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课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02:23:04

cad课程论文

cad课程论文篇1

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以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的,打造一个CAD/CAM综合实践平台,作为设计、工艺和制造类等理论课程的综合实践环节,通过引入CAD/CAM手段对典型工业产品进行正向或者逆向设计、工艺分析、零件制造与装配等社会化生产实践过程的模拟与演练,输出规范的设计文档、工艺文档、质检文件和制造实物,以巩固本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产品设计和工艺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程实施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为求职做准备。

2CAD/CAM课程设计改革的主要内容

2.1支撑平台的建设

支撑平台分为CAD/CAM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和CAD/CAM综合实践平台两大部分。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属于软设施,其主要职能是提供课程设计的命题、课程设计过程管理、教辅资料(优秀课程设计案例分析、设备操作视频和实验指导书等)管理、课程设计文档模板管理、在线释疑等。综合实践平台属于硬资源,包括CAD设计素材库、各种加工设备、测量仪器、工具量具等,该平台融合工程训练的硬件资源和专业实验室的硬件资源。

2.2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CAD/CAM课程设计应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进行,按照“提前组织、阶段跟进、规范作业”的原则进行教学组织。第一,提前组织:为保证学生在3周内完成指定任务,必须在课程设计开始前1个月布置设计任务,让学生分组选题、分工协作,根据课程设计内容进行知识的准备和自主学习。第二,阶段跟进: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及时掌握进度。线上指在CAD/CAM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平台上阶段性的指令,让学生提交阶段性成果以供考评;线下指在课程设计现场进行师生面对面交流。第三,规范作业:为有效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保证其安全、有效地完成课程设计任务,需制定出规范、合理的操作流程与规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编制规范的作业流程,明确从选题到完成整个过程的操作流程和输出结果;2)编制规范的实验指导书,明确设备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3)编制课程设计各种文档的格式规范,保证文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2.3考核机制的改革

考核时间上,按照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分为设计评审、工艺评审和生产评审等多个阶段考核。考核方式上,分为学生自评(20%)、学生互评(20%)和教师评定(60%)3个层次。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激励。考核指标上,分内容合理性、完整性、创新性、完成时效性、格式规范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制定考评标准。设计阶段30%(方案设计10%,装配设计10%,零件设计10%),工艺阶段30%(加工工艺过程设计5%,工序设计5%,数控加工编程10%,资源需求汇总表5%,工艺设计说明书5%),生产阶段20%(设备操作5%,加工实物15%),质检阶段5%(试验大纲3%,检测报告2%),时效性5%,出勤情况10%。最终,对以上各项考评结果结合平时出勤情况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学生在课程设计上的总体得分。

3结语

cad课程论文篇2

摘 要:文中首先对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关系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重点从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等方面论述了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期对提高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质量有所借鉴。

关键词:机械制图;CAD;教学模式

1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的关系概述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对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阅读图样的兴趣、提高绘图技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作为中职院校的重要课程内容,机械制图主要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方法和原理,机械制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绘制机械图样的技能和方法,学会绘制、识读比较复杂的机械装配图和零件图。而CAD具有很强的绘图功能,能够精确地设计机械零件、绘制机械装配图和零件图,CAD的出现并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制图方法,其编辑、修改、绘图功能,有助于美观、准确、快速地绘制出需要绘制的机械图样,从而实现了绘图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机械制图和CAD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关系。机械制图和CAD课程教学的结合,可以给学生提供理论探索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幻灯片、三维图形、轴测图等功能,充分展示平面和空间的转换过程以及空间形体的转换过程,从而使得机械制图的难点得以分解并突出重点。同时,机械制图和CAD课程教学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提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让学生充分见识到CAD软件在机械制图中的作用和效果,从而培养他们学习CAD课程的兴趣。可以说,CAD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中职生后续系列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就业、择业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深化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整合机械制图与CAD辅助绘图资源,优化课程教模式是当前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2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途经分析

教学实践中,深化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应该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 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大多采用添加式、独立式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操作比较简单,也便于学生理解,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计算机“绘图”与机械制图“分离教学”情形的出现,因此,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是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创新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的对机械制图、CAD两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而是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达到提升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以能力为中心,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以理论指导学习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思”,比如,教师可以将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画图方法、国家标准要求等内容进行精讲以后,引导学生自己来画图、绘图,然后教师再和全班同学共同“绘图”,学生再进行反思,这样通过反复的、系统的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形体分析能力就会得到质的提升,从而促进机械制图与CAD课程主要教学目标(识图、绘图能力)的顺利实现。中职院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的是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融合,综合考虑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目标需求,制定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教学大纲、计划,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是“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促进机械制度与CAD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必要保障。

2.2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机械制图和CAD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因此,深化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就必须要结合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特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第一,示范教学法,例如,在CAD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示范怎样绘制机械图,通过示范教学法,可以直观、有效地给学生展示绘图方法,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多媒体教学法,这一方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展示,通过分解作图步骤、展示实物动画和图片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互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实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工厂的典型绘图事例,并利用这些事例给学生讲解怎样进行机械绘图,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学生可以实现学以致用。第四,任务式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生产实际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并将知识点和教学内容隐含在教学计划中,让学生通过团体合作、小组讨论来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完成教学计划,掌握所学知识并构建其意义,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3 创新考核评价模式

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注重实践,后者注重理论,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必须要创新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模式,建立以技能评价为核心,兼顾中职学生理论、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因素的考核评价机制,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使广大的中职学生不仅关注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学习结果,更加重视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学习过程,这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手工绘图能力、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以及参与课程学习的意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结果性评价方法的实施又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衡量中职学生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地评价。

3 总结

总之,结合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内容,深化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对培养中职学生的形象思维分析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cad课程论文篇3

关键词:高职建筑CAD课程;教学内容侧重点;误区

建筑CAD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但是在现阶段不同专业背景下的高职建筑CAD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高职建筑CAD教学现状以及不同专业背景下的高职建筑CAD课程常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现阶段高职建筑CAD教学现状以及侧重点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认为CAD课程是建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技术含量低,因此CAD课程成为新教师的“专利”。其次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对不同专业背景下的高职建筑CAD进行课程分类,而是大致的将其分为建筑构造、建筑制图与识图以及建筑CAD三门课程,尽管课程内容繁多但是互相之间联系非常松散[1]。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建筑行业的二维绘图是由AutoCAD软件进行绘画的,因此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筑CAD课程主要讲解CAD绘图的基本操作指令,但事实上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是技术性人才,对于理论知识的要求相对来说要低。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化,教学的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CAD的实践状况并不理想。

