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十篇

时间:2023-04-04 09:43:04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篇1

什么是物流管理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管理的定义为:“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可见物流管理的目的是“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其管理对象是“物流活动”,即与物流功能相关的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因此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保证物流合理化。

什么是供应链

我国国家标准对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因此,供应链指的是籍渠道关系把产品和服务导向市场的关联企业的顺序组合。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物品交换产生了渠道关系,供应链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相互依存的。为了反应当今的买方市场特征既供应链是由客户驱动而非供应商驱动的趋势,供应链也常常被称为需求链。因为供应链中产品形态变化的过程是其价值不断增加和服务增值的过程,所以也被称为价值链。如图1所示

当然,实际的供应链并不是一条线。由于通常在供应链系统中有众多的供应商,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和众多的客户,包括客户的客户,实际上是一个“供应网络”,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供应链是由涵盖不同活动过程中的上下游企业链接而成的组织化网络,这个网络的功能就是开发双向最终客户交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早在1982年,著名的管理大师Oliver和Webber就应用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术语。其后通过在销售渠道研究、协同与合作、生产与分销、网络中库存的分配与控制、生产计划层次等方面的研究,给予了扩大和完善,形成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国家标准)。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有: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同时还包括以下内容: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企业内部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总成本最小化、客户服务最优化、总库存最小化、总周期时间最短化以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以实现供应链绩效的最大化。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1、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更高级的形态。从物流管理发展的历史来观察,经历了五个阶段: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物流管理领域扩大化阶段,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可见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顺应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物流管理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从作业功能的整合到渠道关系的整合,使物流从战术的层次提升到战略高度,是传统物流管理的逻辑延伸。

为了适应物流的发展,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于1998年修订了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显然,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涵盖了物流的概念,用系统的观点看,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子系统。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最新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的定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认为:供应链管理是联系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主要功能和基本商业过程、将其转化成为有机的、高效的商业模式的管理集成。它包括了上述过程中的所有物流活动,也包括了生产运作,它驱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营销,销售、产品设计、财务和信息技术等过程和活动的协调一致。物流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生成点到消费点的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正向和逆向流动和储存的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部分的供应链过程。显然供应链管理囊括了物流管理在内的各个有关的管理环节和流程。

2、供应链管理是对互动界面的管理。供应链是由通过协同合作来共同制定战略定位和提高运作效率的一些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的,供应链管理是对在运作能力、信息、核心竞争力、资金以及人力资源与条件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多个企业之间的关系管理,因此具有互动的特征。

3、供应链管理是协商的机制,物流管理是一个计划的机制。物流管理中,主导企业通常是制造商力图通过一个计划来控制产品和信息的流动,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冲突的买卖关系,常常导致存货向上游企业的转移或成本的转移。供应链管理同样制定计划,但目的是为了谋求在渠道成员之间的联动和协调。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分享需求和当前存货水平的信息来减少或消除所有供应链成员企业所持有的缓冲库存。这就是供应链管理中“共同管理库存”的理念。

4、供应链管理强调组织外部一体化,物流管理主要是关注组织内部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和供应链一体化基本模式分别见图2和图3。物流一体化管理是指把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交付,对企业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即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而非部门的角度上,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寻找物流的合理化状态。供应链管理认为只有组织内部的一体化是远远不够的,供应链管理是一高度互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同步考虑不同层次上的相互关联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成本效益权衡,比如要考虑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存货以什么样的形态放在什么样的地方,在什么时候执行什么样的计划,信息共享的深度,实施一体化管理后所获得的整体效益如何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分配等。

5、供应链管理对共同价值有着更大的依赖。物流管理是通过对存货时间和地点的精确定位来创造价值,通过对订单管理、库存、运输、仓储管理、物料处理以及包装管理等活动的有效控制,以廉价高效的方式来寻求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企业和客户的价值增值。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篇2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成本;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1引言

供应链贯穿了企业产品的各个环节,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质量都有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加大对供应链流程的了解,重视其对于物流成本核算的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1.1供应链物流成本核算的概况

随着供应链概念的提出,它为整个物流的系统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供应链的物流消费是企业在为维持整个供应链运作时所必须付出的直接或间接的成本。这些物流费用大多数属于微观层次的,但因划分方式的不同,其所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①根据物流费用发生的层次来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微观主要是指个别企业的物流成本;中观则包括特定的产品的平均物流成本;宏观是指过整个国民经济用于物流的费用/成本;②根据物流成本发生对象,可分为社会物流成本、企业物流成本、物流从业者的费用、货主物流成本等[1]。

2基于供应链流程的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方式的建立

2.1选择合适的实践团队

基于供应链流程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方式或体系是一件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所以,在选择其实践团队时也应该以其专业能力为优先考虑条件,为之后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专业的实践团队能够从供应链流程的角度去看待整个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完善的核算出物流成本,并且可以积极地参与到物流成本的管理各个环节和相关活动中[2]。在团队收集并分析企业物流信息和数据时,企业中各相关领导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配合,保证该实践团队一旦成立就能够立刻投入到对供应链流程中物流成本的了解与核算工作中。

2.2分析并了解供应链流程的各个职能

不同的企业对于供应链中各个流程的职能要求是不一样的。在这一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区分并建立不同供应链流程的主要职能和次要职能。供应链流程的活动大多数是受到物流职能的影响,如顾客服务、地点选择等。所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认主要的物流职能,如仓库管理内容、仓储管理内容、订单处理流程和运输等。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性质绘制出不同的流程图,以便更好的反映各个供应链物流中的职能。

2.3将供应链流程分解为活动来分析

当供应链中各个流程的职能得到确认后,接下来就需要将其分解成活动来分析了。将活动看做特定的资源消耗活动,可以清晰的核算出供应链流程中的物流活动的成本明细。例如,在物流管理中,订单处理流程可以看作为文类准备工作、收集或确立订单、领取现存的托盘、计算并核查订单、装货和分派货车等。在这类活动中,计算并核查订单往往会消耗大量的劳动资源,这也应该被列入物流成本中,因为它是参与到了物流活动中。但如果是以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不将其分解成具体的活动,就很容易忽略这方面的物流成本。

2.4了解并分析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各项成本

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的发现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成本,以真正了解并衡量各个物流活动中的成本。但由于每个商业团队的内部物流活动实施情况和流程不一样,其所消耗的资源种类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一个企业的物流活动有大部分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但另一个企业则完全依靠自动化技术来完成物流活动,那么,两者在劳动力资源和设备技术资源方面存在很大的出入。可即便如此,根据大多数企业消耗的物流成本可以分为人工成本、物质成本、设备成本、设施成本、资产成本和资金成本。例如,在货车物流配送中,货车司机的补偿/工资即为人工成本,货车的配送即为设备成本(如果是司机自配的还需要另行计算),货车的汽油费用或其他费用即为资金成本。这些活动的进行都是围绕物流活动来进行的,所以,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无论其中消耗了多少资源都应该列入到物流活动的成本中。

