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制作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00:13:37

课件制作论文

课件制作论文篇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课件把抽象转化为直观。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而多媒体课件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表示出来,以体现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特点;又比如,学生在理解三角函数值与角的关系时,可以把三角函数值和角的关系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设计成因果互动的形式;学生在理解圆中角的相互关系时,我们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变换角的顶点、角的边与圆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去理解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这些角之间的相互联系。

2.运用课件体现数学的严密性。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很好地体现,我们可用Powerpoint将每一步推理过程预设动作,通过教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一步一步地将推理过程在幻灯片中演示出来,这不仅能很好地体现推理的全过程,而且为每一步推理过程的讲解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与在黑板上进行数学推理相比是一个进步。

3.运用课件可以表现问题本质。初中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没有时间和条件把应用的细节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对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预先选择好的应用场景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详尽地表现出来,通过演示,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取大量的数学应用事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运用课件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三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要及时发现并纠正每一位学生在“三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让计算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对课件交互性的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否则,将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5.运用课件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正确地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更有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把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用多媒体的各种形式(如图片、动画、声音、视频图像、表格)表现出来,使学生以这些形式为媒介,去体会、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运用课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及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发现新问题,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完成这样的设置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多媒体利用其具有的独到的优势,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置身于现实。

7.运用课件演示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概念。初中数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知识点很多,这里仅举一例。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制作成动画,突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这一量变是如何引起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变化,从而让学生领会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动画的演示过程中,还强化了学生对点与圆、点到直线的距离、圆和直线位置关系等数学概念的理解。

8.运用课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初中数学和其他学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实际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身就已经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紧密地融为一体了。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学生可以自然地将信息技术中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数学的学习中。如通过课件的画面、声音,学生还可以受到美术、音乐方面的熏陶。因此,以多媒体为媒介可以很好地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二、制作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步骤

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要素,可以说没有课件就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所以课件制作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必要步骤。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模式,根据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要求把教材所包括的概念、定理和例题等内容分成许多步骤,这些步骤可以按照初中数学的逻辑顺序排列,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来安排。要注意课件的教学性、科学性、交互性、集成性、诊断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呈现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提供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多媒体创建多种学习途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步骤有:

1.课件目标分析。课件目标分析要完成的任务是需求分析,即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课件的任务不外乎是完成一种数学的教学和训练,所以在确定所设计课件的目标时,应对教学目的、教学用途和教学环境提出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目的分析。

2.教学设计。要使制作的课件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是课件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确定课件设计的基本策略与课件的结构,选择课件的教学模式和课件使用的媒体。教学设计的主要步骤是:①教学单元的划分;②确定课件的设计策略(常用的设计策略有:面向问题设计策略、基于学习程序的设计策略、基于学习理论的课件设计策略、面向学习者特性的课件设计策略);③课件结构设计(常用的课件结构有帧型结构、生成型结构、数据库型结构和智能型结构);④教学模式的选择,主要包括新概念的引入、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模式往往也可以同时应用于同一个课件中。

3.课件系统分析。如何将教学内容在计算机上灵活多样的加以表达,通过课件系统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课件表现形式有机的统一,从而发挥计算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优势。此外还包括总体风格设计、封面设计、屏幕界面设计、交互方式设计、导航策略设计和超文本结构设计等。

4.教学单元的设计。教学单元的设计是在将总体内容划分成大的“教学块”之后,再对每一块内容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知识单元的划分、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确定等,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脚本的编写。它包括知识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模式的选择、知识点表示的媒体选择及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确定和表现顺序的安排。

5.脚本设计。脚本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直接依据,规范的脚本对于保证课件质量水平,提高课件开发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一个好的脚本应该体现课件设计的教学思想,使得计算机课件在技巧的实现和功能的具备上符合教学的目的和需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脚本有文字说明和图片两种类型。脚本设计通常包括编号(或文件名)、屏幕内容设计、跳转关系设计、解说配音设计和呈现说明。

6.课件制作的实现。课件制作的实现分为素材准备制作和整体课件的制作两个阶段。根据脚本的要求,必须对课件所需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处理和制作,可以在现有的素材库中选取,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行制作。根据脚本的要求,使用相应的课件开放工具,完成整体课件的制作。开发课件使用的工具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编程语言、课件著作工具和积件系统。编程语言可以开发出具有一定智能、运行速度快的课件,具有开发灵活、功能强大等优质,但由于编程语言没有广泛集成多媒体的特征,而且对开发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较高,因此,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课件著作工具是指用来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象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的编辑工具,具有制作方便、设计简便和可靠性强的特点,但在结构上受统一限制的影响,导致课件的教学模式和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受到局限。积件系统是创作人员利用现有的积件库,不需要编程,只要按照脚本的要求从积件库中选取所需的积件,或制作新的积件,其具有方便快捷、效率高的特点,但需要教师必须具备充实的积件库,目前已有积件系统面市了。

7.调试评价。在课件的制作工作完成后,使用课件前一定要对课件进行调试,以保证课件的正确运行。评价是对课件的课程计划和课件的教学设计、教学单元设计、目标以及教育价值进行审核,判断是否都已达到要求,这是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否成功的标尺。因此,评价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必不可少的步骤。

三、在制作初中数学课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初一年级有理数运算的训练课中,学生算对时给出一个笑脸动画,算错时给出一个哭脸动画,并要求学生重新计算。初二时,我们的课件设计就应该着重逐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设计课件中加入演示几何分析证明过程。初三时,利用课件制作图表等手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如在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小结时,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将有关知识综合起来。

课件制作论文篇2

反思一:数学课件能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吗?

两年前,我曾自制一个《质数与合数》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在这个课件中,我将所有要写的板书、要提的问题、要操作的过程甚至要思考的关键细节都一五一十地设计进入课件。上课时,我“熟练”地操作课件,满怀期待地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教学中学生也认真地观看我演示的课件。但在做课堂练习,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时,发现不少学生对知识要点仍有不理解的地方。为此,我深感不解,课后找了几位学生收集反馈信息,查找原因。学生甲说:“课件是好,只是课件中的知识太多,我好像有些湖涂了,这节课的重点知识也弄不清楚”。学生乙说:“跟看电影似的,不用我们动手、动脑。问题有了,答案也有了,我们轻松得很,只是我还没有完全弄懂这节课的知识”。两位同学的回答一语惊醒了我。于是仔细回忆了这节数学课的教学过程。原来,在这一节课中,我没说上几句过渡语,也没口头提出几个问题,甚至连板书也没写几个字。难怪学生说是看了一次电影。最后检讨分析原因: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我赋予课件太多的功能,将自己的主导作用让给了课件,在上课时我只是成为一个播放电影的播影员。从这一个课例可以得出:在设计与应用课件时,无论课件是多么充实,多么完美,多么细致,课件在教学中都只能是起辅助作用,决不能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

反思二:数学课件能替代学生的主体作用吗?

