并将信息反馈给前台。

4.4综合信息查询

酒店管理人员对酒店的营业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利用酒店信息管理系统,以报表的形式来予以呈现。目前OPERA系统可以显示例如房态报表、来宾查询、营业日报表、日营业统计表、欠款一览表等等20余种分类报表用于酒店管理层进行分析管理,帮助经营者更好地决策,提高客房入住率,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4.5供应链

主要针对酒店营业项目当中的进货、消耗量、库存等信息都需要统一的查询和汇总,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为客房、餐饮等部门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进而保证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酒店信息管理系统供应链上,进、销、存等服务都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入库、出库、库存、供应以及调拨等工作进行细化管理,进而提升酒店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6财务管理

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管理主要涉及总帐管理、应收应付账款管理以及酒店固定资产管理,以保证酒店的资金运转流畅,为其他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7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档案管理、培训、考勤、绩效评估都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酒店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将酒店员工资料统一输入电脑,随时进行查询、修改,为培训、调职、奖励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另外,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是十分重要的,进行有权限的参数设置,以保证酒店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安全。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下,酒店经营管理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结合先进的经营理念,促进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为酒店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酒店的可持续持续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C.Jones.AssessmentandControlofSoftwareRisks.PrenticeHallPTR,1993:14—15.

[2]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清华大学出社,1998.180.180.

信息系统设计篇4

分布式设计是指医院的改变传统的集中挂号、集中划价收费、集中取药、集中检查模式,将挂号、划价收费、取药、检查分布在各楼层,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范围内完成所有的诊治工作。在医院门诊大楼的每层楼设置1~2个挂号、划价收费窗口可以比较有效地减少病人的排队时间、来回奔波的次数、滞留医院时间,极大地方便病人。分布式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务,这也是目前各家医院最流行的模式。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分布式管理和服务成为可能。通过信息系统,做到病人不动信息流动、病人不动管理流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2以病人信息为中心,以医生工作站的核心

在门诊、住院流程中,医生工作站是整个流程的核心,它是所有病人信息的会聚点和诊治指令的发出点,没有医生工作站,整个流程的信息链被切断,新型的流程无法实现。

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是密不可分的二个系统,医生工作站为电子病历生产信息,电子病历为医生工作站提供信息。医院信息系统:就是以病人信息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目标,以医生工作站为核心的完整的信息系统。

合理用药:医生开处方、下医嘱时,系统自动进行配伍禁忌检查,并对处方、医嘱的合理性进行审核,有效减少医疗差错。

病历书写是医生十分繁重的劳动,医生工作站提供了一套有效提高病历书写效率的工具--病历模板,医生只需要用鼠标点击就可完成病历书写。

病历模板提供三个层次的权限控制:个人模板、科室模板、全院模板。

医生根据三级检诊制度分为三级。一级:主任医生,对病历具有最高管理权,可以查看主治医生和经治医生编辑病历,并有电子病历的最终编辑修改权。二级:主治医生,可以查看和修改经治医生的书写的病历。三级:经治医生,负责起草和编辑修改病历。上级医生只能查看和修改本组内下级医生书写的病历,无权查看修改其他组下级医生书写的病历。当主任医生经提交病历之后,任何人都不能再修改病历。

医生工作站是一个综合平台,提供医生诊断治疗所需的各种工具和信息。因此,必须将大量的临床信息系统整合到医生工作站中,例如:医嘱处理系统、电子处方系统、病历模板工具、LIS系统、PACS系统、手术室系统等等。医生工作站只有与临床信息系统集成,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病人信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才能最有效的降低医疗差错。

电子病历(Computerized Patient Record)不是单纯的病历书写系统,而是病人在医院诊断治疗全过程的数字化记录 ,包含有首页、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病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对大量病案的分析,可以从中发现某些疾病的规律,方便医生对病人的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改进医疗技术。

电子病历的作用:①提高医疗工作效率。提高医生病历书写效率;减少护士不必要的转抄工作,降低差错概率;检查申请与结果的无纸化传递,可以加快结果的回报速度;②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并作出治疗决定的过程,实质上是依据他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判断的过程。医生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及时,判断就越准确。③加强医疗过程质量监控。传统的医疗管理主要是对结果的管理,象三日确诊率、平均住院日等,使管理滞后于医疗过程,往往是亡羊补牢。实现电子病历后,管理者可以在医疗过程中及时掌握信息、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做到防范于未然。对三日确诊、术前住院日限制的实时监控,根据病人的用药情况,自动判断是否发生了感染等。④提高管理的深度。由于拥有了详细准确的病人信息,许多手工达不到的管理内容可以实现。从电子病历提取多种衡量指标,对科室甚至是医师个人的医疗质量和效率进行自动评价,对单病种进行质量效益分析。许多手工统计不准确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象病人的抢救次数,可以从医嘱中统计出来。

3提高管理水平

3.1加强物流管理,降低营运成本

所谓零库存管理,可以用公式来表示:申请量=采购量=领用量。科室网上申请,库房定时汇总,供应商按时配送,科室当天领用。

医用耗材的零库存管理,可以节省积压资金、医院可以减少占用资金、减少人力成本、减少库存期间的损耗。

药品实行低库存管理,也可以减少大量资金占用;可以减少占用资金;低库存还带来低损耗和低管理成本。

传统的库房管理只管金额,不管数量,因此容易出现换药的漏洞。由于药品价格实行全院统一控制后,只要管准数量,就自动保证了金额相符,杜绝了管理上的漏洞。

3.2开展成本核算,实行精细化管理

3.2.1早期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动力是发奖金

但现在医院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①收入降低:药品降价、大型检查项目降价;②成本提高:人力成本、固定成本、营销成本;③利润率降低:让利、竞争性降价、一日清。

