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发展规划十篇

时间:2023-03-21 19:52:50

物流发展规划

物流发展规划篇1

关键词:物流园区;规划;发展

中图分类号:U6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物流园区概述

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它具有规模化,整体性,集约型,高效率等特点,将物流产业在包装加工,货物存储,货物配送,运输设施,信息整合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规模化的整合处理,其主要具有物流组织管理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两大功能,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物流信息中心这几大模块,来开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就近生产,区域生产组织所需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二、物流园区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对物流园区的的规划主要体现在对物流园区宏观布局与微观设计这两个方面。

首先,在宏观布局方面,主要侧重在某一区域内所需要的物流园区的数量,各个物流园区的规模程度以及物流园区的选址建设几个方面。从宏观方面就要考虑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背景(如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现状、发展规划等)、所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现状(如资源分布、物流量及其分布、市场需求等)、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选址论证;定位分析、功能设计、布局规划、交通规划、信息系统规划、支持保障体系规划、建设发展实施方案。在一些经济、物流业相对活跃发达的地区,尤其一些沿海地区,物流作业量大而频繁,一个物流园区可能不足以满足整个地区的物流需求,从而需要多个物流园区的支撑来维持物流与经济的高效运转,而在一些经济相对贫乏、物流业务缺少甚至没有的地区,物流园区的建设在数量与规模方面则没有过大的需求,在投入方面则可相应减少。在物流园区的选址方面,由于物流园区占地规模较大,容易带来环境问题,因此在选址时应尽量选取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周边地区,而且为了满足运输要求,应选取至少拥有两种运输途径的干道,另外在物流园区选址方面,还应考虑到水电供应、消费市场、原材料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便捷性因素。

其次,在微观设计方面,主要是指物流园区的平面布置,当一个物流园区确定选址以后,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规划设计,主要是对物流园区的几大模块进行合理的分布和有效地配置,在这一规划方面要注意各个模块之间的整体性、衔接性。

三、物流园区规划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物流园区规划发展经验及其特点

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对物流园区进行了最早的探究,并进行了建设发展,在物流园区形成以前主要是各个物流企业离散地分布在城市之中,大多数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位于城市内部,其不合理的布局造成了城市严重的交通问题和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欲的需求激增,物流产业快速发展,而这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纵横交错的物流点使整个物流行业的效率降低,城市功能紊乱,为了缓解城市道路交通的拥挤和一些产业基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迎合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实现货畅其流,政府从城市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城市周边或郊区的一些主要干道旁专辟物流用地,建立并完善相关物流基础设施,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物流企业集中于此,一方面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得以降低,经济逐渐规模化,另一方面大型的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在市中心运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得以解决。由此看来,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最早是作为一种城市解决措施所提出的。

由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在物流园区规划发展方面的侧重点也不一,例如日本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发展主要是为缓解城市道路交通与环境压力而服务的,这主要是由于日本的一些主要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化,道路交通压力过大,这些外部环境促使了日本在物流园区规划方面更加侧重选取城市边缘化地区和有利于未来相关设施配套建设的地块作为物流园区基地,以围绕城市物流的合理化为主要特色,所以在选址时规定以都市的高速道路网和铁路网的交叉口为中心的十公里半径范围内为团地选址地点,确立了物流团地的交通优势以及与都市内配送的衔接优势,而且其在物流园区的建筑用地面积上做了相应的限制,一般不超过500亩,这样其物流园区只能以发展高层为主。如今日本已在其二十二个城市建立了二十多个物流园区,平均占地74公顷,其物流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而德国在物流园区规划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一般每个物流园区的占地规模都比较大,如德国不莱梅物流园区的占地达到了一百公顷以上。德国的物流园区在选址方面要求基地能拥有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而且最好是公路与铁路的结合;其次选择偏好于交通枢纽地带,这样便于运输枢纽网络与物流园区网络的紧密结合;另外物流园区的规划要具有经济的合理性,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运输方式的选择与使用和运营者的利益实现等问题。

(二)我国物流园区规划的发展及特点

我国的物流园区是在近十几年内才开始发展形成的,起步晚、水平低端化。改革开放以前,物流业以传统的储运为主,而且在仓储、配送、装卸等主要方面没能形成统一的整体,而是被人为地分割成几个独立的部分,其各部分规模小,分布杂乱无序,成离散的点状模式,这阻碍了物流体系的形成。改革开放后,整个物流与配送逐渐形成规模化、整体化、集中化的统一,同时一些批发、储运的企业也逐渐开展货物的配送与加工,由此社会化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逐步开始形成。但是现阶段我国物流中心大多是由各商业企业自建形成的,而且布局相对分散,规模程度也较小,在设施设备等资源方面出现严重的闲置与浪费。

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对物流园区进行合理的配置,来使物流企业间的合作具有空间上的便利性,达到物流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利用,提高物流效率;同时进一步考虑城市环境与交通问题。最后,我们在物流园区的规划方面还要具有超前性,要先于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物流业的发展,减少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对土地的大量占用与无序分散的状态。

四、我国物流园区规划的发展趋势

(一)从整体角度出发,合理规划物流园区建设

我国地域广阔,省市较多,目前我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只围绕着各省市自身进行,忽略了全国各省市之间的物流衔接与协调发展,这样好多物流园区的建设处于盲目布点,功能重叠的混乱状态,在今后的物流园区规划中,国家应加强对物流园区建设的指导性,从全国的整体角度出发,使各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更加明确化,形成各地特色的物流园区。

(二)加强物流园区的规划管理制度

针对物流园区必须建设,而规划、土地必须控制的现实,参照日本经验,制定相应的规模标准和用地规定,通过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的进驻,实施责任制,适当减少土地费用的收取,同时严格查出乱建设,重复建设,实现物流园区的信息共享,实现成本最小化,从源头上加以遏制,使物流园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物流功能集结区、经济功能协调区。

(三)电子商务促进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变化

近些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传统物流行业的变革,并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渐成熟,来自各个地方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指令汇集,要求物流园区建设更加完善的功能体系,各个功能间的衔接更密切、更快捷,以适应电子商务的高速流转特点。

参考文献 :

[1] /view/153031.htm

[2] 何国华,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物流园选址问题的思考[J],规划师,2007.5

[3] 潘文安,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物流发展规划篇2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资源;产业规划;环保 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跨国公司纷纷注资国内或在大中华区建立采购中心,加上国内市场经济的稳步前进,中国物流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新时代的物流业,必须树立绿色物流理念,降低物流业发展的社会代价,以更低的成本优势,更加人性的环保优势,更大的收益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随着人们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认识不断加深,绿色物流运作模式势必成为未来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绿色物流是指既能满足市场要求又能实现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通过对传统物流行业的改革,尤其在运输、存储、包装、产品加工等方面,将极大地实现环境污染的减少和能源消耗的降低。绿色物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宗旨,以扩大经济体盈利、满足客户服务要求为目标。这在本质上符合企业的运营原则,是市场和社会发张的必然产物。

1传统物流运输产业的弊病

1.1基础设施建设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规划程度不高

中国是个人口多,可用土地资源少的国家,必须严格控制土地资源的采用,以保证国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传统物流业的增加及其运输规模的扩大占用并消耗大量土地资源,这使得传统物流运输业的社会成本偏高。

1.2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污染,资源合理利用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在内涵和外延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逐渐形成了设计、制造、生产、包装、仓储、配送一体化的服务。在这一整条服务链中,每一环节都会产生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没有合理的处理和利用,难免会带来环境污染。如在包装过程中,出现的油漆渣滓、难降解的塑料用品等等均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1.3产品配送协作化程度不高,统一的运输规划还没有完全形成

在产品配送过程中,各大物流企业仅仅是在自身配送范围内完成送货,没有实现企业间的配货协作。这样,在整个市场的产品配送过程中便出现了人力资源、运输工具资源的重复配置。

2发展绿色物流的原因分析

(1)绿色物流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必然产物。经济社会的无限发展和自然资源及有限环境构成一对矛盾主题,人类社会要想在发展中突破资源有限的限制,就必须走绿色化道路。绿色物流相比传统物流业而言,能适应未来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2)绿色物流产业的规划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对生态环境,对社会资源友好的物流。通过发展绿色物流,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存活的目的就是实现盈利。绿色物流不是环境的“布道者”,相反它可以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更好的为客户服务,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更高的盈利和创收。因此我们说,绿色物流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但是在未来经济市场法则下,只有满足社会属性的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其经济属性的发展,实现企业的生存。

(3)绿色物流是顺应国际物流发展潮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绿色物流和绿色运输业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增长点。同时,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增强,必然会提出并要求企业绿色化运作。物流企业应该在响应国家物流振兴规划政策下大力倡导并发展绿色经营模式,立足长远,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企业、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绿色物流发展措施