2.5确定物流活动的成本

确定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资本后便可以确定并开始核算物流活动的成本了。在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并确定的工作中,为了便于各种财务报告的使用,会将成本数据汇总到一起。但如果是从供应链流程的角度来看,就需要按照物流活动和所花费的成本的关系来整理。例如,在汇总并确定劳动成本时,可以明确并细致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具体所分配的任务,这样能够有效追溯到其所进行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但也有些物流活动成本是能够直接从账户中了解的,在收集并确定这方面数据时则需要通过采访或直接调查来实现。例如,当工作人员的所有劳动时间都用于某一特定的活动中,如此就能够从账户中了解该活动的成本。但如果工作人员只花费了一部分时间在这个活动中,那么就很难直接从账户中获得成本数据了,所以,就需要通过现场调查或建立相关的数据关联。为进一步了解并建立资源消耗与活动绩效之间的关系,可以运用成本驱动因素的的概念。成本驱动概念认为成本驱动因素是影响活动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成本会拥有至少一个驱动因素。了解或识别驱动因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询问相关的工作人员哪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或时间。通常情况下,成本驱动因素与正在实施的某项物流活动的努力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在选择并生成订单的活动中,每份订单所拣选的箱数可能回避订单数更能够反映成本的驱动性。这是由于如果订单所涉及的商品种类比较多时,需要耗费的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就会得到相应的增加。

2.6追溯并了解物流成本对象

成本驱动因素通常是以单位成本的形式表现。比如,在订单拣选活动中,成本驱动因素就是每箱货物处理的金额。这个数字的确定是将所有活动的资源成本除以所处理的箱数得到的。将这个数据乘以全部的成本驱动因素,最后便可以了解该物流活动所消耗的全部成本,随后便可根据订单的拣选活动中所处理的箱数进行相应的成本分配。追溯并了解物流成本对象,能够帮助企业重新了解各个成本对象的利润空间,重新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以进一步挖掘成本对象的利润潜力。

2.7从整体的角度整理并分析最终所获得的成本信息

物流成本的分析与核算就是为了利用其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进而为整个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在上述六个阶段中虽然着重强调了特定的物流活动的成本,但企业物流的管理者不应该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这方面,而应该从供应链流程的角度去关注这个物流活动的成本。如此才能实现对企业整体物流活动成本的了解,继而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改善方式。如果管理者只关注某一方面的物流活动成本的改善,就很可能增加其他方面物流活动成本。例如,在进行仓储管理中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虽然能够降低对劳动力成本的消耗,但对于仓储整体的运行和货运成本则会相应的提升,两者正好抵消。因此,采用全局的思想,从供应链流程的角度去分析并评估各种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3结论

在实现基于供应链流程的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方式的建立过程中,企业和实践团队还应处理好职能成本最小化、最后分销成本、所有权成本管理、企业销售增值成本管理、企业间增长成本管理与相邻合作伙伴协调和最终用户供应链成本等问题,如此才能保证其所建立的体系具备良好的操作性并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毛玉峰.基于供应链流程的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分析[J].智能城市,2016(11):317.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篇3

关键词:汽车经济;供应链;物流管理;新动态

一、当前汽车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汽车经济的增长率很大程度上由人民群众决定,是由人民群众所掌控的,这是因为带动汽车经济变化增长的因素是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购买汽车的欲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大幅度上涨,这使得汽车以及周边行业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钢铁、冶金等基础性行业,也离不开科学技术行业为其注入更多的创新思路,可以说汽车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国家工业的发展,并对科学技术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着科学技术行业的前行。除此之外,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在不知不觉间拉动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人民群众对于出行的要求。但也正是如此导致时下汽车行业市场趋近饱和,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对于选购的汽车要求愈发提高,从汽车的性能、质量、价格到汽车的外观、排量、环保性以及汽车的送配流程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也不同于以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汽车行业经济的发展与供应链物流管理进行进一步密切地联系,以迎接汽车行业经济的再一次辉煌,已经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二、供应链物流管理

1.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优势

供应链物流管理,是指以供应链核心产品或者核心业务为中心的物流管理体系,核心思想是“系统”思维观和“流”思维观,对供应链中一切活动以整体最优为目标。行业运用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手段,具体来说就是结合供应链的特点,综合各种物流手段,从而达到既能保证供应链运行所需的物资,又使供应链的总物流费用最小、整体效益最高。其实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协调配合,从行业核心效益的整体出发,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非核心的利益,合理进行策划、设计调整物流渠道,从而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最终实现统筹兼顾,优化配置资金、技术等资源。供应链物流管理是在现代科技的条件下发展出来的。连接各个行业实现各个行业利益的最大化的最佳措施。

2.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缺点

首先,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就需要供求双方协作配合,但是一般来说供求双方都会针对自身的利益出发,从而产生双方的利益冲突。同时,各产品的物流渠道不止一条,所涉及的主体不止一个,甚至包括一个企业之间的不同部门,一旦协调不好就会导致物流不畅通。这些问题都会给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实现带来麻烦。其次,进行物流活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需要跟随多变的市场,随时进行调研知晓人民群众的需求,然后制定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市场号召,这为供应链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离不开信息的支持,需要将封闭的信息转变为信息广泛共享,需要更多的信息支持和优化运转。这也令行业的工作量更大、难度提高。

三、汽车经济与供应链物流管理发展新动态

1.汽车经济与供应链物流管理发展新动态

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全球化愈发渗透,供应链物流管理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汽车行业经济方面就是将网络采购的范围由某个区域拓展到整个世界范围之内,将更多、更好的资源团结到汽车行业发展的周围。通过供应链物流管理将供、产、销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企业联系到一起,构成一个供应链系统,更加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使得销售慢慢地走向了电子商务时代。同时,站在行业核心立场上、以更优质的服务统一组织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活动,配合行业进行运作,满足行业的需求。除此之外,汽车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还建立起信息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实现相互之间更及时有效地得到对自身发展最有利的信息。

2.汽车经济中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应用

当代的汽车经济中供应链物流管理得到了更多的应用,除了一直使用的条形码技术之外,还有仿真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仿真技术就是将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汽车行业,将供、产、销等环节更真实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提供更到位更细致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解答消费者的疑问,并在消费者下单后进行更有效的规划,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装配配送的任务。除此之外,存储技术的应用,添加了动态的存储技术,实现了汽车行业内部时间的极大节约。当前,国家愈发重视汽车行业的发展,希望以汽车行业积极有效、科学稳定的发展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以汽车行业要明确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国家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更加广泛地采用并完善汽车行业经济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发展,以此最终实现汽车行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作者:李茜 单位: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丽杰,王雪平.汽车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J].理论探讨,2013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篇4

