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气氛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22:15:47

课堂气氛论文

课堂气氛论文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73-02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气氛呢?

一、教师要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此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同时,教师要提高对不愉快心理的控制能力,才能始终保持最佳的教学心态。

二、学生要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可采用:

1.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知识本身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

2.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三、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四、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五、通过创设悬念来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气氛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学生的思维感到压抑,窒息智慧火花,没有学习的热情。反之,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学生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

参考文献

课堂气氛论文篇2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学生能在“活”中学习。怎样才能激活课堂气氛呢?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形成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平等亲切的对话式的方式讲课。在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们消除了顾虑和恐惧心理,从而放飞思维的翅膀,大胆地创造性地回答问题。其次,要激起课堂情绪。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和教师的情绪构成了课堂情绪。学生的情绪和教师的情绪是互相影响的,当学生们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时;当学生们肃然起敬、喊出整齐有力的“老师好”时,都会激起教师讲课的热情。同样地,当教师精神抖擞、充满激情地讲课时,也会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活起来。因此,教师上课时,应做到如下两点:第一,教师入教室前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应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充满活力。绝不能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而把低落的情绪带进教室,影响学生情绪,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第二,要让学生们保持好自己的高涨情绪。因此,教师上课时,应该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去感染学生,以情激情,从而使师生产生共鸣。

二、让学生“动眼”,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要让学生“动”起来,首先要让学生“动眼”。让学生“动眼”,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书。我一改过去上课时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每一节课都要安排十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看书。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时,要展示教学目标,要有导读提纲,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交代读书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如哪些内容详读,哪些内容略读甚至跳读等;二要精心设计导读提纲;三要巡回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点拨解难;四要检查提问。例如,在学习高一“经济全球化”这一框题时,我布置的阅读提纲是: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等。学生根据导读提纲,进行阅读,积极思考,并总结回答相关知识,这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克服了“满堂灌”的弊端。学生在“读”中感悟,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让学生“动口”,培养学生“讲”的能力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开口读书外,每节课我还安排十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议论。针对教学难点、重点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等,让学生展开争论,拓宽思路,发散思维,共同启发,相互长进。议论之后,还要让学生讲,阐述自己的观点。例如,在学习“民主监督”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讲“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变教师的“多讲”为“精讲”、“点拨”,变学生的“少讲”、“不讲”为“多讲”、“会讲”,变学生的沉默寡言为能言善辩。让学生在“动口”中培养“讲”的能力。四、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动手”,包括让学生在课堂上“练”和让学生在课外“做”。“练”即训练,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掌握基础知识,解决重点难点的重要途径。但要“精炼”、“巧练”。“精炼”贵在讲求选题要精,要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思想性。其内容既有书本知识,又能联系社会现实。“巧练”贵在题目要巧,突出“变”和“活”,能“以一当十”,让学生触类旁通。“做”即是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深入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得出结论,接受教育。“做”的形式主要有询问、调查、上网浏览、开主题班会、办展览、出墙报、写小论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其中,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可以增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培养他们的仁爱之心,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更好的了解社会,可以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练”和“做”的过程是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虽然有的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一般的方法,但毕竟是他亲身参与的一次行动,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堂气氛论文篇3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长石中心小学校636350

【摘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http://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课堂 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2.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3.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4.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5.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6.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课堂气氛论文篇4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而这些任务主要是靠语言来完成的。因此妙语警句的恰当运用将会使课堂气氛融洽,从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记得有一天下午第一节语文课,这一节课往往是学生最困最容易分心的,学生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讲到生字词环节,有几个学生都昏昏欲睡。其中一个生字词是“屑屑(xièxiè)”,我就叫起一个昏睡的学生来读,他读完后我马上说到:“不用谢”。这句话一说使沉闷的课堂气氛一下就轻松活跃起来,随后我也跟学生区别了两个词的异同。笔者认为易中天教授的演讲就注意到了语言幽默的妙处。他有效地运用了幽默的语言工具,使枯燥乏味、晦涩艰深的学术知识变成了浅显易懂的通俗文化。如他讲汉灵帝时期,卖官行为已经完全公开了,一一明码标价,公开招标。有个叫崔烈的,已经是位列九卿,还老想过一把做“三公”的瘾,这时灵帝的妃子就悄悄地跟他讲:“你不是想做三公吗?我能搞到内部价,五折。”还有说曹操的“屯田”,“屯”是生活方式军事化,“田”是生产方式集团化,相当于建立了一个1700多年前的“生产建设兵团”。这些幽默、时尚、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更易于引发听众的共鸣,会把语言中的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听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幽默的神态动作