(1)政府应该强化绿色物流理念,积极制定发展绿色物流的具体政策法规。目前,国家已开始注重绿色物流的发展,并及时提出了绿色物流的概念和相应的一些细则,但是缺乏具体的可行性政策和科学的引导,绿色物流还停留在“口号”阶段。政府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明确的政策法规,科学引导,积极落实绿色物流政策。例如,有效控制物流污染源,利用经济杠杆和产权效应控制物流的社会成本。

(2)建立标准,积极推动绿色物流的“绿色标准”。制定并实施绿色物流标准。政府在推行绿色物流标准的过程中既要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又要力争与国际标准ISO14000接轨。以标准化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进而增强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加大对绿色物流企业的标准考核,实现政府、公众对企业的双重监督,深入贯彻并落实绿色物流标准的执行。

(3)加大对各地物流园区的科学规划,建立废弃物回收系统。政府在强化绿色物流理念的同时应该积极推行各地物流园区的统一性、科学性规划,以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机配置和共享,降低经济成本,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整治各地物流市场混乱不堪的局面,实现物流企业公平、有序的竞争。同时,各地政府应该针对物流园区建立废弃物回收系统,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

(4)加快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在过去几年的物流业发展中,国内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物流人才,但是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物流人才要求将更加苛刻。由于我国绿色物流观念形成时间不长,很多企业还没有形成绿色物流这一概念,更没有完全形成承担社会责任的超前意识,因此要加强复合型物流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跟进战略。总之,要实现绿色物流这一发展目标,各相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应该积极培育新一代熟悉绿色物流理论和实物的专业人才。

(5)企业要积极推行绿色物流的流程改造。在执行国家绿色物流政策的情况下,企业应该着力对物流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优化。积极降低装卸、包装、加工的造成的污染,并推行废弃物的再利用。同时,强调协作化、集约化的配送运作,降低配送综合成本的最小化,减少配送资源的重复配置。

(6)企业针对绿色运营模式即要贯彻国家政策又要有所突破和创新。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发展时间短,可借鉴经验少,这给各企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企业应该秉承公平的竞争平台,积极实现内部创新,以实践和发展的方法解决绿色物流前进中的问题。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赢得同行业者和社会的支持和信赖。

(7)加强媒体和公众对绿色物流产业的舆论监督。通过媒体和公众对物流企业的舆论监督,实现绿色物流的良性发展。例如,由于配送的不科学性,势必增大物流运输的压力,因此引起不必要的交通压力和汽车尾气污染,同时增大了运输风险。媒体和公众可以通过舆论压力促进物流企业对运输管理的持续性改进。

参考文献

[1][美]Ronald H.Ballou著.企业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郭成,John Brown.现代物流管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物流发展规划篇3

现代化商业物流体系是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商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北京市商业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加速连锁、电子商务等网络商业的发展,实现物流合理化,降低社会流通成本,并促进城市环境改善、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年)》。

一、现状

近年来,北京商业物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服务城市、服务产业过程中,商业物流的发展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建立现代化物流体系奠定了基础。

(一)仓储设施形成一定规模

1998年底商业系统仓储面积768万平方米,广泛分布于市区各地,东、南方向相对集中。多数仓库建设于五、六十年代,自有铁路专用线、库房等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物流服务设施水平也有所提高,部分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已投资兴建大型物流服务设施,也有企业利用自己原有的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并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二)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道路网络发达,具备良好的物流体系建设基础

北京市国道“五纵七横”,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五环六环“环环相扣”,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9大铁路干线、11条铁路支线、13条联络线组成了全国最大的环形铁路枢纽,是沟通我国东北、西北和中南地区的铁路中枢;首都国际机场通达世界各地,海运毗邻天津港。

----公路运输占据绝对优势,货物流向三分天下

2000年货运总量约为3亿吨,公路约占91.2%,铁路约占8.5%,其它运输方式所占比例约为0.3%。在公路货运方向上,东南方向、京广方向、东北方向平分秋色,占据了总货运量的70%以上。

(三)物流企业迅速增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近两年,物流企业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注册的物流企业约为150家。商业、交通、邮政等行业的不少企业组建了物流公司,对外开展物流服务。少数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也通过合作等方式进入北京。

北京商业物流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物流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以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多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低,成本高;许多仓库设施落后,设备老化,约40%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是空白;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存在物流设施重复建设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的可能。

二、发展思路

(一)商业物流需求

商业物流的服务对象包括各种制造商、经销商、物流企业及最终消费者等,随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提供现代物流服务。

1、商业布局的变化对物流提出了新的需求

“九五”以前,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约有75%主要集中在三环路以内地区。随着旧城改造,人口外迁,大型超市主要集中在三环路至四环路之间的城市新开发地区,其数量占超市总数的47.4%;仓储式商场在城市边缘地区布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三环路以外占全市总数的80%。商业布局的变化,需要在五环路至六环路附近尽快建设现代化物流设施。

2、商业物流逐步社会化,需要第三方物流服务

随着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物流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为加速商品流转、降低采购和分销物流成本,迫切需要提供现代化第三方物流服务。

3、新型网络商业的发展,对物流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十五”时期北京商业发展重点的新型网络商业,对物流有着高度依赖性。物流基础设施的水平、物流条件的完备程度,对加快和推进连锁商业网和电子商务网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4、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加入WTO将为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机会

目前整个物流体系尚处于初级水平,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对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其尽快提升水平;加入WTO国外企业资本的进入,不仅带来产品、技术,同时也带来高水平物流服务的需求。

(二)发展目标

1、总目标

2005年,初步建立以大型物流基地为核心、以综合性及专业性物流配送区为节点的商业物流体系框架;2010年,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商业物流体系,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北京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2、基本指标

----2005年物流成本(仓储费用、库存成本、运输费用、管理费用)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27%左右降低到20%以下;2010年降低到12%左右。

----2005年第三方物流业务比重从1999年的5%左右提高到10%;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15%。

----2005年通过物流基地处理的物流业务量约为5000万吨;2010年约为7200万吨。

----2005年采用“货架+叉车+托盘”的商业仓库由1999年的40%左右提高到70%左右;2010年提高到90%。

----2005年50%的物流企业和100%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现代网络技术等手段处理用户的物流信息,60%的企业的内部物流信息经由计算机处理;2010年90%的企业用以上手段处理物流信息,100%的企业内部物流信息采用计算机处理。

(三)规划原则

1、适度超前

首都商业物流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应综合考虑近期和远期发展的需要,按照现代流通发展需求和发达城市物流发展水平制定物流发展目标,远期以满足加入WTO后吸引外资以及2008年奥运会需求为目标,近期以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的落实与调整以及制造业和流通业的发展对物流的需求为目标,分阶段实施,最终实现远期总目标。

2、分布合理

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区在地域、规模、行业等方面的分布要满足首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首都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避免物流资源重复配置。

3、功能整合

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设施,广泛应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整合传统储运功能,推动物流基地和物流配送区的建设,倡导方便用户的物流增值服务。

4、整体优化

通过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区在布局、功能、业务方向等环节上的优化,在城市总体范围实现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营。

三、规划布局

商业物流以大型

现代化物流基地为核心,物流基地与综合性及专业性物流配送区共同构成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到2010年计划建成3个大型物流基地、17个物流配送区。

(一)物流基地

1、定位

首都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辐射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为本市进出货物的集散和大型厂商在全国及亚太地区采购和分销提供物流平台。

2、选址

在房山闫村—丰台王佐、通州马驹桥和顺义天竺3处各规划建设一个大型物流基地。

类型:

闫村—王佐物流基地----铁路-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依托京广铁路、京石高速路、107国道和城市六环路。

马驹桥物流基地----公路-海运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依托天津港、京津塘高速路和城市六环路。

天竺物流基地----航空-公路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依托首都机场、101国道和城市六环路。

3、规模

每个物流基地占地3平方公里左右。

4、功能

----内陆口岸功能。可设置海关、卫检、动植物检疫检验机构,为以北京为生产、加工基地或者最终销售市场的制造商、分销商提供储存、保管、运输、加工、货代等服务。

----货物集散功能。接收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到达的货物,并进行分拣、储存,将本市发出货物进行集中,通过直接换装方式向外发运。

----配送功能。通过物流基地内的物流配送中心实施对客户的商品配送服务。

----流通加工功能。包括商品的包装整理、加固、换装、改装、条形码印制等。

----商品检验。商品检验与养护等。

----物流信息服务。物流状态查询、物流过程跟踪、物流要素信息记录与分析、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决策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

5、设施

规划和建设完善的内部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铁路等有方便的接口。

物流基地中的物流配送中心使用自动化的装卸、搬运、传送和分拣设备。

物流基地建立先进的指挥调度与监控系统,广泛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字识别系统、EDI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

建立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物流资源网、设立北京物流运价指数、建立物流资源招投标与拍卖系统等。

在物流基地内建设完善的生活、办公、商品展示等辅助及配套设施。

(二)物流配送区.

