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04:02:18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1

一、教育公平: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教育公平是公平在教育中的体现,可以分为结果公平和机会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位社会成员通过接受教育获取了同样的收益;教育机会公平是指政府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比如一致的升学途径、相同的考试规则、为每位学生获得良好教育资源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等等。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坚持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原则,每位社会成员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受教育权是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政府应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给他们,即那些处在才干和能力的同一水平上,并有发挥其才能的同样愿望的人,应当有同样的成功背景,不管他们在社会体系中的最初地位是什么,即不管他们生来属于什么样的收入阶层。第二个原则是无差别原则,保证处境不利的社会成员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比如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机会、下岗工人孩子的受教育机会等。因此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就保障了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维护了农村孩子的利益,因而就实现了教育公平。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公平是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制约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现实因素

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加上我国长期对城市和农村教育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和教育政策,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刻剖析,是提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路径的基本前提。

1.二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从1985年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城乡二元化同样出现在义务教育领域,城乡不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是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一直以来实行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城市义务教育由市或区政府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由县、乡(镇)、村负责,但实际操作上又变成了乡(镇)、村负责,使得管理城市义务教育的政府层级高于农村。在经费筹集方面,比如基建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新建、改建、扩建所需资金,在城镇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筹措。在农村由乡、村负责筹措,县级人民政府对有困难的乡、村可酌情予以补助。城市义务教育基建经费由财政负担,除了基建费用,义务教育的教师工资经费、校公用经费等都是财政拨款,而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基建经费完全取决于乡、村的经济状况,但我国大部分的乡、村财政十分困难,这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根本没有保障。城乡二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保障了城市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却发展迟缓,由此可以看出,城乡二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不能均等发展的主要原因。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分税制改革后,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转移支付制度应运而生。转移支付是指在一定的财政体制下,按法律或政策要求,将财政资金无偿地由一级政府转移给另一级政府。从转移的方向来分,转移支付可以分为横向转移支付和纵向转移支付。其中横向转移支付是指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纵向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资金的转移。从补助的目的来分,转移支付可以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中一般转移支付是指不限定转移支付资金的用途,用来补助低级政府的基础财力不足问题,也叫无条件补助。专项转移支付也叫专项补助,必须用在上级政府制定的项目上。又可以分为非匹配补助和匹配补助,非匹配补助是指地方政府不需要配套相应的资金,匹配补助是指地方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才能得到上级政府的补助。但分税制改革后实行的转移支付制度,本身很不公平。我国转移支付包括税收返还、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补助、原体制补助四项,其中税收返还根本就不是转移支付,因为转移支付的目的是实现地区间财力平衡和解决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问题,而税收返还是根据各省增值税、消费税增长额为基数进行计算的,即越富裕的地区获得的税收返还越多,这样不仅没有实现公平的目标,反而加剧了贫穷地区与富裕地区的差异[1]。由于针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补助规模太小,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绝大部分是一般转移支付,而其中税收返还又占了大部分比例,富裕的城市享受到较多的转移支付资金,贫困的农村得到的资金较少,由此不仅没有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异,反而加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3.不合理的重点学校政策重点学校政策使教育经费向城市重点学校倾斜,使本来就有限的教育经费过多地流向城市条件好的学校,而对农村学校关注则较少,人为地拉大了城乡学校间的差异。正是如此,使得在农村中小学的经费严重不足的同时,城市重点学校的经费却极为充足,几乎达到了浪费的地步。很多城市重点学校都花费大量资金建造人造草坪、塑胶跑道、星级宾馆式的宿舍等相对较为豪华的基础设施,而此时不少农村中小学连完好的课桌椅都没有。许多政府官员的政绩观更加导致用大量教育经费去建设少量的明星学校、名牌学校、重点学校这些面子工程,而忽视了大量教学条件低下的农村学校。在义务教育领域,由于几乎所有的重点学校都分布在城市,农村的重点学校很少,导致农村孩子无法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拉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除此之外,由于重点学校政策使得教育经费大量投入到重点中小学,由此导致重点中小学的教师在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办公条件等方面都大大优于普通中小学的教师,从而影响了普通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导致优秀教师流向重点中小学,加大了普通中小学与重点中小学的差距。

三、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确定义务教育弱势区域,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我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一些缺陷,使得城乡义务教育差异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完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重要手段[3]。在这方面,法国的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经验给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法国制定了优先教育区政策,只针对处于优先教育区的学校进行专项扶持,优先教育区是根据学校的所处地区、社会环境、学生家长的社会职业与就业情况,以及当地学前教育入学率、小学留级率等标准确定的。对处在优先教育区的学校,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加大中央对这些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教育经费、教师工资、教学设备等各方面予以特别支持。比如减少优先教育区内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提高在优先教育区任课教师的工资待遇,给予特殊津贴,通过这种措施就缩小了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差异。基于此,建议我国确定义务教育弱势区域,坚持弱势学校优先补偿原则,增加专项补助的资金,对这些区域的农村中小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助,如西部贫困县的农村中小学。这样每所学校所分到的教育经费就会相对多一些,对提高这些学校的义务教育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破除二元财政制度的束缚,实现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义务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国家财政收入投入不能完全满足义务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倡导义务教育经费多元化也是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2]。要破除二元财政制度对于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束缚,在现实的条件下,实现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是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可以有效地弥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筹集资金。基于此,可借鉴福利、体育的成功经验,通过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吸引民间闲置资金,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另一方面,发挥社会捐赠的作用。我国向来就有捐资助学的传统,比如在清朝时期,清政府为了筹集义务教育经费,弥补官方投入的不足,鼓励和倡导不同形式的社会捐款与个人捐款助学,并对之予以奖励和表彰。《奏定学堂章程》中就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绅董能捐设或劝设公立小学堂及私立小学堂者,地方官奖之:或花红,或匾额;其学堂规模较大者,禀请督抚奖励给匾额;一人捐资较巨者,禀请督抚奏明给奖。”现在,我们在努力发展公办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引导社会与个人参与农村义务教育,多渠道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捐赠,在实施慈善行为的同时,民间资本还能得到一定的税收利益,这样可以促进民间资本捐赠义务教育。