另外,教师在进行CAD教学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对基本绘图命令的讲解,但是综合运用命令来进行专业绘图时间较少,并且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对于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对建筑图的读解能力一般,导致学生即使完全记住了绘图命令,但由于对制图语言认识不足或者是对图形文字不敏感,也无法完成CAD教学的要求[2]。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时,只有部分同学可以运用CAD制图表达自己的设计作业,与期望的CAD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二、高职建筑CAD课程常见问题

由于CAD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进行CAD课程的教学时都会让学生在机房进行实践操作,满足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要求。但是,在CAD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建筑课程CAD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高职学生好奇心强,思维灵敏,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直观感觉,老师倘若上课有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便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便会提高教学的质量。但就目前的高职学院建筑CAD课程教学来看,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是比较落后的,仍然是单纯的就学生CAD制图能力和技巧进行培养,只是将绘图工具由传统的铅笔、图板以及丁字尺等换成了计算机,对于学生的主观性能的设计培养并不看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过程中,过于注重对绘图命令的讲解,使得学生成为了验证程序的工具[3]。在进行计算机绘图命令的操作时,由于部分命令的使用频率较少,部分命令操作时包含二级命令,教师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操作命令的讲解上,学生在进行实际绘图操作时仍然不知道该使用哪个命令更准确,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盲目依照教学参考画图,实践操作缺乏自主性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进行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时,主要将时间放在多媒体教学上,对于CAD课程教学的实践就是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搜集到的图纸进行制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以及发挥,只能够勉强绘制完成一些简单图纸,致使学生对于CAD技能的掌握不熟练[4]。

在进行建筑CAD课程实践教学时,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计划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画,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命令效果,引导学生去发现制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熟练掌握CAD制图技能,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运用。

3.缺少符合行业规范的系统性教材

建筑CAD是一门具有较强系统性的专业基础课,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加深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因此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拥有一本准确的、系统的、专业性的课本就是十分必要的。

在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关CAD的教材十分多,但是大部分都是适用于机械、电子类的CAD课程教材,适用于建筑工程专业的CAD教材却十分稀有,甚至有的出版社只在教材的后面附上几张有关建筑工程的简单施工图纸,作为建筑CAD实训教材,附带的图纸太难,学生无从下手,无法进行实践训练;附带的图纸过于简单,无法起到循序渐进的效果,学生对实践课程无法具有深刻印象。

结束语:建筑CAD课程是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不同的专业背景下对于建筑CAD课程内容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但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建筑CAD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CAD制图技能,并且在实际操作中熟练应用。但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建筑CAD课程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高职学生对于建筑CAD的掌握程度。因此,需要考虑不同专业背景下建筑CAD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建筑CAD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宏俭.不同专业背景下高职建筑CAD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J].广西教育,2013,07:130-132.

[2]梁胜增.对高职建筑CAD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0,14:90+130.

cad课程论文篇4

关键词:CAD教学;机械制图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一、CAD概况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这是一种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涉及工程分析、数据管理与数据交换、文档处理、以及软件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性新技术,成为一种用计算机系统辅助人们对产品或工程设计进行显示、修改、输出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80 年代初,它已发展成为工程设计界实用的工具,目前它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相当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据统计,我国CAD 方面的人才在1978 年仅为5600 人,经过这几年的大力发展,目前大约有50万人。在国外,早在80 年代美国就拥有CAD 方面人才50 万人,日本就有30 万人。到现在,假如我国达到国外的水平,则CAD 人才约需100 万人。这就要求我国各类工科院校必须普及CAD 技术的基础教育,为科研和设计战线以及企业输送新一代的设计人才,为CAD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及早奠定人才基础,所以,CAD 技术教育势在必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在机械专业教学中,《Auto CAD》这门课程也迅速普及开来,这对于机械课程的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二、机械CAD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在机械专业中开设《机械CAD》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将机械制图和CAD结合起来,实现从手工绘图到计算机绘图的转变。当前,机械制图与《机械 CAD》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仅以CAD绘图能力作为重点目标进行培养,仅仅把CAD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技能在讲授,忽视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这种教学状况是有失偏颇的。因此,在CAD教学中,我们仍然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CAD 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掌握扎实的制图理论和熟练的计算机绘图技巧。

三、机械CAD的教学目标

我们知道,机械制图课程就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目前,我校使用的《Auto CAD2008》是美国AutoDesk公司推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最新版本,它以其强大的二维绘图功能、增强的三维建模功能、直观的使用方法、稳定的性能和便利的交互式操作风格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是当今科技工作者用得最多的CAD软件之一。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各种指令绘制各种图样,从而实现计算机辅助作图的目的。当然, Auto CAD里的绘图工具比手工绘图工具丰富多了,许多手工不能绘制的图形,计算机能绘制出来。比如CAD三维模型,它取代了手工制图方法,但并没有取代制图理论和制图的一些标准规范。相反,它是在机械制图理论标准下开发出来的绘图软件,并极大丰富了制图理论,而且还增加了CAD制图标准。

因此,对工科机械类学生来讲,CAD课程当然首先是要培养学生运用Auto CAD进行机械制图的能力。我们将Auto CAD可以看作是一种绘图工具:显示器可以看作是图板和图纸,鼠标和键盘可看作是铅笔、直尺和圆规,但这是不够的。如何通过CAD课程学习,提高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教学目标。

四、机械CAD教学思考

分析和了解CAD这门课程在机械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计划,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将CAD这门技术有机运用于机械制图中。