制作与应用数学课件时,许多老师往往会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将不少的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重点与难点,用电脑演示,替代学生去想去做,从而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今年11月,我就进行了一次对比教学实验。那是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在1班我利用闪现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每排摆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3排共摆了1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以此来验证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课后,仍发现有近二成的学生对面积公式推导的认知存在疑难。在我代课的另一个班同样教学这一课时,我没有使用数学课件,而是用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足够的边长是1厘米,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填补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完成面积推导过程。课后进行检查反馈。发现效果比用课件演示要好得多,学生对推导过程、公式内含都说得有条有理。事后我与同行教师对这个比教学实验进行研讨认为:用数学课件演示长方形面积推导公式过程,虽然有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可以省去学具准备,组织学生实践等麻烦,但学生没有动脑更没有动手,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是成为课件演示的附和者。其对面积公式的理解远远没有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细致动脑思维产生深刻效果来得快。因此,在制作与应用数学课件时,要注意尽量不要让课件替代学生,剥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其教学效果肯定是达不到理想状态的。

反思三:数学课件能应用于所有知识课的传授吗?

数学课件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用课件辅助教学呢?其实不然,我在观摩一位教师用课件教学《面积单位及进率》时,就遇到过这么一个事例:在教学面积单位时,老师为了让学生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花时间让学生看实际面积,用手摸实际面积。可是在讲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老师在课件中绘制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图形经投影放大后,与学生刚刚建立的面积表象产生了冲突,当时就有学生对两个不同的面积图形提出异议。尽管老师对图形作了解释说明,事实上还是产生了不良的负面影响。这样的例子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最为常见。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制作与应用数学课件时,要先认真审慎所授知识是否适合使用课件来表述。从而避免多媒体课件表述的意义与客观标准产生不相符的负面影响。

反思四:数学课件能成为练习题库吗?

在我观摩的课件辅助教学的50余节课中,没有把数学练习题目列入的只有几节,绝大多数课件都把练习题目作为重要的一部分纳入其中,纯粹将课件用于展示练习题的课却不少,比例远远高于将课件用于辅助新知新授的课。让我印象最深一节课是:课件中练习题多达到口算题12道,应用题8道,做完一题又一题,让学生忙得团团转。在听课时,我们不得不为这位老师在处理教材上的功夫。知识系统面面具到,练习题目层次分明,知识拓展颇有深度。课后,我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时,大多数教师都认为练习容量太大,学生对知识不一定都掌握了,教学效果不一定好。但我认为这节课不仅是练习过多的问题,而是歪曲了多媒体课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因些,数学课件制作与应用时又一个值得的反思是:数学课件不是练习题库,不要走进数学教学用“电灌”的误区。

反思五:数学课件有必要制作得尽善尽美吗?

许多老师在制作与应用课件时,大都会把课件的美观放在取舍的比较重要位置。殊不知,课件美到了极至时也是一种错误。在一次数学优质竞赛中,就出现过这样的一幕,当授课老师刚展示课件,在场的所有师生都被吸引住了:淡淡的蓝天白云,淡绿与淡黄的渐变背景,五颜六色的鲜艳花朵排在一条浅灰色的公路两边,还有青绿的树,漂亮的小汽车。整个画面是那么的鲜艳、那么的和谐、那么的精致。在这美景的陶醉中,授课老师开始了《相遇的行程问题》的讲解。课件演示得那么准确、学生听得那么认真、观摩者也是那么专注。可是在巩固与扩展练习时,学生却遇到了多重困难。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注意力虽然高度集中,但是许多的注意力不是在观看课件演示相遇的情形上,而是在欣赏课件的美丽景色。造成注意力错位,课件的美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因而,在制作与应用数学课件时,不要刻意地去过份美化课件,以免产生意外的干扰因素。

反思六:数学课件必须文、图、音、动画等元素齐全吗?

课件制作论文篇3

关键词:Flash;财会;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

在信息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师教学必不可少的方式。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听、说、读、写教学手法来说,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集图形、图像、文字、语音、音乐、动画和交互技术于一体,使教学环境变得丰富多彩,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生从死板的课本中解放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一个好的课件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Flash软件已经慢慢成为课件的标准制作工具,成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发展方向。使用Flash制作的课件体积小巧、交互性强、表现形式多样,它可以整合各种音乐、图片、视频、3D、数据库等,功能十分强大,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不同网络的环境中流畅观看。

相比以前常用的Ppt课件,Flash有如下优点:

(1)所有Windows系统,不需安装任何软件、插件即可直接观看。(2)Flas效果极其强大,这是PPT所不能比拟的,在处理声音、视频、图片等方面,Flash更具优势。(3)Flash可以使用ActionScript程序实现极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如:在线答题(单选、多选、判断、填空)、考试系统、智能筛选、成绩统计分析、网络直播,和数据库连接可以实现更强大的后台交互功能。

下面就本人用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实践经验,谈谈财会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使用。

一、财会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准备

我们在制作课件时,首先要熟悉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制定教案,给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定位,根据教材需要和课堂设计的需求来确定需要什么样的课件。摆正课件在课堂中的定位,一定是以辅助、服务课堂为原则,让课件做好老师的助手,学生的帮手,而不是为了课件而课件。一个好的课件,它首先体现的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其次才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有了这些准备后,我们可以开始制作课件了。

