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结算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15:26:45

支付结算论文

支付结算论文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改进

作为银行的一项基础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关系千家万户,是商业银行联结客户的纽带,其业务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整体运营及生存状态。本文试根据广西区内各国有商业银行的基本情况就此项业务的改进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支付结算业务的意义和作用

(一)支付结算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微利时代的产品创新基础

随着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国家收紧信贷、严控建设用地、清理新开工项目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加上近年来证券市场逐步发展,人们逐步建立了投资意识,储蓄资金分流严重,银行业存贷款利差急剧缩小,经营成本持续上涨,盈利空间不断变小。再加上历史形成的大量呆、坏账无法收回,甚至还被迫为大量的“应收利息”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税费,种种事实都表明,商业银行已进入了微利时代。国有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银行业务所带来的利润将越来越小,必须寻求和开拓新的途径来扩展利润。

纵观国际金融发展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年来,许多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不仅成为其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大有赶超利息收入之势。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中间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重大变化。支付结算业务作为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品创新基础,它的发展应成为增强竞争力、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支付结算业务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营运与企业生存

支付结算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运动的重要环节,结算环节畅通与否、结算速度快慢、结算管理工作力度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和银行的资金营运、自身的整体形象及生存。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联结客户的纽带,支付结算业务直接反映国有商业银行服务水平,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环境,增强获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支付结算业务在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中的作用

支付结算业务不仅为国有商业银行广大客户办理支付结算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同时也为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安全、稳定的收益,是国有商业银行汇集闲散资金、扩大信贷资金来源的重要手段,其在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中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但长期以来由于支付结算业务的直接收益在商业银行经营利润中的占比较低(例如,广西某国有商业银行2006年支付结算收入为6309万元,经营利润14.16亿元,支付结算收入仅占经营利润的4%),因此在业务经营与管理中的地位很低,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潜力也未得到充分挖掘。

(四)支付结算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服务县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商业银行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等总原则。以广西为例,广西目前共有88个县(市区),748个镇,576个乡,县域面积23.0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97.5%,人口435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47%。新农村建设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了发挥优势、发展壮大的广阔舞台及历史机遇,面对农业重新确定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做好农村支付结算工作,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对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支付结算需求、加快农村地区资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服务县域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规、政策及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

1.支付结算业务法规制度仍需完善

支付结算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变化的要求。部分支付结算法律法规需要修改或废除,同时,涵盖新业务、新系统的法律法规亟需出台。支付结算法律法规对维护结算秩序的保障作用尚待进一步加强。例如,《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规制度需要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一是基层金融机构在受理票据时不仅要依据《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查,同时还要依据《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现金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审核支票的用途,增加了对受理票据的附加条件,违反了《票据法》中“见票即付”的规定;二是现行的法律、法规大多是针对银行而言,对企业恶意贴现、提供虚假资料套取银行信用、票据资金的使用与票据上填写用途不符等行为的处罚明显不够,缺乏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监督;三是现行的支付结算法规制度不能适应电子业务发展的要求,缺乏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创新支付业务的法律规范,缺少增强法规制度观念和严格执行制度的行为责任。

2.支付结算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2003年修订的《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规定,支付清算系统的监管权由人民银行行使,支付结算规则的制定由人民银行会同银行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其他有关结算纠纷、结算举报的受理和处置以及结算违规行为的查处由银行监督部门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支付体系的内在联系,增加了支付体系监管的协调成本,削弱了支付体系监管的效率,对当前结算秩序的稳定构成了威胁。

3.支付结算服务收费政策仍需完善

虽然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的服务价格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成本收益不一致的问题,但仍存在部分结算业务服务收费不合理、收费只是象征性的现象。据测算,部分结算业务收费仅为银行办理业务所付出成本的1/20(比如银行承兑汇票异地托收按规定只能收取l元的邮电费,但目前各行为确保安全大都采用特快专递来进行托收,每件国内特快专递的费用为22元左右)。一些结算业务收费没有明确定价,或者是缺少行业性统一规定,结算收入占营业额收人的比例偏低。

(二)支付结算人员缺乏业务知识培训,工作积极性不高

1.支付结算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尚待加强

目前支付结算工作在部分行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管理层认为支付结算是简单的业务操作,不需要太多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不注重对支付结算人员的岗位培训,以自学为主。特别是一些新的支付结算业务,基本没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培训,人员素质和结算技能难以满足基层金融服务的需要。例如,某商业银行网内往来系统(3.O版)已上线运行几个月了,但部分结算业务人员对该系统基本概念、运行方式、安全控制方式等认识还很模糊;另外有的结算业务人员对什么样的结算业务该收费、收费的标准是什么、收费的依据何在等问题不求甚解,只是凭直觉、记忆或习惯进行收费。

2.支付结算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所欠缺

由于当前一刀切式的考核体系,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分层次的员工绩效考评机制,没有考虑根据不同考核主体的职责要求建立不同的薪酬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结算业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支付结算工作质量。

(三)支付结算体系的维护及建设尚待加强

支付系统的运行维护机制尚不健全,支付体系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尚不完备,局部性系统瘫痪事件时有发生。由于票据截留系统、电子验印系统、支付密码系统建设的滞后,犯罪分子利用票据、银行卡、网上支付等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进行诈骗的活动十分猖獗。

支付系统的利用率较低,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大小额支付系统尚未实现与同城清算系统、反洗钱现场监管软件系统的链接,账户管理系统尚未实现与征信系统、工商系统、税务系统的链接。

(四)当前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1.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政府定价标准较低,银行人不敷出

目前支付结算业务收费政府定价标准明显偏低,远远无法覆盖商业银行为提供支付结算业务服务所支出的各项成本,导致部分银行业经营管理者产生“支付结算工具不可缺少,服务不应加大投入”的思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支付结算业务量的不断增加,进而出现支付结算业务成本增加、收益减少、品种创新乏力、结算工具单一、服务质量下滑的局面。

2.支付结算业务收费价格的管理部门多

目前支付结算业务收费价格的管理部门多,有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总行、银监会、各地人行及物价部门、商业银行总行及相关部门等。价格的执行文件多且时间跨度长,目前还在执行的最早的文件为发改委即原国家计委在1996年出台的文件。手工收费的项目多,有的是银行出于拓展客户的需要,有的是结算人员由于学习不够或疏忽,存在有些应收支付结算服务收费项目不收或漏收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人。

(五)支付结算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对支付结算产品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使用的还是较传统的营销手段,未能适应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1.经营方式限于思维定势,营销阶段尚为初级

经营方式还较大程度地停留在过去的一些习惯思维和做法上,在营销中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以产品作为导向的阶段。没有建立起与客户长期双向沟通的关系,也没有把整合市场营销管理提高到总揽全局业务经营的高度来认识,很少把金融产品的市场营销与金融服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导致这些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初级阶段。

2.营销实践经验、营销人才及营销运行机制缺乏

由于缺乏丰富的营销实践经验、专业的营销人才及有效的营销运行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作用微弱。在应用营销手段的实践上,国有商业银行缺少经验,缺乏相应的营销人才。这不仅导致银行在对自身的支付结算产品业务进行整合营销中缺少系统的理论根据,而且局限性较强,缺乏现实上的指导意义,缺乏营销运行机制。组织机构中既没有设立营销管理部门,也没有建立起以营销管理为核心的业务管理体制。具体营销策略的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都不尽人意,已有的营销活动也缺乏系统规划和设计,导致市场营销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改进支付结算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支付结算法规体系,确保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有法可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经济交流日趋频繁,支付结算业务活动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支付结算业务是金融行业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环节,其政策法规的执行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提高支付结算制度的权威性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尽快修订《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健全和完善支付结算法规体系,为支付结算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加强支付结算业务队伍建设

1.加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业务队伍整体素质

首先,要将思想教育和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技能教育列为常规管理工作。通过此类教育增强支付结算人员敬业爱岗的主人翁责任感,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

其次,要加强法制教育。要定期培训支付结算人员,以《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金融法律法规为重点学习内容,使其掌握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支付结算业务的专业技术问题,以此保证支付结算秩序的稳定。

最后,要经常组织现职在岗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或业务学习。在培训或学期中结合相关人员的本职工作进行具体专业考核,由此提高支付结算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

2.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与奖励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与奖励机制,激发支付结算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与责任心,以此保证支付结算工作的质量。

(1)改进绩效考评。要改变当前一刀切式的考核体系,逐步对各行实行分类考核,在考核指标体系中设置共同类指标和个性化指标。共同类指标主要包括存款、中间业务收入、利润、资产质量、人均效益等指标;个性化指标可依据当地市场特色确定,同时还要根据各行个性赋予考核指标以不同权重,引导各行扬长避短进行特色化、差别化经营。比如桂林、北海的旅游业,柳南的汽配业,宾阳、合浦的特色手工业,崇左的制糖及边贸业等。

(2)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合理确定业务经营计划,实现绩效考核由数量增长型向内在价值型转变,将内控评价指标作为基层行和网点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其在调整结构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发展业务、提高效益。

(3)建立分层次的员工绩效考评机制。以分层考核为导向,根据柜员岗位、管理岗位等不同考核主体的职责要求,突出不同的考核重点,建立不同的薪酬制度,推进员工考核精细化,建立分层次的员工绩效考评机制,奖优罚劣、和谐竞争。同时,也要加大对结算业务从业人员业务无风险和无差错奖励制度,从而调动结算业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体系的维护及建设

为加强维护现有支付结算业务系统,努力做好支付结算新系统上线的各项准备工作。国有商业银行应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维护好目前在线运行的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网内往来系统、现金管理系统等支付结算业务系统,做好支票影像截留系统的各项上线准备工作。

1.对现行的支付系统进行不断的版本升级,进一步完善其业务处理功能,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2.建章立制,提高系统运行质量。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上线运行后,系统运行管理模式、岗位设置、工作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已不适应新系统要求。应根据系统运行的具体模式、操作特点、岗位要求,修订原有的内控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明确岗位的设置和各岗位职责权限以及合理兼岗。确保各项操作有章可循、各个岗位有规可遵,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确保清算资金安全运行。

3.建立支付危机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灾难备份系统,制定支付体系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对诸如恐怖袭击、骇客攻击等突发事件要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预案。组织体系实行逐级负责的原则,各级金融机构分支机构设立支付危机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上报和处理本机危机,防止灾难事件的发生。

(四)充分发挥支付结算服务收费杠杆的引导作用

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支付结算服务收费杠杆引导不同的客户群体使用不同的产品,实现个性化支付结算服务。利用银行的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利用各种支付结算服务方式之间不同的收费引导他们使用不同的产品。

比如对外出务工的劳务人员,引导他们通过“漫游汇款”进行汇款,这样一是资金安全有保障,二是资金到账时间快,三是不用在银行开户、不用支付账户服务费或卡的年费,四是汇款人及收款人所需办理的手续都很简单。

对信用良好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或个体农产品收购户,可以通过“量体裁衣”的方式为他们设计合适的支付结算服务套餐,鼓励他们使用支票等非现金支付手段,以节约费用支出、降低结算风险。

(五)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营销效力

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大支付结算新产品开发力度,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产品营销的效力,以支付结算新产品与特色服务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1.根据客户需求开发个性化支付结算新产品。国有商业银行应完善结算方式,疏通结算渠道,根据市场需要创新研发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支付结算服务需求的结算新品种。具体而言,即国有商业银行可根据不同层次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在现有的支付结算方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高端客户提品方案,同时又兼顾中小客户的需求,在收费、资金到账时间上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比如目前在部分商品经济较为发达、银行网点分布稀疏的农村地区对银行卡(存折)跨行取现的需求较强烈,而现有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必要的市场调研,算好成本账,经过可行性分析后尽快着手研发。

2.整合服务流程,创新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是产品的延伸”的观念。金融业是服务行业,金融产品的好坏完全是由客户凭着自己所体验到的服务水平来评判的,因此,提高支付结算产品的营销效力必须建立在各级员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

3.统一经营理念,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形象。当前,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就演变为品牌和银行形象的竞争。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引进科学的现代企业形象策略,从企业内部构筑统一的企业精神、管理文化和行为规范,外部设计统一的机构实体显示和识别系统,既是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又是开展市场整合营销活动的基础。通过整体形象的改善,使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载体更加丰富,可以不断提高银行的知名度,增进公众的信任度,加强员工凝聚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4.整合产品宣传方式,开展公关活动。通过各种传播工具和方式对支付结算产品进行宣传。采取“一个声音、一个面目”的表现手法,使所有的传播信息均呈现一致的模样与个性。开展公关活动以强化与消费者的沟通,树立国有商业银行良好形象。国有商业银行从事的整合市场营销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业务经营,虽然其目的是销售金融产品,但注意力更多是放在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培育上。可以说,整合市场营销也是一种文化交流,通过这种文化交流,一方面升华银行形象,树立其特色品牌;另一方面也借此增强银行对客户的吸引力,获取客户的情感认同,因此,要进行企业形象的整合塑造。

5.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技能。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得力措施提高营销队伍素质,为满足各行产品营销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加强支付结算业务宣传力度