以上挑战使医院领导意识到,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医院必须由粗放式管理变为精细化管理。成本核算在企业管理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工作,医院要实现企业化管理,必须实现成本核算。

3.2.2 医院成本核算的意义

①降低成本:减少浪费、降低病人费用;②考核依据:业务科室的经济效益;③决策依据:人员配备、专科发展、设备配置;④自动预警:库存预警、成本预警、审计预警。

3.2.3成本核算分四个层面

全院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可以细化到每个医生工作量的核算。

3.2.4实现成本核算的前提是必须由全面准确的数据

成本核算的数据来源:

①业务收入数据直接从医院HIS系统中获取

例如:门诊收入从门诊收费系统获得

住院收入--住院收费系统

药品收入--门诊、住院药房系统

检验检查收入--医技系统

其它财务系统

②支出数据从相关库房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中获取

例如:药品支出--药库管理系统

材料支出--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统、物质管理系统等

设备折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由于建立了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在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自动准确地收集收入、支出信息,为开展成本核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系统设计篇5

关键词 教学系统 信息 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系统整体框架及结构划分

系统整体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信息系统整体框架设计为三层结构,Web呈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

Web呈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的具体描述如下:

(1)Web呈现层,也就是通常用户所看到的Web页面。Web呈现层主要负责把程序代码提供的功能通过页面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让用户有一种直观感受。同时,Web呈现层也是用户和服务器交互的重要接口,用户在页面上完成操作,页面把用户操作的信息提交到服务器然后进行处理并返回。

(2)业务逻辑层,是动态网页的主要功能层。业务逻辑层负责对用户的请求处理以及对用户请求的反馈。业务逻辑层不仅提供对Web呈现层处理的支持,也提供对数据库层访问的支持,它可以方便的访问数据库,完成对数据库中数据操作的请求。该系统中把所有用于对数据库的操作都封装在一个类中,这样可以在需要时方便的调用。该类的主要方法如下:

public static int DBdosql(string sql,SqlConnection Connection)

连接数据库,并执行定义的SQL语句

public static SqlDataReader DBselect(string sql,SqlConnection Connection)

连接数据库,并执行定义SQL语句,返回一个数据库读取对象。

public static DataTable DBfill(string sql,SqlConnection Connection)

连接数据库,并执行定义SQL语句,把执行SQL所得到的结果填充到一个数据集中并返回。

public static bool DBexist(string sql,SqlConnection Connection)

连接数据库,并执行查找的SQL语句,看数据库是否存在索要查找的数据。

2数据库设计

2.1系统E-R图

根据对系统所做的需求分析及模块设计,本系统设计规划出的实体有:用户实体、信息实体、文档实体。

2.2数据库的总体设计

本系统使用SQL Server 2000作为系统的数据库。根据数据库的E-R图分析,需建立三个数据表,用户表(User_Info)、信息表(Text_Info)、文档表(Document_Info)。在SQL Server 2000为系统建立数据库InfoPublish,并设置相关参数,然后建立以上所述的3个数据表。

2.3数据表设计

信息表(Text_Info)

信息表存储用户所的信息的相关信息。

信息编号为自动编号,每当有数据插入自动加一,以保证信息编号的唯一性。

3文档表(Document_Info)

