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政策十篇

时间:2023-04-04 01:59:52

营改增政策

营改增政策篇1

关键词:营改增;行业影响;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F221;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096-02

一、“营改增”政策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一)“营改增”与建筑施工企业

1.“营改增”后的税种与税率

“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将以前要交的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自然相应营业税的税率也就不存在了,转而按11%的增值税税率来交纳。我们知道,从事建筑施工企业的主体为一般纳税人,“营改增”后只要是购买时的进项税额,都可以采用购进抵扣法予以抵扣,这样大大减轻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负担。又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一个是价内税、一个是价外税,“营改增”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也将改变。也正是价外税和价内税的不同,“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也将不同。

2.“营改增”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务定价

我们知道,税前工程造价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和规费之和。我国自“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的计算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即按税前工程造价乘以20%。这20%中的11%为建筑业增值税税率。这样,工程造价在计算上就有了标准和依据,从而推进了建筑业与国际化接轨。

3.“营改增”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

在“营改增”前,建筑施工企业的毛利润中,要扣除营业税和城建及教育费附加,这两项就占了总额的3.36%,而“营改增”后,由于有抵扣,如建筑施工材料和新购建筑施工设备的抵扣,这样净利润在同等条件下就增加了许多。

(二)“营改增”与房地产业

1.“营改增”与利润水平

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在计算时,一个是按价内税一个是按价外税,即“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的税务以不含税营业收入榧扑耙谰荩这样,在金额数据上势必造成房地产企业营业收入下降。而在其营业成本上,由于增值税在计量上可以在土地成本、建筑安装成本等方面进行抵扣,这样就会造成营业成本的总体值得下降,而且其下降幅度会略大于营业收入的下降幅度,所以在利润水平上“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是上升的。

2.“营改增”与纳税人和税赋

“营改增”后按增值税征税对象的不同,地产企业也可以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可以进行销项税和进项税的抵扣,而大部分的地产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这样在税赋上,房地产企业在“营改增”后的所交增值税同“营改增”前所交营业税的税款上会减少好多,从而减轻了房地产企业的税负。

3.“营改增”与财务核算

“营改增”后,由于将先前的价内税改为按价外税,这样就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核算难度上升,同时使得会计核算变得复杂起来。财税的变化势必引起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进行相应的调整,给地产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营改增”与服务企业

1.“营改增”对服务企业的有利方面

“营改增”有利于减轻我国服务企业税负,降低其营业成本,从而增加其利润水平,在日益竞争的国际环境中优化了投资环境,增强了我国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大局战略上看,“营改增”促进了我国服务企业的社会专业化分工,势必在优化一二三级产业上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2.“营改增”对服务企业的不利方面

“营改增”后,服务企业的纳税人就分为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了。我们知道,一般纳税人财务管理体系比较完善,在抵扣进项税上受益明显,但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就不是这样了,由于其无法提供发票,加之服务业缴费设施不完整,那么这些企业在税务申报上就很头痛,同时还会增加额外的人工成本。

有一些服务性行业不需要购置大型设备,故产生不了进项税,由于其成本可抵扣的比重过低,导致税基过高,从而变相增加了税负。

对一些金融和生活相关服务业来说,主要成本是劳动力、租金和物业管理费等,由于这些无法抵扣,就造成这些企业无法从“营改增”优惠政策中获得实惠,就使得“营改增”的意义大打折扣。

二、“营改增”下企业自身完善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税务风险管理

“营改增”后,由于计税依据和计算方式发生了完全的变化,不仅给企业的财务业务带来了复杂性因素,也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税务风险,所以,企业要想进入安全区,就要进行必要的财务管理上的创新。一方面要全面强化风险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因此,不仅要对涉税业务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预测和监控,还要建立先进的涉税信息系统、涉税控制制度和严格的内部审计监督。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营改增”不仅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也给会计人员带来挑战。“营改增”后,会计科目的设置、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管理、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等给会计人员的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难度。这就客观地促使我们的会计人员要在新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来迎接“营改增”下的挑战。

(三)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

为适应“营改增”对涉税企业造成的成本方面的影响,企业应从加强成本的预算、执行及考核、完善原有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着手,来构建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

三、结论

“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完善了我国税制,减轻了企业的财税负担,从而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利润水平。 在国际化大背景下,“营改增”政策的推行,优化了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我们也要看到,全面实行“营改增”政策,也给涉税企业带来了核算等方面的复杂性和难度。企业应充分考虑“营改增”带来的影响,做好充分准备,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充分利用好此次税制改革的机会,力争使自身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宏宇.论中国的财政金融政策[J].财经观察与研究,2013,(7).

[2] 张康帅.营改增下的思考[J].中国税务探索,2014,(4).

营改增政策篇2

关键词:完善“营改增”;增值税立法

从2012年1月1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启动到2016年5月1日全面推行“营改增”,包括现行财税[2016]36号文在内,先后共有4批次“营改增”相关政策实施,前三次分别以财税[2011]110号、财税[2013]37号、财税[2013]106号为标志。尽管“营改增”政策经过多次调整和完善,能够解决税收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但就“增值税立法”而言,“营改增”政策仍存在很多待完善之处。