(一)机械CAD的教学要注重机械制图和CAD技术的结合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为了更好利用计算机系统,组织实施好整个教学过程,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认为必须将机械制图和CAD两者内容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在机械制图中利用 CAD 进行观察――想象――分析,使学生具有表达机械部件和零件结构形状,识读和分析各种图样(核心是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如在零部件的表达方法中使用 CAD,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又如剖视图是表达复杂机件的一种方法,学生很难想出实体形,因此利用 AutoCAD 三维建模,观察零件,用剖切平面把零件模型剖开,观察内部的结构形状,从而可以比较和选用不同的剖视方法,画出不同的剖视图,避免了学生学完剖视后各种剖视方法不能灵活使用的弊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在CAD教学中运用机械制图的识图、绘图和空间想象方法,又可以促进CAD教学。如在采用 CAD 绘制二维图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由于读不懂图而造成的绘图困难,教师可先利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进行形体分析,而后展示三维模型。如此的反复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分析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机械CAD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CAD 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CAD 教学不同于一般理论课的教学,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教学,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计算机绘图等一类技能性培养的课程,如果不结合软件设计的自身特点进行教学,难免会使师生双方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和乏味,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提高CAD 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总结教学实践,要特别强调如下教学方法:

第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际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与操作讲述中要结合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学即用,即查即用”。

第二, 由浅入深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每项任务都以简单的操作步骤和图例方式讲述,学生可以“照葫芦画瓢”做好手中的事情,当学生具备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能力之后,再进行较复杂的训练。例如,三维作图是Auto CAD中重要且相对较难的一部分,它要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另一方面也要学生熟练地使用用户坐标系和三维绘图命令。因此,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以简单的三维形体为教学切入点,在三维空间中直接去认识和感知空间几何元素,直观、形象,易于学生接纳。在起始教学中可画一些立体图供学生观看,并让学生模拟着画一些简单的比较接近正等测的草图。通过示范,学生能很快画出棱柱、圆柱、 圆锥等基本几体的轴测图。通过练习,学生对各种基本体的轮廓有了了解,初步树立了空间概念。然后再画一些组合体,将各种基本形体合理运用,真正行之有效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课程教学核心目标的实现。

第三,全程辅导方法。在短课时内,要把软件的所有内容一一讲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要在任何时候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和在线帮助。 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尽量采用多媒体和电脑形象化教学,多演示,多互动,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

(三) 机械CAD 教学要加强实践环节

上机实践是学生学习CAD 技能的重要环节。CAD 教学如果让学生只学不练,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CAD 课程的课时安排中应充分考虑上机的实践环节,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内容,使课堂上学过的东西得以充分地吸收,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机械制图和CAD课程相互关系的探讨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CAD这门课程相对较年轻,为了更好的利用计算机系统,组织实施好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将机械制图和CAD 两门课程有关内容结合起来,运用于机械制图和CAD的相关教学环节,使两门课程的教学互相促进。如:机械制图中的“图样画法”中插入“画剖视图的有关命令”;“零件图”中插入“使用AUTO CAD 进行尺寸标注”;“标准件、常用件”中插入“图块”等等。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该课程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又突出了计算机绘图的优点,并调整了一些重复或不必要的内容。又如:将建立三维实体造型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尝试让学生用三维实体造型的方法自制实体模型,为分析形体、想象形体、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开辟一条新途径。实践证明,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两门课程相互贯通,使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显示出极大的活力。当然,两门课程的有机结合需要认真研究,目前合二为一时机尚不成熟,但整合的趋势是明确的。

cad课程论文篇5

摘 要:文章针对传统“环境工程CAD”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环境工程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即优化基于“互联网+”的环境工程CAD课程模块、注重课程微视频的制作与使用以及改革创新课程考核方式,该措施已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取得成效。

关键词:环境工程CAD;互联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15-03

“环境工程CAD”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其以AutoCAD软件为载体,使学生不仅能获得AutoCAD绘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可掌握利用AutoCAD绘制环境工程专业图纸的能力。课程的学习与实际上机绘图操作练习,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后从事环境工程专业设计等均可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由于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而杂、学时有限等现实问题,学生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熟练掌握AutoCAD绘制环境工程专业图纸的相关技能。同时,目前主要采用 “教师课堂演示、学生上机实践”的单一授课方式,缺乏创新性,难以激发号称“互联网原住民95后”的学习动能。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计算机操作实践为主体的“环境工程CAD”课程,需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生于互联网一代的学生易于接受和快速掌握,从而实现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传统“环境工程CAD”教学现状

传统的“环境工程CAD”教学,主要是课堂上教师先集中理论讲解和操作演示,然后学生到机房上机实践,或是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机房内完成,即教师在机房主机上CAD绘图操作和阐述知识点,学生通过分机屏幕观看学习,演示结束后,教师解锁各学生分机,学生自主按演示步骤上机实践;然后,教师针对个别性问题单独辅导和普遍性问题集中分析演练。

目前,这种传统“环境工程CAD”教学模式存在以下“短板”:第一,课时有限,目前高校课程学时与学分挂钩,因“环境工程CAD”属于实验课,学分一般在1―1.5,课时一般在24―32学时。这使得在有限学时内,为保证学生首先能掌握AutoCAD软件的绘图技巧和方法,课程教学内容侧重于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而对环境工程专业图纸涉及稍少,这就难以体现课程是为环境工程专业服务的AutoCAD作图,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的开展以及就业都颇为不利。第二,学生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观看教师演示,枯燥乏味,容易导致精神疲劳;且AutoCAD命令多、知识点较为零散,教师讲解操作步骤后,学生当堂操作易掌握,但下课后极易出现片段性忘却的情况。这就使得教学过程产生学生学了忘,忘了问,问了又忘的“怪圈”。第三,现有课程考核方式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当前课程考试一般由理论考试和上机考核组成。理论考试采用传统的书面试卷,这常常使学生“死记硬背”相关CAD命令,并未起到考查学生AutoCAD实际操作水平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对AutoCAD绘图知识的掌握和绘图能力的提高;上机考核一般分为短时间内的上C考试和课后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图纸的绘制。前一种方式虽可考查一个学生对CAD绘图命令掌握的熟练程度,但很难对学生绘制环境工程专业图纸的能力进行全面真实评估;后一种方式,由于绘图过程并不完全在机房考场进行,教师无法全程监控,即使做到“一人一图”,也难以杜绝学生相互“分工合作”,或抄袭截取网络上已有图纸的现象。

二、“互联网+”与“互联网+教育”的内涵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

“互联网+教育”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把互联网的理念浇灌和渗透到教育的最深处,努力催生出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2]。随着高校最大化完善现代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条件,以及校园无线网络(WLAN)、移动通信4G/5G发展,计算机和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互联网+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校园里备受关注。

三、“互联网+”时代的“环境工程CAD”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鉴于传统课程教学的短板,很有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现代化手段,对现有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措施如下。

