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文教学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01:13:37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1

1.增强动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项目引导教学法以项目的完成为目标,立足于社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深入社会展开调查,分析新产品动画设计的优劣,并且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全程都不参与。这改善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改为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调查期间,学生需要具备各种能力,如市场营销、采访等,不仅仅是动画设计那么简单,其跨学科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改善。

2.使学生多接触社会,为毕业打下基础

项目的立足点在于社会和市场,这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学生将深入社会探索动画设计给当今的文化产业带来了什么,学习动画究竟有什么意义,理论如何联系实际,这些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很难理解,甚至教师也似懂非懂。项目引导教学法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切,无疑是要求学生向社会需求看齐,提早为毕业做准备。

二、项目引导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动画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1.教师分配并指导项目任务

教师在分配项目任务时,首先要慎重选取项目,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分配项目,考虑学生的有利条件进行项目的实施。如要考察某地影视公司的动画设计情况,最好把这个任务分配给当地的学生,这样更方便。除此之外,项目的设计要根据动画行业的技能与目标设定,要时刻把握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从而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与思维。如“Flas设计”就是一个大的项目,适宜安排在期末进行,也算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其中一些小的知识点也在项目的考查范围内,不仅能锻炼学生接触社会,也能使其巩固知识并有所创新。教师应该在项目开始之前,对于如何开展项目进行简单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方向。

2.启动小组讨论模式

小组讨论是项目引导教学法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教师应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到8个人,分别实施不同的项目。分组应该按照项目的便利条件来分,如地域、感兴趣的领域、擅长的方面等,总之要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分组之后,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汇报员、调查员、记录员。汇报员将本组的成果汇报给教师、同学,记录员将调研的信息记录下来,调查员是进行实地考察的学生,每位学生各司其职。在实际教学中,每位组员都应该去企业考察,并且一同思考讨论,找出创新点,这样才能有效实现项目引导教学的目标。

3.制订计划,实施项目

计划要靠学生讨论得来。如在“调查某影视公司的新产品Flas设计”这个项目中,学生要了解Flas设计中的知识点,如动画设计的原理、思路、制作要点和ActionScript脚本语言编程等,从而学习公司新产品动画设计的优点和特色,并善于发现不足,找到创新之处。计划应包括联系企业、确定采访时间、讨论动画设计、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讨论设计方案等。接着便是实施项目,应将重点放在讨论动画设计与提出设计方案上,因为这体现着教学内容与思维能力。学生应严格按照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4.汇报项目成果,认真反馈

在项目完成后,每组的汇报员应将结果汇报给教师和同学,说明本组的计划、思路,实际执行的步骤、遇到的困难,以及本组设计方案的创新点。各小组应该认真听取别组的汇报,并且做好记录,以备借鉴。教师听取完所有学生的汇报之后,应该分别予以点评,对于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奖励,并且要求各组将改正后的方案重新整理一份交上来。教师需要对改正后的方案仔细批阅,因为最后一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能力锻炼落到实处。认真反馈过后,教师布置下一轮项目。项目引导教学法每学期不宜进行太多,以2~3次为宜。

三、结语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2

随着对高效课堂研究的逐渐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是为了教育者的发挥,而是要使学习者获得成就。“高效”绝不代表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实践机会大于学生,“减负”更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少说话。作为教师,课堂上的最佳表现,不是对文本解读得多么高深,不是多么擅长机敏巧妙地串讲串问、旁生枝节,而是能忘掉自己,专心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看教师置身于学生的语文实践组织调控是否得当、欣赏期待是否真诚、叫好称赞是否准确、提供帮助是否管用。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什么时候“说话”才最有效?下面就从我们阅读教学课堂最常遇到的情况出发,谈一谈教师“出手的时机”。

一、“宜将身在此山中”——抓住学生交流思考的时机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正是基于以上思考,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越来越重视对整体实践性问题的交付。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备课过程中按部就班,预设做好了学生从第二自然段开始汇报的相应练习设计。汇报过程中,学生却“不按常理出牌”,交流直奔倒数第二自然段。这种情况,我们要么打断学生,牵引到教师安排好的段落,要么在学生汇报之前就明确“让我们先从第二段开始汇报”,这样学生就沿着您心中建立起来的“教案”顺畅地进行汇报了。岂不知,学生心中对文章的理解,虽然聚焦于倒数第二自然段,但却是集合个体对通篇文本的思考,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回头路,这样的学习又怎谈“高效”呢?

堵不如疏。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进行班级交流前往往会有默读思考或小组交流的环节,这是教师参与个别研究、摸清学情的最佳时机。在这个宝贵的时间里,教师要充分“动起来”,力争和尽可能多的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对文本哪个地方感兴趣;准备就哪段文字为出发点进行汇报;哪些段落语句是学生争议较大的地方。这些信息都需要教师在这段时间内进行采集、整理。那么,在进行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自然就能够针对所了解的情况选择汇报,做到有的放矢。

二、“且信春来草自生”——调控学生言语交锋的时机

学生就文本的某一词、句、段展开“交锋”,作为教师,我们调控的时机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不做“决策者”告诉词、句是否抓得准;第二,不做“评判者”宣布讨论过程对与错;第三,要做“鼓励者”,肢体语言增强学生发言信心;第四,要做“引导者”,随时关注“激辩”方向控大局。

我们以一段课堂实录为例:

生:我不同意你的意见,那个云它怎么把树给压住呢?

生:就是那个云你感觉它往下把树给压住了。

生:就是看见乌云压着树,不是乌云真正地压着树,是人们的一个错觉。

生:他说的乌云压下来压到树那儿,不是说的乌云肯定碰到树,而是说的一种美,压压压,压下来慢慢地。

生:难道你不觉得压下来很恐怖吗?

生:怎么恐怖呢?

