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5:22:06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篇1

《课程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目标: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从教育行政管理的角度,多次下发文件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宏观领导,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然而,国家教育最高主管部门制定和下发的这些公共艺术教育文件中,多停滞于粗线条的宏观指导,没有结合不同院校的专业特点,设置更加具体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同时,相关文件下发以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建立一个经常性的督导检查与评估机制,致使下发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文件几乎成为一纸空文。

二、理论研究层面

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具有显著的互通性。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是向受教育者实施艺术教育所产生的道德价值,它是一个由审美到立美、由立美到立德、由立德到立人的线性渐进的过程,是一种“曲径通幽”的理想的德育教育范式。然而,目前学术界仍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学理层面的深入研究,尚未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充分彰显出来、以弥补目前高校“两课”教学效果欠佳的局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不是很活跃,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甚少,质量也不高。从数量上说,以“公共艺术教育”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搜集到的1979~2010年6月的相关学术论文仅138篇。其中,自教育部专门下发《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3号)以后的2006年,刊发此类论文仅20篇、2007年仅27篇、2008年36篇、2009年34篇、2010年6月20日前仅6篇。由此不难看出,2006~2008年,学术界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兴趣逐年略有增强,而2009年以后的相关研究开始呈下降趋势,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关注热情在逐年降低;从研究质量上看,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或停留于对以前政策的解读、或局限于高校内诸多因素的分析、或提出一些共性的理想化的实施策略等等。这些静态化、平面化的“自我欣赏”式的研讨,难以引起高校管理者、教育决策者的高度关注,也因此使该领域的研究在“无人响应”的落寞中日益沉寂下来。在此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恰是当下亟待挖掘、全力彰显的学理问题,也是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提条件。

三、现实应用层面

目前,“两课”教学效果欠佳的现实境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又未能全力彰显,使得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理论预设和逻辑前提,来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虚位”问题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弥补“两课”教学的德育效应,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未发挥它应有的德育价值。据了解,目前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外,大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于“虚位”状态。(1)公共艺术课程因“教者”,而非因学生主观需求设置,课程层次没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向性。同时,多数高校基本都把公共艺术课列入选修范围,并未纳入教学计划。(2)公共艺术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结构不合理。以辽宁的高校为例,公共艺术专职教师仅占25%,其数量达不到教育部规定50%的标准,整体师生比也达不到0.15%~0.2%。(3)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匮乏。在前期调查中,70%以上的高校没有公共艺术教室,缺乏艺术实践的场所和设施。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其主观的艺术需求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客观“虚位”相矛盾,造成高雅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与人文素质的“后天不足”。调查表明,83.33%的大学生认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与其思想品德修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9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公共艺术课与个人品德修养是“补充关系”和“因果关系”。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有条件满足不了大学生审美向善的愿望。(4)从社会资源看,教育部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要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为一种国家投资的年度性艺术活动,只具带动和辐射作用,50%以上的地方高校还无缘享受这一文化盛宴,而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才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长期性目标。然而,高校所在城市的艺术团体未能与高校建立一种合作互助的长效机制,使高校还不能享受到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

2.高校“两课”教学的德育效果不明显

目前,各高校均按照教育部的指令性要求,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德育类课程。前期调查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是“迫于考试与学业上的要求”才接受“两课”学习的,德育学习脱离了学生内在需要和人格建构;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说教占77.08%、纯理论教学占88.54%。足以说明“两课”教学中理论灌输的严重性;德育途径方面,课堂教学占80.25%、社会教育占15.63%、家庭教育仅占4.12%。说明目前高校德育途径仍以课堂为主。这些弊病是我们反思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的现实背景。应该为发掘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彰显其“曲径通幽”的德育教育功效提供现实空间。

四、结论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篇2

(一)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全人即完整的个人,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作为“全人”,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作为完善的人,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陶冶职校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从人文角度,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其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可见,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调动多种思维运用,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以至左右半脑平衡,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从而劳逸结合,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可见,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外化为人的行为,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生,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3.职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实施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篇3

一、新媒体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1、公共艺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渗透,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得以迅速推广和普及,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艺术专业教育,它面向的是全体非艺术专业学生,涵盖了音乐、影视、舞蹈、美术、戏剧和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是一门加强学生综合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发展创造力的的艺术课程。具体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主要从艺术兴趣、艺术知识、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的课程学习和实践,兼顾了理论、赏析和技巧等多个层次,体现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而且对于未来学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而在公共艺术教育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境,存在着: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当;艺术实践空间较窄;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只有在公共艺术教学中引入新媒体技术,运用其创造性,挖掘其教学本质,变革期教学内容和方式,找到两者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才能最终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

2、新媒体技术发挥自身优势的必然结果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化、多元化的新媒体教学平台的发展更是成为必然趋势,其作为新动力、新引擎影响着公共艺术未来发展之路。大力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既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客观要求,也是凸显新媒体技术优势,应对公共艺术教育变革,深化其教学本质认识,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新媒体技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具体应用优势体现在:首先,传统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多固定在教室,受时空限制较多,而新媒体教学平台的构建,拓宽了教育场地的范围,延伸了教学范围,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艺术培养,实现了学校教育和学生自主教育的融合发展;其次,新媒体的出现,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使学生切身的感受艺术魅力,拉近学生与艺术本身的距离感,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明显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艺术教育变革思路

