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07:06:00

直观教学论文

直观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直观性教学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笔者认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离不开直观教学的运用。

直观教学,即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教育学》将“直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原则,它既适应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因此在学校各学科的教学运用十分普遍。而语文学科由于一些教师教法陈旧,有些课文完全能引入直观教学因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教师并不去创造条件,结合实际,甚至连有些课文编选的生动形象的插图,教师也置于不顾,只有一味讲解,大块说教,使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形成不少学生重理轻文,甚至厌学语文,使语文学科成了中学生的拉腿学科。所以笔者认为,这也是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能不能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直观因素,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就语文学科来说,重视引进一些直观教学因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能力、思考想象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语文课堂可以从哪些方面增强直观教学因素昵?

首先,巧用实物及模型。有人做过试验,用语言描摹一种物体,跟学生所见的那种实物多川的时间要达2至3倍,产生的印象却只有看实物的一半。语文课堂引进实物,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语文课中《松鼠》一文,教师导读此文时,若拿一个松鼠标本,让学生观看,学生一定会感兴趣,再引导学生自读,学生就会很快弄清文意。再如讲课文《柳叶儿》时,可事先让学生找来柳叶儿,上课时,可先让学生们嚼一嚼柳叶儿,让学生感受其苦涩,然后引导他们设身处地思想,在粮食极度缺乏的年代,作者对柳叶儿的那种特殊感情。这样,学生感触就会较深刻。

有些课文出现一些名词术语,学生没有见过。只凭文字叙述印象也不深刻,不妨利用标本、模型让学生认识了解。

其次,用好插图和板画。初中语文课本,编者为增强直观教学因素,各册都编选有一定数量的插图。

这些经编者精心选编的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思考想象能力及观察审美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应该引起每位教师的重视,在教读课文时恰如其分利用。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常被一些教师忽略,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损失。这些插图按其特点及构成要素,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语文人物图。语文插图中的人物图包括两类,一类是著名作者像,如孔子、李白、蒲松龄、鲁迅,等等;另一类是作品中的人物像,如白求恩、闻一多等。为加深认识,导读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观察其装束佩带及其背景,认识其所处时代及其地位;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其图像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气质,这更是认识人物个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2.建筑处所图。语文教材中涉及不少建筑设施、环境处所的文章,特别是一些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课文选编不少插图,可让学生与课文对照学习。这样结合插图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浅化知识难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3.事件想象图。文学作品是实现生活的再现,文章总要涉及到人、事物、景等具体内容。不少事件受条件所限,不可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有所感,而课文的大部分插图都是作画者根据文字描述,通过合理想象,创作描画出当时的场景,生动再现于画面。如《社戏》的两幅插图,就可让学生认真观察,分别叙述出构成画面的要素及呈现的环境和气氛,以调动学生感情,认识人物的思想品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有些课文,可搜集图片、配以黑板画,以加强直观教学,调动积极因素。如教师教《苏州园林》课文时,让学生们观看风景画与对称图案,指出区别,从中认识匠师们设计苏州园林的别出心裁,从而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另外,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文内容勾勒黑板画,使学生一目了然,也能起到直观教学的作用。

再次,充分运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现代化直观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起来目的明确,又省时省力,教学效果显著。多媒体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制作,并能多种手段突出其重点部位,亦可演示其变化。如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可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纪念碑的录像片,通过由远及近、由到中央的空间顺序,由东到南、到西、到北的方位顺序和由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的具体形象,使学生对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全貌留下完整、具体而清新的印象。再如学习《珍珠岛》、《华南虎》、《马》、《狼》等课文时,辅之播放一些有关这类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惯方面的录像,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定能极大地调动起来。多媒体是直观教学最好的教学手段,教师课堂教学应注意恰当引进、运用。

最后,进行摹拟和演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把动作形象、样式模仿演示出来,或让学生进行仿照、比划,用以说明或引证所传播的知识,从而达到深刻理解文意的目的。

总之,这些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使语文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在高度的兴趣中,通过直观教学调动多种感官的感性认识,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直观教学的运用,是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直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随心所欲,多多益善,必须按其一定规律,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必须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的需要,选择恰当的直观手段,该用的可用,不该用的不要滥用;该用哪种直观恰当,就选用哪一种。在出示直观教学的时机上,也必须恰当。语文教学中的直观教学毕竟跟理科的实验演示不同,在时间长短上,必须有所控制。要切实认识到直观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不要为直观而直观,避免直观的形式化、庸俗化。

其次,直观教学手段必须在教师启发诱导下进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得出应有的结论,推测准确的结果。也可先从某些结果出发,学习有关知识,再以直观形式加以验证。总之,通过提问启发,指导学生观察,帮助他们认识事物,从展示的现象上去认识事物、事件的本质特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直观教学论文篇2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知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的学习,掌握具有一般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巧以及能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去创新。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知识的建构者,教师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创造过程。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因此,我在讲课时,只对每堂课中的知识点用5~10分钟的时间做到精炼的讲解,从而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自学的乐趣。而针对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则采用个别辅导,对有共性的问题进行统一简短的讲解。这样不仅深化教学内容,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讲授三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第一课《电脑的组成》一课时,我直接带领学生到计算机教室进行教学,运用具体的实物进行一一讲解。这样一来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在教学中我还把握住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放在游戏中进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得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学生在“青蛙过河”、“警察抓小偷”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才能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

