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教学十篇

时间:2023-04-03 07:45:39

议论文教学

议论文教学篇1

一、回顾旧作,让重点成为热点

根据“九义”初语新教材安排,初一每学期学生练习写“放胆文”。当时学生对写作理论不大留意,即便习作中曾使用过某些技巧,也多出于不自觉状态。学习了二册中一个单元的课文及其后的写作知识后,学生对于该单元要求掌握的写作技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写作构思时,由于受“放胆”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还是先考虑情节、语言等因素。当根据单元写作训练内容,要求他们着意运用一种写作技巧时,有的学生觉得作文的框框多起来了,产生畏难情绪;有的认为已使用过这种技巧而掉以轻心。对此,如不调动全体学生主动掌握该种技巧的积极性,落实训练重点就会成为任课教师“一头热”,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每一次写作训练之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翻阅自己以前的习作,回顾以往是否运用过这种技巧,运用得恰当与否,教师根据批改作文的记载或当堂挑选了运用这种技巧成功的作文和不会运用这种技巧的典型例文,结合知识短文讲评。这样以理论文,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对一种技巧运用得成功与否,决定着自己作文的成败。运用过这种技巧的学生,如同着装得体,受人羡慕一样,会更自觉更娴熟地加以运用;没有运用过的学生,也如查出自身病灶,积极健身,以便尽快掌握本次写作技巧。

二、编写提纲,将重点作为要点

学生有了落实训练重点的内驱力之后,如果行文前没有结合自选材料认真落实训练重点的构想,就可能在行文过程中发现材料难以运用半途而废,或者行文中顾及了别的方面,木已成舟时才发现没有很好地运用本次训练重点。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文也不例外,应该从拟提纲抓起。例如在进行“写人记事要交待清楚记叙的要素”的训练时,要学生仿照《挺进报》课后练习制表,填入自己作文的要素,作为作文之纲。在进行“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训练时,要求提纲标明记叙顺序。如用倒叙,要写出实际顺序,与写作顺序对照;如用插叙,要指出在中心事件的何处插入什么内容。对于时间关系错综复杂处,还要用文字和箭头详细标明主叙顺序。进行“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要根据中心确定详略”的训练时,要求提纲表明作文的中心意思,扼要写出所用材料,后者还要标明哪一件事详写,哪一件事略写;在一件事中,何处详写,何处略写。在进行“叙述结合描写”、“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训练时,要求提纲先写出所叙事件的梗概,前者要在梗概上标明何处结合,何处描写,拟用哪些最有表现力的词汇;后者要在梗概上标明何处插入议论,其作用是什么。再让学生对照当次写作知识短文,检查提纲是否周密合理。教师亦应巡回检查,以合格的提纲为大家做示范,对不完善的做个别指导。有了这样的提纲,训练重点就有了着落。

三、组织讨论,视难点为焦点

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虽然学生在自拟的提纲中设计出了文章的轮廓,表达了自己的意向,但在按提纲行文的过程中,往往面临很多困难,如不设法解决,会使训练留下意到笔不到的缺憾。如果单单依靠教师的智慧去解决,即使有灵丹妙药,也难“普渡众生”,如果使用失当,还会产生千人一面的不良后果。因此,在学生拟定提纲之后,教师应着重开发学生的集体智慧,让学生讨论,把难点作为思考的焦点,探讨解决的办法。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可采用以下形式:

1.自叙自改教材中前两次作文训练都是培养记叙能力。学生对自己叙述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发现不了或者缺乏检查、修改的习惯,这就难以达到训练目的。为此,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提纲集体口述一次,再让其思考如何充实修改;然后第二次口述,这样,从书面上看不出的问题可以在说的过程中觉察。全体学生都能对自己的初稿进行修改。这样训练,学生思想集中,思维活跃,可以大幅度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

议论文教学篇2

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借助教材;叙与议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阶段学生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是这类文体的写作,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不知道怎样摆事实,二是不知道如何讲道理。其结果要么文体不明,要么分析不深刻,成为论点加论据形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少老师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实,新课标实施后,现在的《必修》和《选修》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探讨的空间,如果我们能巧妙的利用教材,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学生不难把握这类文体,学会分析事实和分析道理。

一、议论文中的“叙”