1、加快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变革

公共艺术教育最早源于广义的艺术教育,随着人们对于该学科教学本质的深化认识逐渐衍变成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关注的是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然而,就目前我国公共技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其课程体系还不健全,需要重新审视,以提高教学效果:首选,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本质的认识,要更新传统的观念,正确看待艺术教育的目的,该课程的开设有其重要的审美艺术教育作用,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要加强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除了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之外,也要注重艺术教育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健康心理方面的作用,在课程类别选择上坚持多层次、多元化的原则,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兼顾兴趣培养、艺术感知、欣赏、实践能力的综合性提升,并注重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发展。

2、促进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要想提升教学质量,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加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知识的获取、艺术素养的培养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实践,而鉴于新媒体技术优势,将其融入到公共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选,新媒体是在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于艺术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具有重要影响,能够让学生及时掌握现代艺术发展潮流,跟进艺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其次,新媒体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实践平台和氛围,艺术教育强调的是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借助于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能够为学生搭建、创设更好的艺术情境,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良好的艺术氛围,从而推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策略

1、利用新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在让学生切身的去体验和感受艺术魅力,以此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这都必须以良好的艺术氛围为前提。而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了学校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艺术教育情境,改变了以往单调、范围的理论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观看精美的、生动的艺术图片和视频资料,可以真实的感受艺术效果,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据此促进了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提升了其创造性思维。

2、利用新媒体,创新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艺术教育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开始转向远程教育、在线教育模式,教师通过网络上传教学资源,学生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实现艺术课件的学习、下载和沟通交流。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引入新媒体技术,拓展了艺术教育模式,使其呈现多样化发展,使得学生自主学生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通过e-mail、BBS、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进行在线学习,实时接受艺术教育,进行艺术交流,由此改变了单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新发展。

四、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活动发展概况

对比西方众多国家,我国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学活动开展得相对较晚。在80年代初期,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等学校才开始进行音乐教育活动的尝试,成立相关的音乐教研室以及开展音乐公共选修课。1984年5月,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式开展了第一次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研讨会,它让我国普通院校的音乐教育者有了交流总结的机会,也进一步推进了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进程。然而这一阶段仅仅只是一个起步阶段,音乐教育这一课程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很多音乐教育者也没有进行过系统专业的音乐素质训练,很多教材都是自编,缺乏理论基础支撑。到了1995年,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活动飞速进展,据统计全国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大学开设了音乐教育课程,我国音乐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发展阶段。现阶段,随着国家的大力提倡与推进,再加上一些学校的积极实践,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活动蓬勃发展,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步。部分学校已经建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文化素质教研室等专门的组织机构服务于整个学校的艺术教育活动。学校音乐教育师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改善,部分的教育者已具有专业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经历。音乐教育活动所需要的教具设备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与补充。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艺术素质基础普遍低下。通过对几所不同的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做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到他们对基础的艺术知识掌握情况。就音乐方面而言,超过90%的学生是喜欢音乐的。在校的学生无论是学习什么专业的,对音乐的喜好都是共同的,这也正是最近电视节目中音乐类节目爆火的原因。据他们回忆,在小学里几乎都有开设音乐课程,但是到了中学音乐课程部分学校就取消了,即使没有取消音乐课的学校,他们的音乐课也被其他语数外课程的老师占去,学生得不到相应的音乐知识的学习。90%的学生不会识五线谱与简谱,70%的学生从未听过交响乐和歌剧,表现出音乐知识的贫乏,审美能力低下。(二)普通高校对音乐教育的态度有所偏离。大家自然地就会认为音乐教育是非常小众与特殊的范畴,只适合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或是有良好音乐基础的学生。忽视大众教育,注重比赛成绩,忽视音乐教育本身的育人要求。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员,音乐教育不仅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为、基本素养与生活品位,还能有效疏解各种压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所以,音乐教育应该得到有效的普及,每一位学生也都应该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均等机会。(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缺乏必要的研究和规划。大部分的学校都没有适合非音乐专业学生的教材,有的学校直接沿用艺术学院的专业教材,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教材。他们没有考虑到受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没有音乐基础的普通大学生,而这些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他们把在大学学习音乐作为一种纯粹的享受与精神的放松,最多也是认为自己需要再掌握一般的音乐常识。作为教师应该了解他们切实的需求情况,并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作系统的规划。当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可能在进校之前也不同程度地学习过一些乐器,已具备了一些比较全面的音乐基础知识,对于这部分学生他们具有更高的需求。

