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曲线十篇

时间:2023-04-01 03:29:44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篇1

关键词:需求量;供给量;曲线

供给需求曲线选择题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由于这种题型和数学结合得十分密切,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是学生失分较多的一类题型。实际上对于这种选择题,只要我们搞清楚供给需求曲线的表现形式以及变动规律,就会找到解答这种题型的捷径。本文就选取2013年的一道高考题,通过剖析,希望能够对备考有所帮助。

(2013全国卷Ⅱ)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图1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A.P0,Q0 B.P1,Q2 C.P1,Q4 D.P2,Q1

选C。本题设问是支持价格与供给数量分别是什么,支持价格一定会比均衡价格高,否则就不能称为支持价格。A项的P0是均衡价格,不选;B项的Q2是需求数量,而不是供给数量,不合题意,排除;D项的P2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不属于支持价格,其结果会使农产品的供给短缺(见Q1),排除。C项的P1高于均衡价格P0,属支持价格,其对应的供给数量为Q4,故C入选。

想要做好这类高考题,必须分清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以及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

一、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先看下图:

在上图中,A与C属于需求的变动,B与D属于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而言,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条件不变时,而由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种情形在几何图形中,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也就是表现为“点的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需求量的变动,是指所有非价格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因为价格变化,导致需求量沿着原供给线而变化。这时需求曲线是不变的。

而需求的变动恰恰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种情形在几何图形中,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也就是“线的平移”。

二、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同样的,要了解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也必须正确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这两个概念。

对照上面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理解,我们可以说,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这种情形在几何图形中,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当然就是点的移动。如下图。

需要注意的是,供给量的变动,是指所有非价格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因为价格变化,导致供给量沿着原供给线而变化,这时供给曲线是不变的。

供给的变动则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这种情形在几何图形中,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也就是线的平移。如上图中,S1平行移动到S2,供给减少,但商品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

供给曲线篇2

然而,只要我们认真研究需求、供给曲线理论,夯实基础,抓住特征,牵手数学,不断总结,增强信心,就一定能破解“曲线”背后的“玄机”,从而让教学增添乐趣,为高考赢得主动。

一、需求、供给曲线考查的两个维度

(一)据图判断供求(量)变化

需求曲线是反映商品本身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

1. 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例1】(2009年北京文综试卷,第29题)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解题思路】(1)补充需求量的变化的含义。需求量的变化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由于某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在某一时刻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量沿着无变动的需求曲线移动,是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变化。(2)根据不同角度明确自变量、因变量,并指出其与数学习惯的不同之处。(3)点明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最基本的图像特征。(4)运用需求法则即商品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解决问题。该题研究的角度是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即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致使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根据需求法则和需求曲线的特征,排除C、D;B反映的是随着车票价格上涨,乘车人次减少,明显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A。

【例2】(2008年山东文综试卷,第15题)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解题思路】(1)明确需求的变化的含义。需求曲线的变动,反映的是需求的变化。需求的变化不同于需求量的变化,它是假定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宏观政策、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的增加或减少,在图形上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增加,曲线右移;需求减少,曲线左移。(2)运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图像特征,作出判断、筛选,缩小选择范围。此题研究的是政府消费政策对需求的影响,根据需求法则,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化,故A和C入选,排除B和D。又因在商品价格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刺激消费,引起农民对家电需求的增加,需求曲线应向右移动,所以最后答案为C。

2. 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例3】(2012年江苏文综试卷,第6题)左下图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题思路】(1)供给量的变化的含义。供给量的变化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由于某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量沿着无变动的供给曲线移动,是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各点的变化。(2)供给的变化的含义。供给曲线的变动,反映的是供给的变化。供给的变化不同于供给量的变化,它是假定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如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政府宏观政策)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增加,曲线右移;供给减少,曲线左移。根据供给曲线变动的含义,排除②;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既不能说明供给减少,也不能说明供给增加,排除③;供给曲线右移,意味着供给增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都能增加商品供给量,故正确答案为B。

3.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均衡价格)的变化

【例4】(2012年山东文综试卷,第18题)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解题思路】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是均衡价格,即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本题研究的角度是生产的技术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一方面商品数量增加,另一方面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为什么不从价值量减少的角度思考问题?原因在于供给的变化反映的是非价格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动。C、D反映需求曲线的变动,明显与题意不符,应排除;A供给曲线左移,说明供给量减少,与题意不符,应排除;供给曲线右移,说明供给量增加,且由于供过于求,均衡价格E′点下降,正确答案为B。

(二)据图辨别商品归属

1. 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

【例5】(2010年广东文综卷,第24题)下面两幅图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题思路】由图可知,两商品价格同幅下降,都引起商品需求量增加,可以看出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排除①,选②;甲商品需求数量变动的幅度小于自身价格变动的幅度,需求缺乏弹性,乙商品需求数量变动的幅度大于自身价格变动的幅度,需求富有弹性,因而,甲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乙商品是高档耐用品,排除③,选④,故答案为D。

2. 替代品与互补品

【例6】(2010年山东文综试卷,第19题)甲商品价格(P甲)与以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题思路】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由图可知,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是同方向变动,因此甲、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①④入选;甲商品价格上升,乙商品需求量增加,乙商品的价格应上涨,排除②;甲商品价值量降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甲商品需求量增加,乙商品需求量减少,排除③,正确答案为B。

三、教学策略

1. 善于抓住特征

(1)“二量”习惯迥异。研究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时,习惯上把纵坐标上的P(价格)当作自变量,横坐标上的Q(数量)当作因变量。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告知学生,否则,学生极易受数学习惯的影响,找不准真正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很难把经济学道理与坐标图结合起来。(2)开口方向不同。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曲线,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向右下倾斜”;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曲线,其最基本特征是“向右上翘起”。善于识别开口方向是研究曲线图的第一反应,犹如饭前喝的“开口汤”,也是面对复杂图像时拨开乌云见天日的杀手锏。

2. 勤于图示教学

图文并茂的教学,具有直观、明了、生动、轻松、想象等特点,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精心设计、恰当运用图示教学法,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化烦琐为简约,实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的有机结合,能收到清澈见底、入木三分的良好效果。

3. 巧于数学思维

(1)牵手数学,一针见血。如替代品的关系可以描述为一种商品价格和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即正相关),其交叉弹性系数大于零;互补品的特性可以描述为一种商品价格和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其交叉弹性系数小于零。(2)借用斜率,轻松省力。巧用斜率知识,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变化,研究的都是原有曲线上各点的变化,斜率不变;需求与供给的变化,研究的都是整体曲线的变动,此时斜率发生了变化;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识别,可以用“斜率”去判断,斜率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斜率大的曲线,需求量变动小,是生活必需品;斜率小的曲线,需求量变动大,是高档耐用品。

供给曲线篇3

一、准确区分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从图1看出,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即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从图2看出,某种商品价格上升,生产扩大;价格下降,生产缩小。即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动。

二、判定需求弹性曲线

需求弹性曲线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较小(即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大(即需求弹性大)。由图3可知,A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小,其曲线陡直;B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大,其曲线平缓。那么,A是生活必需品,B是高档耐用品。

三、分析动态中的供需曲线

1.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关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和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整个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明需求量的减少(如图4),向右移动表明需求量增加(如图5)。我们称这为“线的移动”。 图6、7以此类推。

2.需求量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即点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上运动,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点的移动”。需求曲线向上运动,表明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小,(如图8),需求曲线向下运动,表明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大(如图9),图10、11以此类推。

3.均衡点的移动与均衡价格的移动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为均衡点。一种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成交量称为均衡数量(如图12)。E0为均衡点,P0为均衡价格,Q0均衡数量。均衡点和均衡价格不是永远不变的,它会随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供求曲线始终是高考试题中的核心考点,在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在复习备考中,笔者建议考生要特别重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对经典高考试题进行归纳整理,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解题的技能和效率,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优秀的思维品质。

供给曲线篇4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均衡价格论;融合

[中图分类号] F014.3F091.3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0-0086-0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对价值与价格的分析,依据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对价值与价格的分析,依据的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尽管人们在分析价值与价格时加上了自己的理解,但基本观点仍然是这两位大师的。过去,我们对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其“综合了一切庸俗的价值理论”(鲁友章、李宗正,1979)。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对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有人提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实质上也是供求决定的价值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具有同一性(黄邦根、施俊龙,2003);还有人认为,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着“资本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效用函数存在着“效用的度量”问题,正是这两个理论缺陷使得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推导缺乏坚实的科学基础,从而使得新古典市场价格理论这个庞然大物成为一个泥足巨人(白暴力,2004)。这些观点对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及其融合,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笔者认为,完全否定均衡价格理论是不可取的,简单地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归为供求决定的价值论也值得再探讨,而认为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的两个理论缺陷也不能完全成立,因为生产函数虽然不能以一个物理单位进行计量,但不是不能计量,而分析需求时加入心理因素不仅不是缺陷,而且是一种发展。

笔者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马克思和马歇尔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入手,分析劳动价值理论与均衡价格理论融合的可能性,吸收马歇尔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析的合理成分,把均衡价格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从而实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融合。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础,两者都对价值与价格作了许多精彩的论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但还需要丰富和发展。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是庸俗的,但也存在许多可取之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采用的是一种规范的抽象分析方法。这一理论认为,价值的实体是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采用的是一种实证分析方法,侧重对经济现象的具体描述。这一理论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由该商品的供给状况和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通过均衡价格来衡量。所谓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价格,是供给与需求相均衡的价格。马歇尔用价格的概念替换了价值,以对市场价格的分析取代了价值决定和价值实体等问题,回避了对价值的分析,提出的只是一个供求价值论或无价值实体的价值论。