关键词:物流企业 供应链管理 模式

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整体现状分析

面对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趋势,物流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不得不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并且大部分物流企业意识到了参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但是通过本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针对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却与思想认识相距甚远,多数物流企业对供应链管理还只停留在理念认识上与对外宣传上,并没有真正实施供应链管理,也缺乏真正操作成功的案例。如表1所示。

对于大多数物流企业来说,实际情况更不理想。调研发现,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而详细的SOP(标准运作程序),而是根据传统经验进行运作。由于信息的不通畅等原因,多数物流企业存在服务水平低、增值性小等问题。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直接导致闲余的物资不能及时调配,造成资金沉淀、库存积压等问题。再加上多数物流企业运输能力不足,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只提供单项或分段物流服务,最终使物流成为了行业发展的“瓶颈”。此外,物流企业存在创新惰性,多数物流企业不会主动解决问题,只有在新问题不得不去解决时,才被迫考虑新办法。

可见,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目前从事的只是传统物流业务,其运营模式虽然对外号称是“供应链管理”,但在实质上并不能有效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在运营方式上也不是对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调控,远远没有达到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为客户提供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我国物流企业只是在逐步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部分功能。对于那些由大型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成立的物流子公司或物流部门,也只是逐步参与其母公司的供应链物流管理活动,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尚存很大差距。

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管理的现存主要模式分析

(一)从制造业分离出来的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根据调研,该模式是指由大型制造企业内部的原物流运输部门,通过改建形成的物流服务商和中外合作合资的物流服务商。

海尔物流是其典型代表。海尔物流是海尔集团构建的子公司,其主要是以海尔集团本身的业务为主要对像,也以大型生产、商业、电子商务集团为对象。它的服务包括物流系统评估、设计、咨询、全程等。海尔物流的发展战略是整合企业内外物流资源,联合储运公司,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低成本扩张,并且最终实现品牌经营。在技术创新上,海尔物流采用了物流容器标准化、单元化以及搬运机械化,对信息实行实时化跟踪(条码无线传输),并建立了全自动立体库。在市场创新上,它们以青岛为出口基地,以广东、贵州、湖北为生产基地,具有10个海外工厂,并试图通过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来降低成本。本文认为,该模式的成功关键是成本低、价格低,为此,该模式必须具有规模效应,要占领大部分市场。同时,要在低成本低价格的基础上,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但海尔物流的主要服务对像是海尔的制造部门,还达不到规模效应。

(二)从流通企业分离出来的物流部门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根据调研,该模式是指流通类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从本企业中分离出一个部门,来做好自身的垂直一体化物流体系建设,希望通过物流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种模式目前应用最多的流通企业,特别是新兴的电子商务类企业。京东商城物流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代表。为了解决物流配送问题,京东商城成立了物流公司,布局全国物流体系,并采取自建物流、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高校人等方法。但京东商城2011年的营业亏损额12亿元,营业毛利率仅为5.5%,按照2011年销售额算,2012年亏损约20亿元。未来3年,京东商城为了建设物流,还需要投资50亿~60亿元。本文认为,该模式最大的风险是自建物流需要庞大的物流队伍、仓储设施,还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这些都会带来风险。京东商城物流需要从内、外两方面来加强供应链管理。在内部要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以及信息与供应商共享,保证产品的及时性,提高配送效率,避免产品多次送达。同时要与核心供应商构建统一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以控制产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采购绩效等,从而实现产品供应链的外部整合。

(三)只能承担部分物流服务职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

根据调研,该模式是指目前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承担部分物流服务职能,比如把生产零部件JIT(准时制)直送工位,准点供应。中远就是按照通用汽车要求的时间来准点供应的。中远负责上海通用汽车外包的物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强强联合,他们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其主要做法是:一是门到门运输配送,使零部件库存放于途中。二是生产线的旁边设立“再配送中心”,也就是设立至少能供应两个小时的安全库存,防止生产线断供。三是每隔两小时“自动”补货到位,使安全库存成为有活水的“蓄水池”。本文认为,中远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但从事的主要还是仓储、运输、配送等传统服务,而且只能承担部分物流服务职能,就其实质来说,其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是有限度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尤其是同国外的物流企业相比存在差距。

国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模式分析

国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对于我国物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具有借鉴作用。本文研究发现,国外物流企业高效管理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供应链物流管理一体化。

如表2所示,国外知名的物流企业,实行供应链物流管理一体化的路径有所不同,他们或者通过内部物流流程改造,或者建立独立物流子公司,或者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战略同盟,或者并购已有物流公司等来强化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等。但从趋势发展上看却是相同的,即都是从单纯的内部物流管理,逐步向高效的外部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发展,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国外物流企业为了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一体化,普遍使用精益供应链管理技术。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2006年在美国主要物流企业中推出精益6西格玛物流认证体系,在大型配送公司基本建立了ECR(有效客户反应)和JIT(准时制)系统。相关的案例如美国橡胶公司(USCO)的物流分公司设立了信息处理中心,可接受世界各地的订单。IBM公司只需按动键盘,即可接通USCO公司订货,通常在几小时内便可把货送到客户手中。加拿大的Canadian Tire 等物流公司广泛采用地面自动运输系统、轨道运输系统以及自动分检机械运输系统。在日本的物流企业中,计算机管理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被普遍应用,丰田精益供应链体系效率一直高于美国公司,供应链成本比美国汽车公司低8%左右。新加坡CWT物流公司建立ISCM,使Du Pont Corian公司及其经销商能方便地进行在线物流管理与库存控制作业。采用精益供应链管理技术,也是我国物流企业努力的方向。

国外物流企业一体化模式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启示

(一)要把一体化管理作为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

要对内一体化。要运用供应链集成的理念来优化内部业务流程。要从客户出发,以物流为核心,注重增加用户价值和服务水平,实现订单、配送、仓储和采购等一体化,在删减撤并、改造流程的基础上增加附加服务,实现物流企业效率的战略性提高。要对外一体化。借鉴外国物流企业的做法,在物流企业间、地区间整合物流资源,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战略联盟等资源整合手段,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消除物流业“小、弱、散”的制约,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

(二)要把建立物流标准体系作为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

物流标准的广泛应用是提高物流效率、增加服务可靠性、改善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物流企业,特别是大型的或者领军性的物流企业,需要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开展物流术语、计量与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的普及工作,积极推进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装卸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技术和装备的标准化进程,积极进行国际物流标准化认证,以提高物流标准化作业水平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能力。

(三)要把推进信息化作为参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保障手段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未来物流发展的趋势,通过信息化加强供应链集成管理,实现供应、运输交易的最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物流的协同规划、预测和供应,这也是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重点内容。

