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十篇

时间:2023-04-06 07:23:38

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篇1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45-01

在当前农村,与迅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文化生活的发展表现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极不适应,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各级政府在狠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绝不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认真研究加以解决。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要想不断强化农村文化阵地,丰富农村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牢牢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点

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活动中,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推动观念更新,把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纳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始终不渝地围绕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点,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和文化活动,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与职业道德建设。要用生动活泼、形象易懂的文艺作品,向广大农民开展教育,大力倡导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结合“生态文明示范村”、“文明村寨”创建工作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及当前组织的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既要抓好农村经济,又要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组织农民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农业科学知识和道德规范等等。

二、加强文化建设的领导,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要高度重视社会文化发展工作,要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职责明确、按章办事、规范管理”的原则,落实责任。

(1)文化设施是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图书室、文化室、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是农村基层重要的文化工作网络和文化活动阵地,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强建设,使之成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主阵地,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的需求。

(2)管好、用好文化设施。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文化设施不仅要建好,而且要管好、用好,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充分结合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认真做好公共服务。农村文化设施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设备器材的维护、保养和使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全面发挥基层文化设施所具有的宣传、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和作用,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和文化科技知识讲座等,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致富。就当前农村基层文化现状来看,要整合一切用于农村、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各项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充分利用教育、科技、远程教育、党员电教、村级远教站点、村级活动室建设等充分整合;要把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成集图书、广播电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阵地,并继续开展文化先进乡镇的创建和巩固完善工作;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共享、农村电影“2131”数字化放映工程、农民图书、农民健身、民间传统文化及艺术发掘利用等六大工程,并高度重视各种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工作。

(3)强化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确保机构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保证文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结合实际在乡镇设置文化、宣传、体育、广电、科技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宣传文化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采取有效措施,优化队伍结构,切实解决好农村文化机构,队伍稳定,人员待遇等问题,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经过组织各种专业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现有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艺术素质和工作创新能力等。要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并要求他们不断加强学习,增强创新意识,拓展工作思路。

(4)充分发挥乡镇文化部门龙头纽带作用,促进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要以乡镇文化部门为龙头,带动村级文化室建设,形成上下互动格局,重点围绕发挥乡镇活动中心“宣传、培训、活动载体”三大功能开展具体工作,推动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农民群众思想观念转变。

三、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部门要根据广大农民的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充分利用节假日、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和农村集市开展文化活动,把经常性、小型多样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

(2)积极开展农民读书活动。倡导农民读书,传播科学知识,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实施“科教兴国”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图书室建设,结合当前各个行政村建立的“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引导农民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知识及各种实用科技知识,掌握科技知识并学能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掌握一技之长,发展致富奔小康。

(3)积极开展舞蹈、书画、棋类活动等比赛,通过开展此类活动,活跃农村文化氛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阔群众眼界,陶冶情操,发掘农村各类优秀人才,并积极培养选拔一批农村文化带头人,培植一批文化专业户,发展各中形式的文化活动组织,确保文化工作有人管、管得好、有成效、见实效。

四、实现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制度化、要求规范化、约束法制化

工作制度化。形成一整套目标规划、组织实施、规范管理和投入制度。克服工作的随意性;把群众文化工作摆上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分解立项,明确各自责任,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三下乡”活动,并不断改变工作方法,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使群众不断完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管理制度,调动群众积极发挥自我发展、自我组织活动的主人翁精神,弘扬先进文化主旋律。通过工作运行机制的健全完善,解决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偏软等问题。

农村文化篇2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建设 传统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决策与重要任务,文化建设又是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传统精神与文化方向

新农村文化建设,自始至终都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精神,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这种传统精神的神髓,就是民族精神。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必须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让传统的民族精神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灵魂与核心,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传承,到戚继光、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莫不体现出这一点。要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必须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心中思、手头干的实处。

2.以团结一心为要点。讲合力、重团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三人一心,黄土变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结就是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指导行动的座右铭。为此,要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形成磁力场和凝聚力,使广大农民群众发扬团结统一的精神,携手并进、共同致富。

3.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甘落后、立志争先。当前,要弘扬广大农民群众的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文化精神,要奋发图强,为做新一代农民感到自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进而真正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二、传统道德与文化品格

新农村文化建设,也要注重文化品格。我们要倡导科学、文明,克服封建迷信、愚昧落后,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著名艺术教育专家彭吉象说:“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与其他精神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传统道德中有许多文化精华值得弘扬,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继承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遵守社会公德。道德具有社会性,它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首先要使广大农民群众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中,遵守社会公德,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从而使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相承接。

2.恪守职业道德。要使广大农民群众种好地、生产放心产品,不投机取巧,要靠智慧致富。

3.信守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使广大农民群众信守家庭美德:孝敬长辈、尊重同辈、关心晚辈。要严于律己,不偷不赌,不搞邪门歪道,不酗酒闹事等等

三、传统艺术与文化娱乐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是干巴巴的标语口号,必须寓教于乐,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娱乐中接受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从而提升文化素质。

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艺术,就承担着这方面的重任。当前,弘扬传统艺术并使之在文化娱乐中充分发挥教育功能,重点也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开展广泛的群众性艺术娱乐活动。镇(街、区)文化站(所)要大力组织、精心开展各种群众性艺术活动。就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的那样:“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大大促进农村文化建设。2004年,我们到石桥头村举行专场文艺演出,并组织古山镇“首届方山柿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出与文艺踩街活动;2005 年,我馆参加了“象珠镇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和“‘华溪春潮’走进前仓”大型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都促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一致好评。

农村文化篇3

[论文内容提要]中国乡村社会秩序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着演化,当前农村社会自我整合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影响乡村秩序的一些深层负面因素并未因经济发展而消除。原子化与集体行动困境则为其中的因素之一。因此通过灌输“勤勉、合作、自助”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培养“自立、自助与合作”的精神,调动并依靠社区成员积极自愿地参与,改善自身的文化环境,建设适应形势的农村文化成为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一、原子化与集体行动困境

乡村秩序主要指农村社会结构要素之间平稳有序地互动,乡村社会处在相对稳定和均衡状态。一般来说,乡村秩序主要由国家和农村社会的二元整合而实现的。虽然政府的合法性迅速增强,农村社会自我整合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其它影响乡村秩序的一些深层负面因素并未因经济发展而消除。相反,经济发展与乡村秩序的悖论越来越突出,乡村秩序的弱质性将在今后表现出来[1]。

在众多深层次负面因素中,原子化与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影响乡村秩序基础的基本因素之一。农村的这种原子化关系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相比之下,城市工作者在工作之外是原子化的,日常交往很少;而农民是工作上的原子化。这一点在组织合作上得以体现。农村的这种原子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发展到个人生产力可以解决自身问题,但又没有产生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分工合作需求。这反映了当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东部农村,这个问题并不明显。

吴思红对农村目前所反映出来的这个特点做了确切的描述。原子化,即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的联系很少,主要通过与一个共同权威的联系才得以建立,而不是直接发生联系,不是生活在一个互相依赖的群体之中。孙立平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个人间社会联系的薄弱,二是在追逐自己利益时,是以个人而不是以群体的形式行动的。

这一理解相对淡化了“差序格局”中传统文化的因素,而强调个人利益的动机性。从目前农村的具体情况来看,这种“工具性差序格局”不是在减弱,而是处于不断加强的态势中。虽然农村各种礼俗习惯和人情往来并未减少,并且以内在道德的评判表现出来,但实际上个人利益的至上藏着世态炎凉的真实背景。[2]

