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新思路十篇

时间:2023-03-16 14:44:58

国企改革新思路

国企改革新思路篇1

关键词: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07401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导产业,多年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运行。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由于过去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运行的时间过长,其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体制和结构性弊端,当前,在国有企业的实际运行中,这些问题和弊端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同时,许多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率依然很低。因此,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1 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1.1 实现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由于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加上国有企业的“产权虚置”,即在现有的企业产权制度条件下无法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具体化。因此,通过以国有企业控股或参股的方式来构建新的国有企业产权模式和有效减少国有企业因“产权虚置”而导致的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就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的新的方式之一。

股份制又称“股份经济”,是指以入股的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有效地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理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也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国有企业组织形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把国有企业有效地改造成国有控股企业或参股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现代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的关键步骤就是要实现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企业股权的分散化,建立国有控股或参股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以同时达到既能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又能建立起新型的国有企业制度、降低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多重目的。

1.2 控制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形式

控制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形式是国家实行政企分开的要求,同时,控制国有资产的管理也是保证国有企业规范管理的前提条件。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既要有效地做到政企分开,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营权,又要保证企业法人的经济职权与其对企业所负的责任相一致。各级政府要将行政管理职权与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者的企业管理职能分开,既要保持国有企业的独立经营,又要实现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国企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初步架构,即“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开监督。”这十六字原则很好的总结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模式,政府保有企业的最终所有权,政府授权让国有企业享有独立经营权,这就改变了过去政府既是国有企业资产所有者又是企业实际经营者的状态,避免了企业经营决策的片面化的弊病,明确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

1.3 建立国有企业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构架国有企业新型产权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是要明确股东大会、企业董事会、监理会、管理层的职权等,形成层级分明、职权分明、相互制衡、的协调的企业运转机制。同时,还要把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等于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流畅的企业管理体系。

1.4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要将市场竞争引入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使企业的生产发展面向市场。国有企业的新的产权结构的构建、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等,都为国有企业的现代经营机制的建立提供了转变条件,但是,现代企业机制的形成还必须要进行企业利益结构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要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原则,大力创新企业的利益结构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内部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促进国有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形成,保持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市场份额,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率。

2 创新国有企业的内部改革

2.1 创新国有企业的观念改革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一个人的观念可以影响到他一生的命运,一个企业的好坏观念则关系到企业的存亡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让企业的让企业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要从观念上来创新。企业经营者要彻底转变其经济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强企业民主化管理的意识、企业管理的国际化观念、企业的独立经营观念、品牌推广的观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识、生产技术的创新意识、企业文化发展观念等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总的来说,创新国有企业

的观念主要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要创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市场走向的观念;二是要创新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三是是运用生产经营市场全球化、超前性、整体性的技术创新战略,利用全球优势资源,尊重人才。

2.2 创新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环节。企业制度的创新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可以规范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的创新活动。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着要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走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建立产权清晰、科学管理、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走上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2.3 创新国有企业管理方面的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和负责,固有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从全局出发,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加强企业优势的培养,弱化自身的缺点,取得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平衡态势。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形态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要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目标,积极创新,面向未来,发展企业管理的新方式、推进企业的民主化管理、维持企业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保持国有企业长期、稳定、高校的发展趋势。同时,国有企业还要依据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未来的市场经济规划、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方向的发展等情况,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战略,以此来适应宏观经济的发展走向。此外,国有企业还要制定相应的企业管理策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保持国有企业的长效发展。

2.4 增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整体创新的核心环节。增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改变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就是要以培养和发现人才为根本,要花大力气去培养一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具有完备的专业素养的综合性技术人才,积极创新专业技术人才的技术观念和思维,使其不断跟随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自身的专业技术。此外,国有企业还要打造一支懂技术、懂理论、管理能力强、协调能力好以及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现代化企业管理队伍,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人才资源支持。总之,经过国有企业改革后,企业内部是绝不允许出现不懂技术、不懂管理、不同销售的庸才,要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年云.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与改革——以广州市国有企业改革为例[J].学术界,2008,(05).

[2]李善民,余鹏翼.国企产权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3]钱津.当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03).

国企改革新思路篇2

关键词:国企改革;办公室;创新;价值

大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型国企办公室作为企业运行的中枢桥梁,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在企业领导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参谋助手作用。可以说,办公室对外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对内是协调各方关系的纽带,承担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衔接各方和服务保障等日益增多的综合职能。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办公室管理工作只有不断转变观念、创新提升,才能在推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创造出越来越大的价值。

一、准确把握办公室在深化国企改革中的工作定位

大型国企办公室不仅承担行政办公室的职能,还要承担党委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的职能,成为党委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三办”合一的办公室。在工作中既要负责党委、董事会、经理层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服务,各种办公会的组织、准备和会议纪要的起草,还要负责公文管理、信息及信息公开管理、保密管理、重要事项督办、来信来电建议提案管理、外事管理、接待与服务等工作,同时也担负着行政服务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形势下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对办公室的工作进行了新的定位:

一是“谋事”。办公室作为企业上传下达、沟通各方的桥梁和纽带,要立足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多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不断提高参与决策能力。通过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是“全面”。办公室工作是综合性的、全局性工作,既要全面了解企业各方面工作情况,又要协调各方,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对于职责以内的工作要抓紧抓好,做到件件有交代、项项有落实。对于职责以外、但没有明确具体承办部门的工作,办公室也要主动承担,使企业工作没有空档,实现无缝衔接,保证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

三是“细致”。办公室工作无小事、要细心、细致的开展每一项工作。对任何一件经办的工作,都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时时刻刻细致再细致,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办公室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文电在办公室手中积压,不让企业的影响在办公室受到影响。

四是“程序”。办公室工作对程序性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大量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坚持逐级汇报的原则,明确责任。逐步建立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规则,使办公室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五是“落实”。要据实情、讲实话、干实事、创实效,将企业和领导的意图落到实处。实事求是干工作,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在听取基层意见,向领导反映情况的过程中都要全面真实。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不做表面文章。

二、要树立三个意识,实现三个转变,做好四项服务

一是树立学习的意识,由经验型像专业化、技能型转变。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市场经济知识,还需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职业素养,进而在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理顺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是树立开拓意识,由常规式服务向创新式服务转变。办公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传统工作方式的束缚,始终把开拓创新作为办公室工作的动力。由“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的主动服务转变,变严谨慎行、按部就班、无过即功为锐意进取、大胆开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树立服务意识,由事务型向参谋助手型转变。办公室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认真做好“四个服务”,即:首先为领导决策服务,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其次,为总部部室服务,为部室工作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第三,为基层单位服务,精简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第四,为企业发展服务,当好深化国企改革,建设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排头兵。

三、国企办公室工作的价值体现

一项工作是否有价值,不是取决于哪个部门、哪些人来做,而是取决于这项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谁,取决于所服务的人和组织的利益或价值。

(一)办公室运转工作创造组织价值

在国有企业中,办公室的运转工作主要包括收文、发文、签报、归档、传阅等主要流程。运转工作的开展需要与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主要领导保持密切沟通,需要投入人力和精力开展全面统筹协调活动,厘清并理顺工作链条和关系。究其实质,运转工作的价值体现在协调各单位、部门有序开展工作,使日常办公更快捷、更方便,使企业形成整体合力,促进企业组织价值的最大化。

