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障碍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09:51:00

法律障碍论文

法律障碍论文篇1

一、依法行政主体障碍的意识表现

依法行政主体障碍的意识表现,是行政主体在意识上对依法行政的障碍因素。依法行政主体包括机构实体和机构实体的构成人员两个方面,那么,依法行政主体障碍在意识上的表现亦是由此二方面派生并表现出来的。机构实体的意识是高度抽象化了的存在物,它作为某种评价准则连结着机构实体中的各种客观存在物,如上下级之间、平行机构之间、公职人员在法律规范之外的联系规则。这些抽象的、属于意识状态的联系规则可以说是行政系统内部的道德规范,或称之为行政伦理准则。这些准则的产生不是由法律规范加以规定的,而是由行政权的本质属性、行政权的运转规律、行政权所体现的社会意志所决定的,违反上述三者的行政伦理准则就是变态的伦理准则。机构实体中构成人员的意识因素就是存在于各个行政人员内心的心理因素,它是基于行政人员个人而言的,所反映的是行政人员个人的心理。行政人员个人健康的心理来自于其所行使的行政职权的本质,来自于行政职权运行过程中的内在规定性、来自于行政法制的第二性反映等。如果行政人员的心理意识违背了此三者,或者其心理意识与这三个东西的本质是一种背反关系时,其所产生的心理就是变态的行政心理,本文重点探讨后者。

行政伦理是行政系统内部的一种行为评价准则。这种评价准则是多种多样的,如行政权行使的有限价值准则、行政权行使的服务价值准则、行政权行使的民主价值准则、行政权行使的经济价值准则等。该宏观评价准则越健康、越全面,行政系统中机构与机构之间、人员与人员之间的关系性状也就越好,进而越能促进依法行政的实现。违反正当行政伦理准则的准则就可以说是变态伦理准则,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行政系统中最为普遍、最为明显的变态行政伦理准则有下列方面。

第一,行政权力封闭价值准则。行政权是相对于立法权、司法权而言的一个宏观概念,而行政权力则是一个限定在一定范围或一定管理事态的概念。因此,对行政权力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必须和职权行使联系起来。行政权力一方面是由一定的基础决定的,如马克思讲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诸要素,当然也包括行政权力。另外,社会基础、行政管理所面对的各种事务基础也是行政权力的决定物。另一方面,行政权力在行使时要和各种外在因素发生关系,既有外界因素对行政权力的作用,也有行政权力对外界因素的作用等。可见,对行政权力的评价必须以开放的眼光进行。然而,行政权力封闭的价值准则已成为我国行政权力评价的一个基本伦理准则,依此准则把行政权力的运行和行使封闭在狭隘的行政圈之内。仅以行政系统内部的状况而评价行政权的质量。一个行政机构、一个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权力行使的水平如何,常以行政系统内部的各种微妙关系为评判依据,而脱离经济基础、脱离社会事态。此种评价准则虽然是主观意识范畴之内的,但对行政系统对法律的认同有极大的阻滞作用。

第二,行政权力权变价值准则。行政权力一旦被一国的法律制度确认就具有一种稳定化、连续化、规范化的倾向,正是这种倾向使行政权对行政管理事态的作用始终处于良性运行之中。那么,评价一个行政机关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就应当以是否稳定化、是否连续化、是否规范化为基本准则。我国行政系统对行政权力评价的又一个变态就是以权变的价值准则评价行政权的行使。所谓权变准则就是在对行政权行使状况的评价和认定时以变异取向为转移。权变的价值准则在行政系统中造成了诸多与管理事态格格不入的行政风气。如行政机构体系中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对人负责不对事负责,对政策负责不对法负责等不良行政风气就是此种伦理变态的直接产物。此种伦理价值的选择是行政法制在行政权行使过程中至今还没有得到全面认同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它严重地制约着依法行政的实现。

第三,行政权力超强价值准则。我国行政权从理论上可以分成归属主体和行使主体两个方面。①所谓归属主体就是行政权的所有主体。所谓行使主体,即行政权的实际行使者。毫无疑问,我国行政权力的归属主体是人民,而行政机构体系只是行政权的行使主体而已。其对行政权的行使承担着强烈的社会责任。这一基本理论决定了任何形式的行政权行使都必须以民主观念为导向,以被决定者的身份认识和对待自己手上握有的行政权力。然而,目前我国行政权力行使中对行政权评价的伦理准则发生了变态。人们常以超强的伦理价值准则评价行政权的行使,如一些行政机关或行政公职人员若能在职权行使中突出自己的管理权威、突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突出自己管理手腕的刚性化便会被认为是有效的行政权行使者。此种评价准则的来源与我国封建专制时代经历的时间长、社会影响深刻是有间接关系的。该种价值准则与依法行政的价值准则显然不可能是一致的,它或强或弱的阻碍了依法行政的实现。

第四,行政权力利益价值准则。根据行政权归属主体和行使主体的关系原理,行使主体是归属主体为了获得利益而投入的一个成本。就是说,由于归属主体是一个综合概念,不可能也没必要直接行使行政权,便不得不委任行使主体代其行使行政权,行政权行使主体只不过是行政权归属主体控制和运用的一个工具。还可以说,行政权行使主体是处于仆役状态的,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公职人员当成公仆②一样。以此必然推论出行政机构实体及其构成人员的权力行使始终具有显著的服务性。从行政系统中的伦理准则讲,行政权力服务于管理事态、服务于行政权归属主体应当成为一项基本的行政伦理准则。但是,我国行政系统中,行政权力的服务性价值准则已被利益价值准则所取代。在行政系统中,对于行政机构和公职人员行为的评价常以是否为本部门、本区域、本单位的行政管理争得利益为标准。③在地方保护中、部门保护中、行业保护中作用突出的行政机关或公职人员便可得到较高的行政评价。此种变态对依法行政的阻滞集中反映在否定行政法制统一的基本准则。

二、依法行政主体障碍的行为表现

依法行政主体的伦理准则变态和心理变态都是意识范畴内的变态。除此之外,行政系统的机构实体和公职人员还有行为上的变态,这种行为变态是行政主体依法行政障碍的客观表现。依法行政主体的行为障碍其中一些与意识障碍有密切联系,是意识障碍外化以后形成的,有些行为障碍则与意识障碍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至于这种与意识障碍无关的行为障碍是基于什么原因形成的,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论问题,不是本文的研究范围。笔者认为,依法行政主体阻碍的行为表现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行政机构总体的行为变态。就是从行政机构体系的总体出发其在宏观上的行为表现。二是行政机构系统中的权力行使者的个体行为变态,当然这些行为既可以是单个行政机关的行为,也可以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这些行为都发生在对具体的行政事态的处理上,具有明显的微观性。笔者重点论证前者。

1.行政系统中人格的刻意塑造行为。行政权是一种大规模的权力,现代行政权的行使也只有较大规模的行政机构体系才能够完成。这一事实导致了行政权归属主体在日常行政权的行使中有两个方面的行为表现。一个行为是行政机构体系为完成行政管理事务而向行政权归属主体负责的行为,该行为可以说是行政机构存在的目的,只有这一行为才能证明行政机构体系存在的价值。以此论之,在此一行为范畴之中,行政权行使者只要是合法行为就是应当肯定的、是正当行为。合法与非法是判断此行为有效与否的唯一标准。第二个行为是行政机构体系为组建、完善自身而为的行为。在现代国家行政机构体系中相当一部分行为都属此类。如行政系统为向社会标榜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而为的行为,通过政府组织法和公务员法对行政系统内部的管理行为等等。这一范畴的行为与行政权归属主体所确定的目标并无直接关系,其是否能够给社会、给行政权归属主体带来利益并无一个科学的鉴别标准。就是说,通过合法与非法并不能确定该行为的真正社会意义。或许在第二类行为中,与法律规范不一致的行为能够带来社会效益,而合法行为并不一定必然带来社会效益,因为此行为本身与行政系统目标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事实上,正如英国行政管理学家帕金森讲的,行政系统都善于塑造自身的人格,包括扩大规模、包括巧立招牌、包括让机构层次升格等。④可以说,与行政权归属主体确定的目标相一致的人格塑造行为是正当的人格塑造行为。而脱离上述目标刻意的人格塑造行为则是变态的总体行为。我国行政机构中,刻意地对行政权行使主体塑造人格的行为是非常普遍的,其成了我国行政机构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行政机构的盲目升格、行政系统中机构名称的盲目变更都是具体表现。近年来我国行政机构以8.3%的速度剧增⑤的事实就是例证。此种刻意对人格进行塑造的行为与社会主义法制的总目标,与行政法制中的便民原则、精简原则、效能原则是完全的背反关系。必然阻碍着依法行政的实现。

2.行政机构运行中的纯程序行为。在行政法制体系中,一般包括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两大类。⑥实体规范就是指对实体上的权利义务作出规定的规范,其所涉及的是一些实质性内容,有着具体的物质内容。程序规范是指对有关程序内容作出规定的规范,如行政行为如何履行,履行的环节、方式、具体的途径等。在二者的关系中,实体规范居于优先地位,它是程序运行的决定因素,如果说,程序是形式的话,实体则是本质。依行政法规范的上述类型,行政机构体系内运行行为亦可分为两类,即能够直接实现权利义务等法律中实体内容的行为就可以说是实体性行政行为;与法律中权利义务没有直接关系仅是形式要件上的行政行为就是程序性行政行为。实体行为是程序行为的前提条件,只有以实体行为为依据程序行为才具有意义。脱离实体行为的程序行为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纯程序行为,这种行为就是行政机构运行中的一种行为变态。目前我国行政机构中为程序而程序,追求程序的独立价值的行政行为极为普遍。如高层行政机关的一个行政决策,本可以在短期内,以很短的时间予以执行,迅速作用于行政管理事态。然而,一些行政机关一味追求运行过程的完美化。在某省就曾发生了一个企业立项的简单事情,而前后经过了11个月,申请文件修改了300多万字,耗费纸张251.5公斤,经办人员行程2万公里的事件。⑦行政系统中纯程序行为的出现一是与立法的质量有关,二是与行政系统中机构和人员的素质有关。纯程序行为只注重了法律规则的形式方面,而忘却了法律规则的实质方面,是依法行政的又一障碍。

3.行政调控过程中的负控制行为。行政机构体系以对其之外的客观存在物发生作用为实现自身价值之根本。一方面,行政机构体系要对各种各样的社会事态发生作用,以完成对这些事态的管理。如行政机关管理经济事务的行为、管理文化事务的行为、管理科技事务的行为、管理有关政治事务的行为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行为。另一方面行政机构体系要对与处于相对一方的各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以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行政机构体系的调控有两种情形,即正调控和负调控。正调控指如果各社会参与主体的行为表现与行政权的总体目标价值、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使其得到有效遏制,回归到正常状态。负调控是指社会参与主体的行为表现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是一致的、而与一些行政机构实体的利益和意志不一致时,行政机构实体通过调控使其与自身保持一致的调控行为。不可否认,行政权行使中,行政系统事态与社会事态有着经常的不一致,问题在于当这种不一致发生时,使前者适应、服从后者,还是使后者适应、服从前者。显然,依我国的国家性质,依行政权归属主体和行使主体的关系原理,行政系统意志应当无条件地服从国家意志和社会意志。但是,由于行政机构体系控制着国家行政权力,是调控行为实施的主体。一些行政机关利用此种有利地位使被调控的行为服从于自身的不正当意志、不正当利益。可见,负调控是违背法律原则的调控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必然阻碍着依法行政的实现。