信息系统设计篇6

在线模块是根据已生成的用户行为模式,以及用户实时行为,推理出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向用户推荐相关网页。由于在离线模式已经生成用户行为模式,因此在信息推荐时只需扫描一遍用户行为序列数据库,即减少了计算时间,因此效率较高。挖掘用户行为层Web语义挖掘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对Web日志和页面的语义挖掘,获取用户兴趣集,同时利用对页面结构的挖掘来辅助Web日志文件整理,提高用于挖掘的数据的质量,并结合用户行为数据计算出页面等级,用于页面推荐。二是通过获取的兴趣集进行关联分析,发现用户间兴趣偏好的规则模式。Web语义挖掘这里定义兴趣事件:I={I1,I2,…,Ij}。例如,对访问者的访问行为进行分析后得出他所感兴趣的是{篮球,足球,体育视频,跌打损伤膏},那么这整个兴趣集就是一个兴趣事件I,其中的“篮球”等就是包含在该事件中的一个兴趣项Ij,这里Ij就是表示用户兴趣的一个关键词。该阶段获取的数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生成用户行为模式,具体挖掘步骤如下:(1)首先对已生成的Web日志进行数据预处理。先进行数据清理,剔除多媒体文件、URL中包含的后缀(gif,jpg,swf等)、搜索引擎、用户访问失败记录、由GET以外方式完成的服务,以及无关日志(例如后缀为csss,map,js等文件)[15]。然后通过IP地址进行用户识别,作为产生用户行为模式的一部分,并在用户会话中,识别出用户浏览过的页面的URL,进行页面序列分析,完整URL访问路径。接下来结合Web内容的语义挖掘,构建语义日志。Web内容的语义挖掘可以通过对Web页面的语义理解,实现对Web页面的特征提取,发现Web页面之间的关联关系,达到基于Web页面内容的页面聚类。其挖掘过程是:先对页面内容进行预处理,即把页面内容转化成本体格式的背景知识,对页面中的文本信息进行语义聚类进行语义聚类,并且应用基于本体的启发式算法来将聚类特征化。基于上述陈述,可以通过K-平均值法来计算得到聚类结果,最后依据本体包含的概念来解释聚类结果,并提取解释后的结果的特征,作为其语义描述[16]。(2)数据预处理后,对描述用户操作的数据进行识别。通常与用户活动相关的操作包括:浏览、查询、下载、个人收藏、兴趣和偏好定制和商品购买等,这些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输入型操作、收藏型操作和超链接型操作。①对于输入型操作(例如:查询、偏好定制、商品购买等),可以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语义扩展,用分析后的语义信息替代原输入信息,存入日志中;②对于收藏型操作(例如:收藏该页面、复制该页面链接等),都是对本页面进行的,因此需要对该页面内容进行语义分析,通过上述Web内容的语义挖掘,获取该页面的语义描述,记录于日志中;③对于超链接型操作(例如;下载、通过本页面浏览其他页面等),同样对URL所链接的页面的内容进行语义挖掘,提取描述该页面内容的语义描述记录于日志。至此,语义日志已建立,以上处理就是对日志文件中的数据进行语义注释。(3)根据以上建立的语义日志,进行Web使用的语义挖掘。由于在Web日志中,已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过语义注释,则在使用挖掘时,链接领域本体,对用户访问过的页面的语义描述进行统一化关键词提取,例如:用户访问过的页面具有“电脑”的语义,并且“电脑”这个关键词被使用的频率高于其他与它具有语义关联的关键词,那么就以“电脑”这个关键字描述所有具有该语义描述的页面,这样可以对用户兴趣统一化描述,便于后面的关联挖掘。同时,根据以上原则,获取用户输入操作过程中生成的具有语义的信息,统一化所提取的关键字,作为用户兴趣事件的兴趣项。(4)由于在语义网中,Web的内容挖掘和结构挖掘是相互缠绕的,因此Web语义的结构挖掘是与Web内容的语义挖掘同时进行的。Web结构的语义挖掘可用于Web页面分类,从而获取不同Web页面间相似度及关联度的信息,并辅助整理Web站点服务器中的日志文件,提高用于Web使用的语义挖掘和Web内容的语义挖掘的数据的质量。同时,Web结构挖掘可以通过一个Web页面的超链接挖掘出该页面所在的网络层次。由于结构挖掘可以确定挖掘网页在该网络中的位置,并且计算链入链出数,因此可以通过对页面的结构挖掘和用户浏览行为确定网页的等级[17]。等级越高,说明其在网络中权重越高,则推荐的优先度越高。最后,根据提取出的所有关键词,整理出各个用户的兴趣事件I,用于以下关联分析。挖掘关联推荐规则本文采用FP-Growth算法,通过建立FP-tree来进行关联规则挖掘,以发现同一事件中出现的不同项的相关性达到构建用户行为模式的目的,从而形成推荐规则。首先根据以上陈述,通过Web语义挖掘,对用户行为进行首次扫描,把所有发生的兴趣项中小于支持度α,即兴趣项出现频数小于预设值α的项剔除,剩余事件为频繁项。这里为了使挖掘过程更直观,将所有表示用户兴趣的兴趣项都用符号Ij表示。假设在一次数据挖掘中所有用户的不同兴趣项共有11个,分别为I1,I2,…,I11,其中用户100(用户编号)的兴趣事件是{I6,I1,I3,I4,I7,I9,I4,I7},以此类推,用户500的兴趣事件是{I1,I6,I3,I5,I10,I7,I4,I11}。这里设支持度为α=3(该值可自设),那么只有兴趣项I6,I3,I1,I4,I7是频繁项(表中的项集无时序顺序,只是表示在一次事件行为中出现过。这里排序只是为了方便构建FP-tree,即按照项的递减支持度计数排列),得到表1,其中第三列表示频繁项集,I6,I3的频数是4,其余的频数为3。例如表1所示:接下来以Null为根节点,I6,I3(频数最大)分别为其子节点构建FP-tree。根据以上频繁项集的排列,形成事件的分支,比如第一个事件{I6,I3,I1,I4,I7}就可以构建一个分支。当为一个事件考虑增加分支时,沿共同前缀上的每个节点数加1,为跟随前缀后的项创建节点并连接,用实线表示。比如将第二个事件{I6,I1,I3,I2,I4}加到树上是,将I6,I1,I3各增加计数1,然后为{I2,I4}创建分支。创建一个项头表,以方便遍历,每个项通过一个节点链指向它在树中的出现,用虚线表示。对FP-tree的挖掘步骤如下:(1)从项头表开始挖掘;(2)沿循每个(频繁)项的链接来遍历FP-tree;(3)通过积累该项的前缀路径来形成一个条件模式基:例如包含I2的所有频繁项集中,I2的前缀有I6I3I1、I6和I3,它们出现的频数分别为1、1、1。现在要做的是在频繁项中挖掘出频繁出现的关联项集,即哪几个项在所有事件中同时出现的频数不低于3。步骤如下:(1)为条件模式基中的每一项累积计数;(2)为模式基中的频繁项构建FP-tree。例如I4的条件模式基分别为:I6I3I1∶2,和I6I3I1I2∶1,而I6I3I1I2∶1包含I6I3I1,因此I6I3I1同I4一起出现过3次,满足支持度3,因此保留,认为I6I3I1I4是频繁项集,即这4项是有关联关系的,并且它们的子集表示的项与项之间也是具有关联性的;而I6I3I1I2作为I4的前缀只出现过一次,因此认为I6I3I1I2I4不频繁,因此无关联性。按此规则可以挖掘出其他关联项集。所挖掘出的关联规则表达了用户兴趣习惯,例如频繁关联项集I6I3I1I4表示当用户对I6感兴趣,那么他就可能对I3I1I4中的任何一个感兴趣,即I3I1I4是该用户的用户关联兴趣集,也可以看做是用户的偏好路线。