(二)办公室会议管理创造协同价值

会议是企业内部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方式。办公室的会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确定会议类型、召开时间、议题准备、材料报送、会议记录、会议组织及服务等。仅以会议类型为例,可分为年度工作会、半年工作会、经营分析会、董事会、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领导工作例会、专题业务会议等,涵盖了企业运行管理的各个方面。会议管理的协同价值,一方面体现在会议为深入贯彻企业战略目标、反映职工呼声、协调各方面工作、推动民主决策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体现在会议对促进工作落实、解决企业内部具体问题发挥重要的沟通作用,以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最终目的。

国企改革新思路篇3

关键词: 新时期; 工作创新; 实践

中图分类号: F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87-01

企业作为国家与职工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职工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国民生产总值持续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只有立足大局,放眼长远,解放思想,用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使企业争取市场的主动,增强活力,在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工作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是日趋激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创新的核心是工作创新,工作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创新是劳动关系和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推进,引起了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劳动关系的市场化,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复杂化,决定了工作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企业组织如何履行职能、发挥作用?职工合法权益如何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职代会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如何健全?企业怎样在社会上立足发展壮大,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如果没有解放思想,没有创新精神,不主动地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不主动地摸索实践,走出原来的那种自我循环、机械呆板、自我欣赏的封闭圈,企业就无法实现与经济的同步发展,职工的权益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

二、工作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知识竞争日益激烈,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具有高科技知识的人才的竞争。人才需要用不断发展的知识和科技来武装自己,只有具备新的科技知识的企业人才才能为企业的工作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此,工作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必须关注职工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敢于引进优秀地、高素质地人才。这就要求企业工作必须不断增强前瞻性,把握科学性,强调有效性,以全新的思路、视野去关注职工“素质工程”,用全新的观念和科学的方法去积极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努力推进企业的科技化、知识化进程,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创新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要想使自己不断的发展壮大就要不断地进行企业改革,工作创新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加快企业内部改革特别是与职工利益相关的劳动、人事、分配等改革,必将导致企业内部各种深层次问题的显现。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增强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引导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确保各项改革顺利进行,是对企业组织的一次重大挑战。作为职工群众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企业就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推进企业改革、维护职工权益和国家利益上来,以主人翁的姿态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做改革的促讲派。

四、创新工作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

所谓创新不是完全的改掉企业以前所有的制度和模式,而是应该在继承原有的好的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新的科技知识进行创新,企业的创新工作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其他工作中心,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职能,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好的经验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宝贵财富。只有从中总结规律,汲取精华,才能实现工作创新的目标。只有在认真总结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才能提出新见解,制订新措施,解决新问题,实现新成果。每年要进行年度总结、月度总结,对重大活动项目还要进行专题总结,通过总结把好的经验保留下来以便更好的发扬,对不足的部分更留心,确保以后的工作中不再犯类似错误。

五、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发展,解放思想,重视观念创新

观念就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加以主观能动地认识后形成的思维反应。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是处在社会环境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对外,企业需要适应市场、赢得市场,对内,要科学地组织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达到平衡国家利益和职工利益,最终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思想认识和具体工作中,必须时刻与市场的脉搏一起跳动,合上节拍。同时,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工作的扩大化,许多传统的工作格局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例如:打破传统模式,优胜劣汰,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竞争上岗,收入分配深化改革和细化改革等等,这些都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结果。作为干部职工,就应该勇敢地面对市场,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市场观念。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在观念创新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破除“自我封闭”的思想,树立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的新观念;二要破除“与己无关”的思想,树立工作必须为企业改革稳定发展服务的新观念;三是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工作必须为构建和谐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新观念。

六、围绕企业的工作重点,注重思路创新

国企改革新思路篇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的行政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批评,当代西方的公共行政理念与治道变迁肇始于此。这一变迁过程至今仍在行进之中,与此相伴的则是波及世界各国的行政改革浪潮。现实的变革要有理论的引导,当代新公共管理(NPM)理论中出现了一股思潮,那就是:以企业精神改革政府或称“政府仿企业化”。政府仿企业化是一种崭新的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对于解决行政体制中的一些弊端不乏新的思路,当前,我国正处于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阶段,重新思考政府仿企业化理论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一、传统行政模式的危机与政府仿企业化理论及其实践

传统的行政模式可以追溯到1854年英国的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它奠定了英国的现代文官制度,而后马克思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和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两分法这一传统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模式发韧于19世纪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80年代,基本可以归结为一种政治领导或控制之下的行政,严格的官僚组织体制和政治行政相对分离是其两大主要特征。[1]

穷则变,危机是变革的先导或前奏,传统行政模式的危机表现为其不适应性,而这种不适应性的来源则是时代的变革造成的。

政府仿企业化理论的倡导者认为:传统的官僚组织体制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适合工业化时代的需要并在当时推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以这种官僚制为基础的行政体制有六大特征,即法制化、层级制、公私分开、专业化、职业化和规律性[2];具有这些特征的传统行政体制基本上适合于传统的工业技术基础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随着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原来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政府体制与这个新的环境之间的关联内容及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行政理念及范式(或曰治道)面临变革或转换的需要。政府仿企业化理论就是试图应答如何转换行政范式的行政改革理论中的一种。

政府仿企业化的倡导者一般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论证其合理性的:

其一,政府必须以变革来回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几大特征:如全球化、信息技术等。在一个日趋全球化和充满竞争的时代,政府作用在提升国家比较优势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与国家的经济表现之间有一种联系。”[3]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的关系,由此导致各国政府在行政改革方向中的某些趋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适应于工业时代的传统行政模式难以提供适应变革时代所需的政府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官僚组织等级制的形式,组织结构开始由垂直向平行发展;同时也改变了政府与社会及大众的沟通方式,电子政府应运而生。

其二,企业也同样面临着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问题。奥斯本和盖布勒指出:美国的企业花了大量时间,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革:下放权力、扁平机构、强调质量、接近顾客[4]。与政府相比较,企业在对知识经济时代的适应能力上表现出众;而政府很难象企业一样站在变革队伍的前列,因此,在为生存或竞争而进行的巨大变革中的企业就值得政府模仿。

至于政府仿企业化的内容,从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实践中可见一斑。克里斯托夫·波里特在《西方五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轨道与模式比较》中对英国、荷兰、丹麦、芬兰和新西兰五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作了归纳,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私有化或公司化、采用市场机制的情况、分权、产出导向、传统性重构。同时他还认为,在行政改革中,威斯敏斯特国家采用是“最小化模式”,北欧国家采用的是“现代化模式”,较少采用“私有化方式”[5]。另外,国内有些学者从模仿企业理念和企业运作机制方面对政府仿企业化的内容作了归纳和区分[6]。

二、政府仿企业化在当代中国行政改革中的定位

行政体制改革在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实践来看,中国采取了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适度分离的、又相互配套的发展模式,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行政改革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部的地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那么,政府仿企业化理论对于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有什么意义呢?

长久以来,我们倾向于用精简、高效、统一、廉洁、民主、法治等来描述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非总是一致,其中民主与效率的张力尤为明显[7]。列维认为,政治现代化实际上是集权化与民主化的综合,其实质是为了达成效率与民主的统一。根据这一思想,有的学者认为,政治现代化应以政治体制改革来追求民主,而行政体制改革则应以效率为核心目标或价值[8]。

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看,行政改革不外乎包括行政职能合理化及行政结构合理化。应对于现行行政体制的功能和结构,行政职能合理化是通过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实现的;而行政结构的合理化则借助于行政机构改革。一般说来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又引导机构改革,二者相辅相成。

上文探讨了行政改革在当代中国三大改革中的地位,那么政府仿企业化思路又如何在行政改革中定位呢?

