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十篇

时间:2023-03-14 19:04:16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篇1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双语教学;应用型

2014年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暑期高级讲习班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对外汉语学者们论述了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国内与国外进行的汉语教学完全不同,在国外,不是以大量的词汇记忆,语法讲解为主导,而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为前提,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进行相应的汉语教学。因此,对教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使我们必须思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该如何开展双语教学,以提高学生运用外语与母语共同讲解汉语的能力,并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因此,本文将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探索双语教学的若干问题。

一、 实施双语教学的原因

(一)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而目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正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应用型”主要体现在将培养目标设定为“双语言”和“双文化”,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成为有竞争力的人才,才能成为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二)提高学生语言对比分析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一部分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对比分析能力。比如,《语言学概论》课程,如果进行双语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国外的一些语言理论理解更为透彻,而且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语言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入语言类型学的相关理论。以英语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别,并且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避免母语为英语的学生的母语负迁移。同时,在双语类课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另一种语言进行思维,学习另一种文化,建立起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了解语言讲授国的文化、习俗,以及思维特点,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便于对外汉语教学。

(三)新型汉语教材的需要

对外汉语教学的鼻祖吕必松教授认为“所谓汉语‘难学’,不是汉语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的,而是教学不得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因此,与以往的先教拼音再教汉字的方法不同,吕必松教授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组合汉语”。从笔画教学、汉字教学入手,拼音是汉语的一种辅表达手段。而讲授这种新型的汉语教材,就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才能把汉字组合的关系讲解清楚,而这其中又渗透着我们的汉文化,体现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趣味性,这不但会使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学习充满兴趣,而且也会减少汉语学习的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但前提是教师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因此,通过本专业的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讲授汉语的能力,也提高其对于不同教材的适应能力和讲解能力。

另外,因为专业课内容实施了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的公共英语课程的授课时数,从而把节省的教学时间用于教学方法的训练和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水平。同时,掌握了专业的外语词汇,对于学生日后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拓展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都将有一定的帮助。

因此,我们要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 实施双语教学的现有条件

根据吴泓(2014)给出的调查问卷结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希望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他们认为想要教好外国人汉语,首先要能够和外国人很好的沟通。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其他配套条件也为双语教学做好了准备。

(一)现有的师资力量可以提供双语教学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2012年和2013年共有16名教师被汉办派往英国伦敦的孔子学院讲授汉语并传播汉文化。本学期已经有一位教师回国后开始运用双语教学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4级学生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师生共同的反映是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同时,学院还给学生配备了外籍教师,由外教纠正学生的发音,这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他专业课教师也都达到英语六级水平,有能力进行双语教学。

(二)学院的对外交流情况有利于开展双语教学

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的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派学生赴海外合作院校学习与交流,同时也接收留学生到我院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课程。这样,学生将有机会去国外院校学习,外语水平的提高和对多元文化的了解都将为今后的双语教学课程提供帮助。同时,我院招收的留学生,也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与留学生结成对子,互帮互助,学习语言与文化。

(三)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

我院为学生建立了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其中校内实习基地“汉语课堂”,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给学院的外籍教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小班授课。已经在“汉语课堂”中做过“小老师”的学生反馈:自己对于汉语知识的理解和外语水平的提高是同步的,这都为接受双语课程打下基础。

因此,从学院目前的条件来看,我们可以尝试开展双语教学,而且,我们会继续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为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三、 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尝试推行双语教学,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须要探讨。

第一,从授课内容来看,哪些课程适合运用双语教学。根据我院最新的培养方案,我们将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为四个模块,汉语言模块、外语模块、文化模块(包括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两部分),教学技能与管理模块。我们计划从以下课程入手,开展双语教学:汉语言模块中的《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文化模块中的《中国文化要略》《跨文化交际》课程,具体的教学效果如何,还有待验证。

第二,从授课的语言比例来看,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设定不同的双语教学比例。比如,《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英语比例为50%;《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课程中英语比例大概为20%;《语言学概论》课程则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将英语比例设定为30%~40%;《中国文化要略》课程则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的需要,将英语比例设定为30%~50%。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初步设想,还要根据授课对象的接受情况随时作出调整。

第三,从教材的选择来看,目前,还没有完全适合本专业的双语材料,教材的选择可以有三种途径:全外文教材、中文教材加上外文材料,或者教师自编教材。全外文教材,学生接受起来难度如何?中文教材配合的外文材料是否合适?教师如果自编教材,外文部分是否会有错误?这些问题还都有待在接下来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中逐渐探索。

综上所述,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双语课程有其必要性,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条件,但是,开展的具体过程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我们双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根据学院的定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双语课程,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

参考文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篇2

本文以大连工业大学2012至2015四届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其就业状况、就业满意度、社会声誉评价等进行了调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提出对策: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职业引导与规划,改变就业理念。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就业现状;就业心理;培养模式改革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熟练运用双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以及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专门人才,是为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频繁的国际交流而设置的专业,本世纪以来获得了长足发展。但近年来,该专业的就业状况不尽如人意,折射出一些问题。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检验专业设置及培养模式科学性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影响到专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大连工业大学2012至2015四届164名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为样本,通过组织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收取工作鉴定表等方式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满意度调查,并进行社会声誉评价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各种评价和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就业背景下的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问题的成因及相关对策,以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有所裨益。

一、就业情况及社会声誉评价调查

(一)就业情况调查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自2008年开始招生,迄今已有四届毕业生(2008至2011级),共164名。从就业形势看,学生就业态势良好,每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经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以下几个:1.考研从调查结果来看,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第一届3人(专业人数29人),第二届7人(专业人数40人)、第三届10人(专业人数36人),第四届10人(专业人数56人),共30人。不少学生被国内外知名院校录取,如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文大学、美国加州路德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等。2.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其他教学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不少人选择国内各类汉语学校、培训机构从事各种层次类型的汉语教学和培训。由于专业的相对特殊性,不少人选择北京、上海等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繁荣的地方作为就业点,辽宁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对外交流密切、三资企业较多的大连。此外,不少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从事中小学教学。但由于大连工业大学为非师范类,在就业市场上认同度不高,因而就业人数有限,四届一共不超过10人。3.国外汉语教学汉办志愿者及赴外教学。目前已有7名学生通过国家汉办志愿者选拔,赴泰国、柬埔寨、蒙古等国家从事中小学汉语教学。其他途径赴国外教学的学生目前约有十几名,分布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在相关汉语教学机构从事教学活动,面向的对象有中小学生和成人。4.其他除教育类岗位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就业岗位为非对口工作,内容包括传媒(传统纸媒、网络媒体等)、企事业单位中英文文秘、公司文案策划、HR等。也有部分同学在求学过程中对文化交流感兴趣,进入相关单位从事专门的文化交流或自主创业。

