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建筑十篇

时间:2023-04-11 19:30:23

时代建筑

时代建筑篇1

2.世博会圆满落幕"后"时代如何践行李武英,

3.创意与城市童明,

4.创新之道创意、创新和城市娄永琪,

5.城市创意氛围的比较分析以上海、嘉兴等地为例吴志强,仇勇懿,

6.应对经济衰退,挑战未来发展解读芬兰创新政策彼得里·佩尔托宁,陈威,宋歌,

7.创意媒体姜珺,

8.上海创意地产的发展路径选择何芳,宋羽,

9.文化大都会2010伦敦文化战略的传播大伦敦政府,黄正骊,

10.芬兰菲斯卡艺术村历史、艺术、设计、创意、自然的和谐于尔约·索达曼,陈丽

11.旧金山的可持续创意瑞妮·周,郝盈,

12.仰望天空哥伦比亚麦德林的城市实践安德烈亚·门多萨,张晓亮,

13.东方智慧的"创"与"意""无印良品"的世界徐洁,

14.文化创意产城融合的催化剂孙继伟,

15.上海环同济设计创意集聚区的构建官远发,

16.城市更新类创意地产项目的运营与设计策略邓刚,沈禾,

17.成都的城市活力翟永明,

18.从"创意园区"到"创意社区"山水杭州的创意之道胡沂佳,

19.博物馆:创意城市新引擎时代建筑董艺,江璐,

20.时空意义上的创意互动上海国际设计一场规划及巴士一汽停车库改造策略曾群,丁洁民

21.在岁月的长河中徜徉北京墨臣建筑事务所办公楼改造项目武勇,

22.城市记忆的存留和更新以上海日清办公楼改造为例宋照青,王娅,

23.紫藤架下的创意工场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生态办公楼改造设计查金荣,蔡爽,吴树馨

24.群裕设计(上海)工作室的改造设计兼及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兴衰凌琳,

25.斯卡帕作品中的过程与主题朱塞佩·萨博尼尼,刘东洋,

26.建造故事山姆·瑞吉威对马可·弗拉斯卡里的访谈山姆·瑞吉威,马可·弗拉斯卡理,周渐佳,周伊幸,

27.与天空对话的巨石福克萨斯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福利尼奥圣保罗教堂综合体苏颖,姚彦彬,

28."城市有机更新"的创新实践杭州"西溪天堂"城市综合体陆晓亮,张大力,

29.创意,建筑的嬗变以上海弘基十六铺老码头为例查翔,高栋,

30.创意论坛-创意网络/智库-创意蓝图记2010年第一届中华创意产业论坛香港当代文化中心,

31.建筑教育的社会责任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小组)联席会议综述张建龙,

32.西班牙建筑在上海李翔宁,

33.设计品牌的传播时代建筑·设计品牌与传播论坛暨别册20期庆典报道

1.编者的话支文军,

2.论一幢楼的"自杀"李武英,

3.大型铁路客站的城市角色郑健,

4.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的协同发展卢济威,王腾,庄宇,

5.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潘海啸,任春洋,

6.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地下空间规划理论研究束昱,赫磊,路姗,吴月霞,

7.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的核心问题沈中伟,

8.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及站点综合开发张雁,

9.时代建筑上海虹桥枢纽超大型轨道交通综合体陈东杰,

10.交通枢纽之城市综合体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理念郭建祥,郭炜,

11.上海市轨道交通徐家汇枢纽与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徐正良,陈烨,何斌

12.武汉火车站现代化交通枢纽综合体盛晖,刘云强,黄咏梅,

13.从单一功能到复合空间的整合探讨介入城市生活方式的重庆轨道交通建筑周铁军,张棘,

14.柏林中央火车站轨道交通的新平台麦哈德·冯·格康,于尔根·希尔默,

15.斯图加特21世纪轨道交通综合体带动城市核心区可持续发展李宏,

16.日本首屈一指的交通枢纽涩谷站周边大规模再开发项目正式启动杨熹微,

17.关于实践理想的一种方法评廖伟立建筑师的基督救恩之光教会孙启榕,

18.理性和意外的碰撞徐甜甜的宋庄艺术公社设计王铠,吴非,

19.江苏软件园商务公园设计策略钟冠球,

20.大舍的"型"葛明,

21.干净+安静齐欣,

22.图纸与建筑从一座幼儿园的设计与建造看中国建筑的现实柳亦春,

23.产业园的多元发展武汉光谷软件园任尧,

24.对建构学的思考在技艺的呈现与隐匿之间卡雷斯·瓦洪拉特,邓敬,朱涛

25.层出不穷化境八章(八)董豫赣,

26.国际视野中的中国特色德国法兰克中国当代建筑师"展的思考支文军,吴小康

1.编者的话支文军,

2.用责任和质量撑起生命的保时代建筑护伞

3.城市:重大事件与事件空间唐可清,

4.世博会:城市转向永续的催化剂吴志强,

5.08北京奥运城-,赵建彤,

6.事件的力量艺术展驱动城市

7.英雄主义和幕后导演日本建筑师与东京奥林匹克及其后的都市创造包慕萍,

8.自返其身的建筑工作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总建筑师李兴钢访谈

9.技术解读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宋晔皓,林波荣,燕翔,

10.关于"数字北京"奥运会信息中心的对话

11.两个主题:奥运与北大北京大学体育馆王冰冰,

12.情感与理性关于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项目(合作)设计的解读及思考徐维平,

13.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北京中国国家大剧院评析袁烽,姚震,

15."5.12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反思陈保胜

16.提升学校建筑的抗震力2008国际儿童节箴言

17.出神入化化境八章(一)董豫赣,-

18.这是为了真实吗?给学院(关于建筑知识)的报告书,王飞,

19.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空中缆车董艺,

20.新文脉的诞生意大利罗马教宗大学新图书馆建筑设计评析

21.上海黄浦体育中心及办公楼王嵛,

22.在思考与感悟中建构斯蒂文·厄里希建筑事务所及作品介绍宗轩,

1.编者的话支文军,

2.让精神百世流传从同济大学百年校庆谈起李武英,

3.时代建筑中国建筑教育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孙田,戴春,郭红霞,

4.走向多元化与系统的中国当代建筑教育仲德崑,

5.作为研究的设计教学及其对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的意义顾大庆,

6.1994-2006年中国建筑类院校学术论文生产、空间分布与格局演变基于主要院校建筑学一级学科与主流期刊杨宇振,

7.针对建筑学生的设计行为和心理的研究贾倍思,

8.实验城市建筑教育与城市状态刘宇扬,

9.差异性的建筑教育对非工科院校建筑学院的访谈朱雷,臧峰,

10.当代中国建筑教育论坛项秉仁,艾未未,秦佑国,吴长福,刘克成,董豫赣,王衍

11."批评性"及其不满乔治·贝尔德,都铭,朱剑飞,

12.直角之间记建筑师吕彪和丽江拉市海海东展览中心黎南,正杰,

13.回响与重现体验贝聿铭暨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黄健敏,

14.KPF的一次优雅转身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总部设计徐甘,

15.山中客舍宁波五龙潭山庄卜冰,

16.寄情山水间——宁波五龙潭山庄建设小记胡军

17.美国洛杉矶山地住宅约翰斯顿-马克·李建筑事务所,郭红霞,

18.历史与创新的博弈同济大学大礼堂保护性改造设计时代建筑左琰,

19.空间布局与营造技术的结合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设计张鸿武,

20."藕断丝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统计楼设计甘斌,

21.重新想象建筑,倾斜现实评建筑与城市设计事务所的建筑与城市设计阿曼达·阿克曼迪,方群

22.新加坡2006亚洲建筑论坛"亚洲认识亚洲"综述支文军,潘佳力

23.亚洲认识亚洲林少伟,杨茳善

24.文化艺术中的当代亚洲黄万理,李苏萍

25.城市发现: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第四届长江三角洲建筑与规划研究生论坛第四届长江三角洲建筑与规划研究生论坛组委会

1.编者的话支文军

2.能否期待安藤一个漂亮的转身?毛坚韧,

3.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概述伍江,王林,

4.在历史中再创造--当代法国历史建筑再利用的趋向周俭,

5.化腐朽为神奇--德国鲁尔区产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卢永毅,杨燕,

6.场所·记忆·变化--英国当代遗产园林朱晓明,陈天宇,

7.德国柏林工业保护建筑的低能耗改造左琰,

8.制造历史--旧厂房的再生刘晓都,孟岩,王辉,

9.从点到点--上海民间自发的旧建筑改造与利用张琴,

10.上海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侯建设

11.从上海外滩建筑改造更新看历史街区的生命力再造朱嵘,俞静,

时代建筑篇2

关键词:新时代 学校 建筑 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学校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以及服务人群的特殊而呈现出不同的技术风格,建筑总体呈现出简单、便利的特点,没有过多的修饰,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学生和老师,方便其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学校建筑的设计就更加注重于其使用功能。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封闭式课堂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学校建筑逐渐呈现多功能化、开放式的发展趋势,本文就新时代学校建筑设计相关因素以及关键点进行论述。