一、“营改增”政策待完善的问题

1.一般纳税人登记标准产生大量的小规模纳税人。目前按照“营改增”政策,年销售额500万元是划分“营改增”行业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主要标准,远大于工业企业的年销售额50万元和商贸企业的年销售额80万元的划分标准。过高的划分标准将超过80%的“营改增”纳税人归为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小规模纳税人数量众多,一方面增加了国税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因年销售额500万元不易被突破也增加了通过代开方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2.差额征税政策隐含重复扣除风险。现行“营改增”政策规定,经纪服务、融资租赁和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航空运输服务、客运场站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销售其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劳务派遣服务、人力资源外包、二手房销售服务、转让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电信企业为公益性机构接受捐款等“营改增”应税行为在特定条件下可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税法规定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为销售额。上述业务中,政策规定差额纳税时若从对方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下列两种业务可能取得扣税凭证:一是试点纳税人提供客运场站服务;二是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若客运场站从承运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旅行社取得住宿服务、交通服务和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增值税扣税凭证,纳税人可能一方面从销售额中扣除发票金额就余额计算纳税;另一方面将该张发票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进行抵扣,造成重复扣除。3.视同销售服务的政策中部分概念不清难以执行。“营改增”政策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视同销售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这一政策中有两处易引起争议:一是“无偿”是否包括附带条件的“无偿”,如消费A赠送B;二是“以社会公众为对象”以何为标准和依据。4.兼营行为与部分综合性的征税品目不易区分。“营改增”政策规定,纳税人兼营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同时,现行征税品目中也存在具有综合服务性质的品目如“医疗服务,是指提供医学检查、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接生、计划生育、防疫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以及与这些服务有关的提供药品、医用材料器具、救护车、病房住宿和伙食的业务。”该品目将医疗服务和与之相关的住宿和餐饮归入一个品目,而不是作为兼营行为处理。类似的品目还有“殡葬服务”等。判定兼营和综合性品目所依据的税理不清,容易出现错用品目的问题。5.兼营情况下的混合销售缺少判定标准。“营改增”政策规定,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所称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为主,并兼营销售服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内。在这一政策中“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为主”一般指年度销售额中货物销售额占50%以上。但是对于货物销售额和服务销售额相差不多的兼营企业,某一笔混合销售按照何种品目征税既要依赖该结论还将直接影响该结论。如某企业年度货物销售额410万元,年度服务销售额440元,现有一笔混合销售80万(其中,服务20万),判定其适用品目时,80万是否加入年度各销售额总额;80万加入服务销售额还是60万加入货物销售额、20万加入服务销售额,都属于政策规定不明之处。6.税率档次多存在虚开发票和少申报纳税的风险。“营改增”税率有17%、11%、6%三档,再加上货物的17%和13%两档税率,增值税共有四档税率。过多的税率档次,容易诱发虚开发票行为。如现代服务和生活服务税率为6%,但这些行业取得的进项税额涉及到的税率有17%、13%、11%、6%四档,这种税率差可能会造成进销项税额倒挂。当纳税人有足够的进项税额留抵时,对外虚开发票的风险就会增加。过多的税率档次,还易造成兼营行为产生,也就容易出现将高税率品目申报为低税率品目少缴增值税的风险。7.部分增值税扣税凭证易取得难辨认。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运输服务。作为增值税抵扣凭证之一的道路通行费发票因票面不标注车辆信息以及大量私家车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存在,纳税人非常容易获取到他人的票据且难以辨别业务的真实性。加油站凭加油水单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做法,因加油水单上未标注加油车辆信息,纳税人可收集或收购私家车主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加油水单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且难以辨别业务的真实性。8.建筑服务和租赁服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难以征管。“营改增”政策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依据该政策未收到预收款将不产生纳税义务,但是其真实性将很难核实,如纳税人将收到的预收款隐匿在其他账户逃避纳税。这将增加税收征管的难度。9.即征即退政策潜藏的征管风险。现行“营改增”政策对一般纳税人提供管道运输服务、融资租赁业服务,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潜藏的征管风险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尽管虚开发票导致税负增加,但退税会使实际税负降低,同时还可利用虚开发票进行牟利。二是操纵税负率多退税款的风险。如果纳税人年税负率未超过3%,但是借助增值税专用发票180天认证期的规定人为控制各月的进项税额以操纵税负率,使得个别月份税负率超过3%,达到退税目的。三是操纵进项税额的划分而少缴税款的风险。对于兼有一般项目和即征即退项目的纳税人,存在不能准确划分的进项税额时,按照即征即退项目的销售额占无法划分进项税额产品的销售额的比例对其进行划分。若纳税人有意将即征即退项目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划分给一般项目,造成其少缴税额的同时,即征即退项目多缴纳的税款通过退税也得到补偿。10.安置特定群体就业免税政策难以落地。为鼓励安置随军家属、军队转业干部就业,“营改增”政策规定企业达到规定条件可以享受3年内免增值税的优惠。但是该优惠政策规定的条件很难实现,如必须是新办企业、安置特定群体的人数必须占企业总人数的60%(含)以上,并持有相关证明。很少有企业能够满足规定的条件,使得这一政策形同虚设,无法实现促进特定群体就业的目的。

营改增政策篇3

【关键词】营改增;移动市场;现状营销策略

营业税和增值税是中国税制结构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分立并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税制安排矛盾日益凸显,实施“营改增”是必然发展趋势。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指出征收营业税收、规范消费税税率机构及范围、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工作内容。移动行业实施“营改增”试点已经迫在眉睫。

一、“营改增”政策下移动市场发展现状

“营改增”政策在移动公司的实施,给企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带来的机遇主要包括:首先,带来的机遇主要是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为移动企业的发展带来政策上的红利,企业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推进信息消费深化融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次,当前移动公司已经进入到流量经营时代,上网流量及智能终端比例不断提升,使流量使用快速增长。最后,4G网的诞生,对移动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移动公司率先启动4G商用,占据了4G行业的客户规模及网络规模,呈现出快速的发展势头,增加了市场发展空间。带来的挑战主要包括: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移动行业的环境日益复杂,市场具有不确定性。OTT产品发展迅速,微信用户持续增加,制约着传统短信及语音的发展价值。其次,市场竞争形势严峻,信息化业务、个人市场及群体市场给流量的价值稳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二、“营改增”政策下移动市场营销应对策略

(一)折扣营销

移动公司的折扣营销主要包括充值送话费及办理业务送话费两种。在实施“营改增”之后,移动行业需要充分运用行业特点,来获取更多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采用折扣销售及税收优惠政策的形式进行税务筹划。通过使用不征税政策,降低了企业的税负,能够带来良好的客户感知。

(二)终端营销

移动公司的终端营销主要是指采用预存话费送终端或买终端送话费的形式实现,实现了终端及话费业务的捆绑。其中存话费送终端可以按“视同销售”计税,将赠送部分作为销项税款,需要确保宣传口径与市场价相一致,减少不必要税负的虚增。购终端送话费需要按照“折扣销售”不计税来实现,需要将宣传口径确认为终端销售收入及折扣。

(三)SIM卡营销

移动公司的SIM卡营销主要是指预付费新入网的用户可以免SIM卡费,充分利用了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满足了为用户提供SIM卡的要求,移动公司享受了不征收增值税政策,确保现有价格体系的合理性。移动公司在“营改增”后,为了不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将该项营销活动,按视同销售处理,造成税负增加。但争取到新增用户SIM卡不征收增值税政策后,增值税数量持续减少。

(四)渠道酬金

移动公司的渠道酬金主要是指支付给社会渠道合作商的资金,提高了社会销售渠道的积极性,提升了号码卡的销售数量。需要结合供货方自己的选择及发票类型确认税务筹划,取得合法的及可用于抵扣的发票,降低应纳税额额度,如果没有将酬金纳入到“营改增”范围内,渠道商从移动商受众获取酬金后仍然缴纳营业税,无法节约酬金成本。如果将酬金纳入到“营改增”范围内,渠道商具备开具发票能力,会对移动商的进项税额产生影响。

(五)积分计划

积分计划是移动公司为了答谢广大用户而推出的一项客户回馈服务,积分由消费积分及奖励积分共同组成,客户可以用积分兑换自有业务或实物,该部分业务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该项业务的开展充分利用了行业特点,将积分兑换业务中的自有业务认定为折扣销售,将实物退换认定为视同销售,实物兑换会产生进项税,产生的税负较低。因此,积分计划营销中推荐实物兑换。

(六)广告宣传

广告宣传主要是指宣传品牌所产生的实际广告费,主要包括广告费、广告制作费及广告投放费等。能够达到宣传企业形象的目的,拓宽企业的销售渠道,广告宣传费是“营改增”后,市场线条中增值税进项的重要来源,可以进行进项抵扣。在推行广告宣传营销时,需要充分运用增值税的税制要素开展筹划活动,通过与增值税纳税人开展合作的形式,对获得的专票进行抵扣,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及一般纳税人同时开展竞标活动时,通过不含税的价格比价,来提升经济效益。