教师可以通过眼睛、眉毛等面部表情,也可以借助我们的动作来表现所讲授的内容,传递出幽默的信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如有个学生朗读时声音总是很小,于是笔者用双手做出喇叭状来提醒,同时又将手贴着耳背,这种幽默的姿势让同学们笑了,而那个学生也害羞地笑,接着就放声朗读了。这种方式比直接提醒他比加以批评要含蓄的多,既让学生放声朗读,又适时放松了一下他们疲惫的身心,可谓一举两得。幽默使周围的人受到感染,使欢乐的气氛更加高涨,让紧张的气氛得到缓和。它不但可以减轻精神上的压力,而且可以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笔者在讲授《守财奴》一课,当讲到老葛朗台抢到一个金子的梳妆匣时,老师突然两臂微举,身体一纵,扑向前方,一把抓住了讲桌上的粉笔盒,一下子紧紧搂在了怀里。同学们先是错愕、惊讶、接着爆发出会意的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学生对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本质领会得更加明白、透彻。而教师的这一微不足道的动砟,我们相信更胜过那些万语千言的空洞说教。一分钟发笑,一整天思考,一辈子受益,也许这才是幽默的真谛。“肢体语言是第二语言”,因此教学中适当做些幽默有趣的动作,也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滑稽的怪相来表示教学内容里荒诞不经的情节,也可以用一个表情来解释难以理解的词语。例如在讲“甘”时,它是一个会意字,《说文解字》解释为:甘者,甜也。如何来理解它的解释呢?因为“甘”的外部是舌头,一横为糖,糖在舌上,不就甜了嘛。我就简单做了一个动作,模仿出把糖放在嘴里,好甜的样子!学生的反应很是热烈,原来词语也可以这样讲啊!幽默能将有些需要用严肃的态度才能表达的问题,通过幽默轻松地传达给对方,使之欣然领受。当然,教师在运用幽默时也要注意:幽默应服务于教学内容,它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和谐一致;幽默应选择恰当时机,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修养德性。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精神疲惫、课堂纪律松散、要引起学生课堂兴趣、学生面对困难时运用幽默,它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课堂气氛论文篇5

关键词:心理气氛;含义;影响因素

一、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含义

结合当前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是指以班级授课制为表现形式,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为目的,有相对固定的教师和学生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围绕特定的内容进行的教学活动。”

而前苏联心理学辞典的“心理气候”条目中说:“心理气候是属于群体和集体中心理现象的情绪评价与社会评价性质的心理学概念,是群体和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中国教育大辞典》中关于课堂心理气氛的解释:“即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总之,课堂教学心理氛围应是在课堂这一复杂生动的多功能系统中,作为教学管理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以及作为被管理者和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相互影响与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环境”。

二、影响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因素

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下仅就课堂中的主导因素、主体因素、环境因素对创设课堂心理气氛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1.教师

(1)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阿什顿(Ashton,1986)等人的研究表明,效能感高的教师对学生寄予较高的期望,认为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负有责任并相信自己能教好所有的学生。”(2)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3)教师的有效沟通管理能力。(4)教师的自我反馈调节能力。

2.学生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个体心理状态也影响着课堂教学心理气氛。(1)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2)学习方式。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策略相适应时,学生才会迅速接受信息,反应积极、主动,营造出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

3.课堂环境

“班级作为一个微型的社会体系,其特定的亚文化特点影响课堂气氛的创设。尤其是班风,是集体成员借以保持心理凝聚力、进行自身约束和调节的潜在群体规范。这种规范总是以合理的、积极的或者非合理的、消极的方式直接左右着课堂教学。”因此,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积极上进,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三、营造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途径

1.教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可以说是直接影响或决定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性质。所以教师应:(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3)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反馈调节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有可能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体魄健全的高素质人才。”(4)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5)具有教育机智,正确处理“抵触情绪”,并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

