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建筑十篇

时间:2023-03-21 23:36:55

回族建筑

回族建筑篇1

回族是我国的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因此各地的回族在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表现出一种大同小异的状况。其中的“小异”,便反映出各地回族的一种“地方民族”特色,表现在建筑上也是这样。回族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作为回族宗教和文化中心的清真寺建筑上,民用建筑特点很少。本文将对陕西回族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其特征作以粗浅探讨和介绍。

一、回族建筑的发展沿革

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是一个形成较晚而形成过程特殊的少数民族。它是唐宋以来经由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波斯和阿拉伯等各族穆斯林和元代时由中亚地区大批东迁的穆斯林在中国发展而形成的、在回族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同其他民族交融、特别是在早期与当地的汉族通婚后,就汇人了不少汉族血缘成份。这说明,第一,它是由多种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第二,由于他们是穆斯林,汇人的其他非穆斯林民族的成员也必须信教,所以回族的主要文化便是伊斯兰文化;第三,由于分散居住在汉族地区,因而受汉族语言、文化和习俗等影响便深。经过历史的演变,回族先民的原有文化便逐渐消失或淡化。而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便形成了回族的新的民族文化,包括它的建筑文化。

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礼拜活动的场所,作为礼拜的大殿、沐浴室和召唤穆斯林前来礼拜的班克楼便是清真寺的主要建筑。清真寺建筑还包括回族进行宗教教育和重大的宗教活动的讲经堂、师生宿舍和大厅。因为进行礼拜活动时必须面向麦加,所以大殿都是座西向东,而其他的建筑便分布在大殿前的两侧或者周围。这就是回族清真寺建筑群体布局的基本格局。

在全世界,由于各地文化、地域以及建筑风格的差异形成了清真寺建筑的千姿百态,它们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地方色彩。就我国的清真寺建筑来说,其发展便出现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早期、大约从盛唐到元代,清真寺建筑大多用砖石砌筑,其平面布局、外观造型和细部处理基本上都是阿拉伯——伊斯兰模式;从明初至鸦片战争以前,清真寺建筑便又趋向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形态,即转向木结构的殿堂寺字型制,在大殿建筑中大量采用后窑殿并以无梁殿为其特点,唤礼塔亦趋于楼阁化或者消失,其他如色彩、雕饰、建筑小品等也都表现出浓重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人,一些新建的清真寺为钢混结构,并出现了混合功能的楼层式型制。

在民用建筑方面,宋元时期南方的回族先民巨富很多,他们的豪华住宅和所创办的学校、医院也与早期的清真寺一样,大多是阿拉伯式或者中阿合壁的。到了明清以后,由于汉文化的巨大影响,回族的民用建筑基本上采用中国传统形式,现在还保存了不少这样的回族旧宅此外,回族还实行公墓制,墓地的木、石碑坊和陵墓建筑也颇有特点。特别是一些重要人物的坟墓,常常用灰砖箍筑,成长方形,由底部逐渐向上收拢,并且使正面类似碑形状。较为重视陵墓修建的是苏非派先贤的“拱北”,有的是从古代北亚穹隆发展而形成的半园形墓顶,有的则建成为中国传统式的建筑群。至于当代的一些回族建筑,则已经完全现代化了,民族特色已不太明显。

二、陕西的清真寺建筑

根据史料和碑文记载,陕西在元代就已经有清真寺了,但比较简陋。明初虽然敕建了西安的化党巷清真寺,但也不是现在的规模和布局。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到了清代中叶,仅仅在关中就有大小清真寺800多座。至于它们的构建形式,从西安、汉中、洋县、安康、镇安等地现存的一些清真寺来看,其型制已与中国传统建筑相仿而汉化了。

从平面布局上看,这些清真寺都是由许多四合院组成,多为串连式,也有因地制宜的中心式。前者的大殿都建筑在最后一层庭院中,大殿前和中轴线两侧是讲经堂、沐浴室和阿匐的宿舍等。一般不再有唤礼塔,而是由院中的楼阁作为其象征或演变为藏经楼。这些清真寺的大门位置接街道走向来决定,有的在正中,有的是侧门,有的反而在大殿的后侧由通道通到前院。中心式的布局则是在较大的院内修建大殿,其他建筑分别建在大院的周围,因而建筑布局和大门的开口便各式各样。

清真寺的大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按照寺院的规模有三、五、七、九间不同的开间,且明柱较少。较大的大殿一般由两座殿堂建成“勾连搭”,最后部分缩小为单间(后窑殿)。在窑殿的西墙正中开有教长领拜的窑龛,俗称“窑窝”陕西境内中等规模清真寺大殿的前殿大多是梁枋外露,后窑殿则镶有天花板,较大规模的清真寺由于建筑档次较高,大殿上全是天花并有藻井,所有的大殿都铺有木地板,供礼拜时跪拜之用。陕西不同于西北一些清真寺大殿的是殿前极少卷棚,殿顶一般是歇山顶,平脊上不加装饰或采用琉璃筒瓦。由于大殿的进深较长,一般便利用前殿的全开间满装格子门和窑殿两边的全部连窗采光。就现在典型实例来看,西安市最早的两座清真寺便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大学习巷清真寺基本上是四合院型式。其三开间的正中大门是过庭正开,前面是牌楼形的栅门,完全是中国传统的寺宇大门型式。为了进门后不直接露出大殿,所以紧接大门的门庭便有一座藏经楼,两边开月洞门。大院中的两庭、碑亭、建有石坊的月台以及大殿,组合得十分和谐,清幽中见其庄严。而化觉巷的大寺则是由系列院落组成的文庙式。该寺敕建于明初,在一条长约245米的东西轴线上布置了五进院落。第一进南北开门,东墙为照壁,院内原仅有高大的木牌坊一座,现建有南北接待厅。经由“五间楼”的二门进人第二进,布置有石牌坊和碑亭,经敕修殿(早期的礼拜殿)两旁的垂花门。便进人第三进生活院落。正中是唤礼塔的象征——省心楼,两边是讲经堂、客厅、浴室和宿舍。砖雕联三门将三、四进隔开,第四进便是全守的主院落,两旁是宗教活动的大厅,院中是木结构牌楼型“凤凰亭”、碑亭、海棠鱼池,经由围绕凤凰亭的石雕栏杆直通月台。月台由五座石门的石栏围绕,台下两旁是砖雕照壁。宽大的月台上便是巍峨的七开间大殿,体现了穆斯林尚“十”的宗教习俗。通过大殿台基下两侧的月洞门,便是大殿后的小院,院内堆小丘,现建有望月亭。这座清真寺总体布局合理协调,建筑类型丰富,建筑装饰精湛,一庭院处理得体,它是我国回族清真寺中较为宏伟精致的一座。

近代以来,在陕西出现了一些新的清真寺。其中除了仿古的木结构以外,都是新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镇安县城清真寺。它们保留了四合院的基本布局,但在大殿或附属建筑的屋顶上大都装饰有绿色的葱头顶,有的也不再建筑后窑殿和壁龛。这些新寺院体现了中阿合壁的特点。

总之,从古到今,清真寺在其建筑功能上都充分注意到静思默祷的安静肃穆的气氛。因为静溢的气氛能使礼拜的穆斯林身心宁静,摆脱城市的喧扰,在这里找到外部世界中无法找到的本应属于他们的尊严和社会平等。

三、清真寺的建筑装饰

清真寺的建筑装饰在内容、布置和色彩上都表现出浓厚的伊斯兰教与阿拉伯的特点,而在用材的技法上融汇了以汉族为主的中国建筑传统。集二种文化的和谐发展于一体。

首先,在清真寺内严禁使用动物形象,同时又要表现出宗教的庄严与壮丽的气氛。较高档次清真寺内部的雕刻和绘画,以花卉、叶藤或卷云等烘托出一段经文,或者以阿拉伯几何图案以及中国传统的牡丹、松竹、果品、荷花出水、怪石秀峋、文房四宝等作为画面,来妆点各处的墙壁、门窗等。对于大殿内的天花、藻井以及窑殿的壁龛两旁,尤其注重彩绘装饰。如化党巷清真寺大殿内的600多幅明制天花,便是以方框彩画裹着团花衬托出中间园形的阿文。在壁龛两旁的整个墙壁上,也用木板镶以瑰丽茁壮的花叶形成伊斯兰教风格的“满花”,并衬托出库法体的经文,在其上往往运用门罩、垂柱等装饰构件,使窑殿的正面表现得更加壮丽和凝重,成为陕西清真寺建筑装饰中的精品。