三、师生互动,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我尝试着引入了QQ、聊天室等网上交互方式,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在讲解申请免费邮箱时,对个别同学遇到的问题采用网上辅导,教会他们如何申请和使用。

直观教学论文篇3

【论文摘要】目的 增强学生对中医望诊的直观认识。方法 根据教材编排体例,分章节收集相关病理图片1630张,采用Microsoft PowerPoint 文件格式制成电子幻灯片,存储于计算机,让学生自主的点击文件,观察常见病症的形态学特征;并拍摄名老中医临证视频10例患者,动态记录其诊疗过程。结果 提高了中医望诊的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视觉在病理图片中得到客观训练。结论 本系统对强化中医诊断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一定辅助意义。

1 引言

中医的实验教学究竟应如何完善?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在望诊的课堂教学中,仍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对中医望诊之病变形态学的描述,往往是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口干舌燥,学生则听得云里雾里,不得要领。缺乏一种生动具体、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为解决中医望诊教学“光说不练”的窘境,我们研制了“中医望诊训练系统”(国家专利申请号200820053104.9),旨在加强学生对中医望诊的直观感觉能力,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2 研制方法

2.1 研制目的

该系统研制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观察常见病变之部位、形态、颜色、范围等直观视觉变化,掌握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提高病症望诊的识别水平。

2.2 研制手段

按“十一五”《中医诊断学》(新二版)教材体例[1],采用目录分级方式,将“望诊”分五个一级目录文件名、二十二个二级目录文件名,一级目录文件包括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排泄物、望小儿指纹、舌诊,在一级目录文件下,根据教学内容又分若干个二级目录文件,在二级目录文件下,还可再分若干个三级目录文件。如局部望诊(一级目录文件)——望头面、望五官、望躯体、望四肢、望二阴、望皮肤(二级目录文件)——望头部(三级目录文件)——头颅、囟门……。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为相对独立的部分,各部分通过点击目录的方式进入,各部分的结尾均有链接点可以顺序进入下一个部分。学生可依自身的需要任意点击进入,既可按照教材顺序进行,又可灵活调整顺序。

2.2.1 素材库的建立

典型图片的收集:用数码照相机拍摄医院临床实际病例的图片; 或在相关书籍进行图片扫描;或在医学影像资料中抓拍图片;或在网络中找到相关的图片资源。其中跟踪拍摄住院患者的舌象的动态变化,从治疗前的焦黑苔、治疗中的厚黄苔,到治疗后的薄黄苔,加之对应的病证的变化,使学生对舌的动态变化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抽象的理论,而是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

诊疗视频的拍摄: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在征得全国名老中医——郭振球教授的同意下,每周在郭老门诊期间,跟踪拍摄郭老临证实况,从接诊时的医患问答、望闻问切,到写病历、开处方的全过程,实时录音录像。包括初诊、复诊、再诊多次全程记录,通过患者服药治疗后的病症变化,以及通俗的语言表达,来反映中医诊断的客观可靠性。从而解决新校区上基础课,学生见习难的困绕。有助于学生动态、直观地认识疾病的症状体征。临床资料直接来源于临床,不仅真实可信,而且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2.2.2 图片的处理

收集到的图片素材在归入素材库之前,要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色阶、亮度、对比度等的处理,以取得最佳效果,在Microsoft PowerPoint中直接插入图片,另加一段2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

3 应用情况

3.1 学生每三人一组,共用一台计算机,改变教师采用多媒体组合同步教学方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按照教学内容编辑图片,展示各种病态特征。采用望诊真实图像,直观与思考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教学中领会要领,增强记忆,开阔思路,使得望诊内容更具客观化,在模拟的临床背景下回答问题,用量化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临证能力,解决了临床考核的量化问题,对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和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中医诊断学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教学中的“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运用显得十分重要。以往单一的理论考核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既不能全面客观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基本技能,也不能指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因此改革为综合性考核,理论测试占80%,操作训练(包括实验、四诊操作)占20%。从多方面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向创新型、能力型的转化。

4 讨论

4.1 教学模式的转变

中医实验教学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如何培养出较高素质的学生,是中医医学教育的新问题。中医望诊教学应强调直观性,将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以课堂形象教学、师生互动、教与学相结合的训练型教学模式。将一些语言描绘很难准确表达的病证体征,用医学图片的形式展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与识别能力得以提高。

实施“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以激发,由单纯“被动实验”过程变为“积极思维”创造的过程教学。为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技能培养体系进行了优化,将原附属于理论教学且较为松散的实验教学(理论教学90学时, 实验教学18学时)改为集中地、系统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并实行单独综合设课——《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课程,单独考核。

4.2 教学方法的改进

通过中医专业技能的专题训练,使之尽快完成从“学”向“用”的过渡。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望诊的识别内容模糊相近的困惑,如面色淡白与面色苍白、腐苔与腻苔等,需不断强化训练,才能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现有的多媒体课件,多为教师单向演示,缺乏互动功能,难以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场景的训练。中医望诊训练系统的图片直观性强,可以增强视觉效果,从而准确地表现望诊中的望神色形态及望舌;视频录像可以展现名老中医的临床诊疗全过程,将临床示范病例与临床见习相结合,展现了形象、动态、直观的特点。

4.3 实验教学的探索中医诊断的主观因素较多,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因此,训练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有一定难度。我们以具体病案为中心,在名老中医与患者之间的望、闻、问、切四诊过程中,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形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结合,启发式、探究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在临床辨证的准确率。