(二)社会声誉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教育、传媒、文化交流、人力资源等方面,就业单位涉及国企、外企、民企、学校、政府等。学院每年都会向工作单位发放调查表,抽取一定比例填写《毕业生工作鉴定》,请用人单位结合用人需求和毕业生实际工作情况,对毕业生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建议。从反馈结果来看,本专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较强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单位满意度较高。

二、存在问题

(一)专业对口率不高就业结构不均衡,专业不对口现象突出。总体来看,历届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对外汉语教学及相关教学、文化交流)的比率不高。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与非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大致比例为1:1,比例明显偏低。而令人担忧的是,这是同类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据统计,2007年2009年全国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毕业生中,从事非教学工作的比例分别为58.05%、54.52%、55.72%。[1]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能力对毕业生就业帮助不明显,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浪费。

(二)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职业规划从调查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希望留在城市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又多认为本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同时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专业知识、技能积累不够,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较欠缺,在就业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而通过对在校生、毕业生的访谈,注意到学生整体缺乏规范的职业规划,“随大流”现象较为突出。平时懒散懈怠,进入就业市场时较为被动。

(三)就业满意度低从统计的就业情况看,毕业生就职单位以企事业单位为主,单位层级普遍偏低。毕业生就业后两年内薪资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低。约五分之一的学生考取硕士研究或成为汉办志愿者赴国外教学,但这部分学生仍然面临二次就业的问题。整体来看,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对口度不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匮乏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与国家政策力度不够、高校扩招等因素相关,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色不甚突出、专业培养的应用性不强等也是导致问题的原因。为了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进行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三、对策

根据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同时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听取用人单位对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我系有针对性地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规划等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培养目标:进行应用性目标转型在全国高校的应用性转型与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我系将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较扎实的英语应用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使学生成为汉语语言基础好、文字应用能力强,汉语口语交流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及口语交际能力,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应用型语言学专门人才。”强化应用性,根据职业需求设定培养目标。

(二)优化课程设置,增强核心竞争力结合就业需求,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以基础加模块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构设渐进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相关课程,在加强汉语本体课程与教学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实际应用性课程的开设,注重外语教学,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具体体现为:1.加大实践类课程比重,实践教学由原来的10学分提升至21学分,学时21周,占总学时的11.38%。“第二语言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各增加4课时实践课时。“汉语写作”课程则从原来的课堂讲授转为课堂教学与网络写作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2.单独开设雅思1、雅思2等课程,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少学生得益于此,在专业翻译、文化交流等相关行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3.开设双学位,鼓励学生进行全方位发展。相关研究表明,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复合性人才而非单一性语言类毕业生,其中“66%希望毕业生是外语+宽厚知识型,64%希望毕业生是外语十经贸型。又据法国马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的调查,其注册学生中51%学习汉语外,同时攻读其他专业的人中34.9%选择国际贸易专业,21.8%选择外交专业。”[2]因而本专业努力整合学校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的优势资源,开设了英语、日语、工商管理三个双学位鼓励学生攻读,丰富其知识素养,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总之,本专业积极优化课程设置,在强调汉语本体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将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设为重点培养目标,努力提升专业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加强职业规划,改变就业观念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职业规划,在《专业导论》及其他课程上有意引导学生的职业意识,大四时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针对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选择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及早确立就业目标,规划求职道路。此外,针对本专业女生较多的现实,聘请服装学校教师开设《形象设计与塑造》,帮助学生打造职业形象,塑造职业自信,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提高专业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鼓励灵活就业。目前,仍有不少学生抱有“天之骄子”的自满心态,进入就业市场时又容易遭受打击一蹶不振。院系每年都会邀请毕业生、企业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座谈,带领学生参观产业园、孵化基地等创业集中地,引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使其认识到,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就业形式也应不断改变,应与社会发展同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通过积极介入,近两年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日臻成熟,不少学生有了明确的职业导向与规划。基于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我系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既考虑到市场需求,又不偏离培养目标,努力提升培养质量,改善就业情况。

参考文献:

[1]杨泉朱瑞平.全国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毕业去向调查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1):8.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篇3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的交际;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1]。具体讲,跨文化交际就是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般指不同背景的人们相互进行交际时具有的多元文化意识,以及避免因单一文化影响而出现的语用失误,使交际得以成功进行的综合能力”[2]。张红玲(2007.85)指出“如果说交际能力是指外语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超越了具体语言和文化群体,根据不同语境灵活多变、应对自如的能力”[3]。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指标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从不同角度考察,其具体内容也不同。我们仅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性质角度考虑,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细化为以下内容。

1.认知能力。

跨文化交际的认知指对对方国家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了解。包括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语体文化知识、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时间取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规范等。

2.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指能将所学的各种知识应用于实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即便不能流利地说对方国家的语言,但至少应具备用通用语(英语)和对方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利用已掌握的对方国家语言文化、语体文化、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指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对方文化、宗教信仰等,并在心理上很好地适应对方文化和交际模式,适应对方的社会文化生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并且要有良好的心态,在接受不同文化、信仰的同时,能在短时间内主动调整自己,适应周围社会环境和交际模式,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4.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指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包括语言沟通技巧、和谐相处能力等。行为能力要求交际者克服交际中的各种障碍和突发问题,使跨文化交际不仅得体而且有效。

5.教学能力。

跨文化教学能力指能和对方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汉语教学(包括汉语和汉文化知识)。

上述五个指标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并且有一定的层级关系,认知能力是前提,应用能力是保障,移情能力是基础,行为能力是过程,教学能力是目标。对普通人而言,提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只要做到前四点就可以了,但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而言,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到第五点才算合格,所以与其他专业的人才相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否则会直接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效果。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而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所以本文着力分析课堂教学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心理素质。

“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的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4]。这种敏感度和自觉性都是可以培养的。意识是第一位的,如果学生主观上不接受这种文化差异,那么就会产生排斥、抵触心理,这样,再丰富的跨文化知识都难以很好地应用,所以健康、正确的跨文化观念、意识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第一步。跨文化意识要经过学习、感知、认识、比较、分析、理解和接受的培养过程[2]。所以教师要遵循跨文化意识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在思想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宽容、开放的心态,树立客观的跨文化观念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移情能力,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以足够强大的内心包容力应对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此外,还需要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和敬业精神,作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职业本身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工作时不得将种族歧视、民族偏见、宗教信仰、个人喜恶带到工作中。

2.深化课堂内容,培养应用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个相对年轻的专业,目前这个专业使用的教材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语言类、文学类课程教材和其他专业的没有区别,只泛泛地讲述学科知识,忽略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建设方面,没有专业针对性,所以要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教材本身并未涉及这方面内容,所以教师必须深化课堂内容,在实现原有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提升层次,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如古代汉语课上学了“六书”理论,那么理论知识讲解完后可设置这样的提问:“请”字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用六书理论分析(左边是形旁,右边是声旁),这样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强化课堂实践,提高教学能力。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课堂上有理论讲授环节,还要有实践环节,能让学生站到讲台上讲就更好了。还以“六书”知识为例,在问完“‘请’字为什么这样写”后,可再进一步提问:若你是对外汉语教师,在给外国人讲“请”字的写法时该怎么讲呢?让学生亲自上讲台实践。这样安排,学生的教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4.利用课后作业、第二课堂,培养交际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 汉语国际教育 协同 实践