生成用户行为模式层用户行为模式的生成是个性化信息推荐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模式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信息推荐质量。该模式分别包括两个部分:“个性模式”和“群体模式”。(1)“个性模式”描述的是具体用户的兴趣集,这是在对Web内容以及结构挖掘时就分析得出的,即节中所生成的用户兴趣集。由于它的产生途径,这些信息必定都是该具体用户所感兴趣的,但是这些兴趣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关系,因此单单依靠该模式是不能推理出所有用户感兴趣的信息;(2)“群体模式”则描述的是当一个用户对某一信息A感兴趣时,他可能还会对信息B、信息C等也感兴趣,这就节中根据一大群用户的兴趣偏好所分析出来的用户兴趣关联集。根据此模式,可以推理出新访问者可能感兴趣的信息,但是不能完全描述某一个具体用户所感兴趣的个性化信息。因此,只有通过结合以上两个分模式,才可以准确的推理不同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网页,实现较完全的页面推理。之后将生成用户行为模式存放入用户行为序列数据库,以便信息推荐时进行扫描。信息推荐层该层属于在线模块,推荐的网页信息不再局限于用户访问序列,而是根据包含用户行为关联规则的用户行为模式来进行页面推荐的。具体过程如下:Web服务器首先要对用户类型识别,分析是老用户(曾经访问过该页面)还是新访问者:(1)如果是新访问者,那么就根据访问者的实时行为方式,按照“Web语义挖掘层”中用户感兴趣信息的识别方法,仅针对该用户的行为,在线提取出表现新访问者兴趣的关键字,结合本体对该关键字进行语义扩展,并利用现在语义检索技术,由信息推荐引擎根据信息内容搜索相关页面,进行页面推荐。如果新访问者感兴趣的信息在已有用户行为模式中有记录,那么同时也根据用户行为模式中的关联规则向新访问者进行信息推荐,挖掘其潜在兴趣。(2)如果是注册用户或者曾经访问过该Web站点的用户,首先扫描用户行为序列数据库,根据用户行为模式由Web服务器中的推荐引擎寻找满足用户兴趣需求的页面进行推荐。之后再根据用户的实时行为进行信息推荐,步骤如上所述。在推荐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爬虫crawler自动获取网页的链接而不是网页中的详细内容,并与网络上的数据交互并进行搜索。然后与本体链接,计算数据与用户兴趣信息的相关度,从而达到为用户选取相关网页的目的。同时在web结构挖掘过程计算出的等级高的网页,将会作为优先推荐给用户的页面,如文献[18]提到的基于本体的crawling框架。进行信息推荐后,分析用户行为反应:如果用户对推荐的信息进行了阅读或相关操作,那么说明推荐信息是符合用户兴趣偏好的,原有的用户行为模式没有过时;如果用户没有选择推荐的信息而是做出了其他选择,那么说明用户兴趣有所变动,需要对用户兴趣重新分析,如果新的关联的次数超过支持度,那么要在原有的规则上重新分析用户兴趣关联规则,同时修改用户行为模式,更新推荐策略。

总结与分析

信息系统设计篇7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

前言

在进入到信息时代之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捷。伴随着计算机在人们生活及工作中广泛应用,各领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推动性作用,办公也开始逐渐向自动化趋势发展,进而让计算机信息技术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伴随着计算机在各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各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在人力资源上面的投入逐渐减少,人们能够从繁重工作中脱离出来,进而做到资源最大化利用。

1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概况

计算机管理系统是以信息管理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于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设计,所创建起来的计算机服务平台。计算机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于计算机系统资源进行高效率整合,进而根据计算机所作出的指令,找到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用户就可以根据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计算机管理人员每天都需要面对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于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数据信息在经过专业信息技术处理之后,才能够将数据信息所具有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1]。

2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

2.1程序设计编程语言设计人员在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过程中,主要应用的编程语言为c++语言。但是专业技术精湛的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并不会应用c++编程语言,主要原因是由于c++编程语言难度较高,技术人员掌握难度较高,并且c++编程语言难以灵活应用,与此同时编程语言更新速度较为缓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程度来带动系统进行运行。应用程序想要从数据库内找到针对性信息,需要利用数据引擎,所以与c++编程语言而言,PB、VB编程语言在实际应用中不仅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后期维护也十分编程[2]。2.2模块设计原理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模块设计,该设计主要就是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与动作硬件进行连接,进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将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全部发挥出来。从设计角度而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进行模块设计,主要是从纵向角度进行设计,进而满足系统所需要具有的功能。但是要是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角度而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设计就是一个横向设计过程,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能够将系统各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全部考虑在内,需要利用大量数据信息,在对于数据信息分析及处理之后,对于系统进行综合考虑,进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质量。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为,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框架及功能进行划分,各个部分所具有的功能划分明确,与此同时模块还能够独立运行。实际上可以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看成高级伺服系统,正式由于这样,计算机内系统才能够都独立存在并且运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原则,在对于系统模块换分过程中,需要利用一些专业性的划分方式,正常情况下,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具有的功能,都会构建一个专门的系统,进而保证每一个系统都拥有专业功能,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效果。根据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强度,最大程度上面保证每一个模块接头都能够简。计算机之所以会存在较多的系统,主要就是在保证每一个系统都能够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各个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于其他系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伴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有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所具有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进行研究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