总之,虽然我国很多物流企业目前对外宣称实行了“供应链管理”,但实际上从事的仍是传统物流业务。我国物流企业目前存在的三种运营模式,与国外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模式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在发展路径上需要按照本文所提的三点启发和借鉴来不断缩小差距。

参考文献:

1.Earl, M. J. The risk of Outsourcing IT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6:26-33

2.Venkatesen, R. Strategy outsourcing: to make or not to make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v-Dec, 1992: 98-108

3.宋华.中国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调查与分析.当代财经,2007(3)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篇5

内容摘要:物联网是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新工具,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物联网作为新工具的用途,能进行有效的物流信息采集和记录,实现物流全过程实时监控和供应链透明管理,降低供应链成本,实施智能化供应链管理,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均能起到优化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 物流 供应链 效率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EAN•UCC系统)和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给每一个实体对象一个唯一的代码,而构造的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实物互联网(孔洪亮,2005)。在这个网络中,系统可以自动地、实时地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石军,2009)。

在北京2009“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阐述了物联网的三大特性,即:全面展示,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甚至其它各种机器,随时采集物品动态;可靠传送,通过网络将感知的各种信息进行实时传送,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已使感知信息的传送变得易行;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及时处理海量信息,真正实现人与人的沟通,物与物的联通(王建宙,2009)。因此,物联网是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新兴工具。

物联网:物流信息采集和记录的工具

射频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射频识别以微电子芯片作为数据载体,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通信。微电子芯片解决了条形码数据容量小、记录信息有限的问题,微电子芯片的存储容量可以由几K到几十K字节,可以对任何物品给予唯一的编码。并且,射频技术突破了条形码必须近距离“直视”才能识别的缺点,无需打开商品包装或隔着障碍物即可识别,且可以批量识别,商品一旦进入射频识别的有效区域,就可以即刻被识别并转化成数字化信息,物联网可以有效的处理芯片中存储的物品数据,使物品信息可以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有效交流。

物联网:物流全过程实时监控和供应链透明管理的工具

在全球供应链中使用射频技术来处理数据流,是企业自从认识到供应链中信息流重要性以来最重大的发展。IT和自动化技术使得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但货物盘点、数据录入等大量工作仍须手工完成,虽然手持式条形码识别器能辅助,但仍存在效率低、出错率高等问题。

物联网充分利用射频技术和互联网,能有效解决物流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问题。射频技术能有效地批量识别贴上标签的商品,获得准确的商品信息。对商品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经过运输、仓储、配送、销售,直接回收等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随时获取商品信息,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出错率,使供应链管理透明化。

物联网:降低供应链成本的工具

物联网有助于简化货物接收与搬运的工作量。通过物流信息传输,供应链上的相关节点可以直接获取商品信息,并通过射频技术进行识别和检验,自动完成商品的验货,无需卸货和一一清点,简化了商品的验收环节,减少了搬运次数。

物联网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通过物联网,可以及时获知运输工具的实时信息,利用射频技术对运输工具实现智能跟踪,可以减少所需运输工具的数量及运输人员数,避免车辆闲置,提高利用率。

物联网有助于降低盘货成本。例如宝洁公司通过利用射频技术,将宝洁的存货减少了一半,并减少了缺货的可能性,由此带来宝洁公司每年节约近4亿美元。

物联网有助于降低商品被盗、损坏、错运及运输过程中货物丢失等导致的损失,这些成本约占供应链成本的3%-5%,此外,物联网能及时发现这些可能导致供应链低效的问题,降低这部分成本。

物联网: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的工具

通过物联网,带射频标签的商品被顾客取、看、选购的信息,能实时传到中央数据库。当零售点的商品数量低于安全存货量时,系统能自动向供应商发出补货请求,库存补给完全可以智能化地触发;当产品即将达到或超过有效期时,系统能自动向零售商发出促销或撤下货架的要求;帮助生产商监控生产流程,合理安排采购计划,提高采购的原材料和紧急零部件的准确性;产品质量的检验不仅可以细化到产品的每个部件,还能追踪产品具体由哪个工人和哪台设备所生产。

物联网: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工具

物联网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格优惠和便利性。物联网能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可以减少和消除供应链中的某些冗余环节,如不必要的货物验收和搬运,因此,能带来供应链整体成本的下降,必然会带来商品最终售价的下降。而且,通过物联网的智能化功能,可以帮助消费者简便地找到目标商品,同时根据收集的信息设计最优的顾客路线和货架布局,使消费者轻松便利地完成购物。

物联网也能优化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免费的便利,如为消费者远程查看商品的运行情况,编制相应的采购计划;当商品快到保质期时,及时提醒消费者使用;当商品出现不正常的位移时,会向消费者发出警告。

物联网:供应链上各环节优化的工具

物联网对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优化作用见表1。

综上所述,在物联网的支撑下,物流全过程和整个供应链的运行状况都是透明可见的,供应链成员之间能够实现信息的完全和实时共享,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准确性和完备性,所有的监控、盘点和验收工作都可以瞬间完成,减少存货,减少商品在物流全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运输效率,从而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将企业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更专注于供应链管理流程的优化和供应链成员间的协作,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孔洪亮.EPC与“物联网”――引发供应链革命的导火线[J].中国标准化,2005(4)

2.石军.“感知中国”促进中国物联网加速发展[J].通信管理与技术,2009(5)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篇6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信息集成

[中图分类号]T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3-0045-01

1 引言

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同时它也是一个对与产品相关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及业务流进行计划、协调、组织、执行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它包括以下几种涵义:第一,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运作管理,它能够使企业的活动范围从仅仅最佳的物流活动扩展到所有的企业职能。第二,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第三,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为目标进行的组织管理。

1.1 ERP特点与功能

所谓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写。它是从MRP(物料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ERP系统的特点及核心内容包括有:企业内部管理所需的业务应用系统,主要是指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等核心模块。

1.2 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Extended Production)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供应链与市场学中销售渠道的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供应链包括产品到达顾客手中之前所有参与供应、生产、分配 和销售的公司和企业,因此其定义涵盖了销售渠道的概念。供应链对上游的供应者(供应活动)、中间的生产者(制造活动)和运输商(储存运输活动)、以及下游的消费者(分销活动)同样重视。

2 系统部署的目标

一般来说,ERP系统仅在财务部门的应用只能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改善应收账款和资金管理;仅在销售部门的应用只能加强和改善营销管理;仅在库存管理部门的应用只能帮助掌握存货信息;仅在生产部门的应用只能辅助制定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只有集成一体化运行才能真正实现如下的目标:

(1)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控制经营风险;(2)控制产品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3)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减少坏帐、呆帐金额等;(4)本企业在供应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所以下面针对企业供应方面进行介绍;(5)供应管理设计目标;(6)用户更新,用户可随时更改密码,以防被侵权而使利益遭到破坏;(7)查看库存情况,对仓库中的存货有所了解,以便定量进行发货;(8)货物供给,根据订单要求进行发货,并保留存根,以便日后查询。

3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部署流程和实施方法

目前各类型的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在市场中层出不穷,究竟哪一种软件功能更强且更适应用户需求也越来越为用户所关注。我们知道系统参数设置越灵活,软件性能越强,越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但同时也加大了系统实施的难度。众所周知,成功的软件实施需要软件系统知识和企业管理思想相紧密结合,而这一点往往又是软件商或用户中任何一方难以单独完成的,因为软件的生产者会更注重其产品性能的完善,而不能非常完整、系统地掌握用户的需求信息;而作为用户,一般并不能十分了解各系统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因此很难正确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既熟悉软件功能,又熟悉企业状况的咨询机构应运而生。这种较为独立客观的咨询机构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并凭借自身对各种系统的熟悉与了解,在实施过程中与软件商密切合作,发挥出系统的最大功效。

(1)需求分析是指在充分了解客户情况,包括客户生产/财务及管理流程后,与客户一起讨论对系统的具体要求方案,主要针对其现行体制中的不足及目前所需的信息,制定出一套用户对系统的需求方案。为合理地选择系统提供了基本保障。需求分析按照由顶至底、由大到小、由粗到精的过程来进行。

(2)系统演示/选择在这一阶段,我们会根据上一步骤中总结出的用户的具体需求,结合我们对各类型系统的了解,初步划分出几个适合于客户的系统,逐一安排进行系统演示。

(3)系统询价/购买。一旦选定了合适的系统,咨询人员会帮助客户参与询价和购买工作,这其中包括为用户制订采购计划。许多中大型软件包都是由各个可以独立工作的功能模块组成。

(4)安装系统/调试/网络建立从这一步骤开始,咨询人员的角色已经从协助客户管理层作出软件选择的决策转变为负责安装实施整套管理信息系统。

4 结语

我国制造企业应该在经营管理的思路上进行转变,对供应链管理加以更多的重视。首先,是要将供应链管理纳入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中。也就是说,在制订经营战略时,就要针对顾客的需要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绩效, 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通盘考虑、设计和规划。第二,要在平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对企业的供应链系统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调整、流程重构和优化管理,使之能更好地满足日益变化的顾客需要,这是一个不断改进、优化和总结经验的过程。第三,企业要进行相应的组织结构调整。我国制造企业是 在计划经济年代按前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其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大而全、小而全”,以生产为导向,组织结构普遍存在“两头(开发和销售)小、中间(生产)大”的“橄榄型”特点。这种组织结构庞大臃肿,不利于 对外界市场灵活反应。企业应尽量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剔除形不成竞争优势的一般业务。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完全可以向“两头(开发和销售)大、中间(生产)小”的“哑铃型”组织结构发展,为自己建立良好的供应商体系。此时,企业要探索对其众多的供应厂商及其构成的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统一控制和协调的技术。

[参考文献]

[1] 王成恩.供应链中物流及信息流管理.中国管理科学,2000.

[2] 宋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北京.知识管理出版社,2001.

[3] 张林龙.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企业情报工作,2003.

[4] 杨海荣.现代物流系统与管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篇7

[关键词]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全过程;供应链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6.02.038

自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之后,国家及社会对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在此期间,应切实推进“两个转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三集五大”管理体系以及智能电网系统,支撑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加快建设金融控股集团的步伐;积极贯彻“四统一”原则,即统一组织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与统一领导,继承了SG186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成果,在对其进行完善与强化的前提下,促进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通过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打造世界一流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为信息化工作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制定了以下几种策略,来促进信息化工作的实现与发展,即实行信息化精益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建立健全的、规范化的一体化信息系统调度机制;加快建设资源平台及数据中心的步伐,以及建设智能电网系统等。

作为SG186工程的核心系统,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督标准化管理系统已经在各省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投入运行,通过了多重挑战,已验收。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为跟进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督管理系统亦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旨在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背景介绍

由于传统经济体制遗留的弊端,促使我国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仍然未能适应当前的时展需要,与世界上先进的技术、管理方式相距甚远。供应商管理工作的核心流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分别为分类、评估、选择、管理以及集成。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必须采取慎重的态度,不恰当地选择很可能给工程质量带来较大的隐患,甚至造成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主要体现在下述几点:

(1)缺乏统一的工作标准。在建设过程中,虽然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机制,然而,却在监督与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方面有所缺失。所以,在开展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督标准化管理工作时,因为工作步骤较为繁冗,加之工作人员素质、能力良莠不齐,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难度。

(2)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缺乏实际效果。当前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制定的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控制体系,基本上集中在事故的规律及原因等方面,并不注重风险的控制、评估与分析,这种处于被动式的管理方式,对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生产存在较大的影响。

(3)在建设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管体系过程中,交叉业务出现遗漏。在基建、调度、生产与业务等管理模式中,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管存在交叉现象,所以,在建设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管体系时,并未详细阐述交叉业务的注意事项,并未使监管范围覆盖全面,造成了管理体系的缺失,从而出现漏洞,加大了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管的难度。

(4)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管管理模式存在空白点或不均衡。现阶段,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存在监管工作人员素质、专业能力以及安全供应链管理意识的不同,导致监管工作存在误区。另外,因为常规的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与监管工作只针对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生产、检修及运行领域,所以忽略了生产运行的前、中、后期的管理,促使管理方面存在空白,对企业的发展存在较大影响。

所以,应制定健全的、长远的发展战略,充分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管需求,采用先进的、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及措施,建立与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发展需求相符的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与管理系统,这不仅是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是我国科研领域研究的热点,亦是推动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

2技术路线

在开发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督标准化管理系统时,采用了Java技术路线,编程环境则为JDK 5.0,通过构建一体化、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对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生产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与管理。在设计系统时,采用了业内可靠性、稳定性较高的Weblogic作为基本架构,确保了系统运行的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性。并选择了容灾能力较强、可靠性较高、性能较好的Oracle 10g数据库,为数据的存储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集中式服务器部署方式,确保了每一项业务的有效衔接,在各地班组、子公司的互联网浏览器上,登录至网省集中部署的服务器上,促使维护、运行更加简单、便捷。系统所采用的业务流程、建设方案如下所述,具体为:

(1)展现层是业务与数据两者间的通道,是展现企业门户与文化的工具,有曲线、表、图等多种表现方式,将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生产过程与结果呈现于大众眼前。

(2)应用层体现的是业务领域,一般涵盖两方面内容,即业务应用和业务逻辑。其标准化、规范化的处理方法与应用,充分展现了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工作灵魂。