这种农村“原子化”关系的存在不仅不能强化农村的合作能力,反而使集体行动陷入了困境。奥尔森强调,理性的、自我利益中心的个体一般不会为了集体利益而行动,因为此类公共物品不会按照集体成员是否做出过贡献来进行分配,扣留没有做出贡献者的那一份。因此,理性的行动者将会是一个“搭便车者”;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想搭便车,那么集体行动则无法可能实现。

二、文化关联的缺失

农村的这种原子化,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断裂,即从合作化至中,消除传统文化中的整合因素,强行用一个新的整合因素。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强有力的打击成功地将传统表层的东西瓦解掉了[3]。另外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断裂,这就导致新旧文化之间的误读,特别是对改革开放的误读。在今天的农村,可以听到过去历史上从来不存在的这种日渐单一的评价:谁会挣钱,谁就了不起,且令人钦佩[4]。

在传统社会中,也即弱国家强社会整合模式时期,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思想的宗族自治和农村社会关系结构的特殊性产生了持续的整合力。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制管束着,从俗即是从心,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的保证[5]。因此社会自我整合促进了村庄集体认同的形成,为村庄社会的集体行动提供了内生动力。

在村庄场域中,由于传统文化影响逐渐减弱,通过契约产生的内生强制力十分弱小,普通村民和体制外精英即使拥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仍然难以采取有效的一致行动[6]。

村庄社会的文化关联之所以能形成村庄集体认同、引起村庄集体行动、实现村庄社会整合, 是因为它一经形成便能将村民纳入到同一文化场景之中,让村民在同一文化场景中体验并遵从村庄文化网络的张力,使村民在村庄社会中的活动越来越体现村庄文化网络的要求[7]。但是,随着市场化力量对村庄社会生活影响的不断加深,乡村社会传统文化的支撑力在市场化过程中不断减弱,村庄文化网络的张力逐渐弱化,村庄社会的文化关联不足以形成集体行动和社会整合。

生活在同一村落活动空间的村民原本极易形成特有的文化关联,但是村民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曾经存在的遵守共同

规范的默契和自觉性发生了关键性的断裂, 这些最终导致文化关联的缺失,从而无法形成集体认同,也就不能进一步形成集体行动。

三、集体合作的可能

化解农村原子化,从直接目的来说是要达到社会活动中的“技术”集体如分工协作,但最终这个目的还是通过要达到文化认同与“心理”协作如强调共同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感相依来实现,也就是重新实现农村的社会整合。

科利尔认为不管是政治社会资本还是民间社会资本,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通过克服集体行动困境而解决社会秩序问题的。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从这个定义,我们得出,村庄内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具有可以共同遵守的规范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克服当前原子化以及集体行动困境,提高整个村庄的社会资本,达成集体合作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贺雪峰认为,在传统社会中,村民们团结起来,共同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依靠的是建立及强化以宗族组织为代表的传统组织体系。在传统社会中,也不是不存在有强烈搭便车欲望的“落后分子”,但是因为存在一套相对有效的惩罚机制,也就是将不合作者边缘化的办法,使大部分人不愿意(或不敢)变成那种事事搭便车的懒汉,从而使有限的合作进行下去了[9]。但是这个办法最终要依托的是传统社会中的传统组织及传统文化。

总的来看,有条件是能实现合作的,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体系,因为合作需要起码的信任氛围,需要谈判,要有合适的沟通话语。但是在转型时期,农民合作赖以发生的诚信社会制度不存在了,早已没有了传统的文化基础,而现代价值还未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人生意义的重建、农民整体人生价值的建构,从而形成农村的文化传统。

四、文化何为

在许多社会中,个人并不是唯一的行动者,尤其是在中国农村社会,社会行动单元是多元化的,而且具有强烈的文化性。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保护创造力,让个人独立地发展,却又发挥凝聚力,让个人在多元中结合成社会。化解原子化,文化一方面是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其重新构建生活意义;另一方面是为农村社区的整合提供文化支持。

文化对社区的整合作用在农村社区整合中是不可忽视的。文化是依靠价值、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发挥作用的。由于文化整合属于深层次整合手段,所以它对集体认同感,个体意识有着深刻、深远的影响。采纳一个集体行动框架,则涉及到了文化体系(即一个特定的关于世界的分享理解)的产品和个体意识的相互拼合。一个持续的、用于维持社会运动参与者忠诚和承诺的集体认同感的创造,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成就。因此农村文化的内容以及文化内容的有效组织则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

首先,农村文化内容涉及到了农民的生活意义和农村社区的意义共建,因此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原有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确立了农民自身想当然的、不自觉的认同对象。但是,当文化背景发生变化时,农民原有的认同对象和认同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出现了个体权利的不断膨胀,人际交往的异化,公共善的丧失。在社会学和人类学里,“价值观”常被用作表示共享文化的标准。而这些有效的共享价值观即普遍价值观必须在学校教育体系进行中进行。梁漱溟认为,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教育,平时皆为“绵延文化而求其进步”,换言之即为“不使文化失传,不使文化停滞不进”,而“所谓文化者,一切文物制度,礼俗习惯莫不属之”;即“着意在改造文化、创造文化,而不是绵续文化”[10]。只有这样才能在农村形成新的文化传统,从而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能够获得集体行动的条件。

其次,对文化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是进行文化扩散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内容应该在农村的信息构成即一种等级制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化内容在农村要使用最强的中心服务器,并建在传统知识扩散的中心,这样可以保证内容的质量。农村文化内容组织的不足,在现代化冲击之下,现代社会成员丧失了共享的政治和文化传统,每个人都将自身想象成为完全自由、独立的自我,其进入社会、接受社会责任,只是为了减少冒险,保证自己的安全、利益的实现。这样在各种思想的冲击之下,村庄内部的文化联系就被逐渐削弱,因为农村文化表现形式的增加就随即增加了联系社区的纽带,文化纽带的凝聚力是抵御由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的盾牌和必备的平衡力。以先进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可继承部分作为文化内容的主要内容在农村社区的中心位置进行传播,同时对于文化的组织方式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要以农民最容易接受以及最乐意接受的方式。目前各地的文化中心户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也正是对文化组织方式的一种调整。

再次,农村文化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没有活动,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就得不到提升。一些民俗活动在内部具有特殊的维护内部秩序和自我生存的作用,对其自身来说,是有特殊价值的,是村民自我文化价值的实现。许多古老的神话故事、节日仪式、古歌、古物等,被现代化趋势冲击着生存地位,现在又重新为人所捡拾。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借助乡土文化来重新建构农民的日常交往方式,使得村落公共空间的文化网络得到恢复和发展。而且通过运用一些现代话语体系的解释, 使传统文化的自我体系纳入到现代科技社会和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最后通过发展地方文化,实现文化产业化来化解原子化,在传统文化日益消减和衰微的现代社会,通过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并且作为当地的发展优势,能够唤醒村民的文化自觉, 即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使其村民意识到自己的文化重要性,重估文化的价值,从而会更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传统。这样可以延续传统文化,增强社区“领域”感,培养认同意识,形成社群共识;同时也可带动地方发展,提高地方经济效益,提升地方认同。

[参考文献]

[1][2][6]吴思红.乡村秩序的基本逻辑[j].中国农村观察,2005,(4).

[3][4]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j].天府新论,2005,(4).