师:所以说觉得课文这部分写的有意思。

学生的六次发言讨论“乌云压着树”带给自己的感觉,前五次,教师并没有在每个学生发言后显示自己的“引导”作用,这是智慧。教育的始点“教”和终点“会”之间有一个永恒的中介,那就是“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的基本过程就是“悟”,无论是学习从先前的知识或智慧出发的逻辑可达的地方,还是逻辑不可达的地方,缺少了这样的过程,所有的教育都是低效或无效的。

第六次,学生反问“恐怖”的时候,教师“出手”了,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极有可能转向“恐怖”感觉的讨论,这偏离了文本解读的方向,“所以说觉得课文这部分写得有意思”,既肯定了学生讨论内容的丰富,又提醒了大家研读文本的方向。“试从静处闲听耳,便有冲然道气生”说的正是教师此刻应该具有的心态。

三、“始悟此中有真意”——切中学生实践评价的时机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3

关键词:导启论、引导、讨论、追问、练一练。

所谓“导启论”式是从“教”的角度出发。俗话说:“教贵引导,点拨方向,讨论出真知和实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主导,也就是导演。虽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但不能忽略老师对学生的引导,点拔的作用,点拔就是启发教育。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的主体才能够充分的体现。讨论发现思维,辨明真理,发现真知的讨论式。讨论是一种交流。经常讨论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大有益。“设问”是一种较好有效的手段,通过驱动设问“可以把学生学习状态调节到最佳境界,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著名理学学朱熹曾说过:读书,始读,来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方始是学。”清代陈也曾说:“学贵有疑”。只有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认识才能深入地探究,学生思维才能不断地历炼,学生的智慧才可以得到超越自我。追问是设问的升华,在设问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学到知识升华和迁移。互动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程是静态,师生互动生成中酝酿出语言味。我认为老师要有灵敏的观察力和捕捉互动和练习的话头。穷追尽索,巧妙酝酿语文味。因此,论式课堂教学模式“引导――设问――讨论――追问――练一练”。这五个环节在语文课堂上环环相扣,而又环环相互。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拓学生的思维。

一、每课一引导。所谓“引导”就是引导学生走入课堂,又是老师设计课堂的关键环节。引导的目的又是让学生轻松地走进文本,体验和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这种教学手段克服了传统“课前预习”的盲目性,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路和问题。具体包括:“重点词读音和解释、作者简介和预习思考、文本的写作思路,文本的主线和副线。”因此,引导的宗旨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主动求解,合作探究能力的学习方案。引导的运用包含传统的学习流程,将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前提,实施先学后教的策略。这样有利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习惯和创造性。因而受到许多学生青睐。同时,引导要有目标,内容的问题,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也要根据教学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而定的。内容问题要先易后难,逐渐加深,能符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因此,引导的设计应当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培养适应现实社会的多方位人才。整体设计有利发散学生思维,加强老师,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求导,积极探索的敏锐观察,大胆想象的良好习惯是教学的目的。

二、每课一设问。设问是每节语文课的关键环节和问题。关键设问既是贯穿全文,以是统领全文。清代的陈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是,大疑则大进。”我认为“无疑则无进”。海森堡也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问题的大半。”可见,教师设问是教书过程的关键。教学的过程:“质疑――解释――再生疑”的过程。只有老师的设问引领下,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历练,学生的智慧才可以得到不断地超越与升华同时,设问根据课堂学习目标而设问,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才会有的放矢。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教者设计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是什么?花儿呈红有哪些因素?这样设问既扣住了文章的主题,又能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主题意识,激发发学生的思维,驱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轻松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进入最高学习境界,同时,又能让学生理解文中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每课一讨论。讨论是一种交流方式,即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讨论种类较多。讨论分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五几个讨论出问题,学生思考及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整个环节的模式:“问题――思考――讨论――解决”。这个情境模式促使学生形成强烈外部刺激,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理解和包容。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方法能创造语文教学情趣。情趣是由情调所激起的趣味。老师在课堂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和互评,老师点拔、指导、总结。如《勇气》一文中讨论1:文章中讲到两种”勇气,你赞同那一种“勇气”?讨论2:你如何理解法国妇女也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如何理解她懂得什么信仰?老师不只按照教参书的答案准则,而是学生要深入层理解,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各抒己见都是正确。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善于发现学思维与动向,紧密追踪,点拔弹弦;学生集思广益,在讨论中明辨是非,辨别曲直,辩论中受益,起一举多得的效果。同时,讨论要有批判性,高度性,热情性倾听。谦虚、民主、平等原则。因此,经常讨论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大有益。

四、每课一追问。追问是点拔的一种方式和方法。点拔内容是指“点其要害,拔其迷障。”最终目的“相机诱导,适时点拔”。点书问题所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层上重新建构。实际上是我们教学目的,而追问是点拔的方法之一,也是有效的教学手段。语文课堂上由主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后进行全面的交流和汇报,纠正。这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具深度,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春》一文,春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课文只为了写春天的美景吗?这样追问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清晰明了,追问是老师的一种智慧和教学手段,它需老师对文本有深入的认识和深刻的见解才可以做到。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这环节。同时产生“学习语文兴趣,打开学生学知识的大门,轻松地度过了美好的课堂时光,学到许多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每课一练一练。语文阅读的训练形式是多样化。口头的,书面的,小活动,小比赛,对话演讲。对答等。这些者是“练一练“的范围。它的目的是强化学生体验和感受文本。练一练”这教学过无需列出来。因为它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的有意识地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舞台,教师从学生的练中反馈教学效果的信息。例如,要示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可以要他们写出来,写成一句,或在黑板上展示,或在讲台上表达出来。提醒他们:“大胆地把自己见解说给同学听。”如《选举风波》中,贾里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进行简单辩论。这样辩论有利学生把外在知识转化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具有独特认识能力。