三、结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移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本文结合移动行业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营改增”后企业的市场营销应对策略,提出了策略符合移动行业发展特征,为移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借鉴,符合移动行业的特点及当前国家的政策要求,促进增值税在移动行业应用的完善性,给移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多的机遇,满足了“营改增”制度最初制定的初衷。

⒖嘉南祝

[1]高萍,徐娜.“营改增”对电信行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07:1822

[2]唐志勇.电信业“营改增”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浅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4,09:4648

[3]陈智斌.析“营改增”对电信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1:1415

营改增政策篇4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税收;筹划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与提升,“营改增”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传统实行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并对增值税抵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营业税与增值税是两种不同的税收主体,两种税收共同实施增加了税收与管理的难度,在征税范围与计算方式等多方面形成矛盾的状态,不利于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了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避免进行多次缴税,出台了营改增政策.营改增可以为国家的第三产业提供有力的扶持,促进社会经济再上高峰。同时,只有国家不断深刻落实这一政策,企业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并制定科学的税收筹划制度,才能有效的落实“营改增”之一税收政策。

一、“营改增”实施原因

(一)营业税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营业税的含义指的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营业额实施征税,每当营业额达到一定的限额,就需要进行营业税的缴纳。并且营业税不能在企业税收中形成抵扣,在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体现在服务与商品上面,价格也大幅度提高。国家为了彰显税收的公平与公正,进行了税制的改革,减轻部分企业经营过程中承担的高负荷的营业税,实现公平公正的效果。

(二)营业税影响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

“中性”特征是增值税具有的显著优势,在税收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增值税公平、公正的效果,保证每个企业在征税过程中都收到公平的对待,在公正公平的这个基础之上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长足发展。虽然增值税的发展普及在企业之间也较为广泛,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企业没有采用增值税制度,导致增值税在发展过程中很难体现公平公正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增值税的“中性”作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增值税实际过程中是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只对增值税进行纳税,由消费者承担最终的税收负担,但是由于营业税产生的影响,导致许多服务与商品不能通过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

(三)两种主体并存加大税收和征管难度

营业税与增值税是两种不同的税收机制吗,在征税范围、计算形式等众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两种税收制度共同推行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税收征管的难度。例如,对于一个推行混和经营的企业而言,在营业税与增值税划分的过程当中,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增加了企业承担的负担。在企业的产品销售过程中,采用服务与产品销售混搭的方式,再对销售额进行划分时也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增值税的推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企业负担,简化税务工作内容,并能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营改增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经过2016年5月1日的改革后,营改增对税率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以11%的税率对交通运输行业进行征;以3%的税率向小规模纳税人进行征税;以11%的税率向建筑行业征收增值税,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营改增政策的出台原因,在于存在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存在隐瞒收入、征税不足、偷逃营业税等现象。经由增值税制度的实施,在买方与卖方之间会形成清晰的进销项稽查关系,过于没法一一查清的税收收入都会在增值税实行过程中暴露出来,为市场运作创造出公正、公开、透明的环境,保护纳税人受到合理的对待,降低重复纳税的状况,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三、企业应对营改增的税收筹划策略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企业有着双面的影响效果,只有企业经过审时度势,深度的了解营改增的具体内涵与运行机制,才能有效的获取营改增政策带来的红利,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发展。以下从纳税筹划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企业在营改增背景下应该进行的改革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纳税筹划意识

营改增在正确的运用下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承担的税收负担,并降低重复缴费的现状。但是,如果企业没有指定科学的税收筹划,那就不能经由营改增获取税务降低的红利。因此,想要更好的推行营改增税收政策,首先需要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改变原有的纳税习惯,不将眼光局限在当前的纳税工作当中,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并根据税务筹划工作的具体要求,完善自身的纳税知识与意识;其次企业要切实掌握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深入的对不断完善的营改增政策进行了解,保证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纳税筹划措施,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并能够及时的应对营改增做出最恰当的调整,在营改增政策中抓住潜在的基于,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最后,企业要保证全体员工树立税收筹划的工作意识,使员工深刻意识到税收筹划切实关乎自身利益,形成上行下效的纳税筹划意识。

(二)建立完善的增值税发票管理机制

营改增制度的实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顺应营改增制度的开展实施,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保证发票在开具、管理与传递的过程当中得到高效的管理,杜绝虚开发票、非法出售发票的事情产生。例如,企业从正规的一般纳税人手中购买相关的服务与设备时,需要对获取的发票的真伪性进行检查,鉴别发票的真伪。其次,在发票开具的过程中,要保证发票中信息记载的字体清晰可见,确保没有涂抹痕迹遮挡发票信息,并且具有详细的时间、项目信息。并在发票管理过程中,指派专人的管理人员进行发票信息管理,在发票作废处理的时候,确保在各联发票上标注“作废”的信息。最后,企业对增值税发票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实时的记录发票的使用状况,并定期对增值税发票进行审核与核对,保证增值税发票在使用过程中合乎规范。

(三)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的素质

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一般经由税收筹划人员进行处理。因此,在营改增推行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企业更好的应对这一政策,需要组建具备高超的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的纳税筹划人员进行统筹规划,才能保证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能够顺利的步入正轨,保证企业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想要提高纳税筹划队伍的工作素养,首先需要对纳税筹划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保证工作人员掌握国家最新的政策法规,并切实了解营改增中的具体明文规范与流程,保证工作人员在深厚的理论知识的支撑下,提升纳税筹划能力。其次,纳税筹划人员的道德素质是保证纳税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工作人员会利用政策法规的漏洞做出钻税收孔子的问题,因此,在培训过程中,不但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提升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保证纳税筹划工作在法律的规范范围内,最大化的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最后,纳税筹划工作离不开工作人员自身的努力学习,只有积极的了解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了解营改增的形成原因与操作过程,才能切实的提高纳税筹划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四)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在营改增施行之后,企业发展也会遭遇一定的问题与挑战,并且税收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所提高,如果企业没有制定出科学规范的税收筹划政策,在工作期间就会经受一定的税收风险。例如,会计人员在制定纳税筹划方案的过程当中,凭借个人的主管臆断的化,就会导致税收风险大大增加。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经营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首先需要完善企业的风险防范制度。当企业制定纳税筹划计划时,需要对纳税筹划工作进行系统的评估,保证纳税筹划方案切实可行,并且保证没有风险之后开展实施工作。其次,企业要切实增强纳税筹划人员面对问题的应变与处理能力,保证在风险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的发生。最后,企业要提高税收风险信息的传播能力,通过加强信息的流动与传播能力,提高企业管理者风险判断能力,并能在获取信息的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风险,避免信息传递滞后给企业经营带来严重的风险。

