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私有化十篇

时间:2023-03-19 20:55:56

国企私有化

国企私有化篇1

关键词:国企 垄断 私有化

改革开放以来,对待国企的基本态度是“国退民进”,对提供市场性产品(即西方经济学所说的“私人产品”)的国企进行市场化改造,打破其垄断经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些国企提供的产品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性,即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二是战略性,即关乎国家长期战略安全或利益的产品(包括资源)。对于此类产品,以前,其提供者不管是企业或事业单位(改革开放以后这些事业单位进行了企业化改造,如水电气),都是掌握在国家手里的,在改革开放中有些也进行了私有化改造。这些领域的“国退民进”成就了一大批富翁,其代价也是明显的,就是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国家战略安全的面受威胁。如煤炭的无续开发,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导致很多矿开采不充分(私人老板将最容易开采的开采完之后,不容易开采的,开采成本高的就废弃),所有的代价最后由国家来承担;再如稀土,我国并不是矿藏最丰富的,而我们却大量低价出口,发达国家却卖来囤积,封存自己的矿产不开采,我们限制开采和出口,国外就反对,国内的老板及其代言人也反对,人家告咱还能胜诉,我们还必须得继续低价出口,人家还继续囤积,继续封存矿产……

现在,剩余的国企已经不多了,基本上都属于关键和核心的领域,均不外乎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的特殊性,对于此类企业,自然垄断、国家控制是比较好的经营模式。但是,从国外到国内,针对这些仅存的国企进行拆分和私有化改造的声音甚嚣尘上,左利克到中国游说了,国内的所谓经济“砖家”也大谈市场经济理论,到处扔砖,都是一个目的,将中国的所有国企统统消灭,将中国经济完全纳入到西方经济体系之中,使中国经济成为西方经济体的附庸(当然,有些学者是跟风,属于糊涂虫类)。既然大家攻击国企是拿西方经济理论作为武器的,那么,我在此也用西方经济理论来谈一谈不同的看法。

一、提供公共产品的国企

根据西方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按照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的解释,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而且公共产品或劳务具有与私人产品或劳务显著不同的三个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而凡是可以由个别消费者所占有和享用,具有敌对性、排他性和可分性的产品就是私人产品。介于二者之间的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

根据西方经济理论,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从而使市场机制难以在一切领域达到“帕累托最优”,特别是在公共产品方面。如果由私人部分通过市场提供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免费搭车者”,从而导致休谟所指出的“公共的悲剧”,难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最大化,这是市场机制本身难以解决的难题,这时就需要政府来出面提供公共产品或劳务。此外,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私人不能有效提供也会造成其供给不足,这也需政府出面弥补这种“市场缺陷”,提供相关的公共产品或劳务。

按照以上理论,提供公共产品应该是政府,政府提供的方式可以财政直接投资,如教育、公共卫生、道路、国防等,也可以成立企业,通过企业低价供给,特别是准公共产品,通过企业提供更为合适,如共公交通、公共医疗、通讯设施、航空航天、基础科学研究、水电气的供应等等。政府成立的这类企业当然就是国企。其实,我国在市场化过程中,做的有点过左,很多地方将城市公交系统、公共医疗(如乡镇卫生所)、水气的供应等进行了私有化,或直接卖给私人,或私人承包经营,或合资经营,当然,私有化之后,企业效益马上就好了,因为裁员、长价之后当然效益会好,而服务和后续投入却很差。服务和产品质量上不去,而价格却越来越高,这种状况严重损害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日常生活水平。这些公共产品即使由国企提供,近年来也有采取提价的办法来控制消费的情况,认为这样符合市场原理,因为市场经济理论不是说提高价格,需求会自动下降吗?而这种做法却忽略了产品的性质,恰恰违反了西方经济学原理,提高公共产品的价格,只会增加弱势群体、贫困人口的负担,并不会明显降低消费,特别是对富有人群没有什么影响。如前几年的春运提价、自来水提价、城市公交提价等,北京不是又提高自来水价格了吗?实施时也进行听证,理由也看似充分,实际上很荒唐,而这样的荒唐剧还一直在上演着。

综上所述,公共产品由国企提供没有问题,这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存在的,也符合西方经济学理论,而我国现存的很多国企,都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对这些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没有道理,理论上占不住脚,实践中也很失败。这些企业提品的价格本身就应该进行政府干预,只要政府能控制住其价格,保护好广大老百姓的利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就不用打破这类国企的垄断,更不用进行私有化改造,不是不用,而是不能。

二、自然垄断形成的国企

格林沃尔德在其主编的《现代经济辞典》中指出,自然垄断是一种自然条件,它恰好使市场只能容纳一个有最适度规模的公司。自然垄断能否存在的决定性判断标准是,市场需求必须小得只要有一家成本不断降低的公司就能满足。克拉克森和米勒(Clarkson & Miller,1982)认为自然垄断的基本特征是,在一定的产出范围内,生产函数呈规模报酬递增(成本递减)状态。即生产规模越大,单位产品的成本就越小。由一个企业大规模生产,要比由几家较小规模企业同时生产更有效率。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单一企业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持续下降,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单个企业进行生产会导致成本最低。如果任由多个企业同时生产,由于产量较低,每家企业的平均成本会居高不下。这时就应该由政府出面对市场的进入进行干预,让一家企业独家垄断。规模经济之所以导致自然垄断,还因为在边际成本递减条件下,一方面,原先进入该产业部门的企业,生产规模越大,边际成本持续下降,因而必然把生产规模扩大到独占市场的程度;另一方面,在垄断企业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即使政府不干预,任何新企业试图进入该产业,其初始成本必然很高,无法与垄断者展开竞争,即规模经济成为其他企业进入该产业的壁垒。

理论上讲,自然垄断的治理包括报酬率规则、激励性规制、放松规则、私有化、特许投标、公企业等多种方式,但目前在中国,对自然垄断的治理方式更趋向于私有化,如同经济学家所说的“政府控制的企业正广泛被引入私有因素”。但由此趋势会导致一种错误观念,以为“有一种全球通用的治理自然垄断的万能灵药”,这注定要失望。

国际上,有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治理自然垄断的方式,那就是公企业,就是上边所说的由政府控制的企业。其基本思想是政府而不是私人企业拥有和管理自然垄断行业。从形式上看,公企业具有几种优势。从自然垄断所产生的成本节约自动由社会整体获得,而不是由垄断者所有。即使公企业收取纯垄断价格,垄断利润也是由政府获得,公企业只不过是另一个收税者。

我国的国企一大部分是自然垄断企业,属于西方经济学所说的公企业,为什么在英国、法国允许存在的企业,在国际上治理自然垄断被认可的方式,在我国却非要私有化呢?况且我国的国企,其产品价格一直受到控制,长期以来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如铁路、电力等,在其他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二三十年内几乎很少提价,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自然灾难面前更是不计代价,甚至以牺牲干部职工之生命捍卫其荣誉和尊严。对其进行改革主要是减少行政干预,逐步实现其自我科学民主管理,而不是私有化,但是在当前的理论界,在政府决策智囊中,私有化成为主流。铁路已开始向这方面迈进,石油石化看样子也保不住,有人提出在自然垄断行业的部分环节引入竞争,这里就包括电力企业面临被拆分的问题。

有些自然垄断行业的个别环节确实可以引入竞争,如移动通讯行业,其基础设施可继续垄断经营,但服务环节可以由多家提供(他们可以租用同一套基础设施,在信号同质的基础上,分别向客户提供运营服务),以达到有效的竞争。但是相当一部分自然垄断行业,任何环节都无法引入竞争,电力就是这样的行业,不管是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都是如此(要在这些环节打破垄断的意见都是闭门造车得来的邪说),如果强行引入竞争,只会造成重复建设,整个社会效益会大幅下降,损失的只能是国家,会导致整个行业的无序。现在发电与供电已分开,而且发电出现了多家集团,垄断方式由一家变成了多家联合,除了重复建设和高级管理层的倍增,无多大变化。我认为,下一步对发电企业,应该鼓励兼并和集中,甚至鼓励兼并煤炭企业,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发电成本,保持电力价格的稳定,进而维护整个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从国家战略角度,更应保持国企的垄断经营和国家控制,其垄断范围还应该扩大,如煤炭、稀土等等,将这些战略资源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才能保证国家的国际战略地位,维护国家的战略安全。

