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常规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11:49:51

课堂常规论文

课堂常规论文篇1

一学期来,我们根据既定的研训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了系列主题研训活动,现将本学期的研训活动做一小结回顾:

1、精心确立研修主题

为制定比较科学有意义的研修主题,学期初,我们教研中心组成员多次协商讨论,群策群力出几个认为比较可行的研训主题,在教研大组内与老师们交流,在此基础上最终确立了本学期的研训主题。但考虑到“学生课堂学习常规”所涉面很广,点很细,我们对照语文课程标准又在各小组内积极讨论,最后通过中心组成员的整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重点地选择常规加以落实。为此,我们确定:一、二年级侧重关注学生“听、读”的学习常规;三、四年级侧重关注学生“说、写”的学习常规;五、六年级侧重关注学生“思、写”的学习常规。

2、有序开展研修活动

本学期的主题研修活动分三个阶段(学习思辨——实践研讨(一)——实践研讨(二)),每次活动,我们努力做到主题明确、注重过程、人人参与,强化研讨、反思、总结,使研修活动力求达到高效。

学习思辨阶段:

在确定了研训主题之后,我们马上组织全体语文老师人手一份集中学习宁波市的《语文学科教学常规》,并由杨雨老师组织,对这份材料做了比较详尽地讲解与说明。接着小组分散重温《语文课程标准》,组内交流“课堂学习常规细则”,学习搜集的相关材料,撰写学习心得,在此基础上交流课堂学习常规细则,由年级备课组长汇总,整理出本年段的“课堂学习常规细则”初稿,教研大组长综合完成《市实验小学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常规细则》(讨论稿),并设计出了相应的课堂教学观察表。通过这一阶段的讨论、交流、学习活动,教师们明白了“听、说、读、写、思”这些常规所包涵的细则,了解了培养这些良好学习常规的一些策略、途径,在理论层面上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为后续的教学实践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实践研讨(一):

本学期主题研训的实践研讨(一)这一环节,我们整合了学校开展的常规课堂检查和在我校举行的“奉化市领雁工程带徒活动”,充分运用课堂观察表,通过跟帖、集中评课等方式扎实地开展实践研讨(一)活动。

我们语文组的老师根据自己所在年段有选择地聆听了以上这些老师的常规课堂,关注了这些教师对学生学习常规的指导情况,并就本年段的研训主题以网上跟贴的形式进行了评课,3月30日,我们全体语文大组的老师又与骨干班的学员一起,就这些家常课堂的有效性以及课堂学习常规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地探讨与交流,代表年段做了主题式评课。

在学校开展的常规课堂检查活动中,杨老师与俞老师率先代表高低段进行了常规课堂教学展示,老师们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到了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常规是否良好,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对此进行了有效地指导、点拨。接下来,又有邬敏敏等6位老师进行了常规课堂教学展示,老师们也积极地在网上进行了跟贴评课,探讨良好的“听、说、读、写、思”习惯应包涵哪些常规细则,以及如何培养以上常规的策略与途径等等,从操作策略层面上对本次研训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实践研讨(二):

课堂常规论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校本,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注重积累,培养习惯,指导学法,训练思维,渗透德育”新课改理念为基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积极贯彻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课堂教学以精讲、互动、高效为指导,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开拓创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要加强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向创新和效率要质量,全面提高我校语文教学的效益,全面开展成长型教师群体建设活动,以推

进课程教学为中心,课题研究为重点,促进师生成长为根本,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做好评析报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结合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二、学好理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1、教研组每位成员应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通读一本理论专著,围绕“轻负高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2、教研组每位成员至少阅订一份语文报刊。平时,语文教师要坚持通读两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向,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从而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3、教研组每位成员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学习

重点,讲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做到:自觉学习理论,深入研究探索,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使理论学习落到实处,卓有成效。

三、狠抓常规,改革教学,提高效率

1、落实学科教学常规,重点是抓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关键是落实常规,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本学期,在对照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牢固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新颖、活泼、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应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研究和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常规调研,确保减负增效。本学期,教研组将配合学校通过听课、抽查备课、作业批改等多种方式,检查常规落实情况。

3、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4、做好年青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5、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6、扎实有效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7、全心全意为九年级学生服务,打好中考这一仗。

8、成就学生,成就自己。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研常规管理,进一步形成语文教学的研究氛围

1、每月两次的教研活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比如怎样把握新教材,新教材的单元安排体系怎样与教学进度统一起来,怎样对学生进行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怎样利用现有资源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等。

2、开设组内教研课,通过年级内、语文组内、校内的互听互学,通过汇报课、示范课、研究课的观摩学习探讨,促进语文教研工作的开展。拟定由周正高老师执教一节公开课。

3、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主要以本学科的课为主,认真填写好听课笔记,做好评课。

4、备课要适应新要求新形式,不但教学过程设计理念要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新,而且教学目标要新,教后反思要不走过场。

(二)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素养

语文教学应当在教给语言知识的同时,着重于引导应用,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及时转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

课堂常规论文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现状;思考

一、当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我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和“少教多学”等新兴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在备课环节上,导学案已经普遍替代教案,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新型模式;在上课环节上,“注入式”和“满堂灌”式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逐步退出了课堂教学,代之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和“成果展示”;在作业布置与批改环节上,大多数教师开始注重作业设计,不再照抄照搬课本习题,突出拓展性和延伸性作业的巩固提高功能。其别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1.在课前教学设计环节上,高效课堂建设强调“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写“教案”转向设计“导学案”;备课的重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向指导学生如何学。但是我们调研发现,高效课堂建设在备课环节上改革的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备课管理常规之中,以至于教师在备课环节上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部分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消极抵触改革,依然沿袭传统的备课方式,仅仅把自己多年沿用的教案,改头换面,美其名曰导学案;二是部分青年教师,虽然改革热情很高,但缺乏深入钻研精神,体现在备课上,许多教师不是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要点、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在课堂教学环节上,高效课堂建设强调“多学少教”,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注入式”和“满堂灌”转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教师上课的重点从传统的“精讲多练”转向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点拨学生学会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我们调研发现,高效课堂建设在上课环节上改革的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上课管理常规之中,以至于教师在上课环节上出现如下问题:一是传统的“以教师中心”做派阴魂不散。许多教师为了圆满完成自己预定的教学内容,把教学掌控在自己的预设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到自己设计好的套路中来,导致整个课堂教学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教师把它演出来就行了;二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试图体现“多学少教”的高效课堂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又缺乏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导致为课堂提问而提问,为课堂讨论而讨论,为学生探究而探究,只追求“表面热闹”,不注重课堂实效,进而使“多学少教”的理念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简单模仿。

3.在课后教学反思环节上,高效课堂建设特别强调“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学会教学反思,形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并将其视为快速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我们调研发现,在高效课堂建设在课后反思环节上改革的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教学管理常规之中,以至于教师课后反思意识不强,多数教师把课后反思看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

二、进一步加快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对策的思考

上述的种种问题表明,在高效课堂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全面系统地总结近年来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经验,将高效课堂建设业已成熟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教学管理常规条例,为高效课堂建设可持续发展构建长效机制,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重大现实课题。