3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的探究

3.1坚持创新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设建设,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设计原理也需要跟上时代步伐,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最新功能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更新升级。计算机信息系统需要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将数据库内陈旧的信息进行更替,进而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水平也需要提高,这样才能够满足时代的实际要求,积极对于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探究,进而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不断进行更新完善,始终保持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连接,将更多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应用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内。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只有做到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计算机所具有的优势,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拥有科学技术作为保证[4]。3.2重视信息安全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内子系统进行单独处理,每一个子系统都应该拥有专门的编程技术负责人员,进而保证每一个子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拥有绝对的独立性,任何子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相互并不影响,承担起自身所具有的功能。与此同时,计算机信息系统还需要具有共享性及实时分享型的特征,正常情况下,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是以网络作为前提及基础。因此,在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总体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对于信息的安全有效性关注程度。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于部分网络区域进行限制,这么设计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保证用户隐私的安全。如,用户一直是在一定范围内网络区域内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用户在脱离该网络范围之后,用户在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之前,必须进行重新登录客户端,输入用户名及密码,进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内信息的安全[5]。3.3原型设计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原型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用户在实际应用之后的感受,进而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提出一些意见,进而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及完善。原型设计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人员能够及时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用户在实际应用之后的体验,获得具有价值的信息,例如设计人员能够了解到用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感觉不合适的地方,设计人员就能够直接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进行调整,及时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由此可以发现,原型设计法在实际应用中所具有的优势十分明显,并且原型设计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需要的经济成本较低,并且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时间也能够有效缩短,工程流程得到了有效简化,设计人员制需要根据用户所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即可。原型设计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设计质量及效率,设计人员在对于信息处理方面也更加容易[6]。3.4周期设计法周期设计法在实际应用中就是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划分为多个部分,对于每一个部分进行独立设计,进而在组合起来。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周期设计法在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应用过程中,需要良好阶段划分方法作为基础。在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总体资源掌握的情况之下,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划分,并且将每一个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进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质量。计算机信息系统阶段划分应用周期设计方法的时候,需要利用专业工具。在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对于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初步了解,在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整体结构的同时,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周期设计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十分简单,首先就是对于模块进行大体划分,进而在根据模块对于系统进行周期性分析,最后就是将已经分析出来的信息进行综合性处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用周期设计法,是一种常见设计方法,设计人员与用户能够积极沟通交流,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最纵设计成果满足用户实际应用需求,用户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满意程度也会显著提升[7]。3.5运用跨平台方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应用跨平台方案,这种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所具有的优势十分明显,不仅仅能够降低系统维护成本,还能够有效推动计算机信息系统更新换代,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不断进行完善。跨平台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能够及时找到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利用效率,还能够降低不重要信息对于设计工作所造成的影响。3.6综合设计综合设计法就是将以上几种设计方式结合应用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质量。在多种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方法中,综合设计法所具有的优势应该是最为明显的,根据我国市场实际情况而言,综合设计法在商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最为广泛,系统在设计之前就能够根据市场及用户的需要对于系统结构框架及功能进行明确,在后期设计过程中对于系统在进行相对应的条件,整个设计流程灵活性能够显著提高[8]。

4结论

简而言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各领域经营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以计算机信息作为切入点,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今后设计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雷铁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J].硅谷,2012,01:10.

[2]李旭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08:139-140.

[3]王伟伟.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J].福建电脑,2014,05:59+30.

[4]杨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J].成功(教育),2014,09:126-127.

[5]郭路.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6]靳静.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的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2:102.

[7]夏国英.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J].科技资讯,2013,23:25+27.

信息系统设计篇8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0

计算机技术的日渐成熟,使之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计算机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的便捷。其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管理方式相比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科学完善的内部设计让它可以更加快速的检索并且具有快捷、可靠和保密性等优点,计算机本身同时也具有存储量大、信息存放时间长等优点,这些都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本文着重讲了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中非常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面的几个问题。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概述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指用计算机作为基础工具,管理者通过收集、存储、分析及处理数据之后,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属于计算机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计算机硬件方向资源信息的优化整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帮助管理员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预测控制从而帮助决策的作用。其中,数据处理是指计算机对数据的采集、录入、传输、储存以及加工输出等;数据预测指的是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数学等通过以前掌握的数据从而分析出以后的情况;控制是指通过对各部门的材料进行了检测分析比较后来分析出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帮助决策是指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前提下及时给出决策者正确的方法,从而帮助管理者对事件的决策。总体来说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及数据库技术的全面的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

(一)"耦合小、内聚大"原则。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分成几个相对独立、作用明了单一的区域。然而"耦合"和"内聚"就是评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划分区域功能是否具有独立性和整体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事实上"耦合"和"内聚"仅仅是两个代名词。其中"耦合"是评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独立性的,主要包含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结合程度,分为:控制耦合、数据耦合及非法耦合等。耦合方式中联系程度最高的是数据耦合。"内聚"主要是评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划分模块自身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结合程度,主要包含了巧合内聚、逻辑内聚、过程内聚、功能内聚、通信内聚、以及顺序内聚等形式,而其中联系最好的当属巧合内聚。总的来说,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中十分讲究对模块的划分,一个科学而正确的模块划分方法应考虑诸多方面,包含:模块自身的内部结合、联系强度,模块之间既应当实现最大限度的彼此独立又应考虑模块之间的接口处的简单明了还要保持一定的合理共性。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要遵循"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这是每一个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人员都应考虑到的问题。

(二)程序设计中语言的把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种说法:高水平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用的是C++,然而聪明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就不会用它,原因就是C++虽然使用起来效率较高但是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使用者学习起来难度大不易掌握。而且他打开程序的速度相对较慢。一般来说,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开发的模式前台运行的语言编制的程序,数据库则位于后台。应用程序是经过数据引擎才可以对后台的数据库进行访问的。可以提供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接口的主要有PB、VB、Delphi这三种语言,相对来说C++就显得十分薄弱,所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时候使用PB、VB、Delphi这三种语言比较合适,不仅方便后期很好的系统维护,运行速度也相对较快。但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时可以选择使用C++之类的语言,比较有利于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三)模块设计原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模块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分割之后的子系统中模块自身的内部结构,从而描绘出子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对于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模块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如何规划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相互传输的数据及他们之间的调配和具体的使用方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模块与模块之间究竟应该怎样科学衡量以及如何提高各模块的结构质量,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合理的从数据流图里面输出并保存模块结构图等等,这些都是设计人员在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划分模块时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目标

(一)集团企业和单位的信息共享。使用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管理,工作人员在办公室或家中检索需要的文献时,可直接通过计算机网络办到。