这样两个看似完全对立的理论之所以能够融合,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马克思通过规范的抽象分析建立的劳动价值论,如果不能通过实证得到验证,那是不能令人信服的;马歇尔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均衡价格理论,也需要通过深层次的分析说明道理。劳动价值论是对市场价格的抽象论述,而均衡价格是对市场价格的具体描述。两种理论的分析方法是互补的,内容是可以融合的。二是因为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两者分析的是不同层次的问题。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是科学的,它和价格分析、均衡价格并不矛盾。如果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吸收均衡价格中对价格分析的有益部分,则会使劳动价值论更加完善。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是一种供求价值论或无价值实体的价值论,均衡价格需要有一个价值实体。因而,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形成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理论。

其实,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也有着与马歇尔均衡价格分析相似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在分析单位商品价值量决定时,马克思提出了第一种含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把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作为价值规律第一方面的内容。马克思把这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也称为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

在分析商品价值实现时,马克思提出了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样多的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资本论》第三卷,第717页)“要使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出售,也就是说,按照它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出售,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相适应。”(《资本论》,第三卷,第215页)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出售,即价格与价值相等的条件,是这种商品生产的总量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是该商品的供求平衡。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把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作为价值规律第二方面的内容。这一按市场价值出售的价格相当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它的基础是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马克思所讲的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尽管没有提出均衡价格这一概念,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排斥均衡价格,它强调了这一价格的基础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歇尔对均衡价格的分析是一种实证的分析,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对经济现象的具体描述,在论证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时,这些是完全可吸收的。马歇尔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证明,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但也有许多可取的地方。

在论证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时,白暴力教授在《新古典市场价格理论的缺陷与马克思市场价格理论基础的构建》一文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在批判马歇尔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证明后,从社会效用劳动推导出需求曲线,在变量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推导出供给曲线,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是,我们认为,白暴力教授对马歇尔的批判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马歇尔利用了边际分析方法,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需求曲线: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对某一商品消费的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效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不断降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马歇尔对需求曲线的这种证明是简单明了的。白暴力教授却认为,“由于效用的度量问题没有解决,由效用函数推导而来的需求曲线就缺乏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马歇尔所说的效用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如果用它说明价值,进一步说明价格,是主观效用价值论,是庸俗的,是不可取的。但用它说明消费和需求,进一步去说明需求价格,却是有道理的。人们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一是满足生理需要,二是满足心理需要。对某一物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这一物品的使用价值,同时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偏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心理对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观上的偏好和满足感即效用,随着人们消费某种物品的增加而递减,需求价格随着降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仅仅承认使用价值对消费和需求的影响,不承认主观偏好对消费和需求的影响,那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引入消费心理分析,用效用去说明消费和需求,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需求曲线,解释价格与需求的关系,会使劳动价值论的内容更加丰富。

马歇尔利用边际分析方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解释了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仅改变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到一定量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边际成本不断上升。只有价格上升,厂商才会增加生产,如果价格下降,厂商会减少生产。对供给曲线的这种证明,也是简单明了的。白暴力教授认为,“新古典生产函数中的资本无法用一个物理单位来计量。如果资本无法度量,以资本作为自变量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也就不能成立;如果新古典生产函数不能成立,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出发点推出的供给曲线也就失去了基础”。我们的认识是,作为投入的资本,其物理形态是多样的,无法用一个物理单位来计量,并不意味着无法计量,因为我们可以用多种物理单位来对其进行计量。在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投入总价格的变化必然反映了资本投入量的变化。

能否把均衡价格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关键是能否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证明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利用边际分析方法,通过生产函数,依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可得出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结论。图1是西方经济学在分析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仅改变劳动投入的条件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劳动的最佳投入在第二区间,在此区间,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呈现出递减的趋势,生产边际产品和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增加的,因此,图2必然是成立的。

图2的曲线(1)是生产边际产品所需劳动的曲线,曲线(2)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的曲线。

通过图2可以看出,产量或供给和生产边际产品、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同方向变化。一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难以计算的,但这并不影响这种抽象分析的理论意义。价值分析的是内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知道,在产量增加的过程中,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表现为供给价格上升,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和白暴力教授提出的变量劳动价值学说的结论是相同的。如果试图说明社会表面的经济现象,还需要分析成本和价格。

马歇尔和马克思对于成本的理解是不同的。马歇尔认为生产商品所做的努力和牺牲为生产的真实成本,报酬这些努力和牺牲支出的货币总额为生产的货币成本。马歇尔对成本的理解有两点是错误的,一是把成本理解为心理活动,二是成本包括了正常的利润。马克思所讲的成本是在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者在量上是不相等的。

厂商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马克思所讲的成本,厂商的供给价格包括成本和预期的收益或利润。厂商为了得到预期的收益或利润,根据供给价格等于市场价格的原则确定产量。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供给价格,厂商会增加供给;如果市场价格低于供给价格,厂商会减少供给,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利用成本和价格证明的供给曲线是可验证的,价格与之相应的产量是可以计算的。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利用供给曲线回答价格与供给的关系,可以使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得到丰富。

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可以建立起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均衡价格,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与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相等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的相等是偶然的,不相等则是绝对的。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该商品会供过于求,这自然会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该商品会供不应求,这又必然引起市场价格上升。在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

根据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理论,也可以建立起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供求定理:技术进步,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需求增加,需要生产较多的商品,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需求减少,生产较少商品就可满足需要,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左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和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照相同的方向变化,这也证明了均衡价格的基础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在坚持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边际分析方法,依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状,进一步说明均衡价格,形成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黄邦根,施俊龙.论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的同一性[J].财贸研究,2003,(3).

[5]张高旗,张晓宜.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的互补性[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

供给曲线篇5

内容摘要 :劳动力供给时间是劳动力供给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劳动力供给数量和供给时数是传统劳动经济学在分析劳动力供给中所必要涉及的内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我国劳动力供给时间变化动态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供给(时间)曲线处于向上倾斜的态势,工资的变化对劳动力供给时间变化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劳动力供给时间还呈继续上升趋势,这其中不仅与企业计件工资的采用有关外,还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劳动力 供给 时间 动态 分析

劳动力供给时间是劳动力供给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劳动力供给数量和供给时数是传统劳动经济学在分析劳动力供给中所必要涉及的内容。一般观点认为,当收入较低时,闲暇是一劣质品,这时替代效应趋于增加劳动时间,于是出现伴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增加的现象,这时劳动(时间)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收入达到一定高度时,闲暇成为了正常品,随着工资的上升,收入效应趋于减少工时,从而导致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时间)曲线的出现。另外,目前情况下,工资到达何等程度,劳动力供给曲线会发生这种负向变化是无法达到共识的,而且不同国家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各异,呈现出各自的发展趋势。

对于我国而言,劳动力供给(时间)曲线也处于不停波动状态。但是从总体而言,对于我国的大多数劳动者来说,闲暇仍然属于劣质品,所以,工资的上升带来的结局大多为两个:为了满足基本生存而不断延长工作时间;或者不管工资如何变化,劳动供给时间始终保持不变。因此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劳动力供给时间变化,如何正确认识制约和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劳动力供给的时间变化对政策的影响效应,无疑就成为本文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时间呈上升趋势;从年龄段分布来看,青壮年周工时较长,老年人周工时短。青壮年周工时较长与他们自身压力有关,不过不论从那个年龄段来看,除去2002年65岁及以上劳动者周工时低于标准工时40小时外,每个年龄段的劳动者的供给时间都超过了40小时,而且基本都呈逐步上升态势;从受教育状况来看,低学历的劳动者工时最长,平均工时在每周45小时以上,而且呈递增趋势。一般来说,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工时相应在缩短,但都超过了标准工时;从企业性质来看,目前私营个体雇员以及雇主的周劳动时间平均达到48小时,自营劳动者达到50小时,原因在于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应,工人为了多挣钱而主动延长工作时间;从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企业、知识含量高的部门单位工作时间较短,批发零售业、社区服务以及其他服务业、住房和餐饮业的单位工作时间最长,平均都在47小时以上。

我国劳动力供给时间变化的动态模型

在劳动力供给的标准模型中,每个劳动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个人在短期内工资率是固定的,而且并不依赖于供给数量的变化。在这个假定下,工资被认为是估计劳动力供给函数的外生变量,只要工资在短期内是外生的,就能通过使用工资与时间变化去估计劳动力供给函数。

对于个体而言,要最大化其效用,就必须满足:

MaxUi(Yit,Hit,Xit)受约束于Yit≤Wit Hit

其中,Y:收入;W:每小时的工资率;H:工作时间;X:影响劳动力供给价格外生变量,例如劳动者的年龄、劳动者拥有孩子的数量等。

单个劳动者,在t时刻的工资率应该取决于在这一时刻他的工作时间、效用以及生命预算约束。由于不同个体对自己的生命预期不同,而且每天的时间限制,所以,不同个体在这一约束条件下,会在工作时间上进行必然选择。

Wit = d t + f Hit+Uit (1)

相应的,Hit = a i +(1/β-2 f))Uit+

γX it +V it) (2)

其中,ai,di:关于个体在一段时间的效用;生命预算约束,β:在收入与闲暇的边际替代率中的时间系数,所有其他参数可能够是 f 的函数,Vi是影响个体劳动时间的随机项,鉴于我国的实际,这里假设β-2 fφ0,由于ai,di是不可测的,为此可以考虑离差将其消除,于是(1)与(2)式可变成:

hit=(1/β-2 f))uit+γX it + vit (3)

wit= f h it+u it (4)

合并(3)和(4)式,得到:

hit= bwit+cu it+eit (5)

其中,b=1/(β- f) ;c=γ(β-2f)/(β-f)