[8]贺雪峰. 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9]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10]杨孝容.“创造新文化 救活旧农村”——略论梁漱溟乡村民众教育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农村文化篇4

关键词:农村 文化建设 文化生活 文化素质

农村是文化的基层阵地,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封建迷信、落后文化就会趁虚而入,阻碍新农村建设。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一、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尽管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1、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尚未引起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全社会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足。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的领导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软”,只重经济建设不重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使得农村文化工作被虚化。二是“偏”,在文化整体工作上,又只重城市不重农村,只重在城市里建设博物馆、大剧院等标志性建设,不重在农村开展春风化雨的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投入欠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较大。目前,农村文化娱乐等公益事业欠账太多,“大集体”解散及农业税免除后,农村文化娱乐等公益事业的投入几乎为零。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农村文化事业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农村服务的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

3、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实际文化需求存在明显脱节,适应农村需求的文化产业发展缓慢。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相当强烈;同时,由于各地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对文化的需求也有所区别。然而,现行文化管理体制仍存在着明显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对农民实际文化需求缺乏调查分析,许多地方仅仅是根据上级文化管理部门和地方党政领导的意见举办文化活动,往往是在文化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花了大笔的钱办活动,得到的结果却是热闹一时,一笑而散,在群众中却得不到很好反响。

4、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单一、匮乏,封建迷信、力量乘虚而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后,剩下老弱妇幼留守家园,昔日红火的广场文化活动逐渐滑坡,一些先进思想和主流意识传播较难,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腐朽落后的文化乘虚而入,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二、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针对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适应农民对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1、深化认识,从根本上转变“重经济轻文化”传统观念,切实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特别是领导的观念首先要转变,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摆到议事日程,把文化建设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将新农村文化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绩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和村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真正使领导干部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2、多渠道投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镇文化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它的价值实现形式主要表现在社会效益上,我们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经济反哺文化”,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解决“文化温饱”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农村文化公益性事业投入中的主导作用,采取“政府拨一点,基层投一点,社会筹一点”的筹资方式,把文化工作的重点逐步向农村转移,向经济薄弱地区和村庄倾斜,逐步改善农村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

3、壮大队伍,加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解决镇(街道)文化站人员老化、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的问题,不断充实壮大文化干部队伍,把文化干部的工资待遇纳入镇乡、街道财政预算,解决文化干部的后顾之忧。在抓好专职队伍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农村业余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干部、离退休干部、老师、回乡知识青年,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扩大业余文化队伍。

农村文化篇5

地区差距基本消除,中、西部和东部一样享有基本相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社会阶层差距基本消除,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目标得到实现。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

二、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项主要任务

推进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下面主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着重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抓紧抓好的深化改革几项主要任务。

(一)建立协调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决定》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设施网络建设是硬件基本建设,是刚性要求。要建立协调机制,努力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国家、省、市、县、乡镇、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提出目标要求,进行国家的投入;省市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制定地方法规和措施,保证建设经费;地市级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和部署,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指导;县级建设好图书馆、文化馆并指导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努力形成级级相联、环环相扣的设施建设网络。特别要着重抓好农村基层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平台和设施网络建设。第一级是县级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与服务。按照国家的要求,县应具备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活动广场等基本设施。县文化馆要体现实用性、普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图书馆要增添新书和报刊杂志,加强数字化建设,体现现代气息,改善阅读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和利用率。县城一般应具备有开展演艺、集会、群众文体活动的文化广场或礼堂,同时成为群众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此外,纪念馆,文物馆,博物馆和民俗馆等可依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来建设,不必样样齐全,但要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县级要指导下级的文化设施建设,要注重以服务人口为依据,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配置标准。第二级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设施建设与服务。农村乡镇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长期以来,设施建设薄弱,欠账很多。一些地方没有公共文化设施,有些公共文化设施“空壳化”严重。乡镇综合文化站应建有图书室、放映室、培训教室等基本设施,有文化专干和相关服务人员。图书室要定时开放,设施不得挪作它用。广播室在农村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农村中有较长历史的群众喜爱的文化传播工具,保留下来对传播本地信息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培训教室可与乡镇会议室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综合效应。有条件的乡镇,一般还应建有群众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的游艺室、健身房等。农村远程教育是现代新兴的文化服务设施,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诱人的前景,乡镇应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决定》特别强调:要整合多种设施,建设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因此,建设高质量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尤为重要。第三级是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与服务。村文化活动室在一些农村并没有普遍设置,已有的大多规模小,设施缺乏,利用有限。可以采取政府投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凑一点,把活动室建立起来,这样村文化活动才有基本的载体。村文化活动室可与村会议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等结合起来,成为农民开会学习、看书读报、活动的场所。由于农村居民的分散性和作息的不规则性,流动服务就成为十分重要的服务形式。这就要求建立从上到下的流动服务网络,配备必要的流动文化设施,多配置一些流动图书馆、流动舞台车、文化大蓬车等深入到各村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瓶颈。

(二)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实施农村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决定》强调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不规范、不标准、不均等的问题突出,越到基层越差。一方面,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足,建设本身就不标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又存在管理不善、使用不当问题。加大农村重大文化工程实施的力度,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以点带面,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一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必须继续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是农村最重要的文化阵地,看电视、听广播是农民最日常、最普遍、最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实施多年,取得显著实效。“十二五”期间就是要重点解决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的覆盖,基本实现户户通,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9%,消灭“盲村”,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地区收看、收听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二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必须深入实施。网络是现代最重要的文化工具,是发展最迅速、势头最强劲、农民最欢迎的农村文化服务形式。农村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是实现农村服务网络全覆盖,通过有线电视、直播卫星、通信网、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进入农村居民家庭,“十二五”期间入户率要达到50%。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村村建有基层服务点,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字服务。三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必须保持强势。电影是在农村最早流行、深受农民喜爱的现代艺术,已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将实现农村流动银幕达到5万块,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每学期农村中小学生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实现电影放映数字化。四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必须全面推进。“农家书屋”是解决农民读书看报难、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为农民提供实用报刊、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它坚持政府扶持、社会捐助、统一规划、分头实施的方针,建立出版物更新配送系统,实现覆盖全部行政村。“十二五”时期,主要要进一步提高配送图书质量,建设一批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的农家书屋。五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必须不断提质。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服务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其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标准,配齐专职人员和相应的设备,针对乡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要,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三)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

《决定》强调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指出:必须“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然而,在过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较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效果、重供给轻需求、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其结果虽然耗费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民却并不十分认可和欢迎。比如,政府有的供给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不是农民所求所需所盼,使有些一厢情愿的投入“打水漂”;有的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法制讲座、精品推广,效果不如人意;有的节会、活动常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有的公共文化活动组织得轰轰烈烈,场面形式大,但内容注水,群众喜爱的实际内容少。文化,特别是公共文化,本是群众共同创造和享用的文化,如果脱离群众的需求和实际,其公共性和生命力就非常有限了。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力度,必须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解决供需脱节的矛盾。首先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单位在公共文化产品创作和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其服务能力。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应承担主要的责任,要深化改革,深入基层倾听农民呼声,完善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机制,提供适合农民需要的、对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的、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其次,要健全市场化提供机制,推广政府购买、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方式。对于农村的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等服务,并非都要直接由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来提供,市场可能更能准确反映农民的需求。只要物美价廉,采用市场购买等不同提供方式都是可以探索的。再次,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良性竞争、多元互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决定》特别强调:“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与农民联系密切,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支持。支持各种民办图书馆、博物馆在农村的发展,鼓励社会向农村捐赠图书、进行文艺演出,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入基层农村网点建设等,切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四)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决定》要求“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就像流动的血脉,保持着农村文化的鲜活性和持久的生命力。要按照“宏观布局、统筹指导、抓住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可持续性为原则,努力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和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为此,一要以村镇文化为载体,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如重大节庆的文艺表演、民间艺术活动、文艺比赛活动等。支持农村文化大户、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等依法组织兴办各类文化团体,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二要加强政府的组织和引导,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经常化。要依托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组织好群众文艺精品在农村的巡演和展演,开展老年合唱、农民才艺表演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三要深入开展农村文化志愿活动。鼓励文艺工作者、热心公益文化事业各界人士以自己才艺为农民服务,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把服务活动送到农村。四要注重走与文化市场结合、互动的道路。无论什么时候、政府的投入,买单总是有限的,提供的文化服务也是有限的,而农民的文化需求总是不断扩充着的,要从根本上满足农民需求,还需要有市场的途径。不能把公共文化服务等同于“免费”服务,只要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服务就要大胆采用和纳入。五要特别加强文化人才和文化队伍建设。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需要一批有热情、有专业、有素养的文化人才和文化队伍。这支队伍应该具有各色文化人才,如组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专管干部、专业艺术人才、文化专业团体、专门服务人员、业余文化骨干以及业余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待遇和条件,稳定、培育和发展一支专兼相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