5 结语

中医望诊训练系统的研制,使传统的中医诊断学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中信息量少的缺陷。既有利于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规范教学与考试,提高教学效果,对优化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资料更新的问题,如非典型性肺炎、手足口病、艾滋病等中医诊断未纳入的新型传染病,临床客观存在,古籍未有记载,是否也要纳入“中医望诊训练系统”的素材库?是个值得商榷与更新的问题。

直观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

本文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为研究对象。在高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本文简称“概论”课)的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一、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之一

当前,我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之一的“概论”课,从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集中体现了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本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职大学生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之一。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改革、“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都应遵循此主线。高职“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和指引,必须引导高职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高职师生形成一定的价值共识,让高职师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高职大学生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层面为明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改革、“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才能符合党纪国法,才能为高职师生提供科学的理想信念,才能为他们提供根本的、先进的价值导向。

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利于更充分地反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利于高职自身进一步明确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高职大学生的重大问题;以利于高职大学生进一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利于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如何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直接进“概论”课课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概论”课的部分教学内容中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有:

在高职“概论”课第六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教学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途径”等内容的教学中。例如,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梦的实现途径”等内容的教学中,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力量的凝聚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提升。因此,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要正确引导高职大学生践行他们的职业梦、个人梦,必须正确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他们的力量。

在高职“概论”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教学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第八章,具体来说:

应该在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使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引领作用,使高职大学生进一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4年12月提出的“四个全面”中再次明确了法治的重要性,中国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高职大学生不仅要深刻理解和认知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布局的重要性,而且要以法治的标准,坚持实践法治思维,坚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他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们在未来工作生活中才能做得更好。

应该在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指导意义。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了朴实、深刻的精神资源与精神内涵,独具特色和优势,是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极其宝贵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培育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基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以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特色和优势,又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杰出成果,为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基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

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开展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向实践学习,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具体做法有:

第一,尽可能利用高职院校所在地的资源,例如高职院校所在地的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街道、公司、红色文化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资源,使他们广泛参与高职所在地的社会实践,从而增强和培育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念,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他们营造核心价值教育氛围。

第二,丰富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采取社会调研、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方式进行;强调“概论”课实践性教学与专业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有效衔接,对高职大学生的“概论”课实践进行引导,在他们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同时,深入基层群众,深入开展专业实践,进一步加大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力度,不断突破困扰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种局限,提升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水平,使高职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为社会服务。(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注:该论文是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编号:14G580)、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黄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编号:2013C20411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12月

直观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直观教学;弱智学生;语文教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356-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对教育加大了重视力度,尤其是对一些特殊教育,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措施,完善相应的教育w系,维护特殊人群的受教育权。弱智学生在理解力上有一定的欠缺,教师需要引进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方便他们的理解。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方式,将学生理解不了的语文知识,通过实物表现出来,尤其是一些动作名词,学生对其的理解上,存在着困难,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动作模拟,将这些动词后面的韵味表现出来,让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一、活跃语文教学氛围

弱智学生有着语言上存在着障碍,语文学习对他们来说有着一定的困难,教师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采取直观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直观教学本身就具有多样化形式,在相关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它主要通过对学生们感官上的刺激,来进行相关的教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多运用图片、故事等手段,教授学生相关的语文理论知识。比如,在讲到“船”、“花”等物体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实物带到教室里来,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明白物体的相关构造,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其的认知和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时效性,让教学课堂具有趣味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再比如,教师在讲授一些拼音字母的时候,也可以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例如“a”这个字母,就像是一个女孩扎着辫子的外部轮廓,教师可以比照某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生,让学生明白“a”字母的拼写方式。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较为有趣的课堂背景下,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的质量水平。

二、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可感

直观教学的方式,能够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加具体可感,方便学生们的了解。虽然弱智学生使用的教材,比较符合生活的实际,但是大部分语文知识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深入到具体的实际中。教师需要将这些理论性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可感的物体,方便学生理解。

直观教学的方式,本身就是将静态转化为动态,将理论性的东西,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实物。比如,教师在讲解“太阳、月亮、地球”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运用到地球仪来进行辅的教学,通过地球仪来向学生讲述“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而月亮绕着地球转”的相关知识。学生们通过这些实物,能够较为清楚明白相关的语文理论,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等打下基础。

三、方便学生的理解

目前,部分教育机构针对弱智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些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方便学生们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其中,直观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与生活相关的实物。弱智学生在理解力上有一定的欠缺,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对知识进行讲解。

为了让学生明白“多”和“少”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将班里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组,分成多少不一的小组,让学生能够从日常小事中,分辨何为多,何为少。另外,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明白“扛”、“捧”等动作词,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表演,让他们能够明白文字背后代表的动作含义,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也是极为有利的。

四、体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

学生学习知识,最后还是为了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的,直观性教学的方法,正是可以将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体现出来。语文知识蕴含着我国优秀的文化,学生们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能够对我国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学会了基本的礼貌用语,也有助于他们生活中的交流。

弱智学生由于自身理解力的缺陷,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学生在掌握这些礼貌用语之后,可以加强与别人的交流,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的和谐稳步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直观教学运用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使得语文知识变得具体可感,方便学生的了解和记忆。另外,此种教学模式按照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教师从日常生活中,挑选一定的例子,学生们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再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直观教学模式功能多样,需要人们去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够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总结一些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维护弱智学生的教育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参考文献:

[1] 赵杰军.浅谈直观教学在弱智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功能[J].科学之友(B版),2008,02:138-139.