课件作品的素材是关键,我们常常为了收集一个好素材而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之余要多看多留心,做好素材的收集工作。素材的收集固然重要,但很多素材在我们的制作使用中并不是十分尽意,这时我们要用其他软件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图片素材处理工具最著名的要数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了,Flash支持导入的图片格式有.jpg.gif和.pag。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轻松获取所需要的图片。例如,最常用的是给图片去背景,我们可以用魔棒工具或是钢笔工具抠图,将不需要的部分删除,再将文件保存成.gif或是.pag的文件格式,然后将处理好的图片导入Flash文件中,这时导入的图片就将是一幅透明背景的图片了。当然在Flash中,我们也可以对图片进行处理,但这种处理只适合对背景较为单一色调的图片。位图在Flash中是无法操作的,只有先将其转换成矢量图,才能将多余的背景部分删除。在Flash“修改”菜单中的“位图”命令下的“转换位图为矢量图”能将位图转换成矢量图,但这种有它的局限性,要想转换的矢量图越逼真,文件生成就越大,而且在转换的过程中,它都要失去部分精细的色彩。那如何将图片保持原来的色彩而又不增加文件大小呢?在背景色较为单一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另一种办法,那就是将图片用Ctrl+B打散,再用套索工具结合橡皮擦工具将背景色删除就可以了。

二、财会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下面我们就来制作课件吧。首先是封面的制作,封面制作少不了作者及授课教师的信息,现在网上Flash制作的课件有很多,但大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下载的课件无法修改,特别是授课教师的姓名无法更改,这让很多要使用课件的教师头疼,如果能将授课老师的名字换成自己的就好了,课件本身就是用来更好的传授知识,如何让更多的老师更好的使用课件呢?我在制作课件时,有意识地将执教者姓名的属性换成了输入文本,这样,不管谁用我的课件,只要会打字,就能轻松将授课教师的名字换成自己的,而免去了执教者的尴尬。

由于.swf文件无法修改的特性,使得授课教师只能按照制作者的思路授课,大大地局限了教学思路,因此,课件的制作要考虑周全,设计要完整全面,可以将课文的各个教学知识点分成几个小块,这样就便于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选用,增强了课件的实用性、选择性,授课教师只要轻松的根据需要就可以完成课文的传授。我制作的课件《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就是一个例子,有课前引入、课文内容、本节课总结,还有拓展练习(单选、多选、判断、填空),不管教师上哪一课时,都能使用。

在制作课件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引用外部文件的技术来制作拓展练习模块,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拓展练习,因材施教,提高了课件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极大地增强了课件使用的效率。在选用插图或音乐时,同样也可以上述方法调用外部图片或声音,每个授课教师都有他自己的授课思路,我们在制作课件里尽可以将其做成开放式的课件,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Flas技巧有很多,如果只是为了卖弄技巧,将课件做得过于花哨,在一个场景里做了过多的动画,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课件应追求简洁,力求把钢用在刀刃上,注重在突破重难点时课件的运用。不用填鸭式的多媒体信息轰炸,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这就要求设计者把握好哪些地方用多媒体课件,起到关键时候解决重难点,渲染气氛,升华情感的作用。作为课件,它本身就在传递美育,因此课件应做到整洁大方富有美感和时代气息。

如,《基础会计》中“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一节教案提纲(下文均以此例解释):

(1)会计账簿的概念。(2)会计账簿的意义。(3)会计账簿的种类:1)账簿按用途分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2)账簿按外表形式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3)账簿按所使用的账页格式分为两栏式账簿、三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及数量金额式账簿。

课件制作者要在熟悉以上教学提纲的基础上,选择能够展示教学内容的最佳表达方式。如对上述教学内容,重点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释“会计账簿”的概念,讲述会计账簿的意义,分析会计账簿的种类。二是课件制作者要设计一个“故事板”,大体相当于电影剧本,用什么演员,怎样安排演员,怎样使用镜头,怎样安排内容次序,必须进行事先的详细规划。上例中,三部分内容是用文字表达,还是用图形、图像表达,每一部分什么时候出现,各场景间怎样过渡,怎样实现各部分间的跳转,课件制作者都要提前安排,做到心中有数。设计课程的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教案,会使课件制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而一个素材应用得当,演示紧凑,色彩协调,操作简单的课件,会能更好诠释讲述的内容。因此,一个成功的课件应该是这两方面完美结合的结果。

课件制作完成,并不等于万事大吉了。我们还要进行一系列测试工作一一交互功能测试、过渡效果测试、图形图像效果测试、音效音乐测试、时间流程测试等,通过测试可以进一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当然有必要的话,还要为课件加上帮助信息,以方便于课件使用者操作。至此,课件才算真正完成,再制作成独立运行的可执行程序,交给使用者。

三、财会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制作是为了使用。操作方便、效果良好、画面新颖、声音优美是衡量一个教学课件质量的几个重要标准。对于自己制作自己使用的课件,操作固然不会出现很大问题。而要为他人制作课件,则一定要注意使用者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为兼顾不同程度的使用者,制作的课件要简单明了,场景的跳转要少,层次要浅,否则,会导致使用者云里雾里、晕头转向。

1.使用环境。演示课件常用的设备有:(1)多媒体语音室,即用计算机来演示,学习者面前有一台计算机观看;(2)投影仪,即用计算机来演示,学习者共同观看屏幕上的演示内容,这两种方式都能够较好地再现课件效果;(3)电视机,即将计算机与电视机连接,计算机演示,学习者共同观看电视机屏幕,这时应注意电视机显示的课件效果与计算机演示的课件效果可能出现很大的差异(如色彩不一致,字体看不清等),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是在制作课件时,同时输出到电视上,对其效果进行修正。

课件制作论文篇4

【关键词】农业科技论文写作;Office办公软件;本科教学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农业领域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的选修课。课程主要通过对数据分析、图表制作、文字描述的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针对本科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理论学习《农业科技论文写作》难以提高写作水平。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加之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写作机会较少,理论课与最终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不合理,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均不高,造成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改进本科生《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上课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农业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显得很有必要。

近年来,多种办公软件的出现为《农业科技论文写作》传统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大量作图、分析、文本软件的出现使数据的分析工作变得相对简单,论文的呈现及写作更加方便,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更加具体地将科技写作中图表制作和文字描述的过程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实际写作能力,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形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效率较低

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差,课堂讲授不够生动,学生缺乏兴趣;虽然现在大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但仍是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师是主讲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理论性强、结构固定,而图表的样式却各不相同,描述方式也各不相同,整个课程侧重于实践训练。因此,纯理论的讲述,学生很难全面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写作实践与理论课结合不够紧密