参考文献:

[1]国企改革:私有化是必然归宿?[J].廉政望,2012

[2]戚聿东.不公正的发展:中国国企垄断现状[J].董事会,2012

[3]王雪峰,李文海,张雪丹,马莉燕.略论市场竞争规律、形式及其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

[4]贾来喜.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1997

[5]车秀文.国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J].广西经贸,2003

[6]车秀文.国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3

[7]朱明熙.国有企业改革随想[J].四川财政,1999

国企私有化篇2

【关键词】国有企业,私有化,经济发展

一、问题的引入

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是否应当全面退出,彻底私有化的这个问题学术界已经有了两场著名的争论。一场是著名的郎顾之争,另一场则是近期发生的世行报告之争。两场争论使我们对国有企业是否应该彻底私有化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在这次私有化浪潮中,郎顾之争的最后结局,让我们从一定层面上看到了国有企业在私有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不仅没有起到民进国退的效果,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轰轰烈烈上演了一场民企瓜分国资的一场“盛宴”。支持私有化的理论以国有企业低效论为支撑,认为低效导致国企亏损严重,增加了各国政府的财政压力,引发了通胀压力,阻碍了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和经济增长。但是,国企低效论不仅在理论上缺乏说服力,而且缺乏数据支持。推行了迅速大规模的私有化的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更是面临了各项社会和经济指标全面崩溃的恶果。这提醒我们,私有化的优越性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夸大了。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以来,多个国家出现了抛弃私有化教条的国有化浪潮,反而取得了较好成效。反而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国有化可能也是解决一些经济问题的良方。

二、问题的分析

(一)首先从我国国有企业的作用分析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基础,而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有企业出现了种种问题,如竞争力不足,低效率问题等,但是国有企业是社会或国家实现某种社会目标的途径,国有企业可以在一些特殊的产业中发挥特殊的职能,完成特殊的任务,或者体现特殊的利益要求。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不是一般的企业制度,它具有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特殊优点(当然也存在某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点),可以超越一般企业的某些局限性,实现一般企业难以实现的社会目标。我们观察国有企业的效率,不能仅观察国有企业产值大小、获利多少,更重要的是观察它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观察它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延伸效率,即观察它的总投入产出比,观察他们对社会对国家对全国人民所作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告诉我们要用一分为二分析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其微小弊端,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的私有化改革,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发挥其作用对其不足进行改革和完善,而不是对其的完全放弃。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绝不是私有化,而只能是加强监管,让利润在最大程度上惠及全民,同时提高基层员工的收入,缩小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

(二)我国有企业不能私有化有其重要的政治依据

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我们党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再加上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十分年轻的阶段,处于探索的过程,经济发展才趋于稳定,怎么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几百年的历史相比,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对提出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建议的别有用心,为了防御外国企业对我国经济的侵略和控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国有企业的发展。

(三)我国国有企业不能私有化的历史根据

一方面,这些年来在国有企业主导下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惊人成就的事实是有目共睹,企业的强大,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GDP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下,世界各强国经济呈现出疲软的状态,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仍然是一番繁荣的景象。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在这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世界银行参与设计的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拉丁美洲私有化计划完全失败,拉美的私有化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包含了权力、财富在不同国家、阶层中的重新分配。为保证私有化的成功和不可逆转,拉美采取了极端激进、彻底的私有化模式。私有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是遍地黄金,而是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社会动乱。没有真正考虑拉美的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真正的关注社会公正问题,霸权国家与上层阶级是这种激进私有化的受益者,拉美国家和人民则付出了沉重代价。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被认为是拉美传统模式失败的主要原因,悲剧不需要重演,拉美以惨痛的教训告诉了我们国有企业私有化是行不通的。这一鲜明的对比,更加坚定了我们国有化的信念。

三、结论

主张搞国有企业私有化,是因为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今天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发展中国家要想富强也必须走这条路。熟不知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国有企业公有化都只是国家走向富强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追求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已,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私有化也不定能促所有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拉美的私有化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些人的私有化药方,结果将会怎样呢?可以肯定,由于国有企业的退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蜕变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工人阶级和大多数劳动人民势必会基本上或完全丧失生产资料,出现贫富悬殊,导致少数人拥有大量资本和地产,而多数人陷于赤贫,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社会主义制度难以继续存在。在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果没有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我们迟早会被国际垄断资本所控制,国家和民族独立就难以保障。诸多证据表明:我们必须走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国有企业的彻底私有化。

参考文献:

国企私有化篇3

内容摘要:私有化是我国国企改制、改革中常用的方式,并成为学者研究和市场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管理者收购方式在实施国有企业私有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国企改革 管理者收购 国有企业私有化

我国最早的管理者收购可追溯到1997年7月四通集团的“产权变局”。随着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私有化是我国国企改制、改革中常用的方式,并成为学者研究和市场关注的热点。

管理者收购与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者收购

管理者收购(MBO)又称经理层收购,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创新,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即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以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取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二)国有企业私有化

本文所涉及的私有化专指国有企业私有化,它仅仅指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企业改革的有益组成部分。

国有企业私有化,是指把国有企业卖给民营公司、外资公司或个人等非国家控股的企业或个人。衡量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一个标准,是看这家“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如果国有股份不在改制后的企业占有主导地位,甚至完全没有国有股份,这家“国有企业”就是国有企业私有化。其形式主要有:

1.通过证券市场出售给个人。这一做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形成高潮,企业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市分阶段出售国有股份,是国际上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的通行做法,我国也不例外。

2.国有股减持给个人。它是分阶段私有化的通行做法,我国虽然在前两年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但实际上各上市公司减持国有股的现象始终没有停止。

3.购买自己管理的企业。我国出售的大部分国企,虽然没有用MBO的名称,但政府强调企业出售时,管理者要持大股,尤其是原国有企业的法人代表要持大股。由于我国企业管理者通常占大部分股份,所以是一种变形的管理者企业。

4.出售给他人。一般情形下,政府为了宣传,或者企业确实无人肯买,才会采用这种方式。

(三)私有化发展现状

1.国外私有化现状介绍。私有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世界性的保守主义浪潮,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严重的经济衰退时期,很多国家的宏观经济日益恶化后在各工业国中率先实行。

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的浪潮最早就源自于英国。二战后英国历届政府均对国有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改革,基本措施是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及股份制改造。尽管英国私有化进程中出现了失业严重等问题,但对于经济发展明显是利大于弊。

法国:2003年法国政府认为政府不能很好地行使股东的职能,对企业发展方向引导不明确,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干预过多。并于2004年初之前,成立“国家股份监督机构”(APE),目的是改造公营企业,使之尽可能与私营企业的普通法靠拢。

美国:美国作为世界上私有经济最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里根总统开创了美国政府国企改革的先河。后经过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位总统进一步的私有化改革,从而使美国国有经济比重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其措施主要是出售资产、立约承包、特许经营和放松管制等。

俄罗斯: 1991年,自由派代表叶利钦执政后,经济上大刀阔斧地推行由丘拜斯、盖达尔等人力主实行的“休克疗法”政策:紧缩银根、在短时间内大幅开放物价、推动贸易自由化、可自由兑换卢布,迅速推进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从1992年初到1997年7月的短短五年间,俄罗斯完成了大规模私有化改造并转入个案私有化阶段。然而,由于盲目照搬西方模式,苏联的私有化进程忽视了客观国情,急功近利、疏于调控,进而导致寡头财团的形成。由于法制化的缺失,导致该国私有化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弊大于利的影响。

2.我国私有化发展现状。明显优势:一是企业总量持平,注册资本增加;二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是公司制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四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速,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加速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六大风险:一是定价环节中的风险,如行政干预、协议转让等;二是信息不对称、暗箱操作的风险;三是收购者融资渠道不明的风险;四是运作风险,已实施MBO所需资金中仅有5%-10%来自公司高管个人,其余大部分是公司以固定资产作抵押的银行贷款,由此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五是收购主体合法性不能保证的风险;六是贫富差距扩大的风险。