σ2e=σ2e(β-2 f)2/(β- f)2

如果f =0,则(5)式可变成:

hit=(1/β)wit+γX it + vit(6)

这就意味着在短期内,当其他参数对劳动时间没有影响时,劳动时间主要取决于工资率,而且这两者总体上呈现出同步趋势,即当劳动工资率增加时,劳动时间也趋于增加,不过增加的程度依赖于β以及vit 。所以,如果劳动者愿意自由选择工作,他挣的每周工资依赖于他每周的工时时,就会发现,在一定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曲线可能会向上倾斜,而且曲线比较陡峭。见图1表示的每周工资率与每周工时的关系。

其中,OA、OB、OC代表劳动者的不同预算线,假定平均每周不变工资为W2,在这个工资率下,一个工人工作时间为H2,H2被认为是每周标准工时40小时,因此无差异曲线I2与OB切于P点。现在假定如果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提供工资W3,这时工人的预算线会变成OPB1,PB1与I1交与P、R点,这条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I2切于P1,相应工作时间延长H2 H3,这里只是工人对超时工资上升到W3的反映。假定正常工资率为W2,如果不考虑超时工资,我们很难发现工人对工资由W2上升到W3是如何作出反映的,因为如果正常工资上升到W4,工时也会缩减至OH1。不过,这只是反映了一种预期,因为在我国,更多情形下,预算线仅为OA,在标准工时OH2下,工资率仅为W1。也就是说,当增加消费商品愿望可能比较强烈,同时对闲暇的需求比较虚弱时,劳动者为了维护基本生存,当提供较低工资时,劳动力供给曲线可能会继续向右上方倾斜,但是由于劳动者每周劳动受生理因素以及历史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会导致劳动力供给曲线趋于垂直。

当f ≠0时,其他参数会影响到劳动时间,不过,由于假设β-2 fφ0,则bφ0,工资率与劳动时间仍然会出现正向变化。所以,从短期来看,我国的工资率与工作时数是正相关的,即使不考虑超时工资率。

在我国,由于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化利润,会延长工人工作时间,当然这里是有一定超时工资的,从而刺激工人由工时OH2延长至OH3,不过这种分析仅局限于标准化模型中的分析,事实上,在我国劳动时间的不断增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

其一,我国大多数劳动者的工资率低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W1

其二,在我国一些企业超时工资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有不少的劳动者无法准时获得超时工资,甚至无法获得超时工资。劳动部调查显示,企业农民工能够拿到超时工资的仅占到65.1%,而这些农民工的工资比W1还要低,70%的人员收入集中在500-1200元之间,所以,这些工人会由有一个强烈愿望去获得一个与中等收入的工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工资,即W2水平工资,因此,即使在超时工资不能全部到位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延长劳动时间。

其三,对于收入水平特别低的、无技能的劳动者而言,为了保证最低生活水平,不管工资如何变动,其劳动供给曲线的弹性为零,从而出现垂直状况。

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变化除了主要受工资影响之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劳动时间,所以仅凭借工资因素来解释劳动时间变化是不充分的,劳动者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也会对劳动力供给时间产生直接影响。

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供给时间变化

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变化却是有着直接作用,如图2所示。当劳动与闲暇的选择促使工作时间从右向左移动时,这时在VDP曲线(每天生产价值曲线)的B点处,个人工作时间为OC,他对企业效用的贡献是BC。假定每个人的生产率水平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个人偏好是不同的,只有在无差异曲线与VDP曲线的切点的B点处,才能获得最大化效用,因此,U是建立在生产能力基础之上的最高无差异曲线。一般而言,只要劳动者在他的VDP曲线上,他就会依据边际产出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如果工资低于边际产出,则劳动者会拒绝延长工作时间的请求。当VDP曲线平行下移到VDP1处,这意味着每天产出价值的降低,而与VDP曲线相关的还有一些与工人相关的成本问题,当成本上升时,也会导致VDP曲线的移动。具体VDP曲线受到工人特质的影响,曲线的高度受劳动力平均有效单位的工资影响,这种影响取决于企业对工人的要求以及工人自身的供给。

如果考虑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在个人水平上,每天工资和时间变化就与劳动生产率变化相关。如图3所示,每天产出价值与每天工作时间关系。U0是与VDP相切的无差异曲线,两者相切于B0,当劳动生产率改变后,新的均衡点B1究竟是在B0的左边还是在右边,就取决于具体VDP曲线的形状。

在既定时间下,更高的曲线平均产出要更大,如果对收入需求大于对空闲的需求足够显著,则工作时间可能会因平均产出的增加而导致有效增加,每天产出价值曲线会转变成VDP2,如果对闲暇的需求大于收入效应足够显著,则工作时间会随平均产出的增加而降低。这两种情况的出现,会导致工作时间发生矛盾性变化。在第一种情形下,向上移动的VDP曲线将会增加边际价值,不过企业也愿意支付更高的边际工资率,但是更高的边际工资掩藏了超时工资,所以,当一致性工资率上升时,劳动者愿意延长更长时间用以工作,但是这并不能保证超时工资率会高于以前的平均工资。因此,在我国伴随着工资的缓慢上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缓慢的,基本上依靠经验的积累与“干中学”获得的),劳动时间也在缓慢增加。在第二种情形下,当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创造同样的产出价值的时间必定也会相应缩短,即使在同样工资率下,在劳动时间缩短的条件下,依然可以产生更高的产出价值,所以,借助于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更多闲暇。不过,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更多地表现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时间呈现出缓慢上升态势,这意味着借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更多闲暇的情形尚未成为主要趋势。

我国劳动供给时间变化的结论

近年来,我国劳动时间呈缓慢上升态势,我国劳动时间出现的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为工资的变化,随着工资的缓慢上升,出现工资变化与劳动时间变化同步的趋势,在一些发达国家短期所出现的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时间)曲线在我国尚未出现,劳动者的收入效应仍然以超过替代效应的情形存在。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我国劳动工资的收入水平偏低,只能满足人们低层次阶段的欲望需求,还未达到向后弯曲的工资的拐点处,劳动者供给行为的刚性约束来自于最低必须支出,因为对于我国大多数劳动者而言,目前劳动供给的最大目的仍然在于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只有在满足最低必须支出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追求效用最大化硬性约束。

在理解劳动供给的时间变化时,传统分析方法往往将劳动供给(时间)曲线,理解为劳动时间与工资之间的关系曲线,因为这两者之间的确存在重要的关联,不过劳动供给(时间)曲线是无法全面反映劳动者劳动时间变化的,还有一些其它因素与变量也会影响到劳动时间的变化,与劳动者个体特征相关的一些变量会对劳动时间的变化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很多劳动者的超时工资不能完全到位,而且超时工资不仅没有高过平均工资的1.5倍至2倍,反而低于平均工资水平,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就与社会权利制度相关,当劳动时间中超时部分的工资率难以保证时,劳动者往往会选择减少劳动时间,但是一旦劳动者丧失劳动时间自由选择时,这就意味着对劳动时间的经济分析已经丧失了意义。所以,能够全面衡量劳动时间的变化,就必须保证劳动者的权利得到尊重和认可,因此加大工会在企业参与力度是保证劳动者权利前提,如果工会的作用能够发挥到位,那么劳动者在与企业集体讨价还价中就能改变弱势群体的形象。为此加大劳动者维权意识,充分保证劳动者的权利,就势在必行了。

参考文献:

1.T.Aldrich, Finegan, The Backward-Sloping Supply Curve,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Vol.15, No.2, Jan.,1962

供给曲线篇6

关键词:供给需求曲线 房价 限购

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十分强的学科,它在人们寻求对社会经济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中产生,并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在现代,经济学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也对普通人的生活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整个社会对房地产价格的关注和讨论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明。由于房地产价格关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人们不由自住的想要从经济学中寻找到答案,期望能够对当今社会高昂的房价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且能够预计未来房价的走势。

本文主要是从经济学最基本的供求原理角度出发,解释当今社会房地产价格形成的原因,以及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对未来房价可能造成怎样的影响。

一、 经济学中的供给需求理论

在整个经济学中,价格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价格又是由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决定的。需求在经济学上被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的数量。可以看出,满足需求的条件一般有两个:一是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有购买的能力,所以需求有时又被称为有效需求。只具有购买的欲望而并没有购买能力并不算作需求。

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而且有能力提供的商品的数量。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一般是向上倾斜的。但是从长期来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产生多种情形,不再是必然向上倾斜的:对于成本不变行业,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表示厂商能够在给定的价格内提供任意量的商品,例如饮料行业;对于成本递增行业,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表示随着供给量的提升,商品的价格也会升高,例如房地产行业;对于成本递减行业,行业供给曲线向下倾斜,表示随着供给量的提升,商品的价格会逐渐下降,例如需要大规模基础投资的铁矿石开采行业。而生产成本的变化是直接与生产要素的稀缺性以及其他原因相关的。

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和成交量。

二、 房地产价格决定中的供给需求因素

房地产作为一个在市场的交易的商品,它的价格也主要由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但是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房地产作为一项不动产,无法移动,所以不同地方的房地产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看作是不同的商品。并且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它的供给和需求曲线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1.房地产价格决定中的需求因素

在需求方面,由于住房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必需性需求,所以普遍认为中国的住房需求十分巨大,但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完全准确。根据需求的定义,购买的欲望和能力必须同时具备才能称之为需求。购买的欲望每个没有房子的人都有,但是在购买能力方面,由于房价较高,其实已经超出很多人的购买能力,所以并不能全部都认为是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要推出政策性住房的原因,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只有购房的需要而没有购房能力的这部分群体的居住问题。

