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测绘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14:25:11

信息化测绘论文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1

测绘科学技术涵盖地球空间信息的获取、管理、应用等各方面,从数据获取、组织到提供服务,主要包括天空地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快速获取技术,海量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空间信息分析与挖掘技术以及网络服务技术。其中,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是指运用地图学、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地学信息输入、处理、查询、分析以及预测的数据及结果采用图形符号、图形、图像,并结合图表、文字、表格、视频等可视化形式显示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空间信息可视化包括地图可视化(VisualizationinCartogra-phy)、地理可视化(VisualizationinGeography)、GIS可视化(VisualizationinGIS)及专业领域可视化。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培养模块是在汲取模块化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将测绘学科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相关课程进行组合,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单元或者是能力诉求单元。为实现对测绘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在空间信息可视化理论与技术培养环节,课程的设置应该依据空间信息可视化学科理论与技术架构,形成相应的课题体系。空间信息可视化显示模块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掌握空间信息可视化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及基于可视化成果的分析应用。测绘工程专业设置是高等学校测绘学科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志,是为了使培养的人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宽的专业口径,并富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和实践能力[9]。测绘工程专业教学目标的本质为培养具有获取、存储、处理和显示空间数据专业技能。其中,空间信息可视化显示方面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相关系列的课程学习,能够掌握地图学和图形图像学基本理论,运用计算机地图制图、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将地学信息输入、处理、查询、分析以及预测的数据及结果,采用图形符号、图形、图像,并结合图表、文字、表格、视频等可视化形式在某种介质(如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我国目前有近12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测绘工程专业。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及参考部分高校网站上列出的专业教学计划提供的课程设置资料,将课程设置情况汇编成表,见表1。通过该表可以看出我国当前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在空间信息可视化显示模块所设置课程的现状(所列高校涵盖矿业、林业、地理、工程、交通等特色)。根据表1提供的信息,测绘工程人才培养空间信息可视化模块单元,主要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1)空间信息可视化模块课程设置得到重视,开设课程基本涵盖了空间可视化原理、算法、实现技术及分析应用等方面。2)不同院校课程设置突出了自身的特点,每所高校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及其研究优势,所开设课程存在差异,但总体能够满足培养学生掌握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教学的目标要求。

2空间信息可视化模块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探讨

2.1测绘计算机辅助成图1)教学目标利用计算机绘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地籍图、宗地图已成为专业测绘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本课程作为测绘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掌握测绘计算机辅助成图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地图符号的定制、地形图及地籍图的绘制及测绘绘图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同时本课程设置,为进一步学习《数字测图原理》课程和进行数字地形图绘制奠定基础。2)教学内容设置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软件系统操作基础、二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绘图环境的设置、块、属性与外部参照的使用、测绘符号的制作和定制、地形图和地籍图的基本绘制方法以及系统二次开发。

2.2地图学1)教学目标地图学为测绘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地理事象空间认知、抽象、地图表达的能力,掌握在数字环境下基于主流GIS或绘图软件的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技术,培养学生掌握利用地图进行分析应用的专业能力,为专业后续课程(如GIS)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将来从事地学专业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2)教学内容设置本课程内容安排包括地图及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地图数学基础(地图投影、坐标系统)、地图数据源、地图语言与符号设计、地图的设计与编制、地图综合、普通地图、专题地图、数字地图理论与制图和地图的分析与应用。通过对《地图学》上述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地图的本质、构成和基本要素,地图符号设计原则及方法,掌握数字化背景下普通地图、专题地图要素的表示,以及地图分析、应用、输出等专业知识。

2.3计算机制图学1)教学目标计算机制图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图形信息的一门学科。计算机制图学是研究图形生成,图形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图形信息的输入、输出和显示,图形的变换及人机交互式绘图等问题,是计算机的一个应用领域。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来绘制图形图像及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制图软件的学习,实现数据的获取、设计、绘制和专业相关的各种图形图像(如地图、遥感影像图等)。通过对《计算机制图学》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制图学发展现状,掌握计算机制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根据具体的数据和要求,实现计算机图形生成和进行相关的分析应用。2)教学内容设置该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计算机制图理论基础、计算机图形处理算法、计算机制图数据模型以及计算机制图应用。本课程教学内容从计算机制图学的基本概念着手,重点讲解计算机图形生成,图形在计算机中的表达,计算机图形处理算法,人机交互式图形图像制作及计算机制图的应用等方面。

2.4电子地图1)教学目标电子地图是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后产生的一个新的产品形式,也是空间信息可视化输出的主要表现手段。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得学生掌握电子地图的定义、电子地图类别、电子地图设计理论、电子地图的生成与显示、电子地图的存储、电子地图的管理和应用。2)教学内容设置该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地图概述、电子地图设计、电子地图数据模型、电子地图的逻辑结构、电子地图制作、电子地图显示技术和电子地图应用。

2.5遥感数字图像处理1)教学目标本课程为在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遥感数据处理的一般原理、过程与方法,掌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实际应用。本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遥感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方法、基本技能和发展动态,初步掌握应用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上机实践等环节,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遥感图像成像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这些理论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掌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软件(ERDAS,ENVI等)进行图像处理。2)教学内容设置该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图像及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概念、遥感数字图像的获取、遥感数字图像预处理、遥感数字图像增强处理、遥感数字图像的计算机分类、遥感数字图像分析方法等内容。实验教学环节基于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软件,经过上机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遥感图像处理流程,具有遥感图像分析的基本能力。

3结束语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2

关键词:地形测量 新型测绘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D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006-01

1 地形测量和测绘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1.1 地形测量和地形测绘

地形测量工作主要以研究测绘工作理论和测绘工作方法以及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性技术学科。地形测量能够为不同的矿区和不同的城市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从而满足矿山开采工作和城市建设规划工作需要。地形测绘主要是研究地球局部表面的大小与形状,并将研究的结果测绘成地形图的技术和理论,通过对小范围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态特征点平面位置的测定,地面物体(如道路、建筑物、耕地等)特征点高程的测定,经过采用一定的测量符和相应的数据处理按一定的比例绘在图纸上,并获得与地面几何图形相应的地形图,提供给国家经济建设相关的施工和设计的图纸资料。传统的测绘主要包括五个部分:(1)控制测量;(2)地形测量;(3)施工测量;(4)竣工测量;(5)变形监测。