首先是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写作机会较少,且本身的实践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不丰富;其次是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课程结合不紧密,往往在毕业论文写作前的两到三个学期已经完成这门课程理论学习,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最终使得课程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三)理论教学与写作训练缺乏紧密联系

目前关于学生对《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对农业科技的写作训练,单纯进行理论学习,很难使学生掌握真正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练成更多地依赖于写作训练。因此,通过课堂的实际写作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显得非常重要。

二、结合Office软件及写作训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运用Office软件在多媒体课堂进行辅助教学

由于科技论文固定的结构和抽象的写作方法,在规定的学时内很难完成培养目标所需的教学任务。往往在堂课上,一开始需要先介绍论文各部分的结构和内容,这部分耗时的讲解会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使得接下来精心安排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老师感觉非常疲惫,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教学任务和目的难以完成。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简单讲授写作的理论知识和论文的基本框架,在学生掌握了论文结构的基础上,再利用Office工具中不同软件来现场演示图表制作、文字描述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图表制作的过程和要求,以及文字描述图表的方法和技巧,然后重点进行逻辑框架的讲解,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写作训练的有机融合,改单纯的理论课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多数学生对Office软件界面都比较熟悉,且Office中的软件具有较多的数据分析和绘制图表的功能。因此在理论课结束以后,要求学生独自运用Office硗瓿煽魏笞饕担经使用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授课效果。

(二)Office软件在写作训练中的应用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和语言描述等内容。为更好更深入地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有必要将理论课程与课堂写作训练相互结合。然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以及烦琐的细节使得学生在平时理论课学习中很难真正理解。在课堂上通过运用Office软件进行现场演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Excel软件可以使学生掌握图表制作和数据分析的细节,而Word软件可以更好地呈现出文字描述的过程,以及论文的框架构成及整体逻辑。所以,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充分运用Office软件的功能,可以更加醒目地教授论文写作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写作细节的认识。实践证明,将《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理论教学与Office软件在课堂上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可显著提高本科生制作图表分析数据、文字描述的能力。

(三)扩展视野,提高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是农业类本科生必学的一门课程,因此,写作训练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堂所学的东西,应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学习科技前沿知识,扩宽学生的视野。以往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多半数据和图表来自课堂上的示例和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练习内容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实际上在真正面对科研数据的时候,从实验设计、资料搜集、数据整理分析到最终的结果、结论的描述,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数据的理解不够透彻、结果和结论的区别等。因此,可以在学生掌握好课堂写作内容后,加大课后的阅读量,抓住前沿知识,最终让学生根据真实的实验结果,利用Office软件自己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图表,运用Word进行具体的文字描述,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

三、结语

将Office软件及课堂写作训练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有效结合后,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Office软件来完成论文的写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在继续加强Office软件及课堂写作训练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将更多的软件也引入农业科技写作教学实践中,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和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永兴,李素芳.学术论文撰写与发

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江明生,黎彤.生物统计学课程采用

多媒体与启发式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11,(2):62-66.

[3]张淑华,赵文若.Microsoft Excel

课件制作论文篇5

论文摘要:在制作计算机课件时,媒体的选择要力戒贪多求全,重在需要,多媒体课件用得恰到好处,才能显现出这种教学手段的效果。在课件制作软件选择方面,也应提倡适用即可的原则。多种媒体并用,利用MIDI教室进行音乐理论课教学,建立音乐理论教学网站,实现高师音乐理论课教学的延伸。

多媒体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所表现出的优势是众所周知的。随着各高校硬件设备的逐步完善及校园网络的建设,多种媒体的使用、计算机课件的开发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可喜地看到,许多老师都已感受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便捷,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多媒体和制作计算机课件用于教学。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发现,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探讨的。

一、力戒贪多求全,课件制作软件的选择以适用为原则。在制作计算机课件时,有的老师只是一味简单地把学科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课件中,画面呆板,文字太多太密,课件仅仅起到了代替黑板板书的作用。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不是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也不是从教学方法的需要出发,而是一味追求媒体形式的“大”而“全”,好像不加入几段音频或视频,不用3Dmax做几个动画,便不是真正的多媒体课件。有的老师把功夫下在课件表面制作技术上,在界面、色彩、配音、按钮等方面制作得很精关,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结果教学虽然很热闹、很生动,但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实际效果并不好。笔者以为,媒体的选择要力戒贪多求全,重在需要,贵在精。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资料及多媒体制作手段完美结合的产物。在制作课件之前,一要多渠道收集和整理好素材。课件制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素材一一特别是音乐多媒体课件,有很多的音响、中外古今音乐家画像以及乐器的图片资料等等。在开始制作前应首先收集整理好素材,如果是边做边找,就会导致制作过程混乱无序、费时费力,有时还会造成大量返工和修改,事倍功半,影响课件质量。二要认真备课,并对课件制作的目的、拟达到的效果进行思考。教师对自己本学科各章节的重点、难点要十分清楚,在资料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经过仔细筛选、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课件中的各个环节;既要最大限度地体现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忽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变成了解说员。经过这样的准备、制作过程做出的课件才可能是精品。总之,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效果夕州可,最终还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必须根据教师讲课的思路用得恰到好处,才能显现出这种教学手段的效果。再者,对于大多数音乐教师而言,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尤其是各种软件的使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效果与效率的关系,争取用尽可能少的投入收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正确认识、使用多媒体课件要从教学实际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时坚决不用,切不可追求表面形式。以《外国音乐欣赏》为例,如果我们手头的音响资料大部分是磁带、录像带或VCD,DVD,教室里又有现成的播放设备,播放起来也不麻烦,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些影像资料转录、制作到课件中,况且Authorw等软件播放较长、较大的视频时,质量往往不好。当然,若是到外面比赛,为了携带的方便,则另当别论。如某些章节或问题用语言、文字、图形等形式能表现得十分清楚时,就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截取。在课件制作软件选择方面,也应捌昌适用即可的原则,Power point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对仅需蛋对雷入一些图片和音响资料的音乐史论课,就很实用。所以,能用Power point制作的,就没必要非用Authonvare,Director等软件来制作。