(二)信息服务更加便捷化。使用计算机管理,用户在查找需要的信息时,只需要在搜索栏输入相关检索条件,就可以可得到丰富的信息资料。

(三)计算机工作能够将业务、检索和服务融为一体。各个部门系统通过浏览网上资源,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特点,并且依靠其部门特点,瞄准行业发展前沿信息,掌握信息动态,及时收集有用的资料,了解热点与难点问题,对本部门的相关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分析,然后找出解决方法。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信息化产业已走向我国支柱产业的发展轨道,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机专业技能和科学理论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应用,了解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能够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综合的数据分析、处理、控制、决策等功能,争取成为一个高水平层次的技能型复合人才,是作为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者的必要条件,也是信息产业化时代对人才的一个要求。

参考文献

[1]么继伟.阜阳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12)

信息系统设计篇9

关键词: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设备管理系统是实现设备管理的各种功能集成的系统。其目标主要是减少与设备管理相关的总费用,同时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组织机构的办事效率,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的同时实现高可靠性和高实时性。

一、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在信息技术应用于设备管理后,与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相比,存在如下优势。

(1)经济效益:应用设备管理信息技术后,实现设备管理的网络化办公,有效提高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2)运转效率:应用设备管理信息技术后,大大提高业务处理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各种设备管理的信息均可共享,企业的设备运转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3)显性效益:提高企业的设备信息管理水平是为管理服务的,在开发此类系统时应首先考虑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施透明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科学化决策等。

(4)隐性效益:杜绝各种漏洞,特别是设备管理上的漏洞,减少因虚假数据而增加的成本,减少过程费用,加强各部门的联系,提高内部信息查阅效率,减少事务性的工作及繁冗的统计汇总工作,转移管理的重心等。根据设备运营的现状,运用设备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信息网络相关技术。

二、建设目标

(1)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初步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设计审批流程,确保计划,报表的有效性;做好角色与权限的合理分配,准确跟踪用户,确保记录的可追溯性。

(2)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多种格式文件上传,信息的录入简便快捷,数据丰富,形象生动。

(3)建立完整准确的设备管理基本信息库。加强对设备的基本资料,图样资料等静态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同时做好设备日常点检,维修等动态信息的跟踪和维护,确保设备档案和备品配件数据的完整准确。

(4)健全设备点检制度。通过对设备点检情况的跟踪,及时了解设备技术状况和经济技术指标,迅速处理故障和异常现象,切实合理地提出修理计划,为避免设备事故,延长检修周期,降低维修费用提供保证。

(5)对设备故障及事故实行全过程管理。不仅对事故及故障的统计,分析,上报等过程进行管理,还对事故故障组织抢修,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提出事故处理意见等方面做出如实反映。

(6)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带动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迅速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三、系统设计方案

在遵循整体性,规范性,实用性的总体设计思想的基础上,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将采取三级管理模式进行设计。可以利用办公局域网来实现设备数据的网络化管理,纵向可以向公司上报数据,横向可以供采购,维修,生产,资产等业务科室实现数据共享。

体系结构

根据各模块的功能、特点,设计出整个系统的结构图如图

系统采用3层B/S体系结构。客户端为通用浏览器,显示用户界面,负责部分处理功能;应用程序服务器负责业务处理,实现与客户端,服务器的交互;数据库服务器对分布在网络服务器上的各种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并满足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合法请求。

访问控制

设备信息是企业的机密信息,而B/S模式具有很好的开放性,给设备信息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基于对企业设备信息的保密和提高系统安全性考虑,系统采用授权访问方式对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控制。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的工作范围进行相应的分组和授权,根据地质录井公司设备日常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系统初始状态设置了系统管理组,设备采购组,设备验收组,设备档案组,设备维修组,设备审批组等用户分组。

3. 数据库设计

由于设备信息系统涉及到的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数据管线复杂,系统采用SQLserver数据库。数据库结构是集中式的,所有的设备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全部存储于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之中,使数据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便于系统管理员进行统一的数据库管理及维护。为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以及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必须设计一个合理的数据库。系统根据各个数据存储之间的关系,采用E- R图的方法进行数据结构分析,最后确定数据库的结构,系统数据库主要由设备分类信息表,设备基本信息表,设备检修计划表,设备维修记录表,用户分组表,单位信息表等40多个表,视图和序列组成。

4. 功能模块设计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具体包括5大部分:设备前期的业务管理,设备档案的业务管理,设备运行的业务管理,设备维修的业务管理和车辆相关业务管理。

(1)基础信息设置。基础信息设置是系统运行需要的基础数据,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基础信息设置功能包括:设备名称设置,设备型号设置,点检项目类型,点检检查项目,维修项目设置,岗位设置,设备管理人员,操作证管理等。

(2)设备前期管理。设备前期管理功能包括:设备购置申请,设备购置审批,采购计划上报,采购计划审批,招标采购申请,招标采购审核,招标采购审批,招标中标存档,采购订单申请,采购订单审核,采购订单审批,设备监造记录,设备验收管理,供应商管理,历史招标单,历史采购订单,设备库存管理,历史采购计划。系统根据设备使用计划中在对企业所有设备调配和安排的基础上提出的购置申请,形成设备购置计划。系统提供了设备购置申请,设备购置招投标,设备购置合同,设备到货及验收,设备入库,设备调拨等管理功能。辅助设备管理者提出设备购置需求并跟踪购置需求的全程处理过程,最终将购置回的设备验收入库并调拨到使用单位,以满足生产之需要。

(3)设备档案管理。设备档案管理功能包括:设备台帐管理,设备台账审核,设备台账更新,设备台账查询,设备领用签收和基层设备台账。设备台账分为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在静态部分系统提供用户可以建立并查询设备档案,包括:跟随设备的编码,名称,规格型号,供应厂商,生产厂家,设备原值,规定使用年限,技术参数等信息,为管理者随时提供设备的全貌信息。在动态部分,系统根据设备管理的相关业务自动详细记录了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和设备周转信息,为管理者随时掌握企业当前的设备状态,设备分布,设备完好率,设备待修率,设备事故率以及了解设备的档案,使用,维修,调拨等情况提供了帮助。