议论文中的“叙”,就是叙事,就是所谓的“用事实说话”。那么怎么“说”,怎样“叙”才能增加事实的分量,使之用力支撑论点呢?它与记叙文中的叙事是不同的。议论文以“理”胜,事实仅仅是个例子,叙事的目的是说理;记叙文以“情”胜,叙事的目的是再现经历或表现情感。表达的目的不同,语言特点自然不同——议论文中的叙事概括简约,记叙文则具体生动。请看苏轼《石钟山记》一段文字: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这是叙事类文中的叙事方式,有动作、景物和心理描写,还使用了修辞,语言生动,比较详细的记叙了自己探寻石钟山,发现钟声来源的经过。这种叙事真可谓具体详尽,而且还流露出作者终于发现石钟山以钟命名根源的欣喜之情。

议论文中的叙述则不然,它不需要描写,也不必具体,只要简约概括的叙述事实就行,它是议论文中的叙事方式。比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从上面文段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文体的叙述,其叙述方式、目的是不同的。《游褒禅山记》一文的叙述比较简洁,没有描写修辞等,因为它是为议论服务的,也是展开议论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议论文的叙事尽量要做到概括简约,切不可像叙事类文体那样,浓墨重彩,穷形尽相,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文体不明,不伦不类。

二、议论文中的“议”

议论文中的“议”其实就是对事实论据的分析过程。可是不少学生提出论点以后,只是简单的罗列几个事实就万事大吉,不知道分析,甚至不懂得怎样写才算分析,致使文章结构简单,议理肤浅,这是议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议论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摆事实”是手段,“讲道理”才是目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因此,“摆事实”之外,我们还要学会阐发道理,用说理分析来给论据“点睛”,这样事实论据才能更真实、更典型,说理才能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对事实论据的说理分析要与论点呼应、契合,能够自圆其说,这是基本要求。那么怎样分析阐释呢?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1.分析因果

分析因果就是捉住论据所述事实,并据此推求原因的一种方法。如贾谊《过秦论》一文最后一段议论:如此强大的秦国为什么会灭亡呢,文章采用“分——总”的形式,通过大量的事实,层层对比,寻根求源,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仁义不施”正是秦国灭亡的原因。

2.探求实质

探求实质就是深刻的揭示事物的内涵,阐明事实和结果的关系,如《六国论》中抓住诸侯赂秦的事实,分析赂秦的结果及实质。“赂秦而力亏”,反而却导致了秦国的强大。赂秦只能换来“一夕安寝”,不能求的长治久安,因为“秦之大欲,乃诸侯之大患”。正所谓“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最后引用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形象地总结了赂秦及其实质,有力的证明了“六国破灭,避在赂秦”的道理。

3.升华意义

论据是现象,现象的存在本身就有意义,但我们得阐释不能停留在人尽皆知的表层意义上,要力求探究深层的意义,这样论据就有了启发性、普遍性,也让读者有深层的思考。如《师说》结尾一段。

作者援引圣人从师德事实,不仅阐述了师道、师生的关系,还有力证明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论点,同时也升华了教师的含义,只要闻道在我前者,都可称为老师。作者对师生关系作了新的诠释,挖掘了论据的深层意义,致使它成为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

4.反面假设

反面假设就是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理正反映衬,增加可信度,更有说服力。在《六国论>中,作者就用了这样的阐释方法:,文章在正面论述赂秦之弊后,接着反面假设,得出相反结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一正一反,不仅使论据更加全面,而且从另一角度有力地证明了论点——六国灭亡,实乃赂秦之所为。

5.明确做法

议论文教学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77-01

议论文写作是让大部分学生惧怕的话题,也是令广大教师头疼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进行研究,总结出议论文写作“三步走”教学法,即让学生准确提炼论点,合理选择论据,明确论证思路。

一、准确提炼论点

论点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无误地提炼文章的论点,醒目地立论。最佳论点的选择原则有:①准确、新颖②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③离材料中心最近。教师要遵循以上原则,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或材料,从整体上理解题意或材料的内涵,学会抓住关键词。其次,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中的关系构成,从而明确论述重点。最后,在提炼观点时尽量缩小范围,力求具体、独到。

例如,在以“严师出高徒”为题目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提炼证点的:

师:标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A:“出”字!

生B:“严师”这个名词!

生C:“高徒”这个名词!

师:“出”是连接两个名词的关键字,可见,题目的关键词应该是“出”字。

师:“严师”和“高徒”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A:因果关系。

师:为什么是因果关系?