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疏通和完善支付结算政策传导机制,做好面向社会大众的结算业务宣传工作。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络普及支付结算业务基本知识教育。设置专项宣传资金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在企事业单位、社区建立固定的宣传渠道,定期印发宣传材料,介绍结算业务基本技能及推广结算业务新品种等等。通过广告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做到结算业务家喻户晓。对于某些个性化的问题,可以通过国有商业银行设置的咨询点、咨询电话直接进行银行与客户的双向交流,提高宣传效率。针对部分较为共性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交流会、座谈会等方式与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加强交流、沟通,将国家制定的各项结算政策规定宣传到位。

支付结算论文篇2

关键词:支付结算;服务;监督管理

支付体系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转移的制度和技术安排的总和。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运动,资金的运动离不开支付体系的支撑。支付体系作为社会公共支付清算与结算平台,能够为各银行以及金融市场提供资金清算与结算服务,有利于加速社会资金周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随着2006年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两大核心系统,即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分别完成了在全国的推广工作,辅以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账户管理系统、票据交换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等,标志着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其他支付结算系统为补充的支付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人民银行作为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管理者、监督者,应行使好支付结算管理职能,大力发展和创新支付结算工具,改善支付内外部环境,协调支付结算各方利益,确保整个社会支付清算的安全、高效。

一、改进支付结算手段,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信用制度尚不健全,信用观念比较淡薄,运用支付信用工具疏导、规范社会信用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人民银行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大力度推广和运用支付信用工具,为社会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一)推广票据使用,促进商业信用健康发展。要继续宣传推广商业汇票和信用证结算,各商业银行对企业间的商品交易要积极做好商业汇票的承兑和信用证开证,以及商业汇票贴现和信用证议付,逐步形成在大宗商品交易中使用商业汇票和信用证结算。扩大票据交换覆盖面,积极推广使用银行本票,减少现金流通,方便客户结算,继续扩大支票的使用范围和对象,提高票据信用,鼓励具有良好信誉的个人使用支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提高金融机构和企业对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认知,提高金融机构对商业承兑汇票业务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和本位主义思想,增强票据市场意识和金融业整体风险意识,在充分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逐步使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企业认识并广泛使用商业承兑汇票,使获取商业承兑汇票签发资格成为企业的荣誉和优势的标志。促使企业在承兑与支付中诚实守信,共同维护和提高商业承兑汇票的信用度,使商业承兑汇票成长为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金牌”支付工具。

2.建立完善征信管理体系,降低风险评估成本。改善商业信用环境。一是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征信管理体系,尽快把企业商业汇票信息导入人民银行信贷登记系统,把企业所有支付结算信息纳入征信管理,逐步实现企业信用信息的完整性与权威性,为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评估提供低成本及时全面的咨询信息,促进商业承兑汇票推广的稳妥进行;二是制定统一的企业信用评级标准,规范对企业的信用评级,避免因金融机构信用评级各自为政而导致企业存在多个信用等级,提高企业信用等级的通用性;三是引导各金融机构真实、完整、及时地将企业支付结算、信贷等方面的不良记录输入相关征信系统,确保企业信用信息的全面性与透明度;四是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实施合力制裁,使丧失信用的企业在融资、结算等业务中享受“差别”待遇,形成有效的制裁制度,以此强化企业信用约束,树立和培育企业的信用观念,逐步改善商业信用环境,提升社会整体信用。

3.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拓宽商业承兑汇票市场。金融机构应积极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在国家经济金融法规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允许范围内,不断创新业务,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助推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开展。如参照招商银行的商业承兑汇票保贴、中国光大银行的商业承兑汇票包买等业务,通过将银行信用引入商业承兑汇票的票据权利义务中,对某些特定的企业给予一定商业承兑汇票贴现额度的授信,鼓励实力雄厚、资信情况良好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签发使用商业承兑汇票,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商业承兑汇票的变现能力和流通性,让更多的企业从使用商业承兑汇票中得到实惠,以进一步推广使用商业承兑汇票,拓宽商业承兑汇票市场。

4.修改与完善相关制度法律。一是修改与商业承兑汇票债权保全相关的法律规定,使商业承兑汇票债权与其他形式债权具有相同的法律权利;二是增加对商业失信惩罚的法律法规条款,提高失信成本,加大对商业失信的惩罚力度,维护商业承兑汇票的信誉;三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修改<票据法),取消商业汇票必须具备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设定,放开纯粹融资性票据,使商业承兑汇票真正成为一种完全有价证券,充分达到支付、信用及融资的目的。

(二)推广运用新的支付工具。商业银行要积极研究探索新的支付结算手段。为客户提供方便、灵活、快捷、安全的支付工具。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电子支付工具,广泛开办定期借记、直接贷记业务,扩大转账结算,减少现金使用,便利公众交纳水、电、通讯、房租等公用事业费、保险费、税款以及工资等。积极推广贷记信用卡业务。引导消费信用,刺激消费需求。人民银行要抓紧研究规范支付工具创新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支付工具的电子化和支付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

(三)积极推行支付结算的业务。人民银行应按照《支付结算业务办法》,做好商业银行之间支付结算的指导和协调工作,按规定做好支付结算业务制的监督管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充分认识支付结算制的重要意义,转变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意识,通过银行间支付结算业务的相互,互惠互利、互为补充,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金融服务。

二、强化支付结算监管.维护支付结算秩序

强化支付结算监管是维护结算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信用好转,防范支付风险和案件发生,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人民银行在改进支付结算服务的同时,必须强化支付结算监管。

(一)加大支付结算的监管力度。重点对支付结算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内部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支付结算的违规违纪行为以及银行账户开立和使用等方面加强监管。加强对各项重要支付结算业务准入和退出审批的管理,规范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行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建立支付结算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营业机构因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落实发生重大违规违纪行为和案件的,要按照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管理行未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对支付结算制度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各项管理要求贯彻不力,实施不到位,对其分支机构发生的严重问题不处理、不纠正,致使发生重大违规违纪行为和案件的,要按照规定追究有关主管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人民银行分支行,未认真履行支付结算的监管职责,造成辖内支付结算秩序混乱,经常发生违规违纪行为和案件,影响较大的.要按照规定追究有关人民银行分支行的责任。

(三)强化不良支付行为规范管理。1.加强支付结算制度建设,建立举报、投诉制度。疏通持票人举报、投诉渠道,规范持票人举报方式和方法,对举报人给予一定的奖励,使基层人行增加及时发现签发空头支票行为的渠道;z加强结算纪律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结算管理体制。由人民银行牵头,建立支付结算纠纷调解机制,同时通过实行不良支付行为社会举报制度、银行机构定期检查报告制度、不良支付行为处罚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促使银行、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支付结算纪律,维持正常的支付结算秩序;3.加强对空头支票的业务管理。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发现空头支票行为后的权利与义务,对于不履行空头支票报告义务的商业银行,应给予经济处罚,可适当提高商业银行出票行提取处罚手续费比率,进一步维护持票人的合法权益;4.应用新的科技手段,提高支付结算监管水平。加强科技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支付结算监管科技含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强化对支付结算的管理,实现支付结算监管的现代化,主动适应对商业银行支付创新业务的监管,并不断引导商业银行进行结算创新,加快资金周转。

(四)加强支付结算安全管理。要认真贯彻中国人民银行近几年来出台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加强落实内控制度,强化相互制约和事后监督;研究制定统一通用的支付密码业务和技术标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其使用范围,实现客户一机通用,保障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加强对基层临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重要的支付结算凭证及票据真伪的识别能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案件堵截率;针对目前伪造票据进行诈骗比较严重的状况,研究严厉打击制造假票据的犯罪活动的措施,确保良好的票据使用和流通环境,维护正常的支付结算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

三、强化支付系统风险防范,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现代支付系统的建立为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支付清算服务平台,但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支付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成为目前支付系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应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风险管理功能。

(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是防范支付风险的有效途径。大小额支付系统运行后,全国金融系统支付网络连在一起,金融机构的风险往往发生在支付结算环节,如果一家机构的清算问题将会导致支付风险,会引发连锁反应,蔓延到整个支付系统并产生系统性风险。因此,对支付系统运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是支付系统风险防范框架中的核心问题,应该把支付系统运行的安全和高效作为核心公共政策目标,采取一系列举措来控制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明确支付体系的监督重点,强化事后监督和非现场监控,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达到提高监管,优化服务的目的。

(二)加强制度建设是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风险防范的可靠保障,应尽快制定包括中小外资金融机构在内、涉及所有支付系统参与者准入、退出的管理办法、票据交换管理办法,完善支付系统的风险防范措施,完善支付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应急机制。同时,将研究开发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监控系统,为货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加强支付系统运行的业务监督和管理,以维护金融稳定。

(三)在推进支付系统建设的同时,完善支付系统的运行维护机制,确保支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成为央行的工作重点。加强系统安全建设是防范支付系统风险的强有力的保障,在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全面推广运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系统安全防范措施,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四)规避票据交换工作风险。目前,在票据交换工作中存在对风险性认识不充分,部分交换员身兼数职等问题,票据交换员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牵制和制约,票据交换过程中手续不够严密,这是同城清算中可能发生案件的一个最重要隐患。加之部分金融机构对票据知识宣传不够,部分客户不知如何正确使用票据,常因收款人名称、收款人账号、金额有误或者复写凭证底联不清造成退票或错汇现象。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经常召集参加票据交换的金融机构以座谈会、联席会等各种形式提高有关领导和票据交换人员识别风险的水平,加强对票据交换风险性的认识。对票据交换风险意识淡薄、管理不利的清算机构在辖区内予以通报,直至停止其参加交换资格。

(五)加强账户管理是防范支付结算风险的重点。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是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的有效支撑,涉及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和银行所有网点。账户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行,对规范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有效防范利用银行结算账户套取现金、偷逃税款、逃废债务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支持征信体系建设等提供了重要手段。账户管理系统拥有丰富的存款人信息资源,应当以完善查询立法为基础,开发专门的协助查询功能,准确获取存款人的有关信息,为有效遏制利用银行账户违规支付或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技术支持。账户管理系统依托现代化支付系统平台,以进一步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为契机,打击金融犯罪,提高社会信用,维护社会及金融稳定,营造和谐、稳健、守信的金融环境。

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改进支付结算管理工作

支付结算论文篇3

【论文摘要】:支付条款是国际 易合同的一个主要内容。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于贸易双方而言,在贸易结算中的风险以及经营中的资金负担都是不相同的。选择正确支付方式能使进出口双方在货款收付方面的风险得到控制,并在资金周转方面得到某种通融,从而促进交易目的的实现。在选择中,应从贸易双方共同的利益点出发,本着风险分摊的原则,选用综合结算方式,从而促成进出口商的双赢。

在现有的结算方式中,基本的有三种:汇款、托收、信用证。另外,还有一些延伸的结算方式,如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等。在实务中,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新的结算方法,如电汇中加入第三方(船方)来控制风险。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于贸易双方而言,在贸易结算中的风险及经营中的资金负担各不相同。

一、常用支付方式简介及风险分析

汇款是指汇款人(债务人)主动将款项交给银行,委托其使用某种结算工具,通过其在国外的分支行或行,将款项付给国外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它是产生最早、使用最简单的结算方式,也是其他各种结算方式的基础。

汇款按照使用的结算工具不同,可以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按货物、货款的运送及支付顺序不同,汇款方式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有两种运用方式:预付货款和货到付款。其中,预付货款对于出口商而言较为有利:既可以降低货物出售的风险,同时减轻了资金负担;货到付款则对于进口商较为有利:既可降低资金风险,也能先收货后筹款,相当与得到资金融通。如付款的期限较长,甚至可以将货物售出后,用所售收入支付款项。因此,用汇款方式进行结算,风险承担和资金负担在买卖双方之间不均衡。结算的风险(如货物运出后能否顺利收回货款以及货款付出后能否顺利地收到货物)和资金压力完全由一方承担,另一方则相对有利。

托收是指由债权人开立汇票,委托银行通过其海外分支行或行,向国外债务人收取货款或劳务价值的一种结算方式。虽然托收与贸易汇款都属于商业信用基础,但是跟单托收通过用单据代表货物控制货物所有权,从而将结算风险及资金负担在进出口双方之间进行了平衡。对于出口商来说,出口商通过控制货权单据来控制货物,不付款或承兑就不会交单。一般不会受到"银货两空"的损失,比赊销安全。对于进口商来说,只要付款或承兑,马上就能取得单据,从而得到货物的所有权,比预付货款方式安全。

在贸易实务中,托收按照是否附有货运单据可以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对不附有全套货运单据的款项的托收称为光票托收;对附有全套货运单据的款项的托收称为跟单托收。其中,根据交单条件的不同,跟单托收可分为D/P(付款交单)和D/A(承兑交单)。D/P(付款交单)按照付款的时间不同又可以分为D/P即期和 D/P远期。不同的托收方式中存在的结算风险也有所不同。在D/P条件下,代收行在买方支付了全部票据金额以后才能将有关票据交给买方,这样卖方的货款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而在D/A下,代收行在买方承兑有关汇票后就可以将有关单据交付买方,这时卖方已经交出了货物的物权凭证,一旦买方的信用出现危机,到期不付款,卖方手中仅有一张已承兑汇票能约束买方的义务,仍可能遭受钱、货两空的损失,对于出口商来说选用D/A一定要慎重。

信用证支付方式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支付方式。信用证(L/C)是开证行根据买方(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开给卖方的一种保证承担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这种方式把应由买方承担的付款义务转化为银行的付款义务,从而加入了银行信用,由于银行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有审单的义务,使得结算的程序更为严格、规范,对于买卖双方而言,结算的风险进一步得到控制;资金融通也更为便利。因此,该种方式被贸易各方广泛接受。