3.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教师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由于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的不公平,我国义务教育教师出现了不合理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地区流动到城市地区,西部地区流动到东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流动到发达地区等,这种不合理流动加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城乡 义务教育 公共服务 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103-02

近几年,随着各项政策法规的颁布,我国的义务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快速发展,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了城乡之间实际上的不均等发展。尤其是在义务教育这一阶段,表现得尤其明显。而简单地从教育层面来完善教育制度已不能保证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应运而生的公共教育服务则从服务型政府的教育政策层面来指导教育改革具体实施。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这是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改革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对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和结果状态,其含义就是全体公民不论其地域、民族、性别、收入及社会地位差异如何,都能公平地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果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1]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解释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重视教育资源的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合理配置,基础公共服务资源的分配与城乡义务教育的需求基本均等,使得义务教育这一国民教育奠基工程在城乡之间呈现一定程度上的均等发展,加速国民整体素质提升。但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平均化,平均化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公平,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具体标准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实现真正的公平与均等。

二、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实体现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会进步,义务教育整体上有了较长足的发展。但城乡仍有差距,尤其是广大乡村地区的义务教育的普及起点较低,且是短时期内实现的,无法避免的存在基础薄弱、质量不高、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不健全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队伍和素质

现如今,我国师资队伍城乡差距较大,虽然在数量上都比较充足,但质量上城市教师素质更高些,特别是在中西部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更为明显。有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71.7%,比城市低18.9个百分点;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54.4%,比城市低25.3个百分点。乡村义务教育从业教师的学历水平也远低于城市。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看,二者之间存在不小差距。

2.学校办学条件

总体来看,虽然近年来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与城市相比,我国的乡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办学条件还有待提升,还有相当数量的乡村中小学的校舍投入、仪器设备配置、生均信息化经费、图书量等很多方面都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城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2009年,在生均教学仪器方面,乡村小学和中学生均值为359元和542元,分别比城市小学和中学少475元和398元。少数省份城市中小学生均值是农村的4倍,个别省份甚至达到7倍以上。[2]

3.教育经费的投入

同样,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造成了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虽然随着乡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乡村义务教育经费明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投入经费的差距,但其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不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的目标还未实现,与国际教育经费投入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样,分配的“蛋糕”还不够大,自然就影响了城乡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第二,城乡教育经费的投入绝对差距仍然在扩大,相对差距的缩小有限。经费是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样就造成了城乡义务教育间的落差。这是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过程中一个难题。

4.教育质量

长期以来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由于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和早些年的打造“重点学校”、“实验学校”的政策倾斜,义务教育的优质资源在有限的情况下,主要集中在城市学校。这就导致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现实表现就是:“择校”和乱收费的现象依然无法杜绝,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些城市公办学校时而会出现收取“入学借读费”。同时,乡村学校出现“空壳化”,而城市学校多“大班教学”等多种不合理教育现象的出现,扰乱了教育的正常秩序,进而进一步的影响了教育质量。

除了上述之外,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还面临着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三、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健全造成的。以公共服务为出发点,科学系统的作出义务教育政策选择,将会是一条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的重要途径。

首先,政府要把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义务教育是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城乡义务教育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而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要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即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投资者、管理者、监督者“三位一体”的政府教育职能应转变为为教育服务,努力为受教育者提供有效、优质、快捷的公共服务。

公共教育财政保障机制不健全,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投入不均等,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最直接的原因。所以,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教育经费保障制度,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均衡配置和统筹安排。从财政支付制度角度来说,要合理划分中央、省级、县级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经费投入比例标准。除了从整体上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如期实现4%目标的实现;还要注重公共教育投入结构的调整。就城乡义务教育来讲,要缩小两者之间的经费投入差距,为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此外,在财政政策制定上,还应加大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的力度,改善弱势,这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

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是由于长期的城乡教育供给二元分割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所造成的。为此,国家加快了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建设,标准一致,二元化就没有了政策依据。在国家办学标准的指导下,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教育的实际,制定一系列办学标准。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具体规划更是要从这个要求出发,促进其均等化发展。

建立有效的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评估监督机制,将标准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引入公共教育服务,实现绩效管理,注重评估与监督。当前,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已开始积极探索。其中,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更成为关注的重点。将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同时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能极大地保证城乡义务教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总之,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综合运用政策、法规、体制、公共财政等方法,来规划、引导、管理和监测公共教育服务实践,实现在城乡之间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流动,合理配置,构建覆盖城乡义务教育的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何鹏程、宋懿琛.教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8(9)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评价指标;义务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01-02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理论意义