六大问题:一是私营经济总量仍然较小;二是私营企业规模小、档次低,表现在企业规模小、设备和工艺落后,大部分属于家庭作坊式经营,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差;三是私营经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沿海开放城市比内地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地市集中;四是私营企业组织形式落后,且管理水平低,跟不上发展需要,多数私企以业主产权为基础的家庭、家族式管理为主,缺乏经营管理才能;五是缺乏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私营企业不能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一样获得银行贷款、政府贴息以及缺乏有效的法制保护环境等;六是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私营企业的发展。

管理者收购在国有企业私有化中的优劣

随着税收改革、取消管制,尤其是私有化的普遍推行,发展中国家正纷纷群起仿效。面对仅有极少数国家成功的现实,必须剖析我国国有企业私有化中的优劣。

(一)优势

1.有利于克服固有弊病。改变为私有制以后,滥用权力的情况大大减少。同时根治了管理者动力不足、待遇较低和监督不严导致的降低公营企业的成本效益或生产效率低下问题。

2.顺应国企改革潮流。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势在必行。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部门的第一步,实际上便是政府将竞争性部门中的国有资产出售给私人,也就是私有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在现阶段出现的必然趋势。

3.有利于重整企业业务。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与协作,甩掉那些缺乏赢利能力或发展优势不足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有效地调整资产结构,集中资源深入拓展核心业务,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通过MBO,既避免了母公司的经济情报外泄,又可以更方便地同原企业建立协作关系。

4.降低了企业成本。成本不仅包括以薪金和红利形式付给管理者的监督费用,还包括一大笔因管理者错过和忽视企业发展机会而造成的损失。通过MBO使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它形成的委托关系极大降低了成本支出。

5.促进培养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对企业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决策者,他的才能优劣以及能否充分发挥是企业发展的前提。MBO为管理者实现企业家理想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极大地刺激管理者的创业意识,能有效调动企业管理者释放企业家才能的积极性,有利于在中国形成真正的企业家阶层。

(二)弊端

1.弱化公共部门力量。急功近利是私有企业的普遍现象,他们往往在经济衰退时迅速地削减生产和投资,不顾政府部门所制定的各种公共目标,更不会涉足将来有长期发展潜力而目前处于萧条的项目。由此削弱了公共部门力量,影响政府目标的实现。

2.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一是增加了信息不对称成本,一些公司或因大量的关联交易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或因打着股权激励的幌子掏空上市公司。二是进一步加剧内部人控制,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合二为一可能从国有股“一股独大”转变为管理层“一统天下”,甚至会出现管理层中某个人“一人独霸”的现象。三是易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和不公平交易,诸如低价收购、暗箱操作、信息披露不透明以及资金来源不清等一系列问题,很难通过市场形成合理的公允收购价格。

3.产权改革顾虑重重。 “姓资、姓私”的意识形态仍顽强地主导着某些人的思想,一些人由于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害怕市场经济的竞争,不愿脱离政府的“呵护”而人为抵制产权改革。

4.法律政策相对滞后。我国现行法律政策中一些条款从客观上限制和阻碍了MBO的正常发展。

5.中介机构发育不全。中国中介服务市场很不发达,使MBO这种需要很强专业服务条件的方式很难操作,加大了MBO的收购成本。一些评估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对策建议

(一)调动企业家经营企业积极性

要给企业家以合法、公开的渠道增加个人资产,而不是通过资产流失,比如送股的方法使企业家拥有股权。让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家可以得到较高的报酬和奖励,并鼓励企业家将他们的收入用于企业投资,减免其投资收入个人所得税等等。

(二)建立国有企业私有化专门机构

要尽快成立中央和省级两个层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机构,并从政府机关、企业、高校和相关的服务部门中择优选择讲正气、懂管理、业务精、敬业精神强的从业人员。省级国有企业私有化机构主要负责省级国有企业和省以下地方政府所有企业的私有化工作。

(三)理顺私有化企业经济关系

要理顺地方财政与私有化后企业的经济关系,对于私有化后通过经营房地产收入来购买企业股权或者偿还购买股份贷款的企业,规定房地产无偿或者低价使用的期限。比如3-5年之内改变过去城市地方财政负责下岗工人的支出,要将工厂的房地产经营收入给企业的下岗职工,减少政府的城市低保人数及支出。

(四)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一是通过立法完善法律制度,从制度上实现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和改造,逐步建立以宏观调控法为核心的经济法体系,使政府可以通过法律的规定来监督和管制企业的活动。二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比如国有企业经理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多少报酬,在亏损或者破产的情况下要承担多大的经济责任等,从制度层面避免国有企业经理通过将企业玩破产的方法低价收购。

(五)强化改制过程中的财务审查

对于已经私有化的企业存在的资产流失问题,政府要追究责任,而不能既往不咎。一是彻底偿还老职工的债务,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职工下岗后的生活仍有保障;二是对企业实行治理机制再造工程,逐步实行政商分开、权利放开、监管脱钩;三是让企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只要是市场能做好的事情,就要交给市场来完成”。 对其他竞争性或半竞争性产业部门的国有企业,放手让企业自主经营,可采取国有民营、出售国有资产、放松管制等方式实现政府宏观调控。

(六)完善改制中信息披露规则

一是对上市公司管理者收购信息披露具体规定加以完善,明确要求披露资金的最终来源,并规定若不能充分说明资金的最终来源,监管机构有权要求其对资金来源的合法性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并有权进行跨行业的独立调查;二是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其执行之间的衔接,建立起信托业、证券业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之间信息交流和协助机制;三是促进公众及时了解私有化的进程,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来,而不再局限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七)建立与之配套的融资体制

针对管理者收购涉及的标的金额远远超出管理者个人的支付能力的现实,一是改革我国落后的金融体制,倡导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介入该项金融业务;二是借鉴国外依靠企业资产变现、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产权转让或发行上市等多种途径来解决管理层的还款来源,从而降低管理层的还款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巍.从经理到股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国企私有化篇4

摘要:在实践中,不同国家所采取的私有化模式略有不同,效果也呈现出差异,但相同的是改革需要国家充分发挥它的职能,为私有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私有化作为产权制度变革的一种手段,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判断私有化这种制度安排是否可行,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私有化;产权改革;制度选择;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07-02

一、私有化的认知

对私有化解析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同时又是长期以来,我们在改革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在关于“私有化”的讨论中,不同的人对“私有化”的理解和态度不尽相同。

 

广义的私有化指的是不仅推进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管制,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政府逐步出让、转售一部分国有股权甚至竞争领域的全部股权,而且还包括在制度上建立新的财产组织、经济机制、法律机制以及体制结构的过程,和国家逐渐自行解除其在市场经济中非固有的作为财产所有者的职能的过程,即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取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整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转变。

 

狭义的私有化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在资产所有权中,降低政府的比重或者提高私人部门的作用(Savas 1987)。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私有化是从所有权和所有制两个角度来考虑的。从所有权方面来说,如果所有权从国有企业或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手中转移到非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或私人手中,那就是私有化;从所有制方面来说,如果社会主义所有制变成非社会主义的,那也是私有化。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的私有化实质上也就是从个别企业角度和社会经济制度角度来理解的私有化。

 

我们通常反对的是广义的私有化。公有化抑或私有化并非市场经济的单向选择。我们应该理性对待私有化,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放松管制,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政府逐步出让、转售一部分国有股权甚至竞争领域的全部股权。

 

二、私有化的路径选择

(一)西欧和中欧的私有化路径

西欧各国的私有化主要是在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合乎逻辑的政策,矛头所向是国家垄断,旨在降低国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整个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英国早期的私有化只是简单的将经济行为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逐渐的英国的私有化成为打破垄断,建立新企业之间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联系,从而重组产业结构的方式。英国铁路公司的私有化更具有独特性,它将铁路所有权与经营权和铁路租赁公司分离,铁路营运公司在这种前提下,通过成功地中标某一特定时期的铁路营运合约,从而获得营运铁路的资格和权力。而且英国私有化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有采矿业、石油业、农业与林业、水、电、煤气业、国家电网、制造业、科学工程业、饮食业、金融业,甚至涉及到高等教育领域。由于英国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和法律体系,该国的私有化主要是采取在资本市场上直接出售国有企业股票的形式进行的。法国主要通过政府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私有化变革。总之,私有化成了西欧各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推行其制度改革的重要工具。在这些国家,通过私有化获得的收入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相当大的比例,私有化对西欧国家的经济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中欧国家中,德国和波兰比较典型。德国电信的私有化是通过打破垄断,引入新的竞争者来进行私有化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波兰走的是一条独特的私有化之路。1990年,波兰政府成立所有制改造部,开始了大规模私有化之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是国有企业私有化。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后,通过资本市场将这些股份出售给个人、机构投资者;缺乏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则被出售、配给、转让、并购。

