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07:58:27

新生教育论文

新生教育论文篇1

部分大学生存在礼仪修养缺失,如不注意个人仪容仪表仪态、沟通中不够有礼貌、用语粗俗,与同学相处不融洽,争吵、打架;与老师沟通,缺乏应有的尊重等等。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多方面,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偏差,还有大学生对自身内在礼仪修养的要求不够。

二、从新生起开展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是学生从高中完成向大学转变的重要时期,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相应地开展了专业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但大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并未将礼仪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中。笔者认为,基于以下三点原因,高校应将礼仪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大学是学生从依赖到独立的关键成长期

随着心智的不断健全成熟和年龄的不断增长,当代大学生在性格、情感、意志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性格更加细腻,情感更加丰富,也更渴求精神和情感层面的交流。融入陌生又新鲜的集体生活后,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获得友谊和情感的满足。

2.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体现和必要途径

能否与周围的同学、师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丰富的社交活动,对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处于被动生活的游离状态。每天看似过着“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宿舍—食堂—教学”三点一线的规律生活,实际上处于一种孤立、封闭、没有明确目标的“混日子”的状态。他们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对生活的突破和创新。渴望被了解,渴望交友也渴望情感,但缺乏对友谊和友情的正确认识,人际社交方面知识和技巧十分匮乏。不懂得表达,也不主动去了解他人,很难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越早让大学生们掌握人际交往的礼仪,对成长就越有利。

3.优秀的个人礼仪是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重要体现

做过辅导员的老师们应该对宿舍矛盾、学生干部竞选失败导致同学关系紧张等现象颇为熟悉,相当一部分同学之间存在人际交往及个人不良行为习惯问题。处理好了,学生会学会适应环境、包容他人,反之,会导致“大学梦”还没有开始便淹没在自己的世界里。而礼仪是与人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时的外在表象方面的规范,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等等。学习礼仪,能提升个人修养,尊重他人,更好适应大学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即使产生了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顺利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礼仪教育宜早不宜迟,中、小学时期学校没有对学生的礼仪教育给予足够重视,如果进入大学能处处可见学礼、行礼的良好氛围,对新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三、高校新生开展礼仪教育的措施

1.将礼仪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

高校入学教育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系统化的新生入学教育能够推进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模块化、方式多样化、活动项目化、主体全员化、载体多元化和影响长效化,发挥育人功能,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笔者所在学院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包括专业认知教育、校史校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礼仪与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图书馆入馆教育、学生事务介绍等。礼仪与行为规范教育是新生在入校后最先系统学习礼仪的第一次课程,通过讲座的形式开展,课程内容包括为什么学习礼仪和日常基本礼仪知识两个部分。

2.开展礼仪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新生教育论文篇2

1.1对象

本调查共设二组,一组是医学新生组:2004年苏州大学入学医学本科新生。包括临床、儿科、法医、护理、口腔、医学检验、预防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影像10个专业,共437名学生。其中男生174名,女生263名,平均年龄(18.95±1.53)岁。二组是对照组:2004年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入学新生,包括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3个专业122名学生。其中男生73名,女生49名,平均年龄(18.58±7.56)岁。同时与MMPI全国协作组修订的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中国人常模,进行比较。

1. 2方法

1.2.1工具采用中国科学院宋维真主修的中国版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 399题),该量表包含3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3个效度量表包括说谎分数L、诈病分数F、校正分数K。10个临床量表包括疑病Hs、抑郁D、癔症Hy、精神状况Pd、性别指数Mf、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社会内向Si。该量表已证明有一定的信度和效率。

1.2.2测试方法2004年9月15~10月15,新生入学一个月内,以整群抽样法,统一指导语,学生一次性完成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 399题) 的测试,测试时间为45 min,统计其3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通过比较各量表的原始分,分析医学新生性别间、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之间、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之间的人格特征差异。

1.2.3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中的t检验完成。

2结果

2.1医学新生人格特征性别间的比较医学男生抑郁D值显著低于女生(t=-2.56,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性别指数Mf值显著低于女生(t=-10.81,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轻躁狂Ma值显著高于女生(t=2.43,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量表得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表1)。

2.2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差异比较由表2可知,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相比,男生校正分数值显著高于非医学男生(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疑病、癔症、性别指数、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值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P<0.05或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女生精神状况、轻躁狂、社会内向值显著高于非医学女生(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2.3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的人格特征差异比较由表3可知,医学新生与全国大学学历常模相比,男女生在说谎分数、精神状况、轻躁狂显著高于常模(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男女生诈病分数、疑病、抑郁、偏执、社会内向值显著低于常模(P<0.05或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或显著意义。并且男生校正分数K值显著低于常模(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女生的癔症、精神衰弱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

3讨论

3.1关于医学新生性别间的人格特征差异入学对每一个新生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应激。本文结果显示,医学新生的抑郁值,男生显著低于女生,表明医学新生中男生比女生更具有自信,更加外向,善于交际,人格更趋向于社会化。男生轻躁狂值显著高于女生,与有关研究一致。女生更胆小、内向、缺乏解决大事的能力、兴趣狭窄,可能伴有衰弱、疲劳、人际关系淡漠、与别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男生表现出乐观、善交际、精力充沛的个性特征,但也有行为冲动,不能控制其行为,好竞争,对人敌意,易激惹等个性。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传统观念、社会角色期待、家庭教育等方面是有关的。男生性别指数值显著低于女生,反映女生性别角色的分化更加明显,同时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倾向。有学者将人的性格分为双性化人格、男性化人格、女性化人格以及中性化(不典型)人格。邹萍的研究得出女生的双性化人格形成与家庭(尤其与母亲)的教养态度、方式以及母亲的个性特点关系较大。因此类推,本文研究得出的女性男性化的成因亦如是。