1、定位

城市基础设施,覆盖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物流枢纽。为本市进出货物的集散和厂商在北京及周边地区采购和分销提供物流平台;为进行末端配送服务提供专业化的物流设施。

2、选址

(1)综合性物流配送区

在朝阳十八里店、半截塔、大兴大庄、海淀杏石口4处各规划建设一个综合性物流配送区。

(2)专业性物流配送区

在海淀四道口、丰台玉泉营、大红门3处结合现有冷库设施,各规划建设一个专业冷链(食品)物流配送区;在朝阳洼里、来广营、楼梓庄、管庄、青年路、百子湾、海淀清河、丰台五里店、久敬庄、昌平马池口等10处结合现有仓库改造各规划建设一个满足不同行业或不同业态要求的专业性物流配送区。

3、规模

每个综合性物流配送区占地20-50万平方米;每个专业性物流配送区占地1—10万平方米。

4、功能

货物集散、配送、流通加工、商品检验、物流信息服务。个别进出口业务量较大的物流配送区具有口岸功能。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2002-2005年)

按照国际先进水平和现代化物流园区标准,重点进行 “三地一港”即闫村-王佐、马驹桥、天竺物流基地和十八里店物流配送区(北京物流港)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加快完善其他物流配送区的功能调整和存量资源的整合。

组建物流开发公司,发展一批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完成马驹桥、天竺物流基地和十八里店物流配送区的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闫村—王佐物流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50%的物流配送区的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初步形成商业物流网络体系框架。

(二)第二阶段(2006-2010年)

完成规划确定的全部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区的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形成高效、成熟的商业物流网络体系,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政策措施

(一)发展措施

商业物流体系的建设,应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相关政府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加强协调和管理,鼓励社会投资参与物流设施建设,引导物流资源按照规划合理布局和调整。

1、制定物流现代化推进的技术标准

参照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制定物流网络系统内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技术标准,通过托盘化率、条形码、EDI、GPS、GIS等先进手段应用阶段目标的制定和推行,促进无缝化连接,有效整合物流网络节点,提高物流网络体系的运行效率。

2、公开物流建设指南

根据物流发展规划及阶段性目标, 向社会物流建设项目指南,提出有关项目建设规模、数量、功能、现代化水平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以引导社会投资合理配置。

3、建立物流设施开发运营的招标制度

物流基地及部分重要物流配送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应由物流管理部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鼓励国内不同所有制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以确保物流设施的开发和运营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水准操作。

4、实施市场化的重组调整

在存量物流资源整合过程中,要打破部门所有,倡导原隶属于不同部门的仓储、运输、货代、联运、集装箱运输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办法进行资产重组,形成专业物流经营公司和专业冷链(食品)配送公司,促进物流业内部的整合。

5、组建物流开发(或运营)公司

组建物流开发公司,主要负责物流基地的一级开发和后续的招商引资,以专业化的运作,按照国际通行办法,建设、管理、运营物流基地;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提升全市物流的组织化程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的嫁接,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与技术,提升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配套政策

1、制定物流园区政策

将物流基地与物流配送区明确为物流园区,参照科技园区与经济开发区的政策建设物流园区,将其列为城市经济高效率运行的重点设施和政策试验区。优先吸收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流通企业入园。

2、参照执行工业外迁政策,鼓励物流业的区域调整

为避免物流设施分散布局而造成城市土地功能区划混乱,原仓储、运输及批发商业企业按照物流发展规划外迁,应参照《北京市调整经济结构若干配套政策实施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允许符合政府引导、积极迁入物流园区的企业(包括原物流企业、批发商业企业等)享受同工业企业一样的外迁优惠政策。

3、鼓励外资进入

在国家开放政策允许条件下,适时减少外商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开发的限制,鼓励世界著名物流企业以多种方式在物流技术、管理模式、服务体系、 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北京市展开合作,确保北京市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按照国际水准建设开发和运营。

4、安排“物流发展资金”

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区作为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公益性,所需的一次性投入较大。参照日本物流发展“助成金”制度,今后5年内,由商业结构调整资金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物流发展资金”,专项用于符合规划的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区开发建设的贴息或担保。

5、建立物流基地用地预留制度

规划确定的物流基地用地,实行一定时期的预留制度。预留地保持启动期的优惠价格。

北京市商业委员会

物流发展规划篇4

一、现状

近年来,北京商业物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服务城市、服务产业过程中,商业物流的发展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建立现代化物流体系奠定了基础。

(一)仓储设施形成一定规模

1998年底商业系统仓储面积768万平方米,广泛分布于市区各地,东、南方向相对集中。多数仓库建设于五、六十年代,自有铁路专用线、库房等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物流服务设施水平也有所提高,部分企业 包括 跨国公司 已 投资 兴建大型物流服务设施,也有企业利用自己原有的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并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二) 交通 运输 网络初步形成

----道路网络发达,具备良好的物流体系建设基础

北京市国道“五纵七横”,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五环六环“环环相扣”,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9大铁路干线、11条铁路支线、13条联络线组成了全国最大的环形铁路枢纽,是沟通我国东北、西北和中南地区的铁路中枢;首都国际机场通达世界各地,海运毗邻天津港。

----公路运输占据绝对优势,货物流向三分天下

2000年货运总量约为3亿吨,公路约占91.2%,铁路约占8.5%,其它运输方式所占比例约为0.3%。在公路货运方向上,东南方向、京广方向、东北方向平分秋色,占据了总货运量的70%以上。

(三)物流企业迅速增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近两年,物流企业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注册的物流企业约为150家。商业、交通、邮政等行业的不少企业组建了物流公司,对外开展物流服务。少数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也通过合作等方式进入北京。

北京商业物流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物流 管理 水平与技术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以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多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低,成本高;许多仓库设施落后,设备老化,约40%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是空白;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存在物流设施重复建设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的可能。

二、发展思路

(一)商业物流需求

商业物流的服务对象包括各种制造商、经销商、物流企业及最终消费者等,随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提供现代物流服务。

1、商业布局的变化对物流提出了新的需求

“九五”以前,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约有75%主要集中在三环路以内地区。随着旧城改造, 人口 外迁,大型超市主要集中在三环路至四环路之间的城市新开发地区,其数量占超市总数的47.4%;仓储式商场在城市边缘地区布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三环路以外占全市总数的80%。商业布局的变化,需要在五环路至六环路附近尽快建设现代化物流设施。

2、商业物流逐步社会化,需要第三方物流服务

随着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物流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 ,为加速商品流转、降低采购和分销物流成本,迫切需要提供现代化第三方物流服务。

3、新型网络商业的发展,对物流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十五”时期北京商业发展重点的新型网络商业,对物流有着高度依赖性。物流基础设施的水平、物流条件的完备程度,对加快和推进连锁商业网和 电子商务 网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4、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加入wto将为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机会

目前 整个物流体系尚处于初级水平,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对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其尽快提升水平;加入wto国外企业资本的进入,不仅带来产品、技术,同时也带来高水平物流服务的需求。

(二)发展目标

1、总目标

2005年,初步建立以大型物流基地为核心、以综合性及专业性物流配送区为节点的商业物流体系框架;2010年,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商业物流体系,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北京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2、基本指标

----2005年物流成本(仓储费用、库存成本、运输费用、管理费用)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27%左右降低到20%以下;2010年降低到12%左右。

----2005年第三方物流业务比重从1999年的5%左右提高到10%;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15%。

----2005年通过物流基地处理的物流业务量约为5000万吨;2010年约为7200万吨。

----2005年采用“货架+叉车+托盘”的商业仓库由1999年的40%左右提高到70%左右;2010年提高到90%。

----2005年50%的物流企业 和100%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现代 网络 技术等手段处理用户的物流信息,60%的企业的内部物流信息经由计算 机处理;2010年90%的企业用以上手段处理物流信息,100%的企业内部物流信息采用 计算机 处理。

(三)规划原则

1、适度超前

首都商业物流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应综合考虑近期和远期发展 的需要,按照现代流通发展需求和发达城市物流发展水平制定物流发展目标,远期以满足加入wto后吸引外资以及2008年奥运会需求为目标,近期以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的落实与调整以及制造业和流通业的发展对物流的需求为目标,分阶段实施,最终实现远期总目标。

2、分布合理

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区在地域、规模、行业等方面的分布要满足首都 经济 发展的需要和首都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避免物流资源重复配置。

3、功能整合

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设施,广泛应用 现代电子 、信息、网络技术,整合传统储运功能,推动物流基地和物流配送区的建设,倡导方便用户的物流增值服务。

