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诞生十篇

时间:2023-03-15 23:36:59

新生命的诞生篇1

五一假期中,我到爷爷家去玩,看见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一天下午,爷爷说;“ 含笑花树上有一只鸟窝。”我急忙跑过去一看,有几个鸟单。爷爷说:“你看,有一个蛋上有裂痕了,小鸟快出来了。 ”我耐心地等待着。忽然,蛋动了几下,我想小鸟可能要去来了,我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着个机会。果真,蛋壳破了一小块,有两只脚伸了去来,接着,蛋又翻了几个跟头,翅膀 、头都露了出来。我急忙叫 :“爷爷,爷爷,小鸟出来了。 ” 它很小,它在鸟窝里愰来愰去的,就是站不起来,全身通红通红的,好可怜啊/爷爷说:“再过一会儿,小鸟就会站立了,因为现在没有力气。 ”我说 :“ 爷爷,它会长大吗/它妈妈呢/”爷爷说 :“它当然会长大,会飞,它妈妈给它们去找食物了啊/ ”我说 :“小鸟真勇敢,从这么厚的蛋壳中出来,它真了不起. ”

新生命的诞生篇2

已经是深夜12点多了,玛丽还没有入睡,她正在看一场激烈又精彩的F2车赛。玛丽并不是什么赛车迷,她是个怀着孩子的妇女,她为什么要看赛车比赛呢?原来,是她还未出生的孩子的爸爸雷龙正在F2车赛上比赛。

雷龙现在正在挑战世界选手斯阿克,已经到了最后一圈,也是最令人兴奋不已的时候,排在第一名的雷龙跟斯阿克正在准备做最后的奋力一博。正在这时,让玛丽大为吃惊的是,雷龙正在过最后一个弯时,用力过猛,撞向旁边的护栏。不仅如此,发动机着了火,整个车身烧了起来,玛丽心急如焚,但只能这么看着,烟雾弥漫着整个赛车场。就在这时候,赛车手雷龙从赛车上跳出来,看来没事了,但冠军却让斯阿克夺走了。

玛丽舒了一口气,可就在这时,玛丽感到肚子异常疼痛,“难…难道要生了吗?”说完,就晕倒了……

“啪!臭家伙,就差那么一点点了,还差点把老子给烧了,讨厌。”休息室里一直传来雷龙的咆哮声。

“嘀嘀…嘀嘀…嘀嘀”雷龙的手机响了起来.。“喂…嗯,我是,什么!”在一家高级医院里,出现了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雷龙。

“请…请问,昨天晚上送来的病人是几号房?”

“昨天晚上…是不是一个女的?”

“没错,就是她。”

“噢,请您节哀顺便,病人已经送入太平间。”

“什么!”雷龙一惊,马上向太平间奔去。他面前摆着一具僵硬的尸体,她身上裹着一块白布。雷龙跑过来跪在玛丽面前嚎啕大哭。护士说:“先生,您是这位病人的家属吗?请您节哀顺便。”

“我们还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好日子,你怎么先走了。”

“先生,您确定是这位死者的家属吗?”

“啊!”雷龙揭开白布,却不是玛丽。脸上的惊愕瞬间变成了惊喜。

“可是,昨天晚上送来的妇女呢?”

“噢,原来是那位,她现在脱离了危险,就在隔壁那间房。”护士还没说完,雷龙就像疯子一样狂奔出去。

新生命的诞生篇3

关键词:荒诞;无理性沉默;《狂人日记》

荒诞是现代主义中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和文学创作母题。在20世纪前中期,以萨特、加缪为代表的一些法国哲学家、文学家都曾对荒诞这一命题进行深入的文学思考,尤其是加缪,其一生都在探讨荒诞的哲学意义,并对后世荒诞派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地影响。无独有偶,在20世纪初期,鲁迅先生虽然没有对荒诞这一命题进行形而上的概括和哲学思考,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命题,荒诞已经在鲁迅小说中隐现。

一、荒诞的两个必备因素

加缪认为,“所谓荒诞,是指非理性和非弄清楚不可的愿望之间的冲突,弄个水落石出的呼唤响彻在人心的最深处。”[1],“荒诞产生于人类呼唤和世界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峙。这一点不应当忘记,而应当抓住不放,因为人生的各种结果都可能由此产生。”按照加缪对荒诞的这一阐释,荒诞产生的基础是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世界都处于非理性的状态,而人又想在这种非理性的荒谬状态中,还要抱有“非弄清楚不可的愿望”尽管这种愿望最终可能得不到答案并且是非常无力的,也就是说,荒诞的形成要有两个必备的因素:一个是非理性,一个是无理性沉默。假定加缪对荒诞的这一阐释是合理的,那么鲁迅小说中的一些作品就已经带有了深刻的荒诞色彩。

二、非理性语境下荒诞的产生

鲁迅于1918年4月完成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在《狂人日记》的开篇,鲁迅就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狂人”的基本情况,说“狂人”是迫害狂患者,“多荒唐之言”[2],然而病愈后又“赴某地候补矣”[3],这段关于“狂人”的背景介绍就已经暗示了小说的荒诞色彩。小说中,“狂人”作为一个迫害狂患者,亦或是一个封建文化压迫下的异端觉醒者,他本身的精神状态是非理性的,同时,在“狂人”眼里,他周遭的人,都是想吃掉他的,这样“狂人”所生存的“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社会环境也是非理性的,如此,就构成了荒诞的一个要素,即人和世界的非理性。小说中,“狂人”虽然在世人眼里已经疯癫,但是“狂人”本身并未停止自身的思维活动,全篇“狂人”一直执着、恐惧和探求的问题就是“吃人”,他一直在怀疑自己的兄弟和村中的其他人是要“合谋”吃掉他,而且“狂人”还看出被吃的不仅是自己,而是历史满本都写着“吃人”,但是,不论是“狂人”的哥哥还是赵贵翁、何医生,周围的人都是把“狂人“当作疯子看待,都否认“吃人”一事的存在,因此“狂人”对“吃人”的探究和追问终究也没有得到直接而明确的答案。周围人对“狂人”的“吃人”的疑问的“没有的事”“从来如此”的应答,于“狂人”而言无异于搪塞和欺骗,这种搪塞也构成了周遭世界对“狂人”的沉默和屏蔽,由此,对于“狂人”而言,世界无理性沉默这另一个构成荒诞的因素也显现出来了。《狂人日记》通篇,“狂人”都病态而偏执的想要弄清“吃人”的本质,而周围人都把“狂人”视作不正常的异类,自然也不会正视、探讨和回答“狂人”的问题,这种对“狂人”的规避和漠视无异于宣告了“狂人”所面对的世界的集体无理性的沉默,至此,“狂人”对“吃人”一事的挣扎的呼唤,事实上得到的是“吃人的”的世界的沉默地应答。“狂人”和世界之间的荒诞关系已经形成。