这五个环节在语文课堂上是环环相扣,而又环环相生。“引导”带出“设问”,以“设问”产生“讨论共鸣”,讨论中带有“追问”又是讨论的升华。练一练“融入课堂的每个环节中,整个课堂以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为主体。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学习语文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上对导启论式教学方法的思考和实践,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4

 

关键词:引导文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主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事物的能力。引导文教学法是德国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下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倍受国内外职业教育界推崇。以笔者所就职的学院为例,学院在创建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过程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综合运用国内外各类先进的教学方法,重点推行引导文教学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经验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逐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也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word、excel、演示文稿(ppt)、internet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等六个模块的基本操作技能。在高职院校里,大多数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采取的是传统式的教授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的思考、分析。真正的学习应重在学习者的主动与交流。而引导文教学法正是这样将理论与实践的互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带着工作任务去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工作技能,真正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与特点,应该是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上大力推广的优秀教学方法。 

 

2 引导文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教师准备好的引导文文件,以完成预设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准备、检查、评估的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的关键是提出引导问题,通过任务式的问题引导,让学生自已学会分析教师制定的引导文中的重要信息。引导文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检查的能力,让学生在学到工作方法的同时,还提升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文教学的工作程序分为六个步骤,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引导文教学法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工作任务相结合,将单一性知识组合成综合性任务,建立一条阶梯式的技能训练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具体模式方面,笔者在实践引导文教学法的过程中采用了“引导训练——案例展示——确定任务目标要求——案例分析——操作示范知识讲解——同步实践——效果评价——总结答疑——课外拓展”为串联的九步教学模式,以具体工作任务作为教学驱动,以案例开展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收到较好的效果。引导文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专业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非常适合于如计算机基础知识类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 

 

3 引导文教学方法的实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际操作性非常强,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支持,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作品,非常适合运用引导文教学法来实施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课堂讲述演示文稿(ppt文件)制作时所采用的“三阶段、六步法”式的引导文教学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3.1 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开发设计好本课程的引导文,这是引导文教学法的核心。准备工作包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工作任务、提供专业知识查询渠道。其次,结合演示文稿的制作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确定整个引导文教学法的各项组织形式。第三,课堂上依据班级学生人数情况,划分成若干小组,组内推荐一名学生作为组长,统一协调和分配任务。 

3.2 实施阶段 

引导文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具体分为六个步骤。每一个步骤既是一个独立的行为或活动,又是一个互为连接的完整的行为单元。 

(1)资讯阶段。教师在布置任务前,可以安排学生观看一些设计美观、功能强大的ppt样表,然后利用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制作一份漂亮而又实用的演示文稿需要掌握哪些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然后布置一个模拟任务如参加某

公司举行的干部公开选拔会请制作一份竞聘演示文稿,再下发引导文材料,组织学生阅读。 

在布置任务后,要让学生明白需要做什么,要达成怎么样的效果。要借助引导问题和引导文让学生在正式开始之前独立获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引导文上所提供的专业性书籍或专业性网站可以作为学生知识信息的来源。资讯阶段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计划阶段。工作计划是工作前的思考,要考虑完成任务相关工作步骤和所需的工具、素材等条件。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进

行任务细化和分工,确定本组ppt的设计方案包括模版样式、色彩、创意、设计方式和动作设计方案。组长可邀请教师共同参与交流,明确工作流程,制订工作计划,填写分工工作计划表,以确保团员有着不同的分工,如工作内容可分为模版设计、文稿内容设计、动画动作设计等,每项工作的承担者可以是1个人,也可以是多人协同担任。 

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确定自已应该怎么做的过程。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一方面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知识学习中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思考组织能力、协调管理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决策阶段。决策过程是小组计划的延续,决策的结果是小组任务讨论完成的方案。决策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听取学生讨论结果,并让学生自主陈述方案缘由,选择性地帮助其改善或修订任务完成方案。 

(4)实施阶段。工作任务方案的实施过程应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熟悉掌握专业知识,逐步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检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具体操作、发现问题、完善计划、思考结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掌握课堂知识。这期间有个人的独立工作活动,如收集整理资料,回答引导文问题;也有双方商议活动,如ppt的模版样式设计方案、突出重点等,也有多方商议活动,如各角色成员讨论模版设计主题和重点部分。团队组长主要设计演示文稿的整体设计方案,其他人则协助提出修改意见,这既是对演示文稿制作技能的展示,也是对小组团队协作的体现。 

(5)检查阶段。根据引导文中拟定的评价标准,学生比较清楚为了实现即定的学习目标,需要哪些具体的操作,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这将使他们学会独立评价自己的工作成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错误和改善质量。一般情况下,教学过程应先由学生自检,然后由教师或其他学生检查,并相互之间交换检查工作成果。 

(6)评估阶段。工作任务评估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评价。评价形式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团队评价和主讲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参与态度,收集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和可行性,提出的建议是否具有新意等。自我评价主要是小组代表阐述本组的学习态度以及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价;团队评价主要是和教师评价在每组自评后进行,主要是共同探讨对该组作品的意见和建设,教师评价则是带领同学回顾整个教学活动。 

评估不是单纯地给学生或小组打出一个成绩,而是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的过程也是经验的交流过程。引导文评价表罗列出针对演示文稿的各项评价标准,这不仅是对制作ppt演示文稿技巧的评价,也是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评价,更是对小组集体工作和智慧的评价。 

3.3 总结阶段 

引导文教学法的是通过模拟任务完成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独立解决今后职业中遇到的问题。以任务或项目作为课堂教学引导,将会大大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 引导文教学法的思考 

4.1 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式的教学方法是以课堂传授为主,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学节奏,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即定的知识,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动力。在引导文教学法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都是由学生通过实践而获得的。相信这种学习方法将会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正确方向。 

4.2 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必将相得益彰 

引导文教学法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师尝试将工作情境转换为学习情境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做相应的调整。在具体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灵活引入其他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必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nbs

p;