4、整体优化

通过物流基地、物流配送区在布局、功能、业务方向等环节上的优化,在城市总体范围实现物流体系的高效运营。

三、规划布局

商业物流以大型现代化物流基地为核心,物流基地与综合性及专业性物流配送区共同构成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到2010年计划建成3个大型物流基地、17个物流配送区。

(一)物流基地

1、定位

首都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辐射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为本市进出货物的集散和大型厂商在全国及亚太地区采购和分销提供物流平台。

2、选址

在房山闫村—丰台王佐、通州马驹桥和顺义天竺3处各规划建设一个大型物流基地。

类型:

闫村—王佐物流基地----铁路-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依托京广铁路、京石高速路、107国道和城市六环路。

马驹桥物流基地----公路-海运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依托天津港、京津塘高速路和城市六环路。

天竺物流基地----航空-公路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依托首都机场、101国道和城市六环路。

3、规模

每个物流基地占地3平方公里左右。

4、功能

----内陆口岸功能。可设置海关、卫检、动植物检疫 检验 机构,为以北京为生产、加工基地或者最终销售 市场 的制造商、分销商提供储存、保管、运输、加工、货代等服务。

----货物集散功能。接收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到达的货物,并进行分拣、储存,将本市发出货物进行集中,通过直接换装方式向外发运。

----配送功能。通过物流基地内的物流配送中心实施对客户的商品配送服务。

----流通加工功能。包括商品的包装整理、加固、换装、改装、条形码印制等。

物流发展规划篇5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发展;创新

当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第三方物流概念应运而生。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泉”。第三方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企业和用户间的接口,起着联系和协调的作用,更好更快地发展好第三方物流,必会为我国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一、第三方物流概念及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

(1)第三方物流概念

第三方物流(the third—party logistics)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Out-sour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 logistics)。

(2)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多、小、少、弱、散、慢”。“多”:表面上看,中国的运力、仓储能力都过剩,供大于求,但这种供给能力是相对过剩,停滞在低端单纯供给的层面上。“小”:企业大多孤军作战,经营规模小,规模程度较低,营业额上亿的企业很少。“少”:物流企业占市场份额少、所能提供服务项目及功能少、企业缺少运作经验、具有高物流知识的人才相对较少、为企业提供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少。“弱”:管理能力弱、获得信息能力弱、融资能力及竞争能力弱。“散”: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慢”:响应速度慢。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状况及供应方的要求

通过对我国第三方物流需求现状及趋势的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需求状况及对第三方物流供应方的要求大致如下:

1.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提高,物流需求量随之也将大大增加,企业的即时性及个性化服务化需求也会增多;另一方面,目前第三方物流的有效需求还不足,由于企业自身拥有物流设施,自营物流的比例很大,扩大市场,则需要物流企业去主动开发,进一步挖掘潜在的客户需求,帮助企业组织并为其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

2.目前,第三方物流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和行业分布特点。现需求主要来自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来自市场发育较成熟的几大行业,而且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物流企业要做好市场调查,做到定位准确,合理确定自身业务重点及积极配置资源,为进入新市场做好准备工作。

3.企业目前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层次还不高、局限性明显,物流的主要业务仍以外包为主、集中在销售物流业务,对企业的服务需求仍集中在传统仓储、运输等传统性基本服务上,还未真正参与组织物流及提供个性服务。物流企业应做好顾客目前及潜在需求的调查,从最基本的服务入手,贴近顾客需求,塑造自身的核心能力。

4.企业正逐渐向按需生产和零库存过渡,对成本和服务越来越重视,国际化经营的增多,需要快速响应的物流系统和全球化的物流系统来支持,而物流企业真正要做到这两点,实现信息化是运作关键。

三、第三方物流发展规则

随着市场进一步国际化,这必将对我国物流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针对广阔的第三方物流市场,我国物流企业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为此应积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政府及管理部门应努力提供有利于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一,充分利用各相关部门的调控手段,建立一系列有利的金融、土地、税收、工商等法律和政策,以降低第三方物流成本;第二,国家应大力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区域限制,建立全国统一的物流市场,创造一个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第三,设立一个专门的第三方物流的管理机构,以便从整体上负责制定第三方物流的整体发展规划,并规范第三方物流市场,使之有序、健康的发展。

2.吸收资本,加速发展

资金短缺是企业规模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如何尽快解决国内企业“规模”发展与融资“瓶颈”的矛盾,是推动企业迅速发展的首要问题。物流企业可采取多种方式吸引资金,如直接贷款、协调贷款、担保贷款等形式以取得金融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应积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利用企业改制上市等方式,积极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以达到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的目的。

3.强加联盟,资源共享

首先,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按照自身资源状况和运作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在明确的目标行业内,应通过与目标行业内的重要企业深入合作,不仅可获得稳定的业务来源,还可以不断将业务做精做细,形成精细化的服务能力,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客户联盟关系,确保行业地位和提升网络布局能力。

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有代表性企业的精细化服务,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同行业客户,建立合作与联盟关系,为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次,第三方面物流企业应实行集约化经营。只有第三方物流企业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只有兼并联合发挥集团优势,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加强自身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创新服务,谋求个性

针对一些企业的特殊需要,物流企业应采用思想上要开拓创新,差异化战略,通过不断创新的服务,积极谋求个性化的发展道路。有前瞻性的物流企业通常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客户需求特点,将针对某个客户的优化解决方案进行提炼成针对行业的服务产品,在特定的市场上发挥特定的品牌效应提高营销效率。

物流发展规划篇6

一、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

(一)发展现代物流已成当务之急。现代物流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整合传统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的先进组织方式,也是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供应链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而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有助于推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有助于改善发展环境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实现集约式发展,提高经济竞争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二)发展现代物流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型经济,商品大进大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物流市场发育具有较大潜力。物流设施条件逐步改善,省内已形成“四小时公路交通圈”,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57个,铁路、内河等运输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规模、技术等水平居国内前列。现代物流发展已经起步,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和专业市场开始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加快转型提升,工商企业开始注重通过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来提高竞争能力,无水港、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现代物流设施加快建设。

(三)发展现代物流也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全社会的现代物流理念有待提高,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小、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企业物流管理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还不高,物流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距现代物流发展需要还有不小差距,条块分割、技术标准不统一、高级人才匮乏等问题还阻碍着现代物流的发展。

二、发展现代物流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四)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发挥的比较优势,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按照现代物流理念,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快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快完善现代物流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信息体系;努力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服务系统,构筑有效减轻环境负荷的绿色物流服务系统,构筑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高效便捷物流服务系统;促进物流运作的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规模化,不断提高产业和环境的国际竞争力。

——突出比较优势。发展现代物流,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专业市场发达、块状经济特色明显、经济外向度高、深水港口资源丰富、体制机制较为灵活等优势,探索具有特色的现代物流发展之路。

——突出现代物流理念。坚持系统和整合的理念、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各物流环节一体化运作的理念、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的理念,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发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整体效率。

——突出创新推动和开放带动。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加快资产重组和机制创新,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积极引进国际国内资金、技术、人才,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和合作,建立有利于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开放式要素配置机制和运行机制。

——突出企业主体培育和规划引导。加快现代物流微观主体培育,努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不断改善物流供给,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合理布局重大物流基础设施,规范物流市场秩序,促进现代物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发展目标。争取到2011年,一批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成长壮大,一批现代物流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一批工商企业物流优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现代物流服务方式逐步在物流活动各领域得到应用,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等现代物流枢纽初具规模,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水平处于国内前列,口岸通关“一站式”服务基本实现,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有所降低。力争到2012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企业,形成若干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功能的物流枢纽,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方便居民生活的现代物流服务系统,企业物流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明显降低,现代物流业成为服务业中的新兴支柱性产业,现代物流发展总体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

三、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建设

(六)把培育物流市场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必须把扩大物流需求与改善物流供给结合起来,把推进工商企业物流优化管理与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企业结合起来,把物流市场培育和物流市场规范结合起来,建立高效、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

(七)优化工商企业物流管理和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引导和支持工商企业转变管理观念,按照现代物流理念,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剥离低效的运输仓储功能和业务,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高效低成本的物流管理模式。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拓展配送市场空间。

(八)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企业。努力推动运输、仓储、邮政、货运等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企业转型,积极发展农产品、医药等行业物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大力引进国外优势物流服务企业,重视引导社会资源进入现代物流服务领域。

(九)建立良好的物流市场秩序。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立健全物流服务规范和价格机制,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统一的物流市场;积极培育物流市场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形成公平、有序、竞争的物流市场环境。

四、现代物流设施网络体系建设

(十)现代物流设施网络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建设物流设施网络体系,必须坚持规划先行、需求导向和市场化运作。充分考虑全省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特点,突出与口岸、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相配套的物流设施建设;充分考虑与全省综合交通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实现物流设施的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的瓶颈,加强现有设施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和枢纽节点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区域性物流枢纽、综合性物流园区、专业化配送中心等多层次、点线面有机结合的高效物流设施网络体系。