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活动的改革与探索

(一)“至上而下”的政策改变,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整体理念。根据现在高校音乐教育整体的现状及问题,首先应该解决的是普通高校对音乐教育活动的认识问题,这也是根本问题。音乐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认识层面上,还应该深入人心,打破原有对高校音乐教育忽视的态度,使各阶层领导“至上而下”地给予重视及支持,才可从根本上提高效率。只有真正地得到重视,整个学校依据制定的政策与措施才能改变高校音乐教育整体观念。政策落实到位,措施跟进有度,使高校综合性人才培养变得更加高效。它不是专业性教育,所以这也决定了高校音乐教育应当面对的对象是全校的大学生,应努力做到真正的普及。因此,平日里在校园里可多开展音乐讲座,举办合唱比赛、英语歌曲比赛周,创建各类艺术社团等提高大家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二)在学校里有针对性地成立专门的艺术综合基地。高校应该结合自己地现存的问题、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成立艺术综合基地,并在艺术综合基地中设立专职的管理人员,从系统上制定相关的艺术教育活动政策,定期对艺术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与监督,保障学校艺术活动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也能给学生们一个课外的艺术实践场地,例如舞蹈排练室、乐器排练室等,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三)改革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普通高校有别于专业的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的音乐基础素养是相对薄弱的,因此课程设置应符合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迎合他们的真实需求。应该坚持以公共选修课为主,个别辅导课为辅,公共课与个别辅导课相结合的原则。

公共辅导课针对大部分没有音乐知识基础的学生,目的在于给他们普及音乐常识,提高他们对于艺术学习的兴趣与鉴赏能力。个别辅导课针对的是在入校前系统学习过乐器或是有较好音乐知识基础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不仅是整个学校的文艺骨干,还是整个校园艺术活动的“组织者”与“传播者”,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这样的小课可以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与专业水准,在每年的大学生艺术节中他们都可以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张晓红.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型模式的构建.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3.

[2]申万胜.探索艺术教育规律建立创新教育模式.艺术学院学报,2000,4.

[3]袁善琪.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叶经文.刘小娟.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11.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现状;需要;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Viewed from Need Theory

GE Jie

(School of Music, Anyang Normal College, Anyang, Henan 455000)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①的研究开始起步,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观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对于“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美育”来说,通过在万方数据库的知识脉络检索和比较分析(见图1),显示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2009年底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404篇期刊论文和128篇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期刊论文影响力的统计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以现状描述、经验总结为主的现状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密切相关。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

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

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

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

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⑥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的需要是有所侧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断转换的。针对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为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两大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物质性需要,既包括学者维持与其地位相称的基本生活条件、学术资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学术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标是塑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即所谓“学术精品”。“学术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现实性功利追求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知识、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知性的召唤、道德的践行。”⑧

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对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现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等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驱动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驱动下的学术需要。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标准置于其他价值认定标准之上,把质的高下简单约化为量的多少”。“当这种量本位标准被‘锁定’时,量的追求就演变为学者们的‘生存本能’,以知识追求为本性的需要就让渡于以现实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生存物质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直接相关的。正是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从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学术需要”转向了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生存需要”,最终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失控”。

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层次处于现状描述和经验总结为主的状态,这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功利化主导型”的研究需要密切相关,即研究者个体行为功利化的主要动机源于以获取现实利益为目标的生存需要。个体“生存需要”实现程度成为研究者自我实现的首要途径和标志,知识追求愈来愈屈从于现实的物质利益攫取,形成功利追求泛滥的场域。深陷于功利场域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们,在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之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作为现实的职业劳动者,他必须使自己或自己生产的知识得到市场的价值认定,否则他无法生存;另一方面,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他又必须遵从学术需要,从知识本性出发,完成学者的自我实现。”⑩当前场域下,对于一名理性而现实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来说,“前者的实现具有迫切性、时效性,而后者具有长期性、间接性”,因此,理性的选择往往是“学术主导型”。但是,一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完全陷入“以量代质”的恶性循环时,“功利性的生存需要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最终会导致全局性的结构性失控。”B11(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文中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为行文起见,简称“公共艺术教育”。

② 宋晔、隋欣《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思路》,《艺术研究》,2008年第4期。

③ 谭东风《试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④ 黄大同《简论贝多芬的创作“需要”》,《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第163-166页。

⑤ 同上。

⑥ 屠文淑《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⑦ 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⑧ 同上,第136页。

⑨ 同上,第216页。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学;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84-02

近年来,教育部门加大了美育方面的投入,无论从政策还是制度保障上都给予了空前的重视,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大学生的美育还是不能得到所有高校的重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一、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公共艺术教育地位不高,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消解了公共艺术研究的热情

当今,公共艺术教育在各个高校的地位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艺术教育机构不健全,运行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严重制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但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一是领导不重视。因为在几乎所有的教学评估内容中都没有针对大学生的艺术素质的指标。虽然在发展规划中也会提一下,但往往流于形式;二是学生不重视。因为学校不重视,公共艺术课程的成绩和毕业证没有关系,所以大家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兴趣去对待公共艺术教育。