1.2 测绘自动化技术

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测绘自动化技术水平,同时也更加严格测绘的精度要求。现代测绘技术无论是在技术体系上还是学科理论上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彻底了传统的测绘方式。我国的现代测绘自动化技术主要以3S技术来研究生态环境以及地球地表,现代测绘自动化技术中的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是我国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结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空间分析和模拟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集成。现代测绘自动化技术不仅融合了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它还是国家高新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测绘自动化技术具有测图精度高、图形编辑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图形属性信息丰富等优点。

2 测绘自动化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2.1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简称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用于国防安保工作而研制、开发出来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就专注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研制工作,最终在1994年建造完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是通过人造卫星发射出来的信号,并采用三角测量的原理及时准确的计算出收到信号的人所处的具置。到目前为止,大约有27颗卫星在运行在地球上空,卫星运行轨道的高达20200公里。自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问世以来,在定位领域和无线导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青睐和应用。

2.2 遥感技术的应用

(1)遥感技术形成了具有分辨率影象序列的金字塔让我国传感器的研制工作向着全方位立体观测能力方面发展,向着更宽广的空间和领域发展;(2)遥感技术的新型传感器在不断的研制成功,包括了多光谱扫描仪、多光谱摄影、彩色摄影、紫外摄影、成象光谱仪、红外扫描仪、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高仪、合成孔径雷达等;(3)遥感技术可以反复获取同一地区的影象信息,具有多时相性,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地球表面规律和变化的可能性,遥感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拓展,从静态分析拓展到动态监测,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

2.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简称为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集多个应用对象和多门科学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它主要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的相关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有机的结合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特征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通过计算机屏幕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多维;(2)地理信息系统是公共地理定位的基础;(3)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丰富的信息;(4)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和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采集和处理,并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更新。

3 测绘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进一步发展3G技术及集成技术

在地形测量中,要积极普及3G技术的应用,并在应用中改进3G技术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地更新3G及其集成技术的测量手段和测量方法,加强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度,让3G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扩展到地形测量中测绘自动化技术领域。加强全球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在3S集成技术和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中的应用,让地形测量和数码摄影测量工作更加深化和普及,让地形测量中的测绘自动化技术数字化、自动化、电子化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3.2 加强测绘自动化软件及数据库的开发和更新

在地形测量中,加强测绘自动化软件和数字化软件的研发工作,让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软件系统功能更加齐全,使用起来更加灵活、高效,充分发挥测绘自动化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作用。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信息数据库,并将采集到的所有地形测绘数据直接转换进入到信息数据库,以便于数据信息的管理查询和数据共享,实现扩展空间基础信息系统和全球数据更新的动态管理,实现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地形测量数据,实现地形测量数据的社会化、多样化、传输网络化,让地形测绘自动化技术走向数字化和实时化。

3.3 推进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随着地形测绘自动化技术和相关学科的综合、交叉,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在地形测绘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有了广泛的前景。计算机技术可以通过专家知识模拟人脑思维,进行数据推理,从而智能化的处理和管理数据信息,智能化处理图形,极大地提高了地形测量工作的工作效率,让测绘技术不断的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在地形测量工作中,充分结合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遥感技术、数字化摄影测量技术、专家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专家系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控制着整个地形测量工作流程,并及时地执行相应的分析、推理和处理工作,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实时动态监测诊断。

4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地形测绘工作质量和效率是地形测绘技术实时、智能、自动测量系统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着我国现代地形测绘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趋势和整体走向。概括性越来越强的测绘理,综合程度越来越高的测绘技术,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让地形测量学和别的学科之间的联系显更加紧密。在不久的将来地形测量将陆续开拓出新的领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更大的功用。

参考文献

[1] 徐翔.浅议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J].科技信息,2011(10):326~326.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3

关键字:测绘工程3S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Abstract: in a nutshell mapping is were determined and depicted subject to eart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is concept,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is the application of correlation measurement instrumen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factors of the earth's surface and artificial facilities, and according to the data to draw the corresponding ma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in this area began to expand, and even become a global engineering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in the applica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s used more advanced geospatial technology, this technology is based on the 3S technology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 this paper, as a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simply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Keywords: 3S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3S技术在我国测绘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以其方便快捷和海量数据等优势,为测绘工作提供了精确的数据,下面本文对3S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之后对其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论述,并指出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 3S技术简述

3S技术,即空间定位系统(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及遥感(RS)技术,3S技术是目前测绘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它是测绘系统中对空间信息获取、信息管理更新以及分析应用的技术支撑。

GPS技术,是以卫星为基础进行的无线定位和导航系统,它能够为航空抗天、海洋和陆地等提供空间定位数据;GIS技术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在测绘中应用较为普遍,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建立起不同尺度的空间数据库,向相关者提供形式多样的空间数据查询、分析以及各种决策功能;RS技术在进行空间大面积资源调查、地理空间数据监测、提高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3S技术也在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他们的最大技术价值在于3S的集成技术,综合利用他们的测绘有点进行技术渗透,取各技术的有点实现技术融合,建立起集成化的3S技术体系。

二 3S技术在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上文中简要的论述了3S技术的基本情况,下面本文就从他们在测绘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空间定位系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

空间定位系统技术即GPS技术,它最初是美国研制的一种应用于军事目的的全球定位系统,它是由地面控制系统、卫星系统以及用户接收机三个系统组成的,由卫星发射的信号能够实现对全球范围的覆盖,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接受到卫星发射的信号,确定出自己的准确位置,因而其在测绘中能够精确地测定出相关位置的经纬度,实现准确定位。

在测绘工程中,GPS应用广泛。首先能够控制城市建设中的测绘精度。为了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测绘需要,城市的控制网点具有精度高、控制面大且使用频繁的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网点有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影响了工程测量的进度和精确度,为了加快对测量数据的掌握,采用GPS技术,能够实现对静态物的高精度测绘,这样就能够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精确的测绘数据。