具体的可以把具有住房需求的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完全能力承受房地产价格的人,比如拥有一套以上房屋的人,在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机)者亦属此类;第二类是基本能够承受房地产价格的人,比如那些个人房屋价值占到个人总资产的主要份额,每月按揭支出占当月收入中重要份额的人;第三类是没有能力承受房地产价格的人,既对房屋既有需要,但是在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没有购买能力的人,政策性住房的主要照顾对象就是此类,这点将在后面做详细说明。第一类和第二类可以看作是符合需求定义的有效需求,但是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对于第二类,基本具有购房能力的人,这部分人购买房屋与否的主要考虑因素除了有未来房价的预期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具有承担当前房价的能力。虽然他们是否买房的决策也受到未来房价预期涨落的影响,但是这更多在短期内起作用,由于对住房的需求有一定的刚性,当能够承担当前的房价并且未来房价走势较长时间内仍然不明朗时,这部分群体会较多的选择进行买房。相比较于未来的房价走势,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以及当前的房价是否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当前的商品房的价格对需求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对当前房价的敏感性,所以当总需求主要是有这部分组成时,需求曲线相对平坦,即价格的较小变动可能对房屋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比之下,对于第一类有能力承担一套以上商品房的房屋需求者,由于已经拥有自己的必需的居住性住房,多余的房屋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投资品而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对于这类商品房的需求不只受到当前房价的影响,还更多的受到未来房价预期的影响,并且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也要高得多。即使当前的房价较高时,如果有对未来良好的预期,这部分的需求仍然会十分旺盛。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市场上普遍预期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仍将十分巨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当前这部分需求的庞大,并且与第二种需求相比,这部分需求对当前房屋价格的敏感度也较低。如果市场上总的需求主要是由这部分需求构成的,则需求曲线相对于第二种需求情况下更为陡峭。

综合而言,当房屋价格较低时,较多的人能够承担房屋价格,需求以第二类为主,而当房屋的价格升高时,很多第二类需求者被排除在需求的行列之外,从而需求中第一类所占的比例将会增加。总体的表现为房屋价格较低时,需求曲线趋向于平缓,随着房屋价格的逐渐身高,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变得越来越陡峭,如上图所示。

2.房地产价格决定中的供给因素

房地产作为一项比较特殊的商品,它的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地具有非常大的稀缺性,这也直接导致了房地产的稀缺性,它不可能向许多其他的商品那样具有较大的供给弹性。当房地产的价格升高时,土地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导致成本增加,成本的增加反过来会抑制房地产的供给,所以对于房屋价格的供给弹性相对较小,供给曲线相对陡峭。

三、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当中,整个社会的收入是随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而逐渐增加的,人们的购买能力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渐的增长。但是,收入的增长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是不同的,最终也会对房地产的价格和一定时期内的房地产成交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1)在需求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对商品房的购买能力,但是由于现在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中,资本所带来的收入要远远大于劳动所带来的收入,收入分配不均现象将在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而在以上的对住房需求者的分类中,第二类基本能够承受房地产价格的人主要是以劳动收入为主,第一类完全能够承受房地产价格的人是以资本所带来的收入为主。所以虽然收入的增长都会增加两类人的购买能力,但是对两类人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总体上看,对第一类人收入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第二类人收入的增加幅度。供给曲线会向上移动,并且需求曲线左侧陡峭的区域会变得更加的陡峭。

2)在供给方面,收入的逐渐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一步步推进导致房地产需求的逐渐增加。房地产需求的增加又会促进房地产的供应并且会抬高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成本,即在同一价格水平下,土地的成本增加会导致房地产的供应量会减少,供给曲线也要向上移动。

3)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向上移动的情况下,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也会随之增长,但是两者增长的幅度和产生的影响也决然不同。从长期看,房地产的价格终归是要由收入来支撑的,所以在同一价格水平下,房地产需求的增加幅度要大于房地产供给的减少幅度,才会使总的收入影响为正。需求曲线的上移幅度要大于供给曲线的上移幅度。但是具体的,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均导致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幅度大于低收入者的增长幅度,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对第二类需求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对第一类需求造成的影响。同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也会给第一类投资性的住房需求产生未来仍有可能进一步上涨的良好预期,需求曲线左侧部分的斜率趋向于陡峭。最终造成第二类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下降,投资性的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逐渐上升。

另外由于房地产供应的有限性,房地产成交量的增长幅度也要小于房地产价格的增长幅度。总体上看,收入的增长最终表现为价格的大幅上涨和成交量相对的小幅上涨,自住性房地产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

四、政策性住房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分析

政策性住房主要是指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是指以微利价出售给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商品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的特点。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房屋价格是适中的,能够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无论是经济适用房还是廉租房,对正常市场中的商品房造成的影响是一样的。一方面,政策性住房的对象主要是没有能力在以市场的价格在购买商品房的住房需求者,所以主要是指第三类的住房需求者。由于政策性住房的照顾,他们不需要再以市场价格购买商品房,可以说把这部分住房的需求分流出去。但是实际上对市场上商品房的有效需求并没有产生想象中大的影响,因为对于这部分需求,即使是不分流出去的话,这部分群体仍然没有购房的能力,所以并不算作是有效需求,他们的分流对市场上的有效需求没有影响。

另一方面,供给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是需要大量土地的。土地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不改变原有商品房土地供应的情况下,另外对政策性住房进行土地供应;第二种情况是把原本应供应给商品房的土地拿出一部分转作政策性住房用地。虽然两种情况都存在,即一方面增加土地的总的供应量,同时另一方面又把原本属于正常房地产的用地划作是政策性住房用地,由于土地的有限性,更多的是以第二种为主,这就相当于是减少了商品房土地的供应。进而对商品房的供给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方面是需求的不变,另一方面是供给的减少,综合两方面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策性住房会对正常市场上的商品房房价产生正向的影响,推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五、限购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分析

现阶段,由于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不满,各主要城市纷纷出台政策,限制外地人以及第二套住房的购买,被俗称作是“限购”。“限购”政策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在需求方面,“限购”对第一类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第一类需求者即使有购房的需求及能力,但也无法实际实施,因此第一类需求大额减少。对于第二类需求,基本生活需要而购房,对于本地人基本不会产生影响,而外地人在本区购房会产生较大影响,但鉴于一般外地人购房比重占总购房比重不大,并且很多外地人购房是属于第一类需求范畴,因此可以合理认为“限购”政策对第二类住房需求产生了较小的影响。具体到需求曲线上,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即在同等价格下需求量减少,并且对于价格较高的住房的影响程度大于对价低的影响程度,需求曲线上部分左移量要大于下部分左移的量。

在供给方面,“限购”政策对供给的影响较小,并且更多的是间接的通过影响需求进而影响供给,因此暂且忽略不计。

供给曲线篇7

关键词:标准化;对外贸易;贸易效应;局部均衡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7-0013-06

随着技术进步所导致的产品科技含量的增加以及贸易自由化导致的传统贸易政策工具作用的减弱,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一方面,随着各国的标准不断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标准和与之相关的技术法规等成为便利国际贸易的手段。另一方面,技术标准因为其隐蔽性强、变化快、影响面广等特点,正逐渐成为继配额、关税之后的新贸易政策工具,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阻碍。由于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的技术标准普遍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因此,短期内标准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标准化已经成为中国产品出口的一大障碍。但从长远角度考虑,如果企业能够积极改进,不断创新,那么标准化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会产生积极的促进效应。

一、标准化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效应

标准化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效应是指进口国通过提高技术标准或设置新的技术标准,从而在短期内产生减少中国贸易流量的效果,极端的情况是使这种贸易流量减少到0。标准化之所以能够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限制效应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导致中国出口成本的增加。也就是说,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以后,中国的产品为了达到进口国新的标准要求,不得不加大产品投入,从而直接提高了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或者进口国海关检验机构在进口检验的过程中,人为提高检验标准,故意延长检验时间,从而限制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即使能出口也间接地提高了中国出口产品的销售成本。中国出口的减少以及出口成本的增加都会使得中国的供给曲线上升,导致贸易限制效应的产生,如果中国的供给曲线上升足够多,就会使中国出口量降为0。二是由于进口国实施新的标准以后,对相应的进口产品的要求是必须实施标准认证,那么,对于没有进行标准认证的产品,进口国消费者的需求相应会下降,尤其是涉及人身安全和环保的标准认证;另外,进口国还可能利用传媒手段对消费者偏好进行消极引导,从而使进口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偏好降低、需求曲线下降,导致贸易限制效应的产生,如果需求曲线下降足够多,就会使中国对该国的出口降为0。

(一)中国出口成本增加产生的贸易限制效应

1. 小国模型。如果中国是某一产品的出口小国,即中国是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接受者,那么中国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分析比较简单,只要考虑国际市场价格下中国国内市场的供求变化情况,即可知道中国出口情况的变化。

如图1所示,S1为中国的供给曲线,De为中国的需求曲线。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之前,国际市场价格为P1,在此价格下,中国的国内需求量为Q2,生产量为Q1,出口量为(Q1-Q2);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之后,中国出口成本的增加或出口额的减少,导致中国的供给曲线会上升,从S1移动到S2的位置,由于中国是出口小国,国际市场价格仍为P1,此时中国的生产量为Q3,出口量为(Q3-Q2),小于新的标准实施以前的出口量,即(Q3-Q2)

2. 大国模型。如果中国是某一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唯一出口大国。那么,中国的生产和出口对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就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在分析的时候我们把目光转向进口国市场。