(一)优化“环境工程CAD”课程结构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形成在闲暇时、旅途中、吃饭或睡觉前,使用智能手机或其他互联网移动终端浏览微信、微博、QQ群或一些在线视频网站,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这一特点,来弥补“环境工程CAD”课程学时的不足,将课程结构按照互联网传播的特点重新进行整合与优化。具体而言,将“环境工程CAD”全课程知识分割成“碎片”但“不碎”的知识点,即切割为四个模块,前三个模块为必修,再将每个模块分为几个关联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下又细分若干个AutoCAD操作命令或训练案例,如表1所示。然后,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社交媒体,坚持每日每个模块一个CAD命令课件或环境工程处理设施的CAD图片,以及操作演示说明,每周拓展一个知识点应用的构筑物绘制案例,学生可根据课程模块结构,同步学习各模块知识点,不必拘泥于传统课堂教学大纲所规定授课内容上的先后顺序,做到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参与浏览学习或讨论学习,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与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无时空获取知识的习惯。这样,课堂就自然得到了延伸,学生可在课前初步掌握课程有关知识点,集中上课时就能加快课程进度,提高传统课堂效率,也就规避了传统课堂模块Ⅱ和模块Ⅲ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使“环境工程CAD”课程是“名副其实”的环境工程专业的CAD。

(二)注重基于“互联网+”的“环境工程CAD”课程微视频的制作与使用

在课程学习中,无论是学生通过互联网的课前自主学习,还是师生集中的传统课堂共同学习,面对移动终端或机房电脑屏幕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3]。因此,为贴合这一学习特点,有必要通过录屏软件和相关视频编辑软件将图1中的每个知识小点制作成约10分钟的可随时暂停或回放的微视频。再将这些微视频,随前述CAD命令课件等同步上传到社交平台或在线视频网站上,供学习者随时随地点击观看。同时,为提升学生自主观看微视频的学习兴趣,一定要保证上传到互联网的课程微视频及课件图片短小精悍且能吸引眼球,微视频制作时勿贪求单一知识点内容上的“高大全”,只要能起到吸引学生入门,并可进行简单的举一反三即可,剩下的知识内容可留待传统课堂教师集中讲授与学生案例实训来解决。当然,也可针对学生课堂上CAD绘图时的共性问题和课后作业反馈的普遍错误,制作一些“纠错”的微视频,课后上传到互联网平台,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改掉自己的错误操作。再就是,针对学生在QQ群、微信等互动社交平台上,集中讨论的一些CAD操作困惑,有时教师在参与讨论交流时,难以用语言直接阐述清晰的,也可制作成一些“答疑解惑”的类似CAD操作攻略或指南似的微视频,供学生点击,这也起到了对课程知识点进一步消化吸收的作用。

通过互联网平台点击率的统计发现,“环境工程CAD”课程微视频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前课后的自学兴趣,避免了实践技能课学生对着传统教材自学时,单一枯燥的文字带来的理解上的歧义和压力。与上课学生交流获悉,对于“环境工程CAD”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家觉得有点类似于驾驶技能学习,需要反复学、反复练。课程微视频的引入,使得CAD的“学与练”不再仅限于传统课堂,课前课后学生可针对自身情况,对某些知识点反复操作实践,这就对传统课堂起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补充。同时,以“环境工程CAD”课程模块Ⅰ:AutoCAD基本绘图技能训练的教学实践比对分析,具体如表2所示,发现引入微视频后,学生的互动参与度和学习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样也就弥补了传统课堂的短板。

随着“环境工程CAD”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希望在未来课程建设中引入“慕课MOOC”平台,将微视频放在“慕课”平台上,构建共享性的CAD课程网上课堂,为华中农业大学及兄弟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CAD绘图教育提供支撑,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为有相关绘图需求的社会人群,提供视频在线播放或下载,使社会人群可利用其碎片化的时间来适时学习和快速掌握CAD绘图技巧。

(三)创新“环境工程CAD”课程考核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可充分借鉴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课程考核改革服务。依据课程过程考核优于结果考核等研究成果[4],改变传统课程结业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仅占20%的现状,突出过程考核。同时建立学生参与“互联网+”模式课程讨论的激励、奖励与考核机制,教师后台做好学生的参与情况记录,寓教于考,突出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互联网+”教学方式的执行起到监督与促进作用。

针对“环境工程CAD”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加强课程过程考核,首先可让平时成绩和结业考试成绩各占50%,同时为保证学生课程最终总评成绩的公允,将上述两项成绩细分为表3中所列的评价指标;其次,引入表3中所示的各项考核指标对应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考核措施,这样既可优化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又可减少教师的人为误差,让学生共同参与评定。当然,在考核评定过程中,仍需坚持以人为本,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予每个学生公平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例如课堂“手机扫码”点名时[5],可能少数学生因手机忘带或产生故障,而无法“扫码”成功时,学生可在当堂课后,在教师的登记花名册上,采用一对一纸质手工登记。

指标体系与措施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对“环境工程CAD”课程教学现状,文章分析了传统“环境工程CAD”课程教学的短板,简单阐述了“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同时结合工科本科教学实际,提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环境工程CAD”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路径,即形成基于“互联网+”环境工程CAD的课程模块、课程微视频的制作与使用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并且该改革措施在华中农业大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http:///2015-07/04/c_1115815942,htm.

[2]刘宏森.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困境和作为[J].中国青年研究,2015,(7).

[3]常璐.AutoCAD课程教学引入微课的实践浅探[J].工业设计,2015,(7).

[4]杨瀚涛.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方式的研究和探索[J].科技视界,2015,(24).

[5]黄哲,覃秀艳.高校使用二维码和APP限时点名签到就像抢红包[N].长江日报,2016-03-24.