生A:因为有了严格要求的老师,才会教出水平高的徒弟。

师:正确!

师:文章侧重写严师还是写高徒?

生B:当然是严师了。

师:非常正确!我们应该着重写老师是如何严格要求学生,才造就了知识水平高的学生的过程。

议论文论点的把握和提出非常重要,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要点,解决立论难题,提高教学效率。

二、合理选择论据

论据是确立论点的理由和依据,鲜活的论据可为文章增添新意,达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章的论述观点,选择论述主旨相同但鲜活度不同的两则素材,通过对其新颖度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学会分辨、选择鲜活的论据,从而解决学生引用论据事例陈旧的问题。如在以“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题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笔者选取“雷锋帮助战友补袜子”的故事和“高龄老人刘盛兰拾荒助学子”的事例,让学生对二者进行对比,其中“雷锋帮助战友补袜子”的故事虽然能充分地为论点提供充实的依据,但已年代久远,非文章论据的佳选。而“高龄老人刘盛兰拾荒助学子”的事例是近期在《感动中国》节目上播放的,素材较新颖,且也能充分地为论点提供充实的依据,为较佳的论据之选。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旧瓶装新酒”,即通过新角度分析旧材料,在旧材料中写出新意,使人产生耳目一新之感。

论据的选择是议论文写作的重头戏,教师务必督促学生对素材进行搜集和整理,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素材储备。

三、明确论证思路

在确定论点、论据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编排布局。教师应按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的步骤引导学生进行理性追问,使论证思路越来越清晰。

例如,面对“见义勇为”这个题目,笔者首先让学生阐述“见义勇为是什么”,学生分析得出见义勇为是不顾个人安危救人,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挺身而出等等。然后,笔者让学生举一些见义勇为的事例,学生举了军人孟祥斌舍身救跳水女孩等例子。接着,笔者提问:“为什么要见义勇为?”学生总结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等。最后,笔者让学生从反面思考:“失去见义勇为将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学生指出失去见义勇为的精神将会导致社会道德缺失、社会发展不和谐等后果。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打开了写作思路,写出了如下片段:“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军人孟祥斌看到轻生女青年跳江,奋不顾身地跳水救人,最后壮烈牺牲。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换回另外一个生命,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感动中国,事迹被世人传颂。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这种美德,假如我们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袖手旁观,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进行一层层理性的追问,让学生不断地思考与分析,学生在写作时才会文思泉涌、行云流水。培养学生理性追问的能力需要长期持久的训练,教师必须抱着“打持久战”的心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指导。

议论文教学篇4

1.课程标准制定上的差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初中课标)对初中阶段写作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特别指出“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对高中阶段的写作的要求是“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已的看法,表达真实的情感,培育科学的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正确、鲜明、生动”。从课程标准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初高中作文要求上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跨越式拔升的,高中阶段的作文要求已经偏向议论文。

2.教材体系上出现的差距

初中教材九年级上册“阅读”体系中有《敬业与乐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谈读书》、《不求甚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六篇议论文,下册有《谈生命》和《人生》两篇议论文。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体系中,没有安排议论文写作指导专项的内容,但在九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五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专题内容涉及思考议论的特点,如:《微笑着面对生活》、《青春随想》、《好读书读好书》、《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人教版的高中必修3、4“表达交流”体系安排中有一套相对系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体系。它是由8个部分组成的: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套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进行详细、专项、系统地指导,是一套相当理想的议论文写作教材。而初中教材中没有作文教学体系,作文全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发挥,没有统一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系统计划,学生没有写作提高的渐进梯度,就更不用说与高中议论文写作的衔接了。

3.教学现状中存在的差距

初中教材中的写作教学以叙事类的作文指导为主,加上近几年来初中升学考试大纲中“文体自选”的写作要求,及升学考试的功利性让初中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偏向于记叙文的指导,而弱化了议论文的指导,甚至于避开议论文写作。据笔者在高一新生中问卷调查中统计,只有近30%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写过议论文,近38%的初中老师指导过议论文写作。议论性的文章虽然有所涉及,但是由于不限文体以及为了在考试时能得一个理想的作文分,老师总是建议学生写记叙文,不要写议论文。而进入高中后议论文写作却成为一门必修,要求高中生有思辩力、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写作教学现状必然导致初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衔接的裂痕。