其次,是装饰的色彩。伊斯兰教在色彩上是尚白和尚绿的。为了庄重,一些较小清真寺的柱枋门窗或大殿中的天花板便保持着木料原色而不加彩饰,对往枋尤其不用红色。即使使用油漆,也大多用淡棕色。枋问更少花花绿绿的“庙”气、一些清真寺的大殿、”照壁和亭阁的屋瓦采用天蓝琉璃,而不用过于鲜亮的绿色以便与立面装修上的兰色和淡棕底色相呼应,从而形成全寺的一种淡雅清幽的色彩格调。

再次,是装饰的布局。在一些较大的清真寺内,为了不使全寺过于庙堂化,在建筑装饰中比较注重小品建筑的点缀,如碑亭、鱼池、假山、楼阁、石栏等。尤其是各种木石牌坊,虽然显得繁复,但却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显示尊贵。由于清真寺大多由许多四合院组成,因此便设置了不同山门、垂花门、过厅门、联墙门和月洞门等加以分隔和联系,使寺院显得曲折深远又丰富宏伟,各处的山墙、门梢(或门框)也以不同的花卉为内容对缝砖雕,组成各种画面,构图多变,刀法凌厉,花枝饱满,栩栩如生。有些活动大厅的格扇在节日是可以卸掉敞开的。这些格扇和大殿的门窗下部,大多是以花卉、果品、文房四宝为画面的精致木雕,玲挑剔透,形象生动。所有的砖雕和木雕虽然全是中国的传统风格,但与清真寺内的宗教、民族特征却结合得十分和谐。陕西清真寺内的门窗极少见到阿拉伯式的尖拱顶和几何棂窗形式。由于清代统治者的民族宗教压迫等原因;在个别清真寺的殿脊、甬道、碑座等部位,也装饰有龙、龟、兽等形象,从而留下了一些回族伊斯兰教建筑发展史中的不幸的痕迹。

四、民用建筑的概貌

陕西回族的住宅建筑同当地的汉族差别不大,但在某些细节上还是有着一些回族的特点。

第一,建筑文化的差别。陕西汉族在选择庄址时,一般都有请“阴阳先生”看风水的习惯,而对“丁”字路口南向的住宅认为不吉利,于是便正对巷口立一块小石条,刻上“泰山石敢当”,或者在屋顶上竖起一面镜子,写着“吉星高照”。以阻挡由南而来的“凶神”。由于伊斯兰教不信鬼神,在回族的建筑文化中对这些迷信一概抛弃。另外,在木构架“上梁”的时候,汉族的习惯都要放鞭炮,杀一只公鸡祭神,同时给大梁上披上红布,贴上“上梁大吉”的。红纸,回族虽然对如此,跟又吸收汉族的部分风俗,用红纸写上一段古兰经文贴在大梁上。像这些习惯,便都反映出在建筑文化上两种不同信仰的差别及融汇。

第二,住宅平面——空间布局的共同性。陕西较大住宅的平面布局,大多是大门以后有两厢、过庭、两厦、后厅或后楼以及后院等。由于受建筑面积的限制,大门几乎都开在中轴线的左侧,这样便可省去在正中开门时需要建造隔挡外界视线的照壁。这种布局即使没有照壁,也可以避免外界从正中大门直接望到过庭以至后院。另外一些宅院却是在大门前构筑一道木板屏风门。至于大门另一侧的街房,有的向外作为铺面房,或者向内作为客厅。由于大院都是几进院落,于是便修建起二门和三门,讲究的家庭还装饰有砖雕门楼。对于较小的四合院布局,除了两边的单坡房以外,院子的正面往往建成为三间一明两暗的正屋,明间便称“敞房”。这种四合院大都是城市小户人家和农村房舍。至于农村中住窑洞的家庭,以正面的窑洞为主,有的在两旁还有厢房,羊圈和厕所便分别设在厢房的背后。在结构方面,除了一般的木结构以外,陕西一些地方还有在干打垒的墙上架起木梁的。总之,陕西回族的这些住宅建筑,基本上都是中国传统的住宅布局和结构。

回族建筑篇2

回族是我国的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因此各地的回族在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表现出一种大同小异的状况。其中的“小异”,便反映出各地回族的一种“地方民族”特色,表现在建筑上也是这样。回族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作为回族宗教和文化中心的清真寺建筑上,民用建筑特点很少。本文将对陕西回族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其特征作以粗浅探讨和介绍。

一、回族建筑的发展沿革

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是一个形成较晚而形成过程特殊的少数民族。它是唐宋以来经由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来到

画面,来妆点各处的墙壁、门窗等。对于大殿内的天花、藻井以及窑殿的壁龛两旁,尤其注重彩绘装饰。如化党巷清真寺大殿内的600多幅明制天花,便是以方框彩画裹着团花衬托出中间园形的阿文。在壁龛两旁的整个墙壁上,也用木板镶以瑰丽茁壮的花叶形成伊斯兰教风格的“满花”,并衬托出库法体的经文,在其上往往运用门罩、垂柱等装饰构件,使窑殿的正面表现得更加壮丽和凝重,成为陕西清真寺建筑装饰中的精品。

其次,是装饰的色彩。伊斯兰教在色彩上是尚白和尚绿的。为了庄重,一些较小清真寺的柱枋门窗或大殿中的天花板便保持着木料原色而不加彩饰,对往枋尤其不用红色。即使使用油漆,也大多用淡棕色。枋问更少花花绿绿 的“庙”气、一些清真寺的大殿、”照壁和亭阁的屋瓦采用天蓝琉璃,而不用过于鲜亮的绿色以便与立面装修上的兰色和淡棕底色相呼应,从而形成全寺的一种淡雅清幽的色彩格调。

再次,是装饰的布局。在一些较大的清真寺内,为了不使全寺过于庙堂化,在建筑装饰中比较注重小品建筑的点缀,如碑亭、鱼池、假山、楼阁、石栏等。尤其是各种木石牌坊,虽然显得繁复,但却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显示尊贵。由于清真寺大多由许多四合院组成,因此便设置了不同山门、垂花门、过厅门、联墙门和月洞门等加以分隔和联系,使寺院显得曲折深远又丰富宏伟,各处的山墙、门梢(或门框)也以不同的花卉为内容对缝砖雕,组成各种画面,构图多变,刀法凌厉,花枝饱满,栩栩如生。有些活动大厅的格扇在节日是可以卸掉敞开的。这些格扇和大殿的门窗下部,大多是以花卉、果品、文房四宝为画面的精致木雕,玲挑剔透,形象生动。所有的砖雕和木雕虽然全是中国的传统风格,但与清真寺内的宗教、民族特征却结合得十分和谐。陕西清真寺内的门窗极少见到阿拉伯式的尖拱顶和几何棂窗形式。由于清代统治者的民族宗教压迫等原因;在个别清真寺的殿脊、甬道、碑座等部位,也装饰有龙、龟、兽等形象,从而留下了一些回族伊斯兰教建筑发展史中的不幸的痕迹。

四、民用建筑的概貌

陕西回族的住宅建筑同当地的汉族差别不大,但在某些细节上还是有着一些回族的特点。

第一,建筑文化的差别。陕西汉族在选择庄址时,一般都有请“阴阳先生”看风水的习惯,而对“丁”字路口南向的住宅认为不吉利,于是便正对巷口立一块小石条,刻上“泰山石敢当”,或者在屋顶上竖起一面镜子,写着“吉 星高照”。以阻挡由南而来的“凶神”。由于伊斯兰教不信鬼神,在回族的建筑文化中对这些 迷信一概抛弃。另外,在木构架“上梁”的时候,汉族的习惯都要放鞭炮,杀一只公鸡祭神,同时给大梁上披上红布,贴上“上梁大吉”的。红纸,回族虽然对如此,跟又吸收汉族的部分风俗,用红纸写上一段古兰经文贴在大梁上。像这些习惯,便都反映出在建筑文化上两 种不同信仰的差别及融汇。

第二,住宅平面——空间布局的共同性。陕西较大住宅的平面布局,大多是大门以后有两厢、过庭、两厦、后厅或后楼以及后院等。由于受建筑面积的限制,大门几乎都开在中轴线的左侧,这样便可省去在正中开门时需要建造隔挡外界视线的照壁。这种布局即使没有照壁,也可以避免外界从正中大门直接望到过庭以至后院。另外一些宅院却是在大门前构筑一道木板屏风门。至于大门另一侧的街房,有的向外作为铺面房,或者向内作为客厅。由于大院都是几进院落,于是便修建起二门和三门,讲究的家庭还装饰有砖雕门楼。对于较小的四合院布局,除了两边的单坡房以外,院子的正面往往建成为三间一明两暗的正屋,明间便称“敞房”。这种四合院大都是城市小户人家和农村房舍。至于农村中住窑洞的家庭,以正面的窑洞为主,有的在两旁还有厢房,羊圈和厕所便分别设在厢房的背后。在结构方面,除了一般的木结构以外,陕西一些地方还有在干打垒的墙上架起木梁的。总之,陕西回族的这些住宅建筑,基本上都是中国传统的住宅布局和结构。