三、荒诞之下“狂人”的抗争

加缪认为“荒诞是希望的对立面”[4],在荒诞的世界中“斗争被回避了。人融入荒诞,并在融为一体中消除自身的本质特性,即对立性、破坏性和分裂性。”[5]也就是说,人与世界的荒诞关系一旦形成,人们就会处于无希望的状态,人们所做的一切的求索、挣扎和抗争都变得无意义,不论怎样做,在荒诞的世界中人们斗争的意义都被荒诞消解殆尽了。在鲁迅的小说中,人与所处世界的荒诞的关系虽然已经出现,但是人对所处环境的抗争不但没有被回避和消解,反而作为小说的线索之一时时出现在文章当中。在小说《狂人日记》中,“狂人”本身的行为和他所处的生存环境都是荒诞的,但是“狂人”的抗争意识并没有被荒诞所瓦解。小说中,“狂人”对周遭的人和事儿是具有强烈的对抗性,不论是给他看病的医生还是他自己的大哥,“狂人”都设定他们是“吃人者”而加以戒备。同时,面对“吃人”的环境,“狂人”不是坐以待毙,他尽管被认为是疯子,但是仍然以劝说为武器进行努力的抗争,不断的规劝身边的那些“吃人者”们不要再继续“吃人”,而且还对“吃人的人”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告,告诉他们“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6]。“狂人”在荒诞中没有放弃规劝“吃人者”的希望,他也没有放弃对于未来的希望,小说结尾他仍然坚信孩子是可以救的,“没吃过人”的孩子们仍然是未来希望的所在。通观《狂人日记》,鲁迅把整个故事置于了荒诞的境地,但是却并没有像加缪所言,因小说表现的世界的荒诞而抵消了小说中主人公的抗争性和对未来的希冀。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过,“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7],荒诞使人们的希望成为了虚妄,但是这种虚妄中不免又蕴含着新的希望,在荒诞之上保持一份抗争性和不灭的希望,这或许是鲁迅在表现荒诞这一现代性命题的过程中的一种创新。

加缪对荒诞这一命题进行系统的哲学探究和阐释是在20世纪40年代,鲁迅的《狂人日记》写成于1918年4月,可以说在《狂人日记》写成的那个时代,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与40年代的法国有很大差距,还没有达到足以支撑具有现代性意义的荒诞感产生的程度,而鲁迅已经在小说中展现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荒诞感,并把当时所需要的抗争精神融入在荒诞中,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创举,虽然鲁迅先生自己未必是主观上试图对荒诞进行理论探讨和文学图解,但是我们仍可以说,这是鲁迅对于我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进行的一种具有前瞻性、先锋性的探索。(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法]阿尔贝・加缪著,沈志明选编.《加缪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2] 鲁迅.《鲁迅全集・小说》[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3] [法]阿尔贝・加缪著,沈志明选编.《加缪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418

[4] 鲁迅.《鲁迅全集・小说》[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8

[5] 鲁迅.《鲁迅全集・小说》[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8

[6] [法]阿尔贝・加缪著,沈志明选编.《加缪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427

[7] [法]阿尔贝・加缪著,沈志明选编.《加缪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427

新生命的诞生篇4

关键词:荒诞;审美价值;丑学;感性学

荒诞的观念及其显现形式古已有之,且是伴随人类历史性生存的一种普遍现象,但荒诞感从日常生活中升华出来作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意识,乃是“二战”后首先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得以确立的现代性事件。它始自存在主义文学(哲学)继而在现代派诸艺术流派中得以充分体现,并以悲、喜、丑相杂糅的审美意蕴生成了它的审美价值。囿于传统美学观,学人通常在悲、喜之间界定它的审美形态,虽然大都注意到它对原有审美形态的突破,但对其仍缺乏合理定位。本文立足打破传统美学的封闭体系和拓展感性学内涵的语境,在美学一感性学一丑学中来检讨荒诞作为独立审美形态的价值。

一、荒诞的美学命名及其历史性出场

尽管荒诞现象早就存在,但直到现代派艺术出现它才走到历史的前台。“在他们那里,荒诞已从一般的历史社会范畴上升到人类存在的范畴,从一种批判意识发展成为一种彻悟意识;在他们那里,荒诞并不仅仅在于社会现实中的事物,而在于人的整个存在,在于人的全部生活与活动。”作为一个日常语词,“荒诞”在《简明牛津辞典》(1963年版)中有两个义项:(音乐)不和谐;缺乏理性或恰当性的和谐(当代用法),经现代派艺术才提升到哲学、美学高度。“荒诞”的美学命名源自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一个流派——荒诞派戏剧,作为西方战后最重要的戏剧流派,它和其他艺术流派一同生成了西方美学史上的一种新的审美形态荒诞。特别是贝克特《等待戈多》(1953)的成功上演,使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存在的荒诞感,领会了人生的荒诞和存在的虚无,人生就像永远等不来的戈多。艺术家以对时代的敏感,塑造了一系列病态、丑陋的人物形象,以荒诞不经的语言揭示出丧失自我本质的人的无可奈何的荒诞境遇。

基于对荒诞派戏剧本质的深刻理解,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斯林在《荒诞派戏剧》中评论道:“在这个世界上,的沉落已使人们丧失了确定性,当人类已不再可能接受神学目的纯粹完整的价值和启示传统时,生命就必须面对它终极的、严酷的现实。荒诞派戏剧旨在使观众意识到人类在宇宙中不确定的、神秘莫测的地位。”正是洞察到荒诞派戏剧对人与世界整体性的丧失和人生境遇不确定性的揭示,艾斯林从哲学高度把这种人生境况命名为“荒诞”。其实,早在荒诞派戏剧之前,哲学家萨特就以文学家的敏锐正视了时代的荒诞境况。他在《恶心》(1938)中揭示了社会存在的莫名的无聊感、荒诞感,正如主人公罗康丹领悟到的生活的无聊透顶,“这花园、这城市,以及我自己。一旦你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使你反胃,晕头转向,这就是恶心”。“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无缘无故地来到世上,无力地苟延时日,偶然地死亡”。作家加缪的小说《局外人》(1942),更是生动地揭示了人生的荒诞性境遇。主人公莫尔索虽然生活在社会和人群中,然而,不仅对社会就是对亲人也显出漠然的神态,母亲的死也触及不列内心的悲痛,只是觉得应该伤心,刚刚埋葬母亲就与同事玛丽寻欢,在海边无意间开枪打死人,而在法庭上却表现得像与案子不相干的旁观者。发生的一切都未能改变他超然于外的冷淡,他好像处于社会和人群之外,宛如“局外人”,莫名其妙地来到世界,又莫名其妙地被世界所抛弃。卡夫卡的《城堡》、《审判》更是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孤独和荒谬处境,一种无可奈何不可理喻的悲剧性困境。这股弥漫在欧洲上空的荒谬感随着文学作品很快漂洋过海,并在北美大地生根发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在萨特、加缪影响下出现了一批揭示存在荒谬感的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描述了二次大战时一个美国空军中队的生活,描写了军队内部的官僚、腐败、专横、残暴,以及在“正义”外衣下的勾当和荒诞氛围。小说主人公尤索林上尉洞悉一切,极力想摆脱又难以超脱,由此产生受迫害的臆想,被人视作疯子。按照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不能飞行,据此他申请停止执行飞行任务。但第二十二条军规又规定:申请必须由本人提出,而凡是自己要求停止飞行的申请者,理所当然头脑健全,不再被视作疯子。因此,这条军规完全是悖论式骗局。小说情节充满了荒谬、不合理,形式与内容极端矛盾,在“黑色幽默”的冷嘲中,会让人在极度绝望时发出笑声,似乎符合喜剧特征,但内容却是人生的绝望与无出路,因而这笑声比哭声更使人感到恐怖。荒诞主人公尤索林、莫尔索等人始终模糊的面目告诉我们:荒诞甚至存在于每个人的意识抑或无意识中,甚至就在人性的生成中,伴随自己当下的世界一同到来,在世界建构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遭遇它。在一定意义上,局外人就是人群中的一员,甚至就是镜中的自己,人生就是一种荒诞性存在。这种把几近荒诞的悲扩大开来认为是人之生存本有的结构,一度成为西方现代人文哲学家如基尔凯郭尔、海德格尔、雅斯贝斯等人的哲学主题。