(二)对公共艺术教育设施缺少投入、资料匮乏,削弱了公共艺术研究的基础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公共艺术教育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资金方面投入甚少,导致相当多的高校艺术教育设施和艺术教育资料极度匮乏。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的编写和资料建设得不到必要的支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一直缺少高质量、切合实际的系列教材及参考资料,这使得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仍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松散的状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正常开展。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向不一致,迷失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方向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显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和人文修养,但有些学校则把公共艺术教育搞成了专业技能教育,不重视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理论的提高而热衷于办各种培训班,有的甚至成为创收的一种手段,这是有悖于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宗旨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机契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继2004年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中国计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开始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亟须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和整体民族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文化的传承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充分关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把民间文学、美术、音乐、戏曲等文化元素转化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资源,既是大学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在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高校的理论研究优势可以归纳、总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体系,研究新的传承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推动的作用。

(三)经济利益驱使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

现在一谈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马上就有人想到经济利益和城市旅游等商业化的运作,实际上过度的商业化运作,恰恰会使传承工作走向死胡同,因为他非常可能脱离原有的艺术规律而转向迎合市场大众的审美需求。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绝不单纯是一个钱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这包括直接传承人和间接传承人的问题。

三、新时期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

(一)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

1.学校要根据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结合学校实际,将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同时要将艺术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一个类别供大学生选修。在艺术课程类别上,要尽量设置覆盖音乐、影视、舞蹈、美术、戏剧、文学等几大艺术门类。在课程层次上应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在课程形式上,则应多样化,体现各艺术课程特色和个性。

2.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标准,通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艺术判断力和综合艺术修养,而不是像专业教育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

3.要创新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方法,注重从兴趣出发,注重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摒弃标准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审美热情和潜能。

4.将课程进行分类,比如艺术理论、艺术赏析、艺术实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艺术等,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的指导意见确定选修课程内容,艺术选修课程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建立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

1.把艺术教育与当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推进艺术教育的同时发挥高校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辐射作用,与文化部门联合共建公共艺术教育平台,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形成高等学校、文化部门、民间艺人三方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合力,开创一种新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2.把艺术教育课程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地方非遗艺术课程的整体构思与一体化建设。积极倡导面向地方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积极组织申报文化艺术研究项目,自主设立地方非遗文化研究课题,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奠定广阔的学术视野与深厚的学术积累,保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品位与学术含量。

3.高校在课程建设上要注重面向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群体课程的建设,加强非遗精品类课程建设的指导。

4.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1+1”的教学模式。派老师到非遗艺术的传承地进行现场的学习与研究。同时请传承人进入高校与高校教师共同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采用一个教师配一个传承人的教学模式,由民间艺人现场演示,讲授心得体会;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教授和归纳总结。既体现了大学讲坛的严肃性,又能让学生充分领略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

5.把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使艺术教育根植于深厚的民间艺术土壤,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形式。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校园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顾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公共艺术课程与普通公选课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的关系等等。在这些关系中,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关系是最难把握的。因为非物质遗产的种类繁多、传承方式不同,如何在众多的非遗艺术中选择适合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且还要适合于学生兴趣的发展和传承的特点是比较难于把握的。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还是一个新事物,目前在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少的,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几乎没有,如何在缺乏参考文献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结合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第三,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学术化的研究和普及性的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课程)、有限的资金和有限的资源状况下,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引领传承观念上发挥出高校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更多的是拘泥于一般的艺术欣赏或者一些兴趣性的技能教育,既缺乏明确的特色,也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方式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性的结合,充分关注地方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深入挖掘地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文化素材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以地方文化艺术为主题的系列课程群建设,让教师与学生走出课堂与校园,与根基深厚的民间艺术直接对话交流,使学校艺术教育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呈现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艺术风貌,这是今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岚清.音乐 艺术 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白朝晖.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29).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

项目来源: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特色化研究”(项目编号:20145JB354)

近年来,众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管理日渐规范,教学设施投入也稳步增加。随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发凸显,逐渐成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

1.课程目标设计单一、片面在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往往是把教学目标放在知识领域上,这样的片面设计,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缺乏对知识结构、能力获得的方式、能力结构进行综合立体化的教学目标设计。现阶段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鉴赏艺术作品、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等、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吸纳中外优秀的艺术成果,从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在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创造美、鉴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从以往的目标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性、想象力、创造性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单调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过度关注艺术学科理论知识。对跨文化、跨学科内容以及国际普遍关注的课题内容不够重视,这种不合理且缺乏独特性的艺术课程结构,不符合艺术教育的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艺术课程群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文学、艺术、舞蹈、影视、绘画、戏剧等艺术门类,可以具体分为艺术学科理论、艺术实践两个方面。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有重点的关注本国家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不断的传承其中的优秀艺术精神,同时也应该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有针对性的介绍区域文化、传统文化和地方企业文化。课程内容覆盖面依然较窄。