回族建筑篇3

【关键词】西北;回族;建筑特点

在西北地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以及山西的部分地区),回族同胞由于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建筑多模仿伊斯兰教的模式,穹顶成为当地建筑的显著特色,当然,普通回族民居多用黄土夯筑而成,通常也做成平顶式样,这与当地少雨水,且位于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也是相适应的。

回族群众盖房,不看风水,只注意选择地势平坦,日光好,清洁和用水方便的地方。居住在黄土高原的回民盖房,多取阳山坡避风湾盖房。房子的造型有土木结构平房,前后两坡砖瓦房、前坡砖瓦房、二层楼房等。北方多住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平房,南方和一些雨水较多的阴湿地区的回族群众多住前坡砖瓦房和前后两坡砖瓦房、楼房等。回族群众盖房动工之日,一般都选择在主麻等吉祥或重要的日子,有的还要锅里抹油,干“尔麦里”,然后才动工。土木结构的平房和砖瓦房,一般都在打好地基的基础上,砌墙立柱,在墙里面要竖木立柱,回族群众俗称土柱,后联柱支梁,梁上接檩,顺檩搭椽再铺苇箔成席,最后垫麦草涂泥。回族群众居住的这种土坯式房屋一般都能与木构架紧密结合,逐步成为构架式与土坯式的复合类型。再由土坯式逐步发展为砖瓦式,即房子由土坯草泥墙转为砖和石灰石式混凝土墙,房顶由茅草顶转为瓦顶。

现在回族群众居住的房子样式很多,有虎包头式,有小高楼式,有普通平房等等。房子一般喜欢和习惯于向阳背阴。房子不讲究单数、双数,根据经济条件,量力而行,有盖两间的,有三四间的,也有五六间和七八间的。房子不论是三四间,还是六七间,中间两间一般为客房,也叫大房。其余都是单间的,按辈分居住。甘肃、青海的有些回族群众居住的房屋一般中间盖两间客房,两边盖两间小耳房,左侧和右侧盖厨房、仓库等。北方回族群众都喜欢住套屋。或两个单间套在一起,用一门两窗,或两间客房套一间卧室。宁夏的回族群众住房一般都分正房、套房、厨房、仓房、煤房,以及鸡舍和牲畜房等。有时家中有老人和宗教人员,还专门设有礼拜房。都按辈分和已婚状况住宿。

回族群众的住房讲究工艺和装潢,颇具民族特色。如宁夏同心县的有些回族群众盖小高楼式的房子,门窗全是拱形,大门楼采用绿色的大圆顶式,显得肃穆典雅,格外别致。大门两侧有用阿拉伯文写的楹联。宁夏吴忠、同心、三营,甘肃临夏、张家川等地的回族群众,特别是临夏的回族群众在房子的檐头、檩榫、砖墙、门窗、廊前等处搞木雕或砖雕,雕刻牡丹、葡萄等各种花卉图案,抽象多变的几何图形以及卷草式的植物纹样和吉祥如意的图案,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在全国也颇有名气。有的回族群众还在大门口做一照壁,照壁用石灰石或水泥装饰,上面绘上秀丽的自然景色和各式图画。过去一些回族宗教头面人物的住宅更具伊斯兰特色和民族特色,从房子的结构、类型、造型、工艺、装潢、布局、使用,均可看出。

回族群众住房的室内布局、陈设、装饰,更显示出回回民族的特色。如回族群众住的客房一般收拾得最干净、最漂亮。最好的铺的、盖的、用的都在客房里。客房炕上一般习惯顺炕放一炕桌,桌上摆放经书等。回族群众客房或礼拜房的西墙,为礼拜的朝向,因此,西墙多挂圣地克尔白图,中外名清真寺挂图,用阿拉伯文书写的条幅、对联以及风景玻璃画等。整个室内不喜欢挂人头像和画。客房的正面一般都挂一个挂钟。桌子上摆放香炉,窗棂上贴着色彩鲜艳的窗花。

回族建筑篇4

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是一个形成较晚而形成过程特殊的少数民族。它是唐宋以来经由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波斯和阿拉伯等各族穆斯林和元代时由中亚地区大批东迁的穆斯林在中国发展而形成的、在回族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同其他民族交融、特别是在早期与当地的汉族通婚后,就汇人了不少汉族血缘成份。这说明,第一,它是由多种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第二,由于他们是穆斯林,汇人的其他非穆斯林民族的成员也必须信教,所以回族的主要文化便是伊斯兰文化;第三,由于分散居住在汉族地区,因而受汉族语言、文化和习俗等影响便深。经过历史的演变,回族先民的原有文化便逐渐消失或淡化。而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便形成了回族的新的民族文化,包括它的建筑文化。

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礼拜活动的场所,作为礼拜的大殿、沐浴室和召唤穆斯林前来礼拜的班克楼便是清真寺的主要建筑。清真寺建筑还包括回族进行宗教教育和重大的宗教活动的讲经堂、师生宿舍和大厅。因为进行礼拜活动时必须面向麦加,所以大殿都是座西向东,而其他的建筑便分布在大殿前的两侧或者周围。这就是回族清真寺建筑群体布局的基本格局。

在全世界,由于各地文化、地域以及建筑风格的差异形成了清真寺建筑的千姿百态,它们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地方色彩。就我国的清真寺建筑来说,其发展便出现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早期、大约从盛唐到元代,清真寺建筑大多用砖石砌筑,其平面布局、外观造型和细部处理基本上都是阿拉伯——伊斯兰模式;从明初至鸦片战争以前,清真寺建筑便又趋向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形态,即转向木结构的殿堂寺字型制,在大殿建筑中大量采用后窑殿并以无梁殿为其特点,唤礼塔亦趋于楼阁化或者消失,其他如色彩、雕饰、建筑小品等也都表现出浓重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人,一些新建的清真寺为钢混结构,并出现了混合功能的楼层式型制。

在民用建筑方面,宋元时期南方的回族先民巨富很多,他们的豪华住宅和所创办的学校、医院也与早期的清真寺一样,大多是阿拉伯式或者中阿合壁的。到了明清以后,由于汉文化的巨大影响,回族的民用建筑基本上采用中国传统形式,现在还保存了不少这样的回族旧宅此外,回族还实行公墓制,墓地的木、石碑坊和陵墓建筑也颇有特点。特别是一些重要人物的坟墓,常常用灰砖箍筑,成长方形,由底部逐渐向上收拢,并且使正面类似碑形状。较为重视陵墓修建的是苏非派先贤的“拱北”,有的是从古代北亚穹隆发展而形成的半园形墓顶,有的则建成为中国传统式的建筑群。至于当代的一些回族建筑,则已经完全现代化了,民族特色已不太明显。

二、陕西的清真寺建筑

根据史料和碑文记载,陕西在元代就已经有清真寺了,但比较简陋。明初虽然敕建了西安的化党巷清真寺,但也不是现在的规模和布局。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到了清代中叶,仅仅在关中就有大小清真寺800多座。至于它们的构建形式,从西安、汉中、洋县、安康、镇安等地现存的一些清真寺来看,其型制已与中国传统建筑相仿而汉化了。

从平面布局上看,这些清真寺都是由许多四合院组成,多为串连式,也有因地制宜的中心式。前者的大殿都建筑在最后一层庭院中,大殿前和中轴线两侧是讲经堂、沐浴室和阿匐的宿舍等。一般不再有唤礼塔,而是由院中的楼阁作为其象征或演变为藏经楼。这些清真寺的大门位置接街道走向来决定,有的在正中,有的是侧门,有的反而在大殿的后侧由通道通到前院。中心式的布局则是在较大的院内修建大殿,其他建筑分别建在大院的周围,因而建筑布局和大门的开口便各式各样。

