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十篇

时间:2023-03-21 17:36:20

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篇1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2―0075―01

新课程改革以来,从学校层面的落实情况看,大多数学校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地体现,致使课堂效率低下,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难以落实。经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笔者在“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当中,将支架式教学理论渗透其中,通过教学实践以及平时的思考,做以下探讨。

一、支架式教学梗概

1. 支架式教学定义。支架式教学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引向逐步深入。

借用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作为概念框架的形象比喻,实质是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准备的,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系统地把学生的认识提升到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2. 支架式教学环节组成。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使原来多种相互矛盾且复杂的局面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建构。效果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学习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二、“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1. 导入明标。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进行导入,并按照课标要求,结合学情,展示学习目标。

2. 自学质疑。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的情况下,给学生限定的时间结合学案指导通过看书、查资料、思考等方式自学感悟。

3. 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发挥小组合作功能,通过优生的帮助、带动,组内成员共同进步,实现“兵教兵”。

4. 展示点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成果或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组补充、点评、质疑,教师根据导学案中的预设环节,对全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5. 拓展训练。教师出示导学案上设计好的当堂达标检测题,让学生交流完成,教师可做适当的点拨和点评。

6. 小结反思。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其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归类链接,构建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三、支架式教学在“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1. 要求教师在学案设计上遵循支架式教学理论。支架式教学关于学习的主题采用了建构主义理论搭建脚手架来确定,“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在学习主题的学案设计上依据的还是建构主义理论,提前预设了学习的框架,这就相当于脚手架,另外,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和支架式教学一样,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

2. 在导入环节借鉴了支架式教学中的进入情境环节。“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导入环节力求精彩简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注意力引入到学习主题上,这一点采用了支架式教学进入情境的要求,不同的是在导入后,“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还明确了学习目标,是对学习主题做了进一步的细化要求,使学生在自学时有了更加明确的“路线图”和“目的地”,是对支架式教学的再创新。

3. 在自学质疑环节升华了支架式教学中的独立探索环节。自学质疑本身就含有独立探索的过程,但二者又不尽相同。独立探索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后独立探究,而自学质疑是在研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学生自己的思考探究,探究过程还可以存疑,更能体现学生的独立性,在知识经验的生成上是真正的建构。

4. 在小组交流环节采用了支架式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方法。小组交流传承了协作学习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组长的组织,既有协作,又有组长的统一组织,有“兵教兵”的成分在里面,使得小组交流较之协作学习更有组织性、科学性。

支架式教学篇2

【关键词】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

【摘 要】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之一,其思想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教学提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义的建构知识,为此教师要为学生搭好“支架”,在创设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中,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

1.支架式教学基本概述

1.1支架的含义

“支架”(Scaffold)一词的运用始于1300年,其原意是指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即工人们在建造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材料提供支持的暂时性的平台、柱子等[1]。Hetherington和Parke所说的,“支架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更容易地建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而这些目标仅仅依靠学习者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2]。

1.2支架式教学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3]这种教学思想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教学决不应只是适应于学生智力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低水平引导到高水平。

2.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来源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5]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创始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个体构建外部世界知识的过程就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对环境的适应来构建自身认知的过程,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使儿童认知逐渐成熟起来。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外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内,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顺应是指个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同化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示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不断发展,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知识去同化,达到暂时性的平衡。如果原有知识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变化作出顺应,为了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个体需修改或创造新的图式。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2.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支架式教学最重要、最直接的理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S.yo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重视心理发展与教学两者间的关系,他认为教学应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但在确定发展过程与教学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他主张应该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叫做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第二种水平叫潜在的发展水平或即将达到的智力水平,表现为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指导下潜在的发展水平。而维果茨基把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叫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6],它表现为凭借有经验的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上,而是通过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内老师或有经验的同伴帮助学生上升到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弄清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的促进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有效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始终保持在“最近发展区”中活动,找准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进行教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一系列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支架,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7]学生只有尽力去解决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才能促进认知的发展,才能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所谓“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3.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支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情境、协助等方式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开展教与学,帮助学生完成难以自己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而学生的智力也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水平。它包括五个基本环节:进入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现举例分别进行说明:

3.1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面临的难题,激发他们自主探究,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展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6节“向心力”时,为了引入向心力概念时,设置的问题情境是:过山车模型、水流星模型、地球绕绕太阳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视频、小球在水平面内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视频。教师提出问题:①小球在最高低点为什么没有掉下来?②水杯里面的水为什么在最高点没有流出来?③地球为什么没有脱离太阳而是绕太阳做近似的圆周运动?④小球为什么没有飞出去而是做圆周运动?学生会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3.2搭建支架

教师在课前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能力,确定学习目标并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供学习支架.。例如:上述例子,让学生立马分析出是由于向心力的存在以及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教师可以先提出建议支架:①对小球在最高点受力分析、对水在最高点受力分析、对地球受力分析、对水平面内的小球受力分析②让小球在水平面内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定性感受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定性其关系③用定量的方法探究向心力的表达式,④用牛顿第二定律理论推到向心力的表达式,最终得出结论。

3.3独立探索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例如,在以上的例子中分析各物体所受到的合力时,学生自己可以分析得出结果,但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作出提示。对在探究向心力的表达式时教师要不断的提供支架,但是随着学生的攀升,教师不断的减少支架,最后在适当的时候撤去支架,用下图表格的形式提供问题支架。

3.4协作学习

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担任一定的任务,比如在探究向心力表达式时,有的同学动手操作实验仪器,有的同学记录数据,有的同学处理数据、有的同学要进行思考,代表小组发言,最后各小组讨论交流经验、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认识结果,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3.5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评价,做到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效果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最后作出点评。

支架式教学就就是教师通过挖掘知识,为学生提供支架,是学生在最发展区内大大学习目标。因此,支架式教学对物理教学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以后我们更要努力的去探索和研究它。

【参考文献】

[1]高文.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校长阅刊,2005,(12):30.

[2]Annemarie Suuivan Palincsar.The role of dialogue in providing Scaffoldied Instruc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86,v21,no,l-2:73-98.

[3]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197-201.

[4]王砥红.支架式教学模式下高一物理课堂设计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1,3.

[5]袁平,刘蓉.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理论研究.

支架式教学篇3

小学生在习得拼音和一定数量汉字的基础上,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已经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从少到多、从浅到深的过程。支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起点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思维发展水平为基础,设计导学问题,以指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以儿歌“爷爷亲、奶奶好,天天为我们把心操,奶奶的头发全白了,我们的步子加快了”导入课程,然后以问题“奶奶的白发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奶奶会有白发,奶奶的白发会变黑吗”为指引,引导学生展开课文的自主阅读。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这样雪白的头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小作者给的。教师提出问题:“奶奶在平时为自己和爸爸做过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奶奶做饭、洗衣服,奶奶对自己的呵护和关心,学生们通过生活中具体的案例,逐渐理解奶奶的白发是辛苦所致,并培养学生对奶奶的尊敬和爱戴。在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的问题指引下,学生逐渐理解,辛苦和操心逐渐使奶奶的身体变得脆弱,要孝敬奶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为奶奶洗脚,祝奶奶幸福”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文章的情感。

二、以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的学习

语文课文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理解课文内容必须与当时的情景结合。例如,在《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叠一只小乌鸦,并准备一个高脚小口瓶子,让学生自己实践,想办法让自己的乌鸦喝到水。学生们不断尝试,有的学生想到把瓶子放倒,有的学生想到把瓶口用石头砸破,有的学生想到自己拿瓶子喂乌鸦喝水等等,学生的方法千奇百怪。这时教师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乌鸦想到了哪些办法,哪个办法使乌鸦喝到了水,哪些办法乌鸦没有喝到水,为什么那些办法没有让乌鸦喝到水。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实践,逐渐画出文章中的几种方法以及各种方法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也就是逐渐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学生以乌鸦为主体展开思考,有的同学思考,乌鸦用嘴衔着石头力气不够大,打不碎瓶子,而且破的瓶子会把乌鸦弄伤,有的同学说乌鸦力气不够大,瓶子倒不了等等,学生在讨论中体会乌鸦的智慧,并体会到遇到问题发挥智慧的重要作用。

