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十篇

时间:2023-04-03 04:41:54

小学美术教育

小学美术教育篇1

摘要:在新时代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领域里,美术教育是不可一门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了。在美术教育方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1)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本身素质;(2)小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教师的作用;(3)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4)教学方法是美术教学的前提

关键词:才能、想象力、创造力、关键、期促进

在新时代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领域里,美术教育是不可一门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了。在美术教育方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本身素质

一般来说,具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特征。幼儿时,美术才能表现为:(1)爱涂涂沫沫、求知欲望强,兴趣广泛;(2)视觉感受和辨别能力较强、能分辩各种颜色、线条曲直、方圆等;(3)观察事物较全面、细致、准确;(4)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发现这一苗头时,家长和学校就应紧紧抓住这关键期,加以培养。

研究发现:3-4岁时是儿童视觉感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促进儿童的视觉感官的发展,首先,要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如分辨物体的大小、方圆、厚薄、曲直、颜色等。其次,给孩子提供机会,参加各种活动,鼓励他们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等,使孩子善于从比较中区别事物,找出特点变化规律。最后,还应帮助孩子掌握观察方法,按正确顺序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充分发展孩子的感知功能,使孩子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二、小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教育在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并影响和决定了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由此可见,良好的有系统的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可以促使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美术才能,家长一开始就应为孩子找一位好教师:教师应该有丰富的美术教育经验和方法,美术知识及传授这些知识的能力;循循善诱的态度的教师。

通过以上因素的分析,我认为在儿童美术才能形成的全部过程中,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我希望更多的家长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努力去寻求发展,并点燃孩子们美术才能的那盏灯,使之放热发光。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以前的教学方式,是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能、开发智力效果。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灌输式 教学,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所以,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在当今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粉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杯内,再拿三个空杯子,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带有颜色的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玻璃杯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杯子里一摇立刻变成间色,学生学生兴趣一下高了。这种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孩子们看的很投入,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

四、教学方法是美术教学的前提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其有它特有的优势,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然而如何发挥或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只传授知识,而要把开发智力放在重要位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每一方面都不可偏废,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几方面的任务呢?这确实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最重要的是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教者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教者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五、创造力的培养

1.由于儿童自身潜意识的童趣、稚拙的造型特点,学生往往会把果子画成人面,并赋予表情,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脚可以随意安排,全身比例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中,观察到的不只是自然形态的模拟,也不受固定程式的束缚,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表现童趣稚拙,他们习惯用线条去绘画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我们教学时应极积引导儿童这种自然古朴、单纯的审美意蕴和思维现象,顺其自然,培养其创造能力。

2.儿童在美术表现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画自己最亲近的人、最喜欢的玩具、最喜爱的食品,总之喜欢画自己的所思所好。虽然有时画得不像、不美,但却具有他们独特的个性,成人不要限制他们画什么或画成什么样子,更不要轻易作出否定评价。要积极的对儿童的作品做出及时的肯定。如果对儿童作出种种限制,就容易抑制其美术兴趣,说不定一个美术天才在无形中就被成人的要求和限制所扼杀。美术教育者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儿童的天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特别爱好,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3.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作。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美术作品中呈现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充分发挥其想像,对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十分重要。教师要提高儿童的创造性,启发式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挖掘和发展,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使其创造力得以诱发和培养。由于儿童的控制力弱,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喜欢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想象世界,有着天生的探索欲,我们应启发他们,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高尔基说过:“一个艺术家在其艺术加工的各种手段中,想象力是重要的环节,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技术中最本质的技术。”培养儿童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表现才能,使儿童多思,多想,多问,自觉养成比较和概括的思维习惯,同时让学生夸张想象,极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素材,从生活中学习,要把瞬息变化,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观察是重要的前提,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直接认识和理解,再描绘想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对物体的质感,形状构造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造型能力,因此我们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儿童观察周围的一切,了解所要表现的物体的形状,质感,颜色等,训练他们的眼睛,调动他们的观察兴趣,让自然界来陶冶其情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察和写生,积累表象材料,从而拓宽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育篇2

1 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够,乡村与城市的最大区别也体现在教育氛围的差异上,而教育氛围又包括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几个方面,就美术教育情况来看,城市的小孩子基本上可以受到较为正式美术教育,而校外的美术辅导班也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了,可乡镇小学一般第一课堂都没有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受到好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了!

从上级领导到基层教师,从家长到学生本人,都存在着重智育、德育,轻美育的认识,他们往往把眼睛盯在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上,而忽视了美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许多学校的美术课开设不完整,随意性很强,有的既便是开设了也不能正常上课,在多数家长对美育的功能更是一点也不知道,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美术与考大学无关,学不学无所谓,开了这些课反而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影响自己的孩子“升学”。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我们美术老师自己要先重视再渗透给学生和家长。

对哪些痴迷于美术的学生,天真的以为在家里就能拥有一方静土,可是刚刚操起画笔,就听到家长的严厉训斥:“有时间不好好搞学习,总搞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干什么?你还能成画家不成?”“咔喳!”画笔连同孩子的“美梦”,一同被扔得无影无踪!