1 学校建筑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学校建筑的历史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逐渐形成了以单个班级教室为单位的学校建筑,学校建筑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场所,为老师提供讲课的场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室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也造成了教室资源的浪费,比如放寒暑假的时候,学校教室基本都在空置。另外,传统教室也不利于班级与班级之间教学信息的共享。而新时代的学校建筑则满足了时代的发展需求,目前新时代学校建筑在美国比较常见,该学校建筑主要以年级为中心,单个教室的空间大,而且同年级的每个教室可以相通,这种相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物理相通和信息共享。每个年级教学楼层内设有体育馆和图书馆等,而且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共享教育课程。并且在整个教学楼内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可以建立远程教育,满足了不同地域差异的教学需求。另外,学校的设施还可以对校外开放,供电大、夜大、以及在职学生的使用等。在学校建筑的整个布局上要讲究开放性和自由度,操场、体育馆、食堂、实验室等建筑群有机结合,方便学生高效的学习和生活。现代大学建筑追求的是学群、学类以及专攻,例如日本建波大学,没有采用传统观的学科集群,而是采用新型的学系组织形式,加强了不同的学科之间联系,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多学科、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2 新时代学校建筑设计相关因素

2.1 文化因素

一个学校的建筑肯定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传统,结合自己学校的教学特色,将文化因素融合到建筑设计当中,体现出学校的建筑特色和特点,以及整个学校所弘扬的文化气氛。

2.2 学校的属性

首先要确定该学校是公立的还是私利的,小学、中学、高中还是大学等等。学校的规模也要考虑清楚,根据在校师生的数目来确定学校的规模。

2.3 总体布局

学校的选址要在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段,切记不要把学校建在较为偏远的地方。在喧哗的地方,可以种植高大的绿树或者建立隔音墙等措施来减少噪音的影响。

2.4 建筑群的形状

新时期的建筑群形状大多是田字形或者米字形,在各个建筑群之间建立的快捷通道,加强了各个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传统的一字型或者王字型等布局,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单个建筑之间的距离较远。

3 新时代学校建筑设计关键点

3.1外部布局的合理性

在建筑群的整体布局方面,不要采用传统的一字型以及王字形的布局,尽量采用田字形或者米字形布局,既要加强单个建筑之间的有机联系,也缩短了单个建筑之前的距离,既节约了土地,又节省了建筑材料。为了避免各个教学楼之间过于分散以及花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来回转换教室的时间,应该尽量采用组群的布局形式,按照不同的建筑使用功能统一规划和设置不同的公共教室。尤其的是新建的校区,更要体现同类建筑集约规划的特点,例如河海大学的江宁校区就是设计了组群化的教学楼,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有利于一个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也不会造成太多的浪费。

3.2 注重公共空间设计

建筑的内部空间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使用空间、公共空间和辅助空间。使用空间就是泛指教室,而公共空间更多的是类似于大厅、走廊这样的内部空间。虽然公共空间与教学活动不会产生直接的关系,但是其存在的意义不可忽视。在以往的学校建筑设计中,往往优先根据建筑面积、可容纳学生数量等分配教学空间,剩下的空间再去设计公共空间,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公共空间的缺失,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种种的麻烦。对于公共性很强的大学教学建筑而言,公共空间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时可以从舒适性、休息交往空间、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四个方面入手。建筑内好的空间设计可以从精神上给予学生良好的鼓励,使其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放松心情,有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

3.3 注重交通设计

学校建筑的特点为公共性强、规模大、占地面积广、人流量大。在上下课以及集体活动时容易出现人流高峰,根据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要求对于建筑内部的交通设计要合理规范,方便疏通人流量以及保障人身安全。新时代学校交通的设计要注重两点:分别为高效便捷性和易识别性。高效便捷性对于人流量大的校园是首要的。首先,交通线路应该简洁,不同功能的建筑应该保持便利的交通,避免太过迂回。其次,要合理分布建筑内部的走廊、电梯等,走廊和电梯要尽量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而且根据人流量的大小,设置电梯的走廊的宽度和电梯的大小。交通空间的易识别性在于指示性标志布置要合理,在公共教学楼里往往规模较大,功能较为复杂,因此置身其中容易迷失方向,而且找不到应该的房间,例如洗手间,楼梯出口等等。在具体的设计中,要进行合理有规律的布局,洗手间等主要的功能区不要设置在偏僻的角落,尽量设置在交通较为便利的区域,而且每个拐角要配置好指示牌。另外例如楼梯、出入口等重要区域要醒目。例如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学楼入口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颜色是粉红色的,并且在形体上很特别,这样减少了人们因为找出入口而浪费时间。

3.4 注重节能设计

现代都提倡低碳生活,建筑的低碳节能不仅体现在外部,而且还体现在内部。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可以建设中水回用设备,把雨水等中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冲厕等用水,节约水资源。在照明方面,全部使用节能灯,并结合单个房间的具体用途来分配节能灯的功率。在建筑材料方面,尽量采用绿色环保的产品,在建筑空间设计方面,充分利用自然的能源,做到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另外在内部的控制系统方面,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声控用水用电等,达到最低功耗。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建筑的总能耗占用社会总能源消耗量的30%,而前期的建筑布局规划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单个建筑的外形要满足其使用功能,又要有好的朝向以及地理位置。建筑立面应该庄重典雅、经济使用、简约而不简单,在内部构造上要充分体现节能的概念。

4 结语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更加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信息共享。现代的学校建筑设计也要遵循这种发展规律,不仅同学科之间要集群,而且不同的学科之间也要有交集。中小学建筑的总体布局,要尽量体现交通的便捷性,而大学建筑除了交通的便捷性也要注意组群、集群等布局。在单个建筑的内部设计上要采用合理的交通设计,注重公共空间设计以及节能设计。

参考文献

[1] 叶雷,夏振雷. 关于学校建筑设计的思考[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7):22.

时代建筑篇3

有趣的是,建筑学这个专业,时下在欧美国家和中国就业市场上的境遇,几乎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数据表明,近年来美国建筑专业本科生的失业率甚至高达13.9%,一举超过人文学科诸专业。相比之下,国内想读建筑专业,想干建筑行业的学生要幸福得多。城乡开发和建设热潮方兴未艾,“走到哪儿都像个大工地”,这句话最直观地显示出目前建筑业空前的繁荣。有专家指出,建筑这个行业在未来20年仍将保持相当的增长速度。如果你有志于进入建筑业,不妨跟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院校哪些建筑类专业值得你关注。

多专业协调作战

建筑这个行当涉及的工种众多,相应的跟它有关的大学专业也多。通常建筑类的本科专业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建筑及规划类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等:

城市建筑及环境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

建筑管理类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管理等:

土木工程类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勘测技术与工程等。

而以下这三个重要的一级学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则构成了建筑类专业中的主体。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巧妙融合。设计师凭借自己对建筑外观、结构、城市环境、城市发展需求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基于一定的建筑工程技术水平,对建筑物、建筑群、风景园林、城市村镇进行设计和规划。简单地描述,这就是一个“数理化+艺术”的学科。受高度综合性的要求和市场角色影响,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的总招生人数始终没有大幅度增长,因此也尚无人才过剩之陇,是名符其实的“香饽饽”。

学土木工程出身的工程师则是使建筑创意成为现实的幕后英雄。建筑所在的不同的场地条件(地基、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导致一些即使肉眼看来差异不大的建筑,背后却有不同的挑战,要求工程师全面而精确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近年来各种大跨结构、超高层的项目的涌现,都进一步强化着市场对优秀的结构工程师的需求。

说到对专业和学校的考虑,我们有几个小揭示:

1.报考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包括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技术、景观设计等时,学校基本都会对新生加试徒手画,以考查美术基础与能力。有些学校则可能会建议不合格的学生转读土木工程。

2.对于想学设计的同学来说,开设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相对集中和稳定,只要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分数要求去匹配自己的定位就可以了。但要注意,建筑系比较热门,可能会比该校许多其他专业的分数要求更高。

3.土木工程这个学科的覆盖面很广,可以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狭义来看,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或称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铁路工程等。选择学校的时候,同学们可以留意不同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具体特长。

它们的规划设计专业和土木都强

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这三个一级学科的发展,在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以建筑类专业闻名的牛校,往往三者皆强。其中突出的代表,是“土建老八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老八校”是我国最早开办建筑有关专业的一批学校,也是土建类学科基础建设历史最长、基础最好的一批。在历史积淀、师资、科研力量、校外合作、校企合作和校友资源上都是佼佼者,在行业内具有相当高的认可度。

早在1916年,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就开始招收土木工程学科的留美专科生;1903年,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就设有土木工程这一“学门”;1913年,同济大学的前身,同济医工学堂增设土木科,构成了同济土木系的开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则创立于1923年,名师云集。

今天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此前的名字是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校友们亲切地称它“西冶”。学校走的是实打实的“技术”路线,非常扎实:1920年,哈工大土木系开设我国最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后曾改名哈尔滨建筑大学,在院校合并中又回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曾经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建工),如今并入了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系,则成为祖国南段最有影响力的建筑系。

“老八校”的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一直稳定地占据着前列,学生毕业后不管是就业还是出国深造,都受益良多。

建筑学许多大门同样敞开

位于第一梯队的“老八所”毕竟容量有限。其实,同样具有相当综合实力的院校还有许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比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背靠首都建设资源,专门性和专业性都很强。再如,合肥工业大学的建筑学专业早在1958年就已创立,在专业领域里有相当不错的口碑。而湖南大学的土木系,尤其是与房屋建设相关的细分专业一直以来都是优势专业。在建筑设计方面,该校近年来进步也很快。