三、以扩展性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

支架式教学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支架式 英语教学

高职英语教学坚持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根本原则,侧重于培养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提出与运用,可以将较为复杂难懂的知识点进一步分解与细化,促使学生根据“支架”的引导层次化地理解相应的知识,完全不同于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当前推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1.支架式教学的内涵。“支架式”从字面来理解,即为提供支持性的平台,于教学领域的运用,被界定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的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在高职英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构建一个“支架”来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理论。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理解支架式教学,把学习的整个过程看成学生自身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作为体系建构过程的引领者、促进者。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理解支架式教学,教师借助于“支架”引导学生的智力发展从当前水平上升到更高的潜在水平,教师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精、尖”型技术人才为主,英语教育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其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未能有效实现教学的目的,引入支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的方式,锻炼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开发自身的潜在能力,构建与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相契合的学习模式,极大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得高职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得以提升。

三、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性较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源于普通高中、中专等,不同类型的学校在英语教学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直接导致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学生间差距较大,使得高职英语教师难以准确把握教学的方法,不可能全方位地顾及每一位学生,部分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严重影响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2.英语教学模式单一。通过高职英语教育,要实现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而如今的高职英语教育仍局限于讲多练少,侧重于解题思路的分析,忽视了对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根本不可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由于高职院校教学设备陈旧,导致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乏味,缺少创新教学模式的运用,从而不能有效开展英语听力的练习,阻碍了学生的学习。

四、“支架式教学”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1.搭建支架。教师根据所要授课的内容,借助于提问、观察、讨论等,合理地把握对最近发展区的“支架”构建。搭建支架是支架式教学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教学中涉及预设支架和生成支架两种。教师在备课阶段预先设计一些教学支架,比如图表支架、问题支架、范例支架等,以便于M行英语教学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设计生成支架,以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2.创设情境。英语学习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得学生更加透彻、扎实地理解知识,引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自主探究、完成学习的任务。将学生引入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提问式情境、悬念式情境、游戏式情境等。比如,在讲授相关外国文化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摒弃以往枯燥的讲解式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视频短片来传播知识,带给学生以全新的学习体验。

3.协作学习。支架式教学模式得以成功运用,离不开多种教学方法的协同作用。搭建支架后,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运用协作学习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协作学习的分组要秉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

4.独立探索。高职英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探索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在探索的初期多多加以引导,后期逐渐减少。比如,布置学生可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从图书、报刊、多媒体资源中获取多方面的英语知识。

5.效果评价。教师要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情况,设立支架式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实施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深入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层整合。加强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全面提升英语教学的水平,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高素质人才。

支架式教学篇5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中学数学;应用研究

中学数学对于中学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掌握的学科,其知识比较复杂,但是却有很强的系统性,针对目前学生在中学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问题,笔者认为老师应该将新型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来。这主要是因为“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延伸出来的成功的教学模式,将其进行正确的应用可以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积极的构建,并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发现学习的习惯,意义十分重大。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认知支架

认知支架是建构主义的理论分支,主要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其认为对于新信息的理解是要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是超越所提供的新信息进行建构的;另一方面,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向已经存在的认知结构提取相关的信息,而不是盲目的提取。当今社会的建构主义者对于将已经存在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并加以改造是建构的重点,并认为已经存在的认知结构一定要富有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新知识的时候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应用。这种建构也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其作用在于可以为学生架设一座观念桥梁,将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进行连接,将熟悉观念和陌生观念进行联合,也叫认知支架。

(二)情感支架

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行为活动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情感形式通常是通过一个人动机形式进行表现的。人类的动机就是各种不同的需求,人类的情感则是伴随着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对于人的行为效率有影响作用。有学者通过研究称: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是和其学习效果成正比的,但是如果动机过强,则会产生反作用,限制正常效果的发挥。因此,最佳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在任何学习过程中都不能缺少的,尤其是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一旦对数学建立了情感支架,就会产生最佳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变强,从而智力得到开发、学习效果达到最高水平。

(三)能力迁移支架

曾经有人说过,数学的教学就是对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由此可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实质其实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学生通过积极地参加学习活动,不断拓展思维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学生锻炼思维、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过程。所以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自身的内部需求。能力迁移支架是一种能够很好激发学生思维的工具,可以将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激活,将其思维变为开放性和拓展性的模式。

二、在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

(一)建构认知支架

将“支架式”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学数学的教学中,“搭支架”是基础。数学教学中的支架主要包括:范例支架、工具支架、问题支架、图表支架、建议支架等。搭好支架是成功进行“支架式”教学的前提,这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根据教材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选好支架,将学生的历史学习经历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到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具体包括:教学中所需要学生具备那些知识基础,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那种切入途径更能吸引学生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有何差异等。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的“相似三角形”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对放大镜中的三角形进行度量并和原三角形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导入教学。与此同时,老师还应该注重建构数学知识的直观支架,这是由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形式化的特点所决定的。例如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即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对多个三角形的各个内角进行测量,然后进行相加,学生就可以得出知识。