清真寺的大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按照寺院的规模有三、五、七、九间不同的开间,且明柱较少。较大的大殿一般由两座殿堂建成“勾连搭”,最后部分缩小为单间(后窑殿)。在窑殿的西墙正中开有教长领拜的窑龛,俗称“窑窝”陕西境内中等规模清真寺大殿的前殿大多是梁枋外露,后窑殿则镶有天花板,较大规模的清真寺由于建筑档次较高,大殿上全是天花并有藻井,所有的大殿都铺有木地板,供礼拜时跪拜之用。陕西不同于西北一些清真寺大殿的是殿前极少卷棚,殿顶一般是歇山顶,平脊上不加装饰或采用琉璃筒瓦。由于大殿的进深较长,一般便利用前殿的全开间满装格子门和窑殿两边的全部连窗采光。就现在典型实例来看,西安市最早的两座清真寺便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大学习巷清真寺基本上是四合院型式。其三开间的正中大门是过庭正开,前面是牌楼形的栅门,完全是中国传统的寺宇大门型式。为了进门后不直接露出大殿,所以紧接大门的门庭便有一座藏经楼,两边开月洞门。大院中的两庭、碑亭、建有石坊的月台以及大殿,组合得十分和谐,清幽中见其庄严。而化觉巷的大寺则是由系列院落组成的文庙式。该寺敕建于明初,在一条长约245米的东西轴线上布置了五进院落。第一进南北开门,东墙为照壁,院内原仅有高大的木牌坊一座,现建有南北接待厅。经由“五间楼”的二门进人第二进,布置有石牌坊和碑亭,经敕修殿(早期的礼拜殿)两旁的垂花门。便进人第三进生活院落。正中是唤礼塔的象征——省心楼,两边是讲经堂、客厅、浴室和宿舍。砖雕联三门将三、四进隔开,第四进便是全守的主院落,两旁是宗教活动的大厅,院中是木结构牌楼型“凤凰亭”、碑亭、海棠鱼池,经由围绕凤凰亭的石雕栏杆直通月台。月台由五座石门的石栏围绕,台下两旁是砖雕照壁。宽大的月台上便是巍峨的七开间大殿,体现了穆斯林尚“十”的宗教习俗。通过大殿台基下两侧的月洞门,便是大殿后的小院,院内堆小丘,现建有望月亭。这座清真寺总体布局合理协调,建筑类型丰富,建筑装饰精湛,一庭院处理得体,它是我国回族清真寺中较为宏伟精致的一座。

近代以来,在陕西出现了一些新的清真寺。其中除了仿古的木结构以外,都是新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镇安县城清真寺。它们保留了四合院的基本布局,但在大殿或附属建筑的屋顶上大都装饰有绿色的葱头顶,有的也不再建筑后窑殿和壁龛。这些新寺院体现了中阿合壁的特点。

总之,从古到今,清真寺在其建筑功能上都充分注意到静思默祷的安静肃穆的气氛。因为静溢的气氛能使礼拜的穆斯林身心宁静,摆脱城市的喧扰,在这里找到外部世界中无法找到的本应属于他们的尊严和社会平等。

三、清真寺的建筑装饰

清真寺的建筑装饰在内容、布置和色彩上都表现出浓厚的伊斯兰教与阿拉伯的特点,而在用材的技法上融汇了以汉族为主的中国建筑传统。集二种文化的和谐发展于一体。

首先,在清真寺内严禁使用动物形象,同时又要表现出宗教的庄严与壮丽的气氛。较高档次清真寺内部的雕刻和绘画,以花卉、叶藤或卷云等烘托出一段经文,或者以阿拉伯几何图案以及中国传统的牡丹、松竹、果品、荷花出水、怪石秀峋、文房四宝等作为画面,来妆点各处的墙壁、门窗等。对于大殿内的天花、藻井以及窑殿的壁龛两旁,尤其注重彩绘装饰。如化党巷清真寺大殿内的600多幅明制天花,便是以方框彩画裹着团花衬托出中间园形的阿文。在壁龛两旁的整个墙壁上,也用木板镶以瑰丽茁壮的花叶形成伊斯兰教风格的“满花”,并衬托出库法体的经文,在其上往往运用门罩、垂柱等装饰构件,使窑殿的正面表现得更加壮丽和凝重,成为陕西清真寺建筑装饰中的精品。

其次,是装饰的色彩。伊斯兰教在色彩上是尚白和尚绿的。为了庄重,一些较小清真寺的柱枋门窗或大殿中的天花板便保持着木料原色而不加彩饰,对往枋尤其不用红色。即使使用油漆,也大多用淡棕色。枋问更少花花绿绿的“庙”气、一些清真寺的大殿、”照壁和亭阁的屋瓦采用天蓝琉璃,而不用过于鲜亮的绿色以便与立面装修上的兰色和淡棕底色相呼应,从而形成全寺的一种淡雅清幽的色彩格调。

再次,是装饰的布局。在一些较大的清真寺内,为了不使全寺过于庙堂化,在建筑装饰中比较注重小品建筑的点缀,如碑亭、鱼池、假山、楼阁、石栏等。尤其是各种木石牌坊,虽然显得繁复,但却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显示尊贵。由于清真寺大多由许多四合院组成,因此便设置了不同山门、垂花门、过厅门、联墙门和月洞门等加以分隔和联系,使寺院显得曲折深远又丰富宏伟,各处的山墙、门梢(或门框)也以不同的花卉为内容对缝砖雕,组成各种画面,构图多变,刀法凌厉,花枝饱满,栩栩如生。有些活动大厅的格扇在节日是可以卸掉敞开的。这些格扇和大殿的门窗下部,大多是以花卉、果品、文房四宝为画面的精致木雕,玲挑剔透,形象生动。所有的砖雕和木雕虽然全是中国的传统风格,但与清真寺内的宗教、民族特征却结合得十分和谐。陕西清真寺内的门窗极少见到阿拉伯式的尖拱顶和几何棂窗形式。由于清代统治者的民族宗教压迫等原因;在个别清真寺的殿脊、甬道、碑座等部位,也装饰有龙、龟、兽等形象,从而留下了一些回族伊斯兰教建筑发展史中的不幸的痕迹。

四、民用建筑的概貌

陕西回族的住宅建筑同当地的汉族差别不大,但在某些细节上还是有着一些回族的特点。

第一,建筑文化的差别。陕西汉族在选择庄址时,一般都有请“阴阳先生”看风水的习惯,而对“丁”字路口南向的住宅认为不吉利,于是便正对巷口立一块小石条,刻上“泰山石敢当”,或者在屋顶上竖起一面镜子,写着“吉星高照”。以阻挡由南而来的“凶神”。由于伊斯兰教不信鬼神,在回族的建筑文化中对这些迷信一概抛弃。另外,在木构架“上梁”的时候,汉族的习惯都要放鞭炮,杀一只公鸡祭神,同时给大梁上披上红布,贴上“上梁大吉”的。红纸,回族虽然对如此,跟又吸收汉族的部分风俗,用红纸写上一段古兰经文贴在大梁上。像这些习惯,便都反映出在建筑文化上两种不同信仰的差别及融汇。

第二,住宅平面——空间布局的共同性。陕西较大住宅的平面布局,大多是大门以后有两厢、过庭、两厦、后厅或后楼以及后院等。由于受建筑面积的限制,大门几乎都开在中轴线的左侧,这样便可省去在正中开门时需要建造隔挡外界视线的照壁。这种布局即使没有照壁,也可以避免外界从正中大门直接望到过庭以至后院。另外一些宅院却是在大门前构筑一道木板屏风门。至于大门另一侧的街房,有的向外作为铺面房,或者向内作为客厅。由于大院都是几进院落,于是便修建起二门和三门,讲究的家庭还装饰有砖雕门楼。对于较小的四合院布局,除了两边的单坡房以外,院子的正面往往建成为三间一明两暗的正屋,明间便称“敞房”。这种四合院大都是城市小户人家和农村房舍。至于农村中住窑洞的家庭,以正面的窑洞为主,有的在两旁还有厢房,羊圈和厕所便分别设在厢房的背后。在结构方面,除了一般的木结构以外,陕西一些地方还有在干打垒的墙上架起木梁的。总之,陕西回族的这些住宅建筑,基本上都是中国传统的住宅布局和结构。

回族建筑篇5

台吉墓建于清末民初,是回王首相,也就是辅佐大臣塔吉丁台克一家人的墓,可想而知,大臣和他的家人能葬在回王墓中,一定是在这个王朝当中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权倾一时,边长12m,高14m,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台吉墓是回王陵中很有特色的一座建筑,融合了汉族、满族、维族和蒙古族四个民族的特色。台吉墓的其中一个屋顶曲线流畅,陡而复翘,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将中国古建筑中的曲线美发挥到了极致,从远处看起来像是满族官员的官帽,是满族的盔顶木构件,另一个屋顶是四周用圆柱支撑起来的八角攒尖顶,是汉族亭楼木结构构件,飞檐起脊,雕梁画栋,中部为四坡水屋顶,底部是蒙古高杉式的建筑,上下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暗合古代“天圆地方”的思想。墓室的入口和内部的装饰风格融合了伊斯兰式的拱券和穹窿,柱梁构架完全坦露,柱网排列规整,平面规整且简单,柱身高且细,室内柱列虽多,但无压抑密实的感觉,建筑内部通体粉白,印有蓝色团花,这里埋葬了辅佐哈密回王的台吉及其家属共13人。这座融合了汉满蒙维四个民族特色的建筑,颇具特色,是民族团结的象征,也是我国及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见图1)。