在一些并非以“大型”著称的院校里,你也可以找到出色的建筑学专业。如深圳大学,它很快就要迎来30周年庆了。深圳近年来倾向于发展创意产业,在建筑设计方面,“港深双年展”已经成为国内建筑学界和业界一项影响力巨大的活动。深圳这座活跃的年轻城市,给学习建筑学的同学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近些年,一些专门的建筑大学招生情况也一直走势良好,如沈阳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类似这样专门性很强的院校,里面有不少的专业可供选择。

最后,我们还要为对建筑学专业情有独钟的你介绍两所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从我国建筑专业教育的历史上说,在美院里开设建筑类专业,时间并不长,它在学科建设上的特点也有别于传统工科院校中的建筑系。所以在早期,不少在美院学设计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不太乐观,认为将很难得到建筑业界的认可。但随着建筑类型的丰富、社会上对于建筑设计工作认识的深化和市场的总体发展,这种消极情绪已渐渐散去。2011年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的领军人物王澍受邀担任哈佛大学“丹下健三”讲席,而业内人士也开始发现,美院建筑系的毕业生在空间美学意识的培养和表达上有独到的优势。

土木工程认准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的高校

“土木工程”是个耳熟能详的专业。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它包括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铁道工程、隧道工程、工民建筑等学科。此前,我们已经为同学们介绍了许多在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专业上具有相当水准的高校,包括一些综合性大学、理工大学、建筑类的专门院校等。那么,如何进一步在全国众多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学校里缩小范围,找到自己心仪的院校呢?对此,我们建议大家在报考前,查询一下该校是否通过了住建部的专业评估。由于这项专业评估和土木工程师注册制、国际承认的注册土木工程师等直接相关,这就意味着能够通过评估的高校,在土木工程这个专业上的综合水平已经相当有保证了。

时代建筑篇4

关键词:建筑思潮实践设计倾向发展历程时代精神

建筑思潮的演变史贯穿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发展历程和丰富内容,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产生背景,审视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发展历程和丰富内容,通过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从总体上把握当代中国建筑思潮发展的轨迹,为正确总结当代中国建筑的经验和教训提供参考,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建筑是什么?建筑学是什么?什么是好的建筑,优秀的建筑评价标准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关心和解答,其实从未停止过。换句话说,人们认识建筑、理解建筑、评价建筑、设计建筑所秉持的态度多年来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或者说人们对于建筑本性不断地变化着的审思正式我们所要考察的这种并不显扬却无法回避的建筑思潮---基于本体的建筑探索,正是它的涌动变化才牵引出中国半个世纪各种建筑思潮的纷纷出场。

当代中国建筑思潮发展的历程

1.11979-1986年初期震荡

开放后中国建筑论坛是从“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讨论开始的。开放以后,中国最早引进的仍然是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两次进入中国却中途夭折的现代建筑,现代建筑的引进所产生的震荡仍然是强烈的。一方面市觉察到中国建筑落后而产生的紧迫感,另一方面是对西方建筑文化所产生的民族意识。学术界,一方面是强调建筑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有试图赋予“民族形式”以新生、

1.21986年-1990年文化反思

文化反思的主题之一,就是对外来建筑文化引进的思考,包含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对以后现代建筑理论为代表的国外理论和经验的介绍,也有对引进国外建筑理论的教训和反思。文化反思的主题之二,是对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反思,其中既有对“民族形式”话题的延续,也有超越简单的要不要“民族形式”的争论,向文化机制的深层次的反思,还包括了对民居建筑的考察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地方智慧的关注。文化反思的主题之三,是中外建筑文化的比较。文化反思主题之四,是关于中国建筑出路的思考。

1.31990年-1994年多元探索

多元探索阶段,中国建筑界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建筑学术界关心的话题范围明显扩展,尤其是对设计方法层面的文章明显增多,表明建筑界开始超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争论和思考,而是关心如何做的问题。对外来文化的引进,也不再局限在风格、流派,而是更关系设计方法论的介绍。

1.41994-1999年走向整合

走向整合,表现在建筑论坛,对风格流派明显减少,对技术重视明显增强。表现在设计实践领域,人们在介绍或评价建筑作品时,也介绍再以“创新”为题,而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出对“创优”的追求---杨秉德的“不追流派新潮,但求尽善尽美---宜昌三峡机场航站楼的设计”;齐康的“环境脉络中的建筑形态构成---东南大学榴园设计研究”等。

1.51999年-至今理性创新

这个时代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环境受到关注。2)传统情结依然不了。3)从业素质备受重视。4)创作论坛超越风格。5)理论探讨多维多层。6)建筑技术普遍忽视。

世纪之交中中国建筑界主流社会热点话题的转变表明中国的建筑开始对建筑本体的追问。一种共识正在形成,那就是功能、环境和技术作为建筑本体存在的要件,超越文化、民族等所有的差异。不管在什么文化背景下,充分考虑和满足使用者的功能要求,合理利用基地所提供的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并且仔细推敲细部处理,是基于建筑本体的建筑设计的共同特征。而关于文化和传统的思考,只有取向的理性创新,是超越民族特色、地域风格、时代精神之后在建筑本体意义上的理性重建。

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思潮的创作实践倾向。

2.1简洁造型倾向

广州白天鹅宾馆于1983年建成使用,宾馆采用客房楼与低层公共裙房的组合方式,高100M的主题建筑结合平面功能和结构布置,采用腰鼓形的平面,主立面上以阳台斜板构成丰富的明暗光影变化,有较强的韵律感。建筑以白色作为主体颜色,既合乎现代建筑形式的惯例,又暗合白天鹅之名称。同时我们在肯定这栋建筑清新的时代建筑形象以及采用时代手法表现传统文化的同时,其实应该看到,作为高层宾馆建筑,其立面造型中的主要因素---阳台本身并不合乎建筑的功能。

2.2玻璃幕墙倾向

1983年建成的长江饭店,以其全玻璃幕墙的崭新形式(国内第一个玻璃幕墙建筑)和在立面造型中处于显著位置的旋转餐厅而成为效仿的对象,新材料、新设备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形式作为表达时代精神的有效手段而迅速在国内得到传播。但在对新材料的构造、新设备的运行还不了解的情况下,首先中意并采用的仍然是新形式。

2.3后现代建筑倾向

清华大学建筑馆,西向入口采取体块穿插和符号运用相结合,入口门厅南北墙处理采取了后现代建筑常用的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南北墙面两侧各开了一个通高的凹槽,凹槽中放置了代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的标志----白色汉白玉古典柱式片段,一为古希腊雅典帕提侬神庙爱奥尼柱式,一为中国宋代木结构柱式片断。

深圳南油文化广场设计,设计者汤桦明显受到后现代建筑思想的影响,其拼盘式的建筑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当时一般建筑的“先锋”形象,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品评。

2.4高技派倾向

高技派在国门打开后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同时被引入,然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它远不及后两者引人关注。高技派在国内的传播是有历史和现实基础的,即使与西方建筑发展隔绝,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也产生了采用先进悬索结构的北京工人体育馆(1959年-1961年)和浙江省人民体育馆(1965年-1969年)等建筑坐落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证券大厦,由东西两塔楼和中央横跨63M的天桥组成巨门式对称形体,表达了上海新时代的建筑形象。

2.5生态建筑倾向

当“生态觉醒”的浪潮逐渐地席卷全球时,尊重自然、关注环境、创造健康生活和消费方式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面对全球范围内绿色思潮的巨大冲击,当今中国建筑时代精神刻意表现的另一种倾向,就是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介入,建筑开始绿色化起来,Eco-Tech成为时代精神的主体。许多建筑师都在尝试把绿色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日光反射材料、光控遮阳构件以及各种控制阳光辐射和热量进入外墙的方法,不仅有效地起到了节能作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建筑外观的科技魅力,塑造出新的“时代感”。

2.6 解构倾向

时代建筑篇5

关键词: 建筑; 时间观; 时间

Abstract: The time factor as a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ime factor in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but also point out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view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ime factor in building design expression, summed up the creative principle can be used in som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of the knowledge for fu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Key words: architecture; concept of time; tim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时间观念的概述

时间观念并非建筑所有的,世间万物都具有时间属性。但由于人们对于时间因素总是比对其他因素来的熟悉,因此忽略了对其的研究。在建筑方面也是如此,多年以来人们总是乐此不疲的对“空间”、“功能”等进行研究,却较少将关注点放在“时间”上。万物皆在历史的时间长河中变化演义,不同时间阶段根据社会条件有着各自的发展特征,建筑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在时间上的有着自身的演变。从时间的角度来审视建筑,思考建筑的属性,推断发展中建筑的本质,从建筑学的角度揭发时间发展的规律,这简称建筑的“时间性”。