第一,政府仿企业化是一种值得探索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也就是说,政府仿企业化首先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内容层次或方式手段。

第二,政府仿企业化思路应对于行政职能合理化当中的操作职能层面意义上的优化。即只有当我们可以将政府视为一种应对—操作系统之时(于企业而言,面对的是拥有消费理性的自由消费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市场环境则是既定的,因此,企业的运作机制具有典型的应对—操作色彩),政府仿企业化的思路才是比较有意义的。我们采取这样一种视角,既是有意义的又是有条件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我们将美国或德国政府称之为应对—操作系统就比将中国政府称之为应对—操作系统,在现实条件中要合适的多[9]——不过这不是说中国政府不是一种操作系统,或没有这种操作职能,而是对于任何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曰后现代国家政府更应从另两个视角来审视政府职能即发展视角和维持视角。因此,也更应该强调另两个层面意义上的政府职能,即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职能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促进现代化;而维持职能一般是指人们较为熟悉的政府四大职能(政治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平衡[10])。作为一种应对—操作系统,企业是极具效率和活力的,值得政府仿效。然而企业本身的发展活动和维持活动,与政府的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相比,二者的不同是明显的,在这个意义上,政府是政府,企业是企业。

第三,政府仿企业化是行政机构改革的一部分,然而不是全部,也不是核心。结构与功能紧密相连,上文提到如果将政府视为一种典型的应对—操作系统,仿企业化思路是比较有意义的。但是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作如是政府观,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也就是说,如果从操作职能层面意义上看,操作职能藉以实现的结构或机构形式的变革(其目标是达成效率、节约成本等)对于仿企业化思路是比较有亲和力的;而从政府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层面意义上讲,体现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的政府机构或结构形式的变革思路客观上与仿企业化改革思路的相容性则比较有限。并且于后现代国家而言,政府的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基于后现代国家本身的特征,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并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在对后现代国家的政府作应对—操作系统观的同时,更要强调和突出其发展视角和维持视角上的政府职能及其职能实现的结构形式,这不是单纯的仿企业化思路可以解决的。

由此可见,政府仿企业化是行政改革的一种思路和途径,本身构成行政改革内容的一部分。它作为服务于政府职能合理化和结构合理化的一种手段,不能涵盖行政改革的全部内涵,也不是行政改革唯一手段或全部手段,于后现代国家的政府改革而言,更是如此。

三、政府仿企业化思路阐释方式的新思考

很多学者(包括一些西方学者)在谈到政府仿企业化问题之时,其思路往往是由企业而及政府,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过程是:企业为何表现如此出众——充满生机、活力和效率?而政府何以效率低下,官僚成风,充斥着腐败、无能?企业的效率能否通过政府模仿企业而复制到政府身上?应当说这是我们发现问题并引起兴趣的常见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但也有缺陷。

本文着重简述另一种思路,即由政府而及企业的思路。这种思维方式建立在对政府本身特征分析的基础之上,以政府为中心吸取企业某些优势为我所用,实现政府改革本身的“内源发展”。

上文提及,作为一种操作—应对系统的政府,在行政改革中适当采取“仿企业化”思路,是比较有意义的。下文将分析在这一意义上,政府在哪些方面可以仿效和借鉴企业的优势。

(一)政府结构与企业结构的比较分析。以中国为例,胡伟在《政府过程》一书中认为:政府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1]。

首先,是体制结构层面:人大制度,中共领导体制,政党制度,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体制构成了当代中国政府结构的框架。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当代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给了企业一个相当独立、宽松的条件,也因此企业必须完全对自己负责。体制及其变革属于政治体制的范畴,在这一层面上,是“仿企业化”思路所效力不及的。

其次,是体制化结构层面:胡伟认为政府在当代中国应涵盖中国共产党、人大、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军队等全部履行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显然这是一种大政府的概念,不适合于本文分析。那么就狭义的政府即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关而言,“政府仿企业化”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政府结构形式仿效企业组织机制,进行政府结构的再设计。在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中,广泛采用了分权、私有化或公司及政府结构的传统性重构等,都属于这一层面上的仿企业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者认为,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更适于仿企业化[12]。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因为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在更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作一种操作—应对系统,而中央政府同时还必须时时体现出其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

再次是人格化结构层面:在这一层面,政府仿企业化可能有更大的空间,因为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政府和企业有理由被视为一种操作—应对系统,企业组织和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有相通之处的,政府中的人力资源一般可以分为领导者——权力精英——一般公务员,这与企业人力资源存在一种对应关系。第一,政府领袖或领导者与企业领导人被要求具有的素质越来越具有相似性。政府领导者越来越被要求具有“企业家”精神,而企业领导人则被要求具有领袖气质。西班牙经济学家何赛·B·特赛罗则倾向于未来新经济企业“同样也更需要政治”,比如“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中组织未来的能力”[13]。所谓的“以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很大程度上更直接更集中地体现在政府领导者被要求部分地具有企业家特质这一事实上。第二,政府权力精英和企业人才结构相对应。当代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拥有一定的人才结构:如企业设计师、财务专家、管理工程师、培训工程师、产品工程师等。作者认为,当代社会政府权力精英构成的人才结构配置与企业人才结构配置有一定程度的可比性,政府也应当有自己的战略设计师、财务专家、管理工程师等。第三,政府内部一般公务员的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照,政府人事管理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和领域中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比如在人才招聘、用人、激励、报酬等环节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上,可以借鉴企业的一些做法。

总的来说,在政府结构的三层面中,“仿企业化”对于政府体制化结构和人格化结构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是同时应指出的是,政府仿企业化思路并非能解决政府体制化结构和人格化结构变迁中的所有问题,比如,越往高层,特别是中央政府仿企业化的有效范围变得越窄,但是中央政府却同样面临机构改革的任务,这显然并非单靠仿企业化就能解决的问题;再比如,在政府人格化结构改革中如何重塑政府人员的行为模式,显然也并非仿企业化所能解决的,因为行政人员所处的环境永远与管理者和员工所处的环境有区别。

(二)政府过程与仿企业化。政府活动的一般过程可以借鉴企业活动一般过程中的某些规则,在这里企业过程是指企业获取、占用一定的资源,生产、销售一定的产品以获得最大利润的过程。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企业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则:第一,企业活动以服务顾客为中心,这一规则包涵的内容有以顾客需要为自变量、质量管理和创新等;第二,竞争机制与高效率原则;第三,企业活动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于政府而言,以公众为本、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在对具体公共事务的执行性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追求高效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讲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等,就成为政府仿企业化的重要内容。

应当指出的是当政府过程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作用时,政府过程就表现为一定的政府功能,而政府仿企业化一般仅限于对具体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执行层次而非决策层次,也就是说“政府仿企业化”尚不能回答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借鉴意义仅限于政府功能实现方式或操作职能层面如何去做的问题。