放眼全球,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实施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迅速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为义务教育均衡提出明确的时间表,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推进航标里主动力———评价指标体系,但是我国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有很多问题,一些学者使用国外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没有考虑我国义务教育发现的实际情况使之不能有效地、也不能科学地、具体地反映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义务教育问题中又以城乡义务教育问题为重,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评价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建立教育评价指标时,过多地强调对硬件方面的评价,比如办学条件、学校设施等,而对学校软件方面的评价略有轻描淡写之意,如教学管理、教师素质、学校文化等方面的评价。理论介绍、教育非均衡现状的描述以及教育评价中的表面化和不公平等内容居多,这些内容成为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对学生整体素质以及学校的优势整合提高产生了阻力。上面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合理的义务教育均衡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对教育均衡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更好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估体系机制缺乏动态行体系主要设立其静态指标,忽视了义务教育均衡评价指标的阶段性和延长性。在指标体系中很难区分初步均衡和基本均衡,从而引发运行指标体系过程中“一刀切”的错误现象。根据发展性原则,教育评价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因而评价指标根据一定教育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与教育现状状况相符,并对当时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二)缺乏教育过程的研究大多评价侧重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没有对教育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存在一些评价内容与实际不相符。在对学校进行教育评价时,常常关注硬件设施(比如多媒体设施、实验设别、学校建筑等),而忽略对学校软件要求(教师素质、教育活动与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水平、学校文化建设),多数分析只是局限在理论介绍以及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描述。(三)缺乏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从目前指标体系中发现,多数只是从入学机会、教育经费和办学条件的角度衡量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缺少教育质量的角度,这样的指标体系是不合理的。(四)评价的主体不明确任何一个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有明确的主体,也就是说要评价的主体是谁,即评价者是谁。而对被评价者来说,由于评价者关注不同的角度,导致评价结果也是不尽相同,同时由于评价者的不同也会偏离评价目标,使评价结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背离始终。(五)反馈性和延续性不强根据发展性原则,教育评价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因而评价指标根据一定教育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与教育现状相符,并对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的主要原则及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的主要原则

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科学性是判断事物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的标准,富有科学依据,这里指所选指标体系能够科学地反映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能够准确地反映教育资源配置的水平,并且这个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对以后的研究具有指引性。可行性是指指标应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这样易于操作。因此,在对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进行综合评价时既要考虑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同时也要满足数据的可行性。全面性和针对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能涵盖全面但同时又不能有遗漏,应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所以建立的指标体系要尽力反映教育资源配置的方方面面,力求评价结果真实完整。可比性原则。指标既可用于同一对象的历时性比较,也可用于不同对象的共时性比较,使研究结果具有可比较的价值。对本文研究来说,是通过与其他省份和自身不同时间进行比较来准确地定位河北省位置,从而找出不足,使其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的方法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评价体系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主成分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等。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数学系教授、著名运筹学家萨迪提出来的一种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决策方法。这是一种新的、简洁而实用的方法。首先要求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组成因素,这里吧目标分解为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指标;然后横向的用两两相比较,进行判断,并结果按指定的标准度量化;通过统计运算,得到相应的权重。聚类分析法,教育资源配置水平除了可以用层次分析法法进行评价外,还可进行综合评价———聚类法。聚类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常用方法有多种,有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图论聚类法、模糊聚类法等,这几种方法略有不同,但都是将近似指标的聚为一类,按照这种思路把所有的指标进行分类,这里选用的是系统聚类法。

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评价体系的构建

义务教育均衡,是指在一个行政范围内,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投入的相对均衡,促使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是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前提,更是义务教育均衡评价体系指标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教育经费的投入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差距的重要指标。资源投入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学校的师资配备情况,具体表现为教师配置结构是否合理,专任教师比例是否均衡,不同学校间的教师资历是否均衡等。师生数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教师是重要人力资源元素,学生是配给对象,两者之比反映了教育资源中人力资源配置水平。学校教师的素质通过教师的学历、高级职称比重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来,比重越大素质越高,也说明这里的教育水平较高,学校教育质量相对来说也就比较高,反之则较低。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课程的开设率和课程设置完整度,城乡之间差异率越小说明该地区的教育较均衡。主观满意度是从学生的角度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可以从教学质量的角度分析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地方。教学设备包括学校的占地面积及质量,教学器材、图书的情况等。这些内容反映城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异,如果指标结果越高,则说明这里的办学条件越好,反之则需加大改新力度。学生方面主要有学习成绩和学业完成情况,学业完成率是衡量学校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教学完成情况,也是衡量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效率差距。学生成绩主要考虑同一年级学生语文、数学、英语,采用均分进行衡量比较,分析城乡学校的教育质量状况。

五、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

评价体系涵盖了均衡发展的各个方面;每一个一级指标的下面应有几个二级指标,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二级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的各个方面。具体指标体系表如下:

六、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时的建议

中共十报告指出,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教育要侧重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差距,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相关部门应最大可能了解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状况,加大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学校主体地位;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缩小城乡的投入差距;加强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多元化,鼓励学校特色发展。科学合理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里面,首先要选择合理的评价者,比如相关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媒体、社会公众和人民群众;其次评价内容中要突出重点、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借鉴他国模式并灵活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地运用,时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政策予以监测和解决问题;最后评价检测部门应该独立出来,从客观角度进行检测。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过程中,必须要向学校相关领导、老师、专家及咨询顾问征求意见,以修改、补充、完善指标体系,做一下调查问卷就很必需的。指标确定之后,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应用的效果等情况,进行修改完善,评价体系必须要有持续的沟通,只有持续沟通才能更好发挥评价的作用,还要不断完善评价方法。

七、结束语

首先要尊重事实———义务教育中的非均衡状态,以及目前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也要做好长期工作的心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系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科学调配教育经费;尽可能减小城乡办学差距,就目前来看,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之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农村的教育经费明显少,资源配置水平相对城市落后很多应当优先投入农村学校,使其能够尽快达到办学条件标准,以缩小城乡差距。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教育界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优质公平、高位均衡”发展,在教育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城乡差异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性公平,是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我国政府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一直在不断努力着[1]。

1 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状况的城乡比较

西部义务教育资源不仅总体落后,而且教育资源过多集中于城市,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差距尤为明显[2]。

1.1 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差异迥然

在初中教育阶段,城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之比为13:3,城乡生均实验室面积为8:1,城乡生均计算机数之比为7:1(均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计算整理而得)。在西部,有些城市投入上千万元建设所谓“示范性学校”的同时,西部农村不少学校却在危房里上课。按照《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年的数据测算,农村学校尚有危房32963503 m2。