建筑的“时间性”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建筑从设计到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经历前期规划、方案设计、图纸设计、施工、后期装修等步骤的,可以说是一个历时比较长的工程。建好的建筑从投入使用到寿终正寝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筑可以说是一个反映着时间流逝的事物。其次,建筑还反映了时代特征。建筑的形式,功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表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特色。建筑的结构、材料也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直接反映。再次,伴随着日升日落,四季交替人们对建筑的感受是有差异的。无论是对建筑的外部环境的感受,还是内部空间的体验,无论是对建筑的审美,还是对其空间功能的使用,人们对建筑的体会是随着时间推进而变化的,这一刻的感受在下一秒就会不一样。

正是由于“时间”这一变量使得建筑的形式丰富多彩,功能复杂多变。我们不能单纯的只从建筑的空间问题方面来分析建筑,应该结合“时间”一起考虑。

二.现代公共建筑中时间观念的表达

2.1自然时间的表达

所谓自然时间的表达是指大自然通过一系列自然现象表达时间流逝,让这些自然现象写入建筑中,将这些自然现象作为一种参照系使身临其境的人们对时间有所定位和反应。

建筑要反映自然时间就必须向大自然开放,将其现象引入室内。我们选择从两个方面分析自然时间的表达:一是以“天”为衡量标准分析;二以“季”为衡量标准来分析。

人的生活、工作以“日”作为时间衡量,而反映“日”这个自然时间度量的自然现象则包括:来自太阳的光,温度。太阳一天内东升西落,所处的高度不同,发出光的亮度不同,其在建筑上的表达就有所不同。对于建筑外部来说,阳光根据建筑凹凸的形状形成不同的阴影;不同的材料对于投射到其上的光照有着不同的回应。对于建筑内部来说,进入内部光的需求量直接控制了窗洞的大小及多少,进入内部空间的光的作用也是千变万化,不仅仅只是照明而已。条形天窗投射下的光帮助划分空间;连续窗洞投射进的光给墙面赋予新的纹理。此外还有一些与光照有关的建筑构件,例如遮阳构建,其在立面上形成了韵律的变化。其次,一天当中随时间的变化的还有温度。在建筑设计时,对于温度的考虑直接反映在建筑空间功能组合及通风设计等方面。

人也喜欢以“年”作为时间衡量,一年有四季,四季有着明显差别的自然现象,甚至可以说各自有着代表般的自然现象,夏雨冬雪等。而植物的变化,动物的迁徙,天气变化都会给建筑中的人们以丰富的感受。如果站在苏州博物馆的庭院内感受过四季变换的风景,想必连观看的展品也会产生四季变换的风韵。

2.2人的群体时间的表达

群体时间是指人对事件的内在体验,人根据自身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群居生活的特点形成的对自身生活时间变迁的衡量。群体时间可以从两个方面表达:一方面以“人”为体验对象来表达的,即生活时间;另一方面是以历史为表达的,即社会时间。

2.2.1生活时间的表达

生活时间是与人的生活体验有关,不同的人根据自身状况在同一自然时间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在做建筑设计时,不能光考虑自然时间,应更注重考虑人对时间的感知规律,通过人在建筑中的活动带来动态的感受;人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建筑中的生活、工作的活动也是有变化的。一个空间可能因为时间的不同而影响使用功能不同。建筑不是静止的,人们不断变换欣赏角度,或从外部欣赏或在空间内感受,通过一个连续的移动来感知建筑,这便形成了人的心理时间。利用这一概念的表达便形成了所谓的“行进式建筑”。该类型多用于展览、交通类建筑。

2.2.2社会时间的表达

社会时间属于历史范畴的,是指由社会成员共同反应的“群体意识”产物。社会时间指的并不是现在的真实时间,是社会成员对时间的群体认同感,可能是历史中的一个朝代,后人认定的一段时期。在这特定时段内社会成员将其特殊的历史事件,社会历史标志与符号联系起来融合产生的共同认知。

一段时期内的建筑会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共同的特征,比如在外形、结构或材料等方面。后人根据历史文献,现存建筑的调研归纳出该时期内建筑的特点并将该时期内的建筑归纳为一类。 历史上的建筑类型各有各的特点,有些类型的建筑有各自的符号或标志。这些符号或标志被人们归纳出来作为一定风格的代表,现代的一些建筑为表现一定特征也会使用这些历史标志和符号。

三.时间观念引入现代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创作原则

时间引入公共建筑创作的总体原则是强调建筑空间心理感受的和时代性。本文所讨论的空间的心理感受并不是来自于空间序列的组织和拼接穿插,而是对建筑历史文化和时间变化产生的心理影响的深刻理解。时代性观念是主张建筑要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既不刻板模仿以前的建筑形式,也不随波逐流的跟随时代大流,深刻体会地域特征和当代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也不会失掉自我特色。

3.1点原则

点时间原则重点强调了建筑和时间点的关系。公共建筑空间与时间相结合,主要目的是给人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时代建筑,该建筑不仅满足其使用功能,反映该时期成熟的结构技术和先进的材料,除此之外还是标志特定事件的“容器”。例如说到鸟巢,我们就会想起08年的奥运会。

现代主义大师密斯说过: 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赋以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人―事件―建筑”反映了建筑的显著目的。一方面人们根据事件的发生构筑所需的建筑空间;另一方面,建筑借助其形式和空间,通过事件这一中介,既满足人的需求也约束人的行为活动。

3.2段原则

段原则强调了建筑空间在时间上的流失给体验者带来的感受。空间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建筑往往给人以变化的感觉,那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时间使得建筑空间丰富多变。时间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感受。人对建筑的体验依附于建筑空间,且伴随着时间而运动。

1.动态式体验建筑

在建筑创作中, 这种动态式体验建筑设计重在创造一种个人的从身体到心理的感受过程。建筑师往往通过建筑的比例和尺度;利用自然光线和建筑空间造成丰富的影阴和空间的虚实变化;再加之色彩等因素结合时间规律的变化,营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此外,建筑师同所设计各式的曲线路径,楼梯、坡道,高差,曲廊,庭院等来获取时间上的一种体验,强化对时间的感知。

2.建筑的时限

建筑不是永恒的,它同人一样也有寿命期限。建筑的寿命包括物理寿命和使用寿命。物理寿命是指建筑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建筑造型落伍,结构或构件损坏,材料老化等问题,而无法继续使用;而使用寿命是指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的生活方式、社会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建筑功能要求多元化,设备更新等问题,建筑空间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导致的无法继续使用。因此,在建筑设计时,一方面建筑师应更加全面的考虑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的灵活性,尽可能的延长建筑的寿命,减少重复建设的浪费;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延长建筑的物理寿命或使用寿命,只有两者都适应社会的要求,才是能长久使用的建筑。

3.3方向原则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载体的一部分,根据其形态、结构、风格的变化可以看出时代的变更。每一个历史时期建筑都有自己特定的形式和风格,但历史上的建筑发展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因此,建筑师在设计时应遵循时间规律,对于已经衰落的建筑形式或结构不能因个人喜好而过分执着,及时接受新事物,适当的提出未来建筑发展方向。

四.结语

在充分讨论了建筑时间维的作用和表达之后,建筑师应将之灵活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并且能解决现下设计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全球式与地域性、信息时代变革引起的设计风格的变化等。时间观念为建筑所引入后,就意味着在以后的整个建筑设计中,运用时间观念,自由的设计建筑空间。随着人类对设计精神的不断探索和对时空观念的不断研究,时间这一要素对建筑和城市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空间、时间和建筑:一个新传统的成长,(瑞士)希格弗莱德吉迪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意)布鲁诺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美)阿摩斯拉普卜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间观念研究,孟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建筑美学笔记,王振复,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时代建筑篇6

关键词:数字时代;建筑;设计方法;变革;分析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era, digital has entered many fields.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y still remain in the stage of hand-painted drawings, however, associating the digital and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ne of a very long time to try.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is realized by computer upgrade is represent the general trend. In the digital era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to make some changes to do a brief analysis.

Keywords: digital age; construction; design method; reform;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现在的建筑业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阶段,即用线性的建筑设计构思,在图纸上描画建筑轮廓和一些细节。这是一种二维的、抽象的设计方法,但是建筑是三维设计,要求有良好的总体把握与设计,如果单纯靠脑力思考细致的问题,难免会有纰漏,所以,需要有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的方法出现来弥补传统设计方法上的一些不足。现代数字技术发展的很快,可以说我们现在处于数字时代,数字化技术有着人脑所不能比拟的优点,通过强大的数字建模技术、网络协作等手段,可以更好的做好建筑设计工作,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建筑设计上也使建筑设计真正回归到了三维的空间上,更容易从全局上把握。

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一些不足

第一,建筑设计是一种三维状态下的对于空间的设计,但是传统的设计方法往往是在图纸上利用二维设计来取代三维的设计。在实际操作上,由二维设计转变到三维的形象需要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样就会大大增加建筑设计的难度,在现场操作、施工上也更加困难。建筑的形状越是复杂、不规则,这种难度就会越大。可见,这种设计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与实际操作的良好结合。

第二,现在的建筑设计已不仅仅满足于实现建筑最简单的功能外加良好的外观。现代建筑设计已经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比如有的建筑需要充分体现出文化内涵,要有民族特色,所以需要传统、复杂的设计;还有的建筑要充分体现出生态、环保、低碳的理念,这样才是符合现代建筑要求的成果。如果采用原始建筑设计方法,势必不能用精确的数字来体现建筑设计的要求,也不能计算出建筑所用材料对建筑的影响,对生态的影响。