(3)服务层是连接业务和数据的纽带,是体现应用的工具,充分满足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

(4)数据库层是抽象设计的结果,承载了所有与业务相关的信息与基础数据。

3系统主要建设内容

按照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督管理方面的需要,可从下述几个角度进行规划与设计,即:

①从业务操作及数据来源的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性、方便性的角度考虑;②实现企业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评价;③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覆盖企业的每一项业务与生产环节,不得出现遗漏。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督标准化管理系统可划分为四个部门,即知识库管理、评价中心与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分析、业务处理中心与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控中心。其中,知识库管理具有维护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评价模型及管理规范的作用,为相关部门进行评价与分析提供充足的依据与标准;评价中心和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分析能够客观、真实的评价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生产过程,并生成精准的评价报告,呈交给上级部门;业务处理中心覆盖范围较广,实现了对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生产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控中心涵盖生产管理与调度运行等信息,为各级生产管理及安监部门提供监控数据。

4结论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加快了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系统的步伐,通过开发健全、规范化的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督管理系统,在促进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赵栋.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管工作座谈会召开[N].中国电力报,2010-01-01(006).

[2]史玉波.努力构建供应链管理系统生产监督管理和谐格局[N].华中电力报,2005-05-06(007).

[3]朱周刚.浅谈供应链管理系统生产的人性化管理[J].硅谷,2008(1):3-7.

[4]杨昭新.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保证体系和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监督体系的作用[J].电力安全供应链管理系统技术,2005(11):24-26.

[5]张二磊.仓储管理运作效率提高途径[J].中国市场,2009(19).

[6]孙玉凤,孙福田,邢嘉禄,等.现代物流仓储业的发展趋势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0(10).

[7]曹希刚.全面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J].中国市场,2010(27).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篇8

1.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形式

在我国目前的电子商务环境中,三种物流方式最为常用。第一种就是一些实力强大的公司,在公司内部有建立起自己专门的物流,自己专用的配送渠道,主要通过公司自己的力量来进行配送。第二种是通过专门的物流公司、配送机构来进行物流的配送,这也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方式。最后一种我们称之为联合配送,适用于物流资源巨大且集中的情况,主要通过邮政、快递和连锁店的联合工作,一起完成物流的配送工作。目前物流主要由三种电子网络所主导,第一种是一些根本的网络公司,主要有亚马逊为代表;二是以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主要经营B to B业务的网站;三是以麦网为代表的,和传统的邮购的公司不同,这是主要负责B to C业务的。这些企业电子商务的网站经营的方面多种多样,有电子及数码产品、书籍、生活用品及服饰等等一系列的商品。而他们的物流则主要通过专门的配送机构来进行配送的。但是一些物流方面的问题,比如:货物难以送达、不能及时送达和送货方式较为落后等情况,主要在小公司内部出现,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我们电子商务的荣誉和信誉。

2.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

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的战略合作的关系,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各个企业达到共赢的状态, 我们想要实现对供应链的构建,那么有专门对供应链的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供应链的管理需要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由材料变成商品,最后通过网络卖给消费者,然后送到消费者的手中。供应链只有实现对物流信息和资金的绝对控制,才能够控制住这一切。这个过程主要利用了电子商务技术,它是将这个过程中以造厂商为核心的所有主体进行了一个有机的整合,其中包括,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的用户。这么做可以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配合力得到提高,变成了默契的合作,可以在目前多变的市场上争取一席之地,有了更强的竞争能力。

其实本质上来说,供应链管理主要负责的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接口的控制和设计,接口的控制指的是,如果有其他企业想要与本企业构成供应链,则必须要有可以和供应链相对应的业务接口才可以。 物流的信息作为企业与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最基本的接口。

再从战略高度上来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高。很多企业都开始了对物流功能的集中整合,主要方法就是加强和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对物流进行分离外包的策略,实现双赢。

二、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的管理现状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我们电子商务的环境下的新的供应链的管理对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不足进行了弥补,目前的供应链就不再仅仅只是在企业的内部了,在客户和供应商以及再往下延伸的一些企业之间实现了企业间的同心协作,包括了整个服务的全过程。但是随着我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还是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企业的管理观念和体制问题

我国目前企业内部的管理仍然是分区域、分部门的自主化的管理状态。区域和部门之间严重缺乏协调的管理与统一的规划,无法做到有序的协同运作,所以在这种状态下,仍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管理手段和基础设备都比较落后,缺少公共信息交流的必要平台,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物流的标准得不到统一,严重影响了物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大大阻碍了我们物流配送的发展。

(2)信息技术和共享不到位问题

信息技术无论是在什么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供应链体系中也绝不例外。所以我们想要提高效益,就必须要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及时交流,完成信息的传递。所以,建立供应链运作的信息支持平台是企业进行管理十分重要的内容,要构建企业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

我们目前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中的信息共享还不到位,如何能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这是企业之间可以同心协作的关键所在。我国目前的大多数企业信息共享发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几乎都在各自作战。我们讲的信息共享,不仅仅是工资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共享,而是公司与合作公司之间、公司和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但目前,企业供应链之间的成员之间还处在一种对抗的状态下,公司的商业秘密都不会分享,保持自己公司的优势。我国目前很少有企业,可以讲自己公司的各个部门的各项职能,与合作伙伴的信息结合起来,而目前各个企业都想的是怎么让自己的企业获得做大的利润,信息共享问题存在很大问题,非常严重地影响了我们合作之间的运作效率,最重要的是影响了我们的供应链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贸易伙伴之间的协作问题

电子商务为供应链的管理提供了很好地发展环境,现在的供应链的管理我们要求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必须要成为业务上亲密的合作伙伴,这一切主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改造以及业务集成来完成。目前我国企业在这一方面做的还有所欠缺,不能和客户之间达到同心协作,所以无法做到利益的最大化。由于我国的文化和我国企业处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这就造成了企业之间和合作伙伴根本不愿意也不想对信息进行共享。尽管电子商务下供应链战略的合作关系是要达到“双赢”或“多赢”, 但是在我们以往的观念看来,在企业与企业的这场竞争中,一定会分出个输赢高下。所以,贸易合作伙伴之间合作的障碍就是还缺一个好的绩效评估系统。如果最后的利益分配不够合理,各个企业之间肯定不会同心去赚取整个供应链的最大利益,所以来说,协作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4)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国目前企业还要受到传统的观念、技术水平和制度的限制,所以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内部的物流的配送系统的发展的依旧那么缓慢,跟不上现在社会的需求速度。我们目前企业的物流配送完全适应不了当前社会下的,在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模式和运输的网络的构建与完善、电子商务下的新的管理模式以及配送中新技术和工具的使用。