收稿日期:2016-05-31

cad课程论文篇6

关键词:机械制图 CAD 教学 融入

一、教学现状

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难度较大,主要原因一是学生文化理论基础较差,普遍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二是学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较为欠缺;三是制图课程相对抽象、难懂。而CAD教学则片面强调命令的学习方法,脱离制图知识,学生虽然对平面图形的绘制较熟练,但是对机械图样则不能较好表达。当前,许多学校把机械制图与CAD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组织教学,第一年开设机械制图课程,第二年开设CAD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导致很多教学内容重复,学时浪费;另一方面教师各教各的课,缺乏有机结合,致使学生的识图能力不足,CAD绘图也只是以抄图为主。

二、机械制图与CAD的关系

机械制图是学习CAD的基础,一方面,学生必须在掌握制图原理及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才能用CAD画出符合标准的机械图样。另一方面,CAD则是促进制图教学的有效工具,教师利用CAD三维建模与二维视图进行变换,有利于突出机械制图的重点、分解难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生则可以利用CAD绘图代替手工绘图,大大缩短手工绘图的时间,提高绘图质量与效率,用更多的时间来掌握制图理论。

三、课程改革思路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新形势,更好地为企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机械制图与CAD有机整合势在必行。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企业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为重点,以CAD软件作为绘图工具,将制图实例讲解过程放在CAD环境中进行。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拓宽训练方式,培养出既能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能熟练应用CAD的人才。

四、将CAD教学融入机械制图教学的举措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机械制图与CAD合二为一,把CAD融入机械制图的各个教学环节,以CAD课程为技能主线,以机械制图课程为应用课题,通过调整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内容,强调课程的实用性,使两者内容相互渗透,紧密结合。下面谈谈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融入CAD教学的体会。

1.在制图基础中应用CAD

我们可以将机械制图中的图纸幅面与CAD中的样板图建立联系;机械制图中的字体则与CAD中文字注释相结合;圆弧连接放在CAD中画平面图形里练习;在学习机械制图中的基准符号和表面粗糙度概念时,则引入属性块及插入块命令。

2.在组合体中应用CAD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是机械制图课程中的重点行业难点部分,由于缺乏实际的模型,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借助CAD建立一些三维实体模型,让学生采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画出三视图;接着根据平面视图让学生采用叠加法和切割法在CAD中建立三维实体。这样的教学过程信息量大,由易到难,讲练结合,循序渐进。学生的课件想象力和形体分析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3.在剖视图中应用CAD

在剖视图教学中,对于一些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零件,可以预先在CAD中建模。在授课时,教师通过对模型进行剖切、旋转、移动等操作用剖切面将零件模型剖开,生动、直观地展示模型的内部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的剖切方法剖开零件所得到的剖视图,加深他们对图形的理解。使用这些功能反复训练,教师讲课灵活自如,学生听课轻松有趣,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在零件图中应用CAD

在机械制图中,我们主要讲的是零件图识读的方法,在CAD中则侧重进行绘图训练。零件图的形位公差用CAD中的快速引线标注,尺寸标注用CAD中的尺寸标注命令标注,零件图的表面粗糙度值采用CAD中的属性设置来讲授,而极限尺寸则按多行文字注释。这样讲授机械制图和CAD有机结合、相互穿插,学生普遍反映制图课不再枯燥难懂,而是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结语

cad课程论文篇7

关键词 UG NX;CAD;CAE;CAM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047-03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UG NX based CAD/CAE/CAM Courses Teach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XU Wei

Abstract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offer CAD/CAE/CAM courses are necessary.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 is based on

UG NX software platform, the typical mechanical system as an object,

and gradually set up computer graphics, computer-aided analysis, and mechanical CAM three practice courses. Exploration and Reform

of this series of courses, improve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provide the community with high-quality talents of applied technology.

Key words UG NX; CAD; CAE; CAM

1 引言

201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1]。三部委关于高校转型的意见发出后,全国各省(市)陆续出台方案,明确多所高校将向用型本科高校转型。

应用型本科的关键在于“应用”二字,要求高校通过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CAD/CAE/CAM系列课程正是反映其应用能力的关键。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CAD/CAE/CAM系列课程的必要性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对智能制造工程有明确的指标要求: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2]。要想达成这些指标,必须大力推进CAD/CAE/CAM技术的应用。CAD/CAE/CAM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不良品率。目前,CAD/CAE/CAM技术已应用到各行各业。

因此,为适应社会需要、缩短学生就业后在企业的适应时间,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CAD/CAE/CAM系列课程并开展相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已迫在眉睫。三江学院的办学定位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普遍特点是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但动手能力强,对实践类课程更感兴趣。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扬长避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CAD/CAE/CAM系列课程,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三江学院结合社会需要、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3 CAD/CAE/CAM系列课程教学探索

合理开设相关课程,逐步推进CAD/CAE/CAM 为强化学生对CAD/CAE/CAM技术的应用能力,三江学院依次开设三门课程,逐步推进CAD/CAE/CAM系列课程教学,具体情况如下。

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计算机绘图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使用CAD软件对较复杂的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和装配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具备熟练使用CAD软件绘制二维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计算机绘图课程的先修课程应包括工程制图和计算机基础。

三年级上学期开设计算机辅助分析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使用CAE软件对较复杂的零部件进行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计算机辅助分析课程的先修课程应包括计算机绘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四年级上学期开设机械CAM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使用CAM软件对较复杂的零部件进行自动编程的方法,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动编程程序进行实际加工。机械CAM课程的先修课程应包括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原理与编程、数控加工技术。

平台软件的选用 目前,社会上广泛应用的CAD/CAE/

CAM软件种类很多。CAD软件主要有AutoCAD、CAXA、CATIA、

Solid Works、UG NX、Pro/E等;CAE软件主要有ABAQUS、ADINA、ANSYS、NASTRAN、MARC、COSMOS等;CAM软件主要有CAXA、CATIA、UG、Master CAM、Power mill等。

CAD/CAE/CAM的各种软件之间虽然可以通过通用的图形格式相互转换,但往往会丢失很多重要信息。不少高校在CAD/CAE/CAM各环节选用的软件不一致,往往导致CAD/CAE/CAM课程内容的衔接不合理,有不少内容是重复或脱节的。经过课题组的反复比较和研究,选用应用非常广泛的UG NX软件作为CAD/CAE/CAM系列课程统一的软件平台。

教学内容的选择 为了使CAD/CAE/CAM系列课程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内容重复和内容脱节的情况,除了选用UG NX软件作为统一的平台外,课题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提出以典型机械机构为对象,以相应理论知识为抓手的教学思路。

在计算机绘图课程中,指导学生完成曲柄滑块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减速器等典型机械机构的三维实体建模和装配,同时完成这些典型机械机构的二维装配图和零件图。要求掌握草图、特征、约束等建模和装配的方法,掌握图幅、视图、基本绘图、修改、工程标注等绘制二维装配图和零件图的方法。在计算机绘图课程中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及时巩固提高。