4.思维能力培养上的差距

初中课标只有“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体现了形象思维的要求,再也没有其它的思维标准。而高中课标要求“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写作上初中缺乏必要的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尤其是逻辑思维的训练铺垫,导致了初高中写作思维训练在衔接上的裂痕。写作本身就是思维的运动过程,写作能力主要表现为思维能力,议论文写作更要依赖于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教材没有专门的写作思维训练,教师指导又不够系统全面,加上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制约,很多学生思考问题具体化、表面化、单一化,不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看问题,更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议论时常常就事论事。

议论文写作教学在高中阶段尤为重要,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弥补裂痕,重在衔接。

一、注重学情研究,调整教学策略

要做好初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衔接工作,首先要注重学情研究,以此来调整自己教学策略。“适应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可接受性的教育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教育对象,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新知识的教学起点及适用的教学策略、方法,学情分析既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在高一议论文写作教学之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QQ群聊等方式,围绕初中议论文习作情况、习作难点及习作教学建议等问题而展开,及时掌握学生议论文写作情况,发现问题,了解学生教学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软着陆,才能真正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富有针对性。作为语文教师,了解学生各个阶段学习语文水平,是必要的,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感情、知识等的衔接也是必要的。教师应及时计划,及时总结,及时反馈,多与学生探讨,做好衔接工作。

议论文教学篇5

当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学生或许爱听好文章,爱看好文章,爱学好文章,但就是怕写文章,尤其是谈议论文即色变,觉得“无话可议”或“有话不会议”。议论文教学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初三是学写议论文的初始阶段,只有更好地掌握议论文写作技巧和方法.才能为高中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因此,初始阶段的入门指导十分关键。

一、初中学生因何怕写议论文

初中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接触最多、练习最多的是记叙文。对于写简单的记叙文,他们已经驾轻就熟。而议论文与记叙文虽然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它们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和方法上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议论文是陌生的、生涩的,甚至是乏味的。那么,议论文与记叙文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在写法上,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叙述、描写,或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而议论文则是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论证和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其次,记叙文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和刻画的人物形象总是个别的、具体的、生动的,这种个别形象和具体事物中往往体现着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和本质:而议论文虽然也必须用丰富的、个别的材料作为基础,但它在论证客观事物的真理时,却总是作概括性、抽象性、一般性的论述,从大量的具体的事实中直接引申出普遍性的结论来。最后。记叙文要求以情感人,它不仅影响人们的理智,而且影响人们的情感,激发人们强烈的爱憎之情;而议论文则主要是以理服人,虽然有不少议论文也蕴藏着充沛的情感,但它更重要的仍然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以无可争辩的道理说服人。正因如此,对于习惯了写记叙文的学生来说,议论文写作是个陌生领域。加之许多学生平时阅读面窄,缺少材料积累。缺少自己的个人体验和认知.所以要从原来记叙文的“有事说事”到议论文的“因事而议”大都会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自然会产生惧怕和畏难的心理。

二、初中议论文初始阶段教学策略

议论文教学篇6

在平时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中,自感其议论文的习作是比较棘手的。学生虽然在叙事性文体的写作中已经具备着一定的议论和抒情的能力,但到了比较正规的议论文写作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写来写去还是十足意义上的记叙文,只不过是里面带有点滴议论罢了。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感到为学生夯实基础尤其重要。

一、需让学生掌握议论的笔调

论文包含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从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议论文看,多半或者完全就是立论型的论文。那么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论文的笔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还不知晓论文与其他叙事性文体的笔调的异同,那是很难写出像模像样的论文来的。论文的笔调有着怎样的特征?需要和学生去讲明?从语文的高度实践性看,议论文笔调的认识能力还应当多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譬如,教材文本中也有许多论文的出现,学生在阅读感悟论文时,我们就必须多长个心眼儿,从议论文的笔调特色上去教学生学习议论文。让学生去多读那些充满议论特色的语言,让学生能够从诸多的议论文中抽象概括出相关的语言特色。如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就是议论文笔调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色,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中,就让学生从文中感受这样的特色。如学习了鲁迅的《雪》后,随着课文的安排,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涉猎得到的是四位作者对《雪》的评论性文章,像王蒙就以《读〈雪〉需要联想》告诉人们具体的解读方法,提出“需要联想的读《雪》”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学习这样的四篇评论性论文,我们必须让学生领悟议论文所使用的语言,虽然大家站的角度不一样,但用语都相当的准确和严密。所以,应当让学生多读,学生在多读中才可能产生语言准确和严密的感受。