二、充分发挥MIDI教室的作用,提高音乐理论课教学质量。计算机课件不是万能的,有些课程铡门完全可以采取多种媒体并用,如利用MIDI教室进行教学。其实,很多理论课都可以在M IDI教室进行,像和声、复调、作曲、配器、视唱练耳等。以《和声》课为例,教学中有大量的谱例,想把它做成计算机课件会有相当大的难度。在MIDI教室中上课,就可以发挥作曲软件的多种功能,实现计算机课件无法达到的效果。如Sibelius有着非常直观的乐谱显示功能,利用这一特点,可在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中将和声谱例与实际音响同步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可迅速重新演示。对和弦连接, 教师可在讲授其基本写作规律的同时,通过MIDI键盘弹奏出它的各种表现形态,包括不同的旋律位置、不同的排列、不同的音域音区等因素的变化。学生在听到和声音响的同时,也看到了它们的乐谱显示,并可根据自已的听觉与视觉感知,对教师所弹的各种连接形态作出自己的音响判断。以这种方式进行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学生看得见、听得着,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高师的许多音乐理论课中,用MIDI系统进行教学,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抽象的理论教学变得真实可感、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音乐理论课学习的效率。

课件制作论文篇6

关键词:政治课;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65-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需要积极探索符合教学规律、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对于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给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因为过度使用等因素,存在一些负面效果。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在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优势非常明显

1.教学内容丰富,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认知广度与深度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等多种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在短时间内通过图片、音像、文字等资料把大量的信息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课时少,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学重点、难点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讲解和分析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多媒体课件还可以通过超链接手段添加引入相关的课外知识,扩大大学生的知识面,达到拓展学生认知广度与认知深度的目的。

2.生动直观,容易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由图像、图形、文本、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语言组成,图文声像并茂,信息量大,冲击力和感染力极强,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容易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师讲清道理和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明理。

3.教学情景境逼真,便于课程教学目的的实现

特定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促进其思想政治觉悟提高,从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在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通过强大的视频功能和模拟功能,创设相关教学内容的真实情境,逼真的声音、画面、色彩,以其强大的感染力,让师生身临其境,产生以境生情,用情感人的积极效应,从而激发其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实现理论课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4.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操作的能力,对教师教学水平要求更高。制作课程多媒体课件,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心血。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追踪最新研究学术成果,精选素材,提高多媒体制作技术,才能制作出精品课件。因此,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吃透教材,把握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能力。

(二)多媒体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多媒体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而又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1.重操作轻沟通

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未能很好地把握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投影屏幕而不在教师。而教师则长时间坐在多媒体控制台前操作课件,面对电脑屏幕宣讲,不与学生沟通互动,教学完全成为教师与电脑、学生与电脑的人机交流。教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充当播音员和解说员,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展示课”、“视频课”或“动画课”。这不仅贬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也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得非人性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不是单向传授理论知识、道德规则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双向的互动交流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依赖多媒体,只注重“人机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就会使多媒体课件成为阻碍师生情感交流而不是增进师生交流的一种手段[1]92。

2.重形式轻内容

从本质上看,多媒体课件是一个物化了的教学工具,是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现代性表现形式。一个课件无论怎样绚丽多彩,如果学生用后没有收获或偏离了教学目标都是不合格的教学课件[2]140。然而,一些教师舍本逐末――片面追求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资料的趣味性却淡化或偏离了教育内容,导致学生忽略了多媒体教学应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难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标。如,有的教师仅仅是将教材和讲稿内容搬上课件,教师授课时照本宣科、枯燥无味。有的课件过分强调图像、声音、文本、色彩等元素的多样化,形式上过于花哨热闹,反而容易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3.重感性轻理性

由于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远大于传统教学,部分教师又一味追求课件的直观性,不能把自己的教学思维逻辑融入课件中,且很少启发学生思考,结果出现这种现象:有时课件播放节奏过快,画面转瞬即逝,多数学生感到目不暇接、耳不暇闻,不能像黑板板书那样有充足的存留时间和思维空间,大部分学生既无法正确处理“读幻灯片”与“记笔记”的关系,又无停顿思考的时间,容易形成理解与听讲的阻断,造成学生“知识点消化不良”,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感知的表层化、碎片化、瞬间性,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不强,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多媒体教学的优化策略

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全面分析、辩证看待,积极寻找对策,让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把握课程性质特点,恰当选择课件内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理论课程,更是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思想性、政治性时效性,在多媒体课件的选材和制作上应突出课程的这一鲜明特征。运用多媒体创作课件,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准则。多媒体课件既要有很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要适应青年大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寓教于乐,用现实生活中生动典型的事例感动学生。具体而言,首先,内容要准确、精炼。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该是对教材内容的精炼,课件的制作和应用要服从、服务于教材,与教材内容相呼应,要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还原于教材”[1]89-90。制作课件要避免内容过于繁杂的“教材搬家”或内容过于简单的“电子板书”,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把握好教材的理论脉络、基本观点和重点难点。其次,形式要适当。一是精心选用各种资料。坚持以少而精的理念使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资料,不能一味堆砌资料。二是合理搭配所选资料。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料,并精心安排它们的比例、顺序和结构,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例如,视频资料就不宜滥用。

(二)课堂教学中适度使用多媒体课件,坚持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师要走出“只要用了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一定好”的这一认识误区。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必须适度。并非思想政治课的所有章节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教学,有的教学内容单纯使用文字文本的多种媒体展示,其效果还不如传统的板书、讲解。如果所讲内容涉及大量图片、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则借助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因课而宜,因时而宜,因人而宜。无节制地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实质上是对现代教学手段的曲解。

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教具展示、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方式各有长处和不足,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当教师在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分心时,教师可以及时改变教学方法,通过黑板板书、精彩讲解和精辟分析来进行场景转换,使学生暂时从多媒体影像中脱离出来,调整状态,进而重新集中注意力听讲。在一节课开始和结束两个时间段,教师应慎用多媒体,宜采用口授、板书的传统授课模式,使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板书、讲解同步,教学效果会更好。无论如何,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具有即使不用多媒体、只用黑板也能上好课的本领。