(三)政府环境——变革与仿企业化。政府系统本身置于一定的环境当中,政府环境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动不居,系统的适应性要求政府以变应变。就当代中国来讲,政府环境可以简明表述为:全球化,现代化,民众参与复兴。政府环境与政府为生存和取得合法性而进行的适应性努力之间的关联(互动),将是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动力机制得以产生的源泉。同时,企业作为经济领域中的基本要素,自身也面临着变革的压力和必要性。比如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当代经济进入新、旧经济并存的时代,美国经济学家预计,当代经济进入了“下一个经济时代”[14],以此为时代背景的经济学理论也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行为主义经济学”来临[15]。面对这一切,企业必须作出回应。并且,在“政府仿企业化”理论中,作为政府效仿对象的企业,并非十全十美,其本身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以变革来求得生存、适应与发展。从本质上看,企业与政府面临的都是作为一个组织的问题,在当代,组织理论面临着挑战和革新,政府要变,企业要变,组织理论本身也要变。

四、中西方行政改革中的政府仿企业化的比较

政府仿企业化在当代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中的地位是有所不同的,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探讨政府仿企业化思路在当代中国行政改革中可能取得的特殊地位和应用价值,为此,我们将对中西方行政改革作一极为简略的比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行政改革的浪潮。而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先行的策略,到1992年终于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6],然而政治体制改革关系重大且难于操作,于是行政体制改革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基于其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二者的关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又实际上成为联系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纽带。因此,中、西方的改革有不同的国情。

第一,当代中国,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达成公民对政权、市场对政府、社会对国家的民主诉求: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达成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追求;还必须通过行政体制改革追求一个威权政府—有限政府—效能政府的目标模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里,基本上不存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中国的行政改革有着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的环境、背景或条件,因而也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内容、方式和地位,西方的行政改革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行政改革。作为从西方行政改革环境中诞生的“政府仿企业化”思路,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适合于极具特殊性的中国行政改革,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第二,中西方有着不同的行政文化,并且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关于后现代国家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发展经济学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有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后现代国家政府的角色应当是作为“市场替代者”,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后现代国家政府角色应定为“第一推动力”[17]。然而,斯蒂格利茨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具有特殊的职能,这一点却成为共识。加之中西方行政文化的不同,在当代中国政府主导的色彩比较浓厚,并且这种主导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是有着相当的合理性的。无论是采取哪一种行政改革的思路或战略都必须体现出中国与西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性和特殊性(虽然不排斥相互借鉴的可能),由此决定了政府仿企业化在中国与在西方发达国家改革中的作用范围、应用前景、表现方式都将是有所区别的。

第三,“政府仿企业化”思路及其实践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以美国1993年行政改革为例,正如任晓在《当代中国行政改革》一书中所言的,这次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性问题,而“政府仿企业化”本身也是一种方法、技术和工具。这种改革思路与改革实践的高度同质性和契合性决定了“仿企业化”方略在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中相对较高的地位。不过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型政府”是否就是行政改革的核心取向,还有争论。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在当代中国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也不同于“政府仿企业化”在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中的地位,“政府仿企业化”思路在当代中国不可能成为行政改革的目标模式。

我们不否认政府可以借鉴企业的理念和运作机制,但是当代中国政府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必须更多地保持有其独特的行政理念和区别于企业的运作机制——即使是在“政府仿企业化”思路的尝试性实践当中;在当代中国,单纯地推进“政府仿企业化”,其效果也是有限的。

五、结束语和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对于政府仿企业化,研究公共行政的学者,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其效果和影响如何评价,是否要认真地考虑时间问题。这让人联想起19世纪始发于诺斯科特和屈维廉报告的那次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文官制度,从历史上看,当时很多人对这场变革的评价是有欠公允的,原因在于没有用一种较为长远的眼光去看问题。“显然,没有任何一种改组是天生正确或错误的,没有任何一种特定行政模式会永无止境地提高效率……然而这些却不说明改组没有意义,相反,改组的后果常常是很深刻的。”[18]那么在今天,当我们评价政府仿企业化的效用与其影响之时,用5年时间作一个时间单元还是用50年作为一个时间单元来看待这个问题,结果或答案也许很不相同。很少有人考虑,如果“仿企业化”是合乎当代行政改革的逻辑的,那么“仿企业化”之后政府的变革又将怎样走;也很少有人花时间去想,50年之后,当我们反观今天的“政府仿企业化”时,会觉得是对还是错。这也许是人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以后的人们,常常不得不仓促地应对一种现实,被动地适应一种现实,或是被迫地去进行一场变革的原因之一。因此,布坎南说:“我们需要的是像哈耶克(Hayek)这样的学者的深遂智慧来防止我们陷入空想。”[19]

第二,任晓在《当代中国行政改革》一书中曾经提到了“内源发展”与“外源发展”的概念[20],内源发展系指“每个社会都应通过在自己的技术、社会、文化和思想领域进行各种各样的和多方面的创新,实现自己的现代化,都应选择独特的和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应也不是被迫要模仿其它社会并忠实地仿效或注定坚持唯一的发展道路或模式。”[21]作者指出,外源发展必须让位于从本国实际上出发的内源发展。

行政体系的发展也有“内源”和“外源”之分,有些学者提出要用“发展行政”代替“行政发展”,意在凸现行政体系自身在追求自身发展和变革上的主动性和内源性。

那么,政府仿企业化于行政体系而言,是属于内源发展还是外源发展,是发展行政还是行政发展呢?这全在于政府如何仿企业化。简单地说,我们是从政府独特的规定性出发,去探求哪些方面可以借鉴和模仿企业呢,还是以致力于将企业表现得特别出众的优点加诸于政府呢?这有点类似于因为牛痘可治病,所以政府的痼疾多半是天花,并且最好是将这种牛痘即刻种到政府身上。

第三,当代世界各国行政改革需要有新的理论突破,“政府仿企业化”或者是其中一种,然而从政府仿企业化理论本身来看,一个缺陷是过于局限于技术性、工具性层面,缺乏一种终极性、价值性的目标和理念的供给。因而,从理论形态上看并不完善。另一方面,政府仿企业理论将企业视为模本,似乎忽略了企业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事实情况是:政府和企业作为当代社会典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实体,二者为了生存与发展都必须变革,并且同等程度地迫切需要组织理论的创新,因此,就理论上来说没有谁仿谁的问题。

在给出以上三点思考以后,文章的末尾需要说明的是应该如何对待中国行政改革中的“政府仿企业化”思路。

“政府仿企业化”毕竟最初是发端于西方的,有其一定的背景和基础条件。由于信息和知识的全球化先于各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全球化,某些中国学者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这一颇具改革意味的方略,然而我们在界定这一“改革方略”在中国行政改革中的地位之时必须将中国国情尤其是政治国情中的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我们必须在维护这一体制的前提下操作改革)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只有当“仿企业化”这一方略更多地具有了与中国国情契合的特点之后,只有当这一方略本身得以再发展,它在中国行政改革中或者能获得更好的生长点。

另一方面,今天的世界已经处于全球化浪潮中,同志指出:面对这一趋势,中国不能置身事外。加之仿企业化方略包含的改革精神值得称道,以及各国对本国政府的效率问题、腐败现象前所未有的关注,以至于在中国感受得到甚至比西方国家更为强烈的社会对政府的要求,这同时也是对政府改革或改革政府的诉求。

因此,仿企业化理论要发展,改革精神要坚持,中国国情要考虑。

总之,政府与企业共同面临挑战,在中国尤其如此。因此,值得称道的不是政府仿企业化本身,而是其意指的改革精神和改革思维。危机感不仅仅来源于企业运作得好而政府充斥着腐败、无能与低效,而更多的是政府和企业共同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2]竺乾威.从行政到管理[J].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0,(1).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共管理发展[Z].1991.4.