如图2所示,XS为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MD为进口国的进口需求曲线,由于国际市场中只有一个出口大国(为了简化起见,其他出口小国在分析时不予考虑,因为不影响分析结果),因此,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和进口国的进口需求曲线共同决定了国际市场价格。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之前,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XS和进口国的进口需求曲线MD共同决定了国际市场价格P*,此时,中国的出口量为Q*;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以后,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由XS移动到XS1的位置,从而使国际市场价格从P*上升到P1,在P1的价格水平上,中国的出口量为Q1,显然,Q1

(二)进口需求下降产生的贸易限制效应

如图3所示,XS为中国某一产品的出口供给曲线,MD为进口国对该产品的进口需求曲线。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以前,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XS与进口国的进口需求曲线MD相交点决定了均衡价格P*,此时中国的出口量为Q*;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并采取标准认证制度以后,如果中国该出口产品或由于主观认识不足、或由于认证费用过高等原因而未主动申请技术标准认证,或由于进口国利用传媒手段对消费者偏好进行消极引导,都将导致进口国对中国该进口产品的需求下降,即图中需求曲线从MD下降到MD1,MDl与XS相交点决定了新的均衡价格为P1,此时,中国出口量下降为Q1,从而产生了贸易限制效应。如果进口国的进口需求曲线下降足够多,如下降到图中MD2的位置,则中国的出口量下降为0。

二、标准化对中国的贸易转移效应

标准化对中国的贸易转移效应是指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以后,短期内会导致贸易流向发生转移,即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出口国的效果。发生贸易转移的原因仍然是上面所说的两个,一是由进口国技术标准的提高或新的标准的实施,导致中国供给成本的增加,供给曲线的上升,出口量下降,下降的部分转移到其他出口国。二是由于进口国技术标准的提高或实施新的标准并对相应进口产品采取标准认证以后,进口国消费者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需求偏好降低,需求曲线下移,导致中国出口量下降,下降的部分转移到其他出口国。下面对此进行局部均衡分析。

(一)中国出口成本增加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

如图4所示,从左至右依次表示进口国对某一产品的国内市场供给需求曲线图,进口国对中国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中国该产品的出口供给曲线图,进口国对第三国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和第三国该产品的出口供给曲线图。假设进口国某产品在技术标准提高或新的标准实施以前都是从中国和第三国两个出口国进口的,且第三国产品在标准变化前后都能满足要求。

1. 小国模型。与上述小国模型类似,假设中国是某一产品的出口小国,其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以前,在国际市场价格为P1时,进口国的进口量为(Q4-Q1),中国的出口量为q3,第三国的出口量为q′1,其中(Q4-Q1)=q3+q′1。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以后,中国若想继续保持对进口国的出口将不得不加大产品投入,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或者是进口国的检验机构在进口检验的过程中,提高检验标准,延长检验时间,间接地提高了中国出口产品的销售成本,从而最终使中国的供给曲线从S1移动到S′2,此时虽然进口国对中国的需求不变,但在P1价格下中国满足不了,中国的出口量下降为q1,与之前相比出口量减少了(q3-q1),由于中国是小国,其出口量的下降不会影响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由此第三国的出口量仍为q′1,中国出口量下降的部分将由其他出口国弥补,即该产品的贸易从中国转向了其他出口国。

2. 大国模型。假设中国在国际市场中是某一产品的唯一出口大国。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以后,中国的供给曲线从S1移动到S2,出口供给量下降为q2,由于中国是该产品的出口大国,中国出口供给的下降会使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从P1增加到P2,此时,进口国的进口量减少为(Q3-Q2);由于价格的上升,第三国的出口供给增加为q′2,即该产品的贸易部分从中国转向了第三国。

(二)对中国产品需求下降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

如图5所示,从左至右依次为进口国对某一产品的国内市场供给需求曲线图,进口国对中国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中国该产品的出口供给曲线图,进口国对第三国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和第三国该产品的出口供给曲线图。假设在标准变化以前进口国的进口全部由中国和第三国供给。

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之前,在价格为P1时,进口国进口量为(Q2-Q1),中国的出口量为Q3,第三国的出口量为Q′3,由于假设在标准变化以前进口国的进口全部由中国和第三国供给,因此,在P1价格水平上,Q3+Q′3=Q2-Q1。当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并对相应进口产品实施标准认证,导致进口国消费者对中国未获得相应标准认证的产品需求下降,或由于进口国利用传媒等手段对消费者的消极引导,使得进口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需求下降,表现为图5中进口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曲线D1下降为D2,相应地中国的出口量从Q3下降为Q4;而与此同时,第三国产品由于通过标准认证,进口国消费者对其需求上升,表现为图5中进口国对第三国产品的需求曲线从D′1上升到D′2,相应地出口量从Q′3上升为Q′4。即贸易流量在中国和第三国间重新进行了分配,部分贸易额从中国转向了第三国。

三、标准化对中国的贸易条件效应

标准化对中国的贸易条件效应是指进口国的标准变化导致中国贸易条件产生恶化或改善的效果。在短期内,由于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会导致中国出口贸易流量在短期内迅速减少,产生贸易条件恶化的效果。下面我们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一)根据贸易条件的定义的分析

在国际经济学中,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1单位商品可以交换多少单位外国商品的比例,或交换比价,通常用该时期内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①即:Tg=PX/PM,其中Tg代表贸易条件,P代表价格,X和M代表出口和进口。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当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以后,会产生贸易限制效应,中国商品出口贸易流量在短期内迅速减少,被迫将原先供出口国际市场的产品更多地留在国内消费,导致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出口产品价格下跌,也就是PX会下降,结果也就导致Tg下降,即贸易条件恶化。

(二)根据提供曲线的分析

如图6所示,OE代表进口国的提供曲线,OF1代表在进口国提高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前中国的提供曲线。OE、OF1相交于H点,此时贸易条件由OA来表示,进口国用M1的出口量来换取中国Q1的出口量。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以后,对中国出口产品产生了贸易限制效应,提供曲线向不利于中国的方向移动,如图6中OF1移到OF2的位置,此时,贸易条件从OA变化为OB,进口国只需用M2的出口量就可以换回中国Q1的出口量,因此,产生了贸易条件恶化的效果。

四、标准化对中国的长期的贸易促进效应

(一)在长期内,中国出口企业可以进行的改革

一是从成本角度,可以适当扩大生产规模,使生产成本降到标准提高或新的标准实施以前的程度,甚至比以前更低,从而消除成本增加产生的贸易限制,促进贸易的发展。下面以小国为例作一简单说明。

如图7所示,中国企业的原成本曲线为AC,产量为Q1,在国际市场价格P1下获利w,但由于进口国提供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导致中国短期内成本曲线上升到AC1的位置,由于规模不变,中国企业只有在P2价格以上才能获利,而在国际市场P1价格下,中国出口企业短期会亏损,但在长期内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将生产规模扩大到Q2以上,则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重新在国际市场获得较强的竞争力,消除成本增加产生的贸易限制,促进贸易增长。

二是从技术改进角度,企业可以加强研发,实现技术创新,达到进口国的标准要求,从而重新顺利地进入进口国市场。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修改了的波斯纳(Posner)的模仿差距模型分析这一问题。波斯纳(Posner)的模仿差距模型认为,技术的变动有利于出口的增加,但这种增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弱的,最后随着他国的模仿而失去出口地位,甚至走向进口,在图8中,从A到D显示了这种趋势。②李春顶(2006)对波斯纳的模型进行了修改,用来分析技术创新对突破TBT的作用。李春顶认为,一般来说,TBT的实施是在该商品的标准化阶段,新产品不易受到TBT的影响,也就是说,TBT一般发生在图中的CD段,短期他会使CD向左下方偏移。③而笔者认为,CD段表明即使进口国不采取限制措施,中国对其出口也会减少,采取TBT只是加速了这种趋势,这显然不符合现实,中国产品出口受限一般都出现在中国产品出口高峰阶段。因此,笔者对此模型再次进行修改并赋予了新的思想。

在图8中,中国产品出口量开始的时候逐渐增加(图中AB段),并在一段时间稳定在一个高峰出口量(图中BC段),这对进口国相关产业影响可能很大,因此,为了限制中国该产品的出口,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这在短期内会减少中国出口(图中CD段),这时如果出口国不采取任何措施,则出口会沿着CD下降,但如果中国这时积极主动地加强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实现技术创新,达到进口国的标准要求,则会在出口量下降到一定时间时如在E点以后出口量开始重新增加,如图中EF所示。如此周而复始,进口国技术标准的提高反而加快了中国技术创新的速度,也增加了贸易量,也就是存在着贸易促进效应。当然,这一促进效应的发挥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出口国要及时加快技术创新,达到进口国新的标准要求;同时,新的标准也不能过于苛刻,使中国的出口量一下变成0,那么再想创新突破也就比较困难了。

三是从满足进口国消费者需求角度,可以考虑对于达到国外标准的相关产品实施标准认证,重新树立进口国消费者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信心,从而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

(二)标准化对中国的长期贸易促进效应的分析

如果出口国企业不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则国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企业的负面影响会长期存在,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但如果中国出口企业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并努力实践,进口国标准的提高或新的标准的实施必将在长期内产生贸易促进效应,从而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下面笔者对此进行分析。

1. 从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角度的分析。由于中国作为小国的分析比较简单,在此以中国作为出口大国为例。

如图9所示,在进口国标准提高或新的标准实施以前,中国的出口量为Q*,当进口国提高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短期内中国出口供给曲线由XS上升到XS1,进口需求曲线由MQ下降到MQ1,导致中国出口减少到Q1(当然这两条曲线不一定同时变化,但任何一个变化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这里为了分析的简化需要),但长期内中国出口企业可以进行调整,使出口供给曲线回落,进口需求曲线上升,中国出口有可能恢复到标准提高以前,也有可能比以前更多,如图9中MD2和XS2的交点决定的中国出口量Q2,此时由于出口国成本下降的幅度和进口国消费者需求上升的幅度比较大,均衡价格比标准实施以前还要高些。因此,贸易促进效应明显。

2. 从贸易条件角度的分析。如图10所示,该图是在短期内贸易条件的分析图6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在长期内,由于中国技术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中国出口的产品达到进口国的要求,使中国出口上升,中国提供曲线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在图10中表现为从OF2到OF3方向的移动;另一方面,进口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回升,并有可能超过以前的水平,这可能会导致进口价格的上升,从而使进口国的提供曲线向不利于进口国的方向发展,在图中表现为从OE到OE1方向的移动,此时,贸易条件从OB向OC方向变化,进口国用M2的出口量只能换回中国Q2的出口量,因此,产生了贸易条件改善的效果。

注释:

①朱钟棣:《国际贸易教程新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②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③李春顶,《技术性贸易壁垒两重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兼论对于我国的歧视及应对措施》,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版,第15页。

参考文献:

[1]朱玉春,种胜兵.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

[2]边红彪,等.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经济效果[J].中国标准化,2007,(1).

