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教学十篇

时间:2023-03-24 21:22:44

项目驱动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篇1

关键词:项目教学 导生制 协作 实训教学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出台,国家加快了对职业教育的建设步伐,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深化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在决定中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本文针对高职工程测量专业教学的特点,把“导生制协作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际的中,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工程测量专业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比较强,在以往测量实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班级人数较多实训时,教师不能进行统一的演示、指导。第二,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都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教师只可能取中间水平的学生确定教学目标,这样,必然照顾不到两头的学生,势必造成这部分学生学习的效果欠佳;第三,实训课一般场地大、学生较分散。教师不仅要指导教学,还要进行管理,往往有些“力不从心”,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在实际教学中就尝试使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 ――导生制”的协作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完善了测量实训的教学,使学生尽快掌握测量技巧,对测量课产生兴趣。

一、以往教学出现的问题

1.学生驱而不动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通常是老师通过设置一个项目并让学生完成项目达到教学目标,在做项目之前时,老师对必要的步骤进行操作演示,然后让学生完成设置的项目。教师在操作演示时,有的学生没有注意听讲、或者不关心老师讲的内容,老师也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所以有些学生根本就不会做下面的任务,这样就造成学生驱而不动。

2.学生的管理和指导问题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在教学时,强调教师“教中做”,学生“做中学”,然而学生在做项目的时候会碰到各种问题,需要有人帮他解决问题,教师一个人不可能一下子去解决那么多学生的问题,势必有的学生照顾不到,有的学生如果遇到不及时帮他解决问题,就失去了信心与耐心,因此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去干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3.学生不会协同学习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也只顾各做各的,即使有的学生已经会做项目了,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帮别人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团队协同学习。当然,也不能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不知道如何合作,相互依存性很低,教师也不知道怎样激励学生去协同合作。

4.学生评价反馈问题

学生在实训中遇到什么问题,不能有效地反馈到老师那,每个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情况,老师也不能一一知道,这样就缺乏反馈渠道,教师在课堂上又不能对班上几十个同学一一做检查,上述三个问题同样也反映出缺少沟通渠道。

二、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导生制协作学习模式解决以上问题

1.项目教学,任务驱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型教学,起初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中研究得比较多。近些年,该模式推广到高职非语言习的各种实践类课程教学中。这就需要从非语言学角度对“任务”进行界定。从高职学校教育的角度,我们将任务界定为主要来源于真实企业工作或将来所从事工作岗位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工作。任务驱动型教学就是学生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做这些源于真实企业工作或将来所从事工作岗位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工作,掌握顺利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培养积极的工作情感和工作态度的一种教学模式。

2.“导生制”的历史

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又叫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是由英国国教会的牧师贝尔和公谊会的教徒兰卡斯特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英国流行数十年,在英美两国普济初等教育的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导生制的组织形式是这样的,教师在上课时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学的较好的学生单独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让他们把所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还担任对他们进行考核和检查,成为老师的助手,教师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导生还要协助老师做好对本组或其他小组同学的作业检查、评价等。

3.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

4.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导生制的协作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导生制“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导生制和协作学习几种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给定一个真实的情景任务,并将任务按难易程度分层,要求事先异质分组的各学习小组在导生的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这样不仅可以切实提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技巧等非智力因素。并且在学生管理中采用连带制、责任制,在学生评价中,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

三、新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项目任务的设置要点及注意事项

首先,在教学项目设计时,使项目切近实际生产过程,设计的项目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其次,在设置项目时注意项目任务分层设计,照顾到学生能力的差异,使学生在完成项目时都有任务去做,也可按照完成数量来进行,对能力较强的组提出更高的要求。

2.导生的选拔与分组

在导生制实施过程中,首先制定相关组织制度,制度中要明确导生的选拔标准、选拔程序;导生的角色定位,导生的职责;导生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及对非导生的要求等。有了明确的制度,才能使导生制有章可循,不会流于形式或无法实施。

其次,导生的选拔和分组。首先教师要从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高度,在仔细观察、调查的基础上,对全班同学按照学习能力良莠搭配,并综合分析学生的个性、成绩、能力、思维特点等多个方面后,进行异质分组。分组之后,要注意收集小组成员的“磨合”信息,并酌情做出调整。这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

最后,在导生上岗前进行必要的培训,明确导生的岗位职责和义务,针对比较难的项目老师应该先把导生教会。

3.项目评价与反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让导生记录每个组员的实训情况,并打分,包括态度、结果、协作等,遇到问题由导生及时给老师反馈,在项目完成时让导生记录组员的完成情况,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另外老师在通过抽查对每个小组进行打分,抽查时,实行连带制,即组员随机抽取,组员不合格,整个组都不合格。

四、新教学模式在测量实训中实施的效果

1.学生方面

(1)对导生有很大的促进

导生在指导同学学习的同时,导生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管理水平、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各方面也产生了质的飞跃。

(2)能更全面地评估学生

新的的评价机制灵活、全面,自从实行导生制评价机制后,对学生评价更为客观和具体,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好,在实训时动手较强,这样就可以为他的成绩加分,还有的学生团队协作比较强、态度较积极,这都能在导生的打分中体现出来。

2.课堂教学方面

(1)有利于测量实训课的组织管理

测量实训一般都在教室外进行,校园较大,学生较分散,致使测量实训课管理难度加大。“导生制”可以积极发挥“导生”的作用,导生在指导同学学习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参与管理,监督不自觉的同学及预防课堂违规事件的发生。

(2)加大了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导生制”的实施,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基本的操作指导,组员在导生指导后积极性更高,老师在指导起来,比较容易沟通和让学生上手。

(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仪器操作不当的问题

在测量实训技能训练过程中,导生需要指导组员按照操作规范、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仪器使用过程的安全,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成本。

五、总结

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导生制”的协作教学模式实施中,教师要合理设置项目,分层安排适当的任务给每个小组,教师正确总结规律,进一步完善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对导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融洽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无意识一次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张君华, 左显兰. 导生制分层分组教学:高职项目课程实施的有效模式[J].职教论坛.2010(18),44-47;

[2]杨国华.“导生制”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测量》实训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119):116

[3]葛小兵.“导生制”在数控机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2005,(7):38-39.