2 美术师资的匮乏与浪费并存。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教师,有些是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甚至还有临时代课教师,他们极少经过艺术教育的培训,就是有这些老师也被安排上其它课了,农村小学真正开设美术课的学校也只有中心校,即使课程表上有美术课也是拿来应付上级检查的,其实是拿来上语文、数学等要统考的课。

笔者从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先是在农村中学工作十几年,现在又在一所小学从事美术教育!而我的不少同学在小学教起了语文,还做了班主任,有的则在中学教起了其它学科,到现在真正从事美术教学的屈指可数的几个了,在很多学校严重缺少美术师资,而另一方面美术专业毕业的又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师资严重浪费?

试想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如何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正常化呢?所以如何把这部分美术教师留下来,稳定下来应引起我们的教育部门重视。

3 缺少教学工具和教学场所,难以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多年来不少学校虽然有了美术教师,但学校从来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材料,教师很难按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罢了,根本就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象中国画没有宣纸、没有国画颜料、毛笔等怎能去画好国画,岂不是笑话吗?那学生又能怎样知道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呢?美术教学就是直观教学,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不示范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改善乡镇小学美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强化领导意识,转变教育观念。应提升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领导水平,这样方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 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合理的投入现状。应加强乡村小学的硬件、软件的设施配备,加大对乡村小学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和配齐美术专业师资及专业师资的合理利用,这样才可以缩小城乡与偏远山区的教育差距。同时,要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和学具,以弥补美术教育器材不足的问题。

3 加强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不仅要评价学生,也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校的教学决策进行评价,要建立学生美术成长档案,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美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美术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各类美术活动促进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和学生美术素质的提升。

小学美术教育篇3

    一、从美术教育的目的任务来看。

    德国巴伐利亚州(1985年颁布)小学美术教育目的任务是,为儿童提供自由绘画的机会,激发他们丰 富的想象力;使儿童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中得到快乐,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创造能力;教师应指导儿童有意识地注 意和观察,在熟悉制作的工具、材料和技能基础上,发挥他们的表现能力(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参观教堂 和博物馆,使儿童有机会看到真正的艺术品;使儿童在年度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装饰布置和多种形式的游戏 表演。

    日本文部省(1980年实施)新订的小学美术学习指导精神(目的任务):①培养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 ;②培养儿童热爱自然和社会的审美情操;③努力发掘每一个儿童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智能和技能;④造就轻松 、活泼、充实的校园生活气氛;⑤在尊重普遍道德原则的同时、对孩子进行适合其个性和能力的教育;⑥精选 教学内容,调整授课时间;⑦各校谋求更加具有弹性的教育,即根据各地区儿童的不同情况,制定贴切可行、 各具创意的教育方式。

    我国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①小学美术课应使学生掌握 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②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品德 、意志的培养;③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大纲制定的教学目的来看,德国、日本的美术教育注重素质的培养,重视人的创造能力与评价能力,强 调个性形成,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把美术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 面谐调的人,将生活乐趣、艺术实践、社会服务三者统一。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除了讲究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外 ,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别考虑政治前提下的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美育。这说明中国在小学美术 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础和本国国情,正在逐步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方向转换。

    二、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

    德国、日本普遍重视美术,小学美术课时安排每周2—4小时,多于我国小学美术每周2课时(不能保证 )的安排,从时间上保证了孩子们的学习。美术科在学校教育中与语言、数学等其它学科具有完全等同的地位 。绘画、立体制作和生活用品制作占有很大比例。德国还把舞台表演与布置(综合艺术)纳入艺术造型艺术进 行学习。教学内容的安排非常广泛,德国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只有以大纲形式印发的教学建议,低年级不单独 开设美术课,内容的选择几乎由美术教学全国规划。日本虽有美术教科书,也体现出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教学内容做到以提示、启发、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实践、创造能力。以小学一年级为例, 摘录如下:

    德国巴伐利亚州:①学习内容——用彩色铅笔或粉笔进行绘画(儿童遇到的人和物);学习目的——激发 想象创造。题目的例子——我和我的圆锥形纸袋(德国风俗,新生入校第一天每人带一个彩色圆锥纸袋);我 喜欢的人;我们的街道;30号的孩子们;有两个鼻子的女巫;山谷中旅行遇到了侏儒;修长的汉斯;肥胖的 迪思。题目举例——“这样一个女巫”的教学,首先朗读或讲述,接用一个布袋木偶进行表演;儿童自己设想 各种女巫,如天气女巫,并描绘出她们的外表;尔后儿童绘画;最后共同观看完成的图画。

