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产化工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04:53:16

林产化工论文

林产化工论文篇1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经济林业;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072-01

一.生态经济林业的意义

生态经济林业是以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观点为指导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当人类的生产活动进入到森林的生态系统中后,森林的生态系统即与人类的经济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对森林生产力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植被被破坏之后,泥石流、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率提高,对人类生产活动造成损失,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模式即人类生产活动效益与森林生态效益并重,在开发利用森林生产力的同时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利关系。

二、我国林业与生态经济理论

1.近几年我国开始住意了生态效益,如何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现代化的战略核心问题。生态经济学在我国并非纸上谈兵,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已有所体现。根据我国国情与林情,摸素出,自己的林业发展道路,建立自己的林业生态经济理论与模式,对发展我国绿化事业,解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生态、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就目前来说,我国尚无完整、系统的林业生态经济理论。国外流行的几种理论及模式也都是各国国情的产物,各有优劣,我们可以研究、借鉴其中的有价值成份。在我国,一方面在理论界模索研究自己的理论模式,另一方面,在现实生产实践和现行政策、规程、规划中,实际上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和检验着现有几种主要生态经济理论。

2.我国林业生产中的“船迹”理论与木材培育理论在我们的林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国家与各地的林业区划中,生态原则同经济指标往往相脱离。或者主要强调生态原则,或是着重注意经济指标。在这些区划、规划、决策中,提高生态效益只是用一大堆漂亮的语言支撑起来的海市屋楼,最终仍是具体的指出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经济方面,有具体措施,反复推敲的目标数据,生态效益只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书面语言。很明显,只要拥有大片的森林,生态效益自然会产生。至于生态学原则,在追求大量木材生产的过程中,肯定是需要的。因此,在运用生态学理论解决林业科研和生产问题方面,我们做得更主动、更实际,而利用这些理论来寻求经济效益实现的途径方面,就要消极得多了。“随着森林产量提高、覆被率的增大,就能更充分地发挥生态效益”,这一大多文章的结论性语言,不是反映出某种“船迹理论”吗?在南方适生区,大力发展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人工速生丰产林,在一些山区大量营造见效快的薪炭林,以解决群众烧柴问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和划分出水源涵养林;在风沙侵蚀严重地区种草种树,建立防护林带。这些实践活动,同木材培育理论的观点是类似的。可以肯定的结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作用,凡有森林就有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在一定社会经济水平下,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由于人类对森林的不同功能的利用程度不同,经济和生态效益体现程度也出现差别。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偏重于生态效益的要求,但它也能提供相当的经济价值,如为提高生态效益、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抚育等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少量间伐材以及林下林副一知一产品,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样,木材培育部门经营的以生产木材为目的的人工速生丰产林,按木材培育理论,无需考虑其生态效益。实际上,要想使木材产量尽可能高,材质,尽可能好,则必须在集约经营条件下,使林分具有相当高的组成和结构质量。在这种林分生长过程中,将体现出相当可观的生态效益。

三.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原则

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需要遵循如下六点原则:第一,发展经济效益兼顾经济效益,以生态效益为基础,可持续发展林业的经济效益;第二,人类生产发展协调环境保护,尊重自然规律,在林业的发展上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第三,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目标,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全面的发展。在利用林业资源时,将保护与开发并重;第四,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五,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能动作用;第六,在高速度发展林业的前提下,坚持生态建设与林业发展的高效益。

四.对于加快森林生产力发展的意见

4.1 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林业

中国西南林区占全国林区面积近半,并且林区土壤肥沃,十分适合作为建立林业产业实行点。在山区林业的发展中,应以林业为主,同时发展农牧渔业DD在山区种植经济果林,在林间植草以发展畜牧业或在林间种植人参、天麻等药材;在河谷地带利用其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平原地带则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形成生态农业。在发展林业的同时,达到护山、治山和保护水土的目的。

4.2 加强林业产业建设,形成大生态产业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现代新型林业产业,对全国林业发展科学布局。树立建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向产业化发展,林业的产业建设生态化,注重效益更注重质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发展完整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引进投资时,应该同时引进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形成完整的加工产业链,丰富林产品种类,以此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繁荣的林业产品市场,提高资源整合率和资源再利用率,带动林农生产积极性。

4.3 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保护好现有自然林地,禁止采伐原始林地;其次要推行封山育林政策;再次要提升林业产品附加值,建立相关深加工生态工业,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建设林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新型生态经济林业。

结语

随着对林业本质认识的深入,林业生态文化就必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因而,实现对林业本质认识上的升华是林业发展的必然, 这种升华又是一种生态文化向传统文化的发展性回归。以森林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现了鲜明的符合国情和林情的文化特性。而传统林业的缺陷恰恰是生态文化理念的缺欠。弥补这一缺欠的是林业生态文化。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三大体系, 即产业体系、生态体系与文化体系协调发展完全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也自然地成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参考文献

[1] 董智勇.关于林业发展战略研究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2009(3).

林产化工论文篇2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__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签约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洽淡,ddd林木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定向刨花板(osb)项目,20__年10月中旬,已与宿城区签订投资合同。

二是对内全面规范管理,对上策应扶持支持,对外强化形象宣传,做好分工负责的主体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学习提高。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学习重要文件,布置业务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形成局务会议纪要。

选举产生林业(园林)局第三届党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市风景园林协会、花卉园艺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和林学会运行机制,通过协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水平。

定期召开党组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碰头会,组织青年职工座谈会、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林业形势报告会、扶贫慰问、书画摄影比赛、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班子团结,同事配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次带项目申请赴省进京,并邀请上级领导到__现场办公,争取支持,二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资金逾2500万元。

深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规模以上369家,产值达105亿元。

完成黄河景观桥及周边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滨公园;抓好春秋两季市区绿化工程;完成__省第五届(南通)园博会__工地建设任务;全面接管雪枫公园。

同时,借外省外市林业考察团来我市之际,积极宣传__生态特色,提高__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先进位扛牌夺旗争一流,力取创新创优佳绩。常给同志们灌输“有牌就扛,有奖就得”意识,每年度汇总一次局各处室、单位在省市内获奖情况,张榜公布,并分不同档次再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创其优。

20__年,局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单位,__林业产业先进单位,绿色__建设一等奖,省第五届园博会造园艺术奖二等奖、组织工作优秀奖,《绿色__实践与建设》主题生态文化建设唯一最佳组织奖,市20__年度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河滨公园荣获市创建文明风景

旅游区(点)工作先进单位,雪枫公园荣获__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称号,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初检。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建专门班子,配强人员,量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10月中旬,省专家已进行专题调研。

创新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免费开放”和“公园绿地管理人”模式,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并加大园林绿化主体培育,靠大靠强,设立省建筑园林设计院__分院。

创办“中国杨树网”,推出移动农信通“杨树产业”频道,向林农和企业,传播杨树育苗、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等产业体系技术、产业动态、产品价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旧帐,深入调研,编制规划,做好具有长远效应的打基础工作。林业园林工作分几大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政执法、古树名木、园林工程、绿化管养、风景名胜、湿地野保。

逐项调查摸底,逐类编制规划,近二年已完成《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木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骆马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骆马湖—三台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古树名木保护总览》;启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植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就如何进一步理体系、顺体制、建制度、强队伍、上台阶,作了为期一旬的深入调研,制订出台《绿地补偿实施意见》、《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人员对建市以来,市园林局承担的所有工程124项进行全面清理,请财政审计人员再验收核查,理清帐目,结清欠款。

二、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勤奋好学、明理敏行、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坐得住,学得进,在理论学习上取得丰硕成果。20__年3-4月,在省委党校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20__年8月参加全国地市级林业局长培训班半个月,被推为学员代表发言受到好评,随后不少地区林业考察团来宿。

20__年2月起,坚持学习南林大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课程。

组织人员编写《杨树良种繁育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组织完成的《__市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和《__

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及应用研究》,均荣获“第二届(20__年)__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合作撰写的《__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培育技术措施探讨》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河北林业科技》20__年第二期发表。

合作撰写的《杨树产业在平原地区现代化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国林业》20__年第4期发表,收入《中国林业论坛(论文集)》并获论文二等奖。

撰写的《杨树林地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初步实践》被收入__科技论坛__分论坛优秀论文集。

二是严要求,常警省,在廉洁自律上做到警钟常鸣。作为局领导班子班长,作为年轻干部,我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受委托行使的公共权力,只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谋取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局部利益的工具。

要求自己政治上不软,经济上不贪,工作上不浮,生活上不奢,纪律上不散,管理上不松;要守住__的绿线,守住自律的底线;要健康而充实,善思而踏实,肯干而廉洁。

平时,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及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工作纪律、“禁令”等规定,坚持自省自警,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同时,履行监管职能,严格要求教育管理监督好干部职工,努力使集体成为团结进取阳光向上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团队。

林产化工论文篇3

关键词:林业经营,循环经济,思路

 

林业经营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承,林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循环经济是林业经营的最优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而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且湖南省是个林业大省。基于此,本文将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来研究我省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1、国内外研究分析

18~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以空前的速度发展,为了满足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对森林的掠夺和破坏规模越来越大,导致木材利用出现危机。这种现象首先在发达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使人们意识到森林的采伐与更新要相互依存,以实现永续利用,于是便产生了以木材永续利用为基础的“法正林”思想。从那时起至今,林业经营思想不断发展,出现了“和谐理论”、“船迹理论”、“近自然林业”、“多功能理论”、“林业分工论”等,20世纪末又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林业经营理论经历了从单一利用准则到多效益利用准则再到主导利用准则,从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到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益的协调发展。

从国际来看,当前世界林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森林资源总体上仍趋减少,努力使森林资源达到消长平衡是世界各国林业发展战略的共同目标;森林生态效益受到高度重视,森林利用逐渐从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变以及从工业利用向发挥森林多种效益方向转变;世界木材和林产品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林产品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林产品生产正在向多次加工和精深加工产品方向发展;森林认证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步兴起,森林的兴衰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可循环、可持续森林经营理论逐渐兴起,并成为传统林业理论转向现代林业理论的重要标志。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追求从工业可持续发展、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关于发展模式的理念。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1】。它是针对传统工业经济“资源—产品—污染(废物)排放”的“开环”范式提出来的,它倡导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都能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科技论文。循环经济强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其主要特征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其遵循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首先是从解决消费领域的废弃物问题入手,向生产领域延伸,最终旨在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符合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正处于压缩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在较低发展阶段,为寻求综合性和根本性的战略措施来解决复合型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借鉴国际经验,需发展自己的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