在计算机辅助分析课程中,指导学生对上述典型机械机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要求掌握材料设定、网格划分、施加载荷、编制解算方案和结果后处理等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掌握设置连杆、设置运动副、输入驱动、结果后处理等运动仿真的方法。在计算机辅助分析课程中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及时巩固提高。

在机械CAM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对上述典型机械机构进行工艺设计、自动编程加工和产品装配调试。要求掌握刀具设置、工件设置、材料设置、操作设置和操作管理器、刀具路径模拟、加工模拟、后处理等自动编程加工的方法,掌握将自动编程的程序导入机床并进行实际加工的方法。在机械CAM课程中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原理与编程、数控加工技术等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及时巩固提高。

通过以上3门课程的开展,学生CAD/CAE/CAM技术的应用能力逐步提高,同时巩固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系统地掌握了企业中开发新产品的整个流程:先设计(CAD),再分析(CAE),后加工(CAM)。学生可以通过机械CAM课程中加工并装配的典型机械机构,验证在计算机绘图课程中的建模和装配,以及在计算机辅助分析课程中的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实现闭环教学。

创新考核方式 课题组通过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计算机绘图课程中,要求学生完成典型机械机构的测绘并进行答辩,最终根据作品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定成绩,重点考查学生的绘图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计算机辅助分析课程中,要求学生提交关于典型机械机构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的论文及有关电子文件,根据完成情况及效果来评定成绩,重点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文撰写能力。

在机械CAM课程中,要求学生提交典型机械机构实物模型,根据实物的加工和装配质量评定成绩,重点考查学生的自动编程能力、实际加工能力、零部件装配能力。

课题组还提出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考核的方式,在上述3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对学生个体进行考核的方式,采用个体和团队并行的方式,鼓励学生组成团队,通过建立模拟企业中的工作组来共同完成整套机构的设计、造型、分析、制造、装配、调试;强调团队的合作和分工,结合团队和个人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为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中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 目前,本科生就业压力非常大,在获取学历文凭证书以外再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求职和就业的帮助十分显著。三江学院在《三江学院学生自主化个性学习学分实施办法》中明_指出每考取一张职业资格证书,即可获得两个自主化个性学习学分。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组将每门课程与含金量较高、社会认可度较好的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要求组织相应课程的知识点。学生在学完有关课程后,即可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就业竞争力。表1为学生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

与学生社团和学科竞赛相结合 学生社团旨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空间和平台,建设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学生社团活动同时是学校专业课程延续,通过社团活动可以充实、完善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学科竞赛是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重要途径。课题组非常重视通过学生社团和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CAD/

CAE/CAM系列课程的兴趣。在课题组的主张下,学校成立3D协会。3D协会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如培训、作品展、校内竞赛等。课题组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表2为学生可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

表2中的各类竞赛均组织校内选拔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和华东区大学生CAD应用技能竞赛的选拔由3D协会的校内竞赛完成,其余选拔赛单独组织。以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为例,该比赛要求参赛队伍自主设计、制作一辆无碳小车进行比赛。课题组通过3门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能力有非常清晰的认识,通过学生自荐和教师推荐的方式组成约10支队伍,每支队伍有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各1名。二年级学生具备CAD的能力,三年级学生具备CAD/CAE的能力,四年级的学生具备CAD/CAE/CAM的能力,通常以四年级学生为队长,在集体方案设计、总体设计后,每人分别承担结构设计、仿真分析和加工制作,团队再一起完成装配调试。课题组组织校内选拔赛,优选前几名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修改提高后参加省级、部级比赛。

4 结语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需要大批熟练掌握CAD/CAE/CAM技术应用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三江学院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开展CAD/CAE/CAM课程的改革和探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也为全国多所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时如何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cad课程论文篇8

关键词:建筑制图 建筑 CAD 组合教学

一、“建筑CAD”的课程特点

与手工制图相比,CAD制图显然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克服手工制图速度慢、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因此,“建筑CAD”这门课程应运而生。一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CAD软件进行制图;二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识图和绘图能力,使他们能契合建筑产业的实际需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二、CAD建筑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较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

现阶段,大多数职校的CAD建筑制图教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课程教学,即对建筑制图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另一部分是上机教学,即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图软件(AutoCAD)识图、读图和绘图方法的熟悉和运用。一般来说,这两部分的教学时间都是24学时。这些学时的简单学习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从整体上对工程建筑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绘制则需要更多的学时。

2.考核方式过时,学生的实际绘图能力不足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通过笔试(对建筑制图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查)和机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图技术来绘制图样)来进行。这种考核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并不能有效完成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操作能力的考查,达不到真实评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三、CAD建筑制图教学改革思路

1.改革教学内容

1.1尽量简化画法几何的难点内容

应秉承“够用、实用”的原则,对建筑制图画法几何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舍去的部分是难而复杂的,保留的部分则是实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如三视图的读取和绘制等,使建筑专业的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和走向世界。

1.2将CAD教学和建筑制图教学有机结合

CAD建筑制图应创造性地将建筑制图教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教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调整高职CAD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贯穿整个课程教学的绘图要求和制图规范做全局性讲解,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投影知识、三面投影规律等。秉承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逐步完成由平面点、平面直线等二维体系向空间点、空间直线和空间平面等三维体系的转变。在大致掌握了一定的建筑制图基础理论知识后,开始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图软件(AutoCAD)的学习,让学生对AutoCAD的基本操作知识、制图平台与界面、文件的创建和保存有大致了解,能绘制出基本的建筑工程图样,并能应用Au-toCAD高级制图技巧,绘制一些复杂的空间形体,加深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理解,提高实际制图的能力,进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画图技能,规划、布局和绘制一张完整的工程图样。

2.优化教学方法

2.1强调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制图方法技巧的掌握、绘图质量的提高和制图技术能力的增强,都依赖于一定量的实际绘图练习,所以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在CAD建筑制图课程的学习中,应配以大量的实际制图练习,强化学生识图、读图和制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绘图技巧。在完成对CAD建筑制图课程的常规学习后,学校应开展工程建筑测绘实习。通过对所绘建筑工程样图的审查、纠正和完善,使学生对建筑制图的绘制技巧、识读方法和制图步骤形成系统的认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而全面的专业图识读和绘制体系。