1.切实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要充分认识重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摆在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突出位置,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顶层设计,从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教学反思、作业布置与批改以及学业成绩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切入,全面系统地设计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力求做到计划详实,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切实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

2.进一步强化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专题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此,学校应当组织骨干力量,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高效课堂建设背景下,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考试评价等日常教学常规改革的有效策略,切实增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规范性、专业性和科学性。

课堂常规论文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292-1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高等教育规模化主要力量的高职教育,如何更好地培养高职生,应该是每位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当前在高职院校的一些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不少思政课教师抱怨现在课堂管理难以控制,给学生上课很吃力,没有一个和谐、有序、高效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而且自高校扩招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一些公共课普遍采用了大班课上课,因此,在大班上课的思政课课堂管理实践上,也远比理论分析和探讨复杂得多,难度大得多。

1 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管理的艰巨性

1.1 高职学生的特点增加了思政课课堂管理的难度

当前,由于社会的偏见和就业竞争的现实压力,无论对家长还是学生来说,选择高职院校仍是一种无奈。部分高职学生是以一种失望的情绪来到高职院校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我来这里是学技术的,对思政课等文化基础课不屑一顾。面对基础差、学习无兴趣的学生,有些教师认为只要你不干扰正常的教学进程就行,便放松了课堂管理的要求,有时就会出现“你讲你的,我玩我的”这样失败的课堂现象,课堂管理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1.2 班级规模对思政课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

班级规模是影响思政课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专业五六个班一起上课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大班上课固然有其优点,如提高教学效率、降低师资不足的压力等。但是大班上课也有许多缺点,如坐在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教师讲课的内容;学生迟到早退、上课看小说、睡觉;教师难以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等。这些问题,都使得大班授课的教学效率低下。如果教师再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大班思政课教学中,就会经常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活动难以控制等教学问题。

1.3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思政课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

一直以来,如何让学生感兴趣是思想政治公共理论课教学的难点。事实证明填鸭式、反复记诵式的讲授学习已经不值得提倡;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在充当着教学进度的导演,把自己和学生都沦为了教学内容的奴隶;或者干脆把课堂塑造得安安静静,课堂上只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只是课堂中的群众演员,你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2 完善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管理的对策

关于课堂管理有着诸多不同的见解,无论什么样的定义,笔者认为好的课堂管理很难有唯一一种理想正确的模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课堂管理,最终的目的应该都是一样的,即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学生们真正的喜欢上思想政治课,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在具体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思想政治课课堂管理:

2.1 搞好时间管理工作,保证学生能有尽量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现在在一些思政理论课课堂上,为了防止学生逃课、旷课,有的老师采取了上课点名制度,甚至一节课点几次名,花费的时间一般要十多分钟,每一个学生要花费十几分钟的时间去听点名,这是大班课中最浪费时间的作法。对此我们可以上课少点名或实行随机抽点。有研究指出,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到20分钟,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黄金时间,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时间段,就能事半功倍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加强纪律管理是提高大班上课的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大班课一般是合班课,人数较多。对此笔者认为,高校课堂中纪律管理很重要,但因为高职学生无论从年龄还是心理上一般比较成熟,在纪律管理过程中,如果采用强制性方法反而会导致学生的反感。在纪律管理上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保持言行一致,在开学之初就要给学生设定高的标准,让学生明白旷课迟到的处理办法,在头几次课中要严格监控学生的行为,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加以提醒,让所有学生都知道即使是大课,老师仍然能很快发现学生的违规行为。这样开学第一周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规则和程序上,当学生良好的行为举止一旦成为了常规,教师每天就不用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处理纪律问题上了。

2.3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这是完善课堂管理的关键

“如果学生有事做,他们就不会制造麻烦。”教学水平是课堂教学管理的基础。枯燥无味或者照本宣科的课堂讲授必然导致学生讲小话、睡觉、迟到、早退;当教师把必须要教的内容跟学生的生活和兴趣联系起来,他们自然就会主动地“想”学,认真的听课。另外思政教师教学时还要强调学习的实用性、针对性 ,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比如在教学上可以尝试着从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当学生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教师能够主动地帮学生学习,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把公共理论课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课堂管理能力,正如美国教师联合会主席兰迪·温加藤说:“这或许是跟教学有关的最不易掌握、最复杂的一方面,是最难掌握的一门技能。”对于我们每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来说,这就更需要我们从自己开始,对真正值得追求的适合自己教学的“ 课堂管理 ” 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淑云.大课堂观视野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 阳桂兰.高校大班课的课堂管理策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3] 马朝宏.课堂管理:最难的技能?[N].中国教师报,2009

课堂常规论文篇5

一、关于教学现象研究的分析

王策三教授在《教学论稿》中认为:“教学论的根本问题,与任何一门学科的根本问题是一样的,就是如何保证真正揭示自己研究的对象的客观规律,也就是如何保证教学论成为真正的科学。简言之,教学论的根本性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化的问题。我们判断任何一种教学论思想、理论、主张的优劣、高低、长短,主要看它在多大正确程度、广度和深度上揭示了教学的客观规律。”究竟怎样研究教学规律呢?王策三教授5进一步指出:“对于教学规律,应该主要通过分析教学实际材料、解决教学的矛盾和问题来研究;通过教学论范畴和理论体系来阐明;通过系统学习教学理论、结合实际运用来掌握,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王策三教授主要讲了教学规律的研究、阐明与掌握三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对教学规律的研究方面,他更是从分析马克思对资本运动的规律研究出发,以夸美纽斯研究教学规律的过程而形成《大教学论》和苏联赞可夫长达20年的实践研究为例,提出了研究教学规律的一个基本观点:“研究规律最根本的是要研究事实,不可能离开事实,单纯思辨地研究出来。”客观地讲,王策三教授能在20世纪80年代就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教学规律的观点,并强调通过研究教学事实来研究教学规律,而且在该专著中,王策三教授也确实做到了对古今中外教学论发展史上的事实的研究。但是,如果教学论真正要从研究教学现象或教学事实出发来研究教学规律的话,笔者认为还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现实中课堂教学现象的研究上,应该对教学现象的特点、类型、研究方法、教学现象与教学规律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专门的阐述,应该在教学论的体系中给予“教学现象”一定的位置。当然王策三教授的((教学论稿》成书较早,而且它也是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生开设“教学论”选修课时的教案发展而来,有讨论的和清理的性质,所以“决定了本书的内容不会平衡,某些部分较详细,某些部分也可能留下空白点,而且不能避免出现片面性错误,一切视碰到的问题以及讨论的具体情况而定。”我想对于“教学现象”这一研究的“空白点”应该成为今日教学论研究者补充并完善的内容。