3.2关于医学新生与非医学新生人格特征的差异分析医学男生在相关一致性较强的疑病、癔症、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值量表分值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表现为医学男生更倾向于敏感、灵活、合群、成熟、现实、适应良好和兴趣广泛,此结果与有关研究较为一致。这可能与当前医学生就业、社会舆论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等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的要求提高有很大的联系。医学男生性别指数分显著低于非医学男生,又显著低于医学女生,反映医学男生可能表现出冲动、冒险及粗心大意等个性特征。另外,医学女生在精神状况、轻躁狂显著高于非医学女生,而她们社会内向值虽高于非医学女生,但却显著低于常模,表现她们社会外向而又任性、做作、冲动,与前面得出的结果一致。这些可能与当前女性社会角色的改变,女性地位的提高、社会竞争力等有关。医学新生个性的整体一致性,可能是当前医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变革及经济发展对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应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完善他们的人格,这也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点。

新生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新生教育论文篇4

1.新基础教育概述

新基础教育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概念,是全面而系统地对传统基础教育予以深入改革和优化升级的全新教育理念。新基础教育是相对旧基础教育而言,具体涵盖了以下“新”的元素:其一,新基础教育强调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大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基础教育的转型和变革;其二,新基础教育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以及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整体性创新;其三,新基础教育重视实践应用,通过建立新型学校对理论加以推广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其四,新型基础教育理念摆脱了传统“认知”教育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五,新基础教育强调了动态发展,使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始终保持先进性;其六,新基础教育要求教育从业者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新型学生[1]。

2.从旧基础教育到新基础教育

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间,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众多人才,提升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素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旧基础教育越来越凸显了其不适应性,严重限制了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和教育职能的发挥,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生命教育”之后,我国旧有基础教育弊端频现,一方面对于教育环境而言,教育相关管理者不重视生命教育理念,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使得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待遇差,工作环境差,工资得不到保障,甚至连基本生存条件都很难满足,相对应的是贫困地区或家庭的学生无法上学,人文关怀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对于教育质量而言,很多学校教育还停留在“认知”教育甚至是“应试”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在教学阶段就问题频发,这些都暴露了我国传统基础教育一定程度的教非所用和力不从心。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以叶澜为首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教育理念同时代需求的适应性,开始推动基础教育变革,新基础教育理论应运而生。新基础教育要求首先掌握时代主题,了解时代需求;其次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进行更新变革,使之适应时代需求;最后将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目标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形成更加先进的理论体系。

二、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分析及实践重构

1.新基础教育价值观及其构建

新基础教育的价值核心是“培育新人”,所谓新人,既要符合新社会背景下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又要在个体上展现鲜明的个性和充沛的生命活力,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在生命教育观下,教育的过程首先定义为精神成长的过程,其次才定义为知识传导的过程,其构建方式主要为:将教育的价值集中在对人的生存价值的引导和发展上,对人的生命历程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予以动态把握,唤醒生命潜能,蕴育精神新生,既要奠定知识基础、能力基础、道德基础等基本素质,也要培养生存能力、生活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更要提升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崇高精神。由此,新基础教育的价值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而应立足人的整个生命发展过程,将体力、智力、情感、人格、伦理等全部纳入教育目标,从知识教育切入到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由此培养出符合现代价值需求的教育人才。

2.新基础教育教师观及其构建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践行者,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决定了教育质量。在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中,教师的定位应该是不断自我发掘、强化以及发挥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有意义,更具价值[2]。基于此种目的构建新教师观:首先,对教师这一角色的认知,必须强调教师本身的生命价值,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提升的需求,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必须的环境和条件支持;其次,要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诉求,从根本上改变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错误认知,而将其看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生活进行的方式,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更加宽广的生命视角去尊重教师选择生活方式和享受生活的权利。

3.新基础教育学生观及其构建

当代生命教育观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首先将受教育对象定义为一群具有完整生命特征并渴望接受生命教育的人群,据此实施新基础教育教学活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质量的表现载体。传统教育下的学生观通常把学生当作填充知识的容器,以机械化、流程化和一体化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并简单地将教育内容划分为年级教育,照本宣科,人为地割裂了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则将学生看作是实体与精神、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生理意义和哲学意义上的完整生命体,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对学生潜能的激发。具体到其模式构建,首先,教育教学应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统一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之下,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擅长学习,在学习中培养乐观坚毅的生命态度;最后,还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站在整个生命过程角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更加长远的发展可能。

4.新基础教育课程观及其构建

课程是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媒介,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塑造性格品行的载体,因此课程设计合理性对教育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育课程设计注重知识技能内容,重视自然学科,忽略人文学科。而生命教育观同新基础教育理念相结合,强调的则是教育课程设置的现实性与长远性相结合,使课程内容与结构同教学需求与生活需求紧密结合,同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站在整个生命完整性的角度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完整展现生命自身的意义和潜力。其模式构建为:首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将基础性与拓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生活性、自然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既强调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基础,又要拓展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挖掘;其次,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应加强综合课程设置,拓展学生思维,发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创造精神,将生活实践纳入课程设置中,在“由知识到生活”的正向教导中引入“由生活到知识”的反向互动,从而打通课本和生活的二元对立,使之合二为一,形成体系。

5.新基础教育教学观及其构建

传统教学观强调教学的方式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教学要求实施教学活动,达成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塑造品性的教学目标,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学校教什么”和“学校怎么教”,其中教师角色仅仅是阐释者和传递者,学生也只是接受者和吸收者。而生命教育观下的新基础教育则强调了教学的生命力、主动性、先进性,在新型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不再割裂开来,而是对立统一,即相互独立承担各自角色定位,又要在师生互动、交流沟通中相互补充,相互激发灵感和活力,相互提升和促进,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生命共振和协同成长[3]。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师生互动,激发富有个性的创造力。具体为:首要要将“人”放在学科和教育之上,以人为本,改变传统“重认知轻情感”和“重教书轻育人”的理念禁锢,重视情感教育和生活体验,重视学生的道德塑造和人格养成;其次,将“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型升级为“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知识”,由此将教学活动由枯燥的填鸭式说教转型为一种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价值体验。