荒诞感在战后西方始自法、德、英继而在美国蔓延开来,与战后西方世界理想的幻灭相关,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上帝”缺席、陌生、敌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异化世界。一个丧失了存在意义,丧失自我本质的世界挤压了人的存在,使人处于莫名的恐惧和绝望中,荒诞感由此而生。就加缪、萨特的文学在美国引起强烈共鸣的原因,伊哈·布哈桑认为,“在美国的经验中,总归有很多东西是符合存在主义所主张的:人类是的、人是依靠自我的、人是蔑视死亡等观点的。这样,萨特的思想,特别是加缪的思想,在50年代就在我们的国土上生根了。实际上,嬉泼斯特(美国存在主义者的一种称号)的生活方式,还出现在这些思想之前:嬉泼斯特由于密切接近了危险、本能和他的灵魂向他发出的反抗命令,以他的全部的存在去反抗世界末日的空虚。”只要世界处于无根的被抛状态,存在主义就切近这个时代而为人们所接受。关于荒诞的生成,萨特认为“如果孤立地分别考察人或世界,‘荒谬’显然既不存在于前者之中,也不存在于后者之中。然而,既然人的主要特征是‘存在于世界之中’,那么‘荒谬’也就是最终成为人的生存条件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首先要说明,荒谬并非纯粹理念的对象,我们通过一种令人悲哀的启示而意识到它的存在。”艺术作品揭示了荒诞的存在论特性,通过荒诞状态的敞开艺术家们展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于是,“理性失落了,信仰失落了,人失落了,现代西方文化与西方古典文化断裂了。这种断裂是西方现代文化层从西方古典文化层,特别是从晚期浪漫主义中蜕变出一种新的审美形态:荒诞(Absurd)——失去真实自我的社会是无意义的;正是在与传统的理性与信仰的对照之下,现代西方人的存在才成为荒诞的——由传统塑造的现代社会的框架仍然显得那么有意义,而被填塞于其中的人的存在却没有意义。”借着时代机缘,一种新的审美形态——“荒诞”历史性地出场了。

加缪认为荒诞是世界的不合理性与人所追求的合理性的冲突。当人感受到生存的异常产生质疑而又无能为力时,荒诞就开始显现,人由此面对荒诞、进入荒诞,而愈加感受到人与存在的分离。“一个能用理性方法加以解释的世界,不论有多少毛病,总归是熟悉的世界。可是一旦宇宙中间的幻觉和照明都消失了,人便自己觉得自己是陌生人。他成了一个无法召回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关于家乡的记忆,而同时也缺乏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自己的生活分离,演员和环境分离的状况真正构成荒诞感。”迷失于荒诞感,人是没有出路的,弥漫心间的荒诞感是难以克服的,在荒诞感笼罩下,人生、世界、行为、信念、思想都无意义,甚至无处反抗、无所反抗,要么自杀逃避荒诞,要么以反抗荒诞的形式成为荒诞的人,犹如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正如尤奈斯库所言,“荒诞是指缺乏意义……在同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论的根源隔绝后,人就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为就变得没有意义,荒诞而无用。”这种不可理喻的生存状态,在现代主义小说、戏剧、美术和音乐中有着鲜明体现,它们以夸张的变形、奇异的肢解、怪诞的造型和奇特的象喻揭示了非理性的荒诞内容,表现了人的世界的空虚、荒诞、无意义、悲观、绝望等。正是这些伟大的艺术品帮助现代人正视了漫无边际的荒诞感,这些作品始终隐含着一种形上的维度,即在荒诞感中透露出人对自身完整性的吁求,一种在迷茫、虚无、绝望中追寻着无望的希望的焦虑,一种对身心自由和解放潜在的渴望。西西弗斯的行为是荒谬的,但他执著于这种行为本身乃是一种清醒和对荒诞的正视,显示了现代人同生活其中的世界达成妥协做出的努力,明知荒诞却不放弃,显示了在荒诞感的挣扎中尚存没有泯灭的主体意识,谕示了人对自由的些微渴望。尽管反抗是无望的,但这种反抗本身是人生存的意义,是人对生存处境的自觉意识,也是对人自身存在尊严的肯定。正是艺术赋予我们力量和勇气,这是荒诞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社会学根源。从存在主义文学的“局外人”,到荒诞派戏剧无望的“等待戈多”,从表现主义小说永难进入的“城堡”,到黑色幽默的“绞刑架下的幽默”,立体派绘画的“亚威农少女”以及表现主义绘画的“呐喊”等,都在张扬着无处不在挥之不去的苦涩、冷漠、残酷、真实的荒诞意味。

二、荒诞感的揭示与荒诞状态的敞开

作为生成于现代境遇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感受,荒谬感源于人对存在境遇的悖论体验,是理想失落以及人与存在分裂和技术僭越加剧的显现,在此境遇中人越来越失去自身而呈现为某种物的存在,从而引起精神、心理、行为上的怪诞。“非理性的荒诞的形式与同样荒诞的内容,使人感到的是愕然,是不可思议,因而会笑。然而这笑不同于喜剧感的笑,喜剧感的笑是对旧事物的讽刺,是对自己的信心与自豪,是充满希望的笑。荒诞感的笑却是对世界的荒诞的感受,因其荒诞而感到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是一种无望的笑。荒诞也有一种悲剧感,但悲剧感的哭中透着希望。荒诞是无望的,它也不会让人哭,它只是让人哭笑不得,陷入一种尴尬困窘的境地。”

对荒诞的领悟离不开对怪诞的意会,虽然二者在西学中并无词根上的关联,但二者在汉语语境极为相近。“怪诞”作为一种存在样态早于荒诞,通常它以丑的视觉效果给人们以感官冲击,成为艺术审美的表现方式。而荒诞却无特定形式及其结构特征,它更多的是以内容、感觉或气氛凸显,意在引发精神、心灵的沉思,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内容的无序杂糅生成它形式上的滑稽与怪诞混合的特点。怪诞是以反常、夸张甚至丑陋的形式激起受众注意,荒诞则以意义的虚无激发受众思考。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涵括了怪诞,荒诞之出场必关乎滑稽和丑,特别是丑的因素尤为突出。很多理论家都指出过荒诞是荒谬可笑与恐怖可怕同时并存及其生成的极端反常方式。荒诞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艺术的怪异、变形,甚至那些可怖的纹样、图案、声音与形象,但在原始人那里却表现为一种与其认知、情感相吻合的原始状态的和谐,从人性生成、人的主体意识建构来说,毋宁显现为一种艺术的崇高与神秘而不是荒诞(儒家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生成于现代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之对象无法像悲剧、崇高、喜剧那样可以切实把捉,无法像悲剧和崇高那样去抗争与拼搏,亦不会有所谓的胜利,而是揭示一种存在境遇,一种难以克服的生存性悖论的展现。

荒诞把丑的对立推向了极度不合理、不正常,“造成是非倒置,时空错位,使一切显得混乱无序,不可理喻。”虽然丑作为一种人类意识早就出现在艺术中,“不但近代绘画中的一些杰作,例如英国布莱克以但丁的《地狱》篇为题材的作品,就连古希腊的关于林神、牧羊神、蛇神之类丑怪形象的描绘,也都证明造型艺术并不排斥丑的材料”。但丑在人们的感性心理中独立出来,引起艺术家注意并显现在作品中是近代的事,“在文艺复兴以后,比在文艺复兴以前,我们更经常地发现丑。而在浪漫的现实主义气氛中,比在和谐的古典的古代气氛中,它更得其所”。回顾艺术史可以看到丑在现代感性中具有不同于往昔的意义,它不再作为美的陪伴物出场,而是以独立姿态引起艺术家关注,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艺术中。但在传统美学上,“丑并不是与其它审美范畴并列的一个范畴,而是从属于、综合于其它审美范畴中的一个亚范畴”。确切地说,丑作为亚范畴只参加崇高、悲剧和喜剧,而不参加优美,优美是不含丑的绝对美,无论东西方属于优美的艺术作品无不如此。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和艺术家们对丑的描绘的用心,出现了众多“丑得如此精致”的作品,艺术空间也因丑的凸显而极大拓宽。伴随“丑学”浮出历史的地表,美丑之间藩篱被拆除,人类的审美感觉、审美范畴乃至审美形态也大大地丰富了。及至发展到艺术的现代主义阶段,各种艺术的“恶之花”盛开。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迷惘的一代、无调性音乐,达利的《西班牙内战的前兆》,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布罗基的《男妖》,米罗的《倒立的人》,马格利特的《红色模块》等都预示现代人已笼罩在以丑(还有悲)为底蕴的荒诞绝望的存在境遇中。