参考文献: 

[1] 冯国祥,曹青.浅谈引导文教学法在化妆技能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2] 姚和芳,首珩.基于工作过程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与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郑舟杰.引导文教学法教学实践探析.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5

关键词:引导文教学法;英语教学;建议

一、引导文教学法概述

1.引导文教学法的来源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与此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二十年,许多国家开发并推广一些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或教学思想,如模块化教学和国际劳工组织的MES,北美和澳大利亚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1] 德国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摇篮对教育方法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的主流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有效的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从旁指导的学习,其本质是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特定的项目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最后以项目完成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 而引导文教学法就是这种模式里的一种常用方法。引导文教学法是一个面向实践操作、全面整体的教学方法。 [4] 该方法有利于学习者发展自我组织和自身责任,提高成员间互相交流的社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2.引导文教学法的师生角色

(1)教师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担任主角,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引导文教学法里,教师的作用主要在引导。教师以书面形式提出项目任务并列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问题和引导句包含了解决任务所需的所有信息。它引导学生独立获取所需信息,并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执行提供帮助。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只是在解释说明工作任务和在学生需要提供意见的时候才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其余大部分时间教师作为监控者关注学生小组的活动情况。

(2)学生角色。学生在引导文教学法里是学习主体。学生在接到任务后进行的步骤有信息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控制检测与评估反馈。因此,学生从传统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获取者,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获得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社会(团队工作)能力等。

二、引导文教学法教学实践

1.实验对象与项目

笔者选取本校一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受试。选取的实验项目名称是招聘广告。原因是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写作课采用的教材是《走进过程写作——实用英语写作教程》,而且笔者当时教授的内容是如何找工作。为了让学生以更形象生动的方式学习如何找工作,笔者认为先学会制作招聘广告是关键,因此决定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完成本次教学。

2.实验过程

实验开始。笔者给学生下达任务——招聘广告,同时把写招聘广告的背景、学习目标以及完成的时间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学生。然后全班讨论出评价标准,展现在黑板上并告知学生任务完成后要进行作品讲解展示。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并把成果展示在下发的白纸上。接下来是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在旁边观察并在学生求助时与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品展示与评估。每个小组把作品按照完成的先后顺序摆放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讲解展示。讲解结束后各小组以投票的方式选出心目中的理想作品,并说明投票的理由。

三、引导文教学法教学效果

1.教师观察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监控学生的表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积极。小组成员在接到任务后,先对任务内容与要求进行热烈的讨论,整个课堂马上活跃起来。然后各小组内部进行人员分工,有的查资料、有的画图、有的制作等。在活动过程中不时有学生举手提问,教师会与其进行专业谈话,提供参考意见。最后小组成员汇总各自的成果,共同在白纸上制作招聘广告,并把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作品展示环节,学生各有特点。有的学生突出自己组的图案设计新颖,有的学生强调自己组的文字表达优美,有的学生着重介绍自己组的广告外形设计独特,等等。随后各小组用两分钟的时间讨论理想的作品并以贴花的形式进行投票。投票结束后,各小组阐明投票的缘由并对某些作品提出建议。

总体而言,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投入度高,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并敢于就专业性问题与教师探讨;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

2.学生访谈

实验结束后,与部分学生就这次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交流,学生都对此活动持肯定态度。概括起来有以下效果:①这次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前都是教师讲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而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必须靠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要时与教师沟通,甚至要让教师信服自己的想法。②通过这次活动能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前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比较被动。这次学生积极投入活动中,小组内热烈讨论,并按时完成各自的任务。③这次教学活动学习效率高。先有讨论,然后完成各自任务,最后是全班评价,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内容与要求理解更深刻,学生学习效果好。

四、引导文教学法在高职英语课的实施建议

笔者通过本次实验证明引导文教学法对教学效果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推广应用。结合高职英语课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笔者提出实施引导文教学法的建议:

(1)合理把握教学内容难度。由于引导文教学法是新引入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可能在中学阶段没有接触过,而且引导文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要求学生独立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这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以及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设计。

(2)注意任务目标的语言表达。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中学阶段几乎没认真学习英语,因此笔者建议任务目标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地少使用专业术语,必要时给出对应的中文翻译。

(3)合理设定任务完成时间。根据教学任务的难度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设定完成任务的时间长度。由于引导文教学法除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所以老师应尽可能多地把任务安排在上课时间完成。这样做既可以保证老师能全程观察监督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又能让每个学习小组同场同时学习,形成一个竞争的氛围,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忠宝.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J]. 科技信息, 2007(9):41.

[2]赵玲洁.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6—49.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6

【关键词】引导文教学法;工作过程;软件项目开发

1.引言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主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事物的能力[1]。引导文教学法,又称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预先设计的引导文等教学文件,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一些高校在创建部级示范性院校过程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综合运用国内外各类先进的教学方法,推行引导文教学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经验以软件项目开发课程中的教学实例进行阐述。

2.软件项目开发课程教学方法现状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计算机软件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面对新形势,如何提高软件开发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2]。在高职院校里,大多数软件项目开发课程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采取的是传统式的教授法。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分析的能力。真正的学习应重在学生的主动与交流,而非教师的“教”。引导文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的互补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带着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获得软件开发技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与特点,应该在软件项目开发课程教学中发大力推广引导文教学法。

3.引导文教学法在软件项目开发课程中的应用

引导文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完成项目设计必须具有的能力。学生借助教学课件、专业书籍、设计规范、网络学习平台等学习材料,通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反馈等学习环节,完成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培养。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教师准备好的引导文文件,以完成预设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准备、检查、评估的教学方法[3]。引导文教学法的关键是通过任务式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教师制定的引导文中的重要信息。