    除以上内容外,还有②舞台的景象;③用管状颜料印花;④用水彩色绘画的基本常识;⑤填色画;⑥观看 图画等。

    日本的低年级美术教学内容则包括:造型性的游戏(玩砂、化妆等)、绘画立体(泥塑、纸模型等)表现 、制作使用物品和观赏作品。教科书很少介绍作画和制作的必要知识,而是以学生们的作业(作品)再配上简 短生动的文字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想象、创造。课题有:《画相扑》、《买果汁》、《到了花之国》、《 贺卡》、《请柬》等等。

    我国一年级美术教学内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例:有基本形状和色彩的认识;画出生活中与此形相似的某 些事物,如方的手绢、圆的气球和三角形的小旗、制作拉花、小彩旗、泥塑小动物等。有些省编教材,像湖南 新编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一册还有撕贴、折剪等乡土美术内容。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受大纲指导, 考虑得很完善、很周全,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国外,但在美术课时的安排上归类为“小三门”(音、体、美)之 末,绝大多数学校(特别是乡村小学)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我国的小学美术还只能是起调节语、数主科的 间歇课,课程设置和实施与大纲教科书形成一定反差。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还需从教学的条件上来保证贯彻落 实。

    三、从教学的条件上来看。

    德国、日本属于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的国家,有能力多途径支持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上充分体现出来。德 、日两国各学校均有专门的劳动、美术教学。教学设施相当完备,除了必需的绘画工具材料外,还有各种木工 、美工造型机械的工具,便于学生制作不同材质的工艺物品,各种标本、写生教具一应俱全,让学生按需所取 ,潜心投入美术的学习之中。有些学校的美术教学条件是中国专业画家都无法相比的。两个国家的教师工作都 很忙,地位也很高,教师必须取得相应较高的职业文凭和执照才能当一名美术教师。多数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校 外环境都注意艺术的影响,学生能够经常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参观、欣赏品位较高的美术作品。

    中国的经济起步迟,教育的投入很少,相比德、日的教学条件就显得寒酸。大、中城市的小学美术教学条 件很不健全,师资素质较低,缺少场地和设备,加之对学校美术课程的不够重视,中国小学美术以素质培养为 主导的教学还显得很薄弱。

    四、从课程教学形式来看。

    德日学校课堂授课完全是开放式的。教师只是提出任务,稍加启示,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各取所需,各 得其乐,让学生在成功里进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师是活动课程的准备者、组织者,只在学生 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帮助他们,真正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

    我国小学课堂授课绝大部分采取的严谨的准备,一环一环进行教学程序,追求课堂的主动性,以保证完成 教学任务,主要还是教师为主导,学生大多只是被动地吸收。听课看课都讲究形式,实际效果如何是不管的。 很多优秀的课,都只是以形式丰富多彩,像唱戏式的用上很多道具来评定的,讲得细、讲得全、讲得稳,就是 好。课堂授课还受到很多局限,教者费心,学者费力。

    课堂授课的开放与束缚、灵活与机械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近期目的来说,中国的 基础教学好,而长远来说,各种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就显得比外国学生差些,不少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 生并不是掌握了创造性的学习方法,而是通过大量的加强补习或“勤学苦练”来取得的,造成了有些学生高分 低能、动手能力差的状况。德、日学生就显得有魄力、有能力、有闯劲。

    五、从教学效果来看。

    德、日美术教育以全国的重视和有利的条件,保证了美术教育以至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实施,学生整体艺术 素质要比我国的高,以至于所有国民对工作、对生活的艺术品位都显得高雅、文明,对工作对事业也就求新、 求异、讲究创造性。由于社会制度的原因,德、日中小学生在升学、就业的多种学科选择中,还直接影响到美 术素养的提高与发展。进入美术院校学习或从事专业美术的人才毕竟是极少数。这并不影响到国家的美术教育 的目的。像日本和光大学教授藤泽典明所说:“我们通过这个学科(美术)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理解美术知 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美术修养’的人,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 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谐调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

    我国的美术教育效果和现状极不平衡,大中城市比乡村要好,沿海地区比内地、比边远地区要好。全面发 展尤为突出者有之,在国际绘画、制作比赛中获金奖者有之,画家、美术家辈出,基础教育好的一面是世界其 它国家无法相比的。当然,这还得力于有条件进行校外培养教育的部门和家庭,从小从早望子成龙是中国教育 的一种特殊现象。然而,破烂的校舍、缺少专业教师、没有教学设备和没钱上学的学龄儿童还客观存在,这不 能不令人担忧。中国美术教育要面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受教育者,想必是艰难的。

    综上所述,我国美术教育的规划设想、前景是好的,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教育的目的、教学的内容、 条件、效果上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事业将在不遥远的将来,跻身 世界先进行列。这在近两年来涌现的新型寄宿制学校里,开始得到体现,使我们看到了希望。湖南长沙麓山国 际实验学校凭借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水平推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实验,其中在美 术教育方面就有较大的教改举措,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一并介绍如下:

    1.完善美术教学设施,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备有专门的美术教室、专用课桌、石膏模型、画板、 画夹、实物投影仪、造型灯具等一应俱全。学生绘画用的纸张、颜料、画笔等工具材料,均由学校按需发给。 这样既方便了教师指导,又有利于学生练习。