第三,由于现代建筑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建筑物里面加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比如新功能,更加新颖的小创意,等等。这样就需要更加灵活的表达方式,更加细致的设计图,但是传统设计方法很难满足精细的设计要求,在图纸上无法做到随意标出细节之处。而各个部分所体现出的细节逻辑性也是传统设计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3.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方法中的优点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手段,可以解放人的双手,同时可以开阔人的思路。在数字条件下进行建筑设计,建筑师可以利用软件及时的把自己对建筑物的构想呈现在计算机上,不用再因为手绘的局限性而丢失一些好的思想。

数字技术是一种虚拟的技术手段,可以在计算机上对设计理念进行良好的模拟。在计算机上的模拟不仅仅在于对于建筑物外观的设计,而是更加直观、细致的模拟。建筑师可以把需要细致研究的一部分抽象为模型,对其赋予自己所构想出的参数,然后进行模拟计算,最后通过计算结果选择出最优的方案。而数字技术还能够通过网络或者专门的软件来判定建筑所用材料是否符合环保、低碳的要求,当不符合时,建筑师可以及时更换,以避免建筑建成之后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对人产生的不利影响。

4.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上的发展趋势

当今,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上不能实现对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完全替代,但是有一些在建筑领域应用的趋势:

第一,建筑设计师由从前的对于建筑外形的不断创新演变到了利用更具体的数字模型,用参数化方法来进行具体的建筑项目的设计。

第二,建筑师开始由以前的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于建筑进行宏观设计演变到了现在的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各种软件技术进行更加细节的设计和研究。第三,由以前的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单一建筑的设计演变到了利用软件技术进行更大尺度的建筑设计,例如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

数字时代下建筑设计方法

就像前面所说,数字化技术能够良好的替代传统建筑设计方法,但只是部分替代,不能做到完全替代,下面介绍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建筑设计方法。

5.1场地分析

这是进行建筑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是当今数字技术无法替代传统设计方法的一个方面。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设计师都要到建筑物位于的地区进行实地勘察,通过勘察,设计师可以了解到建筑物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比如地形如何,地貌状况以及有无发生自然灾害的危险等。考察之后设计师可以对本地区环境进行专业分析。如果建筑物所处地区位于地质状况比较复杂的地区,这就对设计师的设计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设计师要在设计建筑时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果考虑不周,可能会在施工中或者建设完成后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5.2草图的形成

如果施工场地地质状况复杂,这时就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现场模拟和分析。当建筑场地受到了周围环境状况的限制,设计师可以在查询、参考相关数据资料的前提下,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对现场的模拟,构想如何能实现最优的设计方案。然后设计师可以进行草图的创作,草图创作属于承载设计师抽象思路的具体载体。草图的绘制能体现出设计师即兴的灵感和一种基于直觉的本能性。在草图的发展、进步中,数字设计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下,设计师可以现在图纸上手绘出思想中的草图,然后通过转译技术把纸张上的草图转变成数字化的草图。把手绘草图转变成数字化草图,可以保证当设计师有好的思路,但是设计相对复杂时,能够在实际施工中良好达到设计思想的标准。如果遇到非常复杂的建筑设计,设计师还可以把设计中的思路转变成拓扑构思变形后的数字文件,这样就可以直接方便设计师处理和分析。虽然这样做的精确度不高,但是可以保证设计师的好的灵感不会因为在图纸上无法显现出来而浪费,可以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建筑师的创造性。

5.3环境模拟

当草图制作完成后,应该充分考虑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建筑物在建筑场地的环境模拟。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分析出建筑物是否符合在建筑场地建筑的要求。计算机会结合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如不符合,可以留给建筑师充足的时间去修改设计方案而不必在施工中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解决问题了。

5.4结构分析

当确保建筑物符合建筑场地的建筑要求后,可以对建筑物的结构等细节进行处理。把一些需要精细的地方参数化以后输入进计算机,通过与其他相似结构的比对、分析,能够得到建筑细节的最优方案,这样可以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更加节省时间,精力。

通过这些设计分析,建筑师可以得到最接近理想状态的建筑设计,在不破坏自身设计理念的同时还能满足建筑环境的条件。

小结

建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与其他学科、技术紧密相连的。在以前的传统建筑设计方法下,一系列或者有特色、或者实用的建筑拔地而起,成为了人们宝贵的财富。现代建筑学对于建筑的要求更高,不再仅仅局限于建筑物本身,例如环保问题、人类文化财产问题都是建筑设计师们要考虑的问题。另外,随着人们的思想更加开阔,好的创意也层出不穷,如果再按照传统建筑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势必不利于满足建筑物的要求,也不利于好的思想成为现实,所以在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新型建筑设计方法应运而生,虽然现阶段新型建筑设计方法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方法,但是两者的相互配合也是建筑业的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

时代建筑篇7

与13,14世纪同期建筑做法近似的托木。这类托木在夏鲁寺建筑中比较多见,其特点是上层托木前端的弧线向前延长,呈狭瘦形状,其后面第一个短弧与云头连接。和以觉康佛殿为代表的第一类托木相比,这些托木轮廓弧线较多,长度较大,雕刻相对复杂一些。比较典型的是集会大殿和夏鲁寺二层廊道托木。

时代较晚的托木。这些托木是夏鲁寺历次维修的产物,其特点是前端狭瘦的弧线变得粗壮,端头直线下杀逐渐变成斜线,其后面的第一个弧与后面的云头拉开了距离。这类托木分布在二层前檐廊道,集会大厅少数用这类托木。从表1比较可以看出夏鲁寺托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托木的形式也不相同。托木形式由早期简单粗犷,到晚期精致,甚至繁琐的发展过程。综上所述夏鲁寺托木的变化规律是:早期托木比较短、做工相对粗糙,截面用材很大、曲线简洁,整体呈倒三角形状;晚期托木逐渐加长,形状由倒三角形逐渐发展成为倒梯形,轮廓曲线也趋于复杂,托木身上的雕刻逐渐增多。通过对托木形式的研究验证了历史文记载的夏鲁寺营建的序列关系。由于夏鲁寺建筑的建设纪年比较清楚,所以夏鲁寺托木也成为13,14世纪的代表,为判断其他寺庙的年代提供了依据。

藏族建筑用斗拱的实例最早见于土蕃王朝时期兴建的大昭寺。大昭寺中心佛殿蜀柱承托的一斗三升的斗拱据宿白先生考证“其年代应在11世纪前期以后”[1],这是所见斗拱的最早实例。夏鲁寺的斗拱是现存较早的,与汉族斗拱形式最为接近的。陈耀东先生说“夏鲁寺斗拱是最圆熟”的[2]。夏鲁寺的四座汉式殿堂建筑斗拱形式相仿,但仍有区别。东殿、北殿和西殿斗拱形式一样。补间铺作都是五铺作重栱计心造,出双下昂。里转五铺作计心造,出双抄。昂为假昂,昂下刻假华头子。南殿的补间铺作则是四铺作重栱计心造,出单下昂。里跳形式里转四铺作出单抄;昂为假昂,昂下刻假华头子。当心间施不见铺作两朵,次间各施一朵。夏鲁寺斗拱和元代汉族斗拱在很多做法上都很相似,用材是160×110,相当于《营造法式》所记载的七等材。这与现存的其他元代建筑用材普遍小于宋代一致。在中原地区、山西等地也发现很多元代建筑采用七等材的实例。虽然从形式上看四座殿的斗拱形式差不多,但通过测量发现用材大小不尽相同。例如西殿用材是160×110相当于七等材,而东殿、北殿用材是150×90比八等材略小一点。南殿用材(140~150)×90,西殿作为主殿用材略大于其他三座佛殿。五铺作计心造用八等材这样的实例在内地元代建筑中实例不多,在笔者所调查的元代建筑中也只有博爱县观音寺大佛殿是五铺作计心造用八等材(见表2)。北殿昂嘴比西殿的要厚。这可能是在后来维修过程中有的构件被抽换所致。在材高与材宽的比例上,宋《法式》规定,材高15份,广10份,其比例为3∶2(66%)。夏鲁寺西殿的铺作也基本符合这个比例,为68%,而其他三座殿的比例则为60%。由此可知,夏鲁寺的斗拱在尺度上基本保持了元代建筑斗拱的基本特征,但在细部做法上有很多明代中早期斗拱的做法特点,主要表现在:1)凤凰台的出现显示昂的做法是明代以后抽换的;2)昂嘴的处理,大小不一,有的偏痩,有的则显得比较肥厚,这主要是在明清以后有对夏鲁寺维修的记录,20世纪80年代夏鲁寺的维修工程存在一定缺陷,抽换了一些原始构件,包括部分昂嘴。对夏鲁寺斗拱的时代判断上产生了影响。