李秉德教授在((教学论》一书中认为:“现代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在于探讨教学的本质与有关规律,寻求最优化的教学途径与方法,以达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目的。”并强调“教学论所着重研究的是关于教学的较高层次的一般规律”阳。而要完成教学论的研究任务,首先必须对教学这一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教学现象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常见的现象,但是我们对于它的了解还远不能说是深入的了。为了深入了解教学现象,我们有必要阅读古今中外教育家们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但更重要的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对之加以认真的探讨。”显然,李秉德教授特别重视通过研究教学现象探讨教学规律,他认为研究教学现象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阅读古今中外教育家们的相关论述和我们自己的思考。前者是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继承,是一条间接研究教学现象的途径;后者“我们自己的思考”是指研究者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现象的研究。所以,李秉德先生在他主编的((教学论》中就从各级各类学校中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出发,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了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国内著名的“教学七要素说”。他所倡导的对教学现象的研究主要就是深入课堂之中对教学七个主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这也是国内较系统地把教学现象进行分类的研究之一。但同样的问题是,在这本作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著作中,李秉德教授同样没有专门的章节来分析“教学现象”,在以七要素为线索的各章节中,也较少涉及具体的课堂教学现象的分析,而更多的是一般的概括。也许这正是作为高校教材的特点所在,但正是这种一般的概括,使我们难以看到长期进行过教学实验研究的李秉德教授关于教学现象研究的特别方法,倒是在他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中,对于方法的问题又特别关注,至于二者如何有机地结合,确实还是一个空白,还需要后来的研究者去深入地开展研究。

吴也显教授的《教学论新编》和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是同一时期的著作。她在这本教材的编写中确实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体系,说它是“新编”名副其实。吴也显教授在论述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时认为:“尽管对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有各种不同的具体提法,但大都认为教学规律应是教学论所要研究的对象。而不论是教学的规律或原理都是要揭示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联系,这一点也是大家共识的。关键是怎样去揭示教学规律。”至于如何揭示教学规律,吴也显教授认为主要是研究教学活动中一系列大小不等、层次不同的本质联系。她进一步指出:“如果以教师、学生和课程的相互联系作为(教学论)主要的研究对象就可以抓住教学中最主要的联系。整个教学论的范畴和理论体系中大大小小的规律都是围绕这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而被揭示出来的。因此我们认为可以把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表述为是教师、课程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可见,吴也显教授认为教学现象存在于教学活动的各种关系之中,尤其是在教师、课程和学生三者的关系之中,研究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有可能把握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但对于如何在教师、课程和学生的关系中研究教学现象、教学现象的类型与特点、教学现象与教学规律之关系等问题的表述,仍然是该著作中的一个空白。

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这些教学论研究领域的大家为什么都能认识到通过教学现象研究教学规律这一教学论的任务与研究对象,并分别提出了“通过研究教学事实研究教学规律”、“通过研究教学要素研究教学规律”、“通过研究教学关系研究教学规律”的观点,但对教学现象研究的忽视却是惊人的相似。如果把教学现象只作为哲学问题的话,自然不必用什么教学活动中的现象分析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只要通常的“演绎的”和“归纳的”推论,把一般概括当作具体的观察就够了。事实上,教学现象必须加以细致的观察才能真正了解,必须结合日常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的事实才能对一些特别的问题弄明白,才能从复杂的现象中认识并理解教学的规律,并对那些没有必然规律的教学人文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所有这些说明,如果忽视了对教学现象的观察研究,只用一般的哲学推论,就无法真正研究教学活动,就永远无法使教学论研究走向教学实践,中小学教师就无法喜欢这些远离自己教学生活的教学理论,教学论就只能是“象牙塔”内孤芳自赏的高阁之术。

二、教学现象的内涵

教学现象就发生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学现象呈现的场所就主要集中在学校的课堂。但不论是进入课堂的研究者还是身处课堂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常常对教学现象的观察式研究并不重视,缺乏明显的研究意识,或是有了研究的意识,却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现象,不知如何去分类研究。所以,进入学校课堂之中去研究教学现象,就必须先从理论层面弄清楚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什么是教学现象?教学现象有哪些类型?然后才能观察研究教学现象。

什么是教学现象呢?理解教学现象必须从理解什么是现象开始。现象和本质是一对哲学范畴,因此二者的理解常常相互关联。“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构成,是事物的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现象是事物本质在各个方面的外部表现,一般是人的感官所能直接感觉到的,是事物的比较表面的零散的和多变的方面。”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和现象。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现象从某一特定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所以,研究事物的本质或规律就必须从现象人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其目的就在于通过现象揭示本质和规律。正因为这样,研究教学活动的规律或本质就必须从理解与研究教学现象开始。由此出发,教学现象就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有关教学的比较表面的、零散的和多变的外部联系,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各个方面。而教学活动的本质或规律就是教学活动内部的联系,由教学的内在矛盾构成,是教学活动的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教学的规律在国内的教学论著作中基本都有论述,但对教学现象的分析与研究却明显的不够。教学论的规律更多的是主观臆想的或演绎推论的较多,真正从复杂、多变的教学现象的观察中研究出稳定的、必然的规律较少,这就导致了我国教学论中表述的所谓规律的空洞,给人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这不是规律不重要,而是总结出的规律有问题。为了真正能从教学现象出发来研究教学本质或规律,我认为对教学现象的理解方面还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现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现象。课堂教学活动是教育活动的集中表现形式,同时也是社会组织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的表现形式,所以,课堂教学中的现象可能会包括一些社会现象、心理现象和教学现象。课堂教学中的社会现象是教育社会学的重点研究对象,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现象是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学现象才是真正的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学论不研究课堂教学中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了,而是强调教学论应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堂中的教学现象方面。那么,课堂中的教学现象主要有哪些呢?如果我们考察教学系统的话,不难发现它有三个方面的关系:“教学与外部的社会系统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教学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各具体教学因素自身内在的联系。”而在这三种关系中,第二种关系,即教学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最根本的关系。教学的现象就主要集中发生在这个关系中。教学内部各要素主要包括哪些呢?有人认为三个,有人认为五个,有人认为七个,其实这些观点之间并不矛盾,只是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罢了。但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三个,即有了教师、课程、学生,这三个基本的教学要素具备之后,教学活动就可以发生了。正因为这样,我认为如果从最基本的要素来说,教学活动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及其关系上,即教师、课程、学生及其相互关系,这一点与吴也显教授的观点基本一致。如果从全面系统的要素来说,就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七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这一点与李秉德教授的观点相一致。所以,研究教学的现象就应该集中研究教学内部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现象,并通过这些现象的研究重点去把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程的设置等方面的规律以及这些方面相互关系中存在的规律。

第二,课堂教学现象的表现包括较为普遍性的教学科学现象和具有情境性的教学人文现象两个方面。教学活动作为以课程信息为中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其外部的表现形式既包括教师、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个性特点及其差异,又包括教师集体、学生集体的共性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还包括作为主体性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个体差异及风格作为教学现象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的人文性、特殊性,更多地需要通过观察来解释其发生、存在、演进的原因及特点。教师集体性与学生集体性的教学现象表明的是教学活动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教学科学性的集中体现,它与教学的规律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可以作为教学现象研究的重点。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论述“什么是社会现象”时指出:“构成社会现象的是集体性的信仰、倾向和守则。那些名义上为集体的、实际上仍然属于个人性质的形式,也不能称为社会现象。”教学现象中常常伴随着一定的社会现象、心理现象,而且正是这些社会的、心理的现象使得教学活动的人文性特点十分明显。因此,以前我们强调的通过教学现象研究来把握教学规律只是看到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的一面,而教学活动人文性的一面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基本是生成性的、即时性的、特殊性的,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去处理,这些人文现象更需要的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所以,我们强调教学现象的重点在于教学活动中的集体性、普遍性的表现形式时,还不能忘记教学人文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特殊的解释方式。

