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十篇

时间:2023-04-10 05:08:07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篇1

关键词:电影产业;产业结构;文化消费;初级市场;二级市场;好莱坞;艺术市场;生产模式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或电影产业有许多组成部分,因此它的经济组织也是复杂的。电影生产需要相继协调很多有艺术和专业技术技能的人,经常按照一个固定的时间表工作(凯夫斯的“乌合之众”和“时光易逝”特征),协调的问题越多、沉没的成本越高意味着缔约成本越高,因而交易成本越高。尽管许多经济原则和其他创意产业一样,但与故事片有关的投资花费巨大,导致电影产业的组织方式与其他创意产业有重要的差别。不过,分析音乐产业类似的框架可以用来分析从电影生产到影院播出的电影产业结构,这是初级市场,然后考虑电影产业的二级市场,即电视上播出的电影和用视频和DVD格式制作的电影,以及数字化和互联网对电影的影响。

一、技术变革

电影产业多多少少有100年的历史了,随着技术和观念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化的,并在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和美国之间流动。和其他新兴产业一样,电影(移动影像)的内容和传送技术经过了一段时间才习惯于一种标准的模式,一开始电影都是在临时场地放映的。不久就建立了专门的剧院(五分钱娱乐场——它们一张票卖5分钱)。后来许多与电影竞争的音乐厅和杂耍剧场也被变成了电影院,开始放的是无声电影,用现成音乐伴奏,后来是“有声电影”。最后每个城市都建立了奢华的专门的电影院,这些电影院不得不改造以适应技术上不断革新的声音和摄影技术的发展。

在两次大战之间及战后初期,电视还没有普及到每个家庭之前,去电影院是非常流行的,整个就是一个“节庆夜”,B级片(译者注:二流影片,指成本低,演员差的平庸影片,用于两片连映时的次等片)之后是百代电影的新闻,将要上演节目的预告片。也有可能是一个卡通片,然后是A级片。在两片之间的空隙,一架风琴连同风琴演奏者一起出现在演播厅后排,在观众购买冰激凌和爆米花时以供他们娱乐。有些电影院只放卡通片,通常所有电影院的节目都是循环播放的,这样观众想来的时候就可以进来,播完一轮就可以离开。在20世纪20年代到1948年间被称为好莱坞影城体制的全盛期,电影院是由电影制片厂所拥有的,这时美国反垄断机构在著名的“派拉蒙案”中结束了这种电影制片厂和电影院之间的纵向结合。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的电影观众开始下降,巨大的电影院或改作他用或分割成数个小影厅。现在的电影采用数字化制作,可以通过卫星把电影投射到世界上任何地方装有专门设备的电影院。

二、国家电影文化

电影可能具有国际性的吸引力,也有可能只能引起本地人的兴趣,语言在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语言可以通过配音或使用字幕的方式改变,这样可以克服电影国际贸易的障碍。然而,对特殊风格和类型的偏爱意味着只有国内或地区的吸引力。离散社区对中国和印度电影的出口产生了影响,比如有些电影在世界各地销售。“宝莱坞”这个词过去错误的认为只指在孟买制作的电影,实际上是指印度这个巨大的电影产业所生产的印地语、其他印度语言和英语电影的代名词。典型的电影有固定的角色和一大群歌唱和舞蹈演员。2002年生产了1000多部电影,票房达36亿,让宝莱坞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作者,而印度是最大的国内市场。日本是第三大故事片出产国,国内市场占重要地位。中国电影产业的规模世界排名第四,香港电影长期以来使用粤语,中国大陆现在也生产电影,内容模仿中国戏剧和歌曲的内容,流行明星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音乐产业有很强的联系。在20世纪90年代,尼日利亚成了“家庭录像”电影的一个主要产地,尽管它的产量没有包括在国际统计数据里(见框1)。法国是生产故事片的主要欧洲国家。因此这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市场很强的世界性产业。然而好莱坞仍将继续占主导地位,电影产业的很多经济学分析也是涉及好莱坞的主导权的。

三、观众与电影的消费

到电影院看电影和在电视或通过DVD看电影是有区别的。表1显示了人均上电影院的人数(去电影院的次数),这以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为依据,根据频率排名的。

美国电影协会是这个产业的管理机构,提供美国电影院、家庭录像和电视上电影观众的详细数据。电影观众和入场券是有区别的,后者反映了观看的频率。2006年美国电影观众平均在影院看7.6部电影,1/3的电影观众处于20-24岁这个年龄段,但年龄大的观众在不断增加,其中60岁及以上的达12%,电影观众的男女比例基本保持平衡。2005/6年度总计售票14.5亿张,每张平均6.55美元,票价有所上涨。2006年票房总收入为94.878亿美元。

除了去电影院,美国人也有其他几种看电影的方式,如表2所示,其中主要的平台是电视。

根据美国电影协会的数据,2006年美国消费者花在电视、录像和电影院的钱达到大约每人450美元。根据电影产业的收入,38%来自家庭录像,30%来自于院线营销业务(其中一半来自海外营销)。16%来自电视收入(其中7%来自国外电视收入),还有12%来自为电视制作的电影。②因此,美国的数据显示家庭电影消费远远超过去电影院。

四、去电影院看电影

在很多国家,去电影院看电影是最流行的文化活动之一。在澳大利亚,15岁以上的人中65%去过电影院,其中超过47%在2006年去过5次以上,总人次达8360万,总票房收入达8.67亿澳元(大约7.47亿美元)。加拿大人一年花61个小时去电影院和路边影院,2005年卖出1.203亿张票,除此以外,他们还花了79个小时观赏电影,或买或租(录影带或DVD格式),共计每周2.7小时。欧洲搜集了电影院的数据:2002年德国去电影院的人次为1.78亿;2006年49%的意大利人去过电影院;2002年62%的瑞典人去看过电影;2003/2004年度65%的英国市民去过电影院(2005年电影院的入场券是1.7128亿张)。2005年英国和爱尔兰的票房收入为8.4035亿英镑。

五、国产与进口电影消费

美国的国产电影占了国内市场的93%,但其他国家的情况就不完全一样了。澳大利亚2000年展播的电影中只有14%是国产的,51%来自美国、14%来自印度、还有8%来自英国。2004年国产电影只占荷兰国内市场的13%,展播的电影中75%来自美国,只有5%来自欧洲其他国家。这些数据显示了好莱坞电影的统治地位,也从根本上反映了消费者的选择。

影音政策的一个关键主题就是一国市场上国产电影的比例,特别是欧盟和加拿大,担忧电影供应的多样性(常常以电影的来源国为衡量标准)已经成了一个主导性的政策问题。好莱坞电影统治世界市场,同时也是欧洲、加拿大和其他地方保护主义政策针对的主要对象。

六、电影生产与成本

习惯上确定一部电影的来源国是根据生产公司来自哪个国家,然而用来指导影视政策这个方法并不一定准确,因为电影生产是一种全球产业,一部电影可能一个国家为背景、在另一个国家拍摄,也可能有一个国际化的演员和导演阵营、而由另外的地方投资的。另外,还可能是跨国界的合作生产。然而,产出与成本的数据是以国家为基础收集的,详细数据、电影类型和生产成本是由那些文化政策措施(补贴、减免税收等等)鼓励电影生产的行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一个合适的产出衡量标准很有必要。就电影而言,要把故事片和其他为电视生产的电影如纪录片、动画片和卡通片等等区分开来。电影生产后而销售上映之前要按照对观众的适合度进行分级(PG级即父母指导级,指某些场景不适合儿童观看),这些程序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时间差;分级是以国家为基础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进行的,有些是由行业自己调节,而有些是由政府电影审查委员会来进行,分级也有可能是在当地进行的。除了新生产的以外,有些电影会重新发行。表3列出了2006年前十年主要国家的电影生产。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不是最大的故事片生产国,然而好莱坞统治了国际电影市场,占所有展出的电影的85%。

1 各国生产成本

既然好莱坞统治了世界市场,文化经济学家要问的一个问题是:好莱坞比其他国家的经济优势是什么?通常的回答是美国国内市场的规模庞大是其主要收人来源,英语作为世界语能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此外,灵活的生产、融资组织与管理方法也常常用来做为解释,因为好莱坞有全球化的人力资源,可以生产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产品。因此比较不同生产国的电影生产与成本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2 好莱坞

好莱坞的信息是美国电影协会提供的,它的成员是那些“大”制片厂,如迪斯尼公司、索尼影业、派拉蒙维亚康姆/梦工厂、二十世纪福克斯、环球电影公司和华纳兄弟,及子公司和附属公司,如福克斯探照灯影业、米拉麦克斯、新线公司和索尼经典公司,其定位是经典与专业电影部分。除了代表其成员的利益外,美国电影协会还与全美影院所有者联合会一起自愿为电影进行分级。2006年,美国电影协会成员生产了480部故事片,分级853部,599部新故事片,重新发行8部旧片,总计607部。美国电影协会也分两类报告院线电影(供影院而非电视放映的电影)的平均制作成本:成员公司即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和子公司与附属公司。大公司2006年的平均成本为1.003亿美元,其他的0.485亿美元。这些成本被分解为营销成本(大约1/3)和“底片”成本(2/3)。底片成本就是生产底片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制片厂日常开支以及投资的资本化利息。生产成本链条依次包括:故事版权的获取与改编成剧本;前期制作,包括脚本编写、外景拍摄地选择、演员与工作人员的挑选、布景与服装设计;拍摄成本,分为线上项目(演员、导演、制片人和编剧)和“线下项目”(置景、音响、服装);后期制作,包括剪辑、胶合与配音、字幕与片尾、音效与特技效果。营销成本主要包括:生产/创作服务、展播服务、推广与发行及市场调查(22%);有线电视、收音机、杂志及户外看板上的广告(24%);网络电视(21%);电视预告(14%);报纸(11%);预告片(4%)网络/在线(1%)。制片厂日常开支是维持摄影棚工作的固定费用;资本利息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因为一部电影开始获得收益之前制片厂要为制作电影贷款,而电影的制作期可能长达2年(发行可能时间更长)。《蜘蛛侠2》在世界范围内获得8.21亿美元的收入,框2把估计的2亿美元制作成本进行分解。电影投资将在下面讨论,下一节将分析好莱坞的经济方面。

3 印度

印度电影产业的官方信息很难找到,政府的中央电影认证事务局提供通过审查可以发行的电影数量:2003年有2564部通过,其中877部是印度故事片,282部是外国故事片,1177部印度短片,和228部外国短片。事务局拒绝为45部印度长片发放许可证。它报告说印度有13000个电影院。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宝莱坞是否模仿了好莱坞的融资和管理组织才取得成功。21世纪的宝莱坞电影有巨额的预算并常常需要庞大的歌唱和舞蹈演员以及合唱队。资金似乎来自私人经销商和制片厂。印度国内电影市场巨大,看电影的人次达28.6亿,然而就平均看电影的人次而言,如表1所示,印度(2.6人次)进不了前十。

4 日本

2006年日本的产量世界排名第三,生产了417部故事片,播出821部,因此播出的电影中超过一半是国内生产的。日本有3062块屏幕,入场人数达1.643亿人次;日本电影总共赚了1077.52亿日元(合计大约9.5亿美元)。

5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2007/2008年度生产了29部故事片和5部合拍片,外资占总投资的47%,28%来自政府部门,17%来自澳大利亚私人投资者,另外8%来自澳大利亚电影/电视产业。2007年在澳大利亚电影院播出的388部电影有58%来自美国,10%从英国进口,8%是澳大利亚本土电影。澳大利亚电影2007年获得总票房的4%。

6 加拿大

加拿大2006年生产了76部故事片(2005年122部),在过去10年中的有些年份,它的产品排名世界前十。加拿大统计局提供了2002/3年度加拿大和国外电影收入来源的数据:加拿大生产的电影的总收入为3.56亿加元(合计大约2.31亿美元)。其中,1/3来自国内市场的销售(12%来自院线销售,76%来自电视销售,6%来自家庭录像),2/3来自加拿大的国外市场销售。

7 欧洲国家

表4显示了欧洲主要故事片电影生产国,以及2005年他们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事实上,由于年与年之间生产的波动,任何一年的数据都会起误导作用(从表3就可以看出),市场份额就能反映这一点。无疑,国家的人口越多,生产的电影数量就越多。然而,同时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国家人口不多产量却很大,如2005年丹麦(人口为540万)生产了20部故事片,而挪威(450万人口)也生产了21部。

七、电影融资

在电影发行开始回笼资金之前,电影的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花费来支付长达几个月甚至上年的沉没成本。好莱坞擅长于私人融资,获得资金是制片厂的一个主要任务。然而,在国内市场小的国家,电影的融资常常是一个问题,很多国家通过直接的财政补贴支持电影产业以及/或者间接减免税收,以及通过配额规则来保护国内市场,通常通过电视发行。因此电影融资的来源可以按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来划分。