(十一)建设现代物流枢纽。依托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重点培育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个现代物流枢纽。杭州应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航空、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等设施的优势,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和制造业基地等产业优势,合理规划建设物流设施,加快形成以城市配送物流、中转物流和航空物流为特色的全省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宁波应围绕深水港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海陆空和口岸等综合优势,加快完善集疏运网络;通过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整合资源,加快形成以港口为依托,以国际物流为重点的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温州应依托区域发达的产业基础,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和区位优势,合理开发海陆空交通资源,合理规划建设物流设施,加快形成浙南闽东北区域物流枢纽。金华-义乌应依托交通枢纽和专业市场,发挥国际、国内商品流通发达的优势,加强与沿海港口的合作,加快形成浙中区域物流枢纽。

(十二)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建设应因地制宜,合理定位,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序推进,防止一哄而起和各种变相圈地行为。依托港口和交通枢纽,紧密结合港口集疏运网络和“大通关”建设,合理布局建设枢纽转运型物流园区;依托中心城市,紧密结合城市化和传统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业转型提升,合理布局建设都市配送型物流园区;依托大型专业市场,紧密结合联托运市场的改组改造,合理布局建设市场流通型物流园区;依托发达的区域块状经济,紧密结合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合理布局建设产业基地型物流园区。物流园区的空间形态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物流市场需求,有形与无形结合,园内与园外互动,着重在物流服务功能的完善、物流服务效率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降低上下工夫,提升港口、城市、专业市场和产业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十三)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按照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规划,加强物流园区与交通主干线规划建设的衔接,积极推动适应多式联运发展的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道路等设施建设力度,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有力的设施保障。

五、现代物流信息体系建设

(十四)建设现代物流信息体系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本质要求。必须把现代物流信息体系建设与物流设施建设、企业物流优化管理、物流服务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加快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传统物流企业改造和工商企业物流优化管理,以信息化提升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

(十五)推动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以实现高效、低成本物流管理为目标,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优化业务流程,开发和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等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物流管理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提高企业竞争力。

(十六)促进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推进大中城市智能运输管理系统(ITS)建设,加快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加快构建口岸公共信息平台,积极开发、应用和整合面向社会的基础性、公益性物流信息资源,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引导和支持企业建设面向用户的专业化物流信息系统,全面提高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

(十七)加快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强对物流信息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鼓励和引导企业应用互联网络、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交通系统(ITS)、条形码(BAR-CODING)、智能标签(RFID)、射频(RF)、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等技术,提高现代物流信息体系的技术水平。

六、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和措施

(十八)加强规划管理和协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订本地区和本部门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或专项规划,并与全省及周边地区规划进行衔接。城市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等规划的制订和修编,要充分考虑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以及相关道路等设施。强化规划实施的严肃性,重大物流设施项目布局,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充分论证,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十九)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交通运输、邮政等行业企业的改革重组,促使其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研究解决行业分割、地方封锁等体制性问题,加强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部门的协调,清理、修订有关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政策法规。利用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外商投资物流企业试点地区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际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现代物流。大力支持省内物流企业“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

(二十)积极提供财政扶持。各级政府应根据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建立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支持重点物流发展企业、重大物流设施和重要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省财政在“十五”后3年,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建立省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

(二十一)加强建设用地支持。对省重大现代物流项目,在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所需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计划指标由省国土资源厅在省留机动指标中给予安排,其用地价格按照实际用途给予适当优惠。

(二十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增加现代物流发展投入;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骨干物流企业特别是重点第三方物流企业股票上市,或到境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现代物流,并在财税、投融资、土地等政策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二十三)进一步改善服务。在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物流项目审批程序、优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受电容量达到315千伏安的现代物流企业,可享受大工业电价。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内部重组涉及企业资产、股权变动的,免缴相关收费,并免收因内部收益转移而发生的重复收费。

(二十四)大力培育重点企业。选择一批在现代物流领域已经起步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优势企业作为“现代物流发展重点联系企业”,加强引导、扶持和服务,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发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省现代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期间,省里重点抓好100家左右现代物流发展重点联系企业。

(二十五)积极培养和引进现代物流人才。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现代物流知识,提高全社会现代物流意识和知识水平;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开设物流相关专业,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在职培训;研究制订人才柔性流动和各种激励政策,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现代物流人才队伍的总体水平。

(二十六)推进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开展物流术语、计量、设施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的普及工作,积极推动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装卸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技术和装备的标准化,将企业物流标准化水平作为政策支持的重要选择条件,提高物流业标准化作业水平和接轨国际能力。

(二十七)实施物流生态工程。物流项目布局和产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按照建设绿色的要求优化交通运输方式,保障运输环境安全,支持低公害、绿色环保物流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普及,加强管理以降低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十八)加强物流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积极推动物流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制订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加大物流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重点是规范市场行为、推动联托运等运输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建立现代物流培训和咨询等中介组织的认证制度。

物流发展规划篇7

一、航运发展与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基本特点为在服务对象空间移动的全过程中,为其提供全方位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和管理服务。由于现代物流全过程、各环节和各方面因素的互动影响,并使其达到最佳平衡状态,扩展了传统交通运输的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流通成本,直接支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企业市场竞争活动,促进了企业发展进程。因此物流理论及实践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并已成为一种发展方向,被称之为贸易成功的驱动因素和继资源、人力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的基本内涵是物质空间位移,在这一点上物流与传统意义上的运输并无二致,因此,目前大多数航运企业所从事的运输服务实际上已经成了物流活动,换言之,航运企业已经在最初意义上介入物流。但是这种介入仅是物流服务全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往往是被动的和有局限性的,这是由航运企业自身性质所决定的。一般航运企业的主业为水上运输,企业所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运输量的最大化,其服务空间基本局限在由起点港与终点港所构成的两点一线上,在其航线两个端点上的集疏运及场站服务大多委托陆上运输企业或货运企业完成(有些航运企业也拥有陆上运力及仓储设施,但均在航线一端配置,其主要功能也是服务于航运企业运输要求,并不涉及货主的市场营销与物流战略),这种情况自然无法满足产品从生产者向使用者转移全过程服务的要求。航运企业无暇顾及整个流通系统的运行效能与费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物流需求。而航运企业为保证企业发展,拓展利润来源,加强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也必须通过高效、可靠的服务来加以保证。在这里,生产企业与航运企业的利益已开始融合,而融合的最佳渠道与最佳手段就是现代物流服务。现代物流具有当前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间商业活动相互有机衔接所必需的系统综合与总成本控制思想,使其能够从整个系统的整体运行效能和费用水平出发,将供应、生产、销售、运输、库存、信息等诸多活动融为一个整体,而现代物流所具有的市场服务思想,使其能够支持其用户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与此同时,航运企业也通过为其用户提供全过程的物流服务,从中获取航运企业自身发展所需的商业利润和市场空间。因此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已成为其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航运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船舶和网络将成为其开展物流服务的重要支持力量。 目前国际许多大型航运企业,特别是欧美等地的各大航运集团均已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将全过程的现代物流服务视作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并且积极地开展行动,加强对物流服务中各个环节的联系与渗透,集中力量对陆上运输、空中运输、仓储及信息流通等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投人,上述行动在那些主要承揽集装箱运输的航运公司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的日本邮船公司已经将其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于现代物流服务,将其服务领域由传统的海运向陆上运输扩展,通过流通全过程控制与全方位管理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日邮公司通过现代化的物流系统设施建设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目前已建立起全球范围的综合物流系统网络,其中包括一批现代化物流中心,这种做法大大增强了日本邮船在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使其成为国际集装箱运输界的佼佼者,为航运公司开展物流服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目前,国内大多数航运企业对开展物流服务的真正意义尚无一个清醒的认识,更多地是依靠传统手段在传统领域里苦苦拼杀,对于开展物流服务的途径与手段不知如何介人或凭老经验办事,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 二、航运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的广泛开展和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迈进,世界经济在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全球化的推动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企业发展战略以市场与用户服务为导向已是大势所趋。提高全系统效率,稳定和扩大销售,依靠优质服务开拓市场就成为企业对运输业的需求趋势,尤其对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航运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航运业面对客户不断增长的服务要求和国际航运市场近乎惨烈的竞争局面,要想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向上进行技术更新和理念更新,对外方向的主要发展手段是尽可能大,尽可能多地开拓和占据新市场,有人称之为航运发展的“先导”,而对内则主要是对经营理念,管理手段与市场运作水平依靠新理念与新技术进行变革,使之适应对外开拓市场要求,从而成为航运发展的基础。实际上,当今世界上航运业对外扩张拼财力、拼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转向拼管理、拼服务和拼灵活性。在这里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物理公式来描述这种现象,即F二Ina,牛顿公式中“F’,在此我们解释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m”解释为企业的资产与技术实力,而“a”这个加速度则可解释为企业经营与运作中的灵活性与多元化,在实际的市场运作中,在新技术应用受到发展时段与资金限制的时候,“a”的作用就愈发显得重要、有效和现实。开展物流服务对于当今航运业发展而言正是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加速度。 三、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途径与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应首先建立体现综合物流思想的企业发展战略,目的是将航运与陆运有机结合,从而构成整个物流链,而不能孤立地扩大和发展陆上物流产业和业务。航运企业必须从满足货主物流战略与物流需求角度出发,集中控制运输成本、服务方式及服务水平,使自身与客户在其各自不同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双赢。因此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必须根据客户与自身企业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情况,扬长避短,选好突破方向与突破点,争取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和使用力量以达到其实施物流战略的目标。一般来说,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企业独立完成的物流服务和企业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完成的物服务。 #p#分页标题#e#