直观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直观教学

哲学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006-02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普遍运用给学生展现了许多直观的材料,如动画、漫画、视频等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本中引导学生先进行观察,再进行思考的内容多了起来,直观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讨直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直观”在理性认知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需要结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分析直观教学应当具备的形式和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给初中数学的直观教学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从康德对“直观”的理解谈数学直观教学的本质

康德的研究专家邓晓芒先生曾指出,“数学性的原理是可以通过直观来确定的。”[1]这表明了数学教学中直观的重要性。在康德看来,正是直观使人们在认识中通过运用经验获得有效的知识。

康德认为,数学的客观有效性与纯粹先天的原理来源于直观,并且在经验上运用,所以数学的知识是有效的。“但有些纯粹先天的原理,我仍然不想把它们特别归于纯粹知性之中,因为它们不是从纯粹概念中来,而是从纯粹直观中(虽然是借助于知性)抽引出来的;而知性却是概念的能力。数学就有这样一些原理,它们在经验上运用,因而它们的客观有效性,甚至这样一些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即它们的演绎),都毕竟永远是基于纯粹知性的。”[2]虽然康德哲学是唯心主义的,但他预先假设了每一个人都有认识知识和获取知识的直观能力,特别是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人们通过直观、假借知性对概念的抽象获得数学直观并将其运用于经验中,从而使数学成为知识。

康德曾用三角形的例子说明从直观到概念的转变过程,“实际上,我们的纯粹感性概念的基础并不是对象的形象,而是图型。对于一般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任何形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合适,因为形象达不到概念的普遍性(即概念对于一切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都适合),而是永远被局限于这个范围中的一部分。”[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图型”不是直观的三角形的图形,也不是后来发展心理学的图式概念,而是康德先验哲学中让直观材料符合知性的范畴而获得“概念”的过程,即知识从直观获得的感觉经经验转变成概念的图式的过程,也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图形化的程序和步骤。康德先验哲学认为每一个理性的人都有这种处理直观材料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概念时,教师需要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因为学生无法通过其中任何一个三角形形成准确的三角形的概念,但是学生通过直观地看到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借助康德说的知性能力,即从经验直观向抽象概念转化的“图型”,学生最终会获得一个比较准确的三角形的概念,并且是抽象于每一个具体三角形且实用于每一个具体三角形的概念。

从康德对直观的论述以及“三角形”的举例可以看出,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人们获得直观的感性感受并通过先验范畴的能力最终获得概念的认知的过程。

若整个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都以“先展示、后说明和练习”的方式进行,这与低年龄段的课堂教学又有何差异?其实,只要初中数学教师了解发展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初中数学的直观教学就能帮助教师适当安排课堂,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也可以更简单地将初中数学教学与其他阶段的数学教学区别开来。

二、从皮亚杰对初中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的讨论看数学直观教学

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皮亚杰指出,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已逐步具备假设并进行推理的能力,这是这个年龄段学生产生自我意识、特有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十一岁到十二岁所达到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我们称之为形式运演――这些运演的特点是有可能通过假设来进行推理,并要求把形式的联结和内容的真实性分别开来……”[3]学生在遇到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内容时,会自然而然地想要通过假设与推理的逻辑形式将其与自己通过经验所获得的直观感受进行连结,从而判断所获得的直观经验是否真实。也就是说,通过直观、假设和推理的步骤,学生展现出从具体的直观经验向抽象的逻辑运演形式转变并做出判断的能力。这种通过逻辑运算形式做出的判断,是学生的认知由直观经验向理性抽象的概念迈进的重要一步。“形式运演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只是单纯地处理客体:这是研究这个问题的所有作者都注意到的儿童在十一岁左右出现的那个基本创新。”[3]

从学生认知发展的时间节点看,皮亚杰的论述涵盖了初中学生,由此可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从直观的对象开始,假设一种可能成立的前提,逐步通过逻辑形式的推演,建立起属于学生的自我理性感知。有了这种理性感知为前提,教师在讲解概念时才能通过规范、精炼的语言表述将学生的认识加以固定,帮助学生形成较统一的对概念的理解。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从直观的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如多媒体教学手段、图形、具体事例等入手,通过假设、推论等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完成逻辑形式的思考和连结过程,将对学生认知抽象的概念大有帮助。

三、初中数学直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假设和推理会有不统一的情况,针对多种假设,通过图形的演示,直观教学的过程都要引领学生向着课本所阐述的概念推进,因此需要教师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设计不能偏离对抽象概念及其性质的学习,否则直观教学的课堂将是不完整的。另外在初中数学的直观教学中还应注意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深入思考。

首先,教师要积极探索不同课程内容的直观教学形式,不仅在讲解几何知识中灵活运用直观教学,在讲解抽象的代数知识时也要想办法加入直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康德对直观的论述提示我们在概念的展示和讲解之前对知识内容做形象的展示可以为学生创造条件获取直观认识。在教学几何内容时运用直观教学的优点显而易见,在一些抽象的代数知识中挖掘知识的图形化表达或形象化表达,对抽象概念的讲解帮助更大,如善用数形结合的讲解方式讲解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远比从一般式入手、通过运算讲解的方式更容易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善于设问,特别是对知识做出假设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由假设开始,将直观的经验与抽象的逻辑推演结合,抽象出概念的思考模式。直观教学重在直观内容的展示,但在际的课堂教学中,概念多数以文字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于学生眼前,这就需要教师对概念的讲解处理得当――在直观展示过后以及帮助学生假设与推论且完成例题后讲解概念,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经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皮亚杰的论证很好地说明了形式逻辑的推演能力是青少年在初中阶段认知的主要特点,教师在组织课堂上,从直观教学入手,通过设问和假设的引导,让学生在认识模式上得到更多的训练,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运用的理解。