    2.聘请专业教师执教,提高师资业务水平。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选聘优秀教师,其中对美术教师 的要求是很高的。凡被聘用的美术教师必须具有美术专科以上学历,有专业强项,有三年以上美术教学经验, 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成果,而且均须通过试教和试用考查。对正式聘用的美术教师,学校定期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开阔眼界、提高业务水平。

    3.增加授课时量,保证学生训练时间。普通班开足国家教委规定的美术课总量,每班每周两课时。学校 将两课时连续编排,节约了课前准备和下课收拾用具时间,便于教师系统授课,保证了学生训练时间。美术加 强班的美术课每周安排6课时,另加4节课外活动,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

小学美术教育篇4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21-01

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现代的少儿美术教育正向着面向全体学生,发挥主体参与热忱,优化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方面发展。小学美术教育已开始从抛弃培养少数特长生为目的,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吸收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参与美术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分析、想象和创造能力,开发智力,激发潜能,成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生动、形象、活跃的手段和途径。在此,我对小学美术教育提以下几点见解,供大家一起探索、改进。

一、改革课堂,培养学生兴趣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课堂教学仅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发挥出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等课堂应有的功能。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满堂灌,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老师用这样讲课的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学方法必须改革。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讲话,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试管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孩子们象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除了改进课堂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重中之重。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先对它产生兴趣,教美术也是一样,我们得先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学美术的兴趣方面,我认为老师不应该死板,叫学生画什么学生就得画什么,而应该让课堂以及课外自由化,让学生画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从而更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只有先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二、传授美术的方法及路径

在传授美术的过程中,我认为老师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

1、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完美人格品质

美术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涵的思想政治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能使学生在提高美术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充分净化心灵、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作用。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美术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美、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还要让学生通过了解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不同历史、文化、经济等信息开阔视野,加深对作品涵义的理解。

2、老师应做一个好的榜样

老师是艺术的重要传播者,又是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懂得真善美新人的责任。美术教师应该苦练自己的美术基本功,提高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的能力。所谓美术创作的能力,就是要求自己拿得出有水平有份量的作品来,并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掌握在较短的时间里画好示范作品的技巧;所谓美术鉴赏的能力,就是要求自己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分析作品的成败得失,并理解美术作品所包含的主题或意义。当美术教师能够驾轻就熟地做到这两点,学生们会表现出巨大的信任感,激发出对美术课程的兴趣,自觉地跟随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学好该门课程。

三、美术的影响极其多样性学习

美术已经是一种文化,是需要传承的,美术教育不只是单单的传授艺术学问,它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也是在树立学生的完美个性,是对人们的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是使学生成为全面人才的一种素质教育。在中国广大的艺术世界中,美术所占有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所以美术教育是现代文化教育不可怠慢的学科,需要人们高度的重视起来。其次,美术教育是一门大的学问,在很多方面都是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当下,中国采用分科教学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学生们缺少对术教育的学习,也是缺少对文化的提高,所以应该重视多样性的美术教育,从基础开始,渐渐深入全面的美术教育,了解了美术的多样性后,使未来的劳动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有全面的审美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所以美术的多样性学习是必要的。

结语:对于教书育人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以上几点体会以及看法都是我个人在多年的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中反思、总结后得出,在此和大家交流探讨。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展开不能急于求成,只有稳扎稳打,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的努力,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学习,相信我们一定能提高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塑祖国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王贵钦《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02).30(3):28—30

[2] 吴越滨.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研究[J].艺术教育,2007(03).40(5):44—50

小学美术教育篇5

关键词:小学美术问题对策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1.小学美术教育是发掘学生潜力的重要法宝

小学生正处于艺术素养的萌芽阶段,如果家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艺术潜力并加以正确引导,就可能使学生日后在美术领域取得成就。小学时期的学生处于艺术启蒙阶段,其兴趣爱好尚未定性,接受能力强,容易建立对新鲜事物的兴趣。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小学美术教育需要从发掘学生潜力、因材施教的角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新型课堂,使其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2.小学美术教育是开启学生美术之门的金钥匙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尚未定性,其往往可以较快地接受新事物,也可能因为新事物忘掉之前的兴趣。目前,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电子游戏和娱乐活动。由于他们的年龄尚小,接触的事物相对较少,其判断能力往往较弱,价值观还不完整,兴趣自然会有些盲目、随意。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应该针对学生的天性,从学习方法、体验、欣赏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习惯,以更加科学的方法方式引领其兴趣方向,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让他们充分体验生活的美好,使学生善于动手,热爱学习。

3.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美术基础不断巩固和沉淀的过程

万事开头难。针对这一问题,小学美术教育可让学生从最简单的线条、造型开始,再循序渐进,深入学习其他的绘画技巧,以这种简单的学习方式带领学生认识世界。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需要经历一个从接触、了解到熟知的过程。在进一步接触之后,学生自然而然会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认知新事物有很大的益处。这种方法使小学美术教育收到了良好的反馈。学生不仅学会了美术知识,而且增强了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其欣赏事物的品位有了很大提高。这为学生通往美术世界的道路扫清了障碍。