2、湖南省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不同时期林业经营理论和方法,有其不同的特点,即各理论和方法要面对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林业经营是随着人们对林业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林业经营理论经历了从单一利用准则到多效益利用准则再到主导利用准则,从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到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湖南省林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寻找一条新的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是我省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过程中经济与环境的矛头日益突出。循环经济能有效解决这种日益加深的矛盾,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2003年3月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要求,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2004年3月,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理念成为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思想之一。2005年7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4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科技论文。“十一五规划”更进一步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利用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2林业经营与循环经济密不可分

林业作为一个独特的循环经济体,是以空气资源循环、土地资源循环、水资源循环、环境资源循环、生物资源循环、能量资源循环等作为循环经济社会的基础和纽带,承担着维护和促进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

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生态经济循环圈的矛盾,是由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和激化。林业是涉及人类生产及生活的多种自然产品的物质生产系统;林业通过保护自然生物基因库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留和创造利用机会,林业是大农业物质产品的保障和支持系统,主要依赖于森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林业是人类生活环境的保障系统,森林孕育了人类,人类需要绿色和自然的生活环境,森林是人类物质生活和情感的依托;林业是全球生态平衡的维持系统。林业具有的以上功能和作用,使它在生态经济循环圈和经济循环圈的双重转换机制中扮演着“中枢神经”的角色。可以说,,没有林业的循环经济,就不可能建成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更谈不上建立循环社会。

2.3湖南省林业现状急需发展林业循环经济

湖南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省,全省有林地面积974.70万公顷,居全国第6位;森林覆盖率55.86%,居全国第5位;森林蓄积量3.6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9位;立竹为16.1亿株,居全国第2位。油茶林面积118.53万公顷,年产茶油12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林业产业总产值708.7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73.84亿元;第二产业产值319.76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15.11亿元。

目前,我省林业已经陷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恶性循环。在我省国民生产总值中,林业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在林业总产值中,第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过低【2】。据调查,我省林区经济较为落后,其发展方式往往是简单的外延式粗放型扩张,同时受资金、技术方面的限制,林业企业资源开发率低、综合利用率差、技术水平低、初级低档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这些问题导致森林资源被破坏,后备资源枯竭,且大量未能充分利用的资源以废弃物的形式被随意地置之自然界,既污染了环境,又带来巨大的浪费。因此,以提高生态效率和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再循环(3R原则)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理念有助于缓解这种林业资源的巨大浪费,加速森林资源的再生系统。

综上所述,发展林业循环经济不仅是贯彻党中央的政策方针的需要,更是我省林业科学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通过发展林业循环经济,能有效避免林业产业经营中的“高资源投入—低产出—高资源投入”的恶性循环模式,使整个产业步入“低资源投入—高产出—低资源投入”的良性循环。

3、湖南省走林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森林的巨大社会效益、科学地组织林业经营的重要,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使林业经营陷入困境,如何正确协调人与自然及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林业作为承担物质、生态和文化产品供给,发挥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重要部门,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可进一步促进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从林业产业特性角度来看,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潜力很大。林业既有内部经济,又有外部经济,并且外部经济远远大于内部经济。因此,林业产业是一个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湖南省林业经营主要存在林业经营较粗放、木材供求紧张等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我省目前林产加工每年需耗材1 300多万m3蓄积量,而我省《十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为1 283万m3,商品材仅360~400万m3,供需矛盾十分突出【3】。发展林业循环经济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从林业企业的角度来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促进企业发展。林业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间协作和回收利用木质废料,可减少污染治理费用,降低能耗和物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实施循环经济是林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次,从木材供需角度来看,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是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减少木材的消耗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废弃木材回收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很多国家都已把废弃木质原料的回收利用作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政策。

但是,林业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生态、社会与资源的复合系统。因此,要广泛深入宣传、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使广大林业工作者认识到科学经营林业就要走林业循环经济道路。其次,从战略层面把林业循环经济纳入到林业发展规划之中。科技论文。另外,实施林业循环经济过程中,需加大科技投入,以保证其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朱玉林,陈洪.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林业循环经济研究.生态经济,2007(6)

2、尹少华,姜微,张慧军.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湖南林业产业结构预测研究.林业经济问题,2008.06

3、瞿茂生.对发展湖南省林业几点建议.湖南林业科技,2006(6)

林产化工论文篇4

随着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恶化和城市人群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健康保健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森林康养不仅在林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将成为国民共享的一种生态福利。 

据有关资料显示,德国在推行森林康养项目后,国家医疗费用总支出减少30%。根据这一国际健康潮流,2016年5月6日,国家林业局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康养,发展集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扶贫于一体的林业综合服务业,强调重点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产业。 

近年来,森林康养的理念已被很多人所接受,并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森林康养释放出诱人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各地势必竞相开始探索建立森林康养基地,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但是,森林康养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其疗法机理和产业模式既是一个市场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为避免开发不当给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建议加强森林康养的科学性研究,构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市场理论指导体系。 

其一,透析国际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经验。日本、韩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早已开启了森林与健康的研究与实践,在森林公园散步或者进行“森林浴”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数据统计表明,德国有40%的人每月都要去林区游憩一次。迄今,德国已建立了350处森林康养基地,每个森林康养基地都配备专门执业资格的医生和理疗师。 

截至2011年底,日本林野厅已构建了“医疗福祉型森林”“疗养保养型森林”和“预防生活习惯病森林”3种森林康养基地48处,还有300余处森林在申请认证过程中。目前,日本把15%的国土面积划为森林公园,每年约有8亿人次去林区游憩、沐浴。因此,应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尤其通过对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森林浴”“森林康养”项目的研究,积极借鉴其先进经验,扬长避短,探索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新模式。 

其二,探索森林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机制。森林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国家明确提出,在保持林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林场职工发展特色产业,有效盘活森林资源。 

我国森林旅游发展也面臨粗放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重开发轻保护的弊端凸显。如何平衡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做好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成为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需要指出的是,在看到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应看到森林康养旅游业对生态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 

其三,探究森林康养旅游的作用机理。森林康养主要针对与精神压力有关的疾病,它利用了森林和林产品带来的缓解生理或心理紧张的效果。芬多精(植物杀菌素)在森林康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针对芬多精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日本学者研究发现,针叶林中的芬多精主要是单萜类化合物,包括α-蒎烯、莰烯和β-蒎烯,在日本扁柏和柳杉林中α-蒎烯含量特别高,而在赤松林中α-松油烯则为主要组成成分。 

森林康养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因地制宜建立康养基地,在我国仍需要探究森林康养旅游的机理。例如,何种树种益于减少人体产生应激激素、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控制平静期生理活动);何种森林成分利于减弱交感神经活动、降低血压和心跳数、缓和心理紧张,何种森林与旅游体验互动可以增加人体活力、提高免疫力、增加抗癌蛋白质数量等。 

其四,论证森林康养旅游实证效果。森林康养的效果初步被国外医学专家证实,但森林康养旅游的实证效果仍需进一步论证。国外研究初步证实了森林相关临床实验在改善精神病治疗(含情绪失常儿童)、酗酒者以及具有其他临床心理健康问题之人行为的价值;嗅觉森林环境因子——芬多精能使人心理处于放松状态,并且通过NK细胞能消灭肿瘤细胞,推断森林浴可能具有预防癌症发生及发展的效应;森林环境要素会带来生理效应,研究表明植物精气的生理功效有镇痛、驱虫、抗菌、抗肿瘤、促进胆汁分泌、解毒、降血压、松弛神经、消除紧张,使注意力集中等作用。未来研究要多方论证森林在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制定森林康养的生理评价体系、森林康养的设计技法等,论证森林康养对提高人体抗癌能力、免疫力的实证效果,为森林康养旅游的开发方式和推广形式提供参考。 

其五,加强森林康养旅游政策法规研究。森林康养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多元组合,涉及文化、历史、地理、生态及多种产业业态。韩国于1982年提出建设自然休养林,2005年制定了《森林文化·休养法》,并成立了国立自然休养林管理所,2008年把森林休养列为全体国民的福祉。2010年,韩国国民会议对《森林文化及休闲活动法》进行修正,修正法中引入对人类健康定义。 

我国“森林康养旅游”涉及林业、旅游、医疗、体育和养生等产业,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与创新。建议以国家法律法规形式确定森林康养旅游为大健康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森林康养旅游为国民福祉。此外,要加强对森林康养旅游保护性开发,确定森林康养旅游为林业经营转型的目标,进一步加强森林旅游环境的评价和管理,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体现对森林康养旅游领域的重视。 

其六,探索建立森林康养旅游基地指标体系。2016年2月,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印发《关于启动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标志着由林业主管部门推动的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林产化工论文篇5

关键词:规模效率 DEA分析 Panel-Data模型

中图分类号:F3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022-0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国有林区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维系着东北地区的生态平衡,影响着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东北国有林区仍然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战略基地和中国半壁江山的重要生态屏障。但是,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东北国有林区木材生产规模逐步缩小,锯材生产能力显著下降,人造板工业总量不足全国的5%,不足东部一个省份的产量,显然区域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低的林业产业规模效率难辞其咎,而林业产业规模效率的提升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离不开目前东北国有林区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落后的市场行为。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2007)指出“积极支持东北、内蒙古加快现有林产品生产企业重组整合,鼓励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2009)指出“鼓励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凸显区域林业产业的引领作用;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因此,东北国有林区应在政策利好的形势下,加快林业产业的改革,通过规模效率的提升优化林业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解决困扰林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一、文献综述

规模效率是指各种投入要素等比例增加时,对产出变动的影响程度。在产业组织理论中,规模效率作为企业生产效率的衡量是评价产业市场绩效的重要指标。Luis Diaz-Balteiro等(2006)利用DEA方法测算了西班牙木材产业的生产效率。Richard Moloney等(2009)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研究了爱尔兰营林业和木材工业的生产效率。刘璨和于法稳(2006)的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规模效率分析的为:国有林区经营林地面积小的企业,存在报酬递增规律;经营林地面积大的企业,存在报酬递减规律;而经营一定规模的企业,其规模报酬不变。张春霞等从木材供给生产目标出发,采用DEA方法对产出导向下的杉木生产的经营规模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福建省林农经营规模效率存在资金投入和劳动投入冗余、林地产出不足等问题,并提出要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投入比例,提高林农经营管理水平等建议。曾云钦等以林农的经营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对福建省三大林区的调查,运用DEA方法测算与分析了自留山经营、家庭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三种形式的私有林规模经营效率,得出了总体规模效率有待提高、股份合作经营规模效率相对较高、生产要素配置不太合理等结论。

总体看,近年来有关国内外林业产业规模效率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多,质量较高,但是因所用研究的角度、方法和数据等方面的原因,结果差异性较大。在研究方法上林业产业的规模效率倾向于采用DEA分析方法,影响因素分析多采用回归分析,但是在研究角度上却存在较大差异,未见有研究者从产业组织角度研究林业产业规模效率的提升。本文正是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切入点,通过DEA规模效率分析和panel data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产权因素、外部性因素和政府干预等因素对林业产业规模效率的影响。