2.学生

从学生角度来看,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首先需要唤醒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动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中等程度的心理唤醒水平最佳,心理唤醒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此外,要考虑到心理唤醒水平对课堂心理气氛的影响也与学习任务的性质有关。较高的心理唤醒水平在教授简单的学习内容时有利于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形成;较低的心理唤醒水平在教授难度大的课程时有利于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形成。”因此,教师应把握教材的难易度,利用各种因素来唤醒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控制学生的心理唤醒水平。其次,还要适度控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焦虑水平,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此外,班级文化也是影响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班级文化会对班级成员产生一定的约束性影响,使得班级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班级的规范作用。其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稳定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具有重要的作用。

影响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过程中,教师应当起决定作用。因此,教师应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与完善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心理素质等,为学生创造最佳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使学生得以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长足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课堂气氛论文篇6

【关键词】课堂气氛;教师; 学生;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气氛;动手操作;教学理念; 心理状态

引言: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

1.让美好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②给予学生鼓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③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2.精心设计导入语,创设和美的课堂氛围。

一个吸引人的导入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如在学习《会摇尾巴的狼》一课中,我让学生说说狼和羊是怎样的动物,狼和羊会发生什么故事?狼会不会摇尾巴?课文为什么以《会摇尾巴的狼》课题?一石激动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在小组合作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3.动手操作调动快乐的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4.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踊钤究翁闷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5.注意处理课堂的冷场,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冷场是学生遇到问题不知如何时的反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在问题难度的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课堂上及时表扬学生,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问题太简单,学生又觉得没意思,为此,在备课时,在问题的设计上我是花了大量的功夫,以其问得巧,问得妙。

如教学《曼谷的小象》时,我问学生:你认为这是一头怎样的小象?你是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课堂气氛也在学生的思考中活跃起来。

6.在激励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表扬让学生如沐春风,不管是什么时候,我都不忘表扬我的学生。

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时,学生开始读得并不好,但我发现几个平时读书不好的学生读得很认真,于是我表扬他们读得很认真,并问他们能不能读得更好,还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我的语文书上,告诉他们老师要把这些朗读小能手的名字记下来,这样老师一拿语文书就会想起他们。当学生再读时,我是耳目一新,学生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写在我的书上。而学生的兴趣也大增,师生间自是其乐融融。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7.师生应当互相了解,做好情感沟通。

深入班级,走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从情感上得到学生的认可,这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必要条件,也是一名教师教学权威的体现。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发现,有些教师课讲的特别好,知识交待的特别到位,但却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学生没有积极性,甚至觉得上课没有意思。而有些教师虽然不是什么权威人物,但却可以带动全体,使同学在课上也能敞开心扉,我想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课堂气氛论文篇7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课堂氛围 营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271-01

中学语文教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位置。语文学习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有着很大的教学意义。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十分注意采取积极的措施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是在营造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因此,分析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中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过程存在问题分析

1.教师没有意识到营造气氛的必要性,教学效果差

很多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师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在营造语文课堂教学气氛上面,仍然是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依然是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地进行着解说,并没有去营造相应的学习气氛,学生在这种课堂教学的模式下面,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这种现状严重影响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能够得带语言运用的实践机会,不利于他们语文学习成绩的进步。

2.教师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去共同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气氛

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营造出来的,但是在课堂上,很多教师并没有积极去引导学生去参与到营造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的过程中来。对于一些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这些能够帮助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的活动,教师并没有积极引进,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显得死气沉沉,这样的气氛下,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不能得到最有效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学校对于营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很多中学在营造语文课堂教学气氛这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方面也没有一定的评估和监管措施。学校对于国内一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的优秀方案没有积极的引进,与此同时,有些学校也没有完善和补充相关的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媒体设备,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营造的途径分析

1.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景教学

学校的教学设备越来越好,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师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有些内容无论如何讲解都没有直观表现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许多课文的教学,用有关课文的实物和配乐朗诵等内容,为学生创造一种逼真的视听结合的背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马上使学生充满激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且他们积极配合我的教学活动,对于我的提问他们都积极回答,而且他们都很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大家讨论解决。整个课堂马上活跃起来,课堂气氛显得那么活跃,那么轻松,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2.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师生互动,也会提出一些问题,但在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还是配合老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提问回答很不自然。有些提问不能体现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作用,“为问而问”痕迹很浓,自然不可能得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良好的自然地师生的共同活动能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呈现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同时也会改变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比如,教授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作品改编的电影加深学生对于具体场景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眼球,从而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做到这一点这就得要我们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把这一过程灵活的组织成全班性的活动,并且能让老师自己也参与其中,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3.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兴趣