6.新基础教育评价观及其构建

新生教育论文篇5

(一)“服务型”模式是纠正“管理型”模式存在弊端的需要“管理型”模式片面强调教育者的管理权力或权威,强调以“问题管理”为重点,以纠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偏差为工作目标,以“强制灌输”为教育方式,以大学生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为工作的导向和评价标准。这一模式严重违背了双向互动的教育规律,违背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宗旨,造成了行政管理、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脱节,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上述诸多弊端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由“管理型”模式向“服务型”模式的转型。

(二)“服务型”模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需要针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个人思想行为的多样化以及全面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变“说教、训斥和管理”为“倾听、关怀和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进而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和排斥心理,使大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最终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教育目标。

(三)“服务型”模式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缴费上学、就业分配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服务”的职能得以凸显。同时,大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维权意识、自主意识、教育消费意识也得到不断增强。在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除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等内容的教育外,还应当增加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心理咨询以及其他能力素质拓展等具有“服务”特征的教育内容。“管理型”模式已经难以有效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四)“服务型”模式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在“管理型”模式下,由于受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新变化的影响,高校出现学生知与行的不和谐、学生干群关系的不和谐、不同学生群体关系的不和谐、学生身体与心理的不和谐以及就业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等问题,这些不和谐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地解决或者任其自由发展,其结果必然滋长大学生对社会、学校和同学的不满情绪,给和谐校园建设造成极大隐患[5]。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各高校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充分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历史、认清现实、消解内在和外在冲突,进而达到“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和塑造人”的教育目的。因此,构建“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服务型”模式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

以人为[:请记住我站域名/]本的“服务型”模式的实践路径

(一)在大学生个性突出、法制观念与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管理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当创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以尊重大学生为服务的根本原则。当代大学生拥有丰富的思想感情、细腻的内心体验和多元化的生活追求,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发展性和现实性的享有独立人格的人,教育者必须对他们的价值观、人格、权益、言行举止、个性、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等的接纳、关注和爱护。在教育服务过程中,教育者应深入了解和关心大学生的喜怒哀乐,积极回应大学生的利益诉求,虚心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平等、坦诚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2.以大学生主体地位为服务的立足点。强调大学生主体地位,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过程中必须始终将大学生视为服务过程的主体,让大学生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自主确立组织方式、活动程序,并付之于行动,通过大学生自身的探究和体验,培养大学生独立的思维、自主的意识和自觉的行为,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3.以大学生需要为服务的出发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过程中,高校应当根据大学生的内在需要组织设计、开展教育服务活动,因势利导,激发和调动大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服务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从“有针对性地满足、疏导大学生的生理需要;缓解心理压力、保障校园安全,满足大学生的安全需要;创造交往机会、营造和谐的交往氛围,满足大学生的归属和爱需要;变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满足大学生的自尊需要;引导大学生成才、成人,满足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6]从这五个方面满足大学生需要入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服务。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服务的最终归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人的实践能力、素质、需要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所以,高校应当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最终归宿。

(二)完善“以人为本”的服务制度1.领导制度。各高校应当建立

党委领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委员会制度。该委员会定期研究部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重要工作,讨论解决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全方位服务格局。2.保障制度。新时期,高校必须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系两级组织领导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服务办公场所、服务设施、服务活动基地和服务经费投入等的资金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服务队伍的教育、培训等的队伍建设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服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障大学生接受服务的权利,从而构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保障制度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3.监督制度。各高校应当通过设立监督电话、设立监督意见箱、组建监督员队伍、成立服务申诉处理委员会等常态化监督措施,以及听取服务情况汇报、现场服务检查、接受服务对象个别访问、服务部门或人员警示提醒谈话、服务存在问题质询和投诉受理等形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监督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4.评价制度。针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评价制度存在的不足以及服务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高校必须立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目标,从服务者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过程、服务效果等方面入手制定评价细则,运用服务材料查阅法、服务成果汇报法、服务对象座谈法、问卷调查法、参与服务活动法和抽样调查法等评价方法,建立和完善能够反映服务真实情况的立体评价制度。 (三)《重要讲话》和《意见》精神明确指出高校的教育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一教育目标的视角分析,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平台:

1.教学服务平台教学服务平台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效果的好坏。为了打造一个科学的教学服务平台,高校应抓好四个工作:

(1)以“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实际”原则,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整合过程中,高校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主线、以教材为参考、以大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为前提、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最终目标,统筹兼顾,有的放矢,努力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本文认为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应当包括: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法治思想等为主的知识传授型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生态道德、网络伦理和生命观教育等为主的品格塑造型时代内容;以就业观和创业观教育、人际交往与自我调试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闲暇能力的闲暇教育等为主的能力培养型具体内容[8]。

(2)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当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认知水平、法律意识、学习、生活、家庭和个性特征等实际情况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变化为依据进行改革创新,主要包括说理教育法、心理疏导教育法、网络教育法、思政沙龙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和榜样激励教育法等。

(3)建设高素质的教学服务队伍。建设“以人为本”的教学服务队伍应当抓好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树立、良好思想道德品格的培育和高超教学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支能够始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帮助学生”的高素质的服务队伍。

(4)建立良好的教学服务实践基地。高校不但应当抓好革命遗址、文化遗址等传统基地建设,而且应当着重抓好新生适应性教育基地、竞争力拓展教育基地、大学生党员教育基地、成才服务基地、创业教育基地、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企业文化培训基地、社会生活适应训练基地等基地建设。

(5)构建高效的教学服务网络。网络具有自由性、平等性、新颖性、隐蔽性和个性化等特点,利用教学服务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针对大学生热衷网络生活的实际情况,高校应当着力打造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网页、电子邮件、微博、QQ群、BBS论坛、飞信等载体为主的教学服务网络,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增强教学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素质拓展教育服务平台。通过成立素质拓展教育领导机构、设立素质拓展教育基金、设置素质拓展教育学分、开设创新课程、建立创新实验基地、组织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举办科技竞赛和成立覆盖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学风建设、文体素质等多个方面的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品牌社团等手段打造教育服务平台,有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新生教育论文篇6