的确,荒诞在其生成中不只是充分揭示丑,它还以近乎滑稽夸张的笑的形式包蕴着无法言说的悲,但这种悲不是真正意义的悲剧,毋宁说,它从内容上接近悲,遭受对立方强大的漫无边际的力量的压抑,从中展示矛盾的深刻与复杂。它不像悲剧主人公祈向一种希望而是无望;同时它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喜剧,它不具备喜剧的超越性和优越感,它是让人哭也哭不出,笑也笑不出的无奈。惟其如此它才以新形态显现了20世纪感性学、丑学的崛起。

这些艺术现象表征着弥漫开来的,接通悲剧、喜剧、丑的荒诞感开始为艺术家所正视,敏感于时代变化的艺术家以作品揭示了人世间不可名状的绝望、冷漠和深刻的孤独,与此同时,荒诞作为独立的审美形态开始进入哲学家、美学家视野。一种新质的审美意味开始被人们所领会,也为笔者再次重申:正是西方现代心灵及其现实中的荒诞,使美学家认识到荒诞既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突破和糅合悲、喜、丑的综合性的新形态。一定意义上说,荒诞似喜剧又不是那种笑,似悲剧又不是那种哭,是苦笑不得的绝望,但不自杀,而是后退一步地嘲笑自己的尴尬,这里不是主体性的消失,而只是显现在异化世界中的不和谐、悖论性和无意义感。只要世界的异化在,主体的反观(审视)在,荒诞就会存在。就此而言,它作为独立审美形态成为美学——丑学的一个范畴。荒诞在这种合力的张扬中,把存在的矛盾性、不和谐性、不确定性、不合理性推到不可逆转的极限,从而产生漫无边际的压抑感、荒谬感、倒错感,世界显得不可理喻,混乱无序,虚无而无所依傍,所谓中心、主体、理性都濒于虚无的深渊,但它不像个性滞后即无个性的悲剧那样,被客体压倒完全泯灭了主体意识,更不是后现代完全消解了主体,而是在荒诞感中还保留了一丝抗争,不论是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永远等待的戈多,还是漠然视之的局外人莫尔索无不如此。荒诞感的漫无边际使它不像悲、喜剧有具体所指,荒诞是所指世界和能指世界的脱离和错位,于是产生悖论和疏离,其行为的怪诞使它更像一种能指的狂欢:丑陋空洞、滑稽可笑、主体离散,这种残缺表征了它走在途中急于获得某种确定所指的过渡性。

这种寻求确定所指的愿望与事实上的不可能都使荒诞主体反观、质疑现存状态,而一定程度上把人的主体意识逼视到了虚无的深渊。对作为非英雄的“小我”的存在,荒诞意味着世界对人的压抑,意味着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被漠视。荒诞展示的是一个被疏离了的世界,荒诞感是在这个世界中体验到的不安全感与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生存的恐惧。因此,荒诞作为一种生命活动的虚无呈现,它显现为某种不确定性和内在性。“在这两极中,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之结果;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意味着世界落在理性与非理性之外,这实际上是一种后现代能指狂欢的平面化世界。而在荒诞感的境遇中,几近的双重缺失把荒诞感推到了混乱、悖论的程度,把残存的主体意识消解得支离破碎。物极必反,当荒诞走到虚无的边缘,必然会出现一种综合的倾向,一种新的调和方式,甚至从中生发出对原初形而上学的要求。荒诞本质上是对主体被压抑的无奈,是对人生价值的漠视和真理的放逐,从积极状态和主体意志的高扬来看,它显现为一种负面的否定价值和创造性的缺失,但这种否定反而激发人们对新真理的探求,正是人的无奈和拒绝赋予“荒诞”审美内涵。同丑相似,荒诞在精神特质上是一种“艰难的美”。

作为杂糅了悲剧、喜剧、滑稽、丑之因子的无序混合,荒诞的悲喜交融性是对固有审美形态的突破,它无法在传统美学体系中作为一个独立范畴与优美、悲剧、崇高、喜剧相并列,当然也不同于丑作为亚范畴对悲剧、喜剧、崇高等审美形态的参与。荒诞作为现代美学——感性学的一个范畴,在现代一后现代社会境遇中对悲剧和喜剧有一种大跨度衔接,可以说是审美合乎时代境遇的一种创生。它的形式近乎喜剧、滑稽的摹仿,但其底色却是悲、丑的杂糅。无望的荒诞往往转化成焦虑,一种对世界、人自身生存的危机感,但它又有一丝反思,所以荒诞中没有单纯的哭和单纯的笑,没有优越感,没有,没有精神的酣畅淋漓,有的只是哭笑不得的难受。作为一种非理性的直接呈现,它给人的不是古典式的审美愉快或者痛感升华,而是一种不置可否的破碎感、荒谬感,一种生命力的长期阻滞和无法摆脱的压抑感。这实际上是从否定视角对人的尊严的渴望和对压抑的抗争,表征了一丝尚存的主体意识。作为一种酵素它可能早就存在,但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却是现代主义的产物,是特定历史境遇的一种审美自觉,也是审美意识突破美学封闭体系、契合感性学崛起的表征。荒诞的被命名和历史性出场是对美学如何界定美、丑的突破,它的杂糅性使其无法在传统美学体系中得到合理阐释,它的巨大空洞滑稽的形式使对悲、丑的内容无力担当,被无力感、无奈感压抑到虚无边缘的主体几近崩溃,漫无边际的绝望感昭显了人类精神家园的荒芜。这种审美新质的生成如同丑的价值,可以给板结和凝固停滞化的美学以冲击和活力。荒诞把世界本源和人生本有的荒谬性以极端形式揭示出来,凸显人的无根的被抛状态。正是此一在之“此”的当下既有且无的被抛,展示了存在的不和谐的荒诞状态,它可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方面从认识论视角是对荒诞感的认知;一方面从存在论视角是对荒诞状态的存在揭示。在荒诞状态的敞开中,各种疏远感、陌生感、焦虑感掺杂着哭笑不得的无奈感,把人引向一种反常心理状态,一种虚无式恐惧和可怕的空洞,由此显现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的复合型审美价值特征。

三、荒诞的审美价值生成

可见,荒诞具有多维审美价值:外在维度是近乎喜剧的滑稽模仿和夸张运用,但又不是喜;内在维度是一种近乎消解了的悲,是由悲转化而来的压抑情绪和无可奈何的自嘲,但又不是悲;核心维度是以综合多元的形式揭示出的悲喜丑交融的新质形态。荒诞的审美价值生成打破了僵化封闭的传统美学体系,拓宽了现代美学的容量和视阈,丰富了“感性学”的内容,同时它也质疑了本质主义的绝对、永恒、惟一的美的合理性,显现了向后现代美学——张扬丑学的感性学过渡的意味。荒谬是对理性膨胀的限制,是给浑浑噩噩者的清醒剂。可以看出,加缪和萨特意在通过揭示荒诞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建立新的精神维度,尝试从审美学进入审丑学,进而试图超越传统美丑观。美学由传统审美形态(美)向现代审美形态(丑)转向,甚至在其后诸多艺术流派、后现代文化空间都有着荒诞的因子,都可以感受到荒诞的审美意味,它在审美形态史上具有激发美学裂变的力量。