(三)注重师生互动,增进情感交流

多媒体课件虽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颇具优势,但它永远无法替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起到的主导作用。科学实践证明:学生能记住课堂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交流过程中所说内容的70%[2]141。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应坚持“教师主讲与师生交流为主导,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为辅助”的原则。在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师生互动建构的主体,是建构有效课堂互动的关键。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应该要留有课堂讨论、即兴发言、及时总结等互动环节,为教师预留弹性的活动空间。教师在课堂上应当避免只顾埋头操作计算机进行,而应经常走下控制台,走近学生身边讲课,关注学生的各种举动,始终保持与学生的交流――不仅是语言,还有目光交流、思想交流等,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接受和理解信息通过表情、手势,甚至声音反馈给教师,教师可据此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授课方法。从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来看,人与人的交流是最直接,也是最珍贵的。师生之间现场及时、灵动的语言交流不必多说,就连音容笑貌、愁眉苦脸,举手投足、交头接耳都能成为反馈信息或应变信号,赞许的微笑和会意地点头都能散发人文关怀和人格魅力,这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2]141。

(四)利用网络作平台,建立学生课外学习交流的多媒体资源库,延伸多媒体教学的范围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课外的师生互动,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教师可以专门为学生课外自学设计制作辅助型课件,利用网络资源平台,体现交互学习的特点,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测训练、自主体验、在线答疑、讨论留言、布置和提交作业等功能。如,建设原著资料库、案例资料库、视频资料库、试题资料库等供学生课外阅读、讨论和观看。

参考文献:

课件制作论文篇7

本文是通过对部分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的双语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设计、制作和教学应用进行研究,以其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与提高,促进学生在学习篮球战术基础配合中提高英语水平,并为高校篮球教学训练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应用与理论指导依据。

【关键词】篮球战术 双语多媒体课件 设计 应用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篮球突分、夹击战术基础配合的双语多媒体课件制作。

2、研究方法 多途径检索体育多媒体课件研究文献、双语课件制作文献、体育双语教学课件文献。

走访专家,以便更好地为课件制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支撑。

运用统计软件SPSS12.0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课件结构设计理论指导,以教学设计理论、篮球战术教学的认知理论、动作技能形成与发展理论、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制活动变化规律、篮球运动技能开放与对抗性理论、战术教学与训练原理和方法、双语教学理论为课件内容与方法设计制作的理论指导。

课件开发与制作遵循科学性、教学性、高效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

(1)课件类型。此课件为教师演示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件。学生可根据需要在个人电脑上或学校的教学网络中自己进行内容的预习、学习和复习。教师可以通过控制课件的演示来进行战术基础配合的讲解示范和纠错;通过优秀运动员典型精彩视频的示范来了解战术环节、技战术动作全过程;通过课件中的中英文声音、文字的播放来学习专业英语。

(2)课件教学内容的设计。课件基本内容框架为:篮球突分与夹击配合的概念及主要形式、方法和要点、运用时机及特点、组织教学训练方法、练习方法与手段、典型战例,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组织教学和训练建议等。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和要求,不同的内容框架采用不同的媒体内容,并有中英文对照。例如在突分、夹击配合的方法和要点中主要以文字和图片内容为主,在练习与训练方法中主要以视频媒体为主。对某一战术配合环节可进行中英文字说明、视频演示和图片显示,从而通过多种方式来强化课件对学生的刺激,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3)课件的结构与界面设计。在结构设计中对于节点主要考虑根据学习者特点及认知规律来选择节点大小,尽量减少冗余信息;一次只显示一个节点信息;对根节点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来进行设计,使知识内容层次清晰。

在链的设计上,为了清楚体现各节点之间的层次、归属关系,反映各节点间的逻辑联系,本课件主要采用线性链。

在设计网络时主要考虑课件主模块和子模块之间、知识单元之间、知识点之间以及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层次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跳转关系。

在人机交互设计上主要采用常用的按钮、热字热区和按键的人机交互方式。力求使课件的交互系统友好、灵活和透明,让学习者能清楚地了解系统的各项功能;还在系统的不同部分采用了相似格式和人机操作方式,使学习者避免重复学习和记忆的烦恼。

2、课件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1)素材分析。课件的主要功能是辅助篮球战术教学,表现形式是文字、图片、视音频、动态交互的多媒体集成,并能以网页的形式通过网络浏览器呈现。使用以教师课堂播放演示为主,学生课下联网自主选择学习为辅。

为方便课件制作过程,确保课件表现功能的实现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所选择的软件开发平台为公认的交互性能最强的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 ware。

(2)课件的集成。各种多媒体素材制作完成后,需要根据上述的教学设计和结构设计的理论对它们进行编辑合成,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本课件的集成利用常用的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 ware、PowerPoint、Director、方正奥思等来完成。这些多媒体创作工具功能强大且使用方便,这使得课件制作者不用学习复杂的编程语言就可以调度各种多媒体信息和设计用户界面等,从而摆脱了繁琐的底层设计工作,将注意力集中于课件的设计和创意,不仅大大简化了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过程,而且大大提高了课件的质量。

以采用Author ware来制作为例。所需各种素材准备好后,就可以在Author ware软件下开始制作了启动Author ware,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的文件:“篮球突分、夹击基础配合战术的双语多媒体课件”,在属性面板中将文件大小设定为1024×768,保存此文件。选择“插入”“媒体”“flash movi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浏览”,导入flash 影片,在流程线上加入一个等待图标,在属性面板中选择响应的方式为“单击鼠标”。在等待图标下加入一个擦除图标,擦除上面的flash文件。在擦除图标下加入一个显示图标,双击图标,在里面插入准备后的图片。在擦除图标下加入一个交互图标,在交互图标的右侧插入3个群组图标,分别命名为“突分配合”,“夹击配合”和 “退出”。将“突分配合”和“夹击配合”的响应方式定义为热区域,然后在其中插入准备好的内容,在“退出”图标内加入一个计算图标,在里面输入程序“quit()”,将准备好的资料全部插入以后,选择“文件”“”“打包”,选择运用平台为“Windows xp,NT和98”,勾选所有选项即可。

三、课件的教学验证性实验

通过实验采用同组前后测试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实验,以验证在教学中应用本课件的教学效果。以本校10级篮球专选班3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2学时的本课件部分内容的教学,并进行课件应用效果的问卷调查。由两名副教授对学生的英语、突分和夹击战术基础配合水平进行实验前后的测试,以实证本课件对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和英语教学的效果。

问卷调查表明,双语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应用到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中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教学效果明显,切合教学实际。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本文研制的篮球突分、夹击战术基础配合双语多媒体课件交互性强、界面友好、开放性和实用性强,体现了篮球战术教学实践性与英语专业知识趣味性丰富表现的较佳知识组合。利用本课件进行教学,有利于突破战术教学的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的能力和水平,也能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2、建议

制作篮球突分、夹击战术基础配合双语多媒体课件并运用于教学,是对篮球课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建议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拓展研究,以探讨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和促进的机制,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耿岳.掷标枪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

[3]于红霞,何志波等.体育院校的新课题——体育双语师资的培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1).