1.创业教育理念观念落后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这样几种落后的理念和观念:“政府包办论”,认为创业教育是政府的事情,政府机关为主体提供“钱粮政策”;“学校包办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学校可以包办一切;“解决就业论”,急功近利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等;“企业创办论”,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教会学生怎样创办企业或公司,受益面很窄;“第二课堂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创业类社团、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这一系列的落后理念和观念,导致了创业教育主体不明,活动目的不清,最终使得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习脱节,难以形成合力。

2.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清

大多高校仍将创业教育定位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补充,学校创业教育仅仅是就业指导的一个分支,既无专项经费也无专人指导,其教育内容单纯是创业方法和途径的教育;有的认为只有求职能力弱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才需要创业,将创业弱化为毕业生谋生手段和提高学校的灵活就业率的方式;更有甚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国家由于经济压力大、就业环境不好,为了甩包袱而让大学生去自谋职业一种教育形式。这些有关创业教育的定位都是不科学的。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3.创业教育网络化联动机制不畅

近来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创业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家认识到创业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政府、市场、学校、社会和个人还没有真正联动起来,没有有机融合方方面面的优势共同服务大学生创业。目前还缺乏健全的全民创业配套制度、常态的长效机制和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资金支持的多方联动机制。具体表现在:各方对创业教育重大问题联合攻关的协作联动不畅;高校之间创业教育联动不畅;高校创业教育与政府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动不畅;高校与企业项目合作、技术推广等联动不畅;各方在资源整合、工作交叉、人员合理利用上联动不畅。因此,需要真正构建集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资金支持为一体的创业教育立体网络化联动的有效机制。

4.创业教育利益风险分担不明

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方联动,但是由于利益和风险分担的职责不清,导致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推诿。具体表现在参与创业教育组织的人员可能来自不同单位,他们代表的参与协同的各单位利益诉求和追求目标不尽一致,很容易诱发矛盾和分歧。如政府需要社会稳定经济增长,企业需要经济效益,社会资本需要利益最大化,高校需要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等,这些利益分割问题制约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其次是创业风险往往被美好的成功创业案例所掩盖,大家往往只看到创业者成功的一面,而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因此,创业教育组织各成员间需要根据职责合理承担风险,避免将风险直接嫁接在创业个体上,使得创业教育有风险机制的保障,让创业成功的小概率事件发挥其无限的覆盖作用。

二、构建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1.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一要更新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紧紧围绕培养善于创新、敢于创造、勇于创业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密切结合专业特点,努力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构筑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业实践技能,全面提升大学生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创新素质,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效发现机遇、把握机遇、成功创业。二要建立大学生创业能力“锥状体模型”。该模型由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自控能力、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策划能力、营销能力、理财能力和机会能力11项能力构成。其中,处于锥状体底层、覆盖人群较宽泛的是通识能力,包括趋于隐性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居于锥形体中间的是以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策划能力、营销能力和理财能力5方面显性的专业能力,这个层面的五边形面积较小,覆盖人群相对较窄;在“锥状体”顶端、引领创业活动方向的是机会能力,这表明在各项能力的基础上,必须把握机会且优先行动,最终实现优质创业。创新协同创业教育体系就是要以创业能力锥状体模型为基础,以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两个锥度体建设为依托,以大学生自身发展诉求为出发点,潜心基础,精心谋划,提高大学生获取机会的能力,当机会出现时一举实现成功创业。同时大学生创业教育需着力打牢创业基本知识,培育创新意识,强化创业实训,谋划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增添内动力。

2.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1)差异推进,协同创新,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一是提升创业通识能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在大学生创业通识能力提升阶段,强化高等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协同,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协同人文社科类相关学院,开办“创新管理”“创业理财”“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协同教务和团委等部门,设置课外创新学分;协同教务、学工、科技和物资等部门加强创业通识能力实践课程的建设。二是提升创业专业能力,整合实践实训资源。在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时期,需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协同,有效整合各类实践教育资源,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协同学校和人社部门成立创业学院,建立起创业实践“可配置、可视化、可交互”的实训模块;协同学校、社会创业培训指导机构、科技部门等组织,重点构建SYB创业实训平台。三是提升创业机会能力,整合社会环境资源。协同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和各类产业园,分类引导有市场潜质的创业项目深度孵化;协同风险投资机构,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筹措资金;协同政府相关部门,为大学生争取、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扶持政策,为创业项目提供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2)层级推进,资源整合,打造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载体

遵循大学生创业的基本规律,以“创业实践基地”为主体,构建以“创新创业活动—创业训练营—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实践基地”为主线的创业实践链,有序推进,环环相扣,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建立创业教育载体,培育创业知识。需加强建设创业能力为主的课程如创新管理、创业理财、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基础专业实践课程。成立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设置课外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引导学生参与学校认定的各类学科竞赛、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统筹大学生素质发展特别是创业发展活动。二是打造创新训练载体,培养创业精神。将专业知识、创业能力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教学使联通学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训得以实现。创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在工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创新模拟实训载体,提升创业技能。以各级大学生“挑战杯”赛事为牵引,通过立项支撑,构建起“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参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拟竞赛体系。引进ERP模拟沙盘系统,打造“创业训练营”“网络创业一条街”等平台,为学生创业的个性化发展提供高效模拟实训的机会。四是运行项目实验载体,选育创业项目。多媒介立体推荐大学生优质创业项目信息,引导大学生提升创业层次。全面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组织学生按照真实企业创办流程,模拟企业运营全过程。组织创业导师通过评审将可操作性强、效果优、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引入各类园区进一步孵化。