1.2西部城乡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比较

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城乡差异,西部城乡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也存在很大差别。如下表1 所示,2006年,城镇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人均为1021.43元,而农村家庭人均仅为47.97元。城镇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占全年可支配收入的10.5%,而农村家庭该比率为1.54%。

表1 西部城乡家庭教育文化性支出比较

 

 

  人均教育文

化性支出(元)

人均教育文化性支

出/人均消费性支出(%)

人均教育文化性支出/人均

全年可支配收入(%)

城镇

1021.43

13.61

10.50

农村

47.97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5

【摘要】当前我义务教育仍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城乡义务教育在教育投入、入学机会、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创新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入学率;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等化;城乡差距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到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已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总体来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存在差距,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相关概念

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学者栗玉香指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的是在一个区域内政府提供在义务教育阶段发展所需要的硬件(校舍、设施、办学经费…)投入方面,实现国家(含地区)内投入的相对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化,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初步实现居民之间义务教育权利平等、公民发展权力起点公平。柳海民等人则提出要避免对教育均衡理解的误区:即平均论思想,认为均衡发展就是“平均发展”、“平均用力”,甚至是“削高就低”。他们的观点集中反映了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核心内容,即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城乡间的公共教育资源,让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公共教育,即城乡居民在接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方面的机会、原则和结果都公平均等。但是,这里的义务教育均等化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机会的均等、过程和结果的相对均等。要深刻认识到由于城乡差别,绝对的义务教育均等化不可能实现,城乡差距的缩小是一个过程,需要逐渐缩小,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应有的教育,公平教育需要一步一步进行。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党的政治报告和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把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二、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现状

(一)城乡教育经费差距不断减小,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存在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央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大幅度提高,教育经费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其中,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免费教科书资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资金、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等。首先,在“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将达到中央出台的基准定额,即小学300元、初中500元,这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运转提供切实的经费保障。其次,自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农村与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拨款的差距逐步缩小。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在于:首先,2006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减少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事业性收入,加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农村学生涌向城市学校就读,这些学生不仅要缴纳学杂费,而且还要缴纳高额的择校费,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收入的差距。其次,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它必然衍生出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带来城乡义务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生均经费、生均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基建经费等方面。最后,因为城市经济发展优于农村,城市学校收入的渠道远比农村要广,城市学校相对于农村学校,更有优势争取一些企业投资,资金比较丰厚。

(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生入学率总体提高,但农村入学率仍低于城市

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中小学生的入学率总体明显提高。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2856(市、区)全部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2010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较1994年的98.4%提高了1.3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和1994年的73.8相比,提高了26.3%。城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农村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城市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0%,农村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0.2%。

农村中小学生入学率低于城市,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不如城市学校。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农村学校并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因此,部分农村学生并没有在农村学校读书。其次,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不科学。在择校问题上,部分农村家长往往帮助孩子选择了距离家里较远的城市学校,他们认为城市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上远优于农村学校。事实上,农村家长只看到了农村学校的不足,反而没有认识到农村学校距离家里近,孩子上下学更安全、便捷,而且,农村学校各班级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和城市教师相比,农村各代课教师反而有更多精力关心、指导每一位学生。

(三)城乡办学条件差距不断减小,但农村办学条件仍存在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和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存在不足,城市学校大部分是统一规划,按照国家标准、要求配备各类教学设备,比如文理实验室、实验器材、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而多数农村学校则只有简单的基本硬件设施,比如教学楼、学生宿舍、餐厅等。

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存在差距不仅有历史遗留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首先,和城市相比,农村科学技术落后,经济发展较慢,因此,在办学条件上,农村学校远不如城市学校。其次,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仍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

(四)城乡师资队伍整体有所提高,但城乡教师仍存在一些差距

义务教育能否均衡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当前,在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城乡师资队伍整体有所提高,主要体现在教师学历合格率和生师比两个方面:一是城乡教师主体由中年教师转为中青年教师,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师成为新增教师的主体。二是城乡教师总量有所增加,生师比明显下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学校教师总量逐年增加。

就全国总体情况来看,师范教育规模基本可以满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需求,但是,城乡教师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从教师数量来看,城乡教师分布不平衡。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数量远多于农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优秀教师大量流向城镇。其次,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来看,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于城市。农村学校教师大部分由民办转正人员、20世纪七八十年代顶职补员人员、改革开放以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组成,这部分教师或学历层次较低,知识功底欠缺,教学理念跟不上时展,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有待提高;城市学校教师大部分则由师范类院校优秀毕业生、由农村学校挑选出的优秀骨干教师、具有职称的优秀教师组成,这部分教师年龄结构多元化,整体素质偏高。再次,从教师学历来看,农村学校教师多为大专毕业生,而城市学校教师多为本科毕业生,还有部分研究生。最后,从教师稳定性来看,相对于城市学校教师,农村学校教师工作变动较频繁,稳定性较差,优质教师流失严重,这不仅加剧了农村学校教师短缺的矛盾,还降低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优秀教师在城乡间的分布更加不平衡。

三、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教育经费投入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保证,要解决教育经费问题就要努力在经费方面的政策适当的向农村倾斜。首先,加强省级统筹,鼓励、支持和引导经济、教育发达的市、区、县,从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面对口支援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教育工作,进一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差距。其次,在义务教育投入方面,对低于最低标准的区县,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自上而下予以补贴。再次,在同一县域内,以学生数为标准,实行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并适当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最后,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教师培训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创新义务教育管理机制,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入学率

首先,国家要强化公共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省级政府要承担义务教育职责,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并确保到位;农村要创新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生入学率。其次,城市学校要严格规范招生入学制度,限制招生人数;农村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农村学生就近上学,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入学率。最后,农村家长要树立合理的择校观。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农村家长要在意识上合理看待农村学校,合理引导孩子合理选择学校。