2装饰艺术的瑰宝———艾提尕尔大清真寺

“艾提尕尔”的意思是节日礼拜与喜庆的场所,艾提尕尔大清真寺建于一世回王额贝都拉时期(1668年~1709年),此后几十年经过不断扩建,才有今天的规模。清真寺东西长60m,南北宽38m,占地2280m2,建筑为木结构,寺庙顶部绘制有花草图案,四周的墙壁上书写着古兰经文,建筑上部修建着高耸的宣礼塔,专门用作宣礼或确定斋戒月起讫日期观察新月,每逢盛大的民族节日,肉孜节或者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徒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来此朝拜,寺前广场人头攒动,很是热闹。艾提尕尔大清真寺的规模在东疆是最大的,可以容纳近5000人,这要归功于当时的哈密回王的尊贵身份和为中央朝廷做出的贡献。建筑内部原有108根柱子,后因改建,维护等原因,现在仅剩余103根。据有关人员介绍:寺内的所有柱子全用天山北坡的针叶树雕刻而成,柱头和柱身是一整棵树雕刻而成而并非拼接形成。由于哈密地区本身的天气就干燥,而柱子自身也散发出驱虫的气味,平时只有在重大节日才开放使用,保护措施良好,使寺内的柱子保护的比较好。据粗略统计,寺内的柱子有10种不同的柱头样式,但其柱子的总高都差不多。有10种不同柱式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工匠、没有统一的图纸、施工条件受限制等。艾提尕尔夫清真寺由大门、塔楼和礼拜殿组成,按东西方向布局,寺内西面墙的中间设有依麻木站立的位置和讲经台,讲经台的后面有一个指示麦加方向的壁龛,教徒们在礼拜时一定要面朝着它(即向西朝拜)。清真寺正入口有“宣礼塔”,用来召唤信徒礼拜(见图2)。

3巨大的穹屋顶建筑———七世回王伯锡尔拱拜

这是一座具有典型伊斯兰风格的拱拜(见图3),高17.8m,东西长20m,南北宽15m,墓内葬有七世回王•伯锡尔及米克里巴农福晋,八世回王乌拉米丁•及其王妃,王族等40人。始建于1813年,费时27年,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建成。伯锡尔的陵墓。高达17.8m,东西长20m,南北宽15m,下部是长方形,上部由墙垣支撑着巨大的穹窿顶,因立于平川之地,愈显得高峻挺拔,巍峨壮丽。圆形拱顶外部全用绿色琉璃砖镶砌,顶部有葫芦形尖顶及弯月;下部四周外墙则用蓝花祥云白底琉璃砖和绿花祥云琉璃砖镶砌,构成美丽图案,上圆下方的陵墓外壁,被装饰得鲜艳夺目,流光溢彩。四角筑有高大的塔柱,尖拱式门坐东向西。墓门两侧的塔柱中间是空心的,有36级台级盘旋而上,可达墓顶,穹窿顶四周是平台,登临其上可眺望四野,各色景物尽收眼底。陵墓内部墙面通体粉白,稀疏的蓝色祥云团花点缀其间,色调简洁素雅。整个陵墓呈现出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外观庄严雄伟,通体蓝色和绿色的基调,与湛蓝的天空借景映衬,与周围的绿杨翠柳搭配协调,构成伊斯兰陵墓建筑艺术的又一件杰作。而这座建筑之所以达到如此之高的艺术水平和结构水平,与其主人七世回王伯锡尔的成就是密不可分的。伯锡尔生于1813年,是额尔德希尔长子,1813年继承父位。1826年率部参加平定民族分裂,得到圣旨被封为郡王,后来得到圣旨入京朝见皇上,之后因为资助水利工程有功,被赐为亲王。1867年率部镇压叛乱分子苏布尔格时阵亡,被清廷追封为和硕亲王,并在哈密老城内修建了札萨克亲王祠,供人祭拜。

4回王陵建筑的传统文化特色

4.1变化丰富的外观

相较于欧洲端庄方正的古典建筑,伊斯兰建筑在外观上则纵横交错,雄健又不失雅致。回王陵中的清真寺和七世回王伯锡尔拱拜,都有伊斯兰风格的浑圆塔顶,在立面上增强建筑的标志性,有飞升感,并且不失亲和力。墙面配有浮雕,门窗造型丰富,横向线条独具特色。在具有丰富轮廓的同时,表面色彩也很丰富,比如伊斯兰的神圣之色———绿色,绿色是敬畏之色,比如伊斯兰的圣书———古兰经的装订线和绘制有圣人的封面就用的绿色,在伊斯兰文化中,绿色和金色是代表神圣的颜色,这种颜色在建筑中也被大面积的运用,比如七世回王伯锡尔拱拜巨大的穹屋顶和上部墙面的颜色都是绿色,下部分的墙面是淡绿色和金色的贴砖。蓝色在伊斯兰信仰中是受保护的色彩,在清真寺中我们也发现很多用大面积的蓝色做表面的装饰。

4.2独具特色的穹顶和宣礼塔

穹屋顶是伊斯兰建筑的标志性特色之一,它代表着天堂与神。伊斯兰的穹窿屋顶来源于欧洲,但风貌情趣却完全不同,穹屋顶由若干个交叉在一起的券组成,立于圆柱或者扶壁之上,穹顶上方有一轮新月的标志,月亮是伊斯兰的象征,代表阴晴圆缺,世上无完美之事。清真寺正入口有“宣礼塔”,用来召唤信徒礼拜。外形大概有四方体、多棱柱和圆柱体几种。那个时代没有钟表,只能通过在高处叫喊的方式召唤来教徒。

4.3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

伊斯兰建筑装饰中采用独特的软装饰手法,用地毯等软性材料来装饰地面。主要是因为伊斯兰教义中规定地面不干净不可以拜,而拜又是伊斯兰最基本的礼仪。并且地毯的颜色采用亮丽的色彩,这也与伊斯兰人民热情奔放,能歌善舞有关。在装饰的纹样上,一般有几何图形,植物和文字三种,以绘画,雕刻或者镶嵌的方法装饰在墙壁和地毯上,很少有动物和人物的形象,这是因为伊斯兰文化中反对个人崇拜,认为这是对真主的亵渎。在装饰中最常见的是植物图形,比如葡萄,石榴,巴达木的果实或是花朵藤蔓的艺术形象,在色彩上以绿蓝红白为主。

5结语

回族建筑篇6

关键词:伊斯兰;建筑;装饰;民族文化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众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西北地区是回族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区之一。由于甘肃处于特殊的区域位置,在此地的回族穆斯林传统民居既带有与汉族、藏族等其他民族居住文化融合的特征,同时由于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传统民居又具有其民族、宗教文化特色。西北伊斯兰建筑装饰在形式、内容、布置和色彩上都表现出浓厚的伊斯兰教与阿拉伯的特点,在建筑和装饰材料应用上融汇了以中原汉族为主的“晋陕”建筑传统,集两种文化之大成于一体。

1 概述

富有伊斯兰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清真寺、拱北等建筑类型、建筑风格的演变,展示伊斯兰建筑庄重、雄伟、雅致的艺术风格,领略伊斯兰建筑艺术博览园的风采。

清真寺,也称礼拜寺,系阿拉伯语“麦斯吉德”(即叩拜之处)意译。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的地方,阿拉伯语词根为“拜倒”的意思,因为穆斯林礼拜时需要面向圣城麦加拜倒叩拜。“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古兰经》。

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的主要形制之一。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等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其建筑由礼拜大殿、宣礼塔(邦克楼)、诵经堂和水房等构成。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是礼拜大殿,座西朝东。大殿正面西墙中心有窑龛,窑龛左侧有阶梯形带扶手的讲坛,大殿内多铺地板和礼拜毯。清真寺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崇高、神圣的地位,成为伊斯兰文化的象征。

拱北是中国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称谓。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拱形建筑物或圆拱形墓亭。专指苏菲派在其筛海、圣裔、先贤坟墓上建造的圆拱形建筑物,供人瞻仰拜谒。在中国主要指苏菲学派的著名传教士和各门宦的始祖、道祖、先贤等陵墓的建筑。

2 临夏清真寺建筑风格

临夏清真寺建筑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类:中国传统式、阿拉伯式和中阿合璧式。

(1)中国传统式清真寺,自唐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也随之传入了伊斯兰清真寺建筑,中国的建筑匠师们经过若干世纪吸收融化,及至明代已经创造出比较成熟的中国风格,中式传统清真寺建筑有着强烈东方色彩,强调中轴对称,规整布置,多采用四合院式。建筑特点突出主体,表现在礼拜大殿、邦克楼和大门等主体建筑上。礼拜大殿一般为大木起背式,由前卷棚、殿身、后窑殿三部分组成,用“勾连搭”形式连在一起,形成一座完整统一而又立体的大型建筑。有的清真寺门内正面有木制或石制牌坊,有的大门上套建数层亭台式邦克楼,以木结构或水泥仿古结构为主,多为六至七层;底座为四方形,上层多为六边形,顶部为蘑菇头飞檐翘角式。寺门多采用中国寺庙式大门,一般为木制或水泥结构,三间五檩,屋顶为硬山式筒瓦,或歇山式琉璃瓦,带八字墙及斗拱。清真寺装饰具有中国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梁柱的彩绘雕刻及圣龛的处理上。