二、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美术是小学学习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门学科。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部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其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教师需要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吸引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对于美术学科而言,其本就具有无限之美。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开,就会获得令人惊喜的效果,并彰显出美术应该具有的吸引力和魅力。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思想情感,通过换位思考,促进学生在教学中活跃思想,努力营造具有吸引力且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其应用效果也非常明显,加上学生普遍对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兴趣,学生更有兴趣通过信息科技设备进行学习。小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散创新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注重对技能与教学重点的讲授,难以促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部分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散思维,这正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示教学内容,更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其求知热情,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如,在《动物王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这样的方式既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锻炼,使其创作思路更加广泛。拥有强大信息传达功能的高科技产品,能使学生获得精美绝伦的视觉与听觉体验,让学生在感受艺术的同时,激发他们充分发散思维,进而更好地创造美。学生既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又更加热爱艺术。

3.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较低,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成熟。然而,学生往往具有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内容。小学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达到小学美术教育的更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同时,在美术教学理论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辅助学生探索未知世界,让学生获得更宽广的学习路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循循善诱,不仅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品内涵,而且要辅导学生理解作品创作的灵感来源,感悟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从作品中学到画面与颜色,而且对作品整体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认知。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导者,应具有优质的教师风范和专业素养,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培养其创新能力。如,在《纸风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自我创作并积极展示作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他人作品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发掘学生的不同特点,激发他们产生浓厚的艺术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美术教育实践研究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科学情境

小学美术教育具有强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征。教师若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就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美术教育的特征,有意识地进行直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创新创作。教师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从而为学生直观地展现各种丰富的色彩与图画。这能够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受画面中的情感。如,教师在教学生画“翩翩起舞的蝴蝶”时,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情境。在为学生展示这一画面的同时,教师可以播放与之相配的音乐;在欣赏的过程中,还可依据实际情况采取拉近画面距离、放慢播放速度等方式,让学生清楚地观察蝴蝶的特征,了解蝴蝶飞舞的姿态。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自身观察开始绘画创作。在这个教学情境中,多媒体的音频与视频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观察,深入了解了蝴蝶的一些具体特点,加深了对蝴蝶形象的记忆,从而能够顺利完成接下来的绘画创作。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予学生创新动力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集体创作空间,并放手让学生创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学生练习环节,笔者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共同讨论素材的取舍、构图、配色等,分工合作,以此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师的主导退居其次。在集体创作中,学生积极商议协作,互帮互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发展,使作品更完美,这正是集体创作的魅力。活动开始时,笔者提醒学生“孙悟空一会儿下去选水果”,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制作过程中,笔者播放《水果也疯狂》的短片,为学生展示片中各种各样新奇独特的水果造型,如篮球形状的橘子、像章鱼的香蕉、芒果小狗等。学生可以一边做一边观看。这些水果会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不再让学生拘束于水果原有的颜色和造型。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创作氛围,有利于学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是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这个创作的过程是快乐的、自由的,并带有创造意味,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更大的精神快感,进而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新颖、多样的艺术作品。

小学美术教育篇6

在新课程改革领域里,美术教育是不可一门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了。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创造力

在新时代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领域里,美术教育是不可一门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了。在美术教育方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小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教育在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并影响和决定了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由此可见,良好的有系统的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可以促使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美术才能,教师应该有丰富的美术教育经验和方法,美术知识及传授这些知识的能力。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以前的教学方式,是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能、开发智力效果。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灌输式教学,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所以,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在当今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粉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杯内,再拿三个空杯子,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带有颜色的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玻璃杯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杯子里一摇立刻变成间色,学生兴趣一下高了。这种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孩子们看的很投入,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

3.教学方法是美术教学的前提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是它特有的优势,怎样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只传授知识,而要把开发智力放在重要位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每一方面都不可偏废,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几方面的任务呢?这确实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最重要的是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教者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教者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4.创造力的培养

4.1由于儿童自身潜意识的童趣、稚拙的造型特点,学生往往会把果子画成人面,并赋予表情,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脚可以随意安排,全身比例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中,观察到的不只是自然形态的模拟,也不受固定方式的束缚,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表现童趣稚拙,他们习惯用线条去绘画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我们教学时应极积引导儿童这种自然古朴、单纯的审美意蕴和思维现象,顺其自然,培养其创造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篇7

关键词:小学美术;童话世界;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69-01

小学美术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教育的需求了,我们的教师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美术的世界中快乐的遨游。