基于项目引导文教学的工作过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包括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引导文教学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企业项目软件开发过程为导向,提交给学习物流信息网的资料,展示给学生真实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在仿真的工作任务中掌握软件开发所需的相关知识和相关能力,从而将“教、学、做、评、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软件项目开发课程教学具体模式方面,笔者在实践引导文教学法的过程中采用“一主线、五结合、五步骤、五突出”的“1555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设计思路,“一主线”即以实际的开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为主线,“五结合”即授课内容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素质能力相结合、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和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相结合,“五突出”,即突出“实用、特色、质量、素质和能力”,“五步骤”是指“明确任务、示范引导、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评价”。“一主线”是教学模式的核心,“五结合”是“一主线”的具体表现,“五步骤”是“一主线”的具体实施,“五突出”是“一主线”的特点。

4.引导文教学方法的实施

软件项目开发课程按照引导文教学法主要分成五个学习步骤进行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完成项目教学的要求,依据该教学方法,学生需要能够获得有关各个步骤的方法指导,此部分在工作任务单中体现。

教师主要完成步骤:

(1)确定能力目标:学生完成任务后应具备的能力。

(2)学习者分析:分析学生已具备的知识,预测学生需求与想法。

(3)提供分析信息:分析应提供信息,确定应提供哪些辅助材料,包括教科书、工具书、相关企业信息等。

(4)设计引导性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辅导学生按照工作流程完成任务。

(5)完成引导文:检查、调整工作任务单,使学生做更好。

学生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完成任务,主要完成步骤:

(1)了解信息:学生需要知道自己做什么,即“做什么”。

(2)设计过程:根据教师提出的工作要求设计工作过程,即“可以做”。

(3)做出决定:根据教师按照工作过程的分析确定采用怎样的工作过程与工具,即“怎么做”。

(4)实施工作过程:根据教师辅导学生按照工作流程完成任务的步骤开发工作,即“动手做”。

(5)检查、评价工作:检查、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及整改,即“做更好”。

引导文教学实施过程就是让学生确定“做什么”―“可以做”―“怎么做”―“动手做”―“做更好”的过程。通过分组讨论,即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知识学习中来,又提高了学生思考组织问题的能力、协调管理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法强.浅析引导文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2.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7

关键词:引导文教学法;实施步骤;角色定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速度加快,对职业岗位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依赖性,缺乏创新精神。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都要实施改革, "引导文教学法"是在教学改革中诞生的,在德国及其他国家职教领域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由教师精心制作的引导文等教学文件,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它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环境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

引导文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针对明确的学习目标,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自觉地应用与实践。 同时注重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赋予每位学生确立自己行为目标的权利,充分发挥潜能,培养其关键能力,使之尽快适应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行动导向教学法特点是,教学内容与工作流程紧密相关、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合作和交流、多种形式教学方法交替使用。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

引导文教学法的核心是:1、学生尽可能独立自主的控制学习过程。2、借助引导文有步骤的学习。3、引导文将任务处理结构化。4、工作任务决定了学习内容,行动体系代替了科学体系。5、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逐个帮助学生处理难题。

引导文就是工作指导性文件,学生通过引导文字,独立地分析教师布置的任务和设置的问题。引导文的工作程序分为七个步骤,激发学习积极性---资讯一计划一决策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估

1、激发学习积极性

受训生或学习者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介绍了解学习任务。操作过程和学习目标,要求教师切入主题具启发性。教师可以借助头脑风暴把思想交流引向提出问题,进而唤起学习者对工作和学习的兴趣。

2、咨询阶段

布置任务,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借助引导问题和引导文的帮助,独立获取完成任务所必须的知识。教师不直接给学生提供信息源,而是引导学生去搜集(图纸、专业书籍、表格和操作指南等)。

3、计划阶段

在计划阶段,老师不必要和学生一起做,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不是教师给学生什么计划,而是学生如何计划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此他们需要什么,哪些信息必须被准备好或是已准备好,列出材料清单、工具清单并做出相应的操作计划。

4、决策阶段

老师在这个阶段,不去对学生的计划做评论,只是看看而已。老师不要把自已做为一个权威,不能总认为学生不行。只有看到学生的行为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明,可以上前去指出。

5、实施阶段

计划的实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做示范,而是让学生去摸索。如果遇到新的技能问题,指导教师另外提供帮助,但不一定采用授课形式。

6、检验阶段

引导学生如何独立进行必要的检测。检查可以做例行检查,最终完工后还要通过最终检查。首先让学生自已检验,然后老师再次检测。让学生自行检测时,可提出一定的引导。

7、评估阶段

不是教师如何评价这项任务及其结果,我应该给多少分。而是教师如何和学生讨论他的任务,才能使本次工作的经验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去。

引导文教学法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引导问题。引导问题是引导文的核心。它引导学习者独立获取所需信息并针对布置下来的任务拟订工作计划。为使主持者较好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这些引导性问题应以书面形式回答。

(2)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将由学习者独立完成并与主持者讨论。一张供学习者填写的表格会在他们制订工作计划时起辅助作用。表格里可以填写该工作计划的各个步骤以及必要的材料、工具和设备。

(3)检查表格。学习者用检查表格评定工作结果。检查表格里的重要质量标准围绕给定的任务,如情况可能,质量标准由学习者独立拟订完成。

(4)引导句。引导句包含了为解决任务所需的所有信息。 引导句篇幅首先取决于任务的类型和复杂度。 为新的专业内容独自拟订的信息资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辅助工具。 如果学习者可以独立开发材料,也要提供手册、表格、图纸和专业书籍供他们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引导文,教师的工作重点应集中在引导文的开发和教学的准备、收尾工作上。因为引导文教学法是以引导文为基础、为中心的,它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准确性、连续性和方向性。引导文的开发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既要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关联性、启发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又要求重视学习者的"学法",根据培养目标和学习者的认识特点、认识规律,策划、指导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要充分发挥引导文教学法的优势,除了协调好学习者和教师两个主体关系外,还与课题内容和要求目标两个因素分不开。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是主体角色,但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教师角色1、设置工作任务。2、讲解工作任务。3、观察学生工作小组。4、调解矛盾。5、对学生的问题提供帮助。6、协助学生排除困难。7、评估最后结果。学生角色1、学生自发组织学习、学生自主学习。2、学生应参与项目的构建,带着主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3、学生要有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 1 ]赵志群 .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 学习新理念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3,6.