3.完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协同社会各界,全力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服务,着力构筑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Center)、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Base)、大学生创业学院(Department)三大核心阵地,最终打造大学生创业CBD,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一是打造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争取人社、经信等政府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重点为创业青年提供信息交流、资金对接、导师指导、项目推介等服务,开展青年创业BRT、青年创业融资“风险池”(由政府出资,以基准利率贷款帮助大学生创业)、青年创业导师“1+1”、大学生创业项目会等活动,打造以集聚创业青年和对接创业资源为主要功能的核心枢纽。二是建设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依托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实验室、工作坊、一条街等阵地,建立大学生创业苗圃,辅导大学生创业项目入圃加速培育;引进社会专业项目孵化机构共建创业孵化基地,作为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享受扶持政策,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加速成长;引导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项目进入产业园区加速发展,实现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从育苗、孵化到产业化的全过程服务。三是开办大学生创业学院。协同人社部门提供创业培训资金,由高校免费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入门、成长、加速三个层次的创业培训课程并穿插创业典型事迹报告、创业考察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凝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四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做到高校与政府共建的创业园获得政府经费扶持或各级荣誉利益共享,做到高校和风司扶持大学生创业收益获得利益共享,做好风险投资公司、担保机构、高校或政府、创业大学生之间风险防范预案工作。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更好地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4.协同创新,解决创业瓶颈问题

新生教育论文篇7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因其独特的特点在人们生活中普遍推广,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分析新媒体的特点,对于有效使用新媒体,特别是利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1.开放性和便捷性

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和便捷性的典型特征。在当今社会,没有任何媒体可以像新媒体一样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速度和容量的束缚。一般而言,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需要历经层层环节,周期较长,而且版面有限,导致其信息传播受到较多限制。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省去了信息传播的许多环节,在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方式上都体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和便捷性。

2.信息的丰富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的丰富性是新媒体的显著特征。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因为版面限制,信息容量有限。然而,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拥有无限的信息空间。一个网站的信息容量是一份报纸或是一个电台的许多倍。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可以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传播范围可以覆盖到全球各个角落。

3.虚拟性和互动性

新媒体的虚拟性是指,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存在形态是无形的。这种无形的存在形态是通过互联网络技术以文字、图片、声音等方式作为媒介表达需要传播的信息。在新媒体的虚拟世界里,新媒体使用者通过自己赋予的符号来标识自己或是让别人识别自己。新媒体的互动性是指人们在新媒体的虚拟世界里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自由地进行信息交换,不必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和挑战

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因其开放性、便捷性、信息的丰富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拥护,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着巨大影响。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样,新媒体也是一面双刃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推广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1.新媒体的开放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新媒体的开放性给大学生提供了获取大量信息的平台,但是新媒体的开放性也意味着信息内容的复杂多样和信息的自由无约束,导致政治、经济、文化和娱乐等信息和暴力、色情、反人类和等信息混杂在一起,各种信息同时充斥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不少大学生意志力和分辨力较差,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腐蚀,导致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道德标准降低,从而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

2.新媒体的虚拟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以其虚拟化的特点极大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因为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式的推广,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减少,大学生更倾向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新媒体的虚拟性容易使大学生忘却自身的社会责任,降低道德标准。同时,大学生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使得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弱化,与朋友和家人关系淡薄,产生消极和孤僻的情绪,导致大学生产生人际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3.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以课堂教育为主,社会实践为辅的教育方式,工作内容主要依赖于书籍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信息量较小,时效性较差。在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滞后,特别是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缺乏创新,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教育的效果。

三、新媒体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对策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利用新媒体作为平台,积极探索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运用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利用新媒体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在新媒体背景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营造积极的网络舆论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利用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把校园网站变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丰富的信息资源及时更新工作内容,利用微博或是其他新媒体形式,迅速向大学生传播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更有效。通过这些途径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将思想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校园网络管理

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因其开放性和虚拟性,导致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鱼龙混杂,不良信息泛滥,严重侵蚀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高校应该做好校园网络管理,阻止不良信息进校园,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的“防火墙”。同时,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网络管理和道德教育两手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大学生网络行为制定道德规范,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自觉维护网络文明。

3.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

新生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理念

党的十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象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塑造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应该承担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新使命、新责任。

一、 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在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任务,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才能拥有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2]。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基本内容是建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依赖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制度建设,而且依赖于全体社会公民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培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生态文明观,使他们养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习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3]。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依靠“生态人”。“生态人”是指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道德人,其行为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准则,追求的目标是人的生态性存在[4]。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是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点关注群体,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开始反思对待自然的方式,开始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力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社会。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学校应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责任意识、生态文化的社会人才的职责。

生态文明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大学生既是接受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对象,也是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大学生群体是有理想、有热情的群体,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同时,也将其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透过一言一行向社会传达出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就必须转变,要通过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榜样,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社会文明消费、适度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体[5]。马克思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全面发展的个体应当是把对自然界的认识当作对他自己的现实体的认识[6]。”这样具有全面关系的个人才能有效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情怀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怀,鼓励其履行社会公民的基本义务,承担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就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 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生态文明的正式提出以及赋予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关键地位,体现了我党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现实紧迫性的高度重视和对生态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表明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成为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治理理念。随着我国日益频发的生态问题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许多学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也越来越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中国人类生态学的奠基人周鸿教授于1985年率先在云南大学开设《人类生态学》的选修课程、2013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北海职业学院成立全国首个“泛北部湾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等。但是,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总体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有些薄弱的地方仍需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意识欠缺

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其生态意识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在校园里和课堂上,随处可见大学生生态意识缺失的表现,如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课桌椅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只有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在工作和教学中,教育者应当具备扎实的生态理论知识,并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7]。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育者本身生态意识不够强烈,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课堂上出现了重视灌输教学忽略沟通,重视单向说理忽略互动交流的问题,未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相契合,大学生无法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对自身学习、生活的作用,这就导致了整个系统失衡,出现生态困境。

2、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之外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大学生成长在社会环境中,社会思想、社会舆论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唯一变量,它受社会领域同生共构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结构的极大影响。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不断加速、社会转型不断深入、信息化浪潮汹涌而至的爆炸时代,社会诸因素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多元化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8]。由于教育信息与外在环境不对称现象的出现,教育氛围与教育理念停滞不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能很好的衔接,思想政治教育游离于生态环境之外,环境教育质量不高。

3、生态行为践行不乐观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学生具有浓郁的生态意识,而生态意识就是说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只有具有了这种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生态意识才能最大可能的转化为生态实践行为。在生态意识上升至生态实践行为时,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践行却不够乐观,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树人的工作,需要引导大学生从实处落实生态行为,现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方面还比较薄弱,仍是集中于理论教学,对生态行为的实践教育还不够深入,在举办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题活动时流于表面形式,缺乏长期而系统的教育规划,这使得生态教育的理念很难持久的深入大学生内心,对于大学生落实生态行为的引导不够深入。