(三)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

首先,各地政府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的实际,科学规划,制定中小学办学标准,作为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依据,推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避免低水平复制。其次,从校舍情况、生均经费、生均运动场地、实验室仪器配置、图书馆藏书等硬件建设入手,采取教育资源的整体规划与合理配置相结合、办学条件总体达标与主导项目突破相结合等一系列措施,从制度上约束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切实提升办学水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后,加大对条件较差的薄弱学校的改造,优化其教育设施和师资条件,采取区域内校长和教师的交流制度,取消x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的设置等,切实实现教育均衡。

(四)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健全农村教师全员培训机制,切实抓好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为农村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到新课程的培训活动中来;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实行向农村倾斜的教师编制标准,解决农村教师绝对数量不足的问题;有效补偿农村教师,以应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优质发展及城市学校的生源剧增问题;提倡农村教师再学习,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最后,建立培养农村地区优秀骨干教师并引导骨干教师到一般学校、农村学校和边远山区学校任教的有效机制,促进干部教师队伍的相对均衡;制定对农村教师特别是山区教师的配套优惠政策,包括设立岗位补贴、生活及交通补贴等,为教师改善办公、住宿和生活条件,让农村优秀教师优先享受职称评定等奖励政策,确保农村及山区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总之,只有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进程,加快缩小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成果,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栗玉香.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的财政分析与政策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

[2]柳海民,周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李晓嘉,刘鹏.财政支出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J].财经科学,2009(11)

[4]谢焕忠.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6

论文摘要:义务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品,政府的投入模式对义务教育的发展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地区间不均衡的情形依然存在。

一、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均衡发展的现实

由近几年国家颁布和实施的政策上来看,政府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并进行着一系列的努力。然而,由于一些制度原因和历史原因,这种地区间的不平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并影响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而这种地区间财政支出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各省区间不均的表现

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导致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的情况也不相同。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各乡镇政府承担,所以各地的教育及教学条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这种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构成了相当大的障碍。同时,由于这种不均衡是一种全局视野下的,必然会从相当广泛的层面来影响教育的公平性。

(二)城乡地区间不均衡的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涌入城市,在这种失衡的结构下,城乡之间在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支出上出现了巨大差异。人口数量占我国人口总数相当大比重的农村地区,其义务教育工作关系到我国未来是否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我国义务教育支出地区间不均衡的宏观因素分析

我国财政义务教育支出在地区上的存较大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试图通过对义务教育面临的宏观环境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支出不均衡的宏观因素分析

造成我国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支出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平衡。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但是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仅占全国义务教育总经费投入比例的2%左右,这使得我国义务教育的费用主要靠地方政府来负担。我国各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自该地区财政的收入,而该地区的财政收入的多少依赖于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这样一来,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的巨大悬殊,从而容易引起各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不均衡。

(二)城乡义务教育支出不均衡的宏观因素分析

造成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支出不平衡的宏观原因主要有两点,即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和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状况。

1.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

我国现行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在教育公平问题上仍存在问题。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市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负有主要管理责任。与此管理体制相对应,中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亦以高度分散为特征,义务教育公共经费大部分由市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负担。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国的义务教育经费87%由基层地方政府负责,尽管这种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县内的教育水平差别得以平衡,但仍无补于一个县财政的绝对匮乏,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筹集仍然是个严峻的问题。“以县为主”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扭转过去义务教育投资重心过低(乡级政府和农民负担太重)的局面,是一个不错的制度选择。然而,这一体制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免费性质,难于适应我国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基本国情,更与我国现行的财力分配结构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多重困境。

2.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

我国公共教育资源的显著失衡,教育不公平的现象集中体现在城乡的二元结构上。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共有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我国也不例外。经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是我国二元社会形成的根本的原因,长期以来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则是主要的原因。我国在长期以来的二元社会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一种以城市为主、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国家的主要物力、财力以及优质人力都投向了城市,优先满足甚至只满足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的利益。城市人口获得了更多、更好的公共教育资源。虽然现在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倾斜,但是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众多的农村学校获得的教育资源远远低于城市,甚至连最基本的教育资源都未备齐。

三、对于义务教育教育财政支出不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平衡义务教育地区间差异的对策建议

这种地区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当前财政投入体制的不合理。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要调整当前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责任关系,将投入主体的重心上移。

1.平衡省际间差异,强化中央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不应是平均分配,而应是在保证政府基本供给责任之后的转移支付。可在共同受益的基础上,建立起省与省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来有效地弥补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足,缓解中央财政的压力。

2.平衡城乡间差异——强化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县级政府继续承担一定比例的投入责任,负责义务教育的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学管理、校舍建设、设备购置、环境治理、危房改造和经费管理等,将用于义务教育的各项资金落实到位。

(二)平衡义务教育地区间差异的保障措施

1.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保证教育投入落到实处。

3.国家立法保障义务教育的投入。

参考文献: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7

论文摘要:自义务教育推行以来,虽然初显成效,但是财政投入倾向于城市,导致城乡居民所享受的义务教育产生巨大差异,在与国际水平比较之下,可见缩小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差距还有待时日。通过分析其具体原因,给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具有一定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要不是靠公共财政, 而是靠农民自己。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财政投入的城市倾向十分明显,最终带来的是城乡居民所享受公共服务的巨大差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视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986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并提出了在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伟大目标,我国义务教育在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加大。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全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据测算,2006~2010年5年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需要累积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这是政府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对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一次重大改革。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仍然不容乐观的,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相关政策造成的城乡差距

国家义务教育政策明显偏向于城市,向城市投入更多的资源,在教育资源的分布上,国家重城市轻农村,重视高等教育轻视义务教育。在建国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优先考虑城市的各项待遇,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农村学生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同等的教育。

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比例中,中央政府负担的部分为2%,省市负担11%,县乡合计负担87%。在县级财政赤字日益扩大的情形下,这种低重心的教育体制给基层地方财政造成严重压力,甚至使地方财政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而义务教育的推进则困难重重。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资金缺口较大