2.2加强实物直观教学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必修专业课,CAD建筑制图课程对学生的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具体的实物模型,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校应尽最大努力安排学生去工程建筑现场见习或实习,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建筑施工图,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应进行课本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建筑现场实物、工程建筑图样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的转换、联系和过渡,潜移默化地提高CAD建筑制图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

2.3重视手工绘图教学

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迅猛发展,手工制图逐渐地被计算机制图所取代。但作为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制图的关键环节,手工制图在建筑工程技术的交流、推广和创新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学生示范的绘图必须参照这门课程的国家标准,认真识图、制图和审图,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和“国标”意识。另外,教师在批阅学生所画图样的过程中也应一丝不苟,不放过一个错误,比如字迹不清、线条倾斜、标注错误等,不断提高学生的绘图质量,使其养成良好的识图、制图和审图习惯。

2.4应用多媒体教学

作为一种先进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毋庸置疑。首先,相比黑板教学,多媒体教学极大地减少了教师在黑板上制图的时间,使学生能了解到更多的制图技巧和绘图理论。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方便而高效地向学生展示二维图样和三维图样之间的联系和过渡,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调动学生识图、制图和审图的积极性。最后,制作优良的多媒体课件甚至可以还原整个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展示施工建造的流程,使工程建筑图样更富实践性和实用性。

3.注重学生个性培养

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实际能力水平,应因材施教,倡导快乐学习,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进一步主动去研究,去探索未知命令。对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适宜的引入其他集成软件以辅助教学。完成设计图纸是一个逐渐创新的过程,而创新是无固定模式,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去完成制图。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是未来本课程需要考虑的重点。

4.网络交流式教学

有限的理论和上机操作课时并不能完全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因此课上并不完全讲授每个命令中的子选项。因此欲留1-2个子选项的相关问题给学生作为课后练习题,并借助网络进行随时交流软件操作及相关专业知识的解答。通过课上课下的练习,教师可及时的收集归纳所反映的问题。同时也可使课上不好意思不爱提问题的学生以这种形式提出问题。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现存的问题。

结束语

建筑CAD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做到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这就可以与其他课程结合,同时开展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成不变的教学,而应当根据教材,按照教学实际,灵活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地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以有限的精力掌握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殷芳芳,曾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AD建筑制图”中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495-496.

cad课程论文篇9

1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课程教学大多是老师满堂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往往出现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与实际对接应用,从而导致大多环境类本科学生不会运用理论知识去具体分析当今实际的环境工程类问题,最终导致学生对老师授课内容无动力学习。在我们看来,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1.1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环境工程CAD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大学生就业需求而动态变化,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把CAD的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及时补充CAD软件的相关新产品,根据以往环境类毕业生就业的需求变化,使CAD教学内容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并结合环境类专业的行业发展,与大学生职业技能考证对接,这样才能使其教学内容保持先进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适当缩减老师讲授学时,将更多的实际操作带到上机操作中边教边学。如绘制CAD二维图形的基本绘图命令、编辑命令、高级编辑技巧以及文字标注、尺寸标注等相关课程内容可调至机房讲授操作,同时要带着一定目的去上机实践,即学生带着由老师课前布置的上机任务去运用CAD制图操作。既可实现师生教学内容的人机同步,又可加深学生对CAD软件运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老师的教学效果[2]。

1.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环境工程CAD》课程的特点来看,课程应以其新的理论知识并联系实际再结合学生实际达到学以致用之功效时一定会得到同学们的喜爱。但这门专业课的确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将CAD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三废污染治理技术和工程案例有机结合在一起并达到三者的相互交融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一般来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培养起学生对《环境工程CAD》课程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求老师努力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与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与学生打成一片,以便能消除与学生之间的生疏感。其次,本门专业课程教学安排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并与课程上机实验相辅相成,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以设问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建立问题情境可克服单向传授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如在学生上机绘制消声器时,可给学生讲解某一种消声器的构造再结合学生自己的感性认知能力,通过“设问一讨论”式的教学互动,让学生认识到所谓消声器并不陌生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课堂氛围融洽而不乏味。这样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大学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即“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1工程案例教学工程案例教学早已是工科大学课堂成功的教学方法之一,重要的是要选择好授课案例。案例既可以是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也可以是环境学科内三废治理中最新的热点课题,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度,选择能吸引学生、易激发其共鸣的范例,教学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案例既要有正例也要有反例,以便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归纳。例如,结合学生参观实习基地的机会,详细了解并掌握三废治理与利用方面的工程方案,具体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解各个系统设计及其工艺流程的绘制,将环境工程CAD的基本绘制命令及高级技巧联合使用,可让学生受益良多。还应引导学生从三废治理的污染源头、过程及末端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不仅很快就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而且帮助学生消化吸收三废治理的规律,活跃了课堂气氛[3]。

2.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精心设计环境工程CAD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从绪论部分进行总体上把关,可以先交流经验,告诉学生环境工程CAD辅助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及应该掌握的内容,同时给学生进行示范精讲,可让学生带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进课堂边学边听,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避免讲课内容与练习内容相脱节。对于师生教与学而言,其学习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能运用环境工程CAD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工程图纸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随时将CAD绘图技巧与环境工程三废治理工程相结合,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于理论和实践进行对接的能力。例如讲到废水治理中格栅的设计时,可通过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格栅的作用及其具体的工程设计思路,通过理论教学联系实际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分析并归纳出各个环境类工程治理知识点,这种教学对“低头族”的学生十分重要,效果非常明显。同时,让学生学会与同学的探究过程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最后,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予积极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也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3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表现为师生“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法。环境工程CAD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选修课。在其课程教学中,老师应承前启后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为突显其实践性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可由老师提问,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老师点评形成共识。而学生上机操作实训时,老师更要经常走动,了解学生对基本绘图命令及绘图设置的掌握程度,对同一个图例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绘制或应用不同的命令绘制同一个图,同时可让绘图熟练、方法巧妙的同学上台给大家分享、讲解,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4]。