二、规模效率分析

(一)规模效率评价模型

利用DEA方法构建规模效率评价模型可以有两种选择:规模报酬不变模型(CRS)和规模报酬可变模型(VRS)。1984年Banker、Charnes和Cooper在CRS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规模可变的VRS模型,根据该模型生产单元的规模效率可表示为CRS模型的技术效率与VRS模型的纯技术效率的比值。1996年Coelli对VRS模型进行了修正,从而可以判断出被考察的决策单元处于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或规模报酬不变状态。在大量的研究中,研究者倾向于选择投入导向的模型,其原因在于满足市场的特定需求,而对于林业产业来讲供给约束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本文的VRS模型是基于投入角度的。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

数据期间为2003年-2009年,截面单位是东北四个国有林区所辖的83个森工企业,数据来自《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林业生产的特点和现有统计资料情况,选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森工固定资产投资和营林固定资产投资之和)、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作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投入或占用的指标,选择工资总额作为劳动投入指标,选择成本费用总额作为生产物耗的价值指标,产出指标为工业增加值。数据以2000为基期,分别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职工工资总额指数与木材和纸浆类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投入指标进行了可比性处理,对产出指标的可比性处理利用孙巍(2010)提出的方法通过森林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与木材和纸浆类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综合计算得到。

(三)计算结果与分析

1.时间变化趋势。运行Deap2.1软件,选择投入导向的VRS模型,得到了2003年到2009年83个林业企业的规模效率值。根据计算结果,从2003年到2009年,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规模效率平均值从2003年0.6453增加到2009年0.7204,规模效率平均值呈现U型变化趋势,即先降低再增加然后趋于相对平稳。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规模效率7年平均值为0.6238,意味着林业企业生产未达到最优经济规模,现有规模仅达到了最优规模的62.38%,还有近40%的差距。从相对数上分析,2003年到2009年规模效率值增加了11.95%,与前一年相比各年平均变化分别为-47.15%、-11.91%、159.95%、3.38%、-4.07%、-7.14.%,平均变化为15.58%。规模效率从2003年到2005年呈现出较快的下降趋势,2006年相比2005年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2007年到2009年规模效率波动相对较小,7年间规模效率变化比较显著的年份是2004年和2006年。其主要原因是木材产量的波动,东北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2005年为10333376立方米,2006年为14307526立方米,2006年比2005年增加了38.46%。木材供给能力的增加,提高了林业企业产出的效率。

2.个体差异。由表1可知,各年规模效率值的变异系数和标准差都较大,因此各年林业企业的个体差异较显著。2003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规模效率值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各年集中在该区间林业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2%、78%、80%、75%、60%;2004年和2005年规模效率值主要集中在0~0.5之间,林业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7%和85%。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于营林和森工规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变化,营林和森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2004年和2005年处于较低点,投资规模的减少阻碍了规模效率的提高。

规模效率值最高值为1,各年有6%、3%、2%、12%、11%、12%、15%的林业企业位于生产前沿上,年平均为8%,这些林业企业每年主要集中在:根河、金河、满归、白石山、白河、穆棱、海林、桦南、清河、双丰、铁力、桃山、南岔、美溪、乌马河、上甘岭、五营、红星、新青、汤旺河、苇河和塔河。各年规模效率最低值与平均值的差距分别为0.5125、0.2751、0.2756、0.6238、0.4477、0.6338、0.4924,可以说林业企业规模效率之间的差异是较大的,这些林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大兴沟、绰源、湾沟和八家子。

将林业企业按规模效率年平均值进行排序,如表2所示。在排名前40位的林业企业中:有1个隶属于内蒙古国有林区,占整个林区林业企业的5%;有3个隶属于吉林国有林区,占整个林区林业企业的17%;有29个隶属于黑龙江国有林区,占整个林区林业企业的74%;有7个隶属于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占整个林区林业企业的78%。

3.区域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各林区规模效率年平均值变异系数较高,各林区内部的林业企业差异较大;而由表1,2003年~2009年各年的规模效率平均值变异系数也较高,因此林区之间差异较显著。东北国有林区规模效率平均值由高到低分别为大兴安岭林区、吉林林区、内蒙古国有林区和黑龙江林区。而从各林区规模效率变化率来分析,四个林区的年均变化率分别为53.91%、38.37%、32.65%和6.45%。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模型设定

根据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绩效由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共同决定。而规模效率是衡量产业市场绩效的重要代表指标之一,因此按照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结构因素和市场行为因素。进一步分析,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等,市场行为因素主要包括纵向一体化行为和价格行为等。另外,由于西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是以私有产权和自由竞争为假设前提的,一般不考虑产权和政府干预因素,但考虑到我国现实的国情,产权因素和政府因素应引入到模型中来。同时,考虑到本文研究的林业产业的规模效率问题,同样不能忽略林业是具有较强公益性质的产业,因此外部性因素亦是重要的解释变量。除此之外,产业市场绩效的决定离不开产业的作用环境,因此产业的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是必须考虑的基础因素。

综上,本文构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规模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的panel data模型,模型采用双对数形式,可直接用于弹性分析,模型如下所示:

seit=β0+β1lnconit+β2lnfbit+β3lnqbit+β4lnviit+β5lnfpit

+β6lnsuit+β7lndeit+β8lnexit+β9lnreintit+β10lnceintit+uit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林业企业的规模效率,解释变量分别代表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退出壁垒、纵向一体化程度、产权、供给、需求、外部性、地方政府干预和中央政府干预10个因素。

(二)变量说明

模型分析的数据期间为2003年-2009年,截面单位是东北四个国有林区所辖的83个国有森工企业。各指标数据分别用不同的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了可比性处理,数据来自《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被解释变量林业企业的规模效率的数据为前文VRS模型的求解结果,解释变量指标说明如下:

市场集中度(con):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市场集中度为进行营林、采运和加工生产或销售的企业的规模分布,是市场结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本文采用CR4指标进行描述,具体表示为林区内营林、采运和加工产值之和最大的前四家企业与林区内全部企业产值之和的比值。

市场进入壁垒(fb):市场进入壁垒主要包括规模经济壁垒、绝对成本优势壁垒、必要资本壁垒和产品差异化壁垒和策略壁垒等。但目前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和市场营销手段落后,可以选择的只能有必要资本壁垒,考虑到竞争性主要体现在加工业,因此用森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进入壁垒的解释变量。

市场退出壁垒(qb):一般用固定资产(近似代表企业的沉没成本)、下岗人数等度量企业退出壁垒,本文采用天保工程累计安置下岗人数表示。

纵向一体化行为(vi):度量纵向一体化的尺度可表述为某阶段企业间对投入的购买量与在该阶段投入的价值总量,该指标越大说明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投入越多,即后向一体化的程度越高。基于该思想,本文构建纵向一体化意愿值,即木材价格与林产品价格指数的比值,该指标反映的是营林生产与林产品加工之间的关系,该指标越大反映营林生产对加工业的纵向控制越强,加工业对营林生产的依赖性越强。木材价格越高,由于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加工业投资营林生产的意愿就越大,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就越强。由于该指标用价格和价格指数来衡量,因此,该指标同时也能够反映出林业企业的价格调整行为。

产权因素(fp):作为市场行为中重要的非价格行为手段,产权调整行为的度量指标一般选择国有经济产值占总产值比重、国有经济产值与非国有经济产值比重或国有经济单位数占总单位数的比值来反映。就目前东北国有林区的经济单位组成来看,只有加工业逐步的引入了非国有经济,因此,产权行为变量为工业总产值国有产权比重,该指标更能体现出森工企业产权调整行为的结果,而营林生产和采运生产的产权调整行为不显著。

外部性因素(ex):林业的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公益林生产上,因此可以用营林投资占总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表示。

其它因素:森林资源蓄积量、工业销售产值、机关人数占各森工集团的比重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央财政投资,分别考察林业的供给能力(su)、林业市场的需求规模(de)、地方政府行为(reint)和中央政府政策效应(ceint)。

以上变量,根据产业组织理论、模型设定分析和变量设定分析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退出壁垒、供给、需求对规模效率的预期符号应为正向,产权因素和地方政府干预的预期符号应为负向,其余变量纵向一体化程度、外部性以及中央政府干预的预期符号可正可负。

(三)结果分析

通过panel data模型的设定性检验,将模型设定为固定效应模型。在模型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的基础上,得到如下回归结果:

市场集中度(cn):CR4指标对规模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9526,相伴概率为0.0000,表示在99%的概率下,市场集中度对林业产业的规律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市场集中度增加1%,规律效率将增加0.9526%。

市场进入壁垒(fb):森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规模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0917,相伴概率为0.0003,表示在99%的概率下,市场进入壁垒对林业产业的规律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森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加1%,规律效率将增加0.0917%。

产权因素(pr):工业总产值国有产权比重对规模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1793,相伴概率为0.0000,表示在99%的概率下,产权因素对林业产业的规律效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即工业总产值国有产权比重减少1%,规律效率将增加0.1793%。

外部性因素(ex):营林投资占总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对规模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2273,相伴概率为0.0063,表示在99%的概率下,外部性因素对林业产业的规律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营林投资占总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增加1%,规律效率将增加0.2273%。

地方政府行为(rerit):机关人数占各森工集团的比重对规模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1838,相伴概率为0.0000,表示在99%的概率下,地方政府行为对林业产业的规律效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即机关人数占各森工集团的比重减少1%,规律效率将增加0.1838%。

其它因素:截距项为-4.1113,相伴概率为0.0000,表示除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产权、外部性和地方政府干预五个因素以外,其它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进退出壁垒、纵向一体化程度、产业供给与需求以及中央政府干预这五个因素总体上对林业产业的规模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根据固定效应panel data模型的回归结果,2003年-2009年,截距项的估计值分别为0.1104、-0.6121、-0.8825、0.3285、0.4687、0.4230和0.1640,表示在2004年和2005年市场进退出壁垒、纵向一体化程度、产业供给与需求以及中央政府干预这五个因素总体上对林业产业的规模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在其余年份2003(下转第26页)(上接第24页)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这五个因素总体上的影响为正,并且2006年-2008年这五个因素对规模效率的影响有显著提高的趋势。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通过投入角度的DEA模型分析,总体上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7年间规模效率的平均值为0.6238,未达到最优经济规模;通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规模效率固定效应panle data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产权因素、外部性因素和地方政府行为对林业产业规模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和外部性因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权因素和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为负,五个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市场集中度、外部性、地方政府干预行为、产权因素和市场进入壁垒;市场退出壁垒、纵向一体化行为、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中央政府的干预行为五个变量对产业规模效率提升的独立作用不显著,但是总体五个变量的联合作用对规模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二)建议