我国城乡教育事业发展极不平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是造成我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从结构上看,财政教育资金在三级教育之间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尽管财政一直把教育支出作为一个重点,但教育总体投入水平较低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四、教育投入的配置不合理

教育投入的城乡差距是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很突出的问题,是造成我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十分有限,更严重的是如此低的总量大部分却用于城市,用于农村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无论是生均教育经费还是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农村小学和中学缩拥有的资源均低于城镇的4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城乡教育事业发展极不平衡。

五、财政对义务教育支出的使用效率低下

国际上一般认可的标准是初等教育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投资结构比为2.4:1,而我国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比例为92.6∶7.4,这一比例还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说明我国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低下。此外,我国教育部门还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教师中冗员过多,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六、缓解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建议和意见

(一)制定和修改相关政策

国家的财政性义务教育投入更多地倾斜于农村义务教育。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务设施及其配置。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关注农村教育发展,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质量协调发展。

(二)构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政府间教育经费分担比例制度,由中央财政或高层地方财政在义务教育支出中担负起主要责任,由中央提供义务教育可以避免基层政府调控中所遇到的受本地经济发展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地区教育发展的差别。

(三)增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

各级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优先安排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及时到位、正常发放,保障学校财政正常运转。政府应继续加大力度进行农村各项改革,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分配财政资源,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坚决查处公款挪用现象,严厉打击教育腐败,使教育在财政上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严格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四)促进教育投入的配置合理

许多研究显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在从显性的总量不均衡,转为更为深层的、隐性的教育差距。对于基础教育,要强调均衡化,应取消重点学校制度,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治薄、扶差”上来。

(五)提高财政对义务教育支出的使用效率

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金的使用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优化资金配置。细化预算,严格控制人员经费支出,加大公用经费支出。在收入方面主要是来自中央和省的转移支付数额和本市县级财政拨款。支出方面主要是给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各学校应得到的转移支付数额由县政府决定分给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的比例,且重点在贫困农村的小学。

参考文献:

[1]曲恒昌.借鉴他国经验,切实制止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滑坡[j].比较教育研究,2003,(02).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 湖南省 城乡 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 非衡结构补偿 双子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于是,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问题也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尝试探索适合西方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但是,具体的保障措施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却忽视了社会资源的共享理念,在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失衡和社会分层的影响之下,造成我国城乡基础教育服务的非衡性,进而诱发了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不平衡格局,这也是基础教育公平性的缺失和异化,无形当中也剥夺了部分学生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探讨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的非衡结构结构补偿对于实现湖南省基础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促进湖南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的非衡结构现状

从公共服务的内涵来看,具有公民权利、公共需要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1]表现在供给上的公平性和普遍性,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是全体公民都应普遍享受的一种服务,其中包括设施服务、指导服务、监测服务、制度服务、信息服务和教育服务。公共体育服务是指为满足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的产品和行为的总称。因此,我们了解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的非衡结构现状,探索一个能够有效促进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公平与效益的博弈均衡点,调整公共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从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来加以权衡和甄别。

(一)公共体育服务数量的权衡

当前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数量的非衡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场地器材数量。根据随机抽查的湖南省城镇36所中小学校中有室内场馆9个,塑胶田径场地17个,篮球场地105片,排球场地43片,足球场地21个,羽毛球场地13个。体育课能够保证人均使用篮球0.38、足球0.27、排球0.22、羽毛球0.15个。农村28所中小学校中有室内场馆0个,塑胶田径场地0所,篮球场地36片(部分学校没有篮球场地),排球场地12片,足球场地5个,羽毛球场地5个,体育课能够保证人均使用篮球0.12、足球0.07、排球0.18、羽毛球拍0.10个。可以看出湖南省城乡中小学校场地器材的非衡结构差异较大;第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数量。在湖南省城乡中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中,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相对较少,仅占30.7%(其中城镇学生占18.1%,农村学生占12.6%),且大多集中在双休日和节假日。每年组织1次远足、野营或夏(冬)令营活动的情况并不理想,其中城镇中小学校所占的比重为27.8%,农村学校所站的比重为6.9%;第三,体育师资数量。关于体育师资数量的统计需要从全校人均教师数量(体育教师/学生)的比重来加以权衡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结果:城镇为0.012,农村为0.009,城镇/农村人均体育教师数量差别(倍数)为1.3;第四,体育经费投入。通过对2010年湖南省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城镇/农村)差别(倍数)统计,以此来表现城乡财政经费投入情况的非衡。与2009年相比,义务教育经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城镇为22.4%,农村因取消农村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等,增长幅度为19.2%,全省确定的转移支付资金中,全省达到65%,农村占60%,这些资金多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改资金,而职工工资、津贴、福利和体育场地器材的资金相对较少,学校用于场地器材资金额度每个学校平均不足1000元,城镇学校约为3000元。

(二)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甄别

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调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质达标情况。学生体质的达标数量是评价服务质量的重要参照指标,因此,依据《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50米、耐力几项指标随机抽查了湖南省城镇中小学校36所,涉及人数1533人,农村中小学校29所,涉及人数985人,总分达标率的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其中,城市中小学生体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2.5%、27.9%、13.3%、6.3%,农村学校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2.7%、26.7%、21.1%、9.4%。由此来看,城镇中小学校学生体质优秀、良好所占的比率均高于农村学校;第二,体育师资水平。在随机抽查的56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硕士学历的占1.8%,本科学历为30.4%,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37.8%。城镇80名体育教师中硕士、本科、大专及以下学历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3.8%、60.0%、16.2%。所以,从总体上来看,湖南省城乡中小学改革体育资源表现出明显的阶层不公和非均衡的发展状态。