3.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方式比较偏重传统的纸笔测量,主要有课堂作业、考试、小论文、讨论等形式。通过这种简单、粗糙、缺乏系统性的纸笔测量的方式考核学生成绩,是非常片面的。这种评价方式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忽视了公共艺术课程的特点,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艺术学习情况。无法真实的反映学生在知识、情感等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以纸笔测量为主要评价方式的评价体系,很难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成功,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影响未来更好的发展。鉴于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公共艺术教育的现有课程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依据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以“艺术浸润技术,艺术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特色化课程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建设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根据2006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国家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确定的目标:现阶段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鉴赏艺术作品、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等、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吸纳中外优秀的艺术成果,从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在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创造美、鉴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以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为依据来构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均以目标为参照标准而运行。构建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1.艺术性。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人文素质,并不是单纯的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当然也不是简单艺术欣赏课程。它是一种具有丰富人文价值内涵的综合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并不是简单的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职业技能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受到艺术的“教化”功能。

2.综合性。现实社会中各个学科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任何学科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学科而单独存在。艺术与其他非艺术学科之间形成了一种互通、互补的艺术生态关系。这种良好的生态关系可以提高非艺术专业学生审美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与同感能力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这种艺术生态关系可以更好的改变现阶段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条块分割式的单一教学方式,造就符合时展具有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兼备的技能人才。

3.实践性。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艺术化的学习情境,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鼓励学生在艺术创造中相互交流经验,鼓励学生现场即兴发挥,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创业竞赛和技能大赛等实践平台,分享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取得的成效。

三、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一)特色化的内涵界定

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色化课程体系也要体现这一功能。所谓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即以艺术浸润技术,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理念,建设特色课程、设计特色活动、注重艺术体验和艺术实践,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领悟质量之美、技术之美、服务之美,从而创造生活之美,体现高职特色。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按照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方面构建,如上图所示:特色校园文化区域化特色课程特色化课程体系特色理论课程特色实践课程专业化特色课程虚拟特长班艺术学分艺术浸润技术,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学生领悟质量、技术、服务之美,体现高职特色。

(二)特色理论课程

1.区域化特色课程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要求各高校需开设《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8种限定性选修课程,同时文件还指出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情况、研究成果、师资水平、所在地域特色等优势来开设具有本地特色的艺术选修课程,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课程。在教材的编写上也缺乏自身特色,内容基本都是大同小异。在现有的《美术鉴赏》教材中,大多数课本没有涉及具有本地地域的知识,没有根据本地特色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也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来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很少,教师很难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艺术素质的差距。这种单一的传授方式,对于那些非专业的选修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显得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高职特色理论课程从培养服务地方人才的角度出发,把传承地方艺术精髓作为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最佳切入点和鲜活教材,研究挖掘地域内诗词、音乐、书法、绘画、戏曲、传统工艺等传统文化艺术作品,还有人文景观、文化名人、工艺大师等,作为各门类艺术鉴赏课程的极好素材。在实际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挖掘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人文内容,更好的融入艺术教学中。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各个部门应该给予帮助,确保形成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艺术教育项目。例如无锡作为“吴文化”发源地,可以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有针对性的加入吴文化、惠山泥人、古运河等文化元素,在诗词鉴赏中加大对东林书院等诗词的解读和理解,开设“地方方言”、“区域文化讲座”、“锡剧名家名段赏析”等课程,让学生逐渐了解当地区域文化和传统文化。

2.专业化特色课程

高职教育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以符合企业未来发展要求为宗旨。为使学生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等综合素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可根据这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开发建设与专业相关的艺术鉴赏和艺术设计课程。如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懂设计、通工艺、精操作、会维修、能创新”,我们可针对性的开设《工业产品造型鉴赏与设计》等课程,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旅游、酒店专业的学生开设《舞蹈鉴赏》《音乐鉴赏》类的课程,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服务素质和艺术修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终归是要到企业中去,到生产一线去。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和了解企业文化,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对于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尽快融入企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开设“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等课程,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逐步了解当地企业文化,帮助学生迅速融入企业,适应岗位需求。各类行业对职业素养的需求是有差别的。针对行业的职业特点,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影响深远。各行业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各不相同,但吃苦耐劳的专业品质,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是各行业都要求毕业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这些职业素质的养成不仅需要在专业课程学习、实训实践教育等教学环节实施,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也可以有所体现。如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行业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等到校开设专题讲座,就职业发展前景、职业精神、典型事迹介绍等方面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认识、职业素养和就业期望。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在校园文化中融入行业企业文化,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行业企业名称命名校园道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融入了行业企业文化,在校园中构建了一堂隐形而又无处不在的特色课程,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学习生活,耳闻目染,自然对行业企业文化加深了了解,提升了职业素养。

(三)特色实践课程

1.虚拟特长班。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挑选部分有一定基础、兴趣浓厚的学生组建虚拟特长班,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各课程指导教师从大一新生中选拔有专长及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培养对象。同时也招收部分自愿参加的学生。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为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班。凡参加艺术特长班学生可优先参加校内外文艺表演,优先选送参加省市级艺术展演、学分奖励政策等。我校艺术特长班设有舞蹈、国画、书法三个班级。培养时间为3学期,共计6学分,同时可免修公共艺术教育和文化素质学分。学期培养结束后,根据平时成绩、艺术实践、课程考核、参赛情况等综合评定给予6学分。因学生个人原因放弃课程学习者,均不给予学分。开设特色实践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实践课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学习热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证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艺术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到生动有趣的实践过程中,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整个教学过程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艺术学分认定。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也应该具备创业、创新、交流和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005年起规定学生在毕业前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外,还要完成文化素质分方准予毕业。文化素质分为必修学分,包括公共艺术课程、校园文化活动、人文素质讲座、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实践与等方面,在此前提下,学院鼓励学生多修文化素质学分。