1.鼓励发展以大企业为核心的紧密型企业集团,逐步提高市场集中程度。第一,在不同林区,政府应重点扶持2-3家林业大型企业,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方面使重点扶持企业的资源优先得到保证,从而产生较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第二,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兼并、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鼓励林业企业兼并重组。应逐步建立林业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加强对被兼并林业企业资产的科学评估与核定,并妥善做好被兼并林业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

2.加大营林生产的投资,保证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营林生产者资格的审查、制定合理营林生产补偿方案、对营林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对营林生产者进行监督等方式,保证营林投资的高效率。

3.以森林资源产权和企业产权调整为基础,促进企业自组织行为优化。以森林资源产权优化的主要思路是以林业分类经营思想为基础,剥离现行林业局内部的营林生产,将现有的营林生产部门和地方林业局合并并建立统一的森林资源管理局。林业企业产权调整应采取国有股逐步退出的方式,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4.推行林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林业企业市场进入门槛。根据林产品属性和林产品市场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林产品市场进入环节、市场交易环节和退出市场环节三个环节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及林产品认证制度、市场巡检制度、标识信息制度、退出制度和追溯制度的五项制度的市场准入机制。

[本文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DL13CC09)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扶持共建项目(11E137)共同资助。]

参考文献:

[1] Luis Diaz-Balteiro,A.Casimiro Herruzo, Margarita Martinez,Jacinto González-Pachón.An analysis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and innovation activity using DEA:An application to Spain's wood-based industry[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6 (7)

[2] áine NíDhubháin,Marie-Christine Fléchard, Richard Moloney,Deirdre O'Connor.Assessing the value of forestry to the Irish economy-An input output approach[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9 (1)

[3] 刘璨,于法稳.东北国有林区企业效率测算与分析-DEA方法[J].产业经济评论,2006(5)

[4] 曾云钦,张春霞,许佳贤.不同经营形式下的私有林经营规模效率研究-以福建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5] 张春霞,许佳贤,黄森慰等.基于木材供给生产目标下林农经营规模效率研究-以福建省杉木用材林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6] 陈向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林产化工论文篇6

开 题 报 告

学 号: xxxx

姓 名: xxxxx

类 别: 在 职

导 师: xxxxx

选题类型:

选题方向: 政府治理与领导

拟定题目:

入学时间: 20xx年7月

开题时间: 20xxx年11月

专业学位教育学院制表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封面“类别”一栏,填写“在职”。

二、本表封面“选题类型”一栏,分别填写“专题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或者“案例研究”。

三、本表封面“选题方向”一栏,分别填写“政府治理与领导”、“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交通行政管理”、“海事管理”。

四、开题报告中由学生填写的内容部分必须用计算机输入和打印。输入一律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

五、开题报告格式可在大连海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学院网站下载,网址:zyxw.dlmu.edu.cn。

六、开题报告一律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七、开题报告一式两份,通过后由学生、专业学位教育学院各存档一份。

学位论文选题 伊春市林权制度改革研究(以此论文为例)

开题报告内容(以下八项分别在题目下填写,总字数不少于3000字)

一、选题形式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形式

专题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案例研究(三者选其一)

(二)选题目的

本文将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之上,选取伊春地区国有林权改革为研究对象,运用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分析,对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对职工在改革前后收入结构,生活水平,固定资产等方面的变化,以量化的方法对改革的有效性进行客观的评价。

2.认真的分析林权改革对林业生产的影响,包括林木砍伐,造林情况,及土地状况的变化是否合理,并为以后的深入改革提供方向。

3.对政府的政策实施进行分析,并对改革的目标,内容,范围,方式,任务等进行重新回顾,对政策的制定提出演进行科学性的要求。

4.在森林资源领域真正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实现生态的和谐,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企业、职工的互赢互利。

(三)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如下:

(1)在我国国有林业这个特定的领域,研究现代产权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以及林业产权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从而丰富现代产权理论。

(2)尝试性地探索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框架下实现林业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和林区职工致富有效结合的新模式,从而丰富和发展林业产权理论、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3)积极探索国有林业资源如何实现保值与增值、改革与发展,从而丰富国有资产改革理论。

(4)尝试从林权制度改革的层面推动国有林区作为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的转型和转轨,从而丰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理论。

(5)积极的对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实施过程以及事后评估提出建议,并提出了规范性和程序性及监督性到位的建议 ,从而丰富了公共政策分析理论。

2.实践意义

总结我国国有林权改革的经验,对伊春市林权改革进行重点研究,并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对这次改革的成果与不足进行分析,明确了改革要依法进行,严厉打击改革中的寻租问题,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落实责任;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逐步扩大四有林的比重,并对其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对中国的国有林权改革发展战略进行创新,有利于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林权改革政策。

二、选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个人的新见解

(一)国外研究综述

(此部分主要介绍:此类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形成了哪些成果?包括著作、文章等,这些成果各自提出了什么观点?以及还存在哪些研究欠缺?而“欠缺部分”正是你所撰写论文将要完成的重点部分。)

1.国外产权理论

1960年10月,科斯在美国《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这表明产权经济理论已从一种思想或观点,发展为一门新的经济学科—产权经济学。

西方产权理论的主要观点:

(1)科斯的观点:产权主要指财产的使用权,即实际营运和操作的财产权利。在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人们在怎样的产权组织制度下交易,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

(2)德姆塞茨的观点:德姆塞茨说:“所谓产权,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不仅是通常理解的是主体对物的所有权,它还包括一系列与物或劳务相关的权利。支配资源重新配置的根本原则是产权所有制,一是产权公共所有制,二是产权私人所有制;三是产权国家所有制。

(3)阿坎纳和张五常的观点:阿坎纳把产权定义为资源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资源或产品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愈多愈高,价格也就愈高。

张五常认为产权界定的具体形式选择(公有或私有),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大小,进而决定了整个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的运行机理。而且产权界定过程中也产生交易成本,这样他将狭义的交易成本概念推广到广义的制度成本概念。

(4)布坎南的观点:最初的财产权是一种自然的分配。对各自财产权的认可被国家以法规形式加以确定,形成社会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激励达成交换协议; 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产权制度和规则的变化,即探索从交易中确保相互受益的规则变化。对无效率的规则制度就要审查修改,寻找最优的产权结构。

2.国外林业产权研究

国外林业产权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对森林资源所有制的研究及评价上。所有制是要解决森林资源产权的主体问题,回答谁将拥有对森林资源的实际控制能力。讨论所有制问题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利弊,寻求最佳的制度安排。各国对所有制形式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私人产权、国家产权、共同产权、。

西方学者总体上对私人产权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根据完全竞争理论,私人产权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和充分条件。由于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所有者不受任何干扰和限制,他可以任意处置其资产,受利益机制驱动,所有者总是将资源用于最高、最有价值的用途,从而对社会利益做出最大贡献。但也有个别人对林业这个特定领域的私人产权安排的效率产生异议。Bromley 专门撰文指出,在私人产权形式下,存在着能否保障足够的公共物品和无价格产品供应问题;此外,林业投资的长期性对私人投资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私人在造林、护林方面的积极性不足,存在利用过度和投资不足倾向。

专家们对共同产权制度也褒贬不一。共同产权悲剧理论、乡村林地谬误理论认为,集体劳动有着致命的缺陷,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绩效衡量,在共同产权安排下的成员有偷闲、搭便车的倾向。同时,在这种产权形式下的森林不可避免地会退化,会遭到破坏。解决的办法是向私人产权形式转移。但赞成共同产权安排的学者认为,共同产权可将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以消除为数众多的个人经营战略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形成集体力量与外界对抗,排除团体以外他人的干扰等等。

总之,西方产权理论对森林资源的国有化和集中统一控制多持怀疑和批评态度。普遍认为,作为国家机构的政府部门并不受利润最大化激励机制驱动,计划并不根据收益状况来制定,因而不会追求从资源中创造最大价值,往往忽略资源发展的投资机会;大量的森林资源国有化常常超出政府实施有效管理的能力,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现实中并不存在一种能尽善尽美地解决所有问题的产权制度安排,那种认为只有某种产权制度是最理想状态的看法正在被抛弃。Peter 认为,现实只能是包括一切产权形式的共存或混合状态。

目前,各国实行森林资源多种所有制,而且林权稳定,私有林所占比重大都在50%以上。德国规定,国家建设占用私有林,从国有林划给林份质量相近的同等面积的国有林,或作价补偿。日本为鼓励私人造林,其造林、育林费用由国家补助70%,地方政府补助20%,森林法明确规定法律保障法定的私有林木所有权不受侵犯。其他国家也都对类似情况有相同或相似的规定。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所有权的稳定与转换是影响森林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内在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主要林业国家开始重新考虑改革森林所有权政策。Andy White等对占世界森林总面积93%的主要林业国家的森林所有权进行了回顾后指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森林的管理和保护是与权属安全和获取森林经济潜力的收益权紧密相连的,政府今后将逐步把经营公有林的责任和权利下放给当地社区。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的《世界森林状况(2019)》对森林公共管理的权利下放问题进行了专门阐述。截止到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有成效的努力已经加强了当地的参与,提高了当地分享森林收入的比例,从而促使更好地提供森林产品与服务以及提高森林的可持续性。然而,也带来了一些风险与新的问题:(1)部分地方政府缺乏责任心以及机构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滥用职权;(2)财政资源的紧迫需求可能加快毁林的速度;(3)外部性成本可能落在某个特定区域或社区群体上,而不是落在作为整体的社会上;(4)新法律可能阻碍资源管理的习惯做法和当地模式;(5)决策可能没有有效地传达到地方层面;(6)有些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可能没有得到充分考虑。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国内产权理论

我国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产权理论:

(1)产权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之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企业法》规定,企业经营权是指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产权的法律含义是指所有权权能与经营权权能重叠部分之外的那部分权能。即完全的收益权和部分(受限制)的处分权。

(2)产权涵盖所有权、经营权和管辖权,及其三者相互组合后发生的法律关系。即当产权概念适用于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之间的财产归属问题时,它指的是所有权;当产权概念适用于国有企业内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财产实际控制范围时,它指的是经营权。由于公有制国家的财产采取了全民,即国有的形式,所有权必须借助委托管辖才能实现。又由于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概念及其主体在法律上都已界定的前提下,委托管辖权就成为产权界定的重点。

(3)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各项权能及其组合。认为产权是指私有财产基础上派生的各种权能。每一项权都可以带来了一定收益的经济权利,如果每个财产所有者都毫无限制地行使宪法赋予财产所有权的全部权能,则会造成属于不同所有者的产权重叠,致使不同所有者之间在行使自己的产权时发生冲突或摩擦,从而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

此外,魏杰、韩小名、杨瑞龙等认为,产权就是对物品和劳务根据一定的目的加以利用或处置后,从中得到一定的收益权。产权是依法占有财产的权利,产权的行使并非是无限制的,产权使行为人在交换中形成明确的预期,有助于外部效应内部化。