第三,教学现象总是发生在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之中。教学现象是一种活动方式,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教学方法、学生与学习方式、教师与教学目标、学生与教学评价、教师与环境、学生与学习条件等因素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及活动方式。概括地来讲,就是教学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信息等之间的关系。所以,如果研究教学现象,就应该动态地来研究它,研究某一教学现象,就应该研究该现象与其他教学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不应该是分割的、静态的研究这一教学现象。在这一点上,我同意通过教学要素为突破口去专题性地研究课堂教学中的现象,但我反对就某一个要素而相对独立地去研究教学的现象与问题,必须把教学现象的研究放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放在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去研究。

三、教学现象的类型及其研究

教学现象是复杂多变的,但同时又是可以认识的把握的。关于现象的类型根据哲学的观点,通常把现象分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文现象。人们对现象的认识从方法论上讲,主要有科学的与宗教的两种方法论。科学的方法论是一种存在着不可知的可知认识论,可知是方法论上强调人的认识的无限发展性,不可知是指科学还面临着许许多多不可知的领域。宗教的方法论是一种可知的不可知论,也就是说在它无法解释有些现象时,就把先验的神或上帝作为创造一切的主体,从而解决了人类的不可知悖论。所谓社会现象是人类组织或机构运行的关系及外在表现形式,如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就有了研究其现象探寻其规律的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教育学、军事学等。所谓人文现象也就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存在方式,如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建筑学、心理学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现象主要是属于社会现象、人文现象的范围,更具体点讲就是社会现象中的教育现象与人文现象中的心理现象,而且,这两种现象常常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对于教育现象的类型,胡德海教授认为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教育活动,二是教育事业,三是教育意识现象或教育意识形态,三者之间是紧密关联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是形成一定教育思想意识与教育理论的基础,并使已经形成的教育理论得以发展、深化、提高;而教育理论又反过来作为~种教育法则,指导和制约人们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的实践,体现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统一。”笔者认为,胡德海教授所讲的教育事业现象其实就是特殊的教育活动现象,它是一种自为的教育活动现象,是国家范围内的对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特殊管理,它更准确地讲是一种组织化、目的化、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的教育活动现象。所以,教育事业现象与教育活动现象是一类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而另一类教育现象就是存在于人们观念、思想、意识当中的教育理论现象。我认为课堂教学现象从表现形式上就应该包括教学活动现象和教学意识现象两大类型。课堂中教学活动现象往往是一些外在的、形态的现象,是一种实践活动中直观的现象;教学活动的意识现象是关于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现象。对这两类课堂教学现象,主要用观察法与访谈法来研究。通过观察法可以更真实地把握教学活动的存在现象,通过访谈可以较客观地把握教学中的意识现象。当然,在研究课堂教学现象时,我们会发现,不管是教学的活动现象还是教学的意识现象,又常常交织在一起,所以观察法和访谈法在课堂研究中又常常结合使用。我们在课堂研究中还发现,课堂教学现象从表现形式的特点上还会有规则的教学现象和不规则的教学现象。规则的教学现象常常就是普遍的教学现象,透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人们通常会把握教学活动的本质或规律。规则的教学现象存在于同一类事物的各个现象中,它们的形态或者存在于所有个体中,或者能在大部分个体中表现出来,当规则现象发生变化时,虽然不一定在所有的个体中都呈现出同样的情形,但他们的变动与变动的程度基本相同。不规则的教学现象常常就是特殊的教学现象,合理、正确地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人们通常会把握教学活动中的人文特点。不规则的教学现象通常存在于少数的个体中,而且在这少数个体中也不会永远存在,它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属于例外的现象、暂时的现象、变化的现象。尽管二者都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与分析,但因为现象表现形式特点的不同,人们透过现象分析教学活动的目的与方法也就有所差异。教学现象可以分为规则的教学活动现象、不规则的教学活动现象、规则的教学意识现象、不规则的教学意识现象四大类。

所谓规则的教学活动现象是指在教学活动构成要素诸方面及其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教学现象,是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通过课堂观察就能把握其中的必然性规律。规则的教学活动现象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运动特点、存在状态(即一定的时空特征)、内在结构和具体属性(即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性质),特别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展开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教学阶段、环节、问题等方面的存在状态与表现形式。之所以是

规则的,是因为教学活动从理论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且完整的体系和分析框架。“教学的整体分析框架,应该既有静态的结构成分,也有动态的结构成分;既包括实体系统,也包括属性系统。按照这样的建构原则,实体、活动、关系及过程可以作为分析教学存在的几个维度,它们同时也就可以用来表征教学存在本身。”所以,教学活动的现象就应该包括三大类:第一类就是教学实体现象,即教学要素及其关系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既可以从基本的教学三要素的角度去分析,也可以从全面系统的七要素的角度去把握;第二类教学活动的形态存在现象,是指在教学存在的基本活动方式、成分、类型中表现出来的教学现象,通过研究,有学者认为,这一类型的存在现象可以归纳为七种:“师生教学共同体即教学、师生教学调控活动、教授活动、学习活动、师生交往活动、教师自主活动(如备课、教研等)、学生自主活动等,由此可以确定教学及其相关活动的特殊性和基本联系。”第三类教学活动现象就是关系性存在现象。主要包括从认识论角度表现的交往关系、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等;从本体论角度表现的主要关系、次要关系、相关关系等;从存在论角度表现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等。研究规则的教学活动现象就是通过对教学活动中的实体现象、形态现象、关系现象系统分析,以把握教学活动过程殊的规律,不过,这种存在的现象是自觉的、自为的教学现象,因此必然与教学的意识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迪尔凯姆在论述规则的社会现象与不规则的社会现象时指出的那样:“所谓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现象,也根据事物本身的变化情况而定。事物本身变了。附属于它的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现象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可以成为区分两种现象的标准。”规则的教学现象的特点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的频率较高而且先后变化有明显的规则,可能通过观察与访谈获得其现象之间的关系。在大量的课堂教学现象研究中,此类现象背后的规律会呈现在研究者的面前,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准确、科学地表述这些现象与规律,使它们成为教学论中的重要内容。规则的教学活动现象是教学论研究的重点,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教学活动的普遍规律的认识。

课堂常规论文篇6

[关键词]思政课 大班教学 实效性

[作者简介]康树元(1959- ),男,四川南江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庆 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2010年度高等教育教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345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55-02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生多师少”的现状,加之教室、教学时间等教学资源紧张的因素,因而普遍采用合班讲大课的授课方式去完成教学任务。这严重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特别是合班上大课,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授课,其大班教学的效果就更是要大打折扣。笔者对我校大学生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统计显示,有42.5%的学生认为“大班教学人太多,课堂纪律不好,效果差”。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每一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的老师们都面临和思考着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要严格课堂常规,掌控好大班课堂的秩序和氛围

当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班教学课堂都是大教室或阶梯教室,配备有多媒体、麦克风话筒。其大班课堂学生的人数大都在100人~200人之间(有的甚至班更大、人更多),学生或者来自相同专业、相同年级,或者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一而论。面对空间如此之大、学生人数如此众多组成的一个大班课堂教学,要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建立起良好的课堂秩序和课堂氛围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良好的课堂秩序和氛围呢?