(2)阿拉伯风格清真寺为穹顶式建筑,大殿屋顶正中是一座浑厚饱满的绿色或白色穹顶,四角多有尖塔或小穹顶,穹顶和尖塔顶上均有宝瓶和新月标志。邦克楼多与大门套建,也为尖塔式或穹顶式。殿堂装饰追求淡雅素洁,雕塑、彩画较少,注重建筑整体色彩;多用新型建筑材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3)中阿合璧式清真寺建筑将中国古典式和阿拉伯穹顶式两种风格融于一体,古朴高雅,别具特色。这类风格的建筑主要体现在清真寺礼拜大殿或邦克楼的建筑上。大殿主体一般为阿拉伯式,在外部正面及两侧面又套建古典式的卷棚,与整体建筑浑然一体。邦克楼底层为阿拉伯式,顶层为中国古典亭式。

3 临夏拱北建筑风格

拱北建筑大多数为殿堂式风格。拱北墓庐由墓亭、拱子组成。墓亭多为砖木结构,有三层八卦、二层六卦、一层四卦。一层多有砖雕,内容主要以梅花、、荷花、牡丹、松树、竹子、石榴、桃、葡萄等花草树木为主,还有花瓶、香炉、经文等。二层、三层大多为木制结构,飞檐翘角,用木雕和彩绘,图案有桃、荷、牡丹、菊、经文、宝剑、香炉、汤瓶等。墓亭顶部有宝瓶。墓亭里面是拱子,拱子由砖砌或石制的长方形底座和圆柱式石拱组成。临夏主要的拱北有大拱北、华寺拱北、国拱北等。

4 临夏穆斯林民居建筑风格

临夏民居以临夏市八坊回族聚居区为代表,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方式和以商业流通、手工业者、餐饮业为主要谋生手段,回族穆斯林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生活特征,决定了临夏回族穆斯林传统民居社区的选址及布局特征;以清真寺为中心,大都一家一院,房屋多坐北向南,一门两窗。传统的北方四合院,民居中最讲究的是堂屋,称为“上房”,一般有三间,坐北朝南,以土坯或砖砌墙,木材做屋架,屋顶多覆以小青瓦或大红瓦。屋顶为单流水式或两流水式,屋檐有飞椽。设有火炕,屋中多挂中文、阿文中堂字画。穆斯林庭院内干净、整洁、朴素,喜种花养鸟。

5 伊斯兰建筑装饰

5.1 砖雕

砖,灰色中性的颜色和软硬适中的材质,这种色彩格调和砖雕本身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相吻合,所以从物质基础和审美需求看,在西北黄土高原石材稀缺或开采加工难度大,运输成本高等因素下,砖雕成为建筑外装饰最好或唯一的选择。为了不使清真寺过于庙堂化,以区别于佛道建筑,在建筑装饰中比较注重小品建筑的点缀尤其是各种木石牌坊和砖雕的大量使用,有时虽然显得繁复,但却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显示尊贵。所有的砖雕和木雕虽然全是中国的传统风格,但与清真寺内的宗教、民族特征却结合得十分和谐完美。

清真寺、拱北的砖雕多见于照壁、墙壁、大门等处,在特制的青砖上用镩刀、平刀、斜刀等工具,刻出各种花卉、鸟虫、翠竹、劲松、葡萄以及阿拉伯书法、图纹等,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民族气息和乡土气息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中国画、汉字书法、印章、诗文、阿语书法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东公馆和清真北寺的砖雕堪称精品。

5.2 木雕

木雕在伊斯兰建筑中较为常见。木材原料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且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松木、樟木、柏木、红木等。木雕技法多样,有圆雕、浮雕、镂雕、阴雕、双面雕等,雕刻时可诸技法并用。木雕多表现在建筑物插梁、飞椽、垫板、梁椽、斗拱、隔扇、门窗、裙板、隔心等处。

5.3 彩绘

伊斯兰建筑常用彩绘进行装饰。清真寺、拱北、民居的彩绘主要在梁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构件上,以梁枋部位为主。彩绘的主要作用在于美化和保护,颜色以蓝、绿、黄、白为主。传统中式清真寺的彩绘图案精美,色彩雅致,栩栩如生。

回族建筑篇7

0引言

宁夏是片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这里有黄河母亲养育着的富饶平原。“塞上江南”“天下黄河富宁夏”一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赞誉。这里有贺兰六盘山脉,沙漠,平原,丘陵等多种变化的地形地貌。这里印记着西夏王朝的历史,也是古丝绸路上的明珠。作为回族自治区,这里独特的建筑文化特色更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1宁夏概况

1.1宁夏地貌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从地貌类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和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于地层断陷又经黄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还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态复杂多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据2004年初统计数据显示,宁夏地形中丘陵占38%,平原占26.8%,山地占15.8%,台地占17.6%,沙漠占1.8%。

2宁夏文化

2.1民族文化

回族文化:

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狗肉,动物的血液等。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代表:清真寺―回族建筑是中国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伊斯兰教文化和建筑在中国的体现和结合。在中国建筑发展史上,回族建筑代表的就是清真寺。

(南关清真寺)

2.2西夏文化:

西夏是中国中古时期的一个王朝,是党项族拓跋氏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建立的王国,统治着今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和内 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与宋 、辽鼎足而立,号称宋代三国。但就在其鼎盛一时之时,却在1227年 被兴起于蒙古的成吉思汗及子孙所灭。然而,神奇的是西夏国以及他的文化却在一夜之间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西夏王陵、承天寺塔等为数不多的遗址,等待着后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代表:西夏王陵。又称西夏陵、西夏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区,被世人称为:“东方金字塔”。以“头枕青山,脚依黄河”之势分布着九座帝王陵和140 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占地近50平方公里。西夏王陵不仅吸收了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王陵之所长,同时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西夏陵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占地教超过10万平方米,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部分组成。每当夕阳把最后一缕余辉洒在它上面时,更使其显得雄壮和神秘。

2.3黄土文化

宁夏南部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其上黄土覆盖,厚的地方可达100多米,大致由南向北厚度渐减。六盘山主峰以南,流水切割作用显著,地势起伏较大,山高沟深。六盘山以北的地区,由于降水少,流水对地表切割作用较小,除少数突出于黄土瀚海之上、状如孤岛的山峰之外,一般为起伏个大的低丘浅谷,相对高度在150米左右。凡有河流流过的地方,经河流的冲积,形成较宽阔的河谷山地,宜于发展农业生产,是重要的粮油产地。许多低丘缓坡也多开垦成农田。

代表:窑洞。丘陵坡下,开挖一排排窑洞,是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建造的住房,是这里普遍的、具有自然地理特色的人文景观。窑洞冬暖夏凉,很适宜西北分明的气候条件。

(宁夏窑洞)

3宁夏清真寺

3.1宁夏清真寺从平面布局及结构形式上主要有3种类型: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阿拉伯建筑风格和混合伊斯兰式风格。

3.2宁夏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清真寺的主要特征

A由于使用功能上的需求,清真寺建筑由礼拜殿,宣礼堂,望月楼,浴室,经学教室,教长室等组成,在空间布局上与佛寺道观有很大区别。

B建筑群主轴线方向不同:汉式传统的群体布局一般有南北方向的中轴线,入口设在南端,沿轴线布置规整的多进院落,主题建筑在中轴线的中段或北端。清真寺则一般取东西方向,礼拜殿从西面东,因此,决定了主轴线为东西方向。

c“勾连搭”结构的使用。礼拜殿要容纳众多的穆斯林入内礼拜,所以要求有较大的面积和空间,但传统木结构建筑单体面积有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较大的清真寺礼拜殿都采取了“勾连搭”的组合方式,即两三座屋顶前后平行串联在一起,屋顶之间为“天沟”,下面的空间连通。由多座殿堂单体合成的大殿,内部空间开阔,可容众多的穆斯林作礼拜。

d邦克楼必不可少。由于形式上多为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故又称为宣礼楼。宁夏清真寺的宣礼楼和望月楼有时是同一座楼,有时分别建造。

E伊斯兰重视装饰,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和样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宁夏固原二十里堡拱北清真寺,吴中板桥道堂。清真寺的砖雕和彩绘,图饰繁复,图案华丽,技法娴熟,就是在回族建筑的促成下发展起来的。建筑的装饰图案,大多以阿拉伯经文,植物纹,植物化了的动物和几何纹构成。