[4]朱生宏.新视野下“导生制”在钳工实习教学中的运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79-81.

作者简介

项目驱动教学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 项目驱动教学法 flash教学

近几年来,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学生面对的是就业,面对的岗位基本是一线的技术人员。所以技能的熟练掌握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满足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实际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基于这一目标,我们提出教学改革,尝试项目驱动实例教学。

一、项目驱动教学法概述

1、项目驱动法的概念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或多个项目为主线展开,将每个知识点

融入到项目的各个任务中,直至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的解决方案。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

2、项目驱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项目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法的三个中心,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当然项目驱动实例教学与传统教学并不是对立的,二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可以大大促进教学。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在flash课程教学中应用

1、教学任务设置

结合教材及其他参考资料,重新拆分,整合教材,将Flash教学划分为五个模块,具体任务分解如下:

模块一:基础训练,分解成4个任务来完成,共计14学时。

任务一:花朵绽放,2学时。知识点:椭圆工具、任意变形工具、橡皮擦工具、颜

料桶工具、文本工具、翻转帧命令、变形与翻转命令、图层概念、逐帧动画。拓展任务:制作文字按笔画出现的逐帧动画。

任务二:宁静的夜晚,6学时。知识点: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多角星形工具、线

条工具、任意变形工具、组合命令、元件概念、库概念、形状补间动画。拓展任务:画出你心中的海滩。要求画面中的事物不少于四件。

任务三:霓虹灯文字,2学时。知识点:文本工具、墨水瓶工具、填充变形工具、滴管工具、分离命令、舞台属性、动画补间动画。

任务四:可爱的生日帽,2学时。知识点:钢笔工具、部分选取工具、填充渐变工具、刷子工具、动画补间动画。

完成以上任务后,要求学生以“植树快乐”为主题,运用学过的知识点,制作植树节宣传明信片。要求包含逐帧动画或补间动画个人作品。

模块二:对象编辑,分解成3个任务来完成,共计10学时。

任务一:倒影文字,2学时。知识点:对象的编辑——变形、排列与对齐命令;滤镜。

任务二:飘动的花朵,3学时。知识点:不闭合线路引导层动画。拓展任务:制作多个飘落的树叶,并且不同的树叶要有大小,明暗的变化。

任务三:地球公转,3学时。知识点:闭合线路引导层动画。拓展任务:以场景中显示的自己姓名的外轮廓为引导路径制作引导层动画。

完成以上任务后,要求学生以“热爱劳动”为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宣传五·一劳动节引导层小动画。

模块三:遮罩动画,分解成3个任务来完成,共计12学时。

任务一:按照灯,2学时。知识点:基础遮罩动画。拓展任务:通过一个汉字的出现,舞台上最后出现自己最喜欢的话。

任务二:上下分开出现的图片,2学时。知识点:复杂遮罩动画、时间轴特效动画。拓展任务:制作按不同方向及形状出现的图片。

任务三:水平百叶窗,4学时。知识点:复杂遮罩动画。拓展任务:制作水平、竖直百叶窗出现效果。

完成以上任务后,要求学生制作卷轴画小动画作品。

模块四:按钮训练,分解成2个任务完成,共计16学时。

任务一:按钮图片,4学时。知识点:按钮的四种状态。拓展任务:制作形状、颜色变换的按钮(四种状态下)。

任务二:跳转按钮,4学时。知识点:停止播放语句Stop 和Play。拓展任务随着鼠标的移动,逐渐显示出图片。

任务三:新年贺卡(产品宣传片、网页片头动画),6~8学时。知识点:声音的添加,场景的跳转,整体风格的设计。分组完成。

模块五:期末作品制作与展示。要求提交小组作品进度计划,小组成员分工。小组完成作品并展示。

2、教学过程

1)提出任务

在每节课开始,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提出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和学习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

2)分析任务

提出任务后,首先让学生观看任务的最终效果,使得学生对任务有一个整体的感观认识。

3)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的方式因学生学习的阶段而不同。在基础学习阶段,由教师带领,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在提高能力阶段,鼓励学生互相合作,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综合练习阶段,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4)作品展示、考核

展示的作品以拓展任务为主。通过作品的展示,展现学生自身特色,学习他人的优点,是一个感受成功,相互进步的过程。

项目驱动教学篇3

一、项目驱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与传统相比,项目驱动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它是以项目或任务为主线来重新组织教材内容

一般来说,传统教学的内容组织是以教材的内容和安排为依据,按照已规定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而项目驱动式教学则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以项目或任务为主线来重新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把学习内容按项目的拓展和递进分成若干个教学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占很大比例,而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首先是提出学习项目和任务,然后由学生自己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去分析学习项目和任务中的问题,思考解决所遇到问题的方法,探寻解决问题的步骤,并通过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最终完成学习项目和任务。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驱动式教学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在项目驱动式教学中,学生进行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学习项目和任务的最终完成大多需要依靠学生团队的努力,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要求