2.4注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自高校扩招后,致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各高校也一直在不断努力尝试着进行各种方式的教学改革,其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环境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环境类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各企事业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就一定拥有很大的就业优势。因此,新的教学改革方式要求既要发挥学生主动性,使课堂由被动变主动、句号变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去努力思考,才能使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得到升华、得到反思、得到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比如,要充分利用上机实践来加强学生工程创新应用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可在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中有意选择一些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典型工程案例,培养环境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工程CAD课程教学应与时俱进,结合环境类工程实践专业优化教学,不断深化环境工程CAD的教学内容,体现本专业课程特色。这就要求老师把握环境工程CAD辅助技术的发展动态,并结合市场行业发展,了解学生就业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丰富。最后,老师除了讲授本课程的一些基础绘图设置和操作外,还应结合三废及噪声等方面的污染控制工程着重讲授环境相关的制图规范和设计理念。重点讲授图幅设置、线型选取、尺寸标注及图层建立等绘图技能,以及工艺流程、平面图、高程图、系统轴侧图、相关管线、设备图等的绘制方法。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图纸的绘制能力。

3丰富教学手段

环境工程CAD教学应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地更新最新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介绍与本课程相关的学科前沿,使教学过程图文、声形并貌,使理论性较强、形式较为刻板的课堂鲜活起来,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简单化,达到教学相长、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要很好地调动课堂氛围,本课程教学就必须从强化绘图基础、突出共性、拓宽课程内容、提高综合创新能力的作用。为此,教学知识要新、要活,教学内容要丰富,要浅而宽,还要少而精。教学方法要重视师生间互动,相互激发,做到教学相长;同时还要利用先进教学工具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手段在内容更新、形象、直观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例如绘制袋式除尘器时,通过动画的演示,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袋除”的基本构造及其原理,使教学内容显得形象、直观、生动,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4利用网络平台交流课堂教学内容

目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许多工作都离不开互联网的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可以整合分散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并按需获取信息。因此,在《环境工程CAD》课程教学中,也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搭建与大学生分享交流课堂教学内容的平台,培养学生从网络上获取知识信息的习惯,例如利用“蓝天CAD”、“土木在线”、“中国设计师网”、“筑龙网”等专业网站,分享交流心得。如在环境工程CAD的教学过程中,可改变传统的完全由老师讲授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即对废水、废气、固废及噪声等工程治理方案及控制措施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图片、视频等,进行讨论各自污染控制措施方案的可行性并绘制工程图纸。同时,在课后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窗口进行在线交流学习,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以便老师摸清学生对环境工程CAD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为据及时完善教学方式和内容、调整授课进度以及强度,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5]。

5结论

cad课程论文篇10

关键词 数控专业 CAD 教学改革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数控专业CAD课程必要性

数控机床要通过程序编制软件编制的程序给予一定的操作指令才能完成操作。数控编程主要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方法。手工编程是指操作人员根据数控机床提供的指令直接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只适合于编制简单的数控程序。自动编程主要是利用CAD/CAM软件,以图形交互方式生成几何形状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轨迹,系统根据图形信息和相关的工艺信息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一些复杂工艺的加工程序手动编程很难完成,必须通过自动编程实现。此外,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也要由CAD软件来完成。因此,CAD课程的开设对于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必不可缺。

2 高职院校数控专业CAD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培养符合现代化生产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为目的,顺应时代进步,引入新的教育载体,整合可用社会资源,建立校企结合、项目化教学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3 高职院校数控专业CAD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轻实践。CAD是数控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且是主干课程,具有知识点密集、学科交叉、综合性高、操作性强等特点。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偏重理论,着重讲解CAD硬件与软件系统、计算机数据处理与分析理论、计算机图形处理基础等内容,CAD在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利用CAD进行自动编程等内容没有得到与其重要程度相对等的重视。

(2)课程内容枯燥。CAD课程教学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对CAD软件及其相关应用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且涉及多个知识领域,学科跨度大,内容抽象,任课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输入给学生,如此一来,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更辛苦,而且成效甚低,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门课程也失去了作为一项应用性极强的技术而被学习的意义。

(3)教师缺乏实践。高职院校任课教师均是专职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的积淀,对于数控加工过程中应用CAD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的常见问题及难点不能形成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自然不能加以重点讲解,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可能掌握比较牢固,而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4 高职院校数控专业CAD课程教学改革有效途径

4.1 开设网上课程,建立相关论坛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我国网民截至去年年底已达5.64亿,其中学生网民数量居于首位。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正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基于此,可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将网络媒体引入教学之中,使之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媒介发挥作用。这种新的教育观念此前已有先例,各大高校积极创建的网络精品课程即是形式之一,但精品课程存在学生参与度低、灵活性差等缺点,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并针对其缺点进行调整、补充、完善;此外,还可建立相关论坛以为补充,论坛的好处在于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相互型交流探讨,加强师生互动,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和盲点,提高学生(下转第210页)(上接第172页)积极性。

4.2 设立课题项目,创建学习小组

CAD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指导学生学习CAD具体应用时,以分组协作的方式,结合生产实际给学生制定小规模的课题,组内合作,组间互评,这样既可以及时让学生熟练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对日后实际生产应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为日后就职奠定基础。对于完成课题项目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授课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时引导纠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某一项课程内容告一段落时,以生产实例为题,组织展开比赛,让学生以自由结组的形式参加,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整个课程,每一次课题任务中,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都要纳入最终考核。

4.3 建立校企合作,侧重职业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必要补充,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是高等教育中职业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种特定教育,因此,其课程设置和开展,都必须要侧重职业导向。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结合专业特点,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有所锻炼,自我完善的同时获得职业生涯的真实体验,明确未来发展目标,提升专业素养,从而达到学校为企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大大减少企业再培训成本。

4.4 加强师资建设,构建“双师”型师资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师资可以说是其核心资源,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学校要改变现有教师聘用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学校可聘请合作企业中相关技术专家、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到校任职,组建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还要强化现有师资队伍培训,可以实现师资培训和企业对接,将培训基地拓展到企业生产一线,培养一支教育理论深厚同时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队伍。

4.5 改革考核方式,促进师生共同提升

根据CAD课程特色,要灵活制定其考核方式。鉴于这门课程的应用性极强,要“化整为零”,把考核细化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常规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到精品课程的自主涉猎、相关论坛的参与表现,到应用能力的锻炼,课题项目的完成情况,再到生产单位的生产实习。这样不但综合考核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动力,鞭策学生认真完成每一个学习环节,而避免了考前突击复习、临时抱佛脚,实际应用时束手无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