[4][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5]克里斯托夫·波里特等.西方五国公共管理改革的轨迹与模式比较[J].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0,(4).

[6][12]吴志华.试论政府适度仿企业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7][8]胡伟,王世雄.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J].政治学研究,1999,(3).

[9][德]汉斯·艾歇尔.政府:一种应用操作系统[N].参考消息,2001-02-12.

[10]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1]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3]新经济需要新的人文主义——特塞罗教授的新经济观[N].参考消息,2000-12-03.

[14][日]汤川鹤章.风险企业的全盛期已一去不复返[N].参考消息,2000-12-03.

[15][美]路易斯·尤奇特尔.一些经济学家称行为是一个重要因素[N].纽约时报,2001-02-11.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项飞.发展经济学视野中政府角色的演变与启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11.

[18]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下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95.

[19]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1997.

国企改革新思路篇5

关键词:政府行政改革企业化探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传统的行政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批评,行政改革势在必行。时隔20多年,这一改革过程仍在行进之中,由此可见,行政改革是一件长期而复杂的任务。现实的变革要有理论的引导,当代新公共管理(NPM)理论中出现了一股思潮,那就是:以企业精神改革政府或称“政府仿企业化”。政府仿企业化是一种崭新的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对于解决行政体制中的一些弊端不乏新的思路,当前,我国正处于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阶段,重新思考政府行政企业化模式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1、政府行政企业化模式在我国行政改革中的定位

行政体制改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实践来看,中国采取了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适度分离的、又相互配套的发展模式,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因此,行政改革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部的地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我国政府行政企业化模式对于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长久以来,我们倾向于用精简、高效、统一、廉洁、民主、法治等来描述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非总是一致,其中民主与效率的张力尤为明显。列维认为,政治现代化实际上是集权化与民主化的综合,其实质是为了达成效率与民主的统一。根据这一思想,政治现代化应以政治体制改革来追求民主,而行政体制改革则应以效率为核心目标。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看,行政改革不外乎包括行政职能合理化及行政结构合理化。应对于现行行政体制的功能和结构,行政职能合理化是通过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实现的;而行政结构的合理化则借助于行政机构改革。一般说来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又引导机构改革,二者相辅相成。

那么,我国政府行政企业化模式是如何在行政改革中定位的呢?首先,政府行政企业化是一种值得探索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也就是说,政府仿企业化首先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内容层次或方式手段。其次,政府行政企业化思路应对于行政职能合理化当中的操作职能层面意义上的优化,即只有当我们可以将政府视为一种应对——操作系统之时,政府行政企业化的思路才是比较有意义的。因此,也更应该强调另两个层面意义上的政府职能,即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职能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促进现代化;而维持职能一般是指人们较为熟悉的政治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平衡四大职能。作为一种应对——操作系统,企业是极具效率和活力的,值得政府仿效。然而企业本身的发展活动和维持活动,与政府的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相比,二者的不同是明显的,在这个意义上,政府是政府,企业是企业。第三,政府行政企业化只是行政机构改革的一部分。如果将政府视为一种典型的应对——操作系统,从操作职能层面意义上看,操作职能藉以实现的结构或机构形式的变革对于企业化思路是比较有亲和力的;而从政府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层面意义上讲,体现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的政府机构或结构形式的变革思路客观上与仿企业化改革思路的相容性则比较有限。

由此可见,政府行政企业化模式是行政改革的一种思路和途径,本身构成行政改革内容的一部分。它作为服务于政府职能合理化和结构合理化的一种手段,不能涵盖行政改革的全部内涵,也不是行政改革唯一手段或全部手段。

2、政府行政企业化模式的思考

企业为何充满生机、活力和效率,而政府何以效率低下,官僚成风,充斥着腐败、企业的效率能否通过政府模仿企业而复制到政府身上,这种思维方式建立在对政府本身特征的基础之上,以政府为中心吸取企业某些优势为我所用,实现政府改革本身的变革和发展。政府行政仿效和借鉴企业的优势,我们从三方面来分析。

2.1政府结构与企业结构的比较

在我国现阶段,政府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体制结构层面:人大制度,中共领导体制,政党制度,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体制构成了当代中国政府结构的框架。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当代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给了企业一个相当独立、宽松的条件,因此企业必须完全对自己负责。体制及其变革属于政治体制的范畴,在这一层面上,是“仿企业化”思路所不及的。

其次,是体制化结构层面:政府在当代中国应涵盖中国共产党、人大、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军队等全部履行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政府行政企业化模式”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政府结构形式仿效企业组织机制,进行政府结构的再设计。

再次是人格化结构层面:在这一层面,政府行政企业化有更大的空间,因为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政府和企业有理由

被视为一种操作——应对系统,企业组织和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有相通之处的,政府中的人力资源一般可以分为领导者——权力精英——一般公务员,这与企业人力资源存在一种对应关系。第一,政府领袖或领导者与企业领导人被要求具有的素质越来越具有相似性。政府领导者越来越被要求具有“企业家”精神,而企业领导人则被要求具有领袖气质。所谓的“以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很大程度上更直接更集中地体现在政府领导者被要求部分地具有企业家特质这一事实上。第二,政府权力精英和企业人才结构相对应。当代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拥有一定的人才结构。当代社会政府权力精英构成的人才结构配置与企业人才结构配置有一定程度的可比性,政府也应当有自己的战略设计师、财务专家、管理工程师等。第三,政府内部一般公务员的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照,政府人事管理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和领域中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

2.2政府行政过程与仿企业化

政府活动的一般过程可以借鉴企业活动一般过程中的某些规则,在这里企业过程是指企业获取、占用一定的资源,生产、销售一定的产品以获得最大利润的过程。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企业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则:第一,企业活动以服务顾客为中心,这一规则包涵的内容有以顾客需要为自变量、质量管理和创新等;第二,竞争机制与高效率原则;第三,企业活动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于政府而言,以公众为本、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在对具体公共事务的执行性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追求高效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讲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等,就成为政府仿企业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当政府过程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作用时,政府过程就表现为一定的政府功能,而政府仿企业化一般仅限于对具体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执行层次而非决策层次,也就是说“政府行政企业化模式”尚不能回答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借鉴意义仅限于政府功能实现方式或操作职能层面如何去做的问题。

2.3政府环境——变革与仿企业化

政府系统本身置于一定的环境当中,政府环境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动不居,系统的适应性要求政府以变应变。就我国而言,政府环境可以简明表述为:全球化,现代化,民众参与复兴。政府环境与政府为生存和取得合法性而进行的适应性努力之间的关联,将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动力机制得以产生的源泉。同时,企业作为经济领域中的基本要素,自身也面临着变革的压力和必要性。面对这一切,企业必须做出回应。并且,在“政府行政企业化模式”理论中,作为政府效仿对象的企业,并非十全十美,其本身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以变革来求得生存、适应与发展。从本质上看,企业与政府面临的都是作为一个组织的问题,在当代,组织理论面临着挑战和革新,政府要变,企业要变,组织理论本身也要变。