(五)明确功能定位,充分保护和挖掘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责功能,是保护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决定》强调和要求“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农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尤其丰厚。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们身边的很多传统习俗、神话故事、民俗风情、民间工艺、村寨园林、古镇祠堂、风味餐饮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都在消失,甚至遭到人为损害和破坏,“乡愁”成为突出的问题。保持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必须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才会根深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只有与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结合,才能为老百姓口授心传、喜闻乐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一方面必须注重保护,坚持“保护为主”,保护好当地农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好农村的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其历史风貌、文物建筑、风土人情,防止损毁和破坏;保护好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名录工作,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从以往单个性的项目保护,逐步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保护好“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文化、民间工艺、地方戏曲等,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延续和传承。另一方面,就是要深入挖掘,利用好当地农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族节庆文化内涵,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如汨罗龙舟节、潍坊风筝节、吴桥杂技节、凯里芦笙节等的开发利用就作了很好的示范。深入开掘文物建筑、风土人情、名人古籍,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等,增强农民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深入开发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工艺等,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服务。所有这些都可极大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夯实服务活动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三、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面对目前广大农村的“空心化”、“边缘化”的加剧,加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紧迫。为此,文化改革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思路和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决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必须明确责任定好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公共文化服务是基本民生,本来就是以政府部门为主来提供的。各级政府必须在深化改革中,强化和落实政府责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上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必须承担好第一责任。因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使之不能赢利、不能缺失、不能厚此薄彼。在现代市场经济利益分化、多元化的条件下,唯有政府才能超越局部利益,把公共利益作为首要价值,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中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3]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衡量政府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的重要标志。政府应全面主导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设施建设、资源配置、服务内容,以及人才、技术和政策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负责协调整个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其次,政府必须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第一位的工作。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第一位的工作。虽然文化产业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但在基层农村它不是主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市场的活跃,以及文化产业对农村经济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决不能由此而削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第一位的地位。投入是目前兴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政府必须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要实施财政支文“三个高于”的要求,确保每年财政支文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高于上年。确保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更多地投向农村文化建设,确保重点文化建设工程的资金需求能够到位。再次,政府必须发挥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政府的工作水平,直接决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基本民生,纳入议事日程;组织上要加强领导,明确领导人、责任人,有专人负责专门抓;工作上要强力推进,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把工作抓紧抓实;政策上要全力支持,实行政策倾斜,给予资金、人才和技术各方面的保障;考核上要有硬指标,分解和明确具体的任务,列出时间表,保证如质如量完成。

(二)坚持改革创新

《决定》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是推进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出路。要着力抓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真正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学发展。从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工作思路而言,要着重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在工作路向上,实现从实践推动为重点向政策制度建设与实践推动并重转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实际工作,初期主要在于实践推动,但当前则更需要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以科学制度作保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一方面要注重在实践中探索规律,总结实际工作中的好经验、好作法、好模式作为实践的指导;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探讨,着眼于制度建设,政策支持,进行顶层设计,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二是在设施建设上,实现从以“建”为重点向“建、管、用”并重转变。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展很快,农村基本文化设施已初步覆盖,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设施亟需改革创新,不能“只盖庙,无和尚”。应在进一步优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在“管”和“用”上下功夫,实现三者并重,提高设施建设运转和服务的效能。三是在公共文化供给上,实现从“单向输送”向“双方互动、供需对接”的转变。以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主要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输送供给,农民只能被动照单全收。这就需要建立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表达、信息反馈的机制,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进行创新,实现资源配置的科学化、高效化。四是在工作方式上,实现从抓“点、线”为主向抓“点、线、面”并重转变。“十一五”时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点、线”的方式,注重重点突破,由中央到地方“一竿子插到底”。但这容易造成地方“等、靠、要”的思想。今后,应在继续抓好“点、线”的基础上,强化“面”的工作,以“点带面”、“以线连通”,整合基层文化资源,使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到全体农民。五是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从增量改革为主向增量与存量改革并重转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和活力不足,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够。增量改革还是体制内的敲打,存量改革才是对体制的突破。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政府要增加投入,单位要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同时要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提高服务意识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水平。

(三)坚持统筹兼顾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薄弱、最复杂的领域,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实行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保基层、强基础、建机制”,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一要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均等,城市无论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和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享用都占有绝对优势。实现城乡统筹,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要求城市要通过赠予设备器材和文化产品、共享文化资源、开展业务合作、培训文化从业人员、进行工作指导等方式,对农村开展对口支援,帮助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城市要引导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民营机构、私营企业主、外资项目等,采用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二要统筹区域公共文化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区域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均等。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就应结合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施不同的支持政策,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推动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以财力重心下移为重点,加大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省向县一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财政保障制度。三要统筹各方面的文化资源,提升综合利用的效能。要调动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的积极性,整合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来源,强化配置力。比如,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整合服务“三农”的文化资源的力量,出版部门应大力开发出版服务“三农”的图书,实行优惠,或免费送书到农村;报刊要办好农村版和地方报,使报刊更好更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广播电视要办好为农民服务的频道或专栏,多拍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广播剧;电影、剧团要多组织到农村进行经常性的放映和演出,提供受农民欢迎的文化服务。四要统筹近期效果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实用高效的持续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发展中要特别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后劲,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一时的短期行为和效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提高农民自我创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只有当农民自创、自建、自办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主力时,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扎根并成长壮大起来。

(四)坚持农民主体

农村文化篇6

我国自2004年部署新农村建设以来,主题似乎只有一个:农村城市化,消灭农村、消灭农民。姚红也认为改革开放必然造成农村的一些优良的乡风民俗在逐渐淡化或弱化。董江爱、王铁梅等重点分析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文化设施薄弱、文化人才匮乏、农民文化主体地位缺失等难题。王兆萍撰文研究贫困文化。樊勇、郑风田、刘璐琳、孟芳等从现状、问题与对策上分析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尽管学界普遍认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强力推进,众多地区农村文化表现出的疲软、下沉以及相伴而生的村风村俗没落才是当前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下的基本国情。

二、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局

(一)农村空心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大难题

“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是“空心村”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人走房空”、“空心村”现象日益凸显,如图1所示,如今的偏远农村几乎60%以上的村成了“空心村”。亿万计的青壮农民奔流入城,农村留守群体为“386199部队”(“38”即妇女,“61”指儿童,“99”代指老人)。据调查,目前全国农村留守人口中,有5800万儿童、4000万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和5000万妇女①。“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留守儿童缺少父母舐犊之情,父母和孩子的长期分离必定会对孩子的道德观和信仰甚至是孩子的人格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扭曲。加之实施十年有余的“撤点并校”政策,使众多孩子离开了文化沃土的教育,就像小树没有了根。留守老人和妇女情感孤独、精神空虚。故而现代农村不仅仅是村落空心化,比“人去村空”的实体空壳更可怕的是一些人精神文化的“空心化”,以及乡村建设尤其是文化文明建设的“空心化”。