4、 生态文明教育方式落后。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带来了

冲击。大学生这个群体,已经广泛使用计算机网络资源,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却未能跟上步伐,未能广泛使用网络等新媒体教育手段,比如说创建生态文明专题教育网站,设置生态文明专栏等,生态文明教育方式较为落后,依然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不能从内心深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因而给教育者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展开造成了一定困难。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日益强调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要着力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视角,努力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1、挖掘学科内容,创新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态环境教育,是指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对策。[9]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2)形成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3)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大学生的所有思想政治课程,虽然内容和特点各不相同,但都与生态文明知识以及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相联系,可以说生态文明知识处处存在[10]。如文明消费、保护校园环境、不随地扔垃圾、爱护公共设施、节水节电等,这些都是生态文明行为。将生态文明知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抓紧课堂这一环节,将生态文明知识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之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教育。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点,紧密联系学科内容和特点,紧密联系实际,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创新生态价值,激发大学生的环境危机感及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提高教育者生态文明素养,坚持典范育人

在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之中,教育者、先进模范党员等的示范和榜样教育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具有高生态意识的教育者队伍,提高教育者生态文明素养,这对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引作用。教育者在给大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也要注重自身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注意挖掘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特点、实践特点,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生态文明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法治意识等生态文明知识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之中,将大学生塑造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人才。正所谓“言传身教”,教育者、党员应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与教学中以身作则,自觉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言行,正面引导和感染大学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个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言行,最终以动态、开放和辩证的视角看待事物的发展,自觉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11]。

3、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文明校园

文化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感染和改变着人的道德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之间,总有一个综合了具体的目标和价值、集知识与信仰于一体的‘中间项’,即一种文化模式[12]。”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人是以文化的方式融入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目前大学校园中,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比如乱涂乱画、践踏草坪、浪费水电、随地吐痰等。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要利用文化所具有的渗透性和传承性的特征,以直观生动、形象活泼的呈现方式,将生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13]。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环境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理念对于大学生形成与生态文明契合的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融入生态体验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见之。在引导大学生培养生态文明习惯的同时,也要注重参与社会的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行为。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使生态文明理念进书本、进课堂。课堂教学与生态体验相结合,通过参与实践,生态文明理念才能落到实处,生态行为才能践行到实处。生态体验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臻于和谐美善境界的道德教育模式。它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和重构道德教育全过程,凸显营造既适合于知识学习又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教育文化氛围,使导引者和体验者双方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激发生命潜能,陶养健康人格[14]。”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环保行动,让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自然社会,在与自然世界的相处中形成生态文明的理念。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宣传生态理念,创建生态文明专题教育网站,设置生态文明专栏等,让大学生感受到浓厚的生态氛围,充分了解生态文明,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各式各样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之中。(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P4-5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3]魏荣,王京京.论生态文明建设诉求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5(5)P33-36

[4]李承宗.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P174

[5]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P12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7]姬明华,董海军.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8(4)P5-8

[8]李军.生态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P44-45

[9]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182-183

[10]李光胜.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30(6)P128-131

[11]陶小模,秦佩.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1(5):68-69

[12][英]米 凯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M].袁同凯,周建新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新生教育论文篇9

上述创新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其主要根源有如下几种情况:首先,创新教育的运行平台构建不够完善,比如一些高校的挑战杯的组织机构一般由校级共青团组织统筹,院系基层团组织负责具体落实,但院系层面团组织普遍缺乏高效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无法有效整合学生科研活动所需的政策、资金、实验设施、专业师资等各种必要资源;其次,团组织只能依靠动员和发动学生参与,对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缺乏必要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抓手,过程监督的实效不明显,对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数量缺乏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这从实际效果上看,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依然停留在“自发状态”,只有师生双方均有意向,且认真坚持的项目才可能最终取得成果。因此,搭建健全的管理平台和完善保障机制是实现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生自主创新教育的三级纵向平台的构建

(一)大力扶持基层院系学生科技组织如有选择扶持一些基础好的学生科技社团、科普协会,建立并健全高校、院系两级科技群体。以它们为依托,全面开展“学术化”,“大众化”的,并具有“趣味性”的科普类学术科研活动,提高广泛性和参与度;同时注意加强协同管理,形成有效合力,广泛扩大本科生的参与面。在参与学生科技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蒙和引路。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帮助指导,确定自己兴趣爱好的拓展方向,从机械的学习转变为研究性学习。这样,从而使学生从枯燥且乏味的理论学习中脱离出来,进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以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为例,目前学院挂靠的学生社团有:承若自然环保协会、地质协会、交通协会、GIS协会等学生科技社团,这些社团每年都可以参加相应的学科类的竞赛活动,并通过学科类的竞赛达到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的实效。

(二)大学生创新实验班西南科技大学创新实践班做法是,从学校全日制大二的多专业本科生中选拔适合的学生,进入创新实践班,其主修专业、学制和总学分总体保持不变,并通过校教务处为他们建立创新实践班学籍。这种创新实践班的培养计划及培养方案概括为“能贯通、可替代”。首先,“能贯通”指创新实践班的培养计划是得到学校各学院、各专业和教务处的认可,主要贯穿在学生的三年(大二到大四)专业培养中;其次,“可替代”指学生本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相关课程及学分可以由培养计划中的所设课程及学分替代。班级的任课教师由相关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班级推行导师制,导师由工程训练中心教师担任;班级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工作由工程训练中心负责组织。这创新实验班的主要育人目的是:因材施教,尊重个性,以多样化自主学习模式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一套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创新实验班的学生采取研究型教学模式,采用项目驱动、能力导向的教学方法。创新实验班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将比普通班的学生更加具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因此,创新实验班的这种培养模式很明显又比学生科技社团的培养模式更具优势,是更深层次的一种培养模式。

