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十篇

时间:2023-03-28 01:19:37

中古汉语

中古汉语篇1

即使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基本常用词语,它往往也承载着浓厚的古代文化意蕴,只是人们习焉不察,忽视了它与古代文化的联系。如“天”这个常用词,通常理解为“天空、苍天”等自然之意,实际上这个意义是后起的,“天”的初始意义是“头、首”,《说文解字》释为“天,颠也”。其造字法为一个象形的大字表示人,上面一横表示头部所在,属于指事字,由人的最高处头部引申为自然界的最高处“天”,“天”作为自然界的最高处,又不限于纯自然的范畴,而是具有同人一样的意志力、统治力乃至浓烈的情感。因此,“天公、天子、天意、天赐、天威、天颜、天戒、天假、天道、天机、天条、天灾、天火、天经地义、天灾人祸、天网恢恢、天书”等,以“天”为词根的一系列词语应运而生,细品这些词语,我们能够感知到古代先民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道生万物”的古代文化信仰城府之深。

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从其使用的意义渊源看,很多都与古代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妨以表示颜色的词语为例稍作了解。汉语中常用色彩词有红、黄、青、绿、紫、黑、白等,这些词不仅表示颜色,而且蕴涵着深邃的古代文化背景。色彩与上古所谓的“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感万物”的阴阳五行说相联系,这种五行分据五方,又各有一种颜色相配:“木色青,故青者东方也;木生火,其色赤,故赤者南方也;火生土,其色黄,故黄者中央也;土生金,其色白,故白者西方也;金生水,其色黑,故黑者北方也。此五行之正色也”,根据五德始终、天道循环的观点,朝代之间的更替都符合周而复始的无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不同朝代“德”各有不同,其崇尚的“色”也就相异。古代传说中黄帝为土德,色尚黄;禹木德,色尚青;汤金德,色尚白;周火德,色尚赤;秦水德,色尚黑等,因此普通的色彩词就带有浓重的文化意蕴,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今天。商代以金为德,色尚白,到纣王时被周武王,周人以火为德,应合“火胜金”的“天意”,故能成功,火德崇尚的色彩为红色,故以红为贵、以白为贱的观念在周初就已经形成。如今人们观念意识中喜红不喜白,结婚披红挂彩,丧事则白衣缟素,就是周代这种礼法观念的延伸。

由这种文化观念主宰的封建社会,色彩就自然地与等级地位紧密挂钩,古代的国家政治关系讲究民顺、臣忠、君仁,延续到家族血缘关系的子孝、妇从、父慈,封建礼教规范和宗法伦理观念都特别重视上下有别、长幼有序和尊卑有度,色彩便用作表示这种等级观念的重要手段,某种色彩经常同某种等级地位相应,这种色彩就带上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黄色代表帝王之尊,“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从汉至清,我国历代帝王都以黄色为尊,其他人禁用黄色;白色,历来被作为平头百姓的通称,如“白衣、白丁、白姓”、“散民不敢服杂彩”(董仲舒《春秋繁露》),“唐制:庶人以白”(《旧唐书•舆服志》);“朱、紫、青、绿”作为官服之色,所谓“拖朱垂紫”是指位高权重者,“青衫绿袍”是指刚入仕或遭贬降者,明乎此,对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虽然现代社会的服色早已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由于历史文化的浸润,许多颜色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是喜与悲、光明与黑暗、高尚与低级、吉与凶的不同标识,历史上所组成的许多文化词,至今仍然活跃在人们的口头和笔下,如“张灯结彩、黄榜中状元、红颜薄命、满堂红、绿帽子、黑五类、蓝天白云、黑心、黑户、大红大紫、白衣天使、白衣公卿、白鹤仙子”等。

中古汉语篇2

【关键词】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法律术语;法制

一、为何研究中国古代法律

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认为“一切法律都是历史的,都是民族的”,对此,笔者也深信不疑。一个国家的发展,无论有多大的变革之处,其发展的脉络总有历史的影子而且无法摆脱。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犹如树根对于树枝,没有根,就不可能有枝。忽视本民族的历史,犹如漂浮于江河之上的浮萍,摇摆不定,易于被水浪淹没。而与浮萍一样,忽视本民族的历史就会导致民族限于,对国家感到迷茫,削弱国家、民族的向心力。

诚如当前一样,我们在大量研究西方法律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自己本民族的法律,导致我们很多人对于当前我国法律的迷惑,而且使法律有时又易于多变,不稳定。因而,就需要我们来研究我们古代的法律,探求古代的法律,古代的法律思想,这样有助于我们把我们的思想能够像一条线连接起来,而不至于中断。如此,研究古代法律就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研究中国古代法律

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就脱离不了中国古代汉语的研究,因为法律的主要形式是以语言的方式来表达的。作为世界现今依旧被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其博大的精神已经毋庸置疑了。研究中国古代的一切都需要古代文字的配合,对此,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就是以中国古代汉语为基础,加以研究和分析的。

法律的生命在于解释,对于法律而言,一旦制定出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遭到冲突。因而就需要我们去对其进行解释,使民众对其更好的理解。

三、中国古代汉语下的部分法律术语

(一)“法”的分析。分析法律术语,首先应当分析与解释“法”的含义。什么是法呢?按照近现代法学家的观点,对于法的解释有不下十几种观点,诸如:神意说、命令说、权利说、规则说等等。那么,法在我国古代究竟应该作何解释呢?根据东汉大学问家许慎先生的《说文解字》的考证,汉语中的“法”的古体是“”。何为“”,许慎言“,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从这一解释可以得出:首先,在没有准确的历史资料的记载下,至少从东汉追溯到西周,我们可以看到“法”和“刑”是通用的。在古代,“刑”即具有刑戮、罚罪之意,而且又具有规范的意思。其次,“平之如水,从水”,对此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法有公平之意;一种说法认为法律有裁判,驱逐之功能,把罪者放置在水上,使之随水流漂去。最后,“,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表明法有“神意裁判”之威亦有“判别是非”之意。

此外对于“法”,我们古代还有与“律”的混同,在我国古代没有固定“法律”这一现代法律术语,“律,均布也”。我国古代素有刑名法术之常用语。譬如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老庄申韩列传》记载韩非子时言其“喜刑名法术之学”。韩非子在其文章中对那个时代的法家的观点做出了自己对法律的见解。其认为:“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法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定法》。由此观之,我国古代,在理解法律时又常常将其视为刑法,常常刑、法不分。这也同时反映了我国古代法律的专制性及独裁性。

(二)有关死刑之“大辟”含义的分析。在我国古代法律的体系下,历代坚持的都是“刑民不分,诸法合体”。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是其制定法律的最根本的目的。因而古代法律主要以刑为主,即使是涉及民法也主要有刑法来加以规定与约束。作为刑法的各个罪名,在古代可以说非常繁杂。然而最为严厉的也当推死刑了。在当前法治社会,人权的呼声愈来愈高,废除死刑也必将是历史的趋势。因而探讨古代死刑对我国当代法治建设也是极其重要的。