三、依法行政主体障碍克服的对策

(一)障碍克服与行政主体的价值选择

行政机构体系的上述意识与行为变态是对行政系统若干正当价值准则的否定。纠正行政系统意识变态和行为变态的目的就是使行政系统的价值有所回归。甚至可以说,诸种变态之所以会发生亦与长期以来不明确行政系统固有的价值准则有密切联系,即由于人们不认识、不注意行政系统的价值准则,因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就不可能向接近价值准则的方面靠拢。可见,研究依法行政主体障碍克服的对策,必须首先确定行政系统的价值准则,笔者认为,行政系统的这些价值准则主要有下列两个范畴。

1.关于行政系统独立人格的确定问题。依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检察权和审判权。宪法关于国家权力的分类和行使中的分工,是对议行合一政治制度的具体发展,它确认了立法权和其他权力对立法权的从属地位,并认同了其他各种权力的独立价值。如宪法一方面规定其他诸种权力要对行使立法权的人民代表机关负责,另一方面规定了其他机关在行使各自的权力时不受任何组织、个人或其他因素的干涉。其他诸种权力从属于立法权是顺理成章的,是立法权的逻辑发展,立法权被认为是对国家意志的表达,而其他权力则被认为是对表达出来的国家意志的执行。其他权力独自的价值不容否认亦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各有各的本质属性,如果出现一种权力和另一种权力的交叉,那就不可能有效的执行表达出来的国家意志,因为它自身的内容此时就是不确定的。我国行政权力长期以来是在错综复杂的状况下运行的,它在运行过程中已经超越了宪法当初对它内容的界定,变成为一种范围不甚明确、内容不甚确定、方式不甚规范的交叉物。在我国对行政系统进行监督和制约的主体数量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如人民代表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派、政协、监察机关、人民群众、新闻媒介等有10个左右,其中有些机关或组织的监督足以改变行政机关行为的方式,众多的监督如果依客观规律而运行,当然是无可非议的。然而,错综复杂的监督难以协调,各监督主体的自身价值或多或少要渗入行政机构体系中,使行政机构体系的价值发生变异。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都忽视了这一问题,一味的强调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对行政权的制约,使行政权在许多方面成了弹性极大的权力。笔者认为,我国行政权在一定程度上讲,已经没有了立法对其所确定的独立人格。作为行政权的独立人格讲,一是行政权具有独立的质的规定性,是一个区别于他种权力的国家权力,对其不能作任何变通解释。二是行政权除从属立法权外,对任何权力都不具有从属性。三是行政权自身是强而有力的,不受任何组织、个人、机关的干涉,就像人民法院的审判权不受外界因素干涉一样。四是任何其他国家权力都不得以若明若暗的形式渗入行政权内部,使行政权具有此种权力的属性。

2.关于行政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规则确定问题。行政系统的构成因素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就是指行政机构体系的板块方面,包括行政机构大系统的层级构成,如层级的数量、层级之间的联系规则,包括一个行政机构内部各部门的构成,即在一个行政机构内部设立了多少主管部门、服务部门等,也包括行政机关中的人员构成等。软件指在行政系统内部形成的联系人们的意识规则或行政伦理准则。这些软件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之中,以一种无形的力量调适着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的行为。笔者所指的这些软件是一些深层次的连结规则,它是通过行政机构体系中人员的心理认同来实现的,与行政系统中连结人们的法律规则有着明显区别。法律规则属于行政系统中的硬件,它是被国家强力认可并保证实施的。法律规则是公开的、有形的,而连结人们的伦理准则则是隐含的、无形的。对于行政系统中硬件与软件都可以确定一些规则,通过这些规则赋予其一些属性。我们认为,我国行政机构体系中,在硬件与软件的规则选择上出现了错位,把本该属于软件的规则运用于硬件,把本该属于硬件中的东西运用于软件。造成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的变态现象。我国行政机构的硬件不硬表现如:我国行政机构的板块一直处于开放状态之中,而且是进口大于出口的开放系统。行政机构和其他社会阶层在板块上的能量交换是经常的、不断的,其他社会阶层都有进入行政系统的机会和途径,一旦进入行政系统其就获得了一个稳定的职位。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再被行政系统淘汰。行政系统组成人员成为其他社会阶层的现象与其他社会阶层成为系统组成人员的状况相比,前者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远远小于后者,这也可以用来解释我国行政机构每年以8.3%的速度递增的原因。行政机构软件不软的现象也有许多表现。行政系统内部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形成了独立的价值规则,该规则可以叫做行政伦理准则,如行政系统中人们潜意识中的一些服从准则、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准则、权力实用准则等等。行政系统的伦理准则必须经常的和行政系统之外的一些社会公认的准则发生交换关系。社会成员中健康的、进步的伦理准则应当能够很顺利地渗入行政系统中。这就要求行政系统已经形成的伦理准则体系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时接受来自外界的健康准则。然而,在这一软件上,我国行政系统一直是一个封闭系统,它既不容易丢弃自身已经形成的伦理准则,更不容易接纳、吸收社会上先进的伦理准则。硬件不硬所导致的结果是机构人浮于事和臃肿。软件不软所导致的结果是行政系统与管理事态和社会的分离。基于此,要克服依法行政主体障碍,必须重新确定行政机构体系中硬件与软件的规则。即应使行政机构体系板块处于一定状态的封闭之下,至少进口不能大于出口;使行政机构体系中的伦理准则能经常性地和社会上进步的伦理准则发生交换关系。

(二)依法行政主体障碍克服的法制手段

笔者认为,对依法行政主体障碍克服的研究,首先要立足于法律角度,因为法律制度之内的东西比法外的东西来得更直接。其次要立足于对克服手段进行宏观设计,因为所有的具体克服措施都是以手段的宏观设计为前提的。

1.关于层级关系中的连结规则。我国行政机构体系中的伦理变态和心理变态与行政机构内部层级关系中的连结规则的非正当性有关。我国行政机构体系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在此层级结构中需要用双向的连结规则把高层行政机关和低层行政机关连结起来,使高低层行政机关都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然而,我国行政机构体系中的层级连结规则向来是单向式的,即强调上对下的权力,正是通过上对下的命令指示把二者联结在一起。上级的权力是不容置疑的,下级没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仅是上级手中所控制的一个工具。在此种连结规则之下,下级在行政事态、法律规范与上级命令指示的选择上,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后者。其必然阻碍依法行政。因此,我们认为,在强调上对下的命令指示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下对上运行中的独立线路,即在一些细小问题上,上层行政机构必须以下层行政机构所掌握的情况为据,不能超越下级行政机关的权力。简单地讲,我国行政机构体系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相分离的现象必须得到解决。任何一个具有独立职能并与行政管理事态发生关系的机构,都应当是既具有决策职能又具有执行职能,或者反过来说,既具有对行政事务的执行权又具有对事务的决策权。这样就可以使行政法规范的运行减少环节进而减少因无谓传递所造成的误差。该连结规则的改变必然使行政系统内部形成新型的良性关系形态,由原来的独判式指挥命令权变为相互制约的双向权力。

2.关于静态行政法的价值定位。行政法规范可以用不同的标准予以分类,以行政法对行政主体的作用形态为据,可以把行政法分为静态行政法和动态行政法。静态行政法就是从静态上对行政机关组织体系及其公务人员的规定。动态行政法是对上述主体行为的规定。静态行政法的价值就是指静态行政法所要追求的效果和自身的积极作用。静态行政法的价值选择有两种:静态行政法促成程序化的价值;静态行政法促成效率化的价值。我国的静态行政法在价值选择上以前者为根本取向,在行政系统内部强调机构的大而全、小而全,在机构行为中强调程式化、结构化就是例证。在这样的价值选择之下,行政机构体系对社会的消耗、对社会造成的压力往往得不到法律规则之内的重视。以行政组织法为例,其采取的是柔性原则,行政机构则有较强的伸缩性,行政机关编制法也不健全,仅有的一些编制规则亦没有严格的量化标准。而公务员法则弱化了社会技术化。《国家公务员条例》关于公务员权利义务、纪律等的规定中政治性、政策性准则占38%以上,只有20%的准则是有关履行职责的技术准则。我们认为,要克服行政主体依法行政的障碍在行政组织法的价值选择上应选择效率准则。从行政机构体系的总价值看,其应当是国家政权体系为获得较大利益而投入的一个成本。成本最小化是一个毋须证明的经济原理。依此,行政机构体系的规模越小越好。行政组织法必须选择控制行政机构规模的价值准则,行政编制法应尽可能量化,并有权威性的保障手段。公务员法应强化公务员的技术属性。

3.关于动态行政法的规制技术问题。动态行政法的规制技术是指行政法规范对行政机构体系的行为、行政机关的行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的技术。该规制技术手段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行为的质量、关系到行政行为与法律规范关系的合理程度。我国在动态行政法的规制技术上存在误区。表现为:其一,动态行政法的规制侧重点放在微观行为上。行政系统中的行政行为可以分为微观行为和宏观行为,前者指行政系统中单个行政机关的行为和工作人员的个体行为表现,这些行为尽管是直接对相对人产生影响,但它常常是另一类行为即宏观行为的派生行为。后者是指行政机构总体的行为表现。在两类行为中后者对前者具有派生作用。行政法规制的选择侧重点应在宏观行为上,而我国在对行政行为规制的选择上多以规制微观行为为主。其二,动态行政法的规制侧重点放在程序行为上。行政行为具有实体行为和程序行为之分,实体行为是能够设定权利义务、改变权利义务的行为范畴。程序行为则是如何作出实体行为的行为范畴。实体行为是程序行为存在的前提,只有以实体行为为据程序行为才具有意义。而我国在对行政系统行为的规制上重程序规制、轻实体规制。以《行政处罚法》这一关于行政处罚的基本法为例,其中心环节还在于对程序的规制而不是对实体的规制。其三,动态行政法的侧重点放在外显行为上。行政行为有外显行为和隐含行为之分。所谓外显行为就是以一定的形式显露出来,容易判断和鉴别的行为。所谓隐含行为是指具有隐蔽性,其行为外形不甚明显的行为。如行政人员直接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属前者,而间接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则为后者。违反行政规则的行为为前者,违反行政道德准则的行为为后者。我国在对行政行为的规制上,动态行政法多选择对外显行为的规制,而对一些暗含的违法行为则很少有规制,如对行政系统中的权力目的行为、营造私网行为、从属意志行为鲜有规制。我们认为,要克服依法行政的主体障碍,必须在动态行政法的规制技术上发生变化,以规制宏观行为、实体行为、暗含行为为重心,以规制微观行为、程序行为、外显行为为必要补充.