一.引言

构建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体制机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协同,已经成为系统推进工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方法。”(李儒寿,2013)目前,国内关于协同培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从宏观层面研究协同培养机制的内容、实现路径(何郁冰,2012;杨路,2013;张兄武,2013;罗尧成等);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蔡新良,2012;李忠云,2012等)

(2)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实践内容的协同教学。其中以医学、工学专业的研究居多。

虽然国内关于协同培养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仍存在一些缺憾,如:重视协同培养宏观理论的构建,缺少具体学科协同教学研究;医学、工学的协同培养研究较多,理学、文学专业相关研究较少。

而当前“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建立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我校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总体思路。在此思想指导下,在医学、工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协同培养研究的带动下,对人文社会科学等具体类别课程教学资源的协同建设研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之一,是将“协同培养”落到实处的具体努力。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为例具体探讨“协同培养”在人文类学科的实施办法。

二.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资源匮乏

在我国,地方高校尤其是内陆地方高校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学习资源缺乏、专业发展缺乏特色等问题。而地方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这些问题更为突出。首先,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交流的方式才能掌握国内外汉语教学的最新资源,而这些资源集中在北京少数高校中,虽然每年北京语言大学会组织汉语国际教育暑期培训班,但能够参与其中的教师还是少数,而真正能够运用到教学中的可共享教学资源仍然无法做到充分共享。其次,地方高校留学生生源不稳定,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实习基地较远,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

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毫无优势可言,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实践内容,构建可操作性强、可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库是发展本专业的方向之一。

(二)课程教学强理论弱实践

地方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同其它教育学类别课程一样,强理论而弱实践。学校采用211教学模式,虽然大学四年最后一年都是教学实践时间,但是前三年的学习基本上以理论学习为主,少量的实践学习也是以发展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的自主创新训练项目。因此,学生未进行汉语教学实践之前的理论学习,任课教师的教学犹如纸上谈兵,与学生之间无法建立直接的理论感受;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教与学都味同嚼蜡,课堂互动较少。传统的理论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问题亟待解决。

(三)实践教学条件较差

由于地处中部省区,本地区的对外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国外的交流合作相对较少,学校的留学生生源不稳定,数量少,只能通过与外校合作的方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但这种实践教学耗时长、学生管理不便且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导致外在实践教学条件难以保证维持。这种实习状况仅限于毕业实习,日常教学实习更是无法保证。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开展协同培养方式,就是要打破地域和资源壁垒,突破自身的这种缺陷,一做到资源共享,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四)缺乏对实践师资力量的评价与监管制度

学生在外实习基本上是散养的方式进行,没有固定、统一的指导老师,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摸索锻炼,与在本地进行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相比,还未形成成熟完善的实践师资力量,对实践指导教师也没有相应的监管与评价制度,无法保障教师与学生的权益,也无法保障教学实践的科学有效。

三.“协同教学”在语言学类课程的实现路径

协同教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的教学模式(王少非,2005)。这是一种综合教学模式,由学校协同教学、学生协同学习、社会协同合作的方式构成,能够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各方力量互动协调起来,促使资源和平台的充分利用,使学生学习手段最优化。高校的协同教学主要分内部和外部两种模式。内部协同指学校内部不同学科、专业及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外部协同指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所之间、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地方政府或其它社会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的协同教学可通过这些方式实现。

(一)通过校内协同的方式整合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课程资源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种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汉语语言本体、教育学、第二语言习得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可以和本校内部的教育学、学前教育、外国语学院的相关课程协同合作,打破不同学科、专业和院系之间的壁垒,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分享教学资源。

通过校内协同的方式建设语言教学类课程群教学资源,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比如:与学前教育专业协同教学儿童语言习得部分内容;与外国语学院协同合作共建《汉英语言对比》、《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文学院内部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可进行资源整合、改革,使校内外课程资源配置优化,避免资源浪费,也使整个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通过校企协同、高校与培训机构协同的方式开发新的教学实践点

学校与校外机构协作是协同培养的重要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采用与培训机构、中小学协同开发的方式能够保证教学资源的实践性和真实性。湖北文理学院地处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襄阳以其历史文化、汽车工业和中学教育闻名,其中汽车工业与法国、日本等国有密切的技术交往。据调查,近年来到襄阳进行长期技术交流的外国人员越来越多,工作之余学习汉语的意愿也比较强烈,学校可以通过为来襄外籍工作人员提供商务汉语培训的方式与二汽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而在本地寻求并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实践教学点。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建设,关于语言康复、儿童语言口吃等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创新的社会实践方式建立语言康复中心,为有语言障碍的特殊人群提供专业帮助,从而寻求一种新的语言实践方式。

(三)通过利用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的语料库整合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教学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很多教学资源,如中介语语料库、课堂教学示范课、教学软件等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等网站都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材料。教师可利用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方式引导学生收集相应的学习资源,建立本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种教学案例资源库、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等。以教学案例作为协同开发的课程资源主体,保证实践课程教学资源真实有效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能够有的放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也能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为语言教学类课程群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做好储备工作,保障该课程群科学有序地建设。与此同时,资源库建立应以社会需求为指导思想,以汉语言教学的最新课程标准的符合度为原则,收集、整合教学案例,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四)通过创新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

通过各种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创新学生协同学习方式。一、同一班级内部建立学习兴趣小组,进行分小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与互相帮助。在分组教学中,教师需要转换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充当活动的组织者或者资源库,在必要阶段对学生工作进行点评与提示,或在充分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答疑解惑。总而言之,淡化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此外,这种协同学习方式需要求小组内部分工精细,责任到人,人人参与。二、将高年级学生中的优秀学员挑选出来以助教的形式一对多辅导低年级学生的课程学习,甚至可以让高年级学生以教学实践的方式给低年级学生讲课。

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运用协同教学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各方的资源和力量,克服地方高校的一些条件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盘活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内外的学习中来。但是如何协调好各合作单位、个体的权责和利益仍需要我们去专门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少非.协同教学:模式与策略[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3).