GPS技术还能应用于对地面控制上。GPS技术具有测绘速度快,测绘精度高,操作便捷省时省力的优势,因此在地面控制测绘中经常使用。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测绘方法,应用该技术建立起了全球性的高精度GPS网和全国性及区域性的高精度GPS网,能够实现对地面的精确控制。

GPS技术还广泛应用在地籍房产测绘工程中。利用该技术,能够实时的进行界桩位置的测定,并确定土地使用的范围面积,将测绘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录入到GIS系统中,还能够获取精确的房产和地籍地图。

(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即GIS技术在资源和环境测绘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的对空间各种资源进行管理,还能够进行快速的分析测试,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GIS技术的测绘对象是点线面这样的空间数据,在测绘中实现对他们的定位分析和描述。将GIS技术引入到测绘工程中,能够实现以一种全新的思想和手段解决和分析复杂问题的途径。

GIS技术在测绘中广泛应用,首先能够实现对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与交换。构建和维护空间数据信息是一项复杂且难度较大的工作,而GIS技术能够实现对空间数据处理的快捷化,空间数据具有很强的时空性和实效性,不同的数据需要进行不同的更新维护,而GIS技术能够很好的进行这一方面的处理工作。

GIS技术还能够实现对测绘数据的管理。它能够实现对测绘数据的多样化管理,如鲫鱼文件系统方式的管理模式、技术文件系统和数据库混合的管理模式、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组织管理模式等。

GIS技术与测绘学的关系密切,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以及航空测量等都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者各种不同比例尺的精确定位数据,同时各种技术如GPS技术和RS技术还能够为其提供实时的动态测绘信息,使得该技术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GIS技术同时以地理学为依托,为其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也奠定了基础。

(三)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在测绘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空间科学等多学科渗透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其综合了多学科的长处,本身具有科学性和应用性,因此广泛地应用,尤其是在测绘工作中应用更为广泛。

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首先表现在对地形图的测绘中。遥感技术能够应用立体摄影测量的方法获取地面上的三维信息。遥感技术和雷达相结合,能够在测绘中实现更大的突破。雷达卫星具有全天候、不受云雾等天气的影响,将其与遥感技术相结合,能够测绘出更加精确的数据。

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还表现在能够制作出正射影像图。遥感影像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地面上物体的图像,正射影像图在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的同时能够增强图像的效果,生成具有地理空间坐标的遥感影像。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图在测绘中应用广泛,能够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土壤测绘制图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利用遥感技术还能够实现对遥感专题地图的制作,对测绘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好空间分辨率和比例尺、破布分辨率以及波段的选择、对于时间分辨率和时相的选择也需要注意。

(四)3S技术的集成应用

3S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项技术都有其优势,但是也不能够忽视其劣势,为了提高测绘的精确度,在实际测绘中可是实现三种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测绘中充分发挥三种技术的特长,形成对地测绘以及信息处理与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 3S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上文中对于3S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由前可知,3S技术的应用正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其今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集成化在测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GPS技术主要在测绘中实时的提供测绘目标,其中包括了各种信息运载平台的空间位置等;而GIS技术则在测绘中需要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处理,实现集成管理和动态监测,建立起新的集成信息平台;RS技术在测绘中则需要对目标进行实时的检测,对测绘目标的环境进行检测,及时的发现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数据库。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目前情况下3S技术的集成应用还处于发展时期,对三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和在线连接方面的技术处理还不到位,对于信息的技术处理和整体的把握还缺乏过硬的技术支持。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3S技术的集成发展在测绘中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形成一个发展大趋势。目前三种技术的集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在应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地籍测绘中,就应用到了GPS技术接受测绘的数据和目标的地理位置,再通过遥感技术进行信息图像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输送到GIS系统中,这样就很好的综合应用了三种技术,虽然离着三种技术的集成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经能够基本上实现三种技术的综合发展利用。

要实现3S技术的集成发展,需要有高科技的支持和系统技术的配合,从上文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要实现三种技术的集成发展并不是一件统一的事情。目前来看,在测绘中三种技术相互协作进行测绘,还是得到了实时的动态数据,且数据的精确性还是很高的,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这种技术的集成在测绘中也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测绘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3S技术在集成发展的过程中还在很大程度上对数据通信技术有依赖性,在这个过程中,大容量、动态性实时性以及高速度的数据通信是不能缺少的,目前,随着多媒体通信卫星和宽带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也对3S技术的集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综上所述,3S技术正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朝着集成的方向迈进,3S技术实现集成化发展将会带动测绘行业的快速进步。

结束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科技在测绘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3S技术。在测绘工程中,三种技术相互协作,为测绘提供了精确地数据信息。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对空间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遥感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在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测绘质量水平要求的提高,三种技术的应用要实现集成化的发展,这是今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本文又对这一趋势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于今后3S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有所帮助,并能够实现3S技术的集成化发展,提高测绘的质量,促进测绘工作朝着更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莫丽君 论3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技术与市场,2012年第02期

[2] 刘钢锋 郭庆丰 浅谈3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级发展前景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4期

[3] 王涛 王晓明 3S技术在国土资源测绘中的应用 科技与生活,2011年第16期

[4] 石金峰 刘学斌 赵天雪 3S技术与测绘学科发展的关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04期

[5] 戴大宝 3S技术在国土资源测绘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14期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4

[关键字] 现代测绘 数字地球 测绘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116-1

这几年来,我国信息化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迈进,社会经济信息化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在这种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各领域对于现代测绘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以数字地球为主的新时期,现代测绘学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基础条件,更是构建数字社会的支撑基础。

1现代测绘学概述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现代测绘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所在,已经成功的溶入到现在科学技术领域、现代化经济建设领域,甚至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多有涉及。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得出,测绘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近年来,以信息技术、空间技术为主的新时代,现代测绘学的作用更为明显,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

1.1现代测绘学概念

所谓的现代测绘学是为了获取应有的空间资源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研究、获取和描述为基础进行应用的地理信息学科,它主要包含了对各种物质进行测定、描述和勘察,进而分析其形态、大小、作用力以及变化规律。截至目前,测绘学已经形成了以确定自然和人造物的物体结构、人造设施空间位置以及属性的观察和确立,从而建立一套信息系统。