在夏商时期关于刑名就有“流宥五刑”、“五刑有服”等等一般认为当时指五刑为:“墨、劓、刖、宫、大辟”其中大辟就是各种死刑的总称。如何理解“大辟”?为何古人用“大辟”来指所有死刑的总称呢?《尚书大传》:“大辟,死刑也。《吕刑》郑玄疏曰:死刑是罪之大者,故谓死刑为大辟。”而在历代的史书中也不乏对其描述,如:《汉书・礼乐志》:“自京师有逆不顺之子孙,至於陷大辟受刑戮者不绝,繇不习五常之道也。”近代的郭沫若先生《海涛集・跨着东海(三)》:“就在那‘三・五’事件之后,国内又流布过这样的谣传,以为我被 日本政府递解回国,已经遭了大辟。”

由上述所得之,死刑为“大辟”,一则,“辟”本身有“罪”之涵义。但为何“辟”有罪的含义呢?这又该如何去解释呢?笔者认为“辟”通“避”有躲避之意。而在刑法中“躲避”则可认为有避开处罚之意,故将其认定为“罪”。当然,并非所有的躲避均为“罪”或“辟”。仅有那些严重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才认定为刑法上的“辟”。由此得之古人为何称死刑的总称为“大辟”。

三、结语

作为古代世界重要的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在她那个时代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在今天,虽说中华法系已经堙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浪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民族历史的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去了解她。历史是不会中断的,民族特性也依旧会流传。面对当前我国社会法治的发展,虽说古代法律于今天有很大的出入。但是笔者相信,如果仔细的研究她,必将会对我国法治之路开启一个新门径。

参考文献

中古汉语篇3

关键词: 日语汉字词汇 古汉语 含义对比

在古代,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同时,也携带了当时汉字的含义。而随着时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这些汉字的含义在中国发生了变化,但在日语中,因为岛国的文化闭塞性,却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至今仍忠实保留了古汉语的含义。

一、哂

“哂”在古汉语中,指的是带有讽剌性、不以为然的讥笑。

“夫子何哂由也?”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先进》)

这段对话的意思是:

“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治理国家应当讲求礼让,可仲由的话一点也不谦虚,所以我笑他。”

这里的“是故哂之”,即孔子嘲笑仲由的意思。

另外,“哂”的这种含义,在金庸小说中的使用也是比较频繁的。

陈家洛知他不信,也不理会,微微一哂。(《书剑恩仇录》・第七回)

刘正风双手取过,笑道:“些些微礼,不成敬意,张大人哂纳。”(《笑傲江湖》・第六回)

那渔人一哂,道:“令尊号称东邪,咱们想西毒做得出的事,令尊也能做得出,现下看来,只怕这个念头转错了。”(《射雕英雄传》・第八十八回)

派旁支,未窥要道,惟能消敌内力,不能引而为我用,犹日取千金而复弃之于地,暴殄珍物,殊可哂也。(《天龙八部》・第二回)

上述的“哂”字,都含有讥笑、不以为然的意思。

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虽也使用,但仅限“哂笑”、“不值一哂”等词上。单独已经很少使用。

在日语中,“笑”的训读是“わらう”,当其表记汉字为“哂”时,含义和古汉语的意思是一样的,即讥笑的意思,角川书店《新字源》对“哂う”的解释是:あざわらう、そしりわらう。对“哂笑”的解释是:あざけりわらう、そしりわらう。

另外,在日语中还有“哂”一词,角川书店《新字源》的解释是:わらいとなげる。该词来源于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既叹还自哂,哂叹两未终。(白居易《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由此可以看出,日语中的“哂う”和古汉语的含义是一样的。

二、娘娘

在现代汉语中指母亲,在古汉语中,则有“女儿”、“女性”等含义。

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子夜歌》)

这里的“娘”,即指“姑娘”。两句诗的意思是,看到这个姑娘的美丽相貌,想和她结为金兰之好。

拾得娘裙带,同心结两头。(《江陵女歌》)

此诗亦指对姑娘的爱慕。“娘”,即少女,姑娘。

在日语中,“娘”亦指姑娘、女子,和古代汉语的意思是一样的。《广辞苑》是这样解释的:(からみて)自分の子である女。めの子。若い未婚の女。おとめ。

三、玄关

“玄关”,在古汉语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佛教入道的法门;二是指住宅的正门。

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白居易,《宿竹馆》)

这里的“玄关”,即指佛教所说的入道之法门。

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岑参,《丘中春卧寄王子》)

这里的玄关,指的是住宅正门。

在日语中,对于“玄”一词,《广辞苑》有着这样的解释:玄妙な道に入る。禅寺の方丈に入る。じて、一般に、建物の正面にけた出入り口。可见,日语中的“玄”的这两方面的意思和古汉语的意思是一样的。

四、国

“国”在现代汉语中指国家,然而在古汉语中,还有家乡的意思。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旧国句,意谓友人回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旧国”,指故乡,与上句的“他乡”呼应。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何满子》)

这里的故国,亦指故乡。

在日语中,“国”字,也具有家乡的含义,《广辞苑》是这样解释的:古里、里。

《广辞苑》还对“国り”一词进行了解释:国のことばの。一地方特有の音・アクセント・法。摩・北弁など。从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国り”中的“国”,也即故乡的意思。

另外,如果是日本人之间问起“お国はどこですか?”时,指的也是故乡、老家,而不是对方的国籍。

五、卒业

“卒业”一词,在古汉语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完成某项工作、事业;二是指毕业,完成学业。

文王主诛四,武王诛二,周公卒业。(《荀子・仲尼》)

这里的卒业,即指的是周公完成自己的事业。

雠为童子,从田王孙受《易》,后雠徙长陵,田王孙为博士,复从卒业。(《汉书・施雠传》)

这里的卒业,指的是施雠跟从田王孙完成学业的意思。在日语中的“卒”一词,也有“完成工作、事业”和“完成学业、毕业”两方面的含义。《广辞苑》是这样解释“卒”的:一つのをおえること。

学校の全程を履修しおえること。比的に、ある程度や段を通り越すこと。

由此可见,日语中的“卒”仍然遵循了古汉语的含义。

六、违和

“违和”一词,现代汉语中基本不再使用,在古汉语中,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指身体不适;二指不协调、失常。

孔奂流涕对曰:陛下御膳违和,痊复非久。(《资治通鉴・陈纪三下》)

昨日公谨相过,乃云近少违和,岂非追感悲戚使然邪?(欧阳修,《嘉七年与王懿敏公书》)

上述的违和,指的是身体失于调理而不适,多用于称他人患病的委婉表达。“违和”这一含义,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亦多有体现:

惟恐几务或旷,鲜有克终,宵衣旰食,祁寒盛暑,不敢少间。偶有违和,亦勉出听断。(《鹿鼎记》・第四十三回)