(二)建构情感支架

有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把教学比作一门艺术,他认为这门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建构情感支架在教学中的意义。中学的数学老师应该用丰富的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用饱满的情感来对待学习。具体的来说,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将一些数学家的经典故事讲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了解数学家的事迹从而对其产生钦佩之情,并在潜移默化中将数学领域中探索、开拓的精神进行领悟和传承,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例如老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的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讲述德国大数学高斯的事迹,让学生了解高斯在十岁的时候就巧妙解答出“1+2+3+…+100等于多少”的问题。

(三)建构能力迁移支架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具备一种能力,即分析教材中所有知识的性质,知道什么样的知识应该先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应该后学习,同时,也要具有一种意识,即要懂得学生新的能力和新的知识要建立在其有扎实的旧知识的基础上。以上也可以总结为老师应该将教学目的设为“为迁移而教”,要达到这个目的,老师要为学生建筑能力迁移支架。例如进行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教学之后,让学生练习在实数范围之内进行求根以及在复数范围之内进行求根。

三、总结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它具有的将知识直观化、将学生情感化、将课堂生动化的各种特点对于中学数学的教学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应该对“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掌握其真正内涵并用合理的手段将“支架式”教学模式正确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郝源汇.支架式学习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

支架式教学篇6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 教学运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一般可包括“创设情境引导探索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下面我就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4以内乘法口诀》为例,谈谈对“支架式”教学五个环节的处理。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一切教学方式和内容都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不能再一味以填鸭式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周边的素材、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课堂教学引入既轻松又有探索氛围的环境中,让学生有兴趣、有欲望解决接下来要探索的问题。

在教学4以内的乘法口诀时,先教学生念了一首儿歌《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运用儿歌,让学生尝试着想一想当蛤蟆的只数往上增长的时候,它的嘴、眼睛和腿的只数的相应变化情况。儿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其探索其中数学奥秘的积极性。这样的导入方式与长驱直入的授课方式相比,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

2.引导探索――提供思考问题方向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搭建“支架”,即教师要为学生探索问题提供方向,还要为学生提供探索该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概念框架,学生能够运用支架尝试解决问题。

在出示了《数蛤蟆》歌之后,让学生观察儿歌中的数字,尝试找出其中的奥秘。学生一般都是一句一句找关系,与学习乘法口诀不符,所以要适时进行引导,先让学生观察蛤蟆的只数和嘴的只数的数据,并进行列表。通过列表和引导,学生能够很容易找出其中的关系,尝试说出求算嘴的只数的方法,知道几只蛤蟆的嘴的只数可以用几个1来解决。教师再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是因为1只蛤蟆只有1张嘴,也就是每只蛤蟆有1张嘴,所以2只蛤蟆的嘴的只数就是2个1,所以是2只嘴。接着再问:如果是有3只蛤蟆时,有几张嘴呢?学生能够明确3只蛤蟆就有3只嘴。从而再揭示,有几只蛤蟆就有几张嘴。

在此实例中,列表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学生从很多烦乱的数字中解救了出来,使蛤蟆的只数与嘴的张数对应起来。也就是说,列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架,通过列表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对数据进行观察、分析,从而能较独立地揭示出蛤蟆的只数与嘴的张数的对应关系,加强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独立探究――找到内化学习方法

在一起探索了蛤蟆的只数与其嘴的张数的关系之后,学生对探索方法已有了一定的理解,这时教师就要适时放手,相信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探索较复杂的问题。而且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索问题的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进行探索,为学生内化学习方法提供机会。

接下来,我让学生独立进行蛤蟆的只数和眼睛的只数及蛤蟆的只数和腿的条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的探索。学生在学会了列表法之后,能够较快填出表中的数据,再观察数据之间的联系,眼睛的只数和腿的条数的求法,让学生能够明确因为1只蛤蟆有2只眼睛,也就是每只蛤蟆有2只眼睛,2只蛤蟆的眼睛只数就是2个2,所以是4只眼睛;同样的每只蛤蟆有4条腿,所以2只蛤蟆就有2个4,所以是8条腿。刚开始多数学生会用加法进行计算,得出结果,这节课毕竟是乘法教学的第一课,这样的结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出示2只蛤蟆的眼睛只数就是2个2时,其实也说明了乘法的意义,2×2是2个2相加的意思。这样的呈现既运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了乘法算式的意义。