中学生因为年龄特点,有着好奇心理、疑问心理、爱美心理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作为老师因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的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交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情景。比如,可以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像商场等场景,可以让学生去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通过他们自身的了解,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去设置不同的情景对话,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在课堂上创造情景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具体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以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4.以表演渲染课堂气氛

语文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本内容的丰富性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语文课的人文优势调控好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木兰诗》时,采用话剧形式,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要求了解人物的性格,模仿他们的声音,学生们表演的惟妙惟肖,令人捧腹。运用这种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达到了熟悉课文,了解人物性格的目的。语文课文中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个性也很生动、突出。如果教师善于运用表演训练,让学生变成作品中的人物,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教授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改编剧本,分角色扮演文中的主人公“我”、 利普夫妇、于勒等人物,学生们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使情节更丰富。生动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裸的金钱关系。

参考文献

[1]郑江龙.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途径[J]. 教学与管理. 2014(21)

[2]马利明.一把钥匙能开万把锁吗?――谈课堂教学的“模式化”问题及几点建议[J]. 中中学教师培训. 2010(07)

[3]闫慧龙.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创新意识[J]. 职业教育研究. 2010(05)

[4]叶艳茹,李清.谈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5)

课堂气氛论文篇8

关键词:课堂氛围;教学模式;调节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教态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氛围。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心态和精神面貌。

二、借助教师的语言魅力,调节课堂的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在运用语言手段调节课堂气氛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初中生非常注重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能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教师经常批评或否定学生,就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积极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2.灵活地运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

数学知识很抽象,逻辑性又强,如果教师使用平淡无奇的教学语言,更会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讲究科学、严谨和精准外,加点“调料”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好处就是教学内容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数学不是空穴来风,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往往都兴趣很浓厚,例如,给学生讲解身份证号码中的学问和楼房的门牌号如何编辑,在这些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兴致很高并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讨论交流最终全班归纳出了最佳方案,这节课的学习因为密切联系生活他们觉得很有意义,对他们今后生活、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启发和益处。这样的学习,学生很容易产生浓厚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研究讨论,有时相互争论很激烈。因此,研究我们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是调节课堂气氛的一种有效方法。

总之,营造初中数学课堂气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上文探讨的也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一家之言”。现实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创新创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各项教学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孩子的思维“活起来”,师生一起适应当今的课堂改革,有效地助推课堂改革的深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课堂气氛论文篇9

【关键词】课堂氛围;教学水平;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经历中发现学生无法专注上课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反复的思考和实验,得出了课堂气氛的营造有时比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加重要的结论,因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也更希望从一种没有压力的情境下获得自我的提高与自身能力的锻炼。其实,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重点在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能否顺利激发出来还需要我们从不同方面加以努力。

接下来,本人将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初中语文课堂氛围该如何营造,如有不周详的地方还望各位方家指正。

一、巧妙穿插,注重兴趣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与课堂内容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课堂上进行的穿插,可以是课文作品的背景知识、作者简介、小故事、笑话、角色扮演等。总之,一切与教材相关的内容以丰富的形式呈现都可以使课堂氛围得到活跃。

例如在对文言篇目《马说》进行教学时,在课堂导入环节先向学生讲述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学生听得入迷,而后让学生进行字词熟悉与自由朗诵,并进行男女生朗读比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又如,结束了《诗词五首》的教学之后,在课堂上开展与诗词相关的知识竞答,教师说上句让学生回答下句,回答得又快又多的便是胜利者。这就激发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得知,学生最喜欢老师在课堂中加入抢答、角色扮演朗读环节,讲解相关背景知识与人物故事让他们觉得语文课是生动有趣的。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中,巧妙穿插趣味性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调动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二、匠心独运,关注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以下几点较为重要:

(1)理想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与教学者可以充分互动,甚至相互辩论,因此要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而在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占据着主要地位,有情感因素参与的课堂才会是积极活跃的。反之,学生机械学习,课堂定然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可言。