物流发展规划篇8

关键词:区域物流规划理论规划方法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物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因此,如何减少物流距离、缩短物流时间、降低物流费用、协调区域物流节点关系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2006年3月正式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现代物流的发展纳入到国家总体规划纲要之中。当前,我国各地物流园区规划如火如荼,但是,由于物流规划尚属探索阶段以及各地政府不考虑区域总体协调发展的要求,各自为政,盲目进行物流中心、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的建设,重复建设,导致许多物流园区徒有其名而未发挥其经济功能或无法招商引资运营物流项目。本文从区域物流规划理论及步骤入手,以期对确定物流园区规划的相关定位和具体内容有所参考。

区域物流规划的理论基础

区域物流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知识。冯耕中认为,区域物流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整个物流体系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它以国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指导,以区域物流系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等为依据,考虑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交通运输、仓储等物质要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统一安排交通运输、仓储等设施,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从冯耕中的区域物流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物流规划就是在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协同理论、系统理论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分析区域物流发展现状、预测物流需求、确定发展思路、建设物流运输设施网络、运作设施网络建设及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和制定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建设等内容。

(一)现代物流理论

现代物流理论是区域物流规划的最基本理论基础,是区域物流规划中功能定位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区域物流如何进行功能设置。根据我国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2001)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基本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现代物流强调从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等全过程最佳组合,强调应该把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功能之间的衔接,实现物流整体最优,强调应坚持效率、成本、服务与效益的均衡。现代物流理论决定区域物流规划必须把物流七大功能要素有机结合以满足区域内物流客户价值最大化,必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把物流功能、物流设施设备、人才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物流大系统。同时它要求区域物流规划必须从追求单个企业降低成本、注重局部活动的最优化到追求综合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基于区域非均衡理论而产生,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区域物流规模效应的形成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内部的节约。物流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同时增长极理论认为,先进物流活动开展,可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因此,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资源增长极”、“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的相互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的诱发效应、极化效应、渗透效应和扩散效应;对重点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核效应”。

(三)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提出。他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协同理论主要包括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该理论认为区域物流协同效应(即整体性)是由区域物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就好。它要求在区域物流规划中消除物流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的因素,减少整个系统内耗使各子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让整个系统处于有序状态。协同理论认为序参量是区域物流发展的主导因素,只要在规划过程中审时度势,创造条件,通过控制系统外部参量和加强内部协同,强化和凸现我们所期望的序参量,就能使物流系统有序、稳定地运行。

(四)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物流系统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的大系统,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时空上及资源利用方面的联系,也存在总的目标、总的费用以及总的运行结果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实现物流系统总体目标。因此在区域物流规划中必须做好物流的线路结构规划、节点结构的规划、产品流程网络规划、物流信息网络的规划,必须做好不同层次物流系统体系规划,构建多层次多元网络体系的物流系统,使区域物流发挥其整体最优效果。

区域物流规划的步骤

区域物流规划就是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的目的,在综合本区域和外部环境基础上,确定本区域物流发展定位、功能定位、物流设施的总体布局、规模及服务水平、政策措施规划等方面的定位问题。本文认为区域物流规划应该按如图1所示的路线进行规划。

(一)区域物流发展定位

首先,发展定位应主要解决本区域内有无必要进行物流建设、建立怎样类型的物流园区及如何经营等问题。区域物流规划首先解决在本区域内有无必要规划物流建设问题,它决定了该区域未来物流发展方向以及物流经营效率的高低等。规划者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政策、总体经济环境、本区域经济状况、现有物流技术、本区域人口规模、临近区域的物流布局、本区域现有物流规模及技术水平、本区域物流需求规模等因素分析,比较本区域与临近区域的物流优劣势,本着成本与收益分析原则,决定本区域内是否有必要进行物流建设。

其次,考虑在该区域内应该建立怎样类型的物流园区。区域经济环境的不同要求建设与之相应的物流园区。如果考虑物流服务地域及本区域及属于位置,可以把本区域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为国际性物流园区、全国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或城市物流园区。如果仅考虑其所服务的对象,可以建立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为商业零售业服务的物流园区或面向全社会的社会型物流园区。如果考虑物流园区应具有的功能,可以建立仓储型物流园区或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包括港口物流园区、路口岸物流园区及为区域物流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综合物流园区)。区域物流园区类型的确定影响着物流功能规划及布局规划。

最后,发展定位还要解决区域物流经营类型问题,即解决区域物流运作模式问题。物流园区的运营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交通、土地、工商、物价、税务等多个政府部门,其投资庞大、投资回收期相对比较长,因此有效运营可以使区域物流产生效益及快速回收投资。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经营模式是日本的物流团地和德国的货运中心。日本物流团地模式主要是政府先规划过物流用地,将基地内的地块分别以生地的价格出售给不同类型的物流协会,这些协会再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内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建造物流设施和经营,政府不参与物流园区的日常管理。德国货运中心模式主要为政府规划物流用地,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物流中心,把场地出租给物流企业,入住的物流企业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依据自身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库房、堆场、车间,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辅助设施,即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与私人共同参与)模式。我国区域物流经营模式可以借鉴日本及德国模式。

(二)区域物流功能定位

规划是指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选择的解决手段,还包括目标的选定,即政策的拟定等。区域物流功能定位就是在满足本区域内物流客户一定满意度前提下确定物流运输网络规划、物流运作设施规划、信息网络规划及政策措施体系建设等内容。

1.用地规划。区域物流的服务功能特性决定了它大都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好、用地充足的地方。运输和仓储是物流的核心,物流活动必须依赖各种运输方式及仓储条件所具有的安全性、高效性、便利和低成本等特点,组成有效的物流环境系统,及时准确、低成本地将商品送达客户。因此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的选址应尽可能选择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使节点与运输网络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节点的经济合理性,比如地价区位、劳动力条件、消费群体分布、商品流向及流量、服务水平要求等。同时应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可能物流量大小、物流园内各个功能区的活动关系、作业空间关系等,按适度超前原则规划好物流园区用地规模。需要提出的是,用地规划还应考虑规划的区域物流类型,如服务于产品生产的物流中心,用地规划应考虑成本最小,不仅考虑运输成本,还要考虑对于生产有着重要作用的其它因素,比如原材料地的分布、劳动力条件等;服务于商业的物流中心应考虑给定服务水平(主要是指一定的服务时间)物流中心可覆盖的客户数量最大化;货物中转型的物流中心应考虑用地规划以运输费用最小化为原则。

2.物流运输网络规划。由于区域内可以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和由不同运输方式组合而成的联运方式的货物分担模式,并由此产生与之相应的物流网络分配模式,因此需要构建满足一定客户满意度下的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级别运输系统构成多层次的、多元的物流运输网络体系,保证港口、机场、公路、铁路、内河等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实现全程物流运输的无缝衔接。区域物流运输网络规划主要指对区域内的机场、港口、国道、省道、高速路、区域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现物流通道畅通无阻。

3.物流运作设施规划。物流作业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为载体进行运作,因此需要对物流服务场所进行有效规划。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物流要素,优化配置物流资源,形成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相协调、与物流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运作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即在一定区域内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物流服务设施等作业场所进行有效规划,使之形成以大型区域物流园区、枢纽物流中心为神经中枢,城市配送中心为末端神经节点,彼此有机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多元的物流运作设施网络体系。

4.信息网络规划。信息是区域物流系统中各组织相互协同的手段,往往对区域物流的运作发挥着引导和优化作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信息流的本质在于对物流需求、库存、运输、风险防范、合作关系、顾客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及分析,并在区域成员间进行共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就是构筑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良好的物流市场信息交换环境,构成区域信息共享体制,高效协调处理和利用各种物流信息,实现现代物流的目标。