[4]刘卫东.高校公体篮球课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5]孔军.高校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的尝试和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课件制作论文篇8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思想起源十17世纪末息大利哲学家维柯,之后皮亚杰的双向建构思想对建构主义有一定币要影响。建构主义是一种哲学认识论思潮,主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如何与看待知识”。相对客观主义知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主观主义知识论。在建构主义看来,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是我们所建构的;”人的认识遵循的是“哥白尼式倒转”的原则——不是我们的概念去适应事物,而是事物适应我们的概念;真理是可变的,不可变的东西是我们无法创造的,无法创造也就无法被认识。”(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的现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一个主动的、自我调整的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经验和获取经验的环境中获得意义,从而建构个人的意识。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特别强调“人”的作用。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己有经验的基础上,以其特殊的方式在建构,并且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建立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所做的大量实证性研究基础上,对各种具体问题所蕴涵的共性做进一步抽象和归纳,形成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从而实现从量变过程到质变的转变,从具体到抽象、特殊性到普遍性的理论升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两个认识层面的关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人的认识并非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被动反映,而是学习主体自身的主动建构出来的;在建构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而认知结构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环境对学习主体主动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动建构过程具有个性特征差异。(2)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3)其一,学习的自主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己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要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要顺应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通过自主学习,学习者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其二,学习的情境性。清境学习是在所学知识真实的应用环境中,通过日标定向活动进行的学习。斯皮罗等人倡导的认知灵活性理论主张,为发展学习者的认知灵活性,形成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应把知识学习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通过多次进入重新安排的情境,使学习者形成背景性经验,从而掌握知识的复杂性及相关性,在情境中形成知识意义的多方面建构。其三,学习的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匀_作用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事物的意义并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自己的建构。每个人都能够以自己的经验基础、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通过陇作交流,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将更加丰富和全面,认知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更高水平。‘协作学习’,是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性建构,体现了学习的社会性。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涵义在于:强调学习主体已有认知结构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即强调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强调了教师在学习主动建构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也就对构成整个教学活动的双方主体的能动作用及其辨证关系给予了明确论述;强调了个性化教学。一方面,不仅将新的学习活动和学习主体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而且和新的认识活动之间存在有“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人类是以所获得的一般性知识和经验来指导对于新的特殊情景的认识。所谓外部输入信息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学习主体已有图式的一种具体化表现。这种对于某个学习主体的个性化称为微观个性化。另一方面,尽管学习主体主动建构过程存在个体差异性,但从认识论角度,基于图式及其建构的认知策略则是共性的,可以将某个具体学习主体的认知过程看成是共性策略在该学习主体上的具体化映射。从而将个体差异性与整个理论本身的关系看成是个性与共性的辨证统一。这种对于全体学习主体的个性化称为宏观个性化。(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CAI课件的基本要求是:多媒体课件既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同时也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它用于呈现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提出问题求解,给予评价反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多媒体课件所呈现的教学内容的组织采用超文本结构,以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时要求而非自己的预先设定选择将进入的知识点或了知识点,即在不脱离教学日标的前提下,教学流程是由学生控制的;课件可以为教师提供各种教学策略的选择,设置各种灵活的控制功能,以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件制作论文篇9

关键词:TRIZ理论;教学质量;教育方法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缩写,中文译为萃智理论。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及其同事提出,目的是找出人类在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 他们研究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件高水平的发明专利,综合了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后,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TRIZ理论发展60年以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无论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客观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第二,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第三,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效益的功能。这样的思想指导了许多发明创造的诞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TRIZ理论又称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利用矛盾原理解决发明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创新教育是从创新心理的角度对人进行训练和激发,缺乏创新技法的教育。 “教”具有双层含义,既是指“教师”,又是指“教学过程”。教师作为施教者,需要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深入学习理解TRIZ理论,掌握创新技法;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第一阵地,直接决定了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程度。

我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授商务类课程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通过学习TRIZ理论,联系学科特点,探索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TRIZ理论有40 个原则,现我就其中几项原则结合教学进行阐述:TRIZ理论中的预先作用原则,这一原则联系到教学中就是备课的重要性。预先即作用于教学和教学内容。这是教学的灵魂。一个好的的教师从来都是重视备课的。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课分长时备课与短时备课,长时备课是指长期性备课,主要是写讲义与做课件。这种长时广义的备课是必须的,是教学必须要进行的内容,是作为教师需要做好的工作。写教案与做课件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应是学习者。教师是教学方案的策划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学资源的选择、开发者,学习群体的咨询指导、帮助者,学生行为规范的示范者。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教学课件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录像、图片、表演等手段,创造形象鲜明的场景,辅之于生动有趣的语言,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现行教材贴近学生实践、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会计课程中的其中一章节原始凭证教学时,由于很多学生未见过各式票证单据,我就在网上下载了诸如支票,本票,汇票,增值税发票等资料和图片加入课件。当学生看到书中提到的各种凭证,觉得新鲜、有趣,直观、形象,也因此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正确而浓厚的学生,就能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学习积极性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学习最好的激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所以,预先准备好一堂课的教案和课件,是尤为重要的。

谈到课件的制作,就可联系到TRIZ理论中的局部性质原则、复制原则和组合原则。首先是局部性质原则,在这里可以联系为课件的制作。要提高会计教学质量,首先就得提高会计教学课件的质量,而提高课件质量实质就是提高每一张幻灯片的质量。因此,在制作课件时,张张都要认真制作而且张张都要有认真校对,这样,必保课件的制作质量。实践证明,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其次复制原则,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一定要使用课件上课。用光学图像替代单件物品或系列物品,然后图像可以放大和缩小。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升华了老师对于教学的认识。极大限度地整理了专业知识,一张又一张的幻灯片,使得专业知识掌握非常细、非常全。因为是计算机系统制作,它是一个活的系统,随时可以往里面添加新的东西,这一点,是任何其他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使用课件上课将极大地提高教学的透明度。要讲授的知识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略去了教师板书与板书失误的可能。所要教授的知识极大透明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象块透明板。学生学习起来是极大的方便,就象翻书看书一样简单容易,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再有的是组合原则。这一点也很重要,如果按教学单元来制作,课件是分散着的,每一个单独的课件可以将其内容组合在一起,这组合会给了课件制作新的生命。使之既能独立使用又能前后呼应,内容连贯,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一点在课件制作中是极关键重要的。不必将其中的内容分散成一块一块的,二是连续组合下去。将其处理成一个文件即可。这种组合的思想在科学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抓住组合这把钥匙,克服低级的分散思想。