夏鲁寺汉式建筑的梁架结构是四椽袱,四椽袱上有托脚连接上平抟,平梁与四椽袱之间用驼峰承托攀间斗拱,攀间斗拱上施平抟。平梁上有蜀柱,蜀柱上用攀间斗拱承托脊抟。脊抟与平梁之间有叉手。梁架的举高为1∶3。夏鲁寺的梁架大木结构和内地同时期的建筑基本一致,但这里出现了托脚的做法[1](宿白先生的文章提到托脚的使用,但在现场测绘中,四个殿都没有发现有托脚),因为在汉地建筑中托脚在宋以后基本不用,这里的托脚应该是匠人袭古旧制的一个实例。普柏枋与阑额呈“T”字形,普柏枋的接头用“勾头搭掌”,这些做法都和中原地区元代建筑一样。夏鲁寺的平面布局也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按宿白先生对寺庙建筑的五个分期看,旋行空间在各期均有重要地位。而右旋绕行的转经活动事实上也成为藏传佛教的一大文化景观。夏鲁寺的内转经道保留了13世纪后半~14世纪末的通常做法,这在其他寺院已不多见,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通过对夏鲁寺建筑构件的分析,对夏鲁寺建筑的历史分期有了清楚的认识。觉康佛殿、马头金刚殿和护法神殿、般若佛母殿建造的时代要早于其他建筑,至于是不是介尊•西饶迥乃时期的建筑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但它们至少是13世纪以前就有了。集会大厅不是14世纪重建的产物,而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至少是保留早期的一些柱式。因此夏鲁寺大规模的重建和扩建是在14世纪初扎巴坚赞和贡嘎顿珠时期完成的,这时中原地区正是元朝,也就是说夏鲁寺大量建筑是元代建筑。(本文作者:李斌 单位:南阳市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时代建筑篇8

【关键词】网络时代;土木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土木建筑工程的网络信息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土木建筑工程行业也逐步走上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轨道上来,网络信息化的价值,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如何将网络时代的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就要从战略发展、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等方面来具体体现。

1、土木建筑工程网络信息化的战略意义。土木建筑工程实现网络信息化,其关键步骤之一是对土木建筑工程企业工作流程的调整和优化,可以使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加以提高,并且通过信息化系统制定土木建筑工程企业的长远目标,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土木建筑工程网络信息化的风险管理。土木建筑工程实现网络信息化,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市场行情,有效应对市场的变化,使企业能够规避来自人力、材料、资金等方面的风险。同时,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土木建筑工程中滞后的数据收集以静态的定额管理、数据资料不能共享等弊端,并且在工程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化的共享数据,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战略性的决策支持。

3、土木建筑工程网络信息化的工程造价管理。土木建筑工程实现网络信息化,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有两个显著影响,一是由于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使得造价管理的数据处理量日益增多,网络信息化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充分将人从繁杂的数据中解放出来。二是工程造价具有大额性、动态性和风险性的特点,所以它在管理和控制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网络信息化使得人们更容易掌握和管理更加充分的有效信息,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使土木建筑工程造价实现市场化。

二、土木建筑工程与网络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时代是高速化、信息化、多媒体化、全球化的集合,并逐步走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这种智能化的特点,使得网络时代的应用不受时间、地点、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并且实现了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土木建筑工程就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土木建筑工程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下面主要从数字化城市规划、智能建筑和远程智能检测系统来阐述网络时代的土木建筑工程。

1、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数字化城市规划。什么是数字化城市规划,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描绘城市规划信息,它是在数字化城市的研究基础上,对城市规划建设智能化的数据库网络,从而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和地理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集成,有利于方便准确地掌握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数据,为土木建筑工程提供可靠的设计和决策依据。

2、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智慧产物,在智能城市的发展中,得到相关行业更多青睐,也受到国内外建筑行业的普遍关注。首先,智能建筑要有一个先进的设备控制系统,例如在一座大厦里,能够对各种电气设备实现自动控制,创建一个便捷、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其次,智能建筑要有一个现代化的网络通讯系统,能够为在此工作或生活的人们,或者进入此建筑的人们提供全方位的和立体的通讯条件,以满足人们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模式的需要。再次,智能建筑要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因为现在的语音通讯、数据通讯、多媒体通讯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土木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时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为智能建筑的通讯设施提供完美的硬件环境。最后,智能建筑需要一个系统的集成平台,这个平台包括对用电、用气、供暖等各个方面的监控和管理,总之是能为在此建筑中工作或生活的人们提供良好的管理和服务的系统。满足了几个以上条件,才能说是真正的智能建筑,才能是土木建筑工程在网络时代的完美呈现。

3、土木建筑工程中的远程网络检测系统。

(1)远程网络监测系统基本原理。对于土木建筑工程来说,一套实用的远程网络检测系统,其中远程控制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现场管理计算机、过程控制单元、接口单元、下位机检测系统、数据通路等元件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结构如下图:

远程网络检测系统基本结构

远程网络检测系统的应用原理就是通过整个系统感受各种物理量,如位移、温度、压力、应力等,这些数据传递给传感器后,经过前置放大和数据信号转换,进入下机位,也就是现场控制单元,在相应软件的编写后,实现各种类型功能的数据监测和采集,充分实现集中管理,分步控制,资源共享,危险分散的理念。

(2)土木建筑工程中的远程网络监测系统的应用。

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有很多较为成熟的计算机软件,比如CAD辅助设计系统的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等,都使土木建筑工程传统的施工方法和理论得到了较大的突破。土木建筑工程中远程网络检测系统的出现,使得原来的施工检测技术走向网络化,也为动态设计以及信息化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远程网络检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和信息的反馈以及处理,信息的采集需要根据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来确定检测内容、检测时间、检测频率、检测周期,例如在基坑开挖初期,信息采集周期就长一些,开挖深度逐渐增大时,采集周期可随之缩短,若围护结构的数据采集体现较为危险时,就需要增加观测次数。信息采集后,就需要对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反馈。这时候,工作人员将采集的信息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系统就会按照程序自动处理并绘制出相应的曲线,科学分析围护结构的状态,包括危险因素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等,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为决策者提供充分的数据依据。

(3)应用实例。

我们以基坑围护为例,来更加直观地阐述一下远程网络检测系统的应用。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围护土体或相邻建筑物中的检测系统,从而获得相关信息,包括围护结构的沉降或者位移量,土体的变形,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围护结构的应力,相邻建筑物或者设施的沉降、位移、倾斜、开裂等,作用于支护桩墙上的土压力,这些信息对应的要做一些相关的检测,如变形检测,围护结构应力检测,土压力、土体孔隙水压力检测,环境检测等。

项目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位置 冠梁Ⅰ 冠梁Ⅱ 冠梁Ⅲ 冠梁Ⅳ 拱圈Ⅰ 拱圈Ⅱ 拱圈Ⅲ 支撑Ⅰ 支撑Ⅱ 支撑Ⅲ

计算值(cm) 2.64 2.97 3.21 3.4 1.92 1.65 1.28 1.1 0.98 1.31

实测值(cm) 2.49 2.81 2.98 3.11 2.0 1.62 1.19 0.99 0.98 1.2

相对误差 6.0 5.7 7.7 9.3 4.0 1.8 7.6 11.1 3.2 9.2

上表为位移量检测结果

项目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位置 拱圈40# 拱圈16# 拱圈27# 拱圈4# 拱圈5# 围檩39# 围檩35# 围檩38# 支撑1# 支撑36#

计算值

(N.mm-2) 290.2 269.3 -235.8 -218.5 -255.6 -198.4 -235.7 -236 -219.3 -196.4

实测值

(N.mm-2) 264.1 278.3 -216.8 -240.5 -224.7 -204.8 -256.7 -237.7 -223.7 -185.3

相对误差 9.9 3.2 8.8 9.1 13.8 3.3 10.6 0.8 7.0 6.1

上表为应力值检测结果

上面两个表中的检测结果分别是对土木建筑工程中基坑围护的位移量的检测结果和应力值的检测结果。表中的数据表明,位移量总的规律是实际测量结果普遍比计算数值小,应力值的则没有这样的规律,两种检测结果的误差都在百分之十以内,在可以接受的范围。现实中有很多远程网络监测系统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实例,大量事实表明,远程网络监测系统监测土木建筑工程的各种数据是确实可行的,整套系统布置灵活方便,应用时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能达到对工程现场的安全预警和长期监控的目的,测试结果误差低,是一套性能稳定可靠的网络化、数字化检测系统。

三、总结

计算机网络时代的来临,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革命,对土木建筑工程的影响也是如此。在网络时代,土木建筑工程必然将原有的设计模式、施工工艺、检测手段、工程造价等与计算机紧密结合,进而开发数字化城市规划,建设智能大厦,将远程智能检测系统加以深入应用,这些领域都将使网络时代的土木建筑工程大放异彩,使古老的土木建筑工程焕发新的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时代建筑篇9

关键词 网络;建筑;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008-02

伴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被一张网所覆盖,这张网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网络。在我国建筑业是经济支柱产业,在网络渗透各个行业的过程中,建筑业同样也不能例外。

1网络和建筑企业

任何企业要获得发展必须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作为我国经济产业中的建筑企业,其管理实现现代化已是必然趋势。在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就是管理工具与方式的现代化。为了使得企业以更高的工作效率应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就应当要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这就少不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进入各个领域,成为了各行各业工作开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为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快捷的工具。比如,建筑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企业各个子部门、项目部、公司总部对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化的办公环境,也使企业更具有弹性,比如小的建筑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加强与其他公司的合作,同时还能够和更多的专业人士组成专业的员工队伍,为公司承接大型的工程项目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条件。这样既保证了公司具备小公司的灵活性,又具有不逊色于大公司的智慧资源。结果在项目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尽管并不能保证每一项工程都提供最佳的设计组合,但是通过网络却可以实现公司员工对设计中的先进部分以及施工方法的分享,同样实现了最佳组合所具有的效能。