二、选择支付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

由于各种支付方式的特点不同,因此在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 客户信用等级的高低。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很一般或是贸易双方是首次进行交易,应该选用L/C的方式;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较高,可以选用D/P,既可以达到即节省开证费的目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物权凭证的安全性;如果客户的信用等级非常高,就可以选用D/A甚至是直接T/T的方式。

2. 货物供求状况不同。如果是畅销的货品,卖方可选择对自身有利的支付方式,如要求用L/C进行结算,甚至要求买方预付货款。如果是滞销的货品, 则所选择的支付方式可能会有利于进口商,如D/A,甚至可以货到付款。

3. 选用的贸易术语和合同金额的高低。不同的贸易术语对于买卖双方的责任规定以及风险分担有所不同,因此也应根据贸易术语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对于象征性交货组中的CIF和CFR,就可以选用托收和L/C的方式;而对于FXW和实际交货的D组术语,一般就不会采取托收的形式进行结算;对于FOB和FCA等术语,由于运输的事宜是由买方安排的,出口人很难控制货物,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选择托收的方式。另外,合同金额如果不大,则可以考虑选择速度较快、费用低廉的T/T方式或光票托收方式。

选择支付方式的最终目的是尽量降低结算的成本,分散结算的风险,促使进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以上所列举的各个因素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具体客观情况而对货款的支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正确选用支付方式的建议

从国际贸易实践情况来看,单纯某一种结算方式总是不能满足交易各方的要求。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有必要采用综合支付方式进行结算。

1. 汇款和托收相结合。如:先采取T/T的形式预付定金10 %,在装船后T/T合同款的40%,,剩余的50%采用D/P即期付款的形式。这种选择既能保证供货方及时履行发货的义务,又能约束进口人及时付款,同时节省了更多银行费用的支出,也节约了宝贵的贸易时间。

2. 汇款和信用证相结合。如:定金的部分以T/T办理;主要的货款采用L/C的方式进行支付;至于一些余款,以T/T的方式进行。

3. 托收与信用证结合使用。这样的组合既可尽量地避兔不必要的开支,也能对作为物权凭证的单据起到保护的作用。如将D/A和信用证和银行保函结合在一起使用,或要求使用由代收银行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这样,原来的商业信用就被转变为银行信用,将出口商的风险转嫁给银行。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支付方式选择是否恰当,会直接导致出口人是否能够安全、快捷地得到货款。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风险,也要考虑对方的成本,力图达到双赢的日标。所以,要根据对方的资信等级、货物的供求状况、合同金额的高低、运输方式和种类、财务结算成本高低等因素来决定。同时,灵活运用组合的、综合的支付方式来进行国际贸易的结算,以分散结算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立武.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与风险. 中外企业文化,2004(1).

[2] 高增安. 国际贸易出口方支付方式的理性选择.经济体制改革,2002(4).

[3] 任晓燕, 任哓鸿. 论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商场现代化, 2007(9).

支付结算论文篇4

【关键词】 预算; 资金; 分离; 制度

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是改革现行资金逐级预拨、经费各自收付的方式,将下级单位支付的资金交由上级机关财务部门集中统管并集中收付的一项新模式。其目的是要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编制科学的开支计划,依托银行网络和现代支付手段,转变资金支付方式。2008年开始,军队在试点单位开展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试点改革,探索建立经费预算与资金支付相分离制度。从试点单位近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对加强部队财经监督、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有明显成效,但也有许多做法不适应改革的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构建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的理论依据

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是对军队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这种制度创新,是基于对部队预算与资金管理现状的实证分析,并以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精髓及其具体理论为依据而提出的。

(一)分权制衡理论

分权制衡理论认为,管理不仅仅是组织结构既定前提下的方法技术问题,而更应该是参与到组织结构设计中的权力配置问题。预算管理作为管理方法中的一种,也不例外。预算权力的配置,就是预算编制、审查批准、执行与调整和审计等权力在管理机构或部门间的分配,其目的是形成一种分权结构,形成相互制衡与协调的运行机制,最终实现预算目标。

我军近年来的预算管理改革,侧重于方法技术层面的改进,进一步提高效率的空间已经不大。建立部队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就是要从预算分权的角度,更深层次地推进预算管理改革。从组织体系来看,预算机构通常包括目标确定机构、编制机构、审批机构和执行机构。其中,执行机构既包括根据批准的预算进行经费拨款和办理结算、报销的经费收付机构,也包括获得经费拨款后完成各项建设与管理任务的经费使用机构。经费收付机构与经费使用机构相分离可以起到互相制约与监督的作用。建立部队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的制度后,预算编制与执行仍为师以下部队,但资金收付将从现在的师以下部队财务部门,改由统管单位的资金收付中心负责,从而实现了经费收付机构与使用机构的分离。对基层预算单位而言,预算执行的监督由过去的同级监督或内部监督,改变为将来的上级监督或外部监督。这种来自上级和外部的监督,责任更明确,地位更独立,监控更有效,将以预算为依据、以资金控制为手段,力求向前牵引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向后推动预算贯彻落实,解决预算编制与执行“两张皮”的顽症。

(二)委托理论

在信息经济学中,委托方指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反之,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则称为方。委托理论认为,由于委托方和方的信息不对称,方会有“败德行为”与“逆向选择”现象。为此,委托方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尽可能地减少委托—环节,缩短委托—链条,二是要加强对方的“激励约束”,以求降低成本与风险。军队是多层级组织,上级部队与下级部队的管理信息是不对称的,因而上级与下级也可视作委托方与方。建立部队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后,师以下部队资金收付将由统管单位的资金收付中心统一办理,这是减少委托环节、缩短委托链条、加强对方监管的具体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各预算单位在银行多头开户,减少资金拨付层次与环节,从而可以有效防范因利益取向不同而带来的资金挪用、贪污、舞弊等风险问题,并通过减少资金分散存储、沉淀、在途时间而降低财务运行成本,取得资金效益。

(三)分工理论

分工是指个人或组织专门从事性质、范围相对固定的一类工作,从而减少管理活动的种类,使工作简单化,减少人们的学习时间,较快地达到熟练水平,促进效率的提高。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监管难度大等各种原因,军队财务习惯于封闭式管理,各级部队无论级别高低、规模大小,预算决策、预算执行与预算资金监管等都是自成一体,这种小而全、大而全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难以获得分工的好处。随着信息通讯技术、资金结算与支付工具与技术等的发展,网络传输等信息技术拉近了人们的距离,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预算资金收付信息可以随时传达到各个角落,使得军队财务管理内部进一步的分工成为可能。实施部队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将按“建制”或“区域”建立统管单位,统管单位尤其是“区域”型统管单位,将把分散于多个师以下部队的预算资金收付、监管工作集中起来,这不仅强化了预算与资金的外部监管,而且可以获得分工管理带来的各种好处。

二、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军队财经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各级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坚持科学理财理念,注重规范运行秩序,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先后实施了资金集中支付、物资集中采购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等财经管理制度改革,较好地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

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改革不是独立提出的,它是在资金集中支付等财经制度改革基础上开展的,它同其他财经制度改革一脉相承、相互衔接,共同发挥作用。2005年,在军队师以下单位完成了资金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工作任务,撤消了各单位零散账户和生活服务中心账户,统一归并到同级财务部门单一账户,实行分户核算,提高了经费保障效益。2006年,在军队师以下单位完成了物资集中采购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在明确集中采购经费范围的基础上,部分单位成立了大宗物资集中采购中心,严格按照集中采购目录,实施物资、工程、服务集中采购,集中支付提高了军事经济效益。2007年,在师以下单位完成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树立钱物并重理念,确立资产配置标准,杜绝无预算、超标准购置资产,实现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提高了预算经费使用效益。

2008年,总部提出探索建立师以下单位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管理制度,在全军师以下单位进行改革试点,较好地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在试点单位上,经各军区、军兵种推荐,综合考虑部队战备任务和试点的代表性,从每个军区、军兵种各选择1个作战部队、1个其他部队,全军共20个师以下单位参加试点,涵盖了陆军旅、团,海军岸勤部,空军场站,二炮导弹旅,以及院校、预备役师、军分区、仓库、医院等单位类型。在试点经费范围上,本着抓大放小、突出重点的原则,将集中采购、基本建设和其他大额开支,以及未编设专职财务人员单位的各项经费,由上级直接支付,其经费分配和使用权不变。同时从部队实际出发,将工资、津贴、退役费等生活费,差旅、水电等部队日常开支,伙食费、给养器材费等基层掌管经费,授权师以下单位本级支付。试点单位财务部门要与上级财务部门定期对账,及时清理核对直接支付资金、授权支付资金拨款、集中交存资金收支情况,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

(二)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试点情况

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管理制度改革是一个新生事物,是对现代财经管理规律的探索实践。从试点单位情况来看,尽管这项改革是在人们的惯性阻力下拉开帷幕,但实践结果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强化了军队财务管理创新理念,推动了部队财务管理由传统向现代的跨越;二是强化了对经费的集中控制,对规范部队财经秩序,促进军队廉政建设、建立节约型后勤十分重要;三是充分发挥经费的整合优势,在师以下单位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支付,购买的商品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军费使用效益总体提高。通过调查,试点单位大都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落实方案。严格按照上级下发的文件指示要求,紧密结合单位财经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落实方案,要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分工,有内容、有方法、有步骤,有要求、有时限、有措施。同时,要严格遵循改革试点工作原则,进一步细化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规范改革试点运行机制,确保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明确试点经费范围。在试点经费范围内,本着抓大放小、突出重点的原则,将集中采购、基本建设和其他大额开支,由上一级财务部门以银行转账的方式直接支付。同时,从单位实际出发,将工资、津贴、退役费等生话费,复转人员保险基金和住房资金结算,差旅、水电和特支费等部队日常开支,伙食费、公杂费、给养器材费和俱乐部活动费等基层掌握经费,授权基层本级以现金方式支付。

三是细化年度预算安排。按照预算经费管理规定,基层团级经费使用单位要根据上年度结转经费数额和本年度经费收入情况,针对目前各项经费开支进度,立足财力可能,搞好下半年度事业任务筹划和经费预算支出测算,认真做好分项预算编制工作。财务股对各经费使用单位编制的分项预算进行审核、报批。在细化编制年度预算时,预留的机动费不得低于本单位机动费标准的30%;经费使用单位编制分项预算安排时,要严格按照经费管控比例开支(如上半年安排开支40%,下半年50%,结余10%),做到留有余地,用于预算执行中上级临时增加的任务和难以预见的其他特殊开支。同时,重点要对直接支出项目进行分类细化到具体品名、数量、标准(单价)和金额,有利于经费使用单位编制《经费开支计划表》。

四是规范资金支付程序。上级财务部门直接支付资金,是改革试点探索的主要内容,支付程序可概括为:年初编报年度预算—每月编报经费开支计划—按经济活动提交支付申请。具体到每项资金的支付,下级经费使用单位要根据年度预算、月份经费开支计划和实际需求,编制《支付申请单》,并附相关凭据,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后上报。上级财务部门审核支付申请所列项目是否符合年度顶算、月份经费开支计划和有关规定,审核无误后及时办理支付手续,并将支付情况及时告知申请单位。授权下级单位财务部门支付资金仍按现行规定办理。同时对纳入上级财务部门直接支付范围的经费,因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由下级单位填制《紧急支付申请单》,申请学院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

五是建立健全配套措施。建立了登记统计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对改革试点业务工作量、保障效益等方面进行登记统计;建立了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加强资金收付环节的审核,寓监督于供应保障之中,增强经费使用透明度,防止超预算、无计划开支问题发生;建立了试点改革评估制度。做到及时上报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对改革试点工作作出实事求是、科学客观的评估,为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三、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改革对权力结构影响分析

(一)经费收支的透明化限制了预算单位自由裁量权

经费预算与资金支付相分离制度设定了上级直接支付和授权本级支付两种方式。授权本级支付经费主要实行标准管理和定额管理,如人员经费、公务事业费等。上级直接支付主要是专项经费,如集中采购、基本建设经费等。而上级财务部门通过标准制度和直接支付对下级单位的支出管理形成了严格的约束,基层单位和部门的自由裁量权缩小。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后,下级单位资金收付活动都要经过上级单位财务支付机构,预算外经费、历年经费结余等家底经费也要交存上级财务结算部门,使得这些资金受到严格监控,制约了下级单位随意支出的倾向。这项制度不仅解决了预算经费支出问题,还使上级财务支付机构掌握了预算外经费和家底经费的收支情况,使下级单位的经费收支透明化,从源头上控制了下级单位各项经费支出活动,强化了财务监督,收缩了下级单位的财权。

(二)外部控制制约了各单位非正式预算权力

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则将资金收付权归并到上一级财务部门,脱离了支出单位的控制范围,制约了下级单位领导的随意支出等非正式预算权力。随着预算权力结构的改变以及新的预算程序与规则的实行,这种不受预算过程约束而进行的政策决策行为得到规范。