第一,及时形成严明的大课课堂常规。上第一次课,讲课教师就应花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讲明上大课应遵守的课堂常规和纪律要求,立下大课堂的规矩。方法上可将整个大教室进行区域划分,要求各自然小班的学生在指定区域入座,以便教师和班干部便捷地掌握每个班的出勤状况;要求学生上课时间不得在教室内随意走动;要求学生上课时间将手机调为静音或关机状态,不得在上课时间接打手机或玩手机,不得戴耳机听音乐或做与本门课无关的事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未经老师同意不得小声讨论或大声喧哗,如此等等,很有必要。

第二,讲课教师要始终掌控好课堂氛围。课前就要做好讲大课的周密安排。在讲课中,教师随时都要发挥自己的课堂机智——以将军、长者、严师、慈母般的角色掌控好整个课堂的气氛。教师讲课声音要洪亮、清楚、抑扬顿挫,教师的目光要随时与所有听课学生的目光自然交流、及时碰撞,对听课走神的学生要及时用停顿的讲课声音、关切犀利的目光去示意、提醒,随时洞悉课堂里所发生的一切,及时引导、掌控,把不利课堂的因素,消灭在初露端倪之时。

第三,引领并形成好学上进、荣辱分明的大班课堂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绝好场所。如此大的空间、如此众多的学生,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所以,讲课老师要善于因势利导,要善于运用鞭策的方法,对好学上进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鼓励,对文明的课堂行为及时表扬,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对不文明的课堂行为及时巧妙地批评和鞭策。如此,原先课堂表现较差学生也逐渐表现好起来了。

二、理论讲授要精、准、新颖

毋庸讳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应该具有理论性!讲课老师要善于以科学、理性、思辨、逻辑的力量去征服学生。“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教师讲课、引领分析,要力求科学严谨, 客观理性,对社会积极又不失警醒,对学生开明又不媚俗。既要避免简单说教和灌输, 又要避免没有理论支撑、逃避矛盾和争论的社会杂谈, 做到深层次分析、高层次引导, 而非低层次迎合,更不能以不负责任口吻去调侃。要以理服人,要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理性的魅力。

第一,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大班学生人数多,听课口味爱好各异。讲课老师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新颖、丰富、真实的信息去吸引学生。将抽象的理论转变成简洁、生动、直观、形象的语言, 把科学理论讲清楚、说明白。坚持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用真情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可信度, 解开学生的思想疑问和困惑。

第二,不能满堂灌、照本宣科。邓小平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这是一句大实话。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实践中同样适用。大学生们来不来听你这门课,喜不喜欢来上你这门课,也多以这门课对他“是否有用”“是否有趣”来衡量,来决定。至于考勤考核那是外在的强制力。如果你这堂课、这门课对他无用,纵然你强制他到课堂里来了,他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来了不是玩手机,就是干别的事情。所以,我们在一线教课的老师从心里要认识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中,理论讲授要精,要管用,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社会实际,要想办法调动学生去思考。

课堂常规论文篇7

关键词:微课;高校教学;常规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186-02

微课堂(Microlecture),简称微课,一种新型课堂教学视频模式,是在时间上相对于常规课的一种微型课堂,内容包括单一知识点或对突破某个教学难点的讲授,也可以包括教学反思,巩固测试以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一系列的系统。通常,微课用于本专业学生的课程预习,考前复习和自主学习。由于时间短,内容紧凑,微课能更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教学要点。微课在国外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在国内,近几年来也受到了各路学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在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成果。然而,微课的教学效果仍存在广泛的争议,国内外微课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国外对微课的应用已经完善,并完全融入日常教学当中,国内对微课资源的利用和建设仍处于探索之中。

一、微课的产生及概念

微课堂最早是在1993年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 A.McGrew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演变而来的。其目的是让非专业学生在非正式的条件下也可以学习了解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顺应当今各学科相互交叉关联的形式,并能将其运用到其他研究领域。在其后,英国纳皮尔大学的教授Terence Kee安排学生对特定题目进行为时一分钟的简短演讲。他认为学生应具有在特定领域中总结并掌握核心概念的能力,以应对当今世界信息量知识量大爆炸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思考那些与主题相关,应被掌握的核心概念。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微课这一概念,并将其运用在网络在线课堂上,他认为,微课是一种以构建为指导,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 教授某个关键概念或主题的60秒视频或音频课程。微课不仅提供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和远程教学。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和复习。

国内对于微课的概念最早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引进的,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其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即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是在传统的教学资源类型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

从国内外学者给出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国外学者注重的是微课的作用和应用,国内学者则注重微课与常规课程、标准课程的结合。

二、微课与常规课的比较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微课相对常规课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凸显,下面介绍几点微课与常规课的区别:在授课内容方面,微课只讲授单一知识点,而常规课通常包括多个知识点;在授课方式方面,微课以教学视频、音频等为载体,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反复重现,常规课通常是面对面,而且无法重现;在授课时间方面,微课的授课时长一般为10分钟,一般最长不会超过20分钟,常规的时长一般都在40分钟以上,大学的常规课一般会持续90分钟;在教学场地方面,只要条件允许有足够带宽的网络,微课可以在任何场所进行观看,而相比较常规课只能在正规的教室进行讲授;在设备使用方面,微课只需要使用多媒体终端(如电脑、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常规课一般需要计算机、投影、黑板以及桌椅等;在对所教授知识点的针对性方面,微课对知识点的针对性较强,会对单一知识点详细讲解,常规课的针对性则较弱,不强调单一知识点;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要求方面,微课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包括计算机的使用,视频及音频的录制,剪裁及后期制作,相对而言常规课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要求较低,一般只需掌握PPT的简单制作。然而微课对校园建设的基础设施及师生的信息技术设备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为确保微课视频和音频的流畅播放对校园网络的要求较高。对学生而言,在分析、收集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上微课无疑也是一种挑战。然而微课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学科,对于一些只需要讲清楚公式、规律、概念、实验和列举的知识点,微课无疑是相对较好的选择,而对于那些需要进行讨论和大篇幅详细解题过程的知识点,借助微课则没办法实现。

三、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

在信息,知识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已经是越来越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较从前有了大大提升,高校教师很难再短短的课堂时间内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要求,传统的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已不容小觑,在常规课堂里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缺乏热情,学习被动、厌学、缺课、逃课,甚至辍学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高校教育授课模式亟待改革。