一、让学生在童话世界里畅游

童话世界不仅是作家为孩子编织的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也是孩子在童年阶段最喜爱的乐园,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我认为为学生创设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要比让学生直接学习美术要好的多。童话世界的创设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提高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更可以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故事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学习“动物王国”这一课时,我倡导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动物王国。在为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之前,我先告诉学生:“同学们,本节课老师邀请了一位神秘的嘉宾哦!它就是英勇善战的狮子王。”紧接着我便点开了多媒体课件,瞬间一个真实的动物王国便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在狮子王的带领和解说下,学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奔跑的马、吃草的羊、跳跃的兔子、嬉戏的猴子.......在对每一个动物解说的过程中,多媒体会将镜头焦距放大,学生会感觉到一个真实的动物呈现在自己的面前,那份惊喜和震撼不言而喻。最后狮子王会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可爱的小朋友们,你最喜欢动物王国里的哪一个成员呢?你最想和谁成为好朋友呢?”学生都兴奋的回答狮子王的问题,有的说:“我喜欢兔子,它一蹦一跳的,真可爱。”有的说:“我喜欢牛,因为它憨厚勤奋。”有的说:“我喜欢大象,它的鼻子真有趣。”

可见在动物王国中,每一个学生都仿佛走进了真实的世界里一样,每一个学生也都积极的参与了其中,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感受到了动物世界的趣味又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动物。

二、让学生在游戏世界中畅游

游戏是小学生的天使,即使再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一旦让他们走进游戏的世界,他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就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所以我们可以从游戏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加持久、有效的学习。

例如在讲到“蔬果变变变”时,为了提高学生对认识蔬果的兴趣,我给学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蔬果头饰,有西红柿、黄瓜、南瓜、西瓜、苹果、桔子、香蕉等,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种蔬果头饰并将其戴在头上,同时我会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中的部分成员是买蔬果的顾客,另一部分成员是卖蔬果的商贩,这样我们的美术课堂就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卖场。学生没有想到课堂也可以成为卖场,自己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于是每一个商贩都在极力的推荐着自己的蔬果。有的商贩喊道:“我的蔬果新鲜可口,物美价廉,走过路过的朋友都来看一看,尝一尝啊!”有的喊道:“每天一个苹果,美味又健康啊!”有的喊道:“我的香蕉美容助消化啊,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好机会不等人啊!”彼时课堂真就成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大卖场,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如此一来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学习到了很多蔬果方面的知识,真是不亦乐乎。

三、让学生在音乐世界中遨游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琴棋书画”一说,它告诉我们琴棋书画中的每门艺术都是相同的,都是存在某种密切的关联的。因此小学教学中的美术教学和音乐教学也应该是互通的。众所周知,音乐可以使人安静下来,也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心的强烈情感,所以在教学有关内容的同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之相适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到美术氛围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孔雀翩翩”时,我们不妨为学生吹奏一曲葫芦丝,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我发现在优美的葫芦丝伴奏中,不少学生也随之翩翩起舞起来,他们模仿着孔雀的动作,真是一幅孔雀开屏的美景。再比如在让学生绘画“水墨画”时,我会给学生播放一些诸如《渔舟唱》等古典音乐,让古典音乐给学生的感觉上带来强烈的冲击,并将这种冲击变换成创作的灵感,如此一来古典音乐不仅愉悦了学生的心境,又为学生的水墨创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四、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遨游

美术来自于生活,美术是创作者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以绘画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元素,让学生将美术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真正价值。

例如在教学“校园里的花”这一课时,如果我们仍旧选择将学生限制在狭小的教室内,让学生对着教材中的花来发挥自己的想象,那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时候教师应该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来到他们最为熟悉的校园,让学生认真的观察校园中的各种花卉,这样学生很容易就会被真实的花卉所吸引,有的学生被牡丹的香味所吸引,有的学生被郁金香的高贵所吸引,有的学生被百合的清新所吸引等等,总之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花,他们才会对花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来引导学生认真的观察各种各样的花卉,并将他们的外形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以来学生的绘画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教材的层面上,学生在此背景下绘画出来的花卉是他们通过认真观察而创作的作品,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具有生活的气息,才能让学生将生活与美术的美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而有利于小学美术和谐课堂的构建。

综上所述,在对小学美术教学的畅想中,我认为我们的美术教学有必要与童趣、游戏、音乐和生活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才能让学生在美术的世界中快乐的遨游。

参考文献:

[1] 李 洁.罗红;论学校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小学美术教育篇8

【关键词】德育渗透;人文素养;课堂实践;多媒体应用

一、在美术欣赏中渗透德育意识

美术教材每册首课都是欣赏课,因此,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教材中配置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包孕古今中外精华。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进行审美和道德评价,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艺术,热爱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如人教版三年级《难忘好朋友》这一课,教师可在谈话中,引导学生互相谈谈好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的各种好人好事,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绘画的兴趣,进一步掌握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也使学生懂得了要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友谊,从而培养他们自信、谦逊、善良的品格。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反映儿童题材和动物、花卉题材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中感受人类对和平、友谊、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人文素质的概念与作用