1.学习项目和任务的意义性

项目驱动式教学以项目和任务为主线,因此,学习任务的设定和其内在的教育教学价值是最为重要的。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没有必要设计成学习项目和任务?设计成怎样的学习项目和任务?通过学习任务实现怎样的教育教学目的……这些都是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项目驱动式教学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2.学习项目和任务的明确性

一般来说,项目驱动式教学的一节课由2-3项学习任务组成,而每项学习任务又可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各种学习活动。因此,项目驱动式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是事先设计出方向明确、难易适中、实际操作性的学习任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可以利用的相关学习资源,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怎样才算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

3.学习项目和任务的主体性

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分析、对任务中所涉及问题的思考及相关资源的运用,并通过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可以说,学生参与完成学习任务过程的程度是项目驱动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否则学生也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以下是笔者在《细胞中的化合物——核酸》一课的复习教学中引入项目驱动式教学的案例。

1.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说出核酸的元素组成,说明核酸的基本结构和种类;认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简述检测核酸的实验原理,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学习项目与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1):回顾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结构通式,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肽键的结构式等。

学习任务(2):核酸的组成与分类。

学习任务(3):DNA、RNA、蛋白质的水解和代谢。

学习任务(4):如何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教学实施

(1)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两个小组分配同样的任务。

(2)学生在组内根据本组所分配到的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并完成教师事先下发的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3)各小组选择代表对学案上的问题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与补充,教师给予点评并总结。

项目驱动教学篇4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法 ;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原则;综合布线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35-02

一、引言

《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涉及智能建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领域,是智能建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课程的特点是知识量大,概念多,实践性强,伴随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物联网的时代,社会急需大批综合布线规划设计、安装施工、项目管理、工程测试、工程验收和维护管理的专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培养称职的高端技能型的网络工程技术人才迫在眉睫。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概述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它根据行业的需要和规范,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或某个单元,引入到学校的实训场所,模拟生产实际,进行模拟操作,是实行“产教结合”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项目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行业的实际,设计一个或多个学生能用所学技能和知识解决的项目,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中,然后由学生分组围绕工程项目内容提出问题、分析思考、协作解决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评价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激发求知欲望。

三、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项目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做,学生学”的教学方式,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项目的训练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因此,项目驱动教学法有着自己的显著特征,具体表现为

1、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从信息的收集、项目的选择、计划的制定、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成为活动中的主人。

2、“做中学”得到了灵活运用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宗旨是引导学生先感受后学习,先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查找和运用其它资料,综合运用其它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最终学会自己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3、教学内容与将来职业联系密切

项目驱动教学是围绕教学任务或单元,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项目,按照工作过程逻辑建构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个个学习环境及工作任务,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通过项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学生可以概括地了解他所学的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4、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项目驱动教学的学习成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形成不仅仅是靠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通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的项目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

四、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原则

在项目驱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行动者,教师只是项目活动的引导者、协助者、参与者,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为了达到使学生较快掌握专业技能和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设计时项目要恰当,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目标要明确,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最终目标。

1、教师与学生的职责要分明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发挥好主体和主导的作用,才能相得益彰。如工作情境引入、导入项目操作,适当示范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目标要明确

项目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要完成什么任务,包括要达到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态度目标等。

3、任务要具体

将项目分割成具体的任务进行职业性训练,从基础的网线制作、打水晶头等基本技能开始,逐渐过渡到如何规划、设计、施工、测试、验收、管理、整理工程档案、招标投标等综合高级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4、层次要分明

项目任务设计要遵循认知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从简单入手,在熟练完成简单任务后,再逐步加深,形成层次递进的训练体系,让学生都能找到成就感。

5、提供学习资源

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网站,让学生学会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整理客户要求及提供的资料、

准备综合布线的国家规范和标准,如《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综合布线系统管理与运行维护系统设计白皮书》、《屏蔽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以及各类参考资料。

6、评价

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完成教学目标达到学生具备相应的岗位素质和能力,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评价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有好与更好之别。从团队合作意识、成本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面对挑战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学会总结,扬长避短。

五、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应用

项目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具体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主动自主学习的方法。

下面结合《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课程,阐述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项目驱动教学篇5

在阐述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实施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当前中职软件工程教学历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多年在中职软件工程教学中获得的经验发现:当前中职学校软件工程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教材过分强调软件工程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中职学生软件创新能力培养和开发方面的知识不够,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软件工程理论知识的诠释,而根据实践情况进行案例剖析强度又不够;

2.实践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指导缺少针对性;

3.教学过程中,教材案例使用分析缺少连续性,没有体现软件工程知识环环相扣的特征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在中职学校软件工程教学过程中运动项目驱动教学法,首先,我们可以讲教材上提及到的有关软件工程基础知识作为上课基本内容,辅助教材内容作为用解释案例和讨论,根据软件工程教学的目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经典的案例分析;其次,为了培养中职学生软件工程团队协作精神,锻炼、改善或提高中职学生软件识别、操作能力,可以软件项目开发作为实践的主要内容和对象,按照公司或企业的模式进行软件开发实践,充分熟悉软件工程开发的流程及其运用等等。通过以上的方式不仅能改变以往中职学校软件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能让中职学生达到系统性的掌握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实践锻炼及其运用等教学效果。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运用过程中项目或案例选择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事项分析