在国外、微课是首次在胡安学院得到实际应用的,教师们首先将微课运用到职业安全、学术性阅读,兽医学等课程中。这种授课方式要求学生在常规课堂之前通过移动电子设备观看微课视频,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然后完成作业和实践活动,教师再根据学生上交的电子作业完成批改和反馈,最后在常规课堂上进行点评和问题的解答。这种方式得到了学生良好的评价,使学生们不仅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而且留给他们更多的课余时间。在国外的高校中,微课的形式种类很多,其中用得比较多的有卡通画、电子白板、真人演讲等,其内容短小精悍,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并配有字幕说明,便于记录和学习。国外高校的微课堂不仅涉及学科广泛而且内容十分精细,不仅从内容,主题和年级等方面分类,还进一步将知识点细化,如学习型、练习型、实验型等,功能用途分类十分明确。为学生的自主及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丰富支持。

微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小学的教学方面已经得到了一些地区的广泛应用,然而,目前高校对微课的实际应用并不乐观,其中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在高校教师方面,要想将微课视频制作得新颖有趣,对电子设备和电脑的操作技能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对录音的条件,录制视频的条件更是要求苛刻,教师凭个人能力无法实现。大部分教师对微课了解甚少,没有系统的概念及制作方法,感到毫无头绪,无从下手,或者有的教师缺少电脑操作的能力。其次,大部分高校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科研任务,这使得他们在时间上无法去了解,学习乃至制作微课视频。第三,在硬件方面,微课随时随地可看的特点,要求一定区域里要有相当带宽的无线网络,或者是可以向所有学生开放的免费计算机房,至今,大部分学校还无法完全提供这些设备。最后,从学生方面,在有无线网络的情况下,学生可以使用固定电脑、笔记本、手机或者MP4进行在线学习,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承担微课在线观看的终端视频设备。以上几点客观原因造成了高校微课堂发展缓慢的结果。

本文中作者仅对在高校教学中微课的制作方法和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并提一些个人的建议和方法。

1.制作微课。为了保证完成正规的教学任务,还能利用好微课,建议微课视频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之后再用不超过5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参与活动。微课视频的内容要紧贴所教授知识的要点,并且最好有一定的难度富有一点挑战性,微课结束的最后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不可过多,最好是一个,确保问题的解决思路是多角度的,这样才能保证之后学生的讨论气氛。制作微课时一定要图片清晰,要尽量避免教师人像展现时间过长,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尽量减少光标的使用,以免造成眼花眩晕,找不到重点。声音要清晰,符合常人的审美要求,要有创新和趣味性,要吸引人,可以使用一些动画,沙画等。

2.针对微课进行教学设计。对于微课教学课堂的设计应该从微课环节入手。进行学生分组,观看,讨论,汇报等。其设计原则应该是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效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分组时可采用相邻分组的方法,规定2-4人为一组,组型不可过大,不能超过5人,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有效参与。规定讨论的时间不应过长,不能超过5分钟,因为有些小组短时间内就能得出讨论结果,有些小组长时间讨论也没有结果,如果时间过长会增加后者的挫败感,并且如果安排长时间的讨论会占用正常课堂时间,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对于汇报阶段,可采用自愿形式,也可指定小组,当所讨论问题存在争议并难度较大的时候尽量采取自愿形式,当问题较简单,可以采用随机指定的形式。切不可一直采用自愿方式汇报,这样就会使一部分学生置身事外,影响参与效果。

3.坚持每节课中应用一次微课堂。升入高校的大部分学生一直以来受到的是传统模式的填鸭式教育,这就会使一些学生最初不愿接受或者被动接受这种自主主动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多多鼓励学生参与,尽量选择开放有趣,可以让他们自己表达观点和个性的问题,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会对这种方式习惯,并产生兴趣。

4.建设校内微课资源。高校教师在微课教授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实践和测评,建议教师将受到好评的微课资源构建成校内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测评,建立校内学生提问平台,定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统一答复。然而,从现在高校教师承担的工作量上来看,这种反馈和答疑机制无疑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造成巨大的负担。作者建议采取师生共同承担的机制,让对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同学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认同度,还会鼓励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之间就可以互相答疑解决问题,这也满足了个性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要求。这样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积极参与,而且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授课效果,调整授课进度。这是在现今条件下微课堂教学中值得采用的模式。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微课在现今高校课堂教授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探讨,建议将微课堂广泛应用到高校课堂上以推进高校教学的改革。最后对微课在高校课堂的应用方法及制作方式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 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 [J]. 现代远程教育,2013,9(4):41.

[2]何克抗. 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 中国电化教育,2011(1):1-9.

[3]焦建利. 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 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4]李小刚,王运武,马德俊.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3(10):31-35.

课堂常规论文篇8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质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7-01

1.体育课堂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作为学生学习和校园生活的自然因素,它的规模、体育教学设施、教学书刊、教学理论以及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以下简要总结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质量影响的几个方面。

1.1课堂教学规模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

在体育课堂教学学术界,一直存在关于教学规模是否会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争论,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的历史、人文等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一般的争论结论多是“影响不大”或者“无影响”。这种错误的认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来我国的课堂体育在当时教学的落后与不足。之所以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因为,早在上个世纪,美国政府即做过相关的实验和研究,还启动了“缩小班级规模”的行动,通过一些列科学的实验证明了适当缩小教学规模对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心理学领域等多位专家、学者也曾进行过相关的实验,发现了小班化教学对提高学生成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体育教学设施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

体育教学设施包括体育场、球类活动场地、体育活动器材以及图书馆、体育书籍等,体育课堂教学涉及到的主要就是体育教学书籍、体育期刊、杂志、体育论坛、教学光盘等。毫无疑问,一定程度上,一个学校教学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代表着其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高低。教学器材的选型、购买、设计要符合学校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征和需求,以提高和完善学生内、外在身体素质为目的进行设置;学校图书要保持绿色、健康和先进,保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努力做到使学生的体育学习理论学习能够和实践相结合并正确的指导实践,这些对提高学生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1.3师生教学氛围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

师生教学氛围包括老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老师是教学氛围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氛围营造和享受的主体,所以,首先,对于不利于学生正常学习的教学现象和行为,老师有责任和义务进行制止、纠正和教育;其次,老师要切实做到为人师表,努力提高身素质和能力,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最后,学生个人要有集体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避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

2.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

根据我国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发展状况、我国学校学生学习的特点,总结出我国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培养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以下从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研究。

2.1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是否科学

由于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学、生命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物理学以及人类学等众多方面,所以,老师在课堂的教学演讲、教学内容等要符合各个学科的正确观念和观点,教学方法要严谨、规范,加大对新型教学成果的使用,培养学生多元化学习发展的能力。

2.2体育课堂教学是否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体育科目的课堂教学要秉承着与体育实践课相结合的目的,保证理论教学的实用性;体育课堂教学要建立一定的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讲解各种体育项目练习方法和技巧;努力做到教学方法趣味化,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3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是否实用