建筑师是建筑企业中最重要的专家队伍。当建筑师利用智能软件建立了基本的建筑设计的数据模型之后,工程师可以利用网络对模型进行数据分析,而施工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网络将工地的图像下载下来,并根据这些图像帮助施工管理。而建筑商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工程的进度和造价控制方面进行有效的全程监督。与建筑直接相关的业主也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建筑模型和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等。甚至有时还能通过网络将有利的信息传递给潜在买家,有效的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以及竞争力。

在对一项工程进行设计的初始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筑师们设计建筑方案。但是由于设计方案会涉及到许多问题,比如对暖通、空调、排水、电气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周到考虑,不过由于信息量过大,现实中往往会因为缺乏考虑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的改动。为了避免种情况,就需要做好建筑师与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好协调沟通工作。而通过网络却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师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有效沟通,从而有效改善因为各专业沟通不到位造成的设计弊病,进而提高企业的统一性、整体性以及协调性。

2网络与建筑科技

根据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情况,高新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发展热点就是信息网络技术和控制网络技术。

2.1信息网络技术

信息网络技术已经在建筑物或者企业内部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建筑中能够极大的降低人们信息收集、、传播的成本。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浏览网页上所有有关建筑物内部的相关建设管理信息,并且还可通过信息系统将有关的维修服务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有效的降低建筑的维修成本。建筑物内部的员工和管理人员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还可以极大的提高管理效率,有效提升对建筑物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协同处理能力。对于建筑设计的监控,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利用对综合数据库的访问,还能够实现对建筑物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对于建筑物实现自动化管理方面,网络信息技术是绝对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加强建筑物内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能力,从而实现了我国建筑物自动化、信息化管理。

2.2控制网络技术

开放性控制网络具有标准化、可扩展性、可操作性以及可移植性的特点,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控制技术的发展,网络控制在结合了网络互联后,建筑的控制已经从现场监控走向了控制网络的道路。一般而言控制网络是指对生产过程作为控制对象和特征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具体可以从我国不断出现的各种智能化的建筑中看出:首先,控制网络技术应用在智能建筑中后,有效增强了建筑内实时监控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操作性和集成性能,比如极大改善了建筑中的综合保安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异构网络的控制;其次,利用控制网络通讯实现数据管理和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管理和控制;第三,通过采用控制网络技术,有利于建筑与信息网络的应用集成,在智能建筑中,所有设备与相关的安全信息都可以进入计算机的操作平台中,实现了智能建筑内监控与“群件环境”的共享以及综合数据的集成;第四,控制网络技术可以时时对建筑内安全系统和机电设备系统的管理进行远程监视和信息采集。

2.3网络住宅

如今的居民小区在建设的过程中都会铺设网络所需的相关设备,以保证业主入住之后能够上网。这已成目前住宅的基本要求和功能。不过,网络住宅并不仅仅只有该项功能,网络住宅含有许多的科技元素。世界上最有名的网络住宅或许要属美国富翁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家”了,里面许多功能对许多普通人来说依然具有科幻性。不过,网络住宅建设已经使得某些科幻色彩距离普通民众不再那般遥远了。通过铺设完善的光纤网路、配置需要的合适软件,网络住宅用户就可以通过网络时时和朋友交流,也可通过网络查询交通、还可以通过网络时时关注孩子的在外情况。而在住宅内部,也使得那些能够自动控温、高保真等高智能化的家具不再那般的遥不可及。网络住宅能够极大的便利人们生活,例如出行、购物等。而对建筑业来说,这更多的是带给人们更富有人文特性的理念,比如,人们现在就可以在住宅中享受随选网络影院的娱乐节目,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对生活的选择需要。同时,网络住宅还能够便利人们的工作,最为明显的就是现在比较时兴的在家里的远程办公,即使足不出户都可以完成相关工作。

网络时代,建筑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建筑水准和效率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也促进了建筑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而在建筑管理方面,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建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更加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可以说其正在造福于我们整个人类。

参考文献

时代建筑篇10

伴随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新思维与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绿色建筑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需要从根本的思维、方法、技术层面上探索全新的、可操作的理论与实施方法,以解决建筑在物质、能量与信息流动过程中的脱节,解决新的绿色建筑思维与传统方法手段的脱节,实现绿色建筑的再发展。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再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分析,从建筑信息化与工业化、绿色建筑碳排放系统计量、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绿色建筑再发展的必然与可能,并探讨再发展的趋势与途径。

信息时代给社会带来了全方位、前所未有的变化,建筑领域更是如此,新的数据思维与新的信息技术促使建筑面临一场新的革命,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建筑也将成为走向信息时代的新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也面临着再发展的问题。

那么绿色建筑再发展的核心驱动点在哪里?再发展面临哪些问题与障碍?又会出现哪些本质变化和发展趋势?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思考。

1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大数据、非线性、数字化等对传统逻辑思维提出了挑战,同时建筑能量维度与碳排放概念使得以往建筑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发生了改变,由此引发的绿色建筑内涵也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不同媒介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整体设计与建造思维中的作用,重新评估并重组现有建筑设计过程、生产施工过程、运行管理过程,重新建构建筑企业、部门、组织以及人员间多方协同、协作关系等,以提升信息时代绿色建筑的品质与效率。

可以肯定,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建筑业以往的粗放生产方式将会出现质的变化,精准的建筑模型和数据技术使得绿色建筑定量评价成为可能,新的发展促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性质与结构发生转变。

1.1 绿色建筑的信息化与工业化

信息技术成为绿色建筑再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早在1999年英国就在报告中指出,5年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英国建筑业可以节省约30%的项目成本。根据各国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化的介入可以将施工工期缩短15%;将建筑市场带入互联网,可以节约30%~35%的项目成本。基于上述原因,世界各国都在建筑信息化与绿色化方面进行了深人的研发与实践。

我国建筑业经过多年的高污染、高耗能、低质量、低效率发展,原有的粗放型建筑建造方式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建设的需要,超过全球总量50%的建筑工程量需要寻求全新的设计建造模式,实现建设的快速高效和绿色环保,以缓解国家经济和环境的巨大压力。

信息技水与建筑工业化的结合,将成为绿色建筑再发展的个重要途径,为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契机。然而,由于我国建筑标准化工作)带后,相应建筑部件的通用化程度低,并未充分发挥新部件、新材料以及设计建造新模式的优越性。面对快速袭来的信息革命,我们是否在思想和技水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值得思考。

1.2 BIM与建筑碳排放计量

虽然国内外做了大量研究探索,建筑碳排放定量评价至今仍然是一个难题。然而,随着绿色建筑进一步发展,建筑碳排放计量又是必要的,BIM技术为建筑碳排放科学计量提供了新的平台。

BIM既具有整合建筑全生命周期整体设计模型信息的特点,又是一种建筑模型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是个共享的知识资源,可共享建筑模型全生命周期的相关信息资源,并可为绿色建筑从建材生产到拆除及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信息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由此可见,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性能的量化计量上具有全面性和精准性的优势,能够应对情况复杂、时间跨越大的建筑碳排放的计量与评价问题。

1.3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价的再发展

目前国内外现有关于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市场导向型及技术导向型。市场导向型评价方法简单、易操作,但较为粗放,定量标准少,技术导向型则正好相反。在绿色建筑认识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导向为主的评价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思想和新技术对绿色建筑的推动和再发展,也必须有更为客观、可衡量的技术导向型的标准作为引导和评价。从目前发展形式来看,我国现行的绿色建筑标准也面临体系更新的挑战。

2建筑工业4.0

德国率先提出将工业4.0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使得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成为未来国家竞争力的焦点。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可以肯定,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改造和提升传统建筑产业的突破口,因此,深入研究如何以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发展的当务之急。

2.1 信息日寸代德国的发展思路

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 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与合作形式。建筑产业更为显著,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这一趋势将使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 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可见,随着时展,建筑工业4.0的发展目标不再仅仅是追求大量、快速的建造,而是通过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设计,实现设计生产全产业链的资源智能化配置,达到高质高效、节约环保,真正实现绿色建筑个性的设计与精致的建造。2.2新型工业化的挑战与我国现状

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工业化设计建造手段,具有质量可控、成本可控、进度可控等优势,建筑综合效率大幅提高,施工周期仅为传统方式的1/3,同时,用工量也大大减少,施工现场无粉尘、噪声、污水等污染。建筑工业化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和标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应用,瑞士80%的住宅以通用部件为基础,英国达到75%以上,日本达到70%,美国住宅构件的标准化、商品化程度甚至达到90%以上。

与此相比,我国建筑业建造方式极其粗放,我国建筑量约为世界总量的50%,但工业化率仅为7%。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近一半,为46.7%,建筑业牛勿质资源消耗占钢材的55%、木材的40%、水泥的70%、玻璃的76%、塑料的25%、运输量的28%。这些材料的生产需要冶炼、熔融、烧结大量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原料、化工原料,因而建筑业也间接消耗了大量的矿产和土地资源。从我国目前的建筑业产业地位和行业特征来看,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的任务十分艰巨。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数据显示,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7.67万亿元,占GDP比例约7.03%,是国家经济支柱产业,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同时建筑业关联上下游50多个相关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导致了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沉重。