老头子道:“是,是!令狐公子身子违和,咱们本当好好接待才是,眼下却是不便,实在失礼之至,还请两位原恕。”(《笑傲江湖》・第十五回)

两位大夫不敢直言,只说听说师父饮食有些违和,他们在城中久蒙师父照顾,一来感激,二来关切,特来探望。(《侠客行》・第十七回)

另外,“违和”还有“不协调、失常”等含义。

调摄违和,阴阳颠倒。(焦赣《易林・屯之泰》)

惧国俗陵颓,民风凋伪,眚厉违和,水旱伤业。(《宋书・裴松之传》)

这里的违和,指的是由于执政者怠于治国,导致社会不协调,秩序混乱。

在日语中,亦有“和”一词。《广辞苑》是这样解释的:からだの和が破れること。じて、他のものとしっくりしないこと。ちぐはぐ。

由此可以看出,日语中的“和”和古汉语的含义是一样的。

另外,日语中还有“和感”一词,《广辞苑》的解释是:ちぐはぐな感じ,即合不来、不相容的感觉。

从日文中的汉字,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于日本的巨大影响。然而,影响向来都是双向的。反过来,日文也给了中文一定的影响。比如,如今我们常说的“干部”一词,就来源于日语。现代中文中的“”(英尺)、“癌”(癌症)的含义,也来自日语。两国在长时间的相互的学习与交流之中,各自都得到了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2]小川环树等.新字源[M].东京:角川书店,1980.

[3]新村出编.广辞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荀子[M].中华书局,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5]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中古汉语篇4

关键词:语料库建设中古汉语语料标注语料检索

一、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始,中古汉语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遗憾的是,古汉语语料库的建设远远地落后于研究的进展。综观国内外研究现状,要么对中古的语料收录不多,要么没有进行精细加工。(董志翘2011)中古时期是汉语的质变期,中古汉语的研究对于理清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发展脉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今语料库中收录的中古语料十分不足,而未做分词标注等深层加工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语料库的整体使用价值。为使中古汉语研究不断走向纵深,并有更加整体定性的研究方法和多层面的分析角度,建设深加工的研究型中古汉语语料库十分必要。

中古时期的语言面貌与现代很不相同,两者在语料库的构建上也必然存在差别。一方面,无论在语言学理论,还是语料库理论上,针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均更为成熟。特别是在分词标准、语法标注类别等方面,现代汉语成果颇多,不仅有权威的分词规范出版,句法分析、格语法、框架语法等多种语法研究也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中古汉语及其语料库构建理论的相关研究则还很薄弱,尚有待进一步探索。另一方面,中古汉语语料库在构建技术上还比较落后,自动分词、自动标注的相关研究相对滞后,这不仅加大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提高分词、标注的一致性,为语料库的构建质量埋下了隐患。除此之外,由于中古汉语只存留在文献中,并不会出现在日常交际中,这使得语料库在构建目的、加工方法、加工层级上与现代汉语语料库也有所不同。中古汉语语料库的构建目的较为单一,主要服务于汉语史研究和古汉语学习,这就要求在构建时更加注重传统句法、古代特殊语法、特殊语用现象的标注,以及疑难字的解析、与现代汉语的对译等。

中古汉语研究型语料库主要收录从东汉到隋的传世文献37本,除此之外还有汇集的诗歌杂帖及出土的中古文献。收录原始语料的库容约1000万字(化振红2014),加工后的库容将大大扩展,包括书籍库、句子库、词汇库、疑难字库、义项库、编码库六大不同层级的子库。语料库采用开源的MySQL数据库[1]对语料信息进行存取,本文拟就语料库构建的相关问题,进行较深入说明。

二、 语料库构建原则及方法

(一) 语料库构建目标及原则

中古汉语研究型语料库是基于中古汉语书面语的共时专语语料库,在建立语料库之初首先要明确的是语料库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中古汉语语料库建设的主要目标有: 1) 提供经过校勘的中古文献已校注的电子版;2) 为中古各种词汇、语法、搭配等语言现象提供可进行统计的平台;3) 为中古文献提供可靠的释义,为机器翻译、语言学习领域提供基础材料;4) 为中古汉语语言研究提供大量好的语言实例。

中古汉语语料库设计遵循的总原则是: 1) 语料库的设计和建设在系统的理论语言学原则指导下进行;2) 语料库语料的构成有明确的语言学理论指导,按照一定比例收集语料,而不是中古文献的简单堆砌;3) 中古汉语研究型语料库作为中古时期语言运用的样本,须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各种语料的比例,使语料具有代表性;4) 语料加工时采用自动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5) 语料库中语料以电子文本形式储存并且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计算机对语料进行各种处理。

(二) 语料库模块划分

在明确构建目的和原则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了语料库构建所涉及的几个模块,具体如图1所示:

图1中“语料选取及整理”“语料加工”是针对具体语料进行的工作,是把选定、加工后的语料整合起来,以一定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语料库管理及使用”是提供管理和使用该数据库的平台,针对构建好的语料库设计管理、检索系统,以便为研究者提供共享服务。这三大模块在语料库构建中都至关重要,其中“语料选取及整理”是基础,“语料加工”是核心,这两者属语料库本体层,决定了语料库构建的质量。“语料库管理及使用”属语料库应用层,决定了语料库的功能和用户体验。这里先介绍本体层的两个环节。

(三) 语料选取及分类

语料是构成语料库的基础,语料的选取是影响语料库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古语料库所收录的绝大多数为东汉至隋朝时期的文I,在选取语料时要遵循代表性、平衡性、关联性与区别度、特色性四大原则,(化振红2014)以保证对中古时期语言事实的覆盖率。入库的语料如表1所示:

由于影响语言全貌的内在因素有很多,单纯从某一特征来界定语料库的代表性、平衡性是不够的,萨默斯主张采用一种“广泛的客观定义的文本类型”(Leech 1991),基于该理论,本文主张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特征突出语料的区别度,如成书时代、作者、作者地域、类型、出土/传世文献、语体等,这就使得对语料库平衡性的界定突破了简单的线性描述。中古语料库在收录语料时,在确保语料规模的基础上,尽量均衡语料所具备的各种特征,并保证各种特征的值在所有特征值中不是独一份的(除“作者”外),从而提高语料库的代表性和平衡性。

中古时期的文献虽然以文言为主,但古白话已经开始兴起,文献中的口语成分在数量上虽然比不上文言成分,其增量也十分可观。然而文献中的口语成分与书面语成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混杂、难以剥离的,比如,不少汉译佛经的受众是广大劳动人民,为了便于传播,其口语化程度更深;农书、医书强调实用性,口语性也较为突出,等等。基于中古汉语的这一特点,再加上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文献情况,中古语料库确定各种语料的大致收录比例如表1,其中官修正史和汉译佛典类语料现存最多,也最具代表性,因此收录数量也分别为最多、次多;其次分别是出土文献、笔记小说、诗歌等。