四、对纳税人员进行合理定位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原纳税人的进行营业税申报的时候,其纳税人的身份包括扣缴义务人、纳税义务人等,但是,在营改增政策实行之后纳税义务人身份发生了改变,包括一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小规模纳税人。基于这些变化,在进行发票管控、纳税申报程序以及会计核算体系中会出现较大的变动。这个时候需要企业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性质、产品特征、经营规模以及会计核算的相关角度出发,合理的对自身的性质与位置进行定位,防止税收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合理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同时,营改增在调整之后,在增值税税值上也会发生一定的波动,会计核算体系以及纳税申报程序也存在一定出入,因此在充分的了解增值税政策内容的前提下,需要通过延迟生产设备以及固定资产的方式,c纳税人开展密切的合作,从中获得更多的进税项抵扣凭证,达到合理避税,降低税收负担的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在2016年5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并将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生活服务行业纳入了改革范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性”的税收制度,保证企业通过公平公正的税收制度实现长足的发展。营改增在带来红利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为了更好的适应营改增政策,企业需要审时度势,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性质,合理对企业本身进行定位。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的纳税筹划意识,提高纳税筹划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与道德水平,为企业营造蔚然成风的纳税筹划氛围,同时完善增值发票的管理工作,并做好税收的风险防范工作,全面提高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营改增政策篇5

关键词:研究院;营改增;税收政策;问题;探究

一、“营改增”的意义

“营改增”是国家进行一项大型税收体制改革,对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一,当前国家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入,经济发展责任重大,“营改增”的实行就企业和产业而言,很好的激发了市场需求,促进社会分工更加合理,推动企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国家税收体制的优化和创新,改善国家出口、投资和消费结构。其二,就企业自身发展而言,实行“营改增”政策,可以彻底消除重复纳税的问题,从而可以使企业税收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稳步、健康发展。

二、研究院“营改增”过程中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

(一)会计核算的变化

“营改增”的实行并非简单的改变了两个税种,也使科研事业单位整体的会计核算工作发生了一定改变。这是因为营业税属于一种价内税,单位在对收入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就可以按照营业额全款×税率的方式计算纳税税额。增值税属于一种价外税,该项税额的计算并非根据单位的销售额进行计算的,而是不涉及税的销售额。所以,国家实行“营改增”之后,在对科研事业单位自身的营业收入进行计算的时候,最终收入为单位实际收入刨除增值税额的部分。研究院需要缴纳的税额为自身的销售额抵消进项税额所得出的数额。关于税额的核算,事业单位必须详细的梳理各项应税科目。此外,研究院涉及多项科研项目,在进行增值税申报的过程中,假如只是单独一个项目进行申报,那么研究院申报的工作量是庞大的;然而假如将相关项目加以合并然后再进行增值税的申报和缴纳,那么研究院则需要针对各个项目进行独立核算,不然的话会需要从高计税。怎样有效的处理该项增值税核算以及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很多研究院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

(二)发票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

研究院实行“营改增”之后,其内部各项业务将面临增值税发票运用以及管理问题,不同于营业税的管理,增值税的管理工作是遵循“票控税”进行管理的,有关税收制度相对健全且严格,研究院将面临大量的税收缴纳申报、增值税发票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工作量也不断增加,由此逐步加大增值税发票管理风险。

(三)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升

“营改增”全面推行之后,研究院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要求得到进一步的规范,由此财务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从表面上分析,“营改增”的实行只是简单的对两个税种的改变,但是从本质上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位的会计制度。部分研究院内部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极易出现逃税漏税的问题,遭受相关部门的处罚,严重的情况会引起犯罪的风险。

三、研究“营改增”过程中税收政策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规范各项会计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研究院的各项会计工作,研究院可以加强内部监督和控制,建立增值税账簿,对各项应税项目明细进行认真的记录。对此,研究院需要建立健全自身的监控制度。在进行明细账簿登记的过程中,需要各项收支进行规定和管理。同时不断的加强单位内部财会的监控工作,对财务事务工作的不足和漏洞进行及时的寻查,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在全面推行“营改增”之后,研究院需要积极的开展学习工作,了解和掌握税制改革所造成的各项影响,对税制政策的动态进行密切关注,切实把握“营改增”有关政策,按照单位所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组织相应的增值税税额的计算工作“营改增”实行之后,很多的合规资金可以进行税收抵扣,假如发票使用存在问题,必然会触犯法律,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研究院需要制定完备的发票管理制度,从而对自身的发票具体的开具和使用进行有效的规范,保障各项发票的缴销等工作做到位。

(二)提升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国家实施“营改增”最终是为了对当前国家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建立健康、高效的经济体系,建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税收管理机制。因此,研究院作为事业单位的一员,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贯彻“营改增”的各项政策,对单位的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的调节,不断的适应当前和谐的经济发展形势。研究院实行“营改增”之后,单位积极的组织会计工作者进行学习,切实掌握相关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使其全面了解“营改增”,保障内部会计人员熟知各项“营改增”制度和条例,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各项新政策、新法规。根据自身的专业能力,有效的利用新政策和法规,制定相应的税收筹划,尽可能的实现单位税负的降低。

(三)强化单位发票的管理

研究院在实行“营改增”之前,单位可以按照项目合同的约定和收取的款项,开具相应的营业税发票,但是税制改革之后,开始实行“营改增”,单位需要相应的开出“增值税”发票,相应的发票管理工作也需要伴随税收政策的改变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值税发票主要有普通增值税发票以及专用增值税发票两种形式,例如,一些机构可以通过增值税发票抵扣掉销项税额,而对于无法进行抵扣的部分则开具相应的普通发票。基于此,研究院必须对增值税发票问题进行严格的管理,切实做好增值税发票相关开具工作,严防违反法律。

四、结束语

综上,“营改增”全面推行之后,研究院作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单位必须积极的响应,单位快速组织会计人员参与“营改增”的学习,掌握各项“营改增”财务活动,适应税制改革所带来的影响,更好的应对改革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营改增”的实施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规避其中的不良影响,单位必须切实了解各项问题,并深入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其解决,由此尽最大努力降低负面影响,减少单位税收负担,为单位争取充足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辛连珠.“营改增”若干税收政策解读(上)[J].中国税务,2013

[2]刘曙.设计研究院“营改增”过程中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3

[3]李小芳.营改增税收政策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J].时代经贸,2016

营改增政策篇6

关键词:营改增 税率 合同 发票 经营风险

一、增值税、营业税概况

增值税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是对商品或劳务的新增价值征收的。增值税的实质是对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增值额部分征收,能够消除重复征税的弊端、促进专业化协作,使税负更加公平合理。

营业税是对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营业税是以交易额征税,抑制市场交易规模,虽然征管简单,征收成本较低,但是却具有重复征税的缺点,对流转次数较多的的服务业重复征税严重。营业税与增值税的比较见下表:

税种 适用范围 方式 计税公式 税率

增值税 销售和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价外税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3%,17%,试点6%,11%

营业税 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 价内税 营业税额=营业额*营业税税率 3%或5%,娱乐业5%-20%