人文素养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美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道德、意志、价值、尊严、智慧、美、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的培育思想,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具备浓厚的人文性质,可不断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小学生的身心。如,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二册《彩墨家园》中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二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随堂欣赏,认识著名的传统国画大师一种重要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艺术大师齐白石早期画的 “农耕图”中初步了解彩墨画的语言――点、线、面,它们把画面表现得美丽多姿……(边播放课件边进行描述)图1青山绿水,小桥流水,江南水乡仿佛刚从春雨蒙蒙之中K醒过来……图2“古镇寻幽”为水墨江南增添了无限生机,图3清代石涛作品“村舍”寥寥几笔,流水人家,既准确地塑造了形体,也精细地分割了空间;图4“家园”流畅的线条,活泼而丰富的彩点,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美景。

三、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课堂实践

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育,在弘扬艺术精神中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弘扬艺术精神从娃娃开始,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的培养,要让他们从小接受对事物、社会,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一种理解,为他们今后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础。如,我讲授了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二册中的一节课,内容是《奥运精神》。在这一课中,为让学生很明显地感受到编者的这个意图,在教学实践中不仅从美术角度来阐述奥运的精神―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精神,还可以通过奥运会的吉祥物的图案设计,增强奥运体育精神感、爱国感,从而给学生感知没有运动也就没有了生命, 缺少运动生命也是短暂的。健康的身体需要运动来保证,而人生最大的财富正是健康。 所以,要想拥有这笔财富,最佳的方法就是:加强体育锻炼,让运动成为习惯。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手段,较好地让学生了解了体育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能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奥运精神,特点突出、表现完整。通过教学,我完成了课前设计的所有教学任务,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适当运用先进多媒体设备对课堂效率进行提升

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也开始逐渐被应用在教学领域中,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我国教育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现在小学生有着较为独特的身心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相对来说形象思维意识和能力比较强,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更具生动性的事物更能吸引其注意力。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全面的展现,这和传统教学存在明显的区别,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使得教学更具生动性,通过适当对图片、视频等方式的应用,将更好的展现出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有趣性,有利于将教学内容更为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能有效的对学生注意力进行吸引,同时还能进一步将小学德育教育带入课堂,使教学效率进行提升,对充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小学美术课教育不但要重视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更应以美育为中心,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术鉴赏》.

[2]2013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美术教育篇9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学情操;教育;培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国家开始大力推进青少年的素质化教育,要求在青少年的教育中要重视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注重挖掘儿童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顺应时展的潮流,使得小学美术教学能够与时俱进,为儿童日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以人性化教学方式激发儿童的参与和创作热情。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是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通过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美术学等专业学科,对小学儿童美学情操培养展开研究,使儿童在掌握基本美术技能的条件下,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美学教育,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使其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感悟生活,使美术回归生活的本源。根据教师能力的相关培训和国内外教材的查阅,笔者将培养小学儿童美学情操的方法总结为以下四种:

一、整体法与个性法合理结合

1、整体法

整体法是指将每个年龄段的小学生都看作不同的整体,根据年龄发展阶段进行教学,主要分为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和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等三个年级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历的积累,不同年级段的孩子对美学有着不同的认知,教师要通过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和相关的社会经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体教学。低年级段学生刚刚步入小学校园,他们审美情感主要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因此这时候的教学要注重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教授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而对于小学高年级段,学生们经过了几年的校园生活已经开始慢慢形成社会经验,对于事物的美丑也有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更加注重同龄人的意见,这时候的美术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平等的姿态进行教学和对话,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以朋友的身份对其审美提出意见和建议。

2、个性法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在对美术的理解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要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观察每个孩子的表现,然后在美学教育中根据其性格特点进行点拨。如有些孩子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课本第3课中祖国、家乡、和平等作品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在第15课中的自然、环保、科技等主题下积极活跃……教师要结合美术课本的编写结构来发现学生的培养方向,可能是时间上的古今,可能时地域上的中外,也可能是结构上的立体与平面,或是色彩上的冷色与暖色,以及更高级的情感上的喜怒哀乐,教师可根据儿童对美学的不同兴趣点,组织其参与不同类型美学作品的创造,在不同主题下引导其观察生活,动手实践。

二、直接法与间接法相得益彰

1、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直接性传递的美学元素,比如在教学时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调语速等,以及教师在讲述相关案例时的个人意见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审美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评析某件作品时,老师给予鼓励的眼神或是带头鼓掌表扬,都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老师鼓励性的语言也会给予学生无限动力,比如在进行美学元素探寻时,有些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观点,教师应该对于这种勇于发言和积极思考的行为进行表扬,如果一味的批评或漠视,就会使得学生在日后的美术创作中缺少创作激情,对审美主题选择上畏首畏尾,难以打开思路。