除此之外,对语料的加工方式及层次也进行了分类。标记型指对分词后的语料仅进行句法层面的标注,加工层级较浅;标注型指对分词后的语料进行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标注,加工层级较深;而自动型指仅借助中古汉语分词软件对语料进行分词的粗加工。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中古汉语语料库中绝大多数为深加工语料,标注型与标记型语料的比例将近1∶6。

(四) 语料加工

语料库作为一种研究资源,其价值不能仅仅通过规模来衡量,语料库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加工给语料库带来的“附加”价值。这种“附加”价值就是对语料库进行多种有用语言信息的加工标注,以扩展语料库的语言信息含量,从而对语言研究做出更大贡献。生语料库[2](尤其是汉语)包含的词法和句法等信息非常少,因此其应用价值也就相对有限。分词是汉语语料库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进行语料标注的前提,而词是从句子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中古语料库语料加工流程包括断句、分词、标注三个部分,具体如图2所示。

图2中,断句是把文本拆成长短合宜的句子,并对句子进行篇章、书籍页码等相关信息的标注;分词是把断句后的句子根据中古时期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拆分为词语;标注是对拆分后的词语进行词性、句法、义项、按语等相关信息的标注。中古语料库中的断句过程相对简单,不赘述,这里主要介绍分词和标注两大部分。

1. 分词

汉语的词没有形式上的标记,因而分词对于汉语来说是一件麻烦事。为了确保分词的正确性和一致性[3],首先需要确立分词规范。中古汉语分词的难点已有专文论述(化振红2014),分词规范的细则也将另文阐释。中古汉语语料库的分词采取人工分词和自动分词两种方法。人工分词是逐句手工录入,并参考上下文对句子结构以词为单位分析判断并逐条录入,非常耗费人力和物力。自动分词采用CRF分词模型(陈晴2005),在模版中加入古汉语音韵、构字等信息,以提高分词正确率,详情另有专文论述(石民,李斌,陈小荷2010)。需要指出的是该论文的实验对象是先秦文献,先秦文献与中古文献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上中古文献内部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度(陈小荷,冯敏萱,徐润华等2013),自动分词的准确率不是很高,目前仅在80%~90%,但已成倍提高了人工分词的效率。现今仍需通过提高分词一致性、细化分词规范、调整训练数据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分词的准确率。

2. 标注

为了能够从语料库中抽取出更多有用信息,必须对语料进行标注。语料库是供许多带着不同目的的用户使用的。数字化手段让研究者能从多角度对多层次带标注语料进行数据挖掘,大大拓展了语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些研究目的甚至连语料库设计者都不曾想到过。因此,语料库的多层次标注很重要。中古语料的标注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语料加工分为篇、章、句、词四个层级,由大到小对这几个层级进行标注。

二是标注资源具有复用性。语料库的标注昂贵且耗时,如果能复用就物有所值了。为保证语料库的复用性,需使每本文献、每层标注信息有足够的独立性,改变某文献、某层的标注信息不会对其他语料产生影响。

黄昌宁等(2002)指出,目前语言各层面的标注发展很不平衡。发展较快的有词汇层、句法层、语音层和音位层等,今后应重点加强语义层和语用层的标注。(黄昌宁,李涓子2002)由于中古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与今天相比有很大不同,语音标注困难很大且并没有很强的实用性。语料库的标注取决于语料库的整体设计及具体研究目的,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检索依据。(梁茂成,李文中,S家金2010)中古语料库的标注信息宜涵盖篇章、词汇、句法、语义、语用各层,并对文献中涉及的疑难字以图片格式进行收录标注。据此,中古语料库中的标注从大到小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语篇标注。语篇标注包括文本来源、版本、朝代、作者等相关信息。如果语料源于书籍,该书籍的版本、页码信息等也会标注出来。篇章书籍信息是古文献、古汉语研究专家进行相关研究的基本信息。语篇标注和校勘后的文献构成中古语料库中独立的书籍库。

(2) 句子标注。句子标注是把语篇中的句子标记上文本自身的信息,以便管理者统一管理语料库中的语料。常用的文本信息包括行分割符、行数、章、节、段落等,中古语料库中选取“章节段句”这四层信息组成编码对句子进行标注,形成句子标记。该标注信息属于篇章层,但在词汇层会自动生成词汇所从属句子的句子标记,从而使词汇层可以独立于句子层。该标记不仅方便语料库管理者统一管理语料,而且是词汇和句子进行关联的中介,为检索词汇时可以查询到上下文信息提供了条件。句子标注连同句子形成了句子库。

(3) 词汇标注。词汇标注是指对词汇从语法地位、词性、释义、用法四个方面进行标注,分别称为“句法标注”“词性标注”“义项标注”“用法标注”。其中词的句法、词性、用法标注信息均为封闭类,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句法标注、词性标注属于句法层;用法标注的层次比较复杂,大部分属于语用层,其中“古今字”“通假字”“假借字”属于汉字层面;义项标注属于语义层。义项标注后的词条汇总形成了义项库,句法、词性、用法标注信息与词汇共同形成了词库。

词汇标注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语义层的义项标注,它在中古语料库的构建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果把古汉语中每个词的现代意义搞清楚,基本语义也就理解了。义项标注信息和中古文献信息形成了古今平行对比语料,因此,义项标注在中古语料库中是重中之重。为了提高义项标注的速度,避免把时间过多地花费在查阅相关资料上,中古语料库中设立了通用义项库,义项库的构成如图3所示:

中古语料库中的义项库目前共包括不重复的541456条义项,随着语料库构建过程中自拟义项的增加和其他相关研究成果的录入,义项库的库容仍会进一步增加。

(4) 按语标注。传世文献在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讹误,甚至会出现不同的文本;再加上时代的限制和编纂者认识上的局限,词典对古代文献的释义、对最早文献的引例也难免会有所疏漏。这种在对文本标注时需要特别说明的信息可放在按语中。按语信息可以避免研究者重复前人已进行过的工作,对研究工作会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5) 疑难字标注。中古文献中存在着一些现代字库中不支持的字,还有一些出土文献中的字尚未能完全辨识。针对这些疑难字,语料库专门设置疑难字库,以图片的形式存储,并对该疑难字进行编号,通过编号可定位到该疑难字的上下文信息及语义信息。

使用Access进行标注的主界面设计图如图4所示:

综上可知,中古研究型语料库由其所包含文本的书籍、句子、词汇、义项、疑难字信息(分别对应于上图中的“shuji、juzi、cihui、yixiang、quezi”五张表)组成,包含书籍库、句子库、词汇库、义项库、疑难字库五大子库。此外,为了方便语料库的管理和使用,语料库中还设有用户信息库。

三、 检索管理系统研发

语料库不仅是文本的集合,它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存储、扩展、检索、反馈、修正等性能,以便各种研究人员都能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为方便语料库的管理和使用,我们针对中古语料库研发了检索管理系统,其功能如图5所示。