1.2现代测绘学的发展

1993年开始,美国首先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被人们广泛统称为信息高速公路。这一新概念的提出使世界经济逐步迈入信息化发展时期,也促使了各国在发展中为了抢占信息资源而不惜扩大生产规模,逐渐形成了以信息竞赛为主的新一轮国际竞争。时至今日,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各国科学技术研究的首要话题,也是整个世界学术界人士研究热点话题。我国作为世界性大国,不论是从技术发展还是国家利益角度去总结,都必须做好迎接这一严峻挑战的准备,以备日后综合国力发展需要。作为测绘学科,测绘行业在目前社会发展中的反应更加强烈,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与实施为测绘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前景。在这里,我们根据测绘学的发展是从学科观点入手去总结的,也是利用其和地球的关系来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

2数字地球与测绘学

截至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测绘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中,也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技术模式和流程。尤其是以空间技术为主的新型技术体系,其在应用中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和关键的意义。当今社会,以地球卫星为主的空间技术观察越来越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其以各方面工作优势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环节。同时,以空间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技术为基础构成的3S技术日益普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环节,这种技术的利用使得测绘工作由传统的纸张记录和记载为主进行应用的,同时步转变成为一种类似于地图编制和生产的摄影技术,也为信息的高速传递提供了可靠保证。

近年来因信息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测绘技术也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测绘学在应用中是以理论基础、测绘工具、测绘工程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学科体系,其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动力来进入市场,并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发展体系。时至今日,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功的促进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迎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1]。

地球上一切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空间位置,人类活动所需信息绝大部分(约80%)与地理位置相关。21世纪议程62个优先项目,约40个需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是利用海量地理信息(即地球空间数据)对地球所做的多分辨率、三维数字化描述整体信息模型,便于人类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合理使用,为人类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提供一种新的手段,这里在数字地球的概念中突出显示了地理坐标的框架作用,因此NSDI是数字地球的基础设施,要求提供(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框架(国家定位网和重力控制网)、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道路、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藉等基础地理数据集。在此框架上加载各类地球信息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一切所需要和感兴趣的人文信息。为数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间数据框架是测绘业本身的"专职",但又对测绘学提出了更高层的技术要求。

3测绘学和地球空间信息学

在本文第一部分已谈及测绘学在新的技术进步推动下的现展趋势。从现代信息论观点看,测绘学本质上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反映、至少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特别是大范围和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应该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2]

4建议

为在21世纪加速建设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发展我国测绘学科和测绘事业,迎接"数字地球"挑战,据我国目前测绘事业发展现状,从一个侧面(主要是大地测量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尽快统一我国大地定位参考框架的建设,对近年来由各个部门独立建立的各等级GPS定位网进行必要的联测和统一整体平差,此举可望进一步加强部级的大地定位框架。

(2).将沿海各部门100多个验潮站统一组织GPS联测,精密确定各验潮站水位标尺零点的大地高,填补陆海相接地带重力测量空白。此举为统一陆海大地水准面,建立海洋高程基准,研究海平面变化至关重要。

(3).研究将陆地GPS定位框架向我国领海扩展的方案,着手建立我国包括海域的广域差分GPS定位系统。

5结束语

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5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测绘的本质和内涵,接着介绍了在现代测绘的背景下测绘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最后具体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关键字:测绘工程现代测绘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新洲对21世纪测绘教育的初步思考[J]测绘通报,1999

[2]张晓川,等面向21世纪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交通高教研究,2000.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6

关键词:房地产;测绘;发展

Abstract: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is a basic part of the work of housing property management, is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in the foundation of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ystem, supervision system and operation system, promoting the marketization of real est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Keywords: real e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房产测绘的简介

1.1房产测绘的特点

房地产测绘是专业测绘中的一个很具有特点的分支。它测定的特定范围是房屋以及与房屋相关的土地,测定房屋、土地及其房地产的自然状况、权属状况、位置、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的专业测绘。

1.2房产测绘分类

房地产测绘细分为房地产基础测绘和房地产项目测绘两种。

房地产基础测绘是指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域内,大范围、整体地建立房地产的平面控制网,测绘房地产的基础图纸――房地产分幅平面图。

房地产项目测绘,是指在房地产权属管理、经营管理、开发管理以及其他房地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测绘房地产分丘平面图、房地产分层分户平面图及相关的图、表、册、簿、数据等开展的测绘活动。房地产项目测绘与房地产权属管理、交易、开发、拆迁等房地产活动紧密相关,工作量大。其中它最大量、最具现实、最重要的是房屋、土地权属证件附图的测绘。

2、房地产测绘的作用

2.1为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能快速的吧本地区房地产信息化建设成果共享,能准确的掌握房地产市场的运作情况,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监管,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也对房地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从而加快推进本地区房地产交易与登记、规范化的管理工作。

2.2为房地产开发、经营以及交易提供基本信息服务

房地产测量提供了大量准确的基础资料,能正确掌握城镇房屋和土的利用现状以及变化,为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实施房地产开发经营决策、销售、核算,提供了数量方面的参考依据,也为房地产消费者选择、购置房地产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也为开展房产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房产测绘还未财政、税收等部门研究确定土地分类等级,制定税收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确保各项税收的及时征收。

3、房产测绘市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在房产领域,房地产的科技化、网络话、信息化不断深入,使得房地产数据得到广泛的拓展,从而促进了房地产测绘的迅猛发展。

3.1房地产测绘的数字化

3.1.1各种数字化仪器仪器的使用,使得房地产信息采集更加便捷、迅速。

3.1.2计算机辅助成图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房地产测绘实现自动化。

3.2、房产测绘工作日益繁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物质、精神文明生活的不断提高,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大,房产测绘工作者,不仅肩负着外出勘测,数据成图的重要任务,还要做出细致的分析,为房产管理部门和城镇房屋拆迁、改造提供最基础的原始数据和资料,一次房产测绘工作者任务繁多,工作量大。