三、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非衡结构补偿的双子模型

(一)双子模型的确立

“木桶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Peter提出的,他把木桶看成由若干木板组成,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长板,而恰恰是最短的那块短板,提高水桶的容量不是要在长板上下功夫,而是要努力补齐最短的短板,因此,也被称之为短板理论。

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的非衡结构现象具有一定的绝对性和普遍性,从现阶段我国“优先发展战略”的国情来看,这种不均衡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此,单纯地依托“木桶模型”来消解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非衡结构不会取得实质性的成效,甚至有碍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借助“积木模型”理论,对农村中小学校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缺陷,充分发挥城镇中小学校公共体育服务的资源优势,进而实现“双子模型”的基本原理向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的迁移。鉴于此,下面笔者就这一理论迁移的视野来阐述湖南省中小学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策略。

(二)“长板”与“短板”平衡补偿的辩证思维

“双子模型”既要肯定“短板”的制约作用,又要强调“长板”的积极意义。因此,对于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来说,就是要发挥城镇学校公共体育服务的“长板”效应,建立农村学校公共体育服务的弱势能力“短板”的补偿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结构,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进而优化整体服务功能。

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整体效应的发挥需要进行整体统筹与协调,单纯的发展城镇或农村无疑会加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内部矛盾,使整体服务质量深陷恶性循环。根据“双子模型”补偿机制的存在方式,依照“长板”与“短板”效应可以将其分为内源性补偿和外源性补偿。就目前的形式来说,湖南省城乡农村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对其进行的内源性补偿主要包括:第一,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锻炼、运动竞赛、野外、郊游等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构建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公共服务内容体系;第二,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措施,不断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加强高学历体育师资的引进工作,完善师资的结构配备。对于师资的内源性补偿也可加大对本校体育教师的岗前培训,鼓励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

(三)优势放大与优势辐射的战略抉择

“积木模型”强调系统内部各因子的积聚效应,各构成要素相互关联和补偿,以此来发挥系统整体的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强调提升湖南省农村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并不是抵制和弱化城镇中小学校的服务水平,而是要坚持优势放大与优势辐射的基本原则,建立二者之间的互动协调机制,不断提升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能力。

优势放大与优势辐射主要是针对湖南省城镇、城乡以及乡乡之间公共体育服务的非衡结构来建立的一种补偿模式。因为,这种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城乡之间,在城镇与乡乡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优势放大就是要针对湖南省城乡具有公共体育服务优势的中小学校,进一步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其“联动”效应,建立城镇学校、乡乡学校和城乡学校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部分服务资源的共享优势,以此来带动弱势服务水平学校的服务绩效,进而形成辐射补偿。

(四)平衡补偿与非衡补偿的协调统一

“双子模型”——“木桶模型”和“积木模型”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补偿方式,即:平衡补偿和非衡补偿。[5]平衡补偿侧重于“补短”,而非衡补偿则侧重于“扬长”。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的平衡补偿强调服务水平的均衡性,以发展农村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能力为目标,以此来实现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标准;非衡补偿则注重发挥部分学校的优势服务能力。这两种补偿机制分别从不同的视野阐明了湖南省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能力结构能力中各子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就需要借助“积木模型”的非衡补偿原理,在注重平衡补偿的同时,抓住重点、有的放矢,使湖南省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处于一种动态的非衡的状态,对城乡实施不同的补偿类型和途径,进而形成具有湖南城乡特色的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四、结束语

湖南省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是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非衡结构形成的根本诱因,也是当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只有实施有效的非衡结构补偿才能切实缩小城乡中小学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才能让更多的人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丰硕文化成果,才能使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人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基金项目:课题名:湖南城乡中小学生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课题号:XJK011BTM004

参考文献:

[1] 汤际澜,徐坚,郭权.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模式选择和路径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5(24):81.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7-000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JGZ12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明明(1987―),男,江西新余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梁梅(1963―),女,广西贵港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教授。

广西“普九”任务的实现,大范围地解决了适龄少年上学的问题,但是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了保障区(自治区)内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要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广西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1]

(一)师资配置失衡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在对2013年广西教育年鉴义务教育阶段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广西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师资配置失衡,集中表现为初中教师年龄构成、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和初中教师职称这三个方面。其一,乡村初中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在26~40岁这一年龄区间内,城乡教师占各区域教师总数的比例为57.38%和68.54%,可见,城区初中中坚教师的比例要低于乡村。在36~50岁这一年龄段,城区初中要高于乡村,其比例分别为50.41%和43.21%。而35岁以下的教师,乡村初中的年轻教师要明显多于城区初中,其比例分别为41.07%和50.29%。其二,乡村初中高学历教师比例较低。我区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其中研究生层次的教师人数都比较低,城区为140人,乡村为36人。而乡村地区,当前还有35198人学历还是高中层次。城区初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是乡村初中的3倍多。学历为大学本科的教师,城市要比乡村地区高10个百分点左右(城市为72.87%,乡村为62.68%)。学历为专科的教师,乡村初中要明显高于城区初中,其比例分别为35.16%和24.36%。其三,乡村初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低。城区初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要远远高于乡村初中,大约是乡村初中的3.16倍,城区初中为3572人,乡村初中为1129人。城区初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16.72%,农村初中为4.1%,城区是乡村的4.1倍。由此可见,乡村初中和镇区初中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要远远低于城区初中教师。

(二)办学条件失衡

校舍是办学的根本。当前广西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的类型分为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四种类型。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城市的教学与辅助用房以砖混结构的为主,不存在土木结构的校舍;而在农村地区,土木结构的校舍还有477723m2,其中,普通教室152899m2,图书馆4292m2。同样,在行政办公用房(包括教师办公室),城市同样是以砖混结构为主;而农村地区土木结构的行政办公用房还有18802m2,其中大部分是教师的办公室。