[2]黄学锦,向敬松.谈高校课堂上的分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

[3]练有扬.协同培养: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

[4]袁久和.地方院校经管类专业“四位一体”协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

[5]杨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篇5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汉语热的渐渐升温,汉语已经走向了世界语言的大舞台。理所当然,专业的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也在不停的增大,起初还一度呈现出了“求过于供”的紧张局面,为了解决国际汉语教师人才稀缺的问题,国内各个高等院校都掀起了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潮流,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地方性高等院校。但是地方性高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其与部级的重点大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百分之八十的地方性高校都是生拉硬拽的将北京语言大学等老一辈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套用到本院校,使得大多数地方院校对该专业的定位不够准确,失去了自身的一些特色和优势。

一、陕西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调查反馈

笔者就读于陕西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此院校恰恰就是一所典型的地方院校,所以选择以陕西理工大学为地方院校的代表,对地方性院校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从收回来的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数据来看,专业的定位不准,课程设置不合理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专业定位的不准确也必然会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所以说这些数据为我们指出优化课程设置的关键在于准确的专业定位。除此之外,对于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学生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教与学方式单一、实践课程薄弱、专业技能欠重视、课程脱离实际,而且学生们都希望老师不要照本宣科的传授理论知识,因为汉语国际教育这个学科具有全面性的特点,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从问卷中他们希望开设的课程名称看,在他们眼中实践性、实用性比理论性更为重要,问卷也调查了一下陕西理工大学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从调查问卷的总结来看,若地方院校能将本地区的特色设置到课程当中去,那么培养出来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就更具有特色性、多样性和创新性。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1.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设置合理全面的课程。从上述调查中我们发现,仍有部分学生或老师有“英语+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的认识,以至于造成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方面比不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语知识比不上外语专业的,教育技能比不上教育专业的”的尴尬局面。这说明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院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有的学校的外语课程占有很大的比重,有的学校的汉语课程占了很大的比重,同学们不仅要上英语专业的课程,也要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当下感觉貌似是赚了,但是当他们真正走上对外汉语课堂的时候,才会发现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远远没有单单学习英语和汉语那么简单。将此专业仅仅局限于英语和汉语,忽视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是专业定位不准确造成课程设置不合理的体现。前面有说过,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前提,而培养目标是专业定位的体现,所以对专业的准确定位是合理全面课程设置的前提,从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培养方案里所提到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一个合格,优秀的汉语国际教师身上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和外语功底,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不能只局限于英语和汉语,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潮流,对此专业进行准确定位。

2.完善本科院校汉语过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前提和关键,它是该专业学习课程计划的中的集中体现,为更好的实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而服务的。要想完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首先必须要对该专业进行精确的定位。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教学原则,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从“复合型”的专业特点出发。有行内人士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提出“2+X”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中“2”指汉语言文学和应用语言文学;“X”主要指语言文化以外的其他学科,也就是跨学科的嫁接与交融。这可以说是当下汉语国际教育?R蹬嘌?模式中最先进的理念,也是符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各大地方高校可以借鉴此模式,根据自身特点,各自需求和专业定位,对该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选择和改革。

3.利用自身优势,开设特色课程。地方院校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如北京语言大学等老牌院校在竞争中不堪一击,其课程内容的设置大部分都是生拉硬拽的将其复制粘贴到本校的专业课程中,这样的方式必然是死路一条,地方院校若想在夹缝中求得发展,只能利用自身独有的优势不断的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创立特色课程是地方院校提升自己的一个重要方法。如陕西理工大学地处具有“小江南”之城的汉中,其可以开设茶艺、地方戏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地域文化,吸收地域文化,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复合型、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4.加大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开发,提高实践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教育是一门永久都在研究的艺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承担着推广汉语和播撒中华文化的责任,具有独特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职业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具有实践性、前沿性、综合性。所以,各个高校要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与机会,可以通过“微格教学与试讲”等的教学演练及培训,使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灵活的教学技能。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地让学生和海外留学生接触,使他们在学校就可以体验海外汉语教学课堂,让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合格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

5.开设多语种的外语课程。如今,各大院校都非常重视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的培养。根据《专业介绍》的“本专业重视汉英的双语教学”,很多高校的培养目标都是“英汉”的双语人才。不可否认,英语是国际上覆盖范围最广泛,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前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都在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如:韩国、泰国、日本等与我国接壤的一些国家。如果我们继续坚持“英汉”双语教学,漠视这些变化和发展,那么显然是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陕西有七所开设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高校,其中只有西安外国语大学因自身的优势开设了第二外语的选修课,其他几个学校就只开设了英语这一门外语,所以说各大地方院校要努力增设多语种的外语课程,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并了解其他国家的语言,将所学的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汉语进行对比,总结其不同之处,在大脑中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语法概念体系,并将这些不同之处运用到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当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篇6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院校分类;课程分类;科学与否

一、师范类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

1.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基础英语、英语写作、现古代汉语、中外文学、西方文化与礼仪

从以上开设的课程中并不难发现陕西师范大学的主干课程是以语言的学习为主,同时也没有忽视实践教学,而大多数课程都是以文学文化为主,以基础专业课程为主辅以实践性教学为课程模式。陕西师范大学近几年对外汉文化交流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到对海外教学的研究层面上。

2.上海师范大学

现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和翻译等。

上海师范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对外汉语专业和双语化文化交际、涉外礼仪等氛围的熏陶,使学生能够胜任多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或其他涉外工作。在他们的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非常少,多为语言文化。

二、语言类高校所开设的课程

1.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系列的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古代汉语、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文学概论、外国文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在课程设置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它所缺乏的是实践性课程。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培养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2.天津外国语大学

现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语用学、应用语言学、世界文学等。

第一外语(英语)课程的开设贯穿四年,第二外语(日语、法语等)课程学时适量,并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互派学生交流的合作体系。在这些课程中发现他们所学的大都是为了互派学习交流所需的基础,同样并没有将实践性课程纳入所学课程中,这一点需要重视。

三、综合类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及特色。

1.武汉大学

现代古代汉语、汉语国际教育概论、第二语言习得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汉语国际现代教育技术、英语等。

武汉大学以双语、双文化复合型人才为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例如开设的第二语言课堂教学和汉语国际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他们所设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中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忽略实践的重要性。

2.西北大学

古汉语、现代汉语、英语写作、英汉互译、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教育理论、对外汉语教育概论、涉外文秘等。

西北大学开设有涉外文秘,由此可以看出西北大学借助办学历史悠久、综合类的大学这个优势,着重培养一批进入公司或商界的综合性人才。

四、三本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的特色

1.西安培华学院

语言学概论、现古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口语、教育学、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等

2.西安外事学院

现古代汉语、文学概论、普通写作、中国古代文学、实用h语语法、语言学概论、实用汉字学、普通话语音、汉语口语语法、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等。

以上三本类院校虽较为年轻,但是他们的汉语教学实力非常强。他们分别从语言文化以及实践应用两大方面出发培养实践教学的人才,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西安培华学院的培养方向为美国汉语教师,能力不容小觑。