1 好莱坞

好莱坞故事片的融资方式是资本主义方式的示范!在好莱坞影城体制时期,制片厂要处理电影生产销售和影剧展播各个方面的事务,这样让他们把融资的问题在内部解决了,如抵押的需求(具有金融价值的资产可以出售以弥补资本支持的损失),他们拥有的电影院常常坐落在土地价值高的市中心,因而是合适的抵押品。然而,在过去50年里,其他投资生产和销售电影的方式发生了演变,寻求在“无人知晓”的熟悉环境下降低损失的风险。当然,一旦电影开始制作(最少是底片),投资者就可以观看从而获得关于其质量的信息,但是到这个时候很多投资已经沉没了(就如框2所看到的)。

按照专业化的逻辑和劳动分工,制片厂(大制片厂和独立公司)现在大多操心电影的融资与销售,这些电影通常是由一次性合作的创意与单纯人员团队负责制作,这种制度也被称为“灵活专业化”。为了获得资金,制片人要聚集剧本与编剧、主演与导演(“人才”),并且获得他们参与电影的承诺;然而有一个问题,为了保证他们参加,就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为他们提供一个合同并支付片酬,否则他们就不愿意签。因此制片人的任务是为了说服其他人加入,就得找到某一个“人才”以及资金来达成这个交易。

资金来源包括愿意借钱给某个确定的制片厂(能够提供让债主放心的抵押和经验,同时也像唱片公司一样,手头要同时有几个项目在做,因此能在某种程度上分担风险)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市场、和业内来源。一种形式的业内筹资就是“底片提取合同”,即制片厂同意电影制作好就发行上市,同时在获得未来盈利回报的承诺下给制片人预支资金。然而,万一电影超出预算或遇到其他问题如某关键人物要求撤出(可能因为疾病),还有另一种完工担保形式的资金安全措施,本质上就是一种保险或防护手段。

资金安排的复杂性和管理的规模(市场的“厚度”)就是使好莱坞成为电影制作的中心的原因。最初加利福尼亚阳光地带所提供的地理优势吸引了电影行业的先驱,现在已经转化为金融交易的集聚经济效益,因此其他中心很难与其竞争,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在国内市场小的地方,需要某种形式的政府担保来代替以市场为基础的好莱坞体制。然而,好莱坞甚至还从这一时期的税收优惠中获利。

2 欧洲国家

欧洲电影有几种不同的超国家层次资金方案和来源。欧盟采取了一个新计划来支持欧洲的影音部门,被称为MEDIA2007,7年之内(2007-2013)提供7.55亿欧元的预算。这个计划提供资金和培训来支持欧洲电影和其他影音作品的促销,特别是通过节庆和贸易展览会,并且促成了欧洲电影推广组织,一个由26个欧洲国家出口和促销组织组成的网络,以在全世界推广和销售欧洲电影,其预算大约150万欧元,其中一半来自MEDIA 2007。欧洲议会的欧洲电影支持基金——欧洲形象支持全欧洲范围内的合作生产,2007年用2150万欧元支持了56部故事片和5部纪录片。

各个国家也有各自国内的支持方案,每个国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这里不可能具体探讨所有的国家,甚至多个国家,只能做一个概括。主要有三种政府资金支持的方案:从公共开支中来的直接资金补贴、通过免税的间接补贴、以及通过政府措施控制的市场获得资金,特别是通过对用户的税收,尤其对于电视的征税。有些国家实际上三种方式同时进行。在欧洲总的来说,据估计电影生产最大的单一公共基金来源不是公共资金,而是对电视、电影和类似的税收(如有线电视)和为获得许可而要求公众和其他广播公司的义务捐赠。因此,进行电影销售和电影生产融资的媒体间有很强的共生关系。下面将概述法国、丹麦和荷兰这三个国家的筹资方式,每个国家代表这三种不同方案的不同组合。

3 法国

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国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电影生产国,从1946年开始就有公共资金支持电影的历史。其中央政府机构国家电影中心(CNC,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amatographie)主要通过对电视频道以及电影票、录像和DVD销售征税获得的基金,来支持一系列的电影和电视节目生产:2005年国家电影中心收入5.1亿欧元,其中大约30%花在故事片上(还有2/3花在电视生产商身上)。此外,为鼓励对国家电影中心批准生产的电影的私人投资,还有税率奖励;其免税方案让生产者可以降低其发生在法国国内的高达20%的生产成本(最多50万欧元)。通过文化产业的电影投资机构,法国还有一种资金担保体制,这是一个部分为政府所有的金融团体,鼓励来自银行的私人资金分担电影生产贷款大约一半的风险,本质上说就是为已经在售的或获得其他交易合同的生产者提供抵押。因此尽管法国电影资金是由国家机构组织的,但还是依靠市场作为资金来源,而没有直接的公共补贴体制。

4 丹麦

在丹麦,公共支持几乎全部由文化部的公共财政提供,另外还有一些地区基金和北欧电影与电视基金的资金(由5个北欧国家筹资: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主要由丹麦电影协会管理与分配,2005年的预算是3500万欧元。通过丹麦电影协会(他们赞助其他的电影项目),丹麦的两个国家广播公司被要求进行故事片生产。2005年丹麦没有特别的税收鼓励方案。框4有丹麦对电影补贴的详细情况。

5 荷兰

荷兰既有直接补贴也有税收奖励方案(所谓的“CV”)来鼓励私人投资电影。荷兰文化部2005年在电影上的支出是1480万欧元,包括拨给作为负责支持电影生产的国家机构的电影基金会的款项。电影基金会的预算为1550万欧元,包括来自广播公司的资金。2005年共发行31部故事片,其中20部得到电影基金会的支持。他们已知的生产成本最少为4700万欧元,其中有780万来自电影基金会,610万欧元来自为电影融资的特别税收条款(CV)的市场。新发行电影的总生产成本中,总计大约一半来自直接或间接补贴。从2007年开始,如果制片人筹集到所需生产资金的65%,就可以申请电影预算的最后1/3的资金。电影总投资的25%必须来自私人投资者。

对欧洲电影投资的研究没有涉及到的是,电影基金机构从本质上模仿好莱坞的私人电影生产投资体系而筹集资金。不同于自由市场上的好莱坞模式的生产-融资-销售交易方式,通过对分销公司(电视、电影院和其他的)征税,或规定分销公司预先把资金交到国有组织手中,然后再把基金分配给生产者。因此我们要问自己的是,这样的资金筹集方式对电影产业的经济组织产生了什么影响,这种方式不仅在欧洲存在,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其他地方也存在。

尽管好莱坞和欧洲电影生产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后者的电影补贴是为了文化目的而不是为了经济目的,因此欧洲电影的经济效益不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这和好莱坞不同。然而票房的成功也意味着观众对电影的反应,如果他们反应不好,那么怎么判断是否成功。和其他有补贴的艺术一样,我们想问的问题是:补贴产生了什么效果,达到了它的目的吗?如果没有补贴,是否欧洲电影院和电视屏幕上就只放好莱坞电影了?如果那是观众想要的,政府为什么要努力改变他们的喜好呢?我会在后面回到这个问题。

八、电影生产的经济学分析

前文描述了电影的生产和融资,这里需要对这个产业的结构的潜在经济逻辑进行分析。和音乐产业一样,被称为好莱坞的美国电影产业是高度集中的,围绕着几个占统治地位的制片厂是众多小制片厂。按市场规则运行的国家的电影产业(好莱坞和宝莱坞)与国家支持的欧洲、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电影产业有明显的区别。然而整个电影行业里,艺术家和艺人的工作还是遵循灵活专业化的模式,个人签约参与完成一部电影的制作,然后再参加另一部。文化经济学家对电影产业的研究多集中于好莱坞,但是考虑考虑不同制度安排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结论也是很重要的。

文化经济学中也让我感兴趣的问题是,文化产出是否由经济力量决定,如果这些产出与文化政策不一致,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变。电影被认为对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提供娱乐;而且它还是一个为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与收入的产业,这里所赚的钱和利用的资源对GDP和收支平衡产生影响。

1 产业组织

和其他产业一样,研究一个产业的经济组织要看公司的构成以及他们最终产品涉及的生产链有多少,也就是说公司生产什么以及他们在市场购买什么?这个答案对这个产业的公司规模和集聚程度有重要作用。大唱片公司对音乐产业的多样性和国家利益产生作用,这里将采用此种分析方式,特别是根据理查德·凯夫斯(2000)的解释来分析。这里把凯夫斯对电影产业的讨论作为一般分析,因此不管这个或那个国家的制度安排是怎样的,都用它来分析,但是因为他只论及好莱坞,那么在国家支持的电影产业里,不同的激励政策是否有效,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2 好莱坞影城体制

事实证明,好莱坞影城体制是在公司内部组织生产各种要素的一个模式。从编剧到电影院服务业,各个生产阶段的工作人员都与制片厂签有合同,不管是雇佣合同还是控制个人工作流动自由的选择性合同,这样就限制了“人才”转到其他项目或为了增加收入而跳槽到竞争对手一方的可能。这样对制片厂的好处就是它可以控制成本,以签约的演员和其他艺人建立“品牌”,通过拥有的电影院和制片厂,还能控制电影的分销,从而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正是因为后者,根据美国的谢尔曼法,电影制片厂与反垄断机构发生了冲突,因为他们限制竞争损害了电影消费者选择的权力。在1948年所谓的“派拉蒙案”中,法院宣布了判决书,要求停止在其电影院中进行垄断控制销售。他们抛售了电影院,因而放开了分销市场,让他们在生产的电影上市时必须与分销商打交道。然而这个决定在改变分销公司的数量或与生产商的整合上长期以来没有取得成功,也没能控制后来的进入者垄断电影院的趋势,这一点将在影院经济中讨论。

回顾一下,有人认为“派拉蒙案”不是唯一触发好莱坞电影产业经济组织产生这些变革的原因,因为那时美国去电影院的人数已经受到开始受到电视普及的威胁。不管怎样,电影产业僵化的纵向整合解体了,并且让道于现在所谓的“灵活专业化”,电影由一次性的生产单位生产,把非生产性的事务承包给专业公司或个人,就如上面提到的。这种体制依靠大量的艺术家和艺人的存在,可以组成团队制作电影,如我们所见,制片人可以聚集一个团队。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这些人员,特别是技术方面的人员,可能来自于世界上任何有电影产业的地方。如凯夫斯所示,这种经济组织需要签订多变合同,双方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的余地都相当大,因而提高了交易成本。涉及到特定人力资本抗争(机会主义的一种)的后果可以从2007/2008年度好莱坞编剧罢工的例子中看出(见框3)。就如音乐产业一样,极端不稳定的经济效益困扰这生产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合同都反映了这一点。

3 “无人知晓”

“无人知晓”这个引语的原本无疑起源于电影产业。什么能预测成功?如果有人知道答案,就能用来增加生产、销售和展播各个阶段的收入,差别定价就能用来使收入最大化,代价高昂的错误也能够避免。而且,收入不是利润,小成本电影也可能盈利。亚瑟·德·范尼已经对“无人知晓”这个问题进行严格而详细的分析。在其著作的主体部分采用了先进的统计学方法,他已经表明在文化经济学家熟悉赢者通吃的环境里,成功还是个未知数,既不是明星的存在也不是大量的预算能预言票房的成功。他证明,为了他们自己能看到任何一部电影进展的苗头,电影产业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和许多资源用来统计分析。这是因为当观众接受一部电影,出现成功的迹象时,即使在后期也能利用这些信息增加某种挽救一部电影的手段,这些手段可能是“轰炸”或采取收入最大化的策略。电影产业是卓越的信息产业,观众最初接受一部电影的信息和它的成功是随着时间动态的展开的。一部电影的拷贝数量成倍增加、展播范围与频率的扩展的边际成本很低(同时在几个银屏上放映一部热映影片的多剧场影院有助于放映频率的提高),成功可以用来孕育成功。

然而这只可能发生在电影生产并发行后,因此为了能够获得不可预料的成功所带来的利润(毫无疑问,同时也要准备好承受失败的后果),生产和分销经济组织不得不在筹备阶段签订合的同时就预期这种不确定性。尽管德·范尼科学的强调了“无人知晓”这句陈旧的行业格言,然而仍然有人不顾一切意外条件(或者更准确的说,即使没有意外),坚信有些人比其他人了解更多,从而电影产业可以从中寻求利润。

九、凯夫斯对电影生产缔约的分析

凯夫斯(2000)关于创意产业经济组织的一般理论是基于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合同这种类型上的,这种合同起因于委托人已经把金融资本投入到某个项目或企业中,并把财产权与人的资产(人力或实物资本)捆绑在一起,以便控制与保护投资。财务支出数量越大、投资时间越长,委托人控制每个阶段的人所需的激励就越大;生产与销售过程涉及专业人员的阶段越多(特定的人力资本),就不得不签订越多的合同来保护早期沉没的成本。然而以全部交易为基础签订一个完备的合同是不可能的,而在“无人知晓”的创意产业中,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不仅如此,而且涉及到艺人(“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质量不能保证,许多这样的人之间的关系相继需要协调(“乌合之众”),声誉与能力层次不同的人(A名单/B名单)相互之间很难替代,更有甚者,这个项目根本就是唯一的,因为每个都是新产品的一次性创作(“多种多样”),这个事业根本就没有现成的公司来准确指导委托人。这描写的明显就是电影产业,凯夫斯用了各种分析工具来电影产业中的这种类型的合同和交易。框2中的数据显示了一部大片各个阶段所需的支出类型。