肖耿建立一个产权分析法的简单框架,并从中发展出转轨经济的产权残缺理论,他指出,转轨经济中的许多产权是残缺的(truncated),即控制权和收益权分离并分配给不同群体。残缺的产权结构导致了转轨经济中的许多次优行为(second-best behaviors)。他认为,产权应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对资源的收益权,另一个是对资源的控制权。如果两种权力相互分离,那么无论何时、何地、何人,由于自利行为的出现都会导致效率的损失。

中国的产权理论强调资产拥有者对他的资产拥有排他的使用权,独享的收益权,自由的转让权。由于其在中国的重要性,所有权对其他诸权的限制深刻地影响了产权管理的实践。西方产权理论对所有权的关注因“分离”而淡化,并迫使所有权超脱产权管理的实践而成为一种“法定”的形态。

2.国内林业产权问题的研究

国有林业产权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国有林权的研究:

国有林权制度存在着如下问题:对国有森林资源所有权归属的界定缺乏激励机制;国有林所有权主体不明确;未建立起有效的国有林产权交易市场。

(2)关于林业集体所有制的研究

福建林学院张春霞认为,集体林业的所有权主体模糊,权能不清;经营主体缺位,权利受限;集体林业产权的各权能主体之间缺乏制度的联系和机制的约束。由于这些缺陷,林业的所有者、人及经营者对林业财产运营和林业发展的积极性受到较大的冲击。这种低效率的产权制度正是集体林业发展与改革滞后的深层次原因,也是乡村林业乱砍滥伐之风屡禁不止的深层次原因。

(3)关于林业股份合作制的研究

据曹遗生等人的研究,股份合作制是属于行政区域性的封闭的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以行政区域为界,要素流动滞缓甚至不流动,严重制约了资产的变现与升值;其产生的过程不是经济发展的合理结果,而是行政命令与意愿的产物,缺乏群众的主动参与,缺乏经济要素的积极介入;各当事人的所拥有的原始股份更多地属于无偿分配,因而缺乏对利润与效益的强烈冲动。他们认为,突破这种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林业产权重组,并在重组过程中强化各要素的流动性。

(三)研究综述分析

1.现有研究对本文的借鉴

现有的研究对本文的借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有林业如何突破封闭、单一的产权机制,形成市场调节为主、多元主体并存的新型产权制度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2)从现有研究中可以看出,林业经济开始出现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经营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这对本研究进行制度设计提供了直接借鉴。在国有林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只要有利于提高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完全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个体经营(个体工商业主投身林业、独资经营)、家庭经营(兼营户、专业户、重点户以及经营家庭林场)、农户联合经营、股份制合作经营以及外商投资经营等都是可以借鉴的。

(3)对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和办法。比如非公有制林业宜尽早进行法律地位确定,经营业主合法权益要得到有效保护,现行林木采伐管理机制要给予改进,林业税费政策要根据林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调整等等。

2.现有研究的局限

既有的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如下:

(1)对非公有制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或者是非公有制林业对整个林业产业及生态建设的作用和影响,研究不够深入。

(2)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对于政府、企业、林业职工等林区中的重要组成要素,缺乏必要的研究。政府在林业发展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森工企业如何转型,林业职工如何脱困,这些问题都对林业的发展与改革有相当程度的制约作用。

(3)缺少量化的研究,以前的研究往往只注重理论,缺乏比较分析,对于改革前后职工收入的变化,林地产品改良很少有数据对比。

(4)运用的理论知识也很狭窄,缺少产权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框架结合下的分析。

三、论文的结构和基本框架

1 绪论(此章为固定模式,不需修改)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2.1.1

2.1.3

2.2 理论基础

2.2.1

2.2.2

3 伊春市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

3.1 伊春市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3.1.1

3.1.2

3.1.3

3.1.4

3.2 伊春市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3.2.1存在的不足

3.2.2 造成不足的原因

4 国内外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借鉴

(如果论文的议题是涉及全国层面的,此部分标题应为“国外发达国家某某议题的经验借鉴”)

4.1国内外林权制度改革的概况

4.1.1国内其他地区林权制度改革的状况

4.1.2国外发达国家林权制度改革的状况

4.2国内外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4.2.1

4.2.2

4.2.3

5 伊春市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对策建议

(此部分要结合“3.2 不足与成因”及“4国内外经验借鉴”来写)

5. 1

5.1.1

5.1.2

5.1.3

5. 2

5.2.1

5.2.2

5.2.3

5. 3

5.3.1

5.3.2

5.3.3

……

6 结语(总结全文,对研究议题的发展作展望)

四、主要论点、论据和研究方法

(1)注重实地调查,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根据林地产权改革的实际和制度形成的特点,运用相关经济学和数学的方法进行定量的研究,对改革前后的林地收入,职工收入的变化等进行定量的分析,并加以比较研究,为科学的决策提供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2)结合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尤其是产权残缺理论,对在产权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终影响产权安排的因素进行效果分析和评价,研究不同的产权制度对林区各方面的影响和贡献。

(3)加强对改革中参与者角色的研究,包括政府、企业、职工等,分析他们在产权形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各方的博弈行为,并运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知识,对不同主体选择制度的驱动因素加以重点分析;对特有的政府失灵现象进行研究,解释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性。

(4)一般和个别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林权改革的相关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中国产权改革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背景之下,最终提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有林权改革方案。

2.本文的技术路线

本文采取以下的技术路线:

五、研究目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将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之上,选取伊春地区国有林权改革为研究对象,运用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分析,对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对职工在改革前后收入结构,生活水平,固定资产等方面的变化,以量化的方法对改革的有效性进行客观的评价。

2.认真的分析林权改革对林业生产的影响,包括林木砍伐,造林情况,及土地状况的变化是否合理,并为以后的深入改革提供方向。

3.对政府的政策实施进行分析,并对改革的目标,内容,范围,方式,任务等进行重新回顾,对政策的制定提出演进行科学性的要求。

4.在森林资源领域真正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实现生态的和谐,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企业、职工的互赢互利。

六、需要特别向开题专家组请教或说明的问题

研究过程中,预计将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如下:

1.指导我国国有林权改革的理论成果比较鲜见,现有研究中对于产业经济学理论的运用很少。而且,目前关于林地产权的制度并不健全,实证研究也较少,导致本文借鉴经验上也存在困难。因此,我将阅读大量书籍和期刊来弥补研究过程中的缺漏,并进行实地调研加以补充。

2.在探讨伊春地区林权改革成效过程中,需要进行分层面的、深度的研究,在这方面,我的研究能力尚浅,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多读文献,深入研究,虚心的学习并与同学认真讨论。尤其是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最后的分析需要我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因此我要端正态度,认真负责地完成论文。

3.本文需要运用产权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公共政策分析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其中的产权制度中的林权问题,涉及的范围非常专业,对我的个人能力和知识面的扩展也是一种挑战。

虽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我相信,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和我个人的努力下,一定能够按期、高质量地完成论文。

七、参考资料(书目、文章和其他素材)及其来源

(参考文献不等于注释,注释需标注到具体页码,而参考文献不必到具体页码,从数量来看,参考文献不但包含注释所标注的文献,而且还要包含所参考的但不体现在注释中的文献。)

1、期刊论文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期).

[1]李树山.“林下经济”的法律规范探究[J].中国林业,2019(7).

[2]李周.关于国与林业改革的几点思考[J].林业经济,1999(5).

[3]Heider, E.R.& D.C.Oliver.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2、著作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号]原著作者.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1]孙英威,呼涛.国有林权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刘国成,任迎新,包卓.东北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9.

[3]詹姆斯•沃克.林业管理[M].张林,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 Gill•R.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2]French•W.Between Silences:A Voice from China[N].Atlantic Weekly,1987-8-15(33).

5.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

[1]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6.研究报告

[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1]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7.条例

[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日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八、论文进度安排、步骤方式

时间安排

(调整时间) 工作内容

2019.6-2019.7 (1)广泛阅读资料,寻找研究课题。

(2)认真听取导师意见,确定题目。

(3)确定研究范围,形成写作大纲。

2019.7 完成开题报告

2019.8-2019.11 撰写论文,深入的调查研究

2019.12 中期报告及论文初稿的提交

2019.1-2019.2 论文的修改及定稿、预答辩

2019.3 论文的修改、提交及答辩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开题专家组对学位论文选题提出的主要建议或意见

秘书签字:

年 月 日

论文选题评价结果(请评审专家在相应等级后的“( )”内打“√”,并给出评语)

评价结果: 通过( ); 修改后通过( ); 不通过( )

评审专家小组签名:组长

林产化工论文篇7

近日,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作出批示,同意2010年上半年在武汉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这意味着我市具备了国家森林城市条件,明年将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实现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目标。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创森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前段创森工作,通报考察评估意见,全面部署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等一会,涂书记、张市长还要作重要指示,提具体要求。根据会议安排,我先就前段全市创森工作情况、落实考察评估意见及全力做好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做个简要汇报。

一、回顾前段创森工作,充分肯定创建成效

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制定方案,强化工作责任,注重宣传发动,扎实有效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剔除水面后,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56%,城市森林建设38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自20*年初全市创森动员会议后,各区、市直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一是全面动员发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各区、各部门及时召开常委会、办公会和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动员部署。二是责任目标落实。市目标办将全市创森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目标管理,制定了目标责任状,确保了创森工作责任落实。三是保障措施到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加大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力度,确保了创森目标任务的顺利推进。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加大生态建设资金预算,多次协调解决创森规划、建设资金以及工作经费等问题,全力支持创建活动。

(二)三镇绿岛景观提升。中心城区按照见逢插针、增加绿量、完善层次、丰富景观的要求,加大公共休闲绿地和小森林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21平方米。一是城镇绿量质量提高。市园林局大力实施“三小”绿地建设,改造提升道路和社区绿化,开展了送万盆鲜花进社区活动。汉阳区充分利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契机,加大拆迁建绿力度。青山区调动辖区单位参与绿化建设,提高绿化档次和规模。二是立体绿化加快推进。江岸、江汉、硚口、武昌等区大力开展立交桥、屋顶、墙面、阳台等立体绿化,目前完成垂直绿化1万米长,屋顶绿化近3万平方米。三是湿地水网建设加强。市水务局大力实施江河堤防绿化,提升江滩绿化档次,着力构建生态水网,水岸绿化率达85%。市政府已将《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审议,年内有望颁布实施。