二、“营改增”的必要性

营改增,顾名思义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首先是一部分的营业税取消改为缴纳增值税,而后是取消所有的营业税取而代之的是缴纳增值税。目前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不合理性和不完善性日益突出,制约了各产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客观上造成了鼓励制造业、限制服务业的结果,影响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影响了我国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营改增实施后将带来经济发展方面的变化,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有利益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是税收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营改增”政策主要内容

“营改增”试点主要涉及几方面内容:一是主要产业方面,本次“营改增”选择了交通运输业与部分现代服务业两大行业作为改革试点。二是税率方面,在现有一档基本税率17%、一档优惠税率13%的基础上,增加了11%和6%两档税率,有形动产租赁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小规模纳税人按3%征收率简易计征,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应税服务,税务为零。

四、“营改增”后的企业的经营风险

1.合同签订风险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纳入试点范围的业务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新的税目和税率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接受和提供试点服务的企业,双方在签订服务合同时,生产业务部门、合同管理部门、财务等多个相关部门需要严格合同条款的拟定,注意合同标的内容是否属于营改增范围,审核合同对方营业执照范围和内容,明确合同价款包含营业税还是包含增值税以及税率多少,在合同中明示是否要求取得正规的增值税发票和抵扣凭证,否则仅取得了普通发票丧失了抵扣税款的机会,增加了企业成本,注意合同签订时间与合同履行期限等与营改增政策税改政策的界限。另外很多合同条款都是采用格式合同订立的,在“营改增”背景下,应对格式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重新审阅、复核,关注是否明确双方在“营改增”后的权利和义务。所以要求企业相关业务部门需全面了解和掌握“营改增”政策的相关法律法规,关注合同签订期间的涉税风险。

2.接受发票风险

大多数“营改增”企业,原来主要缴纳营业税,没有涉及增值税,由于增值税管理和核算比营业税复杂,因此这类企业因为税制改革成为增值税纳税人或者后,在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自然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或者有可能一些企业在新旧政策交替期间乘机钻空,混淆业务范围,把不属于“营改增”的业务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就属于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行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征补税款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33号)规定: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作为增值税合法有效的扣税凭证抵扣其进项税额。所以企业在取得“营改增”增值税发票时严格审核发票的内容,杜绝纳税风险。

3.税率不同风险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要留意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部分业务具体实施过程中税率的不同产生的风险。例如在结算运输费用时,罐车和吊车结算的运输费用在核算时均计入运费科目,但是在开具发票过程中不能都开具11%的增值税发票,罐车等运输车辆可以开具11%的运输业增值税发票,而吊车提供的吊装劳务应按照“装卸搬运服务”开具6%的增值税发票,如果税率开具错误会带来一定的税务风险。因此必须全面理解和掌握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相关的营改增政策,从而防范企业的税务风险。

4.“跨期”业务风险

所谓“跨期”业务,是指在“营改增”试点实施之前已经签订合同但其合同约定提供的服务延伸到试点实施之后,或者未签订合同但其实际提供的服务从试点实施之前延伸到试点实施之后的业务。由于“营改增”实施后,交通运输业由营业税3%的税率调整为增值税11%的税率,有形动产租赁由营业税5%的税率调整为增值税17%的税率,有些达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因为税率的增加而在“营改增”之前,拟运用这个时间差和税率差,实现节税,这样是存在这相当大的风险的。

总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有效消除重复征税问题,使增值税抵扣链条更完整,对油气田企业可以降低整体税负,增加利润,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油气田企业应从实际出发适应税费改革,密切关注“营改增”及试点进展,充分把握税改机遇,从而促进管理提升,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营改增政策篇7

关键词:营改增;物流企业;税收筹划;会计核算;营业税;增值税;名义税率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4-0063-03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背景

多年来我国对货物和劳务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该税制结构下增值税纳税人外购劳务所负担的营业税、营业税纳税人外购货物所负担的增值税,均不能抵扣,重复征税问题制约着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建立健全税收结构,减少重复征税,优化现代产业结构,推进第三产业发展,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了流转税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同年11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和《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号),确定了我国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试点方案,自2012年1月1日在上海率先执行,酝酿多年的营改增政策拉开帷幕。北京、江苏、安徽、广东、福建、天津、浙江、湖北多省市陆续启动试点工作。2013年5月2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3〕37号),[1]2013年8月1日,全国范围内实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相关税收政策。营改增实现了以点带面,先地方试点再全国铺开,积极稳妥地推动了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进程。

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速发展时期,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但就物流行业初期来说,存在固定资产已前期购置、营改增不全面导致物流行业抵扣不充分等问题,物流行业税负呈现阶段性不减反增。站在微观层面分析,不同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不同,资产及消耗状况不同,税负增减幅度或存在差异。如何善用巧用政策,加强税收筹划,调整企业经营策略,有效实际降低税负是物流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二、企业现状

笔者调研的物流公司是广东某大型国有企业的子公司,承接该国有企业主体制造型上市公司的原材料及产品配送的物流服务,运输规模巨大,规模效益显著,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

(一)基本情况

该公司为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试点物流企业,主营公路货物运输,兼营装卸、仓储、等物流配套业务。因业务规模大,为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该公司依托社会运输力量,利用社会专业化分工,加强精细化管理,从而发挥产业规模效应。目前公司主要外协单位有:铁路运输企业、港口、汽车运输企业、内河运输企业等。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前,公司按照收取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运输费用后的余额缴纳营业税,税率为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公司运输收入缴纳11%的增值税,运输之外的装卸、等收入缴纳6%的增值税。接受的装卸费、港口费、费等可以抵扣税率为6%的进项税,采购的汽油、修理费、运输工具等可以抵扣税率为17%的进项税,支付给分包运输公司的运费可以抵扣税率为11%的进项税,支付给铁路运输公司的运费可以抵扣税率为7%的进项税,支付给分包小规模纳税人的运输公司可以抵扣税率为3%的进项税。

(二)会计数据

为考虑数据的可比性和测算的准确性,选取一个完整年度的运营数据。

2012年公司取得营业收入126 481万元,其中运输收入119 145万元,装卸收入5 174万元,收入1 636万元,仓储业务收入48万元,其他收入478万元。

2012年公司营业成本为112 421万元,其中运输费支出81 743万元,占比73%,装卸费支出24 698万元,占比22%,费支出3 024万元,占比3%,机物料消耗1491万元,占比1%,其他费用支出1 465万元,占比1%,缴纳营业税614万元。营业成本明细项目构成如图1所示。

三、营改增税费影响

(一)增值税转换测算

根据2012年会计数据进行测算,测算前提为假定各项费用含税定价不变。

公司发生的日常费用主要有车辆维修费以及机物料消耗等费用,支付外协运输单位的公路和水路运输费,支付给铁路企业的铁路运费,支付给港口和装卸单位的装卸费,支付给港口的堆存费,支付给单位的货物费以及其他杂费。根据实行的试点政策,可抵扣进项税额的费用项目有:采购的办公用品费用、维修费用、设备款、运输费用、费、装卸费、港口费、油料费用、轮胎费用、固定资产购置款(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除外),以及其他可以取得服务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各项业务成本。由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增加了增值税的税率,造成运输企业进项税抵扣税率呈现多样化,各费用项目的抵扣税率分别为:车辆维修费以及机物料消耗等制造费用为17%抵扣税率,公路运输费为11%抵扣税率,铁路运费为7%抵扣税率,装卸费、堆存费等物流辅助业务为6%抵扣税率,另外还有保险、商检费、港口建设费等费用不能抵扣进项税。