1 合同与激励

创作决策到签订合同的过程是从故事和剧本开始的,生产商从拥有版权的现有资源中选择一个故事(为了保证这个选择权,需要支付议定价格的10%作为定金),这是以防剧本不能完成。然而,如果故事很畅销,就有可能是拍卖定价而不是选择权了。凯夫斯指出了给编剧作家提供激励措施的困难:按小时支付酬金可能会使编剧花太多的时间在一个作品上,但是如果生产者拥有决策权来否决这个脚本,就可以有激励措施来要求重写从而获得最好的脚本。因此折衷的办法就是把任务分成几个阶段以便行使各阶段的选择权,比如,“处理”或总结情节是一个阶段,如果能够接受,就请对白专家来写对白部分,这样可以选择是否完成下一个阶段,等等。

与导演的合同有可能支付给他或她一笔固定的酬金,结果是减少激励而拖延了时间,这会增加那些按周支付酬金(常常根据工会合同)的组成人员的成本。和A名单上的演员签订的合同必须确保他们按照拍摄时间表在约定的日期、时间和地点全部在场;也有可能发生演员表上谁在前谁在后的争论。导演和明星也可能要求签订一份收入分成与预先支付酬金的合同,即分成合同,等等。∞这还只是举出相关问题中的几个例子,但是这里有一个如凯夫斯所假定的潜在的缔约经济逻辑,这是很清楚的。交易成本非常高,比好莱坞制片厂体制高得多,因此可以断定专业化的收益超过了这个较大的成本(虽然应该记住的是法律干预而不是市场力量结束了制片厂体制)。似乎这个经济逻辑很有可能适用于任何地方采用灵活专业化模式的电影生产。然而,这只是对利润动机的驱动下的电影生产适应,却不能主导为了实现文化政策的目标而由政府支持的电影生产。政府支持常常为道德风险提供机会,这时激励或调控诱发经济人不必要的反应。

2 欧洲电影补贴的委托问题

欧洲电影有大量的补贴,既是抵制好莱坞的主宰,也是为了推行欧洲的文化价值。为补贴辩护的经济理由是美国电影在欧洲电影院采取“倾销”的行为(低于成本价销售),欧洲国家市场规模小,不能实现降低成本和使价格具有竞争力的规模经济。因此认为补贴是降低成本的必要手段,对电影补贴的理由与对表演艺术的补贴是一样的。

正如对表演艺术进行公共补贴一样,提供艺术质量和票房成功之间常常存在着紧张关系。“为艺术而艺术”促使导演游说政府补贴使他们和同行满意的电影,但结果不总是,或甚至常常吸引不了国内或国外的观众,结果是,欧洲每年补贴的大约700部电影中只有极少数能赚到足够抵消成本的票房收入。欧洲电影产业变得依靠补贴而生存,据称,这种情况导致好到能吸引补贴的电影过度供应,但还不够好,或还没有好到足以到市场上去创造收入。电影资助机构的难题是怎么避免道德风险问题,以及考虑到即使在好莱坞,成功也不可预料,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怎么促进电影生产独立生存下去。丹麦电影协会是一个负责支持和鼓励电影与影院文化的国家机构,明确强调要产生与美国电影相比的票房成功,也强调其国际认可度(见框4)。

欧洲电影产业不仅在生产阶段得到补贴,据我所知现在分销阶段也能得到补贴。

3 电影分销

分销商负责销售和宣传电影,与电影院、电视公司、DVD与录像经销商和其他用户进行租赁交易,确保他们在合同规定的首映日收到电影拷贝。如上面说到的,好莱坞的电影分销是与大公司整合在一起的,然而,与电影生产一样,也有独立的分销商,分销商可能对电影有资金投入。票房份额最大的六家分销商为华纳、20世纪福克斯、环球、博伟影业(为迪斯尼所有)、索尼和派拉蒙,2005年占票房总额的72%。其他地方也有这种集成现象,如韩国,这个国家的电影产业非常有活力,2004年在院线销售的故事片发行量为73部,三大院线经销商控制了全部电影销售的3/4以上,入场券销售达2000多万张。

分销商与电影院之间的合同规定票房收入的分成,留出一定经营影院的管理成本,根据电影的销量而按比例增减进行分成,也就是说电影的发行策略随着电影在消费者中的成功与否而变化,或“窗口”。

4 市场“窗口”

这里有一套标准的策略把电影发行、销售到不同的窗口:首轮在国内院线展播,然后第二轮是销售到电影院、再是国际发行、然后是按次计费的电视、付费电视、国外电视、国内和国际家庭录像、网络电视和企业联合组织。很多年以来,各个不同窗口的发行日期也有一个标准的时间差,比如按次计费一般是在首发日期之后的6个月,然而由于盗版电影或盗版的威胁加速了这个进程。首发的时间与地点是由分销商根据假定的观众需求决定的,如而电影一般在学校放假的时候。

分销商也设法影响电影院的票价:电影院(和其他剧院和博物馆一样)通过销售食物与饮料来赚钱,似乎从食物与饮料中能赚取比播放电影更多的利润。因此电影院管理部门有采取低票价策略的动机,因为这样可以增加零食的销量,然而分销商却愿意提高价格,因为他们的收入主要依靠票房收入。可是,如果首轮播出影院的价格太高,就会抑制销量(假定去电影院的需求随票价波动,见下面的分析),就会影响传信系统把关于电影质量的信息传输给潜在的观众,即网络或雪球效应。如果票房收入超过了与分销商签订的合同中的预期收入,放映单位就可以留出额外的票房,反过来如果有时电影院没有达到预期票房收入,就得自己赔偿。尽管电影一制作好就由分销商交给放映单位,但这些交易还都是建立在对电影成功的预测上的。

十、电影分销的范围与规模经济,

生产商与经销商的纵向整合是克服“无人知晓”这一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电影分销的交易要求分销商在电影之前就预先为片名做广告,把片名提供给大量的国内外的影院、电视公司和其他销售电影的各种网络。这些行为的准备成本高,因为把已有的片名多供应一家影院与供应多个片名的边际成本低,就能产生规模与范围经济效应,导致进入壁垒的存在,因此使得新进入者难以在市场上与之竞争。因此,欧盟MEDIA 2007计划把超过一半的预算花在分销上了,这就不奇怪了,因为欧洲电影的分销一直被当成一个问题。欧洲电影推广组织是欧洲超国家的推广电影的官方机构,已经成功的撮合了27个国家,尽管由于获得的经费数量和管理方式不一样,它们之间的电影推广方式不一样。

除了欧盟的努力外,各个国家也有促进和销售电影的计划。譬如2005年德国电影销售支持计划启动支持德国电影在国外上映。作为有条件应偿还的贷款,每个国家每部电影可以获得最高5万欧元的支持,这些偿还款来源于电影在电影院的成功。作为补贴,还可以获得高达1万欧元的资金。外国分销商在影院公映德国故事片或纪录片,作为额外的推广措施,也可以适用于德国电影销售支持计划。2008年的预算为57万欧元,再加还款。2007年德国电影销售支持计划为共计58个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其他欧洲国家为电影销售提供了类似的帮助。

1 DVD与家庭录像

到20世纪90年代,盒式磁带录像机及随后的DVD播放器在北美、日本和欧洲高度普及,这给电影产业既带来了威胁也带来了机遇。如表2所示,2006年美国消费者花在家庭视频设备看电影的时间是在电影院看电影的五倍。这种方式的家庭电影消费与影剧展播形成了竞争,减少了票房收入,但同时也打开了录像带与DVD的租赁与零售市场,但DVD在增长,而录像在下降。截止2006年,美国能见到的电影片名达6,8万部,平均每部价格为22美元,美国85%的家庭拥有录像机和DVD播放器。因为两个原因,这个价格值得注意:第一,零售与租赁形成竞争;第二,如果在家里观看DVD取代了上电影院看电影,DVD的价格就会影响电影票的需求;但是文化经济学家还没有在电影票与DVD需求的交叉弹性方面做研究。

2007年欧洲视听观察社团在戛纳的一个研讨会上了一系列的视频点播统计数据。到2006年为止,欧洲有142家视频点播服务商,其中60%是提供网上视频点播服务的,有30%是电视频道节目的一部分。法国与荷兰的普及率是最高的,这两个国家的宽带高度发达,提供者是由电讯与有线电视经营者、整合商和广播公司形成的混合体。内容(其中40%是电影)可以租借,也可以购买,2006年租借是最流行的商业模式。对电影上座率与其他获取电影的方式之间的交叉弹性似乎也没有研究,无疑,这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2 电影的数字化与盗版

数字化意味着一部电影的内容可以用数字图像创建起来,也可以把整部电影用数字形式储存起来进行销售;这种销售方式是通过卫星把数字电影发送到数字影院。数字化的电影也可以通过在线出租和网络播放的方式获得,宽带的普及达到增加了这种观看电影的方式的需求。2008年苹果公司与主要的好莱坞电影制品厂合作首开在线电影租赁服务,据报道通过iTunes可以获得1000部电影,老电影每部价格2.99美元,而新发行的电影每部3.99美元。随着电脑的便携性能越来越高,手机也拥有访问在线电影的功能,电影也能获得音乐一样的移动性。这对影院观影与院线经销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对生产的电影类型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

电影受版权法的保护,和音乐一样,数字化使得未授权的拷贝经常发生。首先,拷贝是粗糙的,由于时限的原因,在网上通过点对点技术只能下载到最流行的电影来进行拷贝。然而合法访问电影的技术发展也为非法拷贝提供了条件。据估计,2005年由于盗版电影,美国电影协会的成员制片厂损失达61亿美元。

3 影院经济学

鉴于电影的生产与销售是典型的供应给大量观众的创意产业,电影院更像表演艺术:电影在特定的时间播放,如果在电影播出期间有未售出的座位,这部分收益将不可获得。但与现场演出的剧院不同,电影院在获得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方面都要灵活得多。从短期来看,很容易用另一部电影来替代一部票房不是太好的电影,也可以很容易的加映受欢迎的电影,不管是延长播放档期还是通过现在的多剧场影院通过增加屏幕以扩展容量。与早期电影放映技术发展一样,这需要长期的资本投入,但是一旦投入,多剧场影院在影剧展播时就能提供现场表演艺术所缺乏的灵活性。因此,现在不是通过电影院的数量来衡量展播设备的供应,而是把银幕的数量作为相关产出的衡量标准。多剧场影院使影院经营者在不同时间段播出同一部电影来区分产品,最少,大体为差别定价提供了便利(这是我们所熟悉的现场表演剧场的常见的特征)。电影的下午场常常票价较低,其主要观众是儿童和老年人,反映了电影播放边际成本低的特征。现在数字化要求电影院能播放数字电影,为回应这些技术要求,就要有资本投资计划。

由于1948年“派拉蒙案”的反垄断判决令仍然有效,美国的电影制片厂禁止拥有电影院。然而,和在其他创意产业比如广告业一样,规模与范围经济的优势导致整合的出现,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播放者之间的创造竞争的意图受到侵蚀,一个寡头取代另一个。现在美国的电影院由少数几个连锁店所掌握,占电影入座率展播收入的80%以上,加拿大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小型独立影院与这些巨型影院并立存在(典型的寡头垄断特征,一如我们在音乐产业中所见),控制了美国35%的银幕。

在欧洲,欧洲院线是1992年在MEDIA计划与法国国家电影中心资助下建立起来的,作为在电影院中发行欧洲电影的国际网络。2004年MEDIA计划为欧洲院线投入了大约600万欧元。目的是提高电影院中欧洲电影的放映率以及入座率,特别是年轻人的入座率,也支持电影院向数字放映过渡。欧洲院线活跃在欧洲31个国家404个城市,拥有704家电影院,总计1765块银幕。

4 其他收入与资金来源

行文至此,本文讨论了通过市场作为收入来源的电影生产、销售与放映、DVD的在线与线下租售,也提到了不同的补贴与其他类似的计划。但由于这些计划太多了而且各不相同,这里不可能列出世界上所有的这些计划。然而,另外一些收入与资金来源应该注意。商品化计划是一些电影的重要收入来源,特别是儿童电影,除了版权外,还利用商标来保护其商品,迪斯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些制片厂自己经营与电影有关的商品零售店。许多补贴计划鼓励不同国家的电影制作人与生产商之间的合作生产。除了从国内电影的销售获得收人外,还可以为某个国家的电影生产从国外电影制片厂获得外来投资。还有一些国家积极鼓励外景拍摄地的推销。有几个国家(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了外来投资的数据。也有电影产业对GDP的贡献数据的,以及与电影产业直接与间接相关的就业数据的。