1.项目驱动教学法运用过程中项目或案例选择应注意事项分析。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否能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项目及案例的科学选择是关键,因此,为确保在中职软件工程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产生的效果,我们在运动这种教学法进行项目和案例选择时,还要注意如下事项:(1)确保软件工程案例或项目选择的针对性;案例及项目的选择对软件工程教学而言重要,因为只有选择适当、针对性强的案例及项目,才能有效将学生学习过的软件工程课程中基本原理,手段、工具等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增强软件工程课程内容的形象性和具体性,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中职学生在案例或项目解读过程中体验软件工程的剖析、设计以及维护等步骤和程序;(2)要根据中职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理论和技术知识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和案例的选择,项目和案例难度既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容易,应该将其控制在学生可接受有能教授知识和技能的范围内;(3)在项目驱动教学法运用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及水平的提高。

2.项目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事项分析。

项目驱动教学篇6

[关键词]项目驱动研究型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1975-),女,安徽涡阳人,桂林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孙莉(1960-),女,广西柳州人,桂林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医学教育管理;李荔(1967-),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医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六批重点资助项目“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JGZ026)和2010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服务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0C1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82-01

项目驱动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以科研课题或者项目为驱动,采用讨论式、探索式、开放式、调查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到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研究性、探索性、交流性学习,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品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的意义

1.顺应了国内外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普遍对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主要围绕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为与国际教育改革形势相对应,也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作为这一体系的重要内容,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也越来越得到我国高校的广泛重视。

2.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实施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学生可参与科学研究,了解所学专业的学科前沿,可参与社会调研和实践,从社会的角度深入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通常是围绕一个课题展开,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启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学习和实践,发现规律,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3.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品格的形成。研究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而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献身的科学精神是最重要的的一种科学素质。在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目光和兴趣越出书本,课内学习和课外研究融为一体,学生内部释放出未知的热情、强大的能量和探究的潜质。

二、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征

1.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了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根据自身的科研经验帮助学生寻找探索的方向,起到组织、引导和启发等作用。

2.教学目标的多维性。首先,不但重视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视培养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评价和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逻辑思维以及书面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不但重视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亲身体验,而且重视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以及探索能力的形成。最后,学生通过团队和小组分工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人际交往能力。

3.教学主体的自主性。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倡导重视学生特长、兴趣爱好及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自己设计研究课题、自己制订研究方案,也可以自由选择科研课题、课题负责人。因此,可以说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教学环节的研究性。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项目驱动,使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论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从而经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体验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乐趣,最终使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实质性提升。

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的这些特征,是对现有的继承性教学模式的突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现代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

三、建构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1.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理念直接决定教学模式的选择并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如今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首先校领导要转变观念,只有校领导的观念转变了,重视研究型教学,才会去调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师生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精神,提高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自觉性。其次,教师将改变了以往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他将同时成为学习者、组织者、协作者、研究者和指导者。

2.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的转换。研究型教学倡导全新的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保持紧密联系,要求教师能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指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并对未知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运行时将打破了学科界限,需要学生围绕课题进行主动学习、研究,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教学的学科化向综合化转变,进而实现个体化教学向合作化教学的转变。对于教师而言,这是工作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对自己知识与能力的再造与重塑,有利于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3.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角色不仅只要比学生早一步获取了系统知识,而要在科学研究中积累独特研究体验和科学情感。教师通过科学研究,掌握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跟进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业务素质。在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中,教师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取而代之的将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传授科学研究方法。教师的研究能力直接影响研究型教学的质量,教师树立研究的意识和具备研究的才能至关重要。

4.教学资源的支持。为更好地开展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学校应不断加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的建设,为学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学校加强对学生科研的训练、指导,提供广泛的研究机会,也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重要条件,如设立大学生科研协会,提供研究经费,进行研究的指导,接受研究活动的咨询;制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给学生提供广泛、开放的参与研究工作的机会等。学校应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建立“研究性教学专题网站”,使其成为师生了解“基于项目驱动的研究型教学”的重要渠道。

5.评价考核机制的优化。由于研究型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考核机制也应作些改变,这样才能保证研究型教学效果。研究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应根据其开展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考核方式可采用撰写论文、实践报告、口试答辩、操作性考核等。对教师的评价考核,重点应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情况、指导频率,课题或项目设计的实际关联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吴越,屈瑜君,刘申.基于项目驱动导向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研究[J].财会月刊,2010(7).

[2]丁邦平.探究式科学教学:类型与特征[J].教育研究,2010(10).

[3]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苏丽,兰海.试论研究型教学模式——基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5]边洁,施宙.略谈研究型教学的内涵与特征[J].理论高地,2010(4).

项目驱动教学篇7

关键词:项目驱动法;Photoshop教学;教学目的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推出的图像处理软件,是同类软件的领袖,是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的必用软件。它具有界面友好、易学易用的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广告设计、封面制作、网页图像制作和照片编辑等领域,并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对平面图形处理技术的掌握,对学生毕业后就业无论是从事相关工作,还是个人家庭使用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针对课程的特点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人从教学的实践出发,总结在Photoshop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改进教学质量。

1、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为目标,而进行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项目为目标,然后将项目分解,使之符合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然后再让学生以项目为目标,主动地去学习相应的知识,教师加以讲解,以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2、在Photoshop教学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1 教学现状

Photoshop课程是我校一门全校选修课程,Photoshop平面设计一般的教材都会从基础理论讲解到实例应用由浅入深地编写,学生在学完基础操作之后,面对多而庞杂的实例,不知如何下手,其主要原因在于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导致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丧失,同样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可行性分析