①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60页。参见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效率、程序及其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0页。

法律障碍论文篇2

【关键词】残疾人;无障碍环境

一、无障碍环境的概念

无障碍环境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伤病人、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一般来说,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无障碍环境和信息与交流无障碍环境两部分。物质无障碍环境主要是指无障碍设施建设,其中包括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与设计、建设工程中的配套服务设施等;信息与交流无障碍环境主要是指那些有听力障碍或言语表达困难或视力残疾者能通过公共传媒获得信息,进行交流。

二、我国残疾人无障碍环境的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残疾人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无障碍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为残疾人在康复、享受教育、劳动就业、平等享受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对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区服务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通过法律的保障和规范的推广,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经过这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起步晚、起点低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行,从制度上赋予了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利,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在技术上做出了强制性的规定,真正使得建设无障碍环境落到了实处。

中国残联曾经组织展开“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的创建活动,并确定了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南京、杭州、厦门、广州、西安、苏州、秦皇岛等12个城市为首批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区)创建城市。创建城市在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方面、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方面,居住小区和居住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另外,各创建城市注重开拓创新,建设了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无障碍设施。如南京、苏州的盲人植物园,大连的野生动物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北京西城区银龄中心,青岛市的环海步行道,秦皇岛的市区道路无障碍设施等。但是,由于历史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当前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总体需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相比,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还较为落后,还有较大差距。

三、我国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社会意识欠缺

无障碍环境不会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景观的形成,甚至会导致城市建设造价增加。正因如此,城市各级领导、设计部门、建设部门还没有形成建设无障碍环境的意识,在城市的相关建设中忽略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这种状况在中小城市更为严重。另外一方面,社会大众对于无障碍设施的保护意识非常欠缺,已经建成的无障碍设施经常会被侵占,更严重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侵占了这种特殊设施。

(二)无障碍设施建设缺少体制保障

由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样的设施很多不符合残疾人使用的要求,并没有方便残疾人的生活,反而会给他们带来不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还是没有体制确保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化要求的落实。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其他相关规划设计的审批、工程施工验收的监督检查中,对无障碍设计的监管缺乏力度。对于已建设的且符合规范的无障碍设施存在普遍的被侵占和损坏的情况,有的无障碍设施另作他用或停用现象也比较普遍,管理跟不上就造成了政府花钱做形象却不能真正服务于大众的局面。

(三)无障碍设施设计缺乏系统化

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对于地面、出入口的关注较多,但对于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涉及较少;无障碍设施在城市道路和公共空间覆盖面较广,但是城市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建筑中还十分欠缺。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中也容易忽略细节,比如公交车站的语音系统、过街人行红绿灯的语音系统。目前我国残疾人无障碍环境设施建设分散孤立,不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还没有形成体系。

(四)无障碍科研和教育不足

在加强无障碍设施的研究方面,要深入细致的研究各种类型的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要求。无障碍设施标准规范制定的依据应该包括设施的类型、设施的分布、设施的材质以及设施的尺度等方面。另外在教育工作方面,其主要目的是转变设计观念。而我们国家现有的高等教育对这一领域的课程设计和理念渗透式比较薄弱的,相关专业如城市设计类的课程涉及较少。

(五)无障碍立法不健全

我国至今尚未形成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现有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比较空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虽然规定了很多设计标准和法律责任,但是还显得不那么尽善尽美。因而现有的无障碍立法体系无法满足残疾人的发展需要。

四、国外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经验

(一)美国:让残疾人和健全人平等生活

美国最初在50年代末为了方便残疾军人就业不受限制提出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世界上残疾人事业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到现在经过80多年的演变,美国残疾人事业的重点从最初的以提供福利为主转变为在日常生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为残疾人创造与健全人享有同等机会的条件,为美国残疾人创造真正的无障碍社会。另外,美国认识到,政府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残疾人由依赖别人生活开始向独立生活方面发展,可以在无需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做任何事情。国家和社会有责任预防残疾的发生,有责任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主流,如今这已成为全球共识。如今在美国,由于各类残疾人专用设施十分齐全,残疾人在日常起居和出行方面几乎与健全人无异。

(二)日本:健全的无障碍立法体系和系统化的无障碍设施

从1994年开始,日本就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对建筑等其他设施的设计进行约束,这对无障碍设计的实行具有相当大的推进作用。如,日本的大限府于1993年制定了《无障碍规定(蓝皮书)》。目前已有7个县(相当中国的省)制定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法规,且每五年便会对法律与规范进行调整、不断完善。在2006年,日本通过了关于无障碍设计的法律法规,对建筑与交通的设计进行了硬性规定。这个法规使设计上升至政府层面,使全国的无障碍设计都能够保持统一且较高的水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的无障碍设施非常系统。如东京、横滨等城市在住宅、道路交通、公用设施等方面的无障碍设计,考虑周到、建设也趋于完备。日本福冈市的地铁则以设计良好的视觉引导系统而闻名,无论使用哪种语言,乘客都能通过图形化的信息符号,最快地找到自己要去的方向。这些设计让人人平等地享受信息交流与社会资源,无障碍设计让人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平等与自尊。

(三)台湾:民间组织无障碍协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

台湾注重创造方便于残疾人生活的环境,民间成立了台湾无障碍协会。目前,台湾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它的发展口号是“有爱无碍,平等自在”。台湾无障碍协会在社会上举办过许多富有教育及创意的多元化活动。包括身心障碍广播班、手工艺术班、计算机班、万人路跑、就业博览会、研讨会、障碍者走秀、身心障碍艺术展、无障碍设施检测等。民间组织为政府出决策方案,无障碍工作与法制联系紧密。民间协会帮助政府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办法及政策,参与无障碍检查小组,积极组织全社会大检查工作。协会监督政府执行政策,处罚力度强。

五、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解决措施

(一)树立全新的“无障碍”公众理念

物质环境保障仅仅提供物质上的无障碍,首要目标是要实现残疾人生存、生活的无障碍,但是只有在人文环境上树立全新的“无障碍”公众理念,才能真正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创造价值。人文环境无障碍的实现需要物质无障碍提供支持。当无障碍设施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必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对于无障碍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人文无障碍意识的形成。随着无障碍相关知识得到宣传和普及,爱护无障碍设施便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社会公德,物质环境保障的发展才能得到保证,使残 疾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帮扶与支持。

(二)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物质环境保障所需要的法律体系应该是立体的、多层次的,这些法律规定的制定,应加强对残联及残疾人的开放程度,使残疾人有条件亲身参与到法规的制定,充分反映其生活需要及自身利益。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应统一制定无障碍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并成立专门的物质环境保障机构负责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改造、维护和管理工作;一旦发现设施保护不力,残疾人权益受损等问题,可以依据法规,采取罚款、重新建设、修缮复原等惩罚措施。

(三)建立财政保障机制

无障碍设施作为公共物品,其财政投入主体应为各级政府。政府的财政预算应在进行市区改造、新道路及新公共建筑建设的过程中,都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的配套建设规划及其经费。建设部门内新形成的物质环境保障机构应负责财政预算的测算与控制,并监管财政经费的使用情况;建立稳定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以公共财政投入推动残疾人物质环境保障的发展,从而切实保障残疾人权利。

(四)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法律体系和财政机制的建立仅仅是残疾人物质环境保障的第一步,良好的制度要发挥应有作用,离不开形式完善、内容具体的管理运行机制的确立。一方面,物质环境无障碍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政府在确定责任主体的前提下统一协调,其他各部门密切配合、分工落实,才能形成强大的保障合力。另一方面,残疾人作为使用者群体,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到规划设计、论证评估、监督管理等多个环节,以提高物质环境无障碍建设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五)加强科研建设及人才培养

物质环境保障的实现对专业性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强烈需求。要使无障碍设计得以不断完善,不仅有赖于政府的全力支持,更需要社会加大力度投入到相关领域的教育科研之中。政府应重视无障碍产品研发的重要作用,将其列入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规划并明确无障碍产品的研发生产目标;对参与研发工作的高校、科研机构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另外,还要支持无障碍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通过专业机构对无障碍建设的在岗人员展开系统化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无障碍设施,还要引导有关院校机构的专家学者从事无障碍课题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增加人才储备,为物质环境无障碍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蕴臻.论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与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08(9):34-36.

法律障碍论文篇3

关键词:信息平等,信息无障碍,残疾人群和老年人群,网络易访问性

分类号:G203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平等是信息社会中人人平等的基础之一,所谓信息平等就是人人能够平等地获取、存贮、使用、传送同等意义上的信息。信息平等是信息无障碍的核心话题,信息无障碍运动是推动信息平等、信息交流无障碍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我国信息无障碍运动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推动信息无障碍运动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一、相关概念辨析

1、信息无障碍和信息无障碍运动

(1)信息无障碍:无障碍原本是指物理环境的一种属性,尤其是指建筑产品设计中能够被残疾人无障碍的使用,后来被引入到信息传播中。中国互联网协会曾经给出一个定义: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信息无障碍包括两个主要范畴:一个是电子和信息技术无障碍;另一个是网络无障碍[1]。笔者认为信息无障碍应当从人们信息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即人们在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使用信息、存储信息等对信息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同等意义上的结果(或效果)。

(2)信息无障碍运动:是为了推动和实现信息平等访问、信息无障碍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活动以推动信息无障碍的进步和发展。其目的是实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人人能够获取同等意义上的信息――信息平等,为构建和谐的信息社会而不懈努力。

2、网络易访问性

信息无障碍的概念和网络易访问性的概念是包含关系,即前者包含了后者,后者专指在网络世界中信息传播、交流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障碍的程度。

对于网络的易访问性(Web Accessibility)可以理解为:就是指网络能够被用户访问的难易程度,是网络的一种属性――用户可操作的软件环境;一种能力――能够被用户易访问的程度,而不论用户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中访问,不论用户是否有残疾(如视觉残疾、听觉残疾、肢体残疾和认知残疾等),不论用户使用的什么样的设备配置和浏览(如文本浏览器、屏幕阅读器等)。

3、残疾人群、老年人群

(1)残疾人群:在我国,残疾人(disabilities)是指由于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和心理状态的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活动的能力,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中不利于发挥作用的人。残疾人群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一般的,根据残疾人群缺失的功能来划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和认知残疾等。这些残疾疾病将会从不同感官、功能上影响他们与外界的信息交流[2]。在本文中讨论的残疾人主要是指那些在使用计算机及其设备进行信息获取、交流、传播时存在功能的人。

(2)老年人群:老年人群由于年龄的因素从而导致身心各方面功能的衰退,如视力下降、听力衰退、手臂等肢体运动功能的下降、记忆功能的弱化等。一些国家把老年人群也归为残疾人群之列(如美国人口统计署统计残疾人群数字时包括了老年人群在内)。老年人群在信息获取、交流等处理过程中也会遇到的和残疾人群相同的问题,甚至还更为突出,因为老年人群的信息素养技能往往比年轻人的水平低。

信息无障碍运动的开展是为了促进残疾人群和老年人群能够融入到社会的主流当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尤其是在我国残疾人群和老年人群数字庞大,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约为8000多万[3];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1.34亿,占全国的人口10%左右[4]。

二、信息无障碍运动的意义

1、信息无障碍运动促进了社会公平与信息平等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平等地获取、交流、使用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之一,信息无障碍运动的目的是保障所有人的信息平等的权利,人人都可以从网络上无障碍的获取其想要的信息。信息平等是信息社会的社会公平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信息平等意义上来说,信息无障碍运动促进社会公平。

2、为残疾人参与社会、服务于社会提供新的契机

残疾人群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们与其他群体一样,可以参与社会、为社会而服务。但是由于残疾带来各种不利因素,缺乏应有的教育环境和技能培训,其中很多人仍不能自立,缺乏相应的生活常识、必要的知识储备以及自立于社会的基本技能。而通过构建无障碍的网络环境,可增加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生活技能、增加他们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机会。

3、信息无障碍运动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然

我国已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群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由于年龄的因素,身体各种感官功能都逐渐衰退,因此,他们与外界的交流、他们的丰富经验、怎样贡献他们的余热、怎样获取信息和知识(如养生、保健等),是老龄化社会关注的焦点。信息无障碍给老年人群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一方面,他们通过网络把丰富经验传递给年轻人,并继续发挥他们的余热,实现了知识的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他们可以获得相关信息,诸如政府对老年人的相关政策类、保健类、社区服务的信息,而且还可通过网络与别人进行交流。

4、信息无障碍运动是网络教育、终身学习、全民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基础[5]

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教育手段、个别化学习方式,网络为所有人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手段、虚拟的学习环境。网络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学习任何内容。实现网络教育宗旨的基本前提是网络无障碍,网络无障碍是信息无障碍运动中的重点内容。

终身学习、全民教育、学习型社会是上个世纪兴起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终身学习和全民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基础,在信息社会中,由于学习和教育不能完全在学校教育中完成,所以无障碍网络环境又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终身学习和全民教育的平台。