十一、结语

电影产业繁复驳杂,有一条从电影的创作到消费者的长长的生产链条,并且消费者有可能去电影院看电影,也有可能在家里看。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产业经济学特别复杂,而仅仅意味着有许多需要投资的阶段,常常是大量的投资,以及涉及到需要特殊能力的技术程度很高的人员(人力资本)从而涉及到很多合同。电影产业中最难的经济问题在于需求方,即电影怎么才能被接受,以及能否从各种来源获得足够支付沉没成本的收入。如果“无人知晓”,任何生产都需要面临不确定性,如凯夫斯(2000)所示,就需要建立产业的经济组织来使潜在损失最小化。

产业经济学篇2

最近一些新新人类提醒我注意―马上将要成为“前沿”的创意经济,实际已经老朽了。所以要在创意经济概念还没有普及之前,先提出“新创意经济”以正视听。昨天我在万圣书园的醒客咖啡厅被他们洗了脑之后,现在就现学现用,采用新创意经济理念,重新解释“新”知本主义。

创意经济,是凯夫斯在即将流行的《创意产业经济学》中,给我们指出的未来方向。而新创意经济,是对“创意产业第一理论权威”凯夫斯的批判,要给人们指出有区别的未来方向。我认为,北京和中关村,如果能看出我们下面将指出的凯夫斯的盲点,发展新创意经济,可以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中关村问题”。

开门见山,先说结论。凯夫斯创意经济的致命伤,是没有把信息革命内生到创意经济中,所以说它是“旧”创意经济或现代版创意经济;新创意经济要把网络革命内生于生产方式来搞创意经济,所以是后现代版的创意经济。或者说,凯夫斯创意经济是创意经济第一版(“互联网除外”版);新创意经济是创意经济第二版(“互联网2.0”版)。

凯夫斯的“硬伤”

凯夫斯这种激进理论,在我们看来已经保守了。这是站在不耽误少年儿童前程的立场上的特殊思考。少年儿童在未来10年内,可能实现的最大奇迹,就是在结婚之前成为中国首富。试想,丁磊、张朝阳,在这个天旋地转的时代,如果不靠互联网,能在结婚前进入首富榜吗?门儿也没有。可凯夫斯偏偏在创意经济这么大一个关系少年儿童前程的事业上,只字不提互联网,这不充分说明凯夫斯理论过于保守吗?这里说“只字不提互联网”,当然是一种比喻。不是说凯夫斯没有注意到互联网、没有致力于互联网创意产业(如游戏、动漫之类);而是说,没有把互联网当作方法论,用于有效发动“‘创意’转化‘经济’”的商业革命。

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其实是很前卫的理论,但更适合30岁以上的人阅读。如果说它有值得推荐的理由,在于它是对更传统的观念的冲击。更传统的观念,还停留在物质生产和有形资产的玩法上。而《创意产业经济学》说的是文化生产和无形资产的玩法。通过这本书,人们可以认识到内容的生产与物品的生产,具有许多不同规律。区分这一点很不容易,但也仅此而已。

凯夫斯注意到了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产业规律,这是他的贡献。但他的一大败笔,是没有留意到,不仅内容特性决定创意的独特生产方式,而且技术革命特性也决定创意的独特生产方式,而后者是更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新创意经济理解的创意,要比创意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更为宽泛,更具普遍意义。它更接近知本的原始意义,即活的精神创造,而不光是指生产内容。对于中关村来说,它要发展创意经济所面对的问题,不光是形成内容文化产业;更具战略意义的问题,是如何将中关村蕴含的创意资源,也就是人头脑中的“湿件”资源,利用互联网新的游戏规则,迅速释放成经济能量,形成区位优势,完成现代化转型。因此这里所涉及的创意,就不光限于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意(或者说凯夫斯意义上的创意产业),还包括把广义的知本,也就是可以运用于各行各业的创造性的头脑活动,作为生产要素,以互联网的核聚变方式,迅速形成社会生产力,创造财富。新创意经济可以包容文化创意产业之外的许多经济形态。比如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产业,比如提升传统制造业价值的各种创意策划,比如缺乏资源的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在相关孵化平台上发挥创意优势低门槛创业的行为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文化产业问题,但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来说,都是要务,是新创意经济的题目中应有之要义。

中关村拥有全国最宝贵的资源,即创意资源。中关村单个人看,都极富创造力,汇合到一起,却是一盘散沙,难以形成“经济”。单纯用凯夫斯的路子,也解决不了主要问题。中关村搞创意经济,不是缺“创意”,而是缺“新……经济”,缺少“网聚人的力量”这一新创意经济的路子。

新创意经济要重点提醒人们的,就是将创意转化为经济的新方式、新玩法,特别是跟互联网的爆炸性增长有关的新玩法。而这却正是凯夫斯的思维盲点,他光注意在互联网兴起前上个世纪文化产业中早已有之的木乃伊级、骨灰级的老玩法。

创意生产方式的特性

互联网是什么?如果回答是TCP/IP,人们可能什么感觉也没有。我们要换一种对社会、经济、文化都通用的语言,把互联网说成是从集中模式向分布模式的转变。从经济角度理解,农业经济是分布模式经济,工业经济是集中模式经济,信息经济是集中模式复归分布模式的经济。“新”创意经济的“新”,在根子上与利用这一特点有关。

在传统的创意经济中,“经济”的主要含义是与“规模”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创意成为经济的问题,主要还是“通过大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这样的老问题。只不过创意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实现规模经济的逻辑有所不同,这是凯夫斯致力剖析的问题。但在新创意经济中,“经济”的含义本身发生了变化,“经济”的主要含义是与“大规模定制”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是“规模经济”,与同它相反的“定制经济”的结合,是两个性质完全相反的东西的结合。规模经济,意味着较高的社会化程度和较低的成本;定制经济,意味着较高的个性化程度和较高的价值。用传统的方法,是无法实现二者结合的;只有在人均3000美元收入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新经济,才能达到这种经济效果。因为互联网一头通向社会规模,一头通向个性节点。有什么样的工具,就有什么样的经济。

产业经济学篇3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方法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45-02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研究内容涉及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自身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作为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产业经济学的传播和深入发展有利于正确理解现实经济中的结构变动、市场运行和企业竞争行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学过程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导致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本文探讨如何利用经济学方法论来提高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和深刻把握产业经济理论和相应的分析方法。

一、重视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在教学中的应用

经济学方法论结合了人们的一般认识规律和经济活动特征,主要目的是探索人们获得经济知识并将知识构建成理论,直至理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和发展等规律。拉普拉斯称研究学者使用的方法的重要性与发现本身一致。

经济学方法论是源自哲学的研究方法,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对经济活动的认识方法,经济学方法论探讨人们对经济活动的认识方法,并对经济学者构建系统性理论知识时采用的思想方法进行梳理。所以说,对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容探讨,它不仅是总结和概括了经济学的方法,同时还反思经济学方法中的优缺点。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以下五个部分或步骤组成:(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经济研究五个步骤有相互依赖关系,根据前一个步骤才能开展后一个步骤,并且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二、马克思唯物辩证方法论与产业结构理论

由马克思最先提出的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任何学科的基本方法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在产业经济学的运用可以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学习中。产业结构是与经济发展双向关联的,经济发展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又会促进经济发展,这与唯物辩证法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一致的。在分析经济如何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如何变动的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学者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解释经济增长方面,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与一国的储蓄率和资本产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而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生产结构需要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会从较低的生产率部门转移到较高的生产率部门;库兹涅茨和罗斯托的研究成果对发展现在经济增长理论起到了重要贡献,库兹涅茨和罗斯托分别从总量和部门的角度研究现代的经济增长。应该认识到,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有目的的思想活动同时包含着思维能力是产生经济理论的途径,经济理论的产生是为了解释经济社会问题的,不同的理论之间虽然表面上存在区别,但是理论背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针对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解释相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议题,正因为它们在理论内涵上都是解决产业结构问题的,所以可以将它们归纳为同一学科体系的研究成果中。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情况时,要本着实践的观点,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真伪,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知。

三、运用实证经济思想学习产业经济学

在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案例,如何令学生理解并加深对经济结构变动、市场运行和企业竞争行为的学习,就需要在课程讲解中运用实证经济分析思想。由孔德创立的实证主义以方法论的形式影响和改变了经济学的研究。伴随着社会分工而产生的产业,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明确实证研究是产业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对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的研究应以客观的态度分析。在学习产业发展理论部分需要运用实证分析的思想,产业发展是包括产业产生、成长和进化的过程,那么对于产业如何发展以及产业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征,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相应的学者进行探讨,如刘易斯(1954)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论中将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发展进行阶段性的划分,但是罗斯托(1971)则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会经历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大规模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等六个阶段。不同的经济理论对应当时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每一种理论都为解决当时如何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依据。

四、计量经济方法与产业组织理论

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组织部分的学习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计量经济方法,这就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后计量经济学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计量经济学(也译作经济计量学)分析经济问题时,综合了理论上的数量和经验上的数量,使得计量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的分支。

比如,在市场绩效的学习过程中,利润率指标通过税前利润、税收总额和自有资本计算得出,Lerner指数运用价格和边际成本得到,Bain指数则是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比值,会计利润的计算需要了解总收益、当期总成本和折旧,而经济利润是由正常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总额计算得来。

市场绩效的评价在实际教学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面临较多影响因素的测算过程,这就导致学生接受新知识时不仅要针对如何设计产业绩效综合评价的指标,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实际经济数据以及计量经济学方法来估测产业的综合绩效。对于计量经济学运用到产业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计量经济学的特殊性,特殊性有三点:一是计量经济学在产业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从研究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研究非确定性问题,这样导致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思路、分析新的方法结果;二是相比于其他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主要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作为基础方法来研究其他经济问题,不是纯粹的数学方法,应将它与数学方法进行区分;三是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问题,研究方法与纯数学不同,故对计量结果的分析需要结合实际经济状况进而给出结论。

参考文献:

[1]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

[2]杨祥梅.经济学方法论及启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

[3]马广奇.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

[4]张华荣.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三十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5]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论文,2006.

[6]贺允.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研究[D].延安大学论文,2011.

[7]程瑜.产业经济学:西方的发展与我国的借鉴[J].经济师,2007,(4).

产业经济学篇4

对钱学森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进行经济学思考,必须把握四个要点:

一是要讲投入产出,追求物质回报;二是要讲规模经济,形成核心竞争力;三是变生物链为产业链,生产终极产品,通过龙头企业提高附加值含量,变粗加工为深加工、精加工,获取最大利润;四是寓生态环境的保护于科学开发之中,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搞为生态而生态,坚持循环经济、节约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反思一下建国以来的生态建设状况吧。由于认识规律有个过程,因此长期不敢说“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一味号召“植树造林”,乔木为尊,杨树为荣,满足于为绿化而绿化。对植被建设的要求是“社会性、公益性、观赏性”,闭口不提经济效益。由于把“绿起来”和“富起来”人为地割裂为对立面,国有场站包打天下,因此只有国家部门的积极性,而没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只种、不管、难护,结果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年年种树不见树。有的老百姓为赚挖树坑的钱,甚至盼树快死,重栽赚钱。年平均降雨量300mm以下地区本来是灌木的王国,却强令推行高杆杨树,造成了“一年绿、二年黄、三年又是老模样”。钱学森1993年8月20日在谈到中国林学会时,对该学会主办的《森林与人类》刊物,只讲“公益性”、“科学性”大不以为然。他批评说:“就是不讲经营收益,不讲‘钱’,还是老一套计划经济思想!”

钱学森认为西部大开发,要给西部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要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让农牧民群众受益。针对有关部门画地为牢,沙漠、草原、林区经济条块分割,形不成开发的合力。钱学森认为林、沙、草“要几业结合”,“再加工、贸,形成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体系”,“畜牧产品加工成袋装上市的成品”。树立资源的整体观、效益观,突出综合利用和横向联合,不拘泥于一行一业。打破传统,打破界限,打破领域,唯规律是从,唯市场是导;纵向成龙,横向分层,高效用沙,循环用能,层层转化,环环增值,向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开创人类与沙漠、草原、林地和谐共存的新局面。沙漠、草原、森林景观也是资源,搞旅游完全可以。“将来公益生态林场可以发展旅游业、康复医疗业,也是横向发展”。沙漠地区特有的动、植物,是极端条件下有极端顽强生命力的特殊物种,许多是珍稀、贵重的中药材,“身价百倍”,如“内蒙古阿左旗有好多产品,有驼绒、苁蓉酒、中药产品,这些产品是远销国外的”。钱老认为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创造物质财富,是沙产业开发的应有之义。“关键是我们要经营,用科学技术来经营管理”。他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转化沙区优势资源,包括光热、植物、动物、环境、人文,强调要用新手段、新模式、新思维、新系统、新标准经营沙漠,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钱老认为沙产业、草产业的发展要既立足于沙区、草场的资源优势,更要着眼于沙区、草场广大群众未来生存空间的开拓和优化。1984年他就应邀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后《人民日报》全文转载),详细论证了草产业不被重视的历史原因和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草产业的新食物链、新结构图。比如从精心种草、饲料加工、工厂化饲养、畜产品综合加工,到利用畜粪种蘑菇、养蚯蚓、沼气发电、残渣养鱼、废液还田;从草业综合基地、定居点、现代草业新村(即小城镇),到县域经济、通讯电视、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等等。因为民不富、国不强,就不会有巩固的国防,也不会有真正的民族大团结。何况西部既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也是大风沙和沙尘暴的源头。中国沙尘暴的三路源头,内蒙古自治区就占两路,不染绿额济纳,怎么保卫北京城?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的前提,是西部能不能绿,内蒙古能不能绿。“绿起来”的同时,能不能“富起来”。二者的结合就是“绿化+产业化”。钱老在给中央领导的信中说,中国建国以来的三次西部大开发,即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156个项目,有些重大项目建在西部和西北地区;另一次是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第三次是21世纪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前两次为什么投资浩大,收效甚微?“少数工业项目上去了,但广大农村和广大人民仍然是贫穷落后的”?原因就是没有把项目开发和地区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孤岛式”、“镶嵌式”地搞工业项目,充其量是一块块“飞地”。结论:西部大开发,不考虑工农、城乡的一体化,不扩大工业化对产业化的关联、辐射、带动、扩散,进而形成种养加、产供销的一条龙,不加大对卫星城镇的正面影响、逆向拉动,是万万行不通的。“农产业”和“非农产业”当中必须加一个“涉农产业”,必须紧紧抓住沙产业、草产业!