4、房产测绘市场的发展

4.1、加强房产测绘市场的管理体质

要强力实行测管分离以及测绘市场准入制。加强行业监管力度,防止和制止乱挂靠乱收费现象,规范市场行为;加强测绘机构和资质管理,控制市场准入,推进开放房产测绘市场步入市场化、专业化、法制化的轨道。一定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快建立房产测绘诚信体系。严格地按照市场机制运作,防止恶性竞争,杜绝暗箱操作等破坏行业规矩的行为;房产测绘单位应对其测绘成果承担法律责任,对个别在测绘中不执行国家标准规范或故意弄虚作假的行为要给予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4.2建立房产测绘信息系统平台,统一管理,加强交流与合作测绘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应当要通力合作,制定规范的房产测绘操作规程和统一的技术标准细则,建立房产测绘技术信息系统平台,形成统一的运作模式、操作流程和成果质量监督机制,达到收派件、勘测、绘图、检核、收费、发证、归档全过程的自动化处理。既方便信息技术统一管理、指导、交流与资源共享,又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既规范房产测绘行为,又能确立房产测绘成果的权威性,维护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另外,利用测绘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的测绘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促进地区间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以达到房产测绘工作平衡发展。

结束语

房产测绘市场化仍处于起始阶段,我们应当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市场化,循序渐进。因此,房产测绘市场化应适度、有序、专业。关键是要把握好“放”与“管”的平衡,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7

关键词:测绘保障;数字化;信息化;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P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高效而准确地筹划和使用各种保障力量,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用户提供准确的资源和技术保障,使信息保障适时、适地、适量,并达到精确化。本文侧重从测绘产品的生产模式、保障模式、保障效率等方面,比较和分析数字化与信息化测绘的异同,描述信息化测绘的优势和特点,试图从中得出信息化测绘发展的启示。

二、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主要特征

1.数字化测绘

从古埃及的土地丈量到今天的航天遥感遥测,从传统的手描笔绘到现代的电脑编辑激光喷绘,反映的正是测绘生产的数字化发展进程。数字化测绘主要体现在测绘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测绘产品的数字化(包括大地网、坐标系、影像产品、地图产品)和测绘保障的数字化。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产品形式的数字化,存储方式和获取的磁介质化,保障方式的超前化、储备化或嵌入化。

2.信息化测绘

测绘信息化是指在测绘行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加速实现测绘现代化的进程。主要包括数据获取现代化(空、天、地一体化),产品形式数字化、多样化,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集成化和信息服务网络化、社会化等。信息化测绘这一新概念是根据我国现代化测绘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提出来的。显然,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通过完全网络化的运行环境,以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的测绘方式和功能形态,实时有效地向社会各类用户提供服务。

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数字化测绘的全部特征。但是,信息化测绘又具有数字化测绘所不具有的特征,即信息获取和保障从“静态”过渡到“动态”;信息传输与服务从“局域”过渡到“广域”;信息处理的基础设施从“专用”过渡到“公用”;信息运行的主体从“封闭”过渡到“开放。

三、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

测绘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供测绘服务。测绘服务又可以分为主动服务和被动服务,储备式服务和实时服务等。从测绘服务的不同模式和效率可以理清数字化测绘和信息化测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相关性

(1)数字化测绘是信息化测绘的基础和前提

数字化测绘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字产品和数据存储与服务等都是以数字为主要特征的。由于传统模拟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已实现了向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的转变,数字采集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控制测量由原来的地面三角测量和距离测量转变为卫星定位测量;野外测图由平板仪纸质测图转变为数字化、自动化的野外测图;摄影测量由模拟航空摄影测量转变为无地面控制的全数字航空航天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地图制图由传统的手工制图转变为计算机数字地图设计与制作;测绘产品由单一纸质形式转变为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多种地理信息数字化产品等。因此,测绘技术从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到服务保障的全过程都实现了数字化和快速化。

而信息化测绘无论是信息获取、处理、服务都首先体现为数字。只有实现测绘生产的数字化,才能保证信息获取的实时化;只有实现测绘产品的数字化,才能保证测绘产品的多样化以及产品存储的磁介质化;只有实现测绘服务的数字化,才能保证测绘服务的实时化、网络化和大众化。可见数字化测绘是信息化测绘的基础和前提。

(2)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都必须以标准化为前提

数字化测绘的数据获取、处理、存储与服务,都必须严格按照测绘生产要求,遵循一定的标准规则进行,否则将严重影响数字测绘生产的流程和保障服务;而信息化测绘无论是在信息生产和管理、网络运行标准,还是信息分发格式等诸多方面,都必须要求做到统一化、标准化,否则信息的交换、信息融合及应用都难以实现实时化和社会化。

(3)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都必须以网络化生产为前提

数字化测绘已经在测绘内业生产中非常普及,生产体系已经从传统的分步实施、分阶段实施转变为局域网络化生产体系。为实现高效的数字化生产,在测绘生产、管理环节中(如任务分配、工序衔接、成果检查、生产调度和监控等),都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了数字化生产能力,并减少了生产失误和提高了产品质量。

信息化测绘生产方式更是以网络技术为前提,参与人员不局限于测绘专业内部人员,还可以是用户和公众。测绘生产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4)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都是实时服务保障的重要前提

数字化测绘综合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实现城市、国家乃至全球的数字化,将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信息进行网络化传输、虚拟仿真、可视化表现,实现测绘成果及资源的共享与应用,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数字测绘产品。

信息化测绘在数字化测绘基础上,融合多学科技术,以全球信息网格(GIG)为平台,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更新、智能化自动化处理和一体化管理,实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融合、增值服务,使测绘信息与技术产品社会化,为社会提供多尺度、多形式的实时测绘服务保障。

2.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不同点

尽管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信息化测绘服务保障是测绘服务保障的新模式,但是信息化测绘与数字化测绘又有其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获取方面

数字化测绘并不排斥传统的数据获取手段,只是成果的表现形式和产品的加工过程是以数字化为特征;而信息化测绘则强调信息获取的全天候、全天时、全球化和空、天、地一体化。信息化测绘将更多凭借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实时采集或更新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地理空间信息。在信息化测绘中,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与遥感传感器和地面接收系统连接,可以通过网络查询遥感传感器和地面接收系统的参数和运行状态,当用户发现现有数据满足不了需要,可以根据传感器和地面接收系统运行状态实施规划调度。