[3]德克努特-布林德.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4]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5]李春顶.技术性贸易壁垒两重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兼论对于我国的歧视及应对措施[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林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J].市场论坛,2006,(1).

[7]姚志毅.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的长期均衡效应[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

[8]Blind,K.The Economics of Standards:Theory, Evidence, Policy [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2004.

[9]Otsuki,Tsunehiro, John S. Wilson, and Mirvat Sewadeh.Saving two in a billion: quantifying the trade effect of European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African exports[J].Food Policy, 2001,(5):495-514.

Effect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rade on China's Exports Trade

Xu Jiexiang, Zhang Rui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School,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41, China)

供给曲线篇8

关键词:热电联产 供热量 供电量 天然气消耗量

中图分类号:TM61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111-02

1 系统配置

(1)系统描述。

汽轮机(ST)中的蒸汽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带动汽轮机发电,经凝汽器冷凝后,

抽回到余热锅炉中作为给水;从汽轮机抽取的另一部分蒸汽作为热交换器的热源。热网的回水被加热后,继续循环到热网系统中;热交换器中的水凝结后被抽回到余热锅炉中作为给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蒸汽流量参数和恒负载情况下抽汽流量来操控机组供热量和功率。

(2)系统分析。

①曲线1:热量-功率上限。

当流量保持在最大值时,燃气轮机发电量也为最大值。随着蒸汽量损失增加,蒸汽轮机的功率就会下降,从而降低了整个系统发电能力。

②曲线2:热量-功率下限。

当燃气轮机负荷保持在最低值时,损失的蒸汽量会随着供热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降低了燃气轮机发电量。当低压蒸汽流量达到它的最低阈值时,整个系统的电量曲线会存在一个转折点。过了该转折点,系统的发电量随着供热量、进气量以及蒸汽量的上升而上升。

③曲线3:热量-燃气上限。

天然气流量的最大值对应燃气轮机的最大负荷。

④曲线4:热量-燃气下限。

天然气流量的最小值对应燃气轮机的最小负荷。

⑤曲线5:燃气-功率上限。

蒸汽出口流量值为0时,发电量将达到最大值。若将供热量保持在0,那么燃气-功率的上限值是一一对应的。

⑥曲线6:燃气-功率下限。

当燃气供应量由最小值变为最大值,ST蒸汽流量也保持在最小值时,就得到了功率下限值。

(3)过程模拟。

下面采取三套仿真设计来分析系统燃料的供应和消耗能力。

曲线1、曲线3:将燃气流量保持在最大值,把热交换器的蒸汽流量由0变为区间的最大值,通过仿真计算出系统发电量、供热量及燃气消耗量。

曲线2、曲线4、曲线6:将燃气轮机负荷保持在最小值,将热交换器蒸汽流量从区间0值逐渐增加到低压蒸汽流量最小值;然后逐渐增加燃气轮机负荷,同时保持低压蒸汽最小值不变,直至热交换器蒸汽流量达到区间最大值,然后记录系统发电量、供热量及燃气消耗量。

曲线5:保持电加热器蒸汽流量为0,将燃气流量由0逐渐增加到最大值,然后进行仿真并记录系统发电量。

2 系统分析

(1)组态软件设计。

我们按照满负荷情况下建立仿真模型。分别采用100%、75%、50%负荷进行仿真结果数据验证。下面我们通过改变功角来改变燃气主机负荷(负荷从30%~100%)。

(2)结论与讨论。

曲线A表示在无供热情况下的燃气-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B和曲线C分别表示在最大和最小燃气量情况下的热量-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D表示当LP和ST在最小蒸汽流量工况下热量-功率-燃气之间的关系。这四条曲线总体可以用来描述热量-功率-燃气消耗量的边界容量。

供给曲线篇9

[关键词] 供求曲线 商品流通 均衡

一、供求曲线的一般意义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的变化最终趋于静止之点的均衡状态。而这种均衡是由供给和需求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并且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务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但是,只有在经济人和完全信息两大前题下,以及抛开除价格以外的诸如企业生产成本、商品流通成本、营销等因素,才能使供求曲线在一个二维平面内相互作用并产生均衡。而这与现实生活存在很大差异,尤其在商品流通中,供求曲线更是发生了变形。

二、商品流通中供求曲线的变形

1.流通存在的依据

商品流通存在的依据是生产与消费产生了分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分工越发展,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即分离越来越明显。流通的出现缩短并消除了这种分离,使生产与消费供求结合。生产与消费的分离又有多种表现形式:形态分离、所有权分离、时间分离和空间分离。以时间分离为例。多数消费品是预测生产和流通,由产品库存来调整供求。消除生产与消费的时间分离,正是依赖于库存的调节功能。在各个工厂和商铺中库存随处可见。工厂为维持顺利的作业要有原材料和配件的库存,批发商的仓库和零售商的店铺也需要产品库存,这样才能使交易顺利进行。在这里,库存起到一个缓冲作用,降低了供求结合过程中发生的不确定性,保证每笔交易的顺利完成。

2.供求曲线的变形

现实生活中,正是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比如,生产者一般不直接将所生产的产品卖给消费者,而是要经过一个或者多个中间商。产品的产量与价格均衡点也在发生变化,甚至在中间商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时,这个均衡点永远达不到。这样,传统意义上的二维平面内供求曲线则向三维空间变形与发展。也就是说,除价格、产品外,又增加了其他影响供求平衡的因素。在空间中,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可能相交,这时交易达成,生产者、中间商、消费者均可以以自己满意的价格与数量销售或购买到该产品;但是,由于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存在其他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工厂因原材料库存不足不能按时生产、准时交货;中间商囤积居奇,不能及时供应商品到消费市场上;或者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经过多层中间环节而产生时间滞延等,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在空间中则不相交,这时交易很难实现甚至交易关系破灭。

3.流通中的均衡

需要明确,商品只要开始流通,在流通过程中,其经过的任何一点都是均衡点。如商品从生产者向批发商转移的过程中,在局部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相等,达到均衡,生产者与批发商都以自己满意的价格和产量完成交易。此外,商品从批发商到零售商和从零售商到消费者的流通中,也体现了均衡点的运动变化。

4.商品流通的速度

在商品流通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商品流通速度非常快,比如饮料、日用品;有些商品流通速度较慢,如办学;而有的商品在流通中不需要经过中间环节,直接由生产厂家销售给消费者,如一些工业用机械设备等。可见,商品流通的速度受到产品类型、流通渠道的影响。供求曲线中,体现在对均衡点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问题的研究。微观经济学中,两条曲线中的任何一条发生位移,就会形成新的均衡,体现了在二维平面上的均衡点的运动变化。在商品流通中,这种运动变化被赋予空间涵义。同样地,以前简单的曲线相交决定均衡点已不适用空间均衡点的变化,其速度也由多维变量决定。

三、应对流通中供求曲线变形的方法

1.找出推动均衡点变化的因素

商品流通中,批发市场类似寡头垄断市场。生产者生产的商品经少数几个大型批发商实现转移,这些大型批发商因为具有较强的流通信息搜索功能和较完善的流通渠道,其议价能力较高,从而使生产者更加依赖于它们。在该市场上,均衡点随生产者同批发商间博弈力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样地,在其他市场上,不同流通主体各自力量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推动着均衡点的变化。

2.解决均衡变化的速度问题

这体现在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中,可以通过求函数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来分别求出均衡点变化的速度与加速度,从而了解商品在流通中的速度与加速度,这对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生产起到制约的作用,并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以汽车为例,其销售环节流通快,要求汽车产量增加,而汽车生产量又受规模、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影响,生产受制约,企业面临两难的境地,如果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其次,流通速度的加快,中间商数量将会减少;反之,中间商数量增加。再次,对消费者来说,均衡点速度的加快,意味着商品流通的加快,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按自己的偏好选择商品。

3.迅速准确的市场信息传递和反馈

由于缓冲库存存在于各个环节,所以形成重叠,如果各环节间的信息稍有不畅,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物流波动。由此可见,迅速准确的市场信息传递和反馈有着促进生产和消费供求结合功能。

参考文献:

[1]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王世磊译《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供给曲线篇10

关键词:农村 金融 信贷服务 金融创新

一、与信贷资金供需因素相关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信贷资金实质上是一种要素,这种要素的价格和供需均衡状况,取决于供需双方的意愿、与供需相关的各因素的影响状况,根据要素供求关系的经济学原理,本文引入一个简单的信贷资金供需模型,对其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农村信贷服务基本现状的分析基础。