在计算机、数字资源、专业实验设备、专业实习设备方面,城市与农村在人均保有量上同样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数据见下表。当年广西城市与农村的在校生数分别是406095人和2770504人。从表中可以发现,城市小学的办学条件全面优于农村小学。

由此可见,由于教育事业投入长期不足,广西在教育上是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成就了少数重点学校的同时,制造了大片的薄弱学校。由于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硬件设施差距较大,进而导致各区域、各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尤其是教师资源。这就造成了广西义务教育中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越来越强,薄弱学校越来越弱。最终,导致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不均衡。

二、追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意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人的发展具有完整性的潜能,这是全面发展的前提。[2]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仅凭课堂上的知识,不足以支撑起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应该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发展。”因此,还需要各种实践活动作补充,包括校内的课外活动和社区活动。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具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智能,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拥有齐备的师资,同时要有宽敞的实践空间与种类齐全的设备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得学业成功机会均等的受教育条件,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现实意义

为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和未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农村教育和教育的公平性。首先,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与教育也不断的发展,然而城乡差异依旧很大。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但我国城乡差距,东西中部差距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诸如入学不公平,起点不一致,校内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重视农村;其次,我国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重视农村教育也是适应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思想给予我国关于教育公平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运动的内涵和评价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毕生致力于中国乡村教育的改造,并力图通过乡村教育来改造中国乡村社会,在30年代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说“乡村教育的生路是: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1]他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农村教育可以丰富农村生活,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陶行知先生提倡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思想(现代大教育观思想),而他的教育公平思想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教育平等。首先,他提到了和谐教育,在学校的资源配置、师资安排、入学考试等都应有相应的保障公平措施,也是对所有大众而言,不论年龄大小,身体好坏都应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其次,陶行知先生认为受教育的机会一定要均等,不仅是对农民和城市平民而言,也是对所有大众而言。再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公平思想所关注的是全民教育及普及教育。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关注的平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侧重于如何普及教育的问题,一旦教育普及了,那么人人受到教育的想法就可以实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伴随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且也收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实践时期,他对教育问题的思考,都与相应的教育运动紧密结合,形成特定的教育思想,并成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就是这样一个结合产物,对它的研究不但对于深刻理解生活教育理论是有益的,而且有助于推动乡村教育理论的发展进而推动当前的乡村教育。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运动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提出了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奉献精神对我国如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陶行知从近代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乡村教育要面向中国的现代化,乡村教育的使命,是在农业文明上建筑工业文明[2]。现代化需要建筑在农业的基础上,在农业上安根[3]。他的乡村教育运动思想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加快农村的现代化,从而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很多的积极效果。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陶行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乡村教育实践和创建的乡村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乡村教育适合乡村实际生活,这体现了陶行知先生乡村教育价值观的首要特征为农性。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崭新的时代命题,为我们勾勒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宏伟蓝图。有学者认为:建设新农村的困难和症结,从长远看,最重要的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太差、农村教育太落后[4]。陶行知先生早期的农村教育实践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总之,要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尽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再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以农村教育建设农村道德,从而响应同志所指出的“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5]以农村教育丰富农村生活,从而响应同志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所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内容相吻合。从而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方面。第一,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以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尽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再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6]。第三,以农村教育建设农村道德。同志指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7]。传承以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是乃教育的题中之义,中国教育也向来有为人重于为学的传统。第四,以农村教育来丰富农村生活。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认为生活的性质、内容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内容。因此,在农村要建立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务农的思觉悟。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公平

1、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农村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虽然我国十分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基础薄弱,人均教育资源依旧很少。而且,不同地区、群体之间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很不平衡,教育整合资源也不够,使得我国的农村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1990-2005 年城乡教育差距和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8](单位:元/年)

2、陶行知教育公平思想理念的促进作用。在晓庄,陶行知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统筹兼顾的乡村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其“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的教育诉求[9]。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单一,以普通教育为主,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缺失。这不仅违背了教育公平与公正的基本原则,也使农村教育在改造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为此,我们应该借鉴陶行知先生统筹发展乡村教育的做法,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建立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均衡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三教统筹,使农村教育惠及所有农村人民和儿童。

3、陶行知现代大教育观的促进作用。1946年,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的方针总结为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他的生活理论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就指出,办农村教育“不是教育界或任何团体能单独办得成功的。我们要有一个大范围的联合,才能希望成功”,“教育要与农业携手,也须与别的伟大势力携手”[10]。现代大教育观认为,教育应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的大系统,应与经济、政治相适应,协调发展。而“村级大教育”是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是现代大教育观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自治单位――村落的实践。这一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观有利于落实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更加重视农村教育,加大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投入,为农民子女入学提供一定保障,减少农村学生辍学率。总之,“村级大教育”理论的提出和践行,使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受到保障,从而缩小与城镇学生的差距,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教育公平的发展。

三、结论

首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陶行知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构建了乡村教育理念。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需求,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改革迫在眉睫。时代需要我们继承、创新,对陶行知关于乡村教育的有益探索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从而更好的完成农村教育的预期目标。

其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不公平现象非常明显,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学生入学机会不公平,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公平等问题依然很严重。从教育公平角度,政府应及时调整学校的布局,重视贫困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多设立综合型大学,为贫困地区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最后,他的平民教育和普及教育对于我国高校改革具有借鉴性意义。我国高校的入学不公平,各类学生得不到同等的高等教育,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多元化的高考考核方式和多元化的分数录取制度,使高考考核和录取制度尽可能的公平,并且进一步的关注平民教育。

参考文献:

[1]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729,2,5,711-712.

[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1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 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 这是北京大学教授马戎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所表达的观点,参见曹钰、王慧.建设新农村:中国式道路该如何走[J].人民论坛,2006,(1B).

[5] [7] 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6-2-15.

[6] 赵雪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J].中国金融,2005.

[8] 刘云忠,徐映梅.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教育投入差距的协整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