(2)数据生产方面

数字化测绘和信息化测绘都可以基于自动化的测绘生产体系,但是前者表现为局域网的生产模式,而后者则更强调基于全域网或In ternet,甚至是基于网格的生产体系,更强调实现一体化和智能化生产体系。前者的生产时效性也远远低于后者。在信息化生产过程中,用户可以直接参加到测绘信息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在线的处理软件进行实时处理,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3)测绘产品的形式方面

尽管数字化测绘和信息化测绘产品的主体形式都是“数字形式”,但前者的现势性要求远远低于后者。信息化测绘更强调信息的实时性、现势性和现实性。因此,信息更新周期应尽可能短,产品的存储应标明“历元”信息。因为过时的测绘产品依然可以是数字测绘产品,但已不属于“信息产品”。或者说测绘数字产品只有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经由网络的传输并产生实际效用之后才能是信息产品。此外,信息化测绘产品还具有数字化产品所不具备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个体性。

(4)测绘服务与保障方面

数字化测绘产品保障更多的是“储备式”保障,即超前准备,即时服务。而信息化测绘强调的是实时保障,实时服务,所以要求测绘产品的现势性要好,实时性要强,保障速度要快。显然,信息化测绘保障必须是网络化保障,标准化保障。数字化测绘保障的另一个特点是嵌入式保障,即根据用户的需求预先将测绘数字产品预制在载体中,植入应用系统之内。而信息化保障则更多地强调大众化保障,通用化保障和标准化保障。如此,网络化保障成为信息化测绘保障最显著的特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In ternet在全球迅速普及,使得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测绘保障方式成为可能,通过建立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系统,建立集成化的地理信息门户网站,用户只需访问一个网站、一个查询界面,就可以对分布在各地的地理信息进行检索、访问和浏览,实现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享受地理信息服务的目标。

四、几点启示

1.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是测绘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数字化测绘和信息化测绘的相关性和相异性,可以明确数字化测绘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和基础前提,而信息化测绘是数字化测绘发展的必然结果。测绘科学发展已经经历了模拟模式、解析模式、数字模式,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测绘服务保障的全方位、全天时、全天候需求以及精细化、具体化、实时化越来越迫切,于是测绘学科需要集成3S技术、空间信息网格技术等,以构建起新的测绘技术支撑和保障体系模式,即信息化模式,所以信息化测绘保障已成为测绘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多学科技术融合和网络化、标准化是信息化测绘发展的必然条件

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发展要求测绘学科内部技术及管理必须高度集成,测绘技术与计算机、通讯技术必须进行融合,生产模式必须从小团队集中作业方式转变为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方式;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管理、更新、传输、交换等过程必须广泛采用网络化、智能化和一体化技术;数据格式生产模式必须实行标准化,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信息的共享、系统的共建,满足在线地理信息的传输、交换和服务。

3.信息化测绘是测绘全方位实时服务保障的必然要求

测绘服务由数字化测绘的“储备式”服务向“信息化”测绘的全方位实时化服务方向发展,说明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测绘的全方位服务保障首先要求信息获取实现全球、全天候、全天时和全方位。要求信息处理、分发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要求产品实现系列化,个性化;而实时服务要求信息获取、处理、分发都必须实时化。只有在信息化测绘条件下,才能通过网络或网格实现测绘信息的实时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宁津生.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测绘科学, 2007, 32(2): 5-11.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8

关键字:测绘工程现代测绘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在线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新洲对21世纪测绘教育的初步思考[J]测绘通报,1999

[2]张晓川,等面向21世纪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交通高教研究,2000.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9

关键词:房产测绘 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057-02

房产信息化是我国当前“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房产信息化建设关系到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房产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房产管理的主要手段,数字房产是我国房产信息化发展的最新阶段。数字房产是以房产为对象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空间信息为核心,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OA)、工作流(WFS)等先进技术,综合集成和利用各类房产信息,达到房产管理和服务的最优化。其中,一体化是指数据模型的一体化,并通过其一体化的应用,可实现图形信息与业务信息、档案信息的一体化,可实现房产平面图形与房产分层分户图形的一体化,实现现状信息与历史信息的一体化。所有这些一体化的应用都离不开房产测绘的一体化集成。

房产测绘是获取房产管理数据的主要手段,是数字房产中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重要来源。如果没有房产测绘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其他集成都成了无根之草、无水之木。研究房产测绘与房产GIS的一体化集成技术,对于解决数字房产空间数据库数据的快速获取、更新,保证房产业务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GIS实现房产测绘与房产GIS一体化集成的技术路线和总体框架。

房产测绘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模式——CAD模式——CAD和GIS混合模式三个阶段,目前正向测绘与房产GIS一体化集成阶段发展。

在手工模式阶段,房产测绘的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都是依靠手工来完成的,提供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纸质的图形和表格。此时的房产信息化的发展还处于单机单用户的MIS阶段,房产测绘在信息系统中的集成主要是通过手工方式将属性信息录入MIS系统,图形成果的利用也只限于发证时将纸质图形粘贴到证书上作为证书的附页。

随着电子测量技术和CAD技术的发展,房产测绘逐步由全手工模式进入CAD模式。外业测绘可以通过电子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等)快速获取测量数据,同时基于CAD技术开发的房产测绘系统利用CAD软件的绘图、编辑、制图功能快速地生成房产测绘成果。CAD模式较手工模式是一次大的飞跃,实现了房产测绘由提供单一的纸图和表格向以提供电子数据为主的方式转变,为在MIS系统中集成和利用房产测绘成果创造了条件。在MIS系统中可用OLE技术调用CAD系统或通过封装CAD功能的ActiveX控件来浏览和打印房产测绘图形成果。此时对房产图形的集成和利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功能简单,主要是浏览和打印,还不能够进行基于图形的查询分析。二是属性数据的利用主要还是依靠手工录入的方式进入MIS系统。