(三)上下级单位预算权力结构需要新的平衡

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后,师以下单位的大项资金支付权统收于上级财务单一账户,资金支付和调配的随意性受到了限制,上下级的预算权力发生了潜在的变化,下级单位有动力寻求一种新的平衡。在预算改革运行过程中上下级单位之间的权限与职能最终如何确定下来,形成制度均衡,主要取决于上级单位财务支付机构在预算编制阶段的审查和资金支付环节审核中的细致程度,在资金收付权收归上级财务支付机构后,其审查行为直接影响到下级单位的预算行为模式。另外,对于预算外收入较多,家底经费充实的单位,下级单位更有逃避监管、扩大支出的利益驱动,如果预算中没有作出这样的支出安排,上级财务支付机构要审查到什么程度,这也是需要进一步规范的问题。

四、做好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改革工作的重点

当前,应积极克服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据总部试点方案,结合各单位实际,建立适用可行的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的管理制度体系,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下一步,应逐一针对问题合理调整工作方法,使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工作深入开展。

(一)准确编制年度预算和月份开支计划

实行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对经费预算和月份开支计划的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细化、及时的经费预算是实施这项制度的基础。一是树立“预算就是法”的思想。严格按照预算支付资金,要将单位党委和军政主官的权力置于预算之下,促使预算单位按预算用款、按计划办事,减少预算调整的随意性,将过去从理论、口头上的软约束转变为实际可行的硬约束。二是细化月份开支计划。预算单位应根据年度经费预算编制“月份经费开支计划”,明确上级直接支付和授权本级支付的内容与金额,这是资金支付的依据。三是增加年度预算调整次数。现行《预算经费管理规定》中对预算调整的要求是在当年9月30日前一次性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预算很难完全与客观事实一致,实行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后,预算单位的资金收支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监管,一年调整一次预算难以达到预算与实际相符,会阻碍事业任务的完成。因此,应将预算调整改为每年两次,即当年3月30日前和9月30日前各一次。四是要早编预算。实行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后,资金收支机构是完全根据预算收付经费。因此当年预算的编报、审核、批准应在前一年年底完成,以确保当年经费收支工作按预算有计划地进行。

(二)明确划分上、下级的管理责任

推行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改革以后,由于下级单位直接支付资金统一由上级单位财务部门存储和支付,部队财务管理职责和利益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因此,对上、下级单位财务部门各自的管理职责作进一步明确。下级单位交上级存储的资金,因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均不变,上级单位要确保下级单位资金安全,不得占有、挪用下级单位存储资金,下级单位资金存储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也应归属于下级单位。对于下级单位活期存款利息收入,由于计算程序复杂,难度较大,上级单位在解决下级单位实际困难时应予以充分考虑。下级单位资金由上级单位直接支付相应增加了上级财务部门审核和支付工作量。因此,上级部门应调整充实人员力量,集中办理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具体业务,以适应工作相对集中的需要。下级单位在资金申请支付时要打提前量,便于上级及时审核和支付资金,提高资金支付的时效性。

(三)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办理资金支付

必须严格按照支付范围办理资金支付业务。由上级单位直接支付的资金,包括纳入集中采购目录、达到规定限额,由上级和本级组织集中采购的物资、服务开支、公务费、事业费、教育训练费,以及其他经费中的集中采购开支;基本建设费,包括上级安排、本级自筹以及其他来源渠道用于工程建设的经费(零星开支除外);其他大额开支;未编设专职财务人员单位的各项经费。授权试点单位支付的资金,包括生活费中按标准计发给个人的工资、津贴、退役费等,以及基层掌管的经费;通过银行特约委托收款方式缴纳的单位水、电、暖、燃气等开支;差旅费、特支费等日常开支;基本建设费中不能通过银行转账结算的零星开支。下级单位集中交存上级财务部门的资金,包括地方政府直接拨给的专项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安排的预算外收入;纳入年度预算安排的历年经费结余等家底经费。以上三类经费,上级财务部门应严格划清经费范围,按照规定要求,认真清理归集。下级单位财务部门该上交的经费及时上交,授权本级支付的经费要强化管理,上级直接代支的经费要及时申请支付,确保经费不断供、不漏供,保障及时有效。在支付经费时,要克服和纠正将应由上级直接支付的经费开支在本级支付,或将授权本级支付的经费开支向上级申请直接支付等两种倾向。

(四)协调好上下级之间的利益关系

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资金支付方式的改革,由单一支付方式变为上级直接支付和授权单位支付两种方式,资金支付时涉及各级的权利。因此,处理好各级利益关系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关系到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改革的成败。一方面,上下级财务部门之间要多沟通、多协调,共同抓好资金支付工作,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保障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下级单位财务部门要做好宣传解释,争取单位领导的支持,取得事业部门的充分理解,严格按照资金支付规定,搞好资金保障。

(五)加快部队信息化建设步伐

建立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必须加强上下级单位以及军队和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而要加强信息沟通则必须进一步提高军队财务信息化水平,从技术上保证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目前,地方银行体系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联行电子网络系统,近几年,军队也在逐步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但总体而言信息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基层部队财务部门,无论是局域网硬件设施建设,还是对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都比较低。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工作,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因此,军队应大力开发与银行资金收付系统数据兼容的资金收付管理软件,以实现军队资金收付与银行划拨的同步性,减少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同时加强军队财务管理软件的升级改造工作,完善信息导出、电子对账等相关功能,使其适应建立分离制度后财务业务扩大的需要。军队下级财务部门应搭建与上级财务部门的网络专线,上级财务部门应搭建与地方银行的网络专线,实现军队与银行间的横向联网、军队上下级间的纵向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数据网络传送,从而建立起军队内部、军队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换网络体系。

(六)认真做好决算编报工作

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改革,使下级单位和上级单位经济关系更加紧密、资金往来更加频繁,要严格按照编报决算进行账务处理。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改革中,下级单位的决算,从编制到上报程序和要求,应该说没有更多的变化,相应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决算的审核和下达也没有更多的变化。因此,下级单位要按照统一的决算编报要求、统一的编报规程编制决算,确保决算标准准确,核对关系正确,客观真实地反映单位经费开支情况。要适时核对会计账目,发现问题要查清原因,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支付结算论文篇5

关键词: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现金;替代

一、问题的提出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现金流通比例最大的国家,市场货币流通量从2005年的2.4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底的5万亿元,6年时间翻了一倍。实际上随着商业银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资金结算方式已经不断改善,2005年以来全国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量连续保持较快增长,业务金额增速明显加快,非现金支付需求不断加大,2011年,全国共发生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338.31亿笔,金额1104.3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1%和22.01%,但现金支付仍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65%。

二、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对现金替代的传导途径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的定义,支付是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货币转移行为。支付工具是传达首付款指令、实现债权债务和货币转移的载体,分为现金和票据、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现金是基于自身价值的支付工具,是价值的物质载体,现金由付款人向收款人的转手,意味着支付价值的同时转移,支付过程随即完成。而非现金支付工具必须通过支付系统进行特定价值的转移,双方给付交易凭据并不代表交易最终完成,还需经过法定资金清算机构进行最终清算,交易金额才能从一方账户转移到另一方的账户。目前来看,构成了我国现在的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体系(如下图所示)。

就中国的国情来看,持币者手持现金的量的多少依次为交易需求用现量、预防需求用现量、投机需求用现量,剩余的现金以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及其他资产形式储存,以追求更高的收益。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高流动性可以实现不同货币之间的快速、低成本转化,对于预防需求用现和投机需求用现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的替代作用可以明显的显现,由于支付环境的差异,交易需求用现中的一部分用现量,非现金支付工具是无法替代的,而对于沉淀的现金,非现金支付工具更是顾及不到。

(二)从持币时间看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对现金的替代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曾指出“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就是货币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中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中,或者说,就是货币流通”。从现金的流通时间来看,本文将为分为四种。

即时性流转现金,交易的双方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现金搬家”,间隔时间差较短。

短期流转现金,持现者从一个金融机构支取现金后,手持较长一段时间,在社会上进行流通,然后再通过其他渠道回到金融机构。

长期流转现金,该部分现金会在持币者手中沉淀一定的时间,当产生大额的购买等需求时,再回到金融机构。

永久性流转现金,即产生的现金沉淀,主要是地下经济使用的现金和窖藏现金,而且该部分现金可以说是退出正常的流通领域。

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快速支付功能完全可以替代现金的即时性流转;短期和长期流转现金主要是交易使用现金,非现金支付工具由于避免了商户接受现金时因假钞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也减少了因保管、押送大量现金钞票带来的高频成本支出,尤其是对于一些金额较大的资金结算活动,可大大提高受理方的工作效率,节省开支,对现金的替代作用比较明显;而由于永久性流转现金的特殊用途,该部分现金是非现金支付工具替代效应的“盲区”。

三、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对现金的增量替代效应分析

2007年以来,全国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量连续保持较快增长,业务金额增速明显加快,2007年全年业务量仅为154.53万亿笔,566.74万亿元,到2011年全年业务量达到388.31万亿笔,1104.35万亿元,5年来的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到2012年二季度当季业务量突破100万亿笔,金额达到308.37万亿元。与此同时,现金流通量M0也从2007年一月底的2.79万亿,增长到2011年底的5.07万亿,年平均增长率也达到20%。非现金支付工具对于现金的替代并没有引起现金流通量的下降,相反,现金流通量依然在增长。

从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量与M0数量的比较发现,伴随着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飞速发展,现金流通量也在继续增长而非下降,这是因为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只是在经济成长拓展的新增交易数额中替代了一部分的现金流通,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现金的增长将远比它实际的增长更多、更快,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增量替代”效应。

四、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替代现金的因素分析

尽管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个人支付领域快速渗透与扩张,理论上必然会对现金产生明显的替代效应。然而,微观层面上的调查数据显示,现金依然是目前居民POS点最重要的消费支付工具。德国和澳大利亚中央银行先后于2007年和2008年所做的居民支付行为大型抽样调查显示,就交易笔数而言,德国现金支付的比率高达82%,澳大利亚为70%(John Simon et al,2009)。从美国、英国、日本和欧元区这几大经济体的现金流通情况看,现金占GDP的比例(现金流通比例)在2002~2008年间基本保持平稳。欧元区在2002年欧元开始流通后的前几年,现金流通比例波动性较大一些,2006年后连续两年出现下降,但下降幅度不足2个百分点;美、英、日三大经济体的现金比例几乎没有任何变动。从人均现金持有量看,在2002~2008年中,除英国略有增长之外,其他各经济体均有较为明显的增加,其中,日本从5280美元增至7436美元,美国从2384美元增至2926美元,欧元区从1263美元增至3324美元,英国从997美元增至为1168美元。也就是说,从国外的数据看,这种“增量替代”效应依然存在,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现金流通比例保持平稳趋势,说明现金基本保持了与经济大致同步的增长速度,世界主要经济体人均现金持有量的提高趋势,则直接显示了现金流通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增长现实,其中,增长最缓的英国和美国6年中分别也有17%和23%的增长,而增长最快的欧元区有163%显著增长。

就我国而言,非现金支付工具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替代现金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

1.路径依赖现象。从居民个人来看,当客户选择某种结算方式后,会一直使用下去,即便有比目前更便捷的结算方式,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绝大多数居民个人结算需求者受传统交易方式、因素的影响,习惯于使用看的见、摸得着的现金,认为拿到现金才能放心,转账、刷卡看不见、摸不着,心里总是不踏实。

2.网络正效应现象。相对于古老的现金,非现金支付工具是一种新兴的支付工具,对呈现的增长应具有不断自我强化的特征,非现金支付工具越是增长,其规模越大,经济主体就越是愿意接受这种交易方式,其面临的增长机会就越大。假设我们将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可接受程度设为R,现有的市场规模记为S,则有,只有当人们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更利于其的扩张和渗透。

3.信息不对称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现金结算工具的提供者―金融机构在推出非现金支付工具时,缺乏对服务对象―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者广泛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往往按照自己的想象提供结算工具,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二是金融机构向社会宣传非结算工具的力度不够、方法欠妥,客户对银行能够提供的服务不了解,对一些新的服务功能和优越性更是知之甚少,自然也就谈不上主动使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就是双方的不信任,其对非现金支付工具产生的不利影响,表现在交易记录的追溯、机器的故障等等。

4.金融排除性。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导致的农村金融服务的欠缺,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产生一定的阻碍。以“农民工卡”为例,目前农民工卡取款交易按照取款金额的0.8%收取(低于普遍卡1%),每笔最低1元,最高20封顶,查询不收费。但同时取款日限额为5000元,远低于普通卡的20000元,也就是说,只是手续费低了0.2%,而这个收费标准高于邮政绿卡的0.5%的费率。一位农民想通过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支取打工收入2万元,最短也需要4天时间往返4次到就近农信社才能全额支取,并且分4次支取就会产生80元的支取费用,高于通过商业银行异地取款50元的标准,因此有一部分“农民工”卡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5.法律不健全因素。我国现在实际上没有对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银行账户支取现金作出数额限制,即使有一般存款账户不得取现之类的规定,但是,由于资金是可以在不同类账户间自由划转的。所以,实际上只要帐户上有足够的存款,从机构帐户提取现金是基本上没有任何限制的。至于个人从其银行账户的取现,那更是从来就没有限制过。柜员机取现虽然有每卡每日2万元的限制,但由于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银行无限制地开户或办银行卡,所以实际上个人也可以从柜员机上无限取现。至于向银行账户存入现金,无论是对单位还是对个人,尽管《反洗钱法》有相关的规定,但也仅仅是备案制度。所以,我国目前银行的现金管理就是存、取现金没有限制,完全自由。

五、研究结论

目前,我国处于非现金支付工具迅猛扩张的时期,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而言,同期现金流通比率出现小幅下降,但从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国外经验来看,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与现金在支付特质方面的差异,使得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技术先进、支付效率快捷,但是其不能“复制”现金的某些支付特质,并不能威胁到现金在零售支付市场的主导地位,更不可能替代现金,二者只能成为互补型的支付工具,在大力发展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同时,必须注重现金流通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冯科. 关于我国现金投放量的研究[J].经济问题,2010(5).