转换后,机物料消耗部分抵扣进项税217万元,支付的公路运输费抵扣进项税5 732万元,铁路运费抵扣进项税1 563万元,装卸费抵扣1 398万元,其他费用抵扣进项税219万元,合计进项税额9 129万元;发生的运输收入形成销项税额11 807万元,装卸等业务收入形成销项税415万元,合计销项税额12 222万元;实际应交增值税:12 222-9 129=3 093万元(见表1)。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影响

1. 对物流企业税费的影响。根据上述测算,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该物流公司应缴纳增值税3 093万元,而同期缴纳营业税仅614万元。多缴纳2 479万元增值税,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合计税率12%)合计多缴纳297万元,共多缴纳增值税及附加2 776万元。

对损益的影响:原毛利为14 060万元,扣除流转税及附加税688万元[614×(1+12%)]后毛利13 372万元。改革后:毛利为10 967万元,扣除流转税及附加税371万元(3 093×12%)后毛利为10 596万元,税后毛利净减少2 776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少694万元,净利润净减少2 082万元。

对物流企业税负是明显上升的,而税负上升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利润水平,对于低毛利率水平的物流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2]

2. 对物流下游客户的影响。物流公司的下游客户(服务的对象)一般为工业或商业流通企业,而这类企业一般都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的物流服务支付的运费是可以抵扣增值税的。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前,支付的运费可以抵扣7%的进项税,抵扣进项税为119 145×7%=8 340万元;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支付的运费可以抵扣11%进项税,运费进项税为11 807万元[119 145/(1+11%)×11%],支付的装卸费等辅助费用可以抵扣6%的进项税,进项税为415万元[7 336/(1+6%)×6%],合计进项税为12 222万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前后对比,抵扣进项税净增加3 882万元,那么应交增值税净减少3 882万元,运费抵扣税率净增加3.07%,增值税及附加共减少4 348万元,因税负降低,导致净利润增加3 261万元,税负明显降低,所以对工业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是有益的。

3. 对物流的上游客户的影响。物流企业的上游客户主要是为港口等提供装卸作业的企业,装卸费由原来缴纳税率为3%的营业税,变为现在缴纳税率为6%的增值税,按该物流企业支付24 698万元装卸费测算,原装卸企业缴纳营业税为24 698×3%=741万元,营改增后缴纳增值税销项税24 698/(1+6%)×6%=1 398万元,按照装卸业能源消耗及修理费占比约15%计算可抵扣进项税约630万元(24 698×15%×17%),缴纳增值税约768万元,与营改增之前略有上升,如果构建固定资产则税负会明显下降。

4. 对国家财政收入影响。物流企业缴纳流转税及附加税、企业所得税共增加2 082万元,接受物流服务的下游客户共减少流转税及附加税、企业所得税3 261万元,那么国家财政收入净减少1 179万元。

总体上来说,此次税改对企业减负,调整经济结构[3],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社会专业分工等方面是有利的,只是不同行业税负增减不一,存在结构上不合理,部分行业存在阶段性税负上升,总体是政府对社会的减负。

四、物流企业应对措施

由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目前只是试点,改革不彻底,还有过路过桥费等项目尚未改革,导致物流企业抵扣不足,出现税负增加明显,而作为物流行业目前唯有内挖潜力,外拓市场,有效降低税负增长。

1. 规范会计核算,有效扩大进项税。由于物流企业分布广泛,普遍规模不大,营业税不重视抵扣事项,筹划空间较小,造成会计核算规范性不够,而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增值税的税制要求规范核算销项税和进项税,而且抵扣来源广泛且税率不同,这就给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物流企业要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正确核算进项税,通过采购原材料以及维修需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尽量减少向不能提供发票单位采购;加强向一般纳税人采购,减少向小规模纳税人采购,提高进项税等途径有效增大进项税。

2. 购进固定资产,扩大增值税抵扣额。由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采购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对物流企业而言,这次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物流行业可以利用税收抵扣的优惠对运输工具进行更新换代、加强车辆等运输装卸工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准予抵扣之金额增大,增值税税负实现降低。物流企业运输规模扩大、运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也得到了较大加强。

3. 加强企业互通,有效转嫁税负。由于接受物流服务行业增值税抵扣税率的提高[4],导致接受物流服务的行业抵扣税率增加3.07%,税负明显降低,物流行业可以通过加强与下游行业沟通,通过协商形成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收益共享,费用共担,将下游行业的税负降低形成的收益向上游转移一部分,这样可以抵消物流行业一部分税负增加额。

4. 利用财政补贴政策,弥补税负上升。为防止试点行业和企业税负增加,尤其是物流行业,作为一种应急性措施,文件明确要求各试点地区需要及时制定、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尽可能使参加试点的行业和企业税负不因税改原因而增加,这是保证改革平稳、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目前,上海、北京、广东等多省市均已经出台了过渡性财政扶持办法,物流行业可充分利用此财政补贴政策,通过细化、规范财务核算和税收核算,准确计算税负增加情况,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财政补贴,积极做出调整和应对措施,以尽量弥补因营改增导致的税负上升。

参考文献:

[1]叶红.物流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收筹划探讨[J].交通财会,2012,(9):57-61.

[2]谢印兰.浅析营改增对临沂物流企业的影响和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5):50-51.

营改增政策篇8

关键词:企业税务筹划;特征;营改增;税务风险;税务筹划;措施

营改增政策是我国一项重大税制改革,其主要是指针对传统所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就是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其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减税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时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也会存在诸多税务风险。以下就“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的企业税务筹划进行探讨。

一、企业税务筹划的主要特征

企业税务筹划与漏税、偷税不同,税务筹划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科学规划。其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税务筹划是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下进行。税务筹划,具有合法性等特点。虽然偶尔会出现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脱离的现象,但是前提是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二是充分理解税务筹划所具有的可预见性特点,税务筹划的可预见性主要是指企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税务行为进行筹集和规划,整个筹划的过程具有提前预见的能力。例如企业中的营业税,只有企业中的产品进行销售时,才能产生缴纳营业税。但是在税务筹划过程中,企业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合理筹划,这样就可以减轻纳税负担。然而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完善税务筹划的重要方式,这样就可以看到整个过程都具有可预见性,三是企业税务筹划必须有针对性,也就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税收成本。