(一) 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是提供给语料库内部成员使用以便操作和管理语料库的页面管理系统。它主要提供了书籍和疑难字的增加、删除、查询功能。书籍的管理功能是以已加工的语料作为对象按书籍为单位进行的,包括书籍库、句子库、词汇库、义项库。对疑难字的管理直接以疑难字库为单位,每个疑难字的记录中又有它所对应的语料及篇章段信息。如果需要对单个语料中的标注信息进行更改维护,无须直接操作语料库中的数据,只要在未导入的语料版本中直接通过Access数据库进行修改,确认无误后再次导入数据库即可。

(二) 检索系统

语料库建立之后将提供给研究者使用,使他们能够访问语料库内容,对相关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检索系统是实现语料库共享的必要条件,也是语料库应该向用户提供的基本工具。基于检索系统在语料库研发中的重要地位,中古语料库检索系统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检索条件多样化

检索条件设置得是否适宜、专业,这直接决定了语料库的用户功能适用性,也影响着使用者对整个检索系统的使用体验。由图5可知,中古语料库具有五种主要的查询方式:

(1) 标记型查询。检索条件是同一词的词形、词性、句法三种信息的组合。

(2) 标注型查询。检索条件是同一词的词形、句法、义项三种信息的组合。

(3) 组合查询。检索条件是两个不同词的逻辑关系组合,包括相邻、同句、或、非四种逻辑关系。其中“相邻”指这两个选定的词处于同一句子语料中的相邻位置;“同句”指它们处于同一句语料,但不是相邻位置;“或”指检索结果中包含这两个选定词中任何一个;“非”指检索结果中包含前一个选定词但不包含后一个选定词。

(4) 对比查询。检索条件是同一或不同的两个词的词形、句法、书籍信息的组合。用于对同一词的不同句法地位或所在文献(或者不同词的不同句法地位或所在文献)进行对比检索。

(5) 疑难字查询。检索条件为书籍、疑难字编号两种信息的组合。

除了这五种基本检索功能外,中古语料库还实现了检索结果是否附加上下文信息的可选项。还可以针对词的不同特征选择不同的查询范围,如高频词可以选择某本专书查询来减小用例的查询范围,低频词可以选择全语料库查询来扩大用例的查询范围。

2. 结果出方便快捷,且易于保存

中古语料库检索系统的输出结果以网页形式呈现,可直接保存为文本。

3. 解读清晰易懂

检索系统页面上不存在语料库设计时所使用的内部编码(如用法码“RM01”代表用法“姓加名”),内部编码均以转码形式转换为自然词汇,符合使用者的操作习惯,不需要研究者再去过多学习语料库操作规范,且转码后整个检索系统的页面显得更加清晰易懂。

4. 具有开放性和可维护性

整个语料库通过检索系统实现开放性,通过数据库维护或管理系统实现可维护性。用户在使用检索系统时如需交流意见,可在页面上直接进行反馈,反馈信息会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语料库管理员,由管理员收集整理后提交给语料库维护专业人员进行讨论和回复。

四、 中古语料库的应用

(一) 汉语史研究

中古语料库最基本的服务对象是汉语史研究人员。由于在语篇、句子、词汇等多个层面对文献进行了标注,它可以支持多种检索方式,汉语史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检索结果可以进行特定的语言学研究,例如以下四个方面的应用:

第一,使用中古语料库中最基本的句法、义项、特定句式、词性、疑难字查询、统计功能,以辅助相关的语言学研究及语文教学。

第二,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对句法、义项、词性三个条件变换各种组合进行查询、统计,可用以辅助对中古时期特定词汇、句法的研究。

第三,根据字词的使用频率统计结果,大致确定中古时期常用词的范围,然后结合句法、义项、语用查询来研究常用词在句法成分、语义等方面的应用、变化情况。

第四,检索同一词汇、句法结构在各个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以对不同类别、时期、作者的文献语言风格进行对比研究。

(二) 中古汉语词典编纂

中古汉语语料库收录了大批中古时期的文献,为词典编纂提供了大量可供筛选的例证。此外,语料库中对每个词进行了词性、句法、义项等方面的标注,标注时主要采用人工方法,在参考各种权威中古汉语词典的基础上,对各个词的义项、用法及例证进行考证、补充、修正,此外还对人名、地名、称号、离合式词等进行了语用标注。这些标注信息可以提供中古时期每个词汇各个层面的统计信息,为中古汉语断代词典的编纂提供了直接依据,专家只需根据分词情况对检索到的例证进行筛选,不仅为词项赋义提供了客观标准,也保证了词典可以真实反映中古时期的语言面貌,同时也大大减少了词典编纂人员的工作强度、缩短了编纂周期。

(三) 语言教学及文化研究

中古汉语语料库可以直接或间接用于中古文献的教学。不仅老师可以利用语料库向学生展示某些特定语法范畴、词汇在中古时期的使用情况,学生也可以自己利用语料库来检索词的用法、搭配、词义间的细微差别等,也就是所谓的数据驱动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境,而且能提供一种探索语言的手段,对教学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除此之外,中古汉语语料库收录了中古时期多个领域(如历史、宗教、医学、农业等)的多本专书,并对这些书做了校勘、分词、标注,这就为相关领域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电子检索资源。

五、 结语

中古汉语研究型语料库是我国第一个针对中古时期文献的断代专语语料库,目前在该语料库建设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分词规范进一步细化、分词一致性的提高、对中古词汇特点的深入了解、自动分词正确率的提升,这些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该语料库目前已应用于中古时期专书、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研究,并产生了一些成果。随着语料库的构建完成并实现共享,词典编纂、归纳性语法、语义搭配等相关应用研究不难预见,而更深层次的语言研究及其他专项应用研究也等待诸位同仁共同来发掘。

附注

[1]MySQL是一N开放源代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速度快、可靠性高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在不需要事务化处理的情况下,MySQL是管理内容最好的选择。

[2]生语料指收集以后未经加工的语料,生语料库指收录生语料的数据库;与此相对,熟语料指经过加工的语料。

[3]在保持语义同一性的前提下,结构体在语料库中的分合是否始终一致,如“猪肉”是否始终保持为一个整体,或者始终分开。(孙茂松1999: 90―93)

参考文献

1. 陈晴.基于条件随机场的自动分词技术的研究.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陈小荷,冯敏萱,徐润华等.先秦文献信息处理.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3. 董志翘.为中古汉语研究夯实基础――“中古汉语研究型语料库”建设琐议.燕山大学学报,2011(1).

4. 国家技术监督局.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5. 化振红.深加工中古汉语语料库建设的若干问题.西南大学学报,2014(3).

6. 黄昌宁,李涓子.语料库语言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

7. 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8. 石民,李斌,陈小荷.基于CRF的先秦汉语分词标注一体化研究.中文信息学报,2010(2).

9. 孙茂松.谈谈汉语分词语料库的一致性问题.语言文字应用,1999(2).