总结

以上对语言类、师范类、综合类高校以及三本类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和研究,笔者发现语言类高校更加注重语言文化的学习与应用,真正让学生实践教学的课程非常少,同时也缺乏自身才艺进一步学习的相应课程。师范类高校是以实际教学为主,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实践课程所占比例相比基础知识的课程小很多。其实,这样的课程设置兼顾了学生基础知识应用与实际教学的能力,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有质量地去教学,课程比例相对不平衡是有一定道理的。而综合类高校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文化课程和实践课程。它坚持的是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在初学中要夯实基础,其次在掌握基础的条件上接受文化熏陶,最后进行充实的实践教学。这是综合类高校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也是不同类高校中尤为显著和较为合理的课程设置。同时,三本类院校也吸收借鉴综合类高校课程设置的原则,然后注入自身特点:提供更多交流实践的机会。三本类院校更多的是实践应用,在知识并不完备的情况下,注重技能的训练,做到了扬长避短,这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得很机智。

同时笔者也发现各类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相同点以及特色。

这些高校里开设的课程都包括基础英语,说明英语的基础问题对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算是突出的,所以它是各大高校开设的一门重点学科。还有几所学校也都开设了英汉互译这门课程,表明学校对学生在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上下了一定功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开设说明几乎所有高校在重视英语的前提下也不忘学习汉语的重要性。

专业必修课更能体现本专业的特点,而不同类院校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例如,综合类高校它侧重实践课程;语言类偏向于语言文化的学习;师范类高校则侧重实践课程与文学文化课程。

同时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1.一些师资力量薄弱的院校,课程的设置并不能完全确保质量。近年来很多高校不再引进只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级人才非常缺乏,这一情况使得对外汉语专业师资问题也尤为严重,所以好的课程开设需要有充足的师资力量。

2.部分高校没有正确处理汉语与外语的关系。突出英语特色没有错,但是如果把英语放在与汉语平等的地位或者是置于汉语之上就是错误的。应当对汉语课程和外语课程做相应的调整。

3.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不合理。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汉语

的交际能力,它侧重于实践层面。要实现培养目标,还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应适当的增加中华才艺课程

参考文献:

[1]左凌姣.北部湾经济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对比研究.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

[2]张晓涛.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改革刍议[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9(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概论;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75-02

一、引言

语言学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语言学概论”在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基础核心课,需进一步明确其教学对象特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同时,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应用型人才,这也对理论性较强的“语言学概论”带来较大冲击,需要教师思考如何针对“应用型”本科进行课程建设,把课程教学目标与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应用型本校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的教学目标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们赞同研究型、应用型、高职型三类高校对待理论态度应有所区别的看法。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理论“坚实”,要求理论准确、实在,但不过深,只把理论说清楚,让学生能够掌握即可,不必关注理论的来龙去脉等,应着重于理论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应该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理论建设的总体定位,“坚实”也应该是其课程建设的出发点。

(二)应用型本校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高教司(2012)《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下简称“新目录”)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化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新目录“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定位,“基础的、基本的、入门级别的”培养规格,就应该是确定本专业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的依据,也是确定“语言学概论”课程分项教学目标的出发点。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的教学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实际上是针对汉语言、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笼统规定,并没有结合专业特点具体化,因此有必要强化对象意识,确定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的教学目标,具体为:(1)认知领域。可简要概括为传授基本语言知识和基本语言学知识,谢奇勇、张先亮对此已有较好的总结,此不赘述;(2)技能领域。可总结为培养三种能力,即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初步从事语言调查研究的能力和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其中前两种能力是汉语言、汉语言文字和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的共性要求,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是本专业的特殊要求;(3)情感领域。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的毕业生,不管是从事语言文字、汉语教学还是国际文化交流等工作,甚至改行,语言文字包括相关文化素养都是其立身之本,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学概论”是课程模块“中外语言类”的基础和核心,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树立对汉语汉字汉文化的自豪感,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也是教学任务之一;(4)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促进信息的获得、存储、提取和使用所采用的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重视学习策略问题可以增强学习的核心竞争力,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在“语言学概论”教学过程中,若教师能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实现学习策略教学和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无疑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思辨能力培养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通过广泛调研,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为在尚无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教材的背景下,采取以一本教材为主,适当增删相关内容的做法较好。

(一)选择“适当的”教材

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上好一门课的重要前提。“语言学概论”教材数量较多,主要可分为语言概论类、语言学概论类和复合类。相对而言,第三种更有优势。在此前提下,又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接受情况、专业特点及国家规划教材等进行筛选。在广泛调研、综合比较的基础上,选出较为适宜的三本教材:教材一是使用高校较多并作为重要考研参考书的《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等著,王洪君等修订,教材二是崔希亮主编、专门针对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语言学概论》,教材三是池昌海主编《现代语言学导论(第三版)》。最终,优中选优,针对现阶段“语言学概论”教材前沿理论吸收不足的问题,排除了教材一,顺应尽量使用国家规划教材的要求,排除了教材二,最终选择了池本教材。它既是“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也是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教材,在内容和编排方式上也都比较合适。

(二)适当增删相关内容

“语言学概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一般是48个学时左右,教师要在保持课程知识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进行删减或增补,进行合理的课时安排。讲授每一个专题时,不必要求面面俱到,更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承前启后,尤其是与“现代汉语”、“西方语言学流派”等直接相关课程的衔接。补充的内容主要包括补充解释性材料、提供辅材料和推荐参考书目,适当兼顾语言理论的前沿性,比如适当补充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方面的内容,重视汉外语言对比等。删减的内容应该是较为陈旧或与前后衔接课程有所重复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的改进

高校一般依据教学目的、内容、对象等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的讲授法等。“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传统的讲解/讲授模式为主,研究型教学模式为辅

讲解或讲授依然是高校的重要教学方法,“语言学概论”一定要重视讲解或讲授,但必须要废止“注入式”或“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灵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尤其是研究性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等。基本思路是:一是要把研究理念、成果及时引入课程;二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中;三是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和谐、文明的师生关系。具体而言,应该是以研究型教学方法作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在教学中适时开展观察比较、分组讨论、课题研究、学习汇报等活动,重视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开放性的研究型教学更关注学生怎样解决问题,提倡并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目前应用型高校要求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将研究型教学理念应用到为“概论”课程,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二)重视讨论、交流与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表现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讨论课一般先由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提出讨论题目、要点、阅读文献,学生课下分组准备,然后小组汇报、研讨,教师就研讨情况要进行简短的总结、评价,供学生参考。

(三)课堂集中教学与课外分层次教学相结合

分层次教学是教师将教学内容难度、要求高低、指导程度进行必要划分,可适当根据学生不同基础、学习能力状况、学习目标要求来实施教学。客观上,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学习动机不一,“因材施教”是必要的,尤其是部分学生有考研深造的愿望时,牢固的基础知识储备、扎实的能力培养就是标配,与不考研的同学迥然不同。本科教学和考研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本科教学应当为考研服务,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已转变为招录全日制培养的应届毕业生,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有了良好的对接。但由于考研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教学不可能都围绕着少数学生来展开,所以就有必要将课堂的集中教学与课外分层次辅导相结合,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

五、结语

尽管已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思考,但尚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方面,如何在遵守学校总体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课程评价体系;二是在任课教师方面,如何实现教师在教科研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有效建设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结构科学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7-88.