 

(二)俄罗斯与东欧的私有化路径

俄罗斯东欧的私有化是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才真正实施的,且采取的都是激进式的改革方式。俄罗斯的私有化分为大私有化和小私有化。小私有化指商业、服务业企业及小型企业、运输业和建筑业企业的私有化。主要方式有拍卖、投标、赎买、租赁财产和股份制。大私有化指大中型企业的私有化,途经基本上是实行股份化。2001年,普京政府出台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私有化举措,以出售国际控股的大型企业股份的方式进行私有化,也掀起了第二次俄罗斯私有化改革的高潮。这次被出售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国有煤炭企业;二是国有股份比例很低,政府无法对企业内部事务施加实质性影响的企业;三是控股权属于私人,国家虽拥有一定股份,但无法参与经营决策的企业。2012年11月俄罗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对大型国有公司私有化路线图的制定。这次私有化将主要涉及俄纳米技术公司、俄铁公司、金刚石公司、俄石油公司、统一电力国际公司。东欧国家的私有化归纳起来主要有重新私有化、大私有化和小私有化。重新私有化是指把过去国有化、集体化时期没收的私有企业、土地及其它财产归还原主或其继承人;小私有化是指把国有商业、饭店、旅馆、服务业、建筑业中的小型企业出售给私人或私人公司;大私有化是指对大中型企业的私有化。

 

俄罗斯东欧的私有化是在个别企业私有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私有化,最终实现了“制度变迁”、“制度转型”。私有化的效果在各个国家呈现出差异,但相同的是改革需要国家充分发挥它的职能,为私有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保证私有经济充分发挥它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亚太国家的私有化路径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以来,亚太地区开始把公共部门推向竞争,注重私有化,放松控制和自由化。日本采取的是“渐进民营”私有化模式:先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等条件成熟后,国家出售国有企业股票,彻底实行民营化。韩国的第一个大规模的私有化是由韩国快递业开始的,其结果却是加强了垄断,抑制了韩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卢泰愚政府、金泳三政府、金大中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私有化变革,到1999年9月,改革才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印度尼西亚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放松控制,改革公营企业的。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国家的管制领域。菲律宾的私有化计划是一种双重性的战略。私有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解除加在菲律宾国家银行和菲律宾开发银行这两个金融机构的财务负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公共企业给政府带来的财政负担。在新加坡,私有化主要是围绕摈弃公共企业进行的。在泰国,也采取了多种方式对公共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等。

国企私有化篇5

关键词:私营企业历程 问题对策

一、私营企业的概念

私营企业是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的,即非国有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盈利性组织。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包括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民营不等于私营,私营经济是民营经济的主体。其实划分企业的标准不应是所有制因素,也不应是经营权的不同,而应是企业的组织形式。按组织形式企业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等。

二、私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私营企业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之前我国的私营企业受到了压制,没有大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私营企业经历了三个阶段逐步装发展起来了。

1.复苏阶段(1978-1981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率先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私营企业有原来受压制的状态开始慢慢复苏,逐步开始发展起来。

2.发展阶段(1982-1992年)

党的十二大精神明确指出,私营企业是合法的企业,国家应大力支持。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的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这个阶段私营企业开始向上发展,出现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

3.高速发展阶段(1993年-)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十六大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个体户、私营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竟争,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三、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 产权分配不清,给私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产权不清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去分析:私企的投资人之间的产权不清;出资人管理者和单纯的管理者之间的产权不清,前者可以享受利润分红,而后者只享有工资性的劳动收入;职工之间的产权不清。

(二)缺乏企业文化,导致私企的文化底蕴不足。

大部分私企并没有重视到文化的作用,一部分私企甚至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俗话说的好,三流的团队靠人管,二流的团队靠制度,一流的团队有文化。这句话体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作为私企,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在一定程度依赖企业文化,私企没有良好的文化底蕴是不可能走向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沿的。同时大多数私企是家族企业,他们的文化是狭隘的,不能跟上现代企业文化的需要,现代的企业竞争是文化与文化的竞争。

(三)私企的家族化管理模式制约了它的发展壮大,阻碍了它与时代的接轨

在私企开始着手的时候,凭借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大家竭力合作,努力奋斗,使私企完成初步的资本积累,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慢慢的显示出它的弊端。他们思想守旧,缺乏创新意识;他们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任人唯亲,严重排除家族以外的优秀人才;企业的利益和家族的利益冲突等等均阻碍了私企的长期发展,更是与先进的企业拉开了距离,慢慢的被甩在后面,最后面临破产或分家的严重后果。

(四)私企在发展过程中贪功冒进,影响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私企在完成资本积累后,在产品、员工、制度、文化等趋于成熟后,为了保持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断的扩大规模,实行多方向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在这过程中,私企贪图快,导致了机构庞大,造成效率低下,甚至经济效益差的现象,使私企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同时由于扩张快,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只大不细"的问题。

(五)私企与外部的环境衔接不够,影响了私企的发展

在私企的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政府的政策变化均会对私企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私企应注意这些方面,全面的促进私企快速健康的发展。

四、推动私企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改变经营管理模式,与家族管理模式结合起来。

在管理的模式上,应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保留原有的家族企业运作特色,并开发出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新管理机制。首先,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私企内部关系复杂,更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去消除"人为"的管理因素。其次,应该意识到一个缺乏优秀人才的企业是走不远的,因此应该面向社会,聘请高文化、高技能的管理人才,不能任人唯亲,排斥外人;最后,应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使企业的管理由"人治"慢慢转化为文化约束人的转变。

(二)产权的清晰化是私企走向成功的丝绸之路

私企应针对产权不清晰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对于产权结构单一的问题,可以通过投资的多元化去解决;而对于企业的剩余也应该分为两个部分:1、货币投资收益。2、人力资本收益;针对其他的产权不清晰的问题,也应逐步解决,时产权清晰化,这样才能保证私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控制私企发展中的风险,稳步发展不冒进

私营企业应该意识到企业的扩张并非越快越好,而是应脚踏实地,稳步前进,并时刻保持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扩张也要注意资金的积累应用,不能给企业带来太多的负债,这样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给企业背上包袱,并随时可能坠入深渊。

(四)着力打造企业文化是私企走向时代前沿的必要手段

对于私企,建立正确的企业文化甚为重要,企业应培养自己的文化氛围,全面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正确的协调并处理文化建设和生产发展的关系,保证企业快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平云,毕丽华,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要走正规化,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第二期,2001

[2]张燕,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莱阳农学院学报,第3期,2001

国企私有化篇6

[ 论文摘要 ] 影响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文化因素有:专权意识下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约束;中国传统的传承观念制约私营企业人事制度创新;“家文化”价值观念下的利益关系制约企业的分配制度创新;私营企业主对企业的目标缺乏“文化价值”判断;投资者自身的文化缺陷等。因此,私营企业主应科学地吸收中西方的人文精神和先进的管理思想开放权,实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淡化传统的传承观念,催化企业内部人事制度、福利分配制度创新;政府部门应辩证地吸取西方先进的市场文化元素,更新执政理念,平等对待私营企业、加强法制建设和对劳动市场的管理、完善职业经理人才市场、为私营企业解决融资等难题,促进我国私营经济逐渐走向成熟。