(一)信贷资金供需的弹性分析

理论上,利率越高,金融机构愿意提供的信贷资金越多,信贷资金供给可用图1中的曲线s表示;信贷资金需求的变化恰恰相反,可用图1中的曲线d表示。

1.信贷资金需求曲线的弹性影响因素。一是信贷资金供给的垄断和竞争状况。竞争状况下资金需求主体的选择余地增大,对资金价格水平的敏感度增加,即弹性大,曲线平坦。反之弹性小,曲线陡峭。二是信贷资金需求刚性程度。资金需求刚性越大,需求主体对资金价格的关心程度越小,即弹性小,曲线陡峭;反之弹性大,曲线平坦。三是可替代资金的融资难易度和价格水平。如果可替代资金融资难度低、价格低,当信贷资金利率提高时,会使需求主体的资金需求转向其他资金,即弹性大,曲线平坦。反之,如果融资渠道不畅通,可替代资金价格水平较高,则弹性小,曲线陡峭。四是社会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好坏导致的逆向选择程度。如果社会信用环境或者法制环境不完善,导致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和途径逃废、减免银行债务,那么,资金需求主体更关心的可能是能否得到信贷资金,而对利率价格考虑得不多,从而导致弹性降低,曲线变得陡峭。

2.信贷资金供给曲线的弹性影响因素。一是社会信用环境、法制环境状况。社会信用环境差、法制环境不完善意味着贷款投放风险较大,因此即便是在高利率条件下,金融机构也不一定会增加信贷投入,使得供给弹性降低,曲线较为陡峭。二是需求主体资产质量、经营状况和信息透明程度。需求主体资产质量差,经营管理落后,财务状况不透明,则金融机构向其投放贷款的意愿下降,即便利率价格提高,金融机构也不一定会增加信贷投入,即弹性小,曲线陡峭。三是金融机构的贷款权限以及资金实力状况。如果金融机构贷款权限有限,或者资金实力薄弱,那么即使利率价格升高,金融机构贷款供应量增加也有限,即弹性小,曲线陡峭。四是担保等中介机构的建立健全程度。担保体系越发达,企业能够获取的有效担保越多,则在同等利率水平下,银行愿意提供的贷款越多。反之,银行提供贷款的意愿不强,即弹性小,曲线陡峭。

(二)信贷资金供需的位移分析

当利率以外的因素变动引起信贷资金供需变化时,信贷资金供需曲线就会发生位移,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策宽松度、消费需求程度、金融交易成本等。

经济发展状况越好,发展速度越快,支持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税收、投资政策越优惠,消费需求程度越大,则在同等利率水平下,信贷资金需求量就越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如d至d1。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政策趋紧,或信贷资金获得成本增大,则在同等利率条件下,信贷资金需求量就会减少,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 如d至d2。信贷资金需求曲线向哪个方向移动,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

影响信贷资金供给曲线位移的因素主要包括信贷风险管理状况,信贷资金外流和吸纳情况,金融机构所承担的各种交易成本大小等。贷款质量考核、责任追究越严,金融交易成本越大,则在同等利率价格条件下,金融机构愿意提供的信贷资金越少,或者一个地区信贷资金呈现外流趋势,该地区信贷资金可供给量减少,均可造成供给曲线左移,如s至s1。反之,曲线向右移。

二、基于信贷资金供需要素分析的农村信贷服务实证分析

(一)影响农村信贷资金供需弹性的实证分析

1.需求弹性分析。一是农村领域正规金融供给主体不足形成的金融供给垄断现象降低了需求利率价格弹性。在县域农村地区,由于国有商行的逐步退出,在正规金融的供给方面,农信社占据了主体地位,除政策性信贷外,涉农信贷主要由农信社提供。如湖南岳阳市2009年6月末农业贷款余额48.07亿元,其中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46.17亿元,占比高达96.0%。湖南汨罗市2008年末农贷余额为12.48亿元,当年累放农贷4.88亿元,其中农信社农贷余额为10.44亿元,当年累放农贷4.59亿元,占比分别达83.7%、94.1%。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央行统计数据也证明了此点(见表1)。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央行统计报告

二是农村地区资金需求的刚性较强降低了需求的利率价格弹性。农村领域的资金需求体现为一种基础性需求,这种基础性需求多为生产生活性需求和临时性、应急性需求,一般较具有刚性。2009年6末,岳阳市农信社短期贷款余额为70.2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5.4%。短期资金需求具有临时性、应急性的特点,高比例的短期贷款需求说明,农村领域资金需求刚性较强,进而降低了需求弹性。

三是农村地区融资渠道单一和可替代资金价格水平高降低了需求弹性。除正规金融外,农村地区的主要融资渠道为民间借贷,近期一项湖南省县域农村地区的民间融资调查显示,作为监测样本的146家中小企业和291位农户,2007、2008年的借贷余额环比增速分别为24.29%、35.45%,2009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利率为18.62%,利率指数达3.45(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最高利率为36%,利率水平大大高于基准利率,也比同期农信社加权平均利率高6.1-7.5个百分点。民间融资的增速趋快侧面说明农村领域信贷资金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农村领域的资金需求。调查也显示,可获得的民间资金依然有限,融资仍较困难。总体上说,可替代资金的来源有限和价格偏高,造成资金需求主体对利率价格弹性减低。

四是农村信用环境、法制环境欠佳造成的逆向选择程度较大降低了需求的利率价格弹性。至6月末,岳阳辖内9家县区级农信社已全部完成央行票据兑付7.56亿元,但值得关注的是,即便在政策扶持下,至2009年6月末,岳阳市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仍有30.19亿元,不良贷款占比依然高达41.0%。这种状况也侧面说明了农村金融环境不佳,逆向选择问题仍然存在,导致需求价格弹性降低。

2.供给弹性分析。一是农村领域信用状况不佳,法制环境不完善降低了信贷资金的供给弹性,相关的实证可参见前述需求曲线斜率分析的实证部分。其影响结果是利率上升而贷款投放并未有明显增加。

二是资金需求主体的弱质性和信息不透明降低了信贷资金的供给弹性。调查显示,农村领域的资金需求主体弱势明显,表现为自有资本不足,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缺乏透明度,金融机构无法有效监督和准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不能确定企业的还款能力。而作为农村领域另一资金需求主体的农户,由于所从事的农业本身就是弱质产业,抗自然灾害能力差,且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也较大,使得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意愿不强,降低了供给弹性。

三是农村金融机构有限的贷款权限和资金实力不足决定了贷款供给的利率弹性较低。县域国有商行分支机构实行审贷分离制度,贷款权限普遍上收,除个别质押类贷款品种外,其他贷款只有推荐权,无审批权。有限的贷款权限制约了贷款供给。在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领域撤出的大环境下,农信社承担了主要的信贷支农任务,但当前农信社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困难,如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等,造成其资金实力不足。另外,由于在结算、电子化程度上的劣势,农信社组织资金相比国有商业银行也更为困难。

四是担保体系发育程度较低使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给价格弹性小。至2008年12月末,岳阳市共有1家政策性担保公司(小额担保贷款)和4家商业性担保公司,2007-2008年为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担保累计总额6.35亿元,不足同期累放贷款的1.5%。2009年上半年新设了2家县域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至6月末,所有7家担保公司共为319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余额为2.59亿元,仅为全部贷款余额的0.77%。此外,所有担保公司均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重点不在农村领域。

(二)影响农村信贷资金供需曲线位移的实证分析

1.需求曲线位移分析。一是政策宽松、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和农村信贷需求增长增加了农村领域资金需求,共同拉动需求曲线右移。以湖南岳阳为例,今年1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0.87亿元,同比增加35.6%,其中农业增加值为29.49亿元,同比增长206.2%。近年来,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至2008年底,岳阳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873家, 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94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的31.2%。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促使其对资金的需求呈现较大扩张性,近年来岳阳市农业产业化对资金的需求以年均70%的速度增长。湖南平江反映,湖南省经济发展排位前三名的三市镇,有民营企业1200多家,抽样调查的10家企业2009年上半年的融资需求同比增长210.5%,其中信贷资金需求同比增加48.6%。

农户方面,湖南岳阳抽样调查的317位农户中,借贷发生率由2007年全年度的30.6%上升为2009年上半年的44.2%,信贷需求面增长44.4%。“中国农村微观金融研究课题组”2005年8月的一项专题调查也显示农户信贷需求面较大,该项调查的820个样本农户中,293户有贷款需求,占比35.7%。

二是信贷资金获取成本高导致信贷资金需求曲线向左移。在农村领域,资金需求主体资信水平普遍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资信要求,为保证资金安全,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金融机构普遍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和担保,较少发放信用贷款,直接加大了融资成本。此外,贷款权限上收形成的低效审贷环节,延长了借款人贷款获取时间,增加了时间成本。

需求曲线的位移方向取决于影响曲线位移各因素力量的对比。前述分析表明,信贷资金获取成本较高导致曲线左移,但这种成本的增大具有临界性,即它不可能总是增加,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参与的各要素如中介体系、微观经济主体都将趋于规范和完善,信贷资金获取成本将维持一个高位或趋于下降。相比之下,由经济发展状况、消费需求程度等因素引起的资金需求增加,具有持续扩张的特点,即在经济景气阶段,需求量总是增加的。同时,前述分析也表明,目前农村领域资金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是,贷款获取成本较高拉动曲线左移的力量小于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消费需求增大等因素拉动曲线右移的力量,因此,总体上看,需求曲线呈现右移态势。