学习的过程是先模仿后创作再提高,学习平面设计也一样。只有在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基础上,以项目为载体,将知识点带入具体的项目中,让学生在亲自参加的讨论分析过程中将新的复杂知识嵌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来建立新的知识结构。我们所选用课本的由朱丽静编写的《Photoshop CS3案例教程》。课本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教学的总目标进行分解,把平面设计精要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13个项目上,学生通过对这13个项目要求的实践和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典型的效果处理下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作品。所以,从教学的目标和能力的培养方面来看,项目教学是非常适合的。

3、项目驱动教学的在Photoshop教学中实施的方法

3.1 呈现任务,激发兴趣

课堂上教师展示项目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项目作为项目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项目课堂教学的开始,选择合适的的方式展示作品,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在上课开始时就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教学中留意学生身边发生的,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出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对案例展开讨论。例如在学习项目十三时询问“大家都经常上那些网站,哪个网站是你最喜欢的”,“网站的界面上都有什么”。接着马上给大家展示项目中的旅游网页界面,并将素材展示给大家,让大家思考如何用这些素材制作这样一个旅游网页的界面。带着疑问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主动开始探索。这样不但可以顺利让学生进入课堂,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3.2 分解项目,教师演示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案例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案例作品,在欣赏成果时,不仅要会看,而且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到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将网页制作分为了三个模块:1)制作网页界面底图2)制作网页界面的页眉3)制作信息导航栏与内容。让学生看效果,再思考其制作方法和要用到的工具及有没有特殊处理的步骤,思考完后教师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制作给学生看,并详细讲解其中的知识点。

3.3 上机实践,完成项目

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学生在完成一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进行实践辅导时要进行耐心的解答、引导、启发,有些问题可能要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辅导,但是对于一些有共性的问题,则由教师演示讲解分析。

3.4 善于总结,知识拓展

项目驱动教学篇8

文章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及教学体会,从项目驱动教学内涵出发,就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设计的原则进行了探索,着重对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进行了论述,完善教学方法,探索符合社会需求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

项目驱动 展示设计 教学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化造就了展览行业,展示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与重视,社会对展示设计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步入社会,但由于相对陈旧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造成了这些毕业生专业技能薄弱,团队合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普遍缺乏,设计经验严重不足。如何变传统的“被动灌输型”的教学为“主动探索型”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真正地把教学与实践、教学与市场结合起来从而为社会培养并输送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项目驱动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

一、项目驱动教学内涵

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从德国学习过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它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网络信息把虚拟项目和真实项目引入课堂。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索型”的教学新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围绕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项目”进行实践、探讨与深入的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与启发下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以市场为背景,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注重于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通过有实际意义且操作性强的项目设置有机整合理论和技能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模拟实际的设计环境中学习、设计与制作,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二、项目设计的原则

(一)科学合理

项目的设置应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其基本内容、难易程度应当符合教学计划规定的要求。在遵循本阶段课程的教学任务、目的和重点的基础上,教师应把握教学内容,明确项目过程中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将课程内容的原理、规则、方法等知识要素穿插于各个项目中。

(二)目的明确

项目有难易,学生能力有高低,而项目选取得是否适当,是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工作的关键,也是树立信心和积极参与的诱因。项目设置目的或目标的明确不仅使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与指向,也令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这无论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都是十分有利的。通过积极的教学干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及项目情况,在学习中做到量力而为,先易后难,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系统实用

项目驱动教学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联系性,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诸多方面知识的储备,不再局限于某一具体知识点的掌握,而是一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目前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所缺少的能力,因此项目教学要注意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其更具现实意义及运用价值。

展示设计是一门技能性实用性都比较突出的学科,相关项目的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教学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项目应尽可能与实际应用或待解决的问题挂钩,尽可能地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需要,强化技能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项目驱动教学实施的过程

展示设计项目驱动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是根据工作领域分解出项目模块,通过真实的项目任务或模拟项目任务的完成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学以致用,使学生有成就感,为学生将来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做好了准备。展示设计项目教学的过程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准备:项目驱动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前期专业知识的积累,即通过学习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学生应了解展示行业的规范,具备良好的设计师的心理素质,具备耐心和创造力,具备团队意识。在了解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掌握专业绘图软件,如3ds max、AutoCAD、Photoshop等,具备展示材料基础、制作工艺与流程、展示成本控制方面的实践能力。并具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撰写实践研究报告的能力。

(二)实施过程:从确定目标到项目评价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展示设计专业知识的复杂与综合性特征,教学早期宜采用课程教学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最后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进行真实项目设计实践。

1、确定项目内容及要求

项目驱动教学需以课程为载体,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目标,将课程要求及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相结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未必都是企业现场的真实情境,也可以是模拟情境。强调项目情境教学,并不是要把所有的项目课程全部搬到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境中去实施,而是要把项目实施的工作情境运用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从展示设计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只要模拟情境设计的好,完全可以起到与真实情境一样的教学效果,而且使用模拟情境比真实情境具有更全面、更灵活、更方便的优势,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工作情境与教学情境设计中的许多矛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所涉及的知识点计划好项目的实施步骤,准备好基本的材料。

2、课程讲授及项目实施

教师布置、讲解项目设计任务书。学生以组为单位分析、讨论任务书,并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分工。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负责“工作”中的一部分,例如:思想活跃有创意的学生负责设计概念的确定和整体平面规划图;手绘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手绘效果图;擅长电脑操作的学生制作电脑效果图;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负责模型制作等等。教师在此环节与学生互动,分析任务书要求并提出相关问题。项目分组的形式可采用企业岗位项目管理模式,小组长类似于企业项目主管,既要协助小组成员完成项目任务,又要对每个成员进行考评,教师类似于企业岗位设计总监职务,则主要对每组设计项目进行规划指导,项目管理及考评工作。