4.协作学习――共同提升知识水平

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商讨论,可以共享独立探索的成果,共同解决独立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的资源,让学生之间形成一条无形的知识传送链,接受较快的孩子帮助接受较慢的孩子进行理解,提高整体认知水平。

在探索了2只蛤蟆的眼睛、腿和嘴与只数之间的联系之后,让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求出3只,4只蛤蟆的嘴、眼睛和腿的个数。通过合作交流,学生能通过数和加法计算较快解决问题。然后再运用各数据,继续内化乘法算式的意义,进一步了解乘法和加法算式的联系。通过编写出接下来的儿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与导入相呼应。

在了解了2和4的乘法算式的数据关系之后,编写出2和4的乘法口诀。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之间继续相互合作,了解3的乘法算式的数据之间的联系,再尝试编写出3的乘法口诀,进行全班交流。

5.效果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包括个人的自我评价和集体对个人学习的评价。

支架式教学篇7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英语写作技能作为一项语言输出技能,利用E-mail进行一些简单的涉外交流,与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联系密切,是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但前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仍以传统的结果教学法为主。多采用“教师分析范文-学生仿写-教师批改讲评”。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地创造和探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发挥空间。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以支架式教学模式为参照,探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环节的组织建构,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主张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它是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对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使得学习者自己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策略。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著名心理学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他认为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中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通过讨论使对所学主题的认知进行调整,小组的认知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合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支架式教学对高职写作教学的启示

支架式教学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基于支架式教学的五个环节,下面以新标准高职公共英语系列教材第二册Unit 2完成道歉信为例来阐述高职英语写作的支架教学模式。

(1)搭建支架。围绕道歉信这一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感谢信、祝贺信等,对这类信函的格式已经基本掌握,现在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道歉信的概念框架:道歉(事由)―解释原因―再次道歉/请求原谅―做出保证/提出补救。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课本上的两篇例信提供了很好的问题情境,教师通过问题将学生引入这一情境。

(3)独立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自主学习和探索,结合道歉信的概念框架对例信进行分析,验证概念框架。学生会发现例信一是采用道歉(事由)―解释原因―再次道歉―做出保证的框架,而例信二则是按照道歉(事由)―解释原因―请求原谅―提出补救的模式展开的。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框架的每一部分的惯用表达,例如“I’m extremely sorry for...”、“Please forgive m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have caused you”。学生在完成例信的解读后,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写作练习或自己生活中案例进行道歉信的写作。

(4)合作学习。在支架式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其他同伴的交流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关键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探讨对于道歉信的认知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讨论中学生会完善对于道歉信知识的建构。

(5)效果评价。首先进行小组内同学互评,学生在评判别人文章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小组内选出最佳习作,然后是教师进行点评,讲解作品的闪观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反馈,进行文章修改。

三、结语

支架式教学改变了高职英语写作的结果教学法,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成了支架的提供者和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成为了知识的探索者和建构者,学习的过程也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同伴的互动的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支架式教学篇8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 支架式教学 环节 实证研究

一、引言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近些年来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本”的发展原则[1]已“深入人心”,但许多音乐教师又走向了另一种极端:过于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淡化甚至放弃教师的作用,过分夸大其他教学辅助媒介的作用,过于形式化,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极端,是因为没有很好地理解和界定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和地位,特别是教师角色的界定,没有在“教”与“学”之间找到很好的平衡点。由美国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借鉴和吸纳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所提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2]就为我们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金世余在2006年的《艺术研究》上便以“支架式教学模式与音乐教学”为题,对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特色及如何将其应用于音乐教学等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和分析[3]。笔者在这项研究中,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合我国音乐教学本身的特点,探讨了在教学实验中所具体用到的支架式音乐教学的基本环节,并对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进行了历时一个学期的实证性研究,得出了一定的相关结论。

二、支架式教学的内涵和支架式音乐教学的基本环节

关于支架式教学中所包括的基本环节,各专著和文献中并没有统一的论述,有的定为五个有的定为六个。笔者在这次的支架式音乐教学实验中,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六个基本环节:

1.搭建支架

搭建一个合适的支架是支架式教学模式中的一步。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教师引领学生从原有的音乐能力水平向更高的即第二发展水平攀升,所搭支架的高度不能太高,应建立在实际能力和原有水平之间。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前了解学生原有水平、分析教学任务、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

2.创设并引入情境

创设情境是支架式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音乐学科而言,“创设情境”更显得尤为重要。音乐同其他学科相比,是比较抽象而非语义性的,因此在进行教学时,音乐教师利用了丰富课程资源、借助生活现象、自然现象、音乐史实与其他艺术学科如电影、文学、戏剧等,拓宽学生视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尝试探索

音乐教师由刚开始的引领者与合作者变为一定程度上的观众和评论者,使学生变为主角、尝试投入到探索中去,让他们感受、探索音乐教学中的内容及意义并发现问题。

4.协作学习

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构建)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在音乐教学,尤其是音乐鉴赏教学中,每个人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过集体讨论和合作可以使学生分享彼此的探索结果、借鉴别人的可取见解。这样不仅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而且在讨论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反思,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

5.独立探索

音乐教学强调的就是个人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给学生搭建好支架,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及教师的作用“淡化”之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个体独立体验,去感受、分析音乐作品。

6.效果评价

支架式教学对学生评价是多方面的,既关注学习结果,也关注学习过程中变化的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这也是该教学评价较为突出的地方。

三、教学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为了探讨支架式音乐教学的可行性和具体效果,我们利用实习时间选取了陕西富平迤山中学高一年级的两个班共计10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高一(1)班为实验班(54人),高一(2)班为对照班(54人)。学生的年龄分布从15至17岁。这两个班级均非艺术特长班。

(二)研究工具

由于这是阶段性总结测试,所以本次支架式教学实验中课程结束后的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不在此做具体讨论。这次研究笔者采用了笔试和问卷调查。前后两次笔试均为自行设计,其中包括听辨(20分)、作品分析(20)、乐理知识(30分)、音乐史(30分),共计100分,前测试卷信度为0.83,后测试卷信度为0.84,均达到了含主观题的评价标准。问卷也为自行设计,主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课堂气氛及对课堂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做出调查。

(三)研究过程

据该中学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两班入学时是随机分班,学习程度应相当。为了确保实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进行教学实验前我们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前测笔试,结果见表一。实验班和对照班使用的教材都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教材》(于润洋、吴斌主编) (高中一年级使用),两个班的教学时数、教学进度等都是一致的。笔试均是由一个非本校的音乐教师进行评分的,消除了评分教师如果是代班教师或研究者教师而带有主观倾向的可能,评分结果可靠。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在学期末我们进行了一次后测笔试,结果见表二。另外,我们还对两个班后测笔试的各大项(即音乐学习主要的几个方面)得分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三。在这次后测笔试前,我们将问卷发放下去,最后全部收回,结果见表四。

(四)结果分析及讨论

由表一可以看出,教学实验前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音乐学习程度无显著差异。表二使我们不难发现,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后,两个班学生的后测成绩的Z0.05=2.46>1.96,这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已有了显著差异。从这里可以看出支架式音乐教学对实验班的学生在音乐学习上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成绩,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表三向我们显示,实验班学生在后测笔试中的各大项平均分均大于对照班学生的,表中Z值与查表理论Z值2.58进行的比较均大于2.58,又依据Z值与差异显著性的关系表,我们可知道两班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p

由表四问卷的数据可以说明支架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氛围等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四、结论

结合上述对支架式音乐教学实验基本环节的论述、教学实验前后测笔试成绩分析、后测笔试各项得分情况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及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支架式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并提高音乐学习的成绩;虽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支架式音乐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总的来讲,支架式音乐教学在对“音乐课标”中划分学生音乐学习的四个方面[5]都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一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它对中学音乐的教与学是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的。

参考文献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光华. 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文化教育[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92-93.