最后,直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反复验证课堂设计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感受不同教学设计之间的差异,以调整直观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课堂上面对学生也是自身教学反馈给自己的直观感受,这种直观感受对教师分析和改善课堂设计更有帮助。虽然与以前的教材相比,新版教材中直观教学的引导词增加了许多,给人一种直观教学引入课程是专家已经认可、教材中已经体现的趋势,但对教师个人而言,要深刻理解这种变化,最好的方式是在自己的课堂上通过同课异构,去发现生动的直观给自己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带来的变化,如同列宁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实践,更能帮助教师从自身出发认识教育教学的真理。

【参考文献】

[1]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德)Kant,I著.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直观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直观教学法;小学英语;写作教学

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直观教学法作为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还属前沿。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直观教学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备受关注,尤其是借助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教学内容,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直观教学法的概念

1.1直观教学法的含义

直观教学法,理论上来说就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结合,经历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分别采用了言语和物件、媒体展示和远程程序等手段。英语直观教学法就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言语讲授、以物授教、PPT、影音播放、远程授课、游戏程序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英语知识,使学生在生动活力的环境里学好英语,从而深刻掌握英语学习内容。

1.2直观教学法的特征

直观教学法是教学方法的其中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象性。直观教学法是一种依托各式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教学内容的方法,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第二是启示性,直观教学法代替了传统的言语授教,摒弃了枯燥乏味的特点,以吸引学生注意为目的,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第三是科学性,直观教学法并不是随意运用手段,它必须适用学生的学习性质和特点,以教育基本理论为基础。第四是互动性,直观教学法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第五是目的性明确,直观教学法运用直观的方法,直接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从感官上直接传达知识点,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的累积,从而转化成相应的理性认识,也就是一定的知识积累,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2.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困境与解决对策

2.1教学意识的忽略

通过与该小学教师的探究式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对英语教学中的单词和语法记忆过于重视,一味强调默写、听写的准确性,忽略了语言的活用,对写作教学意识的重视性不够。70%的教师每天布置的课后作业均为单词和课文抄写、家长听写词句和课后习题,而且课后习题中关于小短文的写作往往被忽略,此类开放性问题通常可以省略。另外20%的教师每周布置一次小短文的写作,一般是根据某主题写3-5个句子的形式,但作业完成都不太理想,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本身不算牢靠,听力和对话也存在弱势,练习较少,写作输出自然效果不佳。

2.2教学效果不佳

从调查现状来看,学生写作错误主要分布在词汇拼写和句型结构方面,80%集中在单词拼写,49%集中在句型使用错误,还有20%集中在应用文格式等,这些状况说明了当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应用文类型及格式特点被忽略,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比如说英语单词的拼写,确实需要反复记忆及练习,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枯燥无味,容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学生容易反感。将直观教学法运用在小学英Z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联想记忆法、动作演示法等生动的直观展示,学生不仅印象深刻,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良好效果。

2.3教学过程有待重视

小学英语写作的教学过程,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及学习兴趣。在对教师访谈中发现,几乎所有教师都是采用规定教材进行教学,而且习惯于“命题短文”,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实际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应该适当预留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给学生,让学生放飞思维,多进行分组讨论或者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不脱离主题的情况下,自由写作。而且,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度,教师可以布置些课后活动,类似搜集生活中错误的英文翻译、标语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而不是单一跟着老师学,在来源于周边生活的素材上,更加深刻掌握一些语法和语境的用法,比起默写单词、抄诵课文有效得多。

直观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 多种直观教学手段 综合运用

一、直观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直观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由于物理学实践性强,抽象概念多,学生普遍感到物理这门课比较难学。直观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让学生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来理解许多物理知识,这样比较容易被大脑所接受。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直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是很有效的。

教学理论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需获得的结果,教学过程是达到教学目的所需获得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概念,改变了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和学科中心的思想,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多种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现代的直观教学手段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具体地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等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这些设备操作简便,使用方便。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采取特殊手段模拟物理现象和过程,使抽象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有利于教师讲清原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因此,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恰当地把多种直观教学手段综合应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

二、多种直观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的原则

1、灵活性原则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归纳推到思维占优势,有的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有的是抽象思维占优势,有的分析概括能力强,有的适应高度结构化的环境等。而且教学目标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不同的章节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认知学习,有的侧重知识技能,有的侧重过程与方法。而且目标的水平也不一样,有的侧重高水平,有的侧重低水平。学生的智能优势、学习风格的不同,教学目标的层次、侧重点的不同要求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2、最优化原则

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单一呆板的局面,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全面落实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增进学生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而且要有效地组合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最佳教学环境。

3、整体性原则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进行综合利用,都必须坚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全面发展这一总的方向。因此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重要全面、统一地考虑到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全面完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总的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树立整体观念,不断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内容适时处理好各种教学要素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整体效益。

4、自主性、主动性原则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手段,把哪些手段综合利用,都必须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关系,学生要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要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启发引导学生去听、去探究、去尝试、去操作、去实践、去体验、去创新、去体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成功后的愉悦。