最后,就TRIZ理论里的动态原则探讨一下提高教学质量的联系。这一点跟教师本身素质有关系,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方法,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开发(或者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素材、多媒体课件,运用各种仿真技术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创造多维信息空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环境。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熟知教学界的最新动态。这也是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水平。要长期订阅教学方面的杂志,自己养成规律阅读的好习惯,还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论文写作,公开课等各项提高和增强自身素质的活动,事实证明,提高教学质量与提高教师人格魅力也有很大的关联,而教师的人格魅力绝大部分来源于对专业教学的理解,熟悉和表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对某个学科感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学生往往由喜欢一个老师进而喜欢教师所教的这门科目,正所谓 “亲其师而信其道”。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提高专业素养,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作为一个教师自然应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从而直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起他们的兴趣。这是动态原理给我的一点启示。

TRIZ理论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创新理论,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学术界的重视,并且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创新理论相比较, TRIZ理论更具有普遍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制定,极大的促进了中职学校规模的扩大,促进了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TRIZ理论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职教育中去。

参考文献

[1]张锦荣,黄健求,《浅谈TRIZ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创新杂志.

[2]郭筠.《TRIZ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课件制作论文篇10

关键词:多媒体 课件 课程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7-175-03

1 现有科目课件使用情状

边防指挥学校现有三个专业,A,B,C,从其课程设置来看,可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基础科目主要有:英语等课程。专业科目主要有:边防检查等课程。基础科目为所有专业的共同科目,专业科目根据专业实际有所不同。

对于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调查,大多使用PPT,使用Flash和Dreamweaver及其它工具的非常少,对于使用PowerPoint作为主要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可以看出现有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比较单一。

对于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不管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从实际讲授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基础理论、实际操作和理论操作混合三种类型。从本次问卷调查表的数据分析来看,总的调查课程24门,基础理论,实际操作,实际操作和理论混合三种类型的课程分别为:10:6:8。各占调查总数的42%,25%,33%,如图1所示。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类别进行不同的课件编排。而现在大部分老师使用的课件都是用PPT制作的,对于PPT的简单易学,易于修改,使用灵活等优点不再赘述。下面就在使用PPT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科目出现的因素进行分析。

通过对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老师的访谈,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帮助一般,还有些老师认为使用多媒体对自己的教学帮助甚微,这个结果发人深思,对于认为帮助一般和帮助甚微的老师,集中在专业课教学和实际操作课中,通过对课程的分析,有以下原因:(1)有些课程使用PPT课件难以完成对课程内容的全面展示,还需要教师使用其它方法进行讲解;(2)有些课程使用课件受到教学条件限制,比如室外课;(3)传统板书在某些情况下更方便,更加灵活。

对于多媒体教学能否取代传统板书的调查,结果两种意见的人数相当,54%认为不可取代,46%认为可以取代。这一点说明在现代化手段流行的今天,传统手段有着现代教学手段不能实现的优点,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板书,在进行教学手段更新时,不能一味求新求高,更要适应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发展。

2 教学课件的共性和特性

2.1 共性

对于基础理论、实际操作和理论操作混合三种类型的课程,都要有一个讲授的过程,也就是说,对于基础理论课程,是要进行老师的讲授,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对于实际操作课程也需要老师的讲授演示,学生进行模拟训练进一步掌握,虽然两种学习过程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在设计和使用课件时就可以针对这些共同的因素进行统一设计,而不用去区别对待。

(1)对课件内容的安排设计。听觉,视觉要素的设计。听觉和视觉要素主要表现的方式有文本、图形、图像、图表、音频、视频、动画等。通过研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取的信息是最多的,约占总信息量的90%,因此在设计课件时对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吸引是整个课件的主要内容。在对文字,图片,音频,动画四种媒体形式进行组合后,经常出现在课件当中,调查数据显示显示,文字加图片,文字加动,文字加音频这三种的组合是最常用的三种,音频加动画是使用频率最小的一种。这说明在处理课件时对和文字有关的信息组合是主要手段和目标,如图2所示。

触觉、嗅觉、味觉要素的设计。对有关触觉、嗅觉、味觉的课程主要在实验课程或者实际操作中进行,比如说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等,归根到底,对于触觉、嗅觉、味觉的理解会上升到大脑皮层,形成最终的信号反映,而对于在实验室不能体会到的触觉、嗅觉、味觉就需要从间接的学习获取,再进一步通过加工最终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信号反映。

对于动作的演示教学,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综合要素的集合。从基本的动作到复杂动作的演示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一蹴而就。

课件在教学环节中所起作用的调查数据显示,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信息量大可拓展学习内容,以及对难点内容展示清楚,易于学习,此三项是最大的优点,如图3所示。

对于使用课件在教学环节中的不利因素,统计结果显示主要的因素是观看效果不好以及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其它的因素比较平均,说明影响多媒体授课的不利因素比较复杂,与授课人,课程,教室环境等多个因素有关,如图4所示。

(2)授课时,老师应用多媒体课件的熟练程度也至关重要。在调查中显示,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统计中,课件与讲授的接合和对课件内容的熟练程度是选择最多的两项。如图5所示。

接合上面的数据,在调查中对授课老师应用多媒体课件的熟练程度的统计显示,有46%的老师对多媒体课件的熟练程度为一般。这说明在进行多媒体授课过程中,课件与讲授的接合以及对课件的熟悉程度为主要因。

2.2 特性

这两种学习的过程不同,决定了在设计课件时要有所不同。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有些意外的发现。对于理论课程,使用最多的是文本素材,对于实际操作课程,使用最多的是视频素材,然而对于理论和操作混合课程使用最多的是图片,这就是说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根据课程的性质,要对重点素材进行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如图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