二、需让学生掌握论据的特征

议论文的写作不是说大话、说空话,作为初中学生而言,对于议论文的观点需要进行事实论证。这里面就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是不大可能会从逻辑事理的角度阐明自己观点的,一般多是以事实进行论证。平时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往往多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进行事实论证时,学生将所运用的事实比较完整地记叙下来,失去了议论文的写作意义,让人们看了会感到就是一种“四不像”文体。怎么办?需要让学生能够知晓并且掌握议论文的论据特征。首先需要告诉学生的是议论文的事实论据是具有充分说服力和论证能力的社会现象,如我们要阐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论点,那就需要足够的实例来进行论证,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说近现代的。但需要学生能够比较具体地通过相关的论文知晓这样的道理:议论文的事实论据,与叙事性文体中的实例有相同点,但叙述时议论文都是概括性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具有优秀文化特色的叙事性作品,多让学生简洁地加以概括。学生平时多概括,则可从相关意义上形成较强的概括能力,那习作议论文需要运用事实进行论证时,便不至于漫无边际地叙述实例进行论证。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也显得比过去有力得多。当然,论据也不仅仅就是事实论据,还有其他之多种论证途径,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增进了解。

三、需让学生掌握论证的途径

应当说,初中生还不能认识到,习作议论文实际上就是和人就某问题进行讨论,告诉别人相关的道理,让别人能够接纳自己。也许有人会错误地以为,议论文的写作就是去告诉别人道理,只要能够咄咄逼人,那别人就可以接受,这应当说是对议论文写作的曲解。因此对于初中生议论文写作,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掌握一般性议论文的论证途径。譬如,为了阐明自己的道理,需要让对方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是完全可以采用修辞手段的,如果能够在阐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修辞,就可以使自己所阐明观点鲜明、生动,且具有着强烈的感彩。如鲁迅先生在对进步青年阐明自己要多读书之观点时,举出蜜蜂要多酿蜜就必须去多采花的生动比喻,促使对方比较愉悦地接受所要说明的道理。应当说,鲁迅先生在当时的背景下,让进步青年去读书,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一定的艺术。

议论文教学篇7

【教学片段一】设置梯度教结构

1.板书课题,简单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初读感知文章的结构。

3.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的每个段落主要在讲什么问题?本文的课题跟每个段落有什么关系?用上“我们的 、对待 、对待 、对待 、悼念 ”写写每段的小标题。

4.点明“为人民服务”与这几个小标题的关系。

【评析】整体感知在议论教学中同样很重要,但是相比其他类文体而言,学生感觉更难抓住文章的要点和结构。基于这样的考虑,以上教学环节在初读让学生写小标题的环节中,老师可以填空的方式进行。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自己概括文章每段意思的难度,学生一下子就可以用以往学其他文章的知识经验解决当前的问题。当学生把小标题概括出来后,教师没有停止引领,随即将中心论点“为人民服务”与各段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将篇章结构的梳理置前,对于学生读懂议论文是有好处的。这一环节的设计,较高效率地让学生对这篇议论文的整体布局有了较清晰的了解。

【教学片段二】做好铺垫教语言

1.师:课文因张思德而写,但是文中直接赞扬张思德同志的只有两句话,你能找到吗?

2.出示: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指名读,读出主席对张思德同志的肯定和赞扬。这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判断句)

【评析】“思维对世界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物质载体,思维的形式结构通过语言的合乎语形规则的构造得到体现,逻辑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体现在语言中的思维形式结构。”很多时候,我们教议论文会直接关注文章语言的逻辑层次,而忽略了学生的原有起点。我们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对议论文的语言形式感知很陌生,一下子去研究语言的逻辑,会使学生茫然。在语言逻辑这个问题上,笔者选择了先“语言”后“逻辑”,即让学生先从语言形式上感知议论文的语言与其他文体的不同。以上案例将文中介绍张思德的话单独拿出先讲,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先感受句子中所传递的主席对张思德同志的肯定和赞扬。这一步,完成了学生感知的过渡,为理解本文大量陈述式的语言奠定了基础。

【教学片段三】提供方法教逻辑

方法一:还原法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1.师:既然是赞扬张思德同志的,那你觉得第一段就保留这一句话行吗?为什么?