中古汉语篇5

“格”在古汉语中的解释如下:

名词,树木的长枝条。庚信《小园赋》:“枝格相交。”栅栏。杜甫《潼关吏》诗:“连云列战格。”格子。沈括《梦溪笔谈》卷一:“窗格上有火燃处。”。名词,格式;标准。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特指法律条文。风格。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成语有“别具一格”。动词,阻止;阻碍。《史记孙宾传》:“形格势禁”(被形势所阻止。)成语有“格格不入”。抵挡,抵御。晁错《言兵事疏》:“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动词,击;打击。《后汉书钟离意传》:“乃解衣就格。”今有双音词“格杀”、“格斗”。动词,推究;研究。《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动词,正;纠正。《孟子离娄上》:“叭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动词,到。《尚书君奭》:“格于皇天。” 来。《尚书汤誓》:“格尔众庶。”。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古汉语篇6

古汉语语料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语料运用实质上包括语料的收集和选择,同时涉及到语料时代的辨别、语料真伪的考证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拟从语料的独特性着手,分析语料运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应树立怎样的语料观。

关键词:语料;独特性;问题;语料观

作者简介:吴刘娟,女,1986年6月生,汉族,四川自贡荣县人,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古及近代汉语研究。

“在语言的历史研究中,最主要的是资料选择。资料选择怎样,对研究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太田辰夫1987

中古汉语篇7

一、注重责任,传承中华文化

很多教师谈到文言文与古代诗词,反复强调兴趣的培养,想通过学生对之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热情,诚然,这无可厚非,但从时代角度讲,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外界各种诱惑使学生产生的兴趣、吸引力与注意力远远大于古汉语文学对当代孩子的吸引力与注意力,因而兴趣并不是很容易产生的,却很容易被破坏或干扰。故笔者认为对古代汉语文化传承的责任认同并有所担当,才是最有力的学习动力。当下,我国青少年普遍缺乏责任感,对比外国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我国更多的是无动于衷与崇洋。认为古代汉语文学没有意义的青少年大有人在。因此,通过培养学生责任感和爱国之心来产生对古代文学诗歌的学习动力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责无旁贷。即使和有些初中生谈这种大道理,虽不易令人欣然接受,却可以通过谈话,让他们加强加深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如此既能对学生进行道德和心灵的教育,也能逐步提高学生对古汉语文学的学习热情。

二、挖掘思维,多种角度分析

初中生文言篇目与诗词,太多带有教育意义与思辨色彩。有的文言文,由于角度不同,可产生多种思维分析,类似于数学中的“一题多解”,但最终还得从写作背景出发,探寻文章的本意。对于学生提出的不考虑作者意图但也有一定道理的结论,我们不能给予否定,应以新课改的理念,尊重学生的思维,以平和引导的方式逐步使学生联系背景。例如,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时,当问到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时,有同学以文中“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认为仲永之父既想使仲永有才,又可以使之为其谋利为由,得出“我们做事不要三心二意,不能鱼和熊掌兼得”的结论,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们不宜立即否定,因为这样会严重打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激情。而应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与下文联系,逐步排除这个带有片面性的归纳,结合下文与背景的全面分析而得到正确结论。如此,既使学生产生了对古汉语文学学习的自信,又得到了一定的学习经历与方法,一举两得,这岂是直接否定给出标准所能达到的!

三、耐心引导,丰富教学方式

古汉语文学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每册的教学过程与要求来看,它是贯穿整个初中学习的一项持续学习环节。因此,教师与学生都必须耐心,认真。本着新课改改变课程功能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原则,当前对教师的素质将有更多的要求。而针对目前90后或00后的学生兴趣与娱乐方式的更为广泛,教师应结合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因此,改变教学方式就是一个关键问题。

中古汉语篇8

关键词:训诂 训诂学意义

陈澧在《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小学》篇中说:“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临乡,有训诂则能使估计如暮旦,所谓通者,训诂之功大矣。简言之,训诂就是以今释古,以雅释俗,即用古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雅言解释方言,,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使之明白可晓。近代训诂学家黄侃先生也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隐身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这就从语源的角度上说明了训诂二字的意义。又从语言学的观点出发,指出了训诂的实际内容,训诂就是对古书中的语义做出正确解释的一项专门性的学术工作。

而训诂学是研究训诂的规律化的科学,是对训诂的理性意义上的认识,是训诂实践的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黄侃先生指出,若以此地之语解释彼此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这一段话说明训诂学是研究并解释,以语言解释语言的具体规律,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使之成为有系统,有条理,而可以因简驭繁的科学,因此,我们就必须研究前人的训诂实践,特别是历代的注疏,从而进行分析和归纳,明其源流,知其取舍,评其优劣,从而归纳出其系统和条理,并根据汉语的特点,总结出训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语意义的方法,途径,和规律。

郭在贻先生说:“我们认为今天的训诂学,应该再系统性之外在加上两个独创性和实用性,所谓独创性,就是说不要照抄前人的研究成活,而是从今天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训诂学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总结新的理论和经验,所谓实用性就是为今天的语文教学服务。总之训诂学的任务就是一句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的具体情况,特别是文字,语音和词义方面的情况,研究应该如何运用汉语言文字方面的基本规律,来正确解释历代的语音,换言之,应该研究历代汉语中的词语的形音义结合的形式与规律,研究如何正确解释这些词语的方法和条例,是训诂学的主要任务。传统训诂学研究的主要是汉魏以前的古书中的语义,也综合分析古树的语法,修辞,以及文章的思想内容等等。但是,今天的训诂学,已经不再局限于汉魏以前的古代书面语言,而是扩展到唐宋元明乃至清一代的俗语词,并且涉及文学,历史,教育,医药,农林,经济,军事,宗教等学科领域,应该说,从先秦两汉的典籍到唐宋以后的古白话作品等历代文献资料中的任何语言障碍,都可以成为当代训诂学研究的对象。

训诂学既然是以正确解释古代的词义为核心任务的,因为,它就应该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资料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无论研治何种古籍,无论是治经,治史,都必须从校勘训诂之法入手,这是因为,校勘已审,然后本子可读,本子可读,然后训诂可明,训诂明,然后义理可定。古汉语在对于一词一语的解释,无处不是训诂方法的应用,只是有的应用正确,有的应用错误罢了,研究过训诂学与否,在阅读古籍时,解决问题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解决问题的办法比较多,分析问题比较细致准确,后者每失笼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会产生不应有的错误,这一番话,精辟的说明了古代汉语同训诂学的关系,说明了学习训诂的重要意义。

研究古代汉语需要学习训诂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学科,同样也需要学习训诂学,比如闻一多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就是从训诂学入手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考求的,他在《楚辞校补》中说,较古的文学作品之所以难读,大概不出三种原因,意识先作品存在的时代背景与作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因年代久远,史料不足,难于了解,二十作品中所用的语言文字,尤其那些约定俗成的白字,最易陷入歧义。三是后作品而产生的传本的讹误,往往也误人不浅,正因为训诂学是治古学的第一步功夫,因而,有成就的古典文学家莫不循此而行,许正阳先生是一位以研究民族古典文学事业的,可是他在语言文字研究上却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这就究竟是什么原因,文学即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不先把其中的语言文字弄的十分清楚之前,必然会发生许多误解误说,而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其例不胜举,我们决意从考订唐宋两代与此的确切意义下手,这必然也就涉及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一切事物的具体内容实际,由此进而了解作品的真正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和作者的心境,然而再进行艺术和内容的赏析品评。