一、中国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文化约束

(一)专权意识下私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约束

西方国家奉行以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分离为特征的“人论”文化,因此,政治领域实行分权制,通过分权的制衡机制形成高效率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注重运用契约关系达成经济主体之间高效率的协作,在产权上很容易通过契约形成企业的联合与并购。而中国是一个集权意识很强的国家,在这种专权意识的影响下,私营企业内部是很难进行产权制度创新的。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小私营企业中,产权上呈高度集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企业主很难改变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集权思维,害怕权利的分散,尤其是作为企业的基础—产权,一旦分散,就会失控。二是中国的既稳固又顽固的“家文化”理念极大地阻碍了私营企业制度创新。在大部分私营业主的思维视野里,只有把自己企业的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保险的。三是在这种专权的意识下很难达成企业外部联合。至于企业的兼并战略,一直持别人被我兼并可以,我被别人兼并则不行的态度,每个业主都各自为政,产权制度的变革和创新难以进行。四是囿于私营企业主传统、落后的文化意识和个人胆识,不可能进行现代企业建设中所要求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创新。此外,在高度集中的产权下必定导致企业经营权的集中。孤立的产权和高度集中经营权形成私营企业长期固化的模式,导致企业自身发展缓慢,同时,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中国传统的传承观念制约私营企业人事制度创新

按照中国的传承观念,无论是财产的继承还是技艺的传授,一直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我国的私营企业职员队伍,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加上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分配关系,家族企业被捆得越来越紧。因此,一个家族企业家绝不会轻易地将自己苦心经营的企业交给别人来管理,由于企业的财产权和经营权长期、完全掌握在投资人手中,绝大多数企业主既是投资者又是企业的总经理。在他们的人事管理理念里,丝毫没有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中“人力资源”的管理科学,外来职业化的经理人员是很难融入这个“独立王国”的。

(三)“家文化”价值观念下的利益关系制约企业分配制度的创新

从纯经济学角度来讲,企业创业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看,渗透在私营企业经济行为中的“家文化”对利益的分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内部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是按权力(包括财产权和在企业中的职权)来分配的,而不是按能力和贡献来分配。谁投资最多,谁的职务就最高,权力就最大,所得份额就最多。因此,在我国的家族制企业里经常发生由于利益分配不科学而使企业内部矛盾加剧。另一方面,对于外来聘用人员,则是通过双方的博弈以聘用人员能接受的最低标准支付劳动报酬,掺杂在分配行为中的文化观念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在这种狭隘的文化观念里,丝毫没有“人力资本”分配的成分。因此,企业很难形成以人为本,按能力和贡献付酬的科学分配机制。

(四)私营企业主对企业的目标缺乏“文化价值”判断

新制度经济学派学者加尔布雷斯提出了企业价值判断标准,把经济价值以外的价值称为“文化价值”,同时认为,把 “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综合起来就是“生活质量”。

从理论上看,我国私营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以血缘、姻亲关系为基础、呈“差序格局”的朴素的“家文化”,这种家文化的基本理念是除了赚钱还是赚钱,企业老板把自己和企业捆在一起变成赚钱的机器。大多数中小私营企业几乎没有企业文化这个概念,即使有这个观念,也很淡薄,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没有予以重视,不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企业价值观模糊,不注重企业员工(包括自己在内)的生活质量。

(五)投资者自身的文化素质缺陷制约企业制度创新

私营中小企业的老板绝大部分靠经验管理企业,不注重知识更新,不注重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和文化知识修养的提高,因此,当企业面临市场变化时就显得束手无策。作为随市场经济带来的具有外来文化特征的公司制的治理结构,要求企业主具有全面的管理知识和企业文化理念,而我国的企业家队伍,尤其是家族企业主,脱胎于计划经济,一时还很难适应这种具有西方色彩的企业制度更新。

二、摆脱我国传统文化因素的约束,促进私营企业制度创新

(一)私营企业主应辩证地继承和吸收中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内核,融入企业管理,推进企业制度创新

1. 开放放权,实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企业主应借鉴西方的公司制企业管理思想,运用分权和契约来管理企业。这里的产权结构多元化是指所有权的多元化,在产权关系上表现为出资人财产和法人财产的分裂,即出资人的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第一,这种分离,并不是对出资人所有权的背叛,而是投资者所有权追求自身利益的逻辑结果。在多元化产权结构下,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才有了良好的运转基础,公司治理的法人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它有助于法人财产权的建立,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家的职业化,有助于优秀的企业家更多地利用资本,有助于投资者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择优秀企业家运营自己的资本,以增进社会的产出,从而投资者也将获得更大的利益。第二,在公司制下实现私营企业产权的适当开放,实行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可向愿意投资的人开放,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或让员工持股,提供经理期权。

2. 私营企业主应谈化传统的传承观念,催化企业内部人事制度创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陈旧的观念将不可抗拒地被新的观念所替代。因此,具有明显传统文化特征的私营企业制度须进行改革。家族企业家应走出“家族制”管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统观念的藩篱,引入人力资本,进行企业内部制度创新。随着私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主的能力、精力势必有限,从主观上也必将尝试“两权分离”的制度创新。因此,应引入职业经理,建立委托的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3. 运用现代分配理论,进行企业内部福利分配制度创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为企业人事分配制度的变革提供了科学依据。其理论的精髓就是对人的能力的重视和对人格的尊重,并体现在对物质和精神的激励上。应运用现代分配理论,科学地界定企业各层员工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以及劳动贡献,设计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保证薪酬制度的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合法性。薪酬制度应具有鼓励创新的思想,激励员工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质,为企业效力,同时让员工能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就感。应具有前瞻性的福利分配思想,借鉴西方企业“员工协助计划”(EAP),向员工提供家庭、法律、医疗、财务方面的援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确保员工的工作热情。

4. 树立企业“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目标,打造符合现代化制度标准的成熟私营企业。首先,企业主应正确理解“经济价值”和 “文化价值”的双重目标的辩证关系。

其次,私营企业主自身应不断更新知识,加强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的修炼,提高文化素养,一方面,可提高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驾驭风云变幻的市场,推动企业的发展,实现个人的经济价值和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吸收西方优秀的人文精神,改变固步自封的传统思维,做一个有胆识、有远见、遵纪守法、讲究公德、体恤下属的企业家;尊重人、关心人,做一个有亲和力的人;文明、沉稳、冷静、乐观,豁达,做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二)政府部门应辩证地吸取西方先进的文化元素,更新执政理念,为私营企业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 当好“无为政府”。即要给私营企业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不要无端干涉企业的内部事务,更不能人为地设置障碍。

2. 当好“有为政府”。第一,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提高政府公务员的素质,做到依法行政,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宜私营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政府环境。第二,加大法制建设力度,清理废止与宪法修正案不相符的法律法规,确保私营企业在项目投资,企业股份制改造与企业并购活动中的权益。第三,为私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放宽私营企业的投资领域,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原则。允许私营企业进入公共部门、金融、保险、邮电通讯、水利设施等部门,鼓励和引导私营企业投资于教育、旅游、环保、市场中介、社会服务等成长性产业,打破行政壁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跨地区,跨国投资,允许私营企业进入国有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某些商业领域和外贸领域。第四,应平等对待私营企业。一是在银行直接贷款方面,应按效益优先的原则,与国有企业享有平等待遇。二是引导私营企业诚信经营,改善私营企业的融资条件,让私营企业拥有和国有企业一样的上市筹资、配售、发行债券等机会。三是在金融准入方面给予平等待遇和政策,构建私营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让民间资本创办股份制银行等金融企业,大力发展以支持私营企业为己任的地方性中小型银行以及其他金融中介;并适当调整其贷款审批权限,简化贷款手续;要建立私营企业贷款保障机制,以减少私营企业的融资障碍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第五,在税收减免方面给予私营企业以优惠待遇。政府应该规范对私营企业税(费)赋的征收,杜绝歧视性做法,并尽可能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加强财政补贴和优先采购其产品,以此来加快私营企业的发展。第六,由政府出面,加强劳动市场的管理和创新,充分动员社会资源,构造多元化的人才市场,完善经理人才市场,逐渐培养出我国优秀的甚至是世界顶尖级的企业家,为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促进我国私营经济逐渐走向成熟。

[ 参考文献 ]

[1]姚开建.经济学说史(第1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王相钦,吴太昌.中国近代商业史论(第1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第1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英)洛克.论政府(第1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64.