体育教学最显著的作用和目的即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调节学生的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学习项目,因此,课堂体育教学也要遵循实用的原则;不能空泛地谈论不切实际、不符合学生运动、训练特点的教学内容。

3.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课堂教学规范

3.1整体策略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内容等设计要以为学生服务为目的;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平等对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互相配合以便在各种体育教学实践训练、活动中能够取得良好成绩。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不仅体育课堂教学一个科目,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效率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优先教授学生使用各种新型学习工具的能力,比如,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询问老师或者通过网上查阅自行解决。

3.2具体策略

(1)课前要充分准备,做好教学优化

无论是教学新手还是具有多年体育课堂教学经验的老师,都应该在课堂开始前,做好教学备案,充分根据体育教学的学科特点、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做好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的划分和讲解等。

(2)教学示范、语言讲解标准和清晰

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要简练、准确,对于专业性的名词、概念等要结合适当的教学示范进行;教学示范动作要娴熟、优美,必要时可以请理解的同学上台演示;教学示范要多角度,保证示范动作演练速率,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3)保持教学互动,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理论还是要以指导体育实践课为基础和目的的,因此,课堂互动的教学活动氛围也大大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活动练习以便巩固学到的体育知识;课堂上鼓励较为沉默的学生发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和热情;发现每个同学学习的优缺点,优点可以提出来供大家借鉴,缺点老师要帮助学生改正;做好运动防护、安全以及体育运动与人体生理、心理等关系的理论知识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杜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05.

课堂常规论文篇9

关键词: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

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味着教学效益的确定,良好模式的推广即是效益的放大。随着人们对教育真谛认识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教学价值观念的嬗变使人们重新审视既有教学模式的利弊,重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新模式。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历经曲折道路,终于确定以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中小学教师确立新的课程思想和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重构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缺失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及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达到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生为本的生态模式。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概念,[1]并在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模式研究”中对此作了深刻的理论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本文试图结合自己参与该课题部分研究的实践和思考,对课堂的生态模式进行探讨。

一、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生”又是“学生”。“态”是指形状、样子。那么,“生态”也可理解为“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长的样子。”现代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环境,即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2](23)传统教学伦理观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关系:人──人”,把人当作社会工具来看待,把课堂作为培养“社会工具人”的“教堂”,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实体──教师与学生。郭思乐教授在《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生态。”[3]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生态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在课堂教学生活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要一切从学生的好学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现代人本教学伦理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根据这一目标,生态课堂教学要求把学生学习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人的意识和机体活动,情感与认识活动,社会规范的要求和学生的天性统一起来,创设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良好生态课堂环境。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知识的“精选”。这是由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决定的。由于生态课堂教学的伦理价值的核心是指向生态课堂的主体──学生,因而教学的内容选择既要适合社会规范的要求,更必须尊重知识生成规律和儿童学习的特点。吕达先生曾形象地把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知识、儿童和社会喻为“一尊鼎的三只脚”,“只有‘三足’都兼顾了,才能做到‘鼎立’。”同时强调在承认社会对课程的制约作用的同时必须尊重知识和儿童自己的特点。[4]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认为,“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2](75)社会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其教学效果却可能是负面的。所谓“尝试”即意味着“适合”,儿童只有穿上“合脚”的鞋,才能走得更快。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课程本源和本质认识上的误区,过分强调装饰,使“整体课程膨胀,学非所用,远离人的生活,严重压抑人的学习积极性,阻滞了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5]因此,生态课堂教学必须把教材当作范例,精选“知识”,使知识能真正进入儿童视界,只有儿童喜欢的知识,乐于接受和感悟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在广州、深圳、梅州的生本实验学校的生态课堂教学中,笔者目睹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灵动与热情,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对一种苦差的“应酬”,课堂成为学生最依恋的地方。这是与生本教材的精心设计分不开的。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悟,把感悟作为学习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对知识和精神生命获得一种整体状态,否则就是“裸的教育假象”,虽然是严肃认真的却是徒劳的努力。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内化,是头脑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因而是人对自己的挑战和创新,是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核心基础。为此,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学生自已“生产”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这是生态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标志。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讨论的常规化,使儿童的体悟水平得以提升。儿童具有天生强烈的对集体所具有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价值观的学习需要,求得同集体具有的文化方式的一致是儿童的一种强烈愿望。儿童个体的体悟有时也许不是很深透,通过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讨论,使儿童对已有悟见重新组合、选择、建构,使体悟水平向更深层次内化,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讨论的常规化不但使学生获取深层感悟的经验,而且加强了集体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培养了集体探究和团队精神,和谐自由的富于创造的课堂讨论氛围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欲望。民主参与的课堂氛围正是灵动与创造的必要条件,压抑、不自愿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可能有“出格”的表现。因此,只要是学习需要的就可以讨论,让学生的学习天性自由释放,才能使学生进入“乐知”、“好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习生态。为使讨论常规化,必须改变课堂环境中的“生态位”,将座位的“行列式”改为“方块式”,在目前课堂环境条件下,这种“生态位”的改变,正是体现了生本教育对课堂生态主体──学生的尊重。

课堂教学生活是提升自己生命质量的人生历程。多尔赫认为“教育是促进人们之间相互的满意关系,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以及促进人格发展的一种共同生活。”[2](49)深圳南山学校李先启校长认为教育应是“充满爱的教育”。同时,学生又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大教育的视野看,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且应该成为先行的永远的学习者。教师只有融入儿童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去,才能体味和领略教学的神圣和精彩,才能精神感奋,充满乐趣与活力,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赢的共振共生的满意生活的地方。

因此,可以认为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精选适合儿童学习的知识,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实现教师、知识、学生以及家庭、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这就是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二、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教师在“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中也在“点化”自己,学生和教师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质量。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就必须依据这一宗旨来安排。因此,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就可以“领受—领悟—提升”三阶段来进行。

(一)领受

领受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要适合儿童当前心理年龄的最新特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是儿童学习的基础,间接经验可以转变为直接经验,学生学习应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精选示范知识要考虑儿童的接受特点,要为儿童所喜爱,容易进入儿童视界。学习任务要相对确定,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学生领受是在上一次课结束时就已开始,这样学生才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做课前社会化的准备。教师要融入课堂生活,表情动作和言语能让学生体味到教师的关爱和深切的期望。因而当一次新课开始,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教师对讨论巡问即可获得学生领受的现状,为下一阶段的领悟引导以及对教学设计及时作出调整。

(二)领悟

领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主题和核心环节或阶段。阅读、讨论和相应的必要练习是主要的教学策略。通过阅读、讨论或相关练习,让学生深入知识的内部,领会知识的内涵及发现知识生成的初步或基本的规律,拓展知识的生命。同时用集体学习的动机促进内化的方法,使知识与思维、情感、态度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有机成分。学生的领悟有显性水平和隐性水平两个层次。显性水平是学生对知识领悟透彻,既能意会又能言传;隐性水平则处于领悟的朦胧状态,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在领悟层次上必须把握住一个“度”。如生本教育实验教材三年级语文《死海》的教学,文中有“比重”一词,小学三年级学生没有必要弄清“比重”的科学概念,只要懂得“由于死海含盐量很高,人在海里就像木头漂在水上一样”即可。