要明确课程讲授不仅是理论的阐述表达,更是设计创作在思维、方法上的启发和培养,因此课程的讲授过程应结合项目过程来进行。教师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引入项目实践,学生则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工作计划,独立或分组进行方案设计,同时,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侧重课程的知识点要求,按照工作计划的步骤完成项目进度。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整理相关的设计案例和资料,可安排时间参观相关设计的样板间和材料市场。学生在草案设计阶段,教师应及时跟踪项目的进行情况,在学生碰到问题的时候应指导学生查询相关资料或亲自进行辅导解决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及软件技术问题等等。

3、项目评价

作品完成后打印,每个小组讲解、展示本组的最终设计作品。设计团队完成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效果图设计和工程预算书的全套设计文件,最终以虚拟标书的形式提交项目作业,并由教师及行业专家组成评标专家组进行评价。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从项目的方案制订、实施过程、设计文化定位、理念与主题、规范与标准以及进度与工作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合理建议与改进意见。由于项目教学法强调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因此对学生作品优缺点的评价应从学生参与项目的程度、学科知识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讲解课程知识,也可以总结经验教训。

四、结语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既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全体高职教师教育思维的转变。通过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逐步搭建项目教学平台,充分利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实战化”教学、师生 “团队化”共同工作,最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徐秋枫.构建“工作室制”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3、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陆慧.环境艺术设计“课题制”教学模式实验[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6).

项目驱动教学篇9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软件教学

目前软件被广泛应用于世界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学校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呢?尤其是社会需求量不断上涨及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软件开发类人才。“全员全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的“全员”是指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全期”是指项目任务贯穿整个大学期间,“项目驱动”是指学生根据虚拟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需求加以实践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

1、现代高校软件教学特点

1.1 内容的拓扑性

现代高校中软件教学的内容是有先后顺序的,比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之前要先讲授计算机原理和操作系统课程;在讲授软件工程课程前要先讲授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在讲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之前要先讲授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另外,还有一些语言类的课程需要在计算机原理课程讲完后才能开始授课。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所传递信息的主要部分。计算机教师必须明确所授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要求。软件教学需要给学生一个贯穿多门课程的实践机会。“全员全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实践机会。

1.2 主体的能动性

现代高校软件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而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归根结底还是看学生素质是否提高。研究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学过程成功的关键。软件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地去实践学习,这正是“全员全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所提倡的做法。

1.3 客体的主导性

在现代高校软件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重要的,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有机结合显得更为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具有德才兼备的人格影响力,必须对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对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都有清楚的把握,必须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品质,必须具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善于举一反三,善于观察,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归纳总结,将其升华为理论,从而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全员全期项目驱动”中,导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2、现代高校软件教学现状

2.1 教学形式单一,无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现在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计算机软件技术不断创新。而软件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却缺乏应有的时效性,正在讲授的一些应用课程也早已过时。一些基础性、理论性的课程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但是由于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普遍不愿学习这些基础课、理论课,或者学习兴趣不大。

2.2 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模式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现在的软件开发教学方法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软件开发不仅仅是编写程序,这是现在学校及企业都认可的事实。在学校,有不少学生能编出很漂亮的小程序,但很难称之为软件。有些学生理论知识很扎实,但动手能力欠缺。这里的动手能力不是单指程序编写能力,而是指综合开发能力。理论与实践脱节是目前软件开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软件教学形式大致有3种。第一种是以某种开发工具(如:PowerBuilder、Visual Studio等)为依托来讲授,注重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的运用,这种方法看似实践性强,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变成了开发工具讲授课程(比如教师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来讲授一些控件的使用等),学生在完成学习后仅对开发环境较为熟悉,缺乏对软件开发的真正掌握;第二种是以开发方法、原理为主(如讲授软件工程课程),注重理论和各种开发规范,侧重理论教学,直观性较差,学生动手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很难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第一、二种方法通常是以笔试的方式考核,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而第三种教学方式是以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每个学期的最后1~2周内,让学生集中完成本学期课程教师布置的一个大的项目任务,以对本学期所学课程知识进行实践。但实际上,每学期的最后两周通常会进行期末考试,学生在考试压力的情况下不会将主要精力放在课程设计上。对此,某些学校的改进作法是将期末考试的时间提前,但又造成学生为了提早回家而草草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结果。另外,在1~2周内就完成的项目任务,其复杂性不够,学生还是不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

3、模式设计

针对软件学科教学现状中所出现的教学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不足之处,笔者提出了“全员全期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模式内容设计如下。

3.1 选择合适的项目内容

选择合适的项目内容是该模式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关系到是否能够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项目内容要保证学生经过努力学习后可以完成项目,还要保证题目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3.1.1 内容设置原则

教师在设置项目内容时,需要注意下面4个原则:

①项目任务量足够大;

②项目涉及知识面足够宽;

③结合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

④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3.1.2 内容设置举例

案例项目是基于Windows Mobile系统开发手机应用程序软件,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08,编程语言选择C#程序设计语言。该软件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通过启动Web Service服务实现通讯。其中客户端为手机端,其功能包括收发短信和手机端即时通讯。收发短信包含3方面内容:①用户通过智能方式、短信方式或即时通讯方式实现短信的收发;②用户可通过连接服务器下载或上传经典短信;⑧用户可实现短信的定时发送。手机端即时通讯包含3方面内容:①用户通过智能方式、短信方式或即时通讯方式实现在线的即时聊天;②用户间可以实现互相传输文件;③用户可以添加好友进行通讯。服务器端使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其功能包括:经典短信库管理、广告库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处理用户发送的消息等。