支架式教学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 支架式教学模式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49

“支架式”的教学模式指的是为学习人员构建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其中框架里的概念能够帮助学习人员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理性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在理解数学知识时很容易出现困难,教师利用“支架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灵活地掌握数学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1 当前“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老师对“支架式”教学认识模糊。教师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待学生适应及掌握后,再逐步让学生自行学习。然而,许多老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较为模糊,在构建数学支架时,大多全盘操作,不肯交由学生自行学习,这样就消除了“支架式”教学模式中的效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因为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每一名同学都具备独特的思想,这些条件左右着老师的判定,在构建知识框架时,老师并没有仔细思考这些条件,无法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自身潜能,从而造成构建的框架不合理,内部包含的问题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禁锢,严重的甚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1 搭建数学知识框架

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首要事情就是搭建知识框架。一般的框架包含:问题框架、工具框架、实例框架、图表框架等,需要教师在搭建框架时不但选好教材内容,同时选择合适的框架种类。另外,教师还应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找准切入点,从而保证框架搭建的科学、合理。那么,教师应掌握哪些搭建框架的信息呢?大体包含以下内容:框架搭建的基础是什么?当前学生所掌握的数学能力有哪些?还需要教会学生哪些知识?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更容易使学生记忆知识?基础不同的a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有哪些等。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的相似”知识点时,可以先让学生利用直尺及量角器测量原始三角形各边长及内角与放大镜中三角形的各条边长与内角,将二者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异同与规律,进而引入图形的相似概念。在讲解“相似三角形”定义时,可以将搭建的知识框架分为三层,其一,利用生活常识让学生理解原始三角形同放大镜中的三角形相似,他们是相似图形;其二,通过真实的测量原始三角形边长及角度和放大后的三角形边长及角度,探索二者之间的异同,引入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其三,将知识进行拓展,引入图形的相似定义。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内容。

2.2 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指出,将课程知识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情、问题等作为教学资源,从而更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例如:教师在讲解“随机事件与概率”的知识点时,可以先带领学生玩一个拼图的游戏: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放入两张三角的纸片和一张方形的纸片,让学生随机抽取两张,拼成图形,将拼成房子(一张三角、一张方形)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将拼成方形(两张三角)的学生划分成一组,问这个游戏公平吗?学生就会很踊跃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动手操纵发现,拼成房子的学生人数明显多于拼成方形的学生人数,这时,教师再适时引入概率的定义与计算,就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2.3 使学生单独进行思考

当教师为学生设定好知识框架,也讲解相关基础知识之后,应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所要思考的内容包含:掌握相关的定义、了解计算公式中的各项含义等。在进行独立思考前,教师应为学生创建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更为自由地进行学习,同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与帮助。教师应保护学生创新的观念,当学生有新奇的看法时,教师不应急于否定,应先学会倾听,然后表扬学生大胆思考的行为,再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另外,教师应正确认识这一环节,不需要硬性地让学生思考的内容同预计的规划相同。例如:教师在讲解“全等三角形”课程时,可以为学生设定两个问题:其一,三个内角形同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吗?其二,面积相同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吗?通过这两个问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想象力,再进行专业的知识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内容。

2.4 进行小组学习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当遇到不懂的问题,并且一个人无法思考清楚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汇集大家的智慧,共同探索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不等式”知识点时,就可以让学生就不等式变换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利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清自己的学习水平,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从而使小组成员共同进步,提高学生共同合作的能力。

3 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过程中应预防其中存在的问题,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因此,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是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聂芬.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朱利.支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

支架式教学篇10

一、支架式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支架式教学方式正好符合高中化学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将支架式教学方式引入到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完成学习目标,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支架式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方法一般包含五个组成部分:创设问题情境、搭建问题支架、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学习成果.现结合教学案例,从这五个组成部分入手,分析支架式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实验展示、生活经验以及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乙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关于乙醇的教学视频,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激发学生学习乙醇的热情,从而导入课堂教学活动的主题.同时,可以开展填词游戏.如,把()问青天,一曲新词()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葡萄美()夜光杯.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关于酒的典故,说说贵州茅台酒受重视的原因,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通过创设这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状态.

2.搭建问题支架.搭建问题支架,即是引导探索问题情境.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找到搭建问题支架的方向.其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围绕目前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搭建问题支架,由浅至深,问题的难度逐步增强.通过搭建问题支架,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小组分工,确定最终以哪些方式进行汇报.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主动探究过程中,正好体现了支架式教学的重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 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例如,在讲“乙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好课前准备,通过收集乙醇的资料,大致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特点、结构.在做乙醇实验时,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具体对策有:①在乙醇实验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②引导学生学会组装球棍模型,并且能将微观分子模型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③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④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在学生合作学习中,主要的合作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讨论、相互沟通交流、协调分工,能凝聚集体的智慧,发挥集体的力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了解学生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化学实验,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