3、中西方行政改革中政府行政企业化的比较

政府行政企业化模式在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中的地位是有所不同的,为此,我们将对中西方行政改革作一极为简略的比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行政改革的浪潮。而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先行的策略,到1992年终于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然而政治体制改革关系重大且难于操作,于是行政体制改革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基于其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二者的关系,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又实际上成为联系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纽带。因此,中、西方的改革有不同的国情。

3.1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联

在我国,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达成公民对政权、市场对政府、社会对国家的民主诉求: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达成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追求;还必须通过行政体制改革追求一个威权政府—有限政府—效能政府的目标模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里,基本上不存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中国的行政改革有着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的环境、背景或条件,因而也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内容、方式和地位,西方的行政改革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行政改革。作为从西方行政改革环境中诞生的“政府行政企业化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适合于极具特殊性的中国行政改革,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3.2行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有着不同的行政文化,并且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关于后现代国家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发展经济学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有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后现代国家政府的角色应当是作为“市场替代者”,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后现代国家政府角色应定为“第一推动力”。然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具有特殊的职能,这一点却成为共识。加之中西方行政文化的不同,在当代中国政府主导的色彩比较浓厚,并且这种主导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是有着相当的合理性的。无论是采取哪一种行政改革的思路或战略都必须体现出中国与西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性和特殊性(虽然不排斥相互借鉴的可能),由此决定了政府仿企业化在中国与在西方发达国家改革中的作用范围、应用前景、表现方式都将是有所区别的。

3.3重视程度差距较大

“政府行政企业化”思路及其实践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以美国1993年行政改革为例,这次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性问题,而“政府行政企业化”本身也是一种方法、技术和工具。这种改革思路与改革实践的高度同质性和契合性决定了“仿企业化”方略在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中相对较高的地位。不过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型政府”是否就是行政改革的核心取向,还有争论。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在当代中国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也不同于“政府行政企业化”在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中的地位,“政府行政企业化”思路在当代中国不可能成为行政改革的目标模式。

政府可以借鉴企业的理念和运作机制,但我国政府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必须更多地保持有其独特的行政理念和区别于企业的运作机制——即使是在“政府行政企业化”思路的尝试性实践当中;在我国,单纯地推进“政府行政企业化”,其效果也是有限的。

4、结束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政府与企业共同面临挑战。因此,政府行政企业化本身并不值得推崇,最重要的是改革精神和改革思维。危机感不仅仅来源于企业运作得好而政府充斥着腐败、无能与低效,而更多的是政府和企业共同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①吴志华。试论政府适度仿企业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②胡伟,王世雄。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J].政治学研究,1999,(3)。

③竺乾威。从行政到管理[J].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0,(1)。

④任晓。中国行政改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⑤项飞。发展经济学视野中政府角色的演变与启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11.

国企改革新思路篇6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一贯提倡和遵循的思想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高举的思想旗帜。我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各级领导干部以他们丰富的实践,为实事求是的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就告诫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和东欧发生剧变,又给我们的改革开放实践敲了警钟,完全按照西方的体制和模式进行改革是一条死路。俄罗斯历史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判断:被称为“休克疗法”的改革,是俄罗斯历史上第4次大劫难,而前三次分别是十三世纪的蒙古入侵,十九世纪的拿破仑入侵,二战时的德国入侵,企图按西方国家的经济模式,一步进入自由市场经济的“休克疗法”,使俄罗斯经济走到了崩溃边缘,人民生活极度困难。因此,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非常丰富的政治内容,是实事求是的有力体现。

在这一思想原则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步骤的实施,非常注意从国情、民意出发。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即使要学习应用,也只有与国情相结合才具有实际意义。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既根据国家改革开放的要求,解放思想,不断进取,又从地方、行业、企业的实际出发,大胆实践创新,极大地丰富了改革方法、手段和内容。最可贵的是,有了这样一种从实际出发的信念,使一批领导者敢于顶住违背实际的要求和做法,避免了改革走弯路,使改革不断取得实效,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使一大批改革的领导者得到锻炼和成长。有人在总结面对“国有经济要全部退出竞争性领域”风潮时,一大批干部敢于从实际出发,以搞活国有经济为手段,以发展国有经济为目标,进行大胆实践时说,他们不争论,不盲从,重实践,重发展,使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再次发挥了威力,保证了我国经济的产权结构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运行要求相适应,为改革的顺利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是贯彻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效实践。

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大批干部具有立党为公的高尚品格,具有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具有研究实际的科学态度,才使得他们能坚定不移地把实事求是原则贯穿于整个改革实践中。

立党为公的高尚品格,体现在他们不顾个人利益,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具体行动中。当改革碰到困难,发展遇到障碍时,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回避困难,以求保全自身利益,而是从实际出发,坚持发展目标不动摇,迎着困难上,踏着障碍走,即使个人利益受到损害也在所不辞。他们那种一切为了发展的无畏精神,吸引和带动了一大批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促进地方和企业的改革发展。领导干部不为名利的求实精神,成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在改革开放中显得尤为可贵。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发展实际。根据地方和企业的实际状况选择新的发展方式,就需要有点勇气,需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些全国的大政策,只有和地方、企业的实际结合,开创出新的方法和路子,才能使这些政策具有活力,才能在地方和企业发展中收到实效。一大批领导者的创新精神,开辟了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新路。

国企改革新思路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抓住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要点,以此为着力点进行改革,对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新部署。伴随着2020年国家出台的各项关于国企改革的政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深度改革发力期,由此国企改革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面对改革浪潮,相较于以往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改革的大背景发生了变化。如何在改革的大局势下抓住机遇,战胜挑战,顺利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部分国有企业的所需所虑。本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系统的讨论,阐述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讲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对改革路径进行创新,为更好地推进改革贡献力量,使国企在改革中实现发展。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实现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在股权结构及利益体较为单一的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缺乏多元化利益的有效制衡,在战略布局、经营管理、制度创新、员工激励等层面,出现思想落后、利益固化和管理僵化等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社会资本,实现股东之间、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制衡,从而改善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强化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单一,管理制度中存在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员工缺乏有效激励等问题,使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及改革动力不强,无法及时捕捉市场机遇,不能有效适应市场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强化外部监督管理,激发员工活力,提高经营效率,从而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促进国有资本流动

国有企业经营效率较为低下,经营管理模式僵化及国有资本的一元化控制等原因,导致国有资本在社会中的流动性较差,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有效改善国有资本流动性差的弊端,为国有企业资本流动注入新的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资本的带动力,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带动大量社会资本共同发展,更好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

过去几次国有企业改革,突出强调解决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僵化,企业无经营自,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低下,政企不分,布局战线过长,社会负担较重等问题。当下,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需要继续面对和解决前几次国有企业改革遗留的历史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国资资产负债率过高,国有企业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等。

(一)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国有企业在经历了企业发展的初期整合阶段,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后,在后期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阶段存在问题,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国有企业在管理中极易受到旧体制的影响和束缚,管得太严、太死,造成企业缺乏活力,动力不足,进而影响了企业竞争力。

(二)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虽然一直在推进,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存在股权结构单一、经营管理僵化、利益固化等特点,并且存在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现代企业制度依然不健全,改革力度小,导致了股份制改革相对缓慢,中央企业中混合所有制经济比重低。同时,因缺少职业经理人制度,按照国有企业以往的任命制度,出现了行政任命管理人员过多,缺少激励制度,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国企资产负债率过高