(4)设备运转数据。设备运转数据是指录入设备运行记录和车辆运行历程记录,设备运行数据是基层队交接班巡检记录数据,包含当班的设备运行时间,故障停机时间,室温,湿度,巡检记录,交接班记录和保养记录等;车辆运转数据是车队司机上报行驶里程和点巡检记录等。主要功能包括运行记录填报,运行记录审核,运行记录查询,车辆运行记录填报,车辆运行记录查询,填报运转数据,审核运转数据,审批运转数据。

(5)设备运行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的管理,内容包括设备事故上报,设备事故调查,设备事故处理,设备故障查询,设备故障上报,设备故障调查,设备故障处理,设备事故查询,安全隐患记录,历史安全隐患等。

(6)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年度(季度)的维修计划填报,维修计划审核,维修计划审批,维修计划批准;维修合同制度,审批,查询,维修申请填报,审核,复审,审批,批准,查询;维修记录填报,审批,验收等。

(7)设备保养管理。系统设备保养管理功能包括设备保养计划,设备保养记录,设备保养提醒等。

(8)知识文档管理。知识文档管理主要包括公文公告和技术文档的管理及查询。知识文档管理主要是收录有关企业设备管理的管理制度,规定,规程等,并可通知,而相关部门能够共享查询。技术文档主要是在日常生产,设备维护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文档,可保存到服务器中,以方便共享查阅。

(9)设备年检管理。设备年检管理功能包括仪器年检计划上报,年检计划审批,年检计划查询,年检记录管理,年检记录查询等功能。

(10)设备现场记录。设备现场记录是指公司基层部门在现场对设备情况的记录表。

(11)统计查询。统计查询功能包括设备技术状况表,经济技术指标表,维修统计报表,维修项目统计表,管理人员查询,防雷防爆统计等,查询的结果均可打印输出,并可导出为Excel文档,供报表编辑所用。

四、系统特点

1. 一体化的功能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集企业信息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保养工作管理,设备资料管理,设备备件管理及车辆管理等诸多管理功能于一体,并使信息采集和统计实现一体化的链接。

2. 严密的安全机制

针对于系统所有功能项,可设置多层权限控制。针对于系统数据,可设置数据级的权限控制,在整个系统中,确保每种角色和每个职工只可操作自己权限范围的工作项目。针对于重点考核设备,系统全程记录每个操作员的操作日志,确保防而不漏,有据可查。

3. 满足更全面的设备管理需求

信息系统支持多种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需求,其中包括:设备维修计划审批提醒,设备保养的提前提醒,设备备件高库存的提示等。

4. 多种查询统计方式,灵活实用按使用单位查询设备台账信息,按设备的大小项目查询设备点检维修信息,按设备名称和编号查询设备更新信息等。

5. 全能的报表查询

统计报表模块提供有关设备维修信息等一系列报表,覆盖面广,统计方法科学,数据准确。所有的报表和基本资料均可导入EXCEL中进行分析加工,以满足用户更高的要求。

6. 系统高度兼容

系统提供与胜利油田现有设备管理系统兼容的数据接口,实现信息共享。

五、结束语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按照设计方案实施后,将借助于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满足全员全过程设备实物,经济管理的需要,将使设备管理工作流程规范化,日常设备管理工作将在系统中实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必将改善企业设备运行状况,实现设备精细化管理目标,必将大力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从而为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沈永刚.现代设备管理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信息系统设计篇10

关键词:云计算;办公信息系统;系统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2

Design of Office Information System under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Li Xuejun,Hu Junpeng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Jinan250001,China)

Abstract:Cloud Computing is a new computing model developed based on Grid Computing.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Office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help of Cloud Computing methodology.It brings value to the realization of all-in-one Office Information System platfor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business management and System develop strategy.

Keywords:Cloud Computing;Office Information System;System architecture

一、引言

在办公信息系统实现过程中,架构设计是重要的一环,它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规划信息系统架构,搭建衔接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沟通的“桥梁”。架构规划是对构成系统的各构件的行为模式,构件之间的接口和协作关系等问题的决策总和。它不仅规定信息系统的结构与行为,而且还会对信息系统的性能,可重用性,经济性和技术约束,甚至是美学进行探讨,可以说,它是信息系统详细设计等阶段的先导和基础,是信息系统详细设计人员的工作指南,一旦确定,将决定整个办公信息系统的面貌和信息系统运作效率的上限,因而是办公信息系统研究的重点。

二、云计算的概述

从概念上说,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云”概念出现在云计算产生的初期,一般把能够提供大量资源的网络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广义的“云”概念更多是指一种资源池,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为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等。云计算平台将所有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

(一)云计算体系的一般结构。云计算体系结构一般分为三层(如图1-1),分别为:(1)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整个基础设施也可以作为一种服务项用户提供,即IaaS(Infrastrure as a Service)。IaaS向用户提供的不仅包括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存储,同时还包括保证用户访问时的网络带宽等。(2)平台层。在基础设施之上的平台层可以认为是整个云计算系统的核心层,主要包括并行程序设计和开发环境、结构化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管理系统、海量数据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实现云计算的其他系统管理工具,如云计算的系统中资源的部署、分配、监控管理、安全管理、分布式并发控制等。平台层为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了并行编程环境,开发者不用担心应用运行时所需要的资源,平台层提供应用程序运行及维护所需要的一切平台资源。把平台当作服务称之为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3)应用层。它是面向用户提供简单的软件应用服务以及用户交互接口等,把软件当作服务称之为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二)云计算实现的相关技术。1.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技术,单个服务器可以支持多个虚拟机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从而大大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通过虚拟化为应用提供了灵活可变、可扩展的平台服务。虚拟机技术的核心是Hypervisor(虚拟机监控程序),Hypervisor在虚拟机和底层硬件之间建立一个抽象层,它可以拦截操作系统对硬件的调用,为驻留在其上的操作系统提供虚拟的CPU和内存。2.Web服务与SOA。云服务一般是以Web服务的形式来实现的。在云中服务的组织和协同可以在面向服务的架构中进行管理。在SOA架构下的云服务可以部署在各种分布式平台上,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各种服务。早期一些基于网络的SOA有RPC、DCOM和ORBs(object request brokers)等近年来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如网格计算就是基于SOA的架构和解决方案。3.并行编程模型随着Web 2.0的出现,互联网上的信息呈指数级增长,如搜索引擎、在线事务处理等应用系统处理数据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给系统开发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行编程模型就是为开发者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编程模型来并行处理用户的数据,从而更好地利用云计算系统的资源。