(三)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所谓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由基层院系共青团负责组织实施,统一协调教学、科研与团学工作相互合作、共同参与,是院系提供开放的实验室条件和必要的政策、经费支持,以实现教师科研与学生科技有机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它是一套独具特色的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机制的统称,这种机制不同于某个具体的专业实验室运行方式。这种“工作室”,主要从创新实践班中选拔感兴趣、有能力的学生与教师组成课题团队,团队以明确课题为目标开展工作,依托专业实验室设计科研实验课题,形成开展教研活动即讨论、学习、实验、分析、研究并作出结论。这种学习模式与前面所提的创新实践班的形式相比,教师就是团队成员之一,只是与其他成员相比起的引导或主导的作用更强一些,不再是指导者。在这种模式训练中,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意识、责任感、沟通与表达能力、面对压力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都能得到历练培养,同时在教师的全程参与下,学生可以得到更加系统与规范的科研训练,使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这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在功能上显然又比创新实验班在选拔培养人才的职能上,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新式自主创新教育平台即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的运作过程

针对挑战杯,这种新式的创新教育平台即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具体的运作过程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一)项目选拔阶段主要对师生项目进行对接、评审立项两个环节。每学年上半期,学院将启动本学年的项目的立项选拔工作。首先,参与的学生可以通过师生项目汇报会的途径与专业教师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向学院团委提交项目申请,其次,再由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申请项目进行资格评审,选拔合格项目进入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进行进一步的培育。

(二)项目培育阶段进入培育阶段的所有项目均按照“学生自主实验、教师项目指导、团组织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课题研究。在此期间,学院为入选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的项目提供全面开放的实验条件,并定期组织开展项目阶段研究成果汇报交流会,目的是检查和督促每个项目的持续开展;同时项目组定期向专家评审委员会汇报研究进展情况,指导教师要做好项目指导记录,以备项目结题时对师生双方进行考核。

(三)项目结题阶段每学年下半期,学院对已达要求的培育项目进行结题答辩,取得规定创新成果的项目可予以结题,对于创新成果突出的项目,学院拟优先推荐参加学校或更高级别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

(四)项目保障阶段实践证明,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保障机制是确保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可持续的重要前提。1.管理运行机制各基层院系应可成立专门的工作运行机构,其职责是全面领导和协调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的整体工作。同时,还需成立专门负责项目立项与结题评审的学术委员会,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的日常事务工作可由院系的团组织具体负责。2.资源整合机制首先,为确保各项激励政策的顺利实施,院系还需设立专项活动经费,用于项目经费资助和日常活动开支,具体的额度可以参照学生创新项目的数量来定。其次,各基层院系应为学生提供专门的科研工作室,同时提供开放的实验室条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设施等硬件支撑,方便学生进行各类实验操作。促进理工科学生积极开展以实验研究为主的科技创新活动。3.过程监督机制适当的过程监督是为了确保每个创新项目的顺利完成,因此还要针对项目日常管理出台配套的制度文件,如《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实施方案》及《项目管理规定》等。并且,需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科研培训,以及坚持举办项目阶段成果汇报会等等,以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4.政策激励机制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持续发展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还需要加大科技表彰力度,激发学生参加“挑战杯”活动的热情,把学生参加此项活动的表现和成绩纳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并与“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等评选挂钩,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保证科技竞赛活动更加持续、深入、全面地开展下去。其次,为了更好地鼓励项目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院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教师津贴奖励措施,除教师指导学生科研项目给予一定津贴补助外,若成果获奖还应按照级别给予相应的奖励。

新生教育论文篇10

[论文摘要]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目前美国的主流教育理念,倡导者反对价值澄清学派和柯尔伯格的道德相对主义,认为尽管有文化差异,但人类确实存在着一些普遍且非常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围绕核心价值观进行品格教育,可以为开展荣辱观教育提供资源借鉴。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目前美国的主流教育理念。在教育内容上,新品格教育运动反对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认为有客观的道德规范即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在教育目标上,强调道德自律和道德人格的养成;在教育形式上,注重知情行的全方位养成。这些都反映了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客观规律,可以为我们开展荣辱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格提供资源借鉴。

一、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及其界定

上个世纪80年代,针对美国社会严重的青少年道德问题以及居高不下的青少年犯罪率,品格教育兴起并受到了重视。到90年代中期,品格教育已在美国道德教育中获得了主流地位,并得到了政府组织的大力支持。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1996年时提出:“我要求我们所有的学校都要进行品格教育,讲授良好的价值观和进行良好的公民教育。”2001年,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公布了联邦政府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提出“支持品格教育,增加对各州和学区用于品格教育的拨款,以培训教师学会将各种品格养成课程和活动引人课堂”。美国教学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建立了一个品格教育的特别工作小组,一些州通过立法要求在公立学校中开设品格教育课。2002年6月19日,布什在白宫专门召开了题为“品格与社会”的研讨会。2004年2月17日,美国教育部学校安全和无毒品办公室推出“品格教育”新网站,为实施品格教育项目的州教育管理人员、地方教育工作者和公众提供信息、资源和技术援助,同时也为全国进行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其它学校提供支持和信息服务。在美国,已有超过30个州获得了品格教育的国家认可,16个州通过了有关品格教育的立法。据了解,美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品格教育的投资力度,仅在2004年政府就拨款4200万美元用于品格教育项目。