5、信息无障碍是企业获得新的增长点的机会

信息无障碍不仅惠及网络用户,而且也惠及许多企业,特别是以网络为营运平台的企业或者是通过网络宣传和做广告的企业,因为无障碍的网络环境将使网络的受众最大化,包括残疾人群、老年人群、使用各种网络设备上网的人群等,这样使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或使用,扩大了他们产品面向的对象和服务的群体,也即增加他们的利润空间。

6、信息无障碍环境构建的受惠者是所有人,也是构建和谐的信息社会的关键

信息无障碍环境的构建不仅是针对残疾人群和老年人群而设计,同时对于普通人群以及使用非主流设备也有一定的意义,应该看到,每个人的身心状况、各方面的能力在其一生中不断变化的,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残疾之时;每一个人都有暮年之时;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暂时失去身体部分感官功能之时,而且可能在不同的时期遇到的障碍也不尽相同。因此无障碍网络环境的构建受惠者是所有人。

三、我国信息无障碍研究进程及现状

1、我国信息无障碍发展进程

(1)物理环境的无障碍运动:信息无障碍运动是从物理世界无障碍运动逐渐发展而来,无障碍的物理环境的核心就是各类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对每个人的关怀和服务。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建筑设计中还并没有真正融入无障碍理念。1989年,由我国建设部、民政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公布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宣告实施。该规范是针对下肢残疾者和视力残疾者的需要而制订的,从而为建筑环境无障碍设计提供了相应的依据,为我国残障人士构建无障碍的物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999年,由建设部、民政部制订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正式颁布实施,在第103条中明确指出: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为老年人使用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具备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可兼为老年人使用[6]。

(2)虚拟世界的无障碍发展进程: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已经和网络息息相关,一些人群不但在物理世界中遇到各种障碍,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交流、传播和应用中也遇到了各种障碍,所以人们渐渐地把“无障碍运动”引入到人们信息获取、存储、应用等信息传播领域,把无障碍运动从现实世界拓展至虚拟世界。

我国的信息无障碍研究的起步与国外相比是滞后的,而且物理世界的无障碍和虚拟世界的无障碍同时并存,这为我国解决无障碍问题时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近几年我国相关部门、机构、团体和一些专家逐渐意识到信息无障碍的研究的重要性,积极地行动起来,推动我国信息无障碍运动和研究的深入。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在2004年首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中指出:“在信息时代,网络社会中,不具有信息文化和技术的残疾人就将陷入困境。……。因此,利用网络等高新技术来推进残疾人信息交流的无障碍,将会给广大残疾人带来历史性的变化,……,提高残疾人在全新的经济形态中的生存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借助高科技的手段,真正融入到社会的主流生活中去。”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的任铁民在第三届信息无障碍论坛中指出:信息无障碍是残障人士、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的基本发展权……,信息无障碍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国于2003年和2005年分别参加了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和世界其他国家一道探讨如何消除数字鸿沟以及提高弱势群体信息访问的能力。以下是我国信息无障碍发展进程中的大事记表。

2、研究现状及不足

(1)信息无障碍的研究及其运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大和发展。目前,虽然信息无障碍运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还并没有引起整个社会足够的重视。而且现有的网络环境排斥了一部分群体(如残疾人群和老年人群等),而这部分群体完全可以被网络环境所惠及,见下图1:

(2)信息无障碍的研究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脱节,而且偏向于应用层次。理论研究的不足是因为人们认识上欠缺所导致,因此有必要构建信息无障碍环境的理论体系,以指导和支撑构建信息无障碍环境的相关实践。信息无障碍环境的构建主要涉及到构建信息无障碍环境的基础、信息无障碍的法律与标准、推动信息无障碍发展的动力源泉三个方面,见下图2:

(3)信息无障碍的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在各个层次的研究各自为政,理论层次、实践层次、标准和法律层次等各方面的研究比较松散,没有形成合力,有待于进一步的整合。

四、推进我国信息无障碍运动的实践策略

1、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决定了人们的行动方向。通过各种渠道去宣传无障碍网络环境的法律、政策、标准以及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性等,以影响并能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使社会各界认识到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营造更加融洽的社会氛围,使信息无障碍深入人心。

2、改变网络设计者、开发者的设计理念

作为网络环境的设计者、开发者,他们的设计理念决定了他们在网络环境的构建目标,从而决定了网络的服务对象――最终用户群体。在实践中,大多数网站设计者、开发者有意或无意地把网络的服务对象定位在身心正常、拥有一定计算机技能的人群。因此,要更新设计理念,遵循通用设计理念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3、法律的健全和完善

我国相关法律制定时间较早,已经不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节奏,有待于完善之。因此,有必要把无障碍网络环境的构建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做到有法可依,而且有法必依。国外的相关法律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美国的Section508、英国的特殊教育需求和残疾人法案等。

4、制定信息无障碍标准

有了标准,才能判断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同样地,信息无障碍环境应该有个标准去判断、评价。信息无障碍标准应该是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个方面国际上有很多相关标准,如W3C/WAI的WCAG1.0、IMS AccessForAll规范等,也可以作为我们制定标准时作为参考依据。有了标准,网络服务的供应商以及运营商就能够自觉地按照标准去开发相关产品和服务。有了标准,无障碍网络环境的建设才有保障。

5、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的约束

一般地,国外信息无障碍法律也只约束政府网站、教育网站、公共网站等,对个人网站、企业网站并没有约束力。对于我国如何实现整体信息无障碍,不但要求政府网站、教育网站、公共网站满足无障碍的要求,而且还需要企业、个人等网站也能够满足信息无障碍的要求。因此,要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的宣传,使得所有网站自觉遵守无障碍网络环境构建的标准。

6、企业的责任与动力

作为以信息产品或提供信息服务的相关企业有责任为实现信息与网络环境无障碍而努力。他们的努力将体现在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当中。这种努力并不是额外的负担和累赘,因为既为他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会同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也将是企业为构建无障碍网络环境做出奉献的动力和回报。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无障碍的研究的不断深入、信息无障碍运动的不断的推进、我国相关法律的完善、信息无障碍的标准的出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新,未来的信息社会将会形成一个信息无障碍的社会环境。当然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参与,正如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指出的那样[7]:

我们应当不懈努力,为普天之下的所有人,特别是残疾人,推广普遍、无所不在、公平和价格可承受的信息通信技术接入,包括通用的设计和辅助技术,确保这些技术带来的实惠能够在各个社会之间及其内部得到更为公平的分配,并使数字鸿沟得到弥合,从而为全体人民创造数字机遇,并从信息通信技术促发展生成的潜力中受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协会. 缩小数字鸿沟 共享信息文明――第二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即将召开.[EB/OL]. 省略/show.asp?id=872, 2005-11-4访问

[2] [3]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事业年鉴1949-1993[EB/OL]. 省略.cn/nj/b6a013/ 2005-4-15

[4] 新华网.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五大特点[EB/OL].

news.省略/newscenter/2003-10/25/content_1142730.htm. 2005-4-8

[5] 张家年,朱晓菊,程君青. 教育技术应用和研究的盲区――残疾人群的教育[J]. 现代教育技术,2006(4):13-15

法律障碍论文篇4

[关键词]信息平等 电子政务网站 无障碍 残疾人群 WCAG

[分类号]G203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对象逐渐从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为中心转变为服务社会公众为中心,电子政务网站的功能从单纯的信息转变为综合服务的集成平台。电子政务网站已经成为公民访问、获取政府各种信息和服务的重要载体。虽然政府通过电子政务把许多信息和服务移植到网络上,并为公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前所未有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些便利和机会能够自动地为所有人平等访问和获取。特别是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群、老年人群、信息技能偏低的人群等,在访问、获取信息和服务仍存在着不同的障碍,这应该引起电子政务的设计者、开发者和决策者的关注。

1 信息平等与残障人群以及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的意义

1.1 信息平等和残障人群

网络环境中的残障用户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是视觉残疾者,如失明、弱视、色盲者等有可能对某些网页视觉信息难以辨别;其次是听觉残疾者,如失聪、弱听等,他们难以感知网页中各种音频信息;再次是手臂残疾者,他们由于残疾而无法正常完成网站中各种交互;最后是认知残疾者,如脑瘫患者、记忆力差者和智力较常人相比较为低下的人,他们在对网站的导航记忆、链按的选择以及访问网站的效率上与常人相比均处于劣势。

信息平等是信息公平的基础,是人类平等理想在信息活动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表现,是指信息主体之间在信息活动中所处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分配尺度平等的状态。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权利平等、信息机会平等和信息分配尺度平等。因此,首先网站设计者和开发者必须秉持信息平等的理念,把残障人群置于用户对象群体中考虑;其次在网站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保障所有用户的信息机会平等(包括残障人群);最后在网站的和运行过程中,应当注意信息分配尺度的平等,即对所有需求者一视同仁,而不采取强行的区别或歧视性对待。

1.2 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的意义

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是指不论用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如何,也不论用户使用的什么样的硬件设备和浏览软件,要求其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和服务能够被所有人平等访问。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是保障公民对电子政务信息和服务平等访问的基石:①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是信息无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无障碍是残障人士、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的基本发展权。在我国残障人群和老龄人群等弱势群体非常庞大,因此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的建设是电子政务为所有的公众平等访问的有力保证,也是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是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电子政务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我国在最新修改《残疾人保障法》中已明确纳入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条款,它将对电子政务网站将具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在建设标准上,我国已经制定了《电子政务标准》。③电子政务无障碍是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有人把网站无障碍的问题称之为二次数字鸿沟,即由于用户身心、语言、技能、设备等原因导致信息占有量上不对称。因此,提高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水平将缩小数字鸿沟。④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是信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一。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创建和使用过程中也应承载和谐的理念,保障信息平等访问是信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的建设,是对人们信息访问权的一种保障,并能促进信息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现状及调查

2.1 我国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的发展

在我国,2004年以前的网站无障碍建设基本上处于边缘化状态,这其中也包括电子政务网站。2004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信息无障碍论坛”,至今已经连续召开了四届。从历届论坛的主题来看,主要目的是让所有人都能够同样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成果,并提出了信息访问权是每个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信息无障碍属于数字鸿沟的范畴等概念。

2006年我国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这份战略规划中“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惠及全民,创造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2.2 我国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的调查和分析

2.2.1 调查和检测对象、检测工具、检测依据和检测时间

・调查和检测对象。为了获得我国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现状,笔者对我国省级电子政务网站首页的无障碍状况进行了检测。选择省级电子政务网站的根据是:①省级电子政务网站的建设和发展比较成熟;②省级电子政务网站处于中央和地方的中层,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其无障碍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功能的发挥。在测试对象上,选择电子政务网站的首页作为检测对象。因为公众对电子政务网站的访问,一般从首页开始进入的。在网站的开发过程中,首页的设计往往给予特别的关注,因此首页的无障碍状况最能代表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水平。

・无障碍检测工具和检测依据。在网站无障碍检测工具上,采用CAST开发的Bobby3.2单机版。Bobby软件的检测依据是万维网联盟开发的《网页内容无障碍规范》。该规范共分为十四条规范,65项检测点。并把网站无障碍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三个优先权等级,每个优先权等级涵盖了一定范围的技术要求:①优先权等级1:Web内容开发者必须满足该检测点。该检测点是使得部分人或团体能访问web文档的最基本要求。②优先权等级2:Web内容开发者应该满足该检测点。否则部分人或团体将对访问文档中的信息感到困难。达到该检测点可以扫清相当数量访问web文档的障碍。③优先权等级3:Web内容开发者可以采纳该检测点的要求。满足该检测点可以提高web文档无障碍。