[ 2 ]周大农 , 戚亚光 . 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引导文教学法的运用 [J]. 职教通讯 ,2001(7).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8

【关键词】行为引导型 语文课堂教学 应用

一、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在职业学校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职高学生在学习语文上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语文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阅读理解能力差,写作水平低下等等。

另一方面,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也有意无意地忽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一些教师"目中无人",比如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着眼于学生,而是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想象。上课时,只看到自己不看到学生,只考虑如何讲授却不考虑学生如何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向、多种形式的互动作用,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二、 行为引导型教学的特点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又称为实践引导教学法,或者引导教学。70年代起源于德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于1999年以法律形式在德国全面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是"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好,使学生主动的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本质区别在于这种新型模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它是"启发式"、"协作参与式"、"活动式"的综合运用,体现了"以学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准则。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获得信息、学会决策、学会独立完成任务、学会自我分析、学会评估这六个步骤,来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三、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主要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畅想落实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等。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

1、 大脑风暴法

大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发表意见时,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教学方法。通过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自由地发表想法,通过相互激励、启发,从而获得大量构想,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上《中国,水的困惑》这篇课文时,我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让学生讨论"除了课文讲的几点,你觉得中国要想走出'贫水国'的行列,还有哪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加入讨论,鼓励同学提出一些奇思妙想。学生发言非常踊跃,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必要对自己的观点陈述理由,教师不要马上对学生的意见与观点进行评价,所有意见均放在最后统一进行整理和评判。

大脑风暴法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各种思想观点互相碰撞,又能使学生产生新的思维火花,从而达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目的。

2、 卡片展示法

卡片展示法利用卡片由学生或老师填写有关的内容,通过添加、移动、更换卡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教学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教学,人物形象分析是一个重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组成六人小组进行讨论,把他们对这两个人物的评价写在卡片上,每组选一个代表上来粘贴,并用2-3分钟的时间说说这样评价的理由。再由师生共同讨论添加或移动卡片,从而形成一个结论。

卡片展示法有效克服了传统黑板上文字内容难以更改、归类和加工整理的缺点,可以在较短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了交流与合作、口才表达;学会了求同存异;学会了调整思维,吸收别人的长处;学会了总结、归纳,形成共识等能力。

3、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个体在想象中扮演他人的角色,即试图把自己想象成他人,以他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预测他人可能采取的行动所做出的反应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我专门用一节课来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先将学生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精心准备好服装、道具、背景音乐,设计好台词,分配好角色。通过表演,学生会发现同一个角色在不用的组里被诠释得是不一样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组学生都是根据他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揣摩人物语言、设计动作的。表演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点评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样,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较不同的表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自由点评,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 模拟教学法

以前教学生写应用文,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各种应用文的格式和用法,可是收效甚微。这次教"求职信",我运用了模拟情境法,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小组7-8人,三个人是招聘者,其他的是应聘者。让学生模拟整个求职的过程。而且注重加强情境,要求学生在着装、语言上及整个工作过程都尽量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符合,还让他们进行角色互换,这使得学生兴趣大增,非常投入地进行了"工作"。

总之,"行为引导型"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在技工语文教学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用,都是由其所教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决定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环境的不同和实际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绝不能生搬硬套。

【参考资料】

1、《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余新利职业教育研究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9

关键词: 引导文; 教学法; 网页布局; CS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3-48-03

Application of guidance teaching method in courses of webpage layout and CSS

Zheng Huijun, Peng Yong, Zhou Qi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Dongguan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llege,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China)

Abstract: Guidance teaching method is a widely used teaching method in German professional training schools, because it emphasizes developing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ability. The authors apply this method to webpage layout and CSS course, and introduce six steps of guidance teaching method for teaching design in this paper. It achieves good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 guidanc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webpage layout; CSS

0 引言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引导文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借助引导文教学文件,引导学生掌握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方法,能对一些复杂的工作流程进行策划和操作,可以独自制定计划,执行工作计划并对成果进行检查。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质是,老师把原来要讲的内容用引导课文的形式编写出来,让学生学习使用,引导学生自行控制学习和工作。

引导文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问题、制定计划、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成果、评估”等六个步骤实施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1]。

CSS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网页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把引导文教学法运用在网页布局与CSS的教学中,按照引导文法的实施步骤、教学过程、注意事项进行了教学设计。将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和引导文教学方法引入到该课程改革中, 有利于实现该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1 相关工作

引导文教学法是国外采用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德国职教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法。80年代它与“双轨制”一同引入,但在我国未被推广使用。引导文教学法主要的内容是:在教学中,让学生从大量技术材料(如专业手册、软件的帮助文档、相关专业书籍以及网络)中独立获取所需要的专业信息,独立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从而获得解决新的、未知问题的能力;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完整行为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引导文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引导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2,3]。引导文教学法虽然未被我国推广采用,但还是有不少的应用案例。例如,边颖研究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AutoCAD辅助设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按照引导文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AutoCAD的课堂设计[4];姜雪等研究了引导文教学法在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中的运用[5]。

2 引导文教学法在网页布局与CSS课程中的应用

2.1 教学背景

网页布局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是控制静态网页和动态网站的显示,美化网页,减少冗余代码,使网站整体风格一致。学生学习该课程应该有一定的HTML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之所以在该课程中运用引导文教学法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其借助媒介独立自主地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因为网页的设计和美化千变万化,不能总是按照一种规定的方式进行网页布局。