2.预设:这个队伍究竟是怎样一个队伍?(随即出示第二句: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3.师:第一句没有行吗?为什么?

4.相机出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5.师小结:原来是按“我们、队伍、张思德”这样的顺序来开头的。那顺序倒过来可以吗?

方法二:抽取法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出示第二段: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

2.自由读,理理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得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样一个结论的。

3.师:这样的顺序我们不打乱,我们忽略某个句子行吗?(依次在课件上去掉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请同学说说有什么不妥?)

4.师:是啊,环环紧扣,行文缜密,如果你能在这段话中加入某些关联词语,你还会发现这段话更多的严密之处。

5.出示:(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6.学生自由填读。

议论文教学篇8

议论文写作教学是高中作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高中生主要通过议论文写作来表达自身对外界事物的看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可以说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一切理念的创新都是来源于实践的,下面我结合议论文三要素,简单谈谈在议论文教学中一些不成熟方法和感受。

一、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无论写什么文章都必须立论。在正确审题立意的前提下,下笔要快,特别是考场作文,时间容不得在动笔之前反反复复思量怎样开头,所以,学会一些好的开头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好的开头究竟有哪些标准呢?首先,要明。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宗明义。第二,要美。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等等。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第三,要简。简洁是明朗的保证。考生在写给材料作文时,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

那么,对于开头,我主要教给学生的是“开门见山法”,这是采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即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与全文的中心论点保持一致方向,不是亮出观点,就是导出观点。但必须注意的是:一是转述材料必须简洁;二是必须根据试题要求和提示转述;三是迅速从叙述转入议题或论点。如,考场作文寓言《虹和桥》,“当虹看到弧形的石桥时,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石桥回答说:‘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的。’”有的学生便以此作为开头:虹和桥各有优点,但它们共同的优点是:赞美别人不夸耀自己,表现了可贵的谦虚美德。 “谦受益,满招损。”谦虚的人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骄傲的人往往躺在自己的成绩簿上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这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方法,事实证明,这一方法学生运用起来非常自如,既简单易学,操作性也强。

二、素材天天记,作文更容易。

通俗说,文章中的“摆事实、讲道理”就是论据。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事例(名人故事等),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主要是指文中使用的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等。那么针对这些素材的积累,除了课后建议学生多阅读报刊,杂志,多看电视新闻外,在上语文课前经常利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演讲,内容不限,可以是见闻、编故事、朗诵诗歌、背格言警句等。演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辩力,分析力,提高学生在大庭广众场合的讲话能力。从学生作品看,作文内容许多与演讲的内容有关,如引用的格言、警句、诗句等,这说明作文不只是作文课的事,工夫在平时,有积淀才有作文。 当然在使用论据时要注意:论据必须为论点服务,即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能证明论点;论据要典型,不能用诸如“我同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同时论据更要丰富(多积累、勤积累才能做到);论据要新颖。新颖方能吸引人。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三、论证要有力,语言要简介

在议论文写作中,论证是否有力,关乎整篇文章分数的高低。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引用(引言)论证、事例(名人、时代人物)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以及比喻论证。但是适合学生用的,我认为主要有假设论证和因果论证。所以我主要给学生讲授这两种方法。

首先、反向假设法:这种方法,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从而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将导致失败。赵人邯郸觉得楚人走路好看,便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赵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范。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地吞进肚里。倘使邯郸能在学步之时,融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特点,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赵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会……”“假若……会……”两个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很好地论证了“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议论文教学篇9

【关键词】思维导图;立论;论据;论证方法;议论文写作

思维导图是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展思维的展开,打通从议论文阅读到写作的桥梁。笔者意在通过议论文三要素三方面打通从阅读到写作的通道:

一、通过多文本阅读学习议论文立论

议论文以理服人,作者通过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主张来说服读者。规范的议论文首先应该明确观点,做到观点正确、立场鲜明,如果能做到创新和富有深意就更加出色了。也就是说论点首先应该是符合事实、科学、现实情理,不应该偷换概念、以偏概全、主观臆断。其次,议论文需要作者观点明确、立场坚定,不能两可。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学习议论文的立论:

(1)首先,笔者在训练中首先向学生通过多文本示范充分展示,让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和理解议论文论点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论点的定义、特征、位置以及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2)其次,在调研近年全国中考语文的作文题目,基本可以确立初中议论文常写主题,经过筛选和研讨决定,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共确立训练主题二十项:挫折、理想、勤奋、成功、宽容、诚信、奉献、自信、信念、逆境、竞争、兴趣、创新、感恩、环保、偶像、得与失、利与弊、荣与辱。

(3)再次,通过课堂进行发散论点、例文阅读、分析判断、思索方法的形式开展多文本阅读下的议论文写作课。

例如:“挫折”这一主题的论点发散结果,学生想到的有:①挫折帮助人们形成坚强不屈的性格。②挫折中,更需要勇敢的笑。③挫折是成长的营养品。④挫折时是强者进步的阶梯。⑤面对挫折,要换个角度思考。⑥挫折使人生更精彩。⑦化挫折为机遇。

通过文段的阅读与小组文段解析,区分出雷同文段传达的不同主题的倾向:文章通过选取卡莱尔写作《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被付诸一炬,卷土重来,重新写成,想要传达的主题是“挫折是强者成功的阶梯”。同时另一则文本将王勃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苦难,李白因性格桀骜而命途多舛,却终成诗仙,充分证明了“面对挫折,更应该坚强勇毅”的观点。

通过类似主题不同文本的展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确定第一立意。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同中求异,也就意味着要在类似的材料的阅读比较中发现并找出文本间的差异,通过分析判断,确定最吻合文本的立意。

二、通过多文本阅读学习议论文论据的使用

(1)首先,笔者在训练中首先向学生通过多文本示范充分展示,帮助学生掌握议论文论点相关的基础知识:论据的定义和分类。

(2)其次,确立初中议论文最常用的四大论据类型,共包括:①成功类:通过什么途径、什么品质抵达成功的相关内容;②情感道德类:主要内容以“感恩”“信任”“爱”为主;③审美鉴赏类:对人文、自然、艺术品的鉴赏和审美;④方法、社会类:以关心人类社会、思考人生为核心的内容。

(3)通过课堂进行学习训练论据使用的四大技法:

①评析论据:对同一则素材进行不同的分析说理,使得素材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阐述和论证中心主题,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如果只是单纯地引用素材,缺少分析,就会造成文章的说服力减弱甚至无法佐证观点的感觉。

评析的方法可以是对事例加以分析,进行强化说明,也可以是加以有力到位的点评,还可以是写几句主观情感的抒发表达,或者用反问的形式对素材中出现的结果进行假设。

例如:在“知识与梦想早就成功”的写作中,学生列举培根为什么成功中,进行探因分析。

英国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他本身也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培根出身豪门,聪颖早慧,而且发奋努力,刻苦读书,十五岁就从剑桥大学毕业,凭借过人的知识与才干,成为了国家重臣。试想,如果培根不具备高超的才能,能在繁复杂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吗?答案是否定的。正如他所说,知识给予了他力量,造就了他的成功。

②扩写论据: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将思维中简单事件按照所需内容加以扩写,从而达到材料翔实,论据具有说服力的目的。

方法 内容

揭示意义 简要陈述论据,再深入揭示此论据的作用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追加心理 没有更为贴合主题的资料时,尝试针对人物具体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以此来论证论点。

想象情节 如果只知道事件梗概,可以在原有的内容上进行合理而又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引用诗文 引用诗文的同时,加入个人理解,进而阐释文章的论点。

例如在阐述傲骨的重要性时,学生引用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和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言,加以二人的经历体验的阐述;

在阐述“靠本事谋生”中,学生通过引用相关名言,阐述了文章的观点。例如:启功先生被称为大师,成就等身却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道:“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短小的墓志铭,体现了启功先生的谦虚,他始终将自己看得很低,躬身自耕耘,在脚下的沃土上,种出属于自己的花,结出成功的果;其实启功先生的全名为爱新觉罗.启功,但他在所有书画、著作、书信中,从未用过爱新觉罗。启老诙谐地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白,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

③压缩论据: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最切合中心论点的论据概括出来,使用排比的修辞将多个论据罗列,不但会增强文章气势,而且使文章论证有力。