钱老说:“沙产业比治沙防沙要难得多。它不能等同于有关沙化的产业和学术概念、行业分类的沙业,因此更不是跑马圈沙,大开其荒。它是“让生物利用太阳能为人类创造财富”的产业。刘恕教授说得好:“沙产业愈发达,第一性产量就愈多,人们为追求生活必需品,而进行的盲目开垦和放牧就会相对得到控制,脆弱的自然资源就会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因而必须看清钱老重视的如下两点,即“高效地利用资金开发沙产业――沙工贸一条龙地经营”和“沙产业实际是农产业的节水高技术化,在我国河西走廊的成功只是个开始”。中国沙产业基金管委会专家认定沙产业时有四条标准:一要看太阳能的转化效益,二要看知识密集程度,三要看是否与市场接轨,四要看是否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钱老一再强调,草产业是“以草原为基础,利用日光、通过生物、创造财富的产业”。草产业是“一套前所未有的新产业”,是“眼光放开”的、经过“改进”的“龙型经济”,是“一项多种专业协同共事才能办成的新型产业”,是一项“用科技成果为草业系统工程利用”的阳光工程、脱贫工程、西部希望工程。他在给中央领导的信中建议,我们在21世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自然起点要高。在开发沙产业、草产业时,要强调知识密集型,要把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都用上。而且一开始就搞产业化,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并注意综合利用。

钱老曾经对甘肃河西走廊的沙产业寄予厚望,肯定了他们的技术路线“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赞扬他们在沙荒地采用地面下铺膜防水下渗,地上建棚采光防风,节水用计算机控制的滴灌,从而取得蔬菜水果丰产,已实现“西菜东运”。笔者实地考察后,也深感张掖、武威等地区“西部草业”、大棚农业试点抓得好,示范性强。唯一美中不足是工业的龙头企业没在市场形成大气候,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因而没有显出在国际国内产业竞争中更大的比较优势。钱老关注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虽然“全旗形成了一个从治养草场、牧畜、畜品加工成肉食、绒毛等市场商品一条龙的组织”,实现了“草畜工贸四结合”的组织对接,但国有经济为主,牧业传统经营方式没变,既没有称雄市场的企业家,也没有驰名全国的品牌,因此实力有限,在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方面都比较脆弱。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的一批有实力、有效益的民营企业,进军沙产业、草产业之后,灵气十足,活力盎然,冲击力很强。钱老2000年5月30日给赵永亮和郝诚之的信中说:“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我向您们表示祝贺,并预祝您们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特别是位于北纬40°左右世界玉米生长带、奶牛养殖带、牛奶加工带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伊利”、“蒙牛”集团,由于是股份制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机制活、人气旺、起点高、运作好、品牌靓,因而成长性居全国前列,竞争力凸现北京、上海、深圳市场。“伊利”居中国乳业第二把交椅,“蒙牛”由1999年的全国乳业排行第1116位,2002年跃居第4位。连续三年统计,成长速度高达1947.31%,是1999-2001年度,中国非国有控股和非上市企业中超速成长百强企业第一名。三年多来,“蒙牛”不但就地直接招收员工6000多人,而且创造间接就业岗位20万个以上,被誉为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最大的“饭碗子企业”,三年累计纳税2亿多元。他们“创一个名牌,带一片产业,兴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产业化模式,受到理论界、经济界的一致好评。钱学森办公室的涂元季教授2002年12月实地到呼和浩特考察后,赞扬说:“蒙牛实施的科学的一套,就是钱老所说的草产业!”他告诉大家,草产业是个大概念,不仅是开发草原、种草,还包括饲料加工、养畜、畜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不是简单的饲草业和草坪业。因为是高度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是用动物转化,是多层次深度加工,所以其经济效益一定很高。

当我们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钱老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后,才进一步认识到沙产业、草产业战略的前瞻性,科学内涵的整体性,跨行业、跨学科的关联性,综合利用、节约再生、高效和谐、运作平稳的可持续性。特别是2003年秋季,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在自治区党委杨利民副书记、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夏日会长率领下,经过西行考察,比较了甘肃和内蒙古的沙、草产业发展状况后,我们才意识到:必须认清非农产业逐渐取代农产业的趋势,农牧区增收必须减人;西部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必须用产业化连接工业化和城镇化。沙产业、草产业是中国西部开发、生态建设、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它符合西部的特殊的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适应了西部各族群众的历史基础、经济基础、生态基础和文化基础,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现代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国家应该在运作初期从政策、法规上进一步全面加大支持力度。因为抓不准有条件的“发展极”,就形不成有竞争力的优势群。市场信息告诉我们:在当今的扭曲的比较价格下,在入世形成的农畜产品大战中,同一块土地,种粮不如种草,种草不如种药。“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必须解决新型的涉农的后续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市场开拓问题。确立“退”是为了“进”,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资源变不成支柱,产品变不成产业,品牌变不成名牌,我们和过去就没区别。过去因为穷,我们的农牧民不得不滥垦、滥伐、滥樵,今后如果贫困依旧,5―8年的国家项目补助期结束,我们的农牧民还要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这是必须及早提防和制止的,也是钱学森院士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指出的预警点。切记“沙漠化”就是“贫困化”的同义语。只有产业化,才能保证绿化成果不流失,可持续发展有物质基础。

所以,落实十六大,进军新世纪,我们必须“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而用沙产业、草产业带动生态建设,并与农牧民致富、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新突破。为此,国家已通过红头文件和领导批示,提倡、鼓励和支持大力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总理批示:“钱学森同志和宋老(指宋平同志)提出,在我国西部戈壁沙漠发展沙产业,这些重要的理论和意见值得重视。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办好这件事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回良玉副总理批示:“科学合理地发展沙产业是西部开发和生态建设的一项有效举措,应该有必要的扶持机制。”“我们的造林绿化、治理荒沙的某些政策法规和有些规定要求,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变化的情况和发展要求做相应的调整或改变,目的是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目前有关部门将有新的改进措施出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通过学习,我们认为钱老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就产业链的延伸、加工、增值来说,是个“四过”转化的过程。一是“过光(阳光)转化”:把阳光、叶绿素、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植物蛋白。二是“过腹转化”:把植物蛋白通过家畜、家禽的消化系统转化为动物蛋白。三是“过机(机器、设备)转化”:把动物蛋白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流水线转化为食品、饮品、药品、用品等生态精品。四是“过市(市场)转化”:通过名牌创建、科学管理、网络营销、市场竞争,把生态精品转化为畅销商品,赚取“增了值的货币”。(马克思语)

概言之,钱学森院士倡导的中国特色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是围绕一个“省”字,走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之路;突出一个“链”字,走“草畜工贸四结合”的龙型生态经济之路;强调一个“转”字,走新型的工业化的集约经营之路;追求一个“增”字,走技术创新、成果集群、系统耦合、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迭加的知识经济之路。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对我国改革的重大贡献是:它打破了条块分割,着眼于总体效益,立足于光热转化,致力于脱贫致富,为西部大开发的科学运作和健康发展指明了极具时代感的前进方向。

产业经济学篇5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高校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才需求标准发生变化、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创新,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手段和方法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因此,探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变化趋势,引导和推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我国高校“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时期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太原师范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太原工业学院联合南开大学在“产业经济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开展了立体化教学创新实践,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一、“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

“产业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内容涉及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是一门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渗透的学科。“产业经济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是知识跨度大、实际应用性强。如果采用讲述方法,任课教师不仅难以精准表述交叉学科的知识,而且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压缩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过程,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拓展和提升。为此,我们依据需求拉动、技术推动、理念引导和政策支持的“四维”创新思路,探索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强化学生创造能力为主线的立体化教学改革方案,进一步推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需求拉动

坚持与国际发展与国家战略需要同行的原则,围绕世界第四次科技革命、我国供给侧改革等国内外经济社会变革引发的产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在“产业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不断补充技术创新、循环经济、系统分析方法等学科前沿的内容;聘请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技术与管理专家进课堂、讲专题,推动科教协同育人;紧密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运行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开展课题小组活动,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二)技术推动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一方面,多媒体技术为教师提供了音频、视频、图像、电子书包、PPT等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实现了教学的交互性、即时性,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便捷、知识获取的空间更广泛。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将得到快速发展,免费网络课程必将再次推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在“产业经济学”立体化创新过程中,互联网+教学、翻转课堂、滚动机考、幕课、开放式课程网页等都得益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和辅助。

(三)理念引导

大学教育理念引领着大学人才培养的价值准则,对教育现实和教学改革具有强大的规范和引领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的理念也逐渐与国际接轨,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因而,大学教学必须由静态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动态的“开放式”教学,强调教学不能囿于学校、囿于教室、囿于教师,要将课堂向经济社会实践延伸、向国际前沿领域拓展、向专家学者开放,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我们在“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中探索开展了翻转课堂、高频探究性实习体系、课题小组活动、课程群建设等活动。

(四)政策支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国家与省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教学改革的项目与政策,比如“本科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计划”、“立体化教材建设”等。各高校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举措。各级政府和高校的政策支持是立体化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产业经济学”的教材建设、教学网站建设以及实践活动等环节先后得到学校、出版社及实习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二、“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的创新实践

2008年,我们开始探索“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模式,围绕“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综合考虑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计划、教学环境和教学考评等因素,整体设计了立体化创新发展的方案。经过9年的实践及修正,“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五位一体,建立多层次、立体化教学资源

立体化教学资源是实施立体化教学的基础。在“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五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其一,联合省城四家高校的“产业经济学”教师编写了《产业经济学概论》,提高了教材的适用性和地方特色[2]。其二,教师在科研活动中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并将这些新知识、新方法介绍给学生,真正实现科研促教学。教师把近年来产业经济学的科研成果以案例的形式融入课堂。其三,建立了校外专家库,实现开放教学。其四,为了拓展学科建设基础,我们开展了产业与区域经济学课程群建设。其五,建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平台,向师生提供学习的各种服务。由此,我们构建起一个横向学科宽泛,纵向联系实践的多样化、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

(二)建立“互联网+教学”思维,增强课程教学的弹性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应用经济学学科,产业组织领域的研究进展尤其迅速。如果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资源和固定的教师,那么学生就难以接触到产业经济学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最新的研究方法。而如果将网络通信工具、搜索引擎、在线教育平台等互联网工具与教学结合起来,形成移动的教师和移动的课堂,从而有效延伸教学活动的时间、扩大教学活动的范围、丰富教学活动的内容,有效增强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和弹性。其一,充分利用互联网通信工具。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不仅速度快,而且费用低廉,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时空障碍。在“产业经济学”授课前,我们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发送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教学视频,供学生预习使用;课后,通过课程微信群、QQ群等方式及时讨论学习中遇到的疑问[3]。其二,访问“产业经济学”课程学习平台。通过访问在线教学平台,师生可浏览最好的精品课程网页,聆听世界一流教师的幕课,向最好的专家请教。在“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产业经济学”课程网页和教学网站(如,山东大学产业经济学课程学习平台、哈佛商学院在线商业基础课程等),同时学生也会反馈最新的网络学习资源。

(三)实现师生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绩效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讲授式、实验法等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控制者,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提出自己学习中的疑问,并在讨论和思考中获取与内化知识[4]。为此,在“产业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将制作好的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视频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学生并进行在线辅导,要求学生预习并标注疑惑,由此完成教学信息传递环节。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先听取学生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疑惑,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来完成吸收内化的环节。由于教学活动是针对“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的指导就具有了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就具有了主动性,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实施高频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拓展课程教学空间