5、创新性原则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从而加快了知识更新速度,课本、教材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教师发挥的作用也不仅仅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水平也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的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通过多样化手段快速便捷的获取所需的各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学手段也要不断发展、创新。

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的意义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通过多种直观教学手段的综合运动可以促进不同智能的学生发展,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利于激发兴趣

物理是一门抽象而难学的学科,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陈旧的教法,单调的教学手段是吸引不了学生的,更不会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通过呈现课本上的实验方案图可以为没有设计出实验的同学提供实验方案,为设计出其他实验方案的同学补充一种新的方案,课本上的实验方案图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就能得结论。这样会使学生逐渐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过渡,使兴趣逐渐深化。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它是依靠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学生利用头脑中的直观形象进行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直观性不仅仅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它还是学生形象思维产生的源泉。

4、有利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直观性是形象思维产生的源泉,实验、模型等直观教学手段可以使物理问题形象化,而物理问题本身是抽象的,解决物理问题最终还得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板书、版画等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想象,促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5、有利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不仅对“知识与技能”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提出了相应要求。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多种直观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是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直观教学论文篇9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高职教学 应用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我国高职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成为知识的消极接受者,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生生之间缺乏合作。这种教学方法无疑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在有限的课程资源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高职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多年来,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提倡学生主动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作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结果。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为:“1.所谓知识,并不是对存在于外部世界的某种东西的模写,学习是立足于业已建构、阐释的知识之上建构的;2.新的经验与素材是在业已建构的知识构造与体验世界的交互作用之中得以解释,并引入了某种独特的表征的;3.学习者拥有各自独特的见解与视野,在业已解释的知识之上建构的世界与他者的持续的交互作用之中,能够使得我们关于世界的表征得以确凿;4.借助专家的支援,学习者能够建构知识;5.‘情境认知’‘基于参与的知识建构’‘实践性知识’构成了关键的概念”。①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步骤

第一,分析教学目标即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从全局把握本门课程的思想。

第二,创设教学情境即创设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真实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创设教学情境:1.把握学习心理,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直观、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好奇心去主动学习,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2.温故而知新,创设类比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学习者把接收到的新信息和自身已有的知识网络联系起来。创设类比情境,将问题信息与已有的同类知识相比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3.运用感官教学,创设直观情境。直观情境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它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②直观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课本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静态的思想动态化,有助于更明了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性。

第三,搜集信息资源。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本、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搜集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第四,分组协作学习。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被分为几个小组,它包括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激励、互帮互学等合作形式,不同的组织形式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通过讨论、交流、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在共同分享集体讨论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内容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五,评价学习效果,包括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努力;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从而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

(二)有效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建构主义意味着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显然是不适宜的。为了有效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实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怎样学”而不是“学什么”。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策划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第二,合理设计教学情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行动中。随着个人参与到新的情境中并在新情境中进行协商,知识就产生了。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发生于真实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利用知识的活动中。知识学习不可能通过对普遍、抽象的概念和命题的记忆进行,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

第三,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谓“意义建构”是指:对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的信息加工者、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

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的介绍及其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证明了建构主义理论一系列新的设想对于我国高职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应从“主导”转变为“指导”,学生应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学方法应从“学什么”转变为“怎样学”。只有这样,我国高职教育才能造就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才能使学生与时俱进,成为国家的真正有用之才。

注释:

①钟启泉.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②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2.

参考文献:

[1]彭贤智,刘玉娟.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5,(6).

[2]吴建设,丁继安,石伟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高校研究,2004,(11).

直观教学论文篇10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观念;哲学转向

历经筚路蓝缕的初创与开拓,对外汉语教学在当代世界性的“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中迅速发展,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文化观念教学的哲学追溯

文化的核心是哲学,语言研究与教学是科学问题,更是哲学问题。迄古希腊至今,西方哲学历经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三个发展阶段及近代“认识论转向”、现代“语言转向”两大转向。“语言转向”是近百年来哲学发展的最大的变革,其主要精神表现于语言本体论及语言世界观。语言本体论认为对语言的研究就是对哲学本体的研究;语言世界观认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世界观、民族的精神。从语言分析出发,“语言转向”开启了侧重于科学主义的英美语言哲学以及侧重于人本主义的欧洲语言哲学。科学主义把认识、知识同逻辑命题密切结合,注重语言结构的逻辑特性,要求概念确定、语义单义及意义的可证实;人本主义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组成而非旁观的研究对象,强调语言的人文性,要求概念非确定、语义隐喻及意义的可增生。于是对语言的逻辑性与人文性的不同理解,便有了“逻辑语言”和“诗性语言”的不同转向以及现代哲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双峰对峙、融会的基础。究其实质,“语言转向”实现着哲学研究从抽象的“意识世界”向人的“意义世界”的转向。

21世纪“语言转向”的哲学思想依然对语言及教学研究延展深刻影响。教育研究中出现了科学逻辑语言与诗意语言,科学语言理论把教育寄希望于逻辑语言分析,注重分析教育概念、命题以使教育理论科学化,但不乏形式主义和极端科学主义倾向;诗意语言理论注重拓宽人类理解的维度,其思辨性让科学语言所不可言说的教育意境得以显现,但倚重以非理性的体验作为世界本原与认识途径,有某种易与科学对立的狭隘人文主义之嫌。20世纪中期以后,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其教育意义开始被关注,文化教学研究已逐渐成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化观念研究是形成哲学、教育“语言转向”的基础。从哲学转向反思语言研究与教育,可使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建立更坚实的基点。