该项目涉及数据库知识、嵌入式开发知识、网络通信知识、Web应用程序知识、软件工程知识,任务量足够大,同时题目结合时下流行的手机编程,具有一定新颖性,学生实践起来兴趣较大。

3.2 新生全员动员

近年来,大学生在入学时呈现计算机水平差距加大的趋势。城市的学生、初等教育比较发达地区的学生,能够较早地接触计算机,具备学习计算机的物质条件,他们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要多于那些边远或基础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学生。课堂教学采用学模式,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的局面。

“全员全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新生一、二年级时就进行全员动员,向全班学生给出项目的大致内容和任务,要求学生分组选择项目,并选出小组项目负责人;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负责的模块;要求项目小组每月至少讨论一次需求,并在班会上陈述项目进展,但对一、二年级学生要完成什么目标不作硬性规定。这样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新生阶段就给出目标,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学习动力;②通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对项目需求的理解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③小组定期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项目协作能力;④定期做项目陈述有助于提高学生持续的项目研究动力;⑤对一、二年级学生要完成的目标不作硬性规定,这就给了抹平新生之间差距的机会,让基础差的学生利用这两年的学习迎头赶上,小组讨论对其成长也有很大帮助;⑥很多专业课程在一、二年级还没有开设,因此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完成项目的知识和技能。

3.3 阶段设置

“全员全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可以按阶段进行实施,且每个阶段都与考核评价体系挂钩。

第一阶段:新生入学阶段。教师向新生介绍项目概况,动员新同学积极参与项目,让新生了解参与项目对学习的重要性,并成立项目小组(通常一个小组包含5个人左右),指定小组负责人,让学生提前了解项目所需的知识。

第二阶段:大学一、二年级阶段。刚入学的新生还没有全面接触计算机专业知识,所以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小组统一开始项目开发,但不反对兴趣较高的小组较早开始项目。这个阶段主要要求学生定期讨论需求,制定内部培训学习计划,定期在小组内部组织培训、学习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是关于完成项目所必需的软件工程知识、开发工具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及项目专业领域知识等。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参考书目,必要时为学生提供相关培训。定期讨论通常是2周一次或1月一次,由小组负责人组织,并安排一名小组成员主讲。导师可以有选择地旁听或参与讨论。第二阶段的评价标准为:①小组成员讨论的参与度;②小组需求整理的完成度;③相关知识的培训开展程度与掌握程度。

第三阶段:在完成或正在进行软件工程授课时,学生可以正式进入项目研发阶段。该阶段通常被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这时学生已经完成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些专业课程也即将学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的项目中,通过对项目的研发,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这个阶段要完成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确定、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和测试。期间学生要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项目计划管理、需求管理、配置管理、项目监督与控制、质量管理等过程管理。从制定项目计划开始,到项目测试完成,大部分过程都由学生自主自治完成。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各个阶段的相关文档。里程碑评审由其他小组成员轮流加入。项目小组负责人对项目负责,并组织小组讨论和评审,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讨论。

第四阶段:项目验收及评价阶段。每个小组要对自己完成的项目进行讲解与演示。导师会检查项目文档的完成情况,检查过程管理文档,并计算出总得分。

3.4 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可以为项目提供持续的推动力。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了过去的单一化形式,纳入了平时学习、讨论发言、项目设计成果、答辩表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因素。“全员全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所采用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3.5 设立项目导师

项目导师最好不要选择辅导员,可以考虑由班主任担任。在笔者的学校,班主任通常是由专业任课教师担任,而且从新生人校到毕业期间通常不会变更。这样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实现“全员全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全期”的目的。

4、模式可行性分析

文献中提到实验教学模式的分类有3种:①边讲边练,边学边做;②先讲后练,任务驱动;③项目驱动,全程实践。“全员全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属于第三种,一般由教师提出实验目标,学生自主支配实验时间。该模式下所选项目的任务量应该足够大,所涉及知识面应比较宽,属于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在全程实践中,教师担负着指导工作,学生被划分成项目小组,并安排项目组长,组织项目实施。项目驱动特征与模式设计的各个元素之间是存在因果关系的,如图1所示。

4.1 导师制的可行性

考虑到项目的复杂度,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指导,学生可能很难高质量地完成整个项目。因此导师要选择有实际项目经验的教师担任(如果情况允许,甚至可以聘请校外公司的项目经理担任)。大部分学院应该都能做到这点,因此导师制是可行的。如果学校在薪酬或其他方式上能给予奖励,就会大大地促进专业教师担任项目导师的积极性。

4.2 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和项目小组形式的可行性

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和项目小组形式,可以兼顾项目的不同阶段,给学生持续的推动力,同时兼顾小组与个人,做到兼顾公平与效率,不仅发挥学生的个体积极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尽快地熟悉今后工作中的项目组开发模式。

4.3 “全期”及阶段设置可行性

“全期”保证了学生有足够时间完成整个项目。阶段设置兼顾到每个学年段学生的特点,使整个项目实施起来顺理成章,同时又保证了项目的复杂度。

5、模式优势分析

“全员全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该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全期”,因为整个项目贯穿大学四年,使项目的任务量和复杂度可以足够大,较为接近实际项目,能够让学生充分的锻炼和实践。

(2)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有明确的考核评价内容,并且更为合理,能够兼顾公平和效率。从小组和个人两个方面来考核评价,做到了兼顾个人和集体,既提倡个人努力又强调小组协调。

(3)小组讨论形式为学生研发实施项目提供交流平台,考核评价体系的分阶段设置,在四年期间为学生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4)导师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因为技术难点,导致项目无法推进或无法按期完成,最终导致项目不能在四年期间完成的现象;或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的方法来进行研发的现象。