作为应用经济学学科,产业经济学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因而“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绝对不能囿于教室、依赖于教师、封闭于学校。在课堂理论教学基础上,“产业经济学”的任课教师必须引导和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走向火热的生产一线,增强学生对产业经济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其一,开展探究性实验。我们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引导式新型实验教学模式[5]。针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其关系展开的探究性实验要求要求每组学生针对我国某个行业依次完成数据搜集—集中度计算—市场结构类型判断—政策建议,最终递交实验报告并进行简要汇报。其二,高频度实践。近年来,为满足“产业经济学”及其他实践环节对实习基地的要求,太原师范经济系与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邮储银行等16家单位签署了实习基地协议,满足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长期实习的要求;我们还与太钢不锈钢产业园区、汾酒集团工业园区等附近单位取得联系,能够满足学生3—4次/年的短途实习任务。同时我们配套修订了实纲和计划,延长了长途实习的时间,提高了短途实习的频次,细化各类实习的流程。高频度、规范化的实习模式不仅达到交流信息、拓宽知识面的目的,而且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

(五)强化过程性评价,建立多层次的考评模式立体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此相匹配的考核方式应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6]。这是课程考评体系设计的基本依据。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不足。为此,在“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课堂案例讨论、期中课题小组活动等过程性评价,并给予了较高的分值;在过程性考核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和课题汇报质量给予评分和口头评价,从而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同时,在终结性评价中,我们也有机地融入了滚动式机考、名词解释口试等动态性、分层性考查指标(见表1),以弥补期末考试“一刀切”的不足。

(六)开展课程群建设,夯实课程建设的基础

在建设“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同时,我们引入课程群理念,开展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课程群建设,进一步夯实“产业经济学”教学的学科基础,增强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团队力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课程群的主导课程为“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辅助课程为“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山西经济专题”等三门课程。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分解课程群教学目标、共同备课制度等方式,使任课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并且我们会引导和组织任课教师设计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的课程教学大纲,有效避免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叠、知识点顺序的紊乱。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衔接,教学进度相互匹配。每门课程教学都能够突出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又能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起到补充、支撑作用[7]。“产业经济学”作为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课程群的核心,也是课程群发展的重点。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课程群的建设快速整合和凝聚了“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其一,宽泛的学科基础。以“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需求为导向,课程群建设能够完善优化相关辅助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工作,为“产业经济学”建设奠定厚实的学科基础。其二,优秀的教学团队。课程群建设凝聚相关课程的师资和实验人员,各类人员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有利于解决“产业经济学”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近年来,以课程群为基础组建的应用经济学教学团队获得较快的成长,并被授予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三,良好的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课程群建设的资金,建立完善的课程群服务平台,为资料室、教学网站、实验室、精品课程建设等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

三、“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的创新思考

“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主动学习的意识与创造能力差异较大,许多学习活动成为“少数优秀学生”的活动。如何引导和组织大部分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其二,教学环境不尽如人意,互联网课堂、开放型实习基地以及微课制作滞后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完善课堂互联网设施、改革实习实践制度以及提高微课制作服务水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教学环境问题。未来数字化校园建设还面临在线教育平台建设的问题。其三,课程群及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合作的意愿不足,教师合作基本上停留在基于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的人为合作层面,以非正式渠道交流为主的自然合作程度较弱,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教学信息的传播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如何激励和引导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使他们有兴趣、有动力在日常生活等非正式交流中融入更多的教学信息,从而营造教学改革的氛围是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办公室.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R].2014.

[2]闫二旺,刘晓辉,梁姗姗.产业经济学概论[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5:40-50.

[3]周颂伯,申文耀,肖擎纲.论高等教育中网络教学的意义及网络教学的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

[4]王红,孙立会.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

[5]杨建卫,任晓莉.基于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科技信息,2013,(3).

[6]朱道立,陈佩林,马以桐等.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7,(12).

产业经济学篇6

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1984年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它是战略,是方法,是新突破,是高科技。它要求知识密集、技术集群、系统耦合、文化衔接、利益驱动。它的标志是延伸产业链条,促成良性循环。它是非传统的、大集约的、精细型的、循环式的。它为西部沙地、草场、林区资源的转换增值和产业联动开辟了新路,为“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生活”的“三生统一”找到了接合部,为实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进而打造“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新型涉农后续产业找到了增长点。如果说,西部大开发,生态是重点,荒漠化防治是难点;那么,沙产业、草产业就是科学的突破口。

对钱学森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进行经济学思考,必须把握四个要点:

一是要讲投入产出,追求物质回报;二是要讲规模经济,形成核心竞争力;三是变生物链为产业链,生产终极产品,通过龙头企业提高附加值含量,变粗加工为深加工、精加工,获取最大利润;四是寓生态环境的保护于科学开发之中,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搞为生态而生态,坚持循环经济、节约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反思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建设状况吧。由于认识规律有个过程,因此长期不敢说“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一味号召“植树造林”,乔木为尊,杨树为荣,满足于为绿化而绿化。对植被建设的要求是“社会性、公益性、观赏性”,闭口不提经济效益。由于把“绿起来”和“富起来”人为地割裂为对立面,国有场站包打天下,因此只有国家部门的积极性,而没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只种、不管、难护,结果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年年种树不见树。有的老百姓为赚挖树坑的钱,甚至盼树快死,重栽赚钱。年平均降雨量300mm以下地区本来是灌木的王国,却强令推行高杆杨树,造成了“一年绿、二年黄、三年又是老模样”。钱学森1993年8月20日在谈到中国林学会时,对该学会主办的《森林与人类》刊物,只讲“公益性”、“科学性”大不以为然。他批评说:“就是不讲经营收益,不讲‘钱’,还是老一套计划经济思想!”

钱学森认为西部大开发,要给西部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要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让农牧民群众受益。针对有关部门画地为牢,沙漠、草原、林区经济条块分割,形不成开发的合力。钱学森认为林、沙、草“要几业结合”,“再加工、贸,形成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体系”,“畜牧产品加工成袋装上市的成品”。树立资源的整体观、效益观,突出综合利用和横向联合,不拘泥于一行一业。打破传统,打破界限,打破领域,唯规律是从,唯市场是导;纵向成龙,横向分层,高效用沙,循环用能,层层转化,环环增值,向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开创人类与沙漠、草原、林地和谐共存的新局面。沙漠、草原、森林景观也是资源,搞旅游完全可以。“将来公益生态林场可以发展旅游业、康复医疗业,也是横向发展”。沙漠地区特有的动、植物,是极端条件下有极端顽强生命力的特殊物种,许多是珍稀、贵重的中药材,“身价百倍”,如“内蒙古阿左旗有好多产品,有驼绒、苁蓉酒、中药产品,这些产品是远销国外的”。钱老认为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创造物质财富,是沙产业开发的应有之义。“关键是我们要经营,用科学技术来经营管理”。他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转化沙区优势资源,包括光热、植物、动物、环境、人文,强调要用新手段、新模式、新思维、新系统、新标准经营沙漠,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钱老认为沙产业、草产业的发展要既立足于沙区、草场的资源优势,更要着眼于沙区、草场广大群众未来生存空间的开拓和优化。1984年他就应邀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专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后《人民日报》全文转载),详细论证了草产业不被重视的历史原因和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草产业的新食物链、新结构图。比如从精心种草、饲料加工、工厂化饲养、畜产品综合加工,到利用畜粪种蘑菇、养蚯蚓、沼气发电、残渣养鱼、废液还田;从草业综合基地、定居点、现代草业新村(即小城镇),到县域经济、通讯电视、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等等。因为民不富、国不强,就不会有巩固的国防,也不会有真正的民族大团结。何况西部既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也是大风沙和沙尘暴的源头。中国沙尘暴的三路源头,内蒙古自治区就占两路,不染绿额济纳,怎么保卫北京城?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的前提,是西部能不能绿,内蒙古能不能绿。“绿起来”的同时,能不能“富起来”。二者的结合就是“绿化+产业化”。钱老在给中央领导的信中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三次西部大开发,即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156个项目,有些重大项目建在西部和西北地区;另一次是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第三次是21世纪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前两次为什么投资浩大,收效甚微?“少数工业项目上去了,但广大农村和广大人民仍然是贫穷落后的”?原因就是没有把项目开发和地区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孤岛式”、“镶嵌式”地搞工业项目,充其量是一块块“飞地”。结论:西部大开发,不考虑工农、城乡的一体化,不扩大工业化对产业化的关联、辐射、带动、扩散,进而形成种养加、产供销的一条龙,不加大对卫星城镇的正面影响、逆向拉动,是万万行不通的。“农产业”和“非农产业”当中必须加一个“涉农产业”,必须紧紧抓住沙产业、草产业!

钱老说:沙产业比治沙防沙要难得多。它不能等同于有关沙化的产业和学术概念、行业分类的沙业,因此更不是跑马固沙,大开其荒。它是“让生物利用太阳能为人类创造财富”的产业。刘恕教授说得好:“沙产业愈发达,第一性产量就愈多,人们为追求生活必需品,而进行的盲目开垦和放牧就会相对得到控制,脆弱的自然资源就会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因而必须看清钱老重视的如下两点,即“高效地利用资金开发沙产业――沙工贸一条龙经营”和“沙产业实际是农产业的节水高技术化,在我国河西走廊的成功只是个开始”。中国沙产业基金管委会专家认定沙产业时有四条标准:一要看太阳能的转化效益,二要看知识密集程度,三要看是否与市场接轨,四要看是否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钱老一再强调,草产业是“以草原为基础,利用日光、通过生物、创造财富的产业”。草产业是“一套前所未有的新产业”,是“眼光放开”的、经过“改进”的“龙型经济”,是“一项多种专业协同共事才能办成的新型产业”,是一项“用科技成果为草业系统工程利用”的阳光工程、脱贫工程、西部希望工程。他在给中央领导的信中建议,我们在21世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自然起点要高。在开发沙产业、草产业时,要强调知识密集型,要把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都用上。而且一开始就搞产业化,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并注意综合利用。

钱老曾经对甘肃河西走廊的沙产业寄予厚望,肯定了他们的技术路线“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赞扬他们在沙荒地采用地面下铺膜防水下渗,地上建棚采光防风,节水用计算机控制的滴灌,从而取得蔬菜水果丰产,已实现“西菜东运”。笔者实地考察后,也深感张掖、武威等地区“西部草业”、大棚农业试点抓得好,示范性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工业的龙头企业没在市场形成大气候。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因而没有显出在国际国内产业竞争中更大的比较优势。钱老关注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虽然“全旗形成了一个从治养草场、牧畜、畜品加工成肉食、绒毛等市场商品一条龙的组织”,实现了“草畜工贸四结合”的组织对接,但国有经济为主,牧业传统经营方式没变,既没有称雄市场的企业家,也没有驰名全国的品牌,因此实力有限,在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方面都比较脆弱。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的一批有实力、有效益的民营企业,进军沙产业、草产业之后,灵气十足,活力盎然,冲击力很强。钱老2000年5月30日给赵永亮和郝诚之的信中说:“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我向您更大的成就。”

当我们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钱老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后,才进一步认识到沙产业、草产业战略的前瞻性,科学内涵的整体性,跨行业、跨学科的关联性,综合利用、节约再生、高效和谐、运作平稳的可持续性。西部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必须用产业化连接工业化和城镇化。沙产业、草产业是中国西部开发、生态建设、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它符合西部的特殊的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适应了西部各族群众的历史基础、经济基础、生态基础和文化基础,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现代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国家应该在运作初期从政策、法规上进一步全面加大支持力度。因为抓不准有条件的“发展极”,就形不成有竞争力的优势群。市场信息告诉我们:在当今的扭曲的比较价格下,在入世形成的农畜产品大战中,同一块土地,种粮不如种草,种草不如种药。“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必须解决新型的涉农的后续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市场开拓问题。确立“退”是为了“进”,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资源变不成支柱,产品变不成产业,品牌变不成名牌,我们和过去就没区别。这是必须加强认识和及早提防的,也是钱学森院士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指出的预警点。切记“沙漠化”就是“贫困化”的同义语。只有产业化,才能保证绿化成果不流失,可持续发展有物质基础。

我们认为钱老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就产业链的延伸、加工、增值来说,是个“四过”转化的过程。一是“过光(阳光)转化”:把阳光、叶绿素、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植物蛋白。二是“过腹转化”:把植物蛋白通过家畜、家禽的消化系统转化为动物蛋白。三是“过机(机器、设备)转化”:把动物蛋白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流水线转化为食品、饮品、药品、用品等生态精品。四是“过市(市场)转化”:通过名牌创建、科学管理、网络营销、市场竞争,把生态精品转化为畅销商品,赚取“增了值的货币”(马克思语)。

概言之,钱学森院士倡导的中国特色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是围绕一个“省”字,走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之路;突出一个“链”字,走“草畜工贸四结合”的龙型生态经济之路;强调一个“转”字,走新型的工业化的集约经营之路;追求一个“增”字,走技术创新、成果集群、系统耦合、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迭加的知识经济之路。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对我国改革的重大贡献是:它打破了条块分割,着眼于总体效益,立足于光热转化,致力于脱贫致富,为西部大开发的科学运作和健康发展指明了极具时代感的前进方向。