2.2 课程能力目标

我们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的UI设计师或网页设计师这一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进行了能力目标分析,确定了本课程的能力目标。

⑴ 专业能力:熟悉最新的CSS版本的基本语法结构;掌握样式表的几种写法;熟练准确掌握和运用CS中的基本属性;熟练地利用CSS样式设计表格的样式;熟练地使用DIV+CSS进行网页布局,弄清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的区别;能够熟练利用CSS制作丰富多样的菜单。

⑵ 方法能力:在教师教授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的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设计能力;将基础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发散思维和创新设计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制定完整的实施计划;对完成的项目进行演讲、展示、分析、评估和总结的能力。

⑶ 社会能力:进行团队协作和分工的能力;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2.3 教学设计

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一种方法,引导文是专门的教学文件,借助引导文,教师可就一项实际工作或来自工程实践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技术问题,指导学生的自学过程。以下是网页布局与CSS教学中的一个应用实例,教学主题为学生利用给定素材自选主题进行网页的布局。我们按照四节课的时间进行教学过程设计,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引言\&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讨论\&引出课堂主题\&5分钟\&网页的一般布局结构\&教师提问并总结\&学生合作回答问题\&让学生了解网页的一般结构\&5分钟\&网页布局中内容部分的布局\&教师提问并总结\&学生合作回答问题\&让学生了解网页内容部分的分栏方法\&4分钟\&讲解课程所给素材和课堂任务\&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讨论\&让学生弄清楚课堂任务\&6分钟\&引导性问题:根据某一主题设计一个完整的网站首页\&教师给出引导性

问题\&各组学生讨论、确定主题\&锻炼学生的快速决策

能力\&10分钟\&确定主题后制定工作计划\&教师指导\&各组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培养学生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15分钟\&作出决策\&教师指导\&各组学生共同讨论做出正确可行的决策\&学生围绕主题确定网页的主色调、网页布局\&10分钟\&实施\&教师指导\&各组学生分工协作完成工作计划内容\&锻炼学生的查找信息的能力和设计能力\&100分钟\&检查\&教师讲解检查标准\&各组学生按照标准互进行交叉检查\&锻炼学生独立的评价

能力\&15分钟\&评估\&教师点评\&学生接受老师提出的意见\&使学生总结工作过程中的不足\&10分钟\&]]

2.4 教学实施

2.4.1 提出引导问题

引导问题包含了为解决任务所需的所有信息。它引导学生独立获取所需信息,并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执行提供帮助。本实例的引导问题如下:

⑴ 如何确定网站的主题;

⑵ 如何根据主题确定网站的主色调;

⑶ 如何进行网站布局的划分并利用DIV+CSS进行网页布局;

⑷ 如何通过设置UL和LI的样式来完成滑动门菜单的制作;

⑸ 如何设置网页超链接的属性和鼠标移上的效果;

⑹ 如何在页面中插入FLASH,(这在前面的知识点讲解中没有提到,需要学生自己考虑,自己去查阅相关参考资料来完成);

⑺ 如何统一设置整个网页文字的属性;

⑻ 如何设置网页的背景颜色或背景图片。

设计引导问题要注意的是不要设计简单的是非性问题,即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不要设计过于简单的问题;对于设计出来的问题学生必须借助于之前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或者通过网络查询才能解答;设计的问题应该针对相应的工作步骤,同时注意,问题不要过于空泛或者容易产生歧义;不要设计过于复杂或综合性太强的问题;在要避免问题中出现不容易理解的措辞,引导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太过复杂的问题会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设计的问题要包含学生所学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加深;引导问题应该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解决引导问题来逐步完成教学安排的任务;不要设计跟完成相应工作步骤无关的,或者关联很少的问题。

2.4.2 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就是工作前的思考,要考虑所有的相关工作和步骤,考虑网页所必须的主题和内容、菜单设计、FLASH的插入、内容部分的分栏、页脚部分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分工与协作,各任务的先后顺序和时间的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写好网页设计步骤和分工,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引导文教学中,没有对与错,只有合适与不合适,这样,可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发言的积极性。下面是学生自己写的工作计划样本。

任务一:确定网站主题并搜索整理相关的内容;主题由讨论确定,内容由1人完成(时间不限)。

任务二:利用DIV+CSS进行网页总体布局的划分,由3人共同完成,完成时间为20分钟。

步骤 1.设计好网页的布局模式,计算好个模块的宽带和高度以及各模块间的间距;

步骤 2.在html页面上写好div框架;

步骤 3.利用CSS设置每个div的宽度、高度和背景图片等属性。

任务三:设置顶部滑动门菜单,由2人共同完成(20分钟)。

步骤 1. 利用UL和LI写好页面框架,使用超链接设置主菜单,写好菜单项的名称;

步骤 2. 利用CSS设置超链接和UL、LI的属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任务四:插入FLASH,网上查询插入FLASH的方法,由1人完成(10分钟);

任务五:网页内容部分各栏目的内容填充和样式设置;

任务六:进行页面底部的设置,由2人完成(20分钟);

任务七:网页各部分的合并,由2人共同完成(20分钟)。

2.4.3 决策

决策是前一步工作的延续,同样是各由小组讨论(团队合作)来完成,但指导老师会参与其中。教师与学生以谈话的方式一起进行交流讨论,听取讨论结果,帮助选择可行的工作计划或对目前的工作计划作出修订或者重新制定工作计划。因为各个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会有差异,工作计划安排要视各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工作计划中还要考虑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把网页设计的任务分工、合并,以及各部分任务的先后顺序。

与学生的专业谈话中教师要对学生比较迷惑的问题加以引导,说明问题的难点。讨论作为一个学习的机会,其质量直接受到学生的热情程度、投入程度以及参与意愿的影响,要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项目的学习和实施当中。