从品格教育运动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美国对品格教育极其重视。那么,到底什么是品格教育呢?在美国,品格教育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品格教育联合会把品格教育界定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审慎地努力帮助年轻人理解、关心和实施核心的道德教育观。《为品格而教》的作者托马斯·利克纳认为,品格教育是有目的地帮助学生理解、关心和实施核心的伦理价值观。《在学校发展品格:道德教育的现实选择》的作者凯文·赖安和凯伦·博兰认为,品格教育是教学生知道什么是善以及喜欢善并行善。著名的品格教育伙伴组织以及美国教育资源信息库的定义是:品格教育是以学校为基础,强调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实践系统的价值观念(涉及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品格发展等多个方面)。尽管目前品格教育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大多数观点都认为品格教育要围绕一系列的价值观展开。品格教育的兴起表明面对日益棘手的道德问题,人们普遍认识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学校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品格教育作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一种理念和模式,有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它的哲学基础是古希腊的智慧一一美德伦理学。品格教育主张回归传统,强调建立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品格教育是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复兴,所以又称新品格教育。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大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在学校开始进行品格教育之前,首先要确定特定学校或学区想要传递的道德价值和美德,即确定教什么内容。品格教育的著名倡导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托马斯·利克纳教授提出了进行有效品格教育的十一条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同时原则的第三条指出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目的的、综合的观点来促进学生在各阶段学校生活中形成核心价值观;第八条要求学校的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社会群体,其中所有的人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且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这两条原则又分别提到了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品格教育倡导者反对价值澄清学派和柯尔伯格的道德相对主义,认为尽管有文化差异,但人类确实存在着一些普遍且非常重要的核心道德价值观,如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尊重、责任感、正义感等。学校教育应该加强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美德的教育,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

在美国的品格教育运动中,从国家、州、学区到各种组织和专家,都提出了各自的品格教育内容。加利福尼亚宣布在K-12年级的学校实施有效的伦理和公民价值教育计划,其基本的和共享的伦理和公民价值包括:人的个体胜尊严和价值、公平和平等、诚实、勇敢、自由和自律、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社群和共同的利益、正义、机会平等。其它州如新泽西认为,品格教育意味着其计划致力于培养每一个儿童对生活的共同核心价值的承诺,虽然每个社区在教育计划中确定了自己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应该包括同情、谦恭、诚实、正直、负责、自律、自尊和宽容等。德克萨斯州普拉诺学区确定的内容是:礼貌、勇敢、自律、诚实、自尊、正义、爱国、个人的义务、尊重自己和他人、尊重权威、负责和坚毅,等等。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和道德传统的国度,荣辱观是传统社会人伦道德观和思想价值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人们进行道德约束和道德评判的重要手段。荣辱观是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褒贬评价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从历史上来看,传统荣辱观作为传统道德观念的重要内容,尽管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在进行社会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调节和改善人际关系、维护人伦道德秩序、调整社会组织结构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概括,是在汲取传统荣辱观精华的基础上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系统总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从总体上看,“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精神文明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体地看,这g个方面的概括各有侧重,从不同内容和不同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判断的新要求,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价值标准,也代表着人类普遍的价值诉求,代表着正直人们良好的愿望。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大学生进行品格教育、塑造大学生优良品格的核心价值观。

三、借鉴和吸收品格教育思想,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在有效品格教育的十一条原则中,托马斯·利克纳在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第二条指出:“必须对品格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包括在内。”他认为良好的品格包括知善、欲善和行善。这与我们要求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紧紧抓住“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是相契合的。道德教育本质上在于涵养、化育个体的德性,道德教育只有成为个人的自我需要,才可能是有效的。所以,荣辱观教育要致力于引导每个学生自我修养,在“知”的环节上教育大学生明荣知耻,在“情”的环节上激发大学生褒荣贬耻,在“意”的环节上培养大学生趋荣避耻,在“行”的环节上引导大学生行荣拒耻。要充分调动学生个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在不断自我体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品格、经受锻炼。如何做好这几个环节,新品格教育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将荣辱观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

“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科研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专业教学科研活动不仅是具有重要的智育功能,更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就专业知识而言,既有工具价值的一面,又蕴含着真善美的人文价值。特别是专业科研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求新、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就像专业知识教育需要教育者的指导一样,受教育者对美的追求更需要受教育者的引导。因此,高等学校的领导和广大教师要强化育人意识,在进行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深人挖掘其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传播美、弘扬美,使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铸就美的心灵,使专业教育教学过程成为求美务真、求荣去辱的过程。同时,更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荣辱观教育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引人课堂。同时,要把荣辱观教育同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开设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道德等内容的选修课,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从文化与道德传承的客观规律上,从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上,把荣辱观讲深讲透,使学生人脑人心,既有认知的醒悟,又有情移的升华,积极自觉地用“八荣八耻”的要求规范自己,实现由知、情到行的转化。

(二)将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要发展品格,学生必须有进行道德行动的机会”。这是有效的品格教育的原则之一,即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核心价值观。通过处理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关心、公正、合作、尊重等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社会服务行动中,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并使其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目前服务学习已经逐渐成为美国青少年品格教育的一个有效形式,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首先,表现在教学过程能够贴近现实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情景,通过角色进人,引导他们去体会、去选择。其次,表现为对社会活动的推崇。社区活动是一种最普遍和最广泛的社会活动,它以个人的自觉主动性为基础,吸引大部分学生参加,活动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植树绿化、慈善捐助、防灾减灾宣传等志愿活动。每个学生都参加了一个或多个组织,在实践活动中逐渐体会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品性。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加强荣辱观教育,就要以社会实践为载体,通过鲜活的社会生活现实,让学生体味、感悟、树立、践行荣辱观。当代大学生的感性知识多、理性知识少;书本知识多、实践知识少。大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知识的缺乏,导致他们看问题时有较大的片面性和较浓厚的感情色彩,在价值观念中有一些错误认知。而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走出“自我的小圈子”,全面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三)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校道德文化氛围

人的道德是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人的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发性的真实生活情境中,道德教育不可能成为远离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学校文化环境作为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有效品格教育的十一条原则中,有三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到了这一问题。如第四条: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怀的社会群体。第八条:学校的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社会群体,其中所有的人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且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第九条:品格教育要求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在美国,创造一个积极的学校道德文化氛围的手段有多种,它包括创建彼此互相尊重、关心和肯定的教师共同体,营造鼓励学生参与决策的课堂民主环境。特别是注重校长和教师的引导、榜样和示范作用,把最好的自我表现出来,同时作为爱和关怀的给予者,尊重和关爱学生。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员工的示范作用,美国学校给教师制定了许多规则,对教师的政治道德品性提出了十分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强调全体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来对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施加确定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潜课程”,以其独有的渗透性与感染性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浸润在文化之中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就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和自我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