产业经济学篇7

引言

产业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是通过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各种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实现的微观状态下的经济产业体系,是以理论为基础,应用为前提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过程。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微观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结合当前经济理论实现的应用性质的经济学过程。西方产业经济学侧重于从企业角度出发研究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行为,在西方国家的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是通过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进行发展和探究的过程。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步的实现了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但由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使得当前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影响因素,更是使得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手段的主本文由收集整理要制约前提和影响手段。

1. 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发展现状

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是当前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更是实现经济学教育的重要保证手段。目前而言,我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设有产业经济学专业,在经济学的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由于各个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不同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手段和模式也不尽相同。设在经济学院,有的将产业经济学设在管理学院。教学中的内容偏重也有所不同,有的以产业组织理论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认为研究产业组织就是研究市场运行,以及通过对产业组织的研究帮助人们分析现实的市场,但这些研究撇开了厂商内部的与控制和股东、银行、资本市场与经理控制的关系问题。

2. 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明确虽然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国了产业经济学专业,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外传统的产业经济学并不包括产业结构的内容,但我国始终对产业结构调整非常重视,我国学者对产业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在实践中,我国应用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事例较多。尤其是最近的这次经济危机,使得我国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都更加重视,利用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更加频繁。但我国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调整产业结构、重视不够,还停留在照搬国外理论的层面上,在实践中鲜有通过对产业组织的调整来改善市场运行的案例。这使得我国不同高校在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上产生较大差别。

2.2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我国实际相脱节产业经济学引入国内教学的时间较晚,其教材的内容大多是从国外引入的,案例也都是国外的案例,和中国的实际有较大距离。以产业组织理论为例:产业组织理论的模型大多以完全信息为假设前提,博弈论的引入使得不完全信息模型也存在均衡解。但由于经济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不同,国外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不是很严重,这些模型对国外企业行为的解释力就较强。但在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策略性行为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这些模型对中国企业行为的解释力不强。中国学生在学习了这些内容以后,仍然不能对身边的企业行为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解释,就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也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学目的。

2.3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不规范,缺乏权威教材目前高校中使用的产业经济学教材有国内学者的,也有国外学者的,但国内外教材的也有很大不同,内容和体系设置差别较大。即使是国内编写的教材,一些教材的编者奉行拿来主义,直接照搬照抄国外的教材;还一些

编者把一些还不成熟的研究成果引入教材而使教材的权威受到学生质疑。教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缺乏权威的教材是制约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4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我国高校中产业经济学课程还停留在讲授的层次上,缺乏辅助教学手段和实验或实践环节。一般来说,学生大多是从一个校门走到另一个校门,绝大多数学生对企业以及对企业的运行没有任何感性的或理性的认识,也可以说根本不了解企业,这一方面会造成学生不能对产业理论或模型的作出正确认识和理解,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大大减弱。

3. 改进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3.1明确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我国的法治环境和产权制度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诚信体系有待建立,这是我国目前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前提。也就是说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其特殊性,我国的产业研究应立足于这个现实来研究我国的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把西方产业理论中国化作为现阶段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同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理论。

3.2编写和我国实际相结合,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的产业经济学教材在明确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的基础上,首先要规范产业经济学教材的内容,使各高校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相对统一;其次,教材内容要和中国产业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使得学生所学的理论应能解释中国的产业现象,从而增强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另外,还应提高产业经济学教材的编写质量,少一些拿来主义,多一些编者自己的特色。

3.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在教学中应多组织一些实际的案例,提高学生理论应用能力;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兼并、重组和分拆以及其它的案例,这些案例多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可以使学生对产业理论有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应建立产业经济学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知识。同时应建立产业经济学的模拟实验室,使实验室模拟实验和实习基地实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产业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观念,不应当成为改革开放的“反对派”不要企图长期垄断市场,要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春天一定会来到。

产业经济学篇8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AFDC)秘书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产业经济学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夏大慰教授是我国产业经济学的权威,在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中颇有建树。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0年会暨‘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与国际比较’研讨会”上,夏大慰教授就产业经济学的若干问题做了发言。本刊将夏大慰教授的发言以访谈形式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记者:夏教授,今天我们采访您,是想向您请教关于产业经济学的一些问题。据我们所知,对于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成问题,目前我国存在两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经济学等同于产业组织理论,主要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并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产业组织政策为基本理论框架。这种观点与欧美国家比较一致。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产业经济学不仅是产业组织理论,还应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内容。由于研究内容宽泛,产业组织理论只占一部分内容。显然,第一种观点比较容易与国际接轨,而第二种观点则符合我国的传统。从我国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历史看,对产业结构等理论的研究确实早于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而且在支持政府制定产业结构等政策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夏教授您倾向于哪种观点呢?

夏大慰:我认为,我国现阶段,产业经济学其研究内容应强调以产业组织理论为重点,但还应包括产业结构理论等内容,不过我不主张将产业经济学泛化,应把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与产业优化等理论并入产业结构理论来研究,而不是将这些内容独立研究。

记者: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请问,对产业应该如何定义呢?

夏大慰:目前,国内的教科书通常把“产业”定义为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的集合。然而,同一企业有许多不同特征,以不同视角去审视企业的各类共同特性,可将同一企业划归于不同的“产业”。这样必然导致“产业”划分的随意性及企业产业归属的杂乱性。

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理论,界定“产业”边界的立足点,与其说是出于理论上的严密性,还不如说是出于现实的可用性。也就是说,产业经济学对“产业”划分的基准――企业的某类特性,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服从于产业经济学经济分析的需要。

我认为“产业”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在产业组织层面上,二是在产业结构层面上。在分析同一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市场关系时,“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这样划分的依据是,只有生产同类或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彼此间才会发生竞争关系,以这类企业集合――产业为对象,才有可能进行同一产业的竞争和垄断分析。否则对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就缺乏判断的标准。

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中企业间错综复杂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时,或者说当需要考察整个产业的状况,以及不同产业的结构与关联时,所使用的产业定义则较为宽泛,“产业”可以界定为“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这种产业定义有较大的伸缩性,既可以是较广义的概念,如第一产业(农业与畜牧业)、机械产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也可以是较狭义的概念,如石油产业、机械产业等。通过这种产业的定义与划分,就能够以“产业”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分析各产业部门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分析产业间均衡状态,揭示出社会经济总量失衡的具体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政策措施,促进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各部门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发展分析,掌握其演化规律,进而采取相应政策措施,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并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将产业界定为“使用相同原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一旦对产业进行了清晰的定义,那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也就明确,即产业经济学不仅涵盖了研究市场和企业的微观运行的产业经济组织的理论,同时也研究整个产业及产业间的互动关联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产业关联、产业布局及产业集群等。同时,基于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质,产业经济学还研究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与产业结构政策,为政府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建议。

记者:夏教授,请您给我们概要地谈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不仅关注产业内企业的运行,也研究产业间的联系,即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大范畴。产业组织理论与微观经济学都研究产业内部企业的行为。但是,两者间的研究内容存在重要的差别。

微观经济理论通常集中分析完全竞争以及垄断这样的极端的市场结构。然而产业组织更为关注寡占市场的企业行为。产业组织研究实质上是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逐步向完全竞争模型中加入现实世界的摩擦系数,如不完全信息、进入壁垒、交易成本、调整价格的成本、政府行为等,以便深入地分析市场中的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它们如何在现实中进行竞争。此外,产业组织理论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更为关注政策问题,即产业组织研究要回答:在什么类型的市场上,企业才能行使控制价格的垄断势力;在什么类型的市场上,卡特尔才能运行;企业是否行使了策略,是否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企业的市场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如何;政府如何改善市场运行的绩效,等等。产业组织研究有助于政府提高公共政策的效率。

产业结构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另一重要研究领域。在亚洲各国,政府具有干预市场的传统,更多地强调政府管理而不是市场的自由放任,代表性国家当属日本和韩国。由于这些国家在经济过渡时期市场发育不良,产业结构的非均衡问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得到解决,或者说通过市场调节的成本很高,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仍然表现出严重的非均衡问题,并且有关法律和政策不完善、不配套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在我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如何使各产业部门间均衡、协调、有序发展,通过相应的产业结构政策来“追赶”其他先进国家,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课题。因此,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产业间的关联以及产业布局与集群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政府实施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

研究产业结构是为了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从历史起源看,产业的出现和形成源于劳动分工。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创造了不同的产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使得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则产生了产业。一般认为,现代工业始于手工业,现代服务业则始于商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大生产使得产业进一步细分,如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工业内部可以分为冶金、造船、机械、电子、食品、纺织、造纸等产业,服务业则可分为商业、金融、通信、旅游、教育、信息等一系列产业。

当前中国国家统计局主要采用了克拉克的产业分类方法。克拉克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并提出了著名的克拉克定理。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中国国家统计局首先把所有产业部门划归第一、二、三次产业三个门类。然后在三个大的门类下划分了几个大类:第一产业分为农、林、牧、渔业四个大类;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大类。在这些大类下又进一步分成各种中类和小类。如第三产业又分为15个门类,47个大类。

记者:国际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夏教授,在国内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什么观点呢?一般认为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请您先给我们简述一下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组织政策好吗?

夏大慰:好的。产业组织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纵深发展,以帮助人们分析现实中的市场。微观经济学主要关注于一些极端的情况,如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而产业组织则主要关注于研究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情形,如寡头竞争、垄断竞争等不完全竞争性市场。通过对市场运行的研究得出对特定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

简单地说,产业组织研究是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是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其研究内容包括企业间的竞争行为及其与市场结构、绩效的密切关系,特别强调针对产业中的具有相互依赖或市场互动特点的企业市场行为的研究,包括价格竞争、产品定位、广告和研发等。

产业组织政策就是产业组织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直接作用,体现为政府的竞争政策和政府管制政策。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方式,自由放任的市场理念曾经占据了主流的位置。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并不总是有效率的。当市场失灵时,可能需要对市场实施一定程度的干预。研究产业组织政策的兴趣就起源于人们希望了解认识大型企业或企业联盟行为对产品性能、价格等市场元素的影响,其发展贡献直接表现在各国反垄断法和竞争政策的不断发展之中,并为政府与公众提供了甄别企业不当行为、鼓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工具。

目前,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亚洲新兴国家,政府在反垄断和公共政策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些努力与成效直接来自于产业经济学家的不断积累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我国,政府为保护自由竞争、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正在进行积极探索,其中,公共政策最明显的突破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起草和立法通过,成为我国最全面的一部竞争法规。该法案的起草过程吸收了产业组织政策的研究理念及其他国家反垄断的经验,着重针对当前我国的垄断行为、国有企业兼并、行政垄断等内容,体现了产业组织政策研究对于我国当前的公共政策的重大意义。

产业组织政策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另一个贡献体现在政府管制政策的研究中。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政府对电力、煤气、城市供水等公用事业领域实行政府管制是理所当然的,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政府必须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用事业进行经济管制,包括价格管制和进入管制。此外,在某些产业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和领域,从市场失灵的角度看,政府管制也是必需的。从世界各国的管制经验看,政府管制政策沿着管制―放松管制―再管制(激励性管制)的路线发展。

记者:依照我国的学术研究传统,产业经济学并不仅指产业组织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业的概念主要是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部门”,例如农业、工业、商业等,学科专业也相应设立了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由于长期封闭式发展,这种模式一直延续了许多年。这种学科体系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被证明是极不科学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产业经济学最初受日本学者的影响较深,强调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政策。随着欧美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开始被引入我国,我国的产业经济学开始逐渐转型,将以产业组织理论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欧美产业经济学体系与以产业关联、产业结构等为研究重点的日本产业经济学体系整合在一起,形成我国的产业经济学框架,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于后发国家利用产业结构转换来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后发国家带来了由于强制性结构转换不恰当而造成资源使用更加浪费的危险性。因此,产业结构理论对于我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因此,请您给我们讲讲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内容。

夏大慰:产业结构理论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集群、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研究。

传统上,产业结构指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着重于从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揭示产业间技术联系和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因此,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为产业间的结构组成及其变化(即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变动的高度化、重点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发展的合理性研究等,从而为政府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实现本国产业的升级,实现后发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赶超,获得本国产业的动态竞争优势提供理论依据。总之,产业结构不仅涉及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涉及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方面的研究。

从广义的视角来看,产业结构理论还包括产业关联、产业布局和产业竞争力等内容的研究。产业关联又被称为产业联系理论,是产业结构理论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产业之间投入―产出联系。与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相比,它更细致和精确地研究产业之间的质的联系和量的关系。主要研究方法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把一定时期内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技术关系量化为投入产出关系,以此分析这一时期内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及其特征。它的特点是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经济学区别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产业集群是以某一特定产业(通常为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中的大量企业及相关企业高度集群为标志,是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集合。产业集群与其他企业组织一样是伴随着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而诞生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经济集群现象,特别是同类产业的空间集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一批飞速发展的产业集群区,产业领域涵盖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鞋和针织品等在内的多种领域。这些被称为产业集群区的地区,其主要特点都是以大量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产业活动的集群体。这些空间上集中的企业,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可以看出,产业集群中的“产业”概念符合产业经济学的定义,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研究分支,但它又有别于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的研究内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方式、形成机理、产业集群的特点、产业集群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刺激企业创新机理,以及对产业集群的区域效应进行归纳总结。