5.政策措施体系建设。区域物流发展离不开地方政策扶持,区域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是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应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强物流政策的宏观指导,制定物流发展促进政策措施、物流活动规制政策措施,出台综合性政策措施、交通运输政策措施和物流相关专项政策措施,发挥资源配置职能引导物流产业发展,扶持重点物流企业,为现代物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三)物流园区规划布局

物流园区布局应与其内的物流量、园区功能定位、功能构成及交通组织等要素相互协调。一般而言,基本功能齐全的物流园区的最小用地规模为7公顷,配送型的物流园区用地相对较小,而货运型物流园区用地规模较大。国外进行物流园区规划往往按照每10000吨/天作业量的占地规划为30-100公顷进行计算用地量,因此对园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可参照相关经验值进行推算,如流通加工区的面积一般占物流园区的10%-17%,配送中心的作业面积按0.15-0.2吨/m2、仓储中心的作业面积按0.7-1.2吨/m2进行折算。现代物流园区不是单一物流功能的场所,而是诸多功能的聚合地,园区由此可划为交通运输、仓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物流服务小区域,因此基本现实与未来发展需要相一致,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功能并由此决定园区布局。

此外,还应该根据外部的交通途径以确定各功能区的布局。物流园区的交通途径主要解决货物流通及内部交通问题。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外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途径决定园区内的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区的布局,使之与外部运输系统相互衔接,并以最小成本实现运作。

(四)物流园区的建设及评估

合理规划后需要对物流园区进行开发建设,包括建设时序安排、开发项目筹划及开发建设。但是在开发建设及物流园区投入运作过程中,都应基于戴明的PDCA模式、依照费用效益分析法或环境评价结合的分析方法等对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冯耕中.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健.区域物流规划理论框架及实践[J].学术问题研究,2008(1)

物流发展规划篇9

关键词:物流规划 区域物流 现代物流

区域物流规划的程序

制定区域物流规划可遵循以下技术路线:首先对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调查 分析 ,并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的辐射区域以及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运用现状分析、实证分析和需求分析的方法,确定区域物流规划的目标。然后将区域物流规划目标的定性描述与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定量预测相结合,运用系统优化理论和方法,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中,理顺物流与区域各相关产业的关系,从政府、市场与需求、基础设施、工商 企业 与物流企业、物流技术与 网络 的角度通盘考虑物流的布局,制定出包括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政策平台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具体规划方案。最后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向有关单位反复征求意见和进行专家论证的方法,检讨方案的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完善总体规划,并形成最终规划方案。

区域物流规划方法

区域物流的产业环境定性分析

区域物流发展的环境分析是制定区域物流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区域物流的产业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内部环境,即区域物流的体系环境,它包括 交通 运输环境、商业环境、仓储环境、物流企业环境等;另一方面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即区域物流的市场环境,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等。以swot分析为工具,对区域物流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定性分析。

区域物流的市场需求量定量分析

通过调查区域的产业分布和未来的投资项目,定量分析 社会 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量。这种需求量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实物量方面,可以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物流中的货运量进行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弹性分析和定量预测;二是在价值量方面,可以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和物流在第三产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为政府对区域物流产业的 科学 定位提供决策依据。

区域物流规划的内容

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

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由“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构成。其中,物流枢纽城市是指在区域经济中有突出的经济地位、交通优势、信息网络与技术条件、物流量大、物流企业较为集中、有枢纽地位的中心城市。物流园区是指由多家物流企业或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在区域内有突出地位的社会化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可分为四类:转运型物流园区,是指可实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转换的物流园区;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是指以大规模的仓库群为基础、以存储配送为主要功能的物流园区;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是指具备部分加工功能、实现了厂商产品到客户转换衔接的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是指同时具有以上功能的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是指在某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综合功能的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可主要依托港口、交通枢纽、开发区和商贸市场等进行建设。

在综合考虑区域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程度、辐射集聚效应、交通运输条件及与周边区域相互关系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使其不仅能满足区域经济内部活动的物流需求,而且还能满足区域对外经济活动的物流要求,以形成能提供高效物流服务的网络体系。同时,根据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空间布局,围绕区域的产业优势,按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三方面优先次序,重点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的功能(基本功能、增值服务功能、配套服务功能)进行定位。

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首先是基础设施类,包括机场、铁路、道路、航路及管道网络、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站场、停车场、港口与码头等。其次是设备类,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内部的各种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自动化作业设备、流通加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再次是标准类,包括物流术语标准、托盘标准、包装标准、卡车标准、集装箱标准、货架标准、商品编码标准、商品质量标准、表格与单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仓库标准、作业标准等。需要注意的是,构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过程,是一个在现有 交通 、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的过程,所要解决的是既有资源对物流系统的适应性 问题 。因此,其主要作用之一是要增强现有各类基础设施之间的兼容性和协同性,追求系统的最优。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物流信息平台是要解决各种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以及各类信息通道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包括4层体系结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物流信息交换系统、物流 电子 交易系统和物流信息标准化系统。其中,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其他三个系统提供信息支持。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涉及 企业 间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牵涉到多个物流枢纽、环节、企业、政府部门。在物流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是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的,物流信息平台必须实现大跨度的信息实时传输、远程数据访问、数据分布处理等功能。在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中,必须处理好新信息平台和原有各种信息系统间的交互,统一标准和规范,对已有的功能单一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应充分考虑物流信息平台与其他相关行业的接口,保证平台的成长性和增容性,例如将政府办公的部分系统融入物流信息平台,为客户直接提供网上电子政务服务,减少传统业务流程中政府审核过程造成的信息延迟和滞后的 影响 ;尽量使用模块化设计,使平台各分割部分有相对独立性和较强的移植能力,使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要求选择、搭配、扩充各模块并深度开发。  区域物流政策平台规划

现代 物流业的 发展 涉及计划、经贸、财政、规划、工商、税务、城建、交通、铁道、航空、海关、公安和城管等十几个部门。由于 经济 体制原因,物流业的管理处于多元的管理状态,行政管理体制把横向的经济联系纵向切断。随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一体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物流政策平台建设就是在政府意志及物流规划下,制定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法规。具体包括:物流法规、市场管理(准入、运作、监管)、项目规划、协同制度、行业政策、行业标准、技术支持、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 金融 政策、交通管理政策和人才政策等。这种管理一体化并不是要求物流业的管理归于某一政府部门或重新成立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而是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理顺。物

流政策平台规划的目标是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切实保障现代物流系统发展目标的实现。

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

货主物流企业规划 选择区域内一些特大型 工业 企业及支柱产业中的重要企业进行企业物流规划。主要目的是提高这些企业在采购、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效率,建立企业完整的供应链组织,并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鼓励大型企业的物流系统开展 社会 物流服务。 物流-[飞诺网]

物流基础设施企业规划 选择一些重要的物流园区(中心),进行综合的企业物流规划工作。规划的目的是建设市场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物流基础服务运营商。

物流信息技术企业规划 选择一批有信息 网络 基础、软件开发能力和配送资源的电子商务性质的企业,并将政府公共信息资源授权给这些企业进行整体开发,同时制定特别政策,鼓励物流信息技术企业进行商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系统建设。

物流装备制造企业规划 选择一批有完善装备体系、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扩展力的企业,开展新型物流装备的开发。

第三方物流企业规划 选择一批现有的运输、仓储、货代、外贸、批发等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促进其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运作,并在此基础上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网络化水平较高的大型骨干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区域物流规划中注意事项

明确区域物流规划的定位

区域物流规划的定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物流环境,加大商品的辐射范围,提高工商企业的物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将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三是利用本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物流枢纽。要做好物流规划,首先要明确规划的目的,并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资源条件,确定物流规划的方向。

结合区域经济水平和特点总体规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特征,这是因为现代物流业是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会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要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作支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物流业的市场主要来自于当地工商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如果只强调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物流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同时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该区域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的支持,因此区域物流的规划必须考虑该区域的区位特点及其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与区域城市整体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相衔接

区域物流规划往往涉及到物流节点和通道的重新布局和建设问题,这与区域内城市整体规划密切相关,二者必须紧密衔接、相互结合。同时,物流作为一种服务,必须考虑其服务对象的需求。因此区域物流规划要考虑作为其服务对象的区域内各个产业的发展要求,即各个产业规划中对物流服务的需求 内容 和规模。

突出政府的指导、协调和推进作用

按照现代物流的复合产业特点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的需要,政府应处理好区域内物流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物流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物流外部资源与物流内在要素的关系,加强对现代物流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政府管理部门、各类企业等之间的协调,通过调整和制定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及措施,通过对现代物流的综合管理和宏观指导,使现代物流的宏观运行能高度协调,使微观企业物流管理能积极跟进,以便在不同领域对现代物流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和营造良好的系统环境。