传统训诂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古代文献中所有的问题,但是,就其重要内容而言,仍不外乎释词和解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还对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修辞方式,行文惯例等予以说明,概括起来,训诂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释词,二是解句,三是解释语法现象,四是说明修辞手法,五十发凡举例,六是注音。释词就是解释古书中某些词语的含义,它是训诂的中心工作,因为词义和词义是变化最大的,放映社会生活最灵敏的语言要素,要通古今之异言,必然以释词为主要内容,前代训诂学家十分重视释词工作。

语词和语法是古书训释中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由于语义与修辞手段也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训诂学还应该对修辞现象加以研究和说明,特别是古典诗词,它的修辞手法千变万化,句中的一些词语受到修辞手法的制约,特别是古典诗词,它的修辞手法千变万化,句中的一些词语受到修辞手法的制约,其词汇意义往往被修辞意义所代替,如果仅从词汇的表面意义去阅读这些诗词,就不能真正去阅读这些诗词,就不能真正读懂,赋比兴是诗经中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

中古汉语篇9

关键词:古汉语;介词;以;分析;功用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94-02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以”的解释是:“以,用也。”对“用”的解释是:“用,可施行也。”从许慎对“以”和“用”两词诠释的意义看,这两个词皆属于动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以”作为“用”的意义诠释时,所引用的一条例句,选于屈原《九章・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这一例句中用的“以”和“用”两个词,都是动词,且是同义词。由此可见,“以”在古汉语中,最早是作为动词来用的。我国现存的也是最有权威的辞书《辞源》、《辞海》对“以”的诠释,其义项的第一条,也都是作为动词来诠释的。“《辞源》释‘以’:①用,使用。”“《辞海》释‘以’:①用。”这说明“以”最早作为动词运用,已为世所公认。但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以”的动词意义,后来逐渐弱化了、虚化了,从实词的位置上转到了虚词。而“以”作为虚词运用,随着汉语的逐步发展,其语法功用也不断丰富,其变化也渐趋复杂化了。这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在阅读古代文献时,无疑带来了不少麻烦。

“以”作为虚词运用,常见有: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有的语法著作,将代词划入虚词内,“以”有时也用作代词,故从此说,亦列入虚词类)。而“以”作为介词应用的时候,其变化尤为复杂。笔者试图从介词的角度,从古代文献中选其部分典型例句,对其语法功用进行归纳分类分析,以便寻其规律,给阅读提供一点借鉴。

介词的语法功用,一般是用来介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给句中的动词,用来表示时间、处所、工具、对象、原因等意义关系。其突出特点是,常与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一起组成特殊结构,帮助后面的动词谓语,完成其语法作用。一般语法书上,常把这种特殊结构称之为介宾结构。如果要想把介词的语法功用弄清楚,就得从这一特殊结构入手。“以”作为介词的运用时,其语法功用自然也具有这一突出的语法特点。其复杂的变化,也离不开这个语法范围。

一、“以”作为介词运用时的具体变化规律

1.“以”与后面的时间名词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例1:(瘫痪)以春夏得之难治。(张锐《鸡峰备急方》)

――瘫痪病在春夏时得的难治。

例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班固《汉书・苏武传》)

――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天回到京城。

上面2个例句中的介词“以”都用在时间名词之前,与其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翻译时,通常译作“在”。

2.“以”与后面的方位名词或处所名词,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方位或处所。

例1: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楚辞・离骚》)

――我匆匆忙忙地奔走在(君王的)前后,赶上先王的足迹。

例2:敌以东方来。(《墨子・迎敌祠》)

――敌人从东方来。

例3: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班固《汉书・九五・西南夷传》)

――现在从长沙、豫章去,水路大多干涸,难得行走。

上面3个例句中的介词“以”或用在方位名词“先后”、“东方”之前,或用在处所名词“长沙豫章”之前,与其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方位或处所。翻译时,通常译作“在”或“从”。

3.“以”与后面的名词或代词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所用的方式、工具或所涉及的对象。

例1: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荀子・王制》)

――用奖赏鼓励他们,用刑罚惩治他们。

例2: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下》)

――(病人)患了太阳表证,应用发汗法治疗。

上面2个例句中的介词或用在表示方式的名词“庆赏”、“刑罚”之前,或用在表示工具的名词“汗”、“火器”之前,或用在所涉及对象的代词“汝”之前,与其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作行为所用的方式、工具、对象。翻译时,通常译作“用”、“把”、“拿”等。

4.“以”与后面的名词、代词或词组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例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道德高尚的人不因(某人)话说得漂亮就提拔他,也不因某人不好就鄙弃他的好话。

例2: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孙思邈《千金方・序例》)

――(医生)还不能因为病人有钱,处方时用珍贵的药物,使他难得买到。

上面2个例句中的介词,或用在表示动作行为产生原因的名词“言”、“人”之前,或用在代词“彼”之前,与其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翻译时,通常可译作“因为”。

5.“以”与后面名词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作行为所依赖、借助的事物或遵循的准则。

例1: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陆以《冷庐医话》)

――病邪进入腠理部位,按时治疗病人,很少有不能治愈的病人。

例2:以脉言之,肝经受邪,非心病也。(许叔微《本事方》)

――按照脉象来看,这是肝经有病,而不是心病。

上面2个例句中的介词“以”,都用在表示动作行为所依赖、借助的事物或遵循的准则的名词“时”、“脉”、“类例”之前,与其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作行为所依赖、借助的事物或遵循的准则。翻译时,可译作“按”、“按照”、“依据”等。

6.介词“以”的宾语的提前与省略。

(1)在古汉语中,为了强调介词宾语的作用,常将宾语提到介词前面。

例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孔子说:“参啊!我的思想就是用一个道理,把一切事物的道理贯串起来的。”

例2:何以太子可生也?(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根据什么说太子可以复生呢・

上面2个例句中介词“以”的宾语,是“一”、“何”、“仁”、“信”、“忠”、“敏”、“方城”、“汉水”等,皆置于介词“以”之前。这是一种特殊的介宾结构,一般语法书称这种特殊结构为“介词宾语前置”。这种介宾结构,在语义的表达上突出了介词“以”的宾语的意义,这是汉语在表达语义上的一个突出特点。翻译时,需要归原,对介词“以”的翻译,应随句而译。

(2)在古汉语中,介词“以”的宾语,常可省略。在分析古文句时,可把这个省略的宾语看成是代词“之”。

例1:民可以( )乐成,不可与虑始。(褚少孙《史记・滑稽列传补》)

――老百姓可以跟(他们)乐享工作的成就,不能跟他们计议工作的开头。

例2:今引未曾有之祸,以( )自誓于子路,子路安肯晓解而信之?(王充《论衡・问孔》)

――现在(孔子)引用不曾有过的灾祸,用(它)来向子路发誓,子路怎么能解除怀疑而相信孔子呢?