回族建筑篇8

关键词:清真寺;建筑文化;回族;伊斯兰教

青州回族与清真寺

青州是西晋末年临淄衰退后,明初济南兴起前齐鲁大地的名城重镇。它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显然成为回族先民来此造访的主要原因。蒙元时期青州地区即形成了稳定的回族聚居地。蒙古贵族在西征中消灭了哈里发帝国之后挥师东进,中亚、西亚的穆斯林被大批签发或迁徙东来,并随着蒙古对中国的征服散居于各地。青州当时称益都,是山东一带的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以及贸易和交通的枢纽地,大批供职、经商、服役或退役的回族民众理所当然在此定居,并繁衍垦作,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聚居区域。在这些聚居地区内往往建有清真寺,穆斯林们围寺居住。青州现有回族住民两万余人,主要集中在城区的南营社区、卫里巷、昭德街、东关等地,和郭桥、坡子、上黄峪等村。较大的清真寺有东关真教寺、城里清真寺和云峡河回族乡清真寺等。

青州真教寺建修年代考

青州真教寺座落在回族聚居的青州东关昭德街,始建于元朝大德六年(1302),;清雍正九年(1731),张永盛等修后殿阁楼、左右二厢房并建二门;清雍正十二年(1737)修寺门及影壁;乾隆二十三年(1758),二门扩为三间;乾隆二十五年(1760)建“百字赞”碑亭;道光二十五年(1845)丁承明等重修后阁楼;民国二十四年(1934年)山东第一路民团总指挥赵明远维修并新建沐浴室;1945年日军炮击大门楼,留有残迹,解放前未进行过大的维修;时期,寺院改作大队办公室、仓库和食堂,部分古松被伐;“”中寺院遭严重毁坏,残破不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其进行全面整修,1986年10月竣工,面貌焕然一新。

真教寺的平面布局分析

1.中轴布局,主次分明

青州真教寺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寺院坐西朝东,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以高大的单檐歇山式砖石结构的大门楼作为中轴线的起点,由大门楼到二门为寺院的第一进院落,以主甬道为纵轴,南北学堂分列两侧并各成院落,严整对称;进入二门后为第二进院落,由《百字赞》碑亭、礼拜大殿和南北配

殿组成,礼拜大殿正殿居中,为中轴线上最主要的建筑,也是穆斯林礼拜之地。其体量高大,座落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上,由前殿、中殿、后窑殿组成,后窑殿上接望月楼,高12米,为寺院制高点,南北配殿建筑形制较低,对称而立,这种布局手法使得空间构图的主次关系异常分明,重点突出;第三进院落内为沐浴室及后花园。三进院落布局完整。(如图1)

2. 空间序列的起承转合

从寺院建筑组群的平面形制来看,真教寺具有典型传统四合院的布局形式:以主体建筑为中心,中轴对称,三进院落按次序自东向西展开形成院落序列。在横向短轴线上,南北学堂和南北配殿位于主体建筑两侧,对称布局,体量低小,衬托出主体建筑的“中正”地位。从纵向轴线来看,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门、二门、礼拜殿、望月楼排列在一条东西中轴线上,院落序列沿轴

线顺次展开,循序渐进,层层引伸。身处其中,当感受到浓郁神圣的宗教氛围。另外,《百字赞》碑亭的位置经营也十分巧妙。一方面,它位于中轴线上,为进入二门后正面面对的视线焦点,起到对景和吸引视线的作用,以此彰显出御制碑文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碑亭的位置恰好遮住大殿入口,这种障景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位于其后的“景”,浅藏于碑亭之后的礼拜大殿,“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显得更加神秘而令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探寻之意;此外,这块碑亭之于空间序列的作用,还在于它增加了序列的层次和变化,使空间更加深远。(如图2)

礼拜大殿的正向及形制特征

1.礼拜正向规定了大殿的朝向法则

在伊斯兰文化中,位于麦加的“克尔白”是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公元623年在麦加城的一个“受权之夜”接到的启示,遂将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的方向统一定为麦加的“克尔白”。[1]因此,全世界的清真寺都以克尔白为朝向。中国穆斯林严格遵循伊斯兰教义礼拜正向朝向麦加克尔白,因麦加在我国的西方,所以我们看到真教寺大殿的正向墙和凹壁皆朝向西方。

2.勾连搭创造了宏大的纵向礼拜空间

真教寺的礼拜大殿由前殿、中殿、后窑殿上接望月楼组成,三座大殿屋顶相互勾连呈“勾连搭式”,这是回族清真寺普遍采用的建筑形式。由于礼拜大殿承载着穆斯林最重要的宗教功课――礼拜,特别是教民的聚礼和会礼,它要求面积较大,因此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建筑相组合,屋顶采取勾、连、搭的形式相连接,这种屋顶形式可以在不提高屋面整体高度的情况下扩大室内空间,同时还使得建筑的屋顶外观呈现富有变化的形式。真教寺大殿的殿顶系由前殿卷棚歇山、中殿较矮的歇山顶再连接后窑殿构成,后窑殿上又接二层望月楼。整个殿顶构图浑然一体,起伏跌宕,气势雄伟。值得一提的是,前殿这种卷棚歇山顶,也是清真寺大殿常用的形式,卷棚歇山没有正脊,屋顶呈柔和的曲线,这种形式的屋顶与其它屋顶勾连,在平立面上都可以增加构图的变化。

阿拉伯纹饰蕴藏的宗教义理

1. 丰富多彩的阿拉伯纹饰

阿拉伯纹饰是一种无具体含义的装饰艺术,表现出非具象的、图案化的形式。伊斯兰艺术崇尚复杂,不喜空白,认为应以稠密的纹饰填满空间。因此阿拉伯纹饰往往以复杂繁缛的方式充满空间的各个角落。真教寺在建筑装饰上秉承了上述特点,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砖雕结合以取得富有伊斯兰风格的装饰效果。大门楼的前檐、额枋、垂柱、屋脊吻兽,二门的墀头、山墙,碑亭的柱础、碑框,以及大殿的屋脊、山花,乃至大殿内部凹壁上方的垂花门上,造型端庄、技艺高超的浮雕装饰致密地分布在力所能及的各个部位。另外,传统宫殿建筑中常见的彩绘艺术也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的空间,梁枋、斗拱、垂柱、挂落、楹联、匾额,彩绘图案大面积、高密度地出现在各个重点装饰的构件上。与一般宫殿寺庙只在梁枋之间施以彩画有所不同,真教寺寺在建筑的各个构件中均见有曲线复杂的纹样装饰。

2. “塔基亚“原则的巧妙运用

“塔基亚”是阿拉伯语“Tagiy”的音译,意为“谨防”,指穆斯林在遇到危难时,可表面隐藏自己的信仰,而内心矢志不渝。这是一种信仰与务实交融的应变智慧。在建筑装饰方面,回族穆斯林表现出进退有度的灵活应变能力,由于伊斯兰教义反对偶像崇拜,在其建筑中禁止出现动物纹饰,然而回族清真寺在其漫长的中国化进程中,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文化已经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建筑细部装饰上,面临这种矛盾,穆斯林采取的对策是一舍二代三不信:第一,大门两侧的石狮是独立的装饰物,无关大局,所以尽可以舍去不

用;第二,将一部分人、兽

题材取代以炉、瓶、花卉等纹样;此外,回族穆斯林素来具有包容和创造性的智慧,他们用花卉图案构成象征性的瑞兽图案,大门楼正门及角门上的云龙等图案,近看则是用花卉卷草等纹样拼凑而成,有“似兽非兽、有眼无珠,远看是兽,近看是花”之说;(如图3)而如屋面吻兽之类,则采用妥善灵活之策,实留虚舍,仅存其形,不及其义的超脱态度。

结语

通过对青州真教寺建筑艺术的解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回族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其在院落布局、建筑形制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二,根据宗教礼仪对大殿功能的要求,结合中国木构建筑的特征创造了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和鲜明的屋顶形式;第三,将阿拉伯纹饰与传统吉祥图案巧妙结合,创造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以上结论揭示了以真教寺为代表的青州传统回族清真寺的普遍建筑特征,可为青州地区保护与传承清真寺建筑技术、空间处理手法等提供实证与参考。

注释:

[1] 马坚译:《古兰经》(2:14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16页。

参考文献:

[1]杨永昌.漫谈清真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

[2]吴建伟.中国清真寺综览[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3]刘致平.中国伊斯兰教建筑[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4] 青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青州市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5]山东省回族古籍辑录编委会编. 山东省回族古籍辑录.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回族建筑篇9