作为一种审美价值,荒诞是悲剧、喜剧、滑稽、丑的或形式或内容的某些要素的无序混合。如果说荒诞的真正底色近乎于悲,但无论内容或形式,荒诞都已突破传统的悲剧内涵,而生成了某些新质。在欧洲最早的悲剧形式中,感性的呈现与理性的观照。即诗与思,密不可分。早期希腊人在悲剧中不仅清晰地呈现了自身的存在,而且深刻地思考了存在的意义,在悲剧中揭示了人的悲剧性存在。早先真正主宰希腊人生存的是连宙斯和诸神都害怕的“命运”,“命运女神”一旦出场,诸神都要退去。对于自身命运了然于心的普罗米修斯曾警醒自己:我必须接受命运所带来的一切,尽我所能更轻松地承受它。而俄狄浦斯更是究其一生都在探寻自己身世和人的命运,在女儿安提戈涅的陪伴下,失明、落魄、年迈的俄狄浦斯在刺瞎双目自我流放的岁月中历经苦难,却仍旧保持一种精神的高贵和思想的洞彻。“以最后的自我肯定,俄狄浦斯挽救的不仅是城邦,而且是古典的男性仪式的统治,这使其成为西方最伟大的悲剧英雄。”而对克尔凯郭尔来说,正是出于对海蒙的爱使安提戈涅的内心冲突激化并到了不可解决的地步。因为,如果她继续隐瞒自己心中的秘密(即俄狄浦斯的毁灭和她自己——作为的结果——同这一毁灭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爱情的破坏,但如果吐露了秘密,则不仅是对父亲的背叛,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背叛。所以,“她与自己斗争;她一直愿意为了自己的隐秘而牺牲生命,但现在她的爱被要求成为一种牺牲”。最终,“她胜利了——那就是说,隐秘胜利了——她却失败了”。可以说,正是安提戈涅的不可理解性使其处于悲剧冲突的中心,并因而成为悲剧的真正中心人物。而在荒诞中虽然悲剧的氛围犹在,但悲剧的精神底蕴已荡然无存,在这里上演的是非理性的、无意义的能指滑动,早先希腊式的悲剧英雄、“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都已灰飞烟灭、了无踪迹。

新生命的诞生篇5

[关键词]辛亥革命;抗战前;中国共产党;发展

一、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结束了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封建王朝,建立了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排除了最大的政治障碍。辛亥革命在清朝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唤醒了、参与政治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民主共和的政治氛围,形成了有利于政党出现的环境。其次,辛亥革命后我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此阶段,工人力量迅速发展壮大,而工人阶级正是共产党诞生主要倚靠的阶级。辛亥革命胜利后,社会阶层开始出现变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成长,革命前工人数量大约为60多万,革命成功后几年的时间之内,该数量激增到二三百万,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工人力量的发展也使工人们学会使用斗争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人阶级的不断发展壮大及当时逐渐高涨的罢工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为此后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再次是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在全社会宣扬了一种民主共和的思想,有力的推动了思想解放,此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及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民众思想上的觉醒。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初步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走在社会发展前列的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并注重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从诞生之初就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到广大群众中去开展工作,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诞生之初就开始用严格的纪律和崇高的理想来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先进的政党并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使其成为革命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此后,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开始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

(二)中国共产党的初步发展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工人阶级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2年2月至次年1月,中国工人运动的盛况空前,达到了第一次高潮。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会议通过了党的最高纲领及在当时阶段的最低纲领。其中党的最高纲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在当时阶段的最低纲领为取得国内和平和争取民族独立,消除帝国主义的压迫。大会还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如《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关于“工会与共产党”的决议案》等,号召广大工农群众团结起来,并提倡与其他党派合作,建立统一战线,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共同奋斗。中国共产党二大不仅确定了共产党的第一个,也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无产阶级,联合以为主的其他党派,集中大部分力量开始工人运动,开始了民族独立的奋斗历程。

三、新民主主义时期至抗战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一)大革命时期共产党的发展

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顺利实现,确定了联俄、联共、扶住农工的三大政策,开创了反帝反封建的新局面。此后国共两党合作展开的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势力,同时国共合作也促进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在此期间,党领导了多次罢工运动,其中五卅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次革命高潮,巩固了党在各阶层中的领导作用,也使中国民众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国民革命的思想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不幸的是,由于当时的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领导经验,对当时的中国的社会状况、革命特点等均了解的不是很透彻,且党的领导人在此阶段犯了较为严重的错误,加之内部突然的背信弃义,导致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通过大革命的失败,可以看出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基本是正确的,但因为党的实际领导经验不足,且并没有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很好的结合,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因此,中国共产党仍需要在锤炼中发展进步。

(二)土地革命风暴至抗战前共产党的发展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依靠广大农民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人也犯过严重的错误,比如第五次反围剿因为王明的左倾错误而失败,遵义会议在生死攸关的关头,确立了的领导地位,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为后来抗战前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摸索中前进到逐渐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摒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思想,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向群众学习,并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从而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四、结语

由上文的研究可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正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渐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理,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红.中共党史研究视野下的辛亥革命――以六部党史著作为文本的分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04)

[2]孟玲洲.百年审视与反思:近两年来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进展[J].南方论丛.2013(03)

新生命的诞生篇6

1、回家一开冰箱,发现只剩鸡蛋,决定去你那蹭饭,圣诞之夜有我与你相伴,我们来个世纪狂欢,莫要祝我剩蛋快乐,我来祝你圣诞愉快!

2、欢乐圣诞节,悠悠鹿铃声,传我祝福情,送你礼物儿,愿你笑盈盈。短信千里传,问一声:你好吗 道一声:圣诞快乐!

3、烟花自不必言说,必然绽放夜空,祝福又何须称道,必定按时送到。圣诞钟声敲响那一刻,吉祥,幸福,一切归你,注意签收!

4、春节欢聚一堂,少不了饺子做菜;中秋月儿圆圆,少不了月饼相伴;圣诞甜蜜浪漫,少不了烧鹅解馋。圣诞快到了,您还不躲起来,就不怕众人对你追赶

5、慈生于博爱,善生于感恩;福生于满足,禄生于勤俭;寿生于健康,喜生于开心!自在快乐才是生命之本,祝您圣诞节快乐!

6、圣诞了,敲响圣诞钟,福运无边;吹响快乐号,开心无比;绽放美好花,幸福无限;送达圣诞福,真挚无比:祝圣诞节开心,幸福到永远!

7、冰雪飘,白茫茫,温馨关怀暖心房;风儿吹,寒气涨,朋友真情莫忘掉;手机响,问候暖,情真意切早送上。祝你圣诞佳节快乐无恙,朋友关怀心中藏!

8、我是圣诞老人,请把你家的地址和私人贵重物品存放地点发短信给我,为什么要贵重物品的存放地点啊,当然是为礼物保险了,快!

9、传说:信息发一发,钞票任你花;信息看一看,幸福围你转;信息读一读,快乐你做主;信息转一转,好运永做伴。祝你快乐圣诞!

10、春天的生气盎然,夏天的翠绿荫荫,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皑皑,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为我喜欢的人送去我的祝福:圣诞快乐!

11、风在刮,雪在下,圣诞老人来我家,吃吃圣诞果,喝喝圣诞茶,送送圣诞袜,说说圣诞话,让我笑得哟像个小傻瓜!他还要我带句话,你若笑得像朵花,吉祥马上送你家,让你圣诞娃哈哈!