[2]Hafer R W ,Jansen D W.The Demand for Money in the United States: Evidence from Cointeration Tests[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91,(23):155-168

[3]刘加吉.产业结构调整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分析[J].商业时代,2010(23).

[4]赵平.银行卡为什么不能完全替代现金流通[D].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1-04-13

[5]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南京市农村地区现金供应机制实证分析.金融纵横.2008(9)

[6]黄兴海.银行卡与货币之间关系的研究[J].新金融,2005(3)

[7]刘学杰.现金投放与非现金结算相关性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

[8]熊正栋.现金投放需求函数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6)

支付结算论文篇6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融合

一、前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国库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1998年6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加强预算执行和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5年, 中央和地方开始全面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 发现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有利于加强财政监管,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文章分析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成效与国库集中支付实施的内容和推行公务卡结算的益处,并就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两种制度融合的可行性与具体做法进行了论述。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成效分析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指在“三不变”(即预算管理体制和部门预算编制程序不变、单位的资金使用权与审批权不变和会计主体的法律责任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的银行账户和会计岗位,由会计集中核算机构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的一种会计管理机制。会计集中核算制的核心是对预算单位的会计工作实行集中管理,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服务融于一体。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成效:

(1)规范了会计核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实行集中核算前,部分单位会计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有些单位没有专职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十分薄弱,账户设置比较混乱。实行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在公开、透明的操作环境下,对所有的会计业务按照统一、规范的核算程序和要求进行处理,保证了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和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2)强化了会计监督,从源头上防止和遏制了腐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收支都必须通过会计核算中心账户,在中心人员的公开监督下进行。一方面各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得到增强,一些不合理、超标准的支出明显减少,许多单位在办理有关经济业务前,先向中心咨询其合理性、合法性,把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支出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中心人员的日常监督,严格按照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和中心的审核标准,认真审核每一笔支出。经过会计人员的严格把关,严肃了财经纪律,预防和遏制了违法乱纪行为。

(3)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核算,中心选配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并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4)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政资金的调度趋于合理。支出单位的财政资金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上,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财政资金管理分散,各支出部门和单位多头开户、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杜绝了预算执行中克扣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现象。有效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

三、国库集中支付实施的内容与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的意义

国库集中支付制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财政性资金的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的核心是对财政性资金的缴拨实行集中管理,即: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预算单位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的制度。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运作程序是:预算单位按照批准的用款计划向财政支付机构提出申请,支付机构审核同意后经零余额账户向收款人支付款项,然后通过银行清算系统由国库单一账户与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财政零余额账户和单位零余额账户每日的余额为“0”,财政资金的日常结余都保留在国库单一账户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在财政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财政性资金流经环节多、拨付效率低、预算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增强财政性资金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和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另外,公务卡作为一种便捷透明、高效的现代支付结算工具,对规范现金使用、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打造阳光财政体制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是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一是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下,单位财务从银行提取现金、保管库存现金以及单位工作人员预借现金、携带现金、办理报销手续等工作环节多,财务工作累、财务成本高、资金效率低、财务风险大、财务管理难,对于那些借款后长期不办理报销手续的“老赖”管理更难。使用公务卡结算,不需要财务人员从银行提取和保管现金,工作人员也不需要提前向单位借款,事后报销通过零余额账户汇划支票方式直接还款,有效的克服传统现金支用方式下存在的问题。再者,公务卡报销需要提供除发票外的银行消费小票,有效地杜绝了以往现金报销模式下有人需开发票的不良现象;二是现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支付方式上存在不足,给预算单位用款带来不便。推行公务卡结算报销方式,是对现金结算方式的替代、补充和完善。三是有利于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目前我国银行卡快速发展,银行卡支付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持卡消费习惯逐步形成,银行卡已成为居民个人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为公务卡的使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同时,积极推广在公务消费中使用信用卡是提升城市形象、与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发展接轨的客观要求。

四、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两种制度融合的可行性

会计集中核算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之前, 各地政府为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对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进行的有益尝试。这种制度是在资金“三不变”的前提下, 撤销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和会计机构,会计业务改由财政部门设立的会计核算中心执行。实践证明,作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有益探索, 会计集中核算虽然也存在弱化单位财务管理、会计主体责任难以落实等问题,但它改变了分散核算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低、会计监督不到位的缺点,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了会计核算与监督,对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降低行政成本等有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国库集中支付主要解决财政资金拨付中多户头、多环节造成的资金闲置浪费问题,而会计集中核算则解决资金到达预算单位后在使用环节出现的胡花乱用问题。因此,将会计集中核算融入国库集中支付是完全可行和有效的。

(1)两种制度的理论基础一致。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都植根于公共财政理论, 都以公共财政和效益财政理论为指导, 以防范财政风险和提高财政资金

(2)两种制度的操作主体一致。会计集中核算是按照会计委派制的要求,由财政部和中纪委共同提出,多次会议部署的一项工作,作为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实施的。国库集中支付也是按照财政部和中纪委的要求和具体部署,同样也作为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实施的。

(3)两种制度的承担对象一致。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党政机关及直属机构, 其具体对象是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显然, 其对象与国库集中支付完全一致。

(4)实施手段一致。会计集中核算制与国库集中支付制都要求:取消预算单位开设的不符合改革规定的银行账户。

(5)适用原则一致。两者都坚持了“会计责任主体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自与审批权不变”的原则。

(6)两种制度的最终目标一致。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通过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强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杜绝胡花乱用和铺张浪费,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则是通过改变国库资金拨付方式,解决国库资金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放形成的大量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两种制度的出发点尽管不同,但最终归宿是完全一致的。

五、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两种制度融合的具体做法

(1)机构与账户设置。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设置在会计核算中心,整合人力资源,合并办公;中心在商业银行新开设两个统一账户,一个作为财政国库支付机构的零余额账户,承担具体支付和与国库的结算业务;另一个作为财政部门为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承担单位的具体委托支付和与国库的结算业务;单位非财政性资金则仍然通过核算中心原为单位设立的统一账户进行支付,实行分户核算;单位的小额、零星费用仍然采用备用金制度。

(2)会计核算中心原有的岗位可同时成为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工作岗位。会计核算中心原有的会计核算岗位可以成为支付机构的支付审核岗位,承担管理单位预算指标、审核单位提出的用款计划和支付申请、审核单位的报销单据、登记单位的支出明细账等业务。原有的资金会计和出纳岗位可成为国库支付机构的资金会计岗位,承担管理国库资金、支付机构零余额账户和小额现金账户。签发国库支付令。账户与国库之间的结算工作等业务。原有的稽核岗位可成为国库支付机构的稽审岗位,继续履行稽核职能。

(3)中心的工作重点应从日常会计核算业务向会计审核和监督转变,并逐步承接部分国库支付业务。1)中心仍保留核算职能,单位各项支出仍经过中心审核后办理支付,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和报送报表。各核算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备查和辅助账簿,尽量简化核算工作。2)强化预算监督,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中心应参与单位部门预算的制定和审核,单位的部门预算制定后抄送中心,每月由单位报送当月的用款计划,中心代单位录入并严格按照预算计划具体执行,监督各项财政资金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逐渐向重预算、轻决算、强化预算约束的严肃性转变。3)逐步执行国库支付业务。资金划拨采用财政集中拨付的办法。其主要业务一是单位的基建支出、商品、劳务采购支出以及其他专项支出。这些业务由单位提出申请报政府采购中心或相关部门。中心根据单位预算和用款计划审核确认后,通知国库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对政府采购项目之外所需的资金由中心向供应商直接支付。二是工资性支出,中心按规定审核每月的工资发放表,履行法定审批程序后,通知中心将所需工资支出拨到工资银行工资专户,由银行将资金转入职工个人工资储蓄卡。三是其他支出,指预算单位日常发生的零星费用支出。由于这些支出金额小、发生频繁,由国库将资金拨到核算中心的统一账户上,直接委托中心支付,由中心严格控制支出规模。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是财政部门当前公共财政改革的两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会计监督,有利于财政资金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的运行成本。由此可见,两项制度的改革主体和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改革相结合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会计集中核算的顺利实施和稳健运行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打下了良好基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型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会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所提供的月、季、年终决算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囊括资料的全面性及会计信息的可利用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样将有利于对单位收支情况的全面了解。并保证单位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实现收入税收化、支出预算化、账户国库化、了解全面化、核算完整化。

参考文献

[1]刘晓.试论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有效衔接[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4).

支付结算论文篇7

关键词:支付结算;农村金融;市场细分

中图分类号:F83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4-0051-03

市场细分理论认为,一个市场的顾客是有差异的,他们有着不同的需要,企业应当对市场加以区分,根据自己的特长,开发适合顾客的产品。前些年,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市场细分理论,大规模退出了农村市场。这一时期,在人民银行的主导下,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初步建成了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各地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和卡基支付系统并存的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而农村地区,由于金融机构网点少,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无论是支付结算环境、还是支付工具的推广应用,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崛起,对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日益高涨。

一、 忻州市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现状

忻州市地处山西省中北部,所辖14个县(市),158个乡镇,农村人口240万人,占到全市总人口的80%,是典型的晋北农业地区。近年来,随着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兴起,农村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给农村的支付结算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不适应:

(一)落后的支付结算水平与日益增长的支付结算群体间的不适应

主要表现为农村地区专业结算机构少,现代化支付设施建设滞后,而常年使用银行结算业务的人数逐年增加,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不能灵活自由应用,资金结算速度慢、成本高,农村地区银行支付结算现状与经济增长不协调,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陈旧的支付结算观念与不断普及的现代化支付工具间的不适应

主要表现为广大农村群众对银行支付结算的了解度不高,习惯使用现金结算。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地区的城市务工人员、学生、个体经营户以及新兴企业主、财务人员,对现代化支付结算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通存通兑、银行卡、网上支付、借记业务、银行票据越来越多地进入农村市场,现代化支付工具和结算方式的使用呈逐步上升态势。农村地区使用银行结算的群体逐年扩大,持有银行卡的人数逐年增多,网上购物、网上汇款等现代支付方式在部分人群中经常使用。

二、忻州市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市场细分分析

(一)地域细分

我们把农村地区分为四种类型:县城、有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的乡镇、经济较活跃乡镇和普通乡镇。其支付结算状况分别有以下特点:

1.县城。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较多,支付工具齐全、结算网络发达,支付结算环境与城市相差不大,客户群体除了县城范围单位和个人外,还有大量来自乡镇的客户。

2.有商业银行网点的乡镇。此类乡镇多数是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设有营业网点,虽然网点较少,但银行的支付网络能够延伸到乡镇所在地,支付结算渠道较为顺畅。缺点是商业银行网点不多,客户办理跨行结算成本较高。据统计,全市共有此类乡镇35个,占到全部乡镇的22%。

3.经济活跃乡镇。此类乡镇有自己的经济特色,某一产业发展比较突出,个体私营经济活跃,虽然没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但交通通讯便利,多数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营业机构,能够办理开户、存取款和其他结算业务。此类乡镇98个,占到全部乡镇62%。

4.普通乡镇。多数是山区偏远乡镇,没有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环境最差,人们办理结算很不方便。全市共有此类乡镇25个,占比16%。

(二)群体细分

根据人们对银行支付结算的依赖程度和需求大小,我们把农村地区的人群分为四个层次:常年需求层、定期需求层、偶然需求层和潜在需求层。各阶层人群的结算需求及结算方式如下:

1.常年需求层:主要是农村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及其老板、财务人员、外地常驻客商。这一群体现代支付结算观念先进,熟悉银行结算规则,资金活动量大,收付结算频繁,使用的银行结算工具齐全,习惯通过银行账户和银行卡进行结算,经常到县城办理业务。为了方便结算,许多人的银行卡开通了短信提示服务,部分企业和个人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以达到快速办理支付结算的目的。据框算,这一群体的结算资金量占到农村结算总量的80%左右。

2.定期需求层:主要是工资关系在异地的退休人员、异地上学的学生、外来打工人员及部分个体工商户。退休人员一般使用邮政绿卡或具有通存通兑功能的存折,学生一般使用银行卡办理学费及生活费用的汇划,外来打工人员通常使用邮政汇款,个体工商户主要是规模较大的批发、零售户,一般使用银行卡办理进货付款,付款方式有两种,一是个体户主动向供货方发起汇款,另一种是采取借记方式,借记结算主要是有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个体户,由烟草公司统一采用银行卡借记业务办理购货资金划转。使用借记业务的,即使个体户所在地没有商业银行网点,也不影响其划转资金,十分方便。据框算,此类群体的结算金额,占农村结算量的20%左右。

3.偶然需求层:即普通公众,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少发生银行结算业务,对银行支付结算的依赖性不强。