例3: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 )美人及左右。(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捧着宝玉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宝玉)递给宫中美人和左右群臣传着看。

上面3个例句中的介词“以”后面都省略了一个宾语,用括号表示。在分析3个例句时,可以把括号里省略的宾语看成是代词“之”。翻译时,则根据文句中所指代的内容进行翻译。如例1括号中的代词“之”,可译成“他们”;例2括号中的代词“之”,可译成“它”;例3括号中的代词“之”,可译成“宝玉”。

二、分析“以”的功用时需掌握两个要点

综上所述,在分析“以”的介词功用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两个要点。

中古汉语篇10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所”字结构 “【所+动】”结构

《说文》说:“所,伐木声也。”“所”字当“伐木声”讲,它的用法很复杂,随着语言内部的发展,它再也不能单独地作句子成分,再也不具有特定的含义,而是与其它词语结合成一个语法单位,共同表示一个名物性的意思,从而构成固定的“所”字结构,共同充当句子成分。这一用法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争议也较多。笔者不揣浅陋,将“所”字结构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这一类“所”字不能独立地充当句子成分,它必须与其后的动词、介词或其它的词结合,构成“所”字结构,才能在句中充当成分,这时,“所”字可以看作使动词等词体词化的标志,它的作用就是改变其后的词语的性质,而使它具有名词的功能,从而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因此,此时的“所”字主要起着结构作用,不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应把它算作“结构助词”,而不该看作“代词”。

一、“【所+动】”结构及其它“所”字结构

(一)“所”字与其后的动词工程“【所+动】”结构,这是一个名词性结构,也是大家公认的结论,表示“所……人、事、情况”等。例如:

(1)召而见之,则所梦也。(《左传・召公四年》)

(2)上舍法,任民之所善,故奸多。(《商君书・弱民》)

(二)在【所+动】结构之前出现代词或名词作为其修饰语,在句中充当定于或主语成分。例如:

(3)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4)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

(3)(4)例把人称代词,如“吾、尔、其、若、汝、予、”等,置于所字结构之前,作为修饰语,它们之间是一种领属关系,如“从吾所好”―吾好;(4)例为名词主动修饰。

(三)动词后带有一般的宾语,构成【所+动+宾】结构,比较常见。例如:

(5)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6)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贾谊・治安策》)

从上面两例我们可以得出:“所”字结构虽然具有名词性,但是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它究竟指代的对象是何人、何事、何物,就无从确定。因此,“所+动”后面再加上名词性短语,则使内容更加明确具体。(6)中“所知”后面不加“豪吏”,则所知的范围及其广阔,加上后就使内容更有针对性。

(四)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后面,常加上“者”字,构成【所+动+者】结构。例如:

(7)夫君子所过着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尽心章句上》)

(8)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礼记・乐记》)

我们可以发现:若把这一结构中的“者”字省去的话,其意义与原句相比起来,并未发生什么变化。如“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改为“今君之所好问,所好音”等,由此可见,在这一结构中“者”字的有无,对于原句意义的正确理解,并未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者”字的主要作用是把“所”字结构与其后的谓语或其它成分区分开来,作为“所”字结构结束的标志。

(五)在【所+动】之前出现动词“有、无”,构成【有(无)+所+动】结构。例如:

(9)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

(10)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我们结合例子来分析:如“无所思”与“无所忆”,如果理解成“无所”与“思、忆”结合的话,就翻译成“没有什么地方思念的,没有什么地方回忆的”,这样不合语境。所以,要将“所”与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再同“有、无”结合。

二、【所+介+动】及其它特殊的“所”字结构

“所”字除了可以与“动词”结合之外,还可以与介词、名词、形容词相结合,也构成了名词性的“所”字结构。

(一)“所”字先与介词相结合,然后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跟动词相关的原因、处所、时间,以及动作行为赖以进行的手段或涉及的对象,等等。例如:

(11)魏王所以贵张子者,欲得韩地也。(《史记・张仪列传》)

(12)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所”字先与介词“以”“先”结合,再与动词“贵”“受”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原因。

(13)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孙子兵法・九地》)

“所由入”是“所”字先与“由”字相结合,然后与动词“入”组成的名词性短语,直译为“由那里前进的地方”。“所从归”的结构与前面相同。

(14)今盐、铁、均输,所从来久矣。(《盐铁论・忧边》)

“所从来”表示制定盐铁、运输措施到现在所持续的时间。

(15)谋者,所以令敌无备也。(《孙膑兵法・威王问》)

这里表示使敌人无法防备的所用的手段,这种“所”字结构通常可译为“用来……的”。

(16)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孙子兵法・虚实》)

这里“与”是介词,“所”字结构表示对象。

(二)“所”字与其后的名词、形容词结合,这时名词和形容词一般或用为动词,仍是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例如:

(17)民之所誉,上之所礼,乱国之术也。(《韩非子・五蠹》)

(18)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礼记・大学》)

例中名词“誉”“礼”在“所”字之后,并与之结合成“所”字结构,这是名词便失去其名词特点活用为动词“赞誉”“尊重”的意思,同样形容词“厚、薄”分别活用为动词“重视、轻视”。

(三)由介词“为”与助词“所”结合,构成【……为……所……】被动句的格式,这是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常用句式;但是也有单用“为”而不用“所”的。

(19)术怒,攻布,为布所破。(《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2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由例子我们看到“为”字之前是受事主语,即受事者;“为”字之后是行为主动者,即实施者。“所”字后面是谓语动词,“为”字与其后的行为主动者相结合,构成介宾短语,用来做其后谓语的状语。如例(19)译成“袁术被吕布打败”。

总之,“所”字除了可以和动词、介词、名词形容词结合外,还可以与代词、数词、副词等结合,但这些结构为数很少,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三、结语

经过前面对【所+动】结构及其它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具有名词的属性。关于“【所+动】”结构中“所”字的词性争议很大,以前学者认为他是代词,但是其后可带动词的宾语或补语,这也表明“所”不是代词性质,它不是“动词”的前置宾语,而应算作一个结构助词,它的作用就是与动词结合成一个语法单位,共同表示一个名物性的意思。

“所”字除了可以与动词相结合之外,还可以与名词、形容词结合,这时的名词和形容词都被活用为“动词”,它们仍然组成了名词性的“所”字结构。“所”还与介词相结合,表示行为动作的凭借、原因、工具、方法、目的等。

参考文献:

[1]何乐士,敖镜浩,王克仲,麦梅翘,王海.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545-550.

[2]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第3版)[M].北京:中华书局,1999:365-370.

[3]杨伯峻.古代汉语虚词(第1版)[M].北京:中华书局,1981: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