[3]冯桂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初探[J].科技风,2013,(12)上.

[4]张先亮.关于“语言学概论”内容与方法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

[5]谢奇勇.关于“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几个问题的讨论[J].中国大学教学,2010,(01).

[6]张先亮.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性质与任务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7]陈楠,杨峥琳.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教材练习本土化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5,(02).

[8]周海涛,景安磊,李子建.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04).

[9]池昌海.框架概念和关联――语言学概论类教材略谈[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10]宋颖桃.新世纪以来语言学概论教材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2015,(05).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篇8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跨学科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等文件(教高[2012]9号)。其中,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可以说,更名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一步体现了国内平台与国际视角的双重文化战略,文化输出与人才引入的双向发展路径。这也由此开启了“汉语国际教育时代”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定位、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的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并引起了不同学科的日益关注,使得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跨学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更加凸显。

对此,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探讨热烈,角度多元,观点深刻,如吴应辉、牟玲(2011),刘毓民(2012)将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纳入了传播学研究框架;

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2014)将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提升至“国际理解教育”,认为其可以影响“情感地缘政治”;陆俭明(2014)明确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应有的国际传播观、语言文化教学观和师生培养观;崔希亮(2015)详细探讨并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具有明显交叉性的独立学科,有着自己明确的学科基础;彭建玲(2014)对当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认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具有内容趋同、方法单一、视野狭窄等问题,对此提出具有个性化、本土化、特色化的设置思路;林秀琴(2014)指出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就业难、实习难、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发展和建设难),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杨同用(2013)论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区别,等等。

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确立,具有旧学科瓦解和新型边缘学科重构的标志性意义,其本身也蕴含着一种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的固定地盘,整合上升到一种崭新的知识层面的意义。本文试图结合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困境和教学实践难点,提出一己之见及其改进方案,期以引发更多教学研究者更深入或具前瞻性的探讨和思考。

二、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困境

21世纪以来,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经历了由局部布点到普遍开设的转变。据统计,全国有300余所院校开设该专业(2013年数据)。这种趋势,一方面反映了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汉语教师人才紧缺的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些学校盲目从众的跟风效应,以至随之出现大潮过后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拼盘式的课程设置,导致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不明确

大多数院校普遍采用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简单相加或增减合并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遮蔽性,极易造成中西双肩挑式的复合式人才培养的错觉或幻觉,实际上是各挑各的,在两条轨道上,再加之外界赋予的“看上去很美”的国际化的专业美誉和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限制专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中外对比性遮蔽,缺乏以对比的视野统领专业知识的能力

沿袭已久的汉语与外语教学模式的表面化、公式化,使得语言教学呆板、语言环境单一孤立,汉语与外语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对比,缺乏应有的对应关系、比较关系和交融关系,两层皮的现象较为普遍。

而且,对比或比较视野下的教学模式对汉语教师的教学和跨文化能力是一极大挑战。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出身于中外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多囿于自己的专业圈子或研究方向,自身知识结构极不平衡,中外知识壁垒难以打通。

(三)囿于专业目标或理念的预设,缺乏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

无论是模块论,还是其他形式的课程设置,都没有摆脱中文+外语+教育的拼盘式概念化的窠臼,专业的不可替代性模糊不清,更遑论主要课程之间的中外对比性。这种培养模式,使得有些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么重返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轨道,要么被其他专业侵蚀或兼并。这种摇摆不定的专业境地不仅使师生缺乏基本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专业地位和身份定位也岌岌可危。

(四)实践教学空间小,实习难与就业难形成双向制约

虽然各院校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限于或缺乏专业见习、实习实训的条件,实际上能够提供的实践教学空间非常狭小,实习覆盖率不高。可以说,目前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符合该专业的本质诉求与内涵张力,其远景目标亦被遮蔽。这明显不利于培养以专业能力(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传播)为主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因在强调创新、多样、开放的信息互联性网时代,最不应也不能忘的是最基本的专业性,即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加之互联网思维和创意表达等能力,才有可能拓宽本自有些狭窄的就业渠道。

总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困境的认识和正视,实际上是一种校正,有利于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清醒地揭示困惑的源头,并以此催生出专业建设的全盘考量和体系构建,找到具有统领性的主导因素。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四大重点考虑要素

(一)以跨学科的理念统领整个专业建设

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学科”的含义就是要寻找中外语言、文化、教育的对比性和通约性,以此作为统领理念,跳出已有的学科与知识的界限,博采众长,重新梳理、整合、选择、提升适合于汉语国际教育自身研究领域与对象的知识和方法。在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和设计专业的立足点,这是该专业不可替代性即独立性之所在,必须重视起来。当然,跨学科的理念,不是简单的专业增减相加,也不是单纯的扩容,而是找出学科间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对比性、互补性、通约性,并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专业建设的始终。

(二)重视中外文化话语的通约性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应有位置

不可否认,世界上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之间是存在通约性的。通约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价值。我们思考、看待、理解文化通约性的方式将为中国深入走向世界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恰恰为共处于不同历史-文化体中的不同族群能彼此相知相交搭建了桥梁和纽带,为揭示和宏扬中外文化话语的通约性提供了落实的可能,为中国深入走向世界,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用武之地。因此,它具有不可动摇的核心位置,将其落实有助于中国深入走向世界。

(三)在“缺失-寻找”中尽快达成相对统一的专业研究范式和共识,同时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优势

当前各院校短视的跟风效应和“各自为战”的盲目状态,难以具有成功性,和可复制性,更难有可持续性。就连一些具有对外汉语专业悠久历史的院校,也很难说,已经形成了经严格论证和认证的专业研究范式。笔者认为,教育部应发挥组织协调各院校的职能作用,依区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总体发展蓝图进行规划设计,并对专业发展的关键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并以此为主导,着手编写新教材。各院校也可依据总指导和总定位自行设计与编写试用教材。同时,还可通过召开研讨会的方式,探讨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高校推出联合课程,构建学术共同体。

而且,各院校也可根据自己的建校史和所在地理位置,发挥各自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优势。如东北院校可面向东北亚地区,形成以俄语、日语、韩语、蒙语为重点的汉语国际推广区;华北院校则以英语、俄语、法语、德语等为重点;华东院校以韩语、日语为重点;东南沿海院校可面向东南亚诸国,形成各有侧重,总体协调的专业发展格局。

(四)汉语国际教师需敢于打破专业壁垒和自说自话的思维方式,增强自身跨界学习研究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专业建设的过程就是教师知识结构重构和更新的过程。特别是在跨学科研究视野下,还有许多新的挑战需要应对。因此,教师团队要有破茧成蝶的勇气和自信,勇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术上的“一亩三分地”,敢于在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教学中,打碎原有的、传统的自己,重新组合和锤炼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并让学术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