例如:在“珍惜现在”这一论题的阐述中,有些同学使用了莉丝・默里、伏契克、玛拉拉、丁舒珊的事例作为写作材料,成功运用压缩素材的方法,分别将有关他们不断超越自己的事迹铺排开来,简洁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例如:纵览古今之人,他们人生的辉煌无不是以每个“现在”起步。坚持“要不现在,要不永远不”的信念,莉丝・默里发奋拼搏,终从贫民窟走向哈佛;心怀著书之志,伏契克抓紧每一分钟,巨大的痛苦挡不住他每日在监狱中著书的步伐;带着对暴力与恐怖主义的不满,玛拉拉从每时每刻做起,不等成年便肩负起维护儿童权益的重担;心怀探索星系的梦想,正值花秀的丁舒珊每天坚持研究,不把梦想推于“以后”,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近地小行星发现者……把握好每个现在,为他们的梦想之路筑起了坚定的基础,推动他们不断前进。把握现在正如金字塔的点点累积,一个个“现在”的丰富与充盈之后,便是辉煌的人生顶峰。

④拼接论据:将多文本中论证同样中心论点的相关文本,拼接组合,重新加以利用,从而达到论证中心论点的效果。主要方式为:采用并列关系的横向排列和采用递进关系的纵向排列。

例如学生练笔中:

向往温暖的太阳,先从渺小的星星做起吧,你定会发出不一样的光亮。

向往炽热的灯光,先从昏黄的蜡烛做起吧,你定会用温暖为他人指明方向。

向往挺拔的大树,先从不屈的小草做起吧,你定会用绿意覆盖春天。

三、通过多文本阅读学习议论文论证的使用

1.通过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我们在训练中首先通过多文本示范确定论证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论证两个方面的基础知识:①中学生常用的论证方法;②中学生常用的论证结构。

2.通过课堂重点训练议论文举例和引用两种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法:运用典型、贴切的例子来论证某一论点或观点,如果能在具有代表性的基础上做到创新,就更好了,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占有丰富资料,另一方面也具有筛选鉴别的能力。一方面选用名人轶事,另一方面选用丰富的身边事例,两者互相补充。

(2)引用论证:应该做到与论点贴合、语言简洁。引用能够取得论点的雄辩性,更有警示力;引用应该有一定的数量控制,否则会有掉书袋之嫌,甚至会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C上,通过开设议论文三要素板块专题形式为依托,分话题给学生提供的相应多文本,利用指导学生阅读,强化文体意识,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模仿、借鉴的基础上,鼓励融入自己的个性特色,从而达到克服议论文写作中的畏惧心理,解决实际写作的困惑和难题,从而实现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言之有物之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宋霞《语文教学》,2016.1.

[2]《谈初中议论文写作“三步走”教学》阮娟《作文教学》,2015.11.

议论文教学篇10

2.思维的灵活性。(1)能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2)根据写作要求,变通知识结构为写作服务。

3.思维的深刻性。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地剖析、论证、揭示事物的本质。(1)材料与观点要统一,论证、分析的层次清楚,逐层深入,环环相扣。(2)在阐述论点及论证过程中,语言的表述准确、严密。

4.思维的独创性。(1)要有独到的见解。(2)使用的论据较新颖。(3)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个性,能吸引读者。

5.思维的批判性。①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②能判断出别人作文的优劣,取其长处,丰富自已。③能针对自己写作方面的弱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有所改进。

二、针对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应进行哪些方面的训练 1.给材料作文训练。这种训练可以达到几个目的:

①提供一个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炼论点,从而进行多角度思维训练,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②提供若干论点与论据,从中选择最佳的论点与论据的搭配。这样训练更深入,不仅锻炼学生多角度思维,而且引导学生的思维向集中思维转化,向纵深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

③教师给出一个论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从而达到训练思维的敏捷性与创造性的目的。

2.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审题、构思,加强议论的力度。

如面对“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这两个题目,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从几个方面找出论证思路。比如通过内外因的关系来构思: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近墨者”是否变色,主要取决于内因。用这个论证思路,就可以有力地证明“近墨者未必黑”的论点。再比如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来分析:一定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近墨者黑”的可能性较大。以此思路可以证明“近墨者黑”的论点。还比如从矛盾转化的观点分析,近墨者,原来并不黑,但可以随着矛盾的转化,有可能变成黑色,反之亦然。

还有一些论证思路,在此不一一赘述。在议论文写作中,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深入思维,写出的文章就不那么肤浅了。

②在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解逻辑常识,使之在论证中自觉地恰当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使文章合理、严密、说服力强。

3.掌握多种论证方法,以加强议论的广度及深度,进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