[6]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第1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国企私有化篇7

鼓励私营建筑经济参与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壮大和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只要政策允许,并正确引导,这些戴帽的、挂靠的私营经济成份必将象火山爆发一样,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使私营建筑经济得到大力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一)私营经济的发展,己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据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私营建筑经济年增长率为17%以上,明显高于公有制建筑经济的发展速度(国有经济4%,集体经济8%)。私营建筑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五倍以上,己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私营建筑经济转移。由于建筑业和建筑产品具有特殊性以及所有制歧视的存在等原因,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但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二)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促进公有制建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公有制建筑经济在建筑经济总量中仍处于主体地位,还在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由于大多数国有建筑企业机制不活、权责不清、包袱沉重、人才流失、亏损严重、效益低下等原因,已制约了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而私营建筑企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诞生,又随着市场竞争求得生存与发展的。

因此私营建筑企业日益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同时,对国有建筑企业形成越来越大的冲击力。对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私营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而产权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国有建筑企业的前途取决于产权改革的成败。因此,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促进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

(三)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使原国有企业己经改姓,从而增加了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有的已经上市,其产权已属股民所有;有的已由职工一次性买断,变成民有民营企业;有的由职工参股;有的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特别是有的经营者买断了中小国有尤其是集体建筑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企业已经成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建筑市场中国有民营出卖营业执照和资质、挂户、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较为突出,已成为各级政府管理与治理的重点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助于这类问题的解决。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一)抓认识

就是要用党的十七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二)抓改革

就是要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三)抓政策

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为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戴红帽私营建筑企业摘帽正名,还原其本来面目,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二是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为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抓规范

就是要以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抓规范。

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和工程质量监督,提高工程监理覆盖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合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掠夺经营、忽视质量等行为短期化问题,促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要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

1.在产权制度上,要从独资企业单一主体的产权结构向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等多元化产权制度过渡;

2.在企业管理上,要从传统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独裁型决策机制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过渡;

3.在企业规模上,要从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步向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4.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逐步向技术管理密集型、集约型过渡;

5.在企业扩张上,要从仅仅依靠一家一户的资本积累转移到依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实行多元化融资上来;鼓励私营建筑经济参与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壮大和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我国目前正处在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建筑业中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私营建筑企业,可以说商机无限,有广阔的发展舞台。

国企私有化篇8

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私营建筑经济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建筑业产业和产品特点、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经济规模和市场环境与私营工商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生产力的发展。

文中所称私营建筑经济是指:纯粹私营经济+国有或集体经济中属于私营经济的成份+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经济。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2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体经济8%,国有经济4%)。1993-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非公有经济转移。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

由于建筑业和建筑产品具有特殊性以及“所有制歧视”的存在等原因,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但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由建筑业具有“二元性”特点所决定的。建筑业的“二元性”特点表现在:

(1)一方面,国家把建筑业与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并列,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另一方面,建筑业又属于竞争性行业。1984年,在全国城市经济中,建筑业率先进行了改革,建筑业企业被率先推向市场。十几年来,国家不仅没有给建筑业以优惠政策,而且仍然将之作为完成基本建设任务的“工具”,在资源配置、价格改革、政策法规制定和建筑市场规范等方面严重滞后,使建筑业企业在“压级压价、垫资承包、拖欠工程款”的恶性竞争环境下艰难度日。

(2)一方面,随着我国一大批工业、能源、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尤其面对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挑战,对建筑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建筑业从整体上说,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建筑业仍然没有摆脱“四低一易”的特点: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工业化程度低、服务社会化水平低、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业企业容易进入建筑市场,容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3)一方面,公有建筑经济(国有+集体)在建筑经济总量中仍然处于主体地位,还在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国有建筑业企业产权不明、权责不清、包袱沉重、亏损严重、效益低下;而私营建筑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其生机活力。私营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而产权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国有建筑企业的前途取决于产权改革的成败。因此,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促进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

总之,由于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产业,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产业退出,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私营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建筑业生产力的二元性决定了所有制的二元性,即必须在发展国有建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就量的概念而言,在建筑经济总量中,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有较大份额。据统计,在1997年建筑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3.7%。私营建筑经济的现实基础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质的方面:

(1)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建筑业企业,尤其建筑装饰装修、地基处理、综合布线、建筑防水、消防工程施工等专业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

(2)在国有建筑经济中孕育着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使“原国有企业”已经改性,从而增加了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有的已经上市,其产权已属股民所有;有的已由职工一次性买断,变成民有民营企业;有的由职工参股;有的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特别是有的经营者买断了中小国有尤其是集体建筑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

此外,在国有建筑企业中,还存在着如下三种情形:一是一些企业经理以改制为名,将有效的国有资产“重组”,成立新的公司,由自己或亲属控股,并兼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他们将以国有企业名义承包的工程,尤其是资金到位、利润丰厚的“肥活”,交由“自己”的公司施工。这样实际上是将企业的有效资产和利润实现了由“公”到“私”的“双转移”。二是一些国有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名,打着国有企业的招牌,只负盈,不负亏(实际也负不了亏)。项目盈了,狠捞;项目亏了,也捞。导致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寺庙穷、和尚愁、方丈富的现象。三是一些企业之外的人,以国有企业某某工程处或项目部的名义,以交上一点象征性的“管理费”为条件,挂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牌子,冒国有之名,行个人之实。这些现象的存在,事实上使许多国有建筑企业包括一些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已经成为一捅即破的“空壳”。国有建筑企业中存在的为数不少的这些人,实际上成了国有建筑企业为自己培养的“掘墓人”。就是这些人,就是利用这些手段,在几年中就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3)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企业已经成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有利于消除私靠乱挂、出卖资质、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三)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

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建筑经济应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建筑业产业中退出。如日本在明治时期及其以前创立的23家主要建设公司中,有22家属私营企业,占96%,只有大成建设公司由大仑组商会(属行业协会团体,而非政府)创立。私营建筑企业由于自身具有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被称为日本五大超级建筑公司的清水建设、鹿岛建设、大成建设和大林组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竹中工务店创立于1610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虽历

经沧桑,但至今仍然保持着蓬勃生机。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几十年前就基本上没有了国有建筑企业。我们也应当结合建国以来建筑业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改造我们的建筑企业所有制结构。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私营建筑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阻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一)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1、从外部来看,主要存在着观念和市场环境两大障碍。观念障碍———概括起来有“三论”,它是制约中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

(1)“对立论”,即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把私营建筑经济看作“异己”,加以排斥;

(2)“担心论”,即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担心工程质量干不好、债务债权还不了,等等;

(3)“唯心论”,即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已经具有雄厚的现实基础,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障碍———概括起来是“三个缺乏”。(1)缺乏有效保护私营建筑经济合法财产的法制环境。尤其一些管理部门对私有建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乱报销的“五乱”现象比国有企业更严重。(2)缺乏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批、招标投标等方面,私营建筑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所有制歧视。(3)缺乏提供服务的社会环境。目前,私营建筑企业在银行贷款、员工培训、职工职称评定、申报户口等方面受到不应有的、很“严格的”限制。

思想认识和市场环境存在的种种障碍,严重阻碍了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

2、从私营建筑经济自身来看,制约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三大缺陷”:

(1)家庭化的管理模式和独裁型的决策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企业发展初期,权力高度集中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能够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本,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是,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而难以作出更正确的决策。因而,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发展。

(2)较小的经营规模和单一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一是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滞后,规模很小。二是私营建筑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在融资能力和扩张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制约了企业规模难以迅速扩大。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抵御经营风险,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实力。

(3)经营策略上的短期行为及较低的技术和信用,是造成私营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难的重要原因。我国私有建筑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有的私营建筑企业不是依靠加强科学管理,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来获得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各种不正当手段牟取利益,直接影响了私营建筑企业的信用和形象。

(二)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1、抓认识。就是要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2、抓改革。就是要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3、抓政策。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为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戴红帽”私营建筑企业“摘帽”正名,还原其本来面目,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二是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为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抓规范。就是要以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抓规范。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和工程质量监督,提高工程监理覆盖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合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掠夺经营、忽视质量等行为短期化问题,促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要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

(1)在产权制度上,要从独资企业单一主体的产权结构向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等多元化产权制度过渡;

(2)在企业管理上,要从传统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独裁型决策机制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过渡;

(3)在企业规模上,要从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步向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4)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逐步向技术管理密集型、集约型过渡;