・检测时间安排。为了更具有可比性,笔者于2008年3月22日至23日两天检测,在我国除了台湾省没有作检测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网站在检测中程序出错之外,其余32个省级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数据采集有效。

2.2.2主要结果和分析

・主要结果如表1所示:

在32个电子政务网站的有效检测数据中,只有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通过了Bobby的自动检测,并分别达到了WCAGI.10规定的无障碍第一优先权等级(P1)和达到了第二优先权等级(P2)。其余大陆地区30个省级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均未通过WCAG中的第一优先权等级(P1),而能够达到第二优先权等级(P2)和第三优先权等级(P3)也即为0。

总体达到第一优先权等级(P1)以上的占6%。应当指出的是:优先权等级是层层递进的,只有达到第一优先权等级,才能更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第二优先权等级。

Bobby检测分为两个部分:①自动检测,在不同优先权等级上都有自动检测的项目,例如在未通过第一优先权等级的自动检测中,平均有2.75个错误类别,这里是指错误类别,而不是错误实例,因为每个错误类别可能产生错误的实例多达几十个,如某省政府网站首页中违反WCAG规范中“给所有图片需要加上替代文字说明”的错误达41处之多,这些错误将给不能显示图片的浏览器用户以及使用屏幕阅读软件的用户带来较大的麻烦,这也是大多数政府网站未能通过柃测的主要原因之一。②人工检查,在Bobby的检测报告中提供可能存在的无障碍错误类别和地方,需人工作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无障碍,如P2人工检查如某政府网站无障碍检测中,平均每个首页有19个类别需要人工检查,而每个类别同样有可能包含很多错误实例。如Bobby对某个网页给出可能违反WCAG规范中的“图形替代文字陈述不够清晰时,提供更多的文字描述(如使用Longdesc属性)”检测点的问题有73处。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软件自动检测和人工检测结果中发现,政府网站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集中在表2前儿项中。如网页中图片没有添加alt文本,以说明其主要内容,网页文件过大,除了少数几个网站外,其余网站首页文件过大,给用户带来较长的时间下载等待;一些网页中嵌入的applet程序,而没有给出相应的说明,或者替代方式浏览,等等。

3 提升我国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水平的策略

3.1 电子政务服务的观念转变、相关法律完善的策略

3.1.1 转变观念,改变服务 理念有人指出,中国电子政务的第一界面和外部表征――门户网站的结构设计多以传统政府职能为主,以“政府机构”为中心,距离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作为电子政务的载体,电子政务网站的设计、开发和运营过程中的设计者、开发者和运营者必须转变观念,即电子政务网站的服务群体不仅是各级行政人员,而且还包括社会各类群体,不仅是身心正常的用户群,而且还包括身心残障的用户群;不仅是计算机技能娴熟的群体,而且还包括计算机技能较差的群体,不仅是使用主流网络设备和程序的群体,而且还包括使用非主流设备和程序的群体,如手机、PDA,Lynx浏览器、语音阅读浏览器等。因此,电子政务网站的设计和开发必须以人为本,遵循通用设计的原则,转变设计理念,改变服务的方向,面向所有的用户群体,满足全体公众的访问需求。

3.1.2 完善并执行相关法律 电子政务网站的建设是一项公共设施,在其行为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从世界范围看,主要发达国家在规范和促进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法律比较成熟,如英国的《电子通信法》、新加坡的《信息安全指南》、美国形成的以《电子政府法》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在相应的立法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没有针对胜的立法,只是出台了与规范电子政务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如《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服务管理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等。

在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约束的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上,我国与国外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美国《康复法案》的508条款、英国的《特殊教育需求和残疾人法》、澳大利亚的《反歧视残疾人法案》等均明确指出政府等公共网站必须达到相应无障碍等级的要求。而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已修订完成,从而为提高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水平提供法律基础。

3.2 完善电子政务网站开发技术和遵循相关标准

3.2.1 网站开发技术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多样性、移动性和异构性,给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电子政务网站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对无障碍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障。在网站开发技术上如何保证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对于用户来说主要是访问电子政务网站各个页面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因此,遵循《网站内容无障碍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技术要求和检查表,就能够从技术上保证网站无障碍达到相应水平。每个技术规范中还有若干条技术要求。

3.2.2 制定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 在2005年突尼斯召开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各国政府作出承诺:“基于开放标准开发并实施电子政务应用,以便促进各级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并加强其互操作性,从而方便政府信息和服务的获取,并为建设无处不在、无时不通及以任何设备连接任何人的ICT网络和开发相关业务做出贡献”。电子政务的应用是建立在技术(电子)的基础上的应用(政务),只有遵循电子政务标准开发的电子政务网站,其无障碍才能得到保证。

我国于2001年底成立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这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我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包括6个部分: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和管理标准。目前已经完成其中的部分标准或标准草案的制定工作,其余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些标准的制订将为规范和促进电子政务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但是这些标准只是从电子政务建设流程来规范数据的格式、资源类型、应用与服务、安全与管理等方面符合相应的要求,而没有专门针对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的标准,一些发达国家根据相应的法律制定了无障碍标准以约束电子政务网站开发,如美国根据508条款制定了《电子和信息技术无障碍标准》。因此,应根据《中国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制定信息无障碍(无障碍)标准,为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提供相应的建设标准,这同时也将为对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评价提供相应的评价依据。

3.2.3 提高用户计算机技能、提升和普及辅助科技手段的应用水平 电子政务网站无障碍问题是电子政务网站开发和用户访问的矛盾统一体,虽然从网站开发方面解决了信息和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无障碍问题,但是由于用户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差异性很大。也即是说可能由于用户差异性从而导致公众在访问电子政务网站过程中得到的信息量和服务效率也不尽相同。因此,努力改善公众信息素养水平,特别是残障人群和老年人群信息素养的提高尤为重要。另外,残障人群访问网站大多借助于辅助科技手段,如盲人使用IBM的Homepage阅读软件,我国的阳光读屏软件也是一款比较优秀的盲人上网软件。因此,在网站开发技术不断更新的情况下,辅助科技手段必须能够同步其发展,不断开发和更新辅助科技手段,强化与网络技术的同步性、兼容性,从而减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障碍。

法律障碍论文篇5

关键词:信息无障碍 信息平等 产品 技术

据最新统计,我国残疾人的数量已经达到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 34%,相对于全世界5亿多残疾人来说, 这个数字是极为庞大的,这也给中国残疾人的各项事业带来了诸多问题与挑战。近些年来,信息平等成为了信息无障碍的核心话题,社会各界都在不同场合、不同层面来关注和推动信息无障碍化工程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定为“信息无障碍(E-accessibility)”;2007年12月第四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重庆成为了我国首个信息无障碍试点城市;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首次采用了三维手语播报系统,使我国一千多万听力残障人士有机会同步观看不同赛事。然而,残疾人群在信息交流、运用和传播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障碍,我国大部分信息技术、网络环境对残疾人群来说仍然是排斥性的,残疾人群体自身对于信息无障碍工程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上存在相当差异。本文将通过对信息无障碍化产品和相关技术的调查,客观分析残障人士在信息产品使用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为全社会尽快推进信息无障碍工程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一、信息无障碍的概念

信息无障碍(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是指“所有人、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信息无障碍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电子和信息技术无障碍,即相关软硬件的无障碍设计以及辅助产品和技术;第二方面是内容无障碍,即信息内容如网页内容的无障碍;第三方面是服务无障碍,即信息服务中,如电信服务,坚持把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考虑在内,提供为这些特定人群设计的个性化服务;最后一方面是物理设施的无障碍,即公益性信息服务业的非信息技术设施可以供弱势群体使用。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信息和通信技术及产品主要面向健全人群,而对于在视力、听力、言语等方面的残疾人群,由于自身和外界环境的障碍不能平等地享用信息资源,在获取和运用信息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难以获得平等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与正常人群的数字鸿沟间距进一度扩大。

二、信息无障碍相关产品和技术调查

本文从视觉残障、听力残障、语言残障、行为残障、认知残障这五个方面对信息化产品和辅助技术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视觉残障方面的信息无障碍产品

盲用智能阅读器:一款智能阅读设备,加入了人工智能模块和智能按键功能,用以识别各类纸制印刷文字。使用时候把报纸、书籍等阅读材料放进去,可以通过普通话发音读出来。

网页阅读器:一款网络浏览工具,它借助语音帮助盲人和弱视人士浏览互联网,可以朗读网页上的内容,具有改变网页字体、字号、颜色等特殊功能。

(2)听力残障方面的信息无障碍产品

手语播报系统: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首次使用,通过三维模拟动画作出的手语,聋人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网上信息,观看“手语奥运”。

听力评估系统:是为听力障碍的人进行听力测试,使他们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听力损失情况,方便进行听力障碍的治疗或康复训练。

(3)语言及行为残障方面的信息无障碍产品

无障碍汽车升降椅:通过在座位上附加电动转动升降装置,使座椅能够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转动。这款产品无需对车辆的其他部件进行改造,在服务残疾人的同时并不妨碍其他使用者。

智力评估及康复训练系统:一款针对智力障碍儿童认知、运动、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软件,还能根据结果制定出康复训练教程,可作为评估者、康复训练师的诊断依据和参考。

(4)认知及其他残障方面的信息无障碍产品

特殊人群综合监护系统:运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对特殊人群实施高科技监护服务解决方案。通过使用终端定位器,让监护人实时了解被监护人的位置和行动路线。

(5)信息无障碍辅助技术

视觉辅助技术:屏幕放大技术、屏幕阅读技术等

听觉辅助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等

触觉辅助技术:盲文显示技术、盲文打印技术等

肢体辅助技术:键盘增强技术、屏幕键盘技术、替换输入技术等

通用辅助技术:生物识别技术

三、推进信息无障碍工程建设的对策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发现,虽然我国具备了较好的信息化基础,但是和国外发展现状相比,信息无障碍化建设的规模和程度依然有很大差距,信息化产品的种类较少、技术含量较低,信息无障碍化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要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丰富信息化产品,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结合以上调研本文从宏观层面对我国信息无障碍工程发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法律法规的制订

法制化建设是当今各国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共同经验,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都通过立法保障特殊人群的信息无障碍权利,在推动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方面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因此,有必要把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构建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做到有法可依,而且有法必依,成为促进信息无障碍建设最坚强有力的后盾支持,保障特殊人群在无障碍网络使用方面的诉求。

(2)政策驱动

打造和谐社会,更新和改造全社会对信息无障碍的意识。

大力提倡、支持相关无障碍技术研发,在资金、人员、物资、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

积极促成国际间无障碍产品交流,开放我国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实现互利双赢。

(3)技术标准的规范

技术标准是法律规定在技术层面的具体化,为法律的实施和判定提供依据。只有尽快出台“信息无障碍标准”,才能判断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信息无障碍建设才有保障。

(4)示范激励

选择一些在信息无障碍设计和应用方面表现优异项目进行示范,树立榜样,用直观的效果证明残疾人信息无障碍设计的的价值和正确方法。同时通过技术认证、社会嘉奖等激励手段,对在信息无障碍建设方面取得成效的残疾人信息资源建设主体给予肯定,形成以“无障碍”为荣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何川. 国内信息无障碍的现状及展望. 现代电信科技, 2007(3)4-8

[2] 张玉琢. 通过重大科研项目牵引推进民政科技.中国社会报, 2007.03.12.

[3] 新需要网站. /.