二、文化观念教学发展诉求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哲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理论的影响和教育实践的推进,文化教学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基本确立。但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汉语的人文性与汉语学的科学性的研究是不足与艰涩的,忽视汉语人文性是中国语言学的主要症结之一。对外汉语教学界也一直是以语言教学是教学主体的基本取向对待文化教学。文化教学目的尚未达成共识,文化教学内容尚未有清晰的架构,这是影响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及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我们对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认识在“语言技能”、“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变迁中前行,但这种目标定位在某种意义上始终是把文化教学限定在技能与能力提高的功用范畴内。不可否认,对外汉语教学有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自身规定性,对外汉语教学若不能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就会失去作为语言教学存在的基本意义。但语言在本质上是价值系统而不是工具形态,语言具有本体论和世界观的性质,语言教学还应具备传播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自觉意识。限定于知识和能力范畴,就会窄化语言教学学科外延、减弱语言教育功能、加重人的单向度困境,使对外汉语教学徘徊“器”之工具理性层面而难以发挥自身价值,反过来更易影响学习者语言技能与能力的提升,造成学习者对汉语文化难以完整把握和深入理解,或“死抠字眼”、“不知所云”或成为某种程度的“affluent fool”,极易出现跨文化交际阻隔。从这个意义上,对外汉语的学习必然地要求文化观念支撑与导引。

文化观念是文化深层结构和文化精神所在,“文化或文明从一种广泛的人种学的意义上是一处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所有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包括外层物质层、中层组织制度层及深层文化观念层。文化观念是具体语言文化共同体下人们的文化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及受该观念支配的行为的展示。文化观念借助语言在民族精神或群体意识中得以再现生长,语言则以文化观念形式对民族文化与意义追求不断产生影响。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即人与世界和谐相依,人道从天道。“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下的思维是宏观而辩证的直觉整合思维,这种整体价值观与直觉、整合、意象思维世代代相传,积淀为稳定的民族深层心理结构与精神特质,使汉语独具语言内涵的包容性与多向性、语法的非形态性与句法灵活性、整合型句式的整体清晰性与细节模糊性等非形态特征;西方传统哲学坚持“主客二分”宇宙观,崇尚认识主体对客体世界的分析与认识能力以及解析式思维方式,这使西方语言形成清晰的形态标志、严谨的句法规则以及分异型句式等形式规则外化性特征。中西方的“天人合一”和“主客两分”的哲学基础,决定了汉语重“意合(parataxis)”而英语重“形和(hypotaxis)”英语表达通常是先形式后功能,重规则重形合,汉语通常是先功能后形式,重神摄重意合;英语关注“器”(语法)的严谨,汉语则倾向“道”(语义)的表达。因之,与印欧系形态语言相比,汉语具有非形态的面貌和神摄意合的内蕴。跟拼音文字不同,汉字具有表意性,汉语的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其字、词、句具有结构上的同质、同构通约性,字、词、句之间没有严格的逻辑化规制而呈现出浑然一气、自在往复、开放共融的生命气韵。汉语独具突出而独特的人文性。人文性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蕴含,但无论怎样的语境与文化沿革,人文性的旨归总是指向赋予生命以意义的终极关怀。汉语的人文性就是隐匿于非形态变化这一基本特征之后的精神实质,汉语以其意向性、能动性、联想性的特有力量阐释着生命、生存的基本命题,孕含跨越主客分立的以真、善、美一体为指向的文化观念与人文关怀。汉语的字词、语音以及语法承载大量的文化观念信息,而渗透在汉语言之中的哲学精神、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也直接影响汉语言的理解和传达。汉文化观念究其实质就是具有文化本源性质的支撑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价值观与意义关怀。只有以汉语承载的文化观念为核心,将文化精华及特色传递给学习者,使学习者感知、理解汉语体现的文化观念,逐渐形成汉语思维能力及汉语欣赏能力,感受汉语言的文化魅力及人文关怀并运用到跨文化交际中,才是真正意义的第二语言学习。

由此,语言文化教学的实质是文化观念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通过各种教学单位传授目的语的民族文化观念是观念文化教学的重点,而文化观念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架构日益重要。文化观念通常由感知内容、信仰、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构成,其核心构成是价值观。价值观是对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的深层理解与把握,是形成文化形态和文化差异的根源,它使文化形态呈现鲜明的民族性,是学习者感知、理解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对外汉语教材以及教学中的文化观念内容首先要关注民族文化观念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以及价值观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核心价值观,在此前提下选择有效的教学原则及策略展开观念教学。“文化观念是人在认知及交际活动中即兴形成的具有动态性质的感知-认知-情感构成,受到人心理生活规律的支配,并区分与作为语言理论科学描写的产物—概念与意义。”观念教学应注重字斟句酌地推敲,更应注重整体把握、精神沟通以及文化的双向交流。观念内容传授有指向性但不应绝对化,“精神性的互动一旦从其教学的过程中被抽空,其结果必然就走向技术化、功利化和平庸化,直至人文价值的彻底丧失。”其次,观念内容要与语言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密切结合语言教学目标与教学规律,注重选择与语言理解密切相关的针对性内容,使隐含于语言系统中的观念因素得以传达,“针对外国人习得汉语的行为过程讲授语法,要注重意义,并往往从意义出发”注重有意识地设定不同的观念主题,古今兼顾,在现实中去寻找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将观念主题和语言能力训练有机结合,使学习者在观念习得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意识沟通和情感交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以人文性(关注观念和情感态度)为旨归,以科学性为基础(关注知识和能力),人文性和科学性的辩证统一是对外汉语的文化观念教学的发展诉求。而这有赖于在教学中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真正把观念意识根植于扎实的语言基础训练中,才能使对外汉语教育得到深入发展。