一方面,一些企业盲目决策,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带来资产负债率过高等突出问题。另一方面,传统融资思维、融资模式及强化国有股权独大的思维,导致企业更倾向于债务融资,而放弃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从而导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成本较大。

(四)国有资本布局不合理

国有企业历经几次改革,虽然通过政策性破产、“处僵治困”等措施,通过市场化淘汰方式解决了一部分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存续问题。但是,截至目前,国有企业经营涉及380多个行业,“部分国企主业不突出,辅业亏损”,不合理的国有资本布局,严重削弱了国有资本的经营管理效率。总之,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改革制度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内部制衡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国有经济布局仍不集中,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因此,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实现利益制衡机制,强化国资监管,激发国资经营活力,完善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制度,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资本带动力,最终强化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改革利益、改革目的、改革措施等原因,导致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当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进入深度改革期,开始在国资层面进行全面推进。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功,改革中出现了一些亮点,大部分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去。部分国企仍然存在消极对待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甚至出现“只混不改”的情况。分析混改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发现部分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现实难题,如资金引入、管理引入、技术引入和资源渠道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

(一)资金引入

资金引入问题主要出现在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和一些具有历史遗留问题的企业,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萎靡状况。与大型国有企业不同的是,大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国有资本使用方面更加灵活,资金周转较快,在改革进程中反应迅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形成了良性循环。中小型企业没有大型国企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改革中难免会出现融资不足,资金受限的情况。缺乏新资金注入,是目前中小型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路上的头号拦路虎。

(二)管理引入

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直接与企业的经营效益挂钩,企业管理能力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国有企业本身的性质,部分国有企业仍存在政府指派人员进行管理的现象,具有浓厚的行政气息,削弱了国有企业在管理方面的能力。在管理人才引进的过程中,由于先前委派的行政管理人员较多,留给企业管理人员的席位寥寥无几,导致管理人才引入受限。原有管理人员由于委任制度、任期限制、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原因,管理方面出现思想较为保守,创新不积极,管理思路窄和管理水平不达标的现象。面对职业经理人制度不完善的情况,部分国有企业出现经营管理不善的问题。

(三)技术引入

技术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战斗力,是影响企业前途的重要因素。在一些高尖端国有企业里,技术的创新是不可缺少的。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源泉,影响着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盲目决策,追求过度创新发展,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在真正需要创新发展的项目上出现了没有资本创新的重大错误,这直接导致了企业生产水平下降,生产效率低下,没有深刻落实党在十提出的“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可以引入技术人才,解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企业发展增加助力。

(四)资源渠道

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经营状况不佳,市场化不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适应性差,导致了资源渠道变窄,没有专业人士进行资源渠道扩展,出现了内部资源陈旧固定,渠道单一。这种现象是很难实现资源渠道整合、业务升级管理,在生产链单一,产品单调缺乏创新,甚至有的企业出现了资金链和信息流断裂的情况,这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中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国有企业机构臃肿,冗员繁多,管理能力低下,导致企业资源渠道变窄,从而影响企业融资,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难以引入新的管理人才和优质的外部战略投资者,阻碍改革前进,限制企业发展。

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自十以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按照“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保留了国有企业资本。对企业进行深度化改革,做到了一企一策,考虑到了每个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按照激发企业活力、调动企业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管理能力的路径分层分类推动改革,合理设计和优化股权结构,杜绝由于一刀切而导致企业破产、国资流失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在新时代,要进一步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那么历史的新阶段给予了我们新的要求,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需要进行创新。

(一)解放思想,加强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做到脚踏实地,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工人阶级进步。尊重工人阶级劳动成果,形成企业员工共同体,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做到讲诚信、肯吃苦、重信誉,逐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2.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要积极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产权关系,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万万不能只写文件不落实,要深刻解决职责不清的严峻问题。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做到认清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特征,做到科学规范,杜绝行政气息在企业弥漫。法人治理结构的职权划分要明确、要严格,明确股东、管理层的职权,严格执行。坚持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原则,加强监督管理,做到相互监督,在原则面前不让步。要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人员名单,积极与上级组织进行讨论,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同时要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聘请专业机构人员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3.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解决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低,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评价机关缺失等问题。企业内部树立控制管理意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制度建立、体系完善等工作,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保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效益良好可控。

(二)内部改革与外部引进相结合

1.改制上市改制上市可以分为整体改制、分拆改制和联合改制,这是由企业的规模和方式所决定的。改制上市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吸引社会资本,对国有企业的股票进行系统性改革优化,实现规范化管理,解决以往企业存在的资金问题,完善企业上市后的治理体系,企业走向开放。2.引进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提,是帮助企业恢复活力的重要手段。战略投资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资不抵债的状况,在融资和合作时,能够吸引大量资金,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深刻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市场化的目标。3.员工持股(包括股权激励)员工持股是实现企业股权多元化的方式之一,有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员工的薪资息息相关,解决了以往国企员工积极性低、责任心低、缺乏主人翁意识的问题,使员工自发的关心企业发展状况,积极为企业发展进言献策。但是,在员工持股的过程中,要协调好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避免形成新的大锅饭,从根本上杜绝腐败。4.并购与重组并购与重组是实现国有企业快速转型的方式,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快速融资,吸引优质社会资本,解决市场资源分配不均、经营管理缺乏活力、国企资源匮乏等问题。通过引入新的资本,吸收资本所带来的优秀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落后问题,为企业突破创新提供力量。在并购与重组中要警惕融资方的意图,认真筛选市场优秀资本,避免国企在并购中资本流失。并购与重组过程中,国有企业要积极与资本进行沟通,考察双方的资源,以寻找适合自身的资本。

(三)强化国资监管,避免国资流失

国有资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人民和国家的财富,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积极保护国有资本,避免国资流失。强化监管制度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要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包括内部审计、党组织监督、内部员工之间相互监督,避免国资被内部人员掏空;第二,加强企业外部的监督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外部审计制度,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者应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对企业进行监督,避免企业在融资中出现腐败现象;第三,要建立开放的制度体系,面向社会,由社会人员进行监督。

(四)坚持党的领导和企业法人治理相结合

1.党的领导进公司章程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原则,将到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体现党的领导,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委派人员进行相关监督管理任务,积极培养员工的思想觉悟,在思想层面做到与党中央高度一致。2.国企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为此,国有企业改革中,各省市要积极建立国企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各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强调理清党委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大力推进落实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

参考文献:

[1]殷振川.国有招标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20,(08):56-61.

[2]冯朝军.新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探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12):42-46.

[3]邵晓宇.简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于信息融合渠道的路径探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7,(23):111-116.

[4]李娜.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与问题对策分析[J].营销界,2020,(44):168-169.