产业布局则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随着产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人们对于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其观察的视角也发生很大的变化。现代产业布局理论已从为了具体企业取得最大利润而作出的区位决策,发展为考虑区域整体效益的最优化研究。研究产业布局,可以为如何合理、协调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发展提供相关的公共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政策的一个主要分支和组成部分。早期的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通过国家力量调配资源,驱使国民经济朝着既定的经济结构转变。产业结构政策在现实中的大规模运用,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这些国家都面临着战后重建和复兴的艰巨任务。一些战后获得独立地位的国家,迫切希望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社会主义国家,则更想通过有效的经济建设,向世界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所有这一切都对产业政策,特别是产业结构政策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在我国,比较明确、自觉地提出和执行产业政策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在此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权、包罗万象的计划经济,产业政策包括在经济计划中。1978年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产业政策是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管理和调节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产业结构转换理论与后发优势理论是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理论基础,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以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作为指导。

记者:从您以上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产业经济学涉及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等多项内容。夏教授,我们还想了解学者们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以满足产业经济学各部分研究的需要。请您给我们谈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夏大慰: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始终无法离开经济学的总体分析框架,因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产业经济学必须遵循的基本研究方法。此外,随着新的研究工具不断出现,产业经济学的具体分析方法也随之多样化。总体而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方法的集合。

产业经济学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最基本研究方法乃是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两种方法的集合。实证研究往往是描述性的,主要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因此,经济学家通过实证研究考察经济的实际运行,并从中形成有关经济学说体系。规范研究则是一种命令性的表述,它作出关于“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判断,即在有关经济现象的分析中得出的一种价值判断。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从原则上说,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实证表述,但评价规范表述却牵涉价值观和事实,仅仅靠数据不能否定一个规范表述。然而,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之间是相关的。关于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实证分析影响我们关于经济应该是怎样的判断,从而为经济学家研究如何改善经济运行,并为分析什么政策是合理的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产业经济学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内容,但就方法论而言,其研究必须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同时产业经济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研究最终可以形成政策建议,因而具有强烈的规范研究的色彩。

在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中还使用理论分析方法和经验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方法是指在特定的框架内对事物进行理论上的演绎、推理和归纳,而经验分析方法则是运用数据或实际资料的经济学研究。大多数经验性研究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但仍然还有部分的经验性研究方法因为涉及价值的判断而实质上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在产业经济学研究中,既存在理论的分析方法,也存在经验性研究。

记者:您刚才讲了产业经济学必须遵循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那么在低一层面的具体研究上,又遵循那些研究方法呢?

夏大慰:在低一层面的具体研究上主要使用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是博弈论分析。近年来,产业组织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主要来源于理论研究,产业组织已成为一门相当理论化的学科。而这种理论的推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应用为产业组织领域带来了一种统一的方法论。博弈论改写过的产业组织理论成为主流微观经济理论的一个扩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经济学从重视市场结构研究转向重视企业行为研究,而博弈论尤其是非合作博弈理论,恰恰是处理不完备市场信息和企业策略行为问题的理想方法。正是由于博弈论方法的应用,使产业组织理论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学中最激动人心并且最富生机的领域之一。

第二是计量经济方法。在产业组织中,计量经济方法作为研究工具,被广泛使用在对跨产业的经验研究之中。通过各产业大样本的跨部门数据,来度量产业的市场行为、绩效与市场结构的联系。在研究一国一定时期内的产业及产业间联系的发展演化过程时,也必须选取较多的样本,以比较和分析他们之间的发展规律。横截面回归分析方法是计量经济学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近年有所衰落。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得到了很大发展,并被认为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计量经济研究方法。可用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包括经济时间序列的线性和非线性方法、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双线性模型、临界自回归和混沌模型等。随着有关数据资料的积累,这些分析方法将在产业经济学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第三是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也是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该方法用实际发生的案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分析说明某一经济规律,特别适用于无法精确定量分析的复杂的经济事例。案例分析还能揭示出普遍经济规律在不同的实际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同形式,能培养经济研究人员对实际经济事务中所蕴涵的经济规律的敏感性。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家之所以乐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是因为丰富的案例研究可能更容易再现产业的因素和行为。

产业经济学篇9

一、关于产业组织理论历史

我们所研究的产业组织它http://的基本内容是西方产业经济理论基础性理论内容。它的历史可以起源于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其著名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表述的重要原理:首先就是市场竞争理论,其次的重要理论就是劳动分工。我们可以看到理论的提出都是研究竞争的体制我们作为市场主体的竞争经行为,这个理论对现代的经济学组织理论的产生、发展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也为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目的性。在这个理论中它进一步论证了结构对市场行为、主题绩效的关键作用,故而我们通常意义上称之为结构主义学派。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产业组织理论也在进一步的完善之中,其在政府产业决策之中逐渐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然而理论本身存在的问题,其弊端也逐渐在社会实践中日渐显现,这就是很多专家、学者越来越持批判态度。持不同意见者认为,理论并没有重视企业之于市场结构的反作用力,与此同时理论研究中过于的静态、单一的研究方法也饱受批评。这就是要求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者进一步丰富完善理论内容,针对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加以研究。新的理论研究工作者更加重视企业行为的研究,这就是这一批的研究者获得了行为主义学派或厂商主义学派的头衔。随着学者对于这一理论研究的深入才使理论逐渐的完善,逐渐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在实践中得以检验。

二、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产业经济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它是研究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演化的规律。我们的研究主要分为:首先我们探讨的是广义上来研究产业间的关系;其次从狭义的产业概念出发研究产业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三个产业的划分,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三产业理论的研究中我们需要着重研究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g.g.clark),在对众多国家的三产业发展的深入研究之后,最终得出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分布和转移的规律性,这就是我们确认的关于产业的理论性研究配第—克拉克定理。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n)最先开始在工业经济中开展理论研究。其理论主要集结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论著中,其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划分

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在这个基础之上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消费资料产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产业净产值的比例会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断下降,与此同时通过研究还得出结论消费资料产业比重逐步减少,资本资料产业比重逐步上升。这一理论更加深入的阐释了产业理论,更加深入地解释了产业中的关系。丰富和发展了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理论。

三、产业布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最开始对专门论述所产生的布局问题的理论,都是把农业区位论和韦伯工业区位论为最经典的代表和最古典的区位论。古典区位论其实一直处于单一的立足于企业或者是单一的立足与企业中心,古典区位论一直是以最低成本和最省运费的理念,古典区位论不对市场的销售量的问题和消费因素而考虑,所以我们通常将这种区位论称之为西方区位理论的成本学派。我们由于社会的变化市场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生产成果的不断提高,使得第二与第三产业的不断的提高,逐渐的将农业给取代了,从而第二和第三产业会逐步的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与此同时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与网络的迅速发展,运输不会在是对我国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反而市场的销售量等问题却成为我们产业能否成为我们产业盈利与生存的主要关键问题。我国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区位理论逐渐的将古典区位理论的弊端逐渐改进为近代区位理论市场学派,由于古典区位理论一直是处于单一的立足于企业或者是单一的立足于工厂当中,从而我们将古典区位理论转变成可以立足于城市或者可以立足于地区的理论。由于我们必须以最低的成本和最省的运费我们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和市场的最大需求。

四、产业政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得知长夜经济理论当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对产业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他就是产业政策理论。在没有产生政策概念之前我们对于政策概念的思想和实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但是产业政策的概念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产生的结论。

五、结语

产业经济学篇10

关键词:企业集团;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公司治理

一、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倍数高于要素投入的倍数,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出现要素报酬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导致的生产量的增长。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有用性,这种规模扩大表现为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是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若干工厂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 。

既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企业规模是企业提高规模经济的有效手段,那么大型企业集团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实现这种手段的一个有效途径。企业集团的产生必然以企业的存在为前提。当单体企业无法解决自身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时,企业单一的经济职能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取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然走上垂直联合或横向扩张的道路。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曾论述:“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提出,“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新的生产力,许多人在一起协调地进行劳动,并不等于个人劳动的简单总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协作,企业之间同样也存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集团内各成员公司之间通过经济联合,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发挥“1+1>2” 的整体优势,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2. 竞争与垄断。企业为什么一定要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呢?保罗·萨缪尔森指出,“当大规模生产出现规模效益并降低成本时,一个产业中的竞争者就会越来越少。在这些条件下,大企业就可以比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并将不能生存的小企业廉价出售”。如果某个产业存在规模经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这就意味着较大的企业在成本上比较小的企业更具有优势。小企业在竞争中将破产或被并购。当“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出现在当企业在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的时候,10%或者20%,甚至50%,该产业就会出现垄断的趋势,因为它只能容纳为数不多的几个大生产者”,“成千上万个完全竞争者要想和平地竞争共处是很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大企业具有远远高于小企业的效率”。同时,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特别是进入的高成本,使得新企业进入一个产业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从而企业将更加追求垄断,获取市场权力,即使它无法永久保持垄断地位。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产业集中、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同时,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大企业比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了产业集中过程。欧美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和相互间的购并,逐步形成了产融资本相结合的财团型企业集团,其中康采恩,作为垄断资本的“最高支配形态”,体现了产业集中。企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压低原材料价格和企业计划成本,并有对产品价格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

3. 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企业从事多产品生产的成本节约现象。威利格(Robert D·Willing)等经济学家提出企业从事多角化经营时存在着经济性,这种经济性不同于规模经济,是一种范围经济,即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我国研究网络经济的纪玉山先生在研究网络经济的外部性时,指出“正如资产的专用性推动了规模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一样,信息、知识等软要素的共享性推动了范围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即企业为生产一种产品而投入的资源,在生产其它产品时可以共享这种资源。这种资源包括了技术、管理和专用设备等。正因为范围经济的存在,对企业集团而言,核心企业的先进的工程技术、管理方式、经营信息可看作是一种“公共资源”,子公司增加使用核心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信息等并不减少核心企业对这些生产要素的边际使用。相反,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激励企业横向或纵向联合起来,使企业由因规模经济单纯地扩大单体企业规模发展到因范围经济而建立企业集团,这是企业组织形态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事实上,无论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都是与企业内部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设施和技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过多的假设与抽象,如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交易成本为零等暴露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和问题。而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乌托邦式的幻想,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即对制度的分析与重视。

1.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把货物和服务从一个经营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的成本。当在企业之间或个人之间进行这些交易时,交易通常包括产权的转移,并以合同条款来规定。如果要提高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效率,必须要降低交易成本。按照罗纳德·科斯的理论,企业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手段,它与市场机制一起完成对稀缺资源的配置。企业“内化”市场交易会减少交易的费用,若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企业就是比市场更有效率的交易管理机制,那么在最大利润的动机之下,企业就可以无限扩大,最终完全取代市场。事实上,企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市场,当企业规模达到了均衡,即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费用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外一个企业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企业就会停止扩张。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市场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组织,那么,企业内部的计划交易可以替代市场交易,企业内部的计划可以替代市场的价格机制功能组织生产经营。当传统的企业外部市场难以组织某些产品的交易时,企业就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来进行内部交易。当企业的这种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形成了跨国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就是在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就成为了企业集团确定其规模的经济学标准。

2. 治理结构。奥利弗·威廉姆森提出了双边治理的思想,即持股企业可以法人股东的身份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被持股企业的内部事务实施有效控制。持股企业既可以基于股东权力对被持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双方也可基于各自独立的利益讨价还价。虽然威廉姆森并未将双边治理与任何具体的经济组织相联系,但是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双边治理的思想。随着市场体系的日益完善及科技的进步,企业开发的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企业生存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因而企业要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组织规模,开展多元化经营。但是由于规模不经济的存在,企业不可能无限地扩大组织规模。因此,企业可能会停止相关业务的一体化倾向,转而通过建立以自己为核心企业的方式,把其它相关企业作为自己的外部组织,通过资金、技术、人事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仍旧是独立经营的法人,但是却获得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及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李维安提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就是由管理向治理转化引致效率提高的过程。原有企业通过内涵式分化和外延式兼并,以治理职能代替管理职能,实现企业集团化。企业集团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是对市场和企业的替代,它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整个经济组织运行的费用。

三、对我国组建企业集团的思考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企业重组、行业重组的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集团在全体企业集团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历史、制度、竞争等因素,我国的企业集团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1. 企业集团的规模。最优经济规模和交易成本的存在说明了企业及企业集团不能无限地扩张。企业集团并非是多个企业简单地相加,而是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等形式来实现的。企业集团的经济技术力量远远大于各企业经济技术力量之和,具有整体效益优势。但是,我国的企业集团在组建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企业被“拉郎配”般地捆绑在一起的现象,虽然实现了经济规模,却导致了规模不经济。而且我国的企业集团过分强调资本运营及低成本扩张,集团规模虽然迅速膨胀,而管理体制依然陈旧,缺乏创新,导致企业集团管理链条过长,效率低下。

2.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并通过资金、技术、生产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而我国的企业集团却象企业,产权不明晰,母子公司体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各成员企业没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仅相当于企业集团的一个职能部门。我国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