2、间接法

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模仿,也是孩子道德理念及生活方式塑形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美学情操培养要根据孩童模仿的特点进行教学。在美术作品赏析时不仅要注重作品本身美学价值的传递,还要向其讲述美术作品创作者的优良品质,讲述创作者在作品完成时所做的准备工作、努力方向以及寻找素材的方法,向儿童传达只有心灵美的作者才能创作出美丽的作品,用典型人物范例进行间接式美学培养,如《七色花》作品中助人为乐的行为是美丽的,《图画里的声音》中民族自豪感是美丽的,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美学理念: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三、反复法和多样法相辅相成

1、反复法

贪玩是孩童的天性,很多孩子都是上课时左耳朵进,下课时右耳朵出,尽管在上课时认真听取老师的教学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存在着知识流失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美术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回顾上节课的大体内容,并请学生进行复述,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再一次回忆起上节课的知识点,也会因为老师的提问而进行课下主动对知识的回顾和温习。

2、多样法

积极采用我国教育部提倡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美学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参与感,在与同龄人的讨论中更能激发其竞争心理和参与热情,可以很好的打开其创作思路,扩大其对美学的寻找范围,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作品展示,二维到立体的变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或积极举办作品展,让学生们重视美术作品的创作,创作所带来的荣誉也能够促使其在生活中注重美学素材的积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科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探索新的美学领域。

四、总结

我国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强调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更加注重其精神内涵和心理美学的培养。在美术这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中,美学情操对儿童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发展规律,在客观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从家庭、学校、课堂等方面进行层层推进,关注儿童的成长特点,丰富其美学素养,改革教学方法等,能够为儿童未来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创作者健全、优秀的心理品格。

作者:王春丽 单位:吉林市昌邑区通潭路小学

参考文献

[1]戴高桃.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95-121.

小学美术教育篇10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教学方法 美育

一、什么是“美育”

美育是培养人对“美”的认识,使受教育者通过人与周围世界的美的关系而获得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由此确立自己美的品质,通过提高个体自身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培养主体健全的审美心理和创造美的能力。

由张法主编的《美育教程》一书将美育方式分为四个体系:(1)艺术体系中的美育;(2)文化类型中的美育;(3)自然风光中的美育;(4)现代都市中的美育。小学阶段“艺术体系中的美育”主要通过美术教育实现。

二、小学美术教育的特殊性

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与别的阶段不同的特点。小学阶段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较快的阶段,因此小学教育必须极其注重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课程内容帮助和引导学生向更好方向发展。

1.生理方面

低年级(一到三年级)学生大脑重量增长较快,神经系统渐趋完善,7岁儿童脑重1280克(成人脑重平均1400克),9岁儿童为1350克。条件反射比以前容易形成,并且形成后比较容易巩固。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大脑里已经有了线条及形状的概念,能够简单表达自己对美的认识,但是肌肉控制、协调能力较差,手指的灵活度仍有差异,握笔不够熟练,所以画画时线条不是很流畅,造型也不是很准确。

高年级(四到六年级)学生的大脑已经基本达到了成人的重量(9岁儿童脑重1400克),神经系统已经基本完善。肌肉控制、协调能力提高,能够协调运用大脑、眼睛和手,能比较准确地用图、文或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

2.心理特点

低年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好奇心,并且学习愿望很强烈。他们能够意识到自身及周围的人和物,但是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把物品分类,既喜欢真实又喜欢虚幻,往往没有耐心,并且注意力范围随着年龄增长而扩大。

高年级学生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开始关注周围,更了解自身对于用视觉艺术折射内心情感的需求,他们对于自己的努力带来的益处的评价能力更成熟。

三、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从内容上看,美术教育可以从造型和色彩两方面入手。

1.造型方面

初等美术教育中的造型艺术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二维空间造型”和“三维空间造型两大类,即分别认识平面形态、立体形态的造型方法和审美规律。在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上,二维造型主要有各种平面绘画、拓印画、纸片拼贴等;三维造型主要有插纸、折纸及各种形状的废弃物(各种包装盒、手套、袜子等)的再创造、捏泥娃娃、捏橡皮泥等。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更占优势,小学美术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审美形象的形式、结构、样态的直观感受能力,引导他们把握对象的感性形式。

2.色彩方面

色彩教育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是人自我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促进人的思维、感情、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

人的色彩感觉大体分为直觉反应和思维反应两个阶段:直觉反应指人看到色彩后的直接感觉,思维反应就是人经过思考分析后对色彩的判断和选择。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直觉反应,所以学生一般偏爱对比强烈、鲜艳的色彩(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造成小学生色彩画艳丽、夺目、夸张、主观的表现特点。色彩教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如何在画面上组合好色彩使其产生美感,另一方面要诱发学生自身潜在的色彩美感。

色彩的画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表现物象光色变化,塑造体积和空间深度的写实色彩画,可称明暗画法;另一类是想象物象间的色彩组合,采取排除光影变化,追求平面、装饰效果的画法,可称为平面画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美育作为一个热点问题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美育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能力有密切关系,是引导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学阶段的“艺术体系中的美育”主要通过美术教育实现,美术教育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我们应该认识到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通过恰当有效的方法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达到美术教育的切实目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素质教育实施得到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德]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