2.供给曲线位移分析。一是信贷风险管理趋严使供给曲线左移。基层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对信贷员实行严格的“谁贷款,谁收回”的终身责任制;银监部门从行业监管的角度,强化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监管与问责,强化贷存比例管理。如岳阳市农信社,改革试点前的2004年10月末贷存比例为81.3%,改革试点以来,其贷存比例受到严格控制与考核,到2008年末,贷存比已降至64.25%。即便是信贷超常投放的2009年上半年,6月末的贷存比也控制在72.18%。此外,在信贷风险管理趋严的状况下,基层金融机构审慎发展资产业务,对于除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之外的信贷投放,几乎都要求提供抵押担保,但农村地区抵押担保物缺乏,这导致农村领域贷款投放处于较低的水平。调查显示,无有效抵押这一问题是几乎所有被调查者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

二是农村领域资金外流问题使供给曲线左移。这一问题在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系统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据湖南平江反映,至6月末,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上存系统内的资金为32.52亿元,占全部存款额的51.9%。当地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余额34.1亿元,贷款仅4.9亿元,贷存比仅14.4%,邮政储蓄银行贷存比更低至1.5%。

三是农村金融机构筹资成本高于城市金融机构造成供给曲线左移。岳阳市中支2007年上半年开展的一项长期调查显示,农村金融机构交易成本明显高于城市,相比城市领域,农村领域的信贷资金供给曲线更加靠左。

四是信息获取费用、贷款手续费用过高等也导致信贷资金供给曲线左移。农村领域资金供需双方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往往要经过信息识别、认定阶段而得出是否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结论,很多时候只能进行高成本的直接调查。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金融机构在贷款时往往采取根据企业注册资本高低来确定授信和贷款与否。由于农村领域企业的注册资本普遍难以达到要求,无法成为金融机构的可贷载体,使得金融机构的有效供给减少,导致供给曲线左移。

此外,过去农村领域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村领域保险和担保等中介机构不健全、金融执法力度和效率不够等因素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隐易成本,这些,都造成信贷资金供给曲线的左移。

三、结论及政策含义

综合以上对农村金融环境各要素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在农村领域,由于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信贷资金供需曲线弹性都较小,即信贷资金供需曲线都较陡峭,并且,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曲线向左移而需求曲线向右移(见图3)。假定信贷资金供求曲线最初在B(i0,q0)点达到均衡,现在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资金供给曲线由ss0左移到斜率较大的ss1,资金需求曲线由dd0右移到斜率较大的dd1,最后在 A(i1,q1)点重新达到均衡,由图可以看出,在新的均衡点上,利率由i0上升到i1,而信贷资金均衡供给量由q0减少到q1。从B(i0,q0)点到A(i1,q1)点的供需均衡变化可看出,农村领域信贷资金供给量减少,而利率价格升高。关于这个结论,仍可从实证数据得到印证。

利率方面,以岳阳市农信社为例,2009年上半年,所有贷款全部执行上浮利率。其中,6个月以内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1.1245%,最高利率13.869%,最低利率7.839%,其中上浮100%以上的为20.7%;6个月至1年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2.5248%,最高利率15.732%,最低利率8.892%,上浮100%以上的23.6%。而同期,其他金融机构一年以内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96%,最高利率为12.213%,最低利率为4.5%,农信社分别高出6.83、3.52、4.39个百分点。

信贷资源供给方面,也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的逐步减少和农贷的低比例。调查显示,农村地区金融资源密度明显小于城镇,2006年以来,湖南省有315家金融机构网点从农村地区退出。金融资源密度方面,农村也明显低于城镇,其中机构密度明显低于城镇地区,地区差异最大的怀化市超过80倍。

2006-2008年,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重分别为33.41%、37.24%、36.27%。涉农贷款贷存比(以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为基数计算)分别为31.03%、33.65%、30.51%,比同期全部贷款贷存比分别低20.88、17.19、15.96个百分点。2008年,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为20.50%,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为18.33%,金融机构贷款增速为10.14%,而涉农贷款增速仅为7.27%,增速明显慢于存款增速与全部贷款增速。

信贷资金满足率方面,整体的满足情况依然不理想。湖南平江反映,当地三市镇民营中小企业的实际信贷需求满足率仅为20-30%。湖南华容反映,今年来向农信社申贷的70家中小企业总需求为1.2亿元,实际获取贷款0.49亿元,贷款满足率为40.83%。“中国农村微观金融研究课题组”2005年8月的专题调查表明,293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中,73户获得贷款,占比为24.9%。整体来看,信贷资金满足率均不高。

基于以上的分析判断和实证检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高利率、低供给的农村信贷资金均衡状态证明,农村信贷服务目前还处于相对低效的状态。农村领域的信贷资金供给-需求弹性小,说明农村领域资金需求和供给受到的外部环境制约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农村领域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不佳,有效信贷供给主体不足,资金需求主体的弱质性和信息不透明,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权限和资金实力有限等。右移的需求曲线证明,农村领域资金需求量依然较大;左移的供给曲线证明,目前农村领域的信贷资金有效供给不足,主要原因为农村领域资金外流问题较为突出,信贷风险管理过于严格导致金融机构提出更多的担保抵押要求,资金供给方的金融交易成本过高等。如果不解决上述问题,即便信贷资金需求旺盛,资金供给也依然有限。

利率方面也可得出以下重要结论: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增长定律,对缺乏需求弹性的信贷资金,提高资金价格可使资金供给主体增加利息收入。正是由于农村领域信贷资金需求弹性较小,因此资金供应主体可以通过提高资金价格来获取更多的利息收入,这是农村金融领域资金价格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资金需求的增加引起利率均衡价格的同步增加,而资金供给的不足同样引起利率均衡价格的增加,双方力量共同抬升了利率价格,这也是农村领域利率价格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有关的创新实践及建议

(一)有助于改善农村信贷服务状况的创新实践

1.便利快速了解农户资信状况的农户信用档案建设。湖南岳阳市自2007年起逐步推进此项工作,至今年3月末,岳阳市共有农户142.67万户,其中19.62万户录入了纸质信用档案,占比13.75%;9.64万户录入了电子信用档案,占比6.76%;21.99万户评定了信用等级,占比15.41%;信用农户数、新老有贷农户数34.85万户,占比24.43%;对已建立信用档案且信用良好的35.62万户,累计发放小额信用贷款35.50亿元,余额13.14亿元。

2.通过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推出了多项创新信贷产品,较好解决了信贷风险控制过严和信贷需求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调查显示,农村信贷需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资金需求日趋多样化,信贷需求已由满足农户生活需要向满足经营性资金需要转变,资金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农户;二是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大,随着农村经济产业不断升级,农业生产正从原有的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生产经营逐步转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这些都对资金产生了巨大需求;三是资金需求周期延长,目前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传统种植业,逐步延伸到生产周期较长的经济作物,所需资金支持的周期相应增加,而且,除了农产品种植的资金需求外,资金需求还延伸到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基于以上变化,传统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已不完全满足要求,一些新的贷款品种被逐步开发出来。

其一,创新开办“移民后扶资金”质押贷款帮扶规模种养户;其二,创新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其三,依托农业产业化公司和农业生产协会等机构以公司担保方式向农户提供信贷支持。

3.通过信贷管理方式创新减低双方交易成本。这些创新主要体现为过去贷款品种操作流程的改良。如农信社推出的“企业最高额循环抵押贷款”,贷款实行“一次授信、最高额抵押、循环使用、余额控制”的管理方法,简化了贷款操作程序,减轻了企业贷款成本。

4.通过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扩大信贷覆盖面。如“金穗惠农卡”产品,今年以来,岳阳市惠农卡和与之相关的农户小额贷款推广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二)推进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政策建议

虽然以上创新实践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村信贷服务领域中的部分问题,但总体上看,上述创新实践还不能全面地消除农村信贷服务领域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创新的程度和范围还有待扩大。建议:

1.逐步推广具有可复制性的既有农村信贷服务创新模式。可考虑在更大范围内归并整理成效明显、操作性强、可推广的农村信贷服务创新实践,集合起来后以指导意见的形式发各金融机构参照执行,使这些信贷服务创新可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扩大创新成效。

2.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农村领域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一是以村镇银行为突破口,加快农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推广建设。二是考虑农村领域金融管制的进一步放开。充分发挥微观主体自下而上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允许其在不吸收公众存款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多种形式小额信贷组织,有效服务于“三农”经济发展。三是充分考虑解决农村地区资金外流问题。加快制定并推行“一定比例存款资金投放当地”政策。

3.以减低金融交易成本为目的创新农村信贷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一是全面推进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并逐步扩大到无贷农户。二是充分考虑既有涉农信贷产品操作流程的改良,以及授信和贷款权限的下放,减少时间成本。三是考虑建立批量处理小额信贷的创新服务方式,降低涉农金融机构的操作成本。

4.以适应农村信贷需求变化为方向创新农村信贷产品。这其中的关键,是有效担保抵押品的放宽。农民得不到贷款特别是大额贷款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有效的抵押担保品,一旦寻求到合适的抵押担保品,农村信贷供需中的这一梗阻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如家庭承包土地使用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完全具有抵押物的特征,可以据此开发新的贷款品种;可依托农业生产订单、质押仓单、渔权等权利开办质押贷款品种;对于养殖户,可考虑建立以牛、马、骡、猪等大型牲畜为抵押的贷款品种,实际上大型牲畜在民间借贷中是最常用的抵押品。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弗兰克・艾利思:农民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4]黄祖辉 刘西川 程恩江:贫困地区农户正规信贷市场低参与程度的经验解释[J].经济研究,2009(4)

[5]高圣平 刘萍:农村金融制度中的信贷担保物:困境与出路[J].金融研究,2009(2)

[6]金烨 李宏彬: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借贷行为[J].金融研究,2009(4)

[7]杨德勇 蒲斯纬:责任与任务: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程的制度解释[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

[8]李海平: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问题[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