在手工模式和CAD模式的阶段,房产测绘主要还是以制图为目的的。随着GIS技术在房产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人们迫切希望房产测绘系统在满足制图的前提下,能够发挥其向信息系统提供信息的功能。特别是GIS技术应用后,基于图形进行房产处理的模式(以图管房)在信息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房产测绘作为GIS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重要来源,如何J决速地实现房产测绘与信息系统的集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此时房产测绘开始进入CAD+GIS混合模式阶段。在这一阶段,基于CAD技术的房产测绘仍是主流,可以采用实体编码技术和外挂数据库技术对原有基于CAD系统开发的房产测绘系统进行改造,以满足向信息系统和GIS提供信息的需求。数据转换是人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数据转换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CAD系统本身的交换文件(如:AutoCAD的DXF)生成GIS数据。这种方式直接简单,但后期需在GIS系统中进行二次处理的工作量极大。这种方式对属性数据的处理无能为力,属性数据还需要在GIS系统中再次进行录入处理。二是通过房产测绘系统生成的明码格式的交换文件进入GIS系统,这种方式需要编写专用的数据转换模块,开发的难度和工作量大,通用性不强。这两种方式部分解决了房产测绘与信息系统集成的问题,但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另外,基于CAD系统开发的房产测绘系统中极易产生垃圾数据,系统对数据的检查和清理十分麻烦,影响了集成的效果。

目前房产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房产的提出,迫切需要研究房产测绘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的相关问题。

1 房产测绘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集成的内涵

房产测绘与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不同于CAD和GIS混合模合下通过文件交换的数据共享,它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集成。一体化集成应包含两个层次的集成:一是房产测绘信息采集的集成。二是测绘数据与GIS数据的集成。房产测绘信息采集的集成是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的集成,即房产测绘中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和采集。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的一体化存储是GIS有别于CAD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基于CAD模式的房产测绘系统虽然解决了在计算机中快速绘图、编辑和输出的问题,但由于CAD数据结构的限制,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相互查询能力弱,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致性维护比较困难。现有的基于CAD管理图形和外挂数据库管理属性数据的数据组织方式应向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的组织方式转变。

测绘数据与房产GIS的集成是集成的最高层次。当前空间数据库技术在GIS应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房产测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房产空间数据库提供一体化的图属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更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把这个集成理解为房产测绘与空间数据库的集成。集成后的效果应是房产外业测绘、内业处理、成果检查、数据入库、数据更新、数据应用的流水化和程序化,数据入库实现信息不需要二次手工处理、入库前后信息不损失。

房产测绘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能够更快、更好地为房产信息系统提供满足GIS应用要求的数振,从这一点上讲,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房产测绘与房产GIS的一体化集成。

2 基于GIS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集成的优越性

一体化集成的房产测绘系统可以解决传统的测绘图形信息采集与属性采集分头进行而存在的关联性差、数据一致性难以维护等不足之处,避免了数据进入信息系统所需的二次加工和处理,提高了数据进入信息系统的效率和准确率,可以大大缩短数据采集的周期。

一体化集成的房产测绘系统直接面向数字房产GIS需求进行数据采集,直接生成符合GIS要求的房产测绘数据,避免了传统测绘的CAD数据格式与GIS格式之间繁琐的转换,可直接将数据写入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库,并提供了直接基于空间数据库进行数据更新的能力,这是传统的房产测绘系统难以实现的。一体化集成的测绘系统所具有的数据快速入库和高效更新的能力正是数字房产系统所迫切需要的。

3 基于COM GIS的测绘信息系统技术路线

基于对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内涵的分析,本文研究提出了以GIS为核心的总体技术路线,即。

(1)采用GIS数据存储方式来存储房产测绘数据,实现房产图形信息和房产属性信息的一体化存储。

(2)基于组件式GI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编辑和绘图功能,实现房产图形的编辑绘制和属性信息的录入。

(3)采用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房产测绘与信息系统的数据入库与更新。

房产测绘任务分为房产基础测绘和房产项目测绘。房产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是房产分幅平面图。

房产项口测绘的主要内容是房产分丘平面图、分户平面图和房屋共有面积分摊计算。为了达到房产测绘与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的日标,必须开发房产测绘管理系统,以完成房产测绘成果向数字房产空间数据库的入库和更新。

房产编辑绘图模块、测绘仪器联接模块和数据转换模块和参数定义模块是四个子系统的公共功能模块,在实际编程实现中,这四个公共功能模块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具有基本测绘功能的程序框架,在框架基础之上增加房产测绘分摊计算功能和房产测绘成果输出功能构成房产项目测绘子系统,增加基础测绘成果输出模块构成房产基础测绘子系统,增加测绘成果备案和成果入库功能构成房产测绘成果管理子系统。

整个系统基于组件式GIS技术来开发,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系统基于组件式GIS开发平台进行功能扩充,开发房产基础测绘系统和项目测绘系统。测绘人员测绘完毕后直接生成文件型的GIS数据格式。测绘管理人员在对测绘成果进行质量检核后,将测绘成果入库。系统可利用空间数据库引擎将该GIS数据格式直接写入到空间数据库中,完成数据的入库。在数据需要更新时,再通过空间数据库引擎将选定范围内的空间数据提取成文件型的GIS数据格式再由测绘人员实施修补测。修补测完毕后,再将成果更新入库。

在系统中,成果入库完毕后,图形数据的更新只能由测绘和测绘管理人员来共同完成,房产管理的业务人员只能进行读取和显示,这样。可有效地保证房产测绘成果的权威性。

4 房产测绘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在大连市数字房产的开发中,根据大连市房产状况,总体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老数据转换子系统完成对原始测绘成果(分幅平面图、分层分户图)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入库。

对新开发的房产测绘项目和需补测的房产测绘项目采用基于GIS的一体化集成的房产测绘系统,外业采集采用基础测绘子系统,内业分摊计算、成果输出打印等采用项目测绘子系统,成果更新入库采用测绘成果入库子系统。

一体化集成的房产测绘系统在吉林市数字房产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房产图形信息和房产属性信息的一体化存储,实现了房产测绘对空间数据库的快速入库与更新,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更新的速度,保证了空间数据库的现势性和权威性,保证了房产业务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肖计划,刘海砚,栾晓岩.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一体化概念模型研究[J]-测绘工程,2007(6):23-25.

[2] 肖计划,刘海砚,张吉才.设计模式在地图制图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5):60-63.