4.潜在需求层:随着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生猪补贴等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推行实施,相应的结算方式应当及时跟进,予以配套,广大农民必然需要便利的支付结算环境和灵活的结算工具。据调查,这一群体,大约占到农村人口的70%以上。

三、当前忻州农村地区各结算需求阶层满意状况调查

从结算地域细分可以看出,忻州市农村地区近80%的乡镇没有商业银行网点,经济状况较好的乡镇基本都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但是这两类机构的支付结算功能都不完善。邮政储蓄虽然不断扩展邮政绿卡的结算功能,使邮政绿卡实现了个人汇款、网上支付、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但由于邮政储蓄银行体制改革还处于试点推广阶段,多数营业网点尚未开办对公业务,不能为行政事业类单位、企业类单位提供结算服务,支付结算功能大打折扣。农村信用社在支付结算领域发展缓慢,尚未实现存款通存通兑,大多数信用社不通全国汇路,汇划资金需要由其他机构,很不方便。这种状况,造成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常年需求层支付结算的满意程度

据调查,忻州市各结算需求群体中,常年需求群体对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最不满意。其中除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在农村信用社开户外,95%以上的企业单位、个体户、外来人员不习惯通过农村信用社汇划资金。绝大多数企业将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在县城的国有商业银行,多数个人通过银行卡结算。这一群体对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要求最为强烈。

(二)定期需求层的满意程度

定期需求层中,退休人员的结算是以接收汇款为主,希望查询余额与取款方便,外出上学和外来务工人员多是以汇出汇款为主,希望汇款就近便利。由于这一群体人数较少,结算频率低、金额较小,对资金到账的时间要求不是很高,对目前农村结算的要求也较低,虽然汇款、查询不太方便,但多数人认为目前这种状况对其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四、发展农村地区现代化支付结算的思路

(一) 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现代化支付结算业务

1.有重点地建设结算功能齐全式乡镇。对企业单位较多、常年需求层群体较大的乡镇,农村信用社应当开通大、小额支付系统,满足企业通过银行账户汇划资金的需要,弥补银行卡结算的制度限制。在工矿企业已经形成规模,具有支柱产业的地区,还可以考虑增设、恢复商业银行网点,满足当地企业多元化结算需要,减少农村地区社会现金流通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这类乡镇建设成商业银行网点齐全式地区,缩小支付结算的城乡差别。

2.大规模建设个人结算功能完善型乡镇。对更多的普通乡镇,要发挥邮政储蓄网点多、全国联网的优势,以邮政绿卡作为重点,大力改善个人支付结算环境,对外来务工人员多、外地上学学生多、个体工商户多的村镇,增加ATM等自助设备的投放,提高个人金融服务的自助服务能力,延伸营业网点,改善邮政绿卡的受理环境。农村信用社系统也应当加快联网结算步伐,提升对个人结算的服务水平。

(二)根据市场细分原则,为不同群体提供特色服务

1.对常年需求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要大力扶持,积极向其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扩大这一群体数量,以占据其高额的低成本存款市场与结算业务份额。各金融机构要对这一群体进行更细的市场细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满足各阶层的支付结算需要。针对外来购销人员以银行卡结算为主,其资金划转具有金额大,次数多,速度快的特点,基层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系统内汇款速度较快、费用较低的优势,通过直接向结算业务大的单位布放POS机、ATM机等方式改善银行卡的受理环境,延伸网点服务。乡镇农村信用社在开通大、小额支付系统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灵活的优势,大力推动商业票据业务,为本地区的优质企业提供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拓展支付结算功能。

2.对定期需求层群体,商业银行、邮政储蓄要向他们推介网上支付业务,普及网上查询、网上支付及农民工特色卡使用常识,为他们开办网上支付业务。要借鉴烟草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借记支付模式,将借记支付扩展到水电收费、电话电视收费等公共事业领域,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结算业务。

3.对潜在需求层,金融机构要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乡镇政府等有关部门协商制定补偿结算具体方案,积极介入到农村结算领域,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结算服务。例如收购粮食、向农民发放农业补贴,可以使用POS机刷卡支付的办法,避免找零的繁琐,加快结算速度。

(三)借助科技手段,向农村延伸结算服务

商业银行要依托网络技术,结合农村实际,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自助设备,以ATM机、POS机为重点,增加对农村地区自助支付设备的布放,延伸对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例如设计贴近农村实际的ATM机,取消现金存取业务,专门用于支付结算。还可推出ATM增值服务,如手机充值、缴纳交通违章罚款,销售等,以尽量不增设机构的方式,通过现代化自助设备,使银行结算服务在农村地区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覆盖农村地区,惠及农村群众。

支付结算论文篇8

一、“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的核算范围

制度规定: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同级财政”、“各类”和“财政拨款”,应该是本规定的关键词。但就“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名称而言,其核算范围应由“财政”和“补助”两词限定。从事业单位、尤其是高等学校的核算实际来看,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既有财政资金也有非财政资金,其中财政资金既可能来源于同级财政也可能来源于非同级财政(如省部共建经费)。再从政府公共管理视角来看,为维持公益事业单位生存、扶持公益事业发展而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应视为对事业单位的“补助”;但出于国防科技、环境卫生乃至社会发展而对事业单位的诸如科研经费拨款,则应视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所进行的“支付”。按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对非同级财政部门拨付的所有资金,无论是用以扶持事业单位发展,还是用以向事业单位购买服务,均不应通过“财政补助收入”核算;但若基于公共管理视角理解财政拨款,不管是来源于同级财政还是非同级财政,凡属“补助”性质的均应纳入“财政补助收入”而非“补助”性质的则一律不应纳入本科目。由此,本文建议将“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范围修改为“事业单位从各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补质的财政拨款”,并通过增设“同级财政”和“非同级财政”两个明细科目以区分预算级次。相应地,事业单位取得的非补质的财政拨款,应通过“事业收入”科目核算,并在其下增设“政府购买”和“社会购买”两个明细科目以反映政府的购买支出。

二、非流动资产取得的核算

非流动资产是指将在一个以上会计期间耗用或处置的资产,一般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有关非流动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制度规定了“资产对应资产、基金对应基金”、“资产对应基金、基金对应资产”和“资产对应基金、支出对应收入”三种处理模式。在以货币资金取得长期投资时,应按“资产对应资产、基金对应基金”的模式处理,即作“借:长期投资,贷:银行存款”和“借:事业基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但当以固定资产等其他非流动资产取得长期投资时,则应按“资产对应基金、基金对应资产”的模式处理,如以固定资产(为论述方便暂不考虑折旧)取得长期投资的,应作“借:长期投资,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和“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而在以货币资金取得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时,则应按“资产对应基金、支出对应收入”的模式进行会计处理,如以国库直接支付方式取得固定资产,就应作“借:固定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和“借:事业支出,贷:财政补助收入”。

前述第一种处理模式中,第一笔分录反映了一种资产的取得以另一种资产的付出为代价,第二笔分录反映了因资产形态发生变化而对所属基金的调转;但在第二种处理模式中,第一笔分录有资产增加却无对价付出,第二笔分录有资产减少却无收益流入。显然,前一种处理模式是对市场经济下“公平交易”的反映,而后一种处理模式则显现了计划经济下“财政统管”的遗痕。至于说第三种处理模式,只不过是第二种处理模式在国库直接支付方式下的“变种”而已。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本文认为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的取得,应当基于“有偿”原则按照“资产对应资产、基金对应基金”或“资产对应资产、支出对应基金”的模式进行会计处理。在国库直接支付方式下,由于事业单位采购、财政部门拨款和国库行向供应商付款集于一体,所以就应按照“资产对应收入、支出对应基金”模式进行会计处理,如购置固定资产时,就应作“借:固定资产,贷:财政补助收入”和“借:事业支出,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三、“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性质、更名及列报

前文提到的 “非流动资产基金”,是制度的一大创新。这一与非流动资产相对应的需要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之下的新增科目,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互协调的产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总说明第四条),这是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规定。这里的“部分经济业务”,主要是指有关非流动资产的核算。为取得非流动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在不同的确认基础下有不同的会计处理,在收付实现制下应一次性确认为“支出”,但在权责发生制下则要先确认为资产并在尔后耗用或处置时再确认为“费用”。为配合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制度一改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单一收付实现制确认基础,在坚持收付实现制原则的前提下适度地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为了在一维会计科目体系下既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又能全面、完整地揭示事业单位的预算收支,两种不同的确认基础就需要进行协调。这种协调在制度中的体现,就是“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设置。其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两个明细科目,除了将收付实现制下的“支出”转化为权责发生制下的“资产”外,还要协调“支出”一次性计入与“费用”分期确认之间的冲突进而消除“费用”提前确认对结余的影响;而“长期投资”和“在建工程”两个明细科目,则仅仅用以将收付实现制下的“支出”转化为权责发生制下的“资产”。

就固定资产的核算而言,事业单位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按照收付实现制应作“借:事业支出,贷:银行存款”,而按照权责发生制则应作“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按收付实现制无需进行会计处理,但按照权责发生制却应在计提折旧时作“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在“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一分录中,“管理费用”反映分次计入损益的折旧费用,而“累计折旧”则反映资产价值的累积耗减。在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企业会计中,为了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对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允许采用一次性折旧法,即在作“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的同时,再以相同金额作“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企业会计制度2001》第388页)。这一处理把权责发生制转化成了收付实现制。在事业单位,当我们需要把收付实现制转化为权责发生制时,就需要反其道而为之。当我们把前述分录中的“管理费用”用“事业支出”替代后,那么有关固定资产购置和一次性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就会变为“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和“借:事业支出,贷:累计折旧”。由于这里的“累计折旧”是收付实现制下的一次性折旧而非权责发生制下的分次累积折旧,所以上述处理只能满足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收入支出表”编制而无法满足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资产负债表”编制。为使“资产负债表”正确地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即把收付实现制下的一次性折旧转化为权责发生制下的分次折旧,就需要设置一个过渡性科目以协调“一次”和“分次”之间的冲突。通过设置“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并在固定资产取得时一次性贷记而在分期计提折旧时分次借记,上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就长期投资的核算而言,事业单位在以货币资金取得长期投资时,按照收付实现制应作“借:事业支出,贷:银行存款”,而按照权责发生制则应作“借:长期投资,贷:银行存款”;事业单位处置长期投资时,按照收付实现制应作“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入”,而按照权责发生制则应作“借:银行存款,贷:长期投资,其他收入”。为了能够把收付实现制下的“支出”转化为权责发生制下的“资产”,收付实现制下的“事业支出”就需要与权责发生制下的“长期投资”进行协调。通过设置“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并在长期投资取得时贷记而在处置时借记,两种不同的确认基础即可在同一科目分类下得以有效协调。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制度中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只是为协调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冲突而基于复式记账机理所设置的一个过渡性科目。这一过渡性科目的贷方余额,本质上是对收付实现制下一次性“支出”的修正。就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来说,它将随资产的耗用而分期转销;而就长期投资和在建工程来说,它将随资产的处置或转换而一次性冲销。既然这一过渡性科目是基于权责发生制而对收付实现制下一次性“支出”的修正,并且要通过这种修正以消除“费用”提前确认而对结余的影响,那么其性质就应当看作是一个结余调整账户。由此来看,制度将其取名为“基金”就有不当之处。因为基金通常是指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如按照美国全国城市会计委员会(NCMA)的定义:“一个基金是这样一组金钱或其他资源,它们被专用于实行某些行为或达到某些目的,以符合特别的规制、禁止或限制,并构成一个独立的财政和会计实体”;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基金是为兴办、维持或发展某种事业而储备的资金或专门拨款。基金必须用于指定的用途,并单独进行核算”。综上所述,本文建议将这一过渡性科目更名为“待冲转支出”,并将其余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结余”之后。

四、固定资产质量保证金延期支付会计处理

如果固定资产的购置涉及质保金的延期支付,按制度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就可能出现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与国库实际付款的不一致。举例来说,假如事业单位购入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发票全款为100万元,通过国库支付85万元,预留质保金15万元于下一年度支付。对此,直接支付下的会计处理是:(1)固定资产入库时作“借:固定资产1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0”和“借:事业支出100,贷:财政补助收入85、其他应付款15”,(2)支付质保金时作“借:其他应付款15,贷:财政应返还额度——直接支付15”(年末已将预算指标调至该账户);授权支付下的会计处理是:(1)固定资产入库时作“借:固定资产1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0”和“借:事业支出10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85、其他应付款15”,(2)支付质保金时作“借:其他应付款15,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5”。上述会计处理的结果,将使该事业单位在前后两个年度均无结余,但国库资金却在上年度结余15万元而在下年度超支15万元。具体报表列示和国库付款情况如下:在固定资产购置当年,该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均为100万元;“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下同)”均为100万元;但国库实际付出财政资金却只有85万元。在质保金支付年度,该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均为0;但国库却付出财政资金15万元。可见,当购置固定资产取得全额发票但扣留质保金付款的,按制度规定所进行的会计处理,将导致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与国库实际付款情况在两个预算年度均出现差异。对此,本文建议可采用如下两种改进方法:

(一) “待冲转支出”按国库实际付款数列示 在这种改进方法下,“事业支出”及其与之对应的“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也就是制度中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无论是在取得全款发票而扣留质保金或延期付款额的,还是在固定资产入账后而支出质保金或延期付款额的,均应按国库付款额进行账务处理。沿用前例并基于前文对“非流动资产基金”的讨论,直接支付下的会计处理是:(1)固定资产入库时作“借:固定资产100,贷:财政补助收入85,其他应付款15”和“借:事业支出85,贷: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85”,(2)支付质保金时作“借:其他应付款15,贷:财政应返还额度——直接支付15”和“借:事业支出15,贷: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15”;授权支付下的会计处理是:(1)固定资产入库时作“借:固定资产10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85,其他应付款15”和“借:事业支出85,贷: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85”,(2)支付质保金时作“借:其他应付款15,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5”和“借:事业支出15,贷: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15”。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后,在固定资产购置当年,该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其他应付款”和“财政补助结转”均列示15万元,“固定资产”列示100万元, “待冲转支出”列示85万元;“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列示100万元, “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列示85万元; 并且国库实际付出财政资金也是85万元。在质保金支付年度,该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列示0, “事业支出”列示15万元;国库付出的财政资金也为15万元。

(二)将质保金的支付方式改为非国库支付 在这种改进方法下,若是固定资产价款采用国库直接支付,财政部门应在国库向供应单位付款后将预留的质保金拨付事业单位;若是国定资产价款采用授权支付,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入账后应将质保金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调至“银行存款”账户。沿用前例并基于对“非流动资产基金”的讨论,沿用前例并基于前文对“非流动资产基金”的讨论,直接支付下的会计处理是:(1)固定资产入库时作“借:固定资产100,贷:财政补助收入85,其他应付款15”和“借:事业支出100,贷: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100”,(2)收质保金拨款时作“借:银行存款15,贷:财政补助收入15”,(3)支付质保金时作“借:其他应付款15,贷:银行存款15”;授权支付下的会计处理是:(1)固定资产入库时作“借:固定资产10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85,其他应付款15”和“借:事业支出100,贷:待冲转支出——固定资产100”,(2)质保金调户调账时作“借:银行存款15,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5”,(3)支付质保金时作“借:其他应付款15,贷:银行存款15”。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后,在固定资产购置当年,该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银行存款”和“其他应付款”均列示15万元,“固定资产”和“待冲转支出”均列示100万元;“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均为100万元,并且国库实际付出的财政资金也是100万元。在质保金支付年度,该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均为0,国库付出的财政资金也为0。

上述两种改进方法,均能消除因质保金延期支付所导致的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与国库实际付款的不一致,但所反映的预算执行进度却有明显的不同。前一种方法是在国库资金层面上反映事业单位的预算收支,而后一种方法则是在预算层面上反映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显然,前一种方法将因质保金(事实上并不限于固定资产质保金)的延期支付而歪曲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后一种方法则有部分财政资金游离于国库监控之外。由于我们不能将质保金的延期支付定性为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方面存在问题,所以本文更倾向于采用后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支付结算论文篇9

本文初步介绍了会计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对两种制度的有机融合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将两种制度有机融合的具体方案,并指出两种制度融合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措施,希望对我国财政改革的推进有所帮助。

关键词:

会计核算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机融合

通过对多年来我国财政改革状况的调查,发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政府对财政资金流动的监控能力,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利用率。但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单一性,财政中比较复杂的深层次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所以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将会计核算制度融入国库集中支付,发挥两种制度的优势,才能实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终目的。

一、会计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会计核算制度是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开始实施之前,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政府资金流动的监控力度,方便资金的统一管理,提高政府资金的利用效益,而使用的一项财政改革尝试。其特点主要表现为:1.保障资金的使用权、财务的管理权和领导的审批权不变;2.撤销各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和银行账户;3.下级部门的资金收入和支出由上级部门开设的会计机构负责核算统计归档入库。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中央财政的一项重要改革制度,我国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设立一个统一的账户用来管理财政资金的流动和核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财政收入和支出资金不再单个拨付到各人事单位的账户;2.提高了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和使用效益;3.规范了财政管理制度。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出台之前,各地方政府一直在实施会计核算制度,并拥有各自的会计核算中心,如果政府为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而抛弃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就会失去原有会计核算所创造出来的有利条件,造成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从而增加了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成本。所以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出台之后,各地方政府开始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关系,并合理利用两种制度的优势来为财政管理作出贡献的问题。笔者总结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认为我们可以将会计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效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发挥两者最大的优势。

二、会计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机融合的可行性和意义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减少财政资金多环节多户头拨付而造成的资金浪费,会计核算制度则是为了避免资金拨付到地方政府后胡乱花费造成的资金去向不明的情况,它们都是国家财政管理改革过程的产物,都具有自己的不同作用。会计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机融合具有可行性。具体表现为:1.两种制度的基础理论一致,都是因国家公共财政的改革而产生,即规范财政管理制度,避免财政风险和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资金流动预算和实时监控;2.两种制度的具体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国家财政改革的有效实施;3.两种制度的管理主体一致,都是由中纪委协同财政部一起提出。会计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机融合具有很大的意义:1.两种制度相结合可以避免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胡乱花费和多环节拨付资金引起的资金沉淀浪费;2.两种制度的结合为财政预算提供了精确的信息和优质的服务,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3.两种制度的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各政府已有的会计人力物力资源,节省改革成本,避免已有财政管理资源的闲置浪费。

三、将两种制度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案

会计核算制度对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加强会计核算结果的检测和核算过程的实时监控,避免资金的混乱花销及铺张浪费,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本质是对国家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进行改革,减少资金的多环节拨付和多户头存储的资金沉淀浪费问题,所以,两种制度的最终目标虽然一致,但是两者的出发点截然不同。因此要想将两者有机融合还需要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第一,确保各地方政府财政的相关工作人员和原有机构不变,增加审核与支付等职能,充分地将原有的财政管理资源利用起来,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结合,打造出一个“集财政核算监督、资金流通的收支结算、数据预算分析”为一体的国库资金集中核算中心;第二,国家财政部门在央行的账户应该是零余额账户,工作人员在核算资金时进行分账户核算,当事业单位向财政中心报账时,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从零余额账户中进行分账户拨付资金,这样就可以对资金的收支进行实时清算核查,同时保留核算中心在银行开设的原有账户,用以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出台之前的资金流动进行核对。

四、在实施两种制度有机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上文我们提到会计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目的虽然一致,但是两者的出发点截然不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对象是党政机关及其直属的事业单位机构,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针对的是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因此,在将会计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机融合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一)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很多预算单位过度使用授权支付,为没有纳入政府采购的支出进行授权并通过零余额账户进行资金拨付,造成了国家财政资金的混乱花费,甚至铺张浪费,由于政府资金预算程序不完善,采购制度落后,很多单位将大项目的采购清单拆分为零散清单,尽量申请授权支付来报销,以便保护单位和个人的利益。

(二)国库集体支付中心的监督制度不完善,会计部门在核算预算时不要求报销单位提供原始资金去向凭据,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分辨报销单位所填支付单的真实性,使一些单位的出差旅行费用、会议费用和招待费出现严重的超标,使财政管理改革的监督职能成为虚设。

(三)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银行会根据收到的支付单,先将支付费用垫付给收款人,然后定期与国家财政部门进行清算,在这种情况下,会因为银行错过清算日期或者国家财政资金不到位而导致银行长期处于垫资状态,造成银行通过一些非法手段套取财政资金。(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政部门直接支付资金的方法存在事业单位虚假报账、套取财政资金的风险,财政部门直接支付的方法虽然省去了中间繁复的支付环节,但是国家核算中心对支付单和收款人的真实性难以判断,授权支付的风险更大,预算单位拥有授权支付的职能后,其财政部门的监督职能就大大减小,为预算单位或个人套取挪用资金提供了很大便利。经过探讨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高效、快捷、安全的优势,建立一套可供财政部门、国库、银行与核算中心进行有效衔接的完善的高科技信息共享平台,使国家财政管理系统能够进行远程财政资金管理,从而确保国家财政资金稳定有序,安全有效地使用;2.在原有核算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简单规范、行之有效的操作系统,各地方政府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中心,根据自身以往的核算制度经验,及时调整原有的财政资金审批和报销流程,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优势,实时跟踪监控资金“使用、报销、审批、支付”的全部过程,同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倡财政工作人员公事公办、互相监督和自我监督,保障各项政府财政资金的合理合法使用。

五、结束语

总之,作为比较先进的国家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规范国家财政公共资金的管理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而作为各地方财政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会计核算制度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具有自身的特色,为国家财政管理做出很大贡献,所以,将会计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在会计核算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核算职能,在集体核算支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国家财政公共资金收支流通的监控,对国家财政管理的深入改革和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程容 单位: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姚文韵.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06(04).

[2]赵劲松.论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有效融合[J].乡镇经济,2004(10).

支付结算论文篇10

时至今日,虽然论述预算会计和政府会计问题的国内文献甚多,但学界至今尚未提出逻辑严密的预算会计概念框架。事实上,主要由于缺乏反映预算循环的支出周期概念,目前关于预算会计概念框架的认知存在明显误区,许多文献把财务会计要素与预算会计要素以及两者的信息结构混为一谈。这些文献也没有清楚意识到良好的政府会计需要双重方法:一方面通过预算会计提供与支出周期各阶段交易相关的信息用以监控预算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财务会计提供现金信息或应计信息,主要用于报告和披露政府财务状况。由于认知上的误区和盲区,加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政府会计改革(主要线索是引入应计会计基础)产生的示范效应,关于在我国引入应计会计基础的呼声日益增多,而以支出周期为主线扩展预算会计核算范围这一更为紧要的核心改革命题,似乎从研究者的视野中消失了。

本文认为,用以刻画预算循环的支出周期概念理应是构造预算会计框架的逻辑起点,惟有如此,信息使用者才能获得一幅幅有关政府预算运营(budgetaryoperation)的连续画面和完整图像,为有效监控预算执行过程、管理财政风险、改进决策制定(decisionmaking)和强化受托责任(publicaccountability)带来极大便利。循此思路,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命题和战略次序是:以支出周期为主线构造全面的预算会计;只有在这项改革完成以后,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的变革才是适当的。

循此思路,本文第一部分界定了预算会计适当的信息结构,它完整覆盖支出周期的拨款(授权)、承诺(支出义务)、核实(应计支出)和付款(现金支出)四个阶段的交易和相关信息。第二部分运用支出周期概念分析预算过程的循环性质,解释为何预算所固有的循环特性和关键性的预算事项,需要对应于支出周期的信息结构才能被恰当地刻画。第三部分讨论基于支出周期的预算会计框架,应具备什么样的账户结构以及所应采用的基本核算方法。第四部分讨论预算会计要素与财务会计要素的差异及其原因,阐明为何不能以财务要素作为构建预算会计概念框架的理由。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五部分提出了现阶段我国预算会计和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命题与战略次序。论文的最后部分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一、预算会计的信息结构

要准确界定预算会计的适当信息结构,首先需要弄清楚两个相关的基础性问题:(1)预算会计的目的和功能是怎样的?(2)政府预算的特性和运营流程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结构才能被恰当地刻画?

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关于预算会计的目的和功能,官方的正式提法是“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1)这一定位也被学界普遍追随,认为“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核算、反映、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专业会计”(张月玲,2003)。

这里的问题首先在于:将预算会计定义为监控“预算执行”的政府会计,很容易诱发一个具有误导性的信息结构:让人误以为预算会计只是记录和追踪“预算执行”阶段的信息。由于“预算执行”限定为立法机关批准预算(使预算成为法律)以后的行为,以上定义就将预算准备阶段发生的一个极为紧要的“拨款授权”(立法机关“批准”预算的本质)信息,先验性地排除在预算会计的信息结构之外。

那么,适当的预算会计信息结构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

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求理解预算的实质和预算运营所固有的循环特性。众所周知,预算的重心在于公共支出管理。与私人部门不同,公共部门的开支受制于许多约束才能最终实现。这些约束首先来自预算授权和依据授权进行的预算拨款。一般地讲,在民主与法治社会中,如果没有明确的预算授权,就不可能有实际的公共支出。预算授权不仅赋予政府和支出机构合法开支公款的权利,而且也是公共支出控制(合规性控制)的强有力的法律武器。(2)除了明确的授权和拨款外,公共支出还须受承诺(支出决定)的约束——没有承诺(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便不可能发生后续的支出。承诺之后尚需经历核实(对供应者交付的商品与服务进行核实)阶段,公款才能最终流向商品与服务供应者,形成付现(payment)意义上的公共支出。

公共支出的这个复杂流程可以简洁而贴切地用支出周期(expenditurecycle)概念来描述,而拨款(appropriation)、承诺(commitment)、核实(verification)和付款(payment)构成支出周期中此消彼长、相互继起的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见下页)。

与图1所示的支出周期概念相适应,一个有效而实用的预算会计信息结构应覆盖四个基本的会计要素:拨款、承诺、核实和付款,每个要素构成一个特定的预算账户(budgetaccounts)。事实上,政府会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通过一系列预算账户来记录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这些账户均在每个预算年度之初开启,并且在年度结束时结账(因而年末不存在余额问题)(徐仁辉,2001)。

图1支出周期及其构成阶段

图1支出周期及其构成阶段下载原图

二、预算运营与支出周期

现在我们讨论前面提及的第二个问题:政府预算的特性和运营流程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结构才能被恰当地刻画?要回答这一问题,除了理解预算运营所固有的循环性质外,还需要明确理解在各主要流程上的关键性的预算事项(交易)。