三、基于云计算的办公信息系统设计研究

我们将基于云计算的办公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分为五层,即云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平台层、业务服务层、业务应用层和业务流程层。

(一)云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主要由软件基础设施和硬件基础设施组成,硬件基础是由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与传统的通讯设备、计算设备以及办公设备等组成。软件基础设施主要由操作系统、数据库、负载管理等中间件组成。(二)云计算平台层。云计算平台层主要包括并行程序设计和开发环境、结构化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管理系统、海量数据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实现云计算的其他系统管理工具。平台层提供应用程序运行及维护所需要的一切平台资源。通过各类平台管理技术能够使大量的服务器协同工作,方便进行各类业务部署和开通,快速发现和恢复系统故障,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手段实现大规模系统的可靠运营。(三)业务服务层。与传统办公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不同,基于云计算的新架构下的业务服务层向用户提供软件的应用服务以及用户接口等,通过把软件当作服务来提供云服务平台的系统资源及计算能力,它负责用户办公信息系统与云计算平台之间的交互。(四)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主要由各种办公业务应用系统组成,主要的系统包括文件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任务协作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办公辅助系统等。这些系统是建立在用服务之上的。由于这些服务在开发过程中得到良好封装,使业务应用层的构造更加灵活。(五)业务流程层。业务流程层由众多跨部门的、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活动监督机制组成。一个业务流程是由一组逻辑相关,按照合理顺序执行,并产生相应业务成果的任务组成,这些任务须符合规定的业务原则。业务流程层同时具有业务流程管理的职能,承担着识别、建模、开发、部署和管理业务流程的职责。业务流程是通过对不同领域的业务服务族和可复用服务进行编排(Orchestration)或编制(choreography)而得。

办公信息系统和云计算平台之间通过业务服务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业务应用提供了粗粒度的业务功能,它们能够映射成业务流程中的任务;服务描述则为业务服务层提供了定义明确合理的接口,从而使业务流程不必了解业务应用和技术平台的细节就可方便调用;业务服务层中的服务注册确保业务流程层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动态的定位和访问所需服务。

四、基于云计算办公信息系统的优点

在传统的系统架构下,办公信息系统通常很难实现全业务运作,企业内旧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无缝集成,办公信息系统也不能针对新的业务模式做出迅速有效的调整。通过为办公信息系统搭建云计算服务平台,解决了当前办公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长,管理效率较低;服务器一方面规模日益庞大,高能耗、存储空间紧张,另一方面却利用率低,系统环境资源浪费日益严重;业务需求反映不够灵敏,不能有效地调配系统资源适应业务需求等问题。

(一)一体化的技术平台全面提升系统效率。在云计算的模式下,采用一体化的、集中的、能动态部署的协作技术平台来支撑各种类型的协作服务。这些服务能够根据业务高峰期和低谷期的要求不同,动态获得资源配额,使用户体验得到有效提升。集中化的动态部署,一方面使系统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使与功能扩展相关的开发部署工作的连续性得到提高,实现真正的按需布置、持续优化。(二)系统数据安全性得到提高。云计算系统采用分布式的存储方式存储数据,可扩展的分布式文件系统能对大量数据进行访问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办公信息用户对各种数据搜索的响应速度。采用存储文件副本的方式来保证数据可靠性,即同一份数据会在多个节点保存副本,此项技术的应用确保了办公信息系统中信息存储的安全性。(三)数据挖掘能力得到加强。云计算分布式虚拟化系统,使系统数据管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办公信息系统管理的数据量庞杂,有些应用如档案管理涉及到海量数据管理。云系统在执行用户数据挖掘指令的时候,能够将其部署到同一台物理机上且互不干扰。它能将用户所需要的在资源池中准确的定位,并触发与其相关的应用。这对办公信息系统建立统一搜索、垂直搜索和智能搜索,构建专业化、智能化、一体化的统一数据挖掘平台提供了保障,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性能和高度安全的搜索基础服务。(四)终端设备用户体验得到提升。基于云计算的系统将存储、网络带宽及计算能力等资源以云的方式共享和统一调度。终端要求相应减少,这使用户对接入终端有了更多的选择,即使用配置较低的瘦客户端设备仍能获得很好的用户体验,为移动办公等灵活多样的接入需求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五、结论

采用云计算将对办公信息系统的建设带来诸多的影响和变化。它提供的动态资源池和虚拟化平台,给用户提供一种安全的、快速的、便捷的数据存储服务和计算服务。用户只需要一个访问网络的终端,例如电脑或者手机,便可以得到像以往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云计算通过把复杂的计算从客户端转移到了云中,为企业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和移动化办公的搭建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云计算与办公信息系统的结合,提高了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降低了办公与企业运营的成本,确保企业各种资源有的效管理,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分类存储和共享。通过提供云计算服务,有效的避免了公司集团化办公受到地域、时间的限制,提升了企业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鹏.云计算[M].人民邮政出版社,2010

[2]芬加.云计算:21世纪的商业平台[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王鹏.计算机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实例[M].人民邮政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