国企改革新思路篇8

一、不忘初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知行合一,展示为民情怀

强调:“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在实际工作中,只有牢记人民才能不忘初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心为民才能行稳致远。

1.铭记初心,传承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纵观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发展作为奋斗目标,紧紧依靠人民,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剥削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路走来,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扎根中华大地,忠实践行发展马克思主义,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创造辉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衷,却始终如一。

2.坚守初心,理想信念永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纵观世界,正处于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各种复杂敏感问题层出不穷。从外部环境来看,党面临着执政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从党内来看,则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是经历过艰苦卓绝斗争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要不忘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人民群众根基,不忘崇高的红船初心和执政使命,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负人民和时代的重托。

3.矢志不渝,乘风破浪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党的胜利召开,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需要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矢志奋斗,继续前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中央着眼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党的后首次开展的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共产党员要切实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的政治认同内化为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把党的初心转化为攻坚克难的信心与恒心。

二、践行宗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紧密联系群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1.切实强化宗旨意识。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写入党章,是我们党一直坚持的宗旨,始终高扬的旗帜。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历史。延安时期,老百姓用小米哺育了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用小车推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用辛勤汗水换来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说,我们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靠的都是人民群众。历史事实表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就前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2.坚持党的根本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随着环境和条件的改变,有少数党员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不愿走群众路线;

自以为比群众高明,不屑走群众路线;

缺乏基层锻炼,不会走群众路线,甚至遇到困难矛盾躲着走、遇到群众诉求绕着走。这些都是非常难危险的。脱离群众,就会严重削弱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严重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如果把我们党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3.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的,是靠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起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党的领导工作的正确方法,就是将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决策,又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将决策化为群众的行动,并在群众实践中检验这些决策是否正确。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切实依靠群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要保障。

三、奋勇担当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使命,努力践行宗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使旅客和企业员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牢牢把握“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铁路企业宗旨,是不忘初心、践行宗旨的“出发点”。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铁路作为国有企业承担的重要责任。铁路企业作为大型国有企业,顺应时代潮流,锐意改革发展,打造了“高铁”国家名片,树立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的新标杆,“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领跑世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旅行生活需求与铁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成为铁路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铁路客运公司承担的主要运输服务对象是高铁旅客,作为单位一名经营管理领导,深深感到我们作为在高铁旅客列车全过程运营服务链条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旅客美好出行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所提供的服务能不能满足高铁旅客日益提高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服务质量能否既适应高铁旅客逐步提高的品位和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人民的特点,服务品牌、服务形象能否展现新时代高铁人的风采等等,都要求我们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企业宗旨,担当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在改革发展实践中,不忘初心,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人民向往和旅客需求、职工期盼作为谋划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改进工作,促进企业长足发展,更好的服务人民,回报社会。

国企改革新思路篇9

关键词:理念化;企业能力;组织方式;思想工作;国企改革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效益最大化,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必须由全体职工来完成,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恰好可以很好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当前国企改革,就是要不断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职工的觉悟有先有后,认识有深有浅,以至对各种问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的看法。所有这些都会对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的发挥产生不同影响,这就需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必然要求职工的思想观念、精神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与之相适应,进一步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人才观念、效益观念,为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有效保证,一个企业只有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人与物的科学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职工的潜能,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他们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注重思想引领,提升改革信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思想政治工作更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之间存在着“合则俱兴,离则俱废”的紧密关系,不能偏废任何一方。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管理等中心工作的全过程,同时还要选准二者的最佳结合点,避免“两张皮”现象。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难点”、“重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将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凝心聚力、破解难题,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相融合的完整的工作体系,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增强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面对国企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要彻底抛弃观望心态和等靠思想,深刻认识国企发力改革的必要性,敢于直面内部突出问题,找准冗余流程和核心矛盾,并想方设法加以解决,特别是作为国企中一员,更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思想上主动向中央看齐,在行动上积极落实上级要求,用过硬的政治素养汇聚改革正能量,为国企发力改革扫清思想认识障碍,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提升改革信心和决心。当前市场竞争压力大,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时不我待的勇气和魄力,以争分夺秒的干劲和决心,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共同推动国企改革这艘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发展质量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改革创新密不可分。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有效把握企业废旧立新的这个结合点,着力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思路寻求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主动适应企业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新要求。要不断丰富工作的内涵外延,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统一起来。有效利用各种载体和职工群众经常接触、便于接受的传播渠道,潜移默化的使职工对企业的发展理念达成共识,从而把职工的思想凝聚到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目标上来。

改革中,国企可以通过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手段的综合运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内容转化为企业的价值观、行为规范,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为企业和国家多做贡献。 另外,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得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要深入到职工队伍中去,与职工交心,了解职工诉求,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围绕职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工作,真正做到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也要向职工讲清楚,并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通过改革,让职工从每一件实事中体会、感受到组织对职工群众的关怀与温暖,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企改革,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企转型升级的主观需要。改革需要我们上下一条心,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工作活力,不断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服务,形成发力改革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助推国企改革成果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宋磊.企业创新:大国崛起的微观基础[J].文化纵横,2012(04).

[2]崔之元.重庆“十大民生工程”的政治经济学[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05).

[3]钱津.论国有企业生产方式的先进性[J].创新,2010(03).

国企改革新思路篇10

【关键词】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着产业结构及经营模式的重大革新任务,亟待转变战略思想观念,提高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新形势下,切实创新发展路径,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修养,转变意识观念,与时俱进,为国有企业迅速转型革新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是当前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社会经济、文化的世界一体化发展趋势,使得各国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不断革新推进,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亟待创新路径,提高自身的生存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主体元素国有企业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很多国企职工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意识形态不断地充斥在职工中间,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有序运作,导致企业活力下降,工作效率低等现象发生。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推进甚至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革新推进,创新工作路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工作教育手段落后僵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领导干部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只是进行硬性物质指标的推进,把企业的盈利放在首位,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体现。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决策,对职工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以及政治教育不能理清界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是“读读报,看看,写写思想汇报而已”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更没有将思想政治的本质发挥出来,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战略决策中指导作用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中采取落后的,本本的、教条机械的灌输教育模式,不能做到以人为本,职工往往被动接受,出现不同程度的应付和厌恶心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粗劣。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开展,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的培养和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匮乏,对思想政治工作没有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把握。而且,行政管理人员往往并不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性不高,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实效性。

面对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利益的物欲追求日益强化,这就给国有企业的职工在思想上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助长了个人享乐、利己主义等意识形态的滋生,弱化了人们集体主义思潮和共产主义信仰,同时,也降低了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兴趣和信任。使思想政治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多元社会意识形态下的理性回归。面对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冲击,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审时度势,适时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改革。加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马克思理论的学习,将先进的思想意识传达给国有企业职工,并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状况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国企员工对思想意识形态的理性回归。

(二)坚持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地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时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工作的一部分,是一种将社会主主义整体价值观念转化为职工个人思想行为化的引导过程。在此基础上,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及集体需求,制定思想政治管理细则,明确管理范围和基本要求,制定全面的管理工作制度,并根据现实要求及时调整管理模式和方法。

(三)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强化服务体系。强大思想政治队伍,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注重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以及原有职工的专业培训,用专业性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考核机制。将思想政治状况纳入到人员考核体系中,提高工作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在信息化技术的强烈推动下,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着市场化和竞争化的挑战。为了强化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效率,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适时掌握信息化管理技能,通过计算机、扫描仪以及相关电子管理系统,建立数字化管理服务体系,为职工提供更便捷、更为实效的思想政治服务。

四、结语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企业战略决策实事求是,科学推进的重要保障,是提高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起着重要的方向性、引导性作用,意义重大。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力精神支撑,是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林刚.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探讨[J].企业经济,2011(06).

[2] 翟秋勋.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广东科技,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