12、联:过了昨天还有今天,过了今天还有明天。下联:过了冬至还有圣诞,过了圣诞还有元旦。正联:过过更快乐。“三节”将至,祝你快乐过“三节”。

13、白天时候 晚上时候。美妙的时候,艰难的时候。工作时候,闲暇时候。高兴时候,心伤的时候。我想要送你圣诞祝福。看来是时候了。 Merry christmas &happy new year

14、白雪茫茫,鹿铃回荡,圣诞老人穿着红装,给你带来礼物和希望,一个快乐,一个吉祥,一个平安,一个健康,统统装载你袜子里,愿你穿上后幸福地久天长,平安夜快乐!

15、蛋生鸡,鸡生蛋,管它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迎圣诞,庆圣诞,管它先有圣,还是先有诞。鸡生鸡,蛋生蛋,管它剩没剩蛋,愿你快快活活过圣诞!

16、明晚就是平安夜,圣诞老人就会钻你家烟囱,他头出来的时候你就拿板砖儿拍他,那礼物就全是你的了!别告别人!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17、趁火山还没喷,地还没震,风还没狂,雨还没暴,楼还没倒,路还没被淹,你还在,我的手机还没欠债,早早预祝你圣诞愉快,生活精彩!

18、走过雨雪风霜,经历人生坎坷,因为一路有你相伴,我的生命路途因此多了一道道绚丽的色彩;佳节将至,藉由这条短信,附上我最深的祝福,最深的祝福。

19、大家好,为答谢朋友多年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在圣诞前举行酬宾活动,凡在我心中有一定地位的人都将获得由我免费提供的价值人民币一毛钱的圣诞短信一条。

20、美丽的雪花像披着盛装的新娘,可爱的苹果像蕴满祝福情怀的珍宝,零点的钟声像洒满喜悦节拍的歌曲,愿我的祝福伴着雪花,拥着苹果,与零点的钟声相遇平安夜,愿你平安快乐。

21、爱不需要多,只要有你就够了!你在我心中是最美。没认识你之前,我还不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会让我茶不思,饭不想。不要怀疑,这就是你的魔力。我爱你这是唯一一句。

22、曾经有一句话藏在我心里,我却没有对你说,然而上天待我不薄,又给了我这次机会,我要对你深情地说:圣诞节快乐!圣诞节之后更要快乐!

23、不用火一样的激/情,对你歌颂;也不用芳香的诗行,对你礼赞。只在这个平安夜,对你说--祝你平安!

24、此信息功能有四:一是提醒你该想我,二是确定你在我心中位置,三是带去我的祝福,最后是预祝你圣诞快乐!元旦同乐!

25、传说圣诞夜晚,星星许下二个心愿;一是愿天下所有人平安快乐,另一个则是告诉正在看此讯息嘀幸运娃,圣诞节可以放假一天,不过请先请假!

26、我手捧一缕雪花,头顶两颗星辰,眼含三色秋波,口叼九朵玫瑰,脚踏十瑞祥云,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到你的面前:圣诞快乐!愿意和我一起分享圣诞吗

27、打开的是幸福,收到的是吉祥,看到的是美满,按下的是安康,感觉的是温馨,实现的是希望,祝你圣诞快乐!幸福安康!圣诞节短信大全

28、春节的形象代言人是财神。端午的形象代言人是屈原。三八节的形象代言人是妇女。圣诞的形象代言人是圣诞老人。今天我们都推举你做形象代言人,神气吧!

29、一夜平安,夜夜平安,今夜冬风,明朝春风,室外寒气,室内暖意,祝福声起,礼物飞来。今夜是平安夜,祝君来年事事如意,天天美满。圣诞快乐!

30、把祝福装入漂流瓶,让“平字”荡漾,把心愿缀在果树上,让“平果”摇荡,把美好放在礼盒里,将“平和”送上,将希望安在你心头,让“平安”绽放。平安夜,祝你生活平平安安,人生平遥直上。

31、身披圣诞衣,见人先作揖;头戴圣诞帽,逢人开口笑;脚穿圣诞靴,请客请吐血;背着圣诞袋,大家用脚踹。圣诞节到了,祝你开心哦!

32、此短信由圣诞老人负责创作,由快乐负责编写,由幸福负责发送,由幸运负责传递,由我负责投资,提前送到你的手机,愿你平安夜平安,圣诞节愉快!

33、结婚证只有我和你,法律确定特殊关系,合作创造生命奇迹,共同承担种族延续。一个娘是我,一个爹是你,我们是这生命的惟一。亲爱的,你已融进我生命里,圣诞节我要给你一个惊喜,像初恋一样亲亲你。

34、鹿铃儿敲敲,小红帽儿高高,长胡子儿飘飘,圣诞节喧嚣热闹。看圣诞老人绝招,把幸福抓上雪橇,穿过烟囱迢迢,冲破寒风呼啸,誓送你快乐圣诞今朝!

35、圣诞将到,送你一角,不要小瞧啊,一毛=分:分思念分想念分牵挂分依恋分关心分疼爱分温柔分体贴分关怀还剩一分当零用钱!

36、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手中书,杯中酒,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愿朋友晨有清逸,暮有闲悠,梦随心动,心随梦求!祝圣诞快乐。

37、逢年过节戴高帽,圣诞送你圣诞帽。防寒保暖小红帽,浓浓暖意当头罩。帽里还能变出宝,圣诞礼物早收到。圣诞出来冒冒泡,幸福生活好味道!

38、圣诞节里有惊喜:不是火鸡,不用担心禽流感;不是礼物,不用担心是炸弹;而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天可以放假一天。当然,前提是记得先请假哦!

39、一闪一闪亮晶晶,礼物结满圣诞树,吉祥喜气满屋灌,欢声笑语迎圣诞,祝福话语我来送,幸福围你团团转,合家欢乐如意伴,圣诞快乐!

40、给你的祝福短信一条两条三条四条,连成一张细密的网,对你的挂念一次两次三次四次,连成一条长长的线。圣诞要到了,用它们把你网住捆紧。小样还想跑

41、即使雪花未舞,即使驯鹿停驻,圣诞依然光顾;有了祝福,虽是寒冬冷酷,温暖依旧如故。圣诞节,我许愿:愿快乐和你相依,幸福与你作伴!

新生命的诞生篇7

2. 冬渐深,气微寒,乐无限:冬至的讯息吻上脸,快乐的心儿像春天;平安携着圣诞的肩,幸福如花绽笑靥;元旦又到眼前,喜事连连福禄无边!

3. 冬日里的阳光,一如你温暖的笑脸。明媚却不失妖娆,温暖却不炙热,清亮却不刺眼。你照亮了我的世界,温暖了我的生命,明净了我的视野。我的阳光,圣诞节快乐!

4. 愿圣诞佳节的喜悦,伴随您在度过新的一年。在这浪漫的季节里,思念如晶莹的雪花翩翩飘落,你是圣诞老人赐予我今生的礼物,愿和你相拥相守直到永恒。

5. 洁白的雪花飘落吉祥,温馨的灯火照亮前程;奔驰的驯鹿频传喜气,清脆的铃声声声美妙;悠扬的钟声快乐回荡,真挚的祝福源源不断。朋友,圣诞来到,祝你圣诞开心,快乐无边!日子红火,幸福无限!

6. 圣诞到了,聆听钟声,心情悠扬;静看飞雪,喜笑颜开;戴上帽子,鸿运当头;披上外套,福运无边;送上祝福,锦上添花:祝圣诞快乐,天天开心!

7. 欢快清脆的铃铛带着我的思念飞进了你的心里,飘摇欢笑的雪花带着我的微笑走进了你的梦里,缤纷绚烂的贺卡带着我的祝福融进了你的天空,愿你圣诞节作最幸福的主角,最可爱的甜心,圣诞快乐。

8. 为啥今天叫圣诞节?因为过了这个节,就还剩下一个元旦!愿你把握机会,让快乐翻倍,和好运同醉,把幸福追随,在本年度剩下的日子里过得不平“旦”!