同时,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学科性,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汉语的一种“涉外”研究,因而必须打破传统的单极的自说自话的思维方式与知识体系,代之以对等、对比的竞争、互化与交融,即在跨学科对话的视野观照下,找到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对比性、互补性,并获得科学的研究法则,形成新的阐发,实现人类文学文化的互识、互证和互补,只有牢固地建立起这个定位理念,才有可能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进行清晰、明确和系统化的理解,甚至可以说,其提炼的是专业建设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支撑的问题。因为培养模式建立在理念体系的基础上,而课程设计又是这些理念形成和应用的地方。只有这样,才可能解决汉语国际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的问题。

由此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的是“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是以“国际理解”的叙述基调来贯穿的。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教授曾说过:“面向自身的传统,我们要有‘互文’的追求;面对他者的经验,我们要有‘互看’的能力。这‘互文的传统观’和‘互看的现代性’,其实就是文化间距和历史承担的解决之道。”就是说,“一方面立足当代处境打开全球视域;一方面回到传统文脉切近本真叙述。在这两个方面获取滋养,开掘潜力,最终寻求价值重构”。这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定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反映的是世界性的思想视野,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亟待展开的新的知识格局――形成符合时展的在“自我与他者”的脉络体系中感受、理解、把握和对照彼此的新的“国际理解”。

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改进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培养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课程设置传统陈旧,缺乏科学发展观;教师、教材、教法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环节不到位等问题,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组织编写具有开拓性的新理念教材。基于跨学科的研究视野,立足对比,敢于把自己放在世界体系中,以他者为参照重新审视考察自我。同时,将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并行发展,因最美、最鲜活的语言往往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应认真考察、研究、编著具有中国韵味且适合留学生的中外名篇或作品,而不是为学语言而编造的语句段落,它显然不是“活”的,更不具美感。显然,语言教学若不能与文学文化紧密结合,只能是一堆死板枯燥的符号。对此,笔者认为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新教材体系大体应包括:《汉英语言对比》(或汉语与俄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语言对比)、《中外文学比较》、《中外文化比较与传播》、《中外教育比较》、《跨文化对话与公共外交》、《传统礼仪文化与公民常识》、《中国国家形象学》、《中华才艺实训课程》、《文化传播与创意表达》等。

(二)生成专业新方向,整合并创新骨干课程,取消重复课程、传统陈旧课程,增补并加大交叉和实践课程。鉴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有鲜明的中西融合、学教并重的学科特点,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化,辅之以中外国情常识,借助于国际交流合作,集中华文化传承、民俗技艺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人文性、师范性和国际化等特征,可将师范教育(汉语国际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等)和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其下设的两个方向,且均能与相关行业产业对接,两者相辅相成,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夯实人文基础,回归常识。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必备的人文素养,这与大学生入学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未能培养出学生的文学文化意趣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学生的文学文化多是起于浅表的空中楼阁,零散且摇晃,其未有扎根的基础,未能形成自己的深切体悟。因此,大学人文教育需重新夯实大学生的古今中外文学文化基础,全程分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夯实根基,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优秀后备人才。

(四)具有跨界思维,加强学科交叉力度。打破学科壁垒一直是各高校内部的长期性任务。“死抱住本职学科或专业的固定地盘,不准许跨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当然主要出于职业饭碗的考虑较多,久而久之陷入学科本位主义而不能自拔,自己无法自拔,也还值得同情,还不允许别人自拔,这就显得专横无理了。”客观上看,现今早已不是专业相轻,学科自大,一两门课保终身,吃老本式教学的时代,需要的是跨界思维和批判创新精神。而且,专业的金字顶尖不应是越走越窄,而应越走越开阔,知识联想与贯通能力逐渐增强,这需要个人不断更新和扩融知识,同时校内也可跨专业跨学科组建新的课程团队,并创新课程。

(五)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需完成从学人层面向国民普及和地方应用层面的转变,积极探索多元实践:以教学实习促实践,以文化项目带实践,以组织参观、学科竞赛做实践。同时,还要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如参与到当地的旅游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等项目中,提供规划方案和智力支持,加强知识转换和能力应用,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服务。

六、总结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求双向建构视角。在撩开我们自己的面纱的同时,把作为文化主体的自我与他者置于同等地位,并且能站在他者的立场来看待自我,即借异域之镜来照自我之美丑,借他者之方来疗治自我之病灶。更为重要的是,敢于把自我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去比较,并具有文化批判意识和自我修复功能――这应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努力奋斗的目标。转型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或许会为今后中国公共外交的普及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2).

[2].崔希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5(3).

[3].丁安琪.重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从“国际汉语教学”走向“汉语国际教育”[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4(2).

[4].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汉语国际教育根本目标与核心理念――基于“情感地缘政治”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新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2).

[5].林秀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困境和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

[6].彭建玲.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4(3).

[7].杨同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中文专业课程设置的区别[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3(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篇9

国家汉办2007年《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文化与交际”进入国际汉语教师五大标准模块,中华才艺课程在这种形势下势必将会越来越被重视。然而现在教学中广泛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是课时不足,课程内容单一,师资力量有限。

秉承“把时间还给学生”的理念,我校在近几次大规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大量缩减了课时。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华才艺课程已经缩减到24学时。很显然,极其有限的学时,不够理想的授课时间无法让学生只通过课上时间将中华才艺技能进行较大的提升。除此之外,此课程尚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材与课程大纲,我校的做法是将此课程进行模块设计,模块的设定主要依据对我校留学生才艺需求的调查结果以及教师的基本判断。因此我校的中华才艺课程目前的问题是课程内容不定,有的内容过于陈旧,有的内容过难,学生无法在极其有限的学习实践中获取技能。另外,中华才艺课程对师资的需求比较高,学校很难进行师资储备,因此我校主要是按照板块由具有某方面才艺特长或从事过某项工作的自有教师共同承担,这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师资的问题,但是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且不够了解汉语国际教育的实际情况,因此授课情况并不够理想。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对此课程进行科学地设计。

一、课程设置

尽管目前各校留学生数量不同,来源不一,但是都有着对于中华文化体验之需求,鉴于目前汉教专业的中华才艺课程没有成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作为依据和参考,因此我们要依据学生培养方向、留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兴趣点以及中华文化的代表项目进行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

我校位于东北地区,主要面对韩国、俄罗斯等国的汉语教学培养学生,总结历年来的中华才艺教学,结合培养目标,依据24学时的课时要求,我们认为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太极拳、剪纸、京剧、书法等。