(二)农村文化的贫瘠凸显文化建设的苍白乏力

目前中国农村公共文化落后的现状: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已经建立起来的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基本形同虚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数据显示,2011年出版图书37万种,其中“三农”选题只有7766种②;利益驱动下的城市文艺团体,很少到农村服务;文化活动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必然导致农民精神生活的空虚,文化垃圾随之侵入,、算命等沉渣泛滥;大篷车送艳舞撩开乡村文化贫瘠的遮羞布,从节日庙会延伸到百姓的红白喜事;各种地下宗教、力量和民间迷信活动正在快速扩张和“复兴”。文化贫瘠的群众也不知不觉地从传统道德的操守中,跌进了庸俗文化的市场陷阱。

(三)乡村文化传承的断裂与乡土文化被边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对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最具有杀伤力的,就是在全国进行撤点并校的改革。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52.1%,初中数量下降26.19%③。撤点并校对乡村教育,最致命的还不是目前讨论的教学质量、寄宿造成的农民负担过重、校车事故等问题。撤点并校这一做法最致命的后果是正在从根上改变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模式。读书声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的元素。撤点并校是从娃娃开始就切断了他们与乡村文化的哺乳关系。由于中国几千年的乡村文化第一个老师是他的母亲,另一个老师是他们的乡村生活。让学校离村进城,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离开母亲的教育,很轻易地改变与切断了中国乡村文化的传承通道。在交通体系改善、人员互动增多和信息网络覆盖面扩大等因素影响下,外部文化渗透农村的速度加快,乡土文化趋于边缘化,家庭意识趋于淡化,恋土情节趋于弱化,延续几千年的乡土文化有逐渐消失的危险,延续了几千年的乡土生机在现代中国日趋黯然。

(四)中央千方百计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与地方文化部门作用的弱化

查阅中央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材料可以发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中央的高度重视,然而地方文化部门的作用却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被弱化。基层地方党委政府在思想观念上长期的“重经济、轻文化”惯性,缺乏文化自觉,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宣传机构从2001年起的改革到现在,在分分合合中造成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脱节”,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很多问题不能解决,很多事情难以落实,很多工作不能推进。比如,2010年,文化部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调研发现,虽然各地对于专职文化队伍的培训逐步加强,但是对于有着367万人之多的兼职队伍的培训却差强人意,2007年以来参加培训的人次不到83万,比例不足23%①。

(五)文化事业投入的乏力与结构失衡使得文化建设步履艰难

在中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本就不高,而文化建设又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②。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23.06亿元,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仅占36.0%;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24.11元,其中西部地区23.8元,而中部地区仅有15.6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9%③。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六)村落文化流失敲响守护乡土文化的警钟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根植所在。在城市化进程中,“圈地运动”遍地开花,各地风行“用建设城市的思路来建设乡村,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来发展乡村”,村落无奈消失。据中国民协进行的普查显示,目前依旧保存跟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正以每天80至100个村落的速度在不断消失。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

三、农村文化贫乏及建设落后的影响

(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受到严重挑战

以青壮年为主组成的迁移部队南征北战穿梭于各大城市间,留守农村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使得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与集约化程度无法提升,也导致大量土地被抛荒。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我国每年抛荒的耕地有近3000万亩,缺乏劳动力是抛荒的主要原因。对于多数“农二代”来说,繁华都市的“吸力”和务农收入低下的“推力”同时作用,再回到农村种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河南、湖北等一些粮食大省,土地抛荒率高达20%-30%①。这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二)影响农村稳定

文化生活匮乏导致民风日下,、迷信盛行。乡村的伦理秩序也在发生异化。传统的信任关系正被不公和不法所瓦解,勤俭持家的观念被短视的消费文化所刺激,人与人的关系正在变得紧张而缺乏温情。故乡信念的淡薄,加剧了国人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也加剧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秩序混乱。因引发的打架斗殴、妻离子散的事件频频发生。这样的刑事案件占案件总数的五分之一,严重影响农村稳定。

(三)影响农村的民主建设进程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层实践。随着农村空心化的到来和文化建设的滞后,农村村民自治受到严重的冲击。一是村委会选举的投票率下降;一是村委会成员素质结构整体下降;一是村级民主监督流于形式,村干部腐败、恶霸横行问题时有发生。

(四)动摇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中国文化来源于传统村落,在经济发达的今天,这种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就尤其珍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根本源泉。随着土地财政推动下的大拆大建,古村落文化也渐行渐远。

(五)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包含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有精神的充实和文化的繁荣,更要有广大农民群众文明程度的提升。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真正建成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六)影响农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和文化公平的实现

享受基本的、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目前大多数农民群众还享受不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发展在城乡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严重影响了文化的公平。

四、造成农村文化建设困局的直接成因与深层原因

(一)直接成因

1.落后的农民生存现状失去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需求

底子薄、基础差是农民生存现状的最显著特征。突出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简陋,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体系脆弱。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原因导致农村和农业长期为城市和工业发展输血,使本就积贫积弱的农村更是雪上加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发展不仅在存量和增量上都明显不足,而且在发展速度上总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城镇居民的发展水平。面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民增收乏力、教育落后的现状,要强调农村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2.教育落后削弱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教育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受教育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美国25岁及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4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日本为11.6年(相当于高中三年级水平),分别比我国高3.8年和3年②。更糟糕的是,在这种低水平的教育状态中,我国农村受教育水平又远远落后于城市。在知识就是财富的时代,农村教育之艰难、农村教师之境遇、农村孩子之未来非常人想象。“农村教育决定中国未来”,早在2003年6月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就以此为标题报道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2004年美国的《新闻周刊》以“越落越远”为题关注了中国的农村教育。它指出,“虽然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中国在教育系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高昂的成本正迫使数百万计的农村儿童辍学,或者根本上不起学”。“农村教育的赤字也许是最令人焦虑的迹象,它表明中国城乡的经济差距正变得越来越无法改变。”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失学近些年越来越严重。据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院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我国农村小学生减少了3153.49万人,减少了37.8%,农村初中生减少了1644万人,减少了26.97%。农村初中就读的学生减少了约22%,农村小学就读的学生减少了11.5%①。如今的时代也已是寒门难出贵子。

3.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缺失误导了价值取向

作为承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大责任的大众传媒,包括电视、报纸、影视作品、网络,尽管主流宣传是好的,但不容否认的是,媚俗成了大众传媒一种风气和常态,成为社会病。缺乏人文关怀、缺乏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的影视节目作品污染了人们的灵魂,混淆人们的视听,颠覆民众的信仰。

4.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缺乏有效载体

一方面,在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作用下,外部文化对农村的影响越来越大,乡土文化被人们下意识地视为“先进文化”的对立面;同时,乡村文化精英纷纷出走,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越来越弱、群体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缺少相应的规划和措施,导致传承与保护乡土文化缺乏有效载体。

5.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不作为与管理文化乱作为

地方上的文化造假与假做文化非常普遍,表现在:赋予一个景点、一桩事件甚至一个人物以无限的文化涵义。比如近年来泛滥成灾的各类公祭,不断发生的历史名人籍贯抢夺战等。篡改文化概念、文化体系,制造害人的文化迷宫。文化造假侵害的是人们的精神和心灵。这不仅不会有效调节农村紊乱的文化功能,反而将中国基层文化贫瘠的遮羞布一脱到底,彻底亮出农村“丑文化”猖獗的底牌。