二、“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的企业税务风险分析

1、纳税方案办法与新税制没有衔接好,造成涉税项目不完全导致应缴税行为不完整。目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出现了各种形式进项税额抵扣行为。(1)营业活动中为不涉及的进项税额虚假开具增值税用发票,以获取工商税收抵扣凭据。(2)擅自改变原属进项税额抵扣的商品涉税属性,将应税商品在交易活动中以未税形式、福利发放形式以及个体交易形式转手卖出。(3)在应税商品交易中与应税劳务活动中未将进项税额抵扣项目税金在当时的进项总税额中除去。(4)商品转入通道、附加劳动服务以及配送服务等不符合新税制进项税额抵扣政策规定。将会造成企业在后期采取补税,缴滞纳金等补救行为,严重者还会遭到税务部门的行政以及刑事处罚,企业自身的经营名誉受到伤害。

2、对新税制法把握不完全、不准确导致多缴税额的风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一项新的税制改革措施,税务部门为帮助纳税者适应新税制度,缓解税务压力,在多个区域都开放了部分涉税项目税务优惠办法。税务优惠办法包括免征与退税量两方面,涵盖个体学术创作成果转出、针对残障人士开展的涉税业务、新能源开发与研究中的涉税业务等多项目。在利用新税制相关优惠政策规定时需要对比个体纳税项目与具体优惠项目是否重合,并以标准化税务步骤与办法履行纳税义务,整体审计涉税业务,同时需要准确把握有税务优惠的业务项目,按照新税发票办法规定格式化增值税用发票使用,避免重复进行进项税额抵扣。

3、偷税和漏税风险。有些企业为了来达到逃税和漏税的目的,以现金收入为主,不开具正规的发票,也没有将其在账目上真实反映出来,也就是说这种收入属于账外收入。在日常工作中,“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纳税人少缴纳税款的原因有很多种,税务机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纳税人的行为还没有形成犯罪的情况下,可以让纳税人进行补税,或者向纳税人收取滞纳金。不允许企业隐瞒销售收入,如果有所隐瞒并且偷税漏税,那么应该给予适当的处罚。针对一些企业少计收入的行为,致使纳税人少缴税款的属于偷税和漏税行为,如果其行为还构不上偷税罪的,应该交给税务机关,并追缴纳税人少缴的税款,并处以适当的罚款。

三、“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的企业税务筹划措施

税务筹划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法律和相关法规的允许范围内,通过对企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合理减少企业税收,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的税务筹划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来完成。

1、做好税务筹划准备。第一,充分把握新税制政策特殊规定,合理利用好增值税在不同区域的不同新税制度规定,做好税务风险控制,制定新税务筹划。增值税在全国各大商务区域进行试点都根据当地具体的税务情况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试点税制,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可以制定相关的优惠规定,以免除增值税务的征收或者退减增值税。第二,利用不同地区的区别税率进行税务等级划分,从而实行更为合理的税额审计办法来制定税务筹划方案。在常规的商品销售与提供服务业务的经营活动过程中,新税制根据具体的销售与服务类别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增值税务税率,所以在营改增政策之后,纳税个体要根据自身的相关涉税项目与业务划分好正确纳税等级,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与核算,尽可能地缓解赋税压力,保持经济活动持续性的效益增收状态。

2、合理利用税务申报的办法,通过改变涉税机构规模等级或者常规纳税主体,使符合最小纳税税率要求。税务筹划的根本目标在于降低纳税金额,给予企业更多资金周转空间。新税制规定,在相同的涉税项目中,小型纳税人的税率通常低于一般纳税人的纳税税率。较小规模的涉税企业在税务筹划阶段应该对比自身的经营活动收益详情以及具体的资本运行情况,改变纳税人规模来方便企业能够以最低税率缴税。

3、企业重要决策方案与经营交易活动需要税务筹划工作人员的参与。通过合并纳税主体向当地工商税务管理部门申请新的税额核算办法,将涉及应缴增值税的相关业务项目以统一纳税的方式完成缴税,从而有效减小税额,为企业缓解赋税压力。同时,根据新税制划分的经营体制权衡税率税额,调整经营活动模式来配合低税率纳税规定,不同转变经营模式进行筹划。比如,在增值税政策中明确强调了有形动产的租赁经营业务税率中“光租业务”与“干租业务”的经营活动体制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增值税率来计算应缴税额。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的税率规定改变经营模式节省{税额度。

4、结合企业销售行为进行税务筹划工作。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进项税作为其中的抵扣税,也就是企业购进货物的过程中从中产生的税金,可以同销项税进行抵扣。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拥有进口产品,同时也进行产品的出口,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进项税。如果产生进项税,就需要在营改增的政策下进行规避,也就是要在确保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将企业自身具有的劳务服务实行外包,并通过这种外包的方式来加以抵扣其中部分进项税,以实现税费合理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针对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与劳动反复征税矛盾采取了有效处理办法,提高了我国经济生产活动效率。同时需要针对新税制进行税务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税务筹划,确保企业在新税制下能够保证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晨竹.营改增试点企业税务风险梳理[J].财会信报,2013(5)

[2]蓝海萍.税务筹划的风险及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10(6)

营改增政策篇9

关键词:企业 营改增 税收筹划

“营改增”新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税制,从“十二五”计划阶段开始试点工作以来,到2016年终于迎来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按照总理对“营改增”税收制度的执行指示,“营改增”政策施行后,所有行业的税负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减少,“税负只减不增”是国家对这次税收制度改革的核心把控点。对于企业来说,“营改增”新政是国家向企业发放的政策红利。在这个关键性的时刻,展开对企业增值税筹划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营改增”新政的概述

“营改增”顾名思义是一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简称。自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以来,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财务焦点,也是企业关注的财务重点。此次“营改增”新政实施后,以往营业税的纳税主体全部纳入进了增值税的纳税范围中。“营改增”新政的实施是中国简化税制流程,提高执行能效性的一种科学举措,有利于让中国税制更加的健全和完善,杜绝重复征税的情况,让企业的税负得到切实减轻,在降低企业的纳税压力的同时,促进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技术革新的步伐,是一种以制度手段推动企业发展革新的新形式。同时“营改增”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让社会的分工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优化了国家的投资和消费结构,提高了国家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实现了国内税制和国际税制的接轨,让中国经济能在更宽广的世界舞台上起舞飞扬。

二、“营改增”政策下企业增值税的筹划需求

(一)企业规避风险的需要

“营改增”新增颁布后,对于企业来说,首当其冲需要做的就是财务会计工作的调整。新政五月份才正式施行,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短时间内它们还无法有效地对新的税收政策进行一个完全的吸收和消化,与新政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表报的编制工作都没有进行实际上的财务会计实操。当企业无法按照国家税收政策的要求来进行纳税的申报工作和及时的履行纳税义务时,企业的涉税风险也会相应的增加。同时“营改增”新增的内容涉及到许多不同的行业,而不同企业和不同经济活动所要缴纳的增值税的税率又是不一样,所以开展有关增值税的筹划工作,是企业规避纳税风险的第一步。

(二)企业降低税负的需要

虽然“营改增”实施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整体的纳税负担,实现结构性的减税目标,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在“营改增”的新政下,其引起的纳税额度的多少和降税程度的高低还是有显著区别的。首先,对于以往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主体的企业来说,新政实施后,它的纳税额度会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以往的营业税劳务,可以进行一个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金额抵扣。其次,对于是“营改增”的一般纳税主体的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主体的企业来说,新政实施后,它的纳税额度并不一定会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是需要企业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税收筹划工作,来进行一个税负的合理规避。