法律障碍论文篇6

关键词:依法治国;观念障碍;公民意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几代中国人尤其是当代中国人的美好愿望和追求,但在思想观念上,相当数量的中国人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观念障碍,影响和制约着依法治国的进程。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要观念障碍

(一)情大于法的观念障碍

“人情大于法律”的观念在广大群众中还很有市场,关系和背景往往成了很主要的竞争优势。老领导之情、亲戚之情、朋友之情、同学之情……以人情干预法律,说到底还是一种权力的异化。很多人对这种情况说起来深恶痛绝,但涉法之事临头时,往往也一样先去疏通人情。

(二)权高于法的观念障碍

现实生活中,“刑不上大夫”、“民不告官”、“官官相卫”等残余思想不同程度的禁锢着人们的法律意识,长期的强调行政机关的权力,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认权不认法,认服从不认监督的思维模式。

(三)置身事外的观念障碍

不少群众现代公民意识的缺乏,导致他们对法律问题避而远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部分群众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理念,和自身直接利益不相干的涉法事项,不够关心,更缺少主动参与。

(四)迷信西方的观念障碍

有的人谈起西方法治就滔滔不绝,说起我国的法治问题则是满腹牢骚,看不到我们取得的进步和未来发展愿景,给出的药方都是不切合中国实际的。

(五)崇尚人治的观念障碍

一些人把解决当前中国法治问题的途径寄希望于举荐贤能,产生统治精英上,通过人治实现社会治理,对推进依法治国持异议,认为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出现以上五个方面的观念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封建思想的残余影响仍然存在。二是传统文化中情感因素的负面影响。三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比较短。四是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不够。五是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还有差距。

二、提高军队院校法治教育针对性的思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观念障碍在军校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存在。军队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将长期部队服役,而且多数还要走向社会,成为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组成,其法治素养对整个社会发展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部队发展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军队院校必须抓住这个培养军队精英人才的主阵地,搞好军校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使他们信仰法治、养成法治思维,成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军队的重要力量支撑。

(一)加强法律课程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法治课堂在普法中的主渠道作用

当前军队院校开设的涉法课程,总部要求只有《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一门,其中关于法律的内容要求,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一些院校采取开设选修课的途径进行强化,仍然与培养具有成熟法治思维大学生的要求不相适应。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研究形成配套完善的教材体系。在完善法律基础课内容体系的基础上,要明白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强化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在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增强实效性。可开设法治案例解析课,选择那些既有利于军校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又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案例。要注重法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性,围绕培养法治思维,结合军校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相关教学。要改革法治教育方式和方法,开展法律大讨论等各种教学实践,将法治教育渗透在富有吸引力的内容和环节之中,激发军校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法治教育内容深入人心,使军校大学生在学法、知法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评价能力,以法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守法习惯。

(二)营造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形成学法、用法的法治思维习惯

要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会让军校大学生从入校那刻开始就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从而自觉或小自觉地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和崇尚法律,法治意识也会随之不断提升。军队院校要强化依法治军、依法治校意识,使军校大学生感受到法治的威严。要通过对部队、军队院校以及社会热点涉法问题的研讨,形成浓厚氛围,在军队院校内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思维习惯。同时,要改进法治教学的方法并且构建有效的实践环节,让军校大学生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法治的魅力,以此来培养军校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注重中外法治历史的比较研究和教育,增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信心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国外法治建设的研究的深入和系统,我们逐渐发现,西方国家宣扬的法治并不完美,存在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而且这些矛盾和问题根深蒂固,难以短期解决,一些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对这些方面,我们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造成少数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法治,缺乏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信心。为此,我们应加强对中外法治建设的比较研究和教育,使军校大学生能够认清西方法治的真面目,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法治系统,必须结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法治建设。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贯穿对国情民情的教育,使军校大学生认清社会主义法治取得进步,产生的现实土壤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信心。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给大学生法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背离法治精神的不当言辞,充斥着对涉法事件添油加醋不负责任的造谣生事,充斥着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肆意攻击,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负面影响和冲击非常严重。同时,网络的便捷性也为开展法治教育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军队院校应当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法治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可以采取文字、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融合法条、案例进行法治教育,提高吸引力;可以建立专业化平台,建设网上专家队伍解决对法治建设方面的疑惑;可以完善谣言破除机制,澄清事实真相,让军校大学生看到法治的力量,等等。对社会上确实存在的法治弊端和问题,要辩证看待,即看到问题不足,也看到希望,通过媒体平台负责任地进行思想引领,防止看法偏激。通过灵活多样的媒体形式,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坚定对法治的信仰。

作者简介:

贾义春,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初级指挥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讲师。

法律障碍论文篇7

法律与规范联手毂促无障碍设计的推进与发展

联合国对于老龄社会的认定方法为:当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的时候,被称为老龄化社会,如果这个比例再翻一番,超过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从联合国的标准来看,日本早在1970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无障碍设计就已经成为日本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桥仪平教授,日本东洋大学人间环境研究所专门从事无障碍设计研究的专家,介绍说日本的无障碍设计在一开始也走了很多弯路。但从1994年开始,日本就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对建筑等其他设施的设计进行约束。这对无障碍设计的实行具有相当大的推进作用。如,日本的大限府于1993年制定了《无障碍规定(蓝皮书)》,它是日本全国最早制定的一个地区。目前已有7个县(相当中国的省)制定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法规,且每五年便会对法律与规范进行调整、不断完善。在2006年,日本通过了关于无障碍设计的法律法规,对建筑与交通的设计进行了硬性规定。高桥教授也参与了交通法规的制定。这个法规使设计上升至政府层面,使全国的无障碍设计都能够保持统一且较高的水准。

无障碍设计的规范,离不开日本市民的参与。据高桥教授介绍,自1971年开始,一些高龄人士与残障人士自发地组织并参与到关于无障碍设计的研讨会等活动中去。他们每月都会召开会议,并将来自多方的关于无障碍设施使用的感受及意见反馈给设计者。高桥教授本人也从1974年开始,每个月都会参加这样的集会活动与会议。他坦言,这对于设计工作具有相当实际的作用,通过这些来自实际的亲身体会,设计师可以在施工前进行调整,以减少因考虑不周全所带来的设计失误,避免因设计再造带来的资源浪费。因此,在日本,高龄人士与残障人士参与社会的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这要归功于好设计的广泛应用以及市民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而相关的研究机构与社会组织也是推动日本无障碍设计发展的重要力量。日本福祉无障碍和通用设计学会便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它是集中考虑人居、环境、交通、生活等各方面,并且集合了法律、社会福祉、工学等其他领域,以各种各样无障碍和通用设计的研究和开发为目标而成立的学会。

无障碍设施系统化与人文关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的无障碍设施非常系统。如东京、横滨等城市在住宅、道路交通、公用设施等方面的无障碍设计,考虑周到、建设也趋于完备。例如所有路口全部坡化:主要路段人行横道口都装有盲人过街音响指示器:公用设施内轮椅可以通达所有地方等。如,名为“心之都”的城市街道具备了相当完备的无障碍设施;道路与商业设施有着易于辨别的指示系统:各道口、电梯除盲文指示外,还设有语音提示。日本福冈市的地铁则以设计良好的视觉引导系统而闻名,无论使用哪种语言,乘客都能通过图形化的信息符号,最快地找到自己要去的方向。这些设计让人人平等地享受信息交流与社会资源。可以说,无障碍设计让人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平等与自尊。

高桥教授介绍,这些传统的无障碍设计在十几年前大多以个体为设计对象。近十年来,目本的无障碍设计已经可以从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考虑。以北海道、名古屋的机场为例,在早先时候,无障碍设计着重以机场本身进行设计,从指示牌、坡道到盥洗室等细节进行一一建造,而现在设计师们会将机场作为中心,考虑它与周边建筑,公共设施之间的关系,让所有人都能够顺利地从机场到其他地方,实现全程无障碍。

关于无障碍设计的法规尽管已经建立,但是如何将约定俗成的“约束”在实际的设计当中做到人性化、差异化且与生态、自然相适应,这并不容易。尽管无障碍设计首先要从功能与实用出发,但是对于使用者心理感受的考虑也非常重要。如一些无障碍设施,对于有需要的残疾人来说可能不愿意去使用,因为在潜意识里,他们不愿意成为被区别对待的对象,而正常人也同样不愿意去使用,因为同样有被误解的可能性。这样的设计形同虚设。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采用更加环保的材料与设计方法都是未来无障碍设计必须考虑的内容。

从无障碍设计到通用设计

法律障碍论文篇8

关键词:先天失歌症; 分辨及记忆; 旋律轮廓; 音高阈限

中图分类号:B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263-02

先天失歌症(congenital amusia,下文简称失歌症)是一种对音乐音高加工的障碍,俗称五音不全。其具体表现为不能够辨别两个音之间的差异,不能够识别熟悉的旋律,而且唱歌走调,无法准确掌握音乐节奏。而这类人群在音乐加工方面的缺陷,既不能归因为智力的问题,也与是否学习音乐无关。

在西方,失歌症的发生率约为4% ~ 5%。在中国,失歌症的发生率约为3.4%。失歌症者无法辨认音高之间的细微差异,唱歌走调。这种缺陷既不归因于脑损伤、听力丧失、认知或社会情感的错乱,也不缘于缺少与音乐的接触(比如音乐训练、音乐听赏活动等)。据报道,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美国前总统罗斯福都是先天失歌症者。

失歌症者对音乐应高加工的缺陷既存在行为方面的证据,也存在神经方面的证据。本文将重点关注失歌症者在音乐加工方面的行为证据。

一、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的分辨

失歌症者对某些听觉刺激(如环境声音)的知觉能力是正常的,对歌词的记忆也没有缺陷。但是,他们在音乐的识别及记忆方面表现出严重的缺陷。

在Peretz等是个案研究中,Monica是一个听力、言语、智力均正常,但是音乐加工存在障碍的失歌症者。结果发现,Monica既不能区分旋律中的音乐轮廓及音程,也不能感知小于一个全音的音高距离。该结果表明失歌症者对细微音高差异的分辨存在障碍。

Hyde等进一步研究了失歌症者的细微音高分辨能力,验证了失歌症者对细微音高差异分辨的缺陷。研究者发现,失歌症者只能区分两个半音以上的音高变化,而对低于这个距离的音高变化存在知觉困难。

如果声调语言背景能够促进音乐音高的加工,那么,以声调语言为母语的失歌症者可能不存在音高加工障碍。但是,Jiang, Hamm, Lim, Kirk和Yang的研究否定了这一假设。在Jiang等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与非声调语言背景的失歌症者相似,具有声调语言背景的失歌症者对音高的分辨也存在障碍。同时,即便音高得到重复强调,这种分辨亦然存在。

事实上,失歌症者音高阈限的研究也验证这一点。Foxton, Dean, Gee, Peretz和 Griffiths对失歌症者的音高知觉阈限进行了测量。研究者向10名失歌症者及对照组呈现两对单音,这两对单音中,有一对两个音完全相同,另一对不同。被试的任务是判断这两对音中哪一对相同,哪一对不同。结果发现,失歌症者的音高辨别阈限显著高于对照组,他们无法辨别一个半音的音高差异。

Tillmann, Schulze和Foxton等进一步测试了失歌症者的音高阈限。实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的音高辨别阈限差异显著。失歌症者的平均音高辨别阈限为1.32个半音,在失歌症者组中,有5个人的音高辨别阈限在1个半音以下,另外五个人中有2个阈限在2个半音以上,一个人的阈限是4个半音。而正常被试的平均音高阈限仅为0.51个半音,其中7个人音高阈限在1个半音以内。这证明,与正常被试相比,失歌症者音高分辨能力存在障碍。该结果在Albouy等中也得到验证。

然而,这一点与Jiang, Lim, Wang, & Hamm的研究有点不同。究其原因,Tillmann等的研究中没有完全控制知觉难度。但是,在Jiang等的研究中,首先对所有被试的音高知觉阈限进行了测量,然后根据被试的知觉阈限确定刺激的难度。在此基础上发现,无论是否插入干扰音情况下,失歌症者与正常被试对音高阈限的分辨均没有差异。