“回坊”这一回族传统居住格局的出现,伴随着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阿拉伯“番客”与商旅、使者、传教者的脚步。众所周知,唐代作为中古时期最为开放、繁荣的历史阶段,中外民族交往、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而持续,不计其数的阿拉伯“番客”活跃在中华大地之上,穿梭于各大都市和州县之间。唐代为实现行政管理的有序、高效,在总结历代城市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坊市制”这一模式,回坊即脱胎于其中。坊,就是把城中建筑分成封闭的空间。这种城市布局在唐代达到发展顶峰,并形成统一格局。唐代首都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容纳了大量从西亚、中亚迁入的穆斯林。随着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伊斯兰教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为方便宗教活动和日常生活,穆斯林社区逐渐形成了环绕清真寺周边的居住格局,这一聚落布局一直延续至今。每座清真寺都形成一个“坊”,简称“番坊”或“回坊”。在回坊,总能见到许多戴白帽、围着盖头的男女穆斯林往来穿梭,奔走在前往清真寺礼拜或返回家中、店铺从事生产的路途之上。对于年纪较大、较为保守的回族民众来说,回坊这个相对封闭的活动空间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全部内容。

纳家户村不但回族聚居程度较高,而且以纳姓居多,这些纳姓回民基本为元代名臣赛典赤・瞻思丁的长子纳速拉丁之后裔。据《陕西通志》记载,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这些穆斯林先后居留西北各地,逐渐形成了宁夏纳家户、西家村等聚居村落,其中以宁夏纳氏最为繁盛。经过长期繁衍,纳家户在明清时期成为远近闻名的回族村庄。作为中国典型的回乡,纳家户村较多地保留了西北回族聚落的民族特点,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氛围为宁夏构筑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纳家户村,回族民众心目中地位最为崇高的便是古色古香的清真寺。纳家户清真寺作为宁夏北部地区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一处宗教活动场所,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在该寺已经佚失的初建匾文中明确记载:“吾家弃秦移居西夏,吾寺起建于明嘉靖年间。”这表明,纳姓子孙自明代由陕西移居曾经的西夏故地――宁夏,距今已有493年历史。遗憾的是,这座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宏伟清真寺在清朝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的巨大冲击下遭到严重破坏,寺内仅存的几件文物又在“”中惨遭破坏。改革开放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大力资助下,纳家户回族民众广泛集资整修,重建了门楼、礼拜大殿、厢房、沐浴堂、邦克楼等主体建筑。同时,复制了清道光十二年(1832)陕甘总督杨遇春所题“古教正宗”、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甘肃提督董福祥所题“道本古初”、民国二年(1913)宁夏护军使马福祥所题“清真无二”等部分重要匾额。198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黑伯理题写了“纳家户清真寺”寺名,之后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显示,纳家户清真大寺占地30多亩,是一座整体呈长方形的传统中古式建筑寺院,以门楼、礼拜大殿、厢房、沐浴堂组成院落。整体布局严谨、规整,形成典型的中国古代四合院建造布局。门楼为过洞式,上面壁部是一组仿古结构的挑檐,横向的栏额、斗拱和纵向的荷花柱与伊斯兰风格的精美砖雕相映成趣。礼拜大殿面阔20米、深43米,殿前两株大槐树彰显了大寺的雄壮气势。殿堂内宽敞宏大,可同时容纳1500名穆斯林在此做礼拜。大殿上部正中为三层歇山顶邦克楼,两侧陪立着阿拉伯式的二层四角圆尖顶的望月楼。每逢礼拜时辰,阿訇都会在门楼上敲打木头梆子,呼唤聚居村中的穆斯林入寺礼拜,虔诚履行宗教功课。

除清真寺外,纳家户村中众多环寺而居的回族院落也构成了一道靓丽的民族风情线。尽管这些回族聚落早已不是历史上的原貌,但一座座由红砖、水泥筑就的窗明几净、广植花草的回族小园别有风情,依然能够吸引大众的目光,使之领略浓郁、别样的回族情调。来到这里,触目所及者或为白帽整洁、鹤发童颜、慈祥和蔼的回族老者,或为诚恳真挚、奋发有为、信仰笃定的回族青年,或为盖头鲜艳、略显娇羞、信教虔诚的回族少女,更有衣帽整洁、活泼可爱、待人有礼的回族儿童。信步走入纳家户村,一阵浓浓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整洁的环境、质朴的民众、和睦的氛围令人顿生亲近之感。徜徉其中,一边感受回族浓郁悠长的民族风情,一边品味其穿越千年的历史沧桑,不觉之间便接受了一次心理与精神上的巨大享受。

回族建筑篇10

由云南省建筑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与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共同组织的以“创作”为命题、以“卡瓦格博峰”命名的云南省级优秀建筑方案设计评选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三届。评选集中反映了云南省近十年来各种类型建筑设计创作实践与成果的最高水准,同时也将云南建筑的探索实践推向一个高峰。本专栏特精选近两届卡瓦格博奖一等奖项目,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就云南地域文化、建筑实践、获奖项目进行评论与分析,以期更深入地探讨云南本土的建筑创作。

创作是建筑的艺术,是人类想象力的怒放之花,更是建筑师们永远的“卡瓦格博”。由云南省建筑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与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共同组织的云南卡瓦格博建筑创作奖目前已进行了三届。从2006年首届16家设计单位的148个申报项目到2013年26家设计机构的221个申报项目,三届共有548个建筑设计方案参加了此奖项的评选,可以清楚地看到云南省近十年来建筑创作的实践与成果。一批多年来致力于“地域建筑创作”的云南本土建筑师们在近十年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造城运动”中,也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东方与西方的冲突。是原样克隆日益膨胀的东部模式,继续千城一面同质化的现代造城运动,还是另辟蹊径,坚持传统地域文化以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云南本土的建筑师们通过艰苦而幸福的创作实践勇敢地回答了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该盖什么样的房子

建筑设计如何体现地域文化,其中存在矛盾和问题是必然的。云南省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地理环境多样、民族构成复杂、历史发展特殊、文化构成多元的省份。云南省现在大力发展旅游、建设文化大省,就是想把云南特有的、神秘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人居环境呈现给全国乃至世界。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矛盾,应该如何解决,是我们目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另外,一些没有纳入国家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有特色地域文化的比较悠久的小城镇与村落,所受到的开发·性破坏速度更加迅猛,从这一点来讲,身处云南的建筑师面临的现实情况更复杂。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卡瓦格博”优秀建筑方案创作奖的评选试图在展现云南建筑创作,让更多人了解云南与云南的建筑师的同时,引出云南地域建筑创作的话题,唤起全国更多地区建筑师的探讨与共鸣。

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提倡体现民族形式,即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引入了“地域文化”,这个包含人文、地理等诸多方面的概念。实际上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思考“地域文化”的问题,这让我想到一位云南作家曾经说过:“人类生活是一条宽广的河流,河面上的礁岩、流水、浪花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间段,但是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人们往往陷入迷途,从而忘记了水面下的石头。”如果将这席话引入到建筑创作中,就是建筑本质的回归问题。我们从一些申报作品中看,大部分设计作品虽然在重视地方风格与传承文脉方面有所“出彩”,但大多都还停留在“形”似的层面,时代精神还不够,有些项目甚至影响了使用功能,这都说明了云南建筑师们的基本功还需提高。那么怎样在保护我们已有传统和文化的前提下去创造当前的文化,这同样也是对传统的一种延续。其实很多建筑创作作品在多年以后再次回过头反思是非常有意义的,尽管当时有诸多的制约因素,但却能更加促进我们对建筑本质的探求。

现在倡导生态、节能,但很多项目尽管花费很大的代价达到了所谓的节能,却背离初衷,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有些地区采用一些传统低技术的方法,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一部分获奖作品虽然地处云南经济落后地区,但在建筑的通风、采光、防潮以及太阳能利用等设计处理上都体现出了非凡的智慧。由此可见,传承与借鉴传统工匠的智慧也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值得学习和借鉴。

另外在云南做建筑设计,可能今天刚在河谷亚热带某民族聚居地区做完一个项目,明天就在高山寒带某民族聚居地做另外一个项目了,其背景跨度之大可以说是其他地域无法比拟的。在项目设计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建筑师虽然有很多想法和思考,但是关注点大多还局限于个体项目上,如在今年的第三届卡瓦格博奖评选中,许多项目单体看起来都非常有新意,但是放入建筑所处大环境中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因此整体的观念应该是越来越备受大家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建筑设计也在探讨本质的回归,而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建筑本质的回归应该是理性的回归。

每次提到云南这个多元化的地区,大家就会联想到“原生态”,但不能总是仅仅停留在展示古老的过去,应该在时代的发展上加以跟进,在未来的状态中加入时间的概念。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如果建筑无法及时应对这种变化,就将停滞不前。在民族文化如此众多的云南,建筑创作中考虑传统的例子也已经不少了,回想一下,我们究竟是在遵循原生态的原则,还是在用“美声”来唱“民族”的歌。我认为云南建筑师所走的路应该是一条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表现地域文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