三、文化观念教学原则探讨

中西哲学传统的差异、文化观念的不同深刻影响中西语言的不同,同时也孕育了中西不同的语言教育传统。西方传统语言教学观依源主客二分的文化观念和解析思维方式,对理性和逻辑不懈追求;中国传统语言教育基于“天人合一”文化观念和辩证、直觉整合思维蕴含“道”之追求。“主体的知、情、意对象化为真、善、美,所得到的是一个‘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的整体性精神境界”中国传统语言教育注重整体性悟“道”,强调整体语言素养及切身体验、神摄意会,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我们既要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研究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特殊规律,文化观念教学原则的探讨需要借鉴国际第二语言教学的新理念,更要从汉语和汉字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出发进行本土化探索。陈寅恪先生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整个汉字的精神,是从人(更确切一点说,是人的身体全部)出发的,一切物质的存在,是从人的眼所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嘆、舌所尝得出的。”文化教学要有科学的依据和针对性策略,不能生搬硬套印欧系语言重逻辑和语法的语言教学方法。要在汉语的、对外的、教学的三维空间中探讨对外汉语文化观念教学原则。

1.互动原则探讨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在文化教学所有环节当中,文化观念的培养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内容与目标。传统的语言教学观认为语言是思维和交往的工具,形式与意义间的联系被忽略,隐喻等非直义语言的作用在教学中没有被关注。而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就是人的存在方式,语言、文化一体,不可分割。上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Z.S.Harris)首次提出“话语分析”(discoursean alysis)理论“文化作为话语”,话语是“作为过程的语言”,“话语分析”跳出句子的局限,关注剖析话语的结构和解释话语的连贯性,注重研究具体语境中的语言表述及语言背后的社会过程与价值观。哲学“语言转向”指向“话语分析”。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话语分析从批评话语分析向积极话语分析发展,具有从解构性向建设性转向的重大意义,为语言研究与教学展现新的思路。

观念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内在关联要求两者在教学上积极互动合作。观念的意义存在于语言单位的组合形式中,词或词组是其存在的基本形式,“文化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语,但不是一般的字面含义,除理性的概念义外,还融合着主观情感、评价、形象、联想等元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文化观念习得源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不能简单同于对逻辑概念的认知,它是培养异文化语感、直觉及情感态度的根据。习得文化观念是学习者寻求关联性和解读语言的基础并以行为表现在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交际过程,语言技能和观念理解应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文化观念教学可以尝试把话语分析和文化阐释结合起来,使具体的语言使用和抽象的文化意义统一,运用基本的语言形式如词、词组、成语、谚语、隐喻和篇章等挖掘其观念内涵,注重段、篇的连贯以及文化语境,在上下文、背景文化、审美标准、时代特色等诸多因素的语境内涵中,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做出观念解释并加以练习。同时要把观念习得放到“言”、“行”、“思”、“在”的相互作用中,注重采用情景体验式教学法与实践教学形式,使学习者在把握汉语的“形”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汉语的“神”,领悟汉文化所隐含的观念意蕴和情致美感。

2.比较原则探讨

对外汉语教学具有跨文化的文化教学性质,它以语言教学范畴为基础传授汉语言中的文化及与跨文化相关的文化,这里的文化既包括深厚的中国特色文化,也包含跨文化视域中的相关文化。“语言转向”的基本精神之一母语意识,母语意识强调母语是个体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精神家园,这也从语言哲学角度启发我们,只有注重学习者母语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要时时面对学习者原母语文化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包括母语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在语言深层的干扰,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更具有主导作用,因此,注重确立双向文化教学的理念,以母语文化为背景,运用对比方法,加强目的语文化与学习者母语文化的互动,对于习得异民族文化观念是最为有效的。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感受,引导学习者感知、对比和理解中外文化观念的差异,增强对文化观念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观念差异的能动性,加深对不同文化观念的理解、尊重及互动意识,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内心需求的满足。汉语言的“美在意象”、“象以立意”、“言外之意”及“意生境外”蕴含深厚人文关怀与观念内涵。文化观念的传授与文化观念的容受,需要内涵传递和感悟体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从“外铄”向“自觉”,才是教、学双方异曲同工之力量所在。

综上所诉,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表征着人对工具理性及人的单向度发展的反思和对拥有生命意义的内在渴望。对外汉语教学所要达到的语言教学应是超越了工具理性的语言教学,是充盈民族文化精华的本土化语言教学,也是使学习者既具备跨文化交际力又能满足精神需求的语言教学。探究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观念教学,使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语言”(language)走向“教育”(pedagogy)。唯此,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才能在语言教学中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有效地展开,对外汉语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人在语言中的文化泽润与生命生成。

参考文献:

[1]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2]沈家贤.试论中西文化差异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刘宏.试析文化观念在语言与文化教学研究中的中心地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4]丁海东.教育的人文化:两种文化及两种教育走向融合的一种必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5]赵金铭.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

[6]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7]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