3.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在步入职业生涯过程中,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成功的基础。在现实社会中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往往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成为影响其更好发展的障碍。高职院校在推进专业建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内涵建设,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育和发掘一批骨干学生,组织开展特色品牌校园活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使其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举办的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重点开发利用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参观、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教学活动的感染力和权威性,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文明从“物质时代”进入“精神时代”,美育的意义、作用愈益重要、突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将愈发得到重视,在注重个性和创新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公共艺术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美育知识的教育与熏陶,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飞明.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措施[J].机械职业教育,2009(6).

[2[马洪波.谈以高职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改革为切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

所谓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对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进行的艺术教育类课程。公共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培养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多数高校不同程度地被边缘化,存在消极应付、师资匮乏、开课不足等现象,一直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本文拟就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困境谈几点认识,以期对这一问题的破解有所裨益。

一、教育理念问题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多方面的,而艺术以其独有的感受、想象、创造等特性,已成为培养综合性人才不可缺少的要素。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艺术教育有助于左右脑的协调平衡,实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促进大脑潜能的开发,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将艺术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哈佛大学从1993年起连续举办全校性的“艺术优先(ARTFIRST)”艺术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3届,师生参与其中,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和乐趣[1](45)。我国政府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也不可谓不重视,近些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予以规范和指导。从1988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年—2000年)》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从2006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包括高等院校在内的各级学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那么,公共艺术教育在各个高校实施情况究竟如何?多份研究成果显示,公共艺术教育在很多大学被当作可有可无的“搭头”,教学机构不健全,课程设置不规范,人员、经费保障不到位,开课门类不全,教材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好,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2]。曾经有学者对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的1440名非艺术专业大三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艺术素养分数集中分布于70分—90分之间,明显低于问卷设定的平均水平,说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下[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给公共艺术教育“正位”,必须先从转变思想观念做起。由于艺术教育是一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软功夫”,短期内没有什么显性效应,一些学校决策者在当前教育功利化、实用化思想影响下,难以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大都抱有能应付就应付、不愿投入过多人力和物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心态,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主要精力放到了文化课的学习上,在学校所受到的艺术教育非常有限,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较少,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艺术素养欠缺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院校必须扭转当前过于功利化的教育思想倾向,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民族长远发展的意义,真正从决策和行动上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旁无责贷地为学生补好这一课。作为学历教育的高级阶段,大学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意识,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科建设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扎实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而当前公共艺术教育中所有浅层性的认识和行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扎实的教育理论的有力支持[4](244)。与高等院校其他学科教育相比,公共艺术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尚未建立起一套比较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严重影响了教育实施的结果。近年来,虽然也有学者就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建议和策略,但既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呼吁社会各界提高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或者对如何破解当前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困局提出大的框架性思路,而对于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如学科定位、机构配置、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管理、考核评估等都缺乏深入研究,不能很好地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发展公共艺术教育,首先要解决其学科独立性问题。长期以来,在缺乏明确目标定位的背景下,无论是政府文件还是相关研究,大都是在德育教育的大框架下讨论艺术教育。直到今天,艺术教育仍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被列入德育教育的范畴,没有独立的学科分类作支撑。而事实上,艺术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就学科建设来讲,完全有必要将其定位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加以建设。要将公共艺术教育列入学校总体课程设计,与其他课程融为一体,互为补充和渗透,这对于建构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要解决艺术教育的具体课程设置问题。目前,各个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上差别较大,少数大学如清华、同济等将公共艺术课作为必修课程,而大部分学校都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开展艺术教育,具体情况也不均衡,有的按艺术分类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如南京大学开设了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戏剧、雕塑、影视等七大系列课程;有的高校则受到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的制约,开设的艺术课门类较少。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这从大的框架上明确了当前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而具体如何实施,则需要各个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切实做好教学规划编制、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编写选用等工作,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