(5)在企业扩张上,要从仅仅依靠“一家一户”的资本积累转移到依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实行多元化融资上来;鼓励私营建筑经济参与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壮大和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只要政策允许,并正确引导,这些“戴帽”的、“挂靠”的私营经济成份必将象火山爆发一样,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使私营建筑经济得到大力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三)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整个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是我国整个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只有整个私营经济和建筑业都发展了,才能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1、私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长期存在。对我国私营经济的存在期限,十二大后认为“从大局看,不用担心”,十三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始终,十四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命运,十五

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同兴亡。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私营经济存在的长期性。

2、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将随着我国工业化

进程的加快,而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纵观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筑业的发展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工业化前,由于以农业为主体,因而不具备大力发展建筑业的要求和条件;工业化初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化阶段,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本阶段建筑业总量进一步加大;后工业化时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随之,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历史使命也将完成。

我国正处在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私营建筑经济作为我国整个私营经济和整个建筑业中的一个很活跃的部分,也将长期存在并得到大力发展。如果把改革开放初期到1997年的20年间私营建筑经济从无到有、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作为“孕育”阶段的话,那么,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到下个世纪的前20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私营经济、私人投资的发展和增大,私营建筑经济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

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孕育阶段,已进入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一是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为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样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二是私人投资的日益加大,将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这一时期,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经济规模将迅速扩大。这一阶段大致用20年的时间,即到2020年,我国私营建筑经济规模总量将与国有建筑经济规模持平。

从2020-2050年,我国将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私营经济持续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将作为国内建筑市场的主力军而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就其经济总量来说,已超过了国有建筑经济;国有建筑经济由于国有资本的逐步转移等原因,而呈下降趋势。国有资本是否要象发达工业化国家一样从整个建筑业中退出,那将是下世纪中叶之后的事情了。

诚然,上述对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历史发展趋势的描述,是建立在十五大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孕育成熟、将要大发展基础之上的。而发展趋势中各阶段发展周期的长短,取决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并随着改革进程的调整而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中国私营个体经济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国企私有化篇9

俄罗斯改革派将建立“私有制”视为通往西方“天堂式”生活的法宝,将私有化看作是拯救俄罗斯的“救世灵方”和“灵丹妙药”。政府代总理盖达尔和丘拜斯认定,必须把所有权从国家和官僚手中夺过来。“无论把财产分给谁,哪怕是分给强盗,只要把财产从国家手里夺过来就好。如果强盗变成自己资本的有效主人,他就不会再做强盗了……”。俄罗斯年轻的改革派极力地在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那里寻找理论依据,他们的幻想与西方自由派谋士的主张不谋而合,按照美国哈佛大学谋士给东欧诸国开出的药方,经济改革无非是“价格自由化”和“私有化”,而私有化又是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俄罗斯私有化政策的特点与偏颇

观察俄罗斯国有资产私有化进程,可以发现俄罗斯私有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私有化更多的出自政治上动因,而非经济上的考虑。私有化成为新政权摧毁原制度经济基础的工具,必须抓住政治机会,迅速将国有财产分配下去。丘拜斯在电视节目中宣称:“私有化的目的,就是在俄罗斯建成资本主义”。以至于西方经济学家也认为,俄罗斯私有化操之过急,“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是另一种形式的“斯大林主义”。

私有化法律准备严重不足。俄罗斯私有化遵循的一些空泛的理念或概念,依靠的是“总统令”和纲要,而不是靠法律进行。这样可以绕开议会中的抵制。私有化运动实际上加快了旧官僚和新权贵将手中“瓜分的社会财产”合法化的进程。

追求速度和规模,大规模、突击式、闪电式地推进私有化。西方资本主义走过了几百年时间,而俄罗斯改革派期望短时间培育出千百万私有者。英国一个大型企业的私有化平均需要6年时间,而俄罗斯期望用一两年的时间突击式完成15000家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与其它国家不同,俄罗斯被私有化的是国有资产中的较好的甚至是最好的部分。在俄罗斯大型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中,一些潜力雄厚的资源、原料型企业首先被私有化,如石油开采、冶炼、有色金属、航空企业等。

权钱交易严重,私有化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私有化既没有解决经济上的收入、效益等问题,也没能解决结构调整的任务。私有化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了财产的争夺。私有化运动带来大量消极的社会后果,引发了许多严重犯罪,造成社会财富两极分化,损害了经济和国家安全。

私有化的实际结果与最初目标相差甚远

按照《俄罗斯私有化纲要》的规定,官方宣称的私有化要实现以下七个重要目标:形成一个私有者阶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利用私有化所得的收入建立社会保障资金体系;促进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提高竞争力、经济非垄断化;吸引国外投资;为私有化创造条件、建立良好的组织体系。然而,私有化几年过后,俄罗斯社会普遍认为私有化的实际结果与最初目标相差甚远。私有化既没有实现收入目标,也没有达到效益目的。私有化实际上成为一些国有优良资产或优质企业的“大拍卖”,为瓜分国有资产提供了机遇和依据,使少数人借机暴富,进而演变成“财团巨富和金融寡头”。

私有化未能改善财政状况,相反却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在1992-1994的两年时间里,俄罗斯有共计64829个企业进行了私有化改造,占4年间私有化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统计资料表明,在1993―1996年的4年中,俄罗斯私有化的收入只占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0.02%―0.04% ,占预算收入的 0.13%―0.16%。 在俄罗斯“贱卖国企”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私有化为少数人提供了绝好的敛财机会,无法统计的国有财产被变相转手或侵吞,削弱了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

私有化未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调查结果表明,俄罗斯私有化后的企业与原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差不大,经济效益差别不甚明显。一些社会学调查结果显示,在经营管理、劳动态度等方面,私有化的企业与原国营企业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反倒是一些新出现的私营企业生产下降。俄罗斯国家杜马稽查委员会在一次对私有化的专门调查中指出,1992―1994年俄罗斯中央一级所属的1666家机器制造企业中有1389家被股份化,占83.4% 。这期间,1992年生产下降幅度为11.5% ,1993年下降为14.9%,1994年竟达到43.9% 。

私有化损害了俄罗斯产业部门的竞争力。私有化过程中,由于国外产品、特别是西方舶来品的冲击,俄罗斯企业及其商品失去了自己的市场。机械产品生产连年下降,1994年下降幅度达45%,日用消费品生产下降了一半以上。90年代中期,俄罗斯80%的食品依靠进口。

在反垄断方面,“反垄断”的旗号被用来当作利益均沾、你争我夺的掩护。由于某些反垄断措施“操之过急”,结果破坏了原有的经济联系,特别是对农工综合体、森林工业和冶金工业等部门的负面影响巨大。一些有利可图的石油工业、航空运输和原料部门等分离出不少公司,例如原统一的“苏联航空”分成420家大小航空公司。俄罗斯一些原料和燃料部门被特大型金融-工业集团或私人财团所控制。

私有化吸引外资效果微乎其微。在吸引外资方面,俄罗斯私有化的作用亦不甚明显。1994年正值俄罗斯私有化的高潮时期,1994年前9个月的外国投资仅为7.68亿美元,而1993年为-29.2亿美元。而1995年估计仅私有化企业改造所需要的费用就达1500-2000亿美元。几年来,西方在俄罗斯的投资平均每人只有47美元,而在波兰为326美元,而智利为585美元。

私有化恶化了社会局势,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严重。1994年6月底,叶利钦总统宣布俄罗斯已有70%的工业企业实行了私有化,俄罗斯社会4000万人成为股票持有者。然而,社会学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并不认为私有化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真正在私有化中分得好处的只有70万人到90万人,最后能够分抢到最大蛋糕的只是极少数,这就是金字塔顶尖上那不足2000人。俄罗斯学者认为,私有化的推行,使得俄罗斯社会的贫富差别不仅表现在工资收入上,而更多地体现在占有财富和资产的多寡上。随着资本收益几何级数的增长,俄罗斯社会的贫富分化严重,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私有化过程中,企业改组、破产数量增多,使得俄罗斯社会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特别是在一些工业企业较多的地区和城市,失业人口增长。1996年俄罗斯失业人数为670万人,约占整个社会有劳动能力人口的9.1% 。

国企私有化篇10

【关键词】私营建筑经济;障碍

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私营建筑经济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建筑业产业和产品特点、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经济规模和市场环境与私营工商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严重阻碍了建筑业生产力的发展。