(三)提升

提升是在学生领悟的基础上对知识生命的拓展。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成功领悟,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探究的精神得到张扬和发挥。如深圳外国语学校的罗华老师,在生本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打破课堂的时空界限,在学生对二战后“苏联模式”这一历史事实领悟的基础上,花两节课时间让学生对二战后“苏联模式”的积极影响与弊端展开争辩,使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讨论中得到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发现知识变化的规律后,其领悟水平是可以再提升的,提升的速度和广度常常是令人震惊的。在提升阶段的常规化讨论中,学生之间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课堂就成为一种引力巨大的学习场。我们在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上常常会发现无法预知的令人心灵震撼的场面,这就是生态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命实体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以及知识生命的多元、多向的互动和不同层次的提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还具有动态性,可以对教学时空进行调整,实行大课堂的联动,把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做学习社会化准备,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同时可以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需要作灵活的选择与组合。生态课堂的教学流程可以在一课时完成,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用几节课来完成。例如对一些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就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组成一个“领受—领悟—提升”的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以生命合作活动为宗旨,把讨论作为常规化的教学策略,把领受、整体领悟和点化升华结合起来,预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

[2]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2):15—21.

课堂常规论文篇10

1.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一所学校的灵魂就是学校精神。学校精神要根据学校的特点,要挖掘学校内涵的存在,提炼出核心的理念,让所有师生都有一种凝聚力,向心力,是一种正能量的来源。最重要的是这种学校精神要渗透到学校的各个管理细节,形成一个完整的“圆”。

我们学校的文化理念是:阳光教育育才阳光阳光育才。肩负“育才永远让社会满意,育才永远不满足自己”的教学使命,树立“对学生全面负责,为学生终身着想”的教学理念,追求“求实、求精、求新”的教学精神,形成“敬业爱生、严谨扎实”的教风,“阳光、好学、勤奋、上进”的校风,牢记“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向着“办精办好育才,做大做强名校”的目标奋进。在学校文化的整体观照下,我们还提出了明确的课堂文化理念:阳光课堂,即轻负高质,和谐阳光的课堂。

2.规范常规,融合文化

教学常规是学校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它也是连接学校文化和课堂文化的一个重要纽带。学校文化渗透在教学常规里,而规范的教学常规就是有着学校文化观照下的课堂文化的体现。在融合学校文化和课堂文化方面,我们强化执行力,规范教学常规。首先,是分级制定各类计划。校领导要依据学校工作目标制定学校教学计划,各教研组长也要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各组的教研计划。各任课老师要在学校教学工作的观照下制定出自己的教学计划。各级计划要相互渗透,相互支撑,融为一体。其次,我们把校本教研作为教学常规的一个重要方面去强化落实。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定时间、定内容、定负责人,做到制度完善。我们以学校文化“阳光教育”为总方向;以“展示和磨炼”为主题,以听课、上课、论坛为主要形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老师的素质为根本。让学校文化在校本教研中不断地渗透并落实到课堂文化中。

二、依托校本培训。强化融合文化

1.加强理念渗透,深入文化融合

教师的理念滞后是学校文化和课堂文化产生“两张皮”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通过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教师组内读书、骨干教师论坛等培训形式让教师们清晰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关系。两者的融合是指校园文化犹如整个文化中的“顶灯”设计要辐射、滋养课堂文化,而课堂文化要折射学校文化的内容。

只有将新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说真正内化新理念。在融合文化,转化教育行为上,我们主要加强了“阳光教育”下教师教学习惯的培训。教师教学习惯是学校文化和课堂文化融合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教学习惯是学校文化滋养下的产物,而教师个性化课堂文化的形成和教师的教学习惯是紧密联系的。我们采用了各种措施来转化教师的教育行为:组内学习,让教师们明白阳光教学习惯的指向性;专家引领,使阳光教学习惯更加有效性;同伴论坛,让阳光教学习惯的具体化。

2.探索实践操作,融合文化内涵

我们主要在教学实践中的阳光常态课教学和阳光作业编写两方面进行了探索。我们提出“学校文化和课堂文化融合下的常态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探索,一是,理解有关融合文化的内涵,二是,常态课的实践探索。让教师们明白提升课堂文化可以从“为何教、为谁教、怎么教”三个层面去思考和实践。我们明确融合文化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于是我们围绕阳光教育下课堂文化里面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过了”到“学会了”之间的距离进行研究,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文化呈现一种基于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的一个的良好状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走向达到“我这样教,学生就学会了”的理想状态。

同时,我们还把作业的编写作为融合学校文化和课堂文化一个的一个切入口。我们提出“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作业新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调查研究、人人动手编写了校本作业――“育才阳光作业本”。作业的编写涉及到是课堂文化内涵,这个过程更好地融合了学校文化和课堂文化。

三、凭借拓展课程,创新融合文化

1.开展拓展课程,延伸课堂文化

在基础型课程开展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开设拓展型课程,延伸基础型课程中的课堂文化。拓展型课程更切合融合文化主题,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英语节、军训等为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实施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加上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阳光活动中心”,为课程开展提供了时间、场地等后勤保障。在拓展型课程开展中,学校提出:“我要学的我就能体验到,我有兴趣的我就能选择到,我想做的我就有地方发挥。”的文化理念,并且开设了20多项的拓展型课程,涉及到艺术类拓展型课程,舞蹈、合唱、折纸、十字绣、儿童画等;体育类拓展型课程,足球、篮球、健美操、跆拳道、藤球、高尔夫球等;学科类拓展型课程,古诗文诵读、思维训练、小小设计师、英语表演等;科技类拓展型课程,车模、航模、编织等;文学类拓展型课程,小主持人、小记者、朗诵、诗歌等;开展拓展课程,不但长足地延伸了课堂文化,也让学校文化和课堂文化通过更多的形式,更多的渠道融合在了一起。

2.创新展示平台,促进文化融合

这两年来,我们紧扣校本课程,来进行“创新课程展示促进文化融合”的研究。让经典滋润心灵,是学校文化阳光教育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我们开发了《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安排了课时,并配有相应的评价方法。同时,我们把这个课程的展示作为融合学校文化和课堂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把每周一升旗仪式的其中一个内容定为班级古诗文的表演诵读。让所有班级都能上台表演,让所有学生都能上台表演,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阳光沐浴,这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所在。几年来,学校各班级的古诗文诵读逐渐成熟,内容经典、形式多样,从舞台装饰、学生服装到表情诵读都越来越精致,成了学校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了学校文化和课堂文化融合的一个“经典之作”。

四、转变评价方法。达成融合目标

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融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初步构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融合文化评价体系”。

1.建立多元的教师评价体系

多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及学生、家长评价。这种评价就是通过座谈访谈、调查问卷、评价量表、民意测验等式进行,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档案袋评价。我们记录、收集教师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典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多主体评价记录、教学实绩、获奖证书、科研成果、等相关资料。

课堂教学评价。我们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沙龙活动,大家一起来评价和研究课堂教学,通过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一系列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