这一过程中,应该要求每个人都对工作计划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每个人都安排一定的任务,避免总是由“较好”的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

2.4.4 实施

计划的实施由学生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整个实施阶段,教师不参与具体的实施过程,教师的作用是监督,适时地给学生指出工作中的错误,对遇到的困难给予帮助。如果遇到新的技能问题,指导教师可另外提供帮助,但不一定采用授课形式。如FLASH的插入、网页的布局,学生先说出应怎样设置,指导教师作出纠正和补充,然后演示给学生看。教师指出学生的错误,而不是马上就给出答案,答案应由小组成员共同寻找。当学生的实施发生严重错误时,指导教师就必须立即制止。

计划实施过程中可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小组成员选择的方案可能在实施时遇到了问题(计划和实际操作的差距)学生将会相互对比,并发现问题,从而修正、完善计划,最终得出较为理想的实施计划。通过切身体会、结合实际思考得出的结论,比老师课堂传授更容易被掌握和应用。

2.4.5 检查

实施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会检查表,如表2所示,学生能在表中了解到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要付出什么努力。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查和优化,可以达到最佳效果。一般情况下,检查过程是,首先由学生自己检查他们所完成的作品,然后由教师(或者其他学生)检查。各组之间也可以交换检查,这也是他们学习、交流经验和心得的机会。

表2 检查表

[[序号\&步骤\&检查项目\&学生评估\&教师评估\&1\&1\&网页内容(10%)\&\&\&2\&2\&网页布局划分,网页整体颜色搭配(20%)\&\&\&3\&3\&顶部滑动门导航菜单设计(20%)\&\&\&4\&4\&页面内容部分左边和右边的设置(40%)\&\&\&5\&5\&页脚的设置(10%)\&\&\&]]

2.4.6 评估

最后由教师点评,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总结,并评出名次,对设计好的小组给出奖励,对设计相对差的给予鼓励,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创造。教师的评价不是单纯给出成绩,很大程度上是解决出现的问题,提出后继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评估也是经验的交流评估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根据检查表对学生的网站首页设计进行质量评价。

3 结束语

总之,引入引导文教学法,不仅能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能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引导文法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实践表明,将它应用到网页布局与CSS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德]Ernst Nausch.德国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Z].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

育学院译,2006.

[3] [德]Frank Bünning 职业技术教育培训(TVET)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导论[Z].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译,2007.

[4] 边颖.行动导向教学法在《AutoCAD辅助设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0:48~50

引导文教学法论文篇10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只让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而是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字、词、句、章,语文课堂必须紧紧围绕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所能接触到的事物,运用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语言文字能力,运用到对现实事物的分析和理解中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融入到传统的启发式教学之中,决不可以本末倒置。

一、善用多维教法,引导学生参与

在语文教学中,要认清现代化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认识到图像、音乐、视频等课件,是传统教法的补充,可以实现传统教法所达不到的意境和效果,但这些手段的运用都必须服从启发式教学的需要,要考虑到课件的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教师的串联和引导,发挥课件的综合性作用。要充分发挥课件的功能,根据课件所展示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多角度地去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突破思维定式,使学生在接触现代化手段的时候,能运用灵活的、多角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现代化的课堂手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传统教学方法能够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课件设计不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所形成的多维效果,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件内容的选择要准、要精,要考虑到课件展示之后,能够产生多少调动学生参与的因素,要考虑课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课件内容选择不当,就有可能破坏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达不到教学预期目标。目前,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过分依赖课件进行教学,有可能会使语文教学偏离方向。因此,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工具而非主体,语文教学应当回归到以传统教法为基础的教学环境中来,根据语文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来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二、善于设疑激趣,组织学生争辩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提倡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课件的运用要慎重,要与传统教法之间形成有效衔接。例如,有些需要学生发挥想象、推测、争辩的内容,最好不要事先播放课件,不要先入为主。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要给学生留有产生分歧的话题,要创造引发学生进行争辩的机会。要做到引而不发,等待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争辩的局面形成之后,再择机展示课件,为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研讨创造话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引导学生讨论带有推测性的问题,最好不要使用课件。应当由教师充分运用先期设疑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对疑虑较深的问题,要适当运用设疑激趣的手段,启发学生去运用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会设计、引导,学生要会听、会讲,这就必须发挥传统教法的优势。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学生参与解析的问题,先不要触及问题的核心,而是由教师找到一些与之相关联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争辩,逐步接近问题的核心区。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之下,通过动脑、动口,最终找到答案,这种学习方法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这是传统教法的优势,是使用任何课件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再如,教师有意识地设疑问难,当学生通过讨论和争辩都无法找到答案时,教师再提供一把钥匙,使学生在运用钥匙的过程中,最终脑子豁然开朗,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教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只能通过传统教法才能完成,其他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

三、善于把握时机,进行点拨指导

在传统教法中,组织讨论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课件,配合讨论的展开,但讨论的主体是学生,绝对不能让课件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老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把握时机,抓住关键节点进行有效点拨,使学生能够打开思路,变换思维方法,起到峰回路转的作用。在传统教法中,教师进行点拨指导,是在与学生的互动之中形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节点连接法:当学生的思路与教师预设答案接近时,教师抓住时机,用一句话或一个暗示进行点拨,把教师与学生的思路连接起来,双方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促使学生成功寻找到正确答案;概括延伸法,有些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需要引导他们扩大知识面,了解知识之间的连接性,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知识点中找到内在的关联;知识扩展法:通过对某一知识点的教学,逐步扩大相关知识的范围,教师在学生研究讨论时,不断进行层层点拨,使学生能够从一个知识点延伸到多个知识点,这既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又是一种综合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阅读指导法:在组织学生阅读或朗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当机进行点评,肯定正确的,纠正错误的,这种点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记忆,提高阅读或朗读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把握时机运用点拨指导时,主要还是依靠传统教法,适当时机可以利用课件以起到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