[3] 安晓亚,孙群,肖强,等.基于地图信息传输理论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型研究[J].测绘科学,2008(3):112-116.

[4] 马旭东,陈艳艳,史玉龙,等.利用MapGIS数据建立ArcInfo地图数据库的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09(1):89-92.

[5] 胡国超,熊远远,杨武年.基于GIS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广州市MG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例[J],测绘科学,2009(2):10-13.

[6] 孟祥飞,王卫.ArcGIS数据与CorelDraw数据的转换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09(3):32-35.

[7] 刘慧慧,杨齐青,孙晓明,等.1∶50000数字地理底图在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8(6):18-23.

[8] 简灿良,袁存忠,黄梦龙.基于ArcGIS的数据库地图制图研究[J].福建电脑,2008(11):4-6.

信息化测绘论文篇10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技术;特点;前沿技术;发展前景

前言:

地理信息量不断扩展的今天,数据单位已经达到了TB,面对各行各业的需求,信息的管理出现了“既多又少”的局面,一方面海量的数据无法有效的得到处理;另一方面用户想要获取到自己所需的数据又无法找到,得不到快速高效的回答。所以地理信息的处理加工要求向着智能化、自动化以及实时化方向发展,这是对系统整体格局的适应也是数字化提升的要求。

一. 信息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1、数据获取实时化实施信息化测绘技术可以将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数据库建设由静态化转为动态化,实现动态化的信息检测和实时更新。信息化测绘技术通过对航空、航天等一切可以使用的快速观测和收集地理信息的组织运作方式的利用,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信息,并且保证数据的精确性,从而实现了信息数据获取的实时化,基础地理信息变化测绘和实时的数据更新,都是基础测绘的基本任务,实现数据获取的实时化,可以有效的实现基础测绘任务的完成,并保证数据的精确性,从而为各项工程的测量提供有力的帮助。

2、信息交互网络化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应用,实现了数据传输的网络化,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以局域网的信息收集为主,而在实现了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之后,数据的传输和信息交互就实现了局域到广域的扩展,网络支撑运行环境也由以前的局部运行环境扩展到了广域的运行环境,实现了数据传输的网络化和广泛的交互化,同时也实现了信息的彻底网络化,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3、基础设施公用化对于以前的测绘技术应用的基础设施,都是由专门的测绘技术使用专门的基础设施,如测绘技术应用需要的基准体系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等,随着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基础设施由原来的供专业化测绘技术使用,到现在的满足社会公共使用,这种改变,使测绘技术的基础设施实现了广泛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和成本的降低。

4、信息服务社会化信息化测绘技术应用之前,对于测绘体系的基础运行都是以测绘系统内部为主,并没有形成对其他部门的应用。随着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应用,测绘系统的信息服务已经由为其内部提供服务扩展到了对社会各部门的服务,实现了信息服务的广泛化和社会化,将测绘系统的内部信息,广泛的扩展到地理信息产业体系,有效的实现了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及广大用户之间的协作运行,保证了信息服务的一体化,从而实现了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5、信息共享法制化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为社会公众利用测绘技术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帮助,有效的降低了各项工程测绘的难度,提高了经济建设的效率,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信息化测绘技术信息的广泛应用,必然会给知识产权问题带来影响,因此,要实现信息共享,就必须从法律上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避免发生信息共享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和产权问题,以保证信息共享的广泛实现。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政府部门要依据其特征建立起相关的法规政策和运行机制,从而实现信息共享的法制化。

6、技术体系数字化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依旧是从数字化测绘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它的应用和发展还离不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使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信息服务的升级和跨越。虽然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下,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层面和应用环节都与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差别不大,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依旧是以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为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的测绘技术发展阶段,对于地理信息的综合服务,必然会朝更高层次发展,为测绘技术的应用带来更多的方便。

二.信息化测绘的若干关键技术

(一)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标准。由于标准化工作未得到重视的危害有滞后性,往往被忽视,而一旦发现失误再去弥补,代价很大,有些工程需要重来。主要包括:地理基础框架与地理信息分类标准、数据质量标准和分发服务标准等。

(二)现代化城市测绘基准体系。该技术不仅可逐步取代传统的城市测量控制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动态的空位置服务,将带来城市测量的历史性进步。

(三)智能化移动测量技术。移动测量技术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空间同步技术、自动提取技术、移动信息实时传输等技术的总称。

(四)无人飞行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无人飞行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包括:长航时无人飞行器技术、传感器姿态控制技术、平流层平台摄影测量技术与应用、航空摄影二维及三维信息的提取技术等。

(五)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技术主要包括:基于遥感信息的地物要素变化的发现与测定技术、级联更新技术、基于时态的增量更新与历史数据保存技术等。

(六)卫星精密测高技术卫星精密测高技术是卫星重力探测技术和广义相对论理论获取高精度海拔高程的技术的总和,该技术主要由卫星重力探测技术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重力位差精密测高技术两大类组成。卫星精密测高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对全球任意位置高精度海拔高程的快速获取,大大的减轻了高程测量的难度和劳动强度,还有力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的促进了测绘技术的发展,同时,随着卫星精密测高技术的应用,三维卫星精确定位也将得到普及,并实现测量的简便化,从而使此项技术更好的应用在测量上,促进大地测量向大众化发展。

(七)智能化地球观测卫星技术在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中,智能化地球观测卫星技术是构件智能对地观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小卫星技术、多源卫星遥感影像自动处理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高速传输技术等,当前,这些技术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由此也大大提升了获取遥感数据的现势性和精确性,并有效的实现了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全天候、无地面控制的快速获取,极大的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总结:

在未来的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然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更加促进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宏雷. 由信息化测绘技术产生的思考[J]. 知识经济.2010(15)

[2] 王岩威. 信息化测绘在城市建设中作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

[3] 吴星明, 黄淑坤. 信息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今日科苑.2010(23)

[4] 黄云海. 城市测绘行业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构建[J]. 科技创新导报.2011(29)

[5] 王洪涛, 校莹. 测绘强国必须用信息化测绘体系来保障[J]. 商品与质量.2012(S7)

[6] 于淑君. 探究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与框架[J]. 科技与企业.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