由于功夫电影在过去几十年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有对于太极拳的体验要求。太极拳不仅仅是武术的一个类别,它还具有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因此太极拳对于留学生来讲具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也是留学生们首选的文化体验项目。剪纸艺术是在我国影响力很大的传统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留学生们对于凭借剪刀等简单工具即可创作出一副生动的艺术品的剪纸工艺非常惊奇。而剪纸中代表的文化意味也让学生们无限回味,如喜字、福字、鱼跃龙门等。因此剪纸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能够让留学生在学习中领略丰富的中华民俗文化。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形式,融合了中国南北方戏剧元素,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唱腔发音很有特色,服装精美,京剧脸谱很独特,这些都成了吸引留学生的重要特点。书法是汉语书写工具的艺术表现,深得留学生的赞赏,无论是书写工具,还是一笔一划,结构安排,无处不是艺术。书法能够使留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汉语,体会中国文化。

二、课程设计(以太极拳模块为例)

目前中国才艺课程的开始一般都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来进行,对于我校的24课时的课程设计3个模块比较合理,因此以下采用其中一个模块来说明中国才艺课程的课程设计。

太极拳是非常具有专业性的武术项目,因此虽然在体育课程中学生对此已有涉猎,但是非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也不可能在短短的8个学时里面真正抓住太极拳的精髓,因此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太极拳非常专业,因此教学内容需安排具有代表性的,喜闻乐见的,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的项目,如“杨氏24式”,动作较为简单,而且动作衔接难度不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进步。

(二)教学方法

中华才艺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因此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辅以视听法、模仿法、情景法等。

(三)教学设计

太极拳模块共设8学时,每学时45分钟,共分四次课进行讲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篇10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由教育主管部门、省级及以上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以及学校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组织开展,一般分为国际级、部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中文基础和外语基础,具有较高中外文化交流素质,能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外事、外贸等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文人才。根据专业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划分为三类:中文专业类竞赛、外语类竞赛和综合类竞赛。在专业类竞赛下又可细分为三类:专业基本素养类,即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基本素养紧密结合的比赛,如征文、演讲、辩论等;专业实践技能类,即与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紧密结合的比赛,如教师模拟大赛、专业实践展评大赛等;专业才艺类,即与培养具有一定中华才艺基础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比赛,如戏剧竞演等比赛。而综合类竞赛主要指学术类比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如挑战杯系列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二、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创新实践能力一般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实践能力。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平台,不但是理论知识转换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锻炼和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专业实践力,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起着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学科竞赛不同于课堂讲授,更多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钻研,创造性解决系列难题。当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面对同台竞技的激烈比拼时,更能激发他们刻苦钻研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锻炼和养成学生创新思维。

系列学科竞赛,尤其是参与综合类创新创业类学术竞赛,学生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需要多维度地提炼所学,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将知识能力转换为具体的实践成果。在历经多次高水平竞赛沉淀积累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显著提高。

(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高水平学科竞赛的参赛作品一般多是以学生团队形式共同完成的。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需要团队成员通力配合,为同一目标努力。这就需要他们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和相互包容,合理分工,产生最优的团队效益,通力合作,取得最佳成绩。整个备赛过程,是团队成员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对学生团队意识一次很好的培养。

(四)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演练。

学科竞赛的比赛内容一般高于课堂要求,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需要学生将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运用于解决具体的实际专业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竞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和实战演练,把专业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提能力。

(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学科竞赛所营造的竞争氛围,特别是到省市级以上竞赛与各高校优秀学生的交流比拼,参赛学生通过冲刺备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不断磨砺自身意志品质,不断超越自己,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与路径

(一)当前竞赛组织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明显实效。但在组织学科竞赛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面不够广泛;第二,学生在竞赛参与过程中,参赛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第三,竞赛培育载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第四,竞赛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五,竞赛师资建设需更进一步推动。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路径探索。

根据学科竞赛组织存在的问题,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六年来我们主要着力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1.完善竞赛相关机制建设,构建系列激励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文化引领”与“制度引领”激励机制。“文化引领”,广泛利用新媒体平台、校友交流分享会、家校互动等举措,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不断扩大学生参与比例,深植竞赛文化。“制度引领”,完善相关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的规章制度;专门设立“学术创新奖”称号,对参与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个人和团队予以表彰;对指导学科竞赛取得突出成绩的老师予以表彰。第二,建立科研中心理论保障机制。专门成立相应的院系竞赛科创中心,以院系学科竞赛师资建设、学科竞赛理论研究、学生实训平台建设和学生生涯导航为工作核心,保障竞赛组织的有力推进。

2.着力专?I竞赛体系建设,构建与专业特点紧密结合的学科竞赛体系。

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层级多类别的学科竞赛体系。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部级高水平专业竞赛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级竞赛体系;以专业特点为依据,组织不同类别的竞赛,尤其注重精心组织系列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目前院系层面已形成专业实践展评大赛、对外汉语教师模拟选拔赛、汉语菁英中文综合技能大赛、成语英雄、诗词大会、辩论赛、创新创业论坛、创新计划大赛等十余项常态开展的品牌竞赛。

3.着力竞赛培育载体建设,构建三类实训实践平台。

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理念为指导,构建以专业实训实验室、专业实习基地和专业学生社团为基础平台的学科竞赛培育体系,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凝练升级。目前,专业实训室2个,中介语语料库分析实验室和基于多语种优势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实训实践实验室,在建实验室5个;实习基地方23个,其中国内实习实践基地13个,海外实习实践基地10个;专业学生社团6个,有戏剧社、文学社、汉服社、方言社、京昆社、汉语国际教育协会等社团。三类实践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训机会。

4.加强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参赛提供师资保障。

在师资上,着力加强院系学科竞赛导师团建设,将学科竞赛师资建设纳入院系师资发展规划。以专兼结合的形式,选聘在学科竞赛方面有突出成绩的老师担任导师,选派优秀老师参加竞赛指导相关培训。一对一为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保障教师竞赛指导工作量认定。

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主要经验探索

(一)将CDIO理念融入创新??践能力培养。

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强调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研究。这种“做中学”理念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其能力目标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创新型实践人才的素质要求存在相当高的契合性。基于CDIO教育核心理念,我们在培养学生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二)着力实现对学生个性化指导。

实施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坚持一对一精细化开展工作,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成才。根据学生特点,一对一为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精心辅导学生;学生竞赛中心生涯咨询室一对一接待来访学生。坚持一对一指导学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实践教学内外结合模式。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确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融入创新思维训练;在实践教学平台的打造中,注重加强海外实习基地建设;在课外活动开展中,注重依托学校外语特色,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月”、“游走的世界交流会”等活动,实现“课内课外结合、国内国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外结合模式。

五、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主要成效

六年来,实践证明我们构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竞赛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尤其是高水平专业竞赛获奖和创新创业类成果丰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其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积极投身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专业就业对口率提升。最后,得益于竞赛体系培养良好创新思维和突出创新能力,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选择多元化特征明显,自主创业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