(5)供应链中各环节成员的利益分配问题。说到底,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谋利,随着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 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金的来往更加频繁, 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也由单一渠道转变为多渠道, 合作程度日益加深。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逐渐的融合为一体,但是随着我们的挣个价值链的重新整合,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大企业,所以就产生了企业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6)库存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信息我们都是用信息来代替的,也就是说我们并非是实物的库存,二是虚拟的库存,只是在最后的供应链上,在实物的交付阶段,才会体现出实物。虽然使用虚拟库存会大大降低我们传统的实物库存的风险,但是, 这些“虚拟库存”如何应对随机的市场即时需求, 库存的“实效性”问题受到考验。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措施

1.开展信息的共享

我们企业要想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就肯定会进行一些的信息的共享,而合作商有时还会和我们企业的竞争对手间有一定的信息共享,这种现象就会有信息泄露隐患。因此,企业要在与合作商合作之前,签订契约,要对企业间信息的共享的范围和深度进行严格、明确的进行规定,一旦有泄露信息等行为,必须进行进行严惩,这可以起到很大的约束力。我们还应在供应链的企业之间大家进行一定的协商,在进行信息的共享时消除彼此之间的不信任以及顾虑,以达到与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心协作,建立起长期的合作状态。

2.大力开展第三方物流管理库存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公司内部的物流,还应当考虑到顾客的需求,综合电子商务信息的水平,进行开展引进第三方物流,进行综合管理。第三方物流可以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运输订单选择到库存管理等方面的服务,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帮我们管理部分的库存,这样我们企业就能够集中精力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这样可以为企业提供物流再造,缓解了公司内部物流的压力,同时也可以为消费者和客户提供更好地服务。

3.利用当代新技术进行管理,提高信息化的程度

物流信息在整个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条形码的扫描、电子数据的交换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等这些技术在国外的大型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很好地应用。条码技术是在现在技术的发展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我们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对货物进行标注和识别,电子交换技术又称无纸交易,是一种新的交易方法,主要通过网络的传输实现,可以减少劳动的重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当前情况下,只有依靠自身的优势来竞争,才能在市场这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取得优势。目前来看物流配送技术就是我们一个可以用来进行竞争的方式。我们要想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的程度,就必须要建立现代化的管理的体系,在配送时做到自动化和机械化,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行物流的配送。

4.中、小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

我国目前在物流的配送行业方面的经验较少,我们可以多从国外的企业学习并加以研究,借鉴优点,去其糟粕,加以改善。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建立企业联盟,一是把拥有不同技术和负责方面不同的许多小公司进行合并,使他们资源互补、技术互补,形成一个大的物流配送公司,对资源进行整合;二是可以把一些大型企业进行一定的整合,使他们构成一个动态的联盟。

5.降低价格,需要企业的共同努力

无论在供应链的管理方面的哪个步骤,都需要我们各企业间的同心协作,我们不能仅仅注重表面的订单的数量,配送所花成本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怎么才能降低配送所花费的成本。我们应该对所有订单的地址和配送范围进行一个整合,对物品进行集中配送来降低成本。我们还应加强管理的体系,工作人员在配送时要相互协作,开源节流减少配送时的花销。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篇9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供应链管理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体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同时还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慎重开展供应链管理,确保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企业开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供应链管理中要避免盲从,结合物流企业基本特征及实际运营情况,从而制定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策略,从而规范整个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

一、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实践的必要性

供应链管理在物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统一规划物流系统,对物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化管理与规范。之所以将供应链管理应用到物流管理中,是因为企业中制约物流管理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物流成本、配送环节、库存控制、客户情况及环境条件等都是影响物理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物流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其内部系统进行制度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具有集成化优势,能够将物流管理流程作业进行快速重组,大大提高了物流系统运行的敏捷性,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工作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物流管理重点关注企业内部物流功能整合,然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将物流管理中各个环节当作一个整体,对物流系统内部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操作,优化了物流管理系统内部组织,是提高物流企业整体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概述

现如今,供应链管理已在诸多物流企业中推广开来,从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实践角度出发,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第一,制定合理的供应链管理策略。物流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供应链管理方式也是不同的,为了充分发挥供应链管理的功能性,供应链管理人员应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及实际运营状况,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第二,强化供应链内部各协同业务管理。供应链管理中涵盖了诸多业务内容,在供应链管理工作中需要对这些任务进行有效管理,若一个环节管理不当,就有可能影响整个供应链管理效果,因此要强化供应链内部各协同业务管理。第三,以业务订单协同为依据,实现物流业务订单的快速响应。业务订单协同是后期开展各类协同工作的基础与关键,订单记载与传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物流业务订单的快速响应,从而提高物流企业供应链业务流程的快速性。第四,对供应链渠道及非渠道组织实施管理。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客户的最终需求,在准确了解的基础上供应链管理人员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渠道与非渠道管理,有利于优化供应链整体管理流程,对物流管理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第五,将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到最低。在供应链管理工作中应将管理成本控制到最低,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面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及物流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促进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实践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具有整体性及时效性特点。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传递尤为重要,信息传递主要是在各企业之间逐级进行的,若不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很容易随传递方向逐级变大而导致信息数据失真,降低供应链信息数据的利用率。因此要对供应链管理内容进行全方面把控。供应链管理具有交强的功能性,以下是笔者对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实践的分析:

1.供应链管理实践强化了物流管理系统的响应能力

在供应链管理实际操作中,主要以Internet技术作为管理工作开展的支撑,利用该技术能够对物流信息及业务及时进行相关处理。其主要是通过消除无价值程序及时间,来达到降低物流管理系统应用成本的目的,对物流企业实现简便快捷性物流业务操作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基础性保障,是提高物流企业整体物流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2.供应链管理实践实现了物流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

无缝连接是确保供应链管理协调工作的重要条件,若物流系统中没有无缝连接,那么会导致物流企业无法及时得知客户的实际需求,那么客户的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必然会造成客户不满等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制约物流企业内部物流业务的正常开展与运行。而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物流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从而使物流企业能够及时与客户取得联系,了解客户反馈信息及需求,有利于物流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3.供应链管理实践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在物流管理内部进行供应链管理实践,能够快速获取客户现有及一些潜在需求,利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能够使物流企业始终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及时了解物流市场最新需求资讯,这样一来就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业务营销策略,对提高物流企业业务量,促进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

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要将物流业务贯穿于供应链始终,进行科学合理的供应链管理能够提高物流业务速度,使物流企业准确快速掌握物流市场的动态,这样一来物流企业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物流管理,保证物流业务各个流程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不仅如此在物流管理中应用供应链管理,还能够优化物流管理内部系统组织,推进物流企业的合理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玉勇.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供应链管理[J].经营管理,2011,34(09):24-25.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篇10

【关键词】供应链系统;企业;物流管理

0.前言

在供应链系统中,物流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供应链和物流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引入供应链系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能起到助推作用。如何在供应链系统下加强企业物流管理,这是企业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