然而,建筑业企业从低端、高耗、产能过剩的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转型,推进我国建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而这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推动。

2.3发展思路与途径 以BIM为核心的建筑信息化技术为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发展通道。在当前我国建筑工业化与建筑信息模型相互隔离发展的状况下,应当以BIM技术为支撑,推进我国建筑实现跨越发展,由传统粗放产业迈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绿色建筑工业化。同时,以建筑工业化为载体,应当尽早实现BIM在建筑及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制造、施工、运维全过程的集成化应用。绿色建筑再发展必将走上建筑全产业链信息集成的技术路线。

这种建筑工业化是采用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开展建设项目的实施,每个项目涉及的产品、专业技术门类繁多,每个项目所承载的信息量巨大,没有合适的信息交换手段,势必无法发挥工业化的优势。结合BIM模型的信息承载能力,以可视化的BIM模型为信息交换方式,实现设计、采购、建造、施工、运维各环节协同作业,是BIM的最大价值所在。与先进制造业采用PDM/PLM进行产品数据管理和供应链协同类似,BIM还可以帮助建筑项目的所有参与方、供应商协同工作,真正实现工业化、全供应链协作的建造方式。

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施工安装装配化”“生产经营信息化”“项目生产集成化”五个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优势。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与建造思维方式,新型建筑工业化在设计精度、构件部品生产、施工、项目管理以及后期使用维护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上亦有巨大潜力。因此,可以说BIM是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将基于BIM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应用于构建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体系中以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生产,是我国绿色建筑未来再发展的必然。3绿色建筑的碳排放计量与导控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建筑师和工程师仍然是依靠先前的经验进行设计,用粗放的方法进行建造,并没有进行详细、科学的分析与计算,因而无法保证整个建筑过程的绿色化效率与品质。对于绿色建筑,碳排放作为 个重要的指标却很难精准地计量评判。

3.1 建筑碳排放的计量问题

我国还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据世界银行估计,截至2015年我国新建筑将占世界总建筑的50%。我国已经制定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建筑低碳化任务艰巨,绿色建筑量化评价碳排放势在必行。

然而,碳排放计量尤其是建筑的碳计量问题,在国际上一直是学术难题,相叉寸其他领域,确定建筑碳排放基准线比较困难,基准线问题很复杂,建筑类型多,各地区也不一样。但是建筑碳交易是未来碳交易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随着建筑碳计量方法的完善和基准线的确立,建筑碳交易会成为国际碳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2基于BIM的建筑碳排放计量与评价

关于碳排放模型的研究集中在生命周期划分、碳源确定上,不同的核算边界计算结果完全不同,也没有可比性。目前国际上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已有较深入的认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量化统计和计算方法也有一定的发展。美国bSa (building SMART alliance)对目前美国AEC领域的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应用现状做了比较详尽的归纳。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方法上,传统的线性周期评价不能满足要求,按照目前国际的认识,建筑全生命周期应该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建筑材料、设备及构架的开采及生产制造,建筑施工,建筑运行使用,建筑拆除及处置阶段。特别是建筑材料拆除后的处置回收阶段,往往被忽视。

德国DGNB第二代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首j欠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引入碳排放量的科学计算方法,其计算原则是:分别计算建筑材料在生产、建造、使用、拆除及重新利用过程中每个步骤的碳排放量并相加,形成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发挥了核心作用。

3.3建筑碳排放的标准与引导控制

当前,由于很难给出低碳建筑的基准值,建筑碳排放模型的分析大多停留在定性的理论分析上,在绿色建筑的碳排放评价上英国和德国的探索有很大贡献。英国于2006年12月了《可持续性住房规范》,该规范针对建筑设计和旧房改造,对建筑碳排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目标,从建筑运行、建筑维护和能源利用等9个方面对建筑碳足迹进行了评价。2008年,德国DGNB对建筑碳排放量提出完整明确的计算方法,计算单位是每年每平方米建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的公斤数。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的碳排放度量指标(Common Carbon Metrics)计算方法已得到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多方国际机构的认可。

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协会2014年底出台了《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该标准根据我国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工程建设资料和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建筑碳排放计量的两种方法;对计量建筑碳排放所涉及的活动水平数据以及碳排放因子的采集工作,从内容范围、采集方法、来源渠道以及质量要求等方面都做了相应规定;对建筑碳排放数据核算,给出了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模型、相关计算参数及其选用条件;对计量结果的形式、内容等做出统一规定。该标准的出台,使我国绿色建筑碳排放计量评价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绿色建筑再发展,需要建立建筑物碳排放计算相关数据库,用于在建筑物设计阶段对不同设计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比较分析,也可对建筑牛勿运行、改造等过程中不同方案的碳排放进行比较。此外,具备节能减排效益的新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技术、建筑材料、建筑能源系统,其效益将可能因此量化。当前,信息技术使得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方法或量化评价绿色建筑成为可能。

4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再发展

绿色建筑的评估已经有25年的历史,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法是1990年由英国建筑研究所提出的“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简称BREEAM)。之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相继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评估法,我国也于2006年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2014年颁布了新版本,但从本质上来说,定性打分指标过多,平行式结构较为简单,该评价体系还是市场引导型的。

4.1评价目标的转换

上世纪90年代初,英国率先研究制定了BREEAM,该标准简单易操作,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几通过评价的建筑都被认为是“对环境友好”的建筑而获得由英国研究委员会颁发的环境认定标识,进而得到政府的政策鼓励,得到开发商及用户的认可。相关的制度与建筑环境评价结合形成良性的市场效应,对生态型建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信息技水的推动下,绿色建筑再发展需要评价体系目标做相应的改变,从以市场引导为主转型为技术引导为主,建筑信息技术为此搭建了实现的平台。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依托建筑信息模型,能够大大提高评价的精准性并降低评价工作的成本,到目前为止,运用仿真模拟评价手法已经完全能够发展技术导向型的评价体系。仿真技术的科学性能够极大地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有效避免人为的臆断和片面性,为绿色建筑的再发展提供保障。

4.2评价结构的转型

绿色建筑的再发展,评价目标的转型,需要评价技术结构的进一步发展。效益概念成为核心,例如实现绿色建筑的时间效益、成本效益、环境效益甚至文化效益等,倾向于更加综合的评判。

有关绿色建筑的环境性能的评价目前已有不少方法,如生命周期分析、生态数据库、生态模型及其他信息系统评判方法等,但很多仅从某个角度进行评判,反映某一方面的问题,绿色建筑再发展需要更加综合客观的评价体系,包括相应的技术结构,德国可持续建筑DGNB第二代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针对第一代评估体系出现的问题,如缺乏技术整体性、忽视经济问题、综合使用要求及使用者的愿望等,进行了改进。第二代评价体系包含以下6方面内容:经济质量、生态质量、社会文化及建筑功能质量、过程质量、技术质量和场地质量。DGNB第二代评价体系的结构为网络结构,而非平行结构(见图1)。

从DGNB第二代评价体系可以看到以下变化。

1)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3大方面因素。

2)推出了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LCC)的科学计算方法,包含建造成本、运营成本、回收成本的动态计算,使’绿色建筑真正能够达到既定的建筑性能优化和环保节能目标,展示如何通过提高可持续性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

3)评价标准以确保达到业主及使用者最关心的建筑性能为核心,如建筑能耗、室内舒适度、环境指标等,而不是以简单衡量有无措施为标准,这种方式为业主和设计师达到目标提供了广泛途径。

4) DGNB是建筑整体综合评价体系,最终效果需要看综合指标。这种科学体系有效地克服了第一代评估体系片面孤立评价技术的缺点。

5)推出了建筑材料和设备生产排放量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排放量这一建筑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价(LCA)体系,致力于逐渐建立起一套以降低生命周期消耗为目标的材料、构件全生命检测与回收的制度。同时,DGNIB体系包含了评价建筑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消耗量、减少酸雨等内容,以更有力的手段让投资者和建造者分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6)德国DGNB最为关键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其过程质量一项,这一项是将整个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监督纳入评定范畴。

4.3信息技术优势的发挥

我国绿色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以往建筑模式提出革命性的挑战,需要从思维、方法、技术层面上探索全新的、可操作的理论与方法,以解决建筑在物质、能量与信息流动过程中的脱节,解决新的绿色建筑思维与传统方法手段的脱节,实现绿色建筑的再发展。

基于信息技术的BIM可以建立精确的建筑三维数字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施情况相符的建筑工程信息库,不仅包括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括非构件对象的状态信息,可以支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环境。基于BIM的工程算量真正地把成本管控与设计和施工环节结合起来,能够为整个建筑的各参与方提供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协同平台。

5结语

1)随着时展,绿色建筑的内涵有了新的发展,信息技术使得绿色建筑的时空认知、能量认知及文化认知有了新的高度,并建立新的联系结构。

2)绿色建筑的信息判断与记载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信息技术使得建筑碳排放等更深层面的信息获取更精准、更完整,信息记录传递更便捷。

3)绿色建筑的生产建造结构将从垂直的竖向结构转变为平行的网络结构,从粗放的手工+机械建造的方式,发展为信息+组装的新型工业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