二、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的记忆

失歌症者在音高加工方面的缺陷,不仅表现在音高分辨方面,还表现在对音高的记忆方面。Gosselin, Jolic?ur和Peretz对失歌症者音高记忆进行了测量。研究中,在两个音之间插入1650 ms的静音,或在两个音之间插入6个干扰音符。结果发现,无论在静音,还是插入干扰音的条件下,失歌症者的记忆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被试。研究似乎暗示,音高知觉障碍影响了失歌症者的的音高记忆。

针对Gosselin等认为失歌症者的音高加工障碍只体现在小音程水平上的观点,Tillmann, Schulze和Foxton按照被试的音高阈限设置了3组材料:第一组材料中,相邻两音之间的音程为1-2个半音(平均音程为1.8个半音),呈现给所有的控制组及音高阈限在一个半音以下的失歌症者组;第二组材料中,相邻音符的音程为 3-5个半音(平均音程为3.8个半音),呈现给音高阈限在2个半音以下的失歌症者;第三组材料中,相邻两音的音程为5-7个半音(平均音程为5.4个半音),呈现给音高阈限在两个半音以上的失歌症者。所有的材料中,每个序列都由6个音符组成,这些音列成对出现,音列间的间隔是3秒。音列配对有一半是相同的,另一半是不同的。音列的不同是通过将第一个音列中音符的顺序进行调整产生的。被试的任务是判断这些音高序列对是否相同。结果发现,失歌症组被试与控制组被试在音高记忆水平上差异显著,证明失歌症者并不是仅在小音程水平上音高的记忆水平与正常被试存在差异。而且,失歌症者的音高记忆水平与音高知觉阈限有关,进一步暗示失歌症者在音高记忆方面的缺陷与音高知觉障碍有关。这一点得到了Jiang等研究的支持。在Jiang等研究中的记忆部分,当失歌症者的音高知觉难度得到控制,他们的音高记忆并没有表现出缺陷。

三、失歌症者对音乐轮廓的加工

在音乐中,音高轮廓的加工不仅体现出整体的认知过程,而且决定听者对音乐情绪乃至意义的加工。目前对失歌症者旋律轮廓知觉的研究主要通过操纵音高变化,形成旋律轮廓的两个条件:

(1)对总体轮廓进行变化,使新的旋律完全违反原轮廓;

(2)改变局部音高距离,保持原轮廓。

在Peretz等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改变原来旋律中的音高距离来创造违反轮廓(音高轮廓总体改变)或保持轮廓但音高距离发生变化(音高轮廓局部改变)的新旋律,然后将原来的旋律同改变的旋律配对呈现,请被试判断两个旋律是否相同,结果发现Monica对整理轮廓以及局部轮廓发生改变的旋律的识别都有困难。

如果说Peretz等的研究只说明了个案在音高轮廓加工方面的障碍,Foxton等的研究便证明了这种障碍的普遍性。Foxton等的研究也涉及失歌症者对音高轮廓的加工能力。研究包括三种实验条件,转调但不改变轮廓、不转调但轮廓违反、调和轮廓均保持不变。被试的任务是判断成对出现的两个序列是否相同。结果发现,失歌症者对这些旋律轮廓的分辨都显著低于正常被试,证明失歌症者无论是对轮廓的整体加工还是局部加工都存在障碍。

上述研究仅考察在非声调语言背景下的失歌症者对旋律轮廓的加工。Jiang, Hamm, Lim, Kirk和Yang研究了声调语言背景下的失歌症者对旋律轮廓的加工,研究结果发现,失歌症者与正常被试在轮廓违反条件下的操作水平,均好于轮廓保留条件下的操作水平,但是,与正常被试相比,失歌症者在旋律轮廓局部和整体改变的识别和分辨方面都存在障碍。

失歌症者不但在音高轮廓的知觉方面存在障碍,对音高轮廓的记忆也低于正常被试。Peretz等在MBEA问卷的测量中涉及了失歌症者对旋律轮廓的短时记忆。在MBEA记忆任务中,被试需要判断所听到的旋律是否在之前出现过,旋律涉及轮廓的保留及违反。结果发现,失歌症者相应的记忆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被试。

为了进一步研究失歌症者在旋律轮廓的记忆中是否存在障碍,Tillmann等研究中同时操纵了相邻音高的音程,以及材料的旋律轮廓。研究者将14个旋律对中的三对旋律轮廓改变,使旋律轮廓与原轮廓产生违反,然后分析被试在旋律轮廓违反和旋律轮廓保留条件下的记忆水平。结果发现,失歌症者与正常被试对旋律轮廓违反序列的记忆均好于旋律轮廓保留的序列。但是,失歌症者的记忆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被试。表明失歌症者对旋律轮廓的整体和局部记忆都存在障碍,但是对旋律轮廓的局部加工要好于整体加工。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从行为研究中可以看出,失歌症者在细微音高及旋律轮廓方面的加工都存在障碍。失歌症者的音高阈限高于正常被试,他们不能分辨小于2个半音的音高差异,而在旋律方面,无论旋律轮廓是否违反,他们的加工水平都低于正常人。

参考文献:

[1]Allen G (1878) Note-deafness. Mind 3: 157-167.

[2]Geschwind N (1984) The brain of a learning-disabled individual. Annals of Dyslexia 34: 319-327.

[3]Kalmus H, Fry D (1980) On tune deafness (dysmelodia): frequency, development, genetics and musical background. Annals of human genetics 43: 369-382.

[4]Hyde KL, Peretz I (2004) Brains that are out of tune but in tim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 356-360.

[5]Nan Y, Sun Y, Peretz I (2010) Congenital amusia in speakers of a tone language: association with lexical tone agnosia. Brain 133: 2635-2642.

[6]Peretz I (2008) Musical disorders from behavior to gen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 329-333.

[7]蒋存梅, 杨玉芳 (2012) 失歌症者对音乐和言语音高的加工.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 20: 159C167.

[8]Münte TF (2002) Neuropsychology: Brains out of tune. Nature 415: 589-590.

[9]Jiang C, Hamm JP, Lim VK, Kirk IJ, Yang Y (2010) Processing melodic contour and speech intonation in congenital amusics with Mandarin Chinese. Neuropsychologia 48: 2630.

[10]Jiang C, Hamm JP, Lim VK, Kirk IJ, Yang Y (2011) Fine-grained pitch discrimination in congenital amusics with Mandarin Chinese. Music Percep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28: 519-526.

[11]Stewart L, Walsh V (2002) Congenital amusia: all the songs sound the same. Current Biology 12: R420-R421.

[12]Peretz I, Ayotte J, Zatorre RJ, Mehler J, Ahad P, et al. (2002) Congenital amusia: a disorder of fine-grained pitch discrimination. Neuron 33: 185-191.

[13]Pfordresher PQ, Brown S (2009) Enhanced production and perception of musical pitch in tone language speakers. Attention,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71: 1385-1398.

[14]Foxton JM, Dean JL, Gee R, Peretz I, Griffiths TD (2004) Characterization of deficits in pitch perception underlying ‘tone deafness’. Brain 127: 801-810.

[15]Tillmann B, Schulze K, Foxton JM (2009) Congenital amusia: A short-term memory deficit for non-verbal, but not verbal sounds. Brain and cognition 71: 259-264.

[16]Albouy P, Mattout J, Bouet R, Maby E, Sanchez G, et al. (2013) Impaired pitch perception and memory in congenital amusia: the deficit starts in the auditory cortex. Brain 136: 1639-1661.

[17]Jiang C, Lim VK, Wang H, Hamm JP (2013) Difficulties with Pitch Discrimination Influences Pitch Memory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ongenital Amusia. PloS one 8: e79216.

法律障碍论文篇9

关键词:智障者;合法权益;生存保障;法律视角

智力障碍问题不仅是生命个体的健康问题,更是一个有关人的尊严、公正和进步的社会问题。关注智障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生存环境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特殊教育呈现出从机构走向社区,从隔离状态走向常态社会的发展趋势,“正常化”“回归主流”等观念不断引导我国智障者保障工作的开展。

1我国智障者的生存现状

1.1智障者家庭生活条件艰苦

目前我国多数智障者缺少工作机会,赋闲在家或福利机构,程度较重的需要家人全天看护,不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影响了其他家庭成员的正常工作;智障者在生活技能教育、医疗服务与救助、康复训练、职前培训等方面都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如此,智障者家庭收入有限,支出项目增加,长期入不敷出,智障者家庭形成“因障致贫,因病致穷,又因贫穷加重残障”的恶性循环。

1.2智障者缺乏平等就业的机会

为了促进企事业单位接纳残障人士参与就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和补偿政策,如降低税率、经济补偿、政府扶持项目。但智障者因认知、语言、行为各方面存有轻重不一的障碍,社会适应能力有限,智障者的就业岗位仍是相当有限。

1.3智障者处于长期隔离状态

智障者的认知交流存在障碍,社交能力弱,居民对智障者缺少了解,接纳度较低,智障者的社区生活缺乏,通常被隔离在家。而且大部分成年智障者赋闲在家或长期隔离在福利机构,导致智障者的认知、生存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逐步退化。智障者只是智力功能的障碍,并不是整体机能的缺失,应该高度重视对智障者的生存保障工作,从法律和伦理视角出发,双管齐下,进一步改善智障者的生存环境,维护其合法权益,保证智障者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2在法制层面上,加快制订和完善保障智障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

我国虽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指导、以《残疾人保障法》为核心、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以地方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但针对智障者并没有专门的立法。因此增加对智障者的关注,在现有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的基础上,建立比较全面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是保障智障者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出路。完善的保障智障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应该包含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方面。执法和司法可以借鉴其他法律制度的一般程序,而智障者合法权益保障的立法具有其专有内容和独特价值,因此加强立法工作才是为智障者提供有利的生存环境的关键举措。

2.1加强立法工作

智障者权益保障的法制化必须从立法层面开始,逐步建立基本法律框架,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国家应充分重视智障者权益保障的立法工作,改变目前“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立法模式,应当系统调查智障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论证、统筹规划,制定出具体的法律法规,进而有效改善智障者的生活状况。建立保障智障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必须明确界定法律的纵向层级和赋予每个层级的具体内容:首先是宪法层次,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应当在宪法中明确规定智障者享有平等权利,明确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基本保障责任;其次是法律层次,以《残疾人保障法》作为综合性专门法律,配合制定保护智障者在教育、康复、就业等方面拥有同等权利的单一性专门法律,同时在《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的涉残条款中强调保障智障者的权益或增设对智障者特别保障的法律条文;再次是法规层次,制订与《残疾人保障法》《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用以保障智障者的权益;第四是规章层次,制订或修订保障智障者权益的部门规章与地方规章;第五是规范性文件层次,在法律法规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适时适地地制定保障智障者权益的规范性文件作为具体实施意见,具体化的法律法规更贴合实际情况。以保证智障者基本物质生活为基础,以维护智障者享有同等权利为核心,以提供无障碍环境为手段,构建“双轨制”的智障者合法权益保障法律体系:第一条轨道即适用以“残疾人保险、救助、社会福利”等为基本内容的一般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智障者属于超弱势群体,为更好地解决智障者的生活困难,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提高对智障者的救助和福利标准,明确体现对智障者的特别关怀与帮助;第二条轨道就是针对智障者设立的专门性保障制度,主要涵盖智障者的教育、康复、就业等基本需求,根据智障者的特性提供适合的服务,满足其特定需求,突出体现对智障者的特别保护。