9. 通缉令:圣诞将近,一老者白须红袍,常趁夜色隐蔽,潜入居民家中放置圣诞礼品,发现者请速报警,报警暗号:圣诞快乐!您将获得终身幸福作为奖励。

10. 好运铃铛为你欢笑,快乐驯鹿为你开道,平安雪花为你飘摇,圣诞老人向你奔跑。圣诞节,快接收这祝福的讯号,愿你感受温暖的美妙,品尝幸福的味道!

11. 冬日里的阳光,一如你温暖的笑脸。明媚却不失妖娆,温暖却不炙热,清亮却不刺眼。你照亮了我的世界,温暖了我的生命,明净了我的视野。我的阳光,圣诞节快乐!

新生命的诞生篇8

关键词:民俗 寿庆 文化

一、杭州寿诞礼俗面面观

(一)禁忌习俗

寿诞指五十岁以上的诞生礼。一般来说,五十岁以后进入生命年龄的老年期,只有进入老年期以后的寿辰,才是名正言顺的“做寿”,需要设宴酬神请客。此后每逢十年,子孙都要为之庆贺寿诞,名为“做大寿”。因杭州话发音“十”与“贼”谐音,为避讳而提前一年做寿,俗称“做九头”。[1]除去避讳原因,“十”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有到头、到顶的意思,“十全为满,满则招损”,意味着寿将做完。此外,“九”与“久”同音,寄寓了生命长久的吉祥意蕴。[2]以上说法反映出一直存在于民间民俗文化中的语言禁忌意识,可追溯到原始巫术思维模式――将语言理解为所表达之意的本身,对语言魔力保有非凡的信仰。祈求吉利话语是人人乐意接受和刻意追求的,凶语厄运是极力避忌防范的,[3]所以这个图吉利的寿庆习俗才会流传至今。

杭州民间认为人的十九岁、三十六岁、六十六岁是人一生中三大难关。杭谚称:“活到六十六,阎王要吃肉。”六十六寿辰前一日,必须由女儿或媳妇、侄女,烧六十八块精猪肉,切成丁块,用酱油蒸熟;待寿辰之日,一块敬天,一块敬地,其余的六十六块敬父或母。现代社会为父母烹饪六十八块肉的意义已不再是传统的迷信思想,更多是表达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与爱护。

(二)仪式流程

杭州民间做寿前夕,寿家预先分发寿帖通知亲友,邀请五族三代亲友皆来庆贺。旧时做寿十分隆重,家中大厅铺设寿堂,寿堂正中悬挂红底金边的“寿”字,两边高挂寿联;下设香案和寿烛,堆叠寿桃等糕点;香案两边成对摆放松柏盆栽,寓意有福有寿。旧时杭人亦有在天竺、灵隐等寺院里做寿。[1]

寿庆仪式的司仪一般由长子或长女婿担任。开场时司仪欢迎来宾后宣布仪式正式开始,亲友按照辈分亲疏以家庭为单位一一诵读祝寿词向寿星表达祝福。寿词祝寿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宋代尤其兴盛。据统计,两宋寿词共约2554首,占《全宋词》总数的12.13%。[4]民间寿词虽艺术价值有限,但起到烘托喜庆气氛的作用,扩大了词的实用意义。我们可以从杭州祝寿仪式中保留的寿词贺寿环节,推想南宋市民社交礼俗的生活化场景。

(三)寿礼寿食

寿诞送礼视亲疏关系而别,通常女婿向岳父母祝寿送礼最丰。寿礼必须是双数,表示“好事成双”,如一套衣服、两串鞭炮、一双猪腿等等,不仅实用而且富有精神象征。礼品一律选择染红或用红色包装,以示吉庆。寿星收礼一般不可全收,只能收其部分,必须回礼答谢,意为彼此享福。现在亲友向寿星送礼以酒类补药、保健食品和带有地域特色的杭州龙井茶叶为主。寿宴结束后寿星按家庭分发礼包,内含寿桃、长寿面和寿糕等,意在共享天伦之乐。

寿诞礼俗的饮食文化也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寿桃是我国寿庆活动中最典型的祝寿物品之一,系面粉裹在豆沙馅外制成的桃形糕点。作为寿诞祥物,寿桃是基于王母娘娘的神仙灵物的文化理解,传达对寿星生命活力的祝福。[5]长寿面亦是祝颂长寿的食物。旧时杭人家中设宴,在别室花厅等处摆设面碟,邀请宾客皆来吃面,名曰“走马面”。面条出锅时不能挑断,越长越好,象征“年有长头,人能长寿”。[6]清代以后杭州民间改良长寿面的口味,常用添加笋片、倒笃菜、瘦肉丝的“片儿川”替代清淡的汤面,在祈盼老人“年寿绵长”的祝愿中增添了地方特色。现在的祝寿食品还包括生日蛋糕,中西文化的交融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二、寿庆礼俗的民俗学解读

(一)复合型人生礼仪

寿庆礼仪作为标记生命历程的特定人生礼仪,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功能。人生礼仪是巫术和的产物,因而也与巫术与宗教的原理和基础密切相关。凡・遮耐普根据人生礼仪所依据的不同的原理,将人生礼仪分为六种类型。祝寿仪式是一种同时包含四种类型的复合型礼仪:举行寿庆活动祝愿老人长寿安康是通过主动举行或参与某些仪式活动而希望事情能向预定的方向发展的“积极礼仪”;给寿星送寿礼的行为属于建立在接触过的互动关系的“交感礼仪”;向老寿星致贺词的行为属于用语言行为直接作用于对方的“直接礼仪”;寿庆仪式的禁忌习俗属于避讳行为的“消极礼仪”。[7]

(二)寿诞礼仪的功能

人生礼仪是为了标记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时刻,实现社会中的身份角色转换,过渡人们的心理感受。寿诞礼仪可分解出以下三种功能:

1.标记功能

寿庆仪式的象征意义在于标志生命中漫长而曲折的岁月流逝的痕迹。社会的变迁映射在生命历程中,前辈的生命繁衍成家族血脉的链条,具有历史性意义。另外,寿庆仪式可以让家族成员牢记长辈的生辰,起到定期联络家族感情的作用。

2.社会功能

中国传统的寿庆仪式对于巩固宗法制度、维护家族团结和睦及安定社会秩序有特定的社会功用。寿诞活动其中的流程、习俗等,可以重新强化和整理家族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和秩序――区别长幼亲疏的等级制度,形成尊敬长者的社会道德观念。现代家庭为老人举行寿庆仪式可彰显优良家风,期盼获得大众认可,继而提高社会地位。

3.心理功能

寿诞礼仪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安抚老人面对无常的生老病死时不安的心理状态,用乐观平和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变数。子女在筹办仪式的过程中体会到父母的持家辛劳,借此表达对长辈的养育之恩。

三、寿庆礼俗的文化内涵

(一)生命意识

祝寿活动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上层统治集团中已经出现,祝寿故事如南极寿星、八仙祝寿、蟠桃赴会等也家喻户晓。在中国人的生命活动中,先辈们把对寿的崇拜和敬仰注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流传下来,成为一种生命力的象征。[8]珍视生命可谓中国传统的哲学意识,人们在寿庆仪式中感悟生命意义、追思生命之源,珍惜自身宝贵而有限的生命时间,将生命终极关怀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感恩父母、善待自身。

(二)孝悌观念

举办寿诞仪式是表达中华民族孝敬美德的方式之一,祝寿活动体现出儒家孝道文化精神。寿庆礼俗所弘扬尊老敬老的伦理意识,拥有“合乎于礼”的外在形式,强化了中国人的家族、宗族观念,具有永恒的宗法性意义。[9]

寿诞礼俗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持久、寿运永继的强烈欲望和迫切心愿,因而扎根在民间各地流传不息。

参考文献

[1] 朱宁虹.中华民俗风情博览(卷一:礼仪生活)[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2] 静.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大全[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3] 任骋.中国民间禁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 刘尊明.宋代的祝寿风气与寿词创作[J].文史知识,1998(3).