科学 规划物流结点

物流发展规划篇10

区域物流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知识。冯耕中认为,区域物流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整个物流体系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它以国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指导,以区域物流系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等为依据,考虑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交通运输、仓储等物质要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统一安排交通运输、仓储等设施,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从冯耕中的区域物流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物流规划就是在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协同理论、系统理论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分析区域物流发展现状、预测物流需求、确定发展思路、建设物流运输设施网络、运作设施网络建设及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和制定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建设等内容。

(一)现代物流理论

现代物流理论是区域物流规划的最基本理论基础,是区域物流规划中功能定位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区域物流如何进行功能设置。根据我国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2001)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基本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现代物流强调从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等全过程最佳组合,强调应该把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功能之间的衔接,实现物流整体最优,强调应坚持效率、成本、服务与效益的均衡。现代物流理论决定区域物流规划必须把物流七大功能要素有机结合以满足区域内物流客户价值最大化,必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把物流功能、物流设施设备、人才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物流大系统。同时它要求区域物流规划必须从追求单个企业降低成本、注重局部活动的最优化到追求综合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基于区域非均衡理论而产生,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区域物流规模效应的形成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内部的节约。物流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同时增长极理论认为,先进物流活动开展,可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因此,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资源增长极”、“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的相互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的诱发效应、极化效应、渗透效应和扩散效应;对重点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核效应”。

(三)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提出。他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协同理论主要包括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该理论认为区域物流协同效应(即整体性)是由区域物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就好。它要求在区域物流规划中消除物流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的因素,减少整个系统内耗使各子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让整个系统处于有序状态。协同理论认为序参量是区域物流发展的主导因素,只要在规划过程中审时度势,创造条件,通过控制系统外部参量和加强内部协同,强化和凸现我们所期望的序参量,就能使物流系统有序、稳定地运行。

(四)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物流系统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的大系统,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时空上及资源利用方面的联系,也存在总的目标、总的费用以及总的运行结果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实现物流系统总体目标。因此在区域物流规划中必须做好物流的线路结构规划、节点结构的规划、产品流程网络规划、物流信息网络的规划,必须做好不同层次物流系统体系规划,构建多层次多元网络体系的物流系统,使区域物流发挥其整体最优效果。

区域物流规划的步骤

区域物流规划就是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的目的,在综合本区域和外部环境基础上,确定本区域物流发展定位、功能定位、物流设施的总体布局、规模及服务水平、政策措施规划等方面的定位问题。本文认为区域物流规划应该按如图1所示的路线进行规划。

(一)区域物流发展定位

首先,发展定位应主要解决本区域内有无必要进行物流建设、建立怎样类型的物流园区及如何经营等问题。区域物流规划首先解决在本区域内有无必要规划物流建设问题,它决定了该区域未来物流发展方向以及物流经营效率的高低等。规划者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政策、总体经济环境、本区域经济状况、现有物流技术、本区域人口规模、临近区域的物流布局、本区域现有物流规模及技术水平、本区域物流需求规模等因素分析,比较本区域与临近区域的物流优劣势,本着成本与收益分析原则,决定本区域内是否有必要进行物流建设。

其次,考虑在该区域内应该建立怎样类型的物流园区。区域经济环境的不同要求建设与之相应的物流园区。如果考虑物流服务地域及本区域及属于位置,可以把本区域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为国际性物流园区、全国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或城市物流园区。如果仅考虑其所服务的对象,可以建立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为商业零售业服务的物流园区或面向全社会的社会型物流园区。如果考虑物流园区应具有的功能,可以建立仓储型物流园区或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包括港口物流园区、路口岸物流园区及为区域物流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综合物流园区)。区域物流园区类型的确定影响着物流功能规划及布局规划。

最后,发展定位还要解决区域物流经营类型问题,即解决区域物流运作模式问题。物流园区的运营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交通、土地、工商、物价、税务等多个政府部门,其投资庞大、投资回收期相对比较长,因此有效运营可以使区域物流产生效益及快速回收投资。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经营模式是日本的物流团地和德国的货运中心。日本物流团地模式主要是政府先规划过物流用地,将基地内的地块分别以生地的价格出售给不同类型的物流协会,这些协会再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内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建造物流设施和经营,政府不参与物流园区的日常管理。德国货运中心模式主要为政府规划物流用地,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物流中心,把场地出租给物流企业,入住的物流企业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依据自身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库房、堆场、车间,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辅助设施,即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与私人共同参与)模式。我国区域物流经营模式可以借鉴日本及德国模式。

(二)区域物流功能定位

规划是指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选择的解决手段,还包括目标的选定,即政策的拟定等。区域物流功能定位就是在满足本区域内物流客户一定满意度前提下确定物流运输网络规划、物流运作设施规划、信息网络规划及政策措施体系建设等内容。

1.用地规划。区域物流的服务功能特性决定了它大都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好、用地充足的地方。运输和仓储是物流的核心,物流活动必须依赖各种运输方式及仓储条件所具有的安全性、高效性、便利和低成本等特点,组成有效的物流环境系统,及时准确、低成本地将商品送达客户。因此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的选址应尽可能选择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使节点与运输网络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节点的经济合理性,比如地价区位、劳动力条件、消费群体分布、商品流向及流量、服务水平要求等。同时应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可能物流量大小、物流园内各个功能区的活动关系、作业空间关系等,按适度超前原则规划好物流园区用地规模。需要提出的是,用地规划还应考虑规划的区域物流类型,如服务于产品生产的物流中心,用地规划应考虑成本最小,不仅考虑运输成本,还要考虑对于生产有着重要作用的其它因素,比如原材料地的分布、劳动力条件等;服务于商业的物流中心应考虑给定服务水平(主要是指一定的服务时间)物流中心可覆盖的客户数量最大化;货物中转型的物流中心应考虑用地规划以运输费用最小化为原则。

2.物流运输网络规划。由于区域内可以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和由不同运输方式组合而成的联运方式的货物分担模式,并由此产生与之相应的物流网络分配模式,因此需要构建满足一定客户满意度下的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级别运输系统构成多层次的、多元的物流运输网络体系,保证港口、机场、公路、铁路、内河等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实现全程物流运输的无缝衔接。区域物流运输网络规划主要指对区域内的机场、港口、国道、省道、高速路、区域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现物流通道畅通无阻。

3.物流运作设施规划。物流作业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为载体进行运作,因此需要对物流服务场所进行有效规划。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物流要素,优化配置物流资源,形成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相协调、与物流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运作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即在一定区域内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物流服务设施等作业场所进行有效规划,使之形成以大型区域物流园区、枢纽物流中心为神经中枢,城市配送中心为末端神经节点,彼此有机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多元的物流运作设施网络体系。

4.信息网络规划。信息是区域物流系统中各组织相互协同的手段,往往对区域物流的运作发挥着引导和优化作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信息流的本质在于对物流需求、库存、运输、风险防范、合作关系、顾客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及分析,并在区域成员间进行共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就是构筑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良好的物流市场信息交换环境,构成区域信息共享体制,高效协调处理和利用各种物流信息,实现现代物流的目标。

5.政策措施体系建设。区域物流发展离不开地方政策扶持,区域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是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应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强物流政策的宏观指导,制定物流发展促进政策措施、物流活动规制政策措施,出台综合性政策措施、交通运输政策措施和物流相关专项政策措施,发挥资源配置职能引导物流产业发展,扶持重点物流企业,为现代物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三)物流园区规划布局

物流园区布局应与其内的物流量、园区功能定位、功能构成及交通组织等要素相互协调。一般而言,基本功能齐全的物流园区的最小用地规模为7公顷,配送型的物流园区用地相对较小,而货运型物流园区用地规模较大。国外进行物流园区规划往往按照每10000吨/天作业量的占地规划为30-100公顷进行计算用地量,因此对园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可参照相关经验值进行推算,如流通加工区的面积一般占物流园区的10%-17%,配送中心的作业面积按0.15-0.2吨/m2、仓储中心的作业面积按0.7-1.2吨/m2进行折算。现代物流园区不是单一物流功能的场所,而是诸多功能的聚合地,园区由此可划为交通运输、仓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物流服务小区域,因此基本现实与未来发展需要相一致,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功能并由此决定园区布局。

此外,还应该根据外部的交通途径以确定各功能区的布局。物流园区的交通途径主要解决货物流通及内部交通问题。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外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途径决定园区内的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区的布局,使之与外部运输系统相互衔接,并以最小成本实现运作。

(四)物流园区的建设及评估

合理规划后需要对物流园区进行开发建设,包括建设时序安排、开发项目筹划及开发建设。但是在开发建设及物流园区投入运作过程中,都应基于戴明的PDCA模式、依照费用效益分析法或环境评价结合的分析方法等对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冯耕中.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健.区域物流规划理论框架及实践[J].学术问题研究,2008(1)

3.谢伯平.湖南省物流园区总体布局规划与运作模式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7

4.张涛.现代供应链管理[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