2.2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2.2.1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加快建立对保障智障者权益制度的实施与绩效进行评估的机制,强化奖励政策和约束机制;中央政府在各地区下设专门的监督机构,各地方政府的监管部门完善其监管职能;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公布于媒体,形成政府、媒体和民众的监管评估体系。这种监督机制不仅保证政府接受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监督,而且能够保证政府保障智障者的工作质量。

2.2.2构建有效的问责机制。实行问责制应当遵循以下几种道德原则:依法问责原则、权责对等原则、伦理教化与严厉惩罚相结合的原则、道德监督与理性预防相结合的原则、公开透明原则、程序公正和人道救济原则[1]。完善的问责机制有利于防止政府工作人员,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改善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利于智障群体利益诉求的实现。

2.3完善智障者权利救济的司法程序

为了公正有力地保障智障者合法权益的实现,还必须完善智障者权利救济的司法程序,如修改现行的举证制度,设立司法检查巡回法院。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固然重要,但是宣传、倡导、评价等工作的开展同样重要。如加强智障者合法权益保障的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国民维护智障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从而为保障智障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顺利实施提供有利环境。

3在伦理层面上,优化智障者的生存环境

3.1以伦理思想为指导,树立“尊重、关心、照顾”智障者的伦理道德风尚

为了保护和拯救处于边缘状态的智障者,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生活,就必须要消除大众的歧视与排斥,树立“尊重、关心、照顾”智障者的伦理道德风尚,改善其生存环境。笔者认为树立有利于智障者生存的伦理道德风尚应以下述理论为指导:

3.1.1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倡关怀、爱护、尊重人,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将人的自由、平等、幸福视为最高价值,主张人人平等、互相尊重、互相扶助,坚持完善自我,倡导施爱他人。人道主义毫不掩饰个人对幸福的追求,但同时要求人们不单把个人的幸福置于一切事物的中心,而是应该把群体的共同幸福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它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意识,代表着全人类的普遍利益[2]。人道主义思想是树立利于智障者生存的伦理道德风尚的基础。

3.1.2价值理论。价值观念是树立利于智障者生存的伦理道德风尚形成的指导思想。人的价值由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组成。生命的价值和生命质量高度相关,这并不意味着有缺陷的生命就没有价值,智障者依然有生存的权利,他们的生命仍然是神圣的。对于家庭,智障者的生命承载着家人的感情;对于社会,智障者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要从观念上根本去除对智障者的歧视,必须认识到智障者的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发自内心予以认可,进而形成一个社会全员尊重、关心、爱护智障者的伦理道德风尚。

3.1.3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主要表现为两个原则,“平等自由原则”与“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前者优于后者,后者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因此,社会职务和地位于所有人都是平等开放的,除非对某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不均等分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社会价值才允许不平等分配。社会成员间的差异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即使是处于最不利地位的成员也能够获得最大利益,此时的状态才是社会最好的发展状态。社会差异合理与否的分水岭,就在于能否促使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群体成员获得最大的利益,而所谓“最大利益”就是一个公正社会必须持续地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状况,直到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群体成员的利益无法再继续增加为止[3]。智障者的弱势身份决定了保障智障者的合法权益只能遵循“差别原则”或“补救原则”,通过“倾斜保护”实现“实质平等”,从而达到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

3.1.4发展原则。198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指出人是发展主体,拥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存五个方面的发展权。生存发展权是指有生命的自然人都有生存下去并不断发展自己的肉体组织和精神组织的权利,以及各国和各民族拥有在生存时空范围内发展本国和本民族生存能力并提高生存质量的发展权利[4]。生存发展权体现为“人人有权为他自己和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并能不断改进生活条件”和“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5]。生存发展是个体存在和基本发展的底线,发展要求人不能止步于合乎生存的水平。人的发展需求在社会进步的带动下必然从求生上升到追求生存质量的高度上。智障者处于弱势地位的根源在于其发展能力的缺失,因此,在社会的帮助下唤醒智障者的发展意识,提高其发展能力,提高其生活能力,这才是保障智障者权益的根本。

3.2建构无障碍的人文环境,实现智障者参与社会的无障碍

3.2.1建构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正确认知、鼓励是智障者自信心的主要来源,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是智障者主动走出封闭环境,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家人可以根据对智障者性格、习性等方面的了解进行个性化的引导与教育。智障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沟通障碍,因此需要家庭环境进行支持性地建构及调整,如家人间的沟通可以尽量多使用视觉符号,如借助于手势、符号或者沟通辅具等。如通过教会、协助智障者做适当的家务为其步入社会参与就业奠定基础。家庭的基础培训有助于智障者增强自立自强意识,树立信心,从而主动就业,进而融入社会。

3.2.2建设无障碍的社区环境。社区是智障者的主要生活圈,调查显示部分社区居民因不了解智障者而不太愿意与其交往,智障者难以融入其中。因此建设无障碍的社区环境是智障者参与社会生活的关键。首先,加大智障者的相关知识宣传的工作力度,让大众全面地认知智障者,提高大众对智障者生活、情感、康复和就业等各方面的接纳和支持;其次,通过社会传媒宣传智障者的心理知识和智障者的生活现状等,让社会大众认知智障群体;再次,以社区为单位开办智障者知识讲坛,使社区居民更深入了解智障者的心理和行为,同时给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中与智障者和谐相处的实用建议;最后,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活动,与社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智障者平等参与生活、实现社会融合的关键。

作者:谢兰珍 古津贤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海滨.当代中国行政问责制的伦理审思[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李佳.我国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3]胡彬彬.从社会公正看残疾人的社会排斥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8(6):46.

法律障碍论文篇10

一、引言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悖德性人格等,是最易于发生犯罪或违法行为的一种人格障碍,往往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中最受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关注。他们非常容易触犯社会规范和法律,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占一定的比例,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罪人中,大约1/3至2/3都属于此类型①,但其对自己所引起的法律后果是否有足够的刑事责任能力来承担,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

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概述

(一)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概念及行为特征

在了解什么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人格障碍的涵义,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手册》第三版(CCMD-3)将人格障碍描述为: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人格障碍者形成了一种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异常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了文化背景和大众的一般认知(尤其是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了个体的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

根据人格障碍者不同的行为特征,将人格障碍分为10种,其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系个体常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其行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5岁以前)就出现品行问题,例如,逃学、打架、偷窃、离家出走等,青春期开始出现不负责的性行为;成年后(18岁后)习性不改②。他们无视法律规范,并且屡教不改;反复说谎,为自己的利益或快乐欺骗他人;冲动、易怒、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做事不计后果,不负责任;缺乏愧疚感,缺乏同情心,不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

(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关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很难用一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解释,目前的研究进展主要关注于遗传、神经生物作用、心理和社会因素等。

早在1876年意大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人类学家和犯罪学家切萨雷?龙勃罗梭在其主要著作《犯罪人论》中提出了“天生犯罪人”概念,龙氏认为这样的一类人无论在体力、神经和心理上,与正常人相比,都存在种种反常现象,而这些反常现象都是由于人体素质退化或隔代遗传的结果③。由于当时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现在的水平,所以,“天生犯罪人”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抨击和讽刺。今天,由于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并认同了异常人格的存在,家庭、双生子和领养研究都显示出遗传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犯罪行为有影响。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不少研究开始关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与脑损伤、皮层唤醒水平、脑电波等结合了起来。此外,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无疑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个人与母亲之间建立的关系、情感表达的方式、关心他人的能力等,都会影响个体在日后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进展。这些都会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产生影响④。

总之,在反社会人格的形成过程中,生物学的、生理心理学的和文化的因素以复杂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共同塑造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犯罪的特征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基本特征是缺乏道德情感,少有或根本没有内疚感和怜悯心,更没有责任心和义务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犯罪过程中表现出一下特点:

1.缺乏情感,完全没有道德感,作案手段极端残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在犯罪的过程中其手段残忍、冷漠、令人发指,甚至对他们的亲人也没有丝毫的情感。正如犯罪学家加罗法洛在其著作《犯罪学》中所描述的那样:“他们的道德麻木可以从他们当众描述犯罪时的厚颜无耻观察出来,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描述犯罪的最可怕细节,而对自己的行为使受害人家属蒙受的耻辱和痛苦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感知”⑤。

2.无智力缺陷,对犯罪行为谋划性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学习能力强,他们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超出常人的能力,例如,石家庄爆炸案主犯靳某虽然存在耳聋这样的生理缺陷,但是他的视力超好,枪法极准,还会制作炸药、修理电器等。湖南常德“9?18”大案主犯张某在作案中行为诡异,精于谋划,措辞在繁华的街道抢劫金店与大商店,擅长控制和领导同伙,并成功策划逃脱警察人员的追捕。

3.肆意犯罪、不易教化、重返率高。正如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在《犯罪学》(1885年)中的描述:“他们不具有真正的悔改,不惧怕刑罚”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不在乎法律,也不在乎惩罚,他们更看重自己的欲望能否得到满足。他们不会去反思,不会去反省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伤害。菲利曾引用莫罗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反社会人格障碍者:“他们在监狱里并不感到痛苦,就想一个在画室里构思下一幅杰作的画家一样。⑦”仅仅通过执行监禁刑来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进行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性格、完善他们的情感。因此,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重复犯罪率比较高。

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

(一)刑事责任能力判断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其中,辨认行为能力指的是行为人能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刑法所禁止、谴责和制裁的,即对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控制能力指的是行为人是否具备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即对是非善恶的选择能力。

此外,我国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认为,判断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是考察犯罪嫌疑人的智力因素⑧,即对犯罪嫌疑人的责任能力的判断应重点考察其作案的智力水平,即有无犯罪目标的选择,有无犯罪预谋和策划,犯罪的客观过程,犯罪实施的具体实施方式等,如果犯罪带有隐匿性的实现准备,犯罪时间和犯罪地点的选择均显示出刻意选择性,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判断该犯罪嫌疑人是否有刑事责任能力?

(二)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探析

一般认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认识能力与正常人一样,无明显减弱,明白自己实施行为的内容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在这一点上不存在任何争议。但反社会性人格者是否具完整的控制能力,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还存在着争议。有学者认为反社会性人格者的行为只是“与其特殊的人格有关,没有精神病所致的辨认和控制障碍”,应认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虽然反社会性人格者不像刑法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那样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但其也不如正常人那样支配自己实施或不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这类人介于精神病与正常人之间,因此应该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毋容置疑,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是一种不同于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心理障碍。因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不符合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的规律,只是人格表现超越正常范围。根据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行为特征,它显然也不是精神健全的状态,具有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性。他们往往社会生活适应不良,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合情合理地处理生活中的日常事务,从这种意义上说,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属于心理异常的范围。

事实上,许多犯罪人在犯罪时其心态都不是正常的,如:激情犯罪者,变态犯罪者等。因此,衡量犯罪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其心理的健康状态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这件事上有无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这也正是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根本意义所在,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关键是确认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有无辨别能力,有无自我控制能力。例如,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发病状态具有间歇期,在间歇期此类患者具有正常人所具备的分辨和控制能力,如果此类患者在这种无病的状态下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就需要负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尽管在整体上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属于心理异常的范围。由此可见,尽管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属于心理异常的范围,但是这并不足以构成其限制责任能力的理由,以邱兴华案和靳如超案加以说明,二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均经过了细致而严密的预谋、在实施犯罪行为后策划秘密逃脱、有明显的隐秘实施犯罪的过程(选在人们熟睡时间作案)、有反侦查的表现等,这些都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所以,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后果,完全有能力选择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他们却选择了以危害他人的、自私的、残忍的、冷酷的方式来面对问题,所以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者。

注释:

①龚锐.反社会人格障碍者者刑事责任能力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②④王建平.变态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07页.

③[意]龙勃罗梭著.黄风译.犯罪人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页.

⑤⑥加罗法洛.犯罪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85-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