[5] 陶思炎.中国祥物[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12.

[6] 通庆楼主.中国寿文化中的饮食[J].食品与健康,2010.

[7] 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新生命的诞生篇9

May the spirit of Christmas bring you joys and happiness all through the New Year. 圣诞老人的祝福,陪伴着你,保佑着你,地久天长。

在24日的晚上煮两个鸡蛋,我吃了一个,送给你的就是一个圣诞。

圣诞衣、圣诞帽,圣诞节日又来到,圣诞树,礼物绕,美满祝福送怀抱,愿你美,愿你笑,愿你幸福乐逍遥,拥平安,无烦恼,健康平安迎春笑。祝圣诞快乐!

风吹吹,雪茫茫,一个老头钻灶膛,要当心,要注意,防止喜悦脸蛋藏,送送礼,收买你,圣诞口号要记牢, 别惊喜,别得意,发条短信祝福你。

无论圣诞还是元旦,愿你旦夕快乐;无论冬至还是夏至,愿你福禄双至;无论今年还是明年,愿你平安每年。愿暖暖迎冬至,快乐过圣诞,开心盼元旦!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手中书,杯中酒,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愿朋友晨有清逸,暮有闲悠,梦随心动,心随梦求!祝圣诞快乐!

得得失失平常事,是是非非任由之,恩恩怨怨心不愧,冷冷暖暖我自知,坎坎坷坷人生路,曲曲折折事业梯,凡事不必太在意,愿你一生好运气!

经过一年的风雨洗礼,再度迎来这圣诞之夜,这一刻,是快乐分享的时刻;是思念好友你的时刻;是祝福,关怀的时刻;是希望,美梦成真的时刻圣诞快乐!

圣诞节这天,你将收到一份有史以来分量最重的礼物,当圣诞老人从包裹中爬出,不要惊奇,因为我实在想不 出送你什么好,只好把他打包,要啥直接问他要。

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祝你圣诞快乐连连,送一份美妙的感觉祝你圣诞万事圆圆,送一份漂亮的礼物祝你微笑甜甜。

圣诞了,准备好了吗?将你的咖啡、你的美酒、你的蜡烛、你的心情准备好吧,在这个温馨的日子里,愿你收拾好一切,迎接快乐迎接幸福吧!

浪漫佳节启新篇,万千祝福贺圣诞。圣诞树下许许愿,礼物多多堆成山。炉火熊熊心温暖,钟声阵阵报平安。雪花飘飘送吉祥,烛火摇曳共浪漫。

我是一个很节俭的人,无论吃什么都会把它吃个精光,可今天早上吃鸡蛋时我剩蛋了,这样做只是为了告诉你,圣诞节到了,要剩蛋(圣诞)快乐!

平安夜的钟声敲响的时候,那是我思念你的心在呐喊,愿你快乐平安!

风吹吹,雪茫茫,一个老头钻灶膛,要当心,要注意,防止喜悦脸蛋藏,送送礼,收买你,圣诞口号要记牢,别惊喜,别得意,发条短信祝福你。

或许没有灯红酒绿的喧嚣,或许没有轻歌曼舞的浪漫,只有我轻声地祝福:Merry Christmas!

Warm greetings and best wishes for Christmas and the New Year! 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良好的祝福,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十二月里来喜事多,冬至团圆平安夜,圣诞快乐元旦欢。饺子汤圆包和谐,平安烛火照吉祥;烤鸡烤鸭藏学问,琴声炮声奏凯歌;玉树长袜存好运,一生福气享不完。

我的祝福是白云飘向你,我的祝福是微风吹向你,我的祝福是鲜花送给你,祝圣诞快乐!天天开心!

因为有你生命不再平凡,因为有你生命有了牵绊,因为有你生活有了笑颜,因为有你不再寂寞圣诞,因为有你不再期盼圣诞老人的到来,因为有你有了上帝赐予的最珍贵的礼物。

夜夜的相思,天天的思念,我的爱人,平安夜,圣诞节你虽然寂寞,却如此美丽!因为有我真心的祝福

平安夜,报平安,祝你一家子都安康;圣诞节,狂欢夜,送你一桌子美酒宴;圣诞人,圣诞树,保你一辈子有吃住;送大礼,赠吉祥,愿你一生幸福绵长。

女人,有时也换换女人,但从不坑女人;重亲情,记恩情,有时也煽煽情,但从不负友情;过圣诞,迎元旦,有时也去扯扯蛋,但从不做坏蛋。

新生命的诞生篇10

关键词:人的生殖 课堂 教学

本校学生都来自农村,对生殖这节的内容缺乏了解,有感觉羞于启齿,羞于看书,所以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开始讲这节内容时,有很多学生在笑,笑老师怎么把这些感觉不该公开讲的知识公开来讲,笑还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几乎全部学生都觉得害羞,没心思认真听课,因而教学效果并不好。后来讲到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节内容时,我先展示挂图及模型,再用多媒体课件的flas给学生展示与卵子的受精过程,孩子们就沉不住气了,嬉笑的有,害羞的有,惊奇的也有……,还好,男孩子比较大胆活跃,我这时则点名让好几个男孩子到讲台给大家讲解,我叫大家鼓掌欢迎,开始时学生还有些腼腆,后来在我的引导下,他们都能大胆地把自己的理解和一些他们感觉羞于启齿的词语讲出来了。男孩子上台讲得很好,虽然他们讲了之后都未必真正能理解,但是确实敢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出“”“”……等词,尽管下面的同学在笑,但都听得很认真,当然他们可能处于好奇,也可能出于看讲台上同学怎么出洋相……,不管怎么样蛮有气氛。在学生完全适应这些内容并且不再羞于启齿后,再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诞生就是这么简单吗?生命的诞生还有怎样的艰难过程?”学生顺着这样的思路,结合课本内容,先给他们讨论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出来,再用多媒体课件flas展示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继而发育成熟,最后由母亲分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生命诞生的漫长不易和母亲生育的艰辛。在这样的情况下,本节课的教学中将学生的认识进行了提高和升华,将生理课扩充为感悟生命的诞生,将落脚点置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人类生殖的每个环节,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产生的不易,父母为孕育生命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生命的影响,以及过于轻率的早恋,特别是所导致的后果。要学生在知道人类生殖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要珍惜生命,体会要爱戴父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审慎的人生态度,并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情感思想教育和生理心理认识的教育。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达到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的目的。

基于以上目标,我在这节的教学中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懂得珍爱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宝贵的生命又是怎样来的?就是由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并且每个生命降生都不是容易和幸运的,所以我们得爱惜生命,珍惜生命。这样学生对这节就开始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生命的重要性。

2﹑强调科学的重要性,是我们人生中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3、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对新生命的承诺。

4﹑教师引入新课要求严肃认真,让学生对这节课有个正确的认识。

5、面对学生的提问,要正面回答,不回避。

6﹑通过多媒体放一段《让生命充满爱——爱父母》的视频,使整个的情感教育得到了升华,同学们由课堂开始前的笑,到最后的哭!

在教学中不但让学生对生殖过程有全面、科学、准确的把握,而且比较突出引发了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感悟,珍惜生命、爱戴父母以及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情感教育。不但有知识主线——人类生殖的过程,而且还有一条情感的线路清晰可见,即感悟新生命的诞生。如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的感悟,母亲孕育孩子过程的感悟,整个孕育过程中意外因素对生殖影响的感悟等,贯穿始终,使得教学活动时对学生的影响成为点点滴滴的渗透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