(二)深层原因

1.城乡的严重不对等将田园乡村抛弃和遗忘

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终身教授文贯中认为,中国现在人为地维持起点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制度还有很多,其中城乡二元体制在光天化日之下有法律根据的赫然存在,是十分主要而又因和21世纪的世界民主、平等的潮流格格不入显得特别丑陋的部分。始于1950年代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全体公民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并对农村人口的进城打工、就业、定居、子女就学、家属团聚以及住房、医保、劳保乃至政治权利加以严格限制,以城市为中心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配置格局始终没有实质性改变,数十年来城乡二元分割已经成为几乎不可逾越的天堑。

2.GDP至上的政绩观催生了文化边缘化的土壤

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经济建设成了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发展战略中,能否产生经济价值以及产生多少经济价值成为衡量机构价值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事业所处的地位极为尴尬。各级领导干部为了在任期内突显政绩和业绩,一直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和正确的政绩观,没有建立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将文化建设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没有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单纯追求GDP增长,轻视、忽视、偏视文化建设。

3.政府主导运动式的城市化浪潮终结了数千年的乡村文明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规模的“圈地运动”是瓦解农村的城市化浪潮,而在中国乡村快速消亡的背后,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载体的消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之根的动摇。中国和美国、欧洲乡村的不同,注定了中国不能走西方式的单向度的城市化之路。中国乡村就像细胞一样,携带着中华文明演化的秘密和基因,是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归宿和精神家园。偌大的中国不能没有农村,更不能没有农民。

五、农村文化脱贫解困之政策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从长远、战略高度认识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文化经济学”研究证明,一个地区的人文文化是其经济发展的深层要素,以基因的方式渗透到经济的根脉中去。经济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未来是经济。法国一位作家曾说过,没有文化的国家就如失去主心骨的空盒,可见文化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应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打破思想桎梏,从过去单纯重视物质建设转向文化建设与物质建设齐头并进的策略,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文化建设的意义。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势必会在行动上付诸实践,包括:

(1)重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村经济循环机制,确保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带动农村文化产品的消费,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经济活力。

(2)多方筹措谋集经费,如增加财政预算、逐步引入“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社会捐赠等多种实现模式,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着力建设民间文化市场主体,形成国家主导下的文化市场服务和农村文化服务相结合的综合型服务体系。

(3)加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包括提高文化专干待遇、对民间文艺团体和民间艺人指导、逐步建立农村文化经纪人制度、培育“文化能人”等。不断优化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大力培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

(4)搞活农村文化服务方式。文化站、电影队、体育协会、村文化室等实行归口管理;充分挖掘花灯、武术、乐队等民间艺术资源;鼓励农民“精英回流”回乡办厂,带动文明乡风。

(5)加强阵地建设。会量力而行建好村级广播站、图书室、阅览室、电教电影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电教室、阅览室向群众传授种养技能,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播放专题片等形式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帮助。

(6)打造乡土文化传承载体。发展农村旅游,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积极探寻乡土文化传承的新方式,保护反映农耕文化特点的物品、民居、民俗、民间艺术、祠堂等。

(二)逐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重在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民充分享有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同样的待遇。比如农民的身份认同问题、公共设施投入问题等。中国如不从社会制度上,改革现行户籍限制,真正消除身份等级的隐性分裂,从文化上真正实践人人平等的信仰,长久必影响社会稳定。新一代年轻农民,视务农为畏途,视农业为贱业,振兴农业无从谈起。而数亿农民,也无法找到未来。农村一旦溃败,则社会溃败、国家溃败。(1)应逐步实行国际上通行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户籍政策;逐步建立起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或乡村人口的管理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让进城农民能安心长期定居。(2)对进入城市的两亿多农村劳动力,国家应着手从制度上给予他们平等的身份待遇,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不存在任何制度上的歧视,享受同一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务。(3)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村发展,以工促农、以城补乡,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城市化的推进以实现城乡共荣为目标

(1)指导思想:由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本。对城市居住面积、绿化、容积率等合理布局、人性规划;真正的城市化是将更多农民纳入到正常的城市社会生活中来,以更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更高的个人发展平台增强城市吸引力。迫切需要城市以更公平的方式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例如廉价住房、基础教育、医疗和社保,以及就业和培训机会。(2)发展路径:由城乡分割转向城乡统筹,改变长期以来的以“城市为中心”和“先城市后乡村”的国家发展战略。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全方位构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城市的发展中,应该保留对乡村的足够敬畏。(3)发展方式:城市化从以往的单纯人口转移、区域扩张向增长方式集约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方向等内涵式发展转变。城市一般具有较强的生产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对城市的空间和职能结构进行重组,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合理流动和最优化分配,以提升城乡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行政推动逐渐转向主要依靠观念、制度、市场、技术创新驱动。随着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软实力、软功能、软环境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强大动力。加大对人力资本和科技要素的投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以及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证。

(四)严格文化发展考核机制,倒逼各级官员肩负起文化担当

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起严格细化的考核体系,将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倒逼各级官员肩负起文化担当。建立全面的、科学的、完善的、量化的文化建设指标考核体系。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对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细则进行制度设计,采取平时跟踪了解和年终全面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各基层文化建设的情况作出综合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五)重视教育,重塑文化主体

(1)恢复“小规模学校”,复兴乡村教育,以文滋养家园。要回归教育本源,以乡土为根,形成与城市不同的多元化农村教育模式,从农村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实现农村教育的小规模化、综合化和社区化,在复兴乡村教育的同时,对乡村文化的传承给予高度重视。(2)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从师资安排到教学设施购置配备,要优先向农村倾斜,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要鼓励支持有文凭、有水平、有理想的大学生到农村任教,缩小城乡差别。加大对乡村教师不间断的培训,也是达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有效途径。(3)加强农民技能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技能教育可以依托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展开,逐步把乡镇成人职业技术学校办成集教育培训、生产示范、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新型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培训,重视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成人职业教育相衔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与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和机制。

(六)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农村文化篇7

关键词“:农家乐”;旅游;文化内涵;文化品位

引言从20世纪90年代初“农家乐”这种乡村旅游形式在成都市郊区兴起以来,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已有二十多年时间。在发展过程中“,农家乐”旅游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丰富了中国旅游产品结构,成为了中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家乐”旅游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很多学者对“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相关研究指出,目前“农家乐”旅游存在着盲目建设、缺乏特色、形式单一、品位不高等问题,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难以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而在目前“农家乐”旅游存在的这些不足和问题中,缺乏文化品位既是根本的缺陷,又是“农家乐”旅游产品低质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丰富“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和深度思考的问题。

一“、农家乐”旅游缺乏文化品位的主要表现

1.盲目建设,破坏乡村资源和环境。乡村资源和环境是“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凭借和依托,任何对其造成破坏的开发建设都会削弱“农家乐”旅游地的吸引力,降低“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但在目前的“农家乐”旅游开发中,却存在着“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开发一些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压力增大”的现象。同时,由于农民认识上的偏差,在“农家乐”房屋、庭院等的建设上盲目模仿城市建筑,不仅脱离了乡村本色,而且还破坏了当地的资源和环境。再者,在“农家乐”旅游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水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造成了乡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这些对乡村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现象,使“农家乐”旅游的生态优势逐步丧失,乡村的吸引力逐步减弱,“农家乐”的文化品位逐步降低,影响了“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对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目前,各地对“农家乐”旅游产品的开发普遍缺乏对乡村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利用。首先,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的利用。即使现在有些“农家乐”也在努力增加文化含量,但多是相互模仿和抄袭,而不是立足本地乡村习俗和风土人情,导致“农家乐”旅游地域文化特色不足。其次,“农家乐”旅游活动项目档次低、文化含量少、缺乏特色。大多数“农家乐”都是以、麻将主打,辅之以喝茶、聊天、钓鱼等活动。项目开发流于一般,“城市化”、“大众化”气息浓,难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旅游需求。最后,“农家乐”旅游开发与农事文化结合不紧密,对农事文化既挖掘不够,又缺乏有形的展示“,农家乐”旅游离“农”字越来越远。