1.供应链系统概述

1985年,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内涵延伸、系统发展而形成供应链理论思想。所谓供应链,就是企业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到客户终端的全部流通过程以及供需网络。通常而言,供应链的组成包括多个要素,主要有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以及终端消费者等。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供应链不仅仅是一条物料链,同时也是一条资金链、信息链和增值链。在供应链系统中,每个节点之间的供应关系都离不开物流系统。从某种角度而言,物流系统维持着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根据供应链的概念可以推测出供应链系统就是供应链中的业务关系及其流程的集成,具体涵盖供应链的业务流程、管理元素和网络结构等。一般来说,供应链系统具有以下一系列基本特点:

1.1整体性

供应链系统以企业整体为核心目标,自身就具有比较激烈的竞争模式,与传统的分销模式相比,供应链系统具有显而易见的整体性特点,供应链每个节点上的企业一起构建成一个较大的集体,他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1.2复杂性

供应链每个节点上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其类型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大多数个体企业而言,供应链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3动态性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策略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了与时俱进,顺应时展潮流,企业需要对处在供应链上的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变。毋庸置疑,在供应链节点上,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们也是其他供应链上的个体成分,通过反复的交叉关系所组建的体系,使得整个供应链系统具有动态性,也使企业的管理难度不断提高。

2.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水平还不够高,明显受限于管理技术的制约,因而运行效率不尽如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2.1企业物流管理理念不够先进

如今,我国很多企业的物流活动还没有对采购、仓储、运输等一系列职能采取整合优化的做法,各项分工还不够健全,依旧停留于供销一体化和和仓储、运输“一条龙”的传统经营模式上,这就导致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活动难以跟上时展的潮流,难以获得最大化的物流管理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对物流活动有着个性化需求,比如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发货速度要求、退换货周期要求等,但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在物流服务方面对资源采取平均分配原则,导致不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而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2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技术亟待完善

作为保障物流服务的“硬件”基础,先进的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信息化技术也是确保良好物流服务的技术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国很多企业的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没有引进适应市场发展的先进设施,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物流的现代化发展。另外,企业的信息化技术也不够先进,这制约了企业物流信息实现快速、准确的流动。毫无疑问,在供应链系统下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离不开物流信息的实时流动。但由于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导致很多物流信息传递不够到位,进而降低了供应链系统中节点企业的物流运作质量,甚至有可能减弱供应链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2.3缺少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

21世纪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拥有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无异于如虎添翼。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我国企业迫切需要精通进出口贸易、采购、电子商务等业务的高素质人才。但由于我国物流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设置的物流课程还难以跟上市场的发展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存在技能单一、视野狭隘等弊端,难以满足企业的物流管理需求,进而影响了供应链系统下物流管理的效率。

2.4整个管理流程不够稳定

在我国,供应链系统刚刚起步,其节点上的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以及终端消费者等主体的关系还不够稳定,企业之间也存在不确定性,这就造成供应链系统下的整个物流管理流程缺乏足够的稳定性,信息流动容易受到制约。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物流管理活动会存在的各种风险,严重时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系统濒临崩溃。

3.优化供应链系统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提高对物流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已经离不开物流管理。为了获得长远生存与发展,企业应该解放思想,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活动,对其予以高度重视,要将物流管理列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对其进行周密规划。企业必须意识到,企业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只有重视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企业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和信息维持正常发展。另外,企业还要有意识地与供应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构建战略联盟,成为长期合作的物流战略伙伴,将供应链整体性优势发挥到极致,形成最大化的市场竞争力。

3.2创新物流服务战略

首先,企业要对物流服务内容进行创新。一是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服务内容,提供多元化的物流增值服务,围绕客户需求,实现物流服务项目的个性化与多样化,比如可以提供便利性服务项目、成本降低服务项目和快速反应服务项目等,只有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专业的服务体现企业的物流特色,才能赢得客户的满意度。二是企业要积极探索管理服务,毫无疑问,要想真正完成物流功能,还需要企业能参与到客户的物流管理中,这样才能将一系列物流功能无缝对接在一起,企业要尝试创新客户物流业务流程、创新供应管理、创新客户服务等,尽量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方案,使客户体会到真正的便捷性。三是企业要尝试探索资金流、信息流的物流服务,因为物流管理活动离不开物流信息,所以企业必须依赖准确的信息流来对客户物流流程进行实时跟踪和控制,同时还要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整合实物物流服务、信息流物流服务和资金流物流服务,以此形成协同效应。其次,企业还要对物流服务形式进行创新,要紧密结合客户需求,严格操作物流管理的运作方式,与客户建构良好的沟通渠道,搭建有效的合作平台,这样有助于产生和谐的协同机制,使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3.3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进入新世纪之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对供应链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物流管理活动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系统有机整合。鉴于当前的发展情况,企业可以引入的信息技术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数据仓库,这是一个面向主题的,包括各种历史数据的数据集合,它将供应链系统的所有数据集成在一起,并将当前的物流活动业务信息抽离出来,保证物流任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其实,数据仓库并不是一个单一产品,而是由软硬件技术构建的信息环境,其将各种数据库凝结为一个统一的目标数据仓库,使使用者能从异构数据源中抽取、转换所需要的数据,这样能使物流管理活动的各种信息一目了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二是数据挖掘,这是一种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潜在信息的技术,旨在帮助数据使用者发现数据之间隐藏的联系,发掘被忽略的要素,这些信息对预测物流管理活动、制定物流决策至关重要,数据挖掘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统计分析等相关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物流决策。三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这是以超大规模数据库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多维化分析,构建多维数据模型的技术,可以使企业实现物流管理活动多维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挖掘潜在问题,从而调整物流管理活动的方向,提高管理效率。

3.4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提高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水平,关键要靠人才。首先,企业要大力培养内部的物流管理人才,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主动提升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其次,企业要为内部物流管理人才提供培训,或者派遣骨干人才外出学习,接受深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再次,政府要对物流人才加强培养力度,支持我国高等院校优化物流管理课程设置,企业也要主动与高校进行密切合作,使学生参与到供应链企业的物流管理实践中,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结束语

总之,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供应链管理水平和物流管理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思想革新了物流管理的模式,在供应链系统下优化物流管理至关重要。供应链管理思想使企业能够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关乎企业的长远生存与发展,企业要对物流管理予以高度重视,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刘欢.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初探[J].品牌,2015(10).

[2]郭晓惠,任海艳,钱方远.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3(21).

[3]马文省.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Z3).

[4]赵欣.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分析[J].企业导报,2014(20).

[5]杜海峰.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5(04).

[6]康舰.关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08).

[7]王涨麒.供应链系统系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4).

[8]陈鹏.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与传统管理信息化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