三、“营改增”政策下企业增值税的筹划措施

(一)纳税主体角度

不同的纳税主体的企业,其增值税的筹划措施也会有相应的区别。在“营改增”后的一般纳税主体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主体企业两者在增值税的筹划过程中各具优势。对于一般纳税人企业来说,它们具有进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权利,但是小规模的纳税人企业则无法进行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同时一般纳税人企业可以在对外发生销售行为的时候,如销售货物、销售劳务等,向对外企业开具专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小规模的纳税人企业则一般不可以独立开局专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向有关的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业务,同时其抵扣额度也会有相应的要求。但是正是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无法从独立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其在发生对外销售业务的时候,可以让对方企业降低承担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负担,销售业务的价格也会相对较低。所以对于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来进行一个纳税主体身份的选择,让企业在享有税收红利的同时,能保证企业的销售收入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让企业的税收筹划更加的合理。

(二)销项税额角度

“营改增”规定,当纳税主体企业兼具不同税率的经营业务时,应该按不同业务的税率进行一个单独的销售额核算,未进行单独核算的销售收入,将统一按照高税率进行一个税额的核算,这就是增值税中的“从高适用税率”方针。因此对于存在较大量度的混合业务的企业,要准确的落实不同经营业务,分别定价,同时分别开具发票,进行税额的核算,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的外在竞争力。

(三)进项税额角度

对于很对企业来说,“营改增”以后,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对增值税的核算工作会相应的增多,同时更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获取,可以极大的抵消企业的进项税额度。所以在这个时候,企业可以通过对供应商的优化,来达到一个增值税税收筹划工作的良好成效。首先,通过前期调研,对企业潜在供应商的纳税人主身份进行一个摸底,进行选择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企业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其次,在和供应商的业务来往中,要注意尽量多的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以更大程度的抵消企业自身的进项税,达到降低企业纳税额度的目的。

四、结束语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在加强对“营改增”新政解读的基础上,有计划、分层次的开展企业的增值税筹划工作,是企业获得国家改革红利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发展空间,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涂卓浩.“营改增”政策下的企业增值税筹划研究[J].会计师,2016

营改增政策篇10

“营改增”是指原来按照营业税征收的部分行业,现在改为按增值税征收。由于营业税具有重复征税的缺点,无益于分工合作与产业结构转型进级。实施“营改增”政策是为了减少重复纳税,帮助企业降低税负。我国从2012年1月1日开始的营改增”试点到现在,餐饮业仍未开始“营改增”。而从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改征增值税是势在必行。

二、餐饮业实施“营改增”政策的目的

(一)降低税负水平

我国餐饮企业税负水平普遍较高,其中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车船使用税、卫生费、排污费等,占整体营业额的7%-10%。而且主要税目集中在营业税,规定服务业中以营业额的5%来缴营业税,其中推行特殊的是,自2012年1月1日开始,酒店业和餐饮业纳税人销售的食品为非现场消费的还应该交纳增值税,不交纳营业税。

(二)消除重复征税

重复征税是指国家对同一征税对象征收多种税或征税多次。在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中,一般有两种流转税,即增值税和营业税。增值税主要适用于制造业,而营业税主要适用于服务业,并且两税种在税收收入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由于增值税需要纳税人凭借自身向上下游企业收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税额抵减销项税额来计算应该纳税的增值额。因为餐饮业纳税人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下游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向餐饮企业购进餐饮服务也就无法获得进项税额抵扣自身销项税。这样已经在餐饮业缴纳过营业税的餐饮服务又在下游企业缴纳了增值税,形成了这部分的二次征税。而餐饮业实施“营改增”之后将很大程度上消除以上的重复征税,对促进产业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和优化经济结构都有极大作用。

(三)解决征收权限难题

增值税、营业税两税并存的现状,使得税收征管复杂化,征管权限划分存在冲突,降低了税制效率。增值税有国税系统负责征管,除了银行总行、保险公司总公司等之外的营业税由地税系统负责征管,两税并存情况下容易产生征管方面的争议,产生税收管辖权方面的矛盾。

三、餐饮业“营改增”政策难点的研究

(一)餐饮业“营改增”后的征税对象与税目划分的难点

只有将征税对象去具体而细致分类才能确定其税目,再依据征税的税目来确立营改增制度下税率。实施“营改增”改革的背景下,划分餐饮业的增值税税目,要根据餐饮业的经营形式、经营性质、经营模式以及盈利的幅度和模式。我国餐饮业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独立经营模式、兼营模式、单位内部的餐饮服务机构(学校食堂、政府食堂)这三种模式,营改增制度的征税对象涵盖了以上三种任意一种。营改增制度下,餐饮业增值税税目的分类与餐饮业的经营性质、经营形式、经营模式以及盈利模式和盈利幅度息息相关。餐饮业的经营模式是多样化的,根据不同经营模式,其“营改增”的税制安排也各有差异,因此营改增改革制度的施行给餐饮业的税制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特别是餐饮业“营改增”后的纳税人纳税难点与税目划分的困难。

(二)餐饮业“营改增”后税负变化及税率选择的难点

餐饮业投入产出关系可以表现为:总产出等于总投入。而餐饮业的总产出计算方法可按照服务行业去使用销售收入法进行,表示为:总产出=销售收入+存货增加。再就是依照有关数据的统计,餐饮业的存货增加额与固定资本总额都是为零,由此可将总产出计算公式得出为:总产出=总投入=销售收入。营改增制度下,在餐饮业总投入中的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这四个方面都不存在进项税额,其发生进项税额的部份重点是在中间投入部分。所以,实施营改增以后餐饮业的税率选择以及税负变化可以根据上面的关系来确立。而其缴税额的计算方法有这下面几类:(1)税改前营业税税负率=应缴营业税税额/应税收入=5%,其中(应税收入含税);(2)税改后增值税税负率=应缴增值税税额/应税收入(含税)=(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应税收入(含税);(3)营改增税改的税负变化=税改后增值税税负率一税改前营业税税负率;上述计算方式中(2)、(3)两种计算方式显示:餐饮业税负将上升。

四、餐饮业“营改增”政策完善的建议

(一)加强对餐饮业税源的监督与控制

对于餐饮业,其税源监督与控制存在一定的困难,税务机关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区域或者分类型的管理方法。根据餐饮业不同的经营的复杂程度、税收额度、经营规模等采取有差异的管理,注重重点税源纳税人的税务管理,协助复杂程度较高的税源纳税人或者重点税源纳税人进行税务管理的整个流程的活动,例如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等等。同时还可以实施奖励政策。对税收优惠或现金奖励鼓励和表扬活动,建立一个餐饮行业税收模式,鼓励全行业的积极税收,按实际纳税。再就是还应当强化对纳税制度和漏税、偷税等法律条例的宣传,定时地检查和评估重点单位的纳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