三、机构队伍建设问题

目前,各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设立相应教研室,负责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教学,大多隶属于艺术学院或人文学院,根据其统一安排来开展教学;二是设立相对独立的艺术教育中心,但大多挂靠在学生处、宣传部等机构名下,实践中是否独立运行要看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三是设立真正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与学校其他院系、教学机构是并列的关系。作为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必须结束这种多头机构设置的乱象,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拥有独立的人员、财务、设施等管理权限,能够根据教学规划灵活安排教学活动,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从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来看,各个学校也是情况不一。一些设有艺术院系的学校一般会指派专业教师承担公共艺术教学任务,但在近年来艺术类考生持续火热而专业教师编制紧缺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本身承担着较多专业艺术课程,如果再加上繁重的公共艺术教育,在时间和精力上会非常紧张。很多没有专业艺术院系的学校,则不得不从校外临时聘请一部分教师来承担艺术教学,不仅教师的文化和艺术素养难以保证,课程安排也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规定:“高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结合当前国家正在开展的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应当从体制上拓宽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的来源渠道,让高校在艺术专业人才的引进上有更多的自,能够根据本校教学实际需求引进相应的人才。此外,高等院校还应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与社会上一些文艺团体、社会机构等进行合作,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展艺术教育渠道和领域,在丰富艺术教育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应当指出的是,公共艺术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还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估体系作为保障。一是要对学校组织开展教学情况的考核,包括教学规划、师资配备、场地安排、设施配备、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二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估,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三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包括艺术素养、专业技能、审美能力等。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动真格”地推进公共艺术教育,例如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贯彻〔2015〕71号文件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对公共艺术教育建立监管制度,自2017年起对未能执行课程计划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校长实行合格性评估以及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对不能开齐开足课程、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施行政问责。相信有了这些切实有效的举措,公共艺术教育一定能迎来前所未有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沈致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一瞥[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01).

[2]章仙踪,张剑桥,司念伟.公共艺术教育如何避免“被鸡肋”[N].中国教育报,2012-05-03.

[3]易晓明,杜丽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向何处去[N].中国教育报,2012-08-20.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篇9

关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自1999年以来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文献研究也举起而上,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资源的数据显示,有涉猎“艺术教育”、“公共艺术课程”这样关键词的文章过万篇,可见,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处于上升阶段。基于从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教育以及音乐课程三者的关系出发,带着对音乐课程的教学疑惑,通过对近五年关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得到了一些启示,大致涉猎有这样几个层面的内容: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笔者选取几位学者的实际案例调研分析,在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中反映出了以下问题:孟展《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现状透析河南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文中提到:高职高专公共音乐课程普遍的两种授课模式,一是过于专业的教学;二是音像资料堆积的欣赏。在公共音乐课程体制从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例如课程开设单一、没有固定教材、授课内容随意、缺乏标准的指导性纲要。曾姝《高校公共音乐课探究》,通过数据调研得出:目前我国高校尚有56%-57%的学校未开设公共音乐课程。授课多按照普通本科院校和师范音乐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上课,授课形式基本是先声乐后器乐、先国内后国外、先小型后大型曲目。同时,高校音乐课程评价体系的缺乏,没有评价标准可依,无法判断是否符合音乐教育规律,导致授课随意,教学模式的单一,只重视技能知识的学习,造成了美育的缺失。裴洪胜《素质教育视阈下高校的艺术教育研究》提到:部分高校只重视专业建设与发展,忽视了艺术教育的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得不到领导老师的重视,设置内容随意,在学校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恰当加入艺术教育的份额。王玲莉《湖南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研究》一文认为:音乐教师本身对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在音乐教学方式上缺乏创新理念和意识,采用原始的直接传授音乐知识这种灌输性质的授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高衡《浅谈高校综合艺术修养》提到:教学内容不应该单纯的讲解音乐知识。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改革建议

孟展提出要进一步确立公共音乐教育在高校中应有的地位,同时,完善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开设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兴趣培养课程,以达到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艺术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曾姝提出改革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模式,要有创新,改变填鸭式教学,并结合各自专业的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主,老师为次,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适当融入通俗音乐,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评价标准。裴洪胜提出应重视团委与学生会的作用,多开展校园艺术节,增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胥佳《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探析》认为: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全面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发掘学生的音乐智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优势,对学生进行多元式教学;加强教材建设,构建特色教材。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硬件、软件问题在教学当中,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有一些相关性的硬件与软件问题,如音乐师资队伍与教学设施的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学生自身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协调,学生音乐常识欠缺、音乐素质普遍偏低等。这些问题不是单一性,而是相互映射的。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思考

基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要充分体现艺术修养的作用,是进一步吸纳公共音乐课程的改革建议?还是有所创新的加入新的教学内容、方法?笔者认为,只借鉴音乐欣赏作为载体还是有些单一,还应涉及美育的问题。美育(aestheticeducation),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寓教于乐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育的愉悦性,就是要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既能给人以快乐,又能给人以教育,有吸引力。其任务在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这便与本文一开始提到彭先生认为的艺术修养内涵不谋而合。美育成为了提高人们艺术修养、审美修养、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看来,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是必须要涉及美育的问题。音乐欣赏(musicappreciation)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是对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就必然离不开对音乐各个门类基本知识、规律、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对优秀作品的艺术鉴赏实践操作,涉及音乐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等方面。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鉴赏力,美育和音乐欣赏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说美育作为理论的意识形态带给学生一种感性认知,那么音乐欣赏完成了美育的理性认知,让学生以实际的感性进入美的体验。通过具体的音乐欣赏,完成审美活动,反映美育的寓教于乐的特点,体现艺术修养教育的作用,达到提高艺术修养的目的。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如何将美育、音乐欣赏溶于其中而得以实现?笔者认为,应该基于当下音乐欣赏课程的研究现状,吸取可借鉴理论,并结合美育思想,形成比较规范的教学标准。具体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1.美育理论与音乐概论:美育理论涉及美育的性质、意义,美的内容与形式,审美意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内容,是传递给学生对于美的理性认知。音乐概论完成对于音乐基本理论的概述,是让学生对林林总总的音乐世界一个整体的把握。2.音乐门类的有效结合:可以从传统音乐、新兴音乐、与各专业结合的音乐、地方音乐四个层面出发,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种类,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认识与自身专业有关系的音乐。3.以音乐历史发展作为线索,讲述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精神,体现音乐与文化历史的关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性知识。4.音乐资源的利用:利用音乐讲座、选修课的形式,将网络资源、历史文献等信息传递给学生,增长见识,体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充分体现。5.音乐操作体验: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合唱、乐器演奏的艺术团体中,亲身体验,不仅使学生了解到音乐技术理论,包括乐理、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也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证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艺术细胞。