(三)城乡绿化整体推进。远城区以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绿色通道和绿色家园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植树造林,有力推动了城乡绿化建设。一是生态工程全面完成。结合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碳汇造林、低产林改造等国家、省重点生态项目,共完成人工造林12.8万亩。蔡甸、洪山等区完成山体复绿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二是绿色家园稳步推进。全面完成20*年度500个建制村村湾绿化任务,植树460多万株。江夏区积极发展花卉苗木产业,重点实施以107国道沿线村湾庭院绿化建设。三是林业产业发展迅猛。全市新建林果茶产业基地5.62万亩,完成低产林改造工程任务3万亩。四是绿色通道进展顺利。已完成绿色通道绿化里程121.1公里,完成主要国省干线行道树的绿化补植长度195公里。

(四)生态文化丰富繁荣。近年来,围绕“创森为了人民、创森依靠人民、创森成果人民共享”的指导思想,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文化活动。一是广泛开展义务植树。全市共开辟了17个义务植树点,近400万人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江岸区组织开展市民“三自”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认建认养树木和绿地。硚口区组织全省500名“1+8”城市圈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种植“城市圈青年友谊林”。二是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武昌区在辖区范围内开展花园家庭、森林单位、生态社区评选等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蔡甸区结合义务植树,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念公园建设。东西湖区联合武汉晚报在四季吉祥景区,举办“读者林”义务植树活动,在湖北经济电视台制作播放题为《打造生态人文社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专题片。三是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全市建立森林或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15处,开展了“茶文化节”、“梅花节”、“爱鸟周”等生态科普活动62场,参与活动人数14.3万人次,调动了广大市民参与创森的热情。团市委积极组建“绿色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创森知识竞赛等活动。市气象局启动实施负氧离子监测工作。市科协在市科普馆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图片展览。市创森办组织开展摄影大赛、征集创森主题歌曲等活动,生态文化不断得到繁荣发展。

(五)宣传造势氛围浓厚。各区、各部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创森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组织有力。市委宣传部成立了创森宣传领导小组,专项制定细化宣传方案,组织市属媒体开辟创森专栏,在武汉电视台播放公益广告,制作播放创森专题片等。二是社会宣传到位。市城管局积极协调户外广告宣传,落实市容环境保洁措施。市教育局以生态文化教育为重点,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宣传活动。市创森办在市交委支持下启动了1.5万台出租车电子显示屏播发创森公益广告。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江汉、武昌、东西湖、江夏、黄陂、新洲等区在重要路段安装了一批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三是媒体宣传深入。省、市新闻媒体在总体规划评审、专家考察评估等活动期间,对我市创森工作作了大量深度报道,有效扩大了创森社会影响,提高了创森知晓率和支持率。

二、全面落实评估意见,纵深推进创森工作

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动员会议要求,认真做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专家考评组的评估工作,考评工作进展顺利。

(一)考察评估情况。6月9日至12日,国家林业局派出综合考察组对我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论坛的综合条件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评估。考察组一行先后听取了市政府的工作汇报,实地抽查了我市湖泊湿地及其沿岸绿化、河流水岸整治与绿化、透绿建绿、森林公园建设、通道绿化,以及城市街道、居民小区、郊区农村的绿化情况,查阅了相关文件、图片、数据资料,对市民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考察组各位专家对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市大手笔建设森林生态工程,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武汉市成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样板。考察期间,考察沿线的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汉、武昌、汉阳、东西湖区以及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市接待办等单位为顺利完成考察评估工作做了大量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落实评估意见。考察组在充分肯定我市创森工作成效的同时,对下步创森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各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好整改落实。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森林的健康经营。要按照近自然理念来经营道路林带,对已建成的188公里环城林带,在树种选择、配置上,不仅要考虑人的需求,还要考虑鸟类等动物的需求,鸟类及各种生物的丰富,更能体现森林的健康程度。同时还要提前考虑间伐更新的问题,提高森林质量。

二是要进一步注重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增加建设更多的森林廊道,满足市民休闲、出行的需要,让森林更好的为市民服务;在六湖连通等湿地水网和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吸虫问题,避免血吸虫进入湖区;对道路林带的树种组成、空间配置要兼顾考虑行车安全和景观效果。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绿化的指导和提高投资比重。要加强对乡村、镇的绿化规划,进一步加大乡村绿化投入,大力推进村湾绿化。同时要多发展林业与果、菜、瓜、药等混作的,具有多种价值的树种。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水体、山体治理。要加大水岸绿化力度,多应用去污能力强的树种,提高水岸林带质量,充分发挥森林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同时要加强市域范围内山体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恢复,特别是采石场和公路沿线的第一重山体保护和复绿。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城乡绿化管理。森林城市创建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林业、环保、城建、园林、水务、交通、旅游、农业等多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作推动。同时,要从管理机构、绿化规划上进行统筹,改变城乡绿化建设的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

(三)考察评估结果。考察评估结束后,考察组在向国家林业局的专题汇报中,明确表示:武汉市具备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条件,城市森林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建议在今年底前正式复函,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的申请,2010年上半年在武汉市举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并授予武汉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7月15日,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在“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考察报告”上作出明确批示:“同意2010年上半年武汉市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同时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近日,阮成发市长、涂勇副书记、张学忙常委副市长均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创森工作,要求继续做好跟踪落实。

三、全力筹备森林论坛,体现特色办出水平

今天市委、市政府创森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市创森工作重点已经从前期创建阶段转移到论坛筹备阶段,标志着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筹备工作正式启动。举办好论坛既是对我市创森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充分展示武汉形象的机会。按照市领导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要求,现就论坛前期筹备有关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确立论坛主题。目前结合我市实际,经多方征求意见,初步拟定了5个备选论坛主题,即:

1、城市森林•两型社会;

2、森林•城市•湿地;

3、城市森林•城市综合竞争力;

4、城市森林•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5、水乡林城•统筹城乡。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意见,商国家林业局正式确定论坛主题。

(二)论坛时间地点。拟定于2010年4月下旬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论坛。

(三)拟邀参会人员。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参照历届论坛惯例,论坛参会人员总规模约500人。拟邀参会人员有:国家领导人和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各省(区、市)林业厅(局)长与代表;国内外城市市长及专家、学者代表;企业家、绿色志愿者和市民代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

(四)论坛组织机构。成立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组织委员会和组委会执行委员会。组委会执行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市林业局办公,内设综合协调组、接待组、会务组、材料组、宣传组、线路组、外事组和安全保卫组。各组办公地点设在组长所在单位,每组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五)论坛日程安排。初步拟定日程安排如下:第一天,参会代表报到,下午召开论坛新闻会。第二天,上午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开幕式,下午实地参观考察。第三天,上午召开市长论坛,下午召开专家论坛和闭幕式。第四天,外地代表离汉。

(六)工作进度安排。按照“抓早、抓细、抓实”的要求,我们初步列出了筹备工作时间表,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2009年7月份:下旬召开全市论坛筹备工作第一次会议,部署启动论坛筹备工作,讨论、修改论坛工作方案。

2、2009年8月份:制定《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总体工作方案》,商国家林业局确定第七届城市森林论坛主题。

3、2009年9月份:《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总体工作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及国家、省相关部门审批。

4、2009年10月份: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二次会议,成立综合协调、接待、会务、材料、宣传、线路、外事、安全保卫等8个工作专班,开始运行。

5、2009年11月份:市主要领导在《人民日报》或中央电视台相关栏目发表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文章或主题节目。编制2010年论坛专项资金预算。

6、2009年12月份:协调国家林业局对省人民政府正式复函,在武汉承办第七届中国森林论坛活动。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三次会议,全面部署启动论坛会务筹备工作。

7、2010年1至2月:召开论坛筹备工作第四次会议,全面启动论坛对口接待及培训工作。按照一个成员单位对口接待一个省代表团的原则,落实对口接待工作。

8、2010年3月:国家林业局和市政府在京召开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新闻会,启动论坛宣传工作。

9、2010年4月:论坛期间在中央主要媒体对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进行大篇幅深度报道。

(七)责任分工建议。为了切实做好论坛筹备工作,按照市领导的要求,结合各区、各部门职能,现就有关责任分工提出如下初步建议:

一是关于会务工作安排。由会务组负责。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综合协调,具体负责审定市领导论坛讲话稿、演讲稿、致辞等,组织召开协调会,督促协调论坛各项筹备工作。市财政局负责论坛专项经费落实。

二是关于参会人员的邀请。由综合协调组和外事组负责邀请落实。其中国家领导人、国家部委领导,省领导、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省、副省级城市林业部门主要领导由国家、省林业局负责邀请。市领导、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相关地级市、武汉城市圈城市市长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邀请。市民代表由市林业局负责邀请。有关国外城市市长、领事馆官员、国际组织和国外专家代表由市外事办负责邀请。

三是关于参观活动安排。由线路组负责。市交委负责论坛参观考察用车。市建委负责相关地段市政基础设施维修、临街建筑立面整治等工作。市城管局负责论坛期间夜景灯光照明和户外广告协调等工作。市水务局负责参会代表游览江滩公园的接待等工作。市环保局负责论坛期间环境质量监测和噪音、尾气等污染源的管理。市旅游局负责落实参观讲解员及培训工作,联系接洽与会代表会后参观考察。市园林局负责城区绿化改造、补植等工作。

四是关于会务接待工作。由接待组负责。市卫生局负责卫生防疫、医疗保障工作。市外事办负责落实同声传译和翻译人员等相关外事工作。市文化局负责论坛期间文化活动的组织落实。团市委负责落实绿色志愿者,参与论坛志愿服务工作。

五是关于宣传报道工作。由宣传组和材料组负责。市委宣传部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市主要领导在中央媒体有关文章的发表。负责做好论坛新闻会,邀请落实省市新闻媒体,落实中央媒体记者在汉活动。市广电局负责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滚动播放电视公益广告,录制、播放创森专题片。

林产化工论文篇8

一、现代林业建设的含义

早在1996年,著名林业经济学家张建国先生就将现代林业界定为“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用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管理方法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林业”[1]。随着林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现代林业的定义又拓展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为前提,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林业”[2]。在近10余年中,屡有学者对现代林业进行再定义,有的侧重于现代林业的功能,有的侧重于以生产力水平和发展方式来界定,有的侧重于以生态理念为指导[3]。

基于上述关于现代林业的界定,并结合林业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均衡性等特点,笔者将现代林业定义为:随着社会对森林演进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基于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广泛采用现代科技保护、生产、经营利用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以显著提升林地的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公众的参与以及提升社会公众的森林生态文明认知;并建立科学的林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追求通过森林多功能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

与传统林业相比较,在现代林业的建设中,物质产出、社会支撑和环境服务等多重利益交织在一起,从而使现代林业具有特殊性[4],具体表现为林业的功能和地位、林业的经营思想、林业发展的驱动力、林业的发展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

第一,林业功能和地位的变化。森林在维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生态服务、解决生态危机、保障木材供给、促进区域发展和减少贫困等方面的功能得到广泛认知,现代林业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林业经营思想的变化。现代林业经营思想以尊重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将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主体从资源所有者拓展到社会各层面,促使经营目标更加多元化和社会化、经营手段更加现代化、经营客体更加多样化和系统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更加公平化。