(2)以学生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者要注意自己与学生主次关系的定位,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者仅仅作为引导者而存在。因此,可以适当运用“讨论”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海燕》一文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写下心得体会在班级进行交流,进行了写作训练的同时亦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参与,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对学生进行教育应当以鼓励为主,减少批评。著名心理学家伯利纳在实验中发现,激励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积极影响,较之缺乏激励的学生,收到激励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大的学习兴趣,成绩稳步提升,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往往具有消极懈怠的情绪,不想参与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者应当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与质疑能力,让学生敢于提出见解,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

三、自我反思,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教学能力水平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关键。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下,教师往往是传播知识的“工具”,学生也成为了死记知识的机器,这种情况下的课堂必然是沉闷的,因此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语文教师应当养成豁达的人生态度、乐观开朗的性格。能力超强、才华横溢的语文教师凤毛麟角,每个人的性格亦有所差异,但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教师,他的课堂必然难以生动起来。反之,一个乐观开朗,言语幽默风趣,谈吐大方的老师却能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由此可见,教学者应当时时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养成适合进行教学活动的性格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2)语文教学者还应当时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对现代教育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从教学生知识到教学生学习方法等等,每一项都是全新的观念。语文教学者只有深入了解这些观念所包含的内涵,并将自己对它的理解贯彻到语文课堂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才能真正优化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的现代化,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

教学者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教学生以知识,更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自身能力与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学者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积极关注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准确捕捉,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语文教学想要取得显著效果绝非一日之功,语文教学者应该循序渐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也是最能决定教学成果的一个环节。教师们应该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努力从教师、学生和课堂这三方面的联系着手,活跃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氛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默契度。

参考文献

[1]王庆华.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的探讨[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5).

课堂气氛论文篇10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在我短短六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一直尝试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一、教师的教态是促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条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伴随有外在表现的情绪,即“教态”,如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而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敏锐地感受到这种气氛。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应该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如用微笑面对学生,多给学生肯定、鼓励的目光。我在教学低年级时,常常用奖励学生小红花、五角星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信、喜悦,而没有获得奖励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进而把这种积极情绪带到学习中。

当然,这无疑对教师自身的素养有了更高要求。作为语文教师,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段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诵,一个诚恳的微笑,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从而活跃整个课堂气氛。因此,我们老师要在平日里,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抓好基本功的练习,打好“三字一画”基本功,才有可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客观条件

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更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1.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和孩子们说,老师不是万能的,也会犯错误。老师如果做得不对,学生就应当敢于质疑,让学生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种坦率的学习气氛,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意,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和谐融洽。

2.充分发挥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创设让学生有话愿说的情境。我们班的学生是我由一年级开始就一直任教的,从那时起,我比较注重引导孩子们在课堂上敢说、愿说的习惯,现在到了六年级,他们已经养成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的习惯。当然,这种讨论也不是漫无目的式或者胡编瞎造式的,我会适当引导他们围绕课堂主题去各抒己见、自由发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三、掌握多种课堂教学手段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必要条件

1.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激发了学生对活动内容的兴趣。

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六年级了,如何让他们动手操作起来呢?我选择了课外活动课,利用班级墙面作为阵地,结合我们所学的课本知识,语文、数学、英语,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分组设计各自的小板块,这些小板块不仅在动手操作中锻炼了他们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更在课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孩子设计的“约定记心间”板块,由“净、静、敬、竞”四个字组成,很快,班级变得干净明亮了,孩子们之间变得更和睦了,学习更有劲头了,课堂氛围也更活跃了。

2.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虽然作为一所农村小学,但我们有幸成为班班通设备的实验学校,率先将高科技带到孩子们面前,彻底改变了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

式――多媒体技术让声音、图片、视频与语文课堂教学完美结合,让呆板枯燥的讲授型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外面的世界虽精彩却不曾见过。于是针对书本上写景类的文章,例如《桂林山水》,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课前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搜集图片,下载音乐,制作成一张张精美的幻灯片,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慢慢地,孩子们喜欢上语文课了,特别是作文水平也有了提高。

四、民主的评价方式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条件

我们都知道,评价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一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手段。现代教育提倡“多鼓励,少批评”,积极的评价有利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评价时应注意:

1.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接受评价

学生到四五年级时,我开始引导他们复述课文主要内容。一开始,学生总是很难抓住文章重点内容,分不清主次,于是我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我在一旁指导,把课文关键词、句找出来,再归纳总结。果然,小组学习使学生兴趣高涨,气氛活跃了,思维开阔了,师生关系和谐了,教学效果也显著提高了。

2.把评价权利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