3.以观光形式为主,参与性活动少。目前,“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多数还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层面,产品结构单一,知识性、趣味性差,参与性不强。大多数“农家乐”旅游地的观光农业园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旅游者对田园风光的欣赏需求,但由于不具有参与性,游客逗留时间短,旅游过程平淡。而旅游者越来越注重对旅游过程的参与和体验,仅靠这种旅游产品是无法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的。尽管乡村民俗文化可以很好地开发一些参与、体验的旅游项目,但目前多数“农家乐”旅游还没有诸如民俗节庆、民间艺术学习等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

4.服务设施差,服务水平低。“农家乐”旅游的服务是展示“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一个平台。良好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能给旅游者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树立“农家乐”旅游地在游客心中的良好形象。但是,目前“农家乐”旅游服务设施差、服务水平也还有待提高。服务设施的修建普遍存在着与乡村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服务设施的安全、卫生条件还存在不足。厨房、餐具卫生状况差,提供的饮食也几乎是和城里相差无几的食品和菜肴,缺乏乡村饮食文化特色。同时,“农家乐”经营者还不具备“服务就是品位”的意识,缺乏对游客的人文关怀,服务仪态、服务方式不能给游客带来美的感受,大大降低了“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

二、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对策建议文化品位是现阶段旅游业发展新的生长点,是旅游产品生命力的精髓,是创造差异性的核心元素[2]。“农家乐”旅游的经济价值、经济效益与它内在的质量和文化的品位是成正比的。丰富“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可以使“农家乐”旅游获得蓬勃生机和高附加值,是提高其观光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关键[3],更是“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因此,推动“农家乐”旅游的深层次发展,必须在提高质量上下工夫,研究如何丰富“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乡村资源。乡村资源和环境是“农家乐”旅游开展的前提,是支撑“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必要条件。因此,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首要任务是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重视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乡村资源。为此必须做到:(1)树立资源保护意识,着眼于“农家乐”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农家乐”旅游开发规划并贯彻实施;(2)树立精品意识,统筹乡村的发展全局,精心设计“农家乐”旅游开发的每个细节,严禁对乡村自然资源盲目开发;(3)注重自然和人文的协调“,农家乐”房屋建筑不能盲目模仿城市住房,而要尊重乡村文化传统,弘扬农村建筑文化,修建地方特色性建筑;(4)妥善处理因“农家乐”旅游开展而产生的垃圾、废水等,保持生态平衡、保证乡村的清新、纯洁、自然,维持乡村环境的长久吸引力。

2.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是形成“农家乐”特色、提升“农家乐”文化品位的基础。能否将乡村文化内涵集中展示出来是决定“农家乐”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农家乐”旅游开发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必须首先对当地的乡村民俗和风土人情作充分的调查研究,找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开发具有差异性和垄断性的旅游文化产品。而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地开发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打造特色产品,创立优势品牌,改变目前以麻将、为主要活动项目的低层次发展现状,推动“农家乐”旅游的深层次发展。“农家乐”旅游开发要努力展示农事文化,可恢复水车、水磨、鸡公车等一些传统农业工具,还可组织游客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事活动,让他们感受劳动的快乐,获得愉悦的心理感受,从而增强“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可考虑开发一些民俗节庆活动、民间礼俗展示、民间艺术表演等特色项目,使游客在参与民俗文化活动时,感受乡村民俗气氛,提升“农家乐”旅游地在他们心中的文化分量。

3.增强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心理的日趋成熟,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异域文化的体验,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难以适应人们追求个性和自我的需求,参与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旅游正越来越受欢迎[4]。因此“,农家乐”旅游开发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开发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旅游活动项目。“农家乐”旅游开发参与性项目,必须立足于乡村文化特色,避免与城市旅游活动趋同,诸如乒乓球、篮球、卡拉OK等活动项目最好少开发或不开发。而应该以乡村农事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依托

,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参与性活动项目。体验农事文化方面,可开发植树、采摘、耕地等农事活动项目,让游客从参与农事活动中更真实地感悟农村,感受离他们遥远的农业社会风貌;体验乡村民俗文化方面,可引导游客参加民俗节庆活动、让游客自己动手制作民间手工艺品、学习农家风味饮食的烹饪等,使游客在体验乡村民俗文化中增长知识、愉悦身心,从而更加喜爱“农家乐”旅游。

4.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重视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这也是“农家乐”旅游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内容。“农家乐”旅游地服务设施的设置要体现服务至上原则,要与乡村环境氛围相协调,使之成为“农家乐”旅游地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设施的修建要以乡村反映的文化内涵为背景,外观形式要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环境与设施融合,色彩协调;设施条件能满足接待游客规模的需要,布局合理,安全、卫生条件达标。“农家乐”旅游服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对游客的人文关怀。服务人员要具有“热情好客的品质,崇尚礼仪的性情,较高的文化修养,周到细致的服务,清洁卫生的习俗”。因此,必须加强对“农家乐”旅游服务人员文化知识、旅游常识和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结语

总之,保护乡村资源和环境是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前提,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是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关键,注重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是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重点,完善服务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是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保证。提升“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必须从多方面努力,多角度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提升“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必将增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后劲,推动中国“农家乐”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琳桂“.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5,(5):151-153.

[2]何景明,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6-38.

[3]李左人.试论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J].天府新论,2000,(6):50-53.

农村文化篇8

让村里的男士们进行大鼓的训练,这样锣鼓队、秧歌队山歌队等都建立起来,农民在农闲的时候也不会感到无聊寂寞,将大家组织在一起进行演练,不仅让大家的空闲时间充足起来,更是加大了农村的文化市场建设机制与氛围。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一定要做好监管力度,村民文化程度有限,极易受不健康文化的侵害,对于这点,县级以上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并可在各村级组建一支文化协管员队伍,对村里集市上贩卖的不健康书籍、期刊或者盗版光碟及时的制止以及禁止贩售,对于村民购买要严格的制止,村里也应该大力的宣传健康的文化氛围,让村民能够自己分辨什么是不健康文化,做好村里的文化市场监管,弘扬健康的文化。现在很多的不健康文化正在逐渐在村里进行,像文化,分裂国家的文化等,这些都需要村里重视起来,大力禁止,积极宣传,打击这些不良文化的发展,建立一个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

2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市场

农村文化市场的建立,极大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建立农村文化市场,极大地丰富了的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农村的文化环境得到改善,人们不再是闲的没事的时候东家长西家短的乱说,而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的做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文化市场除了上面所提的锣鼓秧歌之外,还应该组织村民定时观电影,在村里组织观看电影,与国家重视的电影下乡活动极大的密切联系起来,这样能更好地提高村民的文化认识水平,这样也极大地缩短了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水平,电影可以有选择的观看,要选择那些利于村民精神文化发挥的电影。同时,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应该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村民的文化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也极大的需要建设农村的文化市场,政府大力的扶持,严格把关,把不利于农民发展的文化垃圾清除出去,村社加大监管力度,每天宣扬积极健康的文化,可以开展每日一说的课题,每天由专人通过喇叭向村民宣传健康的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同时让村民积极的响应村社号召。县级政府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及时的与村社联系查看,组织村民到镇上或者县里进行参观学习,看一下其他地方的文化发展氛围,这样对于自己以后的文化发展也会有极大的益处,所以政府应该重视农村的文化市场发展,建立一个健康积极的文化环境,逐渐地让村、镇、县达到一体化发展,协调发展水平,共同进步。