6、模式实践

笔者在2006年担任学院软件06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具备了实施“全员全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条件,也得到了学院领导的支持,于是就试验性地开始实践该教学模式。因为该模式所需工作量都是笔者业余时间无偿的付出,期间的工作量和精力非常巨大。笔者选用3.1.2节中提到的案例项目,在前期利用班会,与学生讨论项目,主要充当顾客的角色;在项目后期,基本上组织学生每周对项目进行一次讨论,纠正学生在项目开发中的一些错误。作为教师来说,所付出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作为客体的学生来说,能够得到的锻炼也是非常之大,这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完成一个相对复杂的项目,且更接近真实项目。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都跟手机软件开发相关。

7、结语

总体来说,“全员全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可以拥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去实践一个接近真实的项目。该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负责教师需要有实际的项目经验;②负责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③负责教师需要给项目小组提供持续的关注和压力;④所选项目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复杂度;⑤要注重项目的文档工作。

该模式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但也有需要改进之处。

项目驱动教学篇10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任务设置;教学组织;教学评价

项目化课程的特征是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来学得知识、习得技能,实现“从做中学、从学中做”,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对应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一、任务设置的原则

计算机软件课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感兴趣的方向来设置任务。同时注意知识点的系统性连贯性和软件基本功能的递进性;布置的任务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巩固已学过的内容,又探索新知识,这样逐步提高,并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了解学生、适应学生、贴近学生。

(一)任务要吸引学生

任务的选择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任务的内容最好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学有所用,现在的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功利性,当它他们觉得这个知识很有用的时候就会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任务吸引了学生,他们才会主动的去学习。

(二)任务要分层次

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基础的不同,要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让所有的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有所收获,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从而一步步的提高。布置任务的时候最好能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任务,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基础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做好提高任务,任务的分层也是分层教学的一种形式。

(三)任务要形成一个系统

任务的设置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的任务和知识形成一个系统,构成一个项目,计算机项目化课程的每一个项目都要有其完整的教学内容,如文字处理、网页制作等,都能够设计成一个项目的系统任务,各个子任务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任务。这个完整的系统任务也就是每个项目的学习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涉及到许多的知识点,通常要许多课时才能够去完成,所以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让它们之间形成子任务和系统任务的关系。子任务服务于系统任务,这样才能保证很好的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四)任务要体现真实性和合理性

目前很多计算机项目化教材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常常只是考虑到如何提高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的程度,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强行加入到任务里来,而不管任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合理。这样的任务不符合教育的理念。应把任务设计成通过实践引出操作中的问题,再逐一解决。通过任务作品的展示、分析、比较、讨论,将知识蕴藏在分析讨论与交流中,举一反三,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操作技能,在分析比较中理解知识的原理。

二、教学的组织过程的基本要点

任务设置了以后就要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影响一堂课是否成功有很多因数,其中关键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的组织的目的是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这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的基本功底一方面取决于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组织中要注意以下的几个要点。

(一)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计算机专业课程对有些学生是“零起点”,而对另外一些学生则是以前的知识的重复。如何面对学生之间的差距?例如FLASH课程,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工具软件,但也有部分的学生在初中时候就学习过。解决这一问题的做法就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常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去完成一个任务,在合作学习中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和辅导基础一般的同学,实现共同提高;一种方式是当那些基础很好的同学完成任务以后请他们做“小老师”,让他们去流动辅导几个很难完成任务的同学,让他们在辅导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和提高,而被辅导的学生也能跟上学习进度,体会到成功的感觉。

(二)创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任务的情景中来,努力去完成任务的要求,这样的一堂课才是成功的。教师要从教学的内容、学生身边的实际和当前的热点问题出发,去挖掘教材,创设一个好的教学的情景。这个情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参与性、竞争性。如在职业学校的《FLASH》课程的教学中先给学生看两分钟《灌篮高手》中的投篮的视频剪辑,然后要求他们做出其中的篮球飞行的轨迹,最后和学生共同从中评出最炫的一个作品。这样的教学非常的轻松活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为了一个效果的实现积极的请教老师和同学。学生的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更具发现性和探究性,而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获取。

(三)处理好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

任务驱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学生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这个目标的驱动下自己去探索学习从而达到完成技能的培养的这个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任务的提出者、学生实践任务的指导者;学生是任务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将学生组织起来,积极的自学、互相帮助、努力探索。教师表面上是个“旁观者”其实是个“引导者”。

三、教学评价

学生的任务完成以后,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评价应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的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对新的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和熟练应用为标准。同时评价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兴奋点和成就感。

(一)评价的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的常用教学评价方法有观察法和作品评价法两种。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对学生作出评价。在任务的完成阶段,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教师在巡视学生完成任务时注意观察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是否主动查找课本的相关内容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帮助解决问题?学生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是否会互相交流,讨论问题的解决途径?作品评价法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分析,对学习情境的有效利用,建立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以个人成果(如独立完成的作业、一个研究报告或是一个电子作品)的形式出现,这时学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必须通过对其学习成果的分析、评价,以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二)评价的方式

评价的方式是要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灵活机动的使用。常用的评价的方式有:个人自评,优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组内互评,优点是体现了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组间互评,优点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和评价别人,使得各组之间在协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协作;教师点评,优点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将在任务完成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来。

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职业教学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只有正确处理好每一个项目的“任务的设置”、“教学的组织”、“教学评价”这三个方面才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志博.计算机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的探讨[J].杭州教育技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