文中所称私营建筑经济是指:纯粹私营经济+国有或集体经济中属于私营经济的成份+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经济。

1、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1 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2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体经济8%,国有经济4%)。1993-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非公有经济转移。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

由于建筑业和建筑产品具有特殊性以及“所有制歧视”的存在等原因,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但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1.2 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2.1 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是由建筑业具有“二元性”特点所决定的。建筑业的“二元性”特点表现在:

(1)一方面,国家把建筑业与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并列,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另一方面,建筑业又属于竞争性行业。1984年,在全国城市经济中,建筑业率先进行了改革,建筑业企业被率先推向市场。十几年来,国家不仅没有给建筑业以优惠政策,而且仍然将之作为完成基本建设任务的“工具”,在资源配置、价格改革、政策法规制定和建筑市场规范等方面严重滞后,使建筑业企业在“压级压价、垫资承包、拖欠工程款”的恶性竞争环境下艰难度日。

(2)一方面,随着我国一大批工业、能源、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尤其面对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挑战,对建筑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建筑业从整体上说,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建筑业仍然没有摆脱“四低一易”的特点: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生产工业化程度低、服务社会化水平低、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低。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业企业容易进入建筑市场,容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3)一方面,公有建筑经济(国有+集体)在建筑经济总量中仍然处于主体地位,还在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国有建筑业企业产权不明、权责不清、包袱沉重、亏损严重、效益低下;而私营建筑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其生机活力。私营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而产权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国有建筑企业的前途取决于产权改革的成败。因此,私营建筑经济是建筑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促进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

总之,由于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产业,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产业退出,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私营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私营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建筑业生产力的二元性决定了所有制的二元性,即必须在发展国有建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1.2.2 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就量的概念而言,在建筑经济总量中,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有较大份额。据统计,在1997年建筑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63.7%。私营建筑经济的现实基础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质的方面:

(1)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建筑业企业,尤其建筑装饰装修、地基处理、综合布线、建筑防水、消防工程施工等专业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

(2)在国有建筑经济中孕育着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使“原国有企业”已经改性,从而增加了私营建筑经济的成份。有的已经上市,其产权已属股民所有;有的已由职工一次性买断,变成民有民营企业;有的由职工参股;有的实行租赁、承包经营,特别是有的经营者买断了中小国有尤其是集体建筑企业,变成了私营企业。

此外,在国有建筑企业中,还存在着如下三种情形:一是一些企业经理以改制为名,将有效的国有资产“重组”,成立新的公司,由自己或亲属控股,并兼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他们将以国有企业名义承包的工程,尤其是资金到位、利润丰厚的“肥活”,交由“自己”的公司施工。这样实际上是将企业的有效资产和利润实现了由“公”到“私”的“双转移”。二是一些国有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名,打着国有企业的招牌,只负盈,不负亏(实际也负不了亏)。项目盈了,狠捞;项目亏了,也捞。导致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寺庙穷、和尚愁、方丈富的现象。三是一些企业之外的人,以国有企业某某工程处或项目部的名义,以交上一点象征性的“管理费”为条件,挂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牌子,冒国有之名,行个人之实。这些现象的存在,事实上使许多国有建筑企业包括一些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已经成为一捅即破的“空壳”。国有建筑企业中存在的为数不少的这些人,实际上成了国有建筑企业为自己培养的“掘墓人”。就是这些人,就是利用这些手段,在几年中就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3)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企业已经成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2.3 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有利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有利于消除私靠乱挂、出卖资质、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1.3 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

从发达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建筑经济应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建筑业产业中退出。如日本在明治时期及其以前创立的23家主要建设公司中,有22家属私营企业,占96%,只

有大成建设公司由大仑组商会(属行业协会团体,而非政府)创立。私营建筑企业由于自身具有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被称为日本五大超级建筑公司的清水建设、鹿岛建设、大成建设和大林组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竹中工务店创立于1610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但至今仍然保持着蓬勃生机。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几十年前就基本上没有了国有建筑企业。我们也应当结合建国以来建筑业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改造我们的建筑企业所有制结构。

2、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私营建筑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阻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1 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主要障碍

2.1.1 从外部来看,主要存在着观念和市场环境两大障碍。

观念障碍――概括起来有“三论”,它是制约中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

(1)“对立论”,即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把私营建筑经济看作“异己”,加以排斥;

(2)“担心论”,即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担心工程质量干不好、债务债权还不了,等等;

(3)“唯心论”,即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已经具有雄厚的现实基础,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看不到私营建筑经济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障碍――概括起来是“三个缺乏”。(1)缺乏有效保护私营建筑经济合法财产的法制环境。尤其一些管理部门对私有建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乱报销的“五乱”现象比国有企业更严重。(2)缺乏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批、招标投标等方面,私营建筑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所有制歧视。(3)缺乏提供服务的社会环境。目前,私营建筑企业在银行贷款、员工培训、职工职称评定、申报户口等方面受到不应有的、很“严格的”限制。

思想认识和市场环境存在的种种障碍,严重阻碍了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

2.1.2 从私营建筑经济自身来看,制约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三大缺陷”:

(1)家庭化的管理模式和独裁型的决策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在企业发展初期,权力高度集中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能够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本,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是,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家庭关系之外难以培植新的动力主体;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由于受经营者自身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而难以作出更正确的决策。因而,制约了企业的规模发展。

(2)较小的经营规模和单一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一是私营建筑企业的发展滞后,规模很小。二是私营建筑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在融资能力和扩张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制约了企业规模难以迅速扩大。因而,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在抵御经营风险,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乏实力。

(3)经营策略上的短期行为及较低的技术和信用,是造成私营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难的重要原因。我国私有建筑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有的私营建筑企业不是依靠加强科学管理,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来获得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各种不正当手段牟取利益,直接影响了私营建筑企业的信用和形象。

2.2 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2.2.1 抓认识。就是要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国有建筑企业改革能否深化,建筑业能否真正成为支柱产业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建筑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使建筑业得到大力发展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

2.2.2 抓改革。就是要深化国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2.2.3 抓政策。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为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戴红帽”私营建筑企业“摘帽”正名,还原其本来面目,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二是制定一切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要为私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2.4 抓规范。就是要以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抓规范。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加强工商、税务、审计和工程质量监督,提高工程监理覆盖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合手段,消除私营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偷工减料、偷税漏税、掠夺经营、忽视质量等行为短期化问题,促进其向合法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要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

(1)在产权制度上,要从独资企业单一主体的产权结构向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等多元化产权制度过渡;

(2)在企业管理上,要从传统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和独裁型决策机制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过渡;

(3)在企业规模上,要从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步向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4)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从劳动密集型、粗放型逐步向技术管理密集型、集约型过渡;

(5)在企业扩张上,要从仅仅依靠“一家一户”的资本积累转移到依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实行多元化融资上来;鼓励私营建筑经济参与国有建筑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推动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壮大和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只要政策允许,并正确引导,这些“戴帽”的、“挂靠”的私营经济成份必将象火山爆发一样,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使私营建筑经济得到大力发展,

进而推动整个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2.3 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整个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是我国整个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只有整个私营经济和建筑业都发展了,才能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2.3.1 私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长期存在。对我国私营经济的存在期限,十二大后认为“从大局看,不用担心”,十三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始终,十四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命运,十五大报告认为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同兴亡。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私营经济存在的长期性。

2.3.2 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纵观工业化国家建筑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筑业的发展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工业化前,由于以农业为主体,因而不具备大力发展建筑业的要求和条件;工业化初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化阶段,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本阶段建筑业总量进一步加大;后工业化时期,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比重下降,随之,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历史使命也将完成。

我国正处在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3.3 私营建筑经济作为我国整个私营经济和整个建筑业中的一个很活跃的部分,也将长期存在并得到大力发展。如果把改革开放初期到1997年的20年间私营建筑经济从无到有、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作为“孕育”阶段的话,那么,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到下个世纪的前20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私营经济、私人投资的发展和增大,私营建筑经济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

我国私营建筑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孕育阶段,已进入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一是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为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样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二是私人投资的日益加大,将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这一时期,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经济规模将迅速扩大。这一阶段大致用20年的时间,即到2020年,我国私营建筑经济规模总量将与国有建筑经济规模持平。