第三,林业发展驱动力的变化。科技发展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成为解决现代社会发展中森林多功能需求间矛盾的最重要手段,成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进而使得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已成为现代林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判定标准之一[5]。

第四,现代林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全面进入工业化文明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严峻。同时,森林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开始真正得到认识,林业已从资源、产业等物质形态上升到文化、文明等精神层面。林业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对林业认识的发展,都使现代林业的发展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也使现代林业的建设更容易汇集社会资源。与此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也更需要创建新的社会参与机制,更加注重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实现。

当前,现代林业建设在国家决策中已得到体现,并成为调整我国林业工作基本思路的指导思想[6]。基于此,我国将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属性

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属于管理学门类,是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科学研究领域方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以林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相关科学所组成的科学体系,主要涵盖了林业经济、林业管理和林业政策3大领域。其中,林业经济学是林业经济管理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从一般经济理论的角度解释林业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一直被划为林学学科或管理学科,这导致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理论基础、方法体系、知识结构等方面的构建存在不足,影响了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制约了学科服务林业实践的成效。

现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属性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为经济问题,或是具有经济属性的问题,已经从林业资源配置拓展为林业经济发展规律与问题的探索以及林业发展政策研究,且研究命题多着眼于探寻经济规律。

第二,其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源于经济学科的相关科学,如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第三,近年来,一些国家把林业经济研究归类为资源经济学研究的特定领域,从而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定位为应用经济学科的范畴。第四,就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实践而言,主要命题大多属于应用经济学研究领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以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为研究对象或出发点[7]。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定位为应用经济学科,在微观上主要研究林业的市场经济行为、资源在市场价格或价值杠杆作用下的最佳配置问题;在宏观上主要研究林业发展中利益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以探寻现代林业建设中的经济规律,并指导现代林业建设的顺利推进。由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不仅涵盖科研工作,还涉及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等,所以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着眼于培养能运用经济学和林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解释林业经济活动现状背后的经济规律并对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以提高林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推动林业多重功能完好实现的专门人才。因此,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定位为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范畴符合学科规律,也符合国际和我国的林业实践。

当前,我国把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归于管理门类的农林经济一级学科,主要着眼于学科管理;而在进行具体的学科建设时,应从基于应用经济学科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构建学科的理论体系。

三、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

正确地认识林业对把握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非常重要[7]。建设现代林业不仅拓展了林业经济活动的范畴,也转变了林业经济活动的方式,使林业经济发展的内涵不断深化,进而也推动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

(一)林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拓展

现代林业经济活动边界的延伸赋予了林业经济研究更广阔的空间。现代林业经济活动已从传统的以木材等森林资源为主的营林和加工制造活动不断拓展至非木材林产品经济、森林生态经济、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林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生态文明等新领域;相关研究呈现出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的趋势,并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政府行为的重要领域。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寻求视角选择的创新,实现学科领域的拓展。

不仅如此,从价值形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的角度而言,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特征还体现在森林和林业价值内涵的拓展以及价值实现形式的变化上。当前,森林及林业的价值形态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公益价值上,基于市场的价值实现形式和非市场的价值实现形式成为林业资源配置的双重机制,从而导致林业收益分配机制的变化。这就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现代林业利益分配中,从生态补偿、政策性利益倾斜、资源权属及权益的制度性改革和调整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二)林业经济研究视角的丰富

现代林业经济活动主体和客体的多元化使得林业经济研究的视角更加丰富,并要求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加速融合。现代林业经济活动的主体已从资源的所有者、生产经营者等“经济人”主体,拓展到林业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国际行为。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业经济活动主体范围的延伸及性质的多元化使现代林业的发展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社会性,并促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将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展到森林资源的价值属性、经济资源配置方式、林业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政府和社会在林业发展中的责任等方面。

与此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使林业经济活动的客体从森林资源及其他林业生产资料拓展到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层面,并延伸到生态文化产品供给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层面。林业经济活动客体的拓展和变化,特别是公益性经济活动的增加和政府行为的广泛介入,使林业经济学对林业经济活动规律及问题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从客观上要求林业经济学理论体系应更多地引入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公共管理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社会学与传统林业经济学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加快。

(三)林业经济研究命题的多样化

林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创新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命题更为多样化。林业经济活动传统的组织形式是以生产经营者为主体,以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为基础,诸如国有林业企业(国有森林工业企业)、国有林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集体林业经营组织、以林农为主体的私有林经营组织、基于各类承包和股份合作的经营组织等。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林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产权清晰、经营主体明确为特征的林业企业组织形式更加完善,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林业管理事业部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经济活动组织的属性。此外,越来越多的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到林业经济活动中,进一步丰富了林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林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的变化,既体现了社会林业责任体系和利益体系的变化,也必然对林业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要求。因此,从林业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必须加强林业管理体制、林业经济活动参与机制的研究,并发展其相关理论。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对学科本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科需要寻求理论创新,为在新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对新领域的持续关注和研究,推动学科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完善。此外,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对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及其保障体系的建设

现代林业的发展和变化势必导致林业经济活动的内涵、形式和过程发生变化,使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更具紧迫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工作应具有侧重点,并通过体系建设为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一)学科建设的重点

为了促使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林业建设,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加强教学和人才培养

根据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为培养研究生奠定基础。因此,要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模式重新进行确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更加注重经济学及方法论知识的传授,并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2.加强理论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注重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林业进行关联和结合,构建起以林业经济学为基础,以林业管理学、林业政策学、森林资源经济学、林区社会学、林业区域经济学、森林生态经济学等为分支的学科理论体系;并积极引入和导入经济学方法在林业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性研究案例,为今后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8]。

3.加强实证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结合国家现代林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并注意研究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同时,可根据各高等院校的优势和地域特点,形成既各有特色又整体协调的研究格局。

4.加强队伍建设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增加经济学类人才的引入,并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注重现有学科人才科研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一批在国内和国际层面有一定影响力的林业经济学家。

5.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层面,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加强与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等领域相关学科的交流,寻求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在国际层面,应重视引入国际林业经济前沿理论知识,并与国外同领域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提高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保障体系的建设

林产化工论文篇9

关键词:林场 成本 会计理论

一、林业成本会计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成本会计是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的直接结合,成本会计理论的主要依据现代数学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成本会计理论的最基本要求是成本最优化。林场成本会计理论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为林场经营成本控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决策。目前随着我国林场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林场会计成本核算成为当前林场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由于我国林场经营体制和模式的计划思维束缚,在会计政策选择上还存在很多工作要做。成本会计理论对林场经营和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1]。现代经济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林场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结合空间也为林场提供了重要资源。但是林场经营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经营,尤其是在生态型经济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的背景下,林场成本会计理论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企业化运作的会计准则对会计科目的设置非常重视、而且会计报表的编制也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林场的运作方式不是完全适合,一套完整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不能简单的照搬到林场经营当中。财政部会计司2016年工作要点中着重指出要研究制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深入调研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情况,研究制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作为林业行业中的企业和办企业林场,对成本核算政策和理论的需求同样也被提上日程。分析林业成本会计的当前状况,探讨制定适合林业企业发展的准则要求成为当前影响和提升会计准则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林业成本会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林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按规定应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企业会计准则对林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规定范围比较狭窄,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林业企业发展速度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财务状况。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准则对林场会计的规定不够具体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从大农业的角度出发,对林业企业的发展做出了总体的定性和要求,但是具体到某个工作领域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准则没有给出具体的要求。例如林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是至于通过何种途径披露,披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等问题并没有具体交代。因此这给林业企业和林场的财务管理造成很多盲区,没有具体的政策指导就意味着林场个体之间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林场之间的对接和合并问题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这对林场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很大不利影响。同时企业会计准则以会计科目为主要依据、经济业务的处理、会计报表的角度出发,涉及成本费用的内容不足以支撑林场会计成本的核算,只简单规定了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核算期这些问题无法满足经营范围日益扩大的林场发展需求。总而言之,单纯的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核算林场会计成本问题是不能很好的反应林场发展实际状况的。

(二)企业会计准则对林业成本核算的原则规定指导性不足

虽然企业准则规范了林木资产的成本核算对象,但是林木资产的核算对象时随着林场经营环境和自身经营范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例如有的企业化运作的林场在固定资产保值投资方面业务增多,原有的核算对象又不包含这些新业务,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新增要么没有被纳入到核算对象当中,要么被归到与之不想对象的科目当中,无论怎么样都为林场,尤其是国有林场的国有资产管理带来很大漏洞。林场成本会计理论的出发点就是为林场财务管理工作实践提供指导,当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的时候,这些与之相对应的企业完善制度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这也应当成为企业生产和发展运作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总则中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这些分类规定对于林场会计成本核算有了一个大体的指导,也可以作为理论基础,但是林业会计成本管理没有根据这些基础做出相应的延伸,也可以理解为林业会计可以随意延伸,因为这里是一个规则盲区,这为林场今后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留下了很大隐患。

(三)天然林的估价入账的成本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当中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规定,林场林木成本,应当按照名义金额确定,同时还要计入当期损益,名义金额为1元。自行营造的消耗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林木资产的成本,根据造林费、抚育费等直接支出确定。这对我们的发展林场成本会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公益性林木的资产成本不能简单的按照造林费和抚育费之处确定,因为公益性林木是一项没有回报的项目,企业化运作林场过程中这项内容必然会偏向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成本核算理论,这些都为林场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复杂的挑战,如何为公益性和经营性林场资源核算成本,将其归为成本核算理论中的哪一类都成为影响整个财务管理系统的关键支持,这些也都成为影响和提升整个关键问题运作的必然趋势。在处理这些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也必然夹杂和蕴含着会计理论核算的整体问题与不足之处。

三、林场成本会计理论问题的对策创新探讨

林场成本会计理论是当期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指导林场有序经营的财务保障,针对目前会计理论中存在的与实际工作不符之处,应当着重在宏观理论的具体化,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性,以及传统成本核算的创新性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善和创新。

(一)宏观理论的具体化

正如上文所述,企业会计主责对林业企业成本会计理论上做出了宏观指导,但是仅仅以大农业思维对林场会计成本所指导性阐述不足以解决林场实际会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还应当将这种宏观理论给出具体化的设计和延伸。对于这种延伸应当是统一的、法规范的,并且能够反应当下林场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的一种有效延伸。为此我们应当深入调研和总结当前林场会计成本核算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制约会计成本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做出相应的规划和指导,而且在这样的规划设计中还应当设计国有林场和林业企业两种不同性质的林场,林场经营不同于企业经营,林业资源有公益性的一面,尤其是在当下生态性经济发展日益凸显的环境下,必须为林场经营设计一套能够促进其持续发展的会计财务制度。在确定了宏观理论的前提下应当在学术界、政府部门和林业部门共同努力结合实际,创新林场会计成本理论问题。