三、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教学;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组成,公共艺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提升其艺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普通高校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艺术课程与文化课程教学略有差异,其更侧重学生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的提升。但是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成为该课程深入改革的制约因素,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做好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做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改革的研究才能促进高校艺术教学,实现高艺术素养人才的输出。

一、新媒体时代公共艺术课程重要性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很大程度上侧重学生文化价值理念的正确引导,侧重于学生正确人生价值导向的树立,提高其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促进其健康成长。此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使得高校学生接触信息更加自由灵活,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引导,高校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对艺术知识充满兴趣。学生个性表达更希望借助艺术的层面展现出来。此外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对复合型综合型人才需求迫切,而在各大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可以实现社会及新媒体环境对综合性艺术性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必须做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创新的研究。

二、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迅速,有效地推动文化建设。而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综合素质更多地与艺术的欣赏及艺术的感知联系起来。艺术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组织艺术教育的学习可以起到精神陶冶的目的,也奠定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其一公共艺术课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可以开阔学生的胸怀与眼界,带来他们生活体验的进一步丰富,有助于其富有魅力人格的形成。其二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剂,艺术教育的关注点是人与人、人与世界及人与自我关系的解读与梳理,加强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可以满足学生对艺术及精神的需求,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心理与文化的多元化支持。其三做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教学,可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培养,作为一种特殊的美育形式,起到品德塑造与人格培养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也带来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结合新媒体的背景,其更契合高校创新思维的培养理念。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思路

(一)做好内容的创新,奠定艺术学科教育的核心

高校艺术学科种类繁多,而传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面临师资不足,学生基础不同的制约,其在内容的组织与呈现上也往往带有单一性,而新媒体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其更希望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此必须做好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关注。对于低年级的高校学生可以开展基础性的艺术选修课程,让他们学习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及戏剧鉴赏等艺术课程。课程教学的落脚点依然是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以审美为核心,融合艺术基础理论并将其与作品的鉴赏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从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也激发其艺术关注的兴趣,从而培养起审美能力,这属于基础奠定的阶段。对于热爱艺术并且具备一定艺术文化素养的学生开展形式多元的艺术选修课程,丰富他们的文化学习。课程教学的定位应该是学生艺术表达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写、画、唱及跳等实现其自身艺术技能的提升,在艺术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价值,从而进入到高层次的艺术文化学习中,实现人生境界的进一步升华。最后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艺术专题讲座,邀请艺术家进行学生艺术学习的指导培训,从而让艺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实现艺术理论修养与艺术感悟能力的双提升。

(二)做好形式创新,让公共艺术教学更具吸引力

传统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学习参与十分被动。而新媒体时代下理应做好新媒体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结合,实现其展现形式上的创新。更侧重学生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实现学生艺术课堂主导地位的回归。让学生真正成为艺术学习的主人,激发其艺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教学中也发挥新媒体教学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开展慕课教学,线下网络远程与学习互动,实现课堂内外的学习延伸,让艺术理论的学习转化为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生公共艺术学习的学以致用,让艺术学习的价值在学生成长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

(三)改革课程体系,促进与新媒体融合

公共艺术教育是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本质认识深化而衍生出的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其课程设置的着眼点是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提升。然而我国公共技术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健全,亟需重新审视与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正确看待艺术教育的目的,这是其教学质量保证的前提。另一方面要加强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关注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生人格完善及情操陶冶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多层次与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原则,选修与必修结合,兼顾兴趣培养、艺术感知、欣赏、实践能力的综合性提升,并注重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发展。在这两方面的实施中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将其融入到公共艺术实践活动,发挥新媒体对艺术教育的宣传和推广优势,能够让学生顺应现代艺术发展潮流,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良好的艺术氛围。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形式,更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体验性。因此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改革创新也应结合学生的主动性与体验性,从内容、形式与课程体系上进行创新调整,让艺术课程教学真正助力学生的价值引导与成长发展。

作者:许孟巍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颖,胡志峰.浅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J].音乐时空,2014(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