正如图1所示,拨款、承诺、核实与付款构成支出周期的四个阶段和预算流程的关键环节,政府预算就是在这个流程下完成一个又一个循环。从形式上看,公共预算的突出特性就是其循环性质:一个循环结束,下一个循环就开始了,通常少有停顿并年复一年在相同的路径上行进(AllenSchick,2002)。

一般地讲,每个国家都需要在管理流程之外建立预算运营(operation)流程,用以追踪预算过程各个阶段的交易信息,确保对整个预算过程实施全面的财务合规性控制。在现代法治社会里,预算运营流程起始于立法机关批准预算(实质是支出授权),期间经历支出承诺(commitment)和核实(verification)两个阶段,终于对商品与服务供应者的付款(payment),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支出周期。因此,几乎从直觉上即可断定:支出周期是刻画预算运营流程的最为贴切的概念,也是构造预算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3)

支出周期概念的建立及其构成阶段的划分,不仅准确刻画了预算运营的循环性质,而且为建立和实施预算过程的财务合规性控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一般地讲,只有依托支出周期概念构造预算会计的概念框架和核算框架,才能同时提供用以监控预算执行过程的最有价值的前向信息(授权、承诺和核实阶段信息)以及用以实施事后审计的后向信息,以确保对预算运营的各个主要阶段实施基本的合规性控制。

支出周期概念不仅是对预算运营流程实施合规性控制的基础,也为准确定义预算会计(budgetaryaccounting)功能与信息结构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发达国家中,预算会计的细节因会计制度不同而不同,但共同的阶段通常包括拨款(法律机关指定的支出机构在财政年度内可获得的金额)、拨款分配(预算当局向下属机构分配拨款授权)、承诺和付款(A.普雷姆詹德,1996)。这些信息清楚而准确地刻画了预算运营流程的动态和连续的画面,使得借助预算会计将公共组织的活动和公共资金流动一一呈现成为可能。正因为如此,作为政府会计的核心组成部分,预算会计应被准确地定义为“追踪拨款和拨款使用”的政府会计(SalvatoreSchiavo-CampoandDanielTommasi,1999)。

三、预算会计要素与财务会计要素的比较

国内学界关于政府会计与预算会计框架的讨论大多是围绕财务会计要素(financialelements)展开的。根据会计基础的不同,财务要素(报表要素)可区分为现金基础和应计(权责发生制)基础(accrualbasis)下的财务要素。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2000)界定了现金基础政府会计的三大会计要素:现金收款(cashreceipt)、现金付款(cashpayment)和现金余额(cashbalance)三大会计要素;在应计会计框架下为公共部门确认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权益以及收入(revenue)、费用(expense)五个要素。由于现金基础会计的局限性,一般地讲,政府会计的信息结构应覆盖到更大的范围,特别是当公共管理从注重合规性目标扩展到更高层次的绩效(performance)目标、从现金管理扩展到资产负债管理以后,现金信息的局限性(滞后、狭窄和易被操纵)越来越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为代表的一批OECD国家相继引入应计会计基础,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表2预算要素与财务要素的比较下载原表

表2预算要素与财务要素的比较

从会计基础扩展为应计基础的努力虽然大大扩展了政府会计传统的(现金)信息结构,但即便如此,应计基础下的财务要素仍然未能覆盖基于支出周期概念的预算要素(budgetaryelements):拨款(对应预算授权而非资金划拨)、支出义务(对应承诺)、应计支出(对应核实)和现金支出(对应付款)。表2显示了预算会计所记录的“预算要素”与财务会计所记录的“财务要素”的差异。(4)

由表2可知,除了现金基础下的“现金付款”这一财务要素与“现金支出”这一预算要素相同外,其余所有的财务要素都不能覆盖支出周期中上游阶段的预算要素。这种差异清楚地表明:将财务要素(更一般地讲是在财务会计框架内)作为讨论预算会计概念框架和信息结构的逻辑起点,是非常不恰当的。

我们感兴趣的是:预算要素与财务要素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

答案在于:“预算”与“财务”以及相应的“预算信息”与“财务信息”,原本就是两对虽然相关但却存在本质差别的概念,现实世界中的“预算系统”和“财务系统”的特性也是如此。两者的根本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未来导向和历史导向

历史导向和未来导向是预算与财务的根本区别之一。预算是以未来为导向的在多用途之间进行资源分配的财务计划。财务报告则是以回顾的形式,根据一个组织的经济状况和绩效来记录“已经发生”的财务交易和事项的结果。预算事项远在财务结果产生之前就已经发生,并且由于其固有的重要性而需要在会计上进行记录。预算会计就是记录这些先于财务结果的交易与事项的平台。历史导向和未来导向的差异不仅意味着预算要素一般不能满足财务要素的确认标准,也清楚地表明:基于支出概念的预算会计对交易和事项的记录时间,通常早于基于财务要素的财务会计所记录的时间。举例来说,虽然应计基础将记录交易的时间从“现金收付”提前到“权责发生”阶段,但仍然不能记录在预算运营上游阶段的“授权”和“承诺”,因为预算授权和承诺(支出义务)通常并不满足“负债”的确认标准。(5)

2.预算执行控制与财务状况披露

预算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基本功能也是不同的。预算系统的重点是在支出层面实施可靠的“预算执行控制”,以确保公款的取得、使用和使用结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图和要求。相比之下,财务系统的重点在于通过准确记录和报告交易与信息披露报告实体的“财务状况”。两个系统在基本功能上的差异,客观上要求在财务要素之外建立相对独立的预算要素,即与支出周期各阶段交易相对应的拨款、支出义务、应计支出和现金支出,以此构造相对独立于财务会计的预算会计框架,以满足预算执行控制的需要。

有必要解释一下的是预算会计要素中的“应计支出”要素。显而易见的是:由于核实阶段并未发生实际的现金支付与资源消耗,现收现付制(现金基础)会计和成本会计无法提供这一信息。那么应计基础会计又如何呢?我们知道,应计会计记录交易的时间正好处于核实阶段:在此阶段,承担支出的责任或取得收入的权利已经发生。既然对商品与服务交付的核实表明“权”、“责”已经发生,采用财务要素中的“费用”(expense)代替预算要素中的“应计支出”(accrualexpenditure)不是很合适吗?

这正是一个令人误入歧途之处。首先要明确的是:在前述的IFAC确认的财务会计要素中,无论是现金基础还是应计基础下的财务要素,都没有一个包括了应计支出。其中,应计会计基础确认的是“费用”而不是应计支出。虽然在一般意义上这两个术语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但在会计意义上它们具有非常不同的含义:会计上的费用指的是会计期间内资源的“使用”或“消耗”;相比之下,“应计支出”是指在同一期间内“取得”的商品与服务的价值(SalvatoreSchiavo-CampoandDanielTommasi,1999)。这一差异表明:预算会计中记录“应计支出”的时间比应计会计下记录“费用”的时间早得多,至于此前的预算授权(拨款)和承诺(支出义务)信息就更是如此。从这里我们再次看到,就会计信息至关重要的前瞻性特征而言,基于支出周期概念的预算会计最强,现金基础财务会计最弱,应计基础会计则介于两者之间。

四、我国政府改革的核心命题和战略次序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是在1997—1998年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次改革按照组织类别将预算会计区分为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个分支,三者采用不同的会计科目记录“各自”的交易。按组织类别构造预算会计核算框架的做法,客观上形成了相互分割、互不衔接的“三张皮”格局,一方面导致会计信息支离破碎失去可比性,另一方面导致总预算会计和核心部门无力追踪支出机构层次上的交易信息。更严重的是:现行预算会计的三个分支虽然都记录各自的交易,但没有哪一个分支完整地记录了支出周期上游阶段的预算拨款(授权)信息,中游阶段的支出义务(对应承诺交易)和应计支出(对应核实交易),(事前)财政监督、管理财政风险、评估财务状况和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这些关键的管理决策(managerialdecision)职能几乎完全落空(王雍君,2004)。

造成以上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历次改革都没能突破建国以来按组织类别(organizationclassification)构造预算会计框架的思维定势,自然也就无法从预算的循环性特征中抽象出“支出周期”概念。由于和支出周期概念的缺失,加上囿于组织架构的思维定势,改革者和研究者无法找到思考预算会计体系构造问题的正确框架,取而代之的是依据“单位性质”(组织类别)来先验地设定预算会计体系,而置预算运营的循环特征(支出周期)于不顾。其实,哪些“单位”应纳入预算会计体系,从逻辑上讲并不取决于单位的性质(事业单位、行政单位抑或政府整体),而应取决于会计实体(accountingentity)的界定标准,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6)

引人注目的是:一些相关文献普遍把现行预算会计信息的过于狭窄和滞后,归因于在财务要素(financialelements)和会计基础(accountingbasis)选择上出了问题。这些文献无视发达国家将联结支出周期的预算会计作为政府会计基石这个事实,误以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政府会计定位为财务会计”,并侧重从财务要素(financialelements)的角度为我国的政府会计开出改革的药方,比如建议在政府会计中设置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六个会计要素,以此扩展会计信息的核算范围;而在预算会计改革方面,则多从组织架构(哪些公共组织应纳入预算会计和政府会计范围)的角度去寻求改革路径和方向。(7)据此,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向往往被不适当地设定为引入(修正或全面的)权责发生制基础(accrualbasis),来取代或至少部分取代现金基础(cashbasis)(陈工孟,邓德强,周齐武;2005)。

在这个事关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改革核心命题与战略次序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澄清误解并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中国预算会计的核心命题,究竟是依托支出周期构造预算会计的核算框架,还是继续沿用组织类别构造其核算框架?作为政府会计改革的战略次序,究竟是将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扩展到支出周期的各个阶段更具优先性,还是通过引入(修正或纯粹)应计会计基础扩展财务要素(覆盖资产与负债)更具优先性?

笔者以为,中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命题和战略步骤应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借鉴在发达国家中广泛采用的“双重方法”,以保持和改进现金会计基础的前提下,以支出周期概念为主线扩展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此为最优先事项;

(2)在这方面采取具体行动之前,引入应计会计基础扩展政府会计核算范围(覆盖资产与负债)的做法,哪怕是渐进性的,也有本末倒置之嫌。

第一个要点中提到的“双重方法”是指在那些采用现收现付制会计的国家(多数国家如此),政府会计在传统上一直采用双重方法:(1)通过预算会计(budgetaryaccounting)或拨款会计(appropriationaccounting)记录拨款,以及记录支出周期不同阶段上拨款的使用;(2)只是在收到或付出现金时,通过现收现付制会计来确认交易。所以,基于监督预算管理或实施合规性控制的目的,现金基础会计不应把对承诺的会计核算排除在外。其实,目前多数发达国家都在预算会计的框架下,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对拨款(授权)、承诺(支出义务)和核实(应计支出)阶段的会计记录,即便转向应计基础会计的国家也是如此(SalvatoreSchiavo-Campo&DanielTommasi,1999)。

现在转向第二个要点:为何基于支出周期概念扩展预算会计核算范围的改革,应优先于引入应计会计基础的改革?这里有三个理由。

首先,与引入应计会计基础评估政府财务状况和支持绩效导向(performance-orientation)公共管理改革相比,通过追踪与支出周期相关的预算信息确保对预算过程的财务合规性控制,具有更高的优先性,因为一般地讲,只有在顺应规则的文化潜移默化到公务员队伍之后,转向更高层次的绩效目标才会水到渠成(AllenSchick,2000)。

其次,从实务层面看,许多发达国家是在首先建立基于支出周期概念的预算会计框架的基础上,才逐步引入应计会计基础。除了美国这一相当典型例子外,荷兰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大多如此。意大利在采用现金基础会计的同时,也采用对应于承诺阶段的义务基础(obligationbasis)的预算会计方法,从承诺和现金支付两个方面同时记录和报告实际支出,这一双重模式地方政府的会计和报告中占据基础性地位。正是在业已建立这种强势的“授权性”(authorization)的会计方法的基础上,意大利才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应计会计基础(EugenioAnessi-PessinaandIleanaSteccolini,2005)。荷兰的改革也遵循了相同的战略次序,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央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中引入应计基础,但此前基于支出周期的预算会计体系已牢固地建立起来(M.PeterVanDerHoke,2005)。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可概括如下:

1.支出周期是构造预算会计概念框架最适当的逻辑起点。拨款(授权)、承诺、核实和付款构成一个完整的支出周期的四个相互关联的阶段。能够完整地追踪支出周期各阶段预算运营的关键信息,是良好预算会计体系的主要特征。

2.以支出周期构造预算会计的概念框架和核算体系,不仅能十分贴切地刻画预算过程的循环性质,也能清楚简明地传达对应于各预算运营流程的关键预算信息,由此形成的由“预算授权”、“支出义务”、“应计支出”和“付现支出”构成的相互继起、逻辑严密的完整信息链,可为有效监控预算执行、妥善管理财政风险、改进决策制定和强化受托责任提供极大便利。

3.无论政府会计采用的会计基础如何,预算会计的账户结构均应依托支出周期概念,按“拨款”、“承诺”、“支出”(核实阶段的应计支出)和“付款”构造,用以收集对监控预算执行最具价值的信息,特别是前瞻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