宏观理论的具体化也是由当前林场会计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决定的。因此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牵动理论创新,确保每一项政策和理论的制定都有相对应的案例和普适性,这就需要林业部门充分调动内部工作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领域内的问题进一步深化,而且这些工作也对林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深化企业会计准则对林场管理的指导性

企业会计准则是针对我国所有企业会计工作制定的。林业企业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出现,虽然对林业企业的会计工作做出了相关界定,但是这种界定的指导性不强。也就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还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这无法满足企业对这种状况的发展和理念的继承。为此深化企业会计准则对林场会计成本理论的指导性是当前破解林场会计成本核算的重中之重。深化指导性的关键点在于林场的特殊性和准则的普遍性之间关系的处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崭新的、适合林场成本会计工作的理论创新,有了这种理论创新,林场会计成本核算将更加安全和完善。

(三)林场成本核算模式的创新

林场成本核算模式的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先行,从实践中总结成本核算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先创新方法再创新理论,循序渐进,如此方能得出又树立的理论成果。林场会计成本核算创新应当立足两个方面,一是核算对象,当前随着林场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成本核算的对象和范围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这给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带来重大挑战,为此我们应当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业务的变化,适当扩大核算对象的范围,在方法上尝试企业核算的有利经验。二是成本核算思维的创新,林场管理与我国其他经济部门来说收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仍然较重,当然这与林场公益性也存在很大关系,但是林场运作的市场环境决定了也必须兼顾市场经济体制创造的有利条件,为此计划思维和市场思维的博弈也体现在了林场成本核算的理论创新工作当中了。

参考文献:

[1]马建华.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03

林产化工论文篇10

【关键词】苏联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以来,各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始终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道路,这一过程即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其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过程来看,既有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结合的成功经验,也有照搬马克思主义忽略本国国情,或者背叛马克思主义导致社会主义失败的深刻教训。研究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与进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主要历史人物为线索对国内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研究状况介绍如下。

普列汉诺夫

国内学者对普列汉诺夫推动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作用给予了一分为二的评价。一方面,普列汉诺夫针对当时俄国盛行的民粹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这一过程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初步尝试。19世纪末,俄国民粹派放弃了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主张,认为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不相容,企望沙皇政府能够通过改良政策来保护人民的生产,以此避免俄国走上痛苦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之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普列汉诺夫批判了民粹派幼稚的观点,论述了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的关系,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俄国问题的范例;此外,普列汉诺夫还首次明确提出了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指出在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并不同。①但是另一方面,普列汉诺夫在促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教条主义倾向,这主要是指其提出的“二次革命论”。二次革命论主要是指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国家,经过一段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条件成熟后,再来进行一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反对民主革命胜利后立即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普列汉诺夫的‘二次革命论’没能解决在俄国这一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的较为落后国家要不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②“普列汉诺夫的‘二次革命论’的核心论点实际上是对恩格斯1894年《‘论俄国的社会’跋》的引申,并没有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最初尝试是失败的,没有建立起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③

列宁

列宁所诠释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理论与实践内容非常丰富。有学者认为,与普列汉诺夫相比,列宁围绕着“要不要革命和如何革命”这一根本性问题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理论创新的切入点。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俄国作为相对落后的国家并不符合马恩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设想。在对帝国主义时代特征和俄国国情进行科学分析与阐释的基础上,列宁回答并解决了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全新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模式―俄国模式”。⑤

十月革命前,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诠释在主要表现为列宁的政党思想、“一国胜利论”,对落后国家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与民主革命的关系的创新理解。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作用进行了全新理解,不仅重视政党的教育和组织作用,更重视政治作用,这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特殊的社会和革命条件结合的产物。

列宁通过对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俄国国情的分析,突破了马、恩关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同时胜利论”,提出“一国胜利论”。列宁认为帝国主义处于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状态,世界大战和无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俄国处于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具有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条件。

列宁超越了普列汉诺夫的“二次革命论”的限制,创造性理解了落后国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把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置于帝国主义论和世界革命论的背景下,提出俄国无产阶级将在革命胜利后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了关于俄国生产力落后的担忧。

列宁对无产阶级和民主革命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和普列汉诺夫都把资产阶级和民主革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联系在一起,而俄国软弱的资产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因此列宁创造性地提出这一路径只能是无产阶级来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列宁的这一新型民主革命理论既把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区别开来,同时又把二者历史地联系在了一起,内在地契合了俄国社会发展。”⑥

从上述可以看出,十月革命前列宁践行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实际上回答了在时代背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落后的俄国到底要不要革命和如何革命的问题。有学者在基本肯定这一时期列宁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认为其存在一定的失误和教训:早期的教训是没有意识到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产物,客观进程与主观认识相分离,把在自身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理论上升到一般理论的高度。这不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导致唯苏联道路为准,而且在历史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固守原有观点,不思变。⑦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国情相结合的主要典范表现为新经济政策和迂回过渡思想。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仍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的落后国家,与马恩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建立西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不同。学者普遍认为,列宁根据俄国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逐渐放弃直接过渡的思想转向迂回过渡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建设设想框架的突破。有学者对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直接过渡的失误、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中介途径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并得出结论:列宁从“直接过渡”思想转为“间接过渡”,在实践上让一度面临危机的苏维埃政权转危为安,为现实社会主义各国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规律性实验,即“经济文化愈落后,过渡时期就会愈长,切不可犯革命急性病”。⑧十月革命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践行实际上回答的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虽然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和主张,但是他相信可以人为地创造先进的生产关系,进而改造提升落后的生产力,以实现社会主义。基于这一认识,列宁不可避免地过分强调了革命和暴力的作用,这对以后几乎所有的落后国家的共产党人都产生了消极影响。⑨

斯大林

学界对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评价存有较大争议。一些人主张一分为二地辩证地评价斯大林的理论与实践活动,认为创新与扭曲并存。斯大林不仅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较大贡献,而且在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苏联具体国情的相结合中,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列主义理论方面也有重要成就。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时回应了当时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无论是非功过,它的确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进,并在一国能否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等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⑩当然,斯大林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也犯有教条化和错误估计苏联国情的失误:例如斯大林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理论,对苏联经济体制的僵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斯大林没有认识到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内条件的变化应对建立起来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改革,反而一直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是完全相适应的,无需改革,这进一步导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僵化。

还有人认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实践及后来苏联形成的斯大林模式是对列宁主义原则的背离,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并不相符。还有学者认为,经斯大林解释、加工和过滤的马列主义有许多变了味的东西,这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理论:一是社会主义的“超阶段”论,一是庸俗社会学理论。前者是俄国民粹主义最核心的理论,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在长期传播中被庸俗论者歪曲的产物。这两种理论和思潮有着共同的社会阶级基础,二者汇流一起,牢固结合,形成了一股极为强大的极左政治思潮,它们滥用马克思主义词句,以革命的面貌出现,不易被人识破;它们以极大的破坏力,从根本上冲击着苏联的革命和建设,造成极端严重后果,最后导致苏联剧变、苏共瓦解。

从内容上来说,斯大林在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过程中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为“一国社会主义”论和加速工业化,而斯大林模式是这一时期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结果。十月革命后,欧洲并没有爆发无产阶级革命,苏俄面临着在一国内展开复杂艰巨的经济建设任务。列宁逝世后,围绕一国内能否建成社会主义,联共(布)党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斯大林肯定了在一国范围内建成社会主义和免除旧制度的恢复是完全可能的。学者们认为“一国社会主义论”极大鼓舞了苏联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而且也是列宁提出的“一国胜利论”的合理逻辑延伸。 但还有学者认为,一国社会主义论中所运用的“因为我们需要建成社会主义,所以我们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论证逻辑“显然有违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阶级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的要求,失之于政治理论实用化的偏颇”。

到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的威胁,为了单独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选择了依靠内部积累的高速工业化道路,并且为了工业化的资金积累停止了新经济政策转而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其基本标准就是工业化的完成。由于苏联工业化不止牵涉到一个热点问题,还涉及到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和工业与苏联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因此,对苏联工业化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一方面,苏联工业化所取得成就无疑是巨大的,工业化使苏联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完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改造,并且保证了二战中对法西斯主义的胜利。另一方面,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着严重偏向重工业发展和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些学者据此完全否定了苏联工业化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认为有人“吹嘘斯大林给马克思主义增添了多少新内容,为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现实的发展道路等等,那更是差之毫厘,缪之千里了”。

后斯大林时代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经验教训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后来的领导人都没能成功对苏联进行改革,在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越来越脱离国情,没有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战略。戈尔巴乔夫由改革转到改向,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终止了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进程。学界对于失败的经验教训有以下几点总结:

第一,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都犯了超越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错误。例如,赫鲁晓夫在二十二大提出要在二十年之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虽然勃烈日涅夫提出的“发达社会主义”论承认了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但是在实践中没有摆脱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倾向。

第二,斯大林之后的苏联历届领导人没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当时代背景、基本国情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斯大林模式就逐渐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这就要求适时进行改革。赫鲁晓夫虽然开启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先河,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斯大林高度集中的体制特征;此外,赫鲁晓夫在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没有客观分析斯大林现象的主客观原因,而是全盘否定斯大林。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不但没有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则从反对斯大林本人起,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进而否定整个苏联历史,这直接导致了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程的中断。

第三,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勃烈日涅夫执政初期,纠正了赫鲁晓夫的政策随意性造成的混乱,在宏观上采取了稳定措施,这符合当时苏联的实际需要。但是对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勃烈日涅夫并没有进行改革,社会稳定逐渐走向停滞。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在初期经济改革不力的情况下,急速进行政治改革,大搞“公开性”和“民主化”,改革变为改向,苏联在短短几年时间后改旗易帜。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本国化必须要坚持与马克思主义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过程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具体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决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否则就是自我毁灭。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以伯恩施坦思想为代表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变种,从根本上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且直接导致了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程的中断。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注释】

①②徐作辉,胡延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经验”,《党政干部学刊》,2013年第2期。

③④⑥⑦任晓伟:“‘马克思主义俄国化’早期进程及其教训”,《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3期。

⑤王浩斌:“试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诠释”,《兵团教育学院院报》,2011年第4期。

⑧赵明义主编:《当代化与本国化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8页,第111~123页。

⑨杨奎松:“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社会主义主张与实践”,《俄罗斯研究》,2013年第1期。

⑩张万杰:“斯大林思想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学术论坛》,2012年第8期。

参见顾海良主编:《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9页。

马龙闪:“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理论根源―社会主义‘超阶段’论和庸俗社会学分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第3期。

徐之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进程中的加速阶段―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三次转变”,《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