3结束语

农村文化篇9

关键词: 农村图书馆 新农村 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图书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农村图书馆具有农业情报、信息服务和参考咨询等重要功能,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如何建设好新农村图书馆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图书馆建设现状

1.图书馆数量少,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农村图书馆数量少,很多地方还没有农村图书馆。国际图联对公共图书馆设置的标准是“每五万人就应拥有一所图书馆”,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近7亿农村人口,而乡镇图书馆只有近7000个,村级图书室只有12万余个,并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农村图书馆在农村普及率仅为5.9%,90.3%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阅图书或音像的公共图书馆,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农村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就整体而言,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的普及率较高,中西部地区普及率较低。同时,区域内发展也呈现不均衡的态势,就江苏而言,苏南农村图书馆普及率基本达到100%,而苏北普及率则较低,甚至有的乡镇到目前还没有图书馆。

2.财政经费投入不足。

农村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由于受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制约,在场馆、藏书、人员等方面无法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持,甚至有的地方还将农村图书馆经费挪着他用,导致农村图书馆内容贫乏,图书品种单一,书籍得不到及时地补充,农民想看、急需的书没有,严重影响了农民读书的积极性,其发展不能适应新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据调查,2005年全国乡镇文化站直接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的投入经费只有9.4亿元,每个农民一年仅有1.27元。具体到农村和乡镇图书室的经费,人均则不足0.5元。部分地区农村文化建设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3.体制不清,管理混乱。

农村图书馆在发展中长期面临着体制不清,管理混乱的窘状。就全国而言,县以上的公共图书馆由文化部门来管,高校的图书馆由教育部门来管,但是农村图书馆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地方将其归于文化部门,有的归于教育部门,有的直接归于行政部门,甚至还有的将其归于后勤部门,管理体制不健全,且缺乏一条清晰明确的主导思路。而在农村图书馆内部,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村民借阅随意性强,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二、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而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有效传播和利用,又离不开图书资料信息工作。农村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农村图书馆建设可以有力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

随着国家“科教兴农,信息富农”的大力实施和新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渴望改变农业生产水平低,技术落后,信息闭塞,农产品缺乏市场的情况。农村图书馆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信息资源的优势,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信息和适时的市场信息。农民可以根据农村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和科学技术资源,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图书馆建设可以有力地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我国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农村,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理应在农村。图书馆的主要社会职能是教育职能,农村图书馆建设对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重要载体。当前,农民文化生活普遍比较单调落后,一些农民精神空虚,聚众,利用低俗的东西来寻求刺激。农村图书馆可以利用报刊、图书、网络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给农民营造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来陶冶、美化农民群众的心灵,通过长期的文化熏陶,培养农民群众良好的道德情操,有效抵制社会丑恶思想,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巩固农村文化阵地,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农村图书馆建设有利于农村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当前,在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农村的这一部分儿童进行教育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更应该成为社会的责任。农村建立图书馆在引导农民积极读书、寻找致富的方法、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应当给农村儿童提供更多的适合他们阅读的刊物,使更多的孩子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能够走进图书馆,通过知识来安慰他们孤独的心灵,使他们在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关心下健康成长。

三、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平等的图书馆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公民对知识信息的需求”,缩小城乡差别,各级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把农村图书馆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中,多途径促进农村图书馆建设。

1.制定法律法规。

立法是一项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公共图书馆(包括农村图书馆)的公益性,使得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主要靠政府买单,没有有效的法律保障,只凭地方官员对图书馆的喜好,难以保障公共图书馆的持续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缺乏基本的法律遵循,使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和管理服务等方面没有法律保障。现代民主国家的法治实践证明,只有在法治的环境中,公民的合法权利(包括文化权利)才能得到较好的保障。因此,尽快制定《图书馆法》,将其地位、作用、建筑面积、资金投入、从业人员的资质等写入法律条文,才能从根本上使公共图书馆建设走出困境。

2.加大资金投入。

推动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广大群众充分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首先应保证财政投入到位。根据国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方面更多考虑农村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农村图书馆建设所需的资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例如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由公共财政承担,倡导社会和个人捐款捐书,争取社会资金的大力支持,成立文化图书基金,等等。政府要利用现有文化经济优惠政策,鼓励全社会支持农村图书馆建设。

3.培养专业图书管理人员。

农村图书馆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农村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农村图书馆馆员应具备业务素质、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在职业理念上应具备创新、协作和奉献等精神;在职业技能上应担当“信息挖掘”者的责任,协助广大农民建立个人知识库和提高知识素养,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合格的专业管理人员是办好乡镇图书馆的有力保障。

4.建设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

目前,农村地域广、人口数量多、经济底子差,农村图书馆建设中重点建立县级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所谓图书分馆主要是指以省级、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在所辖区域各县(区)、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农村乡(镇)设立的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与以往一次性的“送书下乡”和传统提供图书借阅服务的“流动车船”不同的是,图书分馆和流动图书馆引进现代物流理念,将有限的图书资源无限流动起来,盘活公共文化资源,使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实质性共享,达到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篇10

[关键词] 农村文化作用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而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

一、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增长快,但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普遍低;(主要表现为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整体水平低,社会心理素质差,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农民个人教育投资力度小,主动性差,农村学生辍学率仍居高不下;这些直接限制了农民收入增加;严重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农业科技推广的深度及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阻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以智力的提升带动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对农民的科学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真正富起来。这不仅是农业、农村经济家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

二、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文化成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前,出于政治需要,人们片面强调文化的精神属性和政治功能,忽视和否定其物质属性和经济功能。认为文化只是从属于政治的,单纯强调文化产品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特性,忽视其商品属性。实际上,文化与经济是密切结合的,文化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是生产力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增多,文化日益经济化,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文化,经济将寸步难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全球化的文化资源配置已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传统的文化资源只要进行现代化的转化和开发,就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山东省的临朐县曾是全国贫困县之一,他们靠挖掘文化资源走上了致富之路。全县形成了书画、装裱、奇石加工、旅游产品开发等十大系列40多个门类的文化产品生产基地,其中的奇石交易市场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奇石集散地,仅2000年全县文化经济实现总收入4亿多元。同样,也可以通过农村文化创新,开辟新的文化资源。例如,近几年,某些发达农村搞得“农家游”“生态文明村”示范等,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政府指导、控制不到位,使得农民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垦荒,导致农业自然资源超前消耗,进一步加剧了农业资源的破坏。此外,由于某些农民只知道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会使作物良好生长,在没有掌握其使用知识及技术的情况下就盲目的使用,造成我国化肥及农药利用率低,土壤肥力下降,效力逐年减小。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绿色证书”制度,可以对农民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绿色证书”对农民的要求比较系统,除掌握本岗位所需要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外,还对农民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进行了要求,特别是增强了农民的环保意识,让农民明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以绿化、美化、净化为目标的环境治理,对于改善他们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发展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

受传统文化、经济等因素影响,农民的政治素质还不高,主要表现是农民对政治参与意识较差。而农村的发展应该是整体的、全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发展。因此,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也非常重要。通过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农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同感;通过对农民进行法纪教育。可以使农民遵纪守法,把自己的权利、义务统一起来,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地位和尊严;通过开辟多种多样的切合农村实际的政治参与途径和形式,使农民真正行施农民的民利;通过培养广大农民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法治观念